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学家9问民营经济生存与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申立东[1](2020)在《面向民营企业的A农商行信贷风险评价》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非公经济的政策限制逐渐放开,民营企业也因此得到了迅猛发展,其数量、产值、从业人员不断增加,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民营企业的信贷需求日益增加,与金融业的联系日益紧密。农村商业银行具有贴近基层、贴近中小企业的优势,是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主力军。因此,对农村商业银行的民营企业信贷风险进行评价,既有经济意义也是现实需要。文章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对民营企业、信贷风险等概念进行界定,对企业信贷理论、信贷风险管理理论、信贷风险识别与评价方法进行梳理总结;依据相关文献及A农商行特点,构建了民营企业信贷风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立了指标权重,基于功效系数法,对A农商行的民营企业信贷风险进行了综合量化评价,报告了A农商行民营企业信贷风险状况;评价结果显示,A农村商业银行民营企业信贷风险总体较低,但十大民营客户贷款集中度、民营企业关注贷款率、拨备覆盖率、资本充足率、制度建设、管理能力、宏观经济环境、社会信用环境等指标得分较低,表明该行在信贷结构、资产质量控制、资本管理、制度建设、风险管理能力、外部环境应对方面存在不足,需要采取针对性对策予以解决。研究结论对于A农商行摸清民营企业信贷风险程度、提升信贷风险管理能力、促进稳健经营具有重要意义。
贾建林[2](2019)在《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启发式规则与创新持续性》文中提出当前我国经济增速呈现显着下降趋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科技创新“疲态”对经济持续增长的抑制性影响日益明显。而其根本,在于企业未能很好的实现技术创新持续性,换言之企业创新资源获取、整合、吸收与利用不足,限制了其自主创新,进而没能有效提升企业创新持续性能力。影响企业创新持续性的因素既有企业层面的,如企业是否积极拓展研发区域边界,也有企业所在区域外部层面的如社会资源。企业拓展研发区域边界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创新过程,一方面能够为企业带来异质性、互补性创新资源,另一方面很可能因研发分支机构布局不合理造成创新低效率,而这又与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结构密切相关。与此同时,研发区域边界拓展容易引起创新环境不确定性,而在此情境下,管理团队启发式规则可以有效弱化环境不确定性、节约决策时间与成本实现“生态理性”,不失为促进企业创新的一种有效办法。进一步,企业拥有的社会资源不同,其持续创新效果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探索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结构、启发式规则、社会资源与创新持续性的关系,对实现企业自主创新和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对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启发式规则、社会资源和创新持续性相关文献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与总结。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探索性多案例研究,探讨了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结构与企业创新持续性的关系,分析了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情境下,管理团队启发式规则对企业创新持续性的直接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结构与启发式规则对创新持续性的交互效应,以及企业社会资源在其中的调节作用。基于该理论模型,本文以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44家企业2008-2017年的数据为样本,测度了相关变量,并对理论假设进行了统计检验。结果表明:(1)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结构的区域多样性有利于促进企业创新持续性,而区域分散性与创新创新持续性之间存在明显的倒U型关系。(2)研发区域边界拓展情境下,管理团队启发式规则对企业创新持续性有显着的促进作用,但机会创造型启发式规则对企业创新持续性的影响大于机会利用型启发式规则。(3)区域多样性与机会利用型启发式规则的共同使用增强了企业创新持续性,区域分散性与机会创造型启发式规则的共同使用则强化了与创新持续性的倒U型关系。(4)企业总部区域制度水平和高管政治关联等社会资源分别对区域多样性和机会利用型启发式规则、区域分散性和机会创造型启发式规则的交互与创新持续性的关系有显着的正向调节作用。本文基于现有理论展开了进一步的拓展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视角与观点,对当前研究产生了一定的补充和完善作用,本文的贡献主要包括:(1)在开放创新环境下,结合国际商务和经济区域流派观点以及中国企业亟需拓展研发区域边界实现持续创新现实需求,探讨了一体化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区域结构与创新持续性的关系。明确了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内涵和区域结构特征,丰富了研发区域边界拓展实证研究成果。(2)研究视角创新,从认知与行为理论探究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不确定性环境下管理团队启发式规则对创新持续性的作用机制,延伸了研发区域边界拓展与创新研究边界,促使研发区域边界拓展相关研究由宏观层面向企业微观层面转移,为企业创新持续性研究提供了新思路。(3)探明了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过程中研发区域边界拓展结构、启发式规则、社会资源与创新持续性内在关系,论证了研发区域边界拓展结构和启发式规则的交互机制和社会资源在其中的调节作用,打开了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对创新持续性影响逻辑的“黑箱”。
黄悦[3](2016)在《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资源诅咒效应及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和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长期以来,良好的自然资源禀赋被认为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促进因素。然而在许多资源丰裕的国家和地区,却出现了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的局面,这一现象被称为“资源诅咒”。资源诅咒的概念被提出之后,国内外的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和阐述,但国外学者的研究多为跨国层面,而国内学者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中国省际层面,以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的成果并不多。东北地区是中国的老工业基地,蕴含丰富的自然资源总量,并且资源型城市众多。这些资源型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为国家输送了大量的能源和原材料,但伴随着资源开采和开发的不断深入,资源型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经济发展速度缓慢、产业结构失调、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而这些问题的产生都与资源开发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因此,东北地区的资源型城市是否陷入资源诅咒值得进行深入的探讨。本文首先对以往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改进并构建资源诅咒的计量经济模型,并使用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1994-2013年的数据从总体时间段和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前后的时间段分别检验资源诅咒效应的存在性。其次在验证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存在资源诅咒效应的基础上,对资源诅咒效应的传导机制进行了分析。随后通过构建协调度指标体系,对东北地区各资源型城市的耦合协调度进行了测算,并从不同角度探讨了资源型城市协调度的时空变化特征。最后结合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现状和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为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转型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策略。本文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对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进行介绍。通过对国内外有关资源型城市和资源诅咒的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框架以及研究重点。第二章对论文中涉及到的概念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经济增长理论、产业结构演进理论、外部性理论、生命周期理论和劳动地域分工理论进行阐述。第三章首先对本文中界定资源型城市的依据进行阐述,随后分析了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的基本情况、发展历史和发展现状及问题,对东北地区的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进行了初步的判断。这一章主要是对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状况进行定性分析,为后文的模型构建和计量分析奠定基础。第四章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地理区位要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改进并构建一个考察资源诅咒存在性的计量模型。在对数据进行处理、选择适当的模型后,通过初步验证、截面数据验证和面板数据验证等方法对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是否存在资源诅咒效应进行了计量分析,并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实施前后两个时段资源诅咒效应的不同表现进行了检验。并通过面板数据验证,得出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在不同时间段经济发展的主要促进因素。第五章主要采用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式探讨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产生资源诅咒效应的主要原因。本章首先对以往研究中认为可能构成资源诅咒传导机制的因素进行分析,.然后在资源诅咒效应存在的基础上,结合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的特点,提出资源诅咒效应传导机制的假设,并构建传导机制计量模型,运用面板数据对可能成为资源诅咒效应传导机制的要素一一进行验证。第六章采用耦合协调度分析方法构建协调度模型,对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的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四个系统进行协调发展评价,并从时间演变和空间格局两方面对资源型城市的协调度发展演变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协调度增长较快的典型城市大庆进行了分析。第七章结合上述研究,提出针对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发展现状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和建议。第八章对论文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结合对论文研究领域的认识,提出本文的创新点以及未来研究展望。
