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龙屋——最具代表性的客家建筑文化景观

威龙屋——最具代表性的客家建筑文化景观

一、围龙屋——最具代表性的客家建筑文化景观(论文文献综述)

姜磊[1](2020)在《明清梅州传统木构建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梅州地处岭南东部,是客家人聚居地,其特有的客家移民文化,使梅州传统建筑特征明显区别于岭南其他文化区,而兴宁、梅县、大埔是梅州传统木构建筑三个文化代核心地。现存梅州传统木构建筑有公共建筑和民居,按木构架特征可分为殿式建筑和厅式建筑,采用的构架形式为小式插栱构架和小式梁柱构架,其中小式梁柱构架同时存在于梅州殿式木构建筑和厅式木构建筑,是本文的研究重点,而大量存在的民居建筑是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对象。本文旨在研究梅州传统木构建筑及其大木构架,在大量田野调查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建筑类型学、系统分析和对比研究等方法,对其类型、特点、分布进行梳理分析。通过对梅州传统木构架类型、形态、尺度、比例、技艺等方面的分析,揭示梅州大木构架的形制、营建规律、时代风格、技术源流和谱系特征。首先,对梅州传统木构建筑形制进行研究。从木构建筑角度对梅州进行建筑文化区划,在嘉应文化核心区和大埔丰顺文化边缘区的大框架下,又可细分为兴宁文化区、梅县文化区和大埔文化区。对梅州木构建筑中民居建筑的类型及各构成元素的特征进行分析,梳理其建筑形制。其次,对梅州传统木构架类型及分布进行研究。从地方建筑体系研究的角度,参照中国古建筑构架体系的分类标准,尝试从梅州大木构架的功能性质、建筑等级、承重体系、间架方式、柱梁搁架形式等方面对比分析,确定梅州殿式建筑和厅式建筑类型,并提出小式插栱构架和小式柱梁构架概念。从搁架方式上,对梅州小式梁柱构架中的穿斗式、桐柱式、搁梁式、叠斗式、桐柱搁梁式等形式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梳理。再次,对梅州传统木构架的建构特征和营造尺度进行分析研究。从大木构件和构造做法入手,对柱梁、桐柱、斗栱、墙体、木装饰等的形式类型、分布特征、发展源流进行分析,总结其时代特征、地域特征和谱系关系。再历史文献、测绘数据、构架形态、匠师访谈资料等方面入手,探寻梅州传统木构架的平面形制、构架特征、营造规律、尺度特征、时代风格、谱系特征、设计意匠等。全文共为六章,第一章绪论讲述了研究的对象、时间地域范畴、背景、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二章讲述了梅州客家民系的形成过程,着重分析客家人入梅及进入梅州后的迁移路线,并在迁移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建筑文化特征;第三章从宏观角度对梅州传统木构建筑进行文化区划,并分别分析各文化区下的建筑形制及构成特征;第四章对梅州传统木构架特征及隔架方式进行时间和空间上划分;第五章从典型的梅州大木构件及构造做法——柱式、梁式、桐柱、斗栱、墙体、木装饰入手,对其形式、纹样、比例、尺度、地域分布、时代特征来进行分析,总结梅州大木构件时代风格和地域特征,为梅州传统木构建筑构架断代提供理论依据。第六章从平面形制、构架特征、营造尺度规律、案例分析、设计意匠等方面对梅州大木构架进行分析研究,探寻梅州传统大木构架的尺度特征、设计规律、谱系特征。

吴妆庄[2](2020)在《梅州核心城区围龙屋保护与更新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围龙屋是梅州客家民居代表,也是梅州市数量最多的客家建筑类型。本文是在梅州市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客家文化旅游兴起、传统民居保护与利用研究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基于前人的研究,展开对梅州核心城区围龙屋保护利用和更新活化的研究。通过对梅州核心城区围龙屋保护利用现状的调查分析与总结,探讨核心城区围龙屋的更新设计策略,赋予传统围龙屋现实的使用价值,从而保护更多梅州城区的围龙屋建筑,为梅州市留下更多城市文化的物质基础,提高居民的城市文化生活环境,助力梅州市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研究背景和立意。确立研究范围梅州核心城区和研究对象围龙屋建筑,对梅州市的城市建设、客家围龙屋保护规划、城镇化对围龙屋的影响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和分析。第二部分是围龙屋的基础研究。对围龙屋的源流、分布特点、建筑特色等方面进行分析,建立了对围龙屋建筑较为清晰的认识。第三部分是对核心城区围龙屋使用现状的研究。对核心城区的概况、围龙屋的空间现状、现状使用情况、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并对这其进行反思,更加清晰地认识核心城区围龙屋在城镇化的影响下发生的变化。第四部分是核心城区围龙屋保护利用现状分析。首先从围龙屋的保存现状、保护利用现状和活化利用案例分析,了解目前核心城区围龙屋的保护利用现状,并对其中的问题进行反思与总结;然后从保护力度、活化方式、设计指引三个方面提出改善意见,为后面的更新设计策略提供基础。第五部分是核心城区围龙屋保护与更新设计策略的探索研究。以核心城区围龙屋为研究对象,对核心城区区位环境和围龙屋分布特点进行全面分析,然后从建造技术、内部功能空间、外部空间环境三个方面对围龙屋建筑的更新设计进行引导和建议。最后在结语部分,提出了本文的主要结论、创新点、研究不足和展望。

赖远超[3](2020)在《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霞角村传统聚落形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广东中部地区由于其地域上的多样性,历史渊源和文化交流的传统聚落区,催生了各种建筑文化和民风民俗。传统聚落既往的居住生活环境,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已不能得到满足社会人们日益发展的物质和空间设计需求。众多承载丰富历史信息与建筑文化的传统区落,因为盲目的拆旧建新,肆意改造等行为,导致大量的传统聚落遭到了毁灭性打击,许多传统村落也因此失去往昔古镇的氛围。霞角村围屋作为惠阳地区传统聚落的代表,其具有的五大围屋的研究价值很高,建筑保存相对完整,同样面临困境与挑战。经过笔者实地调查发现,霞角村目前的拆旧建新、自然侵蚀等多种因素导致大量传统建筑流失,其面临发展和保护的困境,虽然当地政府正在推进第二批建设新农村示范省点,霞角村作为重点扶植对象,但是其针对性的保护措施以及政策并不完善,对于古建筑保护和修复仍然有许多不当方式。因此,对于霞角村古建筑的保护面临重大的危机,同时也是一种机遇,对于保护和发展形式非常严峻。霞角村位于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良井镇在2012年1月被列为“广东省古镇古村落”。近代中国在饱受战争和发展摸索阶段对于古村的破坏冲击非常严重,但是庆幸的是其历史文脉和整体建筑格局保持较为完整。笔者在对霞角村进行一系列研究分析,对其聚落现状问题进行深入挖掘,从聚落形态和地域特征深入分析提取其独特的历史文脉、历史价值。基于现状问题探索古村保护的对策,提出古村环境保护与发展利用的有效措施。本文首先对霞角村聚落进行全面分析包括自然环境和气候特征对于村落发展演变的影响,人文经济以及精神观念等因素进行分析,并从多个维度分析古村落的物质基础。首先介绍霞角村的基本概况、历史沿革,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历史人文分析其村落选址布局、街巷空间、建筑风貌等进行系统分析总结,通过摄影记录、现场测绘等形式收集地情文库,对霞角村围屋建筑进行研究分析。归纳出霞角村聚落特征、建筑内装饰艺术及客家围屋文化内涵,得出霞角村客家围屋基本特征。最后,对于霞角村聚落面临的各种问题和现有保护中的不足,在现有的聚落形态研究的基础上,尝试提出相应的保护策略。为今后霞角村客家围屋的保护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综合本文的研究分析作为理论指导保护发展的参考之一,为同类传统聚落提供实践参考。

