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脂肪酸合酶——特异性肿瘤治疗靶点(论文文献综述)
李优云,柳晓泉[1](2021)在《KRAS突变与肿瘤代谢重编程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KRAS基因是最常见的致癌突变基因,其获得性突变发生在约30%的人类癌症中,通常与预后不良和耐药性有关。尽管KRAS在恶性肿瘤中的重要性已广为人知,但目前还没有选择性抑制剂被批准用于KRAS突变肿瘤的治疗。最近的研究发现KRAS突变能够促进代谢重编程,从而产生维持肿瘤细胞不受限制的增殖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因此靶向代谢重编程的方法也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方向。综述KRAS突变所导致的代谢重编程在肿瘤中的最新发现,并总结相关的潜在治疗靶点。
鹿田[2](2021)在《靶向调控相关转录蛋白的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转录调控是各个蛋白、细胞、组织等在发挥其功能时对基因的翻译表达的特定的调节形式,是生物大分子在发挥生命活动时的的必要环节。一方面,它可以通过完全停止转录来对特定基因的表达进行限制;另一方面,它也可以通过激活转录,进而激活某些只在特定环境条件下表达的基因。而且,这些转录调控还可以通过不同的翻译后修饰来发生。转录调控对于生物的各项生命活动功能发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涉及到许多不同通路和转录因子。转录调控涉及到的生物学过程非常广泛,从可变剪切到DNA修复,蛋白的表达,细胞组织的分化与再生到组织癌症的产生和耐药都能和转录调控关系密切。Hippo信号通路最早在果蝇的基因中被发现,其在哺乳动物体内高度保守。该通路与细胞生长,分化和发育有关,其功能在早期胚胎发育、组织稳定性维持和器官大小控制及再生等均起到关键作用。它通过调节组织生长和细胞分化,被认为是组织稳态和器官大小的中心调节通路。该通路与它的激酶组分之一(Hippo,或哺乳动物中的MST1/2)同名,由于在通路突变实验中观察到的过度生长表型而得名。其主要是通过对其成员之间上下游蛋白的转录调节信号传递,招募及共激活等发挥作用。YAP是Hippo信号通路的关键蛋白,该蛋白自身结构中无DNA结合结构域。研究表明,一旦Hippo对应的通路出现异常情况,YAP就会进入到细胞核内部;然后和Hippo信号通路末端关键调节蛋白,转录增强因子TEADs(Transcriptional enhancer associated domain family members)进行结合,形成异源二聚体复合物,进而直接影响下游基因自身的转录。TEADs能招募YAP/TAZ、VGLL等转录共激活因子,可调控包括CTGF、Cyr61、AXL、Myc、Gli2和BIRC5等不同的促癌基因表达,并且也在肿瘤标志物间皮素激活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众多临床数据分析结果表明,TEAD是非常关键的肿瘤标志物。TEAD各个家族成员在结肠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等多种不同的癌症中都有很高的表达,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其表达的异常和突变也是重要的临床不良预后的标志。组蛋白的乙酰化修饰也是表观遗传中基因转录调控的重要机制之一。组蛋白翻译后修饰可以在真核生物体内引起的染色质结构发生变化,改变染色质的组成造成染色质重塑,染色质的重塑可以改变转录因子与其染色质DNA的结合从而启动或者抑制相关基因的表达。在众多表观遗传调控中,组蛋白的乙酰化修饰调控在基因表达调控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针对组蛋白乙酰化的修饰发生过程进行探究表明,大多数情况下经过组蛋白乙酰化酶“Writer”来催化组蛋白上的赖氨酸乙酰化,激活基因转录再由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s,HDACs)Eraser来去除乙酰化。Bromodomain(BRD)家族的蛋白可以对其特定的赖氨酸乙酰化修饰进行识别,是可以与其结合的唯一的结构域,包含这个结构域的蛋白被叫做“溴蛋白家族”。其家族成员根据其结构和功能的相似性,有8个家族。由于组蛋白乙酰化状态的失衡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近几年来,对其抑制剂的发现与开发,发展迅速。该靶标家族涉及包括癌症等多种重大疾病,靶向该家族蛋白的多个药物都已经进入临床试验。本论文基于靶向调控相关转录蛋白的小分子抑制剂的发现,以Hippo通路重要转录因子TEAD及组蛋白赖氨酸乙酰化的识别蛋白BET家族BD2,这两个具有潜在成药性的新型靶标为切入点,结合药物设计,体外高通量化合物的筛选,化学合成和改造以及药理学等手段展开研究。本论文的第一部分工作,靶向TEAD-YAP相互作用建立并优化基于Alpha Screen技术的高通量筛选平台,并一步通过多种生物实验验证,获得其先导化合物。首先,通过优化pH条件、盐浓度、表面活性剂等理化条件,获得了具有较高通量和灵敏性的高通量筛选体系,为发现靶向TEAD-YAP相互作用PPI界面的小分子抑制剂提供方法基础。进而,我们运用该方法,对本实验室内部的天然产物库进行高通量筛选,获得苗头化合物DCTEAD06,共IC50值为19.9 ±3.0 μM。接着,通过假阳性排除,并利用蛋白热迁移实验、表面等离子共振等实验,确证TEAD4与DCTEAD06的结合。接着,通过细胞实验,证明DCTEAD06可以抑制结肠癌细胞HCT116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然后,运用萤光素基因报告实验,发现了其可以抑制TEADs对下游靶基因的转录活性。因此,在这一章工作中我们开发和优化了可以对TEAD4-YAP结合进行高通量小分子抑制剂筛选的Alpha Screen方法平台,并且发现了新型骨架结构的TEAD4-YAP的小分子抑制剂化合物。通过体外结合模式和细胞水平作用探索,为下一步化合物的结构和活性的优化提供了有效的指导,并且也为其他TEAD家族的小分子抑制剂化合物提供了可靠的筛选技术平台。在之前的工作中我们对TEAD4-YAP的抑制剂进行了筛选发现,但是由于该界面空间狭长且亲和力较高,往往现有的小分子抑制剂的活性不高,并且改造的难度较大。近几年来研究发现TEADs在生理条件下其保守半胱氨酸位点会发生自棕榈酰化,TEADs的自棕榈酰化对其稳定性和功能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在第二部分的工作中靶向TEADs自棕榈酰化位点,开展其先导化合物发现与验证研究。首先,利用基于活性的蛋白谱技术Click实验对本实验室内部的共价化合物库进行了筛选,获得了具有TEAD1/3选择性骨架新颖小分子抑制剂DC-TEADin1072。其次,利用基于蛋白与小分子共价对接方式,分析蛋白和小分子的结合模式。进而,分析了 TEADs家族蛋白内部存在的氨基酸差异,最终获取了 TEAD1和TEAD3双靶点抑制剂DC-TEADin1072。该抑制剂为新型TEAD1和TEAD3选择性共价抑制剂,IC50分别为0.61±0.02 μM和0.58±0.12 μM。经质谱分析和蛋白位点突变检测证实该蛋白在TEAD1 C359和TEAD3 C371位点与半胱氨酸结合。最终,在斑马鱼的动物实验表明,该类化合物对动物的发育产生明显影响。基于上述发现的TEAD1和TEAD3的双靶点抑制剂,我们通过序列和晶体结构比对等多种方式,开展基于结构的药物化学优化,最终得到了选择性更强专一的TEAD1或者TEAD3抑制剂。根据文献,我们发现对TEAD3的生理功能研究较少,现阶段缺乏一个选择性高活性较好的化学探针,以探索TEAD3的功能。我们对DC-TEADin1072结构进行了化学优化得到了 DC-TEAD3in03化合物。为进一步证实TEAD3在细胞中的选择性抑制作用,用GAL4-荧光素报告基因验证TEAD3对GAL4-TEAD1-4荧光化信号的抑制作用,其在TEAD3活性为1.15 μM。动物实验表明,DC-TEAD3in03与TEAD3的共价结合抑制了斑马鱼的生长,并证实TEAD3与发育功能有关。本部分的工作,我们基于化合物的筛选发现TEAD1和TEAD3双靶点抑制剂,并以此为起点针对TEADs家族晶体结构的分析与比较,应用药物化学优化发现了选择性TEAD3的共价小分子抑制剂,在细胞内也可以实现对TEAD3选择性的转录活性抑制。以斑马鱼为模型将TEAD1和TEAD3双靶点抑制剂作为对照,研究其对发育的影响,发现的抑制TEAD1/3可以抑制影响斑马鱼整体的生长速率,TEAD3抑制剂特定的影响其尾鳍的生长速率。证明了TEAD3生物发育方面的重要性,也揭示了TEADs家族不同成员调控的基因的差异,对TEADs其他家族成员选择性抑制剂的开发和不同转录因子的具体生理病理功能提供了化学探针。本论文最后的部分内容主要涉及到组蛋白乙酰化识别因子BET家族BD2选择性抑制剂作用机制的研究。组蛋白赖氨酸乙酰化识别因子Bromodomain是非常重要的癌症治疗靶标,其中以BET家族为代表,主要包括BRD2,BRD3,BRD4和BRDT为家族成员。BET家族的蛋白包含了BD1和BD2两个Bromodomain结构域。近年来,选择性抑制BET BD2成为一种很有前途的药物发现策略。尽管在这一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对配体—蛋白复合物结构、基因表达改变的差异以及选择性BET BD2抑制剂体内具体发挥作用的机制研究仍然很少。我们建立了AlphaScreen方法来检测和验证抑制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倍数。通过化合物与BD1和BD2高分辨率共晶体结构阐明其具体的结合模式,为BET家族BD2选择性提供了坚实的结构基础。非常值得关注的我们也第一次确定了外环芳香胺类化合物是一类新型的选择性抑制BET BD2的骨架,这为改造合成新BET BD2选择性抑制剂提供了思路。此外小鼠肿瘤模型中显示,BY27显示出67%的肿瘤生长抑制作用,与目前处于Ⅱ期临床试验中的pan BET抑制剂Ⅰ-BET762相当,它在高剂量下对小鼠的毒性更小。这些结果表明靶向选择性BET BD2抑制剂的开发具有极佳的体内抗肿瘤活性和安全性。
黄蕾[3](2021)在《莱菔硫烷对膀胱癌细胞转移的影响及靶向能量代谢重排的机制研究》文中提出通过重新编排能量代谢模式来满足肿瘤细胞快速增殖和转移所需的能量(ATP),已被认为是癌症的新特征之一。膀胱癌(Bladder Cancer,BC)是最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侵袭和转移是膀胱癌致死的首要原因,在此过程中膀胱癌细胞的能量代谢呈现何种特征,目前尚不清楚。莱菔硫烷(Sulforaphane,SFN)存在于多种十字花科蔬菜中,是迄今研究最广泛的一种有抗癌活性的异硫氰酸酯。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表明,SFN对膀胱癌细胞转移的抑制作用较强,该作用是否与能量代谢调控有关尚不清楚。本文在分析了膀胱癌患者能量代谢特征的基础上,通过离体细胞和整体动物实验,系统研究了SFN对膀胱癌细胞葡萄糖代谢的调控作用及能量代谢调控机制。主要结果如下:收集不同病理分期膀胱癌患者的肿瘤及癌旁组织,通过GC-MS检测了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及磷酸戊糖途径中关键代谢产物的含量变化。肿瘤组织中ATP及多种代谢产物均高表达,表明膀胱癌患者体内葡萄糖代谢异常活跃。随后,针对异常表达的代谢物进行代谢通路富集分析。得到81个富集的代谢信号通路,其中富集程度最高的是“瓦博格效应”。采用q PCR检测多种葡萄糖代谢酶的m RNA水平发现,膀胱肿瘤组织中PFK-1,LDHA及PDH的基因表达异常升高(P<0.05)。血清酶活检测发现患者体内关键限速酶HK2,LDHA,PDH和PKM2的活性均异常升高。随后,针对酶活与TNM分期的相关性分析发现,PKM2与肿瘤TNM分期呈正相关(r=0.4538,P=0.0103);而PDH呈负相关(r=-0.3742,P=0.0381)。随后,以膀胱癌UMUC3(病理1级)和T24细胞(病理3级)为体外研究模型,从糖酵解和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角度,研究SFN的调控机制。SFN可通过抑制膀胱癌细胞糖酵解和线粒体呼吸作用强烈下调胞内ATP水平。SFN显着抑制浸润性膀胱癌UMUC3和T24细胞内HK2,PDH和LDHA的蛋白表达;且对HK2的抑制效果在UMUC3细胞中最强,这表明SFN对低级别的膀胱癌细胞糖酵解抑制效果更明显。瞬时转染pEGFP n1-AKT1质粒可强烈逆转SFN对T24细胞中HK2蛋白表达的抑制,提示SFN对膀胱癌细胞中HK2的调控是通过AKT1起作用的。此外,SFN还可通过减少T24细胞线粒体数量,并抑制线粒体复合物I,II,III和V的活性来调控膀胱癌细胞线粒体有氧氧化。q PCR检测发现,SFN可通过抑制SREBP1的m RNA水平而强烈下调关键代谢酶ACC和FASN的基因表达,进而有效调控膀胱癌细胞脂肪酸合成代谢。在BBN诱导的小鼠膀胱癌模型中,证实SFN可通过调控膀胱癌小鼠肿瘤组织中AKT1的表达来进一步抑制HK2;且对关键代谢酶LDHA,PDH及PKM2的蛋白水平也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在明确SFN可主要通过调整膀胱癌细胞AKT1-HK2轴及线粒体复合物活性来抑制葡萄糖代谢供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关注SFN对细胞转移的关键部位-伪足的调控机制。采用划痕试验及Transwell分别检测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发现,SFN明显抑制膀胱癌细胞的体外转移及侵袭。通过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发现,SFN可使细胞表面绒毛脱落,严重破坏膀胱癌细胞形态。采用鬼笔环肽标记细胞伪足主要组成成分F-actin,基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骨架形态变化。当AKT1过表达后,SFN对伪足形成调控因子Arp2的抑制大大削弱,且对细胞伪足的破坏作用消失,表明SFN可通过AKT1调控细胞代谢供能,抑制Arp2表达,阻断膀胱癌细胞伪足形成。AKT1过表达还可大幅度逆转SFN对T24细胞侵袭及转移的抑制作用。此外,SFN显着抑制cortactin和p-cortactin的蛋白表达,揭示调控cortactin的活化和表达是SFN破坏膀胱癌细胞伪足形成的另一主要方式。最后,在裸鼠体内通过尾静脉注射方式造膀胱癌细胞肺转移模型,证实SFN可下调膀胱癌小鼠体内cortactin及Arp2的基因表达;延缓并抑制膀胱肿瘤在肺部的形成及转移。
