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河大桥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

铁河大桥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

一、铁河特大桥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裂缝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段中剑[1](2021)在《机制砂自密实大体积混凝土桥台温度场及温度应力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内外建筑业的快速发展,施工过程中无需施加振捣的自密实混凝土,因具有良好流动性、抗离析性和填充性的特点,在造型独特、结构复杂、钢筋密集的工程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近年来由于混凝土的大量应用,导致天然河砂资源日益短缺,由岩石机械破碎制成的机制砂与天然河砂特征相似,可在混凝土中替代天然河砂,为混凝土行业摆脱天然河砂资源短缺的困境提供了新的选择。机制砂可以就地取材,降低了混凝土的生产、运输成本,缩短工程建设周期,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机制砂的应用将成为混凝土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趋势。因此,同时具备机制砂和自密实混凝土特性的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便有了应用价值。机制砂自密实大体积混凝土早期温度裂缝,因严重影响工程安全性及耐久性,成为制约其广泛应用的因素之一,因此,研究并控制机制砂自密实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危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云南红河州特大桥工程为研究背景,对机制砂自密实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及温度应力场进行了研究,为温度裂缝防控提供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结合红河特大桥桥台的结构特征和现场实际条件,选定墩柱截面和中间截面为监测面,设计了温度与应变监测方案,对桥台进行了为期19d的现场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得到了桥台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早期温度场与应变场特点及变化规律,同时也为温度场、应变场和应力场数值模拟对比分析提供了数据支撑。(2)根据桥台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以热参数理论计算模型和等效硅酸盐水泥绝热温升计算方法为依据,进行了温度场、应变场和应力场数值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该模拟方法的适用性与可靠性,可用于预测此类机制砂自密实大体积混凝土的早期温度场及应力场变化情况,为工程中及时采取裂缝防控措施提供依据。(3)根据温度应力场模拟结果,对桥台混凝土进行了抗裂指数模拟计算,并结合温度应力场模拟结果、抗裂指数模拟结果和实际裂缝发展情况,对桥台混凝土进行了抗裂性能分析,得到了桥台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分布状况、变化规律,预估了早期温度裂缝的开裂部位、开裂时间和开裂状况,为采取相应的裂缝防控措施提供了参考依据。(4)根据对桥台混凝土的温度场、温度应力场及抗裂性能分析,提出了用机制砂石粉适量替代水泥、延长保温和敷设智能养护膜等裂缝防控措施,并结合工程要求和混凝土所处环境,给出了相应的裂缝防控措施使用建议,对于机制砂自密实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防控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王军红[2](2021)在《施工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防治技术》文中研究说明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温度裂缝的主要原因包括外部温度、水泥水化热及内外部约束。以310国道三门峡西至豫陕边界南移的新建工程为背景,研究了施工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防治技术,讨论了温度裂缝的成因后,从材料、技术和维护等角度讨论了有效防止温度裂缝的办法。

郑炜[3](2021)在《白河特大桥悬臂施工监控技术研究及水化热效应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因其具有变形小、线形优美、易于养护、行车舒适、抗震性能良好等诸多优点,在各类桥梁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连续梁桥的施工方式大多数为悬臂现浇,施工周期较长,施工过程复杂,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会对主梁的内力及变形产生诸多不利影响,为了保证主梁线形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成桥后的主梁内力接近设计理论值,确保桥梁安全施工,就需对桥梁施工进行全过程监控。本文在总结分析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以新野县新建白河特大桥为背景,结合Midas civil有限元软件,采用正装分析法进行结构分析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作为施工监控理论依据。主要做了如下分析:(1)结合施工设计图纸,建立了白河特大桥的Midas civil有限元计算模型,对主桥的施工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计算,计算出在各个施工阶段控制点的理论挠度值和截面的理论应力值,并对理论值进行统计分析,作为施工控制的理论依据。(2)根据现场实测的主梁挠度,运用最小二乘法对主要设计参数进行参数识别,获得其真值,根据识别结果调整计算模型,使模型尽量接近主梁的真实状态。运用灰色预测理论建立了白河特大桥灰色预测模型,对主梁挠度值进行预测,预报主梁的预抛高,提供监控指令。(3)对白河大桥主桥的施工全程跟踪监测,采集大桥在各个施工阶段控制点的挠度值和控制界面的应力值,并将实测值与理论结果进行对比,全面了解大桥的线形变化情况和安全状况,确保施工过程中结构的可靠度和安全性,确保合龙段的相对标高偏差小于规范允许规定值,使得成桥后的主梁线形符合设计规范要求。(4)针对大体积0#块混凝土浇筑制定了冷却方案,预防箱梁温度裂缝的产生,采用ANSYS有限元程序,建立热-流、热-构耦合有限元模型,分析0#块整体以及冷却水管周围混凝土的温度场及应力场,根据分析结果判断混凝土是否会开裂,近而判断冷却方案的合理性及可行性。