彭逸宁[4](2020)在《客家小镇景观设计研究 ——以寻乌客家小镇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提高,新型城镇化建设正在快速推进。特色小镇是新型城镇化实现的重要手段,自从浙江省首次提出这个概念以来,特色小镇的建设正在全国如火如荼开展,并迅速发展。当前以客家文化为主题的特色小镇逐渐增多,如何打造具有客家文化特色的小镇景观,是客家小镇能否凸显特色,达到预期建设效果的关键。我国特色小镇建设起步较晚,相关研究比较滞后。在客家小镇景观设计方面,理论研究还比较薄弱。本文以客家小镇景观设计为研究对象,研究如何挖掘和提炼客家文化元素并运用在景观设计中,探索客家小镇景观设计原则和策略,丰富特色小镇景观设计理论研究。首先通过对相关理论的分析,明确了客家文化、特色小镇、景观设计等相关概念。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相关案例进行分析。总结理论基础和设计经验,得出客家小镇的景观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具体从选址布局、建筑形式与装饰、种植设计、景观小品、铺地图案与材料五个方面进行论述。并结合寻乌县客家小镇项目的景观设计方案,将总结归纳的设计理论运用到具体实践中。希望通过研究,能对同类性质的客家小镇景观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

王璐[5](2020)在《客家风情小镇建筑更新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论文由坪山新区坑梓客家风情小镇建筑更新设计项目出发,以坑梓地区特有的坑梓形象符号——客家围屋为研究对象,以客家传统建筑的文化性、地域性、和传统建筑设计策略为基础,总结了传统客家建筑在建筑特征、设计策略、文化脉络等特点。并结合当代优秀街区建筑更新项目的实地调研考察,最终为坪山新区坑梓客家风情小镇建筑设计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支持。文章采用了理论结合实践的研究方法,从理论研究到理论总结到案例分析到案例操作。文章先从国内外学术界对街区更新和旧建筑更新的相关理论进行解读,接下来对客家传统建筑进行分类、分项的研究,从客家文化脉络到客家建筑特征再到建筑表达的符号语言,总结出了客家地区特有的建筑语言和适用于当代客家风情小镇建筑更新的设计策略。并从消防、建筑节能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改造策略。最后,通过理论和调研的双重指导下,结合项目本身,完成了坪山新区坑梓客家风情小镇的建筑更新设计。把客家传统建筑语言作为风情小镇建筑更新的设计指引,将客家文化融入到坪山城市空间和城市生活中。

梁步青[6](2019)在《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地理研究》文中指出客家是汉民系中一支重要而独特的民系,是历史上中原汉民渐次南下并与土着不断融合、发展的产物。赣闽粤三省毗邻区是客家民系成形区,也是客家人核心聚居地。而位于赣闽粤交界处的赣州是接纳北方汉民南迁第一站,是客家民系发祥地和当今客家人最大聚居地。赣州客家人在这里繁衍生息、生存发展,创造了灿烂的客家村落与民居文化。赣州客家村落与民居历史悠久、分布广泛、数量众多且类型多样,是江西省乃至我国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学术意义。本论文运用文化地理学、城乡规划学与建筑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采用大数据的研究范式,借助ArcGIS平台,构建“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地理数据库”。以数据库为依托,系统认识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特征,全面揭示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空间分布与分异规律,准确划分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区划,深入探索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内在机制与影响因素,对比分析与闽、粤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景观的异同。通过上述方法和研究工作的开展,本论文主要取得以下四个方面的研究成果:1)首次建立了以1093个客家传统村落为研究样本的文化地理信息数据库。对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开展全面普查与登录,结合大规模的实地调查、文献资料收集以及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图分析等方式,收集村落、民居文化基础信息,对全域村落进行全面而细致地识别与筛选,最终选定1093个客家传统村落作为研究样本。引入“文化因子”概念,从影响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特征的关键文化因子入手,提取出最具代表性的3大类,10小类文化因子;借助“类型学”方法对文化因子进行科学、合理分类,建立文化因子类型系统。数据库较完整、系统地涵盖了研究对象的基本属性、地理环境属性、物质形态属性、历史人文属性共四大项子系统数据。2)揭示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地理特征与规律,并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与动力机制。在地理分布上,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呈现集聚分布状态,“核心—边缘”结构明显;村落往往依山而建,顺应山体呈线性延展,相对水体而言,其与山体依附关系更强;民居表现为“大共性、小分异”的总体分布特征。在历史演进上,村落在宋、元、明、清四个历史时期均表现出显着的集聚分布状态,聚集区域随着历史变迁而不断演变。本论文针对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地理特征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剖析,认为中原汉人的数次大规模迁徙和中原文化是客家村落及其民居文化的根源;赣州特殊的自然环境以及当时的农耕生产条件是基本所在;文化的传播以及文化的创新因素导致区域差异性的出现;宗族文化和风水文化是村落、民居形态特征形成的内在因素。3)科学划定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区划,甄别出各个文化区的中心区和边缘区,梳理各文化区的文化景观特征,揭示各文化区的形成机制。本论文制定系统的文化区划原则与方法,提取数据库中体现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地理特征的关键信息,将村落布局、民居类型这两个因子作为主导因子,根据村落模式对文化区进行初步划分;叠加村落规模、巷道形式等其他因子,根据文化的相似性、差异性对文化区进一步细分,结合自然地物、行政区等边界,划分出六个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区。六大文化区是并列关系,文化区内中心区、边缘区呈主次关系。地区开发、地形地貌、移民文化、古道交通、文化传播、文化扩散等是各文化区差异形成的关键因素。4)与闽、粤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景观进行对比分析,以同一民系、跨省域的视角,深入剖析赣闽粤客家三地文化景观之间的异同,通过对比研究,从共性中寻找特性。三地自然环境类似,同属客家文化圈层,在村落选址、社会形态等方面颇为相似;但三地有高山大岭相隔,是三个互不统属的区域,在客家民系形成的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客居格局和各具特色的客家典型民居。赣南的围屋、闽西的土楼、粤东北的围龙屋即为三地典型民居,其在防御性、秩序性、文化性等方面差异性显着。综上所述,本论文通过系统开展赣州客家村落与民居文化的文化地理学研究工作,建立了一套传统村落、民居的创新研究方法,并丰富传统村落、民居研究理论体系。研究成果不但可以有效促进赣州客家传统村落、民居的保护与发展,同时也能够为江西省乃至全国客家传统村落、民居的保护与发展提供良好的参考与借鉴。