王珂欣[4](2021)在《基于新型网络药理学策略解析复方苦参注射液抗肝癌主要药效成分与作用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选题依据:肝癌是世界上流行最高的10种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位居第二,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而我国每年新发病例占全球一半以上。目前肝癌的治疗手段主要有外科手术切除及放、化疗等,但患者5年内生存率低于30%。因此,探索肝癌发病机制和防治肝癌药物作用机制,是提高肝癌患者生存率和解决临床用药问题的迫切需求。复方苦参注射液在中国已有超过15年的临床应用历史,用于治疗多种类型的实体肿瘤,尤其是癌肿疼痛和消化系统肿瘤中的肝癌。临床研究表明复方苦参注射液可以改善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症状,且辅助双介入治疗,联合动脉灌注栓塞术,联合化疗均有显着的疗效。实验药理研究表明复方苦参注射液对H22肝癌荷瘤小鼠模型具有抑瘤作用,可显着抑制肝癌细胞增殖,且调控细胞周期。然而,复方苦参注射液在其它肝癌动物模型中是否具有抑制作用?是否具有抑制肝癌转移的作用?除调控凋亡和周期相关信号通路之外,其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及转移的具体机制还有哪些?其抗肝癌的药效物质基础是什么?这些关键科学问题仍然不清晰,需要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本研究首先从体内外明确了复方苦参注射液抗肝癌的作用;其次,采用计算系统药理学模型预测了复方苦参注射液抗肝癌的药效成分群;最后,基于定量成分导向的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了复方苦参注射液抗肝癌的作用机制并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为复方苦参注射液抗肝癌临床用药提供新的科学依据,为进一步开发组分新药提供物质基础,同时也将为其他中药注射剂防治肿瘤研究提供研究思路。目的:(1)明确复方苦参注射液抗肝癌药理作用。(2)构建计算系统药理学模型,探寻复方苦参注射液抗肝癌的药效成分群。(3)基于定量成分导向的网络药理学方法阐释复方苦参注射液抗肝癌的作用机制。方法:(1)通过肝癌细胞增殖和克隆形成实验,以及对二乙基亚硝胺诱发肝癌大鼠肝脏组织的一般和病理学观察及血清生化指标,明确复方苦参注射液对肝癌细胞和大鼠的抑制作用;通过细胞粘附、伤口愈合细胞划痕、Transwell侵袭以及趋化运动实验,明确复方苦参注射液对肝癌细胞侵袭转移的作用。(2)采用计算系统药理学模型,将代谢组学分析、数据收集、网络算法、生物信息学工具相结合,使用一种称为Dijkstra算法模拟药物靶点对疾病分子网络的传播效应,识别出复方苦参注射液抗肝癌药效成分群。(3)通过对复方苦参注射液中高含量成分进行抗肝癌活性筛选,聚焦含量高且活性强的成分,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复方苦参注射液抗肝癌作用的关键靶点和通路,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对预测关键靶点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进行体内外验证,明确复方苦参注射液调节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抗肝癌的机制。采用代谢组学技术,分析复方苦参注射液对差异代谢物的调节作用,阐明复方苦参注射液调节肝癌代谢紊乱的作用机制。最后,整合分析复方苦参注射液抗肝癌作用机制。结果:(1)2 mg/mL复方苦参注射液能显着抑制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增殖和克隆形成;1.5和3 mL/kg复方苦参注射液可改善二乙基亚硝胺诱导的肝癌大鼠肝细胞结构的损伤,并不同程度回调肝功能相关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KP)和γ-谷酰基转肽酶(γ-GT)的水平,表明复方苦参注射液具有抑制肝癌生长的作用。1和2 mg/mL复方苦参注射液具有显着抑制肝癌细胞迁移、侵袭和趋化运动能力,能显着增加细胞-细胞粘附和抑制细胞-基质粘附,表明复方苦参注射液具有抑制肝癌侵袭转移的作用。(2)基于UPLC-MS鉴定出复方苦参注射液中的21个化学成分,多个数据库预测了复方苦参注射液21个化学成分的作用靶点,构建了复方苦参注射液的成分-靶点网络。随后整合了复方苦参注射液调节肝癌代谢紊乱的277个基因作为疾病基因,基于蛋白-蛋白相互作用数据构建了一个全面的复方苦参注射液成分-靶点-互作蛋白-疾病基因网络,并应用Dijkstra算法计算成分的靶点传播到疾病分子网络的最短距离链17412条,从而根据传播系数识别出11个药效成分群:槐定碱、9β-hydroxylamprolobine、苦参碱、槐醇、异苦参碱、(-)-乙酰鹰靛叶碱、N-甲基金雀花碱、氧化槐定碱、氧化苦参碱、氧化槐醇和(-)-oxylehmannine,并从致病基因和功能通路的覆盖率验证了药效成分群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对复方苦参注射液中含量高的5个化合物进行抗肝癌活性筛选,对具有显着肝癌抑制活性的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定碱和N-甲基金雀花碱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通过构建复方苦参注射液抗肝癌靶点-相关蛋白网络,预测出关键靶点,在肝癌细胞和大鼠上验证,结果表明复方苦参注射液可以显着增加肝癌细胞和大鼠中CASP3的表达,抑制MMP2,MYC和REG1A的表达。通过对关键蛋白的深入验证发现复方苦参注射液可通过下调细胞和大鼠中Vimentin的表达,增加E-cadherin的表达来抑制上皮间质转化过程。此外,复方苦参注射液可以显着调节细胞和大鼠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关键蛋白β-catenin和GSK-3β及下游蛋白COX2的表达。同时,复方苦参注射液可显着阻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剂LiCl所致的肝癌细胞中β-catenin和COX2表达水平的升高和GSK-3β表达水平的降低;可抑制LiCl所致的肝癌细胞中上皮间质转化过程、迁移和侵袭作用,表明复方苦参注射液可能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发挥抗肝癌侵袭转移作用。对网络药理学预测的靶点进行通路富集分析,发现复方苦参注射液发挥抗肝癌作用可能与调节代谢通路相关。肝癌大鼠血清和肝脏代谢组学结果表明复方苦参注射液均能显着调节两种样本中差异代谢物柠檬酸和乳酸的含量,改善肝癌的代谢紊乱,其机制可能涉及糖酵解过程关键代谢物和代谢酶,且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关键下游靶点c-Myc可能介导复方苦参注射液对糖酵解的抑制作用。对复方苦参注射液抗肝癌作用机制整合分析,表明复方苦参注射液可能通过调节β-catenin/c-Myc信号通路,进而干预肝癌代谢重编程和抑制EMT过程来发挥抗肝癌作用。结论:(1)复方苦参注射液对肝癌细胞和二乙基亚硝胺诱发肝癌大鼠具有抑制作用,具有抑制肝癌细胞侵袭转移的作用。(2)复方苦参注射液抗肝癌的主要药效成分可能为槐定碱、苦参碱、氧化苦参碱、N-甲基金雀花碱,次要药效成分为槐醇、异苦参碱、(-)-乙酰鹰靛叶碱、氧化槐定碱、氧化槐醇、9β-hydroxylamprolobine和(-)-oxylehmannine。(3)复方苦参注射液可能通过调节β-catenin/c-Myc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进而干预肝癌代谢重编程和抑制上皮间质转化过程来发挥抗肝癌作用。(4)本研究提出的计算系统药理学模型可用于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的研究;定量成分导向网络药理学方法可用于预测成分含量明确的中药复方作用机制。
邱宇安[5](2021)在《新型雌激素受体GPER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与机制探讨》文中认为原发性肝癌具有恶性程度高、治疗难度大、容易复发转移、预后差等特征。因此,研究肝癌分子机制,寻找潜在治疗靶点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探索新型雌激素受体GPER在肝癌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提示了GPER相关信号通路在肝癌分子治疗靶点以及预后预测等方面的潜在应用价值。一、GPER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目的:探讨GPER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41例原发性肝细胞癌、30例正常肝组织标本中GPER表达与定位情况,并分析其与肿瘤病理临床变量的关系。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6例术后肝癌组织与对应正常肝组织中GPER蛋白的表达。采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不同组别生存分析。结果:(1)正常肝组织中GPER阳性表达率(90%,27/30)与肝癌组织中GPER阳性表达率(70.9%,100/141)有显着性差异(P<0.01)。(2)临床病理变量统计分析提示GPER表达阳性与某些临床参数相关,如:女性患者(P=0.043),HBs Ag阳性(P=0.036),较小的肿块(<5cm)(P=0.002)和较低的AFP水平(<400ng/ml)(P=0.014)。(3)免疫印迹法提示,正常肝组织中GPER的表达丰度高于肝癌组织。(4)GPER阳性的HCC患者生存期较GPER阴性者明显延长(P=0.004)。结论:GPER可能是肝癌患者中的保护性因子。二、肝癌细胞中GPER激活的生物学效应及其调控机制目的:探讨GPER在肝癌细胞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方法:采用实时定量荧光PCR法、免疫印迹法、免疫荧光法检测肝癌细胞株中GPER的表达情况。免疫印迹法检测GPER特异性激动剂G1活化GPER下游通路情况。流式细胞术和CCK8法对肝癌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和细胞增殖进行检测。RNA干扰、基因克隆及通路小分子特异性抑制剂明确GPER在肝癌中作用及调控机制。结果:(1)GPER的表达水平在HCCLM3和SMMC-7721中较高,在Hep G2中较低。(2)G1/GPER在肝癌细胞中可持续性激活EGFR/ERK信号和短暂性激活EGFR/AKT信号。(3)G1/GPER诱导的EGFR/ERK信号能抑制肝癌细胞活力,而EGFR/AKT信号无类似生物学效应。结论:G1可通过激活GPER/EGFR/ERK通路抑制肝癌细胞生长。三、肝癌中GPER/ERK信号的临床意义及体内生物效应目的:探讨肝癌中GPER/ERK信号的临床意义和体内生物效应。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41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标本中p-ERK表达与定位情况,明确其表达与GPER表达的相关性。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6例术后肝癌组织中GPER与p-ERK的表达一致性。采用Kaplan–Meier方法针对GPER/ERK表达不同组别进行生存分析。采用裸鼠肝癌种植模型在体内实验中验证GPER/ERK信号对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1)在肝癌样本中p-ERK的总表达率为59.6%(84/141)。GPER表达阳性(72/100,72.0%)和表达阴性肝癌组织(12/41,29.3%)中p-ERK的表达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001)。(2)6例术后肝癌组织p-ERK表达水平与GPER蛋白表达水平高度一致。(3)GPER与ERK均表达阳性的患者较其他类型患者具有更长的总生存时间(P<0.0001)。(4)裸鼠肝癌移植瘤实验中,G1组56天平均体积较对照组减少至0.20倍(P<0.01)。(5)GPER/EGFR/ERK通路小分子特异性抑制剂处理后能显着降低G1对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结论:GPER介导的ERK信号对肝癌患者具有保护作用。GPER激活通过EGFR/ERK信号抑制肝癌移植瘤生长。
