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任鸣希望年轻一代产生大师和经典(论文文献综述)
李小刚[1](2020)在《尤金·奥尼尔戏剧在现当代中国的接受和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尤金·奥尼尔(Eugene O’Neill,1888-1953)是20世纪美国首屈一指的表现主义戏剧巨匠、民族戏剧的奠基人和世界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作为一名多产的剧作家,他在近40年的戏剧创作生涯中,撰写了50余部剧作、大量的戏剧理论和诗歌作品,一生荣获四次普利策戏剧奖,并于1936年荣膺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也是迄今为止唯一获此殊荣的美国剧作家。他与阿瑟·米勒(Arthur Miller,1915-2005)、田纳西·威廉斯(Tennessee Williams,1911-1983)一起被誉为20世纪美国最优秀的三大剧作家;评论界称他们三人“共同将美国戏剧的重要性扩展到本国以外的天地,同时也为世界各地的当代剧作家提供了戏剧成就的标准。”[1]奥尼尔对于中国戏剧的影响也是毋庸置疑的,他直接推动了中国戏剧的现代性转型;20世纪30年代他对中国戏剧的影响集中体现为对洪深和曹禺两位大师戏剧创作的影响,80年代则主要表现为对中国“探索派”剧作家和导演的影响。因此,在当前中西跨文化戏剧交流语境下,对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接受、影响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是极为必要的。本文试图从比较文学接受理论视角出发,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采用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方法,对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译介、研究、演出和影响的状况进行系统梳理和概括,重点探讨奥尼尔的《早餐之前》《天边外》《安娜·克里斯蒂》《榆树下的欲望》《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以及《琼斯皇》《毛猿》《奇异的插曲》《上帝的儿女都有翅膀》等表现主义剧作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以完整勾勒奥尼尔及其戏剧在中国升降起伏的接受轨迹曲线,展现奥尼尔及其戏剧在中国接受、影响的全景式图景。全文分为五章,分别阐述奥尼尔其人其作、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译介、研究、演出等接受情况,以及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产生的巨大影响。第一章从比较文学流传学的角度研究“放送者”奥尼尔及其戏剧创作历程。奥尼尔作为表现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由于其爱尔兰裔美国人的身份,无法真正融入美国社会文化当中,永远是一个游走于美国社会边缘的“他者”、忧郁的悲剧作家;他的戏剧创作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在创作中他充分吸收古代先贤哲思的营养,继承前辈的文学遗产和戏剧传统,在戏剧创作实践中充分运用表现主义戏剧手段来挖掘、表现人物心灵深处的思想、情绪和意念,凸显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上的巨大张力。第二章从译介学角度出发,对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译介进行研究。奥尼尔戏剧的中国译介主要划分为四个阶段:20年代译介的序幕、30年代的第一次译介热潮及蓬勃发展阶段、40至70年代译介的低谷期、新时期以来奥剧译介第二次高潮及多元发展阶段。同时,本文对奥尼尔同一源语剧作、风格迥异的中译版本进行比照,以考察译者们所采用的殊异的翻译策略;阐明两次“奥尼尔热”期间,翻译界对于奥剧的翻译是以戏剧文学而非舞台演出为导向,其宗旨是仅将翻译的戏剧文本当作文学作品来赏读,而非当作剧场文本进行舞台演出。第三章主要阐述奥尼尔及其戏剧在中国的研究情况,主要对奥剧研究形式的接受状况进行梳理总结。从历时角度考察,相似的是在30年代和80年代的两次“奥尼尔热”期间,掀起了两次奥尼尔研究热潮;从共时角度考察,1980年代以来,随着“二度西潮”的兴起和国内、国际尤金·奥尼尔学界的交流与融合日趋频仍,奥尼尔戏剧研究逐步趋于精细化、纵深化、专题化和数据化;研究视角更加宽广,研究方法日趋丰富多元,并且呈现出向跨学科、跨文化视角转变的态势。学界从多角度、运用多方法对奥尼尔及其剧作进行深度开掘和现代阐发,标志着中国的奥尼尔戏剧研究进入一个更为宽广的领域。第四章集中阐释奥剧在中国的搬演情况,主要从演出概况、导演构思及舞台呈现三个维度出发,重点考察新时期以来奥剧如《榆树下的欲望》和《安娜·克里斯蒂》的话剧改编演出和戏曲移植性改编演出概况;同时观照奥尼尔其它经典剧作《早餐之前》《天边外》近年来在中国的演出情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奥尼尔及其剧作在中国的受欢迎程度和舞台接受状况。第五章深入探讨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奥剧的译介、研究和舞台搬演呈现出的是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整体接受状况,那么在此接受的基础上,奥尼尔戏剧必然会对中国戏剧尤其是对中国戏剧的现代性转型产生深远的影响。80年代是中国戏剧现代性转型再度勃兴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具体体现为对“探索派”剧作家李龙云和李杰戏剧创作的影响,尤为集中地体现在李龙云的《荒原与人》和李杰的《古塔街》对奥尼尔表现主义戏剧手段的创造性援用和创新性发展之上。
赵慧娟[2](2020)在《孟京辉戏剧青年化接受现象研究》文中提出
