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环境污染对城镇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顾丹丹,彭鹏,赵椿溪,朱翔,周梦杰[1](2021)在《纳入健康损失的生态补偿额度测算——基于省域尺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态补偿额度的测算是生态补偿理论研究与实践的核心问题,以往我国生态补偿额度的测算方法很少考虑因环境污染造成的健康损失,导致生态补偿额度标准偏低。借助修正人力资本法、患病失能法以及潜在减寿年法等方法,通过构建一个包含人力资本、大气污染、水环境污染的计量模型来估算我国各省域的健康损失价值,进而将健康损失纳入生态补偿额度测算范围。结果表明:2017年我国因大气污染造成的健康损失约为9 632.92亿元,因水污染造成的健康损失约为681.04亿元,健康损失总价值约占全年GDP的1.218%;健康损失价值最高为江苏省,达1 633.26亿元,占GDP比重最高的为天津市,达3.963%;纳入健康损失后的生态补偿额度有19个省份为负值,12个省份的生态补偿额度为正值;生态补偿主体均为经济强省或农业大省,在东部沿海和华北地区呈现空间集聚,生态受偿主体均为生态资源丰富的省份,在西部内陆地区集聚分布,空间上呈现明显的"东部补西部、沿海补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董俐[2](2021)在《基于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的区域生态补偿空间选择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文中提出生态补偿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四梁八柱之一,是解决地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的有效措施,已多次出现在国家重要政策当中。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生态系统产品与服务重要性日益凸显,科学高效的实施生态补偿迫在眉睫。然而,目前我国生态补偿实践中尚存在如不能识别区域复杂的空间异质特性、不能契合不同区域生态补偿需求的迫切性等问题,造成了生态补偿格局不对等、生态效益和资金效益受损,影响了生态补偿的公平与效率。因此科学合理地进行生态补偿空间选择,确定补偿优先级至关重要。本研究以浙江省为例,综合生态环境与气象、社会经济、国土空间规划与保护、土地利用/覆被等数据资料,分析了2009-2019年浙江省生态系统格局及时空演化规律,核算了浙江全域的陆地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ross Ecosystem Product,GEP),探究了10年间GEP及供给产品、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等生态产品的构成和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生态盈亏法、生态效益法和聚类分析法,结合主体功能区和生态保护红线进行结果优化,研究了省域范围内多目标的生态补偿空间选择。针对现有的浙江省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政策的实施现状,分析了生态补偿格局的不对等关系,并提出了生态补偿实施策略的优化建议,为我国规模最大的生态补偿项目——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制度中生态补偿空间选择提供参考。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浙江省2009-2019年生态系统时空演变结果表明:○1浙江省生态系统结构主要以森林生态系统和农田生态系统为主;○2 10年间,城镇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呈现扩张趋势,农田生态系统大幅萎缩,湿地生态系统和灌丛生态系统小幅增长,草地生态系统略有减少;○3生态系统类型转换强度呈现出“北高南低、沿海高内陆低”的分布格局,浙东北(杭宁绍嘉湖及舟山群岛)和浙东南沿海(温台)生态系统类型转换活跃,浙西南生态系统较为稳定。(2)浙江省2009年、2014年、2019年GEP核算与时空演变分析结果表明:○1 2019年,浙江省GEP总值为56381.22亿元,其中,调节服务价值量为41467.22亿元,占比73.55%,文化服务价值量为9596.44亿元,占比17.02%,供给产品价值量为5317.56亿元,占比9.43%;○2 10年间,GEP有小幅增长,表现出先慢后快的增长趋势,其中调节服务价值量表现为先负增长后正增长,总体变化幅度较小,供给产品价值量年均增长率较高且相对稳定,文化服务价值量年均增长率呈先快后“慢”趋势,增长率总体较高;○3浙江省单位面积GEP有一定增长,人均GEP呈下降趋势。浙北和浙东沿海以及千岛湖沿线县(市、区)的单位面积GEP变化较小,钱塘江沿线县(市、区)的单位面积GEP增长幅度较大。(3)基于浙江省GEP损益空间、生态补偿优先指数(ECPS)、生态敏感性分析,并结合人均GEP、人均财政收支差额、主体功能区和生态保护红线进行的浙江省生态补偿空间选择研究结果表明:○1浙江省损益空间的受损类型以湿地、森林生态系统受损为主,集中在宁波市、台州市、温州市、绍兴市以及浙西南丽水市,增益区的高值区主要集中在浙北平原;○2 ECPS高值区和次高值区主要分布在省内山地丘陵地区,优先指数最高的5个县为淳安县、景宁畲族自治县、庆元县、龙泉市和遂昌县;○3浙江省生态敏感性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经浙西北和浙东两大山地丘陵区向东北方向逐级减弱,以浙西南丽水市为极敏感,东部沿海和浙北平原为中、轻度敏感;○4经空间选择,将浙江省生态补偿优先级划分为重点受偿区、优先受偿区、次级受偿区和潜在补偿区,全省11个重点生态功能区均属于重点受偿区和优先受偿区。(4)对比分析空间选择优化结果与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情况,以诊断浙江省生态补偿现存问题,结果表明:转移支付资金空间分配存在不对等关系,对于非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优先级偏差较大。一些生态系统服务输出较大、发展受限的区域获得的转移支付资金较少,对生态补偿效率有一定影响,应优化生态补偿资金分配格局,衔接配合生态保护红线等政策。
龚春丽[3](2021)在《阿克苏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自然资本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文中认为随着阿克苏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土地资源不断开发利用,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本消耗之间的矛盾已成为经济绿色发展的难题。土地资源作为重要的自然资源,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提供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目前阿克苏地区土地资源沙漠化、盐碱化严重,并存在不断恶化的风险。了解阿克苏地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状况,定性和定量核算阿克苏地区土地自然资本及生态服务价值,有利于评价目前土地政策的实施效果和制定合理的土地资源保护政策,实现阿克苏地区经济绿色发展。本文通过对阿克苏地区土地开发利用变化分析、土地开发利用驱动力分析、土地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分析,了解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构建适合阿克苏地区土地自然资本核算的三维生态足迹模型,从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盈余/生态赤字、足迹深度、足迹广度等方面核算2009-2018年土地自然资本状况。基于生态系统的11种服务功能,核算了阿克苏地区土地利用过程中的各类土地利用类型和各项生态功能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2009-2018年间,阿克苏地区土地开发利用的强度加强,土地面积变化较大的是林地、牧草地和未利用土地,土地面积变化最小的是水域、耕地、沙漠。林地、园地、建设用地和沙漠面积增加,耕地、牧草地、水域和未利用土地减少。(2)阿克苏地区各类土地利用类型的人均生态足迹为:耕地>牧草地>化石能源用地>建设用地>林地>水域;各类土地利用类型的人均生态承载力由大到小为:耕地>牧草地>建设用地>林地>水域;建设用地处于生态盈余状态,耕地、草地、林地、水域和化石能源用地处于生态赤字状态,但是建设用地生态盈余值不足以抵消耕地、草地、林地、水域和化石能源用地所造成的生态赤字,故而阿克苏地区整体处于生态赤字状态。(3)2009-2018年间,阿克苏地区各类土地类型生态服务价值增加206.56亿元,耕地、牧草地、水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土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有所减少,林地、园地和沙漠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阿克苏地区11类生态服务功能的价值大小表现为:涵养水源>废物处理>生物多样性>保持土壤>气候调节>气体调节>美学景观>原材料生产>食物生产>水资源供给>维持养分循环;土地的开发利用中调节服务、支持服务功能价值较大。
孟令冉[4](2020)在《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耦合调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乡村发展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保障乡村生态系统健康,促进乡村功能协调是保护乡村本底、改善乡村生活、增进农民福祉和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同时也是解决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突出矛盾和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以江苏省为研究对象,结合多时相遥感影像数据、实地调研数据和年鉴统计等数据,采用RS、GIS空间分析、模型评价、地理探测、拟合诊断和统计分析等技术方法,归纳完善了乡村生态系统构成与理论框架,对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演变及其空间格局特征,县域、镇域不同尺度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及其时空分异,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特点、耦合协调发展状况及其耦合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通过实地调研梳理凝练了不同类型乡村发展模式,提出了乡村空间优化策略和生态系统健康发展路径。主要结论如下:(1)明确了乡村生态系统的概念,从复合生态系统的角度全面分析了乡村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与功能。梳理总结了乡村生态系统研究的理论基础,并从地理学的范畴归纳了乡村生态系统研究的学科体系,提出了乡村生态系统研究的综合理论框架。在研究区乡村发展背景方面,以乡村发展历史脉络为主线理清了江苏省乡村发展的生态过程及其响应特征。首先,根据全生命周期理论将江苏省乡村发展过程划分为5个不同阶段,剖析了江苏省乡村发展的历史脉络及其演化特征。