田苗苗[6](2021)在《ATP-柠檬酸裂解酶在iTreg分化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诱导型调节性T细胞(Inducible regulatory T cells,iTreg)是由激活的CD4+T细胞(Th0)在细胞因子TGFβ1的作用下分化而来,通过发挥独特的免疫抑制作用在维持机体的免疫平衡中至关重要。iTreg数量减少或功能缺陷可引起多种炎症性疾病,如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IBD)。虽然iTreg是由Th0分化而来,但二者的代谢表型却有着显着的差异。其中,Th0偏好脂肪酸合成(Fatty acid synthesis,FAS);而iTreg偏好脂肪酸氧化(Fatty acid oxidation,FAO)。因FAS和FAO是两个相反的代谢途径,在同一时刻通常只能以其中一种为主,所以上述的代谢偏好就意味着在Th0分化为iTreg的过程中发生了脂肪酸代谢的重编程,即由FAS转变为FAO。目前已有研究表明,使用FAS途径中关键酶抑制剂的处理,可显着提高iTreg分化。这表明,降低FAS途径对iTreg分化非常重要,然而其发生机制并不清楚。考虑到代谢途径的旺盛程度主要取决于代谢酶的活性变化,本研究拟首先分析Th0向iTreg分化过程中FAS途径关键酶的活性,筛选出活性发生下降的代谢酶;其次,分析该代谢酶的活性变化对iTreg分化及对代谢表型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深入解析在iTreg分化过程中该代谢酶活性下降的调节机制。最后,利用小鼠炎症模型,系统评估基于对该代谢酶活性进行调节的干预对个体炎症的缓解功效。本研究首先分析了Th0向iTreg分化过程中FAS途径关键酶的活性变化。关键酶包括ATP-柠檬酸裂解酶(ATP-citrate lyase,ACLY)、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 A carboxylase,ACC)和脂肪酸合酶(Fatty acid synthetase,FASN)。结果显示,与Th0相比,iTreg中只有ACLY的活性呈显着下降。当过表达ACLY使细胞维持ACLY活性不发生下降时发现,iTreg分化受到了显着抑制;而通过干涉或使用抑制剂处理进一步抑制ACLY活性时发现,iTreg分化得到进一步增加。以上结果表明,iTreg分化依赖于ACLY的活性下降。其次,探究了ACLY活性下降促进iTreg分化的分子机制。[U-13C]葡萄糖示踪代谢流分析结果显示,ACLY活性下降显着减弱了FAS。当回补FAS途径关键中间产物丙二酰Co A时,因ACLY活性下降引起的iTreg分化增加被显着抑制。由于丙二酰Co A是FAO关键酶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Carnitine palmitoyltransferase 1,CPT1)的生理抑制剂,可显着抑制CPT1活性和FAO效率。因此,以上结果提示,ACLY活性下降很可能是通过降低丙二酰Co A水平,从而解除其对FAO的生理性抑制,促进了iTreg分化。接下来,通过分析ACLY活性下降对CPT1活性及FAO效率的影响,以及通过干涉CPT1可以显着抑制因ACLY活性下降引起的iTreg分化增加等实验,证实了上述猜测,即ACLY活性下降通过“丙二酰Co A-CPT1-FAO”轴促进iTreg分化。再次,探究了在iTreg分化过程中ACLY活性下降的调节机制。对ACLY的转录水平、蛋白水平以及翻译后修饰水平的分析结果显示,ACLY活性下降是由于其蛋白水平下降所致。对ACLY蛋白合成和降解的分析结果显示,ACLY蛋白水平的下降是由于TGFβ1介导的泛素连接酶CUL3-KLHL25与ACLY结合,进而促进ACLY的泛素化降解。后续的系列实验表明,特异性敲除T细胞CUL3,可废除ACLY的泛素化,进而降低iTreg分化;在此基础上的对ACLY的干涉处理,可消除因CUL3缺陷导致的iTreg分化下降。以上结果表明,TGFβ1是通过促进CUL3-KLHL25介导的ACLY泛素化降解,从而提高iTreg分化。接下来,对上述研究所揭示的分子机制在人的T细胞中进行了验证,发现人iTreg分化过程中存在相同的调节机制。最后,评估了以ACLY活性下降为作用靶点的干预对小鼠炎症的缓解作用。首先建立了实验性IBD小鼠模型和过敏性腹泻小鼠模型,再通过将经不同处理产生的iTreg细胞群过继到炎症小鼠体内。实验结果显示,以ACLY活性下降为作用靶点的细胞过继处理或使用ACLY的抑制剂处理,均可有效地缓解小鼠炎症的进程,且对炎症进程的缓解作用依赖于Th0向iTreg分化的程度。综上所述,本研究揭示了TGFβ1促进iTreg分化的新机制。即TGFβ1通过促进泛素连接酶CUL3-KLHL25介导的ACLY泛素化,导致ACLY降解,进而降低丙二酰Co A水平,解除了对FAO的抑制,实现了在Th0分化为iTreg的过程中发生的FAS向FAO的转变,促进了iTreg分化。本研究不仅从细胞代谢维度揭示了TGFβ1促进iTreg分化的新机制,而且为将来基于iTreg分化的免疫治疗策略提供了新的分子靶点。
冯科[7](2021)在《D-Nap-GFFY水凝胶增强LXR配体抗肿瘤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和目标:肺癌是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肺腺癌是肺癌最常见的类型。尽管近年在研究和治疗中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治疗效果仍有待提高。研究表明,肝X受体(liver X receptor,LXR)被其配体T0901317(T317)激活后,能促进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表达,发挥抗肿瘤作用。然而,LXR同时激活脂质合成基因表达,导致肝脏脂质过度合成和积累,造成脂肪肝及高甘油三酯血症,这些严重副作用限制了LXR激动剂的临床应用。D-Nap-GFFY水凝胶是萘乙酸修饰的D构型氨基酸组成的多肽,能被树突细胞、巨噬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特异性吞噬,增强免疫反应,具有作为药物载体的优势和潜力。在此项研究中,我们采用D-Nap-GFFY包裹法构建T317的载药系统(D-Nap-GFFY-T317),通过小鼠皮下注射方式给药,探究D-Nap-GFFY-T317抑制肺腺癌的作用和机制,以及该载药系统能否避免肝脏脂质积累等副作用。方法:用PBS配制D-Nap-GFFY形成水凝胶后,探究D-Nap-GFFY的物理性质,评估D-Nap-GFFY-T317在体内和体外条件下降解和T317释放水平;选用C57BL/6J背景的野生型和IFNγ敲除小鼠,分别以皮下注射小鼠肺腺癌肿瘤细胞LLC1的方式构建移植瘤模型,或者腹腔注射乌拉坦的诱导方式构建原位肺癌模型;分别给予各模型小鼠口服给药T317、皮下注射D-Nap-GFFY-T317的治疗,探究皮下注射D-Nap-GFFY-T317的治疗方式对肿瘤生长以及肝脏脂质合成的影响。结果:D-Nap-GFFY-T317能形成稳定胶体,T317均匀地分散在胶体中。T317的释放依赖于细胞内蛋白酶对D-Nap-GFFY的降解。皮下注射D-Nap-GFFY-T317后,小鼠血液中T317维持较低水平。在肺癌模型小鼠中,与口服T317相比,皮下注射D-Nap-GFFY-T317具有更好的抗癌效果。机制上,D-Nap-GFFY-T317能够激活APC、表达IFNγ,并且以IFNγ依赖的方式增加肿瘤中M1型巨噬细胞数量,减少M2型巨噬细胞数量。此外,D-Nap-GFFY-T317促进树突细胞的成熟和浸润;增加肿瘤中CD3+CD8+T细胞的数量;以依赖IFNγ的方式抑制肿瘤中血管的生成。与口服T317相比,皮下注射D-Nap-GFFY-T317抑制肝脏中脂质合成基因的过度表达,从而消除了T317引起的脂肪肝、高甘油三酯血症等副作用。机制上确认D-Nap-GFFY-T317可被巨噬细胞通过SR-A受体特异性吞噬,从而避免激活肝细胞内LXR。结论:皮下注射D-Nap-GFFY-T317能够特异性地被DC和巨噬细胞吞噬,激活IFNγ表达,抑制肺腺癌发生发展,同时对肝脏没有副作用。这表明水凝胶D-Nap-GFFY包裹T317的新型载药系统有望成为治疗肿瘤的新策略。
王传玲[8](2021)在《H3R117单ADP核糖基化调节IGFBP1甲基化影响大肠癌脂代谢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及目的大肠癌是世界重大公共健康问题,发病率居高不下。虽然目前已有手术、化疗、靶向治疗等方法,但治疗效果有限,大肠癌的死亡率仍然排名靠前,因此寻求新的治疗靶点迫在眉睫。随着研究进展,大肠癌表观遗传学改变受到关注。单ADP核糖基化是表观遗传的一种,但在大肠癌中的修饰水平及修饰靶蛋白尚不明确。本研究小组前期研究表明,催化单ADP核糖基化修饰催化酶ARTD8和ARTD14在大肠癌中表达较对照大肠组织显着增加,并且两者在大肠癌细胞胞核中都有表达,提示大肠癌细胞核内存在异常的单ADP核糖基化修饰;对大肠癌细胞系组蛋白单ADP核糖基化修饰进行高效液相串联质谱分析,发现LoVo细胞组蛋白H3第117位精氨酸(H3R117)存在单ADP核糖基化修饰;该位点修饰能抑制细胞凋亡,促进肿瘤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等;在改变了H3第117位精氨酸单ADP核糖基化状态的LoVo细胞转录组分析中,发现其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转录因子1(SREBP1)和脂肪酸合成酶(FASN)基因表达降低,与脂代谢密切相关。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脂代谢紊乱与大肠癌有一定关系,可能在早期就参与大肠癌的发展,但具体机制还不明确。IGFBP1是调控IGF-1发挥作用的分子开关,且IGFBP1在大肠癌中水平较低。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亦显示,H3R117单ADP核糖基化修饰可调节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抑制抑癌基因表达,但是否影响IGFBP1甲基化还不清楚。本研究将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分析大肠癌细胞核单ADP核糖基化修饰水平,探索LoVo细胞H3R117单ADP核糖基化修饰是否调节IGFBP1启动子甲基化并影响细胞脂代谢,在大肠癌凋亡中发挥作用,为寻找大肠癌治疗潜在靶点提供新的思路及实验依据。方法本研究分为三部分:1、结直肠癌细胞核单ADP核糖基化水平的分析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4例大肠癌和对照大肠组织细胞核单ADP核糖基化修饰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2、H3 R117单ADP核糖基化经IGFBP1对LoVo细胞脂代谢及凋亡的影响(1)H3 R117单ADP核糖基化对LoVo细胞脂代谢影响实验分为四组:选用课题组前期已成功构建的H3R117单ADP核糖基化修饰位点突变的大肠癌LoVo细胞(将组蛋白H3第117位精氨酸突变为丙氨酸和赖氨酸)为实验对象:突变组1(Mut-1),即H3R117位点精氨酸突变为丙氨酸LoVo细胞,突变组2(Mut-2),即H3R117位点精氨酸突变为赖氨酸LoVo细胞,观察H3R117单ADP核糖基化修饰的作用。空载组(empty vector)即转染空载体LoVo细胞和未经处理LoVo细胞(control)作为对照。1)ELISA检测细胞胆固醇和脂肪酸含量。2)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IGF-1水平。3)Western Blot检测细胞IGFBP1、IGF-1R和SREBP1的表达水平。4)q RT-PCR检测细胞ACC、ACLY、FASN和HMGCR mRNA表达水平。(2)H3 R117单ADP核糖基化经IGFBP1对LoVo细胞凋亡影响采用小干扰RNA敲低IGFBP1基因。实验分为六组:未经处理LoVo细胞(control);空载组(empty vector);突变组1(Mut-1),即H3R117位点精氨酸突变为丙氨酸LoVo细胞;突变组2(Mut-2)即H3R117位点精氨酸突变为赖氨酸LoVo细胞;突变组1+si-IGFBP1(Mut-1+si-IGFBP1),即H3R117位点精氨酸突变为丙氨酸同时敲低IGFBP1基因LoVo细胞;突变组2+si-IGFBP1(Mut-2+si-IGFBP1),即H3R117位点精氨酸突变为赖氨酸同时敲低IGFBP1基因LoVo细胞。