李运浦[4](2020)在《预应力连续箱梁早期腹板裂缝分析及防治措施》文中认为进入1980年代,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国大跨度桥梁的主要桥型之一。这些桥梁逐渐投入使用、承受负荷、设计和施工中的问题也逐步暴露出来,尤其是不同性质的开裂问题较为普遍,以腹板斜裂缝最为明显。本文以红水河大桥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在设计、施工及运营期间内常见的突出病害和影响因素,将红水河大桥箱梁悬臂浇筑施工期腹板裂缝作为重点研究对象,主要针对腹板裂缝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以红水河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为例,利用Midas/civil软件建立空间模型来模拟实际桥梁结构,根据计算结果,分析验算该桥在正常使用极限应力状态、承载能力极限应力状态及施工阶段应力状态的受力状况,讨论主梁腹板开裂原因。(2)总结红水河特大桥早期0#-5#块腹板开裂的原因,采取对应的防治措施进行模拟分析与实桥验证。通过控制实桥施工质量控制如优化混凝土设计配合比、加入钢纤维混凝土、分层对称浇筑、水化热保温、振捣控制等措施;(3)通过对比分析Midas/fea仿真模拟计算0#块水化热保温前后各测点的应力及温度变化情况,制定保温方案减少水化热作用;通过实桥建模对比分析加载龄期3d、7d、30d对收缩徐变的影响,相对湿度40%、70%、90%对早期收缩徐变的影响,制定相应的养护措施防治早期收缩裂缝。(4)通过0#-5#块以及后续块段施工的开裂结果对比,验证了红水河大桥的裂缝防治措施,有效避免了后续块段的开裂问题,也对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施工过程中的腹板开裂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张峰[5](2020)在《大跨径钢管混凝土拱肋灌注次序及管内混凝土水化热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大跨径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大量建设,钢管混凝土拱肋的灌注过程作为施工中的关键阶段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不同的灌注次序对拱肋及成桥的应力、位移、稳定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跨径的增大,灌注次序是否具有普遍性又需要进一步探讨;随着管径的增加,管内混凝土的水化热问题也随之突显。因此,本文根据实际工程项目针对钢管混凝土拱肋的灌注次序及混凝土灌注过程中的水化热问题展开讨论,主要内容包括:(1)以找龙坝河特大桥为工程项目背景,基于有限元软件Midas Civil采用双单元法对拱肋混凝土灌注过程进行仿真模拟,对具有代表性的8种混凝土灌注次序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在此工程项目中,可参照拱脚截面应力状态及拱顶截面位移状态进行灌注次序的评价,先灌注下弦管再灌注上弦管的灌注次序更为合理,内外侧先后灌注次序带来的影响很小。并将施工过程中的部分实际施工监测值与理论值作对比分析,证实了双单元模型模拟仿真的准确性。前期不同灌注次序对拱肋各状态的差异性影响在成桥阶段可以忽略不计。总体来说,针对找龙坝河特大桥这一项目中,不同的混凝土灌注次序对线形、应力状态影响不大。(2)为了探讨钢管混凝土拱肋灌注次序优劣的普遍性,依据具体实际工程项目修改建立300米级、500米级钢管混凝土拱肋,在大跨径钢管混凝土拱肋中不考虑内外侧先后灌注次序带来的差异性拟定4种灌注次序,针对这4种灌注次序进行了应力、位移及稳定性状态的分析,发现拱脚及拱顶之间应力值差值大小与拱脚截面应力值大小存在一致性,且考虑三种评价指标的情况下均以先灌注下侧弦管的灌注次序为最优,在类似四肢桁式钢管混凝土拱肋灌注次序中可采用。(3)基于有限元软件Midas FEA对钢管混凝土拱肋进行混凝土灌注过程的水化热分析,针对找龙坝河特大桥这一项目,主要对管内混凝土的径向温度进行了分析比较,发现混凝土核心温度为最高,温度场呈现由内到外、由高到低的分布规律。针对这一现象,分析了在水化热作用下混凝土核心温度受环境温度、壁厚及管径的敏感性影响及径向各测点受环境温度、壁厚及管径的敏感性影响。提出了可降低钢管混凝土水化热的改善措施。本文对不同形式、不同跨径的钢管混凝土拱肋灌注次序及钢管灌注混凝土过程中的水化热问题进行了讨论,为今后实际钢管拱肋灌注混凝土的施工项目提供了参考指导,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赵付安[6](2019)在《(72+128+72)m连续梁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与应力场分析及控制实践》文中指出大体积混凝土指实体结构几何尺寸不小于1m的混凝土,或由于其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收缩和温度变化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不是完全由其绝对截面尺寸的大小决定的,还需考虑是否会产生水化热引起的温度收缩应力。大体积混凝土在硬化期间,水泥水化后释放大量的热量,使混凝土中心区域温度升高,而混凝土表面和边界由于受气温影响而温度较低,从而在同一断面上形成较大的温差,使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进而使混凝土形成裂缝。本文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 Civil 2015分析了新建北京至雄安城际铁路连续梁承台、墩身及上部结构A0号块大体积混凝土。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分别建立了承台、墩身及上部结构A0号块有限元模型,考虑热源函数、对流系数、环境温度、浇筑温度、单位体积混凝土水泥用量以及冷却管的布置等因素,对其进行温度和应力分析。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通过控制入水温度及速率,从而控制温度场分布,进而得出最优的通水方案。在承台及墩身中预埋温度应力传感器,实测得到温度场及应力场,与有限元模型仿真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得出结论如下:(1)在大体积混凝土中,采用低热水泥和掺入粉煤灰等措施,可有效降低水化热,但只采取控制热源的措施并不能使温度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因此,在大体积混凝土中布置冷却水管来及时将水泥水化产生的热量传递至外界是必要的;(2)承台、墩身及A0号块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均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采取控制冷却水管入水温度和流速,使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降低至65℃以下,内表温差控制在20℃以内,满足规范要求是可行的;(3)理论分析使用的热源函数及其它参数与实际混凝土情况及环境存在一定差异,外界环境如温度等随时间的变化,会导致应力曲线和温度曲线与实测值有偏差。