刘飞跃[4](2013)在《政府办公立医院规模及财政补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与目的健康权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提供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保障公民的健康权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或义务。我国建国后建立的医院服务系统,在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上比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医院服务系统更为完善、具体和有效,但是,相较于西欧发达国家医院服务系统的医院服务效率而言,却仍有较大的差距。本研究以湖南地区政府举办的医院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政府办医院的目的、目标、数量、结构与网点布局、成本与社会效果等方面的研究,明确政府办医院的社会功能定位,预测未来5年湖南省政府办公立医院的数量和规模,对湖南未来5年公立医院的发展结构及服务网点地区布局提出按需求、病种的动态变化进行规划的政策性建议。以此为基础,提出政府对医院财政投入的新理念,测算湖南省政府在未来5年内对医院的财政投入水平,并对建立相对完善的医院财政补偿机制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为湖南省区域医疗卫生规划制定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研究方法通过对历史文献的研读与总结,构建一个新的研究框架;根据影响当前公立医院社会功能实现因素外部因素分析,重新分类分级定位公立医院的社会功能;设计《湖南省二级以上公立医院信息采集表》,抽样调查35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获取各医院运营的基本数据信息在Excel上建立原始数据库;应用二次指数平滑模型和单序列一阶灰色动态模型GM(1,1)预测湖南省域内居民的医疗服务需求量;借助文献选优法和专家咨询法确定湖南省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相对效率评价的数据包络分析(DEA)评价指标,同时利用DEA中的CCR模型和BCC模型评价样本医院的相对效率,并根据评价结果的排序情况确定湖南省各类各级公立医院的适宜规模值;综合应用二次指数平滑模型和DEA中CCR模型和BCC模型,预测2013年湖南省公立医院财政补偿水平。研究内容及研究结果1.公立医院适宜规模及财政补偿机制的理论与现实基础首先,对涉及本研究的几个基本概念进行了探讨,如对公立医院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重构。从公共管理学的角度,重新审视了公立医院之“公立”的内涵与外延,认为公立医院之“公立”的侧重点应落在公众利益或共同利益的实现上,而不应过多纠缠于举办公立医院的主体上,无论医院的举办主体是谁,凡是围绕公众利益而设立的非营利性医院,均可称之为公立医院。换言之,公立医院是指不同社会主体举办、并为社会公众利益服务而设立和运营的非营利性医疗服务机构。该概念突破了公立医院的传统定义,使其内涵和外延得以扩展;对医院适宜规模度的释义,则不仅考虑单体医院在纵横两向上的适宜度分析,而且从区域医疗卫生服务规划的层面出发,探讨公立医院在纵横两向上的适宜度。同时,在公立医院适宜规模的基础上,扩大了公立医院财政资金补偿的内容,如对医院财政补偿不仅仅限于对医院的直接投入,还应该包括其政策性收益。第二,对政府办医院的理论依据进行了梳理,并在分析当前政府办医院的现实困境基础上,确定了政府办医院的责任边界。政府办医院的主要理论依据有三:一是基于保障国民生命健康权的社会契约理论;二是基于满足国民对基本医疗服务产品需求的公共产品理论;三是基于国家积累发展资本需要的人力资本理论。尽管政府办医院是其职责之所在,但当前我国政府办医院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四大问题:一是政府办医院的社会功能定位不明,医院的公益性本质流失严重;二是政府办医院的财政投入过少和融资渠道过窄,医院实现公益性本质功能的运转资金短缺;三是政府办医院在市场经济还不完善的前提下的过度市场化所导致的医院聚集化、逐利化倾向,使医院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比较差;四是政府在办医院过程中既做运动员又做裁判员的行为,使医院缺乏有效监管。因此,政府办医院的责任边界应当包括:定位公立医院社会功能、引领社会资本入驻公立医院、确定公立医院发展适宜规模和网点布局,加强公立医院监管体系建设。第三,对公立医院规模设置的理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公立医院规模设置分为两个层面,一是纵向规模,二是横向规模。纵向规模设置的主要理论依据是交易成本理论;横向规模设置的主要理论依据则是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理论。第四,对公立医院财政补偿机制建构的理论与现实依据进行了描述。医疗服务产品的属性表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政府利用其强大财政资源才有可能满足人们对纯公共医疗服务产品的需求,准公共医疗服务产品则可以采用多种模式来提供,既可以是政府完全提供,亦可以由市场完全提供,更可以是政府和市场共同提供。但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政府提供还是市场提供,两者均存在失效的可能。现实证明,我国政府对医院的财政补偿方式、水平、机制等存在较大问题,迫使政府对医院系统进行全方位改革。2.公立医院社会功能定位研究公立医院存在的价值在于其社会功能。公立医院的社会功能是指公立医院所具有的医疗服务供给能力和市场调节能力在满足社会及其成员对公益性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方面所产生的积极作用与结果。换言之,即生产和提供公益性医疗服务产品是公立医院应承担的社会功能或应履行的社会责任之一。针对公立医院社会功能即公立医院履行社会责任之学说,国内一些学者从公立医院服务的公益性本质和服务功能层面出发,在整体上把公立医院的社会功能定位为四功能或五功能。然而,问题的关键是,对于公立医院社会功能的实现,并不是只要从整体上定位就能解决好的。因为各公立医院的构成物及组合方式不同,其所显示的特性及其所承负的社会功能必然存在差异,所以,本研究在坚持公立医院总体社会功能的前提下,根据我国有关新医改的文件精神,结合各类各级医院的实际供给能力和公众的医疗服务实际需求,对我国公立医院的社会功能按类别、分等级进行了重构。如一级综合医院主要承担普通人群的诊治和防治,二级医院由承接高危人群的诊治和防治,三级医院则主要承接特殊人群的诊治。3.湖南省公立医院发展的适宜规模分析湖南作为我国一个以农业为主的中部大省,近年来的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生产总值)和年末人口总数不仅始终处于中部六省的前列,同时,域内居民的医疗服务需求亦同样处于中部六省的前列和全国的前列,因此,以湖南为个案研究我国政府办医院的适宜规模及其财政补偿机制具有一定代表性。面对域内居民巨大的医疗服务需求,湖南省政府及市、县级地方政府,该如何回应才能有效缓解公立医院公益性医疗服务产品供给与居民对基本医疗服务需求矛盾?管理学理论认为,解决医疗服务供需矛盾的有效行动很多,其中扩大或缩减医院生产规模被认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有效的行动之一。为此,本部分对湖南省公立医院的规模效率及未来五年应达到的规模值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2010年至2015年,湖南省公立医院的总量增长空间达92%,按年均增长量计,约为15%。其中,三级综合医院还可以增加53家左右;公立医院所需注册护士总人数约为9,7591人;注册医师总量约为50,580人—55,179人;药师、技师及其他技术人员的实际需求量分别为16,296人、18,332人和16,296人;非营利性医院(这里主要指公立医院)床位规模总量将达338,869张。为证明公立医院的上述增长空间及单体医院规模的适宜度,本研究以抽样调查的方式对湖南省28家公立医院的相对效应进行了数据包络分析(DEA),结果表明,19家综合医院(包括中医医院)中7家医院的DEA得分无效或低效,占综合医院的36.8%;9家专科医院中6家医院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值均为1,占专科医院的66.7%,2家医院规模报酬呈递增状态,1家医院的规模报酬呈递减状态。通过对DEA得分无效或低效医院的投入冗余分析,医院的各类投入(人、财、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张要求。与此同时,本研究根据不同类别、不同等级公立医院的规模效率值预测出了未来5年综合性医院和专科性医院的适宜规模值范畴,其中综合性三级医院的床位规模应控制在1200张床位以下,二级综合性公立医院的适宜规模值范畴应介于300-500张床位之间,低于300和高于500均可能失效。为验证上述推算结果的可信度,本研究又利用数据处理系统软件(Data Processing System, DPS)对我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地区株洲市4家县属医院(二级医院)2013年至2017年居民医疗服务需求总量(即4县属医院的病源量)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株洲市4县居民医疗服务需求总量以及医院规模发展的适宜度与前文对湖南省居民医疗服务需求总量和湖南医院规模发展适宜度的预估结果基本吻合。2013年至2017年株洲4县属医院的病人总量将分别达到4,479,756人、510,716人、582,331人、664,058人和757,312人。4.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的财政补偿研究一般认为,当前我国公益性医疗服务供需矛盾产生的重要原因在于政府对公立医院的财政投入不足和不合理的“以药养医”补偿机制。而这种不合理机制的产生,主要在于理念有误。因为理念是行为的先导。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对公立医院的财政投入理念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注,此时“公平”等同于“平等”),然而,在这种理念主导下的医院财政补偿行为却并没有有效缓解国民的求医看病难题,反而人为地为我国公立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和公立医院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与公平性最大化目标实现造成了诸多阻力。通过对公平、平等及其与效率关系的哲学剖析(公平与效率在哲学上要求且在现实中可以达成高度统一,而平等与效率在哲学要求达到高度统一,但由于在现实中的主客观间巨大鸿沟而只能是一种道德理想),结合建国以来我国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财政投入理念之分析,提出了新时期的医院财政投入新理念——公平优先,兼顾平等。在“公平优先,兼顾平等”医院财政投入理念的支撑下,本研究对湖南省14个地区的572家综合性公立医院的财政投入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法和DEA数据包络法中基于松弛的超效率评价模型(Slacks-Based Measure of Super-efficiency, Super-SBM),根据公立医院社会功能的定位和当前国家对公立医院财政补偿项目内容,以医院的医疗服务量——门急诊和住院量作为因变量,以生产和提供公益性医疗服务产品的支出量(即所谓的政策性支出)作为自变量,推算出了湖南省公立医院财政的所谓政策性亏损补偿额,再加上离退休人员费用和医院基本建设和大型设备购置投入、重点学科建设投入、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任务补助以及政府指定的紧急救治、援外、支农、支边等投入费用等,计算出了湖南省2013年公立医院财政补偿的总值将有可能突破100亿元。结论1.政府办公立医院是其职责所在,确定政府责任边界是提高政府办医院效益的关键;2.公立医院存在的价值在于其社会功能,对公立医院社会功能进行分类分级定位是保持公立医院公益性本质的要件之一;3.未来5年湖南省三级公立医院规模应控制在1200张床位左右,二级公立医院的规模应控制在300-500张床位左右;4.“公平优先,兼顾平等”理念应作为新时期湖南省公立医院财政投入的新理念;5.2013年湖南省公立医院财政补偿总额将突破100亿元,政府应加强对公立医院的财政投入力度。
