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色彩看英汉国俗语义的差异(论文文献综述)
姜露露[1](2021)在《现代汉语动源称谓语研究》文中提出
刘柱[2](2020)在《文化视角下对外汉语色彩词的教学探究》文中研究说明汉语色彩词以其在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复杂性、常用性、重要性、特殊性和丰富性的"五性"特点决定了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文章从文化视角出发针对当前对外汉语色彩词的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中有可能对二语学习者产生偏误或文化冲突的文化因素,探讨并提出如何在对外汉语色彩词文化教学中运用词汇习得规律进行对外汉语教学的策略,从而为对外汉语中色彩词教学提供借鉴,并帮助汉语作为二语学习者更好的学习汉语色彩词。
郭佳兴[3](2020)在《汉语褒贬陪义及其辞书标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汉语语义褒贬的研究一直有较高的关注度,整体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随着我们对语义研究的层层深入,原有的研究理论和成果难以完全解释语义褒贬在词汇层面呈现出来的特殊性,词义褒贬问题仍然有一定的研究空间和价值。词义的褒贬究竟该如何界定,词的基本意义之外的褒贬语义特征该用何术语指称,是否有其独特的组合特征和演变路径,以何种方式呈现在辞书当中,词的两种语义褒贬现象之间有无特殊的关联,这些问题的解决既有利于语义学研究的深入,同时对辞书编纂、二语教学、汉外翻译等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本研究涉及共时和历时两个层面,在组合和聚合的整体坐标上研究词义,在处理具体的问题时定性考察与定量考察相结合、静态描写与动态考察相结合、分类统计与对比分析相结合,在对语言充分静态描写的基础上辅之以形式化手段,借助辞书及语料库,首先将研究对象进行了重新的界定和定称——褒贬陪义,主要的研究内容可大致分为两部分,即本体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具体如下:正文的第一至三章主要是褒贬陪义的本体性研究。由于褒贬陪义自身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以往在教学或研究中往往以“约定俗成”之名而一笔带过,较少有针对性的深入的探究。本研究以《现代汉语词典》中收录的带有褒贬陪义的词为语料,在对语料进行充分描写的基础上,对褒贬陪义重新进行界定、分类,并对其存在的形态和标记进行分类描写,探索褒贬陪义的性质,并对其独特的层次性进行了专题式探究。在聚合研究的基础上,尝试对褒贬陪义进行组合研究,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对褒贬陪义的组合研究区分义位的外部组合及内部组合,从义位和义丛两个层面综合分析其组合特征,语义分析和语法分析相结合。以上涉及到的各层面的问题均为褒贬陪义的共时性研究,主要考察褒贬陪义在现代汉语中的特征,在现代词汇语义学中,词汇的研究纵横两项综合比较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只有将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相结合才能看到词汇的全貌。在对褒贬陪义的本体性研究中,对褒贬陪义的历时性演变的考察是另一个重点,借助语料库和辞书,基于功能主义从认知的角度重点讨论了褒贬陪义演变的路径、原因等问题,发现了褒贬陪义单向式和回环式独特的演变路径,并从语言和非语言角度分析了褒贬陪义演变的动因。正文的第四至五章是对褒贬陪义的应用性研究。辞书编纂既是语言学理论的创新也是应用,本研究中除对褒贬陪义的本体性研究外,还考察了褒贬陪义的辞书标注情况,结合语言实际,重点考察了普通语文词典和外向型学习词典对褒贬陪义词的收词、标注及配例的情况,第四章主要涉及普通语文性词典,对其中较有代表性的《现汉》进行了短期的梳理,对比了第5至7版的标注情况,对辞书中的标注特征及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了客观的描述,并给出了合理化的修改意见。第五章主要考察了《现代汉语学习词典》和《商务馆学汉语词典》对褒贬陪义的标注情况,作为外向型学习词典的代表,两部词典在标注的数量、方式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差异,汲取两部词典各自呈现出来的特点,提出了外向型学习词典对褒贬陪义的标注建议。
林银贞[4](2019)在《基于语料库的汉泰颜色词“黄”隐喻与转喻对比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从概念隐喻与转喻出发,基于汉泰两个语料库,对汉泰基本颜色词"黄"的隐喻与转喻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汉语"黄"的隐喻比泰语的内容更丰富,而泰语"黄"的概念转喻的能产性明显高于隐喻义。汉泰基本颜色词"黄"隐喻与转喻的共性也体现出的汉泰两国人民的基本认知体验具有普遍性,其差异性源于地域环境及文化背景的不同。最后本研究对汉泰语颜色词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
