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追寻一个可亲可敬的人——《公仆本色》一文的采写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罗梅菊[1](2020)在《陆诒抗战时期战地报道研究》文中提出陆诒是中国抗战时期着名的战地记者,与范长江、孟秋江齐名。他1931年进入新闻界。抗战期间,他先后在《新闻报》《大公报》和《新华日报》担任战地记者。陆诒的战地报道,真实记录了抗战的历史,为抗战宣传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陆诒的战地记者生涯可谓是九死一生,他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在“一·二八事变”后的第二天,他开始进入战场采访。此后,他经常不顾个人的生命安危往返于各大战场,其兢兢业业的奉献精神令人钦佩不已。在多年的战地采访中,他留下了大量的战地报道,积累了宝贵的采访经验。在报道内容层面,陆诒的战地报道既有战争局势的报道和分析,也有对战时微观问题的关注。他采访抗日将领、报道战场形势、宣传抗战政策和主张,他还关注底层民众和士兵群体等方面。在写作特色层面,他深入细致的采访,使他获得具体、完整、权威的事实,他用典型增强报道的宣传力度;他挖掘细节、描写场景、灵活运用叙事方式,用引人入胜的叙事技巧使报道深入人心;他的词句朴实无华、报道饱含感情,增强了报道的可读性,使报道通俗易懂。在历史影响和当代启示层面,陆诒的战地报道不仅发挥了积极的战时教育和战争动员的作用,还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和丰富的采访经验。作为一名爱国青年,陆诒以实现抗战的最后胜利为出发点,积极拥护党的抗战主张,热情宣传党的抗战政策,坚持在报道中鼓舞民众团结抗战。他站在客观的立场,从事实出发,对国民党的抗战将领有赞扬也有批评。他对日本侵略者的痛恨和对百姓的关怀之情从文字之中流露出来。
张雷[2](2020)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文中认为一个人的挺立,依靠的是脊梁;一个民族的崛起,支撑的是精神。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但需要遍地林立的物质大厦,更需要建造巍峨耸立的精神大厦。人是精神的载体,人物报道是传播和塑造社会主流价值观、引导主流舆论的利器,也是建造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重要载体。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报,作为中国人民的“第一大报”,70多年来,一代代人民日报的新闻工作者,秉承党中央机关报的历史使命,书写着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战斗、生活、建设、发展的当代史,描绘着新中国精神大厦的图谱,形成了独特的人物报道传统。2014年8月18日,《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经由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这个指导意见的通过,标志着“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被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有了系统的顶层设计。在党中央领导下,打响了一场以传统主流媒体为主体、夺取移动互联网时代主流舆论阵地的攻坚战。作为党中央机关报、主流媒体排头兵和主力军,人民日报抓住媒体融合的时代机遇,坚持“一手抓技术,一手抓内容”,在依托“中央厨房”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的同时,不断提高优质内容生产能力,把人物报道这一传统优势和长处发挥到了极致,人物报道的栏目创新也进入了新的活跃期。根据本研究所做的全样本统计,2014年8月至2019年4月,人民日报共刊发人物报道9000多篇,月均150余篇,其中三分之二以上为栏目稿,涉及栏目387个,新开设栏目197个,人物报道由以往的“多栏目”格局演化为“多栏目集群”的新格局。以人物的精神为“特殊材料”,以栏目建设为主体,人民日报在其版面、网页、移动新媒体上构建起一种类似当今“摩天大楼”所普遍采用的“巨型框架+核心筒+加强桁架”结构,映射出“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生动镜像。2014年之后,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格局发生变化:首先是典型报道栏目多样化、立体化、系统化:重大典型报道以“时代楷模”宣传为核心,“时代先锋”、“先锋足印”、“最美基层干部”、“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四大栏目“鼎足之势”,各类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不断推陈出新。这四大栏目与“时代楷模”以及众多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结合在一起,就构筑起了一座精神大厦的“核心筒”。2013年之前,人民日报已经出现多个大型常设普通人故事栏目,并形成了“人生境界”、“劳动者之歌”、“身边的感动”、“暖流”等多个栏目“接力”的局面。2014年之后,人民日报以“普通人”为报道对象的栏目由过去的“接力”,发展到“栏目集群”,“新春走基层”、“点赞中国”、“故事·百姓影像”、“守望”、“行进中国·精彩故事”、“发现身边”等新栏目与“劳动者之歌”齐头并进,交相辉映,形成了一种类似超高层建筑上围绕在“核心筒”周围的“巨型框架”结构。在人民日报四大类栏目集群当中,还有一类数量较大的“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基本上都是为了适应阶段性主题宣传而设置。这些人物报道栏目均为战役性主题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仅仅围绕特定主题,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故事,通过人的故事来鼓舞人心、凝聚人心、激励人心,形成了人民日报建设民族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人民日报上的人物报道,走过了70多年的光辉历程,书写了一代代中华儿女的生动故事,树立了一个个光辉的典型、榜样、楷模。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之下,借助最新的“中央厨房”全媒体运行平台,人民日报的人物报道也探索出一条“用全媒体手段讲述人物故事”的新路径,开创出一个个全新的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构筑起中华民族精神大厦最具创新色彩、时代特色的“塔尖”。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的实践,为构建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提供了宝贵的参照,也启发了更多的思考:任何一座高楼大厦,要想巍然耸立,矗立不倒,必须打好坚实深厚的基础。当代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深深植根于中华儿女的内心深处,巍然耸立在党心民心的基础之上。党心和民心,是这座大厦的基础和生命力所在。筑牢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基础,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不忘初心锤炼党魂,使精神大厦的“核心筒”根深蒂固;二是扎根人民凝聚民心,使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牢不可破;三是守正创新做强媒体,使精神大厦的“建筑师”坚强有力。
董波[3](2020)在《唯物辩证法论战中艾思奇哲学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选题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的视角,试图以艾思奇哲学思想为切片,去观察唯物辩证法论战时期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时代变迁。唯物辩证法论战是同时期经历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论战(方克立先生语)。唯物辩证法论战是对中国社会性质论战的总结,它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唯物辩证法论战中艾思奇哲学思想的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唯物辩证法论战研究,也有利于进一步深化艾思奇早期哲学思想研究,也有利于应对新时代的反唯物辩证法的挑战。当前一股新的反唯物辩证法的浪潮袭来,公开挑战辩证法,不仅仅限于学术争鸣,而且渗透到网民大众之中。新挑战的特点是新平台、新话语、新包装。国内反对势力用互联网上的隐蔽身份作掩护,对唯物辩证法展开了新的更加恶毒的攻击,他们“戏侃马克思”、虚无辩证法、贬低辩证法、恶搞辩证法,在大众中传播唯物辩证法有害论、无用论。面对挑战,我们应当从唯物辩证法论战中获取力量和智慧,以新大众化策略反击妖魔化唯物辩证法,在青年中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国内外学者对唯物辩证法论战的关注和研究并不丰富,在一些基础性问题或关键性问题上还颇有争议。本选题旨在通过对唯物辩证法论战中的艾思奇哲学思想研究,以论战中的艾思奇为纵线,以相关论题为横线,以若干理论问题为暗线展开论述。本课题主要采取了文献研究方法、比较与归纳方法、分析与综合方法、系统研究方法等。唯物辩证法论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其一,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社会混乱不堪,思想界分化严重,对马克思主义能否救中国的问题产生严重分歧。其二,苏联的哲学论战在外部对中国唯物辩证法论战产生影响。艾思奇参与论战可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是哲学论战的准备阶段(1933.5-1936.1),第二阶段是通俗化运动中的哲学论战(1936.1-1937.10),第三阶段是中国化、现实化运动中的哲学论战(1937.10-1943.8)。本选题从辩证唯物主义宇宙观、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三个方面进行阐述,这三个方面是有机统一的。在世界观方面,艾思奇通过反对迷信、反对庸俗的唯物论、反对观念论、反对“哲学消灭论”和“心物综合论”、反对机械的唯物论、反对黑格尔的观念论等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本体论;通过真理问题的辩论、与直观主义论战、对意志自由问题的探讨、反对实用主义、反对经验主义和通俗化劳动观、反对凭头脑里的空理论下判断,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方法论方面,艾思奇通过批判一面化孤立化观点、批判取消论循环论和一盘散沙论、批判叶青关于“静”的逻辑,在论战中强调了唯物辩证法关于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观点;通过论战澄清内外因的辩证关系、澄清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批判折衷主义、批判只抓表面的方法,辨清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环节;通过论战澄清对立统一律、否定之否定律和质量互变律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值得一提的是,艾思奇与叶青关于唯物辩证法与形式逻辑(形式论理学)关系的论战给我们一些启示,包括要善于综合运用辩证思维方法,要认清叶青用形式逻辑取消唯物辩证法的实质,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辩证法唯物论。