一、论苏雪林小说的儒家文化意蕴(论文文献综述)
霍虹[1](2021)在《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1917年开始的文学革命到1949年7月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召开,是中国文学史上通常所定义的现代文学时期,本论文把这一时间段内批评主体对当时女性作家及其创作的作品的共时性批评作为研究对象。在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间的历史与现实语境中,论文先是全面梳理并整体观照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然后从批评主体的身份特征入手,进一步探究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的主要理念、模式和方法,分析其价值与局限,以期在推进完善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的整体性与主体性研究的基础上,促进中国本土的女性文学批评理论体系的建构与当代文学批评的发展。全文共分为六章,具体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首先界定论文的研究对象并介绍研究缘起,然后爬梳至今为止学术界对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研究的概况,发现还比较欠缺整体性与主体性研究成果,从而确定了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思路、方法与意义等。第二章,对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进行文学史的梳理,勾勒出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创作与批评的整体脉络。文学革命到大革命失败时期,中国第一批现代女作家及其文学创作兴起,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随之诞生,并表现出发生期的特征,即批评主要集中于冰心等个别女作家、批评视角较单一、批评主要还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时期,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繁荣发展,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也随之发展,表现为批评主体更加职业化、现代批评意识更加成熟、批评的理论性与系统性更强、批评视角更加开阔、形式多样的专业性批评成果大量涌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到第一次文代会召开时期,女作家及批评家被战争分割在国统区、解放区、沦陷区三大政治区域内,文学创作和批评都表现出各自区域的特征,国统区与解放区的批评与第二个十年相比略显单薄,而沦陷区的批评大多避开了战争和政治现实,更关注作品本身。第三章,考察了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主体的身份特征。第一个十年,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主体形成了核心相对稳定的较一致的现代知识分子身份认同,批评主体以现代知识分子身份进行的女作家作品批评,虽然立场不同、风格各异,但无不洋溢着改造现实的激情,以真诚的声音发出震撼人心的力量;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落潮,第二个十年的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主体身份逐渐发生分化,主要分为革命者批评主体身份、左翼批评主体身份、自由主义批评主体身份,并在批评中表现出各自的身份意识;第三个十年受战争影响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主体被分割在不同的政治区域内,国统区批评主体生活颠沛流离、解放区批评主体接受知识分子身份改造、沦陷区批评主体的知识分子身份被压抑,五四时期所形成的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身份认同在总体上趋于弱化;而三十年间,始终不变的是性别主体身份,男性性别身份的批评主体具有隐含的性别文化身份的权威地位,而处于边缘地位的女性性别身份的批评主体在面对同为女性的作家及其作品时则或是表现出深刻的共情或是表现出剧烈的排斥,暗含着女性性别身份的焦虑。第四章,进一步研究批评主体在以不同的身份经验对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进行积极主动的批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批评理念。第一个十年,批评主体以较一致的现代知识分子身份认同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现实问题充满挑战的勇气与改造的激情,对追求“人”的全面解放、实现“人”的外在和内在的全面自由本质表现出十分的热情,大量引进国外各种文艺理论,其中的现实主义批评理念和浪漫主义批评理念被有不同身份意识倾向的批评主体所青睐,而现代女性文学批评理念却处于缺失的地位;第二个十年,随着批评主体现代知识分子身份的分化,五四时期基本达成共识的新文学观念发生瓦解,革命者和左翼批评主体秉持的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理念,自由主义批评主体是以自由主义文艺批评理念为指导。新文学阵营被持有不同文学理念的知识分子们分裂成若干派系,各派系在对女作家作品争相阐释的过程中得以更深入地探求女作家作品的性别特征,女性作家及女性批评主体成长后也注意到自身性别与文学的关系,使得女性文学批评理论进入酝酿期;第三个十年,批评主体被分割在不同的政治区域,不同区域内不同身份特征的批评主体形成各自的文学批评理念,国统区主要是“宣传抗战”批评观、解放区主要是在“新民主主义”文化观影响下的批评理念、沦陷区出现了中国本土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萌芽。