曾万平[5](2013)在《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政策研究》文中指出十九世纪下半叶开始,随着我国洋务运动和早期工业化进程的推进,资源型城市开始出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受苏联模式和战后重建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推行重工业化战略,重工业化的迅速推进刺激了对煤炭、石油、铁矿石等资源的巨大需求,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资源消耗,一大批资源型城市和生产基地拔地而起,这些城市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尤其是重工业的发展和国家战略安全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经过数十年甚至百年的高强度资源开发以后,由于粗放的增长模式,发展观念滞后,市场化机制不够完善和资源相关的财税制度建设不足等诸多原因,资源型城市的资源利用率很低,资源浪费严重,宝贵的资源储备过快衰竭,积累了许多问题。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尤其是九十年代开始,阜新等许多资源型城市进入衰竭期,开采成本大幅攀升导致资源型产业竞争力严重削弱,失业工人数量大幅增加,社会保障建设滞后等原因导致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艰难,社会矛盾凸显。此外,产业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贫富差距悬殊(如“煤老板”现象)、地区贫富差距拉大、财政运转困难等问题凸显,上述种种问题日益严重地影响到进入生命周期中后期的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阜新等资源枯竭的城市一度陷入举步维艰的地步,坠入“资源诅咒”陷阱。因此,需要立足资源型城市的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因地制宜,加强基础设施等硬环境和企业发展相关的软环境建设,尤其是完善政府治理、产业发展、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和相关财税等制度建设,消除制度扭曲下的经济低效率和利益分配不公平,调整和优化利益分配格局,实现城市发展各环节的公平和公正,增强城市的内生发展能力,大力激发城市居民创新和创业的精神,培育和发展富有竞争力的非资源接续替代支柱产业,力求实现资源型城市效率和公平的双重提升,进而促进资源型城市的成功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本文对资源型城市竞争力重塑与提升的研究分为四部分(共九章):第一部分(第一章、第二章):第一章绪论首先简述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背景和意义,对资源型城市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区分了非专属问题和专有问题,非专属问题是我国很多城市的问题,而非资源型城市独有的;然后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较为全面的总结和评述;简述了本人的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调研法等;阐述了全文的研究框架,包括资源型城市的问题、竞争优势理论、国际经验和国内经验、政策建议等;最后简述了本人的创新与不足。第二章探讨了资源型城市转型定义、分类和特点,分析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内涵和现实意义,并重点讨论竞争优势理论、资源诅咒和制度诅咒问题。第二部分(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第三章重点探讨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国际经验和对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借鉴。较为详尽探讨了德国、法国、英国、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相对富有成效的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经验和借鉴,在此基础上,文章对美国、日本和德国等三大类转型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然后,文章得出了国外转型的十条主要经验,及其对我的启示。第四章探讨了资源型城市的现状、对转型相关的国家和各省政策进行了论述。第五章,较为详尽的分析了阜新、淮北、大庆等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案例及其在产业转型、社会转型、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的启示借鉴。第三部分(第六章、第七章和第八章):第六章主要探讨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竞争力研究,先是讨论竞争力理论模式,然后讨论城市转型的三个关键点也就是产业结构转型、社会转型和综合环境转型等为一体的系统工程。第七章讨论产业结构转型。讨论了新兴产业的定性、选择误区和特点,然后讨论了产业转型的几个模式及其因地制宜地搞转型。第八章讨论了资源公平问题,这一点理论界讨论较少。先是讨论资源公平的内涵,然后分析了资源型城市的资源公平问题,包括利益流失到发达地区,资源红利在本地区的不公平分配,资源开采的负外部性,资源开采的代际不公平问题,接着讨论了资源性产品的价值补偿问题,资源不公平的问题源于价值补偿不完善。最后,讨论加快资源公平的体制机制建设。第四部分(第九章)。为了促进资源型城市的顺利转型,本文第八章讨论了更好地实现这个目标的相关政策建议。讨论资源型城市上级政府的政策支持,主要是中央和省政府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政策建议,比如转移支付政策、财税改革、体制机制创新和某些政策的先行先试等。并且讨论了资源型城市自身需要落实的政策,比如改进政府治理,改善企业发展的环境。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主要有以下几点有所进步,一是区分资源型城市的共同问题和专有问题;二是从公平和效率这一古老但是历久弥新的经济学范畴出发,讨论竞争力和利益公平分配问题,使得资源型城市转型面临的种种问题和难点可以在这一框架下得到分析,抓住城市转型面临的两大核心问题,需要强调的是,公平和效率在此处并不冲突,事实上,资源型城市的资源不公平问题严重损害了效率,比如资源浪费问题,不仅不公平,效率也是很低的,因此,公平建设对于提高效率也是很重要的,与此同时也可以增强竞争力;三是要走出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困境,根本上还是要消除造成这一困境的体制机制缺陷,比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贫富悬殊等问题,核心还是产权和财税等利益分配机制有问题,既不公平也无效率,要想成功转型关键还是看能否打破既有的不合理利益格局,重建公平、富有竞争力的新型利益分配格局。正如李克强总理在2013年3月两会答记者问时,直言“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资源型城市转型之路注定是阻力重重,但又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郭军[6](2013)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及水平已有较大改善。但是,农村金融整个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机构网点覆盖率低,体制机制不完善,服务供给不充分,特别是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仍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严重制约了“三农”的发展。因此,自2006年以来,我国启动了新一轮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按照“低门槛、严监管”原则,引导各类资本到农村地区投资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以此增加农村地区金融供给。从全国情况看,六年多的试建与发展所取得的成效佐证了此项改革举措的应时性。然而,四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其试建营运发展中依然面临许多困难或障碍。因此,深入研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对于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建立普惠性金融体系,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本文综合运用调查法、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整体分析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等研究方法,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微型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理论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科学界定了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外延,归纳与比较借鉴了国外典型微型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全面分析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运行现状,分析了它们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构建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调研数据,以小额贷款公司为例,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剖析了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的成因;最后,系统阐明了有效提升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对策。主要研究结论如下:⑴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表明,微型金融对于农户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异常重要。国际上一些已成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典型微型金融机构的主要成功经验是:①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设计产品和服务,提高竞争优势;②采用市场化利率;③利用商业化渠道融通资金;④政府支持是微型金融获得成功的关键;⑤商业上的可持续经营是微型金融机构发展的趋势。⑵自2006年底以来,我国在农村地区开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建设工作,四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试建与发展,有效地缓解了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有助于缓解信息不对称现象、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契约的有效执行、促进社会经济效益的增加,同商业银行相比,具有较高的市场效率。⑶通过对山东省辖内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现状调查发现,其发展势头良好,尤以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最为迅猛。