刘佩虹[3](2019)在《《玩偶之家》在中国新时期的改编与搬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玩偶之家》又名《娜拉》,是挪威着名戏剧家亨利克·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之一,也被称为促进女性解放运动发展的独立宣言,在欧洲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五四”时期传入中国,对中国现代话剧的形成、创作和发展起着直接的推动作用;对中国的文学启蒙与发展也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新时期端点,在此后的40年(1978—2018)间,《玩偶之家》在中国北京、上海等地上演百余场(反复巡演),改编后的不同版本的作品被搬上舞台。本文以国家话剧院版、北京人艺版、林兆华版、金星版和国家大剧院版《玩偶之家》五个不同的版本为研究对象,以比较文学“影响研究”为基本方法,辅之以接受理论、实证研究、文本细读等方法,对《玩偶之家》在中国新时期的译介、改编与搬演以及对中国当代戏剧创作与舞台实践的启示与反思进行系统探讨和研究。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对文本的主要研究对象作重点介绍,在全面细致地归纳国内外学术界对《玩偶之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梳理《玩偶之家》从中国新时期到现阶段的改编与搬演脉络,明确中西方戏剧跨文化交流的价值与意义所在。第二章,立足于现实语境,从文化政策、受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戏剧观念以及译介传播四个角度对《玩偶之家》在中国新时期的改编搬演进行深入阐释,力求展现不同阶段影响改编剧作创作的主客观因素。第三部分以五个版本为关照对象,结合对《玩偶之家》搬演导演的实地访谈资料,重点探讨国家话剧院版、北京人艺版、林兆华版、金星版和国家大剧院版《玩偶之家》的导演构思与舞台呈现,旨在对不同版本进行系统化整理与阐述。第四部分通过对五个不同版本的缘起、演出状况、导演构思和舞台呈现的探索,总结《玩偶之家》在中国新时期舞台搬演的共性特征。余论部分对《玩偶之家》对我国当代戏剧发展的启示意义进行思考,认为《玩偶之家》在新时期的接受为当代戏剧提供了新颖的戏剧创作方式和多元的演出模式,并促使艺术工作者把焦点转向经典,在直面经典价值和意义的思索中,促成当代人的精神升华与灵魂净化。
管辉[4](2018)在《理想与现实:印度独立以来的中产阶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47年印度独立,宣告英国近200年殖民统治的终结。独立之后获得新生的印度,根据本国国情并借鉴他国经验,在批判地继承英帝国殖民遗产的同时,也确立起新的政治与经济体制框架。由此带来的重要影响之一是,印度社会原有的阶级阶层发生重大的变动,中产阶级的崛起尤为引人关注。为此,阐明印度独立以来中产阶级的历史演变过程,对深化印度社会的认识以及为现有的中产阶级理论或思想提供佐证或反证,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借鉴价值。中产阶级被认为是现代工业社会或后工业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所创造的中产阶级文化也是现代社会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同时,他们的形成与成长也是影响社会分层形态演变趋势和社会政治转型发展的关键因素。但是,与印度中产阶级方兴未艾的发展趋势和潜力相比,目前的研究力度显然是无法匹配的。目前,虽然有关印度中产阶级的消费、娱乐、文化等领域的成果不少,但总体上说来,大多还是从单一的视角出发做相应的研究,鲜少从现代化的视角出发,对印度独立以来中产阶级的演变轨迹、结构成分、政治地位、婚姻家庭状况及对国家政策的影响等领域作系统性的研究。本文选题的出发点正基于此。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在吸收韦伯、涂尔干等社会学家有关社会分层理论有益成分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关于阶级划分的理论,透过历史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等学科的多维视角,本文沿如下逻辑顺序对印度独立以来的中产阶级进行了系统性考察和分析。第一章,理论溯源与概念界定。第二章、第三章及第四章,从历史的“纵轴”分时段考察印度中产阶级历史变迁过程。第五章,辨析了独立以来印度中产阶级与政治稳定间的联系。第六章,分析了印度独立以来中产阶级婚姻、生活方式与教育状况在历史“横轴”上的各个截面。最后,对印度中产阶级的近期转变、未来问题、提供的经验以及对发展中国家中产化道路等进行了总结与评论。基于以上研究,本文有如下收获。一是对南亚地区进行中产阶级的“个案研究”,结合史实,在现代化背景下考察印度中产阶级的历史变迁,厘清其60多年的兴替荣辱。二是拓展了史料的来源,使用了一些外国学者对印度部分地区所获得社会调查资料,以解决无法赴印实地调研和资料收集相对困难的问题,这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了有力支撑。三是阐明了现代化进程对印度中产阶级变化的影响,深入探讨了中产阶级与种姓之间的关系,并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出发,深入地揭示印度中产阶级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形式和途径,认为印度独立以来的社会结构变迁呈现出一个“平稳——波动——平稳”的运行轨迹。四是论证了印度中央政府主导了印度经济社会发展走向,是印度中产阶级兴衰荣辱背后的引领者和决定者,只有在国家主导下,才能逐步解决印度种姓阶级教派的纷争、社会政策与中产阶级的培育、中产阶级经济政治的功能与作用的发挥、婚姻家庭、教育投资等重要问题。此外还指出经济增长是印度中产阶级形成、发展和提升的最根本动因,中产阶级的壮大是战胜阶层与贫富分化的可行选项,也是形成强大社会凝聚力的关键,印度中产化理想与现代化目标的实现除了根据自身国情因地制宜的变通和创新之外,还需置身于开放和流变不拘的世界格局中,采用通行的准则来考量本国的中产阶级发展道路。毫无疑问,本文将澄清印度独立以来中产阶级历史演变的主要节点,展示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与国家政策对中产阶级的影响,构建超越西方经验的印度中产阶级理论分析框架。同时,为我们理解当代印度中产阶级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一种新的理解。