第五章,研究在不同文学理念的指导下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所形成的语境论和体验性两大批评模式。语境论批评模式关注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与“种族”“环境”“时代”因素之间的密切关系,体验性批评模式关注批评者面对现代女作家作品时内心的体验。在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理念中,强调文学对社会历史的反映与推动价值的批评理念更多地采用了语境论批评模式,强调文学表现内心、追求自由审美的浪漫主义、自由主义批评理念更多地采用了体验性批评模式;倾向于宏大批评话语的男性批评主体更多地采用了语境论批评模式,倾向于私人化批评话语的女性批评主体则更偏爱于体验性批评模式。在具体批评过程中,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主要运用了“知人论世”、感悟式“诗化”和“比较分析”等批评方法。第六章,论述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的价值与局限。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深刻影响了现代女作家们的创作方向,并在客观上推动了现代女作家作品在文学史中的经典化进程;批评中张扬了具有身份特征的“主体性”,始终保持一种主体“在场”的批评状态,以及在此过程中体现出的实践性、体验性等多方面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特征,这些特征作为批评的“中国经验”对中国当代文学批评有着重要启示和借鉴价值;批评中产生了中国本土的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萌芽,可作为中国女性文学批评理论体系建构的根基。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一些男性批评主体的男权主义思想以及其在批评中对女性性别体验的隔阂,阻碍了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及批评理论的生长。
王瑛[2](2019)在《女性视界下的叶广芩小说研究》文中提出女性文学是女性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自“五四”运动以来,中国女性文学在创作实践上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叶广芩作为当代少数民族女性作家,以家族故事为原型创作的系列小说得到了社会和学界的广泛关注,在她的文学创作中持续保持用女性的视角对女性生命和女性生存的关注和思考。本文通过“女性视界”的概念,研究叶广芩小说中女性作为话语主体,既是叙述对象又是叙述人,表达女性视角下的自我思考、自我反省和对世界的不断探索。本篇论文由五部分构成。绪论部分:首先简要介绍叶广芩的文学创作内容及创作阶段,以及近年来对叶广芩小说研究的情况进行评述,最后说明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一部分:从第一人称为主体的叙事视角、女性主体的话语构建,以及艺术化的京戏叙事三个层面,分析女性视界下的叶广芩小说话语构建。第二部分:结合叶广芩的个人经历,一是对满族文化的女性书写进行探究,二是对叶广芩小说中贵族精神进行分析,三是对女性角度下对民族进行反思,通过文本分析、引用等方法,探究叶广芩女性视界的民族书写。第三部分:通过文本分析,分析女性视界下叶广芩小说的女性形象之美:一是女性意识的萌醒,二是“出走”家族的抗争,三是现代女性典范形象。结语:本文通过叶广芩小说女性话语建构、女性视界的民族书写和女性形象对叶广芩“女性视界”的丰富内涵进行了阐释,从女性书写、女性视角、女性观、女性形象多方面进行分析体察当代女性作家的多元化视界。
张金玲[3](2019)在《中国现代小说中的“在路上”意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上半叶的现代中国动荡不安。随着现代文学的发展,现代小说中的“在路上”意象也逐步登上文学舞台,成为现代作家书写现代社会、表达现代观念的主要意象之一。“在路上”意象的设置与知识分子的“士志于道”的传统观念和现代知识分子的时代认知和心理体验息息相关,它一方面记录了中国现代各阶段知识分子的生存现实,另一方面又表现出知识分子追求现代理想时的奋斗过程,还反映了这一群体的现代精神状态。在家国残破、民族危亡、社会动荡的关键时期,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毅然扛起肩上的责任,走在时代的前列,为重建文化体系日夜不息地深入思考,为挽救家国毫不退缩地勇敢尝试,为社会安定积极昂扬地不懈追求。“在路上”意象在现代作家笔下频繁出现,继承了古代文人“志于道”的高尚情操的现代知识分子用这一意象表达更为丰富的意义。本文将从“在路上”意象产生的精神根源和其在文学文本中的形成梳理“在路上”意象从古代文学到现代小说中的设置与演变,并着力从“在路上”意象的表达中提炼出相应的主题象征内容和精神内涵,并厘清其审美价值与思想价值。本文将从五部分入手来论述中国现代小说中的“在路上”意象。第一部分主要交代将“在路上”意象作为研究对象的目的以及研究的意义,并梳理相关的研究文献,确定具体的研究范围和方法,并界定意象、空间意象、“在路上”意象等主要的概念。第二部分主要从“在路上”意象产生的精神根源以及其在文学文本中的形成表述,从古代“士志于道”的文人传统,到现代语境下的现代知识分子的“道”,分析“在路上”意象产生的深层次的精神根源,从《诗经》到《离骚》,分析其如何在经典文学文本中成熟,再探究现代小说中“在路上”意象的发展,并从空间上进行分类。第三部分主要论述的是“在路上”意象的主题象征。通过梳理现代小说中的“在路上”意象,分析主体“在路上”行为生成的原因、目标类型以及心理状态等因素,分析出丰富的象征意义所传达出的特定主题。