1)在敲低IGFBP1后,采用ELISA检测LoVo细胞培养上清液IGF-1总体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LoVo细胞IGFBP1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q RT-PCR检测LoVo细胞IGF-1R、SREBP1、ACC、FASN和HMGCR mRNA表达水平。2)拉曼共聚焦显微镜检测敲低IGFBP1对细胞胆固醇的影响。3)Western Blot检测敲低IGFBP1对细胞膜脂筏、胞核和胞质IGF-1R表达的影响。4)Western Blot检测敲低IGFBP1对细胞Caspase3表达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5)H3 R117单ADP核糖基化对移植瘤IGFBP1、IGF-1R、SREBP1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A.建立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实验分为四组:未经处理LoVo细胞(control),空载组(empty vector),突变组1(Mut-1)即H3R117位点精氨酸突变为丙氨酸LoVo细胞,突变组2(Mut-2)即H3R117位点精氨酸突变为赖氨酸LoVo细胞。B.测量移植瘤瘤体最大径a和最小径b,按照V=ab2/2(cm3)计算皮下移植瘤体积。C.提取移植瘤组织蛋白,采用Western Bolt检测移植瘤组织IGFBP1、IGF-1R、SREBP1和Caspase3的表达。3、H3 R117单ADP核糖基化经IGFBP1影响LoVo细胞脂代谢及凋亡的机制研究(1)H3 R117单ADP核糖基化对IGFBP1启动子甲基化的影响实验分为四组:未经处理LoVo细胞(control),空载组(empty vector),突变组1(Mut-1)即H3R117位点精氨酸突变为丙氨酸LoVo细胞,突变组2(Mut-2)即H3R117位点精氨酸突变为赖氨酸LoVo细胞。1)采用Disease Meth version 2.0数据库分析大肠癌和对照大肠组织IGFBP1启动子甲基化水平。2)重亚硫酸盐测序法检测四组细胞IGFBP1启动子甲基化水平。3)ChIP检测H3R117单ADP核糖基化对IGFBP1基因启动子H3K9me2/3水平以及HP1α和DNMT1富集的影响。4)Western Bolt检测H3R117单ADP核糖基化对组蛋白瓜氨酸化H3cit表达的影响。5)Ch IP检测H3R117单ADP核糖基化对IGFBP1基因启动子H3cit水平的影响。(2)H3 R117单ADP核糖基化经H3cit对IGFBP1启动子甲基化的影响采用抑制剂Cl-amidine抑制组蛋白瓜氨酸化。实验分为六组:未经处理LoVo细胞(control);空载组(empty vector);突变组1(Mut-1)即H3R117位点精氨酸突变为丙氨酸LoVo细胞;突变组2(Mut-2)即H3R117位点精氨酸突变为赖氨酸LoVo细胞;突变组1+Cl-amidine(Mut-1+Cl-amidine),即H3R117位点精氨酸突变为丙氨酸LoVo细胞同时加入抑制剂Cl-amidine;突变组2+Cl-amidine(Mut-2+Cl-amidine),即H3R117位点精氨酸突变为赖氨酸LoVo细胞同时加入抑制剂Cl-amidine。1)CCK-8方法选取抑制剂Cl-amidine作用细胞的时间和浓度;Western Blot检测抑制剂Cl-amidine对H3cit和IGFBP1蛋白表达的影响。2)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加入抑制剂Cl-amidine后HP1α和DNMT1的共定位。3)甲基化DNA免疫共沉淀-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加入抑制剂Cl-amidine对IGFBP1启动子甲基化水平的影响。结果1.结直肠癌细胞核单ADP核糖基化水平的分析(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单ADP核糖基化在大肠癌和对照大肠组织中均有阳性染色,在大肠癌中的水平较对照大肠组织显着增加(p<0.05),在细胞核中表达亦较对照大肠组织增加(p<0.05)。(2)对大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随着肿瘤浸润深度和肿瘤分级的增加,大肠癌细胞核中单ADP核糖基化水平逐渐增加,细胞核中单ADP核糖基化水平与浸润深度成正相关(p<0.05),与肿瘤分级成正相关(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位置、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无关(p>0.05)。2.H3 R117单ADP核糖基化经IGFBP1对LoVo细胞脂代谢及凋亡的影响(1)H3 R117单ADP核糖基化对LoVo细胞脂代谢影响1)ELISA检测细胞胆固醇和脂肪酸含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和空载组比较,突变1组和突变2组细胞的脂肪酸和胆固醇含量显着减少(p<0.05)。对照组和空载组比较、突变1组和突变2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IGF-1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和空载组比较,突变1组和突变2组细胞培养上清液IGF-1水平显着减少(p<0.05)。对照组和空载组比较、突变1组和突变2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Western Blot检测细胞IGFBP1、IGF-1R和SREBP1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和空载组比较,突变1组和突变2组IGFBP1蛋白表达增加,IGF-1R、SREBP1蛋白表达降低(p<0.05)。对照组和空载组比较、突变1组和突变2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4)qRT-PCR检测LoVo细胞脂肪酸和胆固醇合成限速酶ACLY、FASN、ACC和HMGCR的表达,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和空载组比较,突变1组和突变2组ACC、FASN和HMGCR mRNA表达降低(p<0.05),ACLY无差异(p>0.05)。对照组和空载组比较、突变1组和突变2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H3 R117单ADP核糖基化经IGFBP1对LoVo细胞凋亡影响1)采用小干扰RNA敲低IGFBP1基因,选取si-IGFBP1-2为最优序列。ELISA检测敲低IGFBP1后细胞培养上清液IGF-1水平,结果显示,与突变1组和突变2组相比,突变1组+si-IGFBP1和突变2组+si-IGFBP1的细胞培养上清液IGF-1水平显着增加(p<0.05)。对照组和空载组间、突变1组和突变2组、突变1组+si-IGFBP1和突变2组+si-IGFBP1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Western Blot检测敲低IGFBP1后LoVo细胞IGFBP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突变1组和突变2组相比,突变1组+si-IGFBP1和突变2组+si-IGFBP1 IGFBP1蛋白表达降低(p<0.05)。对照组和空载组间、突变1组和突变2组、突变1组+si-IGFBP1和突变2组+si-IGFBP1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qRT-PCR检测敲低IGFBP1后细胞IGF-1R、SREBP1、ACC、FASN和HMGCR mRNA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突变1组和突变2组相比,突变1组+si-IGFBP1和突变2组+si-IGFBP1的IGF-1R、SREBP1、ACC、FASN和HMGCR的mRNA表达显着增加(p<0.05)。对照组和空载组比较、突变1组和突变2组、突变1组+si-IGFBP1和突变2组+si-IGFBP1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4)拉曼共聚焦显微镜检测敲低IGFBP1对细胞胆固醇的影响,结果显示,胆固醇标准品特征峰在1439cm-1处;与突变1组和突变2组相比,突变1组+si-IGFBP1和突变2组+si-IGFBP1的拉曼强度均显着增加(p<0.05),细胞胆固醇含量增加。对照组和空载组间、突变1组和突变2组间、突变1+si-IGFBP1组和突变2+si-IGFBP1组间的拉曼强度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5)Western Blot检测敲低IGFBP1对细胞膜脂筏、胞核和胞质IGF-1R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与突变1组和突变2组相比,敲低IGFBP1后突变的两组细胞脂筏、细胞核和细胞质的IGF-1R均显着增加(p<0.05)。6)Western Blot检测敲低IGFBP1对细胞Caspase3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与突变1组和突变2组相比,突变1组+si-IGFBP1和突变2组+si-IGFBP1的Caspase3裂解减少(p<0.05);敲低IGFBP1后,流式细胞术检测LoVo细胞的凋亡率,结果显示,与突变1组和突变2组相比,突变1组+si-IGFBP1和突变2组+si-IGFBP1的细胞凋亡率下降(p<0.05)。对照组和空载组间、突变1组和突变2组间、突变1+si-IGFBP1组和突变2+si-IGFBP1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7)裸鼠皮下移植瘤构建成功,计算皮下移植瘤体积,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和空载组相比,突变1组和突变2组的皮下移植瘤体积显着减小(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和空载组相比,突变1组和突变2组的IGFBP1表达增加,IGF-1R和SREBP1蛋白表达降低,Caspase3裂解增加(p<0.05)。对照组和空载组间、突变1组和突变2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H3 R117单ADP核糖基化经IGFBP1影响LoVo细胞脂代谢及凋亡的机制研究(1)H3 R117单ADP核糖基化对IGFBP1启动子甲基化的影响1)生物信息学分析大肠癌和对照大肠组织IGFBP1启动子甲基化水平,结果显示,大肠癌组织IGFBP1启动子甲基化水平较对照大肠组织显着增加(p<0.05)。2)重亚硫酸盐测序法检测IGFBP1启动子甲基化水平,结果显示,突变1组和突变2组细胞IGFBP1启动子甲基化水平较对照组和空载组显着降低(p<0.05)。对照和空载组、突变1组和突变2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3)Ch IP检测H3R117单ADP核糖基化对IGFBP1基因启动子H3K9me2/3水平以及HP1α和DNMT1富集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和空载组比较,突变1组和突变2组细胞IGFBP1启动子片断上H3K9me2修饰水平、HP1α和DNMT1的富集显着降低(p<0.05),H3K9me3修饰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和空载比较、突变1组和突变2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Western Bolt检测H3R117单ADP核糖基化对组蛋白H3cit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和空载组比较,突变1组和突变2组的H3cit表达显着增加(p<0.05)。对照和空载比较、突变1组和突变2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ChIP检测H3R117单ADP核糖基化对IGFBP1基因启动子H3cit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和空载组比较,突变1组和突变2组细胞IGFBP1启动子片断上有更多的H3cit修饰(p<0.05)。对照和空载比较、突变1组和突变2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H3 R117单ADP核糖基化经H3cit对IGFBP1启动子甲基化的影响1)选取瓜氨酸化抑制剂Cl-amidine作用浓度200μM,作用时间48 h。Western Blot检测抑制剂Cl-amidine对H3cit和IGFBP1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与突变1组和突变2组相比,加入Cl-amidine后两组的H3cit和IGFBP1蛋白表达显着降低(p<0.05)。