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警备区成立

太原警备区成立

一、太原警备区挂牌成立(论文文献综述)

宋建欣[1](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研究》文中提出“南海争端”主要是指中国与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以及文莱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问题上存在的争议与分歧。改革开放后,针对南海声索国对南海岛礁的大肆侵占以及美、日等域外大国对南海争端的频繁干预,中国共产党主要从外交、经济、军事、法律等多个层面着手,坚定地维护中国南海主权权益,为解决南海争端、维护南海和平做出了卓越贡献,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智慧与勇气。本研究立足于已有研究成果,坚持问题导向,搜集和挖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文献、报刊文本、国外相关文献等资料,运用系统分析、比较分析以及交叉研究等方法,从宏观透视和微观探究的双向逻辑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具体策略与实践展开较为系统全面的考察,并在总结经验与反思不足的基础上,从多个维度尝试性地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进一步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对策及启示。具体来讲,本论文主要分六章:第一章是绪论。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与分析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国内外学界关于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问题的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创新之处与不足。这部分内容系统地回答了为何开展本研究、如何开展本研究等问题,为本文的全面展开奠定了必要的基础。第二章是南海争端的相关概述。南海争端是本研究的核心概念,介绍核心概念的基本方面是开展本研究的逻辑前提。这一部分主要从产生根源、基本内涵与现实状况三个层面来介绍南海争端的基本方面。首先,从历史因素、经济因素、地缘因素以及法律因素四个方面分析了南海争端产生的根源。其次,从岛礁主权问题、海域划界问题、海洋资源问题以及“航行自由”问题四个层面论述了南海争端的基本内涵。最后,概括了南海争端的现状,即域外大国继续干预,域内国家磋商合作,整体局势依然严峻。第三章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依据及基础。这一部分主要从历史依据、法理依据、理论基础以及现实基础四个维度来阐释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依据与基础。中国对南海诸岛的最早发现与命名、持续开发与管制,国际社会对中国南海主权的承认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历史依据。适用于处理主权争端的国际法原则、与南海问题有关的具有法律性的国际条约以及相关中国法律为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马克思恩格斯的海权思想、中国共产党维护海洋主权权益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理论依据。晚清政府、国民政府以及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在南海的维权实践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有效维护南海主权权益奠定了实践基础。第四章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依据南海局势的发展态势,在不同历史阶段有针对性地出台了一系列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政策,并将其落实为了具体实践。本部分主要从坚持中国南海立场不动摇、努力提升南海防御能力、积极推动南海区域建设、运用和平方式处理争端四个向度梳理与概括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内容。第五章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本章与第四章共同构成了全文的核心部分,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内容。本章主要从贯彻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强化对南海的管控与开发、深化与南海各国的伙伴关系、应对域外大国对南海争端的干预四个方面爬梳了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为维护南海主权权益所作的大量工作。第六章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成效、经验与启示。具体来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成效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即有效控制南沙部分岛礁、顺利完成北部湾划界、岛礁建设取得显着成果以及南海和平稳定得以维持。本文在系统梳理与分析中国共产党南海维权实践内容的基础上,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基本经验概括为始终坚持南海诸岛属于中国的基本立场、始终坚持以协商谈判和平处理南海争端、始终坚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方针、始终坚持发展海上军事力量与执法力量这四个方面。最后,本文从南海问题的现状出发,并结合过去中国共产党在维护南海主权权益方面积累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较具针对性地提出了此后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四点启示:全面深化同域外大国及东盟的友好关系、加速推进与南海声索国的共同开发进程、继续强化人民海军的远海防御能力建设、更加注重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南海争端。

赵沛[2](2019)在《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经济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陕甘宁边区史是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但以往的陕甘宁边区史研究,偏重于政治史、军事史、文化史和社会史等方面,而陕甘宁边区经济史的研究则是一个薄弱环节,尤其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对陕甘宁边区经济政策及其成效的研究,更是一个前人不太深入的领域。本文以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经济政策为研究对象,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对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所实行的经济政策进行分析。即对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实行的各项经济政策,从政策出台的背景、政策的顶层设计与适时调整、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基层实践与经验、政策取得的经济效益以及对今天发展经济启迪的角度,进行比较全面的考查和分析。这样做,是采用了与以往陕甘宁边区史研究中重“史”轻“论”或“以史带论”不同的视域,突出对陕甘宁边区经济政策的经济学分析,以体现陕甘宁边区史研究方法中的“史论并重”。从以上的视域出发,在研究过程中,历史史实和历史过程只是分析的必要前提和资料准备。本文所做的工作是:侧重于对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经济政策提出和实施过程,以及取得的经济效果进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新的认知。譬如,对于大生产运动,提出它是“中国共产党在战争条件下,所领导的一次成功的举国体制优势的初次展示”的观点;对于“减租减息”政策,提出它是“一项灵活的土地革命和发展农业生产的政策,通过调节租佃双方的投入产出比,以达到调解双方利益分配和政治认知的目的,具有时代适应性的特点”的观点;对于“开荒垦殖”,从比较成本、人力要素和制度约束的角度,分析了边区前期无人开荒的原因和开展“开荒垦殖”的举措,以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从成本差异、技术水平的角度,阐释了边区优先发展手工业的理性政策选择;从“政企分开”的角度,审视公营工业管理以及对私营工业采取“有条件的鼓励和扶持”政策的成效;从边区与敌占区和国统区的比较优势,论述了边区选择“利用公营商业和私营商业”出口土产的商业贸易发展道路的必要性;从货币流通规律和法币的稀缺性论述了加强边币管理政策的必要性等。最后,依照经济学方法,对边区的经济増长速度进行了测算,得出:边区“农业年均增速为59.98%,工业年均增速118.44%,全面抗战时期边区经济平均增速为71.67%”的数据,说明“仅仅八年的时间,边区从一个极端贫困的地区发展为一个粮食基本自给,工业体系初具,军民生活明显改善的示范区,与这样的增速是匹配”的结论。全面抗战的八年,党中央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领导陕甘宁边区军民坚持经济建设,成为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的成功实践,是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体现。边区的经济建设留给今天的启示是,任何时候要秉持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的伟大理想,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搞经济建设必须遵循经济规律,等等。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革命和建设实践留下的精神财富,将与澎湃的历史潮流一道永远前行。这些仅仅是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研究陕甘宁边区经济政策的一些粗浅的体会,今后还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更加精细和精准的经济学分析。