龚远[7](2019)在《中高温C40大体积混凝土承台配合比设计及温度控制》文中提出在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生产施工及应用过程中,通常采用优化配合比、优选原材料、循环冷却水降温技术措施等,在保证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符合设计施工要求的同时,能够有效降低混凝土的水化放热量和绝热温升,降低由温度应力引起温度裂缝的风险。本文以中高温C40大体积承台混凝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种类的水泥、粉煤灰和矿渣粉的水化放热特性,优选整体水化放热量较小,符合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要求的胶凝材料体系。根据计算得到的基准配合比,通过双掺矿物掺合料、优选外加剂和骨料等进行配合比优化,研究了配合比关键参数对大体积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凝结时间等的影响,确定大体积混凝土的最优配合比。按照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的要求,进行混凝土绝热温升值及温度应力场的模拟计算分析,并布置合理的循环冷却水管并进行温度监测。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胶凝材料水化放热试验研究表明:刘总旗水泥的水化放热量最高,永发和玉珠水泥次之,嘉华水泥的3d和7d水化放热量最低,水化热温度排序为:刘总旗水泥>永发水泥>玉珠水泥>嘉华水泥。水泥-粉煤灰胶凝材料体系中,采用恒阳粉煤灰的胶凝材料水化放热量小于汉华粉煤灰;水泥-矿渣粉胶凝材料体系中,采用德源矿渣粉的总体水化放热量小于三和矿渣粉;胶凝材料掺加矿物掺合料后水化热明显降低,小于纯水泥的水化放热量。(2)采用大掺量掺合料能够有效的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同时能够保证混凝土强度等级要求;采用15%粉煤灰+矿渣粉胶凝材料体系的水化热较低,7d龄期的抗压强度均达到设计强度的120%以上,28d抗压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值的137%以上;最佳碎石比例为:1#:2#:3#=10%:78%:12%,最佳级配下的堆积孔隙率为44%,良好的骨料级配能够有效的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能。(3)本课题用于承台C40混凝土配合比的理论计算最高温度为62.4℃,最大温升值为34.3℃,最大里表温差为18.7℃,均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温度监测过程中混凝土芯部与顶面混凝土温差最大为23.6℃,与侧面温差最大为24.5℃,平均温度的降温速率在0.81.9℃/d,温控指标符合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控制要求。(4)随着掺合料掺量的增加,大体积混凝土的抗开裂性能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掺量较小或掺量过大时其抗开裂性能较差,掺合料掺量为17%时,混凝土的抗开裂性能最佳;矿物掺合料的种类和掺量对抗碳化性能有一定影响,采用汉华粉煤灰和德源矿渣粉时各龄期碳化深度明显降低;双掺15%粉煤灰+15%矿渣粉混凝土的碳化深度最小,抗碳化能力最佳。

王博[8](2019)在《大体积混凝土承台水化热效应及温控措施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在建以及准备建设的大跨径桥梁日趋增多。随着大跨径桥梁的日趋增多,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因其承重性能良好,且施工过程简单,是大跨径桥梁理想的承重结构,一般大跨径桥梁均采用大体积混凝土承台作为桥梁基础结构。伴随着大体积混凝土承台的使用,问题也随着而来,其中由大体积混凝土承台过大的内表温差引起的温度应力所导致的大体积混凝土承台温度裂缝对于其安全性、可靠性以及耐久性的影响越来越严重。大体积混凝土承台在水泥水化热、施工环境、保温措施以及内部管冷系统的作用下其结构内部产生复杂的温度场,从而导致结构内表温差、最大绝热温升以及表面温度等难以控制。本文以某特大桥(主跨布置为92.75m+6×170m+92.75m的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钢构桥)为研究依托工程。通过前期有限元模拟分析,对施工进行指导,通过对主墩承台实施温度监控,与有限元软件模拟分析计算值进行对比,找出影响大体积混凝土承台温度场的控制性因素,并对其进行分析。结合各类文献、资料以及规范等,系统归纳了混凝土绝热温升、混凝土比热容以及混凝土导热系数计算方法,并结合主墩承台施工现场环境,构建主墩承台有限元模型,并对施工进行指导。实际监控主墩承台水化热状态后,对有限元模型进行修正,通过修正后的有限元模型理论计算值与实测值对比,验证了有限元软件Midas Civil的准确性,并找出影响主墩承台温度场的控制性因素。通过有限元软件Midas Civil以及Midas FEA对影响主墩承台温度场的控制性因素(混凝土入模温度、有限元软件中绝热温升函数的导热系数、混凝土表面对流系数、环境温度、管冷系统各参数等)进行数值分析,找出控制性因素的影响规律以及影响程度等。

陈铖[9](2019)在《高寒高海拔地区薄壁高墩混凝土抗裂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薄壁高墩是高寒高海拔地区大跨度桥梁墩柱的主要形式,其结构轻巧、节省材料、施工简便、受力稳定,因此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高寒高海拔地区低温干燥、日照辐射强烈、昼夜温差大、冻融交替频繁的特殊环境,薄壁高墩结构的开裂情况普遍发生且较为严重,这对结构的耐久性甚至安全性有较大的影响。因此,研究高寒高海拔地区薄壁高墩混凝土抗裂及耐久性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主要从两方面进行探究:一是高墩高性能混凝土材料性能的提升,在对高原气候环境、桥墩病害、混凝土原材料质量、配合比设计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提出高寒高海拔地区气候环境对原材料的质量要求及对混凝土的性能要求,从而进一步在试验中采用引气技术、陶砂和SAP内养护技术及调整配合比参数来探究提升混凝土抗裂及耐久性的配合比优化方法;二是通过ANSYS对薄壁高墩结构在大温差及日照辐射下的温度效应进行有限元分析,进而从内外部多因素共同作用的角度分析开裂成因,并相应地针对设计配筋及施工养护来提出预防薄壁高墩开裂的有效措施。试验部分以骨料级配设计的优选配合比为基准,通过力学性能试验、快速冻融循环试验、RCM法氯离子迁移试验、收缩性能测试、平板约束抗裂测试来模拟和评价水胶比、粉煤灰掺量、引气剂、内养护剂对高寒高海拔地区高墩混凝土强度及耐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范围内,混凝土氯离子迁移系数及自收缩率与水胶比呈较强的线性负相关作用,但干燥收缩随水胶比降低而减小;粉煤灰的火山灰效应、形态效应及微集料效应对混凝土后期强度和弹性模量的发展有正面影响,能改善收缩抗裂性能;引气剂能引入独立封闭的微气孔,压汞法测试发现引气后孔隙率提高的同时孔径分布向小区间改善,孔隙结构合理因而抗冻性明显提升,抗裂性也有所改善;SAP的释水模式及陶砂的微泵效应使水化完全,同时保持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同时改善收缩和抗裂性能。综合试验研究及机理分析,本文设计的粉煤灰、陶砂内养护剂、引气剂三掺的C35内养护高墩HPC能满足高寒高海拔地区薄壁高墩对混凝土强度及抗冻、抗裂的耐久性要求。同时,内养护混凝土的热力学性能相对优良,在昼夜温差及日照辐射作用下,薄壁高墩的温差极值及温度应力有所降低,对控制裂缝的产生和发展有正面效应。结合有限元模拟分析高墩混凝土开裂成因,环境温湿度的变化、日照辐射、水化热效应、新老节段浇筑的收缩差会导致薄壁高墩温度裂缝和收缩变形裂缝的发展,而合理配置水平箍筋及抗裂钢筋网、加温拌合用水及骨料、控制节段浇筑间隔时间及拆模时间、蓄热加温或蒸汽养护、主动预偏法控制垂直度等措施能有效预防或缓解薄壁高墩裂缝的发展。