吕庆庆[5](2018)在《“右”的中英语义分析及文化阐释》文中提出方位“右”作为一个空间方位概念存在的同时,其背后也包含着深刻的文化含义。本文以中国和英国作为文化背景,选择了汉语中的“右”和英语中的“right”作为分析对象,对两者的辞典释义进行整理、列举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右”和“right”在汉文化和英国文化中所包含的文化事实进行了列举和阐释。最后对于中英文化中“右”和“right”的不同文化含义进行了差异成因分析。当作为一个语言符号,我们发现“右”在汉语和英语都备受喜爱和青睐,“右”和“right”除了以方位义出现,还包括了其他丰富的语义;当作为一个文化符号,“右”在古代中国文化有着不同的尊卑现象,“尊右”和“卑右”在不同的场合下都可能出现。在英国文化中,“right”有着较为崇高的地位,英国文化中普遍以“右”为尊,认为“右”祥瑞。
聂志[6](2018)在《晚清贵阳方言研究 ——以法国传教士童保禄所着汉语文献为依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南官话“地跨九省区,人口两亿七”,是现代汉语分布地域最广、使用人口最多的次方言。贵州地处西南官话的十字路口,研究整个西南官话离不开贵州这个中心环节。贵阳作为贵州的中心600多年,贵阳方言一直是贵州方言的代表,因此,对贵阳方言的研究尤其重要。但长期以来,由于历史资料的匮乏,对贵阳方言的研究多停留在共时层面的描写,历时的研究少有人触及。本文根据晚清在黔法国传教士童保禄所着汉语文献,从语音、词汇、语法、语用等方面对晚清贵阳方言进行描写,并进行必要的比较,重点在于探讨100多年来贵阳方言的发展变化。本文分六章。第一章绪论,首先简要介绍官话到贵阳方言的大致情况,接着介绍与本文有关的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意义、材料、方法等,并论证童保禄记录的就是当时的贵阳方言。第二章讨论语音。归纳文献记录的音系,语音变化,并将该音系与同时期有关文献记录的南北官话音系进行对比,探讨其异同。将该音系与今贵阳方言音系对比,探讨100多年来语音的演变。第三章讨论词汇。总结提取的方言词汇特点,并进行历时比较,还对方言常用词和俗语进行研究。第四章讨论语法。探讨了构词法,重点是同义异序词,儿个方言词的用法,以及一些句法结构和疑问句型。第五章讨论语用。从广义的方言角度,分析童着的会话,探讨称谓与交际用语,以及语用的文白差异。第六章强调文献的学术价值。认为它对方言史及汉语史研究、汉语接触史研究、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等方面都有价值,也指出了它的历史局限性,最后对本文的研究结论进行总结。
秦志君[7](2018)在《现代汉语ABB式颜色词研究》文中提出现代汉语中有许多ABB式颜色词语,但目前学界对现代汉语ABB式颜色词语的专门研究还比较少。论文以“表里值”小三角为基本框架,共分五章,对该类范畴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考究。第一章重点回顾了与ABB式颜色词语相关的重要成果和目前研究存在的主要不足,以及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语料来源情况。第二章提出了一个ABB式颜色词语表分析框架,把ABB式颜色词二分为A部分和BB部分,并依据该语表分析框架,对它们进行重新分析归类;还讨论了 ABB式颜色词语的两大组成部分的特点、ABB式颜色词语在句中的语法功能。第三章从语义地位、语义指向、量性特征等方面对ABB式颜色词语的语里意义进行了具体探讨。第四章从韵律效果、修辞功用、语体分布、性别差异等角度对ABB式颜色词语的语用价值做了比较全面的考察。第五章简要总结了现代汉语ABB式颜色词语在语表形式、语里意义、语用价值三个方面所呈现的一系列语言属性特征。研究初步得出了以下结论:1、我们观察到13类ABB式颜色词语的结构形式。在ABB式颜色词语中,黑、白、红、黄、绿、灰、蓝等语词较多出现在A位置上,而褐、橙、棕、赤、苍等则很少出现在A位置上。BB部分与A部分的语法关系有复合词内部的结构关系和派生词内部的结构关系两类。复合词内部的结构关系主要是联合式结构,其次有主谓式、偏正式以及正偏式。派生词内部的结构关系也就是词根与词缀的附加关系。ABB式颜色词语一般与结构助词“的”(或“地”)一起,在句中主要用于充当定语、谓语、状语、补语等。含有ABB式颜色词语的多重定语大多只是二重的,ABB式颜色词语更倾向于在多重定语的序列中被前置。单音节词一般不与ABB式颜色词语同时出现在多重定语之中。2、根据A和BB在整体中的不同语义地位,以及二者的语义类别差异,ABB式颜色词语在逻辑上可分为12种情形,但实际语言中只有8种情形。ABB式颜色词语、A部分、BB部分三者的语义指向情况有五种:A和BB都指向C;A指向C,BB无语义指向;A指向C,BB指向A;A指向BB,BB指向C;A指向C,BB可指向C或A。ABB式颜色词语的量性特征有程度增加、程度不变两种情形。ABB式颜色词语没有文化内涵义;若令颜色义记为非空集合P,量性特征记为非空集合Q,文化内涵义记为集合R,主观评价义记为集合S,P、Q、R、S外的所有语义类别的语义记为集合T,ABB式颜色词语的语义集合记为U,某个具体的ABB式颜色词语的语义记为u1,则u1∈U,U=PUQU(R∩(?))UTUS。3、ABB式颜色词具有很浓的节奏韵味和音响色彩和很强的修辞功用,可以形象生动地描摹各种色彩,对颜色进行精确描写和表达,形象性与生动性非常强,能诱发人们丰富多样的形象情境联想,渲染出一种特殊形象、氛围或情境,暗示某种思想感情、主观倾向;ABB式颜色词因其鲜明的描绘属性和生动的形象色彩,多分布于文艺语体,在科技语体中分布很少;女性作家比男性作家要更多地使用的ABB式颜色词,这种差异可以从生理基础、心理特征、社会性别等方面进行解释。