然后,从农业资源区划、经济区划视角分析了江苏省乡村聚落、人口、资源、经济和生态环境等生态系统多要素发展现状及空间分异,总结了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的响应特征。(2)从复合生态系统的角度构建了县域、镇域不同尺度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框架和评价模型,提出了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等级划分与类型识别方法,剖析了不同尺度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及其时空分异特征。2015年,江苏省57个县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总体得分介于0.6856-0.8818之间,健康状况总体较好,自北向南呈现出明显的梯度分异特征。乡村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各子系统健康等级空间分布集聚性较好,团簇分布明显。在13种不同健康类型中,健康型县域主要分布在苏南和苏中地区,非健康型则以苏北县域为主,区域社会经济水平对乡村生态系统健康影响最为显着。就镇域尺度来看,1984-2017年,吴中区乡村发展总体表现出由工业主导型到农业主导型并逐渐向服务主导型转变的历史发展路径。各镇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得分在0.5562-0.8417之间,总体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乡村景观和自然子系统是造成近年乡村生态系统健康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进一步研究得出,不同发展类型乡村生态系统健康驱动因子与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类型具有显着一致性,说明城镇化过程中随着乡村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乡村性质和功能正逐渐衰退。(3)构建了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评价体系、评价模型及耦合协调度模型,剖析了江苏省不同尺度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及其耦合协调发展特征,揭示了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的耦合机理与作用机制。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总体较弱,处于良性耦合的发展阶段,但乡村“三生”功能的耦合协调度总体一般,多以初级和中级协调为主,呈现出“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异特征,乡村生活功能对乡村“三生”功能的影响最为显着。相比而言,吴中区各镇域乡村“三生”功能总体呈逐渐增强趋势,但乡村生产、生态功能相对较弱,乡村“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度相对较好,发展较为均衡。基于此,选取地理探测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测度了不同尺度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拟合关系,构建了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发展理论框架,从“外部环境和内部要素耦合”与“内部要素-功能-系统层级耦合”两方面剖析了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的耦合机理。同时,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和原理,构建了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发展的系统动力模型,揭示了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发展主要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4)梳理凝练了不同类型乡村发展模式,提出了乡村生态空间优化策略和生态系统健康发展路径。首先,根据江苏省乡村自然资源要素、地貌类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传统历史文化等特点选取24个典型调研乡村并划分为5种类型,分析了不同类型乡村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空间格局特征,并以乡村产业结构为依据将江苏省乡村发展模式归纳凝练为3大类、8个亚类,总结了不同模式乡村发展的特点。然后,围绕乡村居民生产、生活基本情况,政策认知,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发展预期4个方面,以乡村居民为主体,分别对江苏省以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为主导的5个典型乡村开展调查问卷与访谈,剖析了乡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最后,分别从功能协调和产业融合层面提出了乡村生态保护与空间优化策略和乡村生态系统健康发展路径。乡村生态系统健康是系统外部环境与内部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背景下,以乡村自然要素为代价的社会经济提升必然会导致乡村功能失调和景观退化。本文以乡村生态系统综合理论框架为指导,创新性地构建了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框架与评价模型,剖析了县域、镇域不同尺度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及时空演变特征,揭示了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的耦合机理与作用机制,并通过实地调研凝练了不同类型乡村发展模式,提出了契合实际的乡村生态空间优化策略和生态系统健康发展路径。本文研究为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提供了可行性的思路与方法,研究结果对于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袁振[5](2020)在《农业污染背景下工业污染税补贴农业的经济与环境效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农业哺育工业发展到工业反哺农业的战略转型,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但农业哺育工业和工业反哺农业都会涉及到环境问题,而这经常被现有的研究所忽视。农业由于生产过程对生态环境依赖度高,作为生态服务价值提供者的同时,也成为环境污染的受害者。根据生态补偿的原则和公共产品理论,工业需要为环境污染给农业造成的发展机会成本损失和受益于农业生态服务价值作出补偿。当前我国处于工业反哺农业的关键阶段,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尤其是农业面源污染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制定有效的工业反哺农业政策对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正是基于此,本文从生态环境的视角研究工业反哺农业,从生态补偿的角度提出工业污染税补贴农业非污染要素的工业反哺农业形式,并以哈里斯-托达罗模型为理论分析框架,研究工业污染税补贴农业的经济与环境效果,厘清工业反哺农业、环境污染和城乡福利水平之间的互动联系。理论分析方面,本文设定对农业部门工资、资本利息和农产品价格进行补贴的三种形式,并将农业面源污染纳入Copeland和Taylor的环境函数,区分工业污染和农业污染对经济环境影响的不同路径,建立包含工业和农业的两部门一般均衡模型,从长期和短期两个角度运用比较静态分析的方法研究工业污染税补贴农业对生产要素、环境、福利等内生变量的影响。实证分析方面,运用中国宏观经济数据校准模型参数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和讨论理论模型的数值特征,验证理论模型的有效性和稳健性。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在短期,工业污染税补贴农业促使劳动力向农业转移,具有改善环境质量、提升农村福利水平、降低城市福利水平的效果;在长期,工业污染税补贴农业促使资本和劳动力向工业转移,使得环境质量变差,农村福利水平随补贴率的增加呈现“倒U形”特征,城市福利水平随补贴率的增加呈现“U形”特征;就比较三种农业补贴形式的经济与环境效果而言,在短期农产品价格补贴的环境与农村福利效果更好,在长期农产品价格补贴的环境效果更差,农村福利效果更好。综上,本文围绕工业污染税补贴农业的经济与环境效果的研究表明,在农业面源污染的背景下,工业反哺农业对经济与环境的影响更为复杂,长、短期结果并不相同,提示了政策制定者在制定工业反哺农业政策时,要兼顾反哺要素和改善农村环境,致力于农村收入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的共同提升。
匡奕敩[6](2020)在《我国南方丘陵山地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文中提出根据我国“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指导思想以及国际社会、国家与地方各层面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围绕人类社会发展及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导致生态系统服务能力下降,引发自然灾害的实情,本研究有助于从理论上为生态系统提升提供科技支撑,在实践中促进湘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基于目前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的差异和不足,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各领域生态系统服务及在生态环境-自然灾害-社会经济耦合影响因素下的协同发展关系;进一步厘清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各指标因素的发展变化规律,明晰各因素之间的影响关系特征,分析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与民族地区社会经济之间协同发展特征,目的要在于为区域生态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建言献策,对于生态系统服务可持续经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我国南方丘陵山地区域具体情况,以典型喀斯特地貌地形特征且森林覆盖率较高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结合遥感、统计年鉴、考察调研、政府网站、媒体相关数据,集成多源、多尺度、多类型指标数据,筛选出与协同发展模式有关的相关分析、线性回归、主成分分析等数理统计分析方法,以及人工神经网络、定性的PEST情景分析法对论文进行深度研究。