李登武[10](2019)在《山区悬索桥大体积混凝土锚塞体水化热分析与控制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取得飞速发展,桥梁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很多大跨径悬索桥相继修建。其中悬索桥承台、锚碇或锚塞体等结构由大体积混凝土现场浇筑而成,混凝土在施工浇筑和后期养护过程中水化热产生的温度裂缝问题日益突出。采取合理的混凝土施工方案和有效的温度监控措施,来防止有害裂缝的产生,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是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研究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依托在建金安金沙江大桥(丽江侧)隧道锚锚塞体工程,对山区悬索桥大体积混凝土锚塞体水化热进行分析和控制研究,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水化热计算相关理论,运用热传导基本方程的有限元解法与冷却水有限元单元法,采用水化热热学参数取值与计算经验估值,结合实际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重难点与相应的锚塞体施工工艺流程,对锚塞体在施工浇筑过程中裂缝产生的原因、混凝土施工控制、冷却水管进出水控制、混凝土里表温度控制和养护等技术进行系统研究。(2)针对隧道锚内锚塞体与围岩在水化热作用下的传热影响效果问题,利用有限元软件Midas/FEA2017,对锚塞体周边围岩进行仿真分析,得出混凝土在高分层且不通冷却水情况下,水化热温度作用对围岩厚度影响情况,为同类型锚塞体围岩建模厚度取值提供参考。(3)针对环境温度变化对锚塞体混凝土表层温度影响情况,提出利用混凝土与空气接触的热传导理论,推导出气温变化对混凝土表面厚度的影响深度;针对锚室内混凝土保温效果问题,利用有限元软件,对不同对流系数进行温度和应力分析,并得出常温浇筑情况下的最佳对流系数取值。(4)针对锚塞体施工过程中高分层分块和混凝土内部冷却水控制问题,选取锚塞体第五、六施工阶段进行分层分块研究;利用锚塞体浇筑层第六施工阶段,讨论冷却水12个分析工况情况,对冷却水参数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得出各工况下的最优解。(5)结合锚塞体浇筑实际工程,系统阐述水化热监控流程,运用有限元软件对锚塞体混凝土施工进行全程水化热温度场的仿真计算,将现场实测数据与理论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锚塞体混凝土温度场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总结相关温控成果;对施工中遇寒潮这一不利情况进行反分析,得出相关研究结论,为后期锚塞体施工和山区同类型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提供切实有效的参考。

二、铁河特大桥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裂缝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铁河特大桥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裂缝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机制砂自密实大体积混凝土桥台温度场及温度应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与温度应力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机制砂自密实大体积混凝土桥台温度场及应变场监测
    2.1 工程概况
    2.2 桥台混凝土温度场及应变场监测方案设计
        2.2.1 试验仪器选取
        2.2.2 测点布置方案设计
    2.3 桥台混凝土温度场及应变场监测结果分析
        2.3.1 桥台混凝土温度场监测结果分析
        2.3.2 桥台混凝土里表温差与表外温差监测结果分析
        2.3.3 桥台混凝土应变场监测结果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桥台混凝土温度场模拟分析
    3.1 桥台混凝土温度场数值分析模型建立
        3.1.1 桥台混凝土绝热温升计算
        3.1.2 桥台混凝土热传导方程参数的选取
        3.1.3 桥台混凝土温度场边值条件确定
        3.1.4 桥台混凝土温度场计算模型建立
    3.2 桥台混凝土测点温度场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对比分析
        3.2.1 桥台混凝土墩柱截面温度场变化对比分析
        3.2.2 桥台混凝土中间截面温度场变化对比分析
        3.2.3 桥台混凝土里表温差与表外温差对比分析
    3.3 桥台混凝土外表面及监测面温度场模拟结果分析
        3.3.1 桥台混凝土外表面温度场模拟结果分析
        3.3.2 桥台混凝土墩柱截面温度场模拟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桥台混凝土温度应变场及温度应力场模拟分析
    4.1 桥台混凝土温度应变场及温度应力场数值分析模型建立
        4.1.1 桥台混凝土热力学参数选取
        4.1.2 桥台混凝土位移边值条件确定
    4.2 桥台混凝土温度应变场模拟结果分析
        4.2.1 桥台混凝土测点部位温度应变场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4.2.2 桥台混凝土监测截面不同龄期温度应变场模拟结果分析
    4.3 桥台混凝土温度应力场模拟结果分析
        4.3.1 桥台混凝土监测截面温度应力场模拟结果分析
        4.3.2 桥台混凝土外表面温度应力场模拟结果分析
    4.4 桥台混凝土抗裂性能模拟及结果分析
        4.4.1 桥台混凝土抗裂性能模拟分析
        4.4.2 桥台混凝土抗裂性能模拟结果与试验观察结果对比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机制砂自密实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防控措施
    5.1 合理选择混凝土原材料
        5.1.1 水泥的合理选择
        5.1.2 拌合用水的合理选择
    5.2 优化混凝土配合比
        5.2.1 减少水泥用量
        5.2.2 添加适量外加剂
    5.3 控制混凝土施工条件
        5.3.1 改进搅拌工艺
        5.3.2 选择合理浇筑方法
        5.3.3 改变基础约束
    5.4 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
        5.4.1 加强保温养护
        5.4.2 加强保湿养护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施工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防治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1.1 工程特点
    1.2 施工混凝土
2 造成裂缝的因素
    2.1 水泥的水化热效应
    2.2 外界气温变化
    2.3 混凝土的收缩
3 防治裂缝产生的措施
    3.1 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
        3.1.1 控制混凝土水化热温升
        3.1.2 控制混凝土泌水
        3.1.3 控制混凝土的收缩
    3.2 冷却水管布置
    3.3 混凝土施工控制
        3.3.1 混凝土生产