张莎玮[7](2018)在《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广府地区的传统村落存世数量多,分布广,历史文化价值高,是岭南中心地区乡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承载空间,是十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对其开展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文章从传统村落的空间特征入手,提取出具有普遍性、稳定性和传承性的空间要素,构建起多层次、综合性的传统村落空间模式要素体系。并以广府地区的传统村落为样本进行剖析,将其空间模式分为四个大类,即广府文化主导型传统村落、客家文化主导型传统村落、广客交融型传统村落、以及沙田型传统村落。针对每一类村落,从山水环境、居祠关系、村落肌理、建筑特征、环境要素五个方面进行剖析,发现每个大类在整体面貌一致性的基础上,其内部还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对每个大类进行了细分,将其分为十一个亚类,并对每一个亚类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在对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进行分类的基础上,结合村落的地理空间信息,构建“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数据库”,在确保样本空间分布均匀性(每个镇至少有一个样本)的基础上,选择437个传统村落为样本开展研究,通过单因子分析和多因子叠合分析,绘制出直观的专题地图。研究表明,广府文化主导型的传统村落,数量多,分布广,基本覆盖广府地区全境,这是广府主流文化主导作用的直接体现;客家文化主导型的传统村落,主要分布在广府东部和北部,其空间分布范围较广,在从化、增城和深圳东北部形成了较为明显的集聚核心,这与粤东地区客家文化核心区主流文化的西进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广客交融型的传统村落,主要分布在广府文化与客家文化边缘交界的地带,即广府地区的东部和北部。这些村落同时受到广府与客家文化的影响,在两种文化的势能不均衡的情况下,形成了较为多样的村落空间模式;沙田型传统村落主要分布在珠江水系出海口地区,其空间分布范围窄、集聚性强,这与沙田水陆交界地带的环境特殊性密切相关。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的形成,是在当地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影响下,在漫长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并固化的。在村庄层面,广府村落的梳式巷道,宗祠引领,民居遵从;客家村落的顺应地形,聚族防御,居祠合一;沙田村落的顺堤而建、枕水而居;以及广客交融地区村落因文化形态碰撞而呈现出的丰富多样的空间模式,均是在村庄营建过程中为适应自然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等因素,而摸索形成的村庄营建智慧。在区域层面,高大深远的山体成为文化传播难以逾越的屏障,构成了文化区域的边界,也成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分异的界线;而广府地区密布的河流水道以及在丛山峻林中蜿蜒延伸的驿道,成为文化交流、碰撞与融合的主要通道,对广府传统村落的空间模式,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同化作用。而广府与客家两种文化的交界地区,则在各自主导文化减弱的情况下,形成了边缘文化交错带,表现出广客交融的村落空间模式,这为我们认识文化交流提供了新的素材,对完善广府传统村落研究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王东[8](2017)在《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审美文化研究》文中提出明清广州府北靠南岭走廊,南临茫茫大海,多样的地形地貌,不同的民族(民系)分布,多元的经济形态,发达的宗族文化等因素孕育了众多的传统村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文化体系。本文基于建筑史学和建筑美学相结合的研究视角,借鉴审美文化学、文化地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成果,以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审美文化为研究对象,揭示出审美文化的逻辑构成,划分出审美文化圈区划,勾勒出其审美文化的历史演变,以“建筑美学的文化地域性格”理论为指导,搭建研究框架,探索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地域形态特征的多样性、社会时代精神的丰富性、人文艺术品格的深厚性,进一步推进岭南传统村落审美文化理论研究,促进岭南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实践以及传统聚落史、建筑美学、传统建筑修缮设计理论等研究领域的繁荣发展。首先,针对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的环境格局、空间布局、景观类型展开分析,揭示其中的地域形态特征。明清广州府的水乡地区发育最早,是传统广府村落的典型代表,形成水乡村落格局。明代以降形成的广客交融型村落多“五位四灵”的环境格局。近代侨乡村落环境格局多样化特征显着,有水乡格局、靠山临田格局,临田临交通格局等。瑶族村落以“后有靠山,前有梯田”的环境格局为主。传统广府村落以“梳式布局”为原型,衍化为多种布局形态,突出“绕水”、“围岗”、“沿涌”、“综合”的形态布局。广客交融型村落突出村落的“围合性”布局。侨乡村落突出“规整的网状”布局。瑶族村落以“排列和自由”布局为主。从村落景观要素来看,传统广府村落的景观要素主要有榕茵社坛、小桥流水、水口园林、河涌植被、驳岸水埠、田园风光。广客交融型村落景观主要体现在客家围村景观与广府梳式布局的村落景观的相互交融上。侨乡村落的建筑景观突出表现在西式建筑与传统广府建筑的融合上。瑶族村落以“高山-村寨-梯田-河谷”的垂直景观形态为特色。其次,通过分析明清广州府的经济基础、宗族意识、文化习俗与村落的类型、住居模式、文化空间形成的关系,阐明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的社会时代精神。农商一体的经济结构孕育了岭南特有的水乡传统广府村落。在多山地、丘陵的广客交融型村落以农耕经济为主,村落规模小、形态简单。近代侨乡村落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侨汇经济的支撑。少数民族聚居区存在游耕和山地稻作农业,促成了散居、大杂居小聚居的村落形态。受宗族意识的深刻影响,形成聚族而居的住居模式,在布局上表现为组团性、差序性,规整性、防御性特征。文化习俗对村落空间影响深刻,多神信仰致使村落庙宇众多,南越时期至民国不同年代的民俗遗迹“堆叠”于村落建筑中,“文房四宝”的耕读精神指导景观空间布局,村落空间中的这些文化习俗体现了文化特征的多样性。再次,通过对传统村落蕴含的民族心理、价值取向、思维模式、审美理想的分析,就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景观集称文化、建筑装饰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考量,揭示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中的人文艺术品格。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景观集称文化的美学特征涉及自然、人文、生活三方面,其审美品格包含“整体和合,直观体悟”的审美思维,“崇尚自然,以水为宗”的审美趣味,“尚静隐逸,诗画桑梓”的审美境界。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建筑装饰艺术表征了包括务实享乐的审美情趣、兼容创新的社会心理、崇文重教的价值追求、诗意乐生的审美境界在内的人文精神。作为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游艺与粤乐包含了务实享乐的审美心理和雅俗共赏的审美情趣。

