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建设加强耕地保护

通过建设加强耕地保护

一、以建促保切实加强耕地保护(论文文献综述)

邵乐奇,任士伟[1](2021)在《强化三个“管控” 守牢嘉善耕地“红线”》文中认为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嘉善县始终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为目标,以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为着力点,坚决守住耕地红线和粮食安全根基,全面构筑起适应新时期、新要求的耕地保护新格局。截至目前,全县耕地面积40.3574万亩,划定永久基本农田34.2177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率达到84.79%。

沈金德[2](2017)在《以全域土地整治为抓手 探索耕地保护新模式》文中提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以下简称中央4号文件),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土地管理领域的集中体现,对新时期耕地保护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将深入贯彻中央4号文件精神,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继续坚持"四措并举",打好耕地保护攻坚战,重点以全域土地整治为抓手,在探索

曾吉彬[3](2016)在《重庆市基本农田建设与效应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保持社会稳定,始终是我国的一个重大课题。把“饭碗”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是当前乃至以后相当长时期,都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国家为了稳定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耕地保护制定了系列相关政策,采取了系列工程、生物措施,最终为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保证粮食生产、实现全国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提供有力措施。同时,重庆既是粮食产销平衡区,又是南方稻作示范区,还是统筹城乡配套试验区。但是,重庆当前人均常用耕地仅约0.65亩,中低山面积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75.98%,全市山地、丘陵和台地、平坝的面积比又为76:22:2。受此复杂地形因子影响,存在土地细碎度大、耕地质量低、生产条件差、粮食产量不高、基础设施不足、后备资源匮乏等问题,值此,提高耕地质量,增加粮食产能,打造基本农田的目标任务亟待解决。因此,本文作者带着:基本农田的位置在哪里?建设难度与时序又如何?可用哪些关键指标去验证?建设后的效应到底怎么样?环环相扣的四个问题。以重庆市垫江县为例,通过采用永久性基本农田的划定为基础→基本农田的差别化建设为操手→近30年基本农田的土壤碳增汇为验证→基本农田建设后的综合效应评价为总结等,从多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创新做好耕地保护的同时,透过土壤碳(C)汇管理的视角,去研究减缓和应对全球气候的变化。以期为重庆乃至西南山地丘陵区,在下一步基本农田建设中,实现即能做好耕地保护,同时又能推进土壤碳(C)汇管理的“双目标”路径,建立合适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获取成果如下:(1)永久性基本农划定(1)在垫江县基本农田划定的过程中,以下四个指标:灌溉保证率、降雨量、交通和农村居民点辐射,拥有明显的自身优势。