王芯兰(Kwanganlaya Ounpipat)[8](2017)在《汉语与泰语基本颜色词的文化内涵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都离不开颜色和颜色词,颜色词是语言词汇中非常有特色的一类词,它不但承载着颜色基本义,还有特殊的象征意义。由于中泰两国的民族历史、地理气候、文化习俗以及生活习惯有所不同,汉语和泰语中的颜色词象征功能也不尽相同。如,汉语与泰语的黄色都象征宗教,但是象征的宗教却不尽相同,在汉语中象征佛教和道教教,泰语则是只象征佛教。本文将汉泰两种语言的颜色词语义进行比较,并从文化内涵视角,探讨汉泰颜色词的文化意义及其象征功能。本文以汉语与泰语中的黑、白、红、黄、绿、蓝、紫、灰等基本颜色词为研究对象。本文的内容共分五个部分:第一章是绪论部分,通过分析国内外在颜色词研究的现状,确立本文的研究意义、内容及方法;第二章对颜色词进行论述,阐述颜色词相关的主要理论及颜色词与文化的关系;第三章探讨了汉语与泰语中八种基本颜色词的文化内涵意义,并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了汉语与泰语颜色词在联想意义上的异同;第四章是汉语与泰语颜色词带有反应文化的影响;第五章是结论,总结全论文的研究内容。本文发现,汉语与泰语颜色词都非常丰富,并各有特色。这些颜色词的意义包括基本意义及引申意义,基本意义表示颜色本身的意义,而引申意义往往具有文化特色的内涵。中、泰两国的民族对于颜色词的使用有同有异。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的语义异多于同。如,汉泰都使用黑和白比喻是非、对错、善恶,但有明显的不同之处;汉语中的红色,可以表示女人、爱情、好运、受欢迎的涵义,泰语却没有类似的比喻,在泰语中红色常用来比喻人的性格、事情的结果、金钱、重要性的意义。本文从文化视角探讨了颜色词与民俗风情、宗教信仰、社会地位、外来文化的关系等特点分析,能进一步精确地理解两种语言的颜色词的文化内涵,从而减少语言词汇使用的误解。
吴静子[9](2017)在《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中国风景概念史研究(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的风景审美文化,是华夏民族的智慧结晶。中国古文献源远流长,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及其宝贵智慧,其精髓就是要把握中国古人的思维方式及思维规律。深入而系统地研究中国古人的思维方式及其规律,对全面掌握中国风景概念发生发展的历程及蕴含于其中的审美意蕴至关重要。从世界格局来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文化景观”概念,与中国传统风景审美观中人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和谐共生的理念及重视主客观和谐统一的整体思维相契合,也正是中国风景审美观中物我相携、情景交融审美意蕴的集中体现。而近些年,中国的学术界为确立与西方“Landscape architecture”相对应的学科名称展开持久的分歧和争论,虽然客观上推进了相关历史资料的研究,但对于风景概念与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之间的渊源关系却少有人涉及,更未有人从思维规律的层面来观照中国古人的风景审美志趣,对风景概念的产生、发展和形成过程进行系统的梳理。而这正是本文试图要阐述和证明的。概念是思维观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能反映事物特有属性的思维形态。也就是说,在中国古人的风景概念形成之时(远至上古时期),先民们潜藏的风景审美行为和朴素的风景审美意识即已产生。因此,要厘清中国的风景概念,首先要从早期潜藏的风景审美行为和审美意识谈起。本文选取先秦至魏晋南北朝为研究时段,因为这段时期是中国风景概念从发生到发展再到成熟的重要时期,并为后世风景概念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中国的风景概念自发生起始,就伴随有一批关键性语词的变化和发展,而语词正是中国古人思维规律与审美意识的文本性载体。想要全面系统地梳理中国的风景概念史,对相关语词进行系统而全面的分析研究是至关重要的。除此之外,关键点还在于研究和梳理蕴含于其中的思维方式、思维规律以及在此种思维模式影响下形成的审美观念、审美理论以及审美志趣等等。本文致力于从古迹、案例和文献中挖掘和研究风景概念相关语词的特性及蕴含于其中的思维规律、审美意蕴,以厘清中国风景概念的发展脉络和各个历史时期的最显着特征,并凸显其“人文与自然有机统一”的审美特性,而这也正是中、西方文化及思维方式的最本质区别。文章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文章主要通过风景概念相关语词的统计分析,证实当代风景园林专业以“风景”语词表达风景概念的合理性,并对风景及其同义语——山水的词源进行深入细致的探究;第二部分为第二章至第四章,通过对风景相关案例、重要历史文献及历史文化思潮等的详细剖析,深度阐释中国古人风景审美观念的发生、发展和各个历史时期的表现状态。