以湘西州1980-2018年四个时间段土地利用变化Landsat-TM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源,利用GIS分析方法,对各年度土地利用变化率、空间核密度及转移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1980-2018年湘西州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城建用地面积不断增大,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生态功能逐年下降;空间变化分析得到城建用地不断由州中心向周边扩大,各市县水田正朝着生态区域空心化格局演变,有林地正朝着边缘化的格局演变的发展趋势。社会经济方面,湘西州总人口不断增加,乡村人口不断减少,第三产业逐渐替代第二产业占据主导地位;以GDP和人口等社会经济空间分布公里网格数据集为基础数据源空间变化分析得到湘西州各县区乡村人口正朝向城镇转移,农村空心化凸显,城乡生产总值差距明显。气象环境方面,湘西州年降水量与湿度极值之间变化比较分散,而年均气温和光照较为集中;以平均气温、年降水量等气象环境空间插值数据集为基础数据源,进行空间分析发现极值年份间年降水量高低界限移动明显,年均气温高低界限移动不明显,时空变化具有反复或交替变化特征,相应农作物与气象灾害随年度变化呈现一定的周期波动变化发展规律。利用R语言作图及SPSS统计方法对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指标因素进行相关关系、回归关系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发现:(1),1980-2018年耕地与城建面积表现为竞争关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耕地、林地、草地,总人口与城镇人口,GDP与三产业,年降水量与平均湿度,年均气温与光照时长表现为一定的协同发展关系;(2),研究期间耕地在总土地利用中的占比与乡村人口在总人口中的占比、与第一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占比表现为同步下降的协同发展关系,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对生态系统服务呈现负面效应;(3),2009-2018年年均气温与粮食产量呈负相关,2008-2012年降水量与直接经济损失、水灾面积、粮食减产在不同时期显着相关,呈现协同发展关系。综合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20余项指标因素,从中选择与生态系统服务关系较大的总人口、国内生产总值、播种面积、粮食产量、年降水量、年均温度、受灾面积等宏观非线性数据指标,构建基于灾害-环境-社会经济耦合下的生态系统服务的人工神经网络预测分析,作协同发展研究。结果显示,生态系统服务正在下降,同时人均生产总值呈缓慢增长趋势,反映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难以呈现协同发展的趋势;泛化权重分析得到国民生产总值与粮食产量因素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较大,宜优先决策农业生产为主的GDP,协调耦合度,以期获得GDP与生态系统服务及人均生产总值三者更好的协同发展作用。基于农田生态系统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人工神经网络预测分析得出湘西州及各县市农业发展可比价增速呈现波动性减缓的趋势;宜优先决策有效灌溉面积以促进农田生态系统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快速协调发展。结合湘西州州政社情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同时与非完整数据的三废排放、灾害、旅游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标一起,补以PEST为主的情景分析定性方法,整合成PEST-SWOT模型;针对前述理论分析的各种问题,在权衡决策上归并同化或整合同步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相关指标共同发展,结果得到,在社会发展机遇期引科技下乡能化解农村农田空心化问题以促进农田生态与农业经济协同发展,在人与土地关系中转变经济基础弱势为优势来促进生态系统服务与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协同发展,在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地政策机遇与地方旅游业挑战下结合湘西森林优势与乡村人口空心化弱势结合下弥补促进林地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人口就业协同发展,通过科技创新手段化解技术挑战难题进而促进水域生态系统服务与农业经济恢复及协同发展,以及在环保宏观政策综合指导下拟促进湘西乡村社会经济振兴与武陵山片区生态系统服务的协同发展。今后将以决策支持的方式展开研究,并在南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和人类社会经济协同发展上更好应用,以深入探索生态系统服务能力与农村社区发展协同提升模式,努力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
胡美娟[7](2020)在《综合福利视角下城市生态福利绩效演化过程、机制与路径优化》文中提出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矛盾统一体,如何协调二者关系,减轻生态压力与环境污染,提升居民幸福指数和生活品质一直是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面临的热门话题。由于长期依靠自然资源的高投入、高消耗、高产出的经济发展模式换取经济的快速增长,生态系统已经从“空的世界”进入到“满的世界”,自然资本开始变得绝对稀缺,阻碍了人类福利的有效提升。当前,经济发展不能依靠更多的资源环境消耗来提升福利水平,只能依靠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维持或优化人类发展现状,提升生态福利绩效是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本研究以长三角41座城市为研究单元,借鉴福利经济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效率理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等为理论基础,着眼于福利评价体系的改进,从综合福利视角出发,综合运用主成分分析、网络NSBM-DEA模型、空间自相关、结构分解模型、LMDI模型、面板灰色关联模型、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脱钩效应、空间变差函数、空间面板杜宾模型、门槛面板回归模型等多种地学统计和数理方法,分析长三角城市生态福利绩效时空演化格局、过程、机制及路径优化。研究突破了以往基于生态效率的二维发展模式,向自然消耗、经济增长、人类福利组成的三维模式过渡,同时也实现了从弱可持续发展范式向强可持续发展范式的转变,弥补了生态效率在社会维度上关注的不足,彰显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符合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美丽城市建设和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诉求。论文以资源环境压力、综合福利的测度与分析为基础,以资源环境压力、经济增长、综合福利的时空关系与效应为前提,遵循“要素测度与评估——要素时空关系——格局特征——演化过程——模式总结——机制提炼——路径优化”为主线,探究长三角地区城市生态福利绩效的时空格局、过程、驱动机制、模式及路径优化。全文研究内容共包含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二、三章,为基础理论部分,介绍全文研究背景、目标与意义、主要内容与方法、技术路线、国内外研究进展及相关理论基础、研究框架构建、区域概况等。第二部分为实证分析部分,包含第四、五、六章,综合评判城市生态福利绩效要素时空特征及其演变机理、要素时空关系、演化格局及过程、发展模式、投入产出要素冗余分析及改进方向。第三部分为第七章,分析生态福利绩效驱动机制、综合效应及优化路径。第四部分为第八章,阐述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创新之处、不足与展望。研究发现:(1)长三角地区资源环境压力呈现逐渐上升态势,其增长速度大体可划分为快速增长期、中速增长期、缓慢增长期三大阶段,空间上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分异格局;经济欠发达的边缘地区压力增长速度快于经济发达地区,存在“追赶效应”,经济增长是资源环境压力持续增加的直接效应。(2)长三角地区城市综合福利、经济福利、社会福利水平均呈现不断上升态势,受到环境质量影响环境福利出现了显着下降,制约了综合福利的优化提升。空间上呈现自东南向西北地区持续降低格局,空间差异逐渐缩小,趋于均衡化发展。(3)经济增长充当了资源环境压力与综合福利的中间变量和工具,架构起资源环境压力和综合福利水平关系的桥梁,三者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反馈。(4)长三角城市生态福利绩效值总体不高,受福利水平和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强度的相互影响出现时升时降现象,波动频繁;大多数城市实现从中低绩效水平向较高级绩效水平转化,高速经济增长伴随着低生态福利绩效爬升,总体呈现由“中间低、四周高”的盆地特征向“东高西低、南高北低”格局演化,空间极化效应减弱。少数城市进入到可持续发展模式,然而大部分城市仍然陷入资源投入过度、绿色福利产出不足的漩涡。(5)长三角区域城市生态福利绩效的时空变化受到经济增长方式、城镇化发展模式、城市规模、消费、产业结构、技术创新、环境治理成效、区域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驱动与抑制、促进与抵消、调节与响应等多维效应的综合影响与相互作用,在空间上表现出一定的溢出效应和时间上的门槛效应。这种空间溢出效应和门槛效应共同驱动着区域城市生态福利绩效的空间格局演变。最后根据一系列实证分析,针对如何提升生态福利绩效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李晓平[8](2019)在《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福利分析与补偿设计》文中研究指明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以来,为了追求更高的农业产出,农户大量投入化肥农药等生产要素,不可避免地造成大范围的耕地面源污染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耕地面源污染亟需治理,这是提高耕地利用效率、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的必经之路。近年来我国政府一直积极推广治理耕地面源污染的技术措施,然而由于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的公共物品属性,仅依靠农户自主治理会导致激励不足、治理效率低等问题。当前,作为一种经济激励手段,生态补偿已成为学界和各国政府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的共同经验,其本质是通过利益再分配的方式弥补生态保护者的经济损失、实现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福利均衡。虽然学者和政策制定者已经认识到经济激励是耕地面源污染治理政策设计须考虑的首要问题,但缺乏对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政策的理论探讨,更缺少相关实践探索。