自然条件中,灌溉保证率和耕地连片性的综合权重最大。土壤质量中,土壤有机碳在层次分析法下权重最大。距离条件中,入选耕地受城镇的辐射作用明显、区位优势突出。(2)基本农田划定的主要参考为:灌溉保证率>耕地连片性>城镇的辐射>土壤有机碳的重要程度。入选耕地的重点型、适宜型、调控型、后备型等级中,在数量统计和空间格局上,呈现出各自的特定差异。约束条件下的调出中,基层更多的选择是优势耕地(即重点型和适宜型),最终划定成果在符合政策规定的基础上,其适宜型和调控型的面积比例增大,重点型和后备型的面积比例减小。(3)第三章节中,构建的多目标决策模型体系方法,适宜于西南山地丘陵区永久性基本农田的划定,能够实现“保耕地红线、保经济增长”的双目标,为下一步西南山地丘陵区的补划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参考。(2)基本农田差别化建设(1)垫江县基本农田的综合质量,在空间上呈显着区域差异性,质量较高的主要位于明月山、黄草山和鹤大台地围成的槽谷区。难度系数宏观格局上,同基本农田质量综合指数呈现出很好的对应性,但在细部差别上,质量综合指数与建设难度系数又不存在一一对应的空间关系。证明,在总体格局上,耕地质量的综合指数控制着基本农田建设的难度系数。(2)建设区的设置,不仅要根据建设时序的先后安排,还要兼顾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考虑到资源禀赋、立地条件、基础设施、区位条件及产业发展、经营主体的差异,将基本农田的差别化建设划分为三个大区:西部明月山下边缘区的渝巫路沿线,服务于多功能农业发展区。明月山-黄华山所夹的槽谷区,服务于标准化粮油基地区。以鹤大台地为中心的高滩河右岸,服务于立体循环农业区。(3)基本农田的差别化建设,必须同时兼顾好资源禀赋、立地条件、基础设施、区位条件及产业发展、经营主体的差异性,不能就建设而论建设,否则,就不能很好地整合和协调各资源要素的发展。(3)基本农田土壤碳增汇(1)基本农田socd在1980s和2011年均低于非基本农田,不同截面年份间socd净增量的表现态势为:基本农田>非基本农田。在不同土壤类型中,基本与非基本农田socd的增减量,均主要体现在水稻土和紫色土。在1980s和2011年,基本与非基本农田socd和soc储量,均呈现出显着的空间差异性,尤其socd更为明显。基本农田soc储量的空间分布以“山”字型形态为主。(2)近30年基本农田socd年均增速率(79.56kgha-1yr-1)高于非基本农田的(68.99kgha-1yr-1)。基本与非基本农田的固碳、相对平衡和丢碳的面积比,未呈现出显着的差异。影响近30年基本与非基本农田socd年均变化速率的主要因子,是socd1980s>全n密度>c/n比,可见地形因子和土壤管理因子的影响较小。其中,socd1980s有负影响作用,全n密度和c/n比则恰恰相反。(3)基本农田socd的增幅,高于非基本农田。证明研究区基本农田的位置确定,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科学性,也证明在土壤碳增汇层面上,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加大对基本农田的建设与投入,切实取得一定的效应。(4)基本农田效应评价(1)垫江县基本农田建设前后的工程实施效果较为显着:在项目区水平,建设后耕地连片性、道路通达度、排灌条件、景观生态功能等的提升较为显着。在县域尺度上,建设后的综合效应均较建设前有较为显着的提升,尤其是高滩河右下方的鹤大台地区综合效应较为显着。(2)基本农田建设后耕地连片度、耕地破碎度、道路通达度、灌溉保证率的空间变异性增加较为显着,与其他指标相反的是,道路通达度、路网密度、林草地比重的差异性程度略微降低,而农民满意度的空间变异程度明显降低。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主要是立地条件、基础欠账、产业发展等所决定的,未来基本农田建设时一定要考虑这些因素来进行选址。(3)基本农田建设的差别化与效应的差别化、均质化兼顾,是建设选址与效应评估中需要着重考虑的,这一科学认识可为纠正目前建设的遍在性思路提供科学依据。