王娜[3](2019)在《沧海伶仃:淇澳汉人社会的空间变迁》文中研究指明淇澳,不只是一个位于珠江三角洲西江入海口的海岛,还是伶仃洋海域与大陆产生联系的历史节点。在历史与现实的交互作用下,淇澳岛的海岛社会发展随着空间生产的不断延伸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在这一过程中,历时态的地方历史梳理为社会空间的建构提供借鉴的资源,人类实践活动的空间生产是动力,最终在形成不同的社会发展形态中,即保存现实的印迹,又映照历史的记忆。同时,海岛社会的空间不是一个静止的地理空间,而是一个充满社会文化的流动空间。空间的延伸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中包括有物质性空间和精神性空间。值得注意的是,无论空间的生产还是社会的建构,都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历史建构论为基础,因而,同一地区的社会发展形态不是单一的演化,它在历程中可以呈现出多样化,而且总体的趋势是前进的。在淇澳空间生产的过程中,基于海岛位置、政府政策等外力因素,导致它处于“中心”与“边缘”关系的不断转化中,但以淇澳人这个历史主体为视角来分析,淇澳社会的态势是向上前进的。通过梳理历史上淇澳岛发生的一系列的事件,可以探析出,空间与社会是一种相互建构的关系,也是一种相互生产的状态。能够体现出二者之间的关系就是生产方式的变迁,每种社会发展形态中,都存在着一种居于主导地位的生产方式,以生产方式的变迁为依据将社会与空间的复杂关系呈现出来。在征地运动之前,淇澳生产方式以农业生产为主导,出海打渔为副业。征地运动后,再加上淇澳大桥的修建,淇澳的生产方式变为以服务业为主导。文章从淇澳岛的空间研究入手,以空间生产为视角,讨论在“中心”与“边缘”关系下海岛社会发展的形态历程,认识到空间的生产过程是由人的实践活动与物质基础相结合运作的结果,

谢健[4](2018)在《民国时期的基层司法建设与社会治理研究 ——以四川地区为中心(1927—1949)》文中提出在外来因素的影响之下,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制度、结构、习俗等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管理国家的政府而言,社会变迁所带来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对国家治理方式进行调整,以适应政府正常运转的需要。辛亥革命之后,虽然原有的封建政权被推翻,但新建立的共和国未能构建起一套完整的国家治理模式,1927年成立的南京国民政府,在北洋政府的基础之上继续追寻西方治国模式的本土化。在此背景之下,各种治国模式被探讨、实践,也正因于此,南京国民政府即便是在“党治”话语下一再强调国民党的权威,对于“法治”这个潮流性的治国模式并未完全摒弃,从中央到地方的司法体系被逐步的建立起来。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基层司法建设与基层社会的治理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探讨这种联系,以自然、政治、历史都较为特殊的长江上游省份四川最为适宜。有鉴于此,本文以如何实现“依法治国”为问题导向,从法律制度的建构与实践出发,侧重于对基层社会中纠纷处理模式的探讨,从而还原出民国时期四川地区由官方构建起来的基层纠纷处理体系。通过梳理,我们可以将这个体系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部分:一是审判系统,包括兼理司法、县司法处、地方法院、兼理军法等制度所形成的司法审判机构系统;二是司法辅助系统,包括律师制度、检察制度等;三是行政调解系统,包括乡镇调解委员会、警察局、乡镇公所、保甲等官方调解机构;四是官方认可的调解模式,如社会团体调解、宗族调解、中人调解等。对纠纷处理系统的历史还原和探讨,不仅是总结基层司法建设与社会治理的历史经验,同时也进一步的深化了这样一个认识:虽然在现代国家的构建中司法制度有统一的规范,但“法治”是可以通过不同形式并行存在的,基层社会的治理也随着“法治”形式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性。

何璇[5](2017)在《近代报界公会与公共文化空间的成长(1902-1937)》文中研究指明新闻业是从事信息生产、加工与传播的文化行业,因而近代报业既需要盈利以维持生存又要为公众提供文化服务,作为报业行业组织的报界公会自然兼具商业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既是进行行业自治的行业公会又是引领社会活动的文化团体。报界公会不仅作为联系报人的行业组织而存在,还与政界、商界、学界、工界保持联系,蕴含着新闻界与政治国家,新闻界与市民社会,新闻界与公共文化领域的复杂关系与变量。本研究意图从报界公会作为社会传播枢纽的定位出发,将报界公会的活动与清末民初的政治环境、社会转型相结合,试图运用市民社会理论、公共领域理论、治理理论、博弈理论从不同角度梳理报界公会形成的原因及发展的历程,并根据报界公会的行业治理与同业互助,公共交往与政治参与,来分析其与近代公共文化空间的成长及公共文化领域的构建之间的互动关系。近代报界公会是在报业蓬勃发展,报人群体意识觉醒,近代商会组织兴办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创办的。政府意图通过报界公会加强对新闻业的行业管理,提高报人的职业道德素养,同时希望通过报界公会争取新闻界对执政当局的舆论支持。报馆出于声援同业、信息共享、联络互助等角度,积极参与到报界公会的创办中。报人出于寻求精神归宿和社会认同的需求,积极推动近代报界公会的组建。在政府、报馆、报人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近代报界公会在清末创办并在民国初年迅速发展。报界公会在发展的过程中,数量增加规模增大,社会影响也日益增强,其功能由行业内部向行业外部延伸。报界公会在行业内部遵循契约原则、民主原则、自治原则进行行业管理,协调行业关系,维护行业利益;并与政府沟通和交涉抵制新闻法规、反对新闻检查,争取新闻业的言论自由权,还将民众培养为具有国民意识的近代公众。报界公会在争取新闻自由的进程中,传播了启蒙思想,构建了公共舆论,扩大了社会影响,其传播力和影响力为社会各界所公认,各界将报纸看作“社会公器”,将报人看作“公人”,将报界公会作为搜集与传播社会信息的枢纽。商业团体、教育团体、政治团体、社会团体均与报界公会保持联络与交往,意图通过报界公会为本团体的主张和吁求摇旗鼓吹,以实现其团体目标。报界公会也在与各界的交往中搜集信息、聚合意见,使得公众所关注的社会议题得以在报纸这一公共平台上交流和讨论,形成公共舆论,反馈至政治国家、传播至市民社会。报界公会在构建公共舆论的过程中,客观上推动了公共文化空间的成长,使得社会讨论由私人领域走向公共领域,并在公共领域实现了文化运动和政治运动的汇流。报界公会在公共领域中,作为文化团体,推动了文化论战,参与了政治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转型,构建了近代公共文化领域,促成了近代文化认同。

