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气相色谱仪课程软件研制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王清晨[1](2021)在《环丙/丁基环丁烷及其甲基衍生物的性质模拟》文中研究指明高密度碳氢燃料是为提高航空航天发动机性能而人工合成的一种碳氢燃料,由于其与常规燃料相比,具有高密度以及高热值而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方向。在高密度碳氢燃料中,有一类以三元环和四元环碳氢燃料为主的高密度碳氢燃料,由于其具有更高的张力能,而备受相关领域研究专家的青睐。本课题以四元环结构为基础进行设计并定向合成相关的四元环类高能燃料。主要通过量子化学方法计算分子的能量,预测其相关的热力学性能参数,如密度、粘度、闪点、生成焓、比冲等,并研究张力环燃料分子的构效关系,为筛选出合理的具有高张力能的燃料分子结构提供支撑,主要内容如下:(1)探讨了甲基取代基的数量对环丙基环丁烷及其衍生物生成焓和比冲的影响规律,发现随甲基取代基数量的增多,其比冲和生成焓均呈现减小的趋势;粘度和闪点适中,同时讨论了取代基的位置对环丙基环丁烷及其衍生物性质的影响规律,发现比冲的大小取决于生成焓。当取代基在三元环上为邻位取代时,且在四元环上为对位取代时其分子稳定性最好,生成焓和比冲值较大。通过Explo5软件确定了环丙基环丁烷与液氧的质量最优混合比为29.5∶70.5,燃烧产物主要组成为CO(36.89%)、CO2(28.67%)、H2O(12.65%)。(2)探讨了甲基取代基的数量对联环丁烷及其衍生物生成焓和比冲的影响规律,发现随甲基取代基的数量增多,其生成焓和比冲呈现减小的趋势;联环丁烷及其甲基衍生物的综合性能优于常规燃料JP-10。当取代基在四元环上为对位取代时其分子稳定性最好,生成焓和比冲值较大,而邻位状态取代对联环丁烷衍生物的生成焓和比冲值有削弱作用。当联环丁烷与液氧的质量混合比为28.5∶71.5时,燃烧产物主要组成为CO(34.64%)、CO2(13.89%)、H2O(29.54%)。随甲基取代基数量的增加,其H/C比也随之增加,CO、OH、H、O2、O占比减少,H2O、CO2、H2则呈现增加的趋势。(3)对联环丁烷的构型进行模拟与计算,并对其合成过程进行了深入的探索,通过环丁基溴化镁的格氏反应得到粗产物,经过水洗、除水、过滤、蒸馏、柱层析等方式进行提纯,首先经过蒸馏后得到纯度为52.9%的联环丁烷产品,之后经过柱层析得到纯度为83.4%的联环丁烷产品。最后对该反应的合成机理进行了深入探讨,发现由格氏试剂环丁基溴化镁得到联环丁烷需要两步反应,首先两个环丁基自由离子与正二价的铜形成碳金属键,由于该价态的键处在一个过渡态,之后形成具有稳定结构的联环丁烷分子以及铜单质。
徐科军[2](2019)在《以能力为导向讲授研究生信号处理课程》文中研究说明以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为导向,以本科相关课程教学为基础,在研究生信号处理课程的教学中,不仅加深理论教学,更加注重信号处理方法实际应用方面的指导。具体的做法是,在方法方面加以深化,使之更加实用;在思路方面加以点拨,启发创新思维;在应用方面加以比较,以便学以致用。
柳意[3](2017)在《辅助教学手段在仪器分析实验课程教学中的运用》文中研究指明分析仪器分析实验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辅助教学手段在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中的运用,提出将仿真技术引入教学、合理运用微课、建设网络教学平台等对策。
徐亚琼[4](2016)在《便携式血糖仪在生化分析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过去,便携式血糖仪只是单纯地被糖尿病患者用来检测血液中葡萄糖浓度,最近的研究发现,通过蔗糖转化酶的纽带作用,便携式血糖仪同样可被用于检测一些非葡萄糖目标物。本文通过便携式血糖仪检测技术为检测生物小分子提供了新的检测手段和思路,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基于DNA适体传感血糖仪测定多巴胺的研究。