本研究聚焦于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政策,主要围绕两个核心问题进行论述:第一,为什么要将生态补偿应用于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第二,如何设计科学合理的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政策。本文以“福利分析-补偿设计-政策设计与优化”为逻辑主线,首先,深入剖析了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生态补偿与人类福利之间的逻辑关系,系统阐述了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生态补偿在提高全社会福利水平方面的积极作用;其次,构建了基于利益相关者福利冲突的博弈模型,深度解构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生态补偿的作用机理;再次,在搭建生态补偿框架的基础上,结合1236份城乡居民调研数据,运用多种计量模型实证探讨了基于农户受偿意愿(Willingness to accept,WTA)和城镇居民支付意愿(Willingness to pay,WTP)双重视角的补偿标准和符合农户选择偏好视角的补偿方式;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设计与优化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政策的对策建议。通过上述系统研究,本文主要形成了以下结论:第一,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生态补偿已具备一定的现实需求和群众基础。641个农户的生产数据显示,87.81%的农户存在过量施肥问题,且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高达30.50 kg/亩,超过最优施用量14.77 kg/亩;60.45%的农户存在过量施用农药问题,且单位面积农药施用量高达0.87 kg/亩,超过最优施用量0.31 kg/亩。1236个城乡居民对耕地面源污染认知及其治理态度的调查数据显示:(1)城乡居民普遍认为本地已发生耕地面源污染,且对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的生态效益和健康效益具有较高认可度;(2)城镇居民对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的支付意愿均值是532.15元/(户·年),农户进行耕地面源污染治理受偿意愿均值是477.78元/(亩·年),且农户受偿意愿小于其参与治理的经济损失。第二,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生态补偿与人类福利的逻辑关系表明,耕地面源污染治理是保障耕地生态系统服务、提升人类福利的重要手段,而生态补偿则是确保耕地面源污染治理效果、均衡利益相关者福利水平、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必然途径。第三,耕地面源污染治理利益相关者间的博弈分析表明,农户与城镇居民间的双方博弈结果是“农户不进行耕地面源污染治理,城镇居民不进行补偿”,只有在政府干预下,才能实现“农户治理耕地面源污染,城镇居民进行补偿”的最优策略集。同时,基于农户、城镇居民和政府三方博弈的结果可知确保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生态补偿顺利运行的必要条件是:综合考虑农户与城镇居民的成本效益关系和承受能力,合理设置补偿金额度和政府奖惩强度。第四,基于农户受偿视角的补偿标准测算结果表明,农户对减施化肥和农药的边际受偿意愿分别为1.50元/(亩·年)和0.89元/(亩·年);在完全不施用化肥农药的有机生产情境下,农户的受偿意愿为239.23元/(亩·年)。其中,农户在耕地面源污染治理中的成本效益识别是该部分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在测算农户受偿视角补偿下限的过程中,尝试将生态效益纳入农户耕地面源污染治理受偿意愿的考量中;研究结果显示农户单位面积耕地受偿意愿小于其参与治理的机会成本(574元/(亩·年))和国家休耕补偿标准(700元/(亩·年)),该结果进一步表明了将农户生态效益纳入生态补偿标准测算的合理性。第五,基于城镇居民支付视角的补偿标准测算结果表明,城镇居民对减施化肥和减施农药的边际支付意愿分别为2.34元/(户·年)和5.42元/(户·年);在有机生产情境下,城镇居民支付意愿为776.50元/(户·年)。就整个研究区域而言,有机生产情境下,农户受偿视角的补偿下限为3.82亿元,城镇居民支付视角的补偿金上限可达7.56亿元,两者对比的结果进一步说明了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生态补偿在经济上的可行性及其能够实现全社会福利最大化的优点。第六,农户对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方式的选择偏好结果表明,当前农户选择输血式补偿的概率是82.25%,选择造血式补偿的概率是51.03%,两者对比的结果表明当前设计生态补偿方式政策篮子应坚持输血式补偿为主、造血式补偿为辅的原则。此外,农户选择资金补偿与技术补偿、项目补偿之间均存在替代关系,选择实物补偿与项目补偿之间存在替代关系,选择实物补偿与技术补偿之间存在互补关系;其政策启示是只有合理搭配不同补偿方式,才能起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最后,鉴于不同影响因素对农户生态补偿方式选择偏好的影响存在差异,在推广输血式补偿的过程中,可综合运用政策宣传、教育培训等方式培养农户对输血式补偿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提高其对造血式补偿的接受程度;未来引导输血式补偿转变为造血式补偿的过程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优先针对男性、年轻、受教育程度高、兼业化程度低、耕地面积大、环境友好型技术采纳程度高、耕地生态功能认知程度高和政策了解程度高的农户推广造血式补偿,形成示范效应,从而带动辐射其他农户。最后,为提高耕地面源污染治理效果、保障生态补偿政策的顺利运行,本文在对研究结论进行系统性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政策设计与优化方面的相关建议,以期为政府在破解耕地面源污染治理困局、完善生态补偿框架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
霍冉[9](2020)在《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良好的生态环境被视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煤炭资源型城市不仅是能源保障基地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而且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领域。因此,强调保护生态环境与全面提升当地居民的福祉水平,是我国包括煤炭资源型城市在内的众多资源型城市实现经济转型与建设生态文明的主要路径。对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关系进行全面系统研究,不仅可以丰富和拓展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研究领域相关理论成果,而且对于煤炭资源型城市及其他同类型城市实现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与人类福祉水平全面提升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本文构建了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的一般理论分析框架,即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和人类福祉的变化同时受到煤炭资源开采生命周期规律的影响而具有阶段性特征,且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动态变化。在两者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人类总是试图不断调整管理政策或措施,以便在促进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恢复和增强生态系统服务对人类福祉的贡献,实现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依据上述理论分析框架,以山东省典型煤炭资源型城市新泰市为例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的实证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及结论如下:(1)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的变化过程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且由于煤炭资源开采的周期性质导致不同发展阶段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表现出不同的变化特征。从总体上来看,在煤炭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规律作用影响下,新泰市1987-2017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减少——增加——缓慢减少的趋势。基于煤炭资源型城市特有的资源依托性及其伴随着资源型产业发展过程中特殊的城市发展生态约束,主要从自然因素、社会经济以及资源型产业三个方面定量分析新泰市生态系统服务演变的驱动力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煤炭资源开采、工业技术进步、GDP的提高、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是影响新泰市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的重要因素,其中经济技术的发展是主导因素,在加速生态系统服务演变过程中的推动作用尤其突出。(2)基于千年生态系统评估(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MA)对人类福祉要素的界定,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定量评估新泰市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人类福祉变化趋势。结果显示,新泰市人类福祉受煤炭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规律影响,呈现出阶段性发展特征。在此基础上,从三个尺度对新泰市人类福祉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响应进行研究,并得到如下结果:①从时间尺度上看,随着生命周期的变化,1987-2017年新泰市人类福祉与生态系统服务耦合程度不断提高,经历了低水平耦合阶段——磨合阶段——高水平耦合阶段,且二者协调度也由中度失调——轻度失调——初级协调——中级协调不断发展,协调水平不断提高,说明新泰市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逐步向有序结构方向发展变化;②从空间尺度上看,新泰市生态系统服务整体上呈现出逐渐向外递增的空间分异特征,低值区集中在采煤沉陷区;人类福祉则呈现中部高四周低的空间分布格局,采煤沉陷区乡镇的人类福祉水平高于非采煤沉陷区。