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近年来的台湾小说创作(论文文献综述)
邹建英[1](2021)在《新旧之变:台湾新文学的发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李春娜[2](2021)在《台湾“解严”后的鲁迅传播》文中指出1987年台湾宣布“解严”,重启对鲁迅的传播,封杀30多年的鲁迅重新与读者见面。探讨民间力量对台湾“解严”鲁迅的助力、报刊杂志对鲁迅的讨论热潮和读者接受、鲁迅作品和鲁迅研究着作的出版、教材和教学中的鲁迅传播、多元视角下的鲁迅研究,能够全面、系统地了解“解严”后鲁迅在台湾传播的情况,对鲁迅传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以期为台湾的鲁迅传播助力。首先,论述民间力量对台湾“解严”鲁迅的助力。以陈映真为首的台湾左翼知识分子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弘扬鲁迅精神,民众们绕开官方的检查偷偷阅读鲁迅。这两股力量都挑战着国民党当局的统治权威,为台湾“解严”鲁迅蓄力,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台湾“解严”鲁迅。其次,探讨报刊杂志对鲁迅的讨论热潮和读者接受。报业对鲁迅的宣传到位且及时,能够全方位多角度的介绍鲁迅。台湾读者对鲁迅的接受呈现出粗浅化和功利化的倾向。在网络时代,如何扩大文学作品阅读的生存空间,引导读者回归文学本位阅读鲁迅,是急需解决的问题。研究鲁迅作品和鲁迅研究着作的出版。鲁迅作品在台湾的出版由单一走向了全面,日趋成熟且丰富,但鲁迅的研究着作的出版主要依靠外部资源,内部势力孱弱。再次,分析教材和教学中的鲁迅传播。台湾“解严”后对鲁迅的书写不再是以政治为导向,中小学教材和文学史都是从文学审美出发,客观地塑造鲁迅形象。由于台湾地区长期以来重古轻今的文学传统,导致鲁迅教学在高校中被淡化,而钱理群、陈漱渝等专家的赴台上课给广大台湾学子学习鲁迅埋下了希望的种子,引领台湾学生走近鲁迅、学习鲁迅。最后,阐释多元视角下的鲁迅研究。台湾的鲁迅研究呈现出多元视角的特点,主要有以陈芳明为代表的岛内“分离主义”影响下的鲁迅研究和徐秀慧引领的台湾左翼视野中的鲁迅研究,以及李欧梵代表的纯文学立场下的鲁迅研究几个方向。总体来说,在台湾从纯文学立场做鲁迅研究更受欢迎,簇拥者众多,不断开拓鲁迅研究面向。总之,通过对台湾“解严”后的鲁迅传播进行研究,可以探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和国际关系中,鲁迅精神和鲁迅作品在当代台湾地区的价值和意义。通过研究台湾“解严”后的鲁迅传播,起到一叶知秋的效果,对鲁迅的传播有更加深刻地了解。
李苗苗[3](2021)在《新世纪台湾电影中的疾病叙事》文中研究说明人的身体除了是有机体之外,还是意识的主体,是动作的发出者,具有社会和文化属性。所以疾病既是由机体运行发生故障所引起的疼痛不适,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文化意义。新世纪以来,台湾电影出现了大量借助疾病进行叙事表意的创作。因为疾病叙事往往蕴含深刻的隐喻,折射出台湾社会的文化状态和精神境况,以疾病叙事为切口探讨台湾电影的社会文化意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四章,由浅及深探讨台湾电影中的疾病叙事。第一章梳理疾病的类型,分析疾病在电影叙事中所承担的重要功能。第二章将台湾电影的疾病叙事放置到历史和地理的双重坐标中,考察台湾电影疾病叙事的历史变化,及其与大陆、香港电影疾病叙事的区别。第三章阐释疾病书写的文化隐喻。第四章主要探究新世纪以来台湾电影疾病书写大量涌现的原因,同时以此为基础,探讨台湾电影以疾病叙事为形式进行价值重建的努力。