例如在封建力量依然强大、现代社会战火连绵的状况下,“在路上”主体为了逃脱个体身心束缚、逃离现实生存困境所传达出的逃避主题;思想意识相对自由、有现实的生存需求和济世担当的知识分子,为了寻找内心安宁、寻觅生存之地、寻求救国经世之道所衍生出的寻找主题;等到所寻找的目标趋于明晰,历经坎坷彻底醒悟之后的知识分子专一追求家国安泰、理想人格而传达出的追求主题。不同的主题代表了现代知识分子的不同境遇、思想高度和选择倾向。第四部分主要论述的是“在路上”意象的精神内涵。“在路上”是经历文化积淀,具有承继特征和现代特征的意象,包含着知识分子的真挚情感和态度,也展示了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在传统乡土意识的对照下,“在路上”所呈现出的就是知识分子“文化失根”现代经历所滋生出的漂泊状态;受“以内乐外”的思想的指引,“在路上”始终传达出知识分子积极进取的现代信念;在古代中国游学传统经验的对比下,“在路上”的生命表达极端而残酷,在此情境之下的知识分子,表现出对原始生命强力的认同感和向死而生的生命意识。第五部分主要论述的是“在路上”意象的价值。通过对“在路上”意象的语言表达上的突破和空间连接属性的探索,分析其审美价值。结合“在路上”意象古今传承的代表性特征和现代作家对它的认可来考察其文学史价值。通过研究我们发现,现代小说中的“在路上”之“象”,是现代知识分子面临的生存和精神困境共同催生出来的,但“在路上”意象的主体表现出对困境的积极的应对态度,自觉思考国家、民族和个人的出路。“在路上”表现了现代知识分子颠沛流离的现代遭遇,表达了知识分子敢于奋斗、不懈追求、绝不放弃的现代精神气质。
谢静[4](2018)在《易代之际安徽女作家的文化选择(1890-1920)》文中认为晚清至“五四”是中国社会的重大转型期,1890-1920易代之际,旧的价值体系被打破而新的价值体系尚未完全建立,社会出现“道德失衡”的现象。政局的动荡影响了社会制度、社会心态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反映出时代急需寻找一种新的信仰,谋划一套合适的价值系统。先进的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民主与科学”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在追求平等自由的过程中,推翻传统伦理,对固有的传统文化进行颠覆,却忽视了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连续性,由此产生了文化认同的危机。然而安徽女作家在此期间有不同的价值判断和文化选择,标示出易代背景下女性自我发现的另一种进程。本文以易代之际安徽女作家的文化选择为中心,通过探寻她们在传统与现代的文化选择讨论女性自我身份的建构。她们在建立自身形象时面临许多矛盾与冲突,体现了女性走进现代社会面临的典型困境。她们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选择,展现了继承传统基础上的渐进改良,为女性的自我实现和主体建立提供其它现实可能。全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探讨易代之际价值系统的危机,主要分析政治影响对人们多方面的改变。第二部分主要探索安徽女作家在这个时期的不同文化选择和由此产生的苦闷。第三部分解析吕碧城的新女性观念,探讨她在女性教育、女性权益和女性独立等方面的观点,体现了她超越闺秀之外的独立和对传统的继承、创新。第四部分解析苏雪林的时代记忆和自我言说,探讨“五四”成长起来的苏雪林在自我发现中的复杂心态和她基于实际生活总结的婚恋观念。论文通过对以上四个方面的探讨,希望可以加深对易代之际安徽女作家文化选择的理解,通过分析她们的自我选择,看清整个清末到民初的社会风貌。
汪文华[5](2016)在《论基督教文化对苏雪林与冰心文学创作的影响》文中提出基督教作为一种信仰,对人的精神和心灵尤其是对人的观念有着无形而强大的渗透力。二十世纪初,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教活动进入黄金时期,对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影响也空前绝后。苏雪林、冰心作为受洗入教的基督徒,基督教文化的浸染尤其深刻。苏雪林在苦难挣扎中感悟神的光辉,祈求神的爱抚进而皈依基督教,企图通过基督教来抚慰伤痛,实现自我救赎;冰心则是在一脉相承的基督博爱精神感化下皈依基督教,积极传播爱的福音,爱抚、拯救深陷苦难的世人。相比较而言,苏雪林的皈依不是纯粹的信仰所至,只是功利地选择基督教作为自我逃避的港湾,以期获得自我救赎。冰心则是在长期的基督博爱教育下摈除个人功利目的的主动皈依,只是单纯向往基督教文化。尽管二人皈依宗教的性质以及旨归有所不同,但二人都为基督博爱精神所折服,在文学创作中以基督博爱精神为潜在引领,进行“爱”的主题书写。苏雪林、冰心的“爱”的主题书写大致可分为三大倾向,其中母亲的爱和自然的爱是二人共同关注的,而两性之爱为苏雪林所偏爱,儿童之爱则为冰心所钟爱。就母爱书写而言,她们都竭力将慈母的爱与上帝之爱等同。但是,苏雪林所呈现的是世俗的带着牵绊与枷锁的个人私有的母爱,冰心的母爱是超凡脱俗的万全母爱,带有无限力量,是能与世人共享的母爱。在自然爱的呈现中,苏雪林以一颗天真的童心加上画家对色彩的敏锐感知对大自然进行了淋漓尽致的素描呈现,冰心则以其诗人的意趣展现了大自然的诗性之美。此外,苏雪林、冰心的基督博爱架构中还有各自所偏爱的领域,苏雪林以其爱情婚姻经验书写了她所认知的两性之爱,冰心则以谆谆之心书写儿童之爱。苏雪林、冰心在基督博爱的主题书写方面存在不同之处,对基督博爱的接受倾向以及阶段性变化上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在基督博爱的接受倾向上,苏雪林着意表现的是渴求爱抚的愿望,是以基督徒的视角来表达对上帝的爱,冰心着意表现的是给予爱抚的希冀,是以上帝的视角来表达对世人的爱。二人对基督博爱的接受与呈现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基督博爱——爱上帝和爱人。另外,随着人生阶段的不同,她们对基督博爱的理解与书写也发生明显变化。苏雪林由最初实现自我救赎的个人之爱升华为实现国家民族救赎的国家大爱;冰心的“爱”则经历了从泛爱到成熟的平等互爱,再到关怀全人类的人道主义之爱,最后成为融入血液的无形之爱的诸多变化。基督教文化对苏雪林、冰心文学创作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内在精神层面上的对基督博爱精神的接受,还表现在形式上对基督教宗教典籍《圣经》文学资源的吸收,包括对《圣经》语言意象的吸收,话语方式的借鉴以及对《圣经》叙事模式的采用。《圣经》文学资源的借鉴与吸收使二人文学创作的基督教文化色彩愈加鲜明,丰富了二人的文学表现空间,强化了文学表现力。苏雪林、冰心的文学创作无论是在主题内容上还是形式借鉴上都表现出鲜明的基督教文化印记,但是就目前的学术研究来看,对二人与基督教文化的关系研究还存在较大研究空间,尤其是将二人进行比较研究。本论文着重比较了二人在文学创作中所受到的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及其不同之处,着意展现二人文学创作中的基督教文化印记。