通过构建生态福祉协调指数,将研究期内新泰市20个乡镇的人类福祉与生态系统服务划分为3种空间关系模式,即:高服务低福祉模式(EHW<0.8)、服务福祉均衡模式(0.8≤EHW≤1.2)和低服务高福祉模式(EHW>1.2),其中高服务低福祉模式与低服务高福祉模式均为生态与福祉不协调发展状态;③从当地居民感知视角出发,本文发现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福祉效应与生态系统服务类型、采煤沉陷区治理与生态恢复政策及受益者个人社会经济特征密切相关,受当地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特征的双重制约。就新泰市而言,受访者认为一级服务中的调节服务和支持服务的福祉效应要高于供给服务和文化服务;二级服务中的净化空气、饮用水供应、废弃物处理和粮食供应的福祉效应较高;而木材供应、牲畜饲料供应和宗教价值的福祉效应较低。受访者是否居住在采煤沉陷区,以及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收入来源对生态系统服务福祉效应有显着影响。(3)根据土地利用预测结果,结合新泰市城市发展阶段特征和未来城市发展目标规划,构建自然增长情景、生态保护情景、经济增长情景,模拟预测新泰市近期(2025年)及远期(2035年)不同发展情景下生态系统服务和人类福祉变化趋势以及二者的关系模式。在生态保护情景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人类福祉最大,且二者的耦合协调度最高,说明此情景既有利于新泰市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也有利于人类福祉水平提升,是新泰市未来应优先选择的发展模式。针对上述各部分研究结论,本文从今后不断提高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可持续利用和人类福祉可持续发展出发,分别从建立基于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系统服务演变规律特征的管理机制、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动态差异化管理制度以及以人为本的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可持续管理三方面提出综合的对策及建议。
赵潜[10](2019)在《湖北省经济发展是否偏离可持续发展轨迹?》文中研究说明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考察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是对一国总体经济运行表现做出的概括性衡量。由于以往GDP未将自然资源耗减和环境损害的价值纳入核算体系,所以所得结果无法客观真实地反映实际经济增长状况,因此提出了绿色GDP的概念,即扣除资源耗减和环境损害价值的国内生产总值。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努力把湖北建设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走在全国前列。作为国家中部地区经济崛起发展战略的中心力量,探讨如何使湖北省的经济发展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有利于促进湖北省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早日实现“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目标和任务。本文以湖北省为研究对象,探讨湖北省经济发展是否偏离了可持续发展的轨迹,并采用绿色国内生产总值(绿色GDP)作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衡量指标,阐述该指标以及其中各部分的含义。接下来,基于第一部分对于绿色GDP的阐述,由于其中环境损害价值部分涉及到对各环境指标的影子价格的核算,所以运用LSA估值方法,解释影子价格,为通过幸福感数据对环境污染物进行定价奠定理论基础。主要方法是以湖北省城镇居民幸福感为研究对象,匹配湖北省区县一级环境污染数据,建立有序Logit模型分别进行回归分析,居民幸福感研究数据来源于CHIP2013年的最新数据,环境污染数据包括空气污染数据(NO2、PM10)、水污染数据(COD、NH3-N)与城市生活垃圾(waste)数据。本研究的贡献之一在于,单独对湖北省的环境污染物进行定价,并且采用区县一级的横截面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研究发现,各环境污染物与居民幸福感呈现显着的负相关关系。进一步地,根据LSA估值方法,即环境商品的系数和收入的系数可以被用来估计环境商品的支付意愿(WTP),我们得出6种环境污染物的影子价格,并纳入到对湖北省绿色GDP的测算中。在进行绿色GDP的核算中,以往的研究是从绝对量的角度进行环境污染成本的核算,本研究的贡献之二在于从变动量的角度将环境污染成本纳入到绿色GDP的核算中,计算出相应年份的环境污染成本较上一年份的变动量,从而对2008-2016年间湖北省绿色GDP变动量进行核算,判断湖北省的经济发展是否偏离了可持续发展轨迹。研究发现,2008-2016年间,湖北省绿色GDP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在2009-2011年、2012-2014年间,湖北省绿色GDP呈现回落趋势,结合弱可持续性理论,说明在这两个期间,湖北省经济发展偏离了可持续发展轨迹。而关于偏离可持续发展轨迹的原因,在于湖北省的空气污染成本存在增大趋势,且其变动幅度超过了当年GDP的变动幅度。
二、环境污染对城镇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环境污染对城镇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纳入健康损失的生态补偿额度测算——基于省域尺度(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来源、理论模型与测算方法 |
1.1 数据来源 |
1.2 理论模型 |
1.2.1生态补偿理论模型 |
1.2.2健康损失理论模型 |
1.3 测算方法 |
1.3.1生态价值当量与生态经济价值核算 |
1.3.2健康损失估算 |
1.3.2.1大气污染带来的健康损失估算(1) |
1.3.2.2水污染带来的健康损失估算 |
1.3.3区域生态补偿额度测算 |
2结果分析 |
2.1 未纳入健康损失的省域生态补偿额度 |
2.2 纳入健康损失的省域生态补偿额度 |
2.2.1各省域的健康损失 |
2.2.2纳入健康损失的省域生态补偿额度 |
3 结论与讨论 |
(2)基于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的区域生态补偿空间选择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
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
2.3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 |
2.4 生态补偿理论与空间选择研究 |
2.4.1 生态补偿理论研究 |
2.4.2 空间选择研究 |
2.5 国内生态补偿政策与机制梳理 |
2.5.1 生态补偿机制演变路径 |
2.5.2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政策演进 |
3 数据与方法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2.1 数据来源 |
3.2.2 数据预处理 |
3.3 研究方法 |
3.3.1 生态系统格局变化研究方法 |
3.3.2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方法 |
3.3.3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损益空间识别方法 |
3.3.4 生态补偿优先指数计算方法 |
3.3.5 生态敏感性评价方法 |
3.3.6 生态补偿空间选择聚类分析方法 |
4 浙江省生态系统格局时空演变研究(2009-2019) |
4.1 浙江省生态系统结构与变化分析(2009-2019) |
4.2 浙江省生态系统类型与分布(2009-2019) |
4.2.1 生态系统空间变化特征 |
4.2.2 县域生态系统空间分布特征 |
4.3 浙江省生态系统类型转换特征分析(2009-2019) |
4.3.1 浙江省生态系统类型转换模式与特征分析 |
4.3.2 浙江省生态系统类型年综合转换率分析 |
5 浙江省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时空演变(2009-2019) |
5.1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结果 |
5.1.1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结果(2019) |
5.1.2 供给产品价值核算结果 |
5.1.3 调节服务价值核算结果 |
5.1.4 文化服务价值核算结果 |
5.2 浙江省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时空演变分析(2009-2019) |
5.2.1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时空演变 |
5.2.2 供给产品价值时空演变 |
5.2.3 调节服务价值时空演变 |
5.2.4 文化服务价值时空演变 |
6 浙江省生态补偿空间选择与实施策略 |
6.1 浙江省生态补偿空间选择思路 |
6.2 浙江省生态补偿空间选择的比较分析 |
6.2.1 浙江省生态系统非市场化产值的损益空间分析 |
6.2.2 浙江省生态补偿优先指数(ECPS)空间分析 |
6.2.3 浙江省生态系统敏感性空间分析 |
6.2.4 浙江省生态补偿优先级比较分析 |
6.3 浙江省生态补偿空间选择的聚类分析 |
6.4 浙江省生态补偿空间选择结果的比较分析 |
6.4.1 基于国家空间用途管制的分析与优化 |
6.4.2 基于浙江省转移支付资金的比较分析 |
6.5 基于空间选择结果的生态补偿策略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3)阿克苏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自然资本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关于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 |
1.2.2 国内外关于自然资本的研究 |
1.2.3 国内外关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思路 |
1.3.4 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土地人口承载力 |
2.1.2 土地资源稀缺性 |
2.1.3 土地资源自然资本 |
2.1.4 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
2.2 理论基础 |
2.2.1 资源与环境价值论 |
2.2.2 效用价值理论 |
2.2.3 外部性理论 |
2.2.4 市场失灵 |
第3章 土地开发利用现状及与环境的关系 |
3.1 土地利用类型及其变化分析 |
3.1.1 土地利用类型静态分析 |
3.1.2 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分析 |
3.2 土地开发利用的驱动力分析 |
3.2.1 农业活动 |
3.2.2 工业活动 |
3.2.3 城镇化建设 |
3.3 土地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机理分析 |