刘钰[4](2020)在《跨域体验的文学呈现 ——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的身份认同叙事》文中指出本文的研究重点是19世纪中期以来由华人移民以汉语为媒介创作的反映北美华人移民移居生活和情感体验的小说创作。通观北美华文移民小说,文化身份追寻在原乡想象、历史记忆、异族交往、代际关系等主题中得到了浓墨重彩的艺术表现。本文采用文本细读、比较研究与文化研究的方法,利用文化身份、形象学、社会学等理论,从原乡想象、历史记忆、异族交往、代际关系四个层面分析不同历史时期在异质文化语境下,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身份认同的呈现方式、特征及其成因,系统挖掘和展示北美华人移民在中西文化之间的想象方式与实际抉择。之所以选择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复杂多变的文化身份作为论文的研究中心,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一是身份认同时刻处于建构过程中,在时间上始终指向未来。由于不同作家所处的社会、文化、政治语境不同,对文化身份的表述也不尽相同,它总是随着历史语境的变化而被赋予不同的内涵,因此,文化身份研究也如同文化身份认同一样,始终是一件不会被完成的“产品”(斯图亚特·霍尔语),这也就意味着无论对当下还是未来的研究者而言文化身份认同都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课题。二是针对目前的研究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北美华文移民小说经历了近两百年的创作历程,但对其文化身份问题的研究却主要集中在新移民作家作品上,在地域上则呈现出重美国而轻加拿大的研究倾向,这些都不利于对研究对象作整体性把握。鉴于目前本研究领域所存在的不足,本论文以北美华文移民小说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为纵轴,通过对以上四个典型主题的剖析,力图系统挖掘和展示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的文化身份书写,突破研究对象和研究区域不平衡的局限。文化身份蕴含了北美华人移民特殊的族群散居经验,是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合力作用下的产物,随着不同历史时代中西方之间权力话语的此消彼长,以文学的形式表现出的北美华人移民的文化身份认同经历了一个不断被建构的过程,其身份认同的流变不仅是我们认识跨文化空间中,北美华人群体不同时期特有的生存处境以及在此基础上创作的移民小说发展轨迹的一条重要途径。同时,这一区域文学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与近代以来中国的现代化变革相始终,北美华人移民所面临的自我身份上的困惑和选择很大程度上成为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民族文化命运的一种隐喻,分析和把握这一隐喻的内涵,对于中国在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民族文化立场和文化策略的调整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尤其在全球化语境的当下,各国家、民族之间的文化交往与互动愈发剧烈和频繁,当今的世界文化由此呈现出多元混杂的特征,文化身份的追寻与文化认同的建构是每一个“在场者”都无法绕开的话题。
相梦凡[5](2020)在《轨迹、策略与视野 ——大陆“台湾新文学史”写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1979年起,祖国大陆的台湾文学研究在两岸良好互动的基础与背景下得以开启,至今已历经40个年头。大陆学界有关台湾文学史的写作于80年代末渐成风潮,“台湾新文学史”作为台湾文学总体的一个“断代”,成为书写重镇。一方面作为大陆的台湾文学研究成果之呈现,这些着作在不同维度上生成价值,发挥效用并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在其内部有序地吸纳和储蓄了大量的个案研究成果,弥补与完善台湾文学研究体系的规范性与倾向性。本论文针对80年代以来的大陆“台湾新文学史”进行写作层面的探究,通过历史轨迹、类型策略与理论视野三个角度的切入达成这一阐述目的。论文主体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引言部分主要是对研究背景、文献综述、概念界定、思路与方法的说明。正文部分共分为三章:第一章回顾了大陆“台湾新文学史”的书写历史,将1987年至1990年视为“开放”、“解严”背景下的初探期,1991年至1999年视为两岸学术互通基础上的发展期,将2000年至2009年、2010年至今分别视为新世纪两岸现实关系影响下的调整期与突破期。