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8例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临床分析

528例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临床分析

一、528例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蜀蓉,王亚玲,邹夏[1](2022)在《老年血液病院内感染临床特点及预防措施研究进展》文中提出1老年血液病院内感染现状1.1老年血液病院内感染发生率血液病是一种起源于造血系统组织或影响造血系统伴发的血液异常改变,疾病类型包括红细胞疾病(如贫血、红细胞增多症等)、白细胞疾病(如急性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等)、出血或凝血疾病(如血管/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等)、淋巴瘤及其他疾病(如非/霍奇金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等)。

田妮娜,董宝侠,肖妹,张晶[2](2021)在《血液病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医院感染的单中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总结恶性血液病粒细胞缺乏症患者的医院感染特点,分析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整理2016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收治的1 167例恶性血液病粒细胞缺乏症患者资料。总结医院感染部位、首发症状等临床特点,比较感染与未感染患者的一般资料、原发病治疗、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各项指标,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导致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1 167例患者中771例患者出现医院感染813次,感染率66.06%(771/1 167),医院感染例次率67.25%(813/1 209);急性白血病感染例次率73.38%;感染部位最常见的是呼吸道(52.41%),其次为泌尿系统(10.83%)和血流(10.71%),18.49%患者无明确感染部位;发热是感染患者最常见的首发症状,占比达到66.42%,其次为咳嗽咳痰、尿频尿痛;老年患者、急性白血病患者、粒细胞缺乏时间≥7 d、白细胞<0.8×109/L及化疗为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恶性血液病粒细胞缺乏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发人群,对于存在感染危险因素的高危人群,应早期消毒隔离,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魏同,毛夏丽,周琪,李明,张豪,赵龙,席亚明[3](2020)在《急性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为临床预防及治疗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5-2018-05我院住院的594例急性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白血病类型、治疗阶段、粒细胞绝对值(ANC)、粒细胞缺乏时间、医院感染、感染部位、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感染天数、接受放化疗、是否获得完全缓解、病原学、药物敏感性和耐药性等,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对医院感染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急性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医院感染率为68.86%,常见的部位为上呼吸道(22.29%)、肺(16.07%)和血流(14.66%);急性白血病在初始诱导期及复发难治期感染率较高,分别为79.29%和84.48%。临床共分离出134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99株,占73.88%;革兰阳性菌15株,占11.19%;真菌20株,占14.93%。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白血病类型、ANC、粒细胞缺乏时间、是否获得完全缓解、住院时间均与医院感染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白血病类型、ANC、粒细胞缺乏时间、是否获得完全缓解及住院天数是医院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患者易发生医院感染,ANC<0.2×109/L,粒细胞缺乏时间大于7 d以及未获得完全缓解的患者感染率更高,应早期采取干预措施,通过药敏情况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及病死率。

张鹏鹏,王丽娜,李明,张豪,赵龙,张锦,王盼盼,席亚明[4](2020)在《恶性血液病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及治疗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住院的725例恶性血液病粒细胞缺乏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性别、年龄、原发病、治疗阶段、粒细胞缺乏程度、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医院感染、感染部位、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感染天数、接受放化疗、疾病缓解情况及病原学等。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对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恶性血液病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医院感染最常见的部位是上呼吸道,占24.0%,其次是肺和血流,分别占16.2%和13.8%;医院感染的原发病中急性白血病占首位,感染率为82.1%,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感染率最高(73.3%),其次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68.0%)和多发性骨髓瘤(66.7%);急性白血病在初始诱导期及复发难治期感染率较高,分别为79.3%和84.5%。临床共分离出184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126株占68.48%,革兰阳性菌23株占12.50%,真菌35株占19.02%。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原发病、粒细胞缺乏程度及持续时间、化疗、使用糖皮质激素、疾病状态均与医院感染相关(P <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急性白血病、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2×109/L、化疗及疾病未缓解是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恶性血液病粒细胞缺乏症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目前医院感染率仍较高,尤其急性白血病接受化疗或未获得完全缓解以及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2×109/L的患者,应早期采取干预措施,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及病死率。