对照和空载组间、突变1组和突变2组间、突变1+Cl-amidine组和突变2+Cl-amidine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加入抑制剂Cl-amidine后HP1α和DNMT1的共定位,结果显示,绿色荧光HP1α和红色荧光DNMT1共定位显示为橘黄色荧光,与未加Cl-amidine时相比,突变的两组细胞加入Cl-amidine后与HP1α共定位的DNMT1均增加。3)甲基化DNA免疫共沉淀-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加入抑制剂Cl-amidine对IGFBP1启动子甲基化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与未加Cl-amidine时相比,突变的两组细胞加入Cl-amidine后IGFBP1启动子5m C的富集显着增加(p<0.05),IGFBP1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增加。对照和空载组之间、突变1组和突变2组之间、突变1+Cl-amidine组和突变2+Cl-amidine组之间没有差别(p>0.05)。结论1.大肠癌细胞核内存在的单ADP核糖基化修饰与肿瘤侵袭深度和分级呈正相关,随着肿瘤细胞核内单ADP核糖基化修饰水平的增加,肿瘤浸润深度越深,分级越高。提示单ADP核糖基化修饰参与大肠癌的进展。2.大肠癌细胞组蛋白H3R117单ADP核糖基化修饰可上调IGFBP1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并与启动子片段上H3cit修饰水平降低、H3K9me2修饰水平增加、以及HP1α和DNMT1的富集增加有关。大肠癌IGFBP1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水平增加,可增加大肠癌胆固醇合成,抑制细胞凋亡,从而在大肠癌发展过程中发挥促进作用。本研究丰富了大肠癌表观遗传学的内容,为H3R117单ADP核糖基化修饰成为大肠癌的靶点提供了新的思路及一定的实验依据。
杜雪花,张晓东[9](2021)在《USP14及其抑制剂调控肿瘤的发生与发展》文中指出泛素化特异性蛋白酶14(ubiquitin-specific proteases14,USP14)是泛素特异性蛋白酶家族(ubiquitin-specific proteases, USPs)的成员之一。研究发现,USP14可解离靶蛋白质上的泛素标签,通过调控雄性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 AR)、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质和凋亡相关蛋白质等多种靶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及活性,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USP14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异常高表达,对肿瘤的调控机制复杂多样,涵盖了肿瘤的基本生命特征,例如细胞增殖、凋亡、炎症反应、自噬及耐药性等。其通过多种信号通路抑制肿瘤细胞凋亡及耐药性;促进炎症反应及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同时,在大多数肿瘤中USP14与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因此,USP14可作为肿瘤治疗的新型药物靶点,对其抑制剂的开发是抗肿瘤药物研究的新方向。目前,针对USP14的特异性抑制剂主要包括IU1及其类似物IU1-47、IU1-206、IU1-248和b-AP15。因为晶体结构上的差异,IU1的类似物对USP14活性的抑制能力是IU1的10倍。同时研究表明,USP14的抑制剂具有强大的抗肿瘤作用,可通过多种途径来诱导肿瘤细胞死亡,是肿瘤靶向治疗的重要药物。以上研究表明,深入研究USP14及其抑制剂与肿瘤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极其重要。因此,本文着重对USP14的结构和其在肿瘤中的调控机制进行了综述,总结了USP14抑制剂的研究进展。并进一步探讨USP14相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以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新的方向和策略。
王悦[10](2021)在《MYCT1经NAT10调控FASN影响肝脏脂质代谢》文中认为前言:脂质代谢的稳态在维持机体营养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高脂饮食的长期摄入导致脂质代谢紊乱,进而引发肥胖、非酒精性脂肪肝、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精神性疾病等一系列脂质代谢相关性疾病。同时,脂质代谢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也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脂质代谢相关分子机制对预防脂质代谢相关性疾病有重要的临床价值。MYCT1(Myc target 1)是本课题组从喉鳞状细胞癌(LSCC)细胞中克隆的、编码含有235个氨基酸残基蛋白质的新基因。MYCT1在胃癌、肝癌、喉癌等肿瘤组织中低表达;在急性髓样白血病中,MYCT1作为癌基因RUNX1-ETO以及MYC的下游被激活而高表达,进而发挥癌基因的作用。本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表明,在肝癌细胞SMMC7721中,MYCT1低表达,显着抑制细胞增殖、迁移能力且与年龄和HBV感染相关;在肝癌Bel7402细胞中MYCT1新的转录本MYCT1-TV过表达能抑制生长和侵袭,促进细胞凋亡,但其具体机制还不清楚,为进一步研究MYCT1的功能,本课题组利用Cas-9技术构建了Myct1基因敲除小鼠,在对该模型小鼠的分析中,发现同胞Myct1基因敲除小鼠的体重、体脂及肝重较野生型增长显着,因此推测MYCT1与肝脏脂质代谢相关。肝脏组织合成脂质有两个途径,一是从食物获取;二是自身合成,即从头脂质合成(De novo lipogenesis,DNL),DNL是主要途径。脂肪酸合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N)是DNL过程中的关键限速酶,同时也是肝脏组织的特异性表达蛋白,其主要作用是在还原当量条件下催化丙二酰辅酶A和乙酰辅酶A合成十六碳软脂酸。FASN蛋白是分子量为273k Da的同型二聚体,每个单体包含7个结构域,只有在二聚体形式下才具有蛋白活性。正常情况下,FASN将多余的碳水化合物转化为脂肪酸,然后将其酯化为甘油三酯储存,必要时可通过β-氧化提供能量。人体正常组织中,除了肝脏、脂肪、泌乳的乳腺组织及增生期的子宫组织,FASN几乎不表达,但在肿瘤细胞中高表达,已有研究表明,在许多人类上皮癌组织如乳腺癌、结肠癌、前列腺癌、肺癌、膀胱癌、卵巢癌、胃癌、子宫内膜癌、肾癌、皮肤癌、胰腺癌、头颈癌和舌癌等中,FASN的含量极高,说明FASN具有成为癌症治疗靶点的潜能,因此研究FASN的调控关系对癌症及脂质代谢相关疾病的治疗至关重要。N-乙酰基转移酶10(N-acetyltransferase 10,NAT10)是一种组蛋白乙酰基转移酶,参与许多细胞过程,如DNA损伤修复、微管蛋白乙酰化、细胞自噬、m RNA乙酰化等,是目前鉴定的唯一同时具有乙酰化酶结构域和RNA结合结构域的蛋白,具有RNA乙酰化酶和赖氨酸乙酰转移酶活性,能够促进下游靶基因m RNA的稳定性进而促进其翻译效率。有研究表明,NAT10在肝癌、白血病、黑色素瘤等多种恶性肿瘤中高表达,提示NAT10参与癌症的发生发展过程,是治疗恶性肿瘤的潜在靶点。本课题组已有研究表明在喉癌Hep-2细胞中,MYCT1通过下调NAT10的表达进而抑制喉癌细胞的迁移,但其具体机制及肝脏组织中MYCT1与NAT10的调控关系并不清楚。因此,我们推测MYCT1通过NAT10调控FASN的表达水平进而影响肝脏脂质代谢,为脂质代谢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本研究中,我们首先检测Myct1基因敲除小鼠体重、体脂及肝重等生理指标,血浆ALT、AST,肝脏组织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等生化指标,肝脏组织HE染色、油红O染色等病理指标来探究MYCT1对小鼠脂质代谢的影响,进一步检测Myct1基因敲除小鼠肝脏组织中Nat10、Fasn的表达变化,明确Myct1对Nat10、Fasn的表达调控关系。最后在HepG2细胞中验证MYCT1对NAT10、FASN及NAT10对FASN的调控关系,明确三者的调控关系后,为进一步探索MYCT1/NAT10/FASN在肝脏脂质代谢性中的作用机制,我们进行油红O染色等实验来检测MYCT1/NAT10/FASN轴在肝脏组织代谢中的作用。材料与方法:1、实验材料:Myct1基因敲除小鼠肝脏组织、人肝癌HepG2细胞系、人正常肝细胞LO2细胞系2、实验方法:HE染色、油红O染色、酶学法检测甘油三酯、酶学法检测总胆固醇、细胞培养、基因瞬时转染、实时定量荧光PCR、Western Blot。结果:1、小鼠生理指标检测结果显示与野生型小鼠相比,Myct1基因敲除小鼠体重、体脂及肝重明显增加(P<0.05)。2、小鼠血生化及肝组织生化检测结果显示与野生型小鼠相比,Myct1基因敲除小鼠血浆AST、ALT明显升高(P<0.05),肝脏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含量明显增加(P<0.05)。3、小鼠肝脏组织切片HE染色及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与野生型小鼠相比,Myct1基因敲除小鼠肝脏出现损伤且脂滴含量明显增加(P<0.05)。4、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野生型小鼠相比,Myct1基因敲除小鼠肝脏组织中脂肪合成关键酶Fasn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5、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野生型小鼠相比,Myct1基因敲除小鼠肝脏组织,Nat10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6、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肝癌HepG2细胞及肝脏正常细胞中与对照组相比,过表达MYCT1,NAT10及FASN的表达量显着降低(P<0.05),敲减MYCT1,NAT10及FASN的表达量显着升高(P<0.05)。7、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NAT10与FASN呈正相关关系(P<0.05)。8、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肝癌HepG2细胞及肝脏正常细胞中与对照组相比,过表达或敲减NAT10,FASN表达量分别显着升高和降低(P<0.05)。9、油红O染色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过表达MYCT1后,细胞脂质含量明显降低(P<0.05);过表达NAT10后,细胞脂质含量明显升高(P<0.05);且过表达NAT10能够显着恢复MYCT1对脂质含量的抑制作用(P<0.05)。敲减MYCT1后细胞脂质含量明显升高(P<0.05);敲减NAT10后,细胞脂质含量明显降低(P<0.05);且敲减NAT10能够显着降低MYCT1对脂质含量的促进作用(P<0.05)。结论:1、MYCT1影响小鼠肝脏脂质代谢。2、MYCT1抑制NAT10及脂肪合酶FASN的表达。3、NAT10促进FASN的表达。4、NAT10与FASN m RNA水平呈正相关。5、MYCT1经NAT10调控FASN的表达进而影响肝脏脂质代谢。
二、脂肪酸合酶——特异性肿瘤治疗靶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脂肪酸合酶——特异性肿瘤治疗靶点(论文提纲范文)
(1)KRAS突变与肿瘤代谢重编程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靶向葡萄糖代谢 |
2 靶向谷氨酰胺代谢 |
3 靶向补救合成途径 |
3.1 靶向自噬 |
3.2 靶向胞饮作用 |
4 靶向脂质代谢 |
5 结语 |
(2)靶向调控相关转录蛋白的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转录调控的概述 |
1.2 Hippo信号通路 |
1.2.1 Hippo信号通路的组成 |
1.2.2 Hippo信号通路的生理功能 |
1.2.3 Hippo信号通路与癌症 |
1.3 组蛋白乙酰化修饰 |
1.3.1 组蛋白乙酰化转移酶 |
1.3.2 组蛋白去乙酰化转移酶 |
1.3.3 组蛋白乙酰化识别因子 |
1.3.4 组蛋白乙酰化修饰与癌症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基于TEAD4-YAP相互作用的Alpha Screen高通量筛选体系建立及先导化合物发现及验证 |
2.1 研究背景 |