本章对于文学史分期的探讨,主要集中于书写者对于分期标准的策略阐述,以及“文学史”中的具体实践。第二章针对教材型与学术型两种文学史的书写策略进行特征性研究,这是目前大陆“台湾新文学史”中最普遍的两种形态,两者的书写策略体现不同的倾向性,其中教材型文学史的生成突出了“应运而生”的时代特征,多采用集体编写的模式;学术型文学史则凸显书写者的学术个性,在基本史识的表述上呈现出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并且对某些时期的文学状况仍存在着写作策略的斟酌。第三章探究外部社会背景与书写者主体意识两种因素结合下,大陆“台湾新文学史”所呈现的政治意识形态、现代性、文化批评等理论视野。结语部分总结大陆这一场域对台湾新文学历史的整体认知,以及由两岸的异见阐释所形成“台湾新文学史”的多元声音。
张悦[6](2020)在《论施叔青《台湾三部曲》中的文化记忆书写》文中研究指明施叔青以“为台湾立传”的精神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台湾三部曲》,对台湾近代以来的历史进行回溯,时间跨度从清朝嘉庆年间一直到“二二八事件”,先后描写了台湾清朝时期的移民史、日治时期的殖民史以及光复后的国民党统治。《台湾三部曲》在对台湾过往历史进行呈现的过程中,重现了台湾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风貌,以其细腻笔触描摹了台湾独特文化图景。本论文旨在通过对施叔青《台湾三部曲》的研究,考察其小说文本中呈现的丰富文化景观,探究台湾文化记忆的传承与断裂,以及作家在文化审视中对台湾人认同问题的出现与出路所进行的探索与思考。本篇论文主要分为以下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施叔青的创作经历,梳理学界关于施叔青既有研究资料的脉络,并明确论文写作的背景与意义。第一章从台湾历史“大河小说”的发展及创作特色切入,论述施叔青《台湾三部曲》对台湾历史“大河小说”创作传统的继承与新变,进而探讨施叔青如何借助文化记忆书写实现对台湾历史的构建。第二章择取《台湾三部曲》中三类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记忆书写进行分析,并论证施叔青是如何通过空间、语言、民俗记忆的书写呈现近代以来台湾文化记忆的形态与传承过程中出现的断裂与混乱。第三章论述《台湾三部曲》再现和重构台湾文化记忆的现实意义,认为《台湾三部曲》通过文化记忆书写审视了台湾认同困境背后的文化状况,对台湾近代历史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探讨。结语部分重申施叔青的文化记忆书写承担了历史建构功能,推动对台湾过去、当下以及未来关系的审视与反思。
刘秀珍[7](2019)在《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社会多元文化语境的发展赋予了文学创作较为包容的论述空间。在西方文化思潮的深刻影响与全球化时代消费浪潮的冲击下,和社会及个人联系最为紧密的散文创作出现了异于前代的较大变化与革新。散文创作主体性意识日益凸显,主题与题材趋向多元化,在散文艺术的经营上也呈现了鲜明的创新姿态。台湾散文近三十年的发展既展现了作为文学创作最大宗的散文如何被商品化浪潮裹挟并消费化的历程,也在代际更替中反映了创作主体既呼应传统、又努力开辟新的艺术表现路径的尝试。本论文一方面力图概括其近三十年台湾散文在社会及文学思潮变化影响下的主要特征及变迁走向,另一面则选择代表性作品与创作现象展开论述,以点面结合的方式组构全文框架,企望形成具有史论意义的研究结论。本论文分五章展开论述。绪论部分回顾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现状,厘清研究对象的概念及研究内容和思路。第一章“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从“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本土化运动下的文化建构”“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三方面来分析90年代以来散文的生成语境,着眼于占据主流话语地位的文化与文学思潮影响辨析,梳理散文创作的外部环境特征。