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气象服务,亟待开掘的商业金矿(论文文献综述)
刘广利[1](2021)在《黑土地上的歌吟 ——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结合东北地域文化精神,考察了东北地区散文的发展历程,对东北文化“场域”与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的关系作了揭示,并从多个角度对新时期以来的东北散文进行了研究。东北散文的生发演变有迹可循:1919至1931年是东北现代散文的产生和发展期;随后,在历史的风云际会中产生的、伪满时期的沦陷区散文记录了一个时代的面影,东北作家群散文和东北光复后散文则从多个方面丰富了东北现代散文的面貌;20世纪五六十年代,北大荒散文和马犁、赵赴的作品为东北文坛增添了风景;新时期以来散文观念的更新又带来东北散文创作面貌的变化。本文在对以上各阶段散文创作的题材内容和审美风格进行考察的同时,阐述了东北地域风光、民俗风情和东北民族文化精神,东北移民文化和被殖民的历史遭遇,当代体制文化,东北地区文学期刊的理论倡导和栏目设置等文化“场域”为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带来的地域文化色彩。在这一基础上,本文从乡土书写的多向性、知识分子散文的文化守望意识、生态关怀、民族情怀等角度对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的思想艺术面貌进行了分析,包括原乡记忆的多维表达、乡土体验的个性化和纵深化,知识分子散文对自我主体性的寻求和独特的精神品位,现代生态伦理的诗意表达,民族文化情结的倾心抒写等。还分别从作家对东北风物习俗的书写和作品中的“生活美学”气息、现代眼光主导的文化思考和建构精神家园的意识、重建生态文明的强烈愿望、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眷恋与寻求等方面,对迟子建、王充闾、胡冬林、鲍尔吉·原野、格致等有代表性的作家的散文创作作了较为详尽深入的分析。此外,本文对东北散文创作的未来进行了展望,指出创作多元化趋势将长期保持,艺术手法的探索将影响创作的面貌,过分强调思想、概念而忽视散文的文学性和美感的状况将得到改变,不迎合、不造作、真实率性地表达自我、抒写性情的写作姿态将普遍形成。同时也指出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创作存在的问题,如东北地区文化创造意识相对薄弱给散文创作与传播带来消极影响,作家成长发展的环境有待于优化等。
肖珍珍[2](2021)在《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研究》文中提出
肖珍珍[3](2021)在《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劳动”既是一个历史具体的现象,又是一个极具理论价值的具有广泛生发性的论题。通过对文学作品中劳动叙事这一主题的深度探析,劳动背后潜隐的社会历史形态更迭、伦理价值变迁、审美向度流转都会一一呈现。本文以劳动为视角,基于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文化学等领域的理论成果,运用对比研究、历史文化学研究等方法,读解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论文的绪论部分交代了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并且对于论文写作中所使用的“劳动”、“叙事”两个核心概念和研究对象进行界定和说明。新世纪以前中西方不同时期文学中的劳动叙事话语是本文展开探讨和论述的基点。论文第二章以时间为线索,解读了新世纪以前本土文学视阈下不同时期的劳动叙事话语,将其概括为:小人之事与社稷之本的悖论时代、劳工神圣的启蒙时代、劳动光荣的激情时代和勤劳致富的务实时代;还梳理了西方文学视阈下不同时期的劳动叙事话语,将其概括为:古典的农业时代、神权的宗教时代、资本的工业时代。为更好地读解新世纪长篇小说的劳动叙事,论文第三章从整体上概述新世纪长篇小说和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的新质素。新世纪长篇小说具有问题性审美、狂欢化审美、本土化审美三个突出特点。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在整体上体现出了创作主体多元化和劳动形式多样化两个明显特征。新世纪以来,中国最重要的社会现象便是千年“乡土中国”向今日“城乡中国”的转变,论文第四章阐释了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与“城乡中国”的建构之间的同构关系。本章分“城”与“乡”两个层面展开讨论。在农村,一方面,乡村世界呈现一片衰颓和凋蔽现象,这让很多作家满怀忧虑。另一方面,新世纪长篇小说也描绘了带着资本、理念和新的劳动模式的乡村“归来者”和带着政策、使命和新的发展模式的乡村“外来者”与乡村的父老乡亲一起探索和建设现代农村的宏伟图景。在城市,迫于生活压力成批离开农村来到城市的农民,不得不面对生存空间的转换所带来的劳动方式、劳动姿态、劳动情感等一系列的转变。新世纪长篇小说对城市带给奔波于生产线上、流连于钢筋水泥间寻找出路的打工人的疼痛和困顿进行了深情描摹。劳动与伦理在历史的进程中相互塑造和影响。论文的第五章在历史的迁延过程中阐述了劳动对家庭伦理、社会伦理、生态伦理的重塑,在对比中凸显新世纪劳动伦理的新特点。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中透视的这些新特点包括:“子”们摆脱了父辈在劳动经验、劳动能力、劳动资料方面的控制和权威后,指向自由、平等、独立、强大的成长路线;对于女性来说,集体劳动将她们引出家门,改革开放则将她们推向市场,新世纪的她们不再扮演一个辅助或是服务者的角色。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金钱逻辑取代乡土人情;个人与工厂之间,归属淡漠取代工厂认同。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新世纪长篇小说在批判现代文明对人类栖居环境的入侵和破坏的同时,为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呈现出了两种解决方案:传统劳动的复归和生态劳动的构建。劳动与美同在。论文第六章对新世纪长篇小说中的劳动叙事进行剖析,从劳动的技道美、田园美、苦难美、精神美四个方面分别呈现。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中对卓越之技和自由之道的描述都闪耀着动人心弦的美,这是文学作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生动写照;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中的“田园美”分别从知识分子立场和劳动者立场得到传神再现;作为苦难美重要载体的劳动在新世纪长篇小说中主要体现为在私有化滋生的劳动异化和城镇化衍生的劳动异化;劳动带给很多人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但远离了劳动,人却失去了确认自身的场域,劳动是劳动者生命策略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他们建构自我和实现自我的重要承载。论文的结语部分对新世纪长篇小说中的劳动叙事的价值、意义、不足等进行的整体概括。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因为具象了当今时代的劳动样态和新质,通过劳动叙事呈现了新世纪的时代特点、审美诉求、文化指征、伦理迁延等,展现了劳动与现代经济、劳动与社会正义、劳动与现代法治、劳动与公民德性之间错综复杂、纠结缠绕的关系,因而具有了时代的脉动和介入、省察现实的力量。在这个轻飘的年代里续写各种劳动难题,使我们感受到了文学尚未完全失重的一面。但是,在消费文化成为主流文化的今天,由于劳动精神和劳动意识的缺失,劳动在文学题材中越来越“小”,体力劳动更是渐行渐“远”。而在新的时代中,人们舒适高效的日常生活越来越依赖快递员、城市跑腿、家政服务员、月嫂等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对我们的辛勤付出,他们不该仅仅是部分人眼中的“新底层”,而应该是长篇小说劳动叙事的新主角。我们认真地期待新世纪的创作者们能给我们带来更多对于劳动、对于劳动者、对于生活、对于社会、对于人性更加清醒、深刻、独到的体认和把握。