将多巴胺适体序列DNA1固定在金纳米粒子修饰的96孔板表面,再将适体互补序列DNA2和蔗糖转化酶修饰金纳米粒子制备的信号探针通过杂交反应固定在DNA1和金纳米粒子修饰的96孔板表面,构成多巴胺适体传感器。当有目标物多巴胺存在时,多巴胺与适体DNA1相互作用,释放出信号探针,释放出的信号探针与蔗糖反应生成葡萄糖,通过便携式血糖仪检测生成的葡萄糖浓度可以实现对多巴胺的测定。本方法检测的多巴胺浓度线性范围为0.08-100μmol/L,检测限为0.03μmol/L,且成功应用于人体血清中多巴胺浓度的测定。2、基于肽特异性切割血糖仪高灵敏度测定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研究。以金纳米粒子修饰96孔板作为反应平台,生物素修饰的肽作为识别元素,蔗糖转化酶修饰的链霉亲和素包被磁珠作为探针,以血糖仪作为检测仪器实现了高灵敏度测定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测定。本方法检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浓度在80pg/mL到7 ng/m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检测限为30 pg/mL。本方法被成功应用于人体尿样中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浓度的测定。3、利用血糖仪和适体识别技术检测沙门氏菌的研究。首先,将沙门氏菌适体固定在96孔板微孔中,以转化酶修饰的适体互补序列为探针,通过DNA杂交作用,将探针固定在96孔板微孔中。当有目标物沙门氏菌存在时,沙门氏菌与沙门氏菌适体发生识别作用,使转化酶修饰的适体互补序列探针脱落,然后将脱落的探针溶液中加入果糖,在探针上转化酶的作用下,将果糖转化为葡萄糖,利用葡萄糖仪为检测仪器,实现对沙门氏菌的测定。方法的检测限为320CFU/mL,另外,该方法对沙门氏菌的测定表现出了良好的选择性。此外,本文还在化学发光和DNA生物传感器的基础上做了以下两项工作:4、基于杂交链式反应信号放大技术测定赤霉素的研究。以磁珠为载体,以抗体和DNA1修饰金纳米粒子作为探针,通过杂交链式反应信号放大技术实现对赤霉素的化学发光免疫测定。当目标物赤霉素存在时,赤霉素与抗体修饰的磁珠、抗体和DNA1修饰的金纳米探针形成三明治夹心免疫复合物,加入富含G碱基的发卡H1和H2后,探针上的DNA1诱导H1和H2发生杂交链式反应,在磁珠上形成双链DNA结构,然后,双链DNA结构中的G碱基在3,4,5-三甲氧基苯甲酰甲醛的作用下,瞬间的释放光能产生化学发光,根据化学发光强度实现对赤霉素的测定。在最优条件下,本方法检测赤霉素的线性范围为0.01ng/mL到70 ng/mL,检测限是0.003 ng/mL。方法表现出良好的重现性和选择性。5、基于磁珠和DNA酶催化反应化学发光法检测L-组氨酸的研究。以化学发光试剂标记的L-组氨酸特异性识别序列的底物链作为信号探针;根据底物链序列设计DNA酶序列,并利用其修饰羧基化磁珠,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理将信号探针固定在磁珠上,当有目标物L-组氨酸存在时,标记了化学发光试剂的底物链被催化剪切成两个片段,这两个片段从磁珠表面脱落,将脱落的DNA片段分离后,利用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进行检测,根据化学发光强度的实现对L-组氨酸的测定。L-组氨酸浓度在1.0到1000 nmol/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检测限为0.3 nmol/L。本方法成功应用于人体尿样和血清中L-组氨酸浓度的测定,且表现出良好的选择性。