第二章“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则力图提炼90年代至今台湾散文创作彰显的主体精神特质与个性风貌,从女性主体性构建、边缘族群主体建构、乡土意识及原乡情怀等方面来探析散文创作主体的文化心理与文化选择,追索贯穿文本的主体精神,缀连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多元文化性格构图。第三章“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梳理90年代以来散文创作主题与题材的多样化特征,选取有代表性的散文创作现象加以解读,凸显散文创作进程中的继承与革新,并以“都市散文”“家族散文”“怀旧散文”为重点展开讨论。第四章主要论述散文的艺术新变。第一节讨论散文文体意识的“出位”与虚构议题,梳理台湾文坛有关散文文体内涵、散文跨界、散文虚构的主要观点,评述散文出位现象及由于散文虚构产生的论争,并就文学奖对散文创作的影响进行辨析;第二节则以作品为例,讨论散文艺术革新的具体表现,包括散文创作的“出位”现象分析、散文意象的刻意经营以及散文情感叙述方式对传统的颠覆。第三节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空间书写置于后现代主义视野加以讨论,以凸显后现代文化思潮对散文创作的影响。第五章则撷取了部分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以加强前述论证,以个案呈现散文发展进程中的历史脉络与流变轨迹。结语部分总结了台湾散文的发展阶段与创作队伍的代际构成,立足散文创作内外视角评述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整体特征及文学史价值,肯定其对散文艺术创新的探索,并提出对台湾散文创作未来走向的思考,认为台湾散文未来在注重个体生命意义探究的同时,创作主体需要更深层次的自省与积淀,重建人文关怀及坚守理想主义的立场,应当纳入更广泛的现实社会关怀。
吴学峰[8](2019)在《“三三”谱系作家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刘蕙心[9](2019)在《台湾后现代都市小说思潮论》文中提出本论文将通过三个章节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台湾后现代都市小说思潮的发生发展以及特征风貌进行研究总结。第一章围绕都市小说的新发展展开,在明确林耀德所倡导的新世代、都市文学等概念的基础上,首先结合社会背景等因素对八十年代后现代主义思潮在台湾萌芽壮大的内外因素进行剖析,从而阐明新世代作家主动选择都市小说作为后现代实验场域的必然性。并进一步对后现代主义在台湾文学创作方面所经受的本土化改造进行具体分析,对其小说创作群体的同质性与文体的过渡性格进行挖掘。第二章以黄凡、张大春等人最具代表性的后现代都市小说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如何测量水沟的宽度》、《小说实验》、《不断上升的泡沫》等文本进行分析,力图对后现代所蕴含的彻底怀疑精神,与这场离经叛道挑战传统的小说实验所带来的审美狂欢进行直观生动地展示。从其“游戏笔法”、“玩世姿态”、“雅俗界限泯然”等方面特征以及“后设语言”、“自我指涉”、“括弧按语”等手法展开分析论述。第三章则重点关注后现代都市小说在进入九十年代后的式微之态,指出其自身的矛盾性和理性精神缺失等问题是导致的衰落的根本原因。并借助各方学者对后现代思潮的多角度反思与批评,以辩证的观点深入挖掘其昙花一现的原因与退守转型后的科幻与后殖民潜流。旨在立足于二十一世纪的语境中,从回望历史的角度,对曾经盛极一时却又急遽败落的台湾后现代都市小说思潮作出更为客观的评价。
赖秀俞[10](2018)在《“背向未来”的写作 ——论朱天文小说中的焦虑意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朱天文是台湾当代文学中颇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其作品在叙事和人物塑造上充满显着的焦虑意识。这跟她的文化记忆、文化理想与所受到的文学影响的独特性密切相关。朱西宁的家学引领、张爱玲的文学传承、胡兰成的理论点拨这三条线索和时代背景的互动促成了朱天文其焦虑意识的发生。