胡盾[4](2020)在《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并且,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中。矿产资源特别是矿产资源富集区的生态建设,对整个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关键引领、示范作用。本论文以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为研究对象,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为基础,对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对矿产资源富集区的内涵及其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对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经验做了总结,实事求是地剖析了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在此基础上,结合新时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其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的路径、措施和对策。本论文的导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与思路、重点难点和创新点等内容。研究的重点是分析了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同时探讨了其整体原则与实施路径。本论文在研究视角和研究思路方面有所创新,在研究视角方面,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为指导,同时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思想与西方文化的生态文明思想,对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和宏观审视。在研究思路方面,本论文在新时代背景下,提出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与“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目标相一致原则及“五化协同”推进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系统和谐性。本论文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介绍了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基本要求、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理念,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指导和资源借鉴。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概念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历程、经验与存在的问题。概括了做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推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制度化法制化建设、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注重发挥科技创新和制度建设的作用、重视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方法等经验;指出了生态承载力脆弱、产业结构失衡、矿产资源生态价值被遮蔽、生态文明意识缺失等方面问题。造成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矿产资源富集区的生态保护法律不完善、急功近利的追赶发展模式、环境责任意识薄弱淡化、利益主体多元的生态矛盾等方面进行阐发。矿产资源的生态利益是一种间接利益和公共利益,在追求经济和物质利益过程中,生态利益被放到了次要的地位,生态利益与其他诸利益产生了冲突,这是利益分化产生的深层生态矛盾。基于以上原因,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要遵守以下原则与路径。首先,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要处理好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五化”协同发展的关系。其次,要以绿色发展保护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系统完整性,以科技创新维护其生态系统多样性,以制度完善保障其生态系统稳定性,以观念更新保持其生态系统可持续性,以利益整合守护其生态体系的和谐性。从而构建资源节约、清洁低碳的和谐生态系统,打造同生共兴、环境友好的和谐天人关系,推进素质提升、身心康健的和谐主体发展。应当指出的是,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就和经验,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也是不容忽视的。我们应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目标,推动疫情后绿色复苏,构建“尊崇自然、清洁美丽”的“生态文明共同体”。提升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追求崇尚自然、天人和谐、健康科学、丰富自我的美好生活需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刘奕[5](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孟庆麟[6](2019)在《我国新闻出版的热点关键词分析与发展对策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党对意识形态及传媒领域的重视程度、举措密度和网络治理力度都是前所未有的,从而营造了团结、鼓劲、积极健康的舆论氛围。