周爱湘[6](2016)在《苏雪林的创作与基督教文化的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苏雪林是中国现代文坛上的又一长寿作家,她近八十年的创作生涯里,在小说、散文、戏剧、学术研究和文艺评论等方面都做出了不菲的贡献。她受到过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最终又成为了一名基督教徒。苏雪林的创作受到基督教文化的重要影响,同时她也在作品中通过各种形式表达自己对基督教和基督教文化的理解。本文从三个方面去论述苏雪林的创作与基督教文化的关系。第一部分论述苏雪林对基督教的接受,从苏雪林曲折的皈依之路和她对基督教的认同接受两方面去探讨。第二部分论述苏雪林的文学创作在内容上对基督教精神的吸收和表现。从创作内容的角度把基督教精神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分为三点:基督教博爱精神与苏雪林爱的主题的书写;基督教忏悔思想与苏雪林作品中祈祷、忏悔意识的浸染;基督教牺牲、救赎精神与苏雪林的民族主义忧患意识的呈现等。第三部分论述苏雪林的文学创作在艺术上对基督教文化的借鉴,从文学艺术的角度谈论基督教对苏雪林创作的影响。
张兴华[7](2014)在《苦难与光 ——论苏雪林的天主教信仰与文学创作》文中认为天主教信仰与苏雪林的文学创作、文学研究以及为人处世等各个方面有着甚深渊源和密切联系。苏雪林早年在爱的感召与理性辨析中与天主教结缘并热忱虔奉一生。宗教信仰使其逐渐从现世苦难的迷途、身体病痛与心灵的黑狱中解放出来,同时更转化为自身文学创作和艺术追求的一种精神维度。在她的文学创作中时刻洋溢着“尘世的苦难——宗教的救赎”的理想,隐现着忏悔意识与苦难精神。她将天主教的基督福音打开之“光”作为理解和构筑自己一切现实苦难的参照尺度,从而获得一种更为深远广阔的视野观照人类的生存困境。这里,“光”成为一个极具宗教意味的意象和隐喻。苏雪林通过“光”的呈现,在文本中将信仰之美投射于大自然、人类自身及艺术批评这三个层面,使它们无时无刻不闪烁着“天主的荣耀之美”,展现出深厚的爱心与同情心和强烈的人道主义关怀。当然,这种天主教思想的渗入也给文学创作带来一定局限,过度的福音宣讲影响了作品人物个性的塑造和对现实苦难更为全面而深刻的把握,挤占了文学独有的审美空间。
胡用琼[8](2014)在《中国现代小说对孝文化的解构与重建》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现代小说是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中萌生与发展的。为了实现文化革新和思想启蒙的历史使命,现代小说把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与清算作为突破口,重点在于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批判。传统孝文化是伦理道德的重要构成部分,所以现代小说在反传统运动中首先掀起了对传统孝文化批判的热潮。现代小说所要批判的是传统孝道具有专制主义与腐朽性质的特定内容。批判孝文化的专制主义与腐朽性是正确的方向,但是封建孝道又是一个涵盖太广,十分容易引起争论的命题。而且,中国封建社会有着以孝治国的政治传统,显着的表现就是政治规范与伦理规范的互摄,具体地表现就是忠与孝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这就决定了孝的复杂性,既有家庭伦理道德的孝文化观念,也有在孝文化伦理道德基础上拓展延伸的忠君思想;既有符合人性、人伦和人道主义的亲亲之孝和仁爱,也有与封建专制和礼教相关的长幼尊卑的孝文化。这种表现的复杂性决定了现代小说对孝文化解构与重建的多重审美表达。文化影响个体人格的形成与发展,人格实质上是一种文化人格。孝文化是传统文化的核心构成,是影响作家人格构成的主要文化因素。孝文化形成的文化人格是把孝思想内化形成个体稳定的心理结构和行为方式,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的文化人格。所以孝文化形成的文化人格是先天性的,是在传统文化环境中与生俱来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现代小说作家几乎都形成了与孝相关的人格取向。但是文学环境的改变和现代小说作家知识结构的变化影响着现代小说作家关于孝文化的人格取向。现代小说在西学东渐和启蒙与救亡的文化背景下掀起了对传统孝文化的批判与解构,其批判的广泛性与深刻度与现代小说作家的知识结构密切相关。五四时期的现代小说作家跨越了新旧两个时代,他们是在旧文学中启蒙的,有着浓厚的旧文化底子,内心深处积淀着中国文化的传统。但是他们不断地向西方寻觅和接受一些新的思想和观念,从而表现出强烈而执着的反传统精神,他们与孝文化的关系具有双重性:在思想上极力反对传统孝文化,甚至为了配合启蒙的需要,一度表现出偏激的姿态;在行动上,无法跳出封建孝道的伦理规范。所以五四时期现代小说作家在观念层次上对传统孝道进行反叛,但由于诸方面因素的干扰,始终陷于道德情感的困境中难以自拔,形成了情孝冲突的双重人格。三、四十年代的现代小说作家大多数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他们是在新学中启蒙,旧文化对他们的影响相对薄弱。所以他们不但能理智地批判传统孝文化,而且自己也能摆脱孝文化的束缚,能在孝与非孝之间进行取舍,形成了非孝意识下的叛逆人格。现代小说作家形成的两种与孝有关的人格取向直接影响了现代小说的创作。五四新文化运动对儒家伦理道德的批判奠定了现代小说对传统文化尤其是对孝文化批判的基调。