许翔杰[6](2017)在《军事院校应用心理硕士培养模式研究》文中提出对军队来说没有平时和战时之分,只有战争和准备战争之别,而战场上的胜负,更多的取决于战争准备。要做好战争准备,唯独靠强军兴军,而人才兴方能军队兴。军事院校MAP是新型作战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培养关系到我军新质战斗力生成。研究军事院校MAP培养模式,对于摸索军事院校MAP教育培养特点和规律,推进军队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提高我军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研究者通过收集相关文献,运用内容分析法,归纳和构建了“培养模式”研究的概念框架:“培养模式”是由“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师资队伍”和“质量管理”五个要素组成的人才培养体系。本研究探讨的问题是:军事院校MAP教育培养模式的现状、问题及改进要求?研究的具体问题是:军事院校MAP培养目标的现状、问题及改进要求?军事院校MAP课程设置的现状、问题及改进要求?军事院校MAP教学方式的现状、问题及改进要求?军事院校MAP师资队伍的现状、问题及改进要求?军事院校MAP质量管理的现状、问题及改进要求?在研究发现基础上,研究者尝试构建一个基于实战化背景下、不同于地方高校的,具有我军特色的MAP培养模式。根据“培养模式”概念框架和研究问题,研究者设计了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以全体军事院校MAP研究生,共计81位,作为调查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对45位军事教育专家、军事教育工作者、一线部队人员和部分MAP研究生,其中军事教育专家15位,军事教育工作者10位,一线部队人员10位,MAP研究生10位,进行访谈。收集了军事院校和部分地方高校应用心理硕士人才培养的相关文本,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与地方高校MAP培养模式相比,军事院校更突出军事教育特色和军人职业特殊性,聚焦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需要,强调部队作战能力建设。但军事院校MAP培养目标上,宣传教育及贯彻力度不够,系统设定值参差不齐,专业学位的职业性特征不突出,包含创新精神培养不足;课程设置上,选修课程比例有待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存在主观化不规范现象,课程目标与培养目标之间关联度有待提高,课程设置的训练、研究和作战融合性不够,体系不够完备;教学方式上,案例式教学实施效果不理想,部队实践欠缺且实施中落实少,职业能力培养与基础理论教育间统筹不足,教学中训练量偏少;师资队伍上,部队导师带教指导力度不够,多数院校导师遵循学术型带教方式,带教效果受到影响;质量管理上,培养质量反馈机制不健全,考核方式不适应专业学位培养要求,教管结合不够,质量管理统筹性不强。军事院校MAP教育培养过程中未能将军事训练、军事研究和军事作战加以有机整合,与适应实战要求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要适应实战化要求,军事院校MAP培养模式需要做以下改进:在培养目标上要聚焦岗位需求,体现职业素养,坚持战斗力标准和创新精神培养;在课程设置上要瞄准实战,突显课程对出学员岗位能力的塑造,建构核心课程体系;在教学方式上要突出案例战例式教学的核心地位,加大实践式教学力度,发挥问题式教学引导作用;在师资队伍上要更新导师教育理念,丰富导师带教经验,帮助研究生融入部队;在质量管理上要实行全程质量控制,完善考核评估机制。根据研究发现,研究者认为,要改进在实战化背景下军事院校MAP培养模式,培养过程必须进一步贴近和适应实战要求,将军事训练、军事研究和军事作战进行有机整合。为此,在借鉴教育神经科学研究的成果以及沉浸理论、系统科学论基础上,研究者尝试构建了军事院校MAP训研战培养模式,并分析了这一模式基本结构、主要内容和保障措施。这一模式的基本结构是:训研战培养模式是训练、研究和作战一体化的培养模式,以训为主,研战为之一体两翼。“训”是在教学中组织模拟训练、综合演练、想定作业和部队实践训练,通过训练来提升研究生的知识和技能水平;“研”是面向部队做研究,研究部队现实问题、难点和热点问题,从部队研究中来,到部队研究中去,促使研究生面向实战去研究问题;“战”指肩负军队任务和使命,参加军事作战行动、完成重大军事任务,通过参加军事任务和军事作战行动来强化研究生使命感,提升其核心军事作战能力。这一模式的主要内容有:培养目标聚焦实战化与职业能力生成;课程设置依据岗位核心能力模型,构建“模块组装+精选”联合式课程及训练体系;教学中运用心智沉浸式教学与训练,突出以训练为中心的军事心锚,构建激发双轨心智模式运转的教学过程;导师队伍建设上树立导师军事匠人精神,突出导师强军兴军的责任、对作战及战场的专注和对技能的精益求精;建立以全程质控体系、自评估指标体系和学位论文评价指标体系为核心的质量保障体系。这一模式的保障措施包括:建立全军MAP教育培养共同体;建立部队MAP研究生工作站;实施军事院校MAP师生提升工程。未来战场变幻莫测,作战态势日新月异,作战战法推陈出新,不确定、非线性、复杂性因素影响着战争态势进程,唯独适应这种态势变化才能立足于未来战场,军事院校培养模式的变革势在必行。本论文的研究结果和MAP训研战培养模式构建只是一个初步探索。有关这一培养模式如何才能更有利于应用心理硕士研究生岗位任职能力的生成?生成的机制和要素是什么?这一模式与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建设之间如何建立有机联系?训-研-战三要素如何相互协调?等,这些问题还有待我们进一步深入探讨。

郝在今[7](2016)在《延安秘密战——中共西北局隐蔽斗争纪实》文中研究表明一个走投无路的人,突然发现,自己居然已经行至福地!这就是1935年10月毛泽东到达西北的心态。顿时诗如泉涌,毛泽东接连吟出三首。《七律·长征》有句:"更喜岷山千里雪"。这个生长于温暖环境的南方人,竟然把踏入苦寒之地当作喜事。《念奴娇·昆仑》有句:"环球同此凉热"。这寸步难行的崇山峻岭,居然又是放眼世界的战略高地。《清平乐·六盘山》有句:"不到长城非好

赵崧杰[8](2016)在《朝鲜革命者与中国东北解放战争》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中朝关系建立的源起及其早期发展情况作为研究对象。从1945年“八·一五”朝鲜半岛光复到1950年“六·二五”朝鲜战争爆发,在将近四年间内,东北亚地区的国际形势经历了剧烈的变化,中国共产党也与北朝鲜在此期间逐渐发展为坚实、稳定的同盟。早在1920年代,就有许多朝鲜革命者来到中国参加革命运动,他们中共产主义者可分为“延安派”和“抗联派”。1945年8月日本宣布战败后,一部分朝鲜革命者率先回到北朝鲜组建政权,另一部分人则继续留在中国,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解放战争。在此期间,他们在中国的朝鲜族聚居区内建立了后方根据地,并组建了多支朝鲜族部队。中共将这批在华工作的朝鲜干部视为“双重国籍”,东北解放后,这些干部带部队进入北朝鲜,并转入朝鲜人民军,为统一朝鲜半岛做战斗准备。在北朝鲜,金日成等干部在建立起政权后,对当时正在与国民党争夺东北的中共东北局给予了大量支援。在整个东北解放战争期间,中朝双方间建立了密切的人员、物资往来,尤其是北朝鲜对中共的援助达到了近乎倾囊相助的程度。而朝鲜的付出也在后来的两国关系中得到了相应的回报,这便是为人所熟知的中朝传统友谊。本论文从解放战争时期中朝共产主义者间的关系切入,探究双方建立友谊的原因、经过及影响,以地方基层的史料来考察其背后折射出的中朝关系史。