2.1.1 转录因子TEADs |
2.1.2 TEAD-YAP与肿瘤的关系 |
2.1.3 TEAD-YAP抑制剂研究进展 |
2.1.4 高通量筛选与化合物 |
2.2 研究方法 |
2.2.1 实验试剂 |
2.2.2 TEAD4蛋白的载体构建 |
2.2.3 引物设计 |
2.2.4 PCR扩增目的基因 |
2.2.5 重组质粒的构建 |
2.2.6 重组质粒的扩增与鉴定 |
2.2.7 重组质粒的鉴定 |
2.2.8 TEAD4-YBD的表达及目的蛋白纯化 |
2.2.9 互作蛋白YAP多肽片段合成 |
2.2.10 不同缓冲液的pH环境对蛋白质自身热稳定性的影响 |
2.2.11 建立基于Alpha Screen技术的TEAD-YAP互作实验 |
2.2.12 Alpha Screen实验方法的建立及优化 |
2.2.13 Z-factor的测定 |
2.2.14 高通量化合物筛选 |
2.2.15 表面等离子共振实验 |
2.2.16 对接实验 |
2.2.17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 |
2.2.18 荧光定量PCR实验 |
2.2.19 细胞增殖实验 |
2.2.20 细胞凋亡实验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TEAD4蛋白的表达、纯化 |
2.3.2 TEAD4-YAP Alpha Screen实验方法的建立与优化 |
2.3.3 不同浓度DMSO对反应稳定性的影响 |
2.3.4 不同DMSO浓度对高通量实验的稳定性影响 |
2.3.5 高通量筛选结果 |
2.3.6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
2.3.7 DCTEAD06和TEAD4的结合模式分析 |
2.3.8 DCTEAD06抑制TEAD转录活性 |
2.3.9 DCTEAD06对下游靶基因的影响 |
2.3.10 DCTEAD06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凋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TEADs棕榈酰化位点共价化合物的发现与验证 |
3.1 研究背景 |
3.1.1 TEADs家族 |
3.1.2 TEAD蛋白结构研究 |
3.1.3 TEAD棕榈酰化 |
3.2 实验方法 |
3.2.1 TEADs家族蛋白的的表达与纯化 |
3.2.2 半胱氨酸选择性分析 |
3.2.3 化学合成 |
3.2.4 利用“Click反应”棕榈酰化体外酶活实验 |
3.2.5 质谱 |
3.2.6 蛋白热迁移实验 |
3.2.7 共价对接 |
3.2.8 报告基因实验 |
3.2.9 细胞内蛋白热迁移实验 |
3.2.10 斑马鱼相关实验 |
3.2.11 化合物库 |
3.2.12 材料与试剂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TEADs棕榈酰化共价化合物库的筛选 |
3.3.2 化学生物学初步确证 |
3.3.3 结合模式 |
3.3.4 DC-TEADin1072细胞实验验证 |
3.3.5 报告基因实验 |
3.3.6 斑马鱼发育实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TEAD3选择性共价化合物的发现与验证 |
4.1 研究背景 |
4.1.1 TEAD1-4蛋白与肿瘤的关系 |
4.1.2 TEADs棕榈酰化口袋现有抑制剂的发展 |
4.2 实验方法 |
4.2.1 TEADs家族蛋白的的表达与纯化 |
4.2.2 半胱氨酸选择性分析 |
4.2.3 基于“点击化学”原理的棕榈酰化体外酶活实验 |
4.2.4 蛋白热迁移实验 |
4.2.5 质谱 |
4.2.6 共价对接 |
4.2.7 化学合成 |
4.2.8 报告基因实验 |
4.2.9 细胞内蛋白热迁移实验 |
4.2.10 斑马鱼相关实验 |
4.2.11 晶体培养与生长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TEADs棕榈酰化口袋保守性分析 |
4.3.2 药物化学改造 |
4.3.3 DC-TEAD3in03细胞实验验证 |
4.3.4 报告基因实验 |
4.3.5 斑马鱼发育实验 |
4.3.6 TEADs晶体结构解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靶向BET家族BD2选择性化合物验证 |
5.1 研究背景 |
5.1.1 BET蛋白的结构 |
5.1.2 BET家族蛋白与癌症 |
5.1.3 BET家族小分子抑制剂的发展 |
5.2 研究方法 |
5.2.1 BRD4-BD1蛋白的表达和纯化 |
5.2.2 BRD4 BD1蛋白结晶样品的准备 |
5.2.3 BRD4-BD1蛋白与小分子抑制剂复合物的晶体 |
5.2.4 BRD4-BD2的蛋白纯化及晶体条件的筛选 |
5.2.5 Alpha Screen活性平台的建立 |
5.2.6 蛋白热迁移验证实验的平台建立 |
5.2.7 BRD2的BD1和BD2的质粒的构建以及蛋白的纯化 |
5.2.8 通过文献总结BRD2-BD1和BD2以往的结晶条件进行重复 |
5.2.9 化学合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Alpha Screen方法的建立 |
5.3.2 BET BD2选择性抑制剂BY27(CDJ152)体外活性 |
5.3.3 BET BD2选择性抑制剂BY27(CDJ152)的蛋白热迁移验证 |
5.3.4 BET BD2选择性抑制剂BY27(CDJ152)的晶体实验 |
5.3.5 BRD4 BD2选择性抑制剂ZB-BD-224的晶体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莱菔硫烷对膀胱癌细胞转移的影响及靶向能量代谢重排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肿瘤转移与细胞伪足 |
1.2.1 细胞伪足 |
1.2.2 伪足的功能 |
1.2.3 伪足的调控 |
1.3 能量代谢与肿瘤转移 |
1.3.1 肿瘤细胞运动与能量代谢重排 |
1.3.2 糖酵解与肿瘤转移 |
1.3.3 脂肪酸代谢与肿瘤转移 |
1.3.4 线粒体呼吸作用与肿瘤转移 |
1.4 莱菔硫烷 |
1.4.1 莱菔硫烷概述 |
1.4.2 莱菔硫烷与肿瘤进展 |
1.4.3 莱菔硫烷与能量代谢 |
1.5 主要研究内容和课题来源 |
第2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仪器与设备 |
2.1.2 试剂与药品 |
2.1.3 人群生物样本 |
2.1.4 实验动物样品 |
2.2 测定方法 |
2.2.1 细胞培养 |
2.2.2 过表达质粒构建及瞬时转染 |
2.2.3 CCK细胞毒性测定 |
2.2.4 GC-MS法测定代谢物含量 |
2.2.5 能量代谢表型的测定 |
2.2.6 胞内ATP含量测定 |
2.2.7 代谢相关酶类活性的测定 |
2.2.8 Real-time PCR法 |
2.2.9 蛋白质印记法 |
2.2.10 细胞随机运动能力的测定 |
2.2.11 细胞侵袭能力的测定 |
2.2.12 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 |
2.2.13 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形态 |
2.2.14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法 |
2.2.15 BBN诱导膀胱癌小鼠模型的建立 |
2.2.16 裸鼠体内膀胱癌细胞肺转移模型的建立 |
2.2.17 肿瘤组织病理学观察 |
2.2.18 免疫组化检测 |
2.3 统计分析 |
第3章 膀胱癌患者能量代谢模式分析 |
3.1 引言 |
3.2 研究对象的人口学资料 |
3.3 GC-MS测定组织样本中代谢物含量 |
3.3.1 葡萄糖差异代谢产物概况 |
3.3.2 不同糖代谢途径中差异代谢产物分析 |
3.3.3 差异表达代谢物的主成分分析 |
3.3.4 Pathway代谢途径富集分析 |
3.4 膀胱肿瘤中异常代谢的调节 |
3.4.1 糖酵解代谢的调控 |
3.4.2 脂代谢的调控 |
3.5 代谢酶活性及其与TNM分期的相关性分析 |
3.5.1 糖酵解代谢酶活性检测 |
3.5.2 代谢酶活性与TNM分期的相关性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莱菔硫烷对膀胱癌细胞代谢重排的调控及机制研究 |
4.1 引言 |
4.2 莱菔硫烷对膀胱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
4.3 SFN对膀胱癌细胞内ATP含量的影响 |
4.4 SFN对膀胱癌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 |
4.4.1 SFN对膀胱癌细胞能量代谢调节的时间效应 |
4.4.2 SFN对膀胱癌细胞能量代谢调节的剂量效应 |
4.4.3 SFN对膀胱癌细胞能量代谢表型的调节 |
4.5 SFN对膀胱癌细胞内葡萄糖代谢产物的影响 |
4.5.1 SFN对磷酸戊糖途径代谢产物的影响 |
4.5.2 SFN对糖酵解代谢产物的影响 |
4.5.3 SFN对三羧酸循环代谢产物的影响 |
4.6 SFN对膀胱癌细胞代谢酶的调节 |
4.6.1 SFN对糖酵解代谢酶的抑制作用 |
4.6.2 SFN对线粒体复合物的抑制作用 |
4.6.3 SFN对脂代谢关键酶的抑制作用 |
4.7 SFN对膀胱癌细胞能量代谢调节因子的影响 |
4.7.1 对糖酵解调节因子的抑制作用 |
4.7.2 对线粒体数量的影响 |
4.7.3 对脂代谢调节因子的抑制作用 |
4.8 SFN抑制膀胱癌细胞糖代谢的作用机制 |
4.8.1 SFN通过AKT1抑制HK2的蛋白表达 |
4.8.2 SFN通过AKT1/HK2轴调控膀胱癌细胞内ATP含量 |
4.9 SFN对膀胱癌小鼠体内能量代谢的影响 |
4.9.1 小鼠的基本生理指标 |
4.9.2 SFN对膀胱癌小鼠体内糖酵解的调节 |
4.9.3 SFN对膀胱癌小鼠体内脂代谢的影响 |
4.10 本章小结 |
第5章 莱菔硫烷抑制膀胱癌细胞伪足形成的能量代谢调控机制 |
5.1 引言 |
5.2 SFN对膀胱癌细胞转移及侵袭的影响 |
5.2.1 SFN对膀胱癌细胞随机运动能力的影响 |
5.2.2 SFN对膀胱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 |
5.3 膀胱癌患者体内伪足形成调控因子的基因表达 |
5.4 SFN对膀胱癌细胞形态的影响 |
5.4.1 细胞伪足的扫描电镜观察 |
5.4.2 细胞伪足的透射电镜观察 |
5.5 SFN对膀胱癌细胞伪足形成的调节及作用机制 |
5.5.1 SFN对膀胱癌细胞伪足形成的影响 |
5.5.2 SFN抑制膀胱癌细胞伪足形成的作用机制 |
5.6 SFN通过靶向能量代谢调控膀胱癌细胞伪足形成 |
5.6.1 ATP对膀胱癌细胞伪足形成的影响 |
5.6.2 AKT1在SFN抑制伪足形成中的作用 |
5.6.3 SFN对膀胱癌细胞Arp2表达的影响 |
5.7 SFN通过靶向能量代谢抑制膀胱癌细胞迁移 |
5.7.1 AKT1过表达对SFN抑制膀胱癌细胞迁移的影响 |
5.7.2 c-Myc过表达对SFN抑制膀胱癌细胞迁移的影响 |
5.8 SFN对膀胱癌细胞体内肺转移的影响 |
5.8.1 小鼠的基本生理指标 |
5.8.2 SFN对膀胱癌细胞在小鼠体内肺转移的影响 |
5.8.3 SFN对小鼠体内糖代谢的影响 |
5.8.4 SFN对小鼠肿瘤组织中细胞伪足形成的影响 |
5.9 本章小结 |
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Ⅰ |
附录 Ⅱ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基于新型网络药理学策略解析复方苦参注射液抗肝癌主要药效成分与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引言 |
2 肝癌研究现状 |
2.1 肝癌的发生机制 |
2.2 肝癌的治疗 |
2.3 肝癌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
2.4 结语 |
3 复方苦参注射液应用与研究 |
3.1 复方苦参注射液化学成分研究 |
3.2 复方苦参注射液抗肿瘤药理作用 |
3.3 复方苦参注射液抗肿瘤作用机制 |
3.4 结语 |
4 网络药理学概述 |
4.1 网络药理学的理论基础 |
4.2 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 |
4.3 网络药理学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
4.4 结语 |
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研究思路、技术路线、研究内容及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复方苦参注射液抗肝癌作用研究 |
第一节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人肝癌SMMC-7721 细胞的作用 |
1.1 引言 |
1.2 实验材料 |
1.3 实验方法 |
1.3.1 细胞培养 |
1.3.2 细胞存活率测定 |
1.3.3 克隆形成实验 |
1.3.4 细胞粘附实验 |
1.3.5 伤口愈合细胞划痕实验 |