王艺璇[10](2017)在《紫色系中国传统服用色文化、染色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以传统时代(天然染色时代)紫色系中国服饰色彩为研究对象,在紫色系色名系统、紫色系色彩文化及色彩制度、紫色系流行现象、紫色系传统染色技术、紫色系传统色彩设计特征这五个方面,对单一色系进行系统的、跨学科的研究及分析。紫色系色名系统研究,通过广泛的文献检索,从语言学、历史学角度进行分析。紫色系传统染色研究,通过对重要传统紫色系植物染材、染色方法进行史料梳理、多变量染色实验研究,推断历史上紫色的染色与应用情况,并得到与传统色名对应的色相数据。紫色系色彩文化、制度、流行传播,则主要借助文献研究,按照历史脉络进行纵向梳理和比较,梳理历代紫色在服制中的运用情况,提炼出社会思想等因素对紫色色彩文化的影响。紫色系传统设计的研究,通过分析纺织品文物样本中的图形设色,归纳传统紫色系的搭配方式。本文主要结论是,中国历史中紫色是一个具有矛盾象征意义的色彩。汉族民间自然崇拜及道家、道教文化推崇紫色,以紫色象征宇宙间最崇高的存在,并设有一系列紫色图腾;儒家给色彩赋予伦理评价和主次之序,形成正间色概念,视紫色为夺正的间色,赋予其负面意义。在上千年的服制演变中,两种价值观的影响力起伏导致了紫色在服制中截然不同的等级象征。中国紫色文化兴盛的隋、唐、宋时期,对周边国家如日本、朝鲜半岛的文化影响深远,形成了紫色文化的对外输出。中国传统染紫染材主要有紫草、苏木、蓝靛、红花等,各有其对应的色相、影响染色的相关条件。不同染材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经济价值侧面反映出历史中紫色流行的变化。
二、从色彩看英汉国俗语义的差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色彩看英汉国俗语义的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2)文化视角下对外汉语色彩词的教学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对外汉语色彩词的教学研究现状 |
(一)对外汉语色彩词教学应用研究 |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语义、语构、语用的文化因素影响研究 |
(三)对外汉语教学中语义对比研究 |
二、对外汉语色彩词文化教学分析 |
(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1. 原则贯彻不够,内涵传授肤浅 |
2. 讲解肤浅、缺乏系统 |
(二)教学问题产生的原因 |
1. 主观原因——学习者 |
2. 客观原因——教学者 |
三、对外汉语色彩词文化教学策略 |
(一)建构教学 |
(二)比较教学 |
(三)分层教学 |
四、结语 |
(3)汉语褒贬陪义及其辞书标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
六、论文主体框架设想 |
第一章 褒贬陪义的界定及标记 |
第一节 褒贬陪义的界定 |
第二节 褒贬陪义的存在形态和标记 |
第二章 褒贬陪义的性质 |
第一节 褒贬陪义的性质概说 |
第二节 褒贬陪义的层级性 |
第三章 褒贬陪义词的组合及演变 |
第一节 褒贬陪义词的内部组合 |
第二节 褒贬陪义词的外部组合 |
第三节 褒贬陪义的演变 |
第四节 褒贬陪义演变的原因 |
第四章 普通语文辞书褒贬陪义的标注 |
第一节 普通语文辞书褒贬陪义词收录情况 |
第二节 普通语文辞书褒贬陪义标注情况 |
第三节 普通语文辞书褒贬陪义词配例情况 |
第四节 普通语文辞书褒贬陪义标注存在的问题 |
第五章 外向型学习辞书褒贬陪义的标注 |
第一节 外向型学习辞书褒贬陪义词收录情况 |
第二节 外向型学习辞书褒贬陪义标注情况 |
第三节 外向型学习辞书褒贬陪义词配例情况 |
第四节 外向型学习辞书褒贬陪义标注建议 |
结语 |
一、本研究已解决的问题 |
二、本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附录一 《现汉》所收褒贬陪义词表 |
附录二 《商务馆》所收褒贬陪义词表 |
附录三 《学习词典》所收褒贬陪义词表 |
附录四 《商务馆》未收褒贬陪义词表 |
附录五 《学习词典》未收褒贬陪义词表 |
致谢 |
(4)基于语料库的汉泰颜色词“黄”隐喻与转喻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 言 |
二、研究综述 |
(一)颜色词的认知研究 |
(二)汉外颜色词隐喻与转喻的认知对比研究 |
三、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语料来源 |
四、汉语基本颜色词“黄”隐喻与转喻 |
(一)隐喻 |
1.状态域 |
2.结果域 |
3.经验域 |
(二)转喻 |
1.种族域 |