郑雪[5](2020)在《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血液病患者合并感染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常炎症发生时,由于炎症产物的作用,使骨髓内储存的中性粒细胞释放,导致外周血液的中性粒细胞数目增多,使得更多的中性粒细胞进入炎症区域发挥抗感染作用。由于血液病的自身因素或某些感染,可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当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到1.00×109/L时,机体抵抗能力明显降低。以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血液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临床表现、微生物病原学、血常规、凝血指标以及感染相关指标为研究指标开展较为系统的研究,探讨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不同血液病患者合并感染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01月-2019年11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七医院住院不同血液病合并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患者161例,依据感染与否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以WBC、NEUT、Hb、PLT、PT、APTT、TT、FIB、e GFR、BUN、Scr、ALB、ALT、AST、hs-CRP、ESR为观察指标开展研究。结果:1、161例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血液病患者纳入本组研究,均为常见血液病。2、161例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血液病患者中,106例患者合并感染,感染发生率为65.8%;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和上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106例感染患者共培养出20株病原微生物,其中革兰阴性菌12株、革兰阳性菌2株、真菌6株。不同血液病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及病原微生物有所不同,以AA、MM的感染的发生率最高,均为75.0%,以ML的感染发生率最低,为38.5%,但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DS及MM以下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分别占55.8%、77.8%,AA及AL以上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分别占48.1%、36.4%,ML以消化系统感染最为常见,占60.0%。3、106例感染的伴中性粒细胞减少血液病患者血常规的中位WBC、Hb、PLT均低于正常参考值,MDS的中位WBC与MM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S的中位Hb与AA、AL、ML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A与MDS、AL、MM、ML间的中位P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106例感染的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血液病患者凝血指标PT、APTT、TT、FIB均在正常参考值内,MDS的中位PT与AA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AA、MM的APTT分别与MDS、ML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106例感染的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不同血液病患者肝功能指标除MM的中位ALT和AST低于正常参考范围,余指标均在正常参考范围内。肾功能指标除MM、AL的中位e GFR低于正常参考值范围外,余指标均在正常参考范围内。6、161例患者依据感染与否,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感染组患者血常规的指标WBC、NEUT、Hb、PLT显着低于非感染组,且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中位ALB、ALT、AST均低于非感染组,但仅两组间ALB的平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与非感染组中位BUN、Scr、e GFR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的中位hs-CRP高于非感染组,且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NEUT、ALB、hs-CRP为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中性粒细胞减少的血液病患者易于合并感染,尤以恶性血液病患者为着,AA患者合并感染不容忽视,常见的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感染的病原菌仍以革兰阴性菌为主。2、合并感染的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不同血液病患者的WBC、Hb、PLT均低于正常参考值,MDS、AL、AA尤为明显。3、在合并感染、且中性粒细胞减少的不同血液病中,PT、APTT、TT、FIB 4项凝血指标在不同的血液病患者中或高或低,虽均变化于正常参考值范围之内,但呈现出一定的差异化改变。4、合并感染的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不同血液病患者的肝酶、肾功能未见明显的异常改变,但包括MM、MDS、AL、ML在内的恶性血液病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低蛋白血症。5、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血液病患者合并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白蛋白减少、超敏C反应蛋白增高。