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许多障碍:①资金来源渠道狭窄;②社会认同度较低,提供的信贷产品和服务单一,服务对象多是“次级”客户,运营成本高昂,导致盈利能力有限;③内控机制不够建全,面临的风险较高;④人力资源状况堪忧;⑤国家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等。⑷在构建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以山东省小额贷款公司为例,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相对偏低,影响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主要因素排序为:规模扩张能力、盈利能力、安全性、外部环境以及人力资源等。⑸在对造成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能力低下的内外部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对策:第一,增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主要措施有:①准确进行市场定位,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提高核心竞争力;②建立合理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③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风险管控体系,提高公司治理水平;④塑造良好品牌形象,提高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美誉度。第二,优化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外部环境。包括:①科学扶持,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②加强农村金融法律体系建设;③创新监管模式,提升监管水平;④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和风险补偿机制,构建良好金融生态环境。
焦健[7](2012)在《我国民营书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早期的民营书业普遍的是小规模的“卖书”、“做书”,追求的是经济利益,几乎是一种纯粹的商品交易。没有一种文化认识和责任担当。但是,他们的活动,客观上满足了当时人们对于精神产品的需求,活跃了沉寂已久的出版市场。随着第二批书商的出现,一批有志向的知识分子加入到民营书业中来,逐渐从“旁敲侧击”的“二渠道”发展到占据我国出版业的半壁江山。据2011年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共有新闻出版企业13.1万家,其中民营书业企业就占据了76.1%的比重;全国共有出版物发行网点167882处,其中集个体零售网点109994处,占总数的65.5%,超过了出版物发行市场一半的份额。此外,民营书业的业务范围也逐渐拓展到了除出版环节以外的所有环节,如选题策划、组稿审稿、编辑加工、装帧设计、排版印刷以及发行销售等。实际上,直至目前,实力强大的民营书业已经通过恰当的方式介入了出版环节的有关工作。在国家支持民营书业快速健康发展的背景下,民营书业有了更大的舞台,他们日益高涨的士气和蓬勃发展的规模显示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和市场竞争力。在30年的发展过程中,民营书业历经风雨和坎坷,有过辉煌有过低迷,有过正效应也有过负影响,功过是非都印在历史的画面里。以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审视,民营书业对于社会文明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的兴起,促进了我国出版体制的改革,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催生了大批优秀出版人才,加快了整个出版业前进的步伐。在繁荣文化的同时,提升了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尤其是文化竞争力。因此,研究民营书业的发展,既适应了民营书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适应了出版业的需要,更适应了整个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需要。全文从产生背景、发展历程、优劣势、对策及价值等多方面,对我国民营书业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阐述,凡五章。第一章论述我国民营书业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并对研究现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第二章从民营书业的概念入手,论述民营书业在我国出现的原因及背景,并着重对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书业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第三章总结出了我国民营书业发展中的优势,第四章对我国民营书业的价值进行了多层面的探讨。第五章对民营书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了相应对策。通过研究我们看到,我国民营书业,依靠其灵活的运行机制、人性化的服务、多样化的营销手段、特色化的经营策略,从路边的小书摊发展壮大为我国出版市场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表现出了他们独特的优势和经营能力。但是,人才匮乏、资金短缺、诚信缺失、管理水平低等因素也严重制约着民营书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此外,政策的不完善也一定程度上了牵制了民营书业的张力。因此,加大政府支持,加强人才培养,开拓融资渠道,构建诚信体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走规模扩张之路,打造企业品牌,整合优质资源,尽快由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是民营书业不断走向成功的基本保障。
高兴野[8](2011)在《吉林省小企业生成发展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小企业是大中型企业的萌芽和发展历程中的必经阶段,小企业生成和初发展阶段所积累的知识和学习、管理能力对企业今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小企业的内生机理,不仅能够使我们在理论上更加系统完整地认识企业发展历程和企业的本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使我们能够透过企业的发展,抓住区域及宏观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为制定各项经济政策和法规提供有力的支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动力-能力”二元机制的细致分析,指出小企业内生过程是动力机制和能力机制综合作用的结果。“动力-能力”是小企业生成的核心因素,也是伴随小企业发展的主导因素。两者的互补和缺失,都将直接影响小企业生成的成败。外部环境因素依据其对小企业作用的强度和性质,可以对小企业生成产生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但这些作用的产生也要通过“动力-能力”二元机制来实现。小企业在萌芽阶段就与外部环境建立了多种形式的联系,这些联系的性质和强度决定了小企业生成后的生存状态。某些良性联系为小企业今后走向集群化发展道路打下了基础。本文提出了“小企业生成边界”的概念,是“企业边界”概念的延伸应用,这一概念的应用,为界定小企业生成,统计小企业生成成功率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工具。本文立足于将小企业作为经济生态系统中的生命体来进行研究,小企业同样遵循自然生命体的生命周期规律,而小企业生命周期又在很大程度上受区域经济发展周期的影响。小企业的生成阶段是小企业生命周期的重要组成部分,小企业生成阶段形成的诸多特质将构成小企业的特色并伴随小企业发展的全过程。小企业的初发展阶段是小企业寻求生存模式、实现稳定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动力-能力”二元机制仍然发挥核心作用。“动力”在校企业发展过程中突出表现在生存安全压力、市场利益引力和科技进步推力三个方面。“能力”则突出表现在资源整合能力和团队学习能力两个方面。生成后的小企业如同新生婴儿一样不断汲取外界养分,积累生存经验并不断发展壮大。由于小企业个体规模较小,抗衡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很差。为了保证自身生存和持续发展,小企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彼此间的经营联系起来,并在地理空间上汇集到一起,出现了小企业集聚现象,并通过个体间的不断磨合适应,形成了基于经营合作的产业集群,使各经济区域的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小企业在发展中开始呈现出逐渐衰退的迹象,作为类生命体,小企业也有一个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本文提出来衰变因子的概念,试图利用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在小企业内部找出核心因素。通过研究发现,小企业的衰退仍然是“动力——能力”机制作用的结果,即动力逐渐消失,能力逐渐退化。
赵伟[9](2011)在《近代苏南企业集团的一体化战略研究(1895-1937) ——以近代中国企业战略史为视角的探讨》文中研究指明19世纪末,世界工业企业掀起了一体化战略发展的潮流,大型企业集团纷纷出现。此时,中国的民营工业企业也出现了类似的趋势。苏南地区出现了八个重要的企业集团,即无锡的荣氏集团、周氏集团、杨氏集团、唐蔡集团、丽新纺织印染集团、永泰缫丝集团,常州的大成纺织印染集团和苏州的光裕集团。企业一体化发展的意识已经在近代中国产生。对此,企业实践者和理论者都有思考和认识,在企业家的发展构想和公司章程中也都有体现。在这种意识的指导下,1895年至1937年,苏南企业集团一体化战略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蓄力准备阶段,从1895年到20世纪初;第二阶段,从1914年左右到20世纪20年代前半期,是以实施横向一体化战略为主的发展阶段;从20世纪20年代后半期到1937年,为第三阶段,苏南企业集团一体化战略进入了生产纵向和横向一体化战略并重的阶段。近代苏南企业集团一体化战略的实施可以分为横向一体化战略和纵向一体化战略两种类型。横向一体化战略有三种模式,即一元横向一体化战略、二元横向一体化战略和多元横向一体化战略。永泰缫丝集团实施的是对缫丝生产的一元横向一体化战略,经历了分别由薛南溟和薛寿萱主持的两次横向一体化战略高潮。拥有较完善的原料供应体系和跨国外销机构是其能实现缫丝生产区域垄断的重要原因。荣氏集团实施的是棉粉联营的二元横向一体化战略。自建、租办、并购是其实现战略的三种主要方式。较大规模供销部门的建立也是支持其横向扩张战略的重要纵向配合行动。荣氏集团的战略实施具有三大特点,即以无限公司作为战略组织形式,大举外债作为实施战略的主要资金来源,棉纺织生产和面粉生产部门实现关联经营。周氏集团、杨氏集团和唐蔡集团则都实施的是多元横向一体化战略。多元化战略的成效虽然有所显现,但总体来看完成质量不高,也不够成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纵向一体化战略有两种模式,即生产纵向一体化战略和产用纵向一体化战略。抵制日货对日纱垄断下细纱交易的冲击,民族纱厂细纱产能有限,以及细纱交易中存在的一般性问题,造成了近代中国细纱交易成本居高,从而促使了部分有实力的民族染织厂联营纺纱生产。由此,大成纺织印染集团和丽新纺织印染集团实施了纺织染联营的生产纵向一体化战略。比较大成和庆丰纺织漂染厂,纺织染联营的实现有两种不同的战略路径,即往返延伸和单向推进。当时棉纺织业环境下,往返延伸的路径更适合后发小资本的发展。光裕集团实施的是铁棉联营的产用纵向一体化战略,即棉纺织机器修造与棉纺织生产的一体化,并且其横向上兼营的房地产业起到了资金支持的作用。铁棉联营的产用纵向一体化战略挽救了大隆机器厂和苏纶纱厂,但其内部战略结构安排不当使整个企业集团存在隐患。一体化战略给近代苏南企业集团的发展带来了正向和负向的效应。横向一体化战略的正向效应包括,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内部协同互助、规避萎缩与分散风险以及改善和运用市场五个方面;纵向一体化战略的正向效应包括,节省交易成本、防止机会主义、缓解供产销矛盾、获得高利润率、提高差别化能力和产生防御效应六个方面。在获得正向效应的同时,负向效应也是客观存在的。横向一体化战略的负向效应有,管理成本增加、过度资源投入和不经济互助行为三个方面;纵向一体化战略的负向效应有,生产管理成本问题和生产平衡问题两个方面。面对负向效应,近代苏南企业集团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加以减弱甚至化解。一体化战略的正向效应是主要方面。总体来看,近代苏南企业集团的一体化战略具有追赶性、自主性、多样性的特点。追赶性体现了晚发落后弱小的中国民营企业积极进取的精神。自主性体现了近代中国企业发展的进步性,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进步。多样性展示了近代中国民营企业在困境中取得的显着成果。总之,一体化战略的实施推动了近代苏南企业集团的迅速发展。