1.3.6 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 |
1.3.7 细胞趋化运动能力实验 |
1.3.8 数据处理 |
1.4 实验结果 |
1.4.1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SMMC-7721 细胞活力的影响 |
1.4.2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L02 细胞活力的影响 |
1.4.3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SMMC-7721 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 |
1.4.4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SMMC-7721 细胞粘附能力的影响 |
1.4.5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SMMC-7721 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 |
1.4.6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SMMC-7721 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 |
1.4.7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SMMC-7721 细胞趋化运动能力的影响 |
1.5 讨论与小结 |
1.5.1 小结 |
1.5.2 讨论 |
第二节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二乙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癌的药理作用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动物分组、造模及给药 |
2.3.2 样本收集 |
2.3.3 病理组织分析 |
2.3.4 血清生化测试 |
2.3.5 数据处理 |
2.4 实验结果 |
2.4.1 二乙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癌模型的动态变化研究 |
2.4.2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二乙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癌的作用研究 |
2.5 小结与讨论 |
2.5.1 小结 |
2.5.2 讨论 |
第三章 基于计算系统药理学模型的复方苦参注射液抗肝癌主要药效成分群研究 |
第一节 复方苦参注射液中主要化学成分UPLC-MS定性分析 |
1.1 引言 |
1.2 材料和仪器 |
1.3 实验方法 |
1.4 实验结果 |
1.5 小结与讨论 |
1.5.1 小结 |
1.5.2 讨论 |
第二节 基于计算系统药理学模型的复方苦参注射液抗肝癌药效成分群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细胞核磁备样方法、检测条件 |
2.3.2 细胞液质代谢组学备样方法、液相质谱条件及数据处理 |
2.3.3 统计分析 |
2.3.4 复方苦参注射液调节肝癌代谢紊乱的代谢酶预测 |
2.3.5 复方苦参注射液靶点预测 |
2.3.6 复方苦参注射液成分-靶点-互作蛋白-疾病基因网络构建 |
2.3.7 传播模型计算 |
2.3.8 数据处理 |
2.4 实验结果 |
2.4.1 复方苦参注射液抗肝癌表型数据的整合及分析 |
2.4.2 复方苦参注射液靶向基因型数据的获取与分析 |
2.4.3 基于基因型-表型数据传播模型的构建 |
2.4.4 复方苦参注射液抗肝癌药效成分群的预测 |
2.4.5 复方苦参注射液抗肝癌药效成分群验证 |
2.5 小结与讨论 |
2.5.1 小结 |
2.5.2 讨论 |
第四章 基于定量成分导向网络药理学的复方苦参注射液抗肝癌机制研究 |
第一节 定量成分导向网络药理学预测复方苦参注射液抗肝癌机制 |
1.1 引言 |
1.2 材料和仪器 |
1.3 实验方法 |
1.3.1 活性成分筛选和验证 |
1.3.2 靶点收集 |
1.3.3 网络构建和分析 |
1.3.4 通路预测 |
1.4 实验结果 |
1.4.1 复方苦参注射液抗肝癌活性成分筛选和验证 |
1.4.2 复方苦参注射液抗肝癌网络分析 |
1.4.3 复方苦参注射液抗肝癌通路分析 |
1.5 讨论与小结 |
1.5.1 小结 |
1.5.2 讨论 |
第二节 基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复方苦参注射液抗肝癌机制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Western Blot实验 |
2.3.2 免疫荧光测定 |
2.3.3 伤口愈合细胞划痕实验 |
2.3.4 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 |
2.3.5 统计分析 |
2.4 实验结果 |
2.4.1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网络药理学预测的关键蛋白表达的影响 |
2.4.2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上皮间质转化过程蛋白表达的影响 |
2.4.3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 |
2.4.4 复方苦参注射液抑制LiCl诱导的SMMC-7721细胞Wnt/β-catenin通路激活 |
2.4.5 复方苦参注射液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LiCl诱导的SMMC-7721 细胞上皮间质转化、迁移和侵袭 |
2.5 小结与讨论 |
2.5.1 小结 |
2.5.2 讨论 |
第三节 基于代谢组学研究复方苦参注射液调节肝癌代谢紊乱的作用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肝脏核磁备样方法及检测条件 |
3.3.2 血清核磁备样方法及检测条件 |
3.3.3 数据处理 |
3.3.4 代谢物和代谢酶测试 |
3.3.5 统计分析 |
3.4 实验结果 |
3.4.1 核磁图谱分析 |
3.4.2 寻找相关的生物标志物 |
3.4.3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肝癌大鼠代谢轮廓的调节作用 |
3.4.4 柠檬酸和乳酸含量变化定量分析 |
3.4.5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糖酵解中关键酶活性的作用 |
3.4.6 c-Myc介导复方苦参注射液对糖酵解的抑制作用 |
3.5 小结与讨论 |
3.5.1 小结 |
3.5.2 讨论 |
总结与展望 |
1 研究工作总结 |
2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主要缩略词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成果 |
致谢 |
个人情况及联系方式 |
(5)新型雌激素受体GPER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与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引言 |
1.1 雌激素在肝癌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
1.2 肝癌中雌激素保护作用的相关机制尚不明确 |
1.3 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GPER是第三种独立作用的新型雌激素受体 |
1.4 GPER介导的信号通路可能是肝癌中雌激素保护作用的重要相关环节 |
1.5 本项目的研究假设及研究思路 |
第2章 GPER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2.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1.2 实验方法 |
2.1.3 统计学处理 |
2.2 实验结果 |
2.2.1 GPER在正常肝组织及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分布特点及其与临床病理变量的关系 |
2.2.2 免疫印迹法检测GPER的表达 |
2.2.3 生存分析 |
2.2.4 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预后 |
2.3 讨论 |
2.4 结论 |
第3章 肝癌细胞中GPER激活的生物学效应及其调控机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研究对象 |
3.1.2 实验方法 |
3.1.3 统计方法 |
3.2 结果 |
3.2.1 不同肝癌细胞系中GPER表达情况 |
3.2.2 激活GPER后的生物学效应及相关机制 |
3.3 讨论 |
3.4 结论 |
第4章 肝癌中GPER/ERK信号的临床意义及体内生物效应 |
4.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4.1.1 研究对象 |
4.1.2 实验方法 |
4.1.3 统计方法 |
4.2 实验结果 |
4.2.1 GPER、p-ERK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相关性及预后分析 |
4.2.2 GPER/ERK信号抑制裸鼠移植瘤生长 |
4.3 讨论 |
4.4 结论 |
第5章 全文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作用 |
参考文献 |
(6)ATP-柠檬酸裂解酶在iTreg分化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及中文对照 |
一、引言 |
(一)调节性T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
1.调节性T细胞的分化标志 |
2.调节性T细胞的分类 |
3.调节性T细胞的功能发挥途径 |
4.调节性T细胞与炎症性疾病 |
(二)TGFβ1信号与调节性T细胞分化 |
1.TGFβ信号的分类 |
2.TGFβ1与调节性T细胞分化 |
(三)代谢重编程与调节性T细胞的分化 |
1.调节性T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代谢变化 |
2.细胞代谢变化影响调节性T细胞分化 |
(四)脂肪酸合成途径代谢酶的功能和活性调节 |
1.ACLY的功能和活性调节 |
2.ACC的功能和活性调节 |
3.FASN的功能和活性调节 |
(五)泛素化的功能和调节 |
1.泛素化的分类 |
2.泛素化的调节 |
3.泛素化的功能 |
(六)本研究的立题依据、研究内容和意义 |
1.立题依据 |
2.研究内容和意义 |
二、材料与方法 |
(一)实验材料 |
1.实验动物 |
2.人外周血 |
3.细胞系 |
4.菌株及质粒 |
5.抗体 |
6.试剂及试剂盒 |
7.主要试剂配制 |
8.引物及干涉片段 |
9.主要仪器 |
(二)实验方法 |
1.iTreg体外诱导 |
2.流式细胞术检测iTreg分化 |
3.总RNA的提取及反转录 |
4.实时荧光定量PCR |
5.siRNA转染 |
6.慢病毒的包装和侵染 |
7.线粒体氧消耗率检测 |
8.代谢物水平检测 |
9.脂质合成和磷脂吸收检测 |
10.代谢酶活性分析 |
11.免疫沉淀 |
12.蛋白印迹 |
13.体外T细胞抑制实验 |
14.T细胞过继法建立小鼠IBD模型 |
15.DSS饮水法建立小鼠IBD模型 |
16.OVA诱导建立小鼠过敏性腹泻模型 |
17.结肠固有层细胞的分离 |
18.结肠组织病理学分析 |
19.数据处理与分析 |
三、实验结果 |
(一)iTreg分化依赖于ACLY的活性下降 |
(二)ACLY活性下降通过降低丙二酰CoA水平促进iTreg分化 |
(三)丙二酰CoA水平下降通过增强FAO促进iTreg分化 |
(四)ACLY活性下降是由于TGFβ1介导的泛素化降解所致 |
(五)TGFβ1介导的ACLY泛素化依赖于CUL3-KLHL25 |
(六)在人iTreg分化过程中存在相同的ACLY泛素化调节机制 |
(七)ACLY泛素化促进iTreg分化缓解小鼠IBD |
(八)ACLY泛素化促进iTreg分化缓解小鼠过敏性腹泻 |
四、讨论 |
(一)ACLY是TGFβ1调节代谢诱导iTreg分化的一个重要感应者 |
(二)丙二酰CoA-CPT1-FAO是调节iTreg分化的关键 |
(三)iTreg分化需要多条脂代谢途径协调配合 |
(四)CUL3-KLHL25在炎症应答中的可能机制 |
(五)ACLY抑制剂可能成为治疗小鼠肠道炎症的潜在药物靶点 |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7)D-Nap-GFFY水凝胶增强LXR配体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肺腺癌的研究进展 |
1.1.1 肺癌的分类 |
1.1.2 肺腺癌的发生因素 |
1.1.2.1 基因突变、融合导致的肺腺癌 |
1.1.2.2 病毒感染导致的肺腺癌 |
1.1.3 肺腺癌的检测方式 |
1.1.3.1 影像学检测 |
1.1.3.2 分子生物学检测 |
1.1.4 肺癌的治疗 |
1.1.5 小鼠肺癌模型 |
1.1.5.1 基因工程鼠肺癌模型 |
1.1.5.2 化学成分诱导模型 |
1.1.5.3 肺癌细胞系诱导模型 |
1.1.5.4 体外模型 |
第二节 LXR研究进展 |
1.2.1 LXR与脂质代谢 |
1.2.1.1 LXR与胆固醇代谢 |
1.2.1.2 LXR与脂肪酸代谢 |
1.2.2 LXR与免疫系统 |
1.2.2.1 LXR与巨噬细胞 |
1.2.2.2 LXR与淋巴细胞 |
1.2.2.3 LXR与树突细胞 |
1.2.3 LXR与肿瘤 |
1.2.3.1 LXR与肺癌治疗的研究进展 |
1.2.3.2 LXR与其他癌症治疗的研究进展 |
第三节 IFNγ研究进展 |
1.3.1 IFNs简介 |
1.3.2 IFNγ的功能 |
1.3.2.1 抗原处理和递呈 |
1.3.2.2 抗病毒 |
1.3.2.3 激活杀菌效应 |
1.3.2.4 抗肿瘤与免疫逃逸 |
第四节 免疫细胞与肿瘤的研究进展 |
1.4.1 巨噬细胞与肿瘤 |
1.4.1.1 巨噬细胞的极化 |
1.4.1.2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
1.4.1.3 靶向巨噬细胞的抗肿瘤治疗 |
1.4.2 树突细胞 |
1.4.2.1 树突细胞参与的抗肿瘤作用 |
1.4.2.2 树突细胞抗肿瘤的阻力 |
1.4.2.3 通过树突细胞抗肿瘤治疗的方式 |
第五节 水凝胶抗肿瘤研究进展 |
1.5.1 宏观水凝胶 |
1.5.1.1 在局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
1.5.1.2 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 |
1.5.1.3 微针贴片 |
1.5.2 微凝胶 |
1.5.2.1 口服给药 |
1.5.2.2 肺部输送 |
1.5.2.3 经动脉栓塞化疗 |
1.5.3 纳米凝胶 |
第六节 选题依据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一节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2.1.1 实验材料 |
2.1.1.1 细胞株 |
2.1.1.2 实验动物 |
2.1.1.3 实验耗材 |
2.1.2 实验试剂 |
2.1.2.1 细胞培养相关 |
2.1.2.2 药物 |
2.1.2.3 抗体 |
2.1.2.4 试剂盒 |
2.1.2.5 其他试剂 |
2.1.3 实验仪器 |
2.1.3.1 细胞培养相关 |
2.1.3.2 免疫印迹和基因克隆相关 |
2.1.3.3 其他仪器 |
第二节 实验方法 |
2.2.1 细胞实验相关 |
2.2.1.1 细胞传代 |
2.2.1.2 细胞冻存 |
2.2.1.3 细胞复苏 |
2.2.2 动物实验相关 |
2.2.2.1 小鼠喂养 |
2.2.2.2 小鼠造模 |
2.2.2.3 小鼠组织收集和处理 |
2.2.3 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细胞的提取和诱导 |
2.2.4 夹心ELISA |
2.2.5 肝脏脂质提取 |
2.2.6 切片制备 |
2.2.6.1 石蜡切片 |
2.2.6.2 冰冻切片 |
2.2.7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IHC) |
2.2.8 免疫荧光染色(immunofluorescent staining,IF) |
2.2.8.1 冰冻切片免疫荧光 |
2.2.8.2 石蜡切片免疫荧光 |
2.2.9 苏木素伊红染色(hematoxylin and eosin staining,HE) |
2.2.10 油红O染色(Oil red O staining,ORO) |
2.2.11 蛋白免疫印迹 |
2.2.11.1 蛋白提取 |
2.2.11.2 BCA法蛋白浓度定量 |
2.2.11.3 凝胶电泳 |
2.2.11.4 转膜 |
2.2.11.5 杂交 |
2.2.11.6 显色曝光 |
2.2.11.7 Strip |
2.2.12 实时定量荧光PCR |
2.2.12.1 细胞总RNA提取 |
2.2.12.2 cDNA文库构建 |
2.2.12.3 Real-time qPCR |
2.2.13 实验相关材料 |
2.2.13.1 水凝胶的制备 |
2.2.13.2 流变力学检测 |
2.2.13.3 核磁 |
2.2.13.4 透射电镜 |
2.2.13.5 水凝胶的体内外降解 |
2.2.13.6 T317 的体内外释放 |
2.2.14 流式 |
2.2.15 细胞毒性实验 |
2.2.16 siRNA |
2.2.17 数据统计和分析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第一节 D-Nap-GFFY和 D-Nap-GFFY-T317 的特征分析 |
3.1.1 D-Nap-GFFY的核磁分析 |
3.1.2 D-Nap-GFFY和 D-Nap-GFFY-T317 制备 |
3.1.3 D-Nap-GFFY和 D-Nap-GFFY-T317 的流变力学检测 |
3.1.4 D-Nap-GFFY的降解检测 |
3.1.5 从D-Nap-GFFY-T317 中释放的T317 检测 |
第二节 D-Nap-GFFY-T317对Lewis肺癌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
3.2.1 D-Nap-GFFY-T317 降低LLC1 细胞的活力 |
3.2.2 D-Nap-GFFY-T317 提高荷瘤小鼠生存率 |
3.2.3 皮下注射D-Nap-GFFY-T317 能抑制肿瘤生长 |
3.2.4 D-Nap-GFFY-T317 能够激活IFNγ的表达和免疫细胞的浸润 |
第三节 D-Nap-GFFY-T317 抑制LLC1 肿瘤生长的机制探究 |
3.3.1 D-Nap-GFFY-T317 激活抗原呈递细胞中IFNγ表达 |
3.3.2 D-Nap-GFFY-T317 调控巨噬细胞极化 |
3.3.3 D-Nap-GFFY-T317 调控树突细胞的成熟和浸润 |
3.3.4 D-Nap-GFFY-T317 促进T细胞的浸润 |
3.3.5 D-Nap-GFFY-T317 抑制肿瘤中血管的生成 |
第四节 D-Nap-GFFY-T317 避免诱导荷瘤小鼠的肝脏脂质积累 |
3.4.1 D-Nap-GFFY-T317 处理不影响小鼠肝脏功能 |
3.4.2 D-Nap-GFFY-T317 处理不影响小鼠肝脏中脂质合成基因的表达 |
第五节 D-Nap-GFFY-T317 对乌拉坦诱发肺癌的抑制作用 |
3.5.1 D-Nap-GFFY-T317 抑制乌拉坦诱导的肺腺癌的发生发展 |
3.5.2 D-Nap-GFFY-T317 抑制乌拉坦诱导的肺腺癌中的炎症 |
3.5.3 D-Nap-GFFY-T317 通过促进IFNγ表达抑制乌拉坦诱导的肺腺癌 |
第六节 长期施用D-Nap-GFFY-T317 不影响乌拉坦诱导小鼠的肝脏脂肪生成和血脂水平 |
第七节 巨噬细胞以清道夫受体SR-A依赖的方式吞噬D-Nap-GFFY-T317 |
第四章 讨论 |
第一节 避免LXR副作用的研究现状 |
4.1.1 使用组织特异性LXR激动剂 |
4.1.2 使用LXRβ特异性激动剂 |
4.1.3 使用纳米颗粒特异性输送LXR激动剂 |
第二节 IFNγ抗肿瘤的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给药方式的探究 |
第四节 水凝胶包裹T317 抗肿瘤的机制 |
第五章 结论 |
第一节 课题结果总结 |
第二节 论文创新 |
第三节 进一步需要做的工作 |
附录 复方丹参滴丸抑制阿霉素诱导的心脏毒性 |
研究背景 |
研究结果 |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所获奖励 |
(8)H3R117单ADP核糖基化调节IGFBP1甲基化影响大肠癌脂代谢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结直肠癌细胞核单ADP核糖基化水平的分析 |
1.实验对象 |
2.实验方法 |
3.实验结果 |
4.讨论 |
5.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H3R117单ADP核糖基化经IGFBP1对LoVo细胞脂代谢及凋亡的影响 |
1.实验材料 |
2.实验方法 |
3.实验结果 |
4.讨论 |
5.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H3R117单ADP核糖基化经IGFBP1 影响LoVo细胞脂代谢及凋亡的机制研究 |
1.实验材料 |
2.实验方法 |
3.实验结果 |
4.讨论 |
5.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文献综述 PADs介导的瓜氨酸化与肿瘤相关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文章 |
(9)USP14及其抑制剂调控肿瘤的发生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泛素化特异性蛋白酶14的结构 |
2 泛素化特异性蛋白酶14对恶性肿瘤的作用 |
2.1 泛素化特异性蛋白酶14对乳腺癌增殖与凋亡的作用 |
2.2 泛素化特异性蛋白酶14对前列腺癌增殖的作用 |
2.3 泛素化特异性蛋白酶14对卵巢癌耐药性的作用 |
2.4 泛素化特异性蛋白酶14对肝癌增殖与脂肪生成的作用 |
2.5 泛素化特异性蛋白酶14对肺腺癌自噬与炎症的作用 |
3 泛素化特异性蛋白酶14的小分子抑制剂 |
3.1 IU1 |
3.2 b-AP15 |
3.3 其他类型抑制剂 |
4 问题与展望 |
(10)MYCT1经NAT10调控FASN影响肝脏脂质代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动物和细胞 |
2.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
2.1.2 细胞系 |
2.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2.1 主要试剂 |
2.2.2 主要仪器 |
2.3 生物信息学网址和计算机分析软件 |
2.4 实验方法 |
2.4.1 HE染色 |
2.4.2 油红O染色 |
2.4.3 甘油三酯检测 |
2.4.4 总胆固醇检测 |
2.4.5 细胞培养 |
2.4.6 质粒提取 |
2.4.7 细胞转染 |
2.4.8 细胞、组织总RNA的提取 |
2.4.9 cDNA合成和实时定量荧光PCR |
2.4.10 细胞、组织总蛋白提取 |
2.4.11 Western Blot |
2.4.12 统计学数据分析 |
3 结果 |
3.1 MYCT1 影响小鼠肝脏脂质代谢 |
3.2 小鼠肝脏组织中Myct1对Nat10和Fasn表达的影响 |
3.3 MYCT1经NAT10 影响FASN表达 |
3.4 MYCT1 通过NAT10 调控FASN的表达影响肝脏脂质代谢 |
4 讨论 |
5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脂肪酸合成酶在癌症与脂质代谢中调控关系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脂肪酸合酶——特异性肿瘤治疗靶点(论文参考文献)
- [1]KRAS突变与肿瘤代谢重编程的研究进展[J]. 李优云,柳晓泉. 药学进展, 2021(12)
- [2]靶向调控相关转录蛋白的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及作用机制研究[D]. 鹿田.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莱菔硫烷对膀胱癌细胞转移的影响及靶向能量代谢重排的机制研究[D]. 黄蕾.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4]基于新型网络药理学策略解析复方苦参注射液抗肝癌主要药效成分与作用机制[D]. 王珂欣. 山西大学, 2021(01)
- [5]新型雌激素受体GPER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与机制探讨[D]. 邱宇安. 南昌大学, 2021(01)
- [6]ATP-柠檬酸裂解酶在iTreg分化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田苗苗.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7]D-Nap-GFFY水凝胶增强LXR配体抗肿瘤作用的研究[D]. 冯科. 南开大学, 2021(02)
- [8]H3R117单ADP核糖基化调节IGFBP1甲基化影响大肠癌脂代谢机制研究[D]. 王传玲.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9]USP14及其抑制剂调控肿瘤的发生与发展[J]. 杜雪花,张晓东.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21(10)
- [10]MYCT1经NAT10调控FASN影响肝脏脂质代谢[D]. 王悦.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