穆延彬[9](2013)在《西洋管乐艺术在内蒙古地区的传播与发展》文中提出从音乐发展史的角度来看,西洋管乐艺术自二十世纪初传入内蒙古地区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在其早期传播到发展至今天,受内蒙古多元文化的影响,西洋管乐艺术也与本土具有明显地域特征的文化相交融,在长期发展演变过程中显现其民族化、本土化的特性。本文通过对内蒙古地区西洋管乐艺术发展脉络进行系统化梳理的基础上借鉴区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与经验,对内蒙古地区西洋管乐艺术的传入传播途径、发展现状及成果、艺术创作及演奏艺术的民族化实践四个方面展开研究,同时也对未来西洋管乐艺术在内蒙古地区的发展方向作出有益的探索。第一部分将内蒙古地区西洋管乐的传入与传播划分为两个阶段,一为早期传入阶段;一为新中国成立后传播阶段。按照时间进程,对各个历史时期西洋管乐艺术在内蒙古地区传播的历史背景、传播途径及传播载体进行论述。第二部分从社会西洋管乐艺术的普及与发展、艺术教育领域的发展与成绩两个方面展开,对普及性的音乐教育、群众文化活动到艺术院校、专业团体、专业赛事的建设等诸多方面进行论述,对内蒙古地区西洋管乐艺术的发展现状作出阐述。第三部分通过对传统到现代不同体裁西洋管乐创作作品的分析,对西洋管乐创作中蒙古族民间音乐元素的影响及现代创作的发展趋势作出了论述。第四部分对蒙古族音乐旋律形态的认知与如何准确把握蒙古族音乐作品的风格特色以及演奏家对西洋管乐艺术民族化实践的推动等方面进行论述,对如何推动现代演奏技术与传统民间艺术的借鉴融合,进而准确体现音乐情感,诠释音乐思想及内涵,以推动新时期内蒙古地区西洋管乐演奏艺术的发展。

徐剑[10](2012)在《白山黑水——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纪实》文中研究指明书上说,塞北皆胡地也。于是有了秦开戍边,有了万里长城,有了关里关外。其实,秦开还没有到来之前,便有了新乐文明,那是7000多年以前的事了。就近说,2700多年以前,就有了郑家洼子青铜短剑,早了秦开到来400年。辽河孕育了红山文化,与长江、黄河并行,辽河也孕育了太阳鸟和青铜剑,只是不像关里人那样把历史写在纸上,刻在碑上,而是消解在人们的血肉里、魂魄里。于是有了东北人的旷达、豪放和诚恳,有了金戈、长风和塞北。书上还说,东北人倘能近于文而不失尚武时代留下的坦荡气魄的余韵,是很有出息的一类。题记——东北无名氏(摘自《铁西文史资料》第一辑)

二、太原警备区挂牌成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太原警备区挂牌成立(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南海争端的相关概述
    2.1 南海争端的产生根源
        2.1.1 历史因素
        2.1.2 经济因素
        2.1.3 地缘因素
        2.1.4 法律因素
    2.2 南海争端的基本内涵
        2.2.1 岛屿主权问题
        2.2.2 海域划界问题
        2.2.3 海洋资源问题
        2.2.4 “航行自由”问题
    2.3 南海争端的现实状况
        2.3.1 域外国家继续干涉
        2.3.2 域内国家磋商合作
        2.3.3 整体局势依然严峻
第3章 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依据及基础
    3.1 历史依据
        3.1.1 最早发现与命名
        3.1.2 持续开发与管治
        3.1.3 国际社会的承认
    3.2 法理依据
        3.2.1 相关国际法律
        3.2.2 相关中国法律
    3.3 理论基础
        3.3.1 马克思恩格斯的海权思想
        3.3.2 中国共产党维护海洋主权权益理论
    3.4 实践基础
        3.4.1 晚清政府在南海的维权实践
        3.4.2 国民政府在南海的维权实践
        3.4.3 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在南海的维权实践
第4章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1978-2012)
    4.1 坚持中国南海立场不动摇
        4.1.1 主权宣示与外交抗议
        4.1.2 反对域外大国的干预
    4.2 努力提升南海防御能力
        4.2.1 执行国家海防战略
        4.2.2 发展南海军事力量
        4.2.3 实施军事维权行动
    4.3 积极推动南海区域建设
        4.3.1 开展南海科学考察
        4.3.2 逐步开发南海资源
        4.3.3 修建南海基础设施
    4.4 运用和平方式处理争端
        4.4.1 确立“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方针
        4.4.2 与南海各国建立双边对话合作机制
        4.4.3 与东盟建立政治与安全互信机制
        4.4.4 建立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
        4.4.5 利用法律手段维护南海主权权益
第5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
    5.1 贯彻国家“海洋强国战略”
        5.1.1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5.1.2 倡导“双轨思路”解决争端
        5.1.3 建设强大的人民海军
    5.2 强化对南海的管控与开发
        5.2.1 升级南海行政建制
        5.2.2 改革海上执法体制
        5.2.3 推进南海岛礁建设
        5.2.4 加速南海资源开发
    5.3 深化与南海各国的伙伴关系
        5.3.1 与南海各国建立多领域务实合作
        5.3.2 倡导“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5.3.3 稳步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磋商
    5.4 应对域外大国对南海争端的干预
        5.4.1 警告与拦截擅闯中国南海的美舰美机
        5.4.2 推动中国同域外大国关系的健康发展
第6章 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成效、经验与启示
    6.1 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成效
        6.1.1 有效控制南沙部分岛礁
        6.1.2 顺利完成北部湾的划界
        6.1.3 岛礁建设取得显着成果
        6.1.4 南海和平稳定得以维持
    6.2 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经验
        6.2.1 始终坚持南海诸岛属于中国的基本立场
        6.2.2 始终坚持以协商谈判和平处理南海争端
        6.2.3 始终坚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方针
        6.2.4 始终坚持发展海上军事力量与执法力量
    6.3 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启示
        6.3.1 全面深化同域外大国及东盟的合作关系
        6.3.2 加速推进与南海声索国的共同开发进程
        6.3.3 继续强化人民海军的远海防御能力建设
        6.3.4 更加注重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南海争端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后记