刘玮[10](2010)在《中国工业节能减排效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20多年来,能源与环境问题成为了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焦点和热点问题。当前中国节能减排的现实压力异常艰巨,主要表现在:能源消费需求加速上升,供求矛盾日益尖锐;能源利用效率偏低,存在大量的能源浪费;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以煤炭为主的化石能源消费造成环境污染严重;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快速发展加剧了经济发展、能源与环境之间的矛盾。节能减排成为解决这些难题的必然举措。本论文以研究中国工业节能减排效率这一中心问题为出发点,结合生产率理论、外部性理论、公共产品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等理论知识,利用非参数DEA方法和方向性距离函数等方法测度与评价我国不同地区,不同工业行业的节能减排效率,并运用现代计量方法对节能减排效率差异进行解释,寻求节能减排效率背后诸多因素的影响机制、方向和大小,从而为节能减排实践提供科学依据。本论文与现有节能减排文献最大区别在于,不是简单介绍发达国家节能减排的经验,而是围绕中国工业节能减排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深入分析,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首先,本文第3章回顾了我国工业化进程中面临的能源、环境现状以及全球气候变暖的国际问题给我国未来发展带来的压力,阐述了我国工业节能减排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其次,节能减排兼有公共产品与负外部性特性(“节能”具有公共产品的特性,“减排”具有负外部性),市场机制在节能减排实践中存在失灵,因此,节能减排需要政府主导,但节能减排最重要的实施主体是企业。第4章从微观企业的视角,借助霍特林模型分析了政府的节能减排政策对企业节能减排行为的影响,结论表明政府加大节能减排企业的支持力度(例如,节能减排专项资金补贴、研发投入的补贴、税收减免等),或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的违规处罚力度(如提高能源价格和征收排污费或排污税),将有利于推进企业的节能减排行为。除了政府上述措施能影响到企业的节能减排行为外,本章还进一步通过对武汉市240家工业企业的调查数据分析表明,企业自身规模、产权结构、产品市场以及上市状况等特性对企业节能减排绩效有显着的影响。再次,从地区和行业层面分别对我国工业节能减排效率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第5章利用DEA方法构建的节能减排效率模型与我国28个省级1998-2008年的面板数据考察了各地区工业节能减排效率以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区域、省际间工业节能减排相对效率存在较大差异,而产业结构、产权结构、要素禀赋、技术进步、能源消费结构等因素能很好地解释地区工业节能减排效率的差异性。第6章利用DEA、方向性距离函数和我国36个工业行业1999-2007年的面板数据测算了各行业的环境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工业行业节能减排相对效率普遍较低且两级分化严重,而行业的集中度、平均规模,产权结构、外商直接投资等因素能很好地解释我国工业行业节能减排效率的差异性。最后,对我国工业行业,特别是重点能耗污染行业的节能减排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第7章运用DEA方法构建的节能减排效率模型测算了我国39个工业行业2005-2007年的节能减排效率及节能、减排潜力,结果表明:2005-2007年期间,我国工业行业节能减排效率总体偏低,存在较大的节能减排空间。节能减排重点调控的行业分别是电力、钢铁、化工、建材、有色金属。第8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这些重点能耗污染行业的节能减排现状、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经济学家9问民营经济生存与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经济学家9问民营经济生存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民营企业的A农商行信贷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民营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相关理论 |
2.1 民营企业概述 |
2.1.1 民营企业概念 |
2.1.2 民营企业特点 |
2.1.3 民营企业发展现状 |
2.2 企业信贷理论 |
2.2.1 信贷与民营企业信贷 |
2.2.2 信贷风险与民营企业信贷风险 |
2.2.3 信贷风险管理理论基础 |
2.2.4 信贷风险管理流程 |
第三章 A农村商业银行民营企业信贷风险及风险管理现状 |
3.1 A农村商业银行概况 |
3.2 A农村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发展及风险状况 |
3.2.1 信贷业务发展情况 |
3.2.2 信贷风险现状 |
3.3 A农村商业银行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政策及风险管理模式 |
3.3.1 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政策 |
3.3.2 民营企业信贷风险管理模式 |
第四章 A农商行民营企业信贷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民营企业信贷风险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4.1.1 科学原则 |
4.1.2 全面原则 |
4.1.3 可操作原则 |
4.1.4 可靠原则 |
4.1.5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 |
4.2 A农商行民营企业信贷风险评价指标构建 |
4.2.1 风险集中度指标 |
4.2.2 资产质量指标 |
4.2.3 审慎经营指标 |
4.2.4 内控管理水平指标 |
4.2.5 外部环境状况指标 |
4.3 计算各风险指标综合权重 |
4.3.1 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
4.3.2 构造判断矩阵 |
4.3.3 层次单排序及检验 |
4.3.4 层次总排序及检验 |
第五章 A农商行民营企业信贷风险评价 |
5.1 A农村商业银行民营企业信贷风险评价 |
5.1.1 设定风险等级标准 |
5.1.2 定量指标计算 |
5.1.3 定性指标计算 |
5.1.4 加权综合评价 |
5.2 评价结果分析 |
第六章 A农村商业银行民营企业信贷风险管理存在问题及提升对策 |
6.1 A农商行民营企业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
6.1.1 信贷结构不优,民营企业信贷风险集中度高 |
6.1.2 资产质量控制不足,不良贷款存在反弹风险 |
6.1.3 资本管理不科学,风险化解能力存在不足 |
6.1.4 制度建设存在不足,风险管理能力仍是短板 |
6.1.5 宏观环境有所恶化,应对外部冲击能力不足 |
6.2 提升A农商行风险控制能力的对策 |
6.2.1 优化民营企业信贷结构,降低信贷集中度风险 |
6.2.2 密切监测信贷资产质量状况,及时有效做好风险处置工作 |
6.2.3 坚持审慎经营原则,为民营企业信贷风险留足缓冲余地 |
6.2.4 强化制度和队伍建设,全面提升风险控制能力 |
6.2.5 加大宏观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提升社会信用环境 |
第七章 结论及未来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A农商行信贷风险评价指标权重调查表 |
附录B A农商行民营企业信贷风险定性指标调查表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启发式规则与创新持续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 |
1.3.2 启发式规则 |
1.3.3 企业创新持续性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与结构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2.1 相关理论知识 |
2.1.1 知识基础观 |
2.1.2 社会嵌入理论 |
2.1.3 组织学习理论 |
2.1.4 战略成本管理理论 |
2.2 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与创新关系相关研究 |
2.2.1 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的动因 |
2.2.2 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的进入模式 |
2.2.3 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的测度 |
2.2.4 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对创新的影响 |
2.2.5 研究述评 |
2.3 启发式规则与创新关系相关研究 |
2.3.1 启发式规则的起源、概念模式与适用情境 |
2.3.2 启发式规则的分类与评价标准 |
2.3.3 启发式规则对创新的影响 |
2.3.4 研究述评 |
2.4 社会资源与创新关系相关研究 |
2.4.1 社会资源内涵与特征概述 |
2.4.2 社会资源的分类 |
2.4.3 社会资源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
2.4.4 研究述评 |
2.5 创新持续性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
2.5.1 创新持续性理论基础 |
2.5.2 创新持续性的理论解释 |
2.5.3 创新持续性影响因素分析 |
2.5.4 研究述评 |
2.6 一个整合的潜在分析框架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探索式案例研究 |
3.1 案例研究方法 |
3.1.1 案例方法概述 |
3.1.2 案例分析流程 |
3.2 案例研究设计 |
3.2.1 确定研究问题 |
3.2.2 探索式案例选择 |
3.2.3 数据收集方法 |
3.2.4 数据分析过程 |
3.3 QC公司案例描述与分析 |
3.3.1 QC公司概况和基本特征 |
3.3.2 QC公司研发区域边界拓展过程案例描述 |
3.3.3 QC公司案例内分析 |
3.4 SJ公司案例描述与分析 |
3.4.1 SJ公司概况和基本特征 |
3.4.2 SJ公司研发区域边界拓展过程案例描述 |
3.4.3 SJ公司案例内分析 |
3.5 DQ公司案例描述与分析 |
3.5.1 DQ公司概况和基本特征 |
3.5.2 DQ公司研发区域边界拓展过程案例描述 |
3.5.3 DQ公司案例内分析 |
3.6 案例间分析与提出初始命题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理论结构与研究假设 |
4.1 研发区域边界拓展结构对企业创新持续性的影响 |
4.1.1 区域多样性对创新持续性的影响 |
4.1.2 区域分散性对创新持续性的影响 |
4.2 启发式规则对企业创新持续性的影响 |
4.3 研发区域边界拓展结构与启发式规则的交互作用 |
4.4 社会资源的调节效应 |
4.4.1 区域制度化水平的调节作用 |