在某种程度上说,现代小说对传统孝文化的批判贯穿于现代文学整个历程。现代小说在不同时期对孝文化批判各有不同。第一个十年时期现代小说主要从个性解放和争取婚姻自由为突破口对传统孝文化的进行批判。由于现代小说作家情孝冲突的人格取向和社会形势的影响,这时期对孝文化的批判还不成熟,也没全面展开。第二个十年时期,现代小说全面展开对孝文化的批判,不管是深刻性还是广泛性都比前一个十年更突出。这时期现代小说主要从三方面解构了孝文化,首先是从解构孝的支撑与权威着手,解构了“家”、封建家长制、长子支撑模式等封建孝道的物质性和精神性基础。其次是现代小说表现了行孝主体的革命性反抗和不肖子的腐朽堕落,把封建孝道滋生的腐朽性、专制性和行孝主体的叛逆行为进行对照描写,从而批判了孝文化的专制与腐朽。现代小说还表现了民族国家话语中觉醒的个体从“家庭”中解放出来投身于民族解放战争中,从伦理孝道的背叛走向政治性的忠孝爱国,这是孝文化现代性意义的延伸拓展。再次是现代小说解构了现代都市对传统孝文化的冲击,表现了现代都市对人伦孝道的异化。第三个十年时期,现代小说解构传统孝文化并不是简单地予以批判否定:既有逆子叛孝后的回归,也有对逆子叛孝后的同情与原谅,重点描摹了逆子叛孝的复杂人性。现代小说强烈地批判了传统孝文化的糟粕思想,但是对人伦亲情的孝道始终持肯定的态度,只不过在反传统的运动中,人伦亲情的孝道被孝文化的腐朽性遮蔽了。实际上,现代小说对传统孝文化偏激解构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传统孝文化的积极性被重新发掘,革命形势的变化和传统孝文化本身的二重性使现代小说作家对传统孝文化进行了重建。现代小说对孝文化的重建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重建曾经过激批判和忽略的亲情孝道,并把孝与慈二者结合起来,重现父慈子孝的理想孝道。二是把建立在孝文化基础上维护封建帝制的忠孝思想延伸拓展为民族国家话语中保家卫国,解放大众的革命诉求。由此可见,现代小说从伦理道德和政治意义层面重建了传统孝文化,实际上这是在发扬传统孝道的积极内涵和对传统孝道进行现代意义的转换与升华。
任传印[9](2014)在《形象·意义·审美—中国现代文学“宗教人物形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意义重构和终极关切是近现代中国社会转型的重大历史命题,现代中国的宗教界和文学界都在多个层面、以多种方式予以回应,其中宗教界作者和文学界作家皆塑造出大量的“宗教人物形象”,以此彰显其意义建构和终极关切旨趣,并体现出不同的艺术特色和审美理想。因此,从意义重构的角度探讨现代文学“宗教人物形象”的历史存在,考量其思想价值与艺术价值,具有特定的学术意义。在收集整理现代文学“宗教人物形象”相关作家作品的基础上,本文立足于现代意义重构的语境,主要运用文化学理论、意义理论、终极关切理论、现代性理论、形象诗学理论、人格学理论、文艺美学等多学科资源展开研究,坚持“双领域、多维度、分类别、系统化”的总体原则;同时,综合运用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宏观把握与微观研究、历史爬梳与理论透视、共时性比较与历时性梳理等多种研究方法,深入探究“宗教人物形象”的丰富涵义、艺术特色及典型个案。论文首先对现代文学“宗教人物形象”进行宏观层面的认知。首先,从中国历史背景、宗教渊源、文学背景三方面,把握“宗教人物形象”的生成动力和缘起特点。其次,论文对不同宗教类别的“宗教人物形象”及作家作品进行分类梳理,结合宗教渊源和作家文化立场对“宗教人物形象”塑造进行整体把握。在此基础上,论文归纳出“宗教人物形象”意义诉求的三种类型,即以宗教信仰为导向的宗教性书写、彰显现代人文诉求和价值重估的批判式塑造、参与文学审美价值创构的艺术化运思。本文指出,这是“宗教人物形象”意义创构的三足鼎立形态,与现代文学史上其他人物形象相比,既有某些共性,亦有其特殊性与丰富性。在对现代文学“宗教人物形象”塑造予以类型归纳的基础上,本文分别探讨每种类型在意义重构方面的主导意蕴,同时也充分考量其艺术特征及达到的艺术成就。本文认为,“宗教人物形象”的宗教性书写,能够充分传达其宗教体验和宗教情感,同时也兼有审美价值,艺术上则体现为宗教传播与审美创造的张力,此类型为现代文学提供了宗教资源、宗教信仰者形象及特定的书写样式,强化了其先天不足的宗教性终极关切。“宗教人物形象”的批判式塑造,能够彰显现代人文诉求和理性精神,艺术上则体现为思想性与艺术性的交织,此类型与现代文学总体的发展轨迹高度同步,同时创构出现代理性与传统宗教的对话空间,丰富了现代文学中的人神对话主题及艺术探索。“宗教人物形象”的艺术化运思,能够不同程度地借用宗教符号潜在的文化影响和审美价值,运用程度高者强化了文学的终极关切,不仅承接古典文学传统,而且借鉴西方基督教文学成就,开创、丰富了现代文学的审美价值与艺术风貌。三种模式在文学史上各有其历史意义。在宏观认知和综合论述的基础上,本文还从专题研究的角度进行案例聚焦,同时与前文的类型梳理与模式分析相呼应。首先,现代文学“弘一法师形象”与“耶稣形象”都是代表性的“宗教人物形象”,充分表现出宗教圣贤人物的终极关切意义,本文重点分析两者在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的异同,并探讨其多种成因与历史价值。其次,宗教皈依是现实宗教人物的重要转捩点,也是研究现代文学“宗教人物形象”的关键点,因此论文结合前述塑造类型,深入集中地探讨宗教皈依过程中的文化意蕴、审美价值及艺术特色,结穴于“宗教人物形象”塑造。最后,现代武侠小说是通俗文学的重要内容,武侠小说家塑造出大量“宗教人物形象”,本文亦结合上述背景予以专题研究,同时对此进行多角度的比较分析,现代武侠小说“宗教人物形象”较多地承接传统,整个通俗文学亦呈现此特征。总体而言,现代文学“宗教人物形象”是在近现代中国社会转型与意义重构的背景下出现的,作家的宗教背景与文学造诣是决定“宗教人物形象”思想性与艺术性的最核心因素,三足鼎立的人物塑造模式在意义重构方面各有不同侧重,艺术方面也自有其优长与不足,案例分析亦从微观层面予以证实和呈现。“宗教人物形象”强化了现代文学的意义创构能力与思想性,丰富了现代文学的人物长廊、性格塑造与艺术探索,体现出现代作家的人文视野与宗教文学的生命力。现代文学“宗教人物形象”涉及人物形象塑造、世俗与超越、求真与向善、文学与宗教、信仰与审美等若干重要人文议题,可以展开多方面、更深入的后续研究。