2.建筑域 |
3.精神域 |
五、泰语基本颜色词“”的隐喻与转喻 |
(一)隐喻 |
(二)转喻 |
1.宗教域 |
2.政治域 |
3.种族域 |
六、汉泰基本颜色词“黄”隐喻与转喻的共性与个性 |
(一)共性 |
1.状态域。 |
2.种族域。 |
(二)差异性 |
1.状态域。 |
2.结果域。 |
3.经验域。 |
4.精神域。 |
1.宗教域。 |
2.政治域。 |
七、结 语 |
(5)“右”的中英语义分析及文化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现有研究概说 |
第二节 选题意义和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汉语辞典中“右”的语义分析 |
第一节 “右”的辞书语义整理 |
第二节 “右”的语义分类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英汉辞典中“Right”的语义分析 |
第一节 英汉辞书中“Right”的释义分析 |
第二节 “Right”的参构词分析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文化中“右”的文化阐释 |
第一节 古代政治场的“右”与权位尊卑 |
第二节 风俗文化中的“右”与礼俗 |
第三节 宗教文化中的尚“右”观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英国文化中“Right”的文化阐释 |
第一节 “Right”与英国政治场 |
第二节 “Right”与英国风俗 |
第三节 “Right”与英国宗教文化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英方位词“右”的文化异同对比 |
第一节 “右”与“Right”语义异同对比 |
第二节 权力崇拜中共同的以“右”为尊 |
第三节 中英“右”的文化差异成因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晚清贵阳方言研究 ——以法国传教士童保禄所着汉语文献为依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官话与西南官话 |
一、官话 |
(一) 汉语共同语的源流 |
(二) 官话的含义 |
二、西南官话 |
(一) 方言及官话视野中的西南官话 |
(二) 西南官话概述 |
第二节 贵阳市及贵阳方言 |
一、贵阳市概况 |
二、贵阳的建制沿革 |
三、贵阳的语言变迁与贵阳方言的形成 |
第三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现状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一) 对晚清西南官话文献的语言研究 |
(二) 对清末民国贵阳方言的记录和研究 |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 |
一、研究材料 |
(一) 主要研究材料:童保禄所着汉语文献 |
(二) 参考研究材料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五节 研究材料记录的方言性质 |
一、童着记录的是西南官话 |
(一) 语音方面 |
(二) 词汇方面 |
(三) 语法方面 |
二、童着记录的是一个西部省份的官话——贵州官话 |
三、童着记录的是贵州官话的代表——贵阳话 |
第二章 方言语音研究 |
第一节 童着的语音系统 |
一、声母系统及特点 |
(一) 声母系统 |
(二) 声母系统特点 |
二、韵母系统及特点 |
(一) 韵母系统 |
(二) 韵母系统特点 |
三、声调系统及特点 |
(一) 声调系统 |
(二) 调型及入声特点 |
四、声韵调配合表 |
第二节 童着的语音变化 |
一、语流音变 |
(一) 连读变调 |
(二) 连读变声和连读变韵 |
二、文白异读 |
(一) 异声同韵同调 |
(二) 同声异韵同调 |
(三) 同声多韵多调 |
(四) 异声异韵同调 |
三、别义异读 |
第三节 童着音系与晚清南北官话文献音系比较 |
一、与南京官话文献音系比较 |
(一) 声母的比较 |
(二) 韵母的比较 |
(三) 声调的比较 |
二、与北京官话文献音系比较 |
(一) 声母的比较 |
(二) 韵母的比较 |
(三) 声调的比较 |
第四节 从童着看100多年来贵阳方言语音的发展演变 |
一、声母的发展演变 |
(一) 声母的共同特点 |
(二) 声母的演变情况 |
二、韵母的发展演变 |
(一) 韵母的共同特点 |
(二) 韵母的演变情况 |
(三) 撮口韵有无及演变的讨论 |
三、声调的发展演变 |
(一) 入声的消失 |
(二) 从声调发展情况推测晚清贵阳方言调型 |
第三章 方言词汇研究 |
第一节 童着贵阳方言词汇总貌及特点 |
一、收词说明 |
二、词汇总貌 |
三、方言词汇特点 |
(一) 反映了晚清贵阳的风土人情和社会生活 |
(二) 反映了方言词汇形式灵活多变 |
第二节 方言词汇的历时考察 |
一、与《蜀语》方言词汇比较 |
(一) 音义基本一致的方言词 |
(二) 音义差别较大的方言词 |
二、与今贵阳方言词汇比较 |
(一) 音义基本一致的方言词 |
(二) 音义有变的方言词 |
三、一个多世纪以来贵阳方言词汇的变化 |
第三节 方言常用词研究 |
一、关于常用词研究 |
二、亲属称谓词研究 |