杨宏伟[5](2014)在《轻质燃料油蒸发损耗控制软浮顶油罐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轻质燃料油的蒸发损耗,造成了能源浪费、环境污染、健康危害、安全隐患和油品质量的下降。本课题以控制轻质燃料油蒸发损耗的软浮顶油罐技术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影响油品蒸发损耗的两个主要因素,油品蒸发表面积和油品表面温度,开展了相关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其次系统的考察了软浮顶的表面氟化性能,以及憎水憎油等阻隔性能。再根据软浮顶的相变材料控温实验,分析了软浮顶减少小呼吸的过程。最后利用自主设计的气相色谱油气在线检测系统和软浮顶模拟油罐,分别在室内和室外研究了软浮顶油罐技术控制轻质燃料油蒸发损耗的实际效果。1、深入分析了轻质燃料油蒸发实质和蒸发影响因素,研究了油罐气体空间油气浓度的分布情况。推导出基于表面覆盖的蒸发损耗修正公式,实例验证结果与实际损耗量相比,用瓦廖夫斯基—契尔尼金公式计算损耗量相对实际损耗量误差为21%,推导公式计算损耗量相对实际损耗量误差为7.7%,误差优于原公式。计算所得损耗量与实际损耗量存在的出入,主要是由罐内介质等物理量的非稳状态引起的。2、济空某场站立式固定顶油罐24h各部位的温度变化表明,油罐罐壁温度基本不变,油品上部温差为4.5oC,油面10cm以下基本无温差,罐顶金属表面温差高达32oC,油气空间温差呈梯度下降,上部约为20oC,中部约为17oC,下部约为13oC。实验表明,立式金属油罐油气空间的温度变化主要来自于太阳辐射,大气环境、罐壁及罐壁基础对油气空间仅具有季节性温度变化的影响。对济空和成空两个机场油库油罐内部油气温度进行Matlab曲线拟合,结果呈现余弦变化规律,且相关系数均为0.8左右。大气和罐内气体温度的初相位,济空机场油罐为-0.4左右,成空机场油罐为-0.8左右。通过ANSYS建立一维稳态传热模型,列出温度变化方程,利用趋势逼近方法获取油罐内部温度场分布规律,模型表明油罐内油气和油品温度在竖直方向上呈线性关系,油气温度的线性倾斜程度较大,且油品表面温度变化主要受油气温度影响。3、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仪(XPS)和接触角仪(CA)深入研究了软浮顶空心球的化学官能团和表面性能,同时结合常温和升温阻隔实验,考察了软浮顶空心球的阻隔性能。结果表明,直接氟化软浮顶HDPE空心球在1000-1200cm-1处出现碳氟键C-F的特征吸收峰,表面层依次出现氟化层、边界层和未氟化层三层结构;随着氟化浓度、氟化温度和氟化时间的增大,氟化层厚度出现非线性的增加,但浓度和温度的过度增大将引起氟化层的氟化厚度不均匀和平滑性变差;软浮顶空心球直接氟化后,氟化HDPE表面F/C率的增大,HDPE表面憎水性增强,氟化前接触角为78.5°,氟化后接触角增大到90.0°。同时,随着氟化厚度从5.07μm增加到7.86μm,接触角也由90.0°增大到104.5°;常温和升温阻隔实验表明,随着氟化层氟含量的增加,其抗渗透性阻隔能力增强,硬度变化减少。4、软浮顶空心球内添加的相变材料平抑了油品表面的温度波动,减少油罐小呼吸的发生,降低了轻质燃料油的蒸发损耗。与空白实验对比,加软浮顶后的升温曲线在28oC左右发生了很明显的变化,降温效果随水浴温度的升高而略有提高,外界温度越高,降温效果越明显,而软浮顶空心球数量的增加对降耗效果并不明显;恒温浴温度在35oC到45oC之间变动时,相同升温时间条件下的油温最大降低了1.5oC到4.1oC。5、通过对模拟油罐常温、恒温、控温和变温等系列试验,建立了气相色谱油气在线检测系统。实验表明,在恒温条件下,油气含量的变化曲线呈线性关系;在控温条件下,油气含量变化呈“S”型;在常温和变温条件下,油气含量变化呈余弦关系。计算软浮顶空心球模拟油罐油蒸气达到饱和的时间效率,恒温30oC时效率为71%,恒温50oC为62%,控温时为71%。油液温度对油气的蒸发存在着正比例关系,油液温度的滞后性引起了油气含量的滞后性。6、通过软浮顶模拟油罐检测系统,研究了室外真实环境(温度、湿度、大气压等)下软浮顶对轻质燃料油的蒸发抑制效果。试验数据表明,覆盖软浮顶空心球的模拟油罐抑制油品蒸发损耗的效果明显,其油品蒸发损耗抑制率最高值达到了71.4%,随着油品中轻质组分的减少而不断降低,最终维持在30%左右。在室外环境条件下,软浮顶模拟油罐受日照、温差等因素影响较大。
《实验科学与技术》编辑部[6](2013)在《《实验科学与技术》2013年第11卷总索引》文中认为