十九大召开以后,更加重视意识形态及新闻出版工作,新时代要求新闻出版领域能够实现舆论引导、传承文明、凝聚共识、提高公众素质、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领域的基础性、战略性价值,在积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增强产业发展后劲、推进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等方面做出积极有效的探索。本文对我国新闻出版的热点关键词进行分析挖掘,并且对新闻出版的发展路径及对策做了深入研究。首先,运用CiteSpace方法对我国新闻出版研究状况做科学知识图谱分析,探讨我国新闻出版研究的网络、热点、内容聚类和发展趋势等,发现了研究热点集中在新闻出版业、新闻出版强国、小康社会以及文化产业等方面;也发现了新闻出版研究的内容形成了法制与道德建设、文化建设、党的建设与时代背景、战略目标与发展规划和政府职能五大聚类中心这些研究特征。特别是通过对热点关键词的趋势分析,发现了媒体融合与数据新闻是近年来关注的两大热点问题。这些研究内容是后面几个专题研究的基础性工作。其次,运用文献研究法对我国新时代背景下媒体融合发展特征、数据新闻发展特征以及国家出版基金对新闻出版的支持特征这三个专题做深度分析,特别是运用科学知识图谱分析方法挖掘了数据新闻、媒体融合研究的关注热点和关键内容。对传媒产业融合发展特征的分析包括媒体产业多模式发展特征、新媒体融合的战略目标和定位、新闻媒体的需求融合与市场融合等;对数据新闻发展特征的分析包括数据新闻的发展历史、国外数据新闻的热点、人工智能对数字新闻的影响及数据新闻发展趋势分析等;对国家出版基金支持特征的分析包括国家出版基金发展概况、国家出版基金与国家发展战略关联、国家出版基金与社会经济发展关联、文化产业投入与文化产业发展关联分析等。再次,探讨了当前我国新闻出版发展路径与对策,包括我国新闻出版业数据新闻发展路径与对策、新媒体融合多模式发展路径与对策以及新闻出版业大数据发展路径与对策等。最后,探讨我国新闻出版发展路径与对策实施中的保障机制,包括媒体组织绩效评估机制、新闻出版健康发展的导向机制、复合型创新性人才保障机制、现代数字技术保障机制、促进媒体融合的激励机制以及新闻出版监管机制等。
吴琼[7](2019)在《晚清鄂东南地区的矿产开发与社会变迁研究(1875~1911)》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矿产开发,在古往今来的社会经济生活中都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它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鄂东南地区自古以来作为我国重要的矿冶基地,在晚清时期随着列强侵略加剧、国家发展经济的客观需要以及“实业兴国”热潮兴起等,该地区的矿业发展迎来了又一重要的发展时期。本文先梳理了晚清鄂东南地区矿产开发兴起的背景以及矿产的分布,初步考察了这一时期鄂东南地区的矿冶企业及官方机构,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了该地区矿业经营管理的状况,包括厂矿企业的经营、管理制度的形成及其弊端、矿产开发中的突发事件与官府应对等。在这一时期,鄂东南地区的矿业先后经历了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以及商办这几种经营模式,反映的是在列强入侵下中国矿业曲折的发展历程。早期矿产开发过程中一些雇工与资源管理制度的形成体现的是官府为稳定矿区秩序保证矿业开发正常运行对矿区进行了严密的监督和防范。但是由于官办企业的固有弊端,晚清鄂东南地区的矿业开发存在着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等弊端。另外为应对矿产开发过程中罢工、矿难等突发事件,形成了一些特殊的机制并形成了一些早期的有关矿业的法律法规。反映出晚清时期在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一个内陆地区矿业生产实现近代化的艰难历程。文章最后探讨了矿产开发对鄂东南地区社会变迁带来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矿产开发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社会风俗的变迁,使得该地区逐渐由之前闭塞的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
赵路路[8](2018)在《张鸿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张鸿烈(1886-1962)先生,字幼山,家乡在河南省固始县。青年时期的张鸿烈在国内外读了二十多年的书。一方面是传统私塾教育,培养出来中庸性格,读书明理,平易近人且深知人情世故。所以在他一生交往中,不乏诸多知交,如冯友兰、傅斯年等。一方面是科学新知教育,培养出来现代知识,办事方法,以及崇法务实的思想。所以他主持的很多工作,很多事都是开创新局面。张鸿烈一生的建树,要从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开始。1919年,张鸿烈接任“预校”校长,开始投身于河南教育事业。后应时代需求,“预校”不断扩大、并更名为“中州大学”,然张鸿烈连任校长不辍。并在任职期间对中州大学的师资力量、硬件设施以及办学经费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争取与改善。河南大学前期在乱时诞生,也在乱时成长,在张鸿烈的带领下,学校的各项事业才能有条不紊,并且成绩斐然。1925年至1929年,张鸿烈四度出任河南省教育厅厅长。虽然总体任职时间不长,且此时正逢政局动荡,但张鸿烈仍对河南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以及教育环境等做出一定程度的规范与发展。张鸿烈对于20世纪30年代的山东建设也做出巨大贡献。中原大战后,张鸿烈随韩复渠赴鲁省担任山东省建设厅厅长,主持建设事业。在山东期间,张鸿烈对山东省的各级建设行政做出调整与改进,开设专门机构,诸如小清河工程局、汽车路局等,专司各项建设事业,使建设行政更加适应现代化建设需求,为山东省建设事业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同时,张鸿烈以发展民生为指导思想,兴起建设热潮,开筑公路、兴修水利、开发电力、振兴工矿实业、举办农村合作,造福齐鲁大地。总的来说,张鸿烈作为民国时期的一位实干家,一位大学校长与一位政府高官,他的身上既有时代赋予的共性,一生跌宕起伏,颇显传奇,但也极大彰显了他一生坚持信仰,不懈奋斗的精神。办好一座大学,搞好一方建设,数十年的进取,使其无论在教育界还是建设事业中,都取得相当成就,为世人敬仰。
李超[9](2018)在《民国时期开发黎区的计划及实施》文中研究表明民国时期开发海南黎区的计划纷繁复杂,学术界关于此方面的研究则较为分散,大多只是围绕着某一个人的计划而展开研究。实际上,民国时期开发黎区较早便可追溯至清末时期,由张之洞、冯子材二人主持经略黎区,开发期间儒化与征伐并举,卓见一些成效,例如黎境开筑十字大道、开设义学等等,是为清末经略黎区之钩沉。进入民国时期以来,由于政局的跌宕起伏,主政海南者频繁易主,然而得益于海南岛及黎区丰富的资源优势,一批有识之士开始对黎区进行了详细的实地勘察,自此之后海南岛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开发大潮。其中以抗日战争为临界线,抗战之前的开发热潮尤为激烈,依次分为孙中山、陈济棠、陈汉光、宋子文、翁冠千和国民政府整体等六项具体开发计划;抗战之后开发大潮接着由陈济棠、林缵春、陈植相继接任。纵观整个开发进程,计划实施缓慢的原因既有外界因素强有力的刺激,也有内因计划的空洞与不切实际。纵然如此,但每一项开发计划都有其历史出现的必然性与其价值之所在。我们都应辩证地看待此问题。固然笔者构架文章结构时选取六章,即对开发之回溯、民国初年的社会背景、民国时期的开发计划、开发计划的实施状况、原因探析、评价各时期的开发举措。笔者力图通过整合综合研究的方式,将相关问题探讨明晰。