        3.3.2 混凝土浇筑
    3.4 测温监控
4 结束语

(3)白河特大桥悬臂施工监控技术研究及水化热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桥梁施工监控的目的和方法
        1.2.1 连续梁桥施工监控的目的
        1.2.2 桥梁施工监控的方法
    1.3 施工控制的内容
    1.4 桥梁施工监控的国内外发展及现状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 白河特大桥施工过程仿真分析
    2.1 工程背景
        2.1.1 白河特大桥工程概况
        2.1.2 设计技术标准
        2.1.3 主桥结构设计
    2.2 白河特大桥有限元仿真计算
        2.2.1 结构计算参数
        2.2.2 有限元仿真计算模型
    2.3 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2.3.1 位移分析
        2.3.2 应力结果
    2.4 本章小结
3 白河特大桥参数识别及挠度预测
    3.1 施工监控预测方法及预测模型
        3.1.1 参数识别法
        3.1.2 最小二乘法
        3.1.3 灰色预测系统
    3.2 白河特大桥参数识别
    3.3 白河特大桥主梁挠度预测
    3.4 本章小结
4 白河特大桥施工监测及成果分析
    4.1 现场监测体系的构成
    4.2 线形监测
        4.2.1 预拱度的设置
        4.2.2 立模标高的确定
        4.2.3 挂篮预压
        4.2.4 测点布置
        4.2.5 误差控制
        4.2.6 线形监测结果及分析
    4.3 应力监测
        4.3.1 测试仪器的选择
        4.3.2 监测断面及仪器布置
        4.3.3 测试内容
        4.3.4 应力监测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0#块水化热ANSYS有限元仿真分析
    5.1 ANSYS热分析简介
    5.2 0#块ANSYS有限元模型
        5.2.1 冷却方案
        5.2.2 模型计算参数
        5.2.3 单元选择及介绍
        5.2.4 ANSYS计算模型
    5.3 温度场及应力场计算结果
        5.3.1 温度场计算结果
        5.3.2 应力场计算结果
        5.3.3 冷却水参数分析
    5.4 温控措施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预应力连续箱梁早期腹板裂缝分析及防治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概述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及发展趋势
        1.2.1 预应力连续箱梁腹板裂缝防治方法
    1.3 选题的研究意义与目的
第二章 腹板斜裂缝的形成机理分析
    2.1 裂缝的形成机理
    2.2 裂缝的基本概念
        2.2.1 荷载裂缝的形成机理
        2.2.2 非荷载作用引发裂缝
    2.3 裂缝的分类
        2.3.1 顶板裂缝
        2.3.2 底板裂缝
        2.3.3 腹板裂缝
        2.3.4 横隔板裂缝
    2.4 裂缝常见的防治措施
        2.4.1 设计防治措施
        2.4.2 施工阶段措施
        2.4.3 运营阶段措施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预应力连续箱梁桥实例整体分析
    3.1 概述
        3.1.1 病害统计
        3.1.2 分析思路
    3.2 施工工况及计算荷载
        3.2.1 工程概况
    3.3 整体模型分析有限元理论
        3.3.1 数值分析模型
        3.3.2 空间梁单元
    3.4 红水河特大桥有限元模型
        3.4.1 主要材料
        3.4.2 模型计算荷载
        3.4.3 正常使用极限应力状态
        3.4.4 短期效应组合应力验算
        3.4.5 长期效应组合应力验算
        3.4.6 施工阶段腹板应力验算
        3.4.7 有限元受力分析结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预应力连续箱梁腹板裂缝控制措施研究
    4.1 裂缝控制措施研究
    4.2 预应力连续箱梁腹板早期裂缝成因探讨
        4.2.1 水化热效应
        4.2.2 混凝土收缩变形
        4.2.3 施工质量分析
    4.3 实桥控制措施
        4.3.1 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措施
        4.3.2 混凝土水化热控制措施
        4.3.3 收缩徐变控制措施
    4.4 裂缝控制措施结果
        4.4.1 混凝土强度
        4.4.2 箱梁裂缝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大跨径钢管混凝土拱肋灌注次序及管内混凝土水化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发展
        1.1.1 钢管混凝土结构推动拱桥的发展
        1.1.2 拱肋截面形式的增多
    1.2 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的施工技术
        1.2.1 拱肋无支架拼装施工方法
        1.2.2 拱肋混凝土灌注施工方法
    1.3 拱肋混凝土灌注次序及水化热研究现状分析
        1.3.1 拱肋灌注次序研究
        1.3.2 钢管混凝土水化热研究
    1.4 本文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钢管混凝土拱肋模拟方法及水化热分析理论
    2.1 钢管混凝土拱肋模拟方法
    2.2 水化热基本理论
        2.2.1 热传导理论
        2.2.2 混凝土的水化热计算模型和混凝土绝热温升
    2.3 模拟水化热的有限元法
        2.3.1 基本方程
        2.3.2 温度场的离散与温度插值函数
        2.3.3 单元变分计算与合成
        2.3.4 时间的离散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钢管混凝土拱肋灌注次序仿真分析
    3.1 工程概况
        3.1.1 总体概况
        3.1.2 拱肋混凝土灌注施工工艺
    3.2 建立有限元模型
        3.2.1 主要模型参数
        3.2.2 建立钢管混凝土拱肋的双单元模型及灌注次序拟定
    3.3 不同灌注次序应力及位移状态分析
        3.3.1 拱肋不同灌注次序应力状态分析
        3.3.2 拱肋不同灌注次序位移状态分析
    3.4 找龙坝河特大桥拱肋混凝土灌注施工监控数据对比分析
        3.4.1 现场施工监控方案
        3.4.2 实测值与理论值对比
    3.5 考虑成桥的拱肋状态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跨径钢管混凝土拱肋灌注次序分析
    4.1 不同的大跨径钢管混凝土拱肋模型及灌注次序拟定
