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禁毁书系列”项目二期开工

“四库禁毁书系列”项目二期开工

一、《四库禁毁书丛刊》二期工程启动(论文文献综述)

洪振宁[1](2020)在《近二十年温州乡邦文献整理出版概况》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存世的古代温州着作和民国时期的温州着作约1200部,其中"四库"系列影印收入1 60多部温州着作。近二十年来,温州乡邦文献的影印重刊、点校整理,取得较大进展,其中书画专题文献编辑出版的业绩尤为突出。后续工作建议编写"温州文献总目提要",继续促使"市宝回归家乡",以抢救、影印历史资料和选择专题汇编为工作重点,期以利于推进"温州学"研究的深入。

黎冬瑶[2](2020)在《齐如山所藏古籍文献的整理与保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齐如山是20世纪着名的戏曲理论家、作家,同时也是民国时期知名的藏书家。他不但注意对戏曲剧本、古典小说及档案文献的收藏,而且具有十分合理的藏书、护书思想。本文以齐如山所藏古籍文献为研究对象,在系统整理说明其概况的基础上,一方面阐明齐如山对其所藏古籍文献的整理与保护情况,另一方面举例说明齐如山所藏古籍文献在当代的保护与利用情况。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的目的与意义,研究历史与现状,研究重难点以及研究方法。第一章对齐如山及其所藏古籍文献进行基础介绍,包括齐如山生平、藏书来源、藏书分类及珍本举例。齐如山搜求古籍文献的渠道主要有戏界各种公共场所、梨园世家、清宫以及市面及街上小摊;齐如山所藏古籍文献按内容可分为:戏曲剧本、小说、话剧剧本、昇平署档案文件、梨园文献、戏曲曲谱、昇平署剧本曲谱纲、戏曲理论、戏剧图表九类,各具特色,具有重要版本、学术研究和历史档案价值。第二章系统研究齐如山对其所藏古籍文献的整理与保护情况,包括原生性保护、撰写书籍题跋与钤印、陈列古籍文献、编纂存藏目录以及出版书籍及文献目录。齐如山对其所藏小说和戏曲文献撰写大量跋语,并且通过跋语可知齐如山至少对其存藏的五部受损的珍稀古籍进行过修复保藏;齐如山的藏书印数量可观,且具有一定的钤印规律,体现其藏书理念;齐如山创立北平国剧学会任国剧陈列馆主任,将其所藏古籍文献进行陈列并编着《北平国剧学会陈列馆目录》等五部藏书目录,出版三部。第三章通过当代古籍保护的案例,具体说明齐如山所藏古籍文献在当代的保护与利用情况。包括齐如山藏古籍文献的当代留存情况及其当代保护模式,阐明其对于后世的意义。齐如山旧藏现主要存于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和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当今主要以海外古籍回归、古籍数字化以及影印出版、图录出版的方式加以保护与利用,其成果推动学术发展。本文将有利于综合研究齐如山及其收藏的古籍文献的情况、齐如山对所藏古籍文献整理与保护的方式,以及当代对齐如山藏古籍文献的保护,进而补充并充分发掘齐如山作为藏书家身份的研究资料。从而探明利用齐如山所藏古籍文献所取得的成果在促进中外古籍的交流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缪恺然[3](2020)在《长沙地区所见东汉简牍词汇专题研究》文中提出以往出土的东汉简数量很少,直到长沙五一广场片区先後出土了《东牌楼汉简》、《五一广场汉简》和《尚德街汉简》三批东汉简牍,学界才能对东汉时期的文书简进行系统性研究。这三批简牍出土地相同,时代相近,内容也都是应用类文书,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对三批材料进行整体研究,有助於我们宏观把握东汉长沙地区的语言面貌。因材料新出,我们首先对三批简牍的释文进行了校订,提出了释字新见;在此基础上,我们再对长沙东汉简的词汇进行研究。我们通过与传世文献、湖北湖南地区出土的其他秦汉简牍以及西北汉简等材料进行共时和历时的比较,努力揭示长沙东汉简词汇所反映的时代和地域特色。一般词语部分,我们主要做了三方面的研究工作:1.描写了“动员”“立即马上”“诉讼程序”“冲突争斗”和“市场活动”等五个概念的词语类聚,探究了长沙东汉简在行政、司法、经济领域的词义系统。2.对材料蕴含的词汇新质现象加以梳理,对长沙东汉简所见古白话词进行训诂,爲《汉语大词典》等大型辞书的编纂补充了词目、义项和书证。3.长沙东汉简的量词系统很发达,出现了一些以往出土简帛中鲜见的量词。我们全面描写了长沙东汉简所见的50个名量词和2个动量词,并分析了其中的新见书写形式与新见用法,可以丰富充实目前的量词研究。专有名词部分,我们将长沙东汉简所见的地名和职官名制成了索引表,便於研究者查阅;同时我们也对一些名物词(如佃田名、武器名、商品名等)进行了考释。此外,我们对长沙东汉简所记录的物价也进行了考察,长沙东汉简记录了肆价、鱼价、纸价等以往比较少见的物类价格,有助於我们了解东汉时期的经济水平。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发现长沙东汉简的词汇系统主要展现出四个特点:1.口语性强,出现不少词汇新质。2.双音化倾向明显。3.保留了大量专有名词和名物词。4.带有方言色彩。整体而言,长沙东汉简很能反映上古汉语发展至中古汉语时所产生的新变化部分。