丁柏峰[10](2017)在《民国时期青海西藏互动关系研究》文中提出青海省与西藏自治区两省区的辖境共同构成了“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主体,由于地域相邻、自然环境相似、主体民族相同、文化上的趋同等原因,这两个地区在历史演进过程中联系紧密,互动频繁,对两地的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从地缘角度来看,对于内地而言,青海是连接西藏的边疆;对于西藏而言,青海又是沟通中原的内地。对青海的治理始终是历代中原王朝控制西藏的的一个重要环节,青海、西藏两地之间的互动一方面受青藏高原区域地理环境及民族分布格局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取决于中央政府对西藏地区的控制能力及统治政策。民国时期,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的基本处于一种不能驻军,不能派驻机构,政令不能畅达的不正常的状态。受这一大的时代背景影响,青海、西藏两地的互动关系也呈现出一些新的内容,体现了一些新的特点。本论文以民国时期青海、西藏间的重要政治互动为主线,重点探讨了以下问题。首先探讨青藏关系发展的历史地理基础。地理环境是人类历史演进的舞台,任何区域的历史发展都有受制于地理环境的一面。因此,研究青海、西藏两地的历史发展与互动往来,首先必须分析了解青海、西藏所在的青藏高原这一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及其区位特征。民国时期的青海、西藏关系是古代青藏关系的延续,因此也对民国以前的两地互动关系进行了简单概括。其次,对西姆拉会议前后青藏间的互动、青海建省及青藏战争、九世班禅额尔德尼在青海的活动、在青海寻访十三世达赖喇嘛转世灵童和九世班禅额尔德尼转世灵童等重大历时事件进行了详细的梳理。西姆拉会议上英方代表所提出的“内外藏划分”既是对中国主权的侵犯,也直接触及青海行政当局的具体权益。甘边宁海镇守使马麒回复北洋政府外交部的“艳电”,是在青海玉树地区被划入内藏,青海行政当局利益遭受重大损害的情况下发出的。但“艳电”全文站在国家与民族利益的高度,有理有据地力争主权,表明了马麒等人对于青藏一体、唇亡齿寒特殊地缘的清醒认识。西姆拉会议以后,在马麒建议及组织下,甘青使团成功入藏,这是民国建立以来第一次派员以政府代表的身份入藏沟通,成功突破了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不正常关系的僵局。朱绣、古浪仓等青海籍人士入藏后与西藏各界进行了有效沟通,在某种程度弥合了西藏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隔阂,密切了双方的关系。1929年青海建省既是青海行政当局多年追求与谋划的结果,也是中央政府实施的重大治藏措施。青海建省以及西康建省,使得西藏与青海、西康等地的行政边界在国家层面得以明确划定,西姆拉会议上以划分内、外藏来分裂中国的图谋得以彻底破产。青海建省是青海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也是青藏关系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为青藏关系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内容。“欲挽回藏局之危亡,当必自青海入手”成为执政者的共识。青海成为国民政府在制定治藏方略时必须考虑的一个因素,青藏关系也成为当时政治时局的晴雨表。九世班禅返藏受阻后在青海的活动以及十四世达赖喇嘛、十世班禅的寻访与认定等这一时期青藏间政治互动的重大事件均反映出青海对于中央政府治理西藏所发挥的作用。第三,探讨了民国时期青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青海与西藏之间,地域毗连、部落交错杂居,加之宗教上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历来商旅往还,和睦相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青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是藏族与其他民族关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的一个缩影。青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实现了两地间的物资互补,丰富了两地的文化内涵,双方在交流中取长补短,相互借鉴,推动了各自区域内的发展。
二、气象服务,亟待开掘的商业金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气象服务,亟待开掘的商业金矿(论文提纲范文)
(1)黑土地上的歌吟 ——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与研究现状 |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时代风云中的心灵变奏——对东北散文的一种“史”的考察 |
第一节 东北现代散文的发展历程 |
一、1919—1931:东北现代散文的产生与发展 |
二、伪满时期沦陷区散文 |
三、流亡者的歌哭:东北作家群的散文 |
四、东北光复后的散文 |
第二节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东北散文 |
一、“大我”语境中的多样化抒写 |
二、北大荒散文和马犁、赵赴的散文 |
第三节 新时期以来的东北散文 |
一、散文观念更新下的创作态势 |
二、东北各地区的散文创作群体 |
第二章 新时期以来东北文化“场域”下散文的地域性特征 |
第一节 东北地域风光与民族文化在散文中的彰显 |
一、东北自然地理风光的文本呈现 |
二、东北民族文化特征及精神气质的文本呈现 |
第二节 移民文化和殖民文化在散文中的映现 |
一、“流人”“闯关东”历史记忆的表达 |
二、对被殖民遭遇的回望与凝思 |
第三节 当代体制文化对东北散文的影响 |
一、“共和国长子”与当代体制文化的关系 |
二、对体制文化某些弊端的文学反思 |
第四节 东北文学期刊对散文创作的引导 |
一、“东北文学”的倡导与创作实践的自觉 |
二、栏目导向与散文题材的地域性 |
第三章 乡土书写的多向性 |
第一节 原乡记忆的多维表达 |
一、东北民俗风情的文本呈现 |
二、对童年生活和故乡人物的追忆 |
第二节 从历史到哲思:乡土体验的个人化和纵深化 |
一、对东北历史文化命脉的理性刺探 |
二、以东北典型农作物意象为核心的乡土哲思 |
第三节 迟子建散文:朝向故乡的深挚恋歌 |
一、童年经历与创作主体思想性格、情感取向 |
二、以黑土地风物习俗为载体的故乡抒情 |
三、蕴含着“生活美学”的乡土书写 |
第四章 知识分子散文的文化守望意识 |
第一节 知识者文化身份的想象与表达 |
一、当代主流意识形态对东北文化的干预和形塑 |
二、知识分子散文自我主体性的寻求与持守 |
第二节 知识分子散文的独特精神品位 |
一、渗透于知识表述的知识个性 |
二、知识分子文化理想的表达 |
第三节 王充闾散文:知识者对精神家园的建构 |
一、现代眼光主导的文化思考 |
二、交织着启蒙意识的心路历程 |
三、源于浓烈书卷气的独特文调 |
第五章 东北散文的生态关怀 |
第一节 生态散文:大工业时代的“意义化写作” |
一、生态危机与生态散文创作 |
二、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对生态问题的思考 |
第二节 现代生态伦理的诗意表达 |
一、对自然生命的深切关爱 |
二、写“物”:发掘万象的盎然生机 |
第三节 胡冬林散文:长白山林中的沉潜与呼喊 |
一、独异的写作姿态:把书桌搬进森林 |