姚文腾[6](2019)在《恶性血液病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了解恶性血液病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总结常见致病菌类型及耐药性,为恶性血液病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的临床预防和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血液科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住院超过48小时的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记录其性别、年龄、基础疾病、首发症状、感染部位、致病菌及药敏结果等相关指标,分析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常见感染部位、首发症状及常见致病菌的种类和耐药性。采用统计软件SPSS19.0对数据进行分析,对单因素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符合入组条件的恶性血液病患者共981例,发生医院感染的260例,总感染率为26.5%,其中急性白血病患者401例,发生医院感染132例,感染率32.9%,明显高于其他恶性血液病患者(22.1%),P值<0.05。2、年龄≥60岁、住院天数≥30d、中性粒细胞数目≤0.5×109/L、接受化疗、原发病未缓解等是恶性血液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3、呼吸道是医院感染的最常见感染部位,260例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中呼吸道感染161例(61.9%),泌尿系感染33例(12.7%),血流感染26例(10.0%),皮肤软组织感染18例(6.9%),感染部位不明22例(8.5%)。4、在260例医院感染患者中,以发热为首发症状的150例(57.7%),以咳嗽、咳痰为首发症状的71例(27.3%),以尿频、尿痛为首发症状的21例(8.1%),其他症状18例(6.9%)。5、260例医院感染患者中,单纯细菌感染227例(87.3%),细菌合并真菌感染14例(5.4%),单纯真菌感染19例(7.3%)。其中145例获得病原学资料,检出致病菌167株。革兰氏阴性菌(Gram-negative,G-)125株,占74.8%,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革兰氏阳性菌(Gram-postive,G+)24株,占14.4%,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球菌;真菌18株,占10.8%,主要为白色假丝酵母菌、曲霉菌。6、药敏分析显示,革兰氏阴性杆菌中,除氨苄西林外,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均敏感,而ESBLs(+)的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明显增加;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喹诺酮类及四环素类药物敏感;鲍曼不动杆菌对三、四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及氨基糖苷类等药物敏感。7、药敏分析显示,革兰氏阳性菌球菌中,普通金黄色葡萄球菌仅对青霉素的耐药率高(81.8%),而MRSA除对苯唑西林耐药外,对其余抗生素的耐药率与普通金黄色葡萄球菌类似;除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加环素外,屎肠球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耐药。结论:1、恶性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升高,急性白血病患者高于非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患者高于非化疗患者。2、恶性血液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高龄、长期住院、中性粒细胞缺乏、应用化疗、原发病未缓解等。医院感染的发病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其后依次为泌尿系、血流、皮肤软组织。3、恶性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的致病菌主要为G-菌。4、ESBLs(-)的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除对氨苄西林耐药率增高外,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菌敏感。ESBLs(+)的大肠埃希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对四代头孢菌素敏感,而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与此相反,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两者相近。

张鹏鹏[7](2019)在《725例血液病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血液病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病原学特征及药敏情况,为临床预防及治疗医院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兰州大学第一医院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725例血液病粒细胞缺乏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725例血液病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医院感染率为64.28%,医院感染例次率为65.97%。最常见的感染部位是上呼吸道,占24.0%,其次是肺和血流,分别占16.2%和13.8%。感染原发病中87.7%为急性白血病,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感染率最高,达73.3%。急性白血病在复发难治期感染率最高,为84.5%,其次是初始诱导期及巩固强化期,分别为79.3%和64.6%。2.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年龄、原发病、粒细胞缺乏程度及持续时间、化疗、使用糖皮质激素、疾病状态均与医院感染相关(P<0.05)。以非条件Logistic回归为模型的多因素分析表明急性白血病(P<0.01,OR值=2.579)、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2×109/L(P<0.01,OR值=2.362)、化疗(P<0.01,OR值=6.826)及疾病未缓解(P<0.01,OR值=3.770)是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3.共分离病原菌18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68.48%,最常见为肺炎克雷伯菌(19.57%),其次是大肠埃希菌(13.59%)、铜绿假单胞菌(10.87%)、阴沟肠杆菌(6.52%)等。检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为8株(40.0%)和10株(22.2%)。革兰阳性菌占12.50%,最常见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4.35%)和表皮葡萄球菌(2.72%),检出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各1株。真菌占19.02%,大部分为假丝酵母菌属(42.86%)及念珠菌属(51.43%),其中以白假丝酵母菌最为常见,占5.43%。标本主要来源于血液(44.0%)、痰(29.3%)和咽拭子(19.0%)。不同阳性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不同。血液标本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7.8%,最常见的为肺炎克雷伯菌(23.5%)和大肠埃希菌(23.5%);痰标本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7.8%,肺炎克雷伯菌最常见(20.4%);而咽拭子以白假丝酵母菌(20.0%)为代表的真菌居多,占45.7%。4.药敏分析示:肺炎克雷伯菌对阿米卡星的敏感率最高,达94.44%,对头孢菌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率在66.7%77.8%之间,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达13.9%;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未发现耐药情况,对头孢他啶和头孢西丁的敏感率分别为92.0%和88.0%,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率均为84.0%;铜绿假单胞菌对所有检测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均在80%以上,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达15%。主要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100%耐药,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敏感率达100%。检出所有真菌对两性霉素B有较高的敏感性,达93.33%。结论1.血液病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医院感染率高,急性髓系白血病感染率最高,呼吸道是最常见感染部位。2.医院感染与年龄、原发病、粒细胞缺乏程度及持续时间、化疗、使用糖皮质激素、疾病状态等因素相关,其中急性白血病、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2×109/L、化疗及疾病未缓解是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3.医院感染病原菌复杂多样,常见病原菌依次为革兰阴性菌、真菌和革兰阳性菌。4.医院感染病原菌对各类抗菌药物表现不同的耐药性,临床中应引起重视。