吕姝焱[4](2019)在《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文中研究说明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诗歌创作,是笔者对特定时间、特定地域、特定人群的诗歌活动和诗学理念的梳理与讨论。吴蔚光、孙原湘相继主持了乾嘉之际的虞山诗坛,此时性灵诗风最受推崇。道光九年(1829)孙原湘去世,这标志着虞山诗坛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时期,虞邑诗人创作了大量表现社会民生苦难及自身不幸遭际的诗歌。同治、光绪与宣统三朝,同光体风靡诗坛,虞邑诗人仍然坚守清初“虞山诗派”的诗学传统。特别是在光绪末年,张鸿等人组织了吴下西昆派,他们以诗笔表现波澜壮阔的社会与时代。受“诗界革命”和“革命诗潮”的影响,此期的虞邑诗人也有从事新诗创作者,更有加入革命团体的革命诗人。民国时期,虞邑的宗唐派诗人开始向其他诗派寻求新路,但他们不忘汲取清初“虞山诗派”的诗史精神,以诗歌关注社会时事与民生疾苦。虞邑文人十分重视乡邦文化,他们从中汲取营养助益地域诗学的发展。虞邑诗人对凝结着钱谦益精神的红豆特别关注,他们创作了大量红豆题材的诗歌。藏书、读书、文学创作更是相互促进,他们将藏书活动引入诗歌,充实了诗歌题材。糅合了诗、书、画艺术之长的题画诗,则丰富了本邑诗学图景。有清以来,虞邑地域文化繁盛,这为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出现提供了重要保障。晚清虞山地区涌现出以席佩兰、归懋仪、屈秉筠为首的众多才媛,她们与才子夫婿联吟唱和,并承担起教育子嗣的重任,这为文学世家的延续作出了巨大贡献。常熟的士绅贵族也多设有义庄、义田,这为家族教育提供了充裕的经济支持。母教与义庄的兴盛直接推动了虞山地区科举事业的发展,由此造就了众多科举世家。举业兴盛的家族,其文学创作也往往可以取得丰硕成就。家集和乡镇诗歌选本是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交互与呈现的重要载体,文学世家以保存家族文脉、传承地域文化为己任。得益于对虞邑乡贤的感召、旧学知识的累积和发达报刊业,清末民初虞邑文人的结社酬唱活动特别频繁。它们勾连起家族内部、家族之间、虞邑与其它地区的诗歌交往活动,并为丰富和传播虞邑诗学做出贡献。晚清民国的虞山诗坛涌现出许多极具代表性、影响巨大的文学世家。孙原湘引领了虞邑的性灵诗风,他是虞山乾嘉诗坛向晚清诗坛过渡的关键。清末民初,孙原湘的裔孙孙雄在经学、诗文创作、选诗等领域均有建树,孙雄在承继家学的同时,也能够结合时代的变化,对家族诗学作出适时调整。杨氏家族的学诗过程有明显的宗宋倾向,杨沂孙在咸同时期创作了大量忧时悯乱的作品。杨圻诗学盛唐,这与其家族诗学异趣,也在清末民国的诗坛独树一帜。翁心存雅好苏轼而独崇唐诗,“结道光前宗唐之局”。翁同龢推崇苏轼、黄庭坚,诗歌重典实、尚真挚,显赫的政治地位更是助力他成为清末虞山诗坛的盟主。清初钱谦益、二冯、钱陆灿等人领衔的“虞山诗派”,其诗论主张在清末民初再次兴盛。汪氏、钱氏与单氏家族是追效钱氏诗学的代表。钱氏家族直承钱谦益兼采众长而去门户之见的诗学思想。汪氏家族与单氏家族则通过学习钱陆灿、钱良择、陈祖范、王应奎等人的诗学思想,上承钱谦益“学人之诗”的传统。庞氏、张氏家族是宗二冯诗学的典范,庞树典、庞树阶以及张鸿均学习李商隐,他们是清末吴下西昆派的主要力量。宗氏家族学诗兼采众长而自出机杼,诗歌反映时变,颇能代表虞山地域诗学的诗史精神。民国时期的宗威将诗歌融入大学课堂,影响了一批批青年学子的旧体诗词创作。

张焕玲[5](2018)在《“四库学”新史料 目录学新成果——读《四库全书初次进呈存目校证》》文中提出赵望秦教授点校整理的《四库全书初次进呈存目校证》是一部文字可靠、标点准确、校勘精审、疏证翔实、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古籍整理本。它的出版终结了《四库全书初次进呈存目》无善本的历史,为学界研究《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总目》的编纂成书过程及学术思想价值提供了史料来源与考据实证,对"四库学"、目录学、古籍整理学、校勘学、版本学、古代文史研究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势必进一步推动"四库学"等的深入研究。

邹爱芳[6](2018)在《对大型地方文献丛书整理出版热潮的思考》文中认为我国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基于经济发展对文化的反哺,各地政府相继启动地方文献丛书的整理出版工作。从文化人类学视域审视这股出版热潮,可以说地方文献丛书不仅及时抢救、保护了一批地方典籍,还促进了地方文化的传承、差异性文化的发掘、地方历史文化的研究,有利于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然而地方文献丛书整理出版的宗旨乃全面系统收录地方文献,与图书馆收藏的专业化、精品化原则并不一致,其内容庞杂、重复收录、编审不力等问题已给图书馆收藏带来了困扰。如何在丛书全面收录的情况下,满足图书馆的收藏需求,值得探讨。

南江涛[7](2018)在《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古籍影印出版》文中指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古籍整理出版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古籍影印作为其中一种整理出版方式,经历了复苏、发展和突飞猛进三个阶段。在国家持续的古籍出版规划的指导和20多家专业古籍出版社的努力下,影印出版了数万种古籍,为学者提供了便利,对弘扬传统文化、保护古籍原本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整个古籍整理出版工作中也占据重要地位。借此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从古籍影印出版的复苏和全面发展,古籍影印的特点和趋势,当下古籍影印的问题和策略,影印理念的发展变化等几个方面进行总结,挂一漏万,以期保存古籍影印出版史料,把握古籍影印出版工作的新趋势。