(2)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经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和研究对象
        1.1.1 选题意义
        1.1.2 研究对象
    1.2 研究现状和研究目的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研究目的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1 全面抗战时期
        1.3.2 陕甘宁边区
        1.3.3 经济政策
        1.3.4 关于陕甘宁边区经济发展的历史分期
    1.4 研究难点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难点
        1.4.2 研究方法
    1.5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1.5.1 本文的创新之处
        1.5.2 本文的不足与今后努力的方向
第二章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经济状况与发展经济的总方针
    2.1 陕北的经济概况
    2.2 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前的经济状况
        2.2.1 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前的经济状况
        2.2.2 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的经济困难
    2.3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发展经济的总方针
        2.3.1 总方针的提出
        2.3.2 总方针提出的必然性
    2.4 小结: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发展经济总方针的确立意义
第三章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土地政策
    3.1 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土改
    3.2 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后的土地政策
    3.3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土地所有权的基本情况
        3.3.1 地主土地所有制与农民土地所有制并存
        3.3.2 土地所有权的确立
    3.4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减租减息政策的实践
        3.4.1 减租减息政策的贯彻执行
        3.4.2 减租减息政策的经济学分析
        3.4.3 减租减息政策的性质和特点
    3.5 小结:全面抗战时期减租减息政策的成效与历史意义
第四章 全面抗战期间陕甘宁边区的农业政策
    4.1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粮食供应与管理政策
        4.1.1 粮食供应
        4.1.2 粮食管理
    4.2 全面抗战时期大生产运动的开展与实践过程
        4.2.1 大生产运动的开展原因
        4.2.2 大生产运动的实践过程
    4.3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的成效及其经济学分析
        4.3.1 大生产运动的开展和成效
        4.3.2 大生产运动效能的经济学分析
        4.3.3 大生产运动的历史特殊性及其经济学分析
    4.4 全面抗战时期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的展开及其实践过程
        4.4.1 农业互助合作运动开展的原因及其经济学分析
        4.4.2 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的实践及其经济学分析
        4.4.3 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的成效及其经济学分析
    4.5 小结: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农业发展的成就与历史意义
第五章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工业政策
    5.1 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之前的工业概况
        5.1.1 工业的基本情况
        5.1.2 发展工业的条件
    5.2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工业建设与工业政策
        5.2.1 发展工业任务的提出
        5.2.2 工业政策及其经济学分析
    5.3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工业发展的成就及其经济学分析
        5.3.1 公营工业的发展及其经济学分析
        5.3.2 私营工业的发展及其经济学分析
        5.3.3 手工业和合作社的发展及其经济学分析
    5.4 小结: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工业建设的历史意义
第六章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商业贸易政策
    6.1 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之前的商业状况
    6.2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商业贸易政策及其实践
        6.2.1 商业贸易政策的基本方针
        6.2.2 商业贸易政策的发展阶段
    6.3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商业贸易发展的成效及其经济学分析
        6.3.1 边区内部市场的发展及经济学分析
        6.3.2 对外贸易的发展及其经济学分析
    6.4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商业发展的特点及其经济学分析
    6.5 小结: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商业贸易发展的历史意义
第七章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金融政策
    7.1 陕甘宁边区成立前的金融状况
        7.1.1 边区成立前的金融机构
        7.1.2 边区成立前的货币流通情况
        7.1.3 西北分行的其他业务
    7.2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银行体系的建立与金融管理政策
        7.2.1 银行体系的建立及其业务
        7.2.2 货币的发行与管理
    7.3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通货膨胀及其对策
        7.3.1 通货膨胀及其经济学分析
        7.3.2 通货膨胀的应对及其经济学分析
    7.4 小结: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金融建设的历史意义
第八章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财政政策
    8.1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财政政策演进
    8.2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财政收入政策
        8.2.1 经常性财政收入政策
        8.2.2 非经常性财政收入政策
    8.3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财政支出政策
        8.3.1 财政支出方针
        8.3.2 经常性财政支出
        8.3.3 非经常性财政支出
        8.3.4 财政供给制度
    8.4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精兵简政与节约运动
        8.4.1 精兵简政运动的开展
        8.4.2 节约运动的开展
        8.4.3 精兵简政与节约运动的经济学分析
    8.5 小结: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政策的成效与历史意义
第九章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经济发展总结
    9.1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经济政策的总结
        9.1.1 经济政策综述
        9.1.2 经济政策体系
    9.2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经济发展速度核算尝试
    9.3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经济政策是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与伟大实践
    9.4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经济政策的当代启示
        9.4.1 坚持经济建设,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9.4.2 体现了共产党不忘初心的伟大理想
        9.4.3 体现了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9.4.4 体现了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9.4.5 认识了搞经济建设必须遵循经济规律
    9.5 小结: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经济政策的评价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3)沧海伶仃:淇澳汉人社会的空间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附图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缘起和意义
    第二节 相关学术史回顾
    第三节 研究资料与方法
    第四节 文章框架
第二章 当代淇澳岛海岛境貌
    第一节 地理位置及自然生态
    第二节 人口与教育
    第三节 宗族与组织
    第四节 经济与文化
    第五节 社会关系
    结语
第三章 清朝时期淇澳的生活图景
    第一节 贫民将钟宝
    第二节 聚集金星门
    第三节 白石街由来
    第四节 淇澳岛巡检司
    第五节 外商、士绅与官府
    结语
第四章 民国时期淇澳的聚落格局
    第一节 聚落空间
    第二节 居所建筑结构
    第三节 以“家”为单位的空间布局
    第四节 苏兆征故居
    第五节 走出村落
    结语
第五章 改革开放前淇澳岛人口流动
    第一节 生产空间的重新配置
    第二节 社会阶层变更
    第三节 1949年—改革开放前淇澳人通婚范围
    第四节 偷渡港澳谋生
    结语
第六章 90年代以来淇澳海岛变半岛
    第一节 征地运动
    第二节 身份转变
    第三节 淇澳大桥的修建
    第四节 居住格局变化
    第五节 外来人口进入
    结语
第七章 淇澳宗教信仰的三重空间
    第一节 一重空间:以“家”为单位的祭拜空间
    第二节 二重空间:以“社”为单位的祭拜空间
    第三节 三重空间:淇澳庙宇祭拜空间
    第四节 坟地也有着标识农耕的空间的作用
    第五节 第三重空间中的祭祀活动(一)
    第六节 第三重空间中的祭祀活动(二)
    结语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4)民国时期的基层司法建设与社会治理研究 ——以四川地区为中心(1927—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概念及范围的界定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及资料说明
第一章 廿一军与防区制时代的四川基层司法(1927—1934)
    第一节 历史的回旋:廿一军防区的司法系统建设
        一、沿袭旧制的县司法公署
        二、基层法院体系建设
        三、廿一军辖区的兼理司法制度
        四、廿一军基层司法建设的认识与趋势
        五、地方治安系统及其运作实效
    第二节 防区制下司法系统的运作
        一、基层司法中的人事问题
        二、基层司法经费问题
        三、监所运作与监犯管理
        四、廿一军戍区内的其它司法行政事务
    第三节 防区制下的基层司法实践
        一、审案程序与规模分析
        二、防区制下的案件处理及其弊端
第二章 基层司法机关的完善及运作(1935—1949)
    第一节 基层司法机关的发展演变
        一、民国时期基层司法制度的比较分析
        二、川政统一后川省基层司法机关的演变
    第二节 基层司法机关人事与经费的制度分析
        一、司法官的任用与考核
        二、司法职员的招录与管理
        三、司法经费的筹措与司法人员的薪津标准
    第三节 基层司法机关的运作分析
        一、基层司法机关处务规范
        二、诉讼管理与审判实践
        三、案件指数分析
        四、监狱协进会与基层监狱的管理
第三章 战时实验地方法院与基层司法改革
    第一节 战时司法改革背景下的实验地方法院
        一、战时司法改革的背景与内容
        二、实验地方法院的建立与撤销
    第二节 实验地方法院案件审判事务的改革
        一、案件审理的程序简化
        二、自诉案件的移送与案件书表制作
    第三节 实验地方法院的院务革新
        一、实验地方法院的司法行政
        二、监所改良与监犯管理
        三、实验地方法院对司法事务的研究