王雨涤[5](2018)在《新世纪小剧场戏剧的发展与嬗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国当代文学史当中,小剧场戏剧是一个“年轻”的学科门类。关于当代中国小剧场戏剧的起源,学界公认的说法是将1982年9月19日晚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上演的由高行健编剧、林兆华导演的《绝对信号》称为中国当代小剧场戏剧的开山之作。在过去的30余年中,中国的小剧场戏剧发展经历了一个“走下神坛”的过程,它在复杂的话语环境中,逐渐从精英性、小众化向商业化、大众化转变。进入新世纪以来,在新的时代语境下,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小剧场戏剧的创作主体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艺商业化的生存法则和策略,开始在小剧场戏剧的实验性与商业性之间寻求平衡。本文力求通过对新世纪小剧场戏剧发生的时代背景的考量,揭示新世纪小剧场戏剧发展过程中先锋性与商业性二元之间的复杂关系,探究小剧场戏剧的传播手段与生存策略,阐明小剧场戏剧先锋性于形式和内容之间的深度不平衡,反思新世纪小剧场戏剧生存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除绪论部分以外共分为四章。绪论部分首先对本选题的研究背景进行较为细致的溯源;其次,以1982年中国小剧场戏剧的诞生为起点,分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和2000年至今这三个时间段,梳理小剧场戏剧的发展概况并简要介绍选题的研究现状;最后,指明选题的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针对我国新世纪小剧场戏剧的发生语境进行具体地分析,并对其发展脉络进行简要的概述。分别从经济背景、文艺政策、理论环境三方面对新世纪小剧场戏剧的诞生环境加以考量。新世纪以来小剧场戏剧在商业化的冲击下呈现出先锋性于承继中减弱,商业性于突围中暗生的整体性风貌,也为本文的研究明确了论证的指向性。第二章主要论述新世纪小剧场戏剧先锋性、实验性与商业性之间的复杂的暗辩关系。具体以孟京辉、林兆华的创作实践为例加以论证,证明在商业化对先锋性、小众化的摒弃与创作主体对先锋性的自觉追求之间,新世纪小剧场戏剧在思想与形式的先锋性的二元之间呈现出游移和显着的不平衡性。小剧场戏剧的精神追求在商业性的冲击下逐渐减弱,部分戏剧创作主体在兼顾甚至迎合市场的同时,开始在形式上寻求创新与突破,力求通过实验达到吸引观众和形式先锋的双重旨归。第三章主要探讨的是新世纪小剧场戏剧的生存策略。这其中包括从小剧场戏剧本体出发研究小剧场戏剧与小说、电影间的互文性跨界传播。例如,孟京辉曾将茨威格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搬上舞台,而票房表现不俗的电影《分手大师》《驴得水》则源自同名小剧场戏剧,小剧场戏剧与小说、电影三者之间的互助互衬的联动模式为小剧场戏剧提供了一种切合实际的发展路径与生存之道。本章还从受众需求角度考量小剧场的娱乐化、商业化的转变,以及从民营剧团的兴起探索小剧场戏剧的未来出路。第四章主要是对新世纪小剧场戏剧的发展进行深层思考。讨论在新世纪文艺商业化的背景下小剧场戏剧是否进入了“后戏剧”时代,以及乌镇戏剧节如何对小剧场戏剧进行提升与引导,并对新世纪小剧场戏剧先锋性的潜隐现象进行反思。结语部分对新世纪以来我国小剧场戏剧的发展与嬗变进行简要回顾,理性思考小剧场戏剧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偏离,并对包括小剧场戏剧在内的戏剧艺术的未来道路进行展望。
鲁小艳[6](2017)在《直面戏剧在中国的接受(2004-2016)》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直面戏剧(in-yer-face Theatre)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于英国的先锋派戏剧浪潮。它在英国剧坛一出现,就以其独特的暴力叙事方式、直面现实的尖锐主题、极端的舞台呈现,迅速引起欧美文艺界的广泛关注和学术界热议。直面戏剧在中国的接受,是伴随着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戏剧翻译家胡开奇在《戏剧艺术》2004年第4期上发表的《萨拉·凯恩与她的直面戏剧》一文,而广泛进入大众视野的。此后的12年(2005—2017)间,直面戏剧剧作在中国上海、北京等地上演一百余场(其中经典剧目反复巡演),每年都有不同的直面戏剧作品被搬上舞台。本论文以直面戏剧及其在中国的接受为研究对象,以比较文学“影响研究”为基本方法,辅之于接受理论、实证研究、文本细读等方法,对直面戏剧在中国的译介、批评研究、舞台搬演等接受状况以及对中国戏剧创作与舞台实践的启示与反思进行系统考察。论文主体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在广泛细致阅读直面戏剧文本以及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直面戏剧的概念进行界定,对其所表现的家庭、社会、哲学主题以及自然主义、象征主义的表现手法与当代意义进行深入阐述;并将萨拉·凯恩、马克·雷文希尔、马丁·麦克多纳、安东尼·尼尔逊四位直面戏剧代表作家的创作放在20世纪90年代英国剧场语境中进行审视,对他们创作的主要作品及其成就进行细致分析,认为直面“暴力”、直面“孤独”、直面“真相”、直面“人性”分别是他们创作的特色和成就所在。第二章,立足于比较文学译介学相关理论,通过笔者对直面戏剧在中国的主要译者胡开奇以及其他戏剧工作者的采访和其他相关资料的归纳整理,力求梳理出一条较为清晰的译介接受线索,研究直面戏剧在中国译介的原由和过程;并以《4:48精神崩溃》为典型文本,对译介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译本舞台语言的动作性、反复等修辞手法、习语、时态句式等方面的翻译策略及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与此同时,将核心刊物作为评价标准,运用文学地理学等理论方法,对直面戏剧在中国的文学批评和研究及性能阶段化的分析和概括。第三章,结合对直面戏剧搬演导演的实地访谈资料,将演出频率最高的《4:48精神崩溃》、《偷心》、《枕头人》等剧,分不同导演版本进行系统化整理与阐述。通过探索不同版本的搬演概况、导演构思、舞台呈现,总结直面戏剧在中国舞台搬演的异质化特征。余论部分,对直面戏剧对我国当代戏剧发展的启示意义进行思考,认为直面戏剧的接受为当代中国戏剧提供了直面当代人精神危机的道德勇气,给当代话剧创作提供了艺术与美学意义上的助力和借鉴,并促使艺术家将视野聚焦个体生命,在对个体生命本体意义的思索和追问中,促成当代人的精神救赎与道德回归。直面戏剧的中国接受,作为我国民族文化主体对西方异质文化接受的典型个案,反映出当代中国戏剧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断更新、重构“自我”的积极态势。直面戏剧的“直面”精神特质,是它能够被接受的首要原因,它在中国究竟还能走多远,这将是论题后续追踪研究的课题。