二、鲜明的非“人类中心主义”倾向 |
第六章 东北散文的民族情怀 |
第一节 鲍尔吉·原野散文对蒙古族文化的守望 |
一、草原景色和民族生活的呈现 |
二、“怨乡”情结中的文化反思 |
第二节 格致散文的满族文化情结 |
一、民族归属感的表达 |
二、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眷恋与找寻 |
结语:无尽的弦歌—对东北散文创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精神魅力的丰足显现——王充闾访谈录 |
附录(二) 学养·情怀·语言——高海涛访谈录 |
在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后记 |
(3)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选题的缘起 |
1.1.2 选题的目的 |
1.2 研究现状 |
1.2.1 文献综述 |
1.2.2 文献评述 |
1.3 核心概念及研究视域界定 |
1.3.1 劳动 |
1.3.2 叙事 |
1.3.3 研究对象的确定 |
1.4 选题的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之处 |
第2章 劳动叙事话语的生成与演进 |
2.1 本土文学视阈下的劳动叙事话语 |
2.1.1 传统中国——20世纪之前的劳动叙事话语 |
2.1.2 启蒙中国——20世纪10-30年代的劳动叙事话语 |
2.1.3 革命中国——20世纪40-70年代的劳动叙事话语 |
2.1.4 转型中国——20世纪80年代-新世纪的劳动叙事话语 |
2.2 西方文学视阈下的劳动叙事话语 |
2.2.1 古典西方——农业时代的劳动叙事话语 |
2.2.2 神权西方——宗教时代的劳动叙事话语 |
2.2.3 工业西方——资本时代的劳动叙事话语 |
第3章 新世纪长篇小说和劳动叙事 |
3.1 新世纪长篇小说的新质素 |
3.1.1 新世纪长篇小说的发生语境 |
3.1.2 新世纪长篇小说的审美检视 |
3.2 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的新质素 |
3.2.1 创作主体多元化 |
3.2.2 劳动形式多样化 |
第4章 新世纪劳动叙事的当代观照 |
4.1 乡的凋敝与重建 |
4.1.1 坚守者的无奈 |
4.1.2 归来者的气魄 |
4.1.3 外来者的使命 |
4.2 城的建设与发展 |
4.2.1 流水线上的疼痛 |
4.2.2 钢筋水泥间的困顿 |
第5章 新世纪劳动叙事中的伦理迁延 |
5.1 劳动与家庭伦理的重塑 |
5.1.1 父亲权威的解构 |
5.1.2 婆媳地位的倒转 |
5.1.3 夫妻关系的重构 |
5.2 劳动与社会伦理的变迁 |
5.2.1 金钱逻辑取代乡土人情 |
5.2.2 归属淡漠取代工厂认同 |
5.3 劳动与生态伦理的互动 |
5.3.1 现代劳动的批判 |
5.3.2 传统劳动的回望 |
5.3.3 生态劳动的构建 |
第6章 新世纪劳动叙事的美学风貌 |
6.1 技-道美:对工匠精神的追求 |
6.1.1 对卓越之技的精益求精 |
6.1.2 对自由之道的孜孜以求 |
6.2 田园美:对诗意故乡的眷恋 |
6.2.1 知识分子立场的田园想象 |
6.2.2 劳动者立场的现场经验 |
6.3 苦难美:对异化劳动的反抗 |
6.3.1 私有化滋生的劳动异化 |
6.3.2 城镇化衍生的劳动异化 |
6.4 精神美:对劳动重负的超越 |
6.4.1 自我建构的存在感 |
6.4.2 自我实现的价值感 |
结语:劳动叙事的价值与意义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4)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一)选题目的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动态评析 |
三、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一)主要内容 |
(二)创新点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重点与难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第一章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 |
1.1 生态文明的概念 |
1.1.1 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 |
1.1.2 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 |
1.1.3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理念 |
1.2 生态文明的特征 |
1.2.1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
1.2.2 人与人的和谐全面发展 |
1.2.3 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1.3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 |
1.3.1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理论 |
1.3.2 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思想 |
1.3.3 西方文化的生态文明思想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与问题 |
2.1 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概述 |
2.1.1 矿产资源富集区内涵 |
2.1.2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的概况 |
2.1.3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历程 |
2.2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 |
2.2.1 做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 |
2.2.2 推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制度化法制化建设 |
2.2.3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 |
2.2.4 注重发挥科技创新和制度建设的作用 |
2.2.5 重视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方法 |
2.3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 |
2.3.1 生态承载力脆弱 |
2.3.2 产业结构失衡 |
2.3.3 矿产资源生态价值被遮蔽 |
2.3.4 生态文明意识缺失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存在问题的成因 |
3.1 生态保护法律法规不完善 |
3.1.1 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不健全 |
3.1.2 环境保护法律覆盖领域存在漏洞 |
3.1.3 保护生态环境的激励机制落实不到位 |
3.2 急功近利的赶超发展模式 |