郭焕宇[9](2015)在《近代广东侨乡民居文化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代广东侨乡民居文化是广东传统民居文化乃至中国近代侨乡建筑文化和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内容,生动展示了近代中国波澜壮阔的“古今中西之争”文化背景下的侨乡文化演进图景。侨汇、侨房、侨眷是侨乡形成的基本条件,也是形成侨乡民居文化的主要因素。本文借鉴文化地理学等相关研究成果,以近代广东侨乡民居文化为研究对象,划分出广府侨乡民居文化区,潮汕侨乡民居文化区和客家侨乡民居文化区,并就此展开比较研究。本文以建筑史学和建筑美学为理论基础,借鉴社会学、人类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的成果及方法,通过田野调查获取案例素材,以交叉综合的理论研究方法,搭建研究框架,揭示基于侨乡独特的侨汇经济、社会结构、人文品格而形成的近代广东侨乡民居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探索近代时期的广东侨乡地区中经济、社会、人文动因要素与民居建筑文化活动之间复杂多变的互动关系。首先,近代广东侨乡侨汇经济是广大华侨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从根本上改变了侨乡生产生活方式,改变了近代广东侨乡的建设发展进程。近代广东侨乡的侨汇流向表征了侨乡聚落的分布情况。对应于侨汇资金汇兑网络结构,侨汇流向表现为近交通、近港口、近城镇的空间分布特征。比较而言,广府侨乡因商业联系而形成墟镇-乡村高度集成、集中分布的村镇组团,潮汕侨乡因传统村落扩张形成大型的聚落组团,客家侨乡因地形限制而导致侨乡聚落分散性地分布。在时间维度上,侨汇经济起伏波动,导致广东侨乡民居及聚落建设经历了初兴发展期、繁荣全盛期、低潮衰落期三个发展阶段,而区域性的经济条件差异使得广府、潮汕、客家民系侨乡在各阶段建设规模有所不同。在具体的侨汇资金利用及民居建设模式方面,潮汕和客家侨乡以个人或家庭为单位的独资建设模式作用突出,广府侨乡则以联合个人集资、合股经营的合资建设模式为主导实现聚落发展。其次,近代广东侨乡社会结构的巨大变迁必然导致生活居住需求变化,促使侨乡民居的空间格局和空间功能演化。从近代广东侨乡的社会结构体系分析,侨乡多重社会关系网络扩张,导致侨乡聚落空间结构日趋复杂化,各类新式建筑,成为聚落内、外的空间结点,令聚落生活重心和聚落空间格局重心发生变化。从侨乡社会结构层次分析,侨乡村落宗族结构加速析分,侨乡民居的空间格局和空间功能随之演化。相比而言,广府侨乡形成邻里街坊式格局,潮汕侨乡则由传统的单一格局,演化为多向度发展格局,客家侨乡聚落的析居现象加快,在整体延续宗族关系的同时,局部形成侨房组团的聚居格局。从近代广东侨乡的社会结构要素分析,华侨家庭的类型、结构、社会功能的变化,导致侨乡民居功能演化,在广府、潮汕、客家侨乡三地则表现相殊,特色各异。再者,近代广东侨乡人文品格的形成,经历了侨乡本土传统文化与海外华侨文化的接触、碰撞、交流与融合过程,促进了侨乡民居形态演化,塑造了侨乡民居丰富多样的审美文化特征。近代广东侨乡民居,受侨居地建筑文化影响,在材料技术的革新改进、建筑符号的诠释运用、空间形态的渐进发展以及装饰语言的中外结合等方面,呈趋同演化的趋势。而中外文化交流融合的层次及程度差异,导致广府、潮汕、客家侨乡民居形态演化方式各异。广府侨乡以“合流式”,实现了中外建筑文化的创新性实质融合;潮汕侨乡则以“吸纳式”,通过本土文化吸纳外来文化,实现整合性的有限融合;客家侨乡的“嵌入式”,表现为对外来建筑语言尝试性的借鉴融合。在民系文化格局下,侨乡文化精神的多样性,塑造了近代广东侨乡民居丰富多样的审美文化特征。广府民系开放精神下的侨乡民居表现为世俗化、商品化和个性化的特征;潮汕民系双重性格下的侨乡民居体现出博采众长与复古更化、尊儒崇礼与重商炫富、宏大叙事与精益求精并存的特征;客家民系崇古心态下的侨乡民居显示出回归乡土、宗族崇拜,光宗耀祖、垂裕后昆,进退两宜、尝试创新的特征。

罗志强[10](2014)在《客家建筑文化元素在地方特色陶瓷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有感于《客家·新文房“四宝”》陶瓷产品包装的设计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粤东客家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是客家围龙屋。本文结合运用客家建筑文化元素开发、设计制作陶瓷产品——《客家·新文房"四宝"》而设计的产品包装在图形、文字、色彩等方面恰当地表现客家建筑文化的艺术特色。透过产品包装上的专利号保证了产品在视觉传达上的文化特色上的独一无二,增添了人们对产品的感性认知,共同展示着陶瓷文化与客家文化的经典。

二、围龙屋——最具代表性的客家建筑文化景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围龙屋——最具代表性的客家建筑文化景观(论文提纲范文)