常旖旎[7](2017)在《新媒体传播背景下的话剧营销》文中提出本文主要从新媒体传播角度出发,探究在新媒体这个新兴媒介领域里,对于话剧本身的制作以及营销能起到哪些作用。通过研究新媒体的特性,再对比话剧发展的历史,探索当代话剧商业发展的新模式,以及新媒体传播背景下话剧营销的未来走向。在具体研究思路上,本文从新媒体的定义入手,通过考察新媒体当下技术的发展以及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分析新媒体技术的优势和传播特点。再从国内话剧市场的发展历程出发,分析市场营销在国内市场的运用成效,包括文化体制改革对话剧市场营销的推进作用,以及当前话剧市场形成的多元化演出模式。讨论新媒体传播在话剧生产、制作、营销这一系列产业链所起的作用。最后结合“互联网+”的政策,展望新媒体背景下戏剧营销的未来走向,以及戏剧营销的前景。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论述新媒体的特点和发展过程,明确新媒体的含义界定,并对比新媒和传统媒体的不同,考察新媒体在传播特点和功能上的优势。为下面几章的论述做相关的理论铺垫和前提说明。第二章是本论文的重点,主要针对国内话剧市场发展的历史进程进行概括性论述,首先明确市场营销的主要概念和内容,继而论述文化体制改革对话剧市场的开放造成的影响,包括话剧市场多元化演出模式的出现以及多种市场营销模式的建立。第三章也是本论文的重点,主要探讨话剧市场同新媒体技术的结合,在话剧的创作、制作、营销三个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强调新媒体在话剧整个生产链中所占的比重。并且对比第二章话剧发展的历史,强调新媒体营销给话剧市场带来的改变,说明新媒体与话剧产业结合的紧迫性。最后阐述的是,不仅是话剧,在传统戏曲的营销上也需要新媒体的介入。第四章是展望部分,也是论文的结尾。主要结合政府当前对“互联网+”的大力提倡和相关政策制定,展望戏剧+互联网的未来走向,探寻戏剧能否顺应时代潮流,利用互联网思维对戏剧市场营销做出相应的改变。同时也指出新媒体传播在话剧营销方面存在的局限性。
张颖辉[8](2016)在《北京人艺赴台演出与交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海峡两岸戏剧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1949年之后因为政治原因,两岸交流几乎处于隔绝状态,戏剧交流也随之中断。80年代以来随着两岸关系紧张状态的缓解,戏剧交流也开启了新的篇章。其中北京人艺的访台演出,在开创性、典范性、持续性及影响力等方面,为两岸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北京人艺长期以来对“现实主义”与“民族化”的探索与追求,剧目中洋溢的“京味儿”,及演员出色的舞台创造,是其赴台演出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北京人艺赴台演出对台湾戏剧风格的多样化发展及戏剧发展中既有问题的反思都产生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也加快了台湾戏剧与大陆的合作及交流。同样,台湾戏剧生态坏境对于大陆戏剧的当下危机也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周依依[9](2015)在《“莫言现象”—大众文化消费时代文学的再生产》文中研究指明莫言于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引发了一系列经济文化现象,由诺奖引发的“莫言现象”被纳入到一个文学再生产和消费的范畴。从文学的生产到文学的再生产,是文本脱离自身的纸质介质,经由资本、科技、市场的力量实现多种介质传播的生产过程。本文以“莫言现象”为切入点,探讨大众文化消费时代文学的再生产这一问题。通过围绕莫言和他的作品,形成的图书出版:纸媒形式的规模化复制、影像阐释:视觉形式的再生产、场域再造:“可参观性”的空间再生产、艺术品交易形式的再生产,分析莫言再生产和被消费的路径,从这一纷繁的文化经济现象中,探讨大众文化消费与文学再生产的文化逻辑。并通过对文学家的转向、文学创作原则和文化产业逻辑间的博弈,以及大众消费心理的特征和文学其他个元素的变异等指出文学的再生产是深深地嵌入到大众文化消费这个时代背景中的,文学再生产的逻辑遵循大众文化消费的理路。可以说,在文化产业、消费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文学作品和作家都成为重要的文化内容和产业基础。而技术的进步促进了表达形式的多样化,文学借由各种类型的表达形式,又反过来促进文学受众的增加。文学的再生产使文学的价值、功用、效能获得了某种程度的提高。而文化产业以版权的形式,对创意进行“一意多用”,并实现了对各个产业链的深度开发。
高鸽[10](2015)在《中国话剧演员文化研究(1977年-2014年)》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文化人类学作为主要研究方法,对新时期以来(1977年——2014年)的“话剧演员文化”从史述、身份背景、生存方式、社会审美文化影响及表演美学的变化等五个方面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和论证。“话剧演员文化”从70年代末到整个80年代是话剧演员“文化人”身份到90年代“边缘人”的社会属性、再到新世纪的“类艺人”的公众印象,我们看到以其“集体记忆形象”的转变为特征的话剧演员文化在文革结束后,随着社会的转型及戏剧的发展不断地变化着。追求究竟,本文从家庭出身、学历背景、地缘关系这三个方面对话剧演员身份背景通过大量案例的考证进行了研究和刨析。话剧演员的生活方式及其社会影响,作为话剧演员文化研究中的重要部分,本篇论文对话剧演员的生存状态分别从剧院、个人生活、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刨析。并对话剧演员中的“夫妻档”现象和话剧演员转行作导演、编剧的问题进行了描述和研究。对“话剧演员文化对社会审美的影响”方面从不同时代入手,阐述了演员对社会审美、审丑文化中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对演员的生活方式在大众印象中的各种歧义,笔者从“职业特殊性”的角度,对演员在“多重人格”中的相互矛盾及产生的易冲动的情绪特征进行了诠释。并论述了“明星话剧”的产生及其产生的社会文化影响;本章还针对当今公众心里“演员没文化”的问题,对北京人艺“学者型演员”及其对整个话剧界的影响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并从多发论证“文化素质”对一个话剧演员的重要作用。最后,本文对话剧演员在表演美学上的变化进行了理论分析和现实总结;并对新时期以来演员“主体地位”的瓦解及“导演中心制”的建立这一问题进行了考证和论述。
二、任鸣希望年轻一代产生大师和经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任鸣希望年轻一代产生大师和经典(论文提纲范文)
(1)尤金·奥尼尔戏剧在现当代中国的接受和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选题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时空的超越者——尤金·奥尼尔及其戏剧创作 |