(一) 亲属称谓词的特点 |
(二) 历时对比 |
三、“做”类泛义动词研究 |
(一) “做”类泛义动词的使用研究 |
(二) 历时考察 |
第四节 俗语研究 |
一、俗语及其种类、特征 |
二、方言俗语的源流 |
(一) 当地人民群众的创造 |
(二) 来源于古代史书典籍 |
(三) 来源于民间俗文学 |
三、童着方言俗语研究 |
(一) 俗成语 |
(二) 谚语 |
(三) 狭义俗语 |
第四章 方言语法研究 |
第一节 构词与构形 |
一、重叠式构词 |
二、附加式构词 |
(一) 子 |
(二) 儿 |
(三) 头 |
(四) 老 |
(五) 肝 |
(六) 客 |
(七) 得 |
三、同义异序词 |
(一) 同义异序词的界定 |
(二) 同义异序词的分类与结构 |
(三) 同义异序词的源流 |
(四) 同义异序词的发展演变 |
四、形容词的生动形式 |
(一) 从式 |
(二) BA式 |
(三) AABB式 |
(四) ABAC式 |
第二节 几个方言词的用法 |
一、“到”、“倒”与“起” |
(一) “到”的用法 |
(二) “倒”的用法 |
(三) “起”的用法 |
二、“过”的用法 |
(一) “过V” |
(二) “V过” |
三、“着”的用法 |
(一) 作为动词、助词、语气词的“着” |
(二) 作为介词的“着” |
第三节 几种句法结构 |
一、否定结构 |
(一) 莫、莫得、莫有 |
(二) 没、没有、无有 |
(三) 不得、不消 |
二、“得”字结构 |
(一) 得V/不得V |
(二) V得/V不得 |
(三) V得C/V得不C |
(四) V得C(0) /V不C(0) |
三、其余几种句法结构 |
(一) 兜人V |
(二) “A/V得狠”和“A/V狠” |
(三) 不当A/V |
第四节 疑问句 |
一、是非问句 |
二、特指问句 |
三、正反问句 |
(一) 句尾否定词正反问句 |
(二) 其他正反问句 |
第五章 方言语用研究 |
第一节 会话研究 |
一、会话特点 |
(一) 紧扣主题 |
(二) 形式灵活 |
二、会话分析 |
(一) 话轮转换与控制 |
(二) 会话结构 |
(三) 话题转移 |
三、会话体现的语用原则 |
(一) 合作原则 |
(二) 礼貌原则 |
第二节 交际用语研究 |
一、取名与禁忌 |
二、泛亲属称谓语 |
三、问候与道别语 |
四、祝颂语 |
五、感谢与道歉语 |
六、敬称与谦称 |
(一) 敬称 |
(二) 谦称 |
七、委婉语 |
八、詈骂语 |
(一) 诅咒类詈骂语 |
(二) 禁忌类詈骂语 |
(三) 歧视类詈骂语 |
(四) 违背伦理观念的詈骂语 |
第三节 语用的文白差异 |
第六章 童着的学术价值 |
第一节 方言史及汉语史价值 |
第二节 近现代汉语接触史研究价值 |
一、国名及相关名词 |
二、“洋”类词语 |
三、其他类词语 |
第三节 对外汉语教学借鉴价值 |
一、体现的语言教学 |
(一) 语言要素教学 |
(二) 会话教学 |
(三) 俗语教学 |
(四) 文化教学 |
二、契合的对外汉语教材编写原则 |
(一) 针对性原则 |
(二) 实用性原则 |
(三) 趣味性原则 |
(四) 科学性原则 |
第四节 其他价值及历史局限性 |
一、其他价值 |
二、历史局限性 |
(一) 汉语及方言方面 |
(二) 教材教学方面 |
(三) 其他方面 |
第五节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科研及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后记 |
(7)现代汉语ABB式颜色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概况 |
1.1.1 ABB式颜色词语的性质归属 |
1.1.2 ABB式颜色词语的构造方式 |
1.1.3 ABB式颜色词语的语法功能 |
1.1.4 ABB式颜色词语的语义特点 |
1.1.5 ABB式颜色词语的语用特征 |
1.1.6 以往研究的不足之处 |
1.2 研究内容 |
1.2.1 研究对象 |
1.2.2 主要内容 |
1.3 理论方法 |
1.4 语料来源 |
第二章 语法形式 |
2.1 分析框架 |
2.1.1 框架图解 |
2.1.2 框架说明 |
2.2 内部构造 |
2.2.1 基本的构造类别 |
2.2.2 构造的其他问题 |
2.3 构成部分 |
2.3.1 ABB式颜色词中的A |
2.3.2 ABB式颜色词中的BB |
2.3.3 再谈A与BB的结构关系 |
2.4 语法功能 |
2.4.1 ABB的语法功能 |
2.4.2 “的”(或“地”)的隐现 |
2.4.3 在多重定语中的位置 |
2.5 其他问题 |
2.5.1 异形问题 |
2.5.2 读音问题 |
第三章 语里意义 |
3.1 语义地位 |
3.1.1 语义地位的概况说明 |
3.1.2 语义地位的具体情况 |
3.2 语义指向 |
3.2.1 语义指向的概况 |
3.2.2 A和BB都指向C |
3.2.3 A指向C,BB无语义指向 |
3.2.4 A指向C,BB指向A |
3.2.5 A指向BB,BB指向C |
3.2.6 A指向C,BB可指向C或A |
3.3 量性特征 |
3.3.1 量性特征概述 |
3.3.2 量性特征讨论 |
3.4 其他问题 |
3.4.1 搭配的语义限制 |
3.4.2 统一的语义表达 |
第四章 语用价值 |
4.1 韵律效果 |
4.2 修辞功用 |
4.2.1 生动描摹 |
4.2.2 准确表意 |
4.2.3 诱发联想 |