李勰[4](2015)在《发展美丽乡村要科学保护基本农田》文中认为近年来,湄潭县在坚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实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四化”同步发展过程中,用地需求急剧加大,土地瓶颈日益凸显,呈现保护、保障“两难”和新农村建设无地、农村发展无钱的“两无”困境。如何保护基本农田,守住耕地红线?

赵宏宇[5](2012)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问题探析》文中研究表明一、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主要形式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是指依照法律程序申请、经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批准的、使用集体所有的农村非农建设用地,主要包括农民住宅用地、乡镇企业建设用地、乡镇或村级公共设施及公益事业用地。当前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一直处于初始阶段,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种形式。1.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个人出租土地使用权这是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主要形式。集体建设用地所有者或使用者将土地使用权出租并按年收取租金。主要有三种形式:其一,集体所有者为出租主体,将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或厂房出租给企业或个人,集体收取租金。其二,建设用地使

刘筱[6](2012)在《耕地非农流转机制及耕地保护对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及基础设施建设的兴建,大量耕地的非农流转将不可避免。这就为我们提出了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保护耕地资源,正确处理保护耕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论文以资源价值理论、外部性理论、不可逆理论、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为研究依据,初步建立了耕地资源保护经济学分析的理论框架,并以武汉市城郊为研究案例,对耕地资源保护面临的现实问题、原因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全文包括如下六个部分:第1章是导论。首先给出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其次对国内耕地保护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并通过对发达国家和地区耕地保护经验和方法的归纳分析,从政策、法制、生态、经济、技术和教育手段等六个方面介绍了国外耕地保护的主要方法;再次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目标、内容与研究方法;最后给出了本文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2章是理论基础。在耕地资源价值与产权制度理论中,指出耕地资源因其稀缺性而具有效用和价值,耕地保护离不开耕地产权制度;在耕地的外部性理论中,指出耕地保护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粮食安全,因此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在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理论中,指出耕地资源有限性、不可再生性与社会经济建设以及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对耕地需求量的不断增长,严重制约了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在耕地不可逆理论中,探讨了耕地流失过程中的不可逆性及其作用;在耕地资源异质性理论中,指出耕地资源的异质性,一方面是由于耕地所处空间的异质性,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土壤的异质性。第3章是耕地保护的经济学分析框架。首先界定了耕地、耕地流转、耕地流失及耕地保护的内涵与外延;其次分析了耕地流转的特征;再次做了耕地保护机理的经济学分析;最后对耕地流转与耕地保护的经济学最优解进行了考察。第4章是耕地非农流转机制的实证分析。首先阐述了武汉市城郊概况和实证区耕地非农流转的现状;其次介绍了武汉市城郊耕地保护的具体措施;并说明了武汉市城郊耕地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武汉市城郊耕地保护中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第5章是政策建议。主要包括积极推行耕地储备制度,深入积蓄和挖掘耕地潜力;加强对新开垦耕地的后续管理,创新监管方式;加大耕地整理、复垦力度,转变保护方式;完善耕地质量评价体系,构建多样化的耕地占补模式;拓宽耕地保护投融资渠道,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引进市场调节机制,加大对重点工程补充耕地的监管力度,实行异地保护等。第6章是结束语。本文从耕地数量与耕地质量进行耕地保护,更侧重于数量保护;进行耕地保护机理的经济学分析,并对耕地流转与耕地保护的经济学最优解进行了考察。以武汉市城郊为实证分析,也许是本文可能的创新点,然而在调查问卷设计及深度访谈方面,还有待加强,这也是本文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孟志军[7](2012)在《务实创新 积极有为 全面推进“双保双服务”专项行动——绍兴市国土局开展“双保双服务”2011年行动纪实》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1年,绍兴市国土局确立五大抓手,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积极开展"双保双服务"专项行动,着力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显着成效,不仅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服务地方发展特别贡献奖"、荣获市级机关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一等奖表彰,而且还被省推荐为全国