第一节 奥尼尔其人其作 |
一、美国戏剧之父的斑斓人生 |
(一)不幸的幸运儿 |
(二)严肃剧作家奥尼尔 |
二、奥尼尔的戏剧创作历程 |
(一)早期具有自然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悲剧(1913-1920) |
(二)中期探索性的表现主义悲剧(1920-1933) |
(三)后期直面人生的现实主义悲剧(1939-1943) |
第二节 奥尼尔的传承与创新 |
一、对西方传统与现代精神文化成果的汲取与传承 |
(一)对西方非理性哲学的接受 |
(二)对西方小说、诗歌等文学样式的学习借鉴 |
(三)对西方传统与现代戏剧创作经验的传承与吸收 |
二、在戏剧思想、艺术方面的创新与开拓 |
(一)对现代人精神与心理的表现 |
(二)在戏剧艺术上的实验与探索 |
第二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的中国译介 |
第一节 译介及其文学性与舞台性之争 |
第二节 奥尼尔戏剧译介的中国之旅 |
一、肇始期及第一次译介高潮 |
(一)序幕(20年代):春雷乍现、蓄势待发 |
(二)第一次译介热潮(30年代):借势而起、蓬勃发展 |
二、低谷期(20世纪40–70年代) |
(一)缺席期(40年代):战争年代、译者缺位 |
(二)停滞期(“十七年”间及“文革”时期):译源受批、译介空白 |
三、第二次译介高潮及回落阶段(新时期至今) |
(一)第二次译介浪潮(80年代):译介集中、硕果迭出 |
(二)奥剧译介的回落阶段(90年代至今):文集问世、译介赓续 |
第三节 风格迥异、各有千秋的中译版本 |
一、“译”随境变:《天边外》四大译本 |
(一)四大译本的不同特色 |
(二)不同译本译者之情感倾向 |
(三)风格迥异的创造性叛逆 |
(四)对文化缺省现象的处理 |
二、“译”无止境:《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七大译本 |
(一)七大译本的不同特色 |
(二)不同译本译者之情感倾向 |
(三)异彩纷呈的创造性叛逆 |
(四)对文化缺省现象的处理 |
三、“译”彩纷呈:《上帝的儿女都有翅膀》三大译本 |
(一)三大译本的不同特色 |
(二)不同译本译者之情感倾向 |
(三)各有千秋的创造性叛逆 |
(四)对文化缺省现象的处理 |
第三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研究 |
第一节 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历时研究 |
一、发轫期及第一次研究热潮 |
(一)发轫期(20年代):蹒跚起步、简要评介 |
(二)第一次研究热潮(30年代):翻译助力、争锋激烈 |
二、低谷期(20世纪40–70年代) |
(一)沉寂期(40年代):偏离主流、遭受冷遇 |
(二)空白期(“十七年”间和“文革”时期):无人问津、研究停滞 |
三、第二次研究热潮及多元发展阶段(新时期至今) |
(一)1978—1990年:思想解放、研究复兴 |
(二)1991—2020年:视角多元、研究深化 |
(三)关于奥尼尔戏剧的博士论文研究 |
第二节 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共时研究 |
一、近四十年国内研究整体情况 |
二、近四十年国内研究热点 |
(一)作家作品研究 |
(二)创作特点及美学风格研究 |
(三)与其他剧作家的比较研究 |
(四)社会思想和宗教主张研究 |
(五)跨文化、跨学科视角下的研究 |
三、近四十年国内研究流变 |
(一)永恒的经典、永远的热点 |
(二)永不过时的研究话题 |
(三)永远在路上的奥剧研究 |
第四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搬演 |
第一节 永无止境的《榆树下的欲望》 |
一、同株异葩、并蒂绚烂:《榆树下的欲望》话剧改编演出 |
(一)写实与写意的融合:沈亮版《榆树下的欲望》 |
(二)欲望的激情宣誓:任鸣版《榆树下的欲望》 |
二、一剧两戏、“戏”说欲望:《榆树下的欲望》戏曲移植搬演 |
(一)川剧移植搬演:徐棻的《欲海狂潮》 |
(二)曲剧移植搬演:孟华的《榆树孤宅》 |
第二节 一胞“两娣”的《安娜·克里斯蒂》 |
一、中西合璧的戏剧盛宴:乔治·怀特版《安娣》 |
二、甬剧《安娣》遇见奥尼尔:《安娜·克里斯蒂》之甬剧移植搬演 |
第三节 其它经典剧作在中国的演出 |
一、斯坦尼模式之奥剧呈现:张彤版《早餐之前》 |
二、奥尼尔的中国风景:王斑版《天边外》 |
第五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 |
第一节 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整体性影响 |
一、奥尼尔的影响与中国戏剧的现代性转型 |
二、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 |
第二节 奥尼尔与李龙云 |
一、李龙云的奥尼尔接受之因 |
二、奥尼尔对李龙云的影响 |
(一)表现主义式氛围 |
(二)自然象征的运用 |
(三)强烈的内心独白 |
(四)梦幻化的效应 |
(五)爱欲的悲剧性 |
三、李龙云戏剧创作对奥尼尔的超越及独创 |
(一)悲剧的历史性深度 |
(二)对希望的坚持 |
(三)抒情性与诗性 |
第三节 奥尼尔与李杰 |
一、李杰的奥尼尔接受之因 |
二、奥尼尔对李杰的影响 |
(一)物象的象征性 |
(二)梦幻性段落 |
(三)内心独白的介入 |
(四)生命的悲剧性 |
三、李杰戏剧创作对奥尼尔的超越及独创 |
(一)悲剧的历史性深度 |
(二)多角色命运 |
(三)物象的文化象征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奥尼尔生平年表 |
附录 B 奥尼尔剧作年表 |
附录 C 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演出资料汇编(1929—2019) |
附录 D 中国奥尼尔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玩偶之家》在中国新时期的改编与搬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对象 |
1.1.1 易卜生与《玩偶之家》 |
1.1.2 《玩偶之家》在中国新时期的改编与搬演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 |
1.2.2 国内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2 《玩偶之家》在中国新时期的改编搬演语境 |
2.1 文化政策的变革 |
2.1.1 戏曲恢复时期(1978 年—1992 年) |
2.1.2 戏曲探索阶段(1992 年-2012 年) |
2.1.3 戏剧繁荣期间(2012-今) |