4.2.4 渲染情境 |
4.3 语体分布 |
4.4 性别差异 |
第五章 结语 |
5.1 基本结论 |
5.1.1 语法形式方面 |
5.1.2 语里意义方面 |
5.1.3 语用价值方面 |
5.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225个样本词语的构成结构 |
附录2 ABB式颜色复合词的词内语素结构关系 |
附录3 ABB式颜色词中BB的语法性质分类 |
附录4 ABB式颜色词语的语义地位-语义类别分类 |
附录5 ABB式颜色词语的语义指向情况 |
附录6 ABB式颜色词语的量性特征分类 |
附录7 ABB式颜色词的具体领域分布 |
致谢 |
(8)汉语与泰语基本颜色词的文化内涵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由 |
1.2 颜色词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颜色词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颜色词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2. 颜色词概述 |
2.1 颜色和颜色词的定义 |
2.1.1 颜色 |
2.1.2 颜色词 |
2.2 颜色词的语义特征 |
2.2.1 客观性与主观性 |
2.2.2 模糊性 |
2.3 基本颜色词的确定 |
2.3.1 汉语基本颜色词的确定 |
2.3.2 泰语基本颜色词的确定 |
2.3.3 汉语与泰语基本颜色词的界定 |
2.4 颜色词与文化 |
2.5 本章小结 |
3. 汉泰基本颜色词的文化内涵比较 |
3.1 汉语与泰语中的“黑” |
3.1.1 汉语与泰语“黑”的释义 |
3.1.2 汉语与泰语“黑”的主要文化内涵 |
3.1.3 小结 |
3.2 汉语与泰语中的“白” |
3.2.1 汉语与泰语“白”的释义 |
3.2.2 汉语与泰语“白”的主要文化内涵 |
3.2.3 小结 |
3.3 汉语与泰语中的“红” |
3.3.1 汉语与泰语“红”的释义 |
3.3.2 汉语与泰语“红”的主要文化内涵 |
3.3.3 小结 |
3.4 汉语与泰语中的“黄” |
3.4.1 汉语与泰语“黄”的释义 |
3.4.2 汉语与泰语“黄”的主要文化内涵 |
3.4.3 小结 |
3.5 汉语与泰语中的“绿” |
3.5.1 汉语与泰语“绿”的释义 |
3.5.2 汉语与泰语“绿”的主要文化内涵 |
3.5.3 小结 |
3.6 汉语与泰语中的“蓝” |
3.6.1 汉语与泰语“蓝”的释义 |
3.6.2 汉语与泰语“蓝”的主要文化内涵 |
3.6.3 小结 |
3.7 汉语与泰语中的“紫” |
3.7.1 汉语与泰语“紫”的释义 |
3.7.2 汉语与泰语“紫”的主要文化内涵 |
3.7.3 小结 |
3.8 汉语与泰语中的“灰” |
3.8.1 汉语与泰语“灰”的释义 |
3.8.2 汉语与泰语“灰”的主要文化内涵 |
3.8.3 小结 |
3.9 本章小结 |
4. 汉语与泰语颜色词与社会文化 |
4.1 颜色词与民俗风情 |
4.1.1 汉语中的尚红情结 |
4.1.2 丧礼文化中的颜色 |
4.1.3 戏曲文化中的颜色 |
4.2 颜色词与宗教信仰 |
4.2.1 颜色词与中国的道教文化 |
4.2.2 颜色词与中国的佛教文化 |
4.2.3 颜色词与泰国的佛教文化 |
4.3 颜色词与古代社会地位 |
4.3.1 古代中国的社会地位与颜色 |
4.3.2 古代泰国的社会地位与颜色 |
4.4 颜色词与外来文化 |
4.5 小结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筒历 |
(9)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中国风景概念史研究(先秦至魏晋南北朝)(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为什么研究风景概念史 |
二.研究回顾 |
三.研究方法 |
四.论文结构 |
五.创新点与未尽事宜 |
第1章 基于文献统计的风景概念解析 |
第一节 先秦至魏晋南北朝的“风景”概念 |
一.“风景”相关语词统计 |
二.“山水、风景”词频、语义与词源分析 |
第2章 先秦风景审美意识的形成 |
第一节 上古时期朴素的风景审美意识 |
一.潜藏于自然崇拜中的自然审美意识 |
二.潜藏于实用理性中的人文审美意识 |
第二节 先秦时期风景审美意识的理性发展 |
一.先秦自然美审美意识的发展 |
二.先秦人文环境审美意识的发展 |
第3章 两汉时期极盛的风景审美形式 |
第一节 汉画中的万千风景意向 |
一.自然景物在汉画中的表现 |
二.人文景物在汉画中的表现 |
第二节 《汉赋》中对风景审美旨趣的极致追求 |
一.风景审美心境:宏大之美 |
二.风景审美内容 |
三.风景审美方式:“仰观俯察” |
四.审美知觉:“通感”式风景审美体验 |
第三节 大美汉苑——上林苑的风景营建实践 |
一.自然山水环境优先的城邑与风景规划 |
二.上林苑中丰腴的自然风景资源 |
三.注重与自然环境有机融合的人文建筑 |
第四节 类比思维的繁衍:类书《尔雅》中的风景审美意识 |
一.对“象”的感知:类比思维的天然审美特性 |
二.类书《尔雅》中的风景审美意识 |
第4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风景审美的质变 |