而在看待艾思奇不给形式逻辑留地盘的问题上,我们应当以“部分的错误”或小错看待之,它是可以改正的而且已经被艾思奇自己改正了;还要认识到,艾思奇将形式论理学视为形而上学和非科学,的确是论战期间的立场使然,他在不同程度还是肯定了和使用了形式逻辑的,不然,他不可能在1950年公开承认关于形式逻辑的两点错误。在历史观方面,艾思奇通过驳斥分割主义、批判无政府主义、批判“唯武器论”、批判“国情论”、批判“一盘散沙论”、批判生物学主义与调和论、批判汉奸投降理论调和论、反对空讲大众化、揭露叶青的汉奸嘴脸、驳斥爱国主义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相冲突的观点、批判“例证主义”等理论斗争传播了革命思想,坚定了抗战意志;通过批判“群众被利用说”和“盲目服从论”的英雄崇拜主义、运用阶级分析法批判胡适等的忍让主义、反对从理想口号出发、坚持理论宣传中的大众路线,批判了英雄史观,坚持大众路线;通过反驳张东荪的“未来不可测”论、批判马达救国论科学救国论、批判社会不变论和历史循环论、在论战中总结出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批判欲望决定论和地理环境决定论等唯心史观、理清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交互作用的原理,理清了社会历史发展基本规律,使唯物史观在论战中革命化。《大众哲学》等是艾思奇在论战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三化理论成果。《矛盾论》《实践论》等是毛泽东的对论战的阶段性总结,毛泽东与艾思奇的哲学交往积极影响了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这个“艾本”哲学教科书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建立的标志,初步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大众化。
陈超[4](2016)在《新时期革命历史题材雕塑艺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课题以新时期革命历史题材雕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新时期不同时代背景下的革命历史题材雕塑作品进行纵向比较与分析,重点从人物塑造、表现形式、创作手法、艺术语言及主题内容等层面进行阐述,说明特定时代的文艺观念、创作环境以及意识形态的诉求对于这一题材创作的深刻影响。根据不同时代背景下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转向,对新时期革命历史题材雕塑发展的历程做出阶段性的特征划分,梳理这一题材雕塑在新时期三十多年来的发展脉络,并探讨当下革命历史题材雕塑创作亟待面对的课题,瞻望其未来发展前景和整体走向。文章的第一部分为“革命历史题材雕塑的回归与调整”,主要以1980年代几届全国性美展中的革命历史题材雕塑和这一题材的公共纪念性雕塑作品为例,论述革命历史题材雕塑在1980年代的先期实践;第二部分为“革命历史题材雕塑的探索与突破”,重点分析了“七一”美展和“第八、九届全国美展”中革命历史题材雕塑创作的潜在价值和影响,并从表现手法、形式语言、空间环境等层面论述了1990年代革命历史题材公共纪念性雕塑的多元化探索与实践;第三部分为“革命历史题材雕塑的深化与创新”,主要从人物塑造、艺术语言、核心价值三个方面对新世纪革命历史题材雕塑创作进行重点阐述。在此部分,文章重点关注了当代雕塑发展的几个热点话题,通过分析新世纪以来几件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纪念性雕塑创作,阐述这一题材雕塑在民族化、时代性与人文性、民族悲剧精神表达三个方面发展与演化的历程;第四部分为“回顾与反思”,分析总结了新时期革命历史题材雕塑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指出当下革命历史题材雕塑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一题材雕塑在未来发展中可能开拓的新的疆域做出个人主观的认识和思考。
程瑞川[5](2013)在《沉重的追忆——许家林学行纪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家林走了,会计界失去了一位寻道士八月二十三日农历处暑,这个送走武汉百年不遇酷暑夏天的日子,并没有消除我的愁绪。我与会计界的同仁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在武汉送走了活跃于当代会计界的知名学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教授许家林。早晨八时不到,从全国各地及武汉三镇前来吊唁的人群,已经站满了吊唁大厅,大厅外也排起了吊唁人群的长龙。人群中既有银丝白发的长者,也有他的同代人,更多的是年轻学子。在"家园不幸顷刻间德星陨落泪如雨,
王飞[6](2013)在《试论大学校长的主体性发展》文中研究指明大学校长作为现代大学最重要的办学治校主体,作为现代大学制度变迁与大学发展的重要微观主体,作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中最重要又是最稀缺的人力资本,对其职业发展的最理想发展状态是大学校长的主体性发展。其主体性发展状况,不仅能促使自身的职业发展走向卓越,而且影响着大学职能的发展和实现,进而更深层次地影响着社会公民的培育及其发展。但随着不同社会体制的转型与历史演进,这种主体性发展被置于一种“官场主体性”之下,导致大学校长的主体性发展陷入了困境,这是长期无视大学校长“学场主体性”的结果。主体性既是一个用以描述卓越性大学校长的概念,也是与“教育家型大学校长”的内涵紧密相扣的,在高扬教育家办学价值的今天,探讨“具有卓越性的大学校长是为何以及如何成为这样的大学校长的、尤其从主体性发展的角度思考大学校长是为何以及如何成为这样的大学校长”的问题,对推动教育家型大学校长办学治校体制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本论文以主体性哲学理论、主体教育管理理论为理论工具,以历史研究法、理想类型分析法与系统研究法,建构以大学校长主体性办学治校活动为表征的职业化发展范式,揭示大学校长卓越发展的内在性生成机制,促进大学校长职业的健康发展,提升大学校长职业发展质量,焕发大学校长职业的生命光彩。本论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基本内容与结构如下:第一章,从整体层面明晰了研究背景、问题认定、研究范畴、研究基础、研究方法、研宄思路以及核心概念,进而架构起研究大学校长主体性发展的轮廓。第二章,阐释大学校长主体性发展的本质。探析大学校长的概念与历史、大学校长职业的概念与意义、大学校长职业的发展趋势,支撑这种“职业发展趋势”的内在动力是大学校长的主体性内涵体系:大学校长的主体性根源,即大学校长作为人的本质属性、作为实践主体的本质属性、作为引领主体的本质属性;大学校长的主体性根据,即大学校长的管理行为系统、社会交往系统与语言符号系统;大学校长的主体性范畴,即大学校长主体性的过程规定性维度、目的规定性维度与关系规定性维度;大学校长的主体性涵义,即大学校长主体性的三层基本含义、三大主体关系、三种基本表现与三个发展阶梯。这种主体性内涵体系可从中外大学校长职业发展史的国外镜鉴与本土追索中得到感知并证伪。在西方,某些国家历经中世纪以来诸多的变革,大学校长主体性发展的最根本前提在于有良好的制度平台与社会环境,其学术自由与独立理念、大学校长遴选的制度设计、大学校长的卓越性发展等因素在催生其主体性发展中,成为人们普遍的教育信念。随着这种信念的东渐传播,中国近代大学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以及大学校长主体性的发展都是卓有成效的,不仅跟随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步伐,而且作为办学治校主体的大学校长在大学场域存在着健康的主体性,进而成为卓越的教育家型大学校长。而这种主体性的发展凸显了这个时期大学校长职业发展的升华,彰显了富有张力的主体性意蕴,达成了卓着的主体性业绩。一种体现大学校长主体性实质的“学场主体性”遵循其主体性发展的原理得以正常运转,使大学校长主体性的学术化、专家化、职业化等主体性得以发展。第三章,诊断大学校长主体性发展的问题。从当代中国大学校长主体性的异化、大学校长主体性异化的危害、大学校长主体性异化的诊断三大方面展开解读,认为当代中国大学校长主体性有着自身特有的历史境遇。尽管西方具有普适性的大学校长主体性早已东渐输入并扎根,但政治意识形态、历史文化情结、经济法制薄弱使大学校长主体性在中国的展开面临与新老传统或制度文化领域的严重冲突,导致在当下中国的大学校长主体性仍是实质的“不在场”或尚未真正发展,未化为人们普遍的文化—心理结构或大学的文化精神,构筑大学校长的主体性并未成为普遍的教育信念,大学校长的主体性充其量还只是中国大学教育价值空间的一种“悬浮物”,主要被“官场主体性”所遮蔽,表现为大学校长主体性的政治化、官僚化、职务化与媚俗化,对中国大学的发展产生了宏观危害与微观危害,导致了当代中国大学校长的职业困境。第四章,构筑大学校长主体性发展的路径。大学校长主体性的构筑不仅具有中外大学文明历史发展实践中大学校长卓越发展的整体的合理性,而且具有教育家办学需要的合理性。以支撑大学校长卓越发展的核心——“主体性”为标底,本论文吁求大学校长发展中构筑主体性发展的路径应该是:大学校长“学场主体性”的发展离不开大学属性特有的组织基础、人在发展中特有的人性基础、大学共同体中特有的理性基础与大学自治所需的权力基础,大学校长主体性发展的功能或价值具体表现在其主体性发展的根本价值、基本价值与重要价值。借此,要回应问题、重塑卓越大学校长的主体性形象或职业形象,必须遵循从政府到大学这条由外到内的轨道有效建立起“宏观路径”、“中观路径”与“微观路径”的逻辑路向。“宏观路径”要求从大学校长主体性发展的政治环境治理、经济环境治理、社会环境治理、文化环境治理与法律环境治理五方面进行。“中观路径”要求从大学校长产生机制的改进与大学法人治理结构的选择与完善两方面进行。“微观路径”要求从大学校长主体性发展的自我认识机制、自我定位机制、自我调控机制与自我实现机制四方面进行。三大路径共同构筑起大学校长主体性地办学治校制度,进而还原卓越性大学校长的本来面目,构建大学校长健康卓越的职业发展状态。本论文的主要结论:第一:大学校长主体性发展的价值性取向是一种吻合大学组织特性的“学场主体性”;第二:大学校长在职业生活与办学治校实践活动中的主体性是根据大学这个学场的特性来定义的;第三:当大学校长的主体性镶嵌于官场主体性中且尚不独立,精神远未自由时,便无以成“家”;第四:大学校长的官场主体性是中国大学发展进程中一个独特而又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其产生和延续的机理不被现代大学制度理论认同;第五:学场与官场的含混一元制是大学校长官场主体性产生和延续最本质的因素,不合理制度供给导致了其官场主体性的蔓延,这是中国政府在既有制度环境以及制度变迁成本制约下,希望获得教育资源以及教育收益、希望降低大学管理成本的制度设计、希望获取大学发展进程中办学收益的制度设计,是损坏学术自由与大学自治的制度设计;第六:大学校长的学场主体性是世界一流大学发展进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主体性的共性因素,其产生和延续的机理是被现代大学制度理论所认同的;第七:学场与官场的清晰二元边界是大学校长学场主体性产生和延续最本质的因素,政府在合理制度框架下对大学进行干预的目的是保护大学的学术自由,大学校长在这样的体制里进而形成学场主体性的本质属性,而中国大学校长这种学场主体性是在官场主体性遮蔽下异化的主体性,带着这种异化的主体性行走了60多年的中国大学校长,已在既有制度环境以及制度变迁成本制约下,完成了其职务使命;第八:当代中国大学校长主体性的发展只有遵循“厘清应然问题(历史养分与他山之石)+正视实然问题(官场主体性及其危害)+立足本然问题(现实建构与制度设计)”的理路,才能抓住关键;第九:国家和社会只有创建良好的大学校长办学治校的政治空间、经济空间、社会空间、文化空间与法治空间,全方位勾勒并落实大学校长主体运作的多元图景,从大学组织外部撬动大学体制局限与大学校长主体性发展局限,才能促使大学校长主体性优化并向教育家成功转型;第十:大学校长只有以“学场主体性”作为办学治校的行动哲学才能使自身进行职业化改造而走向卓越发展。总之,大学校长的主体性发展要扎根于在个人、大学、社会、国家这个复合系统里的职场实践中,在实践中进行全方位构筑。作为一项探索性研究,其拓宽了大学校长研究的视角,充实了大学校长发展的理论,提供了大学校长发展的新思路,引发大学校长的反思,提升大学校长主体意识,提醒社会关注并给予大学校长发展的良性空间。大学校长主体性不断优化,主体性伴随大学校长职业生涯的全过程,在理论和实践上所要走的路还很长,大学校长主体性行走在路上。