3.3.1 土地开发利用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
3.3.2 土地开发利用对水环境的影响 |
3.3.3 土地开发利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
3.4 阿克苏地区土地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
3.4.1 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土地利用率低 |
3.4.2 土地质量差,生态环境脆弱 |
3.4.3 土壤退化、污染严重 |
3.4.4 未利用土地规模优势明显,进一步开发受水资源限制 |
3.4.5 农业生产环境较差,极端灾害性天气频发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阿克苏地区土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本核算分析 |
4.1 自然资本核算方法介绍 |
4.2 阿克苏地区土地自然资本核算方法 |
4.2.1 三维生态足迹模型的确定 |
4.2.2 生态足迹模型构建 |
4.2.3 三维生态足迹模型 |
4.3 阿克苏地区土地自然资本核算结果分析 |
4.3.1 生态足迹核算分析 |
4.3.2 生态承载力分析 |
4.3.3 生态赤字/盈余分析 |
4.3.4 生态足迹深度和足迹广度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阿克苏地区土地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分析 |
5.1 土地资源的生态服务功能介绍 |
5.1.1 生态服务功能分类 |
5.1.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方法 |
5.2 阿克苏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测算方法 |
5.2.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确定 |
5.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确定 |
5.3 阿克苏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结果分析 |
5.3.1 不同土地类型的生态服务价值 |
5.3.2 不同生态系统功能的价值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和对策建议 |
6.1 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2.1 优化产业结构和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
6.2.2 加强土地生态脆弱区的治理 |
6.2.3 制定可行的土地资源保护制度,加强违法治理 |
6.2.4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
6.2.5 坚持水土共治,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耦合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乡村生态系统构成与理论框架 |
2.1 乡村生态系统的结构 |
2.2 乡村生态系统的特征 |
2.3 乡村生态系统的功能 |
2.4 乡村生态系统研究的理论框架 |
2.5 本章小结 |
3 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演变及其空间格局特征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乡村发展历史脉络及其演变特征 |
3.3 乡村生态系统发展现状及其空间分异 |
3.4 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响应与问题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复合评估框架的县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
4.1 县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框架与分析方法 |
4.2 江苏省县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得分与空间梯度特征 |
4.3 江苏省县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空间分布特征 |
4.4 江苏省县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类型划分 |
4.5 本章小结 |
5 不同发展类型典型镇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演变 |
5.1 典型镇域研究的目的与选取依据 |
5.2 镇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框架与分析方法 |
5.3 吴中区土地利用及乡村发展类型时空演变特征 |
5.4 吴中区镇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时空演变特征 |
5.5 吴中区乡村生态系统健康与乡村发展类型关系及影响因子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基于“三生”功能视角的乡村生态系统耦合机制分析 |
6.1 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过程分析 |
6.2 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评价体系与耦合分析方法 |
6.3 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时空分异特征 |
6.4 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度分析 |
6.5 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度影响因素分析 |
6.6 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机制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7 江苏省乡村发展模式与生态系统健康调控 |
7.1 不同类型乡村发展调研与模式凝练 |
7.2 村民认知的乡村发展问题分析 |
7.3 功能协调的乡村生态保护与空间优化策略 |
7.4 产业融合的多尺度乡村生态系统健康发展路径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农业污染背景下工业污染税补贴农业的经济与环境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创新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关于工业反哺农业的文献回顾 |
第二节 关于环境污染的文献回顾 |
第三节 关于农业补贴政策的文献回顾 |
第四节 关于相关研究的文献述评 |
第三章 理论分析 |
第一节 短期理论模型的建立和分析 |
第二节 长期理论模型的建立和分析 |
第四章 数值模拟分析 |
第一节 参数校准 |
第二节 数值模拟分析 |
第三节 敏感性检验 |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我国南方丘陵山地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论文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动态 |
二、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系统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动态 |
三、区域可持续发展与协同发展研究进展 |
第三节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 |
第一节 湘西概况 |
一、地理位置、行政区划与民族分布 |
二、湘西地区地形地貌与自然灾害特点 |
三、湘西地区生态系统类型分布、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 |
第二节 研究区域的实地考察与调研 |
一、湘西实地考察 |
二、参与式调研与集中会议研讨 |
第三章 研究方案 |
第一节 数据来源 |
一、遥感监测数据 |
二、资料收集与数据整理 |
第二节 技术支持 |
一、应用软件工具材料 |
二、机器学习技术模型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核算方法、计算公式和评价模式 |
二、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影响关系分析模型与评估方法 |
三、区域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预测与情景分析方法 |
第四章 基于3S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时空变化分析 |
第一节 土地利用变化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演变分析 |
一、1980-2018年湘西土地利用变化及转移矩阵分析 |
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析及价值估算 |
第二节 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时空演变分析 |
一、湘西州社会人口因素变化分析 |
二、湘西州经济生产总值因素变化 |
三、湘西州社会经济人均产总值与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化分析 |
第三节 区域气象环境影响下作物生产时空演变分析 |
一、1980-2018湘西气象环境因素变化情况分析 |
二、湘西州气象环境影响下的农作物变化分析 |
第五章 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关系分析 |
第一节 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内部因素影响关系 |
一、土地利用变化下生态系统各因素之间的影响关系 |
二、社会经济内部各因素间影响关系分析 |
三、气象环境内部各因素影响关系分析 |
第二节 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影响因素分析 |
一、土地生态系统对社会人口因素的影响分析 |
二、土地生态对经济产值的时空效应分析 |
第三节 区域复杂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影响因素分析 |
一、气象生态环境对农作物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时空效应分析 |
二、气象生态环境对农作物灾害影响因素的时空效应分析 |
第六章 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预测与情景分析 |
第一节 区域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人工神经网络预测与特征分析 |
一、基于灾害-环境-社会经济耦合下的生态系统服务人工神经网络预测与特征分析 |