郭浏[10](2013)在《传统与宗教间的“五四人”—苏雪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苏雪林是中国现当代文坛最长寿的作家,近八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她在小说、散文、戏剧、文艺评论和学术研究等方面都做出卓越的贡献。她接受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背负着儒家传统观念的重负,并且是一名天主教徒,三种不同的文化思想都杂糅在她的文学创作当中,呈现出独特的风貌。本文结合苏雪林的生平、创作,将她作品中所涉及到的五四新文化思想、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天主教思想分为三组矛盾,并分析这些矛盾在她作品中的具体表现,从而阐明她思想上的矛盾性、复杂性。同时适当运用叙事学理论和美学理论等分析其文学创作的艺术特色,明确其艺术价值和地位。
二、论苏雪林小说的儒家文化意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苏雪林小说的儒家文化意蕴(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的界定与本文研究缘起 |
1.2 研究综述与问题求索 |
1.3 本文研究思路、方法与意义 |
1.4 本文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2章 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的发生与发展 |
2.1 发生期(1917—1927年)——从文学革命到大革命失败 |
2.1.1 第一个十年女作家创作概况 |
2.1.2 以冰心批评为主的稚嫩果实 |
2.2 发展期(1928—1937年)——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战全面爆发 |
2.2.1 第二个十年女作家创作概况 |
2.2.2 形式多样的专业性批评硕果累累 |
2.3 延续期(1937—1949年)——从抗战全面爆发到第一次文代会召开 |
2.3.1 第三个十年女作家创作概况 |
2.3.2 三大政治区域内批评的不同成果 |
第3章 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主体的身份 |
3.1 “传统”与“现代”之间:批评主体的“知识分子”身份 |
3.1.1 批评主体现代知识分子身份的形成 |
3.1.2 批评主体现代知识分子身份的分化 |
3.1.3 批评主体现代知识分子身份的弱化 |
3.2 “隐含的权威”与“身份的焦虑”:批评主体的“性别”身份 |
3.2.1 男性批评主体的“催生” |
3.2.2 男性批评主体的“建构” |
3.2.3 女性批评主体的“焦虑” |
第4章 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的主要理念 |
4.1 第一个十年:理论的“喧哗”与“缺失” |
4.1.1 现实主义批评观与对女作家“问题小说”的聚焦 |
4.1.2 浪漫主义批评观与对女作家“自我”及“表现”的提倡 |
4.1.3 性别理论的缺失与女性特征批评实践的初探 |
4.2 第二个十年:理论的“多元化”与“酝酿” |
4.2.1 马克思主义批评观与对女作家“阶级性”的强调 |
4.2.2 自由主义批评观与对作品“人性”及“审美”的关注 |
4.2.3 性别理论的酝酿与女性特征批评实践的深入 |
4.3 第三个十年:理论的“政治化”与“萌芽” |
4.3.1 国统区“宣传抗战”批评观与对作品“抗战主题”的倡导 |
4.3.2 解放区“新民主主义”文化观与对女作家“政治立场”的要求 |
4.3.3 沦陷区中国本土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萌芽 |
第5章 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的基本模式与方法 |
5.1 两大类批评模式 |
5.1.1 语境论批评模式 |
5.1.2 体验性批评模式 |
5.2 常用的批评方法 |
5.2.1 “知人论世”批评法 |
5.2.2 感悟式“诗化”批评法 |
5.2.3 “比较分析”批评法 |
第6章 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的价值与局限 |
6.1 “主体精神”的介入与“在场”的批评 |
6.2 “实践性”与“体验性”批评的当代启示 |
6.3 “理论基点”的价值与“本土理论”的建构 |
6.4 “男权”的幽灵与“性别体验”的局限 |
结语 |
附录: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主要文章、着述索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2)女性视界下的叶广芩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叶广芩小说发展及其创作 |
1.2 叶广芩小说中“女性”有关的先行研究概况 |
1.3 研究对象、思路及方法 |
第二章 女性视界下的叶广芩小说话语建构 |
2.1 第一人称为主体的叙事视角 |
2.1.1 女性个体生命的重审——以《采桑子》为例 |
2.1.2 新时期女性作家的第一人称叙事 |
2.2 女性主体的话语建构:以《大登殿》为例 |
2.2.1 女性主体话语的建构 |
2.2.2 男性话语的缺失 |
2.3 艺术化的京戏叙事 |
2.3.1 京戏式的叙事模式——以《状元媒》为例 |
2.3.2 传统戏曲文学的回归 |
第三章 女性视界下的民族书写 |
3.1 全方位的满族文化书写 |
3.1.1 尊崇女性的满族文化 |
3.1.2 意趣盎然的满族民俗生活 |
3.1.3 艺术化的满族戏曲文化 |
3.2 “别是一家”的贵族精神表达 |
3.2.1 非物质文化的传承 |
3.2.2 内外兼修的贵族礼仪 |
3.2.3 贵族精神品格的昭彰 |
3.3 多元化的民族历史反思 |
3.3.1 对民族命运的反省 |
3.3.2 对民族劣根性的思考 |
3.3.3 具有历史意识的民族观 |
3.3.4 对“战争”的冷静反思 |
第四章 美在女性视界——叶广芩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