马薇[7](2010)在《三维多功能动态GC虚拟实验室新构建模式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虚拟现实技术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信息技术之一,它与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并称为三大前景最好的计算机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众多的学科和领域,在科学研究、教育培训方面,开发虚拟仪器(VⅥ)和虚拟实验室(VL)是其应用的一个重要方向。目前,采用二维图形图像技术开发虚拟仪器和虚拟实验室已经拥有众多的案例,其开发模式和实现技术相对成熟,但已经不能满足用户对仿真软件沉浸感和交互性的需求,从而全三维、高交互、网络化虚拟仪器和虚拟实验室的成为研究的热点。作为对三维虚拟仪器和虚拟实验室构建模式和技术方面的探索,本课题选择气相色谱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涉及由虚拟人物引导、完整模拟仪器操作与数据处理,并能实现仪器故障诊断与维护功能的三维多功能动态气相色谱虚拟实验室,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及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首先详细讨论了采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虚拟实验室系统的各种技术解决方案,包括系统的构架模式、实现方法和技术路线,综合比较后提出了一种基于Virtoo1s技术的三维多功能动态虚拟实验室的新构建模式,分析了该模式的结构框架、功能模块,研究了实现的关键技术。文中通过对气相色谱虚拟实验室进行总体设计,明确了该实验室构建的核心模块和所要实现的主要功能,确定色谱分离过程中参数之间数学关系模型的建立、三维场景中色谱流出曲线的动态绘制及多种功能的交互设计是实现过程中的难点。本文依据色谱理论建立了载气流速、分离温度、注射量与保留时间等参数之间的数学关系模型作为该虚拟实验室构建的基础,并通过程序编写及优化实现了虚拟仪器分离条件改变下的色谱流出曲线的动态绘制及虚拟实验设计、实验条件优化、色谱仪故障诊断与维修、实时跟踪评价等多种功能。本课题所构建的气相色谱虚拟实验室具有沉浸感强,功能完善、交互操作灵活等特点,并且采用开放式结构,对实验内容和色谱仪配置可以进行补充和升级。同时也为其它分析仪器虚拟实验室的构建做出了理论与实践的有益探索。
戴洪宇[8](2009)在《色谱仪自动检定系统的研究》文中指出色谱分析技术是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发展必不可少的手段和工具。据最新统计,全世界各类分析仪器中气相色谱仪和液相色谱仪的营销额占1/3。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色谱分析技术的广泛应用,自然科学和生命科学就不可能得到飞速发展。最近几年食品行业频繁发生安全事故,直接危害大众健康。奶粉中三聚氰胺含量就需要使用液相色谱仪才能准确测定。色谱仪的量值准确可靠才能让它在食品含量检测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都知道色谱仪属于贵重仪器,性能优良的色谱动辄30~50万元。而目前我省色谱仪至少有几千台,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它们量值的准确、可靠直接关系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江西省计量院作为我省唯一具有检定色谱仪资质的法定技术机构,检定色谱仪的工作难度较大。由于被检仪器操作繁琐、信号采集的工作站五花八门,数据处理复杂,江西省计量院面对数量巨大的色谱仪,检定效率低下,难以满足客户需求。目前国内仅有天津市计量所开发研制了简陋的色谱仪检定仪。该仪器体积大,信号不易采集。此外,它仅能简单地做噪声、漂移和温度测试,不具备数据处理能力,没有串行或其他扩展功能,显示器窗口不能客观显示基线变化和出峰情况。因此,在检定工作中必然要求有一套高效实用的色谱仪检定系统。开发完成后,不仅将极大地提高色谱仪检测的准确性、可靠性,而且能大幅减少检定时间,提高检定效率。此外,拥有大量色谱仪的单位也能采用该系统对仪器进行检查及期间核查,对于国内计量同行也有帮助。本研究主要从整体规划和建设思想、相关技术概述、总体设计方案、硬件、软件系统设计与相关技术实现等几方面出发对系统进行了初步的应用性开发和实践探索。