2.2 受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变化 |
2.2.1 精神文化的保守 |
2.2.2 物质与精神文化的交替 |
2.2.3 多元文化的碰撞 |
2.3 戏剧观念的转化 |
2.3.1 传统戏剧的舞台复归 |
2.3.2 现当代戏剧的探索与改革(探索实验剧及戏剧观大讨论) |
2.3.3 小剧场话剧的引入 |
2.4 西方戏剧的译介与传播 |
2.4.1 舞台与文本的论争(戏剧译本与剧本翻译) |
2.4.2 归化与异化的讨论 |
3 《玩偶之家》在中国新时期的改编与演出 |
3.1 经典的本土化表达:从国话版《玩偶之家》到人艺版《玩偶之家》 |
3.1.1 缘起 |
3.1.2 国话版《玩偶之家》 |
3.1.3 人艺版《玩偶之家》 |
3.2 中国导演的先锋实验:林兆华版《娜拉的儿女》现代演绎 |
3.2.1 缘起 |
3.2.2 演出概况 |
3.2.3 导演构思及舞台呈现 |
3.2.4 小结 |
3.3 中挪舞者的肢体书写:金星版《玩偶之家》新探索 |
3.3.1 缘起 |
3.3.2 演出概况 |
3.3.3 导演构思及舞台呈现 |
3.3.4 小结 |
3.4 小剧场演出的尝试:国大版《玩偶之家》在中国的公演 |
3.4.1 缘起 |
3.4.2 演出概况 |
3.4.3 导演构思及舞台呈现 |
3.4.4 小结 |
4 《玩偶之家》在中国新时期的改编演出特征 |
4.1 主题本土化 |
4.2 语言混杂型 |
4.3 戏剧表现手段的跨文化性 |
结语 |
余论:《玩偶之家》改编与演出带给中国当代戏剧的思考与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A:《玩偶之家》改编剧目在中国新时期演出情况年表 |
附录B:笔者采访录(附照片)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理想与现实:印度独立以来的中产阶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既有的印度中产阶级研究回顾 |
三、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创新及局限 |
第一章 理论溯源与概念界定 |
第一节 理论溯源 |
一﹑社会不平等与分层 |
二、社会分层研究的价值取向 |
三、社会分层常用的基本概念 |
四、社会分层理论分析 |
五、本文的研究策略——现代化视角下的印度中产阶级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一、阶级、阶层与群体 |
二、与“中产”相关的类似概念 |
三、谁是中产阶级?——中产阶级的界定 |
第二章 殖民地时期的印度中产阶级 |
第一节 印度传统社会的群体与分层 |
一、印度社会中的群体 |
二、阶级、社群还是种姓?——“印度化”的阶级分析 |
第二节 印度中产阶级产生的历史背景 |
一、古代印度社会专制的基础 |
二、莫卧儿时期——中产阶级的萌芽 |
第三节 英国殖民统治下印度中产阶级的形成 |
一、印度中产阶级的形成 |
二、殖民地时期印度中产阶级的构成 |
三、殖民地时期印度中产阶级的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经济改革前印度经济发展与中产阶级的变迁 |
第一节 印度现代化的开启与中产阶级结构的变动 |
一、尼赫鲁时期:现代化的开启 |
二、经济计划的执行与中产阶级结构的变动 |
第二节 印度城市中产阶级的基本状况 |
一、一项意义深远的调查——印度城市中产阶级的画像 |
二、数据得出的结论 |
第三节 印度农村经济发展与中产阶级的变动 |
一、印度土地改革及其影响 |
二、绿色革命与农村中产阶级的发展 |
第四节 经济改革前印度中产阶级变迁的原因 |
一、国家主导下的发展政策 |
二、经济结构调整 |
三、城乡结构变化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经济改革以来印度中产阶级的壮大 |
第一节 1990年以来的印度“新”中产阶级 |
一、“旧”中产阶级:殖民地时期至20世纪80年代 |
二、新中产阶级:20世纪90年代自由化改革以来 |
第二节 经济改革以来印度中产阶级的状况 |
一、经济改革过程简述 |
二、印度中产阶级的壮大 |
第三节 “新”中产阶级的典型:印度IT业的从业者 |
一、印度IT业状况 |
二、IT从业人员的描画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独立以来的印度中产阶级与政治稳定 |
第一节 中产阶级的政治意识 |
一、变化无常,随波逐流 |
二、冷漠疏离,令人失望 |
三、从认同政教分离到支持印度教复兴 |
第二节 中产阶级的政治参与 |
一、“强权”抑或“自由”:20世纪70年代的激进运动 |
二、从“世俗”转向“神圣”: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产阶级 |
三、融合与重塑:印度教特性对中产阶级的影响 |
第三节 中产阶级的思想困惑及其政治惰性 |
一、思想困惑 |
二、政治惰性及其消极影响 |
第四节 政治稳定的挑战 |
一、国大党势力的衰弱 |
二、印度教的复兴 |
三、现代化与传统的冲突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印度独立以来中产阶级的婚姻、生活方式及教育状况 |
第一节 印度独立以来的中产阶级婚姻 |
一、历史背景述论 |
二、印度独立后妇女地位的提高 |
三、择偶标准 |
四、夫妻关系 |
第二节 印度独立以来的中产阶级生活方式 |
一、现代化的日常生活方式 |
二、多元化的饮食 |
三、时尚化的休闲 |
四、精致化的文化 |
第三节 印度独立以来的中产阶级教育状况 |
一、独立以来印度教育的发展 |
二、文化资本:一种理论 |
三、教育与中产阶级知识精英的官僚化 |
四、中产阶级知识精英:文化资本积累机制的表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新世纪小剧场戏剧的发展与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缘起 |
0.1.1 世界小剧场运动之滥觞——自由剧团 |
0.1.2 中国现代话剧的萌发 |
0.1.3 小剧场戏剧的二次觉醒 |
0.1.4 小剧场戏剧的概念述析 |
0.2 研究现状 |
0.3 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
0.3.1 研究方法 |
0.3.2 研究意义与研究特色 |
1 新世纪小剧场戏剧的发生与发展 |
1.1 新世纪小剧场戏剧的发生语境 |
1.1.1 市场机制与文艺生产的深度融合 |
1.1.2 文艺政策环境的相对宽容 |
1.1.3 域外戏剧理论思潮革新的相对趋缓 |
1.2 新世纪小剧场戏剧的发展脉络 |
2 新世纪小剧场戏剧先锋性、实验性与商业性的多角关系 |
2.1 贴近“日常生活”与抵制平庸 |
2.1.1 先锋主旨与观者共鸣 |
2.1.2 “人民戏剧”介入舞台实践 |