这种焦虑意识投射在其后期小说“世纪末”三部曲中依次演绎为“世纪末”前后的生命焦虑、身份焦虑与时间焦虑,投射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形成“老灵魂”、“荒人”与“巫”三种人物形象,反映出朱天文“反现代”的时间观念。为了对抗焦虑,在叙事策略上,朱天文以改变叙事时序和延缓叙事速度这两条路径完成对叙事时间的干预,同时在文本中展开对美学乌托邦的建构,由此缓解焦虑。朱天文对焦虑意识的发掘与书写对其创作和时代有深厚的现实和美学意义。一方面,朱天文小说对焦虑意识的发掘体现了其对社会、时代深厚的批判意识,折射出其对台湾现代化进程的关注与反思;另一方面,在台湾文学脉络中,朱天文小说对焦虑意识的书写融合了张爱玲与胡兰成的抒情美学,体现出一种以“背向未来,返身过去”为特征的抒情面向。
二、近年来的台湾小说创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近年来的台湾小说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2)台湾“解严”后的鲁迅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民间力量对台湾“解严”鲁迅的助力 |
第一节 台湾左翼对“战士鲁迅”的弘扬 |
第二节 鲁迅作品的阅读暗流 |
第二章 报刊杂志对鲁迅的讨论热潮和读者接受 |
第一节 丰富的新闻消息和专题文章 |
第二节 粗浅化和功利化的读者接受 |
第三章 鲁迅作品和鲁迅研究着作的出版 |
第一节 鲁迅作品出版:由名篇到全部 |
第二节 鲁迅研究着作出版:依赖外部资源 |
第四章 教材和教学中的鲁迅传播 |
第一节 教材中的鲁迅书写:以审美为导向 |
第二节 教学中的鲁迅:重古轻今背景下的淡化 |
第三节 大陆专家赴台授课:让青年和鲁迅相遇 |
第五章 多元视角下的鲁迅研究 |
第一节 岛内“分离主义”影响下的鲁迅研究 |
第二节 台湾左翼视野中的鲁迅研究 |
第三节 纯文学立场下的鲁迅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关于鲁迅作品在台湾阅读情况的调查问卷 |
(二)关于台湾中文系学生阅读鲁迅作品情况的调查问卷 |
(三)自1990 年台湾地区鲁迅研究硕博论文一览表 |
(四)台湾翰林版高中国文教材目录一览表 |
(五)台湾康熙版高中国文教材目录一览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新世纪台湾电影中的疾病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一、疾病的隐喻研究 |
二、文学中的疾病研究 |
三、电影中的疾病研究 |
第三节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台湾电影中的疾病叙事 |
第一节 台湾电影中的疾病图谱 |
一、生理疾病 |
二、心理疾病 |
第二节 疾病叙事的特征 |
一、极境:疾病叙事中的情境 |
二、畸变:疾病叙事中的情节 |
三、蜕变:疾病叙事中的人物 |
第二章 疾病叙事的时空坐标 |
第一节 疾病叙事的历史脉络 |
一、光复后:贫穷之疾 |
二、六七十年代:冲突之疾 |
三、八九十年代:作为批判的疾病 |
四、新世纪:多元表达的疾病 |
第二节 疾病叙事的地理坐标 |
一、大陆电影 |
二、香港电影 |
三、两岸三地的比较 |
第三章 疾病叙事的隐喻 |
第一节 社会隐喻 |
一、阶层对比与社会隐喻 |
二、人性异化与时代症结 |
第二节 文化指涉 |
一、失灵的药方与文化焦虑 |
二、失落的情感与伦理焦虑 |
第三节 历史隐喻 |
一、孤儿形象与疾病 |
二、移民形象与疾病 |
第四章 疾病叙事的文化心理探源 |
第一节 文化心理根源 |
一、文化经验的创伤烙印 |
二、现代社会的存在性焦虑 |
三、社会心理的安全感欠缺 |
第二节 价值重建的尝试 |
一、励志叙事 |
二、爱的治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参考片目 |
致谢 |
(4)跨域体验的文学呈现 ——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的身份认同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与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方法 |