刘国凤[8](2011)在《中国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研究马克思指出,“土地是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土地是人类不能出让的生存条件和再生产条件”,高度概括了土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作用,它是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耕地作为土地的精华,是粮食生产的重要依托,是基础的基础。因此,人多地少,特别是人均耕地少,后备资源有限的国情决定,中国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不得不面临土地资源稀缺的巨大挑战。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耕地问题,在高层的重视和领导下,中国已形成堪称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对耕地加速流失的现象起到了一定的控制作用。但中国现行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在现实中执行障碍颇多,效果并不理想,耕地不仅数量仍然在不断减少,而且质量也在不断下降。依据国际经验,中国已经进入了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保耕地与保发展的矛盾正在加大。实现二者的协调统一,既保护好“生命线”,又保障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当前中国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如果这一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影响粮食安全、农民利益、生态环境安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甚至影响农村稳定和国家安全。因此,必须加强对耕地制度的研究。本文以中国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为研究对象,重点就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实现中国耕地保护制度创新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主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地租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以及管理学的激励理论为指导,对中国耕地保护问题进行多维度研析,同时借鉴国内外有关耕地保护问题的研究成果,旨在提出创新与完善中国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对策建议,构建行政、法律、经济、技术手段互动的耕地保护新机制,以期实现中国耕地保护、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和谐发展等多重目标。全文共分六章:第1章是文章的导论部分,也是问题的提出。首先,介绍本文研究的国内外背景、目的和意义。其次,介绍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结构。最后,阐述本文可能的创新点与研究展望。第2章是基本理论阐释部分,也是本文选题的理论依据。首先,对耕地、耕地保护、制度、耕地保护制度几个基本范畴进行厘定与释义。其次,梳理与耕地保护制度有关的理论基础,包括:土地资源稀缺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外部性理论、地租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激励理论,为以下分析提供指导思想和理论准备。最后,以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为基础,从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以及实施机制三方面对中国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现行体系进行详尽分析,并以图简明展示其主要制度构成及逻辑结构。第3章是在理论基础上回归现实,探析中国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体系的演变历程与特点。首先,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耕地保护制度的演进历程进行历史回顾,并以时间为序,根据国务院及国土管理系统颁布的有关土地管理,特别是有关耕地保护和珍惜利用土地的各项法规、条例,结合我国耕地面积的减少和变化趋势,将这一历程划分为四个时期:1978~1985年为耕地保护制度的孕育期;1986~1997年为耕地保护制度的产生期;1998~2003年为耕地保护制度的发展期;2004年至今为耕地保护制度的完善期,从纵向透析中国现行耕地保护制度的历史沿革。其次,探析了中国现行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特点,并将其归纳总结为:实施全面严格的计划管制;地方政府的作用不断强化;审批成为重要调节手段;财政支出为资金主要来源;耕地占用税落后实际。第4章是中国现行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绩效的考察。首先,以中国国土资源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为依托,定量分析了中国现行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绩效,中国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实施以来土地管理特别是耕地保护事业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不可否认,其运行效果与预期目标也存在相当差距,在定量的基础上定性指出目前中国耕地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耕地数量持续减少;二是耕地质量总体不高,且呈下降趋势;三是耕地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四是耕地后备资源有限。继而论证当代中国耕地保护的时代要求与新形势下存在的三大压力。第5章是在指出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寻成因并加以详实论证。首先,根据前面对耕地保护存在问题的分析,进一步深入挖掘存在问题的成因所在,本文认为时代背景的变化、耕地保护制度本身的缺陷以及农业比较经济效益低是导致耕地保护绩效不佳的三大主要因素。其次,介绍国外耕地保护措施与国内试点的好做法,以供参考。第6章是提出创新与完善中国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对策建议。首先,针对现存问题与问题的成因,在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规定了创新与完善中国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指导思想、目标、思路与原则。其次,提出了中国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创新与完善的对策选择:加强非正式制度的研究,充分发挥其作用;转变政府思想观念,建立耕地保护的社会约束机制;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建立健全耕地保护法律法规体系;调节主体间的利益配置,形成完备的耕地保护经济激励机制;重视技术保障与创新,建立健全耕地保护科技制度;多部门、全社会协调联动,建立严格耕地保护实施机制。最后,初论中国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外部运行环境的优化。

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蓟县国土资源分局[9](2011)在《创新思路 规范管理 不断开创“双保”工作新局面》文中研究说明2009年以来,天津市蓟县以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土地管理共同责任机制试点工作为契机,以普法宣传为重点,以保护耕地为核心,以执法监管为主线,强化领导,周密部署,广泛宣传,精心组织,扎实开展以“双保”为核心的土地管理共同责任机制试点工作,全县上下依法管地用地氛?