2.2 商业性的镣铐下新世纪小剧场戏剧的“突围” |
2.2.1 从“假定性”到“在场感”的实验 |
2.2.2 观照个体本真与兼容大众审美 |
2.3 新世纪小剧场戏剧先锋性的内在不平衡 |
3 新世纪小剧场戏剧的生存策略 |
3.1 小剧场戏剧与小说、电影间的互文性跨界传播 |
3.1.1 重构与再生:小剧场戏剧对小说的改编 |
3.1.2 联动与反哺:电影对小剧场戏剧的改编 |
3.2 受众的“单向度”追求与小剧场的商业性迎合 |
3.3 小剧场空间的建立与民营剧团的谋生之路 |
4 新世纪小剧场戏剧发展的深层思考 |
4.1 现世中的俯仰——小剧场戏剧的“后戏剧”时代 |
4.2 剧场间的掠影——从乌镇戏剧节看小剧场 |
4.3 困境下的躁动——小剧场戏剧先锋性的潜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6)直面戏剧在中国的接受(2004-2016)(论文提纲范文)
附图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文献评述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直面戏剧”的当代社会悲剧创作 |
第一节 直面戏剧诞生的语境 |
一、欧洲传统戏剧暴力基因的历史传承 |
二、当代英国戏剧暴力对抗元素的吸收接纳 |
三、宽松包容的戏剧生态环境滋养 |
第二节 直面戏剧概念的命名及思想艺术特征 |
一、直面戏剧概念的命名 |
二、直面戏剧的思想、艺术特征 |
(一) 直面戏剧的基本主题 |
(二) 直面戏剧的艺术特征 |
(三) 直面戏剧的当代意义 |
第三节 直面戏剧的代表作家与作品 |
一、直面“暴力”:萨拉·凯恩戏剧研究 |
(一) 暴力与自我救赎 |
(二) 经典的解构与自我重构 |
(三) 身份的渴求与自我毁灭 |
二、直面“孤独”:马克·雷文希尔戏剧研究 |
(一) “消费文化”的戏讽 |
(二) “酷儿文化”的密切关注 |
(三) 艾滋病的现代隐喻 |
三、直面“真相”:马丁·麦克多纳戏剧研究 |
(一) 质疑爱尔兰身份的“真相”之困 |
(二) “亲密关系”的深层探索。 |
(三) 儿童暴力的“真相” |
四、直面“人性”:安东尼·尼尔逊戏剧研究 |
(一) 黑暗灵魂的探索 |
(二) 童年意象的塑造 |
(三) 异化主题的重解 |
五、直面剧场下的《摧毁》解读 |
第二章 直面戏剧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 |
第一节 直面戏剧在中国的译介 |
一、当代人的精神危机——“直面”是一种态度 |
二、当代戏剧译介之惑——文学性VS舞台性 |
三、将作者拉向观众——落脚在中国的文化变异 |
四、关于胡开奇翻译文本中几个问题的具体探讨 |
第二节 直面戏剧在中国的研究 |
一、积蓄期——直面戏剧在中国的初探性研究(2004—2010) |
二、深入发展期——直面戏剧的开拓性研究(2010年至今) |
三、关于直面戏剧的几个具体问题的研究 |
第三章 直面戏剧在中国的搬演 |
第一节 直面戏剧在中国搬演的接受语境 |
一、泛娱乐化的戏剧市场 |
二、当代剧场展示的景观化潮流 |
三、身体转向的现代病灶 |
第二节 《4:48精神崩溃》在中国的搬演 |
一、《4:48精神崩溃》——全球首演版 |
二、写意的人文关怀——熊源伟版《4:48精神崩溃》 |
三、道德休克的治疗——德米特里版《4:48精神崩溃》 |
四、多维度的严肃思考——港台版《4:48精神崩溃》 |
第三节 《偷心》在中国的搬演 |
一、《偷心》舞台剧的全球演出及银幕版 |
二、都市情感的解剖——蒋维国版《偷心》 |
三、情欲的黑色调侃——雷国华版《偷心》 |
四、小结 |
第四节 《枕头人》在中国的搬演 |
一、《枕头人》——全球首演版 |
二、强迫式的精神手术——周可版《枕头人》 |
三、商业化的哥特式惊悚——刘方祺版《枕头人》 |
四、小结 |
第五节 直面戏剧其它重要作品在中国的搬演 |
一、相互消耗的亲情——张彤版《丽南山的美人》 |
二、对与错的重新思考——周可版《审查者》 |
三、本节小结 |
第六节 鼓楼西剧场对直面戏剧的搬演 |
小结 |
余论: 直面戏剧带给中国当代戏剧的哲思与启示 |
一、“直面”戏剧危机的道德勇气 |
二、借用“他者”的美学探索 |
三、艺术视野与创作基点的个体转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直面戏剧在中国演出情况年表 |
附录B: 直面戏剧作家、作品中译资料年表 |
附录C: 直面戏剧相关翻译、演出采访录 |
(一) 特罗扬版《4:48精神崩溃》演出采访(节选) |
(二) 刘方祺版《枕头人》演出采访(节选) |
(三) 周可版《枕头人》演出采访(节选) |
(四) 直面戏剧剧本译者采访 |
(五) 当代着名导演张献访谈(节选) |
(六) 国际着名戏剧理论家马文·卡尔森访谈 |
附录D: 演出场记及演出剧本等相关资料 |
(一) 熊源伟版《4:48精神崩溃》场记(2006年) |
(二) 蒋维国版《偷心》台位记录表(2005年) |
附录E: 西尔兹《直面戏剧:英国戏剧的今天》选译 |
附录F: 直面戏剧剧本选译 |
(一) 萨拉·凯恩《4:48精神崩溃》(复译) |
(二) 马克·雷文希尔《手袋》(首译) |
(三) 马克·雷文希尔《购物与纵欲》(首译) |
(四) 马克·雷文希尔《浮士德已死》(首译) |
附录G: 直面戏剧代表作《荒凉西部》演出本(笔者实践作品)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新媒体传播背景下的话剧营销(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新媒体传播方式及特点 |
第一节 新媒体的含义界定 |
一 媒介传播的发展演变 |
二 新媒体的传播特点 |
第二节 新媒体与旧媒体在传播方式上的变化 |
一 新旧媒体的概念区别 |
二 新旧媒体的特性对比 |
三 两者的相互结合 |
第三节 新媒体传播在其他领域的成功案例 |
第二章 话剧市场营销的必要性 |
第一节 话剧营销的概念和主要内容 |
一 艺术生产的概念 |
二 话剧营销的环节 |
第二节 文化体制改革打开了市场营销的大门 |
一 体制改革之前戏剧不需要市场营销 |
二 文化体制改革与院团营销 |
三 文化产业与营销概念的确立 |
四 “转企改制”使戏剧院团面临营销问题 |
第三节 话剧市场的多元化营销模式 |
一 多元化演出格局的出现 |
二 主流戏剧营销 |
三 小剧场戏剧的制作与营销 |
四 商业戏剧营销 |
五 话剧市场的发展困境 |
第三章 运用新媒体进行的话剧生产与营销 |
第一节 新媒体在话剧创作中所起的作用 |
一 对创作理念的影响 |
二 对戏剧观念的影响 |
三 剧本创作中出现的现象 |
四 对表导演风格的影响 |
第二节 新媒体给话剧制作、生产过程带来的变化 |
一 新媒体中多媒体技术的使用 |
二 多媒体技术使用的弊端 |
第三节 新媒体对话剧市场营销的改变 |
一 话剧营销的产业链形成 |
二 孟京辉的话剧品牌营销 |
三 开心麻花带来的话剧“IP”现象 |
第四节 传统戏曲需要新媒体营销 |
一 当下戏曲市场演出现状 |