(一)文献研究综述 |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第一章 北美华文小说中移民书写的历史发展 |
第一节 早期美国华人移民的痛史 |
一、近代中国人的美国想象 |
二、弱国子民的异国生存 |
第二节 20世纪50—70年代:台湾留学生文学 |
一、北美留学生文学发展历程 |
二、50—70年代前期:“无根者”的命运哀歌 |
三、70年代中后期:民族认同的回归 |
第三节 北美新移民文学的多元景观 |
第二章 跨时空书写中的原乡想象与身份认同 |
第一节 排华背景下华人先侨的民族国家想象 |
一、传统中国的“国家观念” |
二、种族迫害下民族国家观念的建构 |
第二节 无根漂泊者的文化乡愁 |
一、漂泊者的“文化中国”情结 |
二、台湾返乡留学生的文化失落与“根”的幻灭 |
第三节 跨越原乡与异乡边界的世界意识 |
一、重建成长记忆中的地理故乡 |
二、“越界书写”下的世界主义情怀 |
第三章 北美华人移民的历史记忆与身份建构 |
第一节 早期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的民族记忆 |
一、重新表征北美早期华人移民史的必要性 |
二、新移民作家对早期华人移民种族符码的颠覆与重构 |
第二节 “二战”视野下的身份追寻与民族形象的重建 |
一、中国新文学整体观视野下抗战叙事的时代变迁 |
二、40年代北美华文抗战小说中的民族文化情结 |
三、台湾旅美作家笔下被放逐的流浪者之歌 |
四、新移民作家“二战”书写中的认同困境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关怀 |
第三节 社会政治变革中个体的命运与身份建构 |
一、海外“伤痕文学”中归国知识分子的边缘身份 |
二、80年代新移民的历史重负与身份焦虑 |
第四章 跨文化异族交往与华人移民的身份建构 |
第一节 跨国婚恋中作为文化身份隐喻的两性关系 |
一、早期移民跨国婚恋中的种族歧视 |
二、台湾留学生文学跨国婚恋中的文化冲突 |
三、新移民小说中跨国婚恋中的身份困惑与人性探寻 |
第二节 职场生存中的文化抉择与身份转变 |
一、种族歧视下台湾学人对民族文化的固守 |
二、新移民的职场沉浮与世纪末的身份焦虑 |
三、新世纪以来职场小说中多元文化身份的探索 |
第五章 代际关系视域下华人移民的身份认同 |
第一节 中国新文学整体观视野下的代际冲突 |
第二节 异国背景下父子冲突中的文化身份抉择 |
一、中西方家庭伦理差异下的代际冲突 |
二、代际间的语言冲突与认同差异 |
三、移民父子的政治观念冲突与华人群体的边缘地位 |
第三节 从对抗走向对话:代际和解与文化融合 |
一、走出身份的迷途:“混血儿”的寻根之旅与身份重建 |
二、跨越文化冲突:代际隔阂下人类共通性情感的呈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轨迹、策略与视野 ——大陆“台湾新文学史”写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背景 |
(二) 文献综述 |
(三) 研究范畴与相关概念的界定 |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大陆“台湾新文学史”的历史轨迹 |
(一) 书写进程 |
(二) 历史分期的探讨与界定 |
1. 竹节式分期 |
2. 以社会发展为标准的分期 |
3. 以文学自身发展为中心,多种分期方式综合运用 |
二、 大陆“台湾新文学史”的类型策略 |
(一) 教材型文学史 |
1. “应运而生”的时代特征 |
2. 集体写作模式:优势与局限 |
(二) 学术型文学史 |
1. 学术个性的凸显:综观古继堂三部各体文学史 |
2. 史识对象的重审:“皇民文学”现象 |
3. “众说纷纭”:八十年代以降的台湾文学入“史”现状 |
三、 大陆“台湾新文学史”的理论视野 |
(一) 政治意识形态视野下的台湾新文学历史叙述 |
1. 背景:家国统一的泛政治情结 |
2. 国族归属的政治文化认同 |
(二) 现代性视野下的台湾新文学史突围 |
1. 背景: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研究格局 |
2. 贯穿“现代性”问题意识的研究 |
(三) 文化批评理论视野下的台湾新文学史建构 |
1. 背景:中国文学文化批评的热潮 |
2. 文化理论资源与文学史的互动 |