刘忠法[10](2010)在《严格依法管好土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今年7月,铜陵市人大常委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执法检查。从检查情况看,全市有效贯彻实施土地管理法,但在法律实施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措施,严格依法管理土地

二、以建促保切实加强耕地保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以建促保切实加强耕地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1)强化三个“管控” 守牢嘉善耕地“红线”(论文提纲范文)

一、精细管理,强化耕地保护源头管控
二、深挖潜力,强化耕地项目建设管控
三、提质增效,强化耕地保护制度管控

(2)以全域土地整治为抓手 探索耕地保护新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一、以更新的理念来谋划全域土地整治
二、以更高的目标来推进全域土地整治
三、以更实的管控政策来落实全域土地整治

(3)重庆市基本农田建设与效应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基本农田的阐释
        1.1.1 农田阐释
        1.1.2 基本农田阐释
        1.1.3 永久性基本农田阐释
        1.1.4 基本农田建设阐释
    1.2 粮食产销平衡区阐释
        1.2.1 粮食阐释
        1.2.2 粮食产销平衡区阐释
        1.2.3 重庆粮食产销平衡区阐释
    1.3 基本农田相关研究
        1.3.1 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研究
        1.3.2 基本农田差别化建设研究
        1.3.3 基本农田土壤碳增汇研究
        1.3.4 基本农田效应评价研究
    1.4 小结
第2章 绪论
    2.1 研究背景及意义
    2.2 研究目标
    2.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2.4 研究内容
    2.5 研究方案
    2.6 技术路线
第3章 重庆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研究区概况
        3.1.2 研究思路
        3.1.3 研究方法
        3.1.4 数据来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耕地决策指标的标准化与规范化结果
        3.2.2 耕地综合评价的优劣排序结果
        3.2.3 耕地综合评价的优先级别
        3.2.4 最终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结果
    3.3 讨论
    3.4 小结
第4章 重庆基本农田差别化建设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研究区概况
        4.1.2 研究思路
        4.1.3 研究方法
        4.1.4 数据来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基本农田综合质量评价
        4.2.2 基本农田建设难度测算
        4.2.3 基本农田建设时序安排
        4.2.4 基本农田建设模式构建
    4.3 讨论
    4.4 小结
第5章 重庆基本农田土壤碳增汇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研究区概况
        5.1.2 研究思路
        5.1.3 研究方法
        5.1.4 数据来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基本(非基本)农田不同地势条件的分布特征
        5.2.2 近30年基本(非基本)农田SOC总体特征比对
        5.2.3 近30年基本(非基本)农田SOC动态演变分析
        5.2.4 近30年影响基本(非基本)农田SOC因素识别
    5.3 讨论
    5.4 小结
第6章 重庆基本农田效应评价研究
    6.1 材料与方法
        6.1.1 研究区概况
        6.1.2 研究思路
        6.1.3 研究方法
        6.1.4 数据来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项目建设前后样本基本特征分析
        6.2.2 村级尺度改善土壤条件效应评价
        6.2.3 村级尺度改善耕作条件效应评价
        6.2.4 村级尺度改善设施条件效应评价
        6.2.5 村级尺度改善景观生态效应评价
        6.2.6 村级尺度提升农民满意效应评价
        6.2.7 县域尺度综合建设效应评价
    6.3 讨论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7.1 结论与讨论
        7.1.1 主要结果
        7.1.2 重要结论
    7.2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7.2.1 研究特色
        7.2.2 研究创新点
    7.3 研究存在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文章与参与课题

(4)发展美丽乡村要科学保护基本农田(论文提纲范文)

严守基本农田总量,以“划”促保
提升基本农田质量,以“建”促保
深化土地制度改革,以“改”促保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以“农”促保

(5)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问题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主要形式
    1.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个人出租土地使用权
    2. 企业或个人以土地使用权抵押融资
    3.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直接转让土地使用权或所有权
    4.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
    5. 其他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
二、当前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法律制度不完善
    2. 土地流转不规范, 缺乏契约约束, 影响稳定
    3. 耕地保护制度受到冲击
    4. 集体土地资产和国家土地收益大量流失
三、规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的对策和建议
    1. 加快法制建设, 为流转提供法律保障
    2. 转变职能, 加强管理, 切实搞好流转服务保障
    3. 建立健全配套制度, 严格规范集体建设用地流转
    4. 严格土地执法监察, 依法治理土地流转