    第四节 实验地方法院的成果及弊端
        一、实验地方法院的成果
        二、对实验地方法院的质疑
第四章 兼理军法制度与四川基层社会治理
    第一节 文本解读:兼理军法制度概览
        一、兼理军法制度的建立与演变
        二、兼理军法制度审判范围的变化
        三、兼理军法制度的审案规定
        四、兼理军法制度的社会反响
    第二节 县军法机关的组织与运作
        一、县军法室的组织、人事及财政
        二、县军法室受理案件分析
        三、县军法监与军法监犯的管理
    第三节 兼理军法制度的审判实效
        一、军法判决中的法律适用问题
        二、军法审判中的地方势力因素
        三、从优势到弊端:兼理军法制度设计与运作的偏离
第五章 基层司法建设中的律师与律师公会
    第一节 基层司法体系中的律师与律师公会
        一、律师的任职条件及其管理
        二、律师公会法令的文本解读
        三、基层律师公会的组织——以璧山律师公会为例
    第二节 法条变化与权力争夺——成都律师公会换届纠纷中的管辖问题
        一、1942 年与1946 年的两次选举纠纷
        二、双重管辖权下的权力争夺
    第三节 律师、律师公会与基层法治
        一、基层司法实践中的律师与律师公会
        二、律师、律师公会与基层司法改进
第六章 地方自治下的基层司法建设与法治实践
    第一节 情、理、法之间:调解委员会制度及其实践
        一、地方自治框架下的调解委员会
        二、调解委员群体的历史面相
        三、调解委员会的调解范围与成效
        四、对调解委员会制度的反思
    第二节 基层警政与地方治安维护
        一、以警察局为中心的基层司法关系
        二、警察局处理案件的来源与规模
        三、治安实践:警察与基层案件处理
    第三节 基层政权与地方法治:基于乡镇公所及保甲运作实效的分析
        一、纠纷处理及案件评断
        二、对治安事件的因应
        三、案件审判中保甲及乡镇
    第四节 民间组织与纠纷处理
        一、行会组织与纠纷处理
        二、默认与支持:宗族调解与纠纷处理
结语
附录 (一)法规编年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近代报界公会与公共文化空间的成长(1902-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意义与研究对象
        (一) 选题意义
        (二) 研究对象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一) 关于公共领域的研究
        (二) 关于近代中间团体的相关研究
        (三) 关于近代新闻团体的研究
        (四) 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思路
        (三) 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近代报界公会的成立与发展
    一、报人群体意识的觉醒
        (一) 早期的报人群体
        (二) 报人的群体意识
    二、近代报界公会成立的条件
        (一) 报业迅速发展
        (二) 报馆及报人产生维护同业利益的诉求
        (三) 报人产生群体归属的诉求
        (四) 新式商业社团的诞生
    三、1902-1911年报界公会的成立
    四、1912-1937年报界公会的发展
        (一) 1911-1916年报界公会的创办及发展
        (二) 1917-1927年报界公会的创办及发展
        (三) 1928-1937年报界公会的创办
第二章 近代报界公会的行业治理
    一、近代报界公会的行业自治
        (一) 制订行业规约
        (二) 协调行业纠纷
        (三) 行业资源共享
    二、近代报界公会维护行业利益
    三、近代报界公会的同业互助
        (一) 清末报界公会的同业互助
        (二) 民国初年报界公会的同业互助
        (三)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报界公会的同业互助
第三章 近代报界公会与新闻自由
    一、北京报界公会参与修订《大清报律》
    二、北京政府时期报界公会抵制新闻法规
        (一) 民国初年新闻法规的颁布
        (二) 中国报界俱进会抵制新闻法规
        (三) 全国报界联合会反对新闻立法
        (四) 地方性报界公会抵制新闻法规
    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报界公会抵制新闻检查
        (一) 南京国民政府新闻法规的颁布
        (二) 苏州报界协会参与反对新闻检查
        (三) 上海日报公会发表抗议新闻检查宣言
    四、近代报界公会争取新闻自由的价值评价
        (一) 唤醒了报界同人的公民意识
        (二) 推动团体和个人参与公共活动
        (三) 为公共文化空间的形成奠定基础
第四章 近代报界公会的公共交往——以上海日报公会为例
    一、上海日报公会与各界的交往
        (一) 上海日报公会与新闻界的交往
        (二) 上海日报公会与商团的交往
        (三) 上海日报公会与政治团体的交往
        (四) 上海日报公会与教育团体的交往
        (五) 与各界交往构建公共文化空间
        (六) 与各界交往构建自下而上的传播模式
    二、上海日报公会对外交往
        (一) 上海日报公会接待国外来访
        (二) 上海日报公会前往国外交流
        (三) 上海日报公会对外交往的意义
第五章 近代报界公会的政治参与
    一、参与清末立宪
        (一) 运用报刊宣传立宪
        (二) 参与立宪活动
    二、参与辛亥革命
        (一) 辛亥革命前新闻界的态度
        (二) 辛亥革命爆发后新闻界的态度
    三、反对善后大借款
    四、长沙报界联合会参与湖南省宪自治
    五、参与抗日救亡活动
        (一) 抗日宣传活动
        (二) 联络各界组织抗日
        (三) 倡导抗日捐赠活动
    六、报界公会政治参与的社会影响
        (一) 唤醒各类团体投入政治活动
        (二) 唤醒普通民众投入政治活动
第六章 近代报界公会与公共文化领域的构建
    一、近代报界公会在市民社会中的角色
        (一) 报界公会的活动特征
        (二) 西方新闻团体与近代报界公会的比较
        (三) 近代报界公会市民社会角色界定
    二、报界公会推动公共文化领域的构建
        (一) 为公共文化领域的形成提供空间
        (二) 培养“官民两分”的意识形态
        (三) 构建组织化的公共文化领域
    三、报界公会在推进文化认同建构中的功能与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6)军事院校应用心理硕士培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世界军事背景:世界新军事革命的挑战
        1.1.2 我军建设背景:强军目标的实现
        1.1.3 现代作战背景:新质战斗力生成的需要
        1.1.4 军事教育背景:军事职业教育的兴起
        1.1.5 教学改革背景:军队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深入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1.3 研究意义
        1.3.1 有助于培养新型作战力量人才
        1.3.2 有助于军队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
        1.3.3 有助于推进军事教育理论创新
        1.3.4 有助于探索军事院校MAP培养的特点与规律
    1.4 核心概念界定
        1.4.1 模式
        1.4.2 培养模式
        1.4.3 应用心理硕士(MAP)
    1.5 文献回顾
        1.5.1 “培养模式”的要素
        1.5.2 “培养模式”的层次
        1.5.3 “培养模式”的类型
        1.5.4 军事院校“培养模式”
        1.5.5 小结
第2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概念框架
        2.1.1 研究概念框架的要素提取
        2.1.2 研究概念框架的要素修订
        2.1.3 研究概念框架的主要内容
    2.2 研究思路
    2.3 研究方法
        2.3.1 问卷调查
        2.3.2 访谈
        2.3.3 文本收集与分析
        2.3.4 研究方法反思
第3章 军事院校MAP培养目标分析与改进
    3.1 现行培养目标主要内容
        3.1.1 现行培养目标总要求
        3.1.2 现行培养目标具体要求
        3.1.3 军地MAP培养目标比较
    3.2 现行培养目标分析
        3.2.1 现行培养目标的特征
        3.2.2 现行培养目标的不足
    3.3 现行培养目标改进
        3.3.1 培养目标核心类别
        3.3.2 适应实战要求的培养目标改进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军事院校MAP课程设置分析与改进
    4.1 现行课程设置情况
        4.1.1 现行课程开设情况
        4.1.2 军地MAP课程开设情况比较
    4.2 现行课程设置分析
        4.2.1 现行课程设置特点
        4.2.2 现行课程设置存在的差距
    4.3 现行课程设置改进
        4.3.1 课程设置核心类别
        4.3.2 适应实战要求的课程设置改进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军事院校MAP教学方式分析与改进
    5.1 现行教学方式的主要形态
        5.1.1 两种培养形式
        5.1.2 现行教学方式的主要类型
        5.1.3 军地MAP教学方式比较
    5.2 现行教学方式分析
        5.2.1 教学方式特点
        5.2.2 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5.3 现行教学方式改进
        5.3.1 教学方式核心类别
        5.3.2 适应实战要求的教学方式改进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军事院校MAP师资队伍分析与改进
    6.1 现行导师带教规定与形式
        6.1.1 现行专业学位导师规定及制度
        6.1.2 现行军地MAP导师带教形式比较
    6.2 现行带教工作分析
        6.2.1 现行带教特征
        6.2.2 带教工作的不足之处
    6.3 现行师资队伍改进
        6.3.1 师资队伍核心类别
        6.3.2 适应实战要求的师资队伍改进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军事院校MAP质量管理分析与改进
    7.1 现行质量管理方式
        7.1.1 现行质量管理方式及规定
        7.1.2 现行军地MAP质量管理比较
    7.2 现行质量管理分析
        7.2.1 质量管理特点
        7.2.2 质量管理不足
        7.2.3 现行质量管理改进
        7.2.4 质量管理核心类别
        7.2.5 适应实战要求的质量管理改进
    7.3 小结
第8章 实战化背景下军事院校MAP培养模式构建
    8.1 训研战培养模式的构建依据
        8.1.1 构建的理论基础
        8.1.2 构建的现实要求
    8.2 训研战培养模式的结构
    8.3 训研战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
        8.3.1 培养目标:聚焦职业能力生成
        8.3.2 课程设置:建构联合式课程体系
        8.3.3 教学方式:实施心智沉浸式教学与训练
        8.3.4 导师特质:树立军事匠人精神
        8.3.5 质量管理:建立质量保障体系
    8.4 训研战培养模式保障措施
        8.4.1 建立全军MAP教育培养共同体
        8.4.2 设立部队MAP研究生工作站
        8.4.3 实施军事院校MAP师生提升工程
    8.5 本章小结
第9章 总结
    9.1 结论
    9.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延安秘密战——中共西北局隐蔽斗争纪实(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落脚龙兴地——苦战两万里,寻得生存地
    1.中国共产党最危难的时候
    2.落脚陕北的第一动作
    3.第一个“西北局”
    4.北国风光
    5.斯诺采访中共的特务头子
第二章刀把子不能丢!——合作局面中仍有隐蔽斗争
    1.从“西北保卫局”到“边区保安处”
    2.是谁伏击周恩来?
    3.两个奇怪的“和尚”
    4.出逃事件
    5.锄奸!
第三章“双重政权”——确立人民政权的巧妙手法
    1.旬邑事件
    2.化装侦察
    3.绥德反腐
    4.淳化事件
    5.拔钉子
第四章惊天特务案——“化敌为我服务”的防奸保卫政策
    1.汉中有个“死间”班
    2.陇东发案
    3.延安追踪
    4.反用敌特
    5.一网打不尽
第五章“抢救失足者”——政治运动中反特斗争扩大化
    1.“反特”与“运动”同步
    2.边保老号来了个“川岛芳子”
    3.群众运动+逼供信
    4.绥德甄别
    5.“刘巧儿告状”
第六章和战之间——战略转换情报当先
    1.爷台山战事
    2.智窃密电码
    3.从延安上东北
    4.激活“冷藏间谍”
    5.南下北返
第七章心战——大力开展策反敌军工作
    1.安边起义“火车头”
    2.西北有个“民主联军”
    3.习仲勋策动横山起义
    4.美军情报官在延安
    5.“特务”入党
第八章陕北转战——全国解放战争的指导中心
    1.军事机密
    2.军统和边保同时追悼他
    3.游击战争
    4.保卫昆仑纵队
    5.彭德怀和习仲勋抢先收到胡宗南的作战电报
第九章从延安到全国——为新中国竖立安全屏障
    1.从“首府”走向“首都”
    2.从“延安”进“西安”
    3.从大西北到大西南
    4.明暗易位
    5.反击恐怖狂潮