(1)明清梅州传统木构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及意义
        1.1.1 缘起
        1.1.2 地域建筑研究的重要性
        1.1.3 对梅州传统木构建筑的保护意义
    1.2 研究的对象及范畴
        1.2.1 对象范畴
        1.2.2 时间范畴
        1.2.3 区域范畴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传统木构建筑的研究现状
        1.3.2 岭南传统木构建筑的研究现状
        1.3.3 梅州传统木构建筑的研究现状
        1.3.4 梅州客家文化相关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梅州传统木构建筑文化背景及特征
    2.1 历史与地理背景
        2.1.1 社会历史背景
        2.1.2 自然地理环境
    2.2 客家文化背景
        2.2.1 客家民系的形成
        2.2.2 客家人入梅州的迁徙路径
    2.3 背景影响下的建筑基本文化特征
        2.2.1 中原礼制文化特征
        2.2.2 聚族而居的文化特征
        2.2.3 建筑注重风水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梅州传统木构建筑文化区划与形制
    3.1 梅州传统木构建筑文化区划
        3.1.1 梅州相关文化区划
        3.1.2 梅州传统木构建筑文化区划
    3.2 梅州传统木构建筑概况
        3.2.1 梅州传统公共建筑概况
        3.2.2 梅州传统民居概况
    3.3 嘉应地区传统木构建筑形制
        3.3.1 嘉应地区传统木构建筑类型
        3.3.2 嘉应地区传统木构建筑构成特征
    3.4 大埔丰顺地区传统木构建筑形制
        3.4.1 大埔丰顺地区传统木构建筑类型
        3.4.2 大埔丰顺地区传统木构建筑构成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梅州传统木构架类型及分布
    4.1 传统木构架分类
        4.1.1 宋代殿堂式与厅堂式
        4.1.2 清代大木大式与大木小式
        4.1.3 近现代穿斗式与抬梁式
    4.2 梅州传统木构架分类
        4.2.1 岭南殿堂建筑木构架分类
        4.2.2 梅州殿式与厅式建筑分类
    4.3 梅州殿式木构架
    4.4 梅州厅式木构架
        4.4.1 嘉应地区厅式木构架特征
        4.4.2 大埔丰顺地区厅式木构架特征
    4.5 梅州厅式木构架的隔架类型
        4.5.1 小式梁柱构架——穿斗式
        4.5.2 小式梁柱构架——桐柱式
        4.5.3 小式梁柱构架——搁梁式
        4.5.4 小式梁柱构架——叠斗式
        4.5.5 小式梁柱构架——桐柱搁梁式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梅州传统大木构件典型特征
    5.1 柱式
        5.1.1 石柱、木柱
        5.1.2 瓜棱柱
        5.1.3 石木拼接柱
        5.1.4 梭柱
        5.1.5 柱高细比
    5.2 梁式
        5.2.1 直梁
        5.2.2 月梁
        5.2.3 梁头
        5.2.4 挑梁枋
    5.3 桐柱
        5.3.1 桐柱式木构架中的桐柱
        5.3.2 搁梁式木构架中的桐柱
    5.4 斗拱
        5.4.1 斗式
        5.4.2 栱式
        5.4.3 插拱和叠斗
    5.5 墙体
    5.6 木装饰
        5.6.1 木构架装饰
        5.6.2 门窗装饰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梅州传统木构架建构及尺度分析
    6.1 梅州殿式木构架建构
        6.1.1 梅州殿式木构架建构特征
        6.1.2 梅州殿式建筑歇山构造
        6.1.3 梅州殿式建筑尺度分析
        6.1.4 梅州殿式建筑案例分析
    6.2 梅州厅式木构架建构
        6.2.1 梅州厅式木构架建构特征
        6.2.2 梅州厅式建筑营造尺度
        6.2.3 梅州厅式建筑案例分析
    6.3 梅州传统木构建筑设计意匠
        6.3.1 梅州传统建筑地方名称及做法
        6.3.2 梅州传统建筑风水意匠
        6.3.3 梅州传统木构建筑尺度模型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2)梅州核心城区围龙屋保护与更新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释题
    1.2 研究背景
        1.2.1 梅州城区建设规划
        1.2.2 梅州客家围龙屋的保护规划
        1.2.3 城镇化对客家围龙屋的影响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相关研究
        1.3.2 国外相关研究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对象界定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6 研究方法和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围龙屋的基础研究
    2.1 围龙屋的源流
        2.1.1 围龙屋的称谓
        2.1.2 围龙屋与客家民系的发展
    2.2 围龙屋的分布特点
        2.2.1 区域分布特征
        2.2.2 建筑形式分布特征
        2.2.3 平面构成分布特征
    2.3 围龙屋的建筑特色
        2.3.1 建筑形制
        2.3.2 建筑文化
        2.3.3 建筑功能
    2.4 目前围龙屋研究面临的问题与反思
        2.4.1 问题
        2.4.2 反思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梅州核心城区围龙屋使用现状研究
    3.1 梅州核心城区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区域发展定位
        3.1.3 功能布局
    3.2 围龙屋的空间现状
        3.2.1 建筑空间
        3.2.2 景观要素
        3.2.3 空间秩序
        3.2.4 空间活力
    3.3 围龙屋的现状使用情况
        3.3.1 翻新
        3.3.2 出租
        3.3.3 闲置
        3.3.4 活化
    3.4 影响因素
        3.4.1 城市规划
        3.4.2 政策与经济因素
        3.4.3 人口因素
    3.5 围龙屋现状带来的启示
        3.5.1 城区围龙屋面临的三种破坏
        3.5.2 围龙屋空间需求的转变
        3.5.3 围龙屋活化利用的迫切性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核心城区围龙屋的保护利用现状分析
    4.1 围龙屋的保存现状
        4.1.1 围龙屋的保存现状及分布
        4.1.2 围龙屋的分布特点
    4.2 围龙屋活化利用案例分析
    4.3 围龙屋保护利用的反思与总结
        4.3.1 增强保护力度
        4.3.2 拓展活化方式
        4.3.3 建立设计指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核心城区围龙屋保护与更新设计策略
    5.1 保护与更新设计的基本原则
        5.1.1 地域性原则
        5.1.2 文化性原则
        5.1.3 时代性原则
        5.1.4 经济性原则
        5.1.5 可持续性原则
    5.2 保护与更新设计的分类与定位
        5.2.1 核心城区的区位分析
        5.2.2 分类与定位分析
    5.3 建造技术的保护与更新策略
        5.3.1 结构的修缮与更新
        5.3.2 材料属性表达
        5.3.3 适宜性技术
    5.4 内部功能空间的保护与更新策略
        5.4.1 空间保护
        5.4.2 空间重组
        5.4.3 空间叠加
    5.5 外部空间环境的保护与更新策略
        5.5.1 强化临街空间
        5.5.2 重整街巷环境
        5.5.3 延伸公共空间
    5.6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围龙屋活化利用案例基本信息
附录二 :传统民居活化利用形式特征分析
附录三 :图表目录索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霞角村传统聚落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
        1.2.1 国外相关研究与实践
        1.2.2 国内相关研究与实践
    1.3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
        1.3.1 研究对象
        1.3.2 聚落的含义
        1.3.3 聚落形态研究
    1.4 研究的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创新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创新点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霞角村聚落自然与人文形态
    2.1 霞角村自然环境
        2.1.1 地理位置
        2.1.2 环境风貌
        2.1.3 气候特征
    2.2 霞角村客家源流
    2.3 经济发展
    2.4 宗族观念
    2.5 风水理念
第三章 霞角村聚落空间形态
    3.1 空间形态概述
    3.2 霞角村围屋概况
        3.2.1 大福地
        3.2.2 象岗楼(城内)
        3.2.3 水尾仔
        3.2.4 忠心屋
        3.2.5 乌洋福
    3.3 霞角村聚落影响要素分析
        3.3.1 聚落选址
        3.3.2 自然环境因素
        3.3.3 风水观念影响
        3.3.4 防御功能需求
        3.3.5 水利因素和地理位置
    3.4 霞角村传统民居村落特征
        3.4.1 平面布局特征
        3.4.2 空间布局特征
    3.5 霞角村围屋的发展
        3.5.1 早期粤东地区客家围龙屋类型的迁徙
        3.5.2 带围龙围楼与方楼的兴起及其衍变
        3.5.3 霞角村客家围屋的变化
第四章 霞角村聚落民居形态
    4.1 霞角村民居构成要素与功能
        4.1.1 祠堂
        4.1.2 角楼和望楼
        4.1.3 居住空间
        4.1.4 风水塘
    4.2 霞角村围屋装饰艺术
        4.2.1 石雕装饰
        4.2.2 木雕装饰
        4.2.3 彩描装饰
        4.2.4 灰塑装饰
        4.2.5 装饰题材
    4.3 客家围屋文化内涵解读
        4.3.1 空间组织上的文化内涵
        4.3.2 围屋格局体现的宗族礼制思想
        4.3.3 蛋形意象的文学理念
        4.3.4 崇尚自然的山水文化
        4.3.5 小结
第五章 霞角村聚落现存问题与保护策略
    5.1 霞角村发展现状
    5.2 霞角村面临的现状问题
    5.3 霞角村保护的基本原则
        5.3.1 原真性的保护原则
        5.3.2 整体性的保护原则
        5.3.3 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原则
    5.4 霞角村保护对策的探究
        5.4.1 注重整体历史风貌的保护
        5.4.2 推动传统建筑的分类保护
        5.4.3 生活设施和自然景观的修复整治
        5.4.4 鼓励村民组织自治
    5.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项目
致谢