(6)耕地非农流转机制及耕地保护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s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耕地保护研究综述
    1.3 国外保护耕地的主要方法
    1.4 研究目标、内容与研究方法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2 耕地保护经济学分析的理论基础
    2.1 耕地资源价值与产权制度理论
    2.2 耕地的外部性理论
    2.3 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理论
    2.4 耕地不可逆理论
    2.5 耕地资源异质性理论
3 耕地保护的经济学分析框架
    3.1 耕地保护的几个概念的界定
    3.2 耕地流转的特征分析
    3.3 耕地保护机理的经济学分析
    3.4 耕地流转与耕地保护的经济学最优解
4 耕地非农流转机制实证研究
    4.1 武汉市城郊概况
    4.2 耕地非农流转实证分析
    4.3 武汉市城郊保护耕地的具体措施
    4.4 武汉市城郊耕地保护中的问题
    4.5 武汉市城郊耕地保护问题深层次剖析
5 建立与完善耕地保护制度的政策建议
    5.1 积蓄、挖掘耕地储备潜力,推行耕地储备制度
    5.2 加强对新开垦耕地的后续管理
    5.3 转变保护方式,重视耕地复垦与整理
    5.4 完善耕地质量评价体系,构建多样化耕地占补模式
    5.5 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拓宽耕地保护投融资渠道
    5.6 引进市场调节机制,加强对重点工程补充耕地的监管
6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务实创新 积极有为 全面推进“双保双服务”专项行动——绍兴市国土局开展“双保双服务”2011年行动纪实(论文提纲范文)

一、加强领导, 确保行动方案落到实处
二、围绕行动目标, 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一) 以服务重点工程为抓手, 保障合理用地需求
    (二) 以“百万”造地工程为抓手, 坚守耕地保护红线
    (三) 以强化执法监察为抓手, 规范土地管理秩序
    (四) 以“365”行动方案为抓手, 推进土地节约集约
    (五) 以制度改革为抓手, 积极服务社会民生

(8)中国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述评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结构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内容结构
    1.4 可能的创新点与研究展望
        1.4.1 可能的创新点
        1.4.2 研究展望
第2章 耕地保护制度的基本理论阐释
    2.1 耕地保护制度的范畴界定
        2.1.1 耕地
        2.1.2 耕地保护
        2.1.3 制度
        2.1.4 耕地保护制度
    2.2 耕地保护的理论依据
        2.2.1 耕地保护的基本理论
        2.2.2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2.2.3 激励理论
    2.3 中国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现行体系
        2.3.1 非正式制度
        2.3.2 正式制度
        2.3.3 实施机制
第3章 中国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演进历程与特点
    3.1 中国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演进历程
        3.1.1 1978~1985 年:耕地保护制度的孕育期
        3.1.2 1986~1997 年:耕地保护制度的产生期
        3.1.3 1998~2003 年:耕地保护制度的发展期
        3.1.4 2004 年至今:耕地保护制度的完善期
    3.2 现行中国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特点探析
        3.2.1 实施全面严格的计划管制
        3.2.2 日益强化地方政府的作用
        3.2.3 审批成为重要调节手段
        3.2.4 耕地保护资金来源单一
        3.2.5 耕地占用税与实际脱节
第4章 中国耕地保护现状、时代要求与压力
    4.1 中国耕地保护现状
        4.1.1 耕地数量持续减少
        4.1.2 耕地质量总体不高,且呈下降趋势
        4.1.3 耕地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4.1.4 我国耕地后备资源有限
    4.2 中国耕地保护的时代要求
        4.2.1 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
        4.2.2 耕地保护与“三农”问题
        4.2.3 耕地保护与生态建设
    4.3 中国耕地保护所面临的时代压力
        4.3.1 城镇化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必然趋势
        4.3.2 4 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
        4.3.3 产业向中西部内陆转移
第5章 中国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问题的成因
    5.1 时代发展背景及新形势
        5.1.1 中国实现了经济体制的转型
        5.1.2 统筹城乡形成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
        5.1.3 进入工业反哺农业的时期
    5.2 制度本身的原因
        5.2.1 非正式制度方面
        5.2.2 正式制度方面
        5.2.3 实施机制方面
    5.3 经济原因:农业的比较经济效益低
        5.3.1 耕地保护直接主体——农户——不作为
        5.3.2 耕地保护的间接主体——地方政府——行为逻辑
    5.4 国外耕地保护措施说明
    5.5 国内各地区耕地保护机制创新
第6章 中国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6.1 耕地保护制度改革与创新的指导思想、目标和思路
    6.2 耕地保护制度改革与创新的基本原则
        6.2.1 耕地以家庭经营为主
        6.2.2 农用土地集体所有
        6.2.3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6.2.4 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6.3 耕地保护制度改革与创新的建议
        6.3.1 加强非正式制度的研究,充分发挥其作用
        6.3.2 转变政府思想观念,建立耕地保护的社会约束机制
        6.3.3 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建立健全耕地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6.3.4 调节主体间利益配置,形成完备的耕地保护经济激励机制
        6.3.5 重视科技保障与创新,建立健全耕地保护科技制度
        6.3.6 多部门协调联动,建立严格的耕地保护实施机制
    6.4 耕地保护制度外部运行环境的创新
        6.4.1 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减轻耕地的社会保障功能
        6.4.2 加快农村人口转移,促进耕地流转
        6.4.3 严控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促进建设用地集约利用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严格依法管好土地(论文提纲范文)