杨世海[7](2013)在《撒种在荆棘 ——中国现代文学与基督教文化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现代文学与基督教文化关系研究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厘清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发展,以及价值深度都是有必要的。目前,探讨中国现代文学与基督教文化的关系研究已充分展开,大量成果以影响研究的方式集中探讨中国现代文学在哪些方面接受了来自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少部分研究则深入辨析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基督教因素与基督教文化本身的差异。在这些研究基础上,本人运用比较文学接受研究、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方法,关注中国现代文学对基督教文化的接纳、疏离、批判否定和拒斥,结合当时评论界对具有基督教因素作品(包括中国现代文学与西方文学)的态度,厘清中国现代文学对基督教文化接纳、疏离、否定、拒斥的情况。在中外文学比较的视野中,结合历史语境,针对19、20世纪中西方的共同境遇及中国的独特处境,从人的生存角度探讨基督教文化对文学所具有的启示,考量中国现代文学价值、基督教文化价值,正面言说基督教文化给,中国现代文学带来的和可能带来的正面价值,在这种言说中探讨中国现代文学接纳、疏离、拒斥基督教文化内在原因,总结中国现代文学接受基督教文化的方式,并评析得失,进而进行反思。全文由绪论、上编(3章)、中编(7章)、下编(3章)、结语五个部分构成。绪论介绍相关研究成果,展示研究现状,并说明本文写作缘起、价值、思路、方法、创新之处,并对一些概念作必要说明。上编部分(第一章——第三章)是历史关系研究,对中国现代文学与基督教文化关系的历史过程进行总体描述。根据它们相互关系的样态分为三个阶段:一、20世纪前20年对基督教文化的接纳期,此为第一章;二、20年代受非基督教运动影响的质疑和批判期,此为第二章;三、30-40年代重新认识基督教文化价值,却又迅速转入对基督教文化的全面否定和拒斥期,此为第三章。从总体上来说,呈现出一个由接纳、批判,到疏离、拒斥的过程。中编部分(第四章——第十章)是对中国现代文学接受基督教文化的具体考察,包括作家个案研究和整体研究,第四章到第六章选取鲁迅、冰心、老舍、许地山、林语堂、曹禺六位作家进行具体个案分析,考察他们接受基督教文化过程中的具体情况,或细致辨析其中的偏差,探询他们疏离基督教文化的轨迹和原因,或展示他们虽能表现基督精神要旨却被主流边缘化、批判改道的情况,并评析其中的得失。第十章则关注于中国现代文学对基督教文化的批判,考察其中拒斥否定的情况。各章内容如下:第四章是对鲁迅与基督教文化关系的探讨。本章先梳理鲁迅对基督教文化的态度,整理出鲁迅的基督教观,讨论鲁迅在接受基督教文化时的偏差及在他作品中的表现,进而结合基督教价值体系,讨论鲁迅在思考一些现代话题中所面临的思想困境。第五章是对冰心接受基督教文化的讨论。本章先分析冰心“爱的哲学”中的基督教因素,再探讨冰心在泛神论、自由主义神学影响和现实各种批评的挤压下逐渐放弃基督神性,最后导致她“爱的哲学”的思想基础发生转变,由人性自然情感代替了基督神性的情况。第六章是对老舍与基督教文化关系的探讨。本章在对老舍与基督教文化结缘的探讨中进入到对他“灵的文学”分析,指出老舍国家至上的价值取向,最终导致他的爱国热忱淹没了宗教情怀,老舍的创作也因此受到政治文化的极大牵制,他对个人价值和尊严的维护陷入难以克服的困境。第七章是对许地山接受基督教文化的研究。许地山对基督教文化有深入把握,并能自觉把基督神性融入创作之中,他坚持“生本不乐”下的救赎,并积极进行新伦理探索,追求诸教沟通和探索基督教融入中国的途径,他对基督教上帝观、救赎论、苦难观、博爱都有特殊的理解,具有相当的神性追求,但他的文学作品不多,作品质量也非上乘,再加上整个社会对基督教文化的排斥,许地山接受基督教神圣价值也就未能发挥出能量来,更谈不上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第八章是对林语堂与基督教文化的讨论。林语堂生长于基督徒家庭,受的是全而的基督教教育,是天生的基督徒,但他在很长时间里疏离了基督教,回归到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当然,林语堂一生从未停止过对上帝的思考,他也从基督教文化中汲取了很多有益的成分,成为他现代思想的闪光部分。不过,林语堂的影响主要在国外,他在国内始终受到左翼的排斥和阻击,并一度被视作“反动文人”。第九章是对曹禺与基督教文化的研究。本章在考察曹禺与基督教文化关系中,进入对他早期戏剧中基督教因素的讨论,指出他早期戏剧在基督教文化的影响下对人的存在困境进行了多方而的思考,是中国现代文学中难得的终极之思。然而,曹禺作品中基督教文化影响下的思考遭到了左翼文人的极力批判和否定,在这些影响和压力下,曹禺慢慢放弃终极之思,改道与社会主潮保持一致,自觉清除了基督教文化对他创作的影响。第十章从整体上讨论中国现代文学对基督教文化的批判。这包括在文学中对基督教会和教义的批判,还有在评论界批判否定西方文学中的基督教因素,在这一势态下,中国现代文学对基督教逐渐走向全面拒斥,相互影响关系中断。下编部分(第十章——第十二章)是对中国现代文学接受基督教文化方式及困境和缺失的归纳总结。第十一章在中编探讨的基础上总结中国现代文学接受基督教文化的基本方式,认为中国现代文学对基督教文化是以现实功用为取舍标准,以分离的方式进行接受,并谋求与中国文化的融合,造成不少比附式现象。第十二章探讨中国现代文学接受基督教文化的困境,归纳为三个方面:文化传统的制约、救亡追求的限制,反基督教时代背景的干扰。第十三章展示中国现代文学接受基督教文化存在的一些缺失,归纳为:“上帝神圣面影模糊”、“基督神性基础丢失”、“博爱神圣根基抽除”三个方面。因此,中国现代文学接受基督教文化也就未能进入深层,并未能从中汲取更有益的价值,反而走向对基督教文化的全面拒斥。结论部分反思中国现代文学接受基督教文化的方式,并进而反思中国接受外来文化的方式。认为我们的文化传统紧抱光明意识,对人本性升华和参悟真理的能力过于信赖,形成这种以我为本,以现实为用的接受方式是存在问题的。
陈曦[8](2013)在《论雷锋奉献精神》文中认为雷锋精神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一座永放光芒的灯塔,是我们这个民族和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突出雷锋奉献精神的研究,对于加强全社会思想政治教育,激励全党全国人民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团结奋斗,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目前,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对雷锋精神的研究方兴未艾,突出雷锋奉献精神的内涵、形成、影响和弘扬,是一个新的视角。这有利于抓住实质全面准确理解雷锋精神,推动学雷锋作奉献活动持续广泛深入开展。在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50周年之际,在全党全国人民正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团结一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际,全面而系统地研究雷锋奉献精神,作为一种新的探索和开拓,必然要求有所创新。本文的创新点,在于论证雷锋奉献精神是雷锋精神的精髓。由此而来,需要阐述雷锋奉献精神的形成过程,并总结可资借鉴的主要经验;说明50年来,雷锋奉献精神以其对我国和国际社会的深远影响,必将成为全人类具有永恒价值的共同精神财富;提出全党全国人民弘扬雷锋奉献精神、推动学雷锋活动群众性常态化的基本原则和实施办法。本论文包括导论,正文第一、二、三、四章,和结束语。导论的主要内容是,阐述本选题的重要意义,述评我国学术界对雷锋精神的研究现状,概括本论文的创新方面,简要介绍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第一章阐述雷锋奉献精神的内涵、灵魂、支柱、基石和基本特征,论证雷锋奉献精神是雷锋精神的精髓。经过综合分析,概括雷锋精神的六个组成要素,论述雷锋奉献精神是贯穿各要素的核心要素,它最能体现雷锋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质,是雷锋精神的精髓。第二章研究雷锋奉献精神的形成过程,总结可供当前推动学雷锋活动借鉴的主要经验。雷锋奉献精神的形成,有三个发展阶段,即雷锋经历新旧社会对比,萌发做国家小主人翁的奉献精神阶段;在农工战线岗位上,产生报党恩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阶段;在解放军大熔炉里,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奉献精神阶段。本论文概括了三条可供推动学雷锋活动借鉴的主要经验:一是组织精心培育。二是个人严格要求。三是社会广泛倡导。第三章审视50年来雷锋奉献精神对我国和国际社会的深远影响,揭示雷锋奉献精神的重大价值和意义。50年来,全国学雷锋作奉献活动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涌现出王杰、焦裕禄、刘英俊、张志新、张华、吴天祥、郭明义、庄仕华等一大批雷锋式先进人物。同时,雷锋奉献精神已经走出国门,成为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本论文还着重分析了雷锋奉献精神之所以能够产生如此深远影响的基本原因。强调雷锋的好思想、好作风、好品德,他伟大而平凡的特质,使其既令人景仰,又可亲可近、可学可及,成为全社会竞相学习的好榜样;雷锋奉献精神的广泛传播,符合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我国的基本国情,符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归结为一句话,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四章从四个方面提出当前弘扬雷锋奉献精神、推动学雷锋活动持续广泛深入开展的思路办法。第一,要认清当前弘扬雷锋奉献精神的重要意义;第二,弘扬雷锋奉献精神要把握三个基本原则;第三,弘扬雷锋奉献精神应当依靠四个主要途径;第四,弘扬雷锋奉献精神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并提出四个管用有效的办法。结束语主要是从作者对本论题研究的思想认识和切身体验中,概括说明了四个结论。不妥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饶勇[9](2012)在《红色资源应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重大理论创新,也是党赋予我们的重要战略任务。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是广泛普及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充分发挥其功能效用的有效途径与关键环节。