3. 《台湾女性文学史》:文化命题与性别研究的结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论施叔青《台湾三部曲》中的文化记忆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台湾历史“大河小说”与施叔青《台湾三部曲》 |
1.1 台湾历史“大河小说” |
1.2 施叔青的《台湾三部曲》 |
1.2.1 迁移经验的书写 |
1.2.2 台湾历史“大河小说”的新变 |
1.3 《台湾三部曲》中的历史书写与文化记忆 |
第二章 记忆书写:《台湾三部曲》中承载的文化记忆 |
2.1 空间记忆的构建 |
2.1.1 洛津的大厝与庙宇 |
2.1.2 花莲的日本移民村 |
2.1.3 台北的“博览会” |
2.2 语言记忆的书写 |
2.2.1 闽南方言的遭遇 |
2.2.2 日语的殖民入侵 |
2.3 民俗记忆的呈现 |
2.3.1 民间信仰与祭祀仪式 |
2.3.2 民间戏曲 |
2.3.3 服饰民俗 |
第三章 文化审视:台湾文化困境的再现与思考 |
3.1 台湾与汉文化:分异与传承 |
3.1.1 迁移与分异 |
3.1.2 传承与原乡意识 |
3.2 台湾与日本文化:殖民与现代性 |
3.2.1 现代化的多重路径 |
3.2.2 殖民现代性与文化冲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问题提出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一章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 |
第一节 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 |
第二节 本土化运动下的乡土文化语境建构 |
第三节 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 |
第二章 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 |
第一节 女性主体性的凸显与建构 |
第二节 边缘族群的主体意识建构 |
第三节 乡土意识与在地情怀的展现 |
第三章 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 |
第一节 创作主题的多向拓展与融合 |
第二节 都市散文:后现代语境下的多向书写 |
第三节 家族散文:生命救赎与记忆书写中的反叛传统 |
第四节 怀旧散文:斑驳记忆的多样化呈现 |
第四章 散文的艺术特色及流变 |
第一节 散文的“出位”与虚构思考 |
第二节 散文艺术的创新与变化 |
第三节 后现代视域下的散文空间书写 |
第五章 散文作家个案研究 |
第一节 “晃荡”的生活美学:舒国治散文论 |
第二节 由“纯美”到“怪咖”:周芬伶散文的另类书写 |
第三节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微物书写与时尚拆解—张小虹散文论 |
第四节 简媜创作中的中华文化认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本论文述及主要作家简介 |
附录二 台湾地区关于散文研究博硕士学位论文统计(1990-2016) |
附录三 九歌年度散文选目录(1981-2017)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9)台湾后现代都市小说思潮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研究现状 |
一、两岸学界对台湾都市文学的研究概述 |
二、后现代主义与台湾都市小说的关系研究 |
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台湾都市小说的新发展 |
一、林耀德与新世代都市文学 |
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都市小说的后现代风貌 |
(一)苗芽破土到蔚为大观 |
(二)反叛传统的必由之路 |
(三)后现代与小说交汇于都市 |
三、后现代主义在台湾的本土化挪用 |
(一)拒绝共识:后现代主义在文学创作上的表现 |
(二)“大中国”情感:台湾后现代小说创作群体的同质性 |
(三)本土化准备:黄凡等小说创作的“过渡性格” |
第二章 新世代都市小说的后现代性 |
一、怀疑一切、否定一切 |
(一)用怀疑取代信仰:消解政治,历史,道德的意义 |