曾统一[9](2008)在《气相色谱自动分析系统(色谱仪、自动进样仪和流量仪)控制软件研究与实现》文中提出在分析测试领域,用色谱分析的方法和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色谱技术具有快速、正确、高效的特点,故得到广泛地应用。近几年来的有关报道,反映了我国色谱理论研究和色谱应用取得了很大成就。如在制药工业、生物化学、石油化工、冶金工业、环保、农药、食品等领域,色谱技术已成为广泛使用的分离和分析手段之一。同时,由于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也极大地推动了色谱分析技术的革命性变革。本文以重庆川仪的SC6000系列色谱仪,HTA300进样仪和流量仪为研究对象,确定其控制方案为反控计算机系统:利用计算机的多串行端口通信技术,以三种不同类型的测试仪器为基础,以开发操作简便、友好、可靠的反控计算机系统为目的进行了研究。以面向对象开发理论为基础,对系统进行的分析,从系统的实时性、可靠性、可维护性、模块化设计出发,利用面对对象开发工具Delphi,结合系统硬件的进行了开发。开发的反控系统能够实现对SC6000系列色谱仪,HTA300进样仪和流量仪的实时监控和数据传送,系统工作可靠、稳定,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人为误差,达到了企业的商用化要求。
田丽娟[10](2006)在《中国现代药学史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岁月里,经过长期的实践,共同创造了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史。中国药学史就是其中的一部分。药学史的任务是按照年代顺序,应用具体事实揭示并阐明药学发展的规律。通过药学史的研究,可以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和可记取的教训,为现代药学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与指导。现代药学史是中国药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近代药学发展的沿袭和进步。为了更好的理解现代药学发展的历程和前后衔接,本文首先概要论述了古代和近代药学发展的历史,研究了各个阶段药学发展特点和取得的主要成就。研究之余,我为祖先所创造的优秀的中医药传统文化而感到由衷的敬佩和自豪。接下来,在现代药学史研究部分,本文从药学事业发展和药学科学研究进展两个方面加以论述。在药学事业发展部分,分别从中药事业的发展、药品监督管理、制药工业、医药商业、药学教育、医药科技、医院药学、药学社会团体、药学书刊与网站、香港和澳门药学发展共十个方面论述了新中国药学事业的发展和取得的成就。在药学科学研究部分,分别从现代药学史研究、中药研究、药学分科研究和药物学研究四个方面论述了新中国药学科学的进展和成就。研究之余,关心祖国药学事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通过研究现代药学史发现,新中国药学事业的发展和科学研究的进步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经历了巨大的挫折,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而此时的广大药学工作者,面对困难,怀着对祖国的高度热爱之情和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心,排除干扰,尽自己最大所能在工作岗位上发出各自的光和热,很多科研成果就是在这样特殊的历史条件下,通过他们忘我的辛勤劳动而产生出来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广大药学工作者焕发了高度的热情和能量,积极投身到药学事业发展的洪流之中,创造了令全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现代药学工作者要学习前辈们刻苦钻研、奋发图强、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献身精神,团结起来,全身心的投入到现代药学事业的发展中去,为药学事业的发展和进步而共同努力!