3.2.1 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存在矛盾 |
3.2.2 经济结构不合理 |
3.3 环境责任意识薄弱淡化 |
3.3.1 环境责任意识有待提高 |
3.3.2 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不健全 |
3.3.3 对“自然”的认知存在偏差 |
3.4 利益主体多元的生态矛盾 |
3.4.1 环境保护与社会公平之间的矛盾 |
3.4.2 环境保护与利益分化之间的矛盾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与路径 |
4.1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原则 |
4.1.1 保持与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目标相一致 |
4.1.2 “五化协同”推进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 |
4.2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路径 |
4.2.1 以绿色发展保护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系统完整性 |
4.2.2 以科技创新维护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系统多样性 |
4.2.3 以制度完善保障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系统稳定性 |
4.2.4 以观念更新保持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系统可持续性 |
4.2.5 以利益整合守护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系统和谐性 |
4.3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美好愿景 |
4.3.1 构建资源节约、清洁低碳的和谐生态系统 |
4.3.2 打造同生共兴、环境友好的和谐天人关系 |
4.3.3 推进素质提升、身心康健的和谐主体发展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5)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6)我国新闻出版的热点关键词分析与发展对策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关于新闻出版改革创新意义的讨论 |
1.2.2 关于新闻出版与传播模式方面的研究 |
1.2.3 关于新闻行政监管创新方面的研究 |
1.2.4 关于新闻出版业投融资体系及模式的研究 |
1.2.5 关于新媒体融合与演化的研究 |
1.2.6 关于数据新闻和数字出版的研究 |
1.2.7 关于媒体组织绩效评估的研究 |
1.2.8 其他方面的相关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 |
2.1 相关概念及界定 |
2.1.1 新闻出版 |
2.1.2 新媒体 |
2.1.3 数据新闻 |
2.2 科学知识图谱CiteSpace |
2.3 数据拟合模型与理论 |
2.3.1 线性趋势拟合模型 |
2.3.2 二次曲线趋势拟合模型 |
2.3.3 指数趋势模型 |
2.4 回归分析模型 |
2.5 定性预测方法 |
2.6 评价与评价指标体系 |
2.7 文献研究法 |
2.8 本章小结 |
3 我国新闻出版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
3.1 文本处理过程中重要参数的选取 |
3.2 新闻出版的共现现象分析 |
3.2.1 共现分析的一般过程 |
3.2.2 共现网络的聚类分析 |
3.3 新闻出版研究特征的分析视角 |
3.4 数据处理与研究方法 |
3.4.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4.2 研究工具 |
3.5 新闻出版研究演化过程 |
3.5.1 新闻出版研究的基础数据分析 |
3.5.2 新闻出版领域研究学者关系图谱 |
3.5.3 新闻出版研究的历时热点议题演变 |
3.6 新闻出版研究趋势 |
3.7 新闻出版研究特征 |
3.8 本章小结 |
4 媒体融合发展热点分析与特征挖掘 |
4.1 媒体融合概念与模式 |
4.1.1 媒体技术融合 |
4.1.2 媒体经营方式融合 |
4.2 我国媒体融合研究的发展历程 |
4.3 媒体融合发展的特征分析 |
4.3.1 媒体融合研究热点可视化整体分析 |
4.3.2 媒体融合研究热点领域内容分析 |
4.3.3 媒体融合研究知识聚类 |
4.3.4 我国媒体融合研究前沿的核心知识群 |
4.3.5 我国媒体融合研究前沿的次级知识群 |
4.3.6 我国媒体融合研究前沿的边缘知识群 |
4.3.7 媒体融合研究前沿可视化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数据新闻热点分析与发展特征挖掘 |
5.1 数据新闻的功能与特征 |
5.1.1 数据新闻的理念 |
5.1.2 数据新闻的功能 |
5.1.3 数据新闻模式的特征 |
5.2 我国数据新闻研究基本状况 |
5.3 数据新闻研究的知识图谱 |
5.3.1 数据新闻研究热点可视化整体分析 |
5.3.2 数据新闻研究热点领域内容分析 |
5.3.3 数据新闻研究知识聚类 |
5.3.4 我国数据新闻研究前沿的核心知识群 |
5.3.5 我国数据新闻研究前沿的次级知识群 |
5.3.6 我国数据新闻研究前沿的边缘知识群 |
5.3.7 数据新闻研究前沿可视化分析 |
5.4 数据新闻的发展特点 |
5.4.1 新闻报道的动态化 |
5.4.2 数据新闻的定制化 |
5.4.3 数据新闻可视化 |
5.4.4 数据新闻预测服务 |
5.5 2018年全球数据新闻奖获奖分析 |
5.5.1 全球数据新闻奖历史 |
5.5.2 数据新闻获奖案例创新分析 |
5.6 数据新闻的发展态势 |
5.6.1 数据新闻的内容多样化 |
5.6.2 数据新闻的形式多样化 |
5.6.3 数据新闻的功能多样化 |
5.7 数据新闻发展的反思 |
5.7.1 扩大数据来源及深度数据挖掘 |
5.7.2 急需设立我国数据新闻专业规范 |
5.7.3 监管与提升需要并重 |
5.7.4 需要扩展新型的新闻法律法规 |
5.7.5 设计人工智能新闻伦理标准 |
5.8 本章小结 |
6 国家出版基金对新闻出版的支持特征分析 |
6.1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发展概况 |
6.2 国家出版基金与国家发展战略关联分析 |
6.3 国家出版基金与社会经济发展关联分析 |
6.4 文化产业投入与文化产业发展关联分析 |
6.5 国家出版基金对新闻出版的支持特征 |
6.6 本章小结 |
7 我国新闻出版发展路径与对策 |
7.1 数据新闻发展路径与对策 |
7.1.1 数据新闻的本土化对策 |
7.1.2 数据新闻的可视化对策 |
7.1.3 数据新闻的新技术对策 |
7.1.4 数据新闻的专业化管理对策 |
7.2 媒体融合多模式发展路径与对策 |
7.2.1 媒体融合是新时代新闻出版的必然趋势 |
7.2.2 新闻媒体融合转型的关键:需求融合和市场融合 |
7.2.3 新媒体融合的战略目标和定位 |
7.2.4 新媒体融合的战略方案 |
7.3 新闻出版业大数据发展路径与对策 |
7.3.1 大数据对我国出版行业的影响 |
7.3.2 我国出版业发展大数据的应用环境分析 |
7.3.3 我国出版业大数据应用的战略分析 |
7.3.4 大数据出版业应该重视个人数据隐私、企业数据安全 |
7.4 本章小结 |