4.4.2 高管政治关联的调节作用 |
4.5 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汇总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数据分析与变量测度 |
5.1 数据来源 |
5.1.1 样本选择与特征描述 |
5.1.2 数据搜集 |
5.2 变量定义与测度 |
5.2.1 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结构测量 |
5.2.2 启发式规则测量 |
5.2.3 控制变量和调节变量测量 |
5.2.4 企业创新持续性测量 |
5.2.5 变量汇总 |
5.3 分析方法 |
5.3.1 研究模型构建 |
5.3.2 实证分析方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假设检验与结果讨论 |
6.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6.2 回归结果分析与讨论 |
6.2.1 研发区域边界拓展结构与企业创新持续性关系检验 |
6.2.2 启发式规则与企业创新持续性关系检验 |
6.2.3 研发区域边界拓展结构与启发式规则交互作用检验 |
6.2.4 社会资源的调节效应检验 |
6.2.5 稳健性检验 |
6.3 本章小结 |
研究结论与启示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二、主要创新点 |
三、管理启示 |
四、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资源诅咒效应及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论文研究背景 |
二、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资源型城市研究综述 |
二、资源诅咒效应研究综述 |
第三节 论文研究内容 |
一、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现状分析 |
二、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资源诅咒效应存在性检验 |
三、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资源诅咒效应传导机制探讨 |
四、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协调度发展分析 |
五、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策略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研究思路和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 |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一、资源 |
二、资源型城市 |
三、资源丰裕度与资源开发度 |
第二节 相关理论 |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
二、经济增长理论 |
三、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
四、外部性理论 |
五、生命周期理论 |
六、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
第三章 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发展概述 |
第一节 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界定及分类 |
一、资源型城市中资源的含义 |
二、资源型城市的界定 |
三、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分类 |
四、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发展阶段 |
第二节 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发展现状分析 |
一、东北地区资源的基本特点 |
二、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形成发展历史 |
三、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的基本概况 |
四、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发展存在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东北地区资源诅咒效应验证及计量分析 |
第一节 资源诅咒初步验证 |
一、关键指标选取 |
二、资源型城市资源与经济关系初步验证 |
第二节 资源型城市资源诅咒效应识别 |
一、计量模型的理论前提 |
二、模型设置与变量选择 |
三、截面数据回归及分析 |
四、面板数据回归及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东北地区资源诅咒效应传导机制探讨 |
第一节 资源诅咒效应可能的传导机制 |
一、贸易条件恶化 |
二、价格波动 |
三、荷兰病效应 |
四、人力资本挤出 |
五、物质资本投资挤出 |
六、制度弱化 |
七、生态环境恶化及其他问题 |
第二节 资源诅咒效应传导机制统计描述 |
一、传导机制基本假设 |
二、相关变量选择 |
三、研究假设初步验证 |
第三节 资源诅咒效应传导机制计量分析 |
一、计量模型构建 |
二、计量结果及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协调度变化分析 |
第一节 协调度指标体系构建 |
一、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二、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
第二节 协调度评价方法 |
一、指标数据来源和采集 |
二、研究方法及模型构建 |
第三节 资源型城市系统协调度分析 |
一、资源型城市协调度时间演变分析 |
二、资源型城市协调度空间格局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策略 |
一、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
二、确立健全的产权制度和资源利用机制 |
三、提高政策质量,大力扶持私营和个体经济 |
四、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引进优秀人才 |
五、加强城市间合作,积极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 |
六、改善区位条件,完善基础设施 |
七、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恢复生态环境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一、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
二、论文创新点 |
三、研究不足及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政府办公立医院规模及财政补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价值 |
1.3.1 理论价值 |
1.3.2 实际运用价值 |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评述 |
1.4.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2章 研究框架设计 |
2.1 研究目标 |
2.2 研究内容 |
2.2.1 公立医院适宜规模及财政补偿机制的理论分析 |
2.2.2 公立医院的社会功能定位研究 |
2.2.3 湖南省公立医院的适宜规模分析 |
2.2.4 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的财政补偿机制研究 |
2.3 研究方法 |
2.3.1 社会调查法 |
2.3.2 统计分析方法 |
2.3.4 专家咨询法 |
2.4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
2.5 研究突破的重点和难点 |
2.5.1 拟突破的重点 |
2.5.2 拟突破的难点 |
第3章 公立医院适宜规模及财政补偿机制的理论基础 |
3.1 主要概念界定 |
3.1.1 健康 |
3.1.2 公立医院 |
3.1.3 医院适宜规模 |
3.1.4 公立医院财政补偿机制 |
3.2 我国政府办公立医院的理论依据及其责任边界 |
3.2.1 政府办公立医院的理论依据 |
3.2.2 我国政府办公立医院的现实困境及原因 |
3.2.3 政府办公立医院的责任边界 |
3.3 公立医院规模设置的理论依据 |
3.3.1 交易成本理论:公立医院纵向规模设置的关键理论 |
3.3.2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理论:公立医院横向规模设置的核心理论 |
3.4 公立医院财政补偿机制建构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
3.4.1 社会需求与产品属性理论:医院财政补偿机制构建的前提 |
3.4.2 市场失效与政府失效理论:医院财政补偿机制构建的基石 |
第4章 公立医院社会功能定位研究 |
4.1 公立医院社会功能的内涵 |
4.2 我国公立医院承担社会功能的现状 |
4.2.1 不同类型公立医院所承履的社会功能 |
4.2.2 不同等级结构公立医院所承履的社会功能 |
4.3 影响公立医院承担和实现社会功能的相关因素分析 |
4.3.1 医疗体制 |
4.3.2 医疗卫生政策 |
4.3.3 医疗服务市场竞争程度与公众期望值 |
4.4 新医改背景下我国公立医院的社会功能边界 |
4.4.1 不同类型公立医院的社会功能边界 |
4.4.2 不同等级公立医院的社会功能边界 |
第5章 湖南省公立医院发展的适宜规模分析 |
5.1 域内居民医疗服务需求总体情况 |
5.2 基于灰色模型GM(1,1)的株洲4县属医院病人总量预测 |
5.2.1 资料收集及处理 |
5.2.2 预测方法简介 |
5.2.3 预测过程及结果 |
5.2.4 讨论与建议 |
5.3 域内公立医院的相对效应评价 |
5.3.1 资料与方法 |
5.3.2 结果与分析 |
5.3.3 讨论与建议 |
5.4 域内公立医院规模预测值推算 |
5.4.1 域内公立医院总量规模 |
5.4.2 医院类型及医院等级规模 |
5.4.3 医院人力规模及床位规模 |
第6章 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财政补偿机制研究 |
6.1 湖南省公立医院财政补偿现状分析 |
6.1.1 政府对公立医院的直接财政补助明显不足 |
6.1.2 政府对公立医院的财政补助结构不合理 |
6.2 公平与平等视阈下的公立医院财政投入新理念 |
6.2.1 公平与平等的哲学本质及其与效率的关系 |
6.2.2 我国公立医院财政投入理念变迁及其影响 |
6.2.3 公平优先、兼顾平等的公立医院财政投入新理念 |
6.3 公立医院财政投入水平及投入机制研究 |
6.3.1 公立医院财政投入的依据及补偿方式简述 |
6.3.2 公立医院财政投入水平实证分析 |
6.3.3 测算过程及结果 |
6.4 结论与建议 |
6.4.1 预测方法 |
6.4.2 预测结果 |
6.4.3 医院财政补偿的政策建议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5)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背景和意义 |
一、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背景 |
二、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意义 |
第二节 资源型城市的问题 |
一、资源型城市的非专属问题 |
二、资源型城市转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三、资源型城市研究简要评价 |
第四节 研究方法、框架、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方法 |
二、论文的框架与内容 |
三、主要创新点 |
四、本文的几点不足 |
第二章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资源型城市的界定、分类与特点 |
一、资源型城市的概念 |
二、资源型城市的界定标准和数量 |
三、资源型城市的分类 |
四、国内资源型城市的特点 |
第二节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基本内涵及现实意义 |