        4.1.1 钢管混凝土拱桥随跨径增大各种因素的改变
        4.1.2 拱肋模型的拟定
        4.1.3 施工方案的选取
    4.2 200 米、300 米及500 米级拱肋灌注次序的比较
    4.3 稳定性分析
        4.3.1 线弹性稳定分析理论介绍
        4.3.2 不同跨度级灌注次序稳定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钢管混凝土水化热分析
    5.1 建立水化热分析模型
        5.1.1 模型参数的拟定
        5.1.2 实体模型的建立
    5.2 水化热仿真分析结果
        5.2.1 混凝土核心温度变化结果
        5.2.2 混凝土径向温度分布结果
        5.2.3 现场实测数据对比
    5.3 管内混凝土水化热效应参数敏感性分析
        5.3.1 环境温度的影响
        5.3.2 钢管管径的影响
        5.3.3 钢管壁厚的影响
    5.4 降低钢管混凝土水化热效应的方法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6)(72+128+72)m连续梁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与应力场分析及控制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概述
    1.2 混凝土温度应力及裂缝
        1.2.1 温度应力形成的过程及原因
        1.2.2 裂缝的形成与发展
    1.3 工程对象及主要研究内容
        1.3.1 工程对象
        1.3.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连续梁桥大体积混凝土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1 建模参数的确定
        2.1.1 材料强度特性
        2.1.2 环境对流参数的确定
        2.1.3 热源函数
    2.2 实体模型的建立
        2.2.1 施工阶段定义
        2.2.2 实体模型建立
    2.3 冷却水管仿真分析
        2.3.1 承台冷却水管布置
        2.3.2 墩身冷却水管布置
        2.3.3 A0 号块冷却水管布置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温度场及应力场仿真分析
    3.1 冷却水管通水方案比选
        3.1.1 承台方案比选
        3.1.2 墩身方案比选
        3.1.3 A0 号块方案比选
    3.2 承台大体积混凝土仿真分析
        3.2.1 温度场
        3.2.2 应力场
    3.3 墩身大体积混凝土仿真分析
        3.3.1 温度场
        3.3.2 应力场
    3.4 A0 号块大体积混凝土仿真分析
        3.4.1 温度场
        3.4.2 应力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温度场及应力场控制实践与实测分析
    4.1 测温点传感器布置
        4.1.1 承台测温点传感器布置
        4.1.2 墩身测温点传感器布置
    4.2 水化热实测数据及分析
        4.2.1 实测结果
        4.2.2 数据对比
    4.3 结论分析
        4.3.1 承台
        4.3.2 墩身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7)中高温C40大体积混凝土承台配合比设计及温度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大体积混凝土
        1.2.1 大体积混凝土的定义
        1.2.2 大体积混凝土的结构特点
        1.2.3 大体积混凝土的主要存在问题
    1.3 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裂缝
        1.3.1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
        1.3.2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形成原因
        1.3.3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大体积混凝土承台温度控制技术研究
        1.4.1 原材料选择
        1.4.2 施工措施
        1.4.3 温度检测
        1.4.4 预埋冷却管法
        1.4.5 相变材料(PCM)控制法
    1.5 研究内容
2 试验原材料与测试方法
    2.1 试验原材料
        2.1.1 水泥
        2.1.2 粉煤灰
        2.1.3 矿渣粉
        2.1.4 骨料
        2.1.5 外加剂
    2.2 试验方法
        2.2.1 力学性能测试方法
        2.2.2 抗裂性能与抗碳化性能测试方法
3 大体积混凝土胶凝材料体系研究
    3.1 纯水泥胶凝体系
        3.1.1 不同品牌水泥的基本性能研究
        3.1.2 不同品牌水泥的水化热研究
    3.2 粉煤灰对胶凝体系性能的影响
        3.2.1 粉煤灰-水泥胶凝体系的水化热试验研究
        3.2.2 粉煤灰的优选
    3.3 矿渣粉对胶凝体系性能的影响
        3.3.1 矿渣粉-水泥胶凝体系的水化热试验研究
        3.3.2 矿渣粉的优选
    3.4 粉煤灰-矿渣粉-水泥胶凝材料体系的性能研究
    3.5 本章小结
4 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优化研究
    4.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4.2 混凝土配合比优化
        4.2.1 双掺粉煤灰和矿渣粉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4.2.2 外加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4.2.3 骨料级配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5 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及温度裂缝控制研究
    5.1 温度控制的目的及指标
        5.1.1 温度控制的目的
        5.1.2 温度控制指标
    5.2 温度控制的内容与方法
    5.3 混凝土绝热温升和温度应力模拟计算
        5.3.1 基本计算资料
        5.3.2 温度计算结果
        5.3.3 温度计算结果分析
        5.3.4 应力计算
    5.4 温度监测与温度控制研究
        5.4.1 测温监控
        5.4.2 温度控制研究
    5.5 本章小结
6 粉煤灰和矿渣粉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6.1 混凝土抗裂性能
        6.1.1 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抗开裂性能的影响
        6.1.2 不同外加剂掺量对混凝土的抗开裂性能的影响