苏辰[8](2017)在《明代南直隶兵防体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南直隶即留都南京,为明朝财经重心、政治副中心和军事重镇。其兵防体制历经前期首都变留都、中叶操巡江统合、嘉靖防倭与文官提督扩权、晚期四子防区定型等四阶段。因应迁都,形成守备班子统率常设京营负责城防,而城防兵力有所削弱、其他卫所兵力有所增强,但前者仍主操守,后者则多役于屯与运。因备倭,海防归入直浙闽备倭都指挥统辖。正统后,海道宁息,三地分设备倭。明中叶沿江治安恶化,始以南京副或佥都御史提督操江兼巡江,统合江海防,镇戍营兵制和以文统武体制初步成型。嘉靖中,因防倭,该体制全面展开,南北巡抚获提督军务权,参赞尚书获统合全南直军事权。倭平后,文臣提督权被制度化,南北两巡抚的海防信地和操江都御史的江防信地就以圌山和三江会口为界,江防、海防之间的防汛协作机制也同时成立。参赞尚书统合京营防区、操江防区、江南防区和江北防区延续至明末。北京陷落后,南直隶军事布防成为弘光政权再构成的支撑力量。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史可法上书废除南京留都体制,设立京营戎政制度。江北四镇,驻守武昌地区的左良玉部为南京重要屏障,守备体制控制的武装力量转向弘光政权的体制。但弘光政权灭亡,留都终未能为明朝赢得偏安之局的地步。

梁帅[9](2017)在《晚清民国北京旗人戏曲活动研究》文中提出晚清民国北京旗人的戏曲活动研究,是笔者对特定时间、特定地域、特定人群戏曲活动的梳理与讨论。得益于旗人在北京的社会地位,他们的戏曲活动介于北京市井梨园戏曲活动与宫廷戏曲活动之间。旗人对戏曲的喜爱由来已久,早在入关之时,他们便表现出对戏曲的酷爱。顺康雍三朝是北京旗人戏曲活动形态的孕育期,晚清民国北京旗人戏曲活动的诸形态,皆在此时形成。道咸时期,受到宫廷戏剧变革的深刻影响,旗人戏曲活动重心集中到北京的王公贵族府邸及市井梨园。在旗人捧角之风的影响下,清末伶人的社会地位迅速提高。旗人沉迷戏曲的行为,引起了当朝者的诸多不满。为了阻拦旗人观剧,政府遂颁布了许多禁戏条例。这些举措虽对旗人的观剧活动带来了许多不便,但是它最终还是淹没在旗人高涨的嗜戏热潮中。晚清民国北京旗人对近现代戏曲发展的贡献集中在三点:演剧、研究、创作。演剧方面,乾隆朝的《燕兰小谱》所记白二、八达子,是第一代技艺卓群的旗籍伶人。晚清旗人登台唱曲者更多,并在清末民国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票房”与“票友”是旗人对中国戏曲文化的特殊贡献,亦真实反映出旗人演剧水准的上乘。戏曲研究作为晚清民国北京旗人戏曲活动形态的重要方面,展现了旗人对戏曲的深层认知。昭梿的《啸亭杂录》、崇彝的《道咸以来朝野杂记》等笔记,描绘了许多京师戏曲活动场景,反映出此期旗人戏曲关注视角的变化。旗人真正意义上的戏曲研究,肇始于清末民国的庄清逸、溥侗等人。穆儒丐、景孤血、华粹深、傅惜华、郑骞、吴晓铃等人在民国时期的戏曲研究,更是近代戏曲研究队伍中的重要力量。此外,北京旗籍戏曲研究者的曲艺研究也颇具特色。晚清民国北京旗人的戏曲创作收获颇丰。绵恺、顾太清等旗人的戏曲创作,标志着旗人古典戏曲创作的终结。而以载阔亭、庄清逸为代表的皮黄戏剧作家,又助力了清末民国皮黄艺术的发展。在晚清民国北京旗人戏曲活动中,王公贵族是尤为特殊的一个群体。长期居住北京的八旗王公贵族有机会参与紫禁城内的戏曲活动,并对宫廷演剧产生实质性影响。各王公贵族府邸内的戏曲活动也十分精彩,往往家族内几代成员都表现出对戏曲的极大热情。昆弋戏在晚清北京八旗王公贵族府邸的戏曲观演中占有很大比重,这与皮黄戏早已风靡北京市井梨园全然不同。清代的“王府戏班”是戏班史上一个响亮名字,自乾隆朝允禄府上的大成班始,王府戏班延续数百年。清末奕诉、奕譞和善耆府内的戏班,不仅繁荣了当时京师剧坛,更是对近代北方昆曲的发展产生了直接、深远影响。为了真实呈现晚清民国北京旗人戏曲活动的演进过程,笔者在研究过程中使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如大量使用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军机处录副奏折》、《宫中档案》、《内务府来文》等档案,以及晚清民国的报刊杂志、日记等。又为了使研究成果更加可信,笔者还进行了诸多数据统计与分析的工作。同时,笔者也十分注重对戏曲文物、戏曲图像的探讨。