8 我国新闻出版发展策略的保障措施 |
8.1 建立适合我国新闻出版特征的绩效评估机制 |
8.1.1 媒体组织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8.1.2 绩效评估的综合评价方法 |
8.1.3 评估模型量化计算的进一步思考 |
8.1.4 绩效评估的可拓优度评价方法 |
8.2 建立新闻出版健康发展的导向机制 |
8.3 复合型创新性人才保障机制 |
8.4 现代数字技术保障机制 |
8.5 打造促进媒体融合的激励机制 |
8.6 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新闻出版监管机制 |
8.7 本章小结 |
9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晚清鄂东南地区的矿产开发与社会变迁研究(1875~191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二、概念和时空界定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一章 鄂东南地区矿产开发的背景分析 |
第一节 鄂东南政区和自然地理概况 |
一、鄂东南政区沿革 |
二、自然地理概况 |
第二节 地质条件和现代矿产资源 |
一、地质条件与矿产资源的形成 |
二、现代矿产资源 |
第三节 晚清以前鄂东南地区矿业开发史略 |
一、先秦至两宋时期鄂东南矿业的发展 |
二、元明时期鄂东南矿业的繁荣与曲折 |
三、清代前期关于“矿禁”政策的论战 |
第四节 晚清鄂东南矿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 |
一、列强势力入侵背景下的夺回矿权运动的开展 |
二、国家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
三、鄂东南地区发展近代煤铁事业独特的有利条件 |
第二章 晚清鄂东南矿产的分布与厂矿的管理 |
第一节 鄂东南矿产资源的种类及分布 |
一、矿产种类及主要矿点分布 |
二、资源分布特点及其在利用上的优势 |
第二节 厂矿企业的经营特点分析 |
一、矿业开发官方机构 |
二、官办和商办厂矿企业及其典型代表 |
第三节 矿业开发的经营管理制度 |
一、雇工管理制度 |
二、资源管理制度 |
三、专门的管理部门 |
四、管理制度中存在的弊端 |
第三章 矿产开发中的突发事件与官府应对 |
第一节 矿产开发“十难”与鄂东南矿业开发 |
一、矿产开发“十难”的提出 |
二、风水说——矿业开发中的困惑 |
三、华夷之辨——矿业开发中的敏感问题 |
四、问题的解决 |
第二节 工人的罢工斗争及官府应对措施 |
一、矿工的来源及类型 |
二、工人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
三、矿工罢工事件及官府的应对措施 |
四、官方应对罢工事件的机制 |
第三节 突发矿难与官府的应对 |
一、矿区隐患问题 |
二、矿难的发生及官府的应对 |
三、办矿章程中的对矿难处理的相关规定 |
第四章 矿产开发对鄂东南地区社会变迁的影响 |
第一节 矿产开发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
一、矿产开发带动了采矿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
二、矿产开发改善了当地的交通条件 |
三、矿产开发促进了地方农、商业的发展 |
四、矿冶业的兴盛促进了新型矿冶城市的出现 |
第二节 对晚清湖北教育近代化的影响 |
一、矿业开发对新型人才的迫切要求 |
二、聘请外来矿师——新型人才的引入 |
三、新式学堂的创办和新式课程的设置——新型人才的培养 |
四、新式教育对鄂东南地区教育近代化的影响 |
第三节 矿产开发对社会风俗的影响 |
一、对地方民风的影响 |
二、特殊矿冶禁忌文化的形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后记 |
(8)张鸿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由来 |
二、选题论证 |
三、学术史综述 |
四、学术要点 |
五、相关界定 |
第一章 生平与交往 |
一、固始风情 |
二、张氏家族 |
三、求学经历 |
(一)传统私塾教育下的张鸿烈 |
(二)新式教育催生的革命情怀 |
(三)政治失意,官遣留美 |
四、事功经历 |
五、朋僚往来 |
(一)张鸿烈与李敬斋 |
(二)张鸿烈与冯友兰 |
(三)张鸿烈与张仲鲁 |
(四)张鸿烈与傅斯年 |
第二章 书生报国—张鸿烈与河南文教事业 |
一、“预校”的筹备 |
(一)“预校”筹建的背景 |
(二)“预校”的筹办过程 |
(三)“预校”的初创 |
二、张鸿烈任“预校”校长 |
(一)张鸿烈与新思潮运动中的“预校” |
(二)争取教育经费独立 |
三、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成就斐然 |
四、脱胎换骨——由“预校”到“大学” |
(一)“预校”改制为“中州大学” |
(二)张鸿烈与教师队伍的建设 |
(三)张鸿烈与中州大学硬件设施建设 |
(四)张鸿烈与中州大学声援五卅运动 |
五、张鸿烈辞职原因考 |
(一)派系斗争与张鸿烈去职 |
(二)党政斗争与张鸿烈去职 |
六、出任河南省教育厅厅长 |
(一)张鸿烈任职河南教育厅长次数考 |
(二)张鸿烈教育厅长任内 |
第三章 豫材鲁用—张鸿烈在鲁之建设事业 |
一、赴鲁缘由 |
二、张鸿烈的建设思想 |
(一)以“民生”为建设中心 |
(二)利在共通 |
(三)以中央号召为准则 |
三、山东建设发展背景刍议(1930-1937) |
(一)南京国民政府经济建设事业的推动 |
(二)山东省情与山东建设发展 |
(三)列强环伺与外货倾销 |
四、张鸿烈与山东交通建设 |
(一)公路建设 |
(二)长途电话 |
五、水利建设 |
(一)水利机构的设立 |
(二)排洪河道的疏浚 |
(三)治理通航河道 |
(四)虹吸淤田工程 |
(五)水文监测事业 |
(六)发展水电 |
六、发展农村经济 |
(一)农田水利的发展 |
(二)农产的改进 |
(三)林业 |
(四)农产合作事业 |
(五)垦务 |
(六)渔牧事业的建设 |
(七)丝业的发展 |
七、工矿商业的发展 |
(一)工业的发展 |
(二)矿业的发展 |
(三)商业的发展 |
八、其他建设事业的发展 |
(一)气象测候事业 |
(二)技术人员的培养与训练 |
(三)各县建设行政 |
结语 |
参考资料 |
后记 |
(9)民国时期开发黎区的计划及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缘起)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动态(即文献综述) |
(一)黎族古籍资料类 |
(二)黎区各地方县志类 |
(三)相关黎族专着类 |
(四)相关黎族论文期刊类 |
(五)外文文献 |
四、研究内容及其方法 |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清末时期开发海南黎区之回溯 |
第一节 古代经略黎区概况 |
第二节 冯子材开发黎区概况 |
(一)抚黎措施 |
(二)冯子材开发黎区之简评 |
第三节 张之洞开发黎区概况 |
(一)抚黎举措 |
(二)张之洞开发黎区之简评 |
第二章 民国初年黎区的社会背景 |
第一节 民国初年黎区的政局形式 |
(一)民国初年海南岛及黎区的政治局势 |
(二)民国初年海南岛及黎区的经济形势 |
第二节 国民政府的政策支持 |
(一)孙中山制定“开发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政策” |
(二)南京国民政府进一步深化边疆政策 |
第三节 民国时期开发海南黎族地区前的准备工作 |
(一)抗战之前的黎区实地调查 |
(二)抗战之后的黎区实地调查 |