(二)与“本土论”的抗衡:独立于主流意识之外的疏离态度 |
二、新世代作家“离经叛道”的实验 |
(一)游戏笔法:视角多变与文类混杂 |
(二)玩世姿态:用无意义置换意义 |
(三)“俗”化风格:解构文学的美与崇高 |
三、“后设语言”的审美狂欢 |
(一)后设语言:小说是虚构的游戏 |
(二)自我指涉:营造读者参与的接受景观 |
(三)括弧按语:作者对文本开放性的暗示 |
第三章 后现代都市小说的式微及转型 |
一、台湾后现代都市小说的先天矛盾性 |
(一)反启蒙的启蒙者:工具价值层面的后现代主义 |
(二)理性精神的缺席:忽视自身边缘性与时间滞后性 |
(三)反形式的形式主义:话语的增殖与意义的失落 |
二、“伤及”后现代的新世纪语境 |
(一)喧嚣过后的冷静反思:莫衷一是的后现代 |
(二)后现代不能说的秘密:与主流价值观的背道而驰 |
三、后现代小说在世纪末的走向 |
(一)科幻小说:后现代都市文学最后的阵地 |
(二)后殖民主义:后现代之后的转型与延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背向未来”的写作 ——论朱天文小说中的焦虑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问题意识 |
第二节 有关概念阐释 |
第三节 朱天文研究综述 |
第四节 研究对象、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朱天文的文学世界与焦虑意识 |
第一节 家学渊源与家国想象 |
第二节 文学影响与时间体验 |
第三节 早期信仰与创作困境 |
第四节 焦虑意识与时间线索 |
第二章 迷恋现世:“老灵魂”的生命焦虑 |
第一节 世纪末的生命焦虑 |
第二节 未老先衰的“老灵魂”形象 |
第三节 生命焦虑与“失根”症候 |
第三章 寻求认同:“荒人”的身份焦虑 |
第一节 世纪末的身份焦虑 |
第二节 被放逐的“荒人”形象 |
第三节 认同困境与文明堕落 |
第四章 恐惧现代:“巫”的时间焦虑 |
第一节 新世纪的时间焦虑 |
第二节 抗拒现代的“巫”形象 |
第三节 朱天文的“反现代”观念 |
第五章 对抗焦虑与书写意义 |
第一节 凝滞当下:在“离题”中抵抗时间 |
第二节 返身过去:从废墟中建构美学乌托邦 |
第三节 书写意义:批判精神与抒情面向 |
结语焦虑:“背向未来”的文化乡愁与书写危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朱天文创作与台湾文学年表 |
附录二:朱天文与《三三集刊》年表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后记 |
四、近年来的台湾小说创作(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旧之变:台湾新文学的发生研究[D]. 邹建英. 闽南师范大学, 2021
- [2]台湾“解严”后的鲁迅传播[D]. 李春娜.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3]新世纪台湾电影中的疾病叙事[D]. 李苗苗.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4]跨域体验的文学呈现 ——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的身份认同叙事[D]. 刘钰. 吉林大学, 2020(03)
- [5]轨迹、策略与视野 ——大陆“台湾新文学史”写作研究[D]. 相梦凡.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6]论施叔青《台湾三部曲》中的文化记忆书写[D]. 张悦. 西北大学, 2020(09)
- [7]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D]. 刘秀珍.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2)
- [8]“三三”谱系作家小说研究[D]. 吴学峰. 苏州大学, 2019
- [9]台湾后现代都市小说思潮论[D]. 刘蕙心. 河南大学, 2019(01)
- [10]“背向未来”的写作 ——论朱天文小说中的焦虑意识[D]. 赖秀俞. 暨南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