二、基于农田生态系统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人工神经网络预测与特征分析 |
第二节 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权衡决策的情景分析及协同发展上的建议 |
一、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权衡决策中的情景分析 |
二、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在PEST-SWOT模型上的协同发展分析 |
第七章 讨论、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讨论 |
第二节 结论 |
第三节 主要创新点、不足与展望 |
一、主要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三、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综合福利视角下城市生态福利绩效演化过程、机制与路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人类社会已进入自然资本绝对稀缺的“满的世界” |
1.1.2 生态文明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 |
1.1.3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入全方位加速阶段 |
1.1.4 提高居民幸福指数是城市发展的奋斗目标和价值追求 |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1 技术路线 |
1.4.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概念界定 |
2.1.1 福利与福祉概念辨析 |
2.1.2 生态福利 |
2.1.3 生态福利绩效 |
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2.1 福利研究进展 |
2.2.2 生态福利研究进展 |
2.3 研究述评 |
第3章 理论基础、研究框架与区域概况 |
3.1 理论基础 |
3.1.1 福利经济学理论 |
3.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1.3 生态效率理论 |
3.1.4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
3.2 理论研究框架 |
3.2.1 研究范式:从弱可持续到强可持续范式 |
3.2.2 资源环境压力与综合福利要素关系理论 |
3.2.3 研究框架构建 |
3.3 区域概况 |
3.3.1 区域范围界定 |
3.3.2 区域自然概况 |
3.3.3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3.3.4 区域资源环境概况 |
第4章 长三角城市资源环境压力、综合福利的综合评价 |
4.1 研究方法与数据 |
4.1.1 资源环境压力评价 |
4.1.2 城市综合福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3 空间格局分析方法 |
4.1.4 结构分解模型 |
4.1.5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2 长三角地区城市资源环境压力评价 |
4.2.1 资源压力评价 |
4.2.2 环境压力评价 |
4.2.3 资源环境压力综合评价 |
4.2.4 资源环境压力驱动效应分析 |
4.3 长三角地区城市综合福利评价 |
4.3.1 经济福利评价 |
4.3.2 社会福利评价 |
4.3.3 绿色福利评价 |
4.3.4 综合福利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长三角城市资源环境压力、经济增长、综合福利时空关系 |
5.1 研究方法 |
5.1.1 面板灰色关联分析 |
5.1.2 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 |
5.1.3 脱钩效应 |
5.1.4 LMDI因素分解 |
5.2 资源环境压力、经济增长、综合福利的时空关联 |
5.2.1 总体关联特征 |
5.2.2 空间关联特征 |
5.3 资源环境压力、经济增长、综合福利的动态交互影响 |
5.3.1 资源环境压力、经济增长、综合福利关系检验 |
5.3.2 城市资源环境压力、经济增长、综合福利的脉冲响应分析 |
5.4 资源环境压力、经济增长、综合福利的脱钩效应 |
5.4.1 资源环境压力与经济增长的脱钩效应 |
5.4.2 资源环境压力与综合福利的脱钩效应 |
5.4.3 经济增长与综合福利的脱钩效应 |
5.5 “福利门槛”假说验证及增长模式 |
5.5.1 “福利门槛”假说及验证 |
5.5.2 综合福利增长模式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长三角城市生态福利绩效时空演化过程 |
6.1 研究方法 |
6.1.1 两阶段Super-NSBM-DEA模型 |
6.1.2 区域差异测度法 |
6.1.3 空间变差函数 |
6.2 长三角城市生态福利绩效时空演化过程 |
6.2.1 动态变化:生态福利绩效纵向分析 |
6.2.2 空间分析:城市生态福利绩效横向对比 |
6.3 长三角生态福利绩效转化过程分解 |
6.3.1 生产效率分析 |
6.3.2 服务效率分析 |
6.3.3 投入产出冗余度分析 |
6.4 长三角城市生态福利绩效发展模式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城市生态福利绩效时空演化机制及路径优化 |
7.1 研究方法与模型构建 |
7.1.1 空间面板计量模型 |
7.1.2 门槛面板回归模型 |
7.1.3 变量选取依据 |
7.2 城市生态福利绩效演化机制 |
7.2.1 空间溢出效应 |
7.2.2 门槛效应分析 |
7.2.3 机制提炼 |
7.3 生态福利绩效路径优化 |
7.3.1 构建多元共治的生态环境网络化治理模式 |
7.3.2 加大科学技术创新投入,优化能源和产业结构 |
7.3.3 促进政府服务向福利主义转变,以提高福利为目标 |
7.3.4 补齐生态短板,增进绿色福利 |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2.1 研究视角创新 |
8.2.2 研究内容创新 |
8.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与成果 |
致谢 |
(8)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福利分析与补偿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回顾 |
1.3.1 耕地面源污染治理 |
1.3.2 生态补偿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图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图 |
1.4.3 研究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研究框架 |
2.1 概念界定 |
2.1.1 耕地面源污染与耕地面源污染治理 |
2.1.2 生态补偿及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的生态补偿 |
2.2 理论基础 |
2.2.1 福利经济学 |
2.2.2 外部性理论 |
2.2.3 公共物品理论 |
2.2.4 环境资源价值理论 |
2.3 研究框架构建 |
2.3.1 总研究框架 |
2.3.2 补偿标准的测算依据 |
2.3.3 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耕地面源污染治理及生态补偿:中国经验及研究区概况 |
3.1 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现状、补偿政策及其问题 |
3.1.1 我国耕地面源污染及其治理 |
3.1.2 我国生态补偿政策及其实施困境 |
3.2 研究区概况与样本描述性分析 |
3.2.1 研究区概况 |
3.2.2 调研过程和样本特征 |
3.2.3 农户化肥、农药与农业废弃物的利用 |
3.2.4 城乡居民耕地面源污染治理认知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耕地面源污染治理与生态补偿的福利分析 |
4.1 耕地面源污染治理中的福利改善 |
4.1.1 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利 |
4.1.2 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的生态系统服务 |
4.1.3 耕地面源污染治理与人类福利的关系 |
4.2 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生态补偿中的福利变化 |
4.2.1 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生态补偿与人类福利的逻辑关系 |
4.2.2 生态补偿对人类总福利的改善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福利视角下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生态补偿的博弈分析 |
5.1 问题的提出 |
5.2 耕地面源污染治理利益相关者识别及其行为特征 |
5.3 方法选择:博弈模型 |
5.4 耕地面源污染治理利益相关者间的博弈分析 |
5.4.1 农民与城镇居民间的双方博弈模型 |
5.4.2 地方政府干预下农民与城镇居民间的博弈模型 |
5.4.3 地方政府(秦巴水源地和下游政府)之间的博弈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耕地面源污染治理补偿标准测算:农户WTA视角 |
6.1 问题的提出 |
6.2 农户成本效益的识别 |
6.3 实证分析 |
6.3.1 数据与样本特征 |
6.3.2 选择实验设计 |
6.3.3 计量模型选择 |
6.3.4 模型结果 |
6.3.5 补偿标准测算 |
6.3.6 补偿标准的合理性检验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耕地面源污染治理补偿标准测算:城镇居民WTP视角 |
7.1 问题的提出 |
7.2 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补偿标准 |
7.3 基于城镇居民支付意愿的补偿标准实证分析 |
7.3.1 研究数据与变量选择 |
7.3.2 选择实验法设计 |
7.3.3 计量模型选择 |
7.3.4 城镇居民支付意愿与补偿标准 |
7.3.5 城镇居民补偿标准的影响因素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7.4.1 本章研究结论 |
7.4.2 农民WTA与城镇居民WTP的对比分析 |
第八章 基于农户选择偏好的生态补偿方式设计 |
8.1 问题的提出 |
8.2 农户生态补偿方式偏好的理论分析框架 |
8.2.1 不同生态补偿方式的界定 |
8.2.2 生态补偿方式的实践经验 |
8.3 农户对生态补偿方式偏好的实证分析 |
8.3.1 变量选择及样本统计性特征 |
8.3.2 计量经济模型 |
8.3.3 模型结果及分析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
9.1 研究结论 |
9.2 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政策的设计与优化 |
9.2.1 测算补偿标准应充分体现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
9.2.2 从农户和城镇居民双重视角测算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的补偿标准 |