二、气相色谱仪课程软件研制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气相色谱仪课程软件研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环丙/丁基环丁烷及其甲基衍生物的性质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航空航天常规燃料概述 |
1.2.1 常规燃料研究现状 |
1.2.2 常规燃料应用进展 |
1.3 高密度烃类燃料 |
1.3.1 双环类高密度烃类燃料 |
1.3.2 三环类高密度烃类燃料 |
1.3.3 高张力笼状环烃类燃料 |
1.3.4 高张力环状烃类燃料 |
1.4 高密度烃类燃料理论性能评估 |
1.4.1 高密度烃类燃料理论计算 |
1.4.2 高密度烃类燃料性能评估 |
1.5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理论方法与实验材料 |
2.1 结构与性质计算 |
2.1.1 密度的计算 |
2.1.2 粘度的计算 |
2.1.3 闪点的计算 |
2.1.4 生成焓的计算 |
2.1.5 比冲的计算 |
2.2 实验原料及仪器设备 |
2.2.1 实验主要试剂 |
2.2.2 实验设备及仪器 |
2.3 物质提纯与测试表征 |
2.3.1 蒸馏 |
2.3.2 柱层析 |
2.3.3 气质联用分析 |
2.3.4 红外光谱分析 |
第三章 环丙基环丁烷及其甲基衍生物的性质模拟 |
3.1 引言 |
3.2 分子结构设计优化与计算 |
3.2.1 分子结构设计 |
3.2.2 分子结构优化 |
3.2.3 分子等键反应构建 |
3.3 化合物热力学性能分析 |
3.3.1 环丙基环丁烷与氧化剂混合比确定 |
3.3.2 环丙基环丁烷及其衍生物计算结果 |
3.3.3 取代基数量对生成焓的影响 |
3.3.4 取代基数量对比冲的影响 |
3.3.5 取代基位置对生成焓和比冲的影响 |
3.3.6 燃烧产物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联环丁烷及其甲基衍生物的性质模拟 |
4.1 引言 |
4.2 分子结构设计优化与计算 |
4.2.1 分子结构设计 |
4.2.2 分子结构优化 |
4.2.3 分子等键反应构建 |
4.3 化合物热力学性能分析 |
4.3.1 联环丁烷与氧化剂混合比确定 |
4.3.2 联环丁烷及其衍生物计算结果 |
4.3.3 取代基数量对生成焓的影响 |
4.3.4 取代基数量对比冲的影响 |
4.3.5 取代基位置对生成焓和比冲的影响 |
4.3.6 燃烧产物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联环丁烷构型模拟与合成探索 |
5.1 引言 |
5.2 物化性质 |
5.2.1 分子单点能 |
5.2.2 反应焓变和吉布斯自由能 |
5.3 联环丁烷合成探索 |
5.3.1 联环丁烷制备过程 |
5.3.2 联环丁烷提纯过程 |
5.3.3 联环丁烷结构表征 |
5.3.4 联环丁烷合成反应机理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2)以能力为导向讲授研究生信号处理课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深化方法, 更加实用 |
1) 基于FFT的频谱分析方法 |
2) 互相关分析方法 |
2 点拨思路, 启发创新 |
1) 快速傅里叶变换的启示 |
2) 窗函数的启示 |
3 横向比较, 指导应用 |
1) 比较计算频率的不同方法 |
2) 比较计算幅值的不同方法 |
3) 比较对信号进行滤波的不同方法 |
4) 比较提取未知信号特征的不同方法 |
4 结语 |
(3)辅助教学手段在仪器分析实验课程教学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分析实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
1.1 硬件资源不足,学生缺乏实操训练 |
1.2 精密仪器的特殊性使学生使用受到限制 |
1.3 注重培养操作能力,忽视介绍内部结构 |
1.4 辅助教学手段针对性不强 |
2 辅助教学手段在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中的运用 |
2.1 将仿真技术引入教学 |
2.2 合理运用微课 |
2.3 建设网络教学平台 |
2.4 其他辅助手段的使用 |
3 结束语 |