4.1 女性意识的萌醒 |
4.1.1 “母亲”萌醒的爱情婚姻观 |
4.1.2 对女性意识的实践 |
4.2 “出走”家族的抗争 |
4.2.1 叶广芩笔下的“出走”女性形象——二格格、三格格 |
4.2.2 对于“出走”女性形象的思考 |
4.3 现代女性的典范形象塑造 |
4.3.1 文明的知识女性:程立雪 |
4.3.2 男女二元对立的解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中国现代小说中的“在路上”意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范围与方法 |
1.4 主要概念的界定 |
第二章 “在路上”意象概述 |
2.1 “在路上”意象产生的精神根源 |
2.2 “在路上”意象在文学文本中的形成 |
2.3 “在路上”意象的类型 |
第三章 “在路上”意象的主题象征 |
3.1 逃避主题 |
3.1.1 逃脱个体身心束缚 |
3.1.2 逃离现实生存困境 |
3.2 寻找主题 |
3.2.1 寻找内心安宁 |
3.2.2 寻觅生存之地 |
3.2.3 寻找救国经世之道 |
3.3 追求主题 |
3.3.1 追求家国安泰 |
3.3.2 追求理想人格 |
第四章 “在路上”意象的精神内涵 |
4.1 “文化失根”的漂泊状态呈现 |
4.2 积极进取的现代信念诠释 |
4.3 向死而生的生命意识表达 |
第五章 “在路上”意象的价值 |
5.1 “在路上”意象的审美价值 |
5.1.1 突破语言表达限制,起媒介沟通作用 |
5.1.2 独具空间连接属性,摹写时代直观可感 |
5.2 “在路上”意象的文学史价值 |
5.2.1 古今传承的意象代表 |
5.2.2 作家认可的现代意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B (涉及“在路上”意象的部分现代小说文本) |
(4)易代之际安徽女作家的文化选择(1890-192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学术史回顾以及研究价值 |
2 选题的缘起以及方法 |
3 内容结构 |
4 研究的资料 |
5 创新点 |
第1章 易代之际价值系统的危机 |
1.1 易代之际的社会风貌 |
1.1.1 政治文化状况 |
1.1.2 日常生活情景 |
1.2 传统社会价值体系的解体 |
1.2.1 个体具有自身价值 |
1.2.2 价值缺失下的“道德失衡” |
1.3 社会伦理和性别观念的建构 |
1.3.1 冲破传统,清除障碍 |
1.3.2 道德伦理的相对性与永恒性 |
1.3.3 女性自我身份的建构 |
第2章 安徽女作家的文化选择 |
2.1 近代转型时期的安徽女作家 |
2.1.1 地方与家族文化的熏陶 |
2.1.2 女性境遇的改变 |
2.2 女作家的时代印记和文化传承 |
2.2.1 母亲和女国民 |
2.2.2 从闺阁才女到现代女作家 |
2.3 女作家的超越意识和差异人生 |
2.3.1 革命女战士和政界女性 |
2.3.2 自我价值的寻求与选择 |
第3章 吕碧城的新女性观 |
3.1 转型期的社会文化伦理问题 |
3.1.1 国家危机与女性问题的提出 |
3.1.2 吕碧城对女性问题的认识 |
3.2 女学教育观念 |
3.2.1 完全之国民 |
3.2.2 完整之个人 |
3.3 新女性观念的建构 |
3.3.1 女性人格与经济的独立 |
3.3.2 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
3.3.3 女性转型面临的问题 |
第4章 苏雪林的时代记忆与自我言说 |
4.1 自传体书写中的时代记忆 |
4.1.1 国家话语对苏雪林的影响 |
4.1.2 “五四”新文化对苏雪林的影响 |
4.2 自我发现过程中的复杂心态 |
4.2.1 个人与家庭关系的思考 |
4.2.2 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思考 |
4.3 婚恋观念的转化与传播 |
4.3.1 “恋爱自由”带来的问题 |
4.3.2 苏雪林的婚姻观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5)论基督教文化对苏雪林与冰心文学创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
第二节 苏雪林、冰心研究综述 |
第一章 苏雪林、冰心的基督教情缘 |
第一节 “一波三折”与“一脉相承” |
第二节 不同基督情缘的多维成因 |
第二章 苏雪林、冰心对基督教文化的主题书写 |
第一节 母爱光辉掩映下的不同底色 |
第二节 透视自然之爱的不同画风 |
第三节 两性之爱与儿童之爱的各有偏好 |
第三章 苏雪林、冰心对基督博爱的独特接受 |
第一节 “爱上帝”与“爱人”的不同思想倾向 |
第二节 对基督博爱感悟的不同阶段性变化 |
第四章 苏雪林、冰心对《圣经》文学资源的借鉴 |
第一节 不同意蕴的语言意象借鉴 |
第二节 祈祷话语、书信体裁的不同话语方式吸收 |
第三节 “忏悔”与“救赎”的不同叙事模式选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苏雪林的创作与基督教文化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苏雪林结缘基督教 |
1.1 曲折反复的皈依之路 |
1.1.1 早年的宗教接触 |
1.1.2 波折的皈依之路 |
1.2 苏雪林对基督教文化的认同接受 |
1.2.1 神灵世俗化:基督教与中国民间信仰 |
1.2.2 性灵传统与圣经文学 |
1.2.3 基督教思想与儒家伦理道德的契合 |
2.苏雪林的创作与基督教精神 |
2.1 爱的主题的书写 |
2.1.1 慈母圣心 |
2.1.2 童心自然 |
2.1.3 伊甸之乐 |
2.1.4 屠龙救世 |
2.2 祈祷、忏悔意识的浸染 |
2.3 牺牲、救赎精神的渗透与上升 |
3.苏雪林的创作对基督教文化的艺术借鉴 |
3.1 圣经语汇的吸纳 |
3.2 宗教典故的借用 |
3.3 基督徒形象的塑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苦难与光 ——论苏雪林的天主教信仰与文学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第一章 苦难世界的“光”——论苏雪林与天主教的情缘 |