大力弘扬中国本土优秀红色文化,积极开发提炼红色革命优质资源,全面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既是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重要途径,也是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时代课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价值观呈现多元化趋势,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社会责任感缺乏等状况。与此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在实践过程中,既有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问题,也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在继承党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途径、采取新方法、寻找新载体,努力突出创造性,体现时代性,彰显民族性,把握规律性,强调全民性,增强实效性。本选题切合中央的要求。本论文主要研究如何依托红色资源的应用,探析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开发运用红色资源,充分挖掘和发挥红色资源的教育价值和育人功能,并将其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之中。具体研究思路:首先是认真解读红色资源应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现实镜像。其次从红色资源应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内在一致性及其相互关系入手。再次结合个案进行实证分析与探究。然后对红色资源应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途径提出我们的对策建议,主要提出了:一是要突出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理念;二是要构建适时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容体系;三是要开辟特色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形式;四是要形成时代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成果;五是要建设实践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基地。最后,指出了红色资源应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过程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本文研究的终极目标就是要不断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提升人民群众的精神境界,增强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生成人民群众的精神动力,构建人民群众的精神家园。探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人民群众进行理想信念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新路径。它不仅大大拓宽了学科的研究领域,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思想道德教育的教育资源、教学资源和方法论问题,而且有利于红色资源资政育人功能的发挥。总之,只有把红色资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联系、结合起来,才能使二者互相促进,发挥各自的优势,最终取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之实效,才能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不断走向深入。
熊卫华[10](2012)在《论新世纪军队典型人物报道的亲和力》文中研究指明在人民军队成长壮大、建设发展的征程中,留下了一个个光辉的、响亮的、影响深远的名字——他们就是新闻报道、宣传术语中所称的“典型”。他们,或在异常残酷的敌我斗争中信念如磐、视死如归,是坚定信仰、追求真理的活教材,如刘胡兰、赵一曼、江竹筠等;或在硝烟弥漫的激烈战场上英勇顽强、百折不挠,演绎着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主义史诗,如黄继光、邱少云、董存瑞等;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埋头苦干、无私奉献,成为一种永不熄灭的精神力量,绽放着经久不衰的人性光芒,如张思德、雷锋、公方彬等;或在危难面前挺身而出、敢于担当,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彰显军人的政治本色和豪迈情怀,如徐洪刚、李向群、丁晓兵等……,他们的先进事迹,为“八一”军旗增添了浓墨重彩,给全社会留下了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为激励军心士气,弘扬社会正气,引领时代潮流,做出了突出贡献。可以讲,军事典型报道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影响之深、效果之好,是前所未有的。本文采取大纵深、宽视野的方法,从军队典型人物报道中选题,并结合作者14年的军旅生活,以及从事军事新闻报道的亲身经历,力图从军队典型人物报道中探求特点规律,总结经验教训,形成可资借鉴、有所教益的研究成果。在论文主题上,本文运用辩证、客观、全面、系统的观点,在充分肯定军事典型报道的成绩和贡献的同时,着重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军队变革和新兴媒体兴起,以及受众群体结构、兴趣爱好、兵员成份、个体需求等变化,军队有些典型报道仍然沿袭高大全式、模式化、僵硬老套等报道方式,缺乏亲和力和感染力,显然脱离了受众需求,难以发挥典型报道的作用。为此,军事媒体只有牢固树立“读者本位”的观念,不断丰富报道内容,改进报道形式,创新报道方法,增强典型人物报道的亲和力,才能更好地为部队官兵和全面建设服务。在论文结构上,本文首先开门见山引出“亲和力”的定义,从军队典型人物报道增强亲和力的价值和意义入手,深入阐述增强亲和力是媒体竞争的需要、培育军人核心价值观的需要、促进官兵全面发展的需要、塑造军队形象的需要、加强先进军事文化建设的需要。其次,具体分析当前军队典型人物报道中存在的问题,透过现象找本质,剖析问题原因。最后,从报道宗旨、报道内容、报道形式三个方面,分别论述增强军事典型人物报道亲和力的方法和途径,在探讨的对策举措上,本文紧贴军事新闻的实际,力求找出思想性、针对性、操作性很强的具体措施。在论述材料上,特别注重选取那些对部队官兵和本人印象深刻、感人至深的典型报道资料。围绕当前新闻界兴起的“走转改”活动,密切关注当前的新闻动态和最新理论成果,精心分析军队一大批名家新近出产的精品佳作,把其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总结提炼、贯穿文中。此外,本人还详细搜集和查阅了多年来具有重大影响的军队典型人物报道的《解放军报》原文或者网络资料,力求全景式、全方位、深层次反映军队典型人物报道的脉络,在占有、掌握和吃透材料的基础上,为丰富内容、论证观点服务。
二、追寻一个可亲可敬的人——《公仆本色》一文的采写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追寻一个可亲可敬的人——《公仆本色》一文的采写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陆诒抗战时期战地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一章 陆诒的战地记者生涯 |
第一节 早期战地新闻活动 |
一、初探“一·二八”淞沪战地 |
二、深入卢沟桥前线和淞沪会战战场 |
第二节 出色的战地记者 |
一、魄气辞职转战西线力求报道真实 |
二、奔赴国内外各战场积累写作素材 |
第二章 陆诒战地新闻的报道对象 |
第一节 人物:抗日将领 |
一、对共产党领袖的报道 |
二、对国民党将领的报道 |
第二节 事件:主要战役 |
一、记录热河失陷的过程和原因 |
二、报道娘子关的激战及失陷原因 |
三、描述台儿庄血战的惨烈 |
第三节 思想:政策主张 |
一、拥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
二、宣扬全民抗战的主张 |
第三章 陆诒战地新闻报道的写作特色 |
第一节 典型人物和典型场景的客观呈现 |
一、理性塑造浴血奋战的典型人物 |
二、真实再现残酷惨烈的战争场景 |
第二节 引人入胜的叙事技巧 |
一、挖掘叙事细节,使新闻细腻生动 |
二、描写叙事场景,使新闻有形有神 |
三、活用叙事方式,使新闻事理交融 |
第三节 平实质朴生动感人的语言 |
一、用词精当,言简意丰 |
二、通俗易懂,质朴感人 |
第四章 陆诒抗战时期战地报道的影响及启示 |
第一节 陆诒战地报道的历史影响 |
一、记录战争,弘扬精神 |
二、团结民心,鼓舞抗战 |
第二节 对当代新闻工作者的启示 |
一、亲临一线,真实客观报道 |
二、心系民族,乐于奉献精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选题背景与文献综述 |
1.1 媒体融合是一场巩固主流舆论阵地的攻坚战 |
1.1.1 媒体融合的背景:主流媒体面临空前挑战 |
1.1.2 媒体融合的手段:打造新型主流媒体 |
1.1.3 媒体融合的目的:传播和塑造主流价值观 |
1.2 人民日报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
1.2.1 独特地位:党中央机关报的使命与担当 |
1.2.2 重要作用:从主流媒体到新型主流媒体 |
1.2.3 具体实践:用主流新闻塑造传播主流价值观 |
1.3 人物报道对传播塑造主流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
1.3.1 人物报道溯源:东方纪传体史书与西方人物传记 |
1.3.2 中国特色人物报道: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体现 |
1.3.3 西方特色人物报道:现代传播学的借鉴 |
1.4 栏目创新是一项意义深远的系统工程 |
1.4.1 栏目:也是一种系统化的框架结构 |
1.4.2 人民日报的栏目创新:正处在新的活跃期 |
1.4.3 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尚待深耕的“沃土” |
1.5 本研究目的、意义、方法和结构 |
1.5.1 本研究选题的目的 |
1.5.2 本研究选题的意义 |
1.5.3 本研究的基本方法 |
1.5.4 本研究的逻辑结构 |
第二章 媒体融合阶段人民日报人物报道的多维分析 |
2.1 文本分析:对9462篇人物报道的量化分析 |
2.1.1 人物报道日均发稿量在5篇以上 |
2.1.2 人物报道发稿的主阵地在要闻版 |
2.1.3 人物报道的主旋律是核心价值观 |
2.1.4 人物报道是人民日报的核心优势 |
2.2 栏目分析: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空前活跃 |
2.2.1 栏目众多:涉及人物报道的栏目多达387个 |
2.2.2 创新活跃:新开设人物报道栏目多达197个 |
2.2.3 结构有序:人物报道栏目呈现四大集群现象 |
2.3 模式分析:媒体融合催生人物报道新模式 |
2.3.1 “扫一扫”背后:媒体融合带来新闻模式之变 |
2.3.2 人物报道新体验:“扫描二维码体验更丰富” |
2.3.3 人物报道新映像:“看人民映像品百味人生” |
2.3.4 人物报道新呈现:“扫一扫与人物面对面” |
2.4 理论分析:社会文化空间的重构与精神交往升级 |
2.4.1 文化空间重构呼唤精神交往升级 |
2.4.2 人类精神交往具有“多层次性”特征 |
2.4.3 高层次精神交往追求人与人的默契、心与心的和谐 |