二 戏曲与“互联网+”的碰撞 |
第四章 新媒体传播背景下戏剧营销展望 |
第一节“互联网+”引导文化产业的新发展 |
第二节“互联网+戏剧”模式的未来走向 |
第三节 新媒体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其局限性 |
一 过度商业化营销忽视了创作本身 |
二 注重营销的公平性,打击恶意营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8)北京人艺赴台演出与交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目的 |
第二节 两岸相关研究情况分析 |
第三节 研究范畴、研究方法与论文章节概要 |
第一章 北京人艺戏剧赴台演出概况 |
第一节 大陆戏剧对台交流概况评述 |
第二节 北京人艺戏剧六次赴台演出情况简介 |
第三节 赴台演出剧本的选择及在台演出实况简介 |
第二章 北京人艺在台演出的文化交流意义 |
第—节 京味儿与乡愁 |
第二节 文化的共鸣与差异 |
第三节 现实主义的永恒魅力 |
第四节 演员的聚焦 |
第三章 海峡两岸戏剧的相互借镜 |
第一节 人艺赴台演出与交流对台湾戏剧的影响 |
第二节 台湾接受环境与戏剧生态对人艺的启示 |
第三节 两岸戏剧资源的挖掘与传承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莫言现象”—大众文化消费时代文学的再生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多维视角下的“莫言现象”分析 |
(一) 大众文化视角下的“莫言现象” |
(二) 消费莫言的大众心理分析 |
(三) 文化经济视角下的“莫言现象” |
二、诺奖与莫言的产业化前提 |
(一) 诺奖:文学荣誉向文化资本的跨越 |
(二) 莫言:文化产业时代的名家生产 |
1、从“名家”到“明星” |
2、被选择的共同体:莫言作为大众情感投射的对象 |
(三) 符号运用和转化:产业化开发的一个前提 |
三、莫言再生产与被消费的路径 |
(一) 图书出版:纸媒形式的规模化复制 |
(二) 影像阐释:视觉形式的再生产 |
(三) 场域再造:“可参观性”的空间再生产 |
(四) 艺术品交易形式的再生产 |
四、大众文化消费与文学再生产的文化逻辑 |
(一) 从文学生产到文学再生产 |
1、作家从文学创作者到符号生产者 |
2、文学生产(艺术创作原则)与文学再生产(文化产业生产逻辑)的博弈 |
(二) 解构与重构:文学再生产的文化逻辑 |
1、文学再生产的文化逻辑 |
2、基于五重转变为基础的文化演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中国话剧演员文化研究(1977年-2014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u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和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二章 中国话剧演员文化历史概述 |
第一节.1977年—1989年: 文化人的启蒙之路 |
一. 压抑后的创作高潮 |
二. 演员“文化人”身份 |
三.“文化人”的求索 |
第二节.1990年—1999年:边缘人的放逐之路 |
一. 话剧危机下的社会“边缘人” |
二. 小剧场戏剧的蓬勃发展 |
三.“边缘人”重回人们的视线 |
第三节.2000年—2014年:“类艺人”的转型之路 |
一. 新世纪“逐利”的狂欢 |
二. 纠结中的话剧及演员对城市文化的影响 |
三. 话剧演员的“类艺人”身份 |
第三章 话剧演员的身份背景研究 |
第一节 .家族成份 |
一. 基因里的演员——知识分子、艺术家庭出身 |
二. 部队大院背景出身 |
三.新世纪的“富贵阶层”出身的新趋势 |
第二节 .学历背景 |
一.“学院派”的精英演员 |
二. 剧院的“演员培训班”(也称学员班) |
三. 学院托管的教育模式 |
四. 各大院校的“演员进修班” |
第三节 .地缘关系 |
一.“京味话剧”与北方话剧演员 |
二.“海派”话剧演员文化 |
三. 南北方话剧演员的文化差异 |
第四章 话剧演员的生存方式 |
第一节.“剧院”格式的演员生存状态 |
一. 话剧演员及剧院的生存状态 |
二. 新老演员的接班交替 |
三.“夫妻档”现象 |
第二节 市场经济场域下的演员身份变异 |
一. 话剧演员转型影视的必然 |
二. 演员出国热 |
三. 从演员转型到导演、编剧 |
第五章 话剧演员文化对社会审美的影响 |
第一节. 演员的审美文化 |
一. 社会审美形象的代表 |
二. 审丑和审怪:“美”的多元化 |
第二节. 演员“社会人”的文化效应 |
一.还原真实演员生活 |
二.“多重人格”下的演员生活 |
三.“明星话剧”文化效益 |
第三节 话剧演员的“文化”形象 |
一.北京人艺“学者型演员”及影响 |
二.“文化素质”对话剧演员的重要性 |
第六章 话剧演员“表演美学”的变化 |
第一节 新语境下话剧表演的变化 |
一.“表演观”在中国的发展 |
二. 多元戏剧观下的表演美学 |
第二节 戏剧主体地位的改变——从演员到导演 |
一. 演员中心地位的确立与瓦解 |
二. 导演中心制的确立与演员表演美学品质的弱化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项目 |
致谢 |
附件 |
四、任鸣希望年轻一代产生大师和经典(论文参考文献)
- [1]尤金·奥尼尔戏剧在现当代中国的接受和影响[D]. 李小刚.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2]孟京辉戏剧青年化接受现象研究[D]. 赵慧娟.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3]《玩偶之家》在中国新时期的改编与搬演研究[D]. 刘佩虹.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4]理想与现实:印度独立以来的中产阶级研究[D]. 管辉. 云南大学, 2018(12)
- [5]新世纪小剧场戏剧的发展与嬗变[D]. 王雨涤. 辽宁大学, 2018(01)
- [6]直面戏剧在中国的接受(2004-2016)[D]. 鲁小艳. 山西师范大学, 2017(06)
- [7]新媒体传播背景下的话剧营销[D]. 常旖旎.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7(03)
- [8]北京人艺赴台演出与交流研究[D]. 张颖辉.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5)
- [9]“莫言现象”—大众文化消费时代文学的再生产[D]. 周依依. 云南大学, 2015(09)
- [10]中国话剧演员文化研究(1977年-2014年)[D]. 高鸽. 上海戏剧学院, 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