孙长青[8](2018)在《血液病患者院内感染常见细菌分布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县市级医院血液病住院患者院内感染发病率、影响因素、常见细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期间在诸城市中医院(县市级医院)血液科病房接受住院治疗的血液病患者13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表方式,采集患者基本信息与疾病相关信息;查阅患者病历,收集相关检查结果,对患者院内感染因素与常见细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液病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是17.8%。其中以急性白血病患者最多见,占感染总患者的47.1%;其次是多发性骨髓瘤,占感染总患者的11.7%。感染部位以肺部最为常见,占院内感染的44.2%;其次是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占院内感染的12.5%;血流感染位居第三,占院内感染的11.7%;皮肤软组织感染位居第四,占院内感染的8.3%。感染病菌分布方面,革兰氏阴性菌株有63株,占细菌总数的68.5%;革兰氏阳性菌29株,占细菌总数的31.5%。革兰氏阴性菌主要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共17株,占18.5%,是最常见的细菌之一;肺炎克雷伯菌11株,占12.0%,铜绿假单胞菌9株,占9.8%,鲍氏不动杆菌7株,占7.6%,阴沟肠杆菌6株,占6.5%。革兰氏阳性菌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共8株,占8.7%,表皮葡萄球菌6株,占6.5%,另外包括人葡萄球菌、屎肠球菌、粪肠球菌及链球菌等。常用抗菌药物细菌耐药性分析提示:1.革兰氏阴性菌对厄他培南、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敏感性高。2.阿莫西林、哌拉西林、左氧氟沙星等临床常用的抗菌素耐药极高。3.革兰氏阳性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几乎达100%。4.万古霉素、利奈咗胺对革兰氏阳性菌有着较好的敏感性,没发现一例耐药菌。院内感染因素分析:患者年龄越大、粒缺时间越长、住院时间越长、使用激素治疗、化疗,院内感染发生率越高。结论:在县级市医院,血液病住院患者是院内感染的高危易感人群。革兰氏阴性菌较革兰氏阳性菌更常见。这些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有较高的耐药性,经验性用药时尽可能使用相对敏感的抗生素。针对以上危险因素,应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预防与控制血液病患者院内感染。

庄蕊萌[9](2017)在《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目的:院内感染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增加医疗费用,并导致患者的死亡率升高。我们拟通过统计分析血液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临床病史资料,比较了各种血液病医院感染的发病率,并研究血液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克服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在中大医院血液科住院的所有血液病患者。入组的所有患者均经过骨髓涂片、化学染色、病理活检等手段,依照各血液病公认诊断标准进行筛选。根据2001年卫计委制定的相关标准对上述患者是否发生医院感染进行严格界定。收集所有入组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住院号、性别、年龄、疾病种类、住院时间、是否化疗、有无粒缺及粒缺时间、是否接受侵入性操作等),借助SPSS软件统计分析上述患者中感染的发生率、部位分布、病原学特点等,最终对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及讨论,归纳总结目前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形式并给予适当预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可能的应对措施。结果:2016年全年在我院住院的血液病患者共1376人,其中发生医院感染的总人数为230例,共计发生医院感染383例次,例次感染率为27.83%。与青年组相比,老年的感染率更高(24.86%vs.37.14%,P小于0.05);恶性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的感染率高于非恶性疾病(30.82%vs.10.13%,P=0.000)。将住院时间分为1-10天,11-20天,21-40天,40天以上四个组,其感染率依次递增(6.32%vs.20.98%vs.51.7%vs.75%,组间两两比较P均小于0.05)。粒缺超过10天的患者中观察到较高的感染率(47.15%vs.74.22%,P 小于 0.05)。感染部位涉及血液、上呼吸道、肺、消化道、泌尿道、口腔、皮肤及软组织等,其中,感染发生率以上呼吸道为最高,占28.46%,其次为肺部感染,占25.59%,消化道感染和血液系统感染也较多。血液病患者的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住院天数、侵入性操作、是否化疗、粒缺天数有关,与性别无关。结论: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显示老年患者、住院天数、侵入性操作、化疗、长时间粒缺等因素是诱发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缩短住院时间和粒缺时间,减少侵入性操作可能是预防医院感染的有效手段。