2.4.4 高层次精神交往的价值在于构建心灵相通的意义世界 |
2.4.5 人民日报人物报道的精神交往意义 |
第三章 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历程:久久为功的铸魂工程 |
3.1 纸媒体阶段:树立重大典型,报道新人新事 |
3.1.1 典型人物报道的三次高潮(1949—1989) |
3.1.2 典型人物报道的栏目化趋势(1990-1996) |
3.1.3 “新人新事”类栏目的演化(1951—1996) |
3.2 报网互动阶段:弘扬时代先锋,讲述百姓故事(1997—2013) |
3.2.1 报网互动开启典型报道“新模式” |
3.2.2 “时代先锋”栏目成为典型报道“顶梁柱” |
3.2.3 普通人物报道栏目成为“新常态” |
3.3 媒体融合阶段:讴歌时代楷模,构建精神大厦(2014——2019) |
3.3.1 典型报道栏目集群:矗立起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
3.3.2 普通人报道栏目集群:编织起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3.3.3 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构造出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 |
3.3.4 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突出为精神大厦的“塔尖” |
第四章 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
4.1 时代楷模报道:铸就“核心筒”的“中心柱” |
4.1.1 “时代楷模”的来龙去脉 |
4.1.2 “时代楷模”的“全媒体交响” |
4.1.3 人民日报上的“时代楷模” |
4.2 四大典型报道栏目:“核心筒”的“四大支柱” |
4.2.1 “时代先锋”栏目:先锋模范的典型事迹 |
4.2.2 “先锋足印”:践行核心价值观 |
4.2.3 “最美基层干部”:扎根基层的颂歌 |
4.2.4 “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永恒的英烈精神 |
4.3 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群:“核心筒”的有机结构 |
4.3.1 多姿多彩的“典型风采” |
4.3.2 别出心裁的“典型呈现” |
4.3.3 各式各样的“典型故事” |
4.4 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为国家立心,为时代铸魂 |
4.4.1 典型人物:体现“榜样的力量” |
4.4.2 典型人物报道:体现党报的担当 |
4.4.3 栏目创新:为典型人物报道开辟新空间 |
第五章 人民日报普通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5.1 大型栏目:“巨型框架”的“巨型柱” |
5.1.1 “走转改”系列:歌颂基层一线的普通劳动者 |
5.1.2 “微故事”系列:微小故事里的伟大进程 |
5.1.3 “影像”系列:镜头里的百姓故事 |
5.1.4 “青春派”:青春飞扬的新一代 |
5.2 中小型栏目群:“巨型框架”的“二级柱” |
5.2.1 “发现”系列:挖掘生活深处的精神之美 |
5.2.2 “生活”系列:老百姓的美好新生活 |
5.2.3 “法治”系列:见证法治进程 |
5.2.4 “青春”系列:新生代的故事 |
5.3 人民日报普通人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 |
5.3.1 用“新人新事”反映“新时代新风尚” |
5.3.2 讲述普通人身边的感人故事 |
5.3.3 构筑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第六章 人民日报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 |
6.1 新时代主题人物报道栏目群:四大“腰桁架” |
6.1.1 中国梦系列栏目:用“中国梦”凝聚人心 |
6.1.2 新时代系列栏目:演奏新时代交响 |
6.1.3 脱贫攻坚系列栏目:脱贫攻坚的故事 |
6.1.4 中国故事系列栏目: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
6.2 纪念性栏目群:四大“伸臂桁架” |
6.2.1 抗战主题系列人物栏目:传承抗战精神 |
6.2.2 长征主题系列栏目:重温长征精神 |
6.2.3 改革开放系列栏目:坚定改革开放的脚步 |
6.2.4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栏目:掀起爱国主义的高潮 |
6.3 人民日报主题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智媒时代尤需“以情动人” |
6.3.1 重大主题报道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 |
6.3.2 不断提高重大主题报道的“人气指数” |
6.3.3 “以情动人”是重大主题报道的最高境界 |
第七章 人民日报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塔尖” |
7.1 在媒体融合大潮中开创人物报道新栏目 |
7.1.1 “点赞中国”:第一个大型全媒体互动人物报道栏目 |
7.1.2 “工匠绝活”栏目:用绝活表现“绝活” |
7.1.3 “暖闻热评”栏目:用评论传播“人物” |
7.1.4 “中国有我”栏目:用故事为奋斗者喝彩 |
7.2 在“中央厨房”支撑下讲述全国两会“融故事” |
7.2.1 “融·两会”栏目:中央厨房的新呈现新体验 |
7.2.2 “融两会”栏目:不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讲述 |
7.2.3 “我当融记者”栏目:人民日报记者的“融故事” |
7.3 在媒体融合时代讲好“总书记”的“微故事” |
7.3.1 “我和总书记面对面”栏目:“大主题”的“全媒体呈现” |
7.3.2 “总书记的深情牵挂”栏目:脱贫攻坚最前沿的故事 |
7.3.3 总书记的“微镜头”:“大人物”的“微视角” |
第八章 结论与启示:筑牢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基础 |
8.1 铸党魂:强化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
8.1.1 活力的源泉:党的主题教育活动接力 |
8.1.2 永远的初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
8.1.3 榜样的力量:用英烈先锋教育全党 |
8.2 聚民心:优化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8.2.1 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
8.2.2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聚民心” |
8.2.3 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8.3 砺铁军:锤炼精神大厦的“铸魂人” |
8.3.1 新闻工作者也是“铸魂人” |
8.3.2 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新闻工作者 |
8.3.3 担当起“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历史重任 |
8.3.4 书写好当代中国人民的奋斗史、生活史、心灵史 |
参考文献 |
致谢:一个新闻记者的心路 |
个人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3)唯物辩证法论战中艾思奇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相关概念、选题原因及选题意义 |
1.1.1 相关概念 |
1.1.2 选题原因 |
1.1.3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价 |
1.3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主要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创新点 |
第2章 艾思奇参与唯物辩证法论战的背景、过程与主题 |
2.1 艾思奇参与唯物辩证法论战的背景 |
2.1.1 艾思奇参与唯物辩证法论战的国内背景 |
2.1.2 艾思奇参与唯物辩证法论战的国外背景 |
2.2 唯物辩证法论战的过程及人物介绍 |
2.2.1 关于论战的性质、起止和分期 |
2.2.2 论战主要人物介绍 |
2.3 艾思奇参与唯物辩证法论战的过程 |
2.3.1 哲学论战的准备阶段(1933.5-1936.1) |
2.3.2 通俗化运动中的哲学论战(1936.1-1937.10) |
2.3.3 中国化、现实化运动中的哲学论战(1937.10-1943.8) |
2.4 艾思奇参与唯物辩证法论战的相关主题 |
2.4.1 论战的焦点内容 |
2.4.2 论战的主题演进 |
第3章 艾思奇在论战中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
3.1 在论战中坚持辩证唯物主义本体论 |
3.1.1 反对迷信,宣传进化论 |
3.1.2 反对庸俗的唯物论 |
3.1.3 反对观念论,坚持唯物论 |
3.1.4 反对“哲学消灭论”和“心物综合论”,主张哲学独立 |
3.1.5 反对机械的唯物论,坚持辩证唯物论 |
3.1.6 反对黑格尔的观念论,坚持真正唯物论的“颠倒” |
3.2 在论战中坚持唯物主义认识论 |
3.2.1 关于真理问题的辩论 |
3.2.2 与直观主义论战 |
3.2.3 反对实用主义,重视中国化的实践 |
3.2.4 关于意志自由问题 |
3.2.5 反对经验主义,把科学理论和“做”打成一片 |
3.2.6 用通俗化的劳动观阐明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 |
3.2.7 反对凭头脑里的空理论下判断,主张从具体事实出发 |
本章小结 |
第4章 艾思奇在论战中辨清和运用唯物辩证法 |
4.1 在论战中强调唯物辩证法关于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观点 |
4.1.1 批判一面化孤立化观点,强调事物间的相互联系 |
4.1.2 批判取消论、循环论和一盘散沙论,强调发展的观点 |
4.1.3 批判叶青关于“静”的逻辑,澄清运动/静止的辩证关系 |
4.2 在论战中辨清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环节 |
4.2.1 通过论战澄清外因/内因的辩证关系 |
4.2.2 批判折衷主义,强调决定性因子 |
4.2.3 通过论战澄清形式/内容的辩证关系 |
4.2.4 批判只抓表面的方法,强调抓住“主要事实”和问题的本质 |
4.3 在论战中弄清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
4.3.1 通过论战弄清对立统一律 |
4.3.2 通过论战弄清否定之否定律 |
4.3.3 通过论战弄清质量互变律 |
4.4 关于唯物辩证法与形式论理学论战的几点启示 |
4.4.1 要善于综合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
4.4.2 要认清叶青用形式逻辑取消唯物辩证法的实质 |
4.4.3 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辩证法唯物论 |
4.4.4 如何看待艾思奇不给形式逻辑留地盘? |
本章小结 |
第5章 艾思奇在论战中使唯物史观革命化 |
5.1 通过理论斗争传播革命思想、坚定抗战意志 |
5.1.1 驳斥分割主义,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 |
5.1.2 批判无政府主义和空讲文化大众化理论 |