李晓明[10](2016)在《清代宝应刘氏家学考述》文中提出宝应刘氏家学历经三百馀年的传承而不堕,在学术史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一门造就学人五十馀位,着述二百三十种,且代不缺人,时不乏书,大体呈现出稳定的发展态势。其中绝大多数学人与着述出现在清代,这在清代学术史上实属罕见。刘氏家学以时代学术发展为背景,根植于扬州优厚的人文环境,充分吸收王懋竑、朱泽沄、惠栋、戴震诸贤之长。而在族内,以本宗先祖刘永澄为标榜,敬奉祖训,注重谨身节用;维系香火,保障诗书传家;与扬州诸多学者形成姻娅集团,保持学术资源的互补,这都使得宝应刘氏始终具有旺盛的学术生命力,兼取汉宋之长,能够做到经世致用。经学方面,宝应刘氏以治《论语》为核心,刘台拱《论语骈枝》开其端,刘宝树《经义说略》赓续之,刘宝楠《论语正义》集大成,刘恭冕则不断补正。经过三代四人的不懈努力,宝应刘氏终在《论语》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另外,刘台拱擅长三礼,刘宝树遍及群经,刘恭冕始治今文,他们在上述经学领域的成绩均是可圈可点的。史学方面,刘心学秉承先志,以东林为独特视角,以《两朝从信录》与东林奏疏为史源,删繁举要,编成《四朝大政录》一书,以补《明史纪事本末》之未备。刘氏学人多有史论之作,对季札、伍子胥、韩信、萧何等历史人物,以及“周公居东”、缠足等历史事件与现象多有评论,他们认真分析,绝不人云亦云,本着历史事实为出发点,以维护国家利益为旨归,对封建不正之风亦多有批判与屏弃。校勘学方面,刘台拱校勘群籍,《国语补校》《荀子补注》《淮南子补校》《方言补校》均是其校勘力作,其间刘氏一秉实事求是之态度,利用多种校勘方法,对讹误现象多有驳正,形成了重视异文、明其所以、态度审慎、校注一体等特点,其成果得到了多位古今学者的肯定。刘恭冕之年少遗文《韩非补校》,较早利用类书以作“他校”之助,总体上客观谨严,多有精彩论断,继承了刘台拱校注一体之特点,于此可窥探其早年的学术根基与治学旨趣。地方文献方面,刘氏致力于地方文献的编纂,多人参与扬州方志之纂修,刘中柱《宝应名胜志略》、刘台斗《下河水利集说》与《黄河南趋议》、刘赞勋《重修宝应县志辨》、刘宝楠《宝应图经》则是私修方志的代表,这些地方文献或详载名胜以补未及,或集合治河经验以资政,或对旧志多有裨补与勘正,或利用考证之法、历数“邗沟十三变”,对于保存宝应当地的历史与文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刘恭冕则在入主湖北经心书院之后,承担当地多部府县志的编修工作,另外还编写了《湖北通志》之凡例,践实了其方志学主张。晚清的刘岳云,在继承家学传统的基础上,师从多人,博观约取,成为当时少数“兼赅中西”的学者。他有感于每况愈下的时局,投入经世救亡的大潮中,其所建言建策,在当时颇具现实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刘岳云在西学大肆输入、传统频遭质疑的情形下,遍搜古代典籍之科技史料,对比中学与西学,成就了“西学中源”的集大成之作——《格物中法》。总而言之,宝应刘氏家族学人众多,着述丰富,在经学与地方文献编纂上具有突出成就,于史学与校勘学亦有建树。刘氏一门历经三百年的学术史,是清代家学传承的典型范例;刘氏学人为学实事求是,注重经世致用,是清代扬州学派的重要代表,对当地乃至全国的学术文化发展均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二、《四库禁毁书丛刊》二期工程启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四库禁毁书丛刊》二期工程启动(论文提纲范文)

(2)齐如山所藏古籍文献的整理与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
    三、研究重点与难点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齐如山及其所藏古籍文献
    一、齐如山生平
    二、齐如山藏书来源
        (一)戏界各种公共场所
        (二)梨园世家
        (三)清宫
        (四)市面及街上小摊
    三、齐如山藏书之分类构成
    四、齐如山藏书珍本举例
第二章 齐如山对所藏古籍文献的整理与保护
    一、原生性保护
    二、撰写书籍题跋与钤印
        (一)书籍题跋
        (二)藏书印
    三、陈列古籍文献
    四、编纂出版存藏目录
第三章 齐如山所藏古籍文献在当代的保护与利用
    一、齐如山藏古籍文献的当代留存情况
        (一)国内藏书情况
        (二)海外藏书情况
    二、齐如山藏古籍文献的当代保护模式
        (一)海外古籍回归及应用
        (二)古籍数字化保护
        (三)古籍出版保护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齐如山藏古籍文献统计表
附录二: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藏齐如山古籍文献
附录三: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藏齐如山古籍文献
后记

(3)长沙地区所见东汉简牍词汇专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材料的选择
    第二节 长沙东汉简的出土、整理情况及内容介绍
    第三节 研究现状概述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释文校订
    凡例
    第一节 《东牌楼汉简》释文校订
    第二节 《五一广场汉简》释文校订
    第三节 《尚德街汉简》释文校订
第二章 长沙东汉简语料特徵与词汇特点概述
    第一节 长沙东汉简的语料特徵
    第二节 长沙东汉简的词汇特点
第三章 长沙东汉简的词语类聚
    第一节“动员”概念词语类聚
    第二节 “立即马上”概念词语类聚
    第三节 “诉讼程序”概念词语类聚
    第四节 “冲突争斗”概念词语类聚
    第五节 “市场活动”概念词语类聚
第四章 长沙东汉简所见古白话词研究
    第一节 旧概念的形式创新
    第二节 旧形式的意义变化
第五章 长沙东汉简所见量词研究
    第一节 长沙东汉简所见量词分类描写
    第二节 量词新见用法考察
第六章 长沙东汉简所记物价及相关名物词研究
    第一节 长沙东汉简所记物价具列
    第二节 长沙东汉简所见物价规律及相关名物词考释
参考文献
附录一:《五一广场汉简》新旧整理号对照表
附录二:《东牌楼汉简》释文校补成果汇总(2014——2020)
附录三:长沙东汉简所见地名索引
附录四:长沙东汉简所见职官名索引
後记