一、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基本内涵 |
二、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现实意义 |
三、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基本特征 |
第三节 比较优势与资源诅咒问题 |
一、比较优势理论 |
二、对比较优势的挑战:资源诅咒 |
三、资源诅咒的发生机制:理论解释 |
四、制度与资源诅咒 |
五、资源充裕与经济增长的经验研究——比较优势陷阱还是制度诅咒 |
六、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 |
第四节 资源型城市的落后是否为资源诅咒 |
一、自然和地理因素分析 |
二、人口集聚因素分析 |
三、制度与政策因素分析 |
四、对资源型城市落后的原因总结 |
第三章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国际经验及借鉴 |
第一节 国外典型资源型城市转型案例 |
一、德国的鲁尔地区(煤城、钢城) |
二、法国洛林(煤炭、钢铁城) |
三、英国伯明翰(煤炭城) |
四、美国的匹兹堡(钢铁城) |
五、美国的休斯敦和洛杉矶(石油城) |
六、日本九州(煤炭、钢铁城) |
七、澳大利亚墨尔本和珀斯(金矿、综合矿城) |
第二节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比较研究 |
一、各国(地区)资源禀赋和战略 |
二、转型模式比较分析 |
三、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主要经验 |
四、对我国的若干启示 |
第四章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总体情况及相关政策分析 |
第一节 资源型城市的总体分布 |
第二节 资源枯竭试点城市转型发展的进展情况 |
第三节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及发展的总体情况和相关政策分析 |
一、中央出台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 |
二、省一级政府出台的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政策 |
三、中央及各省市开征的与资源型城市相关的税费政策 |
第四节 政策效果分析 |
一、18个资源枯竭型转型试点城市情况分析 |
二、山西实施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试点政策的效果分析 |
第五章 石油、煤炭等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主要实践与经验 |
第一节 阜新等资源型城市的转型经验 |
一、辽宁省阜新市的转型经验 |
二、吉林省辽源市的转型经验 |
三、安徽省淮北市的转型经验 |
四、安徽省淮南市的转型经验 |
五、黑龙江大庆市:最着名石油资源型城市的主动转型之路 |
第二节 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的主要规划发展思路借鉴 |
一、产业转型 |
二、体制机制建设 |
三、社会转型 |
四、生态环境 |
第三节 对其它资源型城市推进转型的启示 |
一、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主旋律 |
二、积极培育接续替代产业,推动经济转型 |
三、转型发展要特别注重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 |
四、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改善民生,是转型发展的归宿 |
五、自身努力和中央、省政府的外力支持相结合 |
六、体制机制建设是转型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 |
第六章 资源型城市转型及竞争力模式研究 |
第一节 资源型城市转型及竞争力提升模型及分析 |
一、国外城市竞争力理论模型 |
二、国内城市竞争力理论模型 |
三、对现有模型的小结 |
第二节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三个关键点 |
一、产业结构转型 |
二、整体社会转型 |
三、综合环境转型 |
第三节 资源型城市转型和竞争力提升的系统工程 |
一、三大关键转型的关系 |
二、一体化背景下的开放意识 |
三、扭转资源文化,建立科技文化和人才文化 |
四、政府制度保障 |
第四节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基本理念 |
第七章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 |
第一节 新兴主导产业的选择原则、选择误区及特点 |
一、新兴主导产业的选择原则 |
二、新兴主导产业的选择误区 |
三、新兴主导产业的特点 |
第二节 产业转型模式选择 |
一、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模式 |
二、产业转型模式选择须因地制宜 |
第八章 资源公平建设 |
第一节 资源公平的内涵 |
一、马克思的资源公平观点 |
二、亨利-乔治等人的土地资源公平观点 |
三、我们的资源公平观点 |
第二节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资源公平问题 |
一、资源型城市向发达地区和央企等利益主体流失经济利益 |
二、资源红利在普通居民和少数暴利群体(矿老板现象)的分配不均 |
第三节 资源性产品的价值补偿 |
一、价值补偿的理论基础 |
二、资源开发补偿现状 |
三、我国资源开发补偿制度缺陷 |
第四节 以更大的勇气推进改革,加快资源公平的体制机制建设 |
第九章 近中期改善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建设高效率和服务型政府,改善经济发展环境 |
一、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升政府服务水平 |
二、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
三、健全财政预算体制,打造民生型财政 |
第二节 健全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财政和投资政策支持体系 |
一、中央和省加大对资源型城市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 |
二、中央和省级政府加大对资源型城市的专项支持倾斜力度,减少专项配套 |
三、利用国债资金和中央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的扶持政策 |
四、调整和完善可持续发展基金分成和使用办法 |
第三节 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为转型提供更多正向激励 |
一、加快税制改革,增加绿色税种,加快结构性减税 |
二、加快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地方市政债先行先试 |
三、在资源型城市试点建立资源型经济转型政策性金融机构 |
四、给予资源型城市一定的政策先行先试空间 |
五、建立健全接续替代产业发展的扶持机制 |
六、建立资源合理开发和生态补偿机制 |
第四节 突破瓶颈制约,为实现经济转型提供更大政策空间 |
一、投资项目审批政策 |
二、调整区划政策,适度推进区域合并 |
三、推进土地制度改革 |
四、增强科技创新和人才的支撑作用 |
五、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6)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论文的框架结构 |
1.5 论文的创新点及不足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3 评述 |
3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界定及经济学分析 |
3.1 可持续发展与金融可持续发展 |
3.2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 |
3.3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分析 |
4 国际微型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实践及启示 |
4.1 国际微型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典型模式 |
4.2 国际微型金融典型模式比较 |
4.3 国际微型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
5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现状分析――以山东省为例 |
5.1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试建背景及发展进程 |
5.2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种类及特征 |
5.3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现状分析 |
6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
6.1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6.2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以小额贷款公司为例 |
6.3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能力低下的原因探析 |
7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
7.1 增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 |
7.2 优化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外部环境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 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 2 村镇银行发展情况调查提纲 |
致谢 |
(7)我国民营书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二章 民营书业的发展脉络 |
第一节 “民营书业”的缘起 |
第二节 民营书业产生的背景 |
一、社会思潮的引领 |
二、资本运行的转型 |
三、人文观念的变化 |
四、国有市场的局限 |
五、印制技术的进步 |
第三节 民营书业的发展轨迹 |
一、改革开放前的民办出版活动 |
二、民营书业的再生(1979~1984) |
三、民营书业的初长(1985~1989) |
四、民营书业的整治(1990~1995) |
五、民营书业的繁荣(1996~2002) |
六、民营书业的转折(2003~2005) |
七、民营书业的滞涨(2006~2008) |
八、民营书业的复兴(2009至今) |
第三章 民营书业的发展优势 |
第一节 民营书业的存在模式 |
一、民营图书公司 |
二、民营书店 |
三、民营发行企业 |
第二节 民营书业的发展优势 |
一、敏锐的反应能力 |
二、人性化的服务理念 |
三、多样化的营销手段 |
四、特色化的经营策略 |
第四章 民营书业的价值分析 |
第一节 演绎文化交响 |
一、丰富图书市场 |
二、引领阅读时尚 |
三、推进中国文化“走出去” |
第二节 繁荣经济舞台 |
一、增强综合国力 |
二、创造就业市场 |
三、丰富经济理论 |
四、带动相关行业发展 |
第三节 活跃出版市场 |
一、优化出版政策环境 |
二、产生“狼来了”效应 |
三、催生优秀出版人才 |
第五章 民营书业的发展瓶颈及对策 |
第一节 民营书业发展的瓶颈 |
一、政策滞后 |
二、人才匮乏 |
三、资金短缺 |
四、管理效率低 |
五、诚信缺失 |
六、企业规模小 |
第二节 民营书业发展的对策 |
一、加大政府支持 |
二、加强人才培养 |
三、开拓融资渠道 |
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五、构建诚信体系 |
六、走规模扩张之路 |
七、打造企业品牌 |
八、向数字出版转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8)吉林省小企业生成发展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方法和内容安排 |
第三节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文献综述和主要概念界定 |
第一节 相关研究理论综述 |