5.1.3 批判抓不住关键的唯武器论和例证主义 |
5.1.4 批判“国情论”,扞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5.1.5 批判“一盘散沙论”和“人心论”,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
5.1.6 批判汉奸投降理论和调和论,坚持抗争到底 |
5.1.7 驳斥爱国主义、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相冲突的观点 |
5.2 批判英雄史观,坚持大众路线 |
5.2.1 批判“群众被利用说”和“盲目服从论”的英雄崇拜主义 |
5.2.2 运用阶级分析法批判胡适等的忍让主义,坚持民众利益的立场 |
5.2.3 反对从理想口号出发,主张接近群众,关心群众实际利益 |
5.2.4 坚持理论宣传中的大众路线,推进哲学大众化 |
5.3 批判唯心史观,理清社会历史发展基本规律 |
5.3.1 批判中国特殊论,指出中国社会是一般发展法则的特殊表现 |
5.3.2 批判马达救国论、科学救国论 |
5.3.3 理清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交互作用的原理 |
5.3.4 批判社会不变论和历史循环论,揭示历史不断发展的规律 |
5.3.5 在论战中总结出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
5.3.6 批判欲望决定论和地理环境决定论 |
本章小结 |
第6章 艾思奇参与唯物辩证法论战的成果及影响 |
6.1 艾思奇的论战成果:以《大众哲学》为代表 |
6.1.1 从精英哲学到《大众哲学》:艾思奇的转变 |
6.1.2 艾思奇自觉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 |
6.1.3 艾思奇自觉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
6.1.4 艾思奇自觉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化 |
6.2 艾思奇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影响:以《实践论》《矛盾论》为代表 |
6.2.1 艾思奇的哲学论战受到毛泽东的支持 |
6.2.2 毛泽东关注并参与唯物辩证法论战 |
6.2.3 艾思奇哲学思想给毛泽东哲学思想以启迪 |
6.3 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建设的贡献:以《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为代表 |
6.3.1 “艾本”哲学教科书的编写背景 |
6.3.2 “艾本”哲学教科书的编写原则 |
6.3.3 “艾本”哲学教科书的使用方法 |
6.3.4 “艾本”哲学教科书的历史贡献 |
余论:论战时期艾思奇的理论贡献、理论特色及局限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4)新时期革命历史题材雕塑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课题缘起、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与解释 |
第三节 前期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四节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革命历史题材雕塑的回归与调整 |
第一节 文革范式下的“两面性”:社会转型中的革命历史题材雕塑创作 |
第二节 雕塑本体的复归与主体意识的确立:1980年代革命历史题材雕塑创作 |
一、创作思想的转变与审美意识的觉醒 |
二、艺术个性的彰显与精神气质的强调 |
三、当代意识的融入与形式意味的追求 |
第三节 平民英雄的出场与革命历史题材雕塑的退潮 |
第四节 1980年代革命历史题材公共纪念性雕塑的复兴 |
一、突破与局限:改革开放初期的革命历史题材公共纪念性雕塑创作 |
二、时间过程中的人物性格还原与情感表现:1980年代人物纪念性雕塑创作 |
三、1980年代纪念碑雕塑的表现主题与形式特征 |
四、空间氛围的营造与环境意识的增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革命历史题材雕塑的探索与突破 |
第一节 主题内容的多样化与现实主义创作的恪守:关于“七一”美展 |
一、英雄人物的生活化表现与双重身份的强调 |
二、作品的现代性追求与民族传统形式的借鉴 |
三、特定历史情境中的“小人物”情感表现 |
第二节 沉寂中的守持与发展:从“第八、九届全国美展”中的革命历史题材雕塑说起 |
一、英雄形象的多样化呈现与性格化追求 |
二、艺术家主观色彩的增强与作品叙事性的减弱 |
三、借助人物的“角色性”与“历史背景”突出作品自身的文化涵义和历史寓意 |
第三节 1990年代革命历史题材公共纪念性雕塑的繁荣 |
一、形式语言的拓展与表现手法的多元 |
二、叙事方式的突破与空间形态的开敞 |
三、人物纪念性雕塑在民族语言形式上的开拓性探索 |
四、革命领袖人物纪念性雕塑创作的平民化塑造与人格化追求 |
第四节 后现代语境下革命历史题材雕塑的变异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革命历史题材雕塑的深化与创新 |
第一节 人性光辉的显现与完善:革命历史题材雕塑的人物塑造 |
一、领袖人物 |
二、平民英雄 |
三、反面人物 |
第二节 艺术语言的拓展与延伸:多元并呈与多元综合 |
一、写实、写意与抽象的并存与共融 |
二、造型语言的强化与个人风格的追求:吴为山与王洪亮的写意性雕塑 |
三、革命历史题材雕塑写意性表现的探索及实践意义 |
四、革命历史题材雕塑对西方当代艺术形式的借鉴 |
五、革命历史题材雕塑在材料、肌理及质感上的探索 |
第三节 核心价值的建构与彰显:革命历史题材雕塑的主题变奏与视角转变 |
第四节 新世纪革命历史题材大型公共纪念性雕塑创作 |
一、公共纪念性雕塑民族化进程中的有益探索:由《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园群雕》说起 |
二、时代性与人文性的表达:以《青年毛泽东》为例 |
三、悲剧意识的演化与升华: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主题雕塑》说开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回顾与反思 |
第一节 新时期革命历史题材雕塑发展的历程回顾 |
第二节 新时期革命历史题材雕塑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分析 |
一、1980年代:“一元化的打破”与“多元化的确立” |
二、1990年代:“多元化探索与实践” |
三、新世纪以来:“突破与超越” |
第三节 新世纪革命历史题材雕塑的发展境遇与生存思考 |
一、革命性色彩的减弱与历史性因素的增强 |
二、现代和后现代语言的追求与主题内容的淡化 |
三、英雄人物的平民化塑造与崇高性表现 |
四、历史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 |
第四节 革命历史题材雕塑的新生机遇与未来视野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品图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沉重的追忆——许家林学行纪事(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6)试论大学校长的主体性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主体性发展的视角 |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切入视角 |
一. 问题提出 |
二. 切入视角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现状暨文献综述 |
一. 文献列举 |
二. 文献述评 |
第四节 理论工具和研究方法 |
一. 理论工具 |
二.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思路和内容架构 |
一. 研究思路 |
二. 逻辑架构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应然论:主体性发展的本质 |
第一节 大学校长及其职业渊源 |
一. 大学校长的概念与历史 |
二. 大学校长职业的概念与意义 |
三. 大学校长的职业发展 |
第二节 大学校长主体性的内涵体系 |
一. 大学校长的主体性根源 |
二. 大学校长的主体性载体 |
三. 大学校长的主体性范畴 |
四. 大学校长的主体性含义 |
第三节 大学校长主体性发展的国外镜鉴 |
一. 美国大学校长的主体性发展 |
二. 英国大学校长的主体性发展 |
三. 中英美大学校长主体性比照 |
第四节 中国近代大学校长主体性发展的本土追索 |
一. 中国近代大学校长主体性生成的脉络 |
二. 中国近代大学校长主体性生成的根基 |
三. 中国近代大学校长主体性生成的阶段 |
四. 中国近代大学校长主体性生成的张力 |
五. 中国近代大学校长主体性生成的绩效 |
第五节 大学校长主体性的基本表现及发挥 |
一. 近代大学校长主体性的基本表现 |
二. 大学校长主体性力量的发挥原理 |
三. 大学校长主体性实质的基本维度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实然论:主体性发展的问题 |
第一节 当代中国大学校长主体性的异化 |
一. 异化理论与概念的哲学解读 |
二. 大学校长主体性异化的实质 |
三. 大学校长主体性异化的表现 |
第二节 当代中国大学校长主体性异化的危害 |
一. 大学校长主体性异化的宏观危害 |
二. 大学校长主体性异化的微观危害 |
第三节 当代中国大学校长主体性异化的诊断 |
一. 当代大学校长的主体形象调查 |
二. 当代大学校长的职业困境探析 |
三. 当代大学校长的职业困境差异 |
四. 当代大学校长主体性异化成因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本然论:主体性发展的建构 |
第一节 大学校长主体性发展的基础 |
一. 大学校长主体性发展的组织基础 |
二. 大学校长主体性发展的人性基础 |
三. 大学校长主体性发展的理性基础 |
四. 大学校长主体性发展的权力基础 |
第二节 大学校长主体性发展的价值 |
一. 大学校长主体性发展的根本价值 |
二. 大学校长主体性发展的基本价值 |
三. 大学校长主体性发展的重要价值 |
第三节 大学校长主体性发展的路径 |
一. 大学校长主体性发展的宏观路径 |
二. 大学校长主体性发展的中观路径 |
三. 大学校长主体性发展的微观路径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语:主体性发展的本相 |
第一节 对大学校长主体性发展研究的一点再思量 |
第二节 对大学校长主体性发展研究的个人价值观 |
附录 |
附录1:大学校长主体性对办学治校重要程度的评估问卷 |
附录2:大学校长问卷调查对象一览表 |
附录3:大学校长主体形象他者认知访谈问题 |
附录4: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与参与的科研项目 |
附录5: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 |
附录6: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撒种在荆棘 ——中国现代文学与基督教文化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本论题的缘起及理论与实践价值 |
第二节 本论题的研究现状与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三节 相关说明 |
上编 历史关系描述 |
第一章 20世纪前20年对基督教文化的吸纳 |
第一节 基督教入华历史追溯 |
第二节 基督教文化机构影响中国知识分子 |
第三节 基督教文化向文学渗透 |