(8)朝鲜革命者与中国东北解放战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选题与综述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回顾
    三 本文侧重
第二章 “抗联派”朝鲜干部进驻东北
    一 “抗联派”的形成
    二 “抗联派”干部随苏军开赴东北
    三 进入牡丹江前后的工作
    四 “抗联派”干部在延边的工作
    五 双重领导模式的确立
    六 总结
第三章 “延安派”朝鲜干部参加东北解放战争
    一 朝鲜义勇军的组建
    二 返回朝鲜受挫
    三 朝鲜义勇军一支队在南满的活动
    四 朝鲜义勇军三支队在北满的活动
    五 朝鲜义勇军五支队进入东满地区
    六 朝鲜义勇军七支队的活动
    七 总结
第四章 朝鲜族根据地的创建
    一 朝鲜族根据地的建立基础
    二 地方军政系统的整合与运作
    三 延边根据地的活动
    四 北满根据地的活动
    五 南满根据地的活动
    六 冲突爆发:朝鲜干部间的分歧与矛盾
    七 余论
第五章 朝鲜师的组建及入朝
    一 “朝鲜师”的编成
    二 解放战争中的“朝鲜师”
    三 “朝鲜师”的“入朝”问题
    四 余论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与北朝鲜联系渠道的建立
    一 金日成对中国革命的态度
    二 金日成与抗联战友
    三 前往朝鲜的东北局干部
    四 东北局设立驻朝鲜平壤办事处的设立
    五 东北局驻朝鲜各地分办事处的设立
    六 结论
第七章 战略大后方:朝鲜对东北解放战争的支援
    一 朝鲜向东北民主联军无偿提供武器
    二 东北各地与朝鲜的物资交换
    三 朝鲜为中共人员、物资转移提供便利
    四 余论
第八章 结论
    一 档案中的“概念”误区
    二 朝鲜支援东北解放战争与中朝关系的发展
参考文献
附图
    图1:北朝鲜境内主要铁路交通线
    图2:“延安派”与“抗联派”的根据地发展(1945.9~12)
后记