(4)客家小镇景观设计研究 ——以寻乌客家小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时期特色小镇建设的兴起
        1.1.2 客家文化价值日益受到关注
        1.1.3 国家政策引导
    1.2 研究问题提出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客家
        2.1.2 客家文化
        2.1.3 特色小镇
        2.1.4 景观设计
    2.2 基础理论
        2.2.1 景观美学
        2.2.2 景观生态学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3 国内外研究动态
    3.1 国内研究动态
        3.1.1 客家文化的研究动态
        3.1.2 特色小镇景观设计研究动态
    3.2 国外研究动态
4 客家小镇相关案例分析
    4.1 深圳甘坑客家小镇
        4.1.1 项目概况
        4.1.2 项目景观设计
        4.1.3 小结
    4.2 梅州客天下特色小镇
        4.2.1 项目概况
        4.2.2 项目景观设计
        4.2.3 小结
    4.3 洛带客家古镇
        4.3.1 项目概况
        4.3.2 项目景观设计
        4.3.3 小结
    4.4 永定客家古镇
        4.4.1 项目概况
        4.4.2 项目景观设计
        4.4.3 小结
    4.5 案例总结
5 客家小镇景观设计原则与策略
    5.1 客家小镇景观设计原则
        5.1.1 生态性原则
        5.1.2 美学感知原则
        5.1.3 以人为本原则
        5.1.4 文化性原则
    5.2 客家小镇景观设计策略
        5.2.1 选址布局
        5.2.2 建筑形式与装饰
        5.2.3 种植设计
        5.2.4 景观小品
        5.2.5 铺地图案与材料
6 设计实践—寻乌客家小镇景观设计
    6.1 项目背景
        6.1.1 区位分析
        6.1.2 区域文化
        6.1.3 旅游资源条件
    6.2 现状分析
        6.2.1 用地性质分析
        6.2.2 交通分析
        6.2.3 高程分析
        6.2.4 气候环境
    6.3 定位分析
        6.3.1 上位规划分析
        6.3.2 项目定位
    6.4 设计构想
        6.4.1 设计原则
        6.4.2 设计概念
    6.5 总体设计
        6.5.1 功能分区
        6.5.2 总平面图
    6.6 专项设计
        6.6.1 选址布局
        6.6.2 建筑形式与装饰
        6.6.3 种植设计
        6.6.4 景观小品
        6.6.5 铺地图案与材料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之处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5)客家风情小镇建筑更新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
        1.3.1 国外旧建筑更新设计研究
        1.3.2 国内旧建筑更新设计研究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1.5 论文创新点
2 实际案例的研究与分析
    2.1 宁波莲桥街旧城改造项目
    2.2 广州永庆坊建筑更新改造
    2.3 福州苍霞历史街区更新
    2.4 本章小结
3 客家建筑文化
    3.1 客家建筑文化性
        3.1.1 客家民系
        3.1.2 客家文化
    3.2 客家建筑的地域性要素特点
        3.2.1 客家传统建筑自然要素特点
        3.2.2 客家传统建筑的人文要素特点
        3.2.3 经济技术要素特点
    3.3 客家传统建筑的时代性
        3.3.1 客家传统建筑时代性的内涵
        3.3.2 客家建筑的变迁
    3.4 本章小结
4 客家传统建筑特征
    4.1 与地形地貌结合
    4.2 空间布局的特点
        4.2.1 单元式
        4.2.2 组合方式
    4.3 客家建筑的设计策略
        4.3.1 客家建筑的立面构成
        4.3.2 客家建筑的建造尺度
        4.3.3 客家建筑的材料运用
        4.3.4 客家建筑的装饰手法
        4.3.5 客家建筑的色彩构成
        4.3.6 客家建筑的生态设计
    4.4 本章小结
5 深圳市坪山新区客家文化风情小镇建筑更新设计实践
    5.1 坑梓客家风情小镇现状研究与分析
        5.1.1 坑梓客家风情小镇基本概况
        5.1.2 坑梓客家风情小镇建筑环境现状及问题分析
    5.2 项目规划思路和发展定位
        5.2.1 规划思路
        5.2.2 发展定位
    5.3 坑梓客家风情小镇建筑更新设计策略
        5.3.1 设计目标
        5.3.2 建筑更新节点设计实践
        5.3.3 建筑消防更新改造策略
        5.3.4 建筑节能改造策略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6)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国层面
        1.1.2 区域层面
        1.1.3 理论层面
    1.2 研究范围的说明
        1.2.1 研究空间范围的说明
        1.2.2 研究对象范围的说明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2.1 传统村落及民居相关研究
        2.1.1 国内研究概况
        2.1.2 国外研究概况
    2.2 文化地理学相关研究
        2.2.1 文化地理学研究动态
        2.2.2 文化地理学视角下传统村落及民居研究
    2.3 赣州地区相关研究
        2.3.1 赣州客家研究概况
        2.3.2 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民居研究
    2.4 已有研究对本文的启示
第三章 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生成背景
    3.1 自然环境
        3.1.1 地形地貌
        3.1.2 水系河流
        3.1.3 气候特征
    3.2 区位特色
        3.2.1 赣州建置沿革与区划演变
        3.2.2 南北交往之要冲
        3.2.3 军事战略之要地
    3.3 赣州客家传统聚居点的生成
        3.3.1 赣州与客家
        3.3.2 赣州客家传统聚居点的开辟与形成
    3.4 赣州客家传统聚居点所体现的文化特质
        3.4.1 社会结构:宗族组织
        3.4.2 生存策略:聚族而居
        3.4.3 营建思想:风水理念
        3.4.4 生产生活方式:耕读传家
        3.4.5 信仰体系:祖先崇拜与多神崇拜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地理数据库构建
    4.1 数据库样本的选定与文化因子的提取
        4.1.1 样本的选定
        4.1.2 文化因子的提取
    4.2 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因子解析
        4.2.1 类型学的研究方法
        4.2.2 村落地理环境属性因子
        4.2.3 村落物质形态属性因子
        4.2.4 村落历史人文属性因子
    4.3 数据库的建立
        4.3.1 数据库的技术路线
        4.3.2 数据库的组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地理特征
    5.1 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分布特征
        5.1.1 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分布特征
        5.1.2 村落地理环境属性因子分布特征
        5.1.3 村落物质形态属性因子分布特征
        5.1.4 村落历史人文属性因子分布特征
    5.2 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因子相关性分析
        5.2.1 村落布局与民居类型的相关性分析
        5.2.2 村落布局、民居类型与其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5.2.3 其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5.3 影响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地理特征形成的因素
        5.3.1 源头:移民迁徙与中原文化因素
        5.3.2 基本:自然环境与农耕生产因素
        5.3.3 差异:文化传播与文化创新因素
        5.3.4 内在:宗族文化与风水文化因素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区划
    6.1 文化区的概念、类型及区划
        6.1.1 文化区概念与类型
        6.1.2 文化区划原则与方法
    6.2 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区划的确定
        6.2.1 以主导因子为依据的初步划分
        6.2.2 以相似性和差异性为依据的局部细分
        6.2.3 各文化区详细边界的确定
    6.3 各文化区文化景观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6.3.1 赣州中部集中式、条带式+单行排屋、堂横屋、堂厢式文化区