第二章 非基督教运动的质疑和批判 |
第一节 非基督教运动始末 |
第二节 非基督教运动的思想基础及文学界的反应 |
第三节 非基督教运动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 |
第三章 由重新认识走向否定拒斥 |
第一节 在民族危亡中重新认识基督教 |
第二节 在对抗中被世俗改造 |
第三节 在改造中被拒斥和否定 |
中编 接受情况研究 |
第四章 拒斥神圣价值的鲁迅 |
第一节 鲁迅对基督教文化的态度 |
第二节 鲁迅接受基督教文化的偏差 |
第三节 鲁迅拒斥神圣价值的思想困境 |
第五章 建构“爱的哲学”的冰心 |
第一节 “爱的哲学”的基督教因素 |
第二节 泛神论、自由主义神学导致冰心淡漠基督神圣价值 |
第三节 “爱的哲学”基础变换 |
第六章 国家民族至上的老舍 |
第一节 老舍与基督教结缘 |
第二节 老舍追求的“灵的文学” |
第三节 爱国热忱淹没宗教情怀 |
第七章 追求诸教融合的许地山 |
第一节 “生本不乐”下的救赎 |
第二节 新伦理探索 |
第三节 诸教沟通和中西结合的文化追求 |
第八章 理性沉思的林语堂 |
第一节 天生基督徒对基督教的疏离与回归 |
第二节 林语堂所接受的基督教 |
第三节 林语堂接受基督教的积极意义 |
第九章 进行终极探索的曹禺 |
第一节 曹禺与基督教的关系 |
第二节 曹禺作品中的基督教因素 |
第三节 对曹禺作品中基督教因素的评论 |
第十章 批判中的疏离 |
第一节 对基督教教会的批判 |
第二节 批判基督教教义 |
第三节 批判与否定西方文学的基督教因素 |
下编 接受方式、困境和缺失探讨 |
第十一章 中国现代文学接受基督教文化的基本方式 |
第一节 以现实功用为取舍标准 |
第二节 以分离的方式进行接受 |
第三节 谋求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融合 |
第十二章 中国现代文学接受基督教文化存在的困境 |
第一节 文化传统的制约 |
第二节 救亡追求的限制 |
第三节 反基督教时代背景的干扰 |
第十三章 中国现代文学接受基督教文化的缺失 |
第一节 上帝神圣面影模糊 |
第二节 基督神性基础丢失 |
第三节 博爱神圣根基抽除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8)论雷锋奉献精神(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重要意义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三、论文创新方面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雷锋奉献精神概述 |
第一节 雷锋精神的界定和要素 |
一、雷锋精神的界定 |
二、雷锋精神的要素 |
第二节 雷锋奉献精神的构成和特征 |
一、雷锋奉献精神的构成 |
二、雷锋奉献精神的特征 |
第三节 雷锋奉献精神是雷锋精神的精髓 |
一、雷锋奉献精神是雷锋精神的核心要素 |
二、雷锋奉献精神贯穿雷锋精神的各要素 |
第二章 雷锋奉献精神的形成 |
第一节 雷锋奉献精神形成的思想基础 |
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孕育雷锋奉献精神的沃土 |
二、共产主义理想道德是孕育雷锋奉献精神的源泉 |
第二节 雷锋奉献精神形成的历史背景 |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其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
二、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展为其形成提供了必要条件 |
第三节 雷锋奉献精神形成的基本过程 |
一、在新旧社会对比中,萌发做国家小主人翁的奉献精神 |
二、在农工战线岗位上,产生报党恩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 |
三、在解放军大熔炉里,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奉献精神 |
第四节 雷锋奉献精神形成的主要经验 |
一、组织精心培育 |
二、个人严格要求 |
三、社会广泛倡导 |
第三章 雷锋奉献精神的影响 |
第一节 六十年代前半期 |
一、全国学雷锋作奉献情况 |
二、雷锋式先进人物的代表 |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期间 |
一、全国学雷锋作奉献情况 |
二、雷锋式先进人物的代表 |
第三节 改革开放新时期 |
一、全国学雷锋作奉献情况 |
二、雷锋式先进人物的代表 |
第四节 雷锋奉献精神已经成为全人类宝贵精神财富 |
一、国际社会关注中国学雷锋作奉献 |
二、国外推崇雷锋奉献精神重要案例 |
第四章 雷锋奉献精神的弘扬 |
第一节 弘扬雷锋奉献精神的重要意义 |
一、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二、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三、有利于坚持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
第二节 弘扬雷锋奉献精神的基本原则 |
一、党员干部表率原则 |
二、群众性常态化原则 |
三、与时俱进创新原则 |
第三节 弘扬雷锋奉献精神的主要途径 |
一、围绕发展主题,深化奉献教育 |
二、立足现实生活,拓展奉献实践 |
三、树立当代雷锋,引领奉献风尚 |
四、扶持志愿团队,凝聚奉献合力 |
第四节 弘扬雷锋奉献精神的组织领导 |
一、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
二、建立健全可持续的运行机制 |
三、营造和维护良好的舆论环境 |
四、注重调查研究,不断总结经验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红色资源应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缘起 |
1.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存在的不足 |
1.1.2 红色资源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作用 |
1.2 研究现状 |
1.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研究述评 |
1.2.2 “红色资源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中的应用”的研究述评 |
1.3 研究的意义 |
1.3.1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3.2 研究的实践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研究的重点与创新点 |
1.5.1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1.5.2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红色资源”及其应用的现实镜像 |
2.1 “红色资源”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红色文化”概念的界定 |
2.1.2 “红色资源”概念的界定 |
2.1.3 “红色资源”应用概念的界定 |
2.1.4 “红色资源”应用的功能分析 |
2.2 红色资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优良载体 |
2.2.1 红色资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提供了丰富的优质资源 |
2.2.2 红色资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提供了正确的价值观导向 |
2.2.3 红色资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奠定了优秀的文化根基 |
2.2.4 红色资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增强了巨大的感染力 |
2.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中红色资源应用现状分析 |
2.3.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中红色资源应用的选择困境 |
2.3.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中红色资源应用的滞后困境 |
2.3.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中红色资源应用的认同困境 |
第3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现实分析 |
3.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 |
3.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的时代背景 |
3.1.2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需要 |
3.2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现实解读 |
3.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及其辩证关系 |
3.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科学内涵 |
3.2.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语义结构 |
3.2.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目的与原则 |
3.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现实意义 |
3.3.1 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
3.3.2 有利于高举团结和凝聚全国人民的“思想旗帜” |
3.3.3 是迎接全球化、推进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助推器 |
3.3.4 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和谐进步 |
3.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现实困境 |
3.4.1 社会转型时期主流价值观面临冲击 |
3.4.2 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价值追求扭曲现象 |
3.4.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实践过程中的价值观冲突加剧 |
3.4.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路径存在的问题 |
第4章 红色资源应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关系之维 |
4.1 红色资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源同一 |
4.1.1 从主导价值思想来看:一脉相承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
4.1.2 从共同价值理想来看:对坚定信仰和共同理想的坚持 |
4.1.3 从核心价值精神来看:共同的力量源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