第一节 自然山水审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
一.自然山水审美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 |
二.山水风景审美文化的发展状态 |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风景的人文环境审美旨趣 |
一.风景建筑:佛塔 |
二.园林艺术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中国风景审美观的实践例析和对西方的影响 |
附录1 中国风景审美观的实践例析:古代教育场所的选址规划 |
附录2 对西方的影响:从Garden,LandscapeGarden到LandscapeArchitecture——西方风景园林观念中的中国文化因子 |
一.Landscape的历史沿革 |
二.Garden到Landscapearchitecture的发展历程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紫色系中国传统服用色文化、染色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缘起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2 紫色系色域与中国传统色名归纳 |
2.1 紫色系色域 |
2.2 中国传统色名“紫”的释义与来源 |
2.2.1 先秦时代的紫色色名 |
2.2.2 两汉与魏晋时代 |
2.2.3 小结 |
2.3 紫色系中国传统色名归纳 |
2.3.1 不同色相的紫色色名 |
2.3.2 文学作品中的紫色描述 |
3 紫色与色彩运用社会规则 |
3.1 紫色与中国传统五行色的双重象征体系 |
3.1.1 五行色体系与紫色的自然象征 |
3.1.2 道家、道教文化与紫色 |
3.1.3 儒家的伦理、等级象征与紫色 |
3.1.5 结论 |
3.2 历代服制中的紫色 |
3.2.1 紫色与历代礼服服色 |
3.2.2 紫色与历代公服色彩等级 |
3.2.3 紫色与权力符号 |
3.2.4 紫色与舞乐之服 |
3.2.5 紫色与色彩禁忌 |
3.2.6 结论 |
4 紫色与色彩流行现象 |
4.1 紫色流行现象 |
4.1.1 色彩的跨层流行 |
4.1.2 胡服的色彩文化流行与紫色 |
4.2 紫色文化的输出 |
4.2.1 对日本色彩文化的影响 |
4.2.2 对朝鲜半岛地区的影响 |
4.2.3 对少数民族政权服饰色彩的影响 |
5 传统紫色的色彩搭配灵感与设计 |
5.1 传统紫色系配色方案 |
5.1.1 紫-黄色系的色彩设计灵感 |
5.1.2 紫-白色系的色彩设计灵感 |
5.1.3 紫+绿(青)色系的色彩设计灵感 |
5.1.4 紫+红色系的色彩设计灵感 |
5.2 紫色系传统纺织品色彩设计分析 |
5.2.1 动植物纺织品的色彩设计 |
5.2.2 图腾象征题材的色彩设计 |
6 紫色系植物染材及染色技术 |
6.1 苏木染紫 |
6.1.1 古代文献中的苏木 |
6.1.2 苏木的铁盐媒染法染紫 |
6.1.3 苏木的碱性媒染法染紫 |
6.1.4 苏木与蓝靛(蓝草)套染法染紫 |
6.1.5 小结 |
6.2 紫草染色 |
6.2.1 史料中的紫草 |
6.2.2 紫草染色方法及实验 |
6.2.3 小结 |
6.3 红花染紫 |
6.3.1 史料中的红花 |
6.3.2 红花丝织物染紫实验 |
6.3.3 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从色彩看英汉国俗语义的差异(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汉语动源称谓语研究[D]. 姜露露.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2]文化视角下对外汉语色彩词的教学探究[J]. 刘柱. 汉字文化, 2020(17)
- [3]汉语褒贬陪义及其辞书标注研究[D]. 郭佳兴.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4]基于语料库的汉泰颜色词“黄”隐喻与转喻对比分析[J]. 林银贞. 海外华文教育, 2019(06)
- [5]“右”的中英语义分析及文化阐释[D]. 吕庆庆.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6]晚清贵阳方言研究 ——以法国传教士童保禄所着汉语文献为依据[D]. 聂志. 厦门大学, 2018(06)
- [7]现代汉语ABB式颜色词研究[D]. 秦志君.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8]汉语与泰语基本颜色词的文化内涵比较[D]. 王芯兰(Kwanganlaya Ounpipat). 浙江大学, 2017(12)
- [9]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中国风景概念史研究(先秦至魏晋南北朝)[D]. 吴静子. 天津大学, 2017(08)
- [10]紫色系中国传统服用色文化、染色及应用研究[D]. 王艺璇. 中国美术学院, 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