        6.3.2 赣州西部条层式+单行排屋、多联排文化区
        6.3.3 赣州南部散点式、条带式+围屋、堂横屋文化区
        6.3.4 赣州东部条带式、散点式+堂横屋文化区
        6.3.5 赣州东南部条带式、散点式+堂横屋、围龙屋、围屋文化区
        6.3.6 赣州西北部条带式、散点式+单行排屋、堂横屋文化区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景观与闽、粤客家对比研究
    7.1 地理环境与文化特点比较
        7.1.1 特殊的地理环境
        7.1.2 人口迁徙与客家文化圈
    7.2 村落选址与形态特征比较
        7.2.1 选址讲究风水,土地使用紧凑
        7.2.2 宗族社会组织,单姓结构为主
        7.2.3 粤基本无巷道,赣闽形式多样
    7.3 民居类型与形态特征比较
        7.3.1 三地客家民居的共性分析
        7.3.2 主流类型堂横屋的普遍分布和差异比较
        7.3.3 三地典型民居类型的比较和联系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传统村落遗产价值凸显
        1.1.2 传统村落迅速消失
        1.1.3 大数据拓展与深化传统村落研究
    1.2 研究范围
    1.3 文献综述
        1.3.1 我国传统村落相关研究概况
        1.3.2 广东及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相关研究
        1.3.3 国外传统村落相关研究
    1.4 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意义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意义
    1.5 研究目标
    1.6 关键问题与研究框架
        1.6.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6.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分类及其数据库构建
    2.1 空间模式视角的传统村落研究
        2.1.1 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的要素体系
        2.1.2 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的逻辑构成
    2.2 基于空间模式体系的广府地区传统村落分类
        2.2.1 民系与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的关系
        2.2.2 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的分类
    2.3 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数据库构建
        2.3.1 传统村落研究中的数据思维
        2.3.2 广府地区传统村落数据库的构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广府文化主导型传统村落的空间模式
    3.1 空间模式一:广府文化主导型传统村落
        3.1.1 山水环境:背山面水,水塘环绕
        3.1.2 村落肌理:巷深坪阔,曲直井然
        3.1.3 居祠结构:宗祠引领,民居遵从
        3.1.4 建筑特征:三间两廊,独立私密
        3.1.5 环境要素:阡陌纵横,鱼塘广布
    3.2 亚型
        3.2.1 亚型A:梳式
        3.2.2 亚型B:水网切割式
        3.2.3 亚型C:台地环绕式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客家文化主导型传统村落
    4.1 空间模式二:客家文化主导型传统村落
        4.1.1 山水环境:山重水复,谷地营生
        4.1.2 村落肌理:筑围防御,顺山延伸
        4.1.3 居祠结构:居祠一体,聚族而居
        4.1.4 建筑特征:家族合居,体量庞大
        4.1.5 环境要素:谷地耕作,梯田层叠
    4.2 亚型
        4.2.1 亚型A:方正包围式
        4.2.2 亚型B:围垅包围式
        4.2.3 亚型C:堂横屋式
        4.2.4 亚型D:排列包围式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广客交融型传统村落
    5.1 空间模式三:广客交融型传统村落
        5.1.1 山水环境:山间盆地,丘陵边缘
        5.1.2 村落肌理:外围封闭,内部井然
        5.1.3 居祠结构:祠宅离合,各不相同
        5.1.4 建筑特征:兼容广客,防御围合
        5.1.5 环境要素:盆地稻作,山田掩映
    5.2 亚型
        5.2.1 亚型A:有围梳式
        5.2.2 亚型B:有围排列式
        5.2.3 亚型C:中心明显混合式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沙田型传统村落
    6.1 空间模式四:沙田型传统村落
        6.1.1 山水环境:海陆交接,水道纵横
        6.1.2 村落肌理:顺水而居,堤坝建房
        6.1.3 居祠结构:无宗祠,人口组成复杂
        6.1.4 建筑特征:疍艇流徙,茅寮栖身
        6.1.5 环境要素:农田广袤,稻作发达
    6.2 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总类
        6.2.1 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类型总表
        6.2.2 基于空间模式体系的广府地区传统村落图式分类总表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分布特征及规律
    7.1 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类型的分布特征
        7.1.1 模式一:广府文化主导型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
        7.1.2 模式二:客家文化主导型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
        7.1.3 模式三:广客交融型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
        7.1.4 模式四:沙田型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
    7.2 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的分布规律
        7.2.1 大类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的分布规律
        7.2.2 亚类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的分布规律
        7.2.3 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文化区划图
    7.3 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与建筑类型的重合关系
        7.3.1 传统村落建筑类型的分布特征
        7.3.2 传统村落建筑类型的分布规律
        7.3.3 传统村落空间模式与各类建筑的空间重合程度
        7.3.4 传统村落空间模式中的“同构异形”现象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的生成机制
    8.1 自然环境与村落空间模式的生成
        8.1.1 气候特征与村落空间模式
        8.1.2 地理特征与村落空间模式
        8.1.3 土地资源与村落空间模式
    8.2 社会环境与村落空间模式的生成
        8.2.1 聚族而居的村落空间模式
        8.2.2 经济基础与村落组构模式
        8.2.3 社会动荡与村落的防御
        8.2.4 社会政策与村落空间模式的演变
    8.3 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的文化演进
        8.3.1 广府传统村落文化的演化、变化与异化
        8.3.2 文化传播与村落空间模式的固化和同化
    8.4 广客交融:广府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的特殊样本
        8.4.1 广客交融的区域及其形成过程
        8.4.2 广客交融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类型
        8.4.3 广客交融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演化过程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和展望
    9.1 结论
        9.1.1 广府传统村落的空间模式剖析及其内在规律的揭示
        9.1.2 广府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类型的地理分布
        9.1.3 广府传统村落空间模式形成的影响因素
    9.2 创新点
        9.2.1 研究方法的创新
        9.2.2 构建了广府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的要素体系
        9.2.3 研究了文化交界地带传统村落的空间模式特征
    9.3 本研究的局限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表