王春鹏[10](2017)在《30例血液病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文中提出目的针对血液病患者在临床中产生医院感染的特点,为制定控制感染的有效措施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的30例血液病患者有关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患者的医院感染有关数据。结果有16例患者感染部位是呼吸道,占53.3%,口腔、血液、消化道等部位感染的患者依次分别有7例、5例、2例,分别占23.3%、16.7%、6.7%。病原菌主要是革兰阴性菌,有17例患者(占56.7%),血液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原发急性白血病、合并糖尿病及较长住院时间。结论血液病患者具有较高的比例产生医院感染,应结合患者疾病特点对其加强监护,监测各种危险因素,进而有效控制医院感染。

二、528例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528例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老年血液病院内感染临床特点及预防措施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老年血液病院内感染现状
    1.1 老年血液病院内感染发生率
    1.2 老年血液病院内感染危险因素
2 老年血液病院内感染临床特点
    2.1 老年血液病院内感染主要部位
    2.2 老年血液病院内感染病原菌类型及耐药性
        Ma Y等[11]学者研究认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发生血流感染后,分离出的病原菌中革兰氏阴性菌多于革兰氏阳性菌。这一单中心回顾性研究为临床医师提供了深入了解的资料。张鹏鹏等[12]学者分析恶性血液病医院感染的患者资料,发现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126株(68.48%),革兰阳性菌23株(12.50%),真菌35株(19.02%)。赵佳莉等[13]对老年初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院内感染率为43.81%,分离出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中革兰阳性菌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主要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真菌主要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Ren J等[14]对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进行分析后,发现革兰阴性菌是主要病原菌,不同的病原体出现不同的抗菌素耐药性特征。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细菌耐药已成为广泛的医疗卫生问题。国外一项研究发现成人血液病患者的血液分离物存在较多的多重耐药菌株[15]。日本的一项分析显示,氟喹诺酮类大肠杆菌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最常见的抗生素耐药菌株[16]。临床治疗老年血液病患者时,应根据患者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以期获得良好疗效,且在治疗时,建议将患者既往病史纳入考虑。
3老年血液病院内感染预防措施
    3.1强化侵袭性操作管理,加强医务人员消毒管理
    3.2加强个人卫生防护
4结语

(2)血液病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医院感染的单中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患者感染情况
    2.2 感染部位及首发症状
    2.3 发生医院感染的单因素分析
    2.4 发生医院感染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3)急性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1.2 方法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急性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医院感染部位及治疗阶段
    2.2 急性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体分布及药敏情况
    2.3 急性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3 讨论

(4)恶性血液病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与方法
    病例资料
    资料收集
    统计学分析
结果
    恶性血液病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医院感染的原发病构成及感染率
    恶性血液病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医院感染的部位分布及构成比
    恶性血液病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体分布及构成比
    恶性血液病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讨论