(4)便携式血糖仪在生化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生物传感器 |
1.1.1 生物传感器概况 |
1.1.2 生物传感器工作原理及特点 |
1.1.3 DNA生物传感器 |
1.1.3.1 DNA生物传感器工作原理 |
1.1.3.2 DNA生物传感器分类 |
1.1.3.3 DNA生物传感器的应用 |
1.2 便携式检测仪器 |
1.2.1 便携式气相色谱仪 |
1.2.1.1 便携式气相色谱仪工作原理和分类 |
1.2.1.2 便携式气相色谱仪的应用 |
1.2.2 便携式气质联用仪 |
1.2.2.1 便携式气质联用仪的工作原理 |
1.2.2.2 便携式气质联用仪的应用 |
1.2.3 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 |
1.2.3.1 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工作原理 |
1.2.3.2 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应用 |
1.2.4 便携式拉曼光谱仪 |
1.2.4.1 便携式拉曼光谱仪工作原理 |
1.2.4.2 便携式拉曼光谱仪的应用 |
1.2.5 便携式电化学重金属分析仪 |
1.3 便携式血糖仪 |
1.3.1 便携式血糖仪发展史 |
1.3.2 便携式血糖仪工作原理 |
1.3.2.1 光电型血糖仪 |
1.3.2.2 电极型血糖仪 |
1.3.3 血糖仪在生化分析中的应用 |
1.4 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DNA适体传感血糖仪测定多巴胺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1.1 试剂 |
2.2.1.2 仪器 |
2.2.2 实验内容 |
2.2.2.1 胶体金溶液修饰96孔板 |
2.2.2.2 适体DNA在胶体金修饰的96孔板上的固定 |
2.2.2.3 探针的制备 |
2.2.2.4 生物分析 |
2.2.2.5 样品准备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实验原理 |
2.3.2 96 孔板表面的表征 |
2.3.3 适体DNA与探针DNA作用时间的影响 |
2.3.4 多巴胺作用时间的影响 |
2.3.5 酶催化水解反应时间的影响 |
2.3.6 多巴胺的测定 |
2.3.7 检测方法的选择性 |
2.3.8 血样分析和回收率测定 |
2.4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肽特异性切割血糖仪高灵敏度测定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与试剂 |
3.2.1.1 试剂 |
3.2.1.2 仪器 |
3.2.2 实验内容 |
3.2.2.1 胶体金溶液修饰96孔板 |
3.2.2.2 生物素-肽在胶体金修饰的96孔板上的固定 |
3.2.2.3 探针的制备 |
3.2.2.4 生物分析 |
3.2.2.5 样品的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实验原理 |
3.3.2 96 孔板表面的表征 |
3.3.3 相关实验条件的优化 |
3.3.4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测定 |
3.3.5 方法的选择性 |
3.3.6 尿样分析和回收率测定 |
3.4 小结 |
第四章 利用血糖仪和适体识别技术检测沙门氏菌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仪器 |
4.2.1.1 试剂 |
4.2.1.2 仪器 |
4.2.2 实验内容 |
4.2.2.1 沙门氏菌适体DNA的固定 |
4.2.2.2 探针的制备 |
4.2.2.3 分析检测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适体与沙门氏菌反应时间的研究 |
4.3.2 工作曲线 |
4.3.3 特异性评价 |
4.4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杂交链式反应信号放大技术测定赤霉素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仪器与试剂 |
5.2.1.1 试剂 |
5.2.1.2 仪器 |
5.2.2 实验内容 |
5.2.2.1 抗体标记磁珠的制备 |