    6.2 混凝土抗碳化性能
        6.2.1 水泥对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影响
        6.2.2 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影响
    6.3 本章小结
7 主要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致谢

(8)大体积混凝土承台水化热效应及温控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温度效应
    2.1 引言
    2.2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理论
    2.3 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理论
        2.3.1 水泥水化热
        2.3.2 混凝土绝热温升计算
    2.4 热传导基本原理
        2.4.1 热传导方程推导
        2.4.2 热传导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2.5 温度场求解方法概述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承台水化热有限元模型优化
    3.1 依托工程概述
        3.1.1 依托工程概况
        3.1.2 现场气候条件
        3.1.3 基本设计资料
    3.2 混凝土物理热学参数计算
        3.2.1 混凝土导热系数计算
        3.2.2 混凝土比热容计算
        3.2.3 混凝土绝热温升计算
    3.3 有限元模型
        3.3.1 有限元模型基本假定
        3.3.2 有限元模型参数选取
    3.4 主墩承台有限元模型水化热分析
        3.4.1 无管冷系统混凝土承台有限元分析
        3.4.2 设计管冷系统混凝土承台有限元分析
        3.4.3 优化管冷系统混凝土承台有限元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体积混凝土承台水化热实测值分析
    4.1 引言
    4.2 测点布置及仪器
        4.2.1 测点布置原则
        4.2.2 测点布置位置
        4.2.3 监测仪器设备
    4.3 主墩承台水化热温度场实测数据分析
        4.3.1 24#主墩承台水化热温度场实测数据分析
        4.3.2 28#主墩承台水化热温度场实测数据分析
        4.3.3 其余主墩承台水化热温度场实测数据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参数敏感性分析
    5.1 概述
    5.2 混凝土入模温度影响分析
        5.2.1 分析方案
        5.2.2 分析结果
        5.2.3 混凝土入模温度影响规律
    5.3 导温系数(r)影响分析
        5.3.1 分析方案
        5.3.2 分析结果
        5.3.3 导热系数影响规律
    5.4 环境温度和混凝土表面对流系数影响分析
        5.4.1 分析方案
        5.4.2 分析结果
        5.4.3 环境温度和混凝土表面对流系数影响规律
    5.5 管冷系统影响分析
        5.5.1 分析方案
        5.5.2 分析模型
        5.5.3 管冷系统参数影响分析
        5.5.4 管冷系统参数影响规律
    5.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高寒高海拔地区薄壁高墩混凝土抗裂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高寒高海拔地区桥用混凝土抗裂性能的研究现状
        1.2.2 混凝土内养护技术的研究现状
        1.2.3 薄壁高墩温度效应问题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3.1 青藏高原地区的桥用混凝土现状调研
        1.3.2 高寒高海拔地区混凝土制备及抗裂性能提升研究
        1.3.3 高寒高海拔地区内养护剂改善混凝土耐久性能研究
        1.3.4 薄壁高墩温度场及温度应力仿真分析
    1.4 技术路线及创新
        1.4.1 技术路线
        1.4.2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原材料性能与试验方法
    2.1 高寒高海拔地区桥墩用混凝土原材料情况调研
    2.2 原材料质量控制要求
    2.3 试验原材料性能
        2.3.1 水泥、粉煤灰及骨料
        2.3.2 减水剂及引气剂
        2.3.3 超强吸水树脂SAP
        2.3.4 免烧陶砂内养护剂
    2.4 试验方法
        2.4.1 工作性能及力学性能试验
        2.4.2 抗氯离子渗透RCM法试验
        2.4.3 抗冻试验
        2.4.4 收缩性能试验
        2.4.5 抗裂性能试验
第三章 高寒高海拔地区高墩HPC配合比优化及性能研究
    3.1 高原气候环境及对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求
        3.1.1 青藏高原地区的特殊气候环境
        3.1.2 青藏高原地区高墩混凝土典型配合比调研
        3.1.3 青藏高原地区高墩混凝土的性能要求
    3.2 试验配合比优选及新拌混凝土力学性能
        3.2.1 高寒高海拔地区C35 高墩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3.2.2 配合比参数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3.2.3 陶砂及SAP内养护剂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3.3 高原氯盐环境下高墩HPC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研究
        3.3.1 氯离子侵蚀机理
        3.3.2 试验数据分析
        3.3.3 各因素对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
    3.4 高原冻融环境下高墩HPC抗冻性能研究
        3.4.1 引气剂对高墩HPC抗冻性的影响
        3.4.2 陶砂及SAP内养护剂对高墩HPC抗冻性的影响
        3.4.3 冻融循环过程中高墩HPC的外观形貌
    3.5 冻融环境下高墩HPC抗冻性的微观机理
        3.5.1 冻融破坏机理
        3.5.2 压汞法测试孔隙结构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寒高海拔地区高墩HPC抗裂性能提升研究
    4.1 高寒高海拔地区桥墩HPC收缩变形性能研究
        4.1.1 高寒高海拔地区桥墩HPC收缩变形机制
        4.1.2 配合比参数对混凝土收缩变形性能的影响
        4.1.3 内养护剂对混凝土收缩变形性能的影响
    4.2 高寒高海拔地区桥墩HPC抗裂性能研究
        4.2.1 常温下内养护剂对混凝土抗裂性能的影响
        4.2.2 低温下内养护剂对混凝土抗裂性能的影响