(5)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血液病患者合并感染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语表
(一)前言
(二)材料和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六)参考文献
综述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与感染的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6)恶性血液病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恶性血液病合并医院感染的一般情况
    1.1 对象和方法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对象
        1.1.3 研究方法
    1.2 结果
        1.2.1 恶性血液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一般资料
        1.2.2 恶性血液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感染率
        1.2.3 恶性血液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1.3 讨论
        1.3.1 恶性血液病医院感染的感染率分析
        1.3.2 恶性血液病合并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1.4 小结
二、恶性血液病合并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
    2.1 目的和方法
        2.1.1 研究目的
        2.1.2 研究方法
    2.2 结果
        2.2.1 常见感染部位
        2.2.2 首发感染症状
        2.2.3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2.3 讨论
        2.3.1 恶性血液病合并医院感染的发病部位分析
        2.3.2 医院感染患者的首发症状分析
        2.3.3 恶性血液病患者导管相关感染的临床特点分析
    2.4 小结
三、医院感染的致病菌特点分析
    3.1 对象和方法
        3.1.1 研究对象
        3.1.2 研究方法
    3.2 结果
        3.2.1 恶性血液病合并医院感染的感染类型及致病菌类型
        3.2.2 恶性血液病合并医院感染常见致病菌的耐药性
    3.3 讨论
        3.3.1 恶性血液病合并医院感染的病原菌类型分析
        3.3.2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临床特点
        3.3.3 ESBLs阳性大肠埃希菌的流行及治疗
    3.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表1 常见革兰氏阴性菌对抗菌药物的药敏结果(一)
    表.2 常见革兰氏阴性菌对抗菌药物的药敏结果(二)
    表.3 常见革兰氏阴性菌对抗菌药物的药敏结果(三)
    表4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耐药率
    表5 革兰氏阳性菌对抗菌药物的药敏结果(一)
    表6 革兰氏阳性菌对抗菌药物的药敏结果(二)
综述 恶性血液病合并医院感染的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725例血液病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血液病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
    1.1 引言
    1.2 资料与方法
        1.2.1 研究对象
        1.2.2 诊断标准
        1.2.3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4 研究方法
        1.2.5 统计学方法
        1.2.6 相关定义
    1.3 结果
        1.3.1 一般资料
        1.3.2 医院感染原发病的构成及其感染率
        1.3.3 医院感染的部位分布及构成
第二章 血液病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2.1 引言
    2.2 资料与方法
        2.2.1 研究对象
        2.2.2 纳入和排除标准
        2.2.3 研究方法
        2.2.4 统计学方法
    2.3 结果
        2.3.1 血液病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之单因素分析
        2.3.2 血液病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之多因素分析
第三章 血液病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
    3.1 引言
    3.2 资料与方法
        3.2.1 菌株来源
        3.2.2 标本采集
        3.2.3 药物敏感性试验
        3.2.4 统计学方法
    3.3 结果
        3.3.1 血液病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构成
        3.3.2 血液病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在各类标本中的分布及构成
        3.3.3 血液病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医院感染主要阳性标本病原菌分布及构成
        3.3.4 常见革兰阴性菌药敏情况
        3.3.5 常见革兰阳性菌药敏情况
        3.3.6 真菌药敏情况
第四章 讨论
    4.1 血液病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
    4.2 血液病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4.3 血液病粒细胞缺乏症医院感染患者的病原学特征及药敏情况分析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文缩略词表
综述 医院感染细菌耐药现状及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血液病患者院内感染常见细菌分布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筛选标准
        2.1 血液病标准
        2.2 院内感染诊断标准
        2.3 中性粒缺乏诊断标准
    3.研究方法
    4.统计分析方法
第二章 结果
    2.1 整体分布
        2.1.1 院内感染分布
        2.1.2 院内感染疾病分布
    2.2 感染部位分布
    2.3 确诊病原菌检查分布
    2.4 感染病原菌组成
    2.5 感染病原菌分类及分布
    2.6 常用抗菌药物细菌耐药性分布
    2.7 感染因素分析
第三章 讨论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9)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引言
    1.1 国外医院感染情况
    1.2 国内医院感染情况
    1.3 血液科病患特点及医院感染情况
    1.4 研究目的
第二章 综述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医院感染患者入组标准及各部位医院感染事件诊断依据及排除标准
    3.2 资料收集
    3.3 统计分析方法
第四章 研究结果
    4.1 血液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
    4.2 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logistic分析
第五章 讨论
第六章 研究不足及展望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10)30例血液病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诊断标准
2 结果
3 讨论

四、528例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老年血液病院内感染临床特点及预防措施研究进展[J]. 刘蜀蓉,王亚玲,邹夏. 老年医学与保健, 2022(01)
  • [2]血液病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医院感染的单中心研究[J]. 田妮娜,董宝侠,肖妹,张晶.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1(04)
  • [3]急性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J]. 魏同,毛夏丽,周琪,李明,张豪,赵龙,席亚明. 临床血液学杂志, 2020(09)
  • [4]恶性血液病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J]. 张鹏鹏,王丽娜,李明,张豪,赵龙,张锦,王盼盼,席亚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20(02)
  • [5]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血液病患者合并感染的临床研究[D]. 郑雪. 大连医科大学, 2020(03)
  • [6]恶性血液病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的临床研究[D]. 姚文腾.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7]725例血液病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D]. 张鹏鹏. 兰州大学, 2019(09)
  • [8]血液病患者院内感染常见细菌分布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D]. 孙长青. 青岛大学, 2018(12)
  • [9]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D]. 庄蕊萌. 东南大学, 2017(12)
  • [10]30例血液病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J]. 王春鹏.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07)

标签:;  ;  ;  ;  ;  

528例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临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