(9)西洋管乐艺术在内蒙古地区的传播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西洋管乐艺术简述
    二、西洋管乐艺术在中国的早期发展
    三、目前国内西洋管乐艺术研究状况
    四、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一章 内蒙古地区西洋管乐的传入与传播
    第一节 内蒙古地区早期西洋管乐的传入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内蒙古地区西洋管乐的传播
        一、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传播情况
        二、六十年代中期至七十年代末的传播情况
        三、改革开放后的传播与发展状况
        1.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期的传播与发展状况
        2.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至今的传播与发展状况
第二章 内蒙古地区西洋管乐艺术发展现状
    第一节 社会西洋管乐艺术的普及与发展
        一、音乐教育的普及与发展
        二、群众文化活动对西洋管乐艺术的推动
        三、西洋管乐团的建设与普及
    第二节 内蒙古艺术教育领域的西洋管乐艺术
        一、艺术院校西洋管乐专业设置情况及教学成果
        二、专业文艺团体的建设及主要成绩
        三、乌兰牧骑的组建与活动
        四、专业赛事对西洋管乐演奏水平发展进步的提升效果
第三章 西洋管乐作品创作的民族化实践
    第一节 蒙古族民间音乐元素对西洋管乐创作的影响
        一、蒙古族长调民歌在管乐创作上的体现
        二、蒙古族舞曲元素在器乐创作中的体现
        三、蒙古族乐器元素在管乐创作中的体现
        四、地方性民族戏曲元素在管乐作品中的体现
    第二节 西洋管乐独奏作品的创作
        一、木管乐器类独奏作品的创作
        二、铜管乐器类独奏作品的创作
        三、单簧管独奏曲《西拉穆伦河随想曲》个案分析
    第三节 西洋管乐重奏、合奏作品的创作
    第四节 西洋管乐协奏曲的创作
    第五节 现代音乐风格的西洋管乐作品创作
        一、内蒙古地区现代作曲技法的运用情况
        二、大管与打击乐《查玛舞韵》个案分析
第四章 蒙古族风格西洋管乐作品的演奏诠释
    第一节 对蒙古族音乐旋律形态的充分认知
    第二节 准确把握蒙古族音乐作品的风格特色
        一、对传统蒙古族民歌调式音阶的理解
        二、对长调民歌的节奏特征认知与体现
        三、蒙古族风格旋律中“倚音”的艺术表现力
    第三节 演奏家对西洋管乐艺术民族化的实践
        一、呼麦的音乐形式与西洋管乐演奏中“复音”技术的比较与融合
        1. “呼麦”的发声原理
        2. 西洋管乐演奏中的“复音”技巧
        3. “呼麦”表演形式在现代西洋管乐演奏技术中的融合
        二、蒙古族长调的演唱技巧与现代西洋管乐演奏技巧的暗合
        1. “诺古拉”中同音反复式倚音的发音与西洋管乐中的喉咙颤音的暗合
        2. 甩腔演唱技巧与现代西洋管乐滑音技巧的暗合
        三、对民族乐器马头琴的演奏模仿
        四、表现特殊色彩性音响的技术运用
        五、表演艺术的灵魂——音乐情感的准确体现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一:内蒙古地区西洋管乐演奏家
    附二:蒙古族风格创作作品汇总
    附三:历届室内乐大赛获奖情况一览表
致谢

四、太原警备区挂牌成立(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研究[D]. 宋建欣. 吉林大学, 2020(08)
  • [2]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经济政策研究[D]. 赵沛. 西北大学, 2019(01)
  • [3]沧海伶仃:淇澳汉人社会的空间变迁[D]. 王娜. 厦门大学, 2019(07)
  • [4]民国时期的基层司法建设与社会治理研究 ——以四川地区为中心(1927—1949)[D]. 谢健. 南开大学, 2018(03)
  • [5]近代报界公会与公共文化空间的成长(1902-1937)[D]. 何璇. 武汉大学, 2017(06)
  • [6]军事院校应用心理硕士培养模式研究[D]. 许翔杰.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5)
  • [7]延安秘密战——中共西北局隐蔽斗争纪实[J]. 郝在今. 当代, 2016(05)
  • [8]朝鲜革命者与中国东北解放战争[D]. 赵崧杰. 华东师范大学, 2016(10)
  • [9]西洋管乐艺术在内蒙古地区的传播与发展[D]. 穆延彬. 内蒙古大学, 2013(12)
  • [10]白山黑水——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纪实[J]. 徐剑. 中国作家, 2012(20)

标签:;  ;  ;  ;  ;  

太原警备区成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