    4.3 高寒高海拔地区高墩HPC抗裂性能的微观分析
        4.3.1 陶砂内养护剂限缩抗裂的原理
        4.3.2 基于水化程度的内养护HPC陶砂掺量计算
        4.3.3 SAP内养护剂对HPC内部相对湿度的影响
        4.3.4 粉煤灰提升HPC耐久性的微观机理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寒高海拔地区薄壁高墩温度作用及开裂问题研究
    5.1 薄壁高墩温度场与应力场分析理论
        5.1.1 热分析控制方程
        5.1.2 温度场的初始条件与边界条件
        5.1.3 温度效应的有限单元法
    5.2 薄壁高墩混凝土的热力学参数
        5.2.1 导热系数
        5.2.2 比热容及线膨胀系数
        5.2.3 水化热及绝热温升
    5.3 高寒高海拔地区薄壁高墩有限元分析流程
        5.3.1 工程背景
        5.3.2 薄壁高墩热-应力耦合的有限元分析思路
        5.3.3 有限元分析的计算条件及主要步骤
    5.4 大温差及日照辐射下温度场及温度应力特征
        5.4.1 大温差及日照辐射下温度场特征
        5.4.2 内养护混凝土温度场特征
        5.4.3 大温差及日照辐射下温度应力特征
        5.4.4 内养护混凝土温度应力特征
    5.5 高寒高海拔地区薄壁高墩裂缝控制技术研究
        5.5.1 薄壁高墩开裂成因分析
        5.5.2 薄壁高墩裂缝控制的配筋设计
        5.5.3 薄壁高墩裂缝控制的施工措施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10)山区悬索桥大体积混凝土锚塞体水化热分析与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大体积混凝土定义及特点
        1.2.1 大体积混凝土定义
        1.2.2 大体积混凝土特点
    1.3 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锚塞体水化热研究现状
    1.4 工程概况及主要研究内容
        1.4.1 工程概况
        1.4.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水化热计算理论与有限元分析方法
    2.1 水化热计算理论
        2.1.1 混凝土的热传导方程
        2.1.2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2.2 水化热计算的重要参数
        2.2.1 混凝土热学性能
        2.2.2 混凝土绝热温升
        2.2.3 混凝土抗拉强度
        2.2.4 表面放热系数
    2.3 计算温度场的有限元单元法
        2.3.1 热传导问题的变分原理
        2.3.2 不稳定温度场的有限元计算原理
        2.3.3 冷却水有限元解法
    2.4 计算温度应力有限元方法
        2.4.1 应力应变增量计算
        2.4.2 有限元应力场计算原理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锚塞体水化热裂缝控制技术研究
    3.1 大体积混凝土开裂原因
    3.2 锚塞体浇筑施工控制
        3.2.1 锚塞体入模温度控制
        3.2.2 锚塞体施工过程控制
        3.2.3 水冷管布设及要求
    3.3 锚塞体裂缝控制和养护
        3.3.1 锚塞体混凝土温度控制
        3.3.2 锚塞体抗裂安全系数取值
        3.3.3 锚塞体混凝土养护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锚塞体水化热影响因素温控措施研究
    4.1 围岩传热仿真分析
        4.1.1 围岩有限元模型建立
        4.1.2 锚塞体参数取值
        4.1.3 锚塞体水化热对围岩影响分析
    4.2 锚塞体保温厚度分析
        4.2.1 气温变化对混凝土内部温度影响
        4.2.2 表面保温效果宏观分析
    4.3 锚塞体分层分块研究
        4.3.1 分块分层计算理论
        4.3.2 浇筑厚度对混凝土温度影响
        4.3.3 分层浇筑对混凝土温度影响
    4.4 锚塞体冷却水参数化分析
        4.4.1 水管冷却的计算理论
        4.4.2 水管冷却的参数研究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金安金沙江大桥锚塞体温控与计算分析
    5.1 锚塞体混凝土现场温控监测
        5.1.1 锚塞体监测实施流程
        5.1.2 现场监测仪器设备
        5.1.3 锚塞体监测工作实施
    5.2 有限元仿真计算分析
        5.2.1 有限元模型建立
        5.2.2 锚塞体浇筑整体计算分析
        5.2.3 锚塞体温度场随时间变化规律
    5.3 理论计算与实测数据对比分析
        5.3.1 现场实测数据分析
        5.3.2 理论实测比较分析
    5.4 寒潮天气对混凝土影响
        5.4.1 锚塞体考虑寒潮的必要性
        5.4.2 寒潮对混凝土影响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四、铁河特大桥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裂缝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 [1]机制砂自密实大体积混凝土桥台温度场及温度应力分析[D]. 段中剑.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1)
  • [2]施工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防治技术[J]. 王军红. 建筑技术开发, 2021(11)
  • [3]白河特大桥悬臂施工监控技术研究及水化热效应分析[D]. 郑炜.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4]预应力连续箱梁早期腹板裂缝分析及防治措施[D]. 李运浦. 广西大学, 2020(02)
  • [5]大跨径钢管混凝土拱肋灌注次序及管内混凝土水化热研究[D]. 张峰.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6](72+128+72)m连续梁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与应力场分析及控制实践[D]. 赵付安.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9(03)
  • [7]中高温C40大体积混凝土承台配合比设计及温度控制[D]. 龚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8]大体积混凝土承台水化热效应及温控措施研究[D]. 王博. 长安大学, 2019(01)
  • [9]高寒高海拔地区薄壁高墩混凝土抗裂技术研究[D]. 陈铖. 东南大学, 2019(05)
  • [10]山区悬索桥大体积混凝土锚塞体水化热分析与控制研究[D]. 李登武.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铁河大桥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