(8)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审美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研究现状与评析
        1.2.1 我国传统村落文化研究总览
        1.2.2 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的整体性研究现状
        1.2.3 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的专题性研究现状
        1.2.4 研究评析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范畴
        1.4.1 空间范畴
        1.4.2 时间界定
    1.5 关键概念与研究框架
        1.5.1 关键概念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审美文化的逻辑构成与演变
    2.1 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审美文化的逻辑构成
        2.1.1 传统村落的物质形态构成
        2.1.2 传统村落的社会内涵构成
        2.1.3 传统村落的精神价值构成
    2.2 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审美文化的空间划定
        2.2.1 文化圈理论
        2.2.2 传统村落文化圈划定要素
        2.2.3 传统村落审美文化圈区划类型与层级
    2.3 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审美文化的时间理路
        2.3.1 万邦时代南越族群的村落文化滥觞(先秦时期)
        2.3.2 移民迁徙融合与广府聚居区的形成(秦-宋元)
        2.3.3 民系交汇背景下的广客杂居村落演绎(明-民国)
        2.3.4 中外文化交流背景下的侨乡村落拓展(清中后期-1949 年)
    2.4 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审美文化演变规律
        2.4.1 文化圈中心和边缘的演变机制
        2.4.2 文化圈之间的时空演变规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的地域形态特征
    3.1 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的环境格局
        3.1.1 传统广府村落环境格局
        3.1.2 广客交融型村落环境格局
        3.1.3 广府侨乡村落环境格局
        3.1.4 瑶族村落环境格局
    3.2 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的空间布局
        3.2.1 原型:梳式布局
        3.2.2 传统广府村落布局
        3.2.3 广客交融型村落布局
        3.2.4 广府侨乡村落布局
        3.2.5 瑶族村落布局
    3.3 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的景观要素
        3.3.1 传统广府村落景观要素
        3.3.2 广客交融型村落景观要素
        3.3.3 广府侨乡村落景观要素
        3.3.4 瑶族村落景观要素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的社会时代精神
    4.1 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类型与经济形态
        4.1.1 农商一体的传统广府村落
        4.1.2 农耕为主的的广客交融型村落
        4.1.3 依赖侨汇的广府侨乡村落
        4.1.4 倚重农耕的瑶族村落
    4.2 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住居与宗族意识
        4.2.1 组团形态体现宗族文化
        4.2.2 差序格局反映宗族制度
        4.2.3 规划营建依赖宗族力量
        4.2.4 防御体系彰显宗族防卫意识
    4.3 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空间与社会习俗
        4.3.1 村落环境空间反映民间信仰
        4.3.2 村落文化空间承载民俗遗迹
        4.3.3 村落景观空间表征耕读文化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的人文艺术品格
    5.1 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人文艺术品格的内涵
        5.1.1 传统村落差异化的民族心理
        5.1.2 传统村落的多元化价值取向
        5.1.3 传统村落的整体和象征思维
        5.1.4 传统村落天人合一的审美理想
    5.2 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景观集称文化的审美特征
        5.2.1 景观集称文化在明清广州府乡村的演变
        5.2.2 传统村落景观集称文化的景题特征
        5.2.3 传统村落景观集称文化的审美意蕴
    5.3 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建筑装饰艺术的人文精神
        5.3.1 精细实用的审美情趣
        5.3.2 兼容创新的社会心理
        5.3.3 崇文重教的价值取向
        5.3.4 诗意乐生的审美追求
    5.4 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美品格
        5.4.1 游艺:务实享乐的审美心理
        5.4.2 粤乐:雅俗共赏的审美趣味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近代广东侨乡民居文化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近代广东侨乡民居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侨乡研究视野中的民居研究概述
        1.2.2 民居研究视野中的侨乡民居
        1.2.3 近代广东侨乡民居文化研究述评
    1.3 研究对象和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及其框架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目标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目标
    1.5 小结
第二章 近代广东侨乡民居的文化成因与空间分布区划
    2.1 广东汉族民系文化的区划比较
        2.1.1 广府、潮汕、客家民系文化区
        2.1.2 广府、潮汕、客家民系文化比较
    2.2 宗族文化的民系区划比较
        2.2.1 宗族制度体系下的聚居传统
        2.2.2 传统民居表征的宗族结构要素比较
        2.2.3 传统聚落表征的宗族结构比较
    2.3 移民文化的民系区划比较
        2.3.1 华侨移民海外的传统及动因比较
        2.3.2 华侨移民的类型与收入比较
        2.3.3 海外侨居地的社情文化比较
        2.3.4 海外侨居地建筑文化比较
    2.4 近代广东侨乡民居文化的空间区划
        2.4.1 广东侨乡的形成及分布
        2.4.2 广府、潮汕、客家民系侨乡民居文化区的划分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侨乡侨汇经济的近代广东侨乡民居分布与建设比较
    3.1 侨汇流布表征侨乡聚落的空间分布特征
        3.1.1 侨汇网络的建构
        3.1.2 侨乡聚落分布的共性特征
        3.1.3 侨乡聚落分布的个性特征
    3.2 侨汇波动影响下侨乡民居及聚落的阶段建设
        3.2.1 初兴发展期
        3.2.2 繁荣全盛期
        3.2.3 低潮衰落期
    3.3 侨汇利用不同导致侨乡民居建设模式差异
        3.3.1 侨汇的建设成就
        3.3.2 广府侨乡以合股经营模式为主导
        3.3.3 潮汕和客家侨乡以独资建设模式为主导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侨乡社会结构的近代广东侨乡民居格局与功能比较
    4.1 侨乡社会关系网络扩张导致侨乡空间联系复杂化
        4.1.1 空间层次结构的多层级特征
        4.1.2 空间网络结点的多样性特征
        4.1.3 空间关系网络的多重性特征
    4.2 侨乡宗族结构加速分化促使民居格局差异演化
        4.2.1 广府:地缘关系主导下邻里街坊式格局的发展
        4.2.2 潮汕:侨商阶层崛起与多向度格局的发展
        4.2.3 客家:基于宗族关系与华侨身份建立民居组团
    4.3 华侨家庭变化影响居住功能演化
        4.3.1 家庭类型变化与居住功能的异国互动特征
        4.3.2 家庭结构变化与增强居住独立性的不同形式
        4.3.3 家庭社会功能变化与居住地点的差异变化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侨乡人文品格的近代广东侨乡民居形态与审美比较
    5.1 侨居地建筑文化推动侨乡民居形态演化的趋势
        5.1.1 材料技术革新改进
        5.1.2 建筑符号诠释运用
        5.1.3 空间形态渐进发展
        5.1.4 装饰语言中外结合
    5.2 中外文化交流的差异性导致民居形态演化方式不同
        5.2.1 中外文化交流的“势差”比较
        5.2.2 广府:中外文化的“交融式”融合
        5.2.3 潮汕:本土文化的“吸纳式”融合
        5.2.4 客家:外来文化的“嵌入式”融合
    5.3 侨乡文化精神不同导致近代广东侨乡民居审美特征差异
        5.3.1 广府:开放精神下侨乡民居的审美特征
        5.3.2 潮汕:双重性格下侨乡民居的审美特征
        5.3.3 客家:崇古心态下侨乡民居的审美特征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本研究进行田野调查清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10)客家建筑文化元素在地方特色陶瓷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有感于《客家·新文房“四宝”》陶瓷产品包装的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客家·新文房“四宝”》造型具有强烈的客家建筑文化的烙印。
二、《客家·新文房“四宝”》陶瓷产品包装中的“里应外合”的表现, 有利于宣传客家地域文化。
三、加强文化设计理念, 不断推出独具特色的产品包装。
结语

四、围龙屋——最具代表性的客家建筑文化景观(论文参考文献)

  • [1]明清梅州传统木构建筑研究[D]. 姜磊.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2]梅州核心城区围龙屋保护与更新设计策略研究[D]. 吴妆庄. 广州大学, 2020(02)
  • [3]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霞角村传统聚落形态研究[D]. 赖远超.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2)
  • [4]客家小镇景观设计研究 ——以寻乌客家小镇为例[D]. 彭逸宁. 江西农业大学, 2020(07)
  • [5]客家风情小镇建筑更新设计研究[D]. 王璐.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6]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地理研究[D]. 梁步青. 华南理工大学, 2019
  • [7]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研究[D]. 张莎玮. 华南理工大学, 2018(12)
  • [8]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审美文化研究[D]. 王东.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7)
  • [9]近代广东侨乡民居文化比较研究[D]. 郭焕宇. 华南理工大学, 2015(03)
  • [10]客家建筑文化元素在地方特色陶瓷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有感于《客家·新文房“四宝”》陶瓷产品包装的设计与应用[J]. 罗志强.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4(06)

标签:;  ;  ;  ;  ;  

威龙屋——最具代表性的客家建筑文化景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