(4)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原因及意义
    二、课题名称的范畴界定及学理依据
    三、本课题的学术研究回顾
    四、既往研究成果的反思
    五、研究内容概述
上编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的形成
    第一章 晚清民国虞山诗人的诗学思想演进
        第一节 道咸时期虞山诗坛:“性灵”风落潮与“虞山诗派”回春
        一、延续、修正孙原湘的性情说
        二、承继清初虞山诗派
        三、虞山诗人对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战争的现实书写
        第二节 同光宣时期虞山诗人对宗宋祧唐及宗唐诗学传统的坚守
        一、承继钱谦益宗宋祧唐的诗学思想
        二、与同光体异趣的宗宋诗人
        三、同治、光绪、宣统时期虞山宗唐诗风
        四、光宣时期虞山诗坛的新诗接受者及革命诗人
        第三节 民国时期虞山诗人的诗史精神与诗学宗向新变
        一、虞邑诗人对钱谦益的尊崇
        二、宗唐诗人的诗学变化及革命诗人的诗风转变
        三、虞山诗人保存国粹的努力
        四、虞山诗人重视乡邦文化建设
    第二章 乡邦文化与晚清民国虞山地域诗学的发展
        第一节 虞山文人诗歌中的“红豆”意象——兼谈钱谦益在虞山后学中的接受进程
        一、芙蓉庄红豆与虞山文人的“红豆”情结
        二、虞山红豆诗歌的多样内涵
        三、民国时期虞邑文人引领的红豆研究热潮
        四、钱谦益在虞山后学中的接受过程
        第二节 藏书、读书与虞山文人的诗歌创作
        一、虞山藏书流派的形成及其特色
        二、藏书、读书、诗歌创作的相互促进
        第三节 诗画互动关系与虞山文人题画诗创作
        一、虞山画派的艺术特色及诗画的互动关系
        二、以人物情事为主的题画诗
        三、虞邑题画诗创作的家族性
        四、以画理阐诗学
    第三章 才媛、义庄、科举与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形成
        第一节 才媛与文学世家网络的形成、延续
        一、文学夫妻
        二、母教与家学的传承
        第二节 义庄、家训与家族教育
        一、义庄为家族教育提供经济支撑
        二、家训为家族教育提供制度保障
        第三节 科举与诗书之家
        一、科举:世家望族形成与维持的正途
        二、科举仕宦对诗歌创作既促进又制约的双重关系
        三、科举家族对晚清民国虞山地域诗学的贡献和影响
    第四章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的交互与呈现
        第一节 常熟家集的编刊及其文化意蕴——以对家集序跋为中心的考察
        一、晚清民国常熟家集的存目及其时间分布
        二、家集:家谱的另一种呈现形态
        三、晚清民国常熟家集的形态
        四、家集的主要内容:诗歌与试艺
        五、家集中的女性
        第二节 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存目、编选及其诗学特色
        一、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存目
        二、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编选
        三、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选诗特征
        第三节 结社酬唱活动盛况
        一、晚清民国虞山地区诗社简况
        二、晚清民国虞山地域文士联吟酬唱活动
        三、晚清民国虞山文士结社酬唱之风兴盛原因、特色及对地域诗学的贡献
下编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专题研究
    第五章 虞山诗坛“性灵诗风”的风靡与消解——以孙氏家族为考察对象
        第一节 孙原湘与晚清虞山诗坛的演进
        一、虞邑文化与孙原湘诗学理念的形成
        二、孙原湘与吴蔚光诗歌创作理路的异同
        三、“性灵之风”与嘉道时期的虞山诗坛
        四、清末民初性灵诗风的消解
        第二节 孙雄诗学思想中的家学渊源——兼谈《道咸同光四朝诗史·甲集》的编刊及选诗理念
        一、性情·诗史·忠孝——孙雄于孙原湘诗学思想的继承
        二、《道咸同光四朝诗史·甲集》的刊印
        三、由《四朝诗史·甲集》论及孙雄的选诗理念
    第六章 杨氏家族的诗艺传承与诗学宗向变化
        第一节 晚清民国虞山杨氏家族行传、着述
        第二节 杨氏家族的诗艺传承——兼论杨沂孙诗作中的劫后记忆
        一、杨景仁:诗学陶、苏,诗风本色无雕琢
        二、杨希钰:诗近陶、苏、陆,诗风率直
        三、杨沂孙诗歌内容与诗学宗向
        第三节 清末民国杨氏家族诗学代表——力振唐音的杨圻
        一、杨圻研究综述及上图藏《江山万里楼诗钞》誊清稿本发掘
        二、杨圻宗唐趣尚
        三、杨圻诗学风格的转变
    第七章 翁氏家族的隆起及其在清末虞山诗坛地位的确立
        第一节 晚清民国常熟翁氏家族的生平及着述
        第二节 翁心存早年的学习经历及其诗歌创作
        一、家庭教育与幕府生涯——翁心存早年的学习经历
        二、翁心存的诗歌创作
        三、翁心存对子女及虞邑后学的教育与提携
        第三节 从消遣到遮蔽:翁同龢诗歌创作的心理变迁
        一、翁同龢诗集的刊印及文献缺失
        二、“君亦能诗耶”:翁同龢居京时期的诗歌创作
        三、古籍的鉴赏、收藏活动与翁同龢的诗歌创作
        四、翁同龢晚年诗歌中的“庙堂”想象
    第八章 晚清民国虞山诗坛的“唐宋兼采”——以汪氏、钱氏、单氏家族为中心
        第一节 汪氏家族的学韩风尚
        一、汪氏家族的“状元诗人”
        二、汪佑南
        第二节 兼采众长、关注民生:虞山钱氏家族的诗学及诗艺
        一、钱氏家族的世袭及对钱谦益的追忆
        二、钱氏家族的诗歌创作
        三、钱育仁领导下的虞社
        第三节 晚清民国虞山单氏家族诗学研究
        一、诗法少陵与昌黎:康乾时期的单氏诗人
        二、兼采众家:晚清的单学傅与单良玉
        三、《海虞诗话》的编纂及其编选特色
    第九章 虞山文学世家的西昆风尚——以庞氏、张氏家族为中心
        第一节 庞氏家族的崛起及庞树阶“不专事色相”的西昆诗风
        一、庞氏家族成员的生平及着述
        二、积学励行与“贻安堂”庞氏的崛起
        三、虽尚西昆然更崇本色——庞氏家族的诗学实践与新变
        第二节 张氏家族的诗风演进与张鸿掀起的清末虞山西昆热潮
        一、张燮的藏书与写诗
        二、张定鋆
        三、伉俪情深的张蓉镜与姚畹真
        四、吴下西昆的旗帜——张鸿的生平及其诗歌创作
        第三节 清末民初吴下西昆的诗风演进、诗歌理念及其诗学成就
        一、“西砖酬唱”与清末吴下西昆诗风的兴起
        二、吴下西昆的诗歌理念及其兴盛原因
        三、以史入诗、以诗鉴史——吴下西昆的诗学特色及其艺术上的得失
    第十章 宗氏家族兼采众长与自抒机杼诗学路径的形成——兼论民国教授诗人宗威、宗白华
        第一节 虞山宗氏家族的源流世系与诗文着述
        第二节 承继家学与转益多师:晚清宗氏家族的诗歌创作
        一、吾家多闺秀,俱各擅文辞
        二、承继家学与转益多师
        三、宗氏家族的诗学主张
        第三节 传道授业、竞艳诗坛——民国宗威、宗白华的诗歌创作
        一、宗威的诗歌活动
        二、宗白华的旧体诗创作及其诗学思想
结语
参考书目
后记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6)对大型地方文献丛书整理出版热潮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地方文献丛书整理出版概况
    1.1 丛书整理出版的现状
    1.2 丛书编辑整理的特点
2 地方文献丛书整理出版的价值
    2.1 传承地方文化传统, 增强地方凝聚力
    2.2 发掘差异性地方文化, 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
    2.3 研究地方历史文化变迁, 发挥资政之功用
3 大型地方文献丛书的收藏困惑
    3.1 丛书收录重复, 导致图书馆重复收藏
    3.2 丛书整理不力, 质量堪忧
    3.3 丛书内容庞杂, 文献价值不高