5.2.2.2 抗体和DNA1修饰胶体金的制备 |
5.2.2.3 分析测定 |
5.2.2.4 化学发光检测 |
5.2.2.5 水果和蔬菜样品制备过程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实验原理 |
5.3.2 抗体修饰磁珠用量对化学发光强度的影响 |
5.3.3 抗体和DNA1修饰胶体金用量对化学发光强度的影响 |
5.3.4 免疫反应时间对化学发光强度的影响 |
5.3.5 杂交链式反应时间对化学发光强度的影响 |
5.3.6 赤霉素的测定 |
5.3.7 方法的选择性 |
5.3.8 赤霉素样品分析和回收率测定 |
5.4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磁珠和DNA酶催化反应化学发光法检测L-组氨酸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仪器与试剂 |
6.2.1.1 试剂 |
6.2.1.2 仪器 |
6.2.2 实验内容 |
6.2.2.1 标记底物的制备 |
6.2.2.2 DNA酶修饰磁珠的制备 |
6.2.2.3 分析测定 |
6.2.2.4 化学发光检测 |
6.2.2.5 样品准备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实验原理 |
6.3.2 标记底物用量对化学发光强度的影响 |
6.3.3 L-组氨酸作用时间对化学发光强度的影响 |
6.3.4 L-组氨酸的测定 |
6.3.5 检测方法的选择性 |
6.3.6 L-组氨酸样品分析和回收率测定 |
6.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轻质燃料油蒸发损耗控制软浮顶油罐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审阅认定书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Extended Abstract |
目录 |
图清单 |
表清单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本论文相关技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及实施方案 |
2 软浮顶油罐油气蒸发损耗的控制机理研究 |
2.1 油气蒸发损耗研究的理论依据 |
2.2 固定顶油罐内气体空间油气分布研究 |
2.3 软浮顶油罐油气蒸发降耗修正公式推导 |
2.4 自由蒸发表面对油品蒸发损耗影响研究 |
2.5 小结 |
3 固定顶油罐温度场影响因素的实验分析及拟合仿真 |
3.1 固定顶油罐温度场影响因素实验分析 |
3.2 固定顶油罐油气空间温度拟合 |
3.3 立式金属油罐温度场 ANSYS 仿真 |
3.4 小结 |
4 直接氟化 HDPE 材料的表观性能及憎水憎油性实验 |
4.1 仪器与设备 |
4.2 试剂和原料 |
4.3 实验方法 |
4.4 结果与分析 |
4.5 小结 |
5 软浮顶相变材料的控温实验 |
5.1 软浮顶相变材料的选择分析 |
5.2 软浮顶相变材料选择实验 |
5.3 软浮顶相变石蜡的控温效果实验 |
5.4 小结 |
6 气相色谱油气在线检测实验分析 |
6.1 气相色谱油气在线检测系统的建立 |
6.2 气相色谱油气含量在线检测的条件优化 |
6.3 气相色谱油气在线检测系统对比试验研究 |
6.4 结果对比分析 |
6.5 小结 |
7 轻质燃料油蒸发损耗控制软浮顶的模拟油罐实验 |
7.1 仪器与设备 |
7.2 试剂和原料 |
7.3 实验方法 |
7.4 结果与分析 |
7.5 小结 |
8 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三维多功能动态GC虚拟实验室新构建模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发展 |
1.1.1 虚拟现实技术概述及特征 |
1.1.2 虚拟现实系统的组成及分类 |
1.1.3 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1.1.4 虚拟现实开发软件 |
1.1.5 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 |
1.2 虚拟实验室 |
1.2.1 虚拟实验的含义及功能特点 |
1.2.2 虚拟实验室的分类 |
1.2.3 虚拟实验室的研究现状 |
1.2.4 三维虚拟实验室开发的技术背景 |
1.2.5 虚拟实验室的发展方向 |
1.2.6 虚拟现实技术与