第二节 主要概念的界定 |
第三节 小企业的区域社会定位 |
第二章 小企业生成发展机理研究 |
第一节 小企业生成机理 |
第二节 区域小企业发展机理研究 |
第三章 国内外区域小企业生成发展的比较分析 |
第一节 国内发达地区小企业的生成 |
第二节 发达国家和地区小企业的生成发展 |
第三节 对吉林省小企业生成发展的启示 |
第四章 区域小企业生成发展模式的构建和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吉林省小企业生成和发展的初步调查 |
第二节 小企业生成发展模型的构建 |
第三节 案例分析 |
第五章 吉林省小企业二元机制的培养与环境条件的改善 |
第一节 内生机理方面 |
第二节 环境和条件方面 |
第三节 集聚和集群方面 |
第六章 吉林省小企业生成发展的主要对策 |
第一节 抓住历史发展机遇 |
第二节 积极创新 |
第三节 培育生成发展环境 |
结论和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存在的不足 |
第三节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
(9)近代苏南企业集团的一体化战略研究(1895-1937) ——以近代中国企业战略史为视角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索引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状况 |
三、概念界定 |
1. 地域及时间范围 |
2. 企业及企业集团 |
3. 企业战略 |
4. 一体化及一体化战略 |
四、研究方法 |
1. 相关资料 |
2. 研究思路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战略形成——近代苏南企业集团一体化战略形成的历史环境和进程 |
第一节 近代苏南企业集团一体化战略形成的历史环境 |
一、世界各国企业一体化战略的潮流 |
二、中国民营企业一体化战略的趋势 |
三、企业一体化意识及近代话语表达 |
1. 一体化意识的来源 |
2. 一体化的近代认识 |
3. 一体化战略模式和蓝图的构想 |
4. 一体化意识的制度化体现 |
第二节 近代苏南企业集团一体战略形成的历史进程 |
一、第一阶段:蓄力准备 |
1. 战略环境:发展氛围好转,经济基础雄厚 |
2. 战略任务:资金转入,经验积累,模式初探 |
3. 发展特点:传统经济盈利为主要来源 |
二、第二阶段:横向为主 |
1. 战略环境:市场需求普遍扩大 |
2. 战略态势:横向一体化战略为主要形式 |
3. 发展特点:摆脱政府依赖,实现自主发展 |
三、第三阶段:纵横并重 |
1. 战略环境:险象环生,机遇仍存 |
2. 战略态势:棉纺织纵向和缫丝横向并重发展 |
3. 发展特点:中型企业集团为主要规模级别 |
第二章 战略实施(上)——对近代苏南企业集团横向一体化战略的考察 |
第一节 区域垄断:永泰缫丝集团的一元横向一体化战略 |
一、战略发展的两次高潮 |
1. 薛南溟时期(1896 年至1925 年) |
2. 薛寿萱时期(1926 年至1937 年) |
二、战略实施的特点 |
1. 源供体系:一元横向一体化战略的扩张基石 |
2. 跨国外销:一元横向一体化战略的产品出路 |
第二节 棉粉联营:荣氏集团的二元横向一体化战略 |
一、战略实施步骤:先粉后棉 |
二、战略的具体实现 |
1. 横向各单位的实现情况 |
2. 横向一体化的实现方式 |
3. 横向一体化的资金运作 |
4. 供销纵向一体化的配合行为 |
三、战略实施的特点 |
1. 无限公司:二元横向一体化战略的组织形式 |
2. 举债扩张:二元横向一体化战略的资金来源 |
3. 棉粉联营:二元横向一体化战略的关联模式 |
第三节 多角经营:周氏、杨氏、唐蔡集团的多元化战略 |
一、周氏集团的战略实现及评价 |
1. 战略的具体实现 |
2. 战略实施的分析与评价 |
二、杨氏集团的战略实现及评价 |
1. 战略的具体实现 |
2. 战略实施的分析与评价 |
三、唐蔡集团的战略实现及评价 |
1. 战略的具体实现 |
2. 战略实施的分析与评价 |
四、多元化战略实施的整体评价及展望 |
第三章 战略实施(下)——对近代苏南企业集团纵向一体化战略的剖析 |
第一节 部分民族染织厂联营纺纱的动因分析 |
一、细纱交易中存在的问题 |
1. 抵制日货冲击日纱垄断下的细纱交易 |
2. 民族纱厂细纱产能有限 |
3. 细纱交易中的一般性问题 |
二、民族染织厂的应对措施 |
1. 折中式交易办法 |
2. 欺瞒式交易行为 |
3. 联营纺纱的战略 |
第二节 纺织染联营:大成纺织印染集团的纵向一体化战略 |
一、战略的选择及进程 |
1. 以织布生产为战略突破口 |
2. 建立纵向一体化战略体系 |
3. 拓展纵向一体化战略纵深 |
二、战略实施的特点及评价 |
第三节 往返延伸与单向推进:纺织染联营的两种路径 |
一、织布与纺纱:不同的战略入口 |
二、往返延伸与单向推进:不同的战略线路 |
三、反超与落后:不同的战略效果 |
四、两种路径存在的多种情况 |
第四节 铁棉联营:光裕集团的产用纵向一体化战略 |
一、战略的具体实现 |
1. 确立棉纺织机器修造的战略基点 |
2. 建立产用纵向一体化的战略体系 |
3. 扩大产用纵向上游和下游的规模 |
4. 经营房地产业务的同步配合行为 |
二、战略实施的分析及评价 |
1. 困境之中的突围 |
2. 成功背后的隐患 |
3. 消除隐患的转机 |
4. 战略选择的失误 |
第四章 战略评价——对近代苏南企业集团一体化战略效应和特点的分析 |
第一节 正向效应分析 |
一、横向一体化战略的正向效应 |
1. 规模经济效应 |
2. 范围经济效应 |
3. 内部协同互助 |
4. 规避萎缩与分散风险 |
5. 改善和运用市场 |
二、纵向一体化战略的正向效应 |
1. 节省交易成本 |
2. 防止机会主义 |
3. 缓解供产销矛盾 |
4. 获得更高利润率 |
5. 提高差别化能力 |
6. 产生防御效应 |
第二节 负向效应分析及其应对措施 |
一、横向一体化战略的负向效应 |
1. 管理成本增加 |
2. 过度资源投入 |
3. 不经济互助行为 |
二、纵向一体化战略的负向效应 |
1. 生产管理成本问题 |
2. 生产平衡问题 |
三、应对措施 |
第三节 战略特点分析 |
一、战略特点:追赶性、自主性、多样性 |
二、对追赶性的重点分析 |
1. 选择追赶的必要性 |
2. 实施追赶的可行性 |
3. 进行追赶的机遇 |
三、战略成就 |
结语: 对近代中国企业战略史研究的初步思考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中国工业节能减排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选题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节能减排效率的界定 |
1.1.3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节能减排文献综述 |
1.2.2 国内节能减排文献综述 |
1.2.3 对现有国内文献的评述 |
1.3 研究思路和内容安排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节能减排的理论基础 |
2.1 节能减排的微观理论基础 |
2.1.1 外部性理论 |
2.1.2 公共产品理论 |
2.2 节能减排的宏观理论基础 |
2.2.1 经济增长理论 |
2.2.2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4 循环经济理论 |
第3章 我国工业发展面临能源与环境现状 |
3.1 我国工业发展面临的能源现状 |
3.2 我国工业发展面临的环境现状 |
3.3 我国工业发展面临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和机遇 |
3.3.1 对中国发展带来的挑战 |
3.3.2 对中国发展带来的机遇 |
3.4 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我国工业节能减排 |
第4章 工业企业节能减排微观机制分析 |
4.1 引言 |
4.2 节能减排模型理论分析 |
4.2.1. 假设 |
4.2.2. 建立模型与理论分析 |
4.2.3. 进一步理论分析 |
4.3 企业节能减排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1 调研对象与实施过程 |
4.3.2 调研结果统计分析 |
4.3.3 企业节能减排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
4.4 主要结论与启示 |
第5章 我国省际工业节能减排效率及影响因素探析 |
5.1 前言 |
5.2 模型、变量与数据 |
5.2.1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节能减排效率模型 |
5.2.2 变量与数据 |
5.3 各地区工业节能减排效率评价 |
5.3.1 各省工业节能减排效率值 |
5.3.2 中国区域工业节能减排效率的动态分析 |
5.3.3 中国区域工业节能减排效率的收敛性检验 |
5.4 节能减排效率影响因素的经验研究 |
5.4.1 变量及数据说明 |
5.4.2 模型设定与估计 |
5.5 结论与启示 |
第6章 我国工业行业环境技术效率差异及成因分析 |
6.1 引言 |
6.2 研究方法 |
6.2.1 环境技术 |
6.2.2 方向性距离函数与环境技术效率 |
6.3 变量及数据的说明 |
6.4 我国工业环境技术效率的测算与协调程度评价 |
6.4.1 我国工业行业环境技术效率的测算与比较 |
6.4.2 工业行业环境技术效率的收敛性检验 |
6.5 我国工业行业环境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6.5.1 变量及数据说明 |
6.5.2 计量模型的设定与检验 |
6.5.3 回归结果及解释 |
6.6 结论与启示 |
第7章 我国工业行业节能减排效率及潜力分析 |
7.1 引言 |
7.2 节能减排效率模型 |
7.3 变量和数据说明 |
7.4 业行业节能减排相对效率及潜力分析 |
7.4.1 工业行业节能减排相对效率评价 |
7.4.2 工业行业的节能减排潜力与重点行业的评价 |
7.5 工业行业增长与环境规制的经验分析 |
7.5.1 变量和数据的说明 |
7.5.2 变量的检验 |
7.5.3 参数估计 |
7.6 结论与启示 |
第8章 我国重点行业节能减排形势分析 |
8.1 电力工业节能减排现状及应对措施 |
8.1.1 电力工业节能减排现状 |
8.1.2 电力行业发展节能减排存在问题及措施 |
8.2 钢铁工业节能减排现状及应对措施 |
8.2.1 钢铁行业节能减排现状 |
8.2.2 钢铁工业节能减排存在问题及建议 |
8.3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节能减排的现状与应对措施 |
8.3.1 有色金属工业节能减排的现状 |
8.3.2 有色金属工业节能减排主要问题及措施 |
8.4 中国化学原料工业节能减排现状与应对措施 |
8.4.1 化学原料工业节能减排现状 |
8.4.2 化工行业节能减排主要问题及建议 |
8.5 中国建材工业节能减排现状与应对措施 |
8.5.1 建材工业节能减排现状 |
8.5.2 建材工业节能减排主要问题及建议 |
第9章 结论与建议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推动我国工业节能减排的几点建议 |
9.3 有待深入的问题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四、经济学家9问民营经济生存与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民营企业的A农商行信贷风险评价[D]. 申立东. 河北地质大学, 2020(05)
- [2]企业研发区域边界拓展、启发式规则与创新持续性[D]. 贾建林.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3]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资源诅咒效应及协调发展研究[D]. 黄悦.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4)
- [4]政府办公立医院规模及财政补偿研究[D]. 刘飞跃. 中南大学, 2013(02)
- [5]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政策研究[D]. 曾万平.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3(12)
- [6]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D]. 郭军. 山东农业大学, 2013(05)
- [7]我国民营书业发展研究[D]. 焦健. 湖南师范大学, 2012(01)
- [8]吉林省小企业生成发展机理研究[D]. 高兴野. 东北师范大学, 2011(06)
- [9]近代苏南企业集团的一体化战略研究(1895-1937) ——以近代中国企业战略史为视角的探讨[D]. 赵伟. 苏州大学, 2011(06)
- [10]中国工业节能减排效率研究[D]. 刘玮. 武汉大学, 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