9.2.3 基于农户选择偏好设计生态方式政策集 |
9.2.4 生态补偿政策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利益相关者的主观偏好 |
9.2.5 其他相关政策建议 |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 |
1.2.2 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关系研究进展 |
1.2.3 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 |
1.2.4 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关系理论研究 |
2.1 概念辨析 |
2.1.1 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系统服务 |
2.1.2 人类福祉 |
2.2 理论基础 |
2.2.1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
2.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理论 |
2.2.3 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理论 |
2.2.4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关系理论框架 |
2.3.1 理论分析框架构建 |
2.3.2 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关系辨识 |
2.4 本章小结 |
3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资料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行政区位与历史沿革 |
3.1.2 自然环境概况 |
3.1.3 社会经济概况 |
3.1.4 煤炭开采与土地利用现状 |
3.2 基础数据与资料 |
3.2.1 文献数据与资料 |
3.2.2 实地调查数据与资料 |
3.3 本章小结 |
4 新泰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演变及驱动分析 |
4.1 新泰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演变规律分析 |
4.1.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 |
4.1.2 新泰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演变特征 |
4.2 新泰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演变驱动分析 |
4.2.1 驱动影响因素识别 |
4.2.2 新泰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演变驱动影响测度 |
4.3 本章小结 |
5 新泰市人类福祉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响应 |
5.1 新泰市人类福祉时间序列分析 |
5.1.1 人类福祉评价方法 |
5.1.2 新泰市人类福祉评价结果与时序变化分析 |
5.2 新泰市人类福祉与生态系统服务耦合协调分析 |
5.2.1 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模型的构建 |
5.2.2 指标体系的建立及权重的确定 |
5.2.3 新泰市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耦合协调结果分析 |
5.3 新泰市人类福祉与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关系分析 |
5.3.1 新泰市人类福祉空间分异特征分析 |
5.3.2 新泰市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分异分析 |
5.3.3 新泰市人类福祉与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关系模式 |
5.4 基于当地居民感知视角的新泰市生态系统服务福祉效应分析 |
5.4.1 新泰市生态系统服务福祉效应评估 |
5.4.2 新泰市生态系统服务变化感知趋势与福祉效应分析 |
5.4.3 新泰市生态系统服务福祉效应的差异化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新泰市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变化情景模拟 |
6.1 情景模拟预测 |
6.1.1 情景分析步骤 |
6.1.2 基于改进的灰色马尔科夫模型土地利用预测 |
6.1.3 情景设置 |
6.2 不同情景下新泰市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模拟 |
6.2.1 新泰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模拟 |
6.2.2 新泰市人类福祉模拟 |
6.2.3 新泰市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关系模拟 |
6.3 本章小结 |
7 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可持续管理策略 |
7.1 建立基于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系统服务演变规律特征的管理机制 |
7.2 建立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动态差异化管理制度 |
7.3 制定以人为本的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可持续管理策略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1987-2017新泰市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湖北省经济发展是否偏离可持续发展轨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意义及背景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和述评 |
三、研究内容和创新 |
第一章 可持续性经济评估理论基础 |
第一节 从经济学角度定义可持续发展 |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
二、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性经济准则 |
第二节 可持续性经济理论分析 |
一、弱可持续性理论 |
二、强可持续性理论 |
三、两种可持续性经济的比较分析 |
第三节 弱可持续性指标对可持续发展路径的衡量分析 |
一、绿色国内生产净值测算 |
二、真实储蓄 |
第四节 绿色GDP指标的组成部分理论分析 |
一、环境污染成本 |
二、资源耗减价值 |
三、时间价值 |
第二章 基于幸福感定价的环境污染成本理论分析 |
第一节 环境污染成本测算 |
一、环境资本评估方法 |
二、评估方法差异分析 |
第二节 幸福感定价的理论分析框架 |
一、基本理论框架 |
二、效用形式 |
第三章 湖北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意义分析 |
第一节 湖北省适合研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背景原因分析 |
一、中部崛起战略与湖北省经济可持续发展 |
二、湖北省交通地理优势区位与湖北省经济可持续发展 |
第二节 湖北省传统GDP增长现状分析 |
第三节 湖北省环境资源问题现状分析 |
一、自然资源消耗现状 |
二、环境污染现状 |
三、技术进步现状 |
第四章 基于幸福感的环境产品定价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假设提出与模型建立 |
一、假设提出 |
二、计量经济模型建立 |
三、数据来源及解释 |
四、变量选择及处理 |
第二节 核心变量设计及处理 |
一、空气污染数据的独特点 |
二、水污染 |
三、城市生活垃圾污染 |
四、幸福感数据 |
第三节 基于幸福感的环境产品定价的回归结果 |
一、有序Logit模型回归结果 |
二、定价计算 |
第五章 湖北省绿色GDP测算及其可持续发展轨迹判断 |
第一节 测算方法创新 |
一、环境污染成本测算方法 |
二、资源损耗测算方法 |
第二节 湖北省绿色GDP核算结果分析 |
一、湖北省湖泊资源损耗值计算 |
二、湖北省环境污染成本值计算 |
三、绿色GDP核算结果分析 |
四、从经济可持续角度判断可持续发展轨迹 |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湖北省经济可持续发展所存在的空气污染问题 |
一、2009-2011 年间湖北省空气污染问题 |
二、2012-2014 年间湖北省空气污染问题 |
第三节 政策建议 |
一、推行绿色能源消费 |
二、加强政府绿色管理力度建设 |
三、加强机动车排污管理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环境污染对城镇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纳入健康损失的生态补偿额度测算——基于省域尺度[J]. 顾丹丹,彭鹏,赵椿溪,朱翔,周梦杰. 经济地理, 2021(09)
- [2]基于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的区域生态补偿空间选择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D]. 董俐. 浙江大学, 2021(09)
- [3]阿克苏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自然资本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D]. 龚春丽. 塔里木大学, 2021(08)
- [4]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耦合调控研究[D]. 孟令冉.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5]农业污染背景下工业污染税补贴农业的经济与环境效果[D]. 袁振. 南京大学, 2020(04)
- [6]我国南方丘陵山地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D]. 匡奕敩.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7]综合福利视角下城市生态福利绩效演化过程、机制与路径优化[D]. 胡美娟.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8]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福利分析与补偿设计[D]. 李晓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2)
- [9]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关系研究[D]. 霍冉.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20(04)
- [10]湖北省经济发展是否偏离可持续发展轨迹?[D]. 赵潜.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