第一节 与天主结缘 |
第二节 切望光的临在 |
第三节 走自己的路 |
第二章 苦难意蕴——论苏雪林文本中的苦难观照 |
第一节 忏悔与救赎 |
第二节 观照人的生存困境 |
第三章 “光”的隐喻——论苏雪林文本中对“光”的美学观照 |
第一节 自然之光——体悟天主的美 |
第二节 艺术之光——真美善的呈显 |
第三节 生命之光——活出天主的荣美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中国现代小说对孝文化的解构与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现状分析 |
三、论文架构 |
第一章 孝文化的意蕴指向及正当性辩析 |
第一节 孝文化的意蕴指向 |
一、孝文化的原始意蕴 |
二、孝文化的家庭伦理意蕴 |
三、孝文化的政治伦理意蕴 |
第二节 孝文化的正当性辨析 |
一、孝文化的两重性 |
二、孝文化的现代意义转换 |
第二章 孝文化与中国现代小说作家的人格构成 |
第一节 中国现代小说作家与孝文化的关系 |
一、中国现代小说作家与孝文化难以割舍的脐带关系 |
二、中国现代小说作家对孝文化的反叛和理性超越 |
第二节 西学对现代小说作家传统孝思想的冲击 |
一、民主与科学思潮影响下自我与人性的张扬 |
二、共产主义想象中崇高人格的追寻 |
第三节 中国现代小说作家关于孝的人格取向 |
一、情孝冲突的双重人格 |
二、非孝意识下的叛逆人格 |
第三章 中国现代小说对传统孝文化的解构 |
第一节 解构孝文化的支撑与权威 |
一、消解孝的支撑: “家”的分崩离析 |
二、颠覆孝的权威: 对封建家长制权威的批判 |
第二节 行孝主体的救赎与叛逆 |
一、长子行孝的救赎 |
二、逆子叛孝的不同选择 |
第三节 都市孝人伦的异化: 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
第四章 中国现代小说对传统孝文化的重建 |
第一节 孝文化的延伸拓展: 民族解放战争中家国精神的重建 |
一、重建父慈子孝的孝文化传统 |
二、由“弑父”到“寻父”的双重演绎 |
三、民族国家话语中的忠孝重建 |
第二节 孝文化的意蕴回眸: 历史与现实突围的反思 |
一、京派小说中孝文化的牧歌情调 |
二、新感觉派小说对人伦亲情的回忆与渴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形象·意义·审美—中国现代文学“宗教人物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选题缘起与研究价值 |
1.2 范畴厘定与研究综述 |
1.3 理论方法与框架结构 |
上编 大变革时代“宗教人物形象”的生成与认知 |
2 立象言意:“宗教人物形象”的背景分析 |
2.1 价值基点:“宗教人物形象”的历史透视 |
2.2 源头追溯:“宗教人物形象”的宗教渊源 |
2.3 语境探幽:“宗教人物形象”的文学动力 |
3 多维审视:“宗教人物形象”的类别梳理 |
3.1 现代作家与“佛教人物形象” |
3.2 现代作家与“基督教人物形象” |
3.3 现代作家与“道教人物形象” |
3.4 现代作家与“伊斯兰教人物形象” |
中编 意义重构中“宗教人物形象”的意蕴与特征 |
4 信仰承继与现代创构:“宗教人物形象”的宗教性书写 |
4.1 彰显宗教终极关切 |
4.2 信仰与审美的张力 |
5 人文诉求与价值重估:“宗教人物形象”的批判式塑造 |
5.1 复古取今,别立新宗 |
5.2 宗教资源,艺术扬弃 |
6 审美建构与意义传达:“宗教人物形象”的艺术化运思 |
6.1 参与审美价值与意义的创构 |
6.2 宗教人物形象的艺术性转化 |
下编 焦点透视中“宗教人物形象”的交集与探寻 |
7 千江映月:“宗教人物形象”的典型分析与专题研讨 |
7.1 圣贤气象:“耶稣形象”与“弘一法师形象”比较 |
7.2 殊“图”同“皈”:现代文学“宗教皈依”书写研究 |
7.3 佛踪道影在江湖:现代武侠小说“宗教人物形象”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10)传统与宗教间的“五四人”—苏雪林(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苏雪林的生平、创作及对其研究 |
1、苏雪林的生平 |
2、苏雪林的文学创作 |
3、苏雪林研究概况 |
二、传统与现代间的矛盾 |
1、折中的婚恋观 |
2、“忠”的思想 |
3、“孝”的行为 |
4、对预兆的迷信 |
5、反对国民性批判 |
三、传统与宗教的契合 |
1、中国文化传统与天主教思想的相同 |
2、母爱与博爱 |
3、天主教思想对儒家思想的补充 |
四、现代与宗教间的挣扎 |
1、反复的皈依之路 |
2、皈依后的痛苦 |
五、苏雪林文学创作的艺术特色 |
1、唯美主义情调 |
2、象征手法的运用 |
3、细致入微的心理刻画 |
4、多样的叙述方法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论苏雪林小说的儒家文化意蕴(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研究[D]. 霍虹. 辽宁大学, 2021
- [2]女性视界下的叶广芩小说研究[D]. 王瑛. 西北大学, 2019(04)
- [3]中国现代小说中的“在路上”意象研究[D]. 张金玲. 延边大学, 2019(01)
- [4]易代之际安徽女作家的文化选择(1890-1920)[D]. 谢静. 阜阳师范学院, 2018(01)
- [5]论基督教文化对苏雪林与冰心文学创作的影响[D]. 汪文华. 湖南大学, 2016(03)
- [6]苏雪林的创作与基督教文化的关系研究[D]. 周爱湘. 湖南师范大学, 2016(02)
- [7]苦难与光 ——论苏雪林的天主教信仰与文学创作[D]. 张兴华. 福建师范大学, 2014(03)
- [8]中国现代小说对孝文化的解构与重建[D]. 胡用琼.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4)
- [9]形象·意义·审美—中国现代文学“宗教人物形象”研究[D]. 任传印. 浙江大学, 2014(01)
- [10]传统与宗教间的“五四人”—苏雪林[D]. 郭浏. 苏州大学, 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