4.1.4 从基本价值标准来看:共同的基础---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 |
4.2 红色资源应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目的契同 |
4.2.1 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 |
4.2.2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
4.2.3 引领社会舆情 |
4.2.4 培育公民道德 |
4.3 红色资源应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功能耦合 |
4.3.1 社会整合功能 |
4.3.2 政治社会化功能 |
4.3.3 社会记忆功能 |
4.4 红色资源应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路径同归 |
4.4.1 文化路径同归 |
4.4.2 制度路径同归 |
4.4.3 方法路径同归 |
第5章 红色资源应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实证探究 |
5.1 “中国红歌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新路径 |
5.1.1 “中国红歌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好办法 |
5.1.2 “中国红歌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好媒介 |
5.1.3 “中国红歌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好平台 |
5.1.4 “中国红歌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好启示 |
5.2 江西“红色旅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新形式 |
5.2.1 江西“红色旅游”: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有效形式 |
5.2.2 江西“红色旅游”: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政治引导 |
5.2.3 江西“红色旅游”: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资源整合 |
5.3 湖北“党史育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新载体 |
5.3.1 “红色读物”深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精神内涵 |
5.3.2 “用活新媒体”丰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表现形式 |
5.3.3 “红色创新系列”营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浓厚氛围 |
5.4 红色资源应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调查与分析 |
5.4.1 调查概况 |
5.4.2 社会大众对红色资源接触、认知与认同状况的分析 |
5.4.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现状与影响因素的分析 |
第6章 红色资源应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对策研究 |
6.1 持续和发展红色资源,突出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理念 |
6.1.1 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中红色资源应用的选择度 |
6.1.2 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中红色资源应用的时效度 |
6.1.3 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中红色资源应用的认同度 |
6.2 挖掘和提炼红色资源,构建适时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容体系 |
6.2.1 利用红色资源开展适时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内容优势 |
6.2.2 利用红色资源开展适时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措施 |
6.2.3 利用红色资源开展适时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原则 |
6.3 转化和利用红色资源,开辟特色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形式 |
6.3.1 在不同教育场合中有效转化红色资源 |
6.3.2 在各种主流活动中有效利用红色资源 |
6.4 开发和整合红色资源,形成时代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成果 |
6.4.1 开发整合红色资源形成时代性教育成果的缘由 |
6.4.2 开发整合红色资源形成时代性教育成果的模式 |
6.4.3 开发整合红色资源形成时代性教育成果的原则 |
6.5 推广和运用红色资源,建设实践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基地 |
6.5.1 红色资源视角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基地的概念与特征 |
6.5.2 红色资源视角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基地的类型 |
6.5.3 红色资源视角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基地建设的思路 |
第7章 红色资源应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
7.1 红色资源应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要彰显民族性 |
7.1.1 红色资源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都具有民族性特征 |
7.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文化要体现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 |
7.1.3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扎根于具有民族性的红色文化沃土中 |
7.2 红色资源应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要把握规律性 |
7.2.1 立足红色资源的价值意蕴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 |
7.2.2 立足红色资源的制度意蕴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 |
7.2.3 立足红色资源的方法论意蕴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 |
7.3 红色资源应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要注重全民性 |
7.3.1 要把红色资源应用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全过程 |
7.3.2 要把红色资源应用纳入先进文化建设的全过程 |
7.3.3 要把红色资源应用纳入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过程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论新世纪军队典型人物报道的亲和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课题来源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第1章 军队典型人物报道亲和力的价值和意义 |
1.1 亲和力的内涵 |
1.2 增强军队典型人物报道亲和力的价值和意义 |
1.2.1 增强典型报道亲和力,是适应军事媒体竞争生存的必由之路 |
1.2.2 增强典型报道亲和力,是培育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
1.2.3 增强典型报道亲和力,是引导官兵成才成长的迫切需要 |
1.2.4 增强典型报道亲和力,是维护我军良好形象的理性选择 |
1.2.5 增强典型报道亲和力,是提高军事文化软实力的现实要求 |
第2章 影响军队典型人物报道亲和力的几个问题 |
2.1 高大全式的报道模式遭到质疑 |
2.2 缺乏人情味的报道难以引起共鸣 |
2.3 模式化的典型形象易产生逆反心理 |
2.4 忽视受众需要的报道激不起读者兴趣 |
第3章 典型人物报道缺乏亲和力的原因分析 |
3.1 偏离了正确指导思想 |
3.2 泛化了军事人物性格 |
3.3 远离了一线深入采访 |
3.4 看不到读者对象变化 |
第4章 军队典型人物报道亲和力的实现途径 |
4.1 在办报宗旨上,典型报道要真正为“两个全面”服务 |
4.1.1 报道视角下移,心中装着官兵 |
4.1.2 深入基层一线,转变采写作风 |
4.1.3 牢记使命责任,带着感情报道 |
4.1.4 重视编读互动,拉近彼此距离 |
4.2 在报道内容上,典型报道要始终坚持“三贴近”原则 |
4.2.1 坚持真实性第一,让典型可信 |
4.2.2 贯彻“三贴近”原则,让典型可亲 |
4.2.3 体现时代感,让典型可敬 |
4.2.4 增强服务性,让“读者至上”落到实处 |
4.3 在表现手法上,典型报道要力争满足官兵现实需求 |
4.3.1 在典型报道中讲好故事 |
4.3.2 在典型报道中丰富人情味 |
4.3.3 在典型报道中用好精彩细节 |
4.3.4 还原典型人物质朴的语言 |
4.3.5 积极创新版面形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追寻一个可亲可敬的人——《公仆本色》一文的采写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陆诒抗战时期战地报道研究[D]. 罗梅菊.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2]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D]. 张雷. 河北大学, 2020(02)
- [3]唯物辩证法论战中艾思奇哲学思想研究[D]. 董波.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4]新时期革命历史题材雕塑艺术研究[D]. 陈超. 上海大学, 2016(02)
- [5]沉重的追忆——许家林学行纪事[J]. 程瑞川. 财会通讯, 2013(25)
- [6]试论大学校长的主体性发展[D]. 王飞. 南京大学, 2013(08)
- [7]撒种在荆棘 ——中国现代文学与基督教文化关系研究[D]. 杨世海. 湖南师范大学, 2013(01)
- [8]论雷锋奉献精神[D]. 陈曦. 中共中央党校, 2013(10)
- [9]红色资源应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研究[D]. 饶勇. 南昌大学, 2012(10)
- [10]论新世纪军队典型人物报道的亲和力[D]. 熊卫华. 河北大学, 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