(三)抗战前后的黎区实地调查对比研究 |
第四节 黎区丰富的资源优势 |
(一)黎区的农林资源 |
(二)黎区的地下资源 |
(三)黎区的盐业资源 |
(四)海南黎族地区的工业资源 |
第五节 黎区的交通与教育状况 |
(一)民国初期黎区的交通状况 |
(二)民国初期黎区的教育状况 |
第三章 民国政府开发海南黎族地区的计划 |
第一节 抗战之前的开发计划 |
(一)民国政府开发黎族地区的总计划概况 |
(二)民国时期开发海南黎族地区的计划 |
1.孙中山开发海南岛及黎区构想 |
2.陈济棠开发计划 |
3.陈汉光开发计划 |
4.宋子文开发计划——兼论翁冠千开发设想 |
5.1937 年国民政府开发计划 |
第二节 抗战胜利之后开发海南黎区计划 |
(一)抗战胜利后的海南政局 |
(二)民国政府后期陈济棠开发海南及黎区的谢幕曲 |
(三)林缵春之调查与计划 |
(四)陈植开发计划 |
1.开发黎区的农业计划 |
2.开发黎区的工业计划 |
3.开发黎区的盐业计划 |
4.开发黎区的铁路计划 |
5.开发黎区的公路计划 |
6.开发黎区的港湾计划 |
第四章 民国政府开发海南黎族地区的计划实施情况 |
第一节 抗战之前开发黎区计划的实施情况 |
(一)民国政府开发黎族地区计划实施总况 |
(二)民国时期开发黎区的计划实施情况 |
1.孙中山开发海南岛实施情况 |
2.陈济棠开发实施情况 |
3.陈汉光开发实施情况 |
4 陈汉光开发举措实施情况之小结 |
5 宋子文开发计划实施情况 |
6 1937 年开发计划实施情况 |
第二节 抗战胜利之后民国政府开发海南及黎区的实施情况 |
(一)陈济棠计划实施情况 |
(二)陈济棠谢幕之后的实施情况 |
(三)林缵春黎区开发计划的实施情况 |
(四)陈植开发计划的实施情况 |
1.开发黎区的农业计划实施状况 |
2.开发黎区的工业计划实施状况 |
3.开发黎区的盐业计划实施状况 |
4.开发黎区的铁路计划实施状况 |
5.开发黎区的公路计划实施状况 |
6.开发黎区的港湾计划实施状况 |
第五章 民国时期开发海南黎族地区计划实施欠佳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地理环境受限开发困难多 |
第二节 政策不趋统一实施难度大 |
第三节 日军侵入海南计划被中断 |
第四节 经济补给不畅开发进度慢 |
第五节 汉黎文化冲突实施阻力大 |
第六节 政局极为动荡开发干扰大 |
第七节 计划空洞理想多脱离现实 |
第六章 评价民国政府开发海南黎族地区计划 |
第一节 抗战之前开发海南黎区的计划评述 |
(一)孙中山开发黎区的计划评述 |
(二)陈济棠开发黎区的计划评述 |
(三)陈汉光开发黎区的计划评述 |
(四)宋子文开发黎区的计划评述 |
(五)翁冠千开发黎区的计划评述 |
(六)1937年民国政府开发计划评述 |
第二节 抗战胜利之后开发黎区的计划评述 |
(一)陈济棠开发计划评述 |
(二)林缵春开发计划评述 |
(三)陈植开发计划评述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民国时期青海西藏互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
二、本论文研究的基本资料 |
三、本论文涉及问题的学术研究概况 |
四、本论文的基本研究方法及主要观点 |
第一章 青海西藏互动关系的历史地理基础 |
第一节 青海西藏互动关系的地理环境基础 |
一、地势高亢,山脉纵横 |
二、河湖众多,谷地宽广 |
三、草原辽阔,牧业基础良好 |
四、气候严酷,气候类型多变 |
第二节 民国以前青海西藏互动关系的发展 |
一、唐代吐蕃帝国在青海地区的扩张 |
二、宋代青海地区的唃厮啰藏族政权 |
三、元代蒙古族进入青海对青藏关系的影响 |
四、清代青海蒙藏分布格局变化对青藏关系的影响 |
本章的几点结论 |
第二章 西姆拉会议前后的青海西藏政治互动 |
第一节 西姆拉会议前后的青海及西藏政局 |
一、清后期的回族反清起义 |
二、马家军阀的崛起及控制青海政权 |
三、马麒对青海藏族部落的武力征服 |
四、清政府对西藏地区的治理 |
五、英国对西藏的觊觎与侵略 |
六、辛亥革命对西藏局势的影响 |
本节的几点结论 |
第二节 西姆拉会议前后青海与西藏的政治互动 |
一、西姆拉会议的召开 |
二、马麒的“艳电”以及青海行政当局的努力 |
三、李仲莲、朱绣等人的进藏沟通及其成效 |
本节的几点结论 |
第三章 青海建省与青藏战争的爆发 |
第一节 青海建省的过程 |
一、清末青海建省建议的提出 |
二、民国时期的青海行政当局的建省努力 |
三、青海建省的实现 |
第二节 青藏战争的爆发 |
一、青藏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 |
三、青藏战争爆发的原因及过程 |
四、青藏战争的解决及影响 |
五、青藏战争中青军获胜原因分析 |
本节的几点结论 |
第四章 九世班禅在青海的活动及转世灵童寻访 |
第一节 九世班禅在青海的活动 |
一、九世班禅的离藏出走 |
二、九世班禅在内地的活动 |
三、九世班禅就任西陲宣化使后的返藏准备工作 |
四、九世班禅返藏及在青海的活动 |
第二节 九世班禅转世灵童的寻访与认定 |
一、九世班禅转世灵童的寻访过程 |
二、九世班禅转世灵童认定的青、藏之争 |
三、十世班禅在青海塔尔寺坐床 |
本节的几点结论 |
第五章 十三世达赖喇嘛转世灵童的寻访与认定 |
第一节 黄慕松入藏致祭十三世达赖喇嘛 |
一、十三世达赖喇嘛圆寂及黄慕松的入藏准备 |
二、对十三世达赖喇嘛的册封及致祭 |
三、黄慕松与噶厦政府的磋商及分歧 |
第二节 在青海寻访十三世达赖喇嘛转世灵童的过程 |
一、十三世达赖喇嘛转世灵童的寻访 |
二、灵童入藏的波折 |
三、吴忠信主持十四世达赖喇嘛坐床大典 |
本节的几点结论 |
第六章 民国时期青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
第一节 民国时期青藏间的经济交流 |
一、青藏间的交通发展 |
二、湟源的藏商与藏客 |
三、玉树地区的青藏贸易 |
四、马家军阀操控的对藏贸易 |
本节的几点结论 |
第二节 民国时期青藏间的文化艺术交流 |
一、喜饶嘉措对青藏文化交流的贡献 |
二、根敦群培的西藏历史研究 |
三、青海巡礼团的入藏交流 |
四、青海、西藏间的艺术交流 |
本节的几点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四、气象服务,亟待开掘的商业金矿(论文参考文献)
- [1]黑土地上的歌吟 ——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研究[D]. 刘广利. 吉林大学, 2021(02)
- [2]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研究[D]. 肖珍珍. 辽宁大学, 2021
- [3]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研究[D]. 肖珍珍. 辽宁大学, 2021
- [4]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 胡盾. 山西大学, 2020(02)
- [5]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6]我国新闻出版的热点关键词分析与发展对策究研究[D]. 孟庆麟.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6)
- [7]晚清鄂东南地区的矿产开发与社会变迁研究(1875~1911)[D]. 吴琼. 暨南大学, 2019(02)
- [8]张鸿烈研究[D]. 赵路路. 山东师范大学, 2018(12)
- [9]民国时期开发黎区的计划及实施[D]. 李超. 海南师范大学, 2018(01)
- [10]民国时期青海西藏互动关系研究[D]. 丁柏峰.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