依法用地显成效
    (一)广泛开展土地管理法宣传教育活动。
    (二)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积极开展新一轮规划编制工作。
    (三)坚守耕地保护红线,确保耕地占补平衡。
    (四)依法征地拆迁,切实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五)不断推进依法行政,规范土地管理行为,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工作初见成效。
    (六)加大土地执法力度,依法查处各类违法案件。
查找问题抓重点
    (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其他规划衔接不够。
    (二)违法违规用地现象不同程度存在。
    (三)土地出让金收缴不到位。
    (四)闲置土地处置没有实质性进展。
    (五)被征地农民安置房建设滞后。
    (六)土地执法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提出意见有份量
    (一)强化宣传教育,营造全社会珍惜土地、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科学论证,继续抓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
    (三)增强忧患意识,进一步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四)采取有效措施,依法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五)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水平。
    (六)严格依法行政,加大土地执法力度。

四、以建促保切实加强耕地保护(论文参考文献)

  • [1]强化三个“管控” 守牢嘉善耕地“红线”[J]. 邵乐奇,任士伟. 浙江国土资源, 2021(04)
  • [2]以全域土地整治为抓手 探索耕地保护新模式[J]. 沈金德. 浙江国土资源, 2017(08)
  • [3]重庆市基本农田建设与效应评价研究[D]. 曾吉彬. 西南大学, 2016(12)
  • [4]发展美丽乡村要科学保护基本农田[N]. 李勰. 贵州民族报, 2015
  • [5]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问题探析[J]. 赵宏宇. 中国房地产, 2012(17)
  • [6]耕地非农流转机制及耕地保护对策研究[D]. 刘筱. 华中农业大学, 2012(02)
  • [7]务实创新 积极有为 全面推进“双保双服务”专项行动——绍兴市国土局开展“双保双服务”2011年行动纪实[J]. 孟志军. 浙江国土资源, 2012(03)
  • [8]中国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研究[D]. 刘国凤. 吉林大学, 2011(08)
  • [9]创新思路 规范管理 不断开创“双保”工作新局面[N]. 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蓟县国土资源分局. 中国国土资源报, 2011
  • [10]严格依法管好土地[J]. 刘忠法. 江淮法治, 2010(21)

标签:;  ;  ;  ;  ;  

通过建设加强耕地保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