(7)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古籍影印出版(论文提纲范文)

一、影印古籍出版的复苏、发展和突飞猛进
    (一) 复苏阶段
        1. 政策的落实和规划领导机构的成立
        2. 专业古籍出版社队伍的形成
        3. 初见成效
    (二) 发展阶段
        1. 政策的调整和加强
        2. 古籍出版队伍的壮大和“古联体”的成立
        3. 成就斐然
    (三) 突飞猛进阶段
        1. 规划的调整与资助经费的增加
        2. 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和“古工委”的成立
        3. 巨大的成就
二、数字时代古籍影印的趋势与特点
三、当下影印图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1.选题重复混乱, 跟风抄袭严重
    2.底本来源不正, 印刷质量较差
    (二) 解决问题的对策
四、余论:影印理念的发展———修还是不修?

(8)明代南直隶兵防体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二、相关研究史综述
    三、相关原始文献及文献学研究综述
    四、本文研究内容与创新
    五、说明
第一章 明前期京师到留都的兵防演变(1368-1464)
    第一节 京师之兵防(1368-1402)
        一、京城驻兵
        二、京畿驻兵
        三、有事命将与与京军之居重驭轻
        四、海防建设与防倭
    第二节 两京制的形成与确立
        一、洪武年间两京格局初创
        二、明成祖迁都北京,两京制正式确立。
        三、洪熙年间的反复至正统年间两京制的最终确立
    第三节 留都兵防之成立
        一、南京守备与京营
        二、南直隶的卫所与军役
        三、提督南直浙闽海道捕倭都指挥
    第四节 留都兵防的再整合
        一、南京守备班子的齐备化与京营的调整
        二、扬州备倭
        三、南北巡抚兼督南畿卫所
    小结
第二章 明中叶操江和巡江的强化与统合(1465-1521)
    第一节 操江都御史的成立
        一、操江武臣兼管巡江
        二、仪真守备复置和九江守备的增设
        三、巡江御史与操江都御史的增设
    第二节 兵备道的设置与文臣提督军务权力落实
        一、颖州兵备道
        二、苏松常镇兵备道
        三、徐州兵备道
        四、九江兵备道
    第三节 南京守备班子的调整
        一、任职人员出身资格的变化
        二、参赞专用南京兵部尚书
        三、南京守备与操江都御史的关系
    小结
第三章 嘉靖防倭与直浙兵防整合及提督文官扩权(1522-1562 年)
    第一节 防倭与营兵制的全面推广
        一、嘉靖倭乱
        二、从江淮总兵官到江南北分设副总兵的演变
        三、各参游守把的增设
    第二节 直浙兵防的整合
        一、浙直总兵官的设置与浙直合镇
        二、直浙闽总督的设置与平倭统筹
        三、南北巡抚与操江都御史提督军务权力的变化
        四、兵备道的增设
    第三节 兵源的变化
        一、卫所军与操军的缺额
        二、客兵的调用
        三、民兵与雇佣兵的征召
        四、将帅家丁
        五、抗倭兵饷
    第四节 兵变与南京参赞兵部尚书的扩权
        一、池河营与振武营兵变
        二、南京京营统帅体制的问题
        三、参赞机务南京兵部尚书的扩权
    小结
第四章 南直隶兵防四子防区体制的定型与运作(1563-1620)
    第一节 四子防区的定型与协同
        一、操江都御史与南北巡抚信地划界
        二、四子防区的定型
        三、南直隶防汛协同
    第二节 文臣提督军务权力在基层进一步落实
        一、兵备道的调整
        二、海防同知和江防同知的设置
    第三节 四子防区的统合与内部权力制衡
        一、参赞机务南京兵部尚书扩权的确认
        二、守备体制的内部制衡
        三、文武相制与操抚颉颃
    小结
第五章 南直隶兵防与弘光政权(1621-1645)
    第一节 明末动乱与南京兵防的应对
        一、明末统治危机
        二、南直隶兵防的调整
        三、南京京营的整顿
    第二节 南直隶军事力量的再构成与弘光政权的建立
        一、南直隶兵防面临的严峻形势
        二、南直隶兵防与弘光政权的建立
        三、南直隶军事力量的再构成
        四、留都难系偏安
    小结
结论
附录
    附录一:南京守备出身与任期
    附录二:协同守备出身与任期
参考文献
后记

(9)晚清民国北京旗人戏曲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原由及意义
    二、课题名称的范畴界定及学理依据
    三、本课题学术研究的回顾
    四、既往研究成果之反思与检讨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晚清民国北京旗人戏曲活动的整体演进
    第一节 清前中期北京旗人戏曲活动形态的形成
        一、入关前满洲地区的戏曲活动——旗人观剧热潮的萌生
        二、清前期北京旗人的戏曲活动——旗人戏曲活动形态的形成
        三、乾隆朝北京旗人戏曲活动的新变
    第二节 道咸两朝北京旗人戏曲活动中心的下移:由道光元年裁撤外学伶人说起
        一、道光朝内廷演剧变革及对北京八旗贵族戏曲活动的影响
        二、道光朝北京戏曲活动的发展与旗人观演剧活动的转变
        三、咸丰朝后期旗人戏曲活动的回暖
    第三节 同光两朝旗人观剧活动的高涨——兼谈清末伶业地位的提高
        一、同治朝内城演剧场所的复苏
        二、光绪朝中后期伶业地位的提高——以旗人与伶人关系的检讨为中心
        三、王朝的衰落与最后的放纵:宣统朝旗人“忘我”的戏曲活动
        四、清末社会舆论关于旗人戏曲活动评论的两极分化
    第四节 民国八旗族裔社会地位的变化及他们的戏曲活动
        一、北京八旗社会的瓦解:民国初期北京旗人的社会地位与生计状况
        二、民国八旗贵族的遗民世界及他们的观演剧活动
        三、民国时期北京旗人戏曲活动形态的多样
第二章 晚清民国北京旗人的观剧活动
    第一节 晚清民国北京八旗王公贵族府邸观剧活动考述
        一、庄王府观剧历史之久远
        二、恭王府观剧之瞩目
        三、庆王府观剧之奢靡
        四、车王府观剧内容之丰富
        五、醇王府观剧之痴迷
        六、肃王府观剧、演剧、编剧等多样的戏曲活动形态
        七、晚清民国北京八旗王公贵族府邸的戏楼(台)
        八、晚清民国北京八旗王公贵族府邸观剧活动的整体特点及戏曲史地位
    第二节 晚清禁戏法令与旗人观剧环境的建构
        一、承上启下的嘉庆朝:晚清北京旗人观剧活动环境的初步建构
        二、言无二贵、法无两适:道光朝对北京旗人观剧活动的严厉查禁
        三、查禁力度的衰退:咸同两朝对北京旗人观剧活动的管控
        四、亡羊补牢:光宣时期对北京旗人观剧活动的查禁
        五、晚清政府针对旗人的观剧法令及其效力:辩证看待禁戏举措与京师旗人的赏戏行为
        六、相得益彰:晚清中央针对旗人与全体民众的禁戏法令之比较
    第三节 晚清民国“关公戏”、“包公戏”在旗人生活圈的盛行
        一、晚清北京“关公戏”与“包公戏”的扮演与禁演
        二、一场由上而下的“关公戏”改革——晚清八旗观演文化影响下《青石山》曲本的革新
    第四节 晚清民国旗人观剧氛围影响下的旗装戏形成与发展
        一、晚清八旗贵族文化的哺育——旗装戏的形成
        二、萧太后——旗装戏形成的标志
        三、从萧太后到铁镜公主——旗装戏的转型
第三章 晚清民国北京旗人的演剧活动(一)
    第一节 晚清民国北京戏曲舞台上的旗籍伶人
        一、政府对旗人登台唱曲的无奈与妥协:晚清旗籍伶人纷纷涌现的客观原因
        二、崭露头角——道光朝至光绪初年的旗籍演员
        三、演剧队伍的壮大——清末民初的旗籍伶人
        四、走出北京:民国中后期的旗籍伶人
    第二节 晚清北京票房的形成与发展
        一、由龙票谈及民国文人对票房及票友产生原因的错误认识
        二、从曲艺到戏曲——晚清票房活动内容的转变
        三、晚清北京的票房分布及其发展
    第三节 晚清民国北京旗籍票友的演剧活动及其影响
        一、旗人玩票之风的盛行
        二、旗籍票友下海的主客观原因
        三、晚清民国旗籍票友的艺术成就及其影响
第四章 晚清民国北京旗人的演剧活动(二)
    第一节 晚清北京八旗王公贵族组织宫廷演剧活动考论
        一、晚清八旗王公向昇平署进呈伶人
        二、晚清八旗王公组织宫廷礼乐活动
        三、晚清八旗王公贵族观演内廷演剧活动
        四、内务府大臣对宫廷戏剧活动的管控
        五、晚清八旗王公贵族组织宫廷演剧活动对宫廷演剧文化的影响
    第二节 晚清民国北京八旗王公府邸内演剧活动的承担者:王府戏班活动考论
        一、晚清王府戏班的基础:乾嘉时期的“王府大班”、“王府新班”以及“和春班”
        二、王府戏班运营模式在嘉庆朝至同治朝的新变与回归
        三、清末王府戏班的鼎盛——奕譞和善耆的王府戏班
        四、晚清王府戏班的戏曲史贡献
第五章 晚清民国北京旗人的戏曲研究
    第一节 晚清民国北京旗人笔下的戏曲活动记载
        一、昭梿的“尚昆抑弋”——兼谈九思堂本对《啸亭杂录》原本的删改
        二、《道咸以来朝野杂记》中纷繁多姿的京师戏曲活动
        三、晚清民国北京旗人笔记中戏曲史料的变化
    第二节 晚清民国北京旗人戏曲研究的专案探讨
        一、以示忠心、阐扬风教:爱新觉罗·绵恺与《灵台小补》
        二、对皇族观演文化的探讨——末代庄亲王爱新觉罗·溥绪的戏曲研究
        三、近代戏曲批评史上的奇葩——“遗民”穆儒丐和他的戏曲研究
        四、古人所以馀裕,后进所以莫遑:傅惜华、吴晓铃、郑骞等学者民国期间的戏曲研究
    第三节 晚清民国北京旗人戏曲研究的动因、视角
        一、夫文心者,言为文旨用心:研究之动因与肇始
        二、性各异禀:旗人戏曲研究视角的独特
        三、旗籍戏曲研究者对北京传统曲艺研究的推动
第六章 晚清民国北京旗人的戏曲创作
    第一节 晚清北京旗人的杂剧创作
        一、绵恺及其杂剧《业海扁舟》
        二、存韫斋
        三、佑善
    第二节 场上之曲——晚清民国北京旗人的皮黄戏创作
        一、晚清民国皮黄戏创作的重要力量:京师旗籍票友
        二、载阔亭与庄清逸“因人设戏”的编剧实践
        三、清末民国京师旗籍票友皮黄戏创作的意义及影响
    附:明清宗室视野下的清代宗室子弟的戏曲创作
        一、根干丽土而同性——清前中期八旗宗室剧作家及其剧目
        二、循环相因——宗室剧作家创作之因袭与传承
        三、参伍因革,通变之数——晚清民国宗室剧作家创作的新变与革新
结语
    一、社会阶层的差异与戏曲活动的差别
    二、晚清民国北京旗人戏曲活动对当下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借鉴意义
    三、本课题研究的方法心得
附录一: 晚清民国北京旗人戏曲活动编年(晚清部分)
附录二: 晚清民国北京旗籍名伶点将录
附录三: 晚清民国北京旗籍剧作家及剧目知见录
参考书目
后记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10)清代宝应刘氏家学考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一) 对扬州学派的综合研究
        (二) 对宝应刘氏家学的宏观研究
        (三) 对宝应刘氏学人的个案研究
第一章 宝应刘氏家学兴起的背景
    第一节 时代背景
    第二节 人文环境
    第三节 家学渊源
        一、明代刘氏先祖着述汇考
        二、刘永澄学行之影响
    第四节 师友影响
        一、惠栋与戴震
        二、王懋竑与朱泽沄
第二章 宝应刘氏家学传承与着述稽考
    第一节 宝应刘氏的历久传承
        一、恭奉谨身节用之祖训
        二、维系诗书继世之传统
        三、汲取联姻世家之给养
        四、顺应学术发展之趋势
    第二节 宝应刘氏家族着述稽考
        一、康雍时期
        二、乾嘉时期
        三、道咸时期
        四、同光时期
        五、对刘氏着述的统计分析
第三章 宝应刘氏之经学
    第一节 刘台拱的经学成就
        一、刘台拱的生平大略
        二、《论语骈枝》的学术成就
        三、《经传小记》的礼学思想
    第二节 刘宝树与《经义说略》
        一、刘宝树的生平大略
        二、《经义说略》的学术价值
    第三节 刘宝楠与《论语正义》
        一、刘宝楠的生平大略
        二、《论语正义》的撰述目的、续撰及初刻问题
        三、《论语正义》的学术特色
    第四节 刘恭冕的《论语》学成果
        一、刘恭冕的生平大略
        二、《论语正义补》的续补之功
        三、《何休注训论语述》对何休之说的评论
第四章 宝应刘氏之史学
    第一节 刘心学与《四朝大政录》
        一、刘心学的生平大略
        二、《四朝大政录》的史料来源
        三、《四朝大政录》的史学价值
    第二节 刘氏学人的史论
        一、对历史人物的评论
        二、对历史事件及现象的评论
第五章 宝应刘氏之校勘学
    第一节 刘台拱的群籍校勘
        一、校勘事例举证
        二、校勘方法
        三、校勘特点
        四、成就与不足
    第二节 刘恭冕《韩非子补校》考略
        一、《自序》考释
        二、具体内容
        三、成就与不足
第六章 宝应刘氏之地方文献的编纂
    第一节 刘中柱与《宝应名胜纪略》
        一、刘中柱的生平大略
        二、《宝应名胜纪略》的编纂动机与特色
        三、《宝应名胜纪略》的主要价值
    第二节 刘台斗与水利文献
        一、刘台斗的生平大略
        二、《下河水利集说》的主要价值
        (一) 辑录了多种水利奏疏及史志材料
        (二) 表达了自己的主要水利观点
        三、《黄河南趋议》的治河思想
    第三节 刘赞勋与《重修宝应县志辨》
        一、《重修宝应县志辨》的编纂动机与补正之功
        二、《重修宝应县志辨》所体现出的经世思想
    第四节 刘宝楠与《宝应图经》
        一、《宝应图经》的特点
        二、《宝应图经》的成就
    第五节 刘恭冕与湖北地方志
        一、参与多部州县志的编纂
        二、拟纂湖北省志之凡例
第七章 晚清刘岳云学行考述
    第一节 生平大略与学术渊源
        一、生平大略
        二、学术渊源
    第二节 治学特点
        一、汉宋兼采
        二、经世致用
        三、兼赅中西
    第三节 学术成就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四、《四库禁毁书丛刊》二期工程启动(论文参考文献)

  • [1]近二十年温州乡邦文献整理出版概况[J]. 洪振宁. 温州文物, 2020(01)
  • [2]齐如山所藏古籍文献的整理与保护研究[D]. 黎冬瑶.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3]长沙地区所见东汉简牍词汇专题研究[D]. 缪恺然.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4]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D]. 吕姝焱.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5]“四库学”新史料 目录学新成果——读《四库全书初次进呈存目校证》[J]. 张焕玲. 长安学术, 2018(01)
  • [6]对大型地方文献丛书整理出版热潮的思考[J]. 邹爱芳.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18(04)
  • [7]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古籍影印出版[J]. 南江涛. 中国出版史研究, 2018(01)
  • [8]明代南直隶兵防体制研究[D]. 苏辰. 东北师范大学, 2017(12)
  • [9]晚清民国北京旗人戏曲活动研究[D]. 梁帅.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
  • [10]清代宝应刘氏家学考述[D]. 李晓明. 华中师范大学, 2016(12)

标签:;  ;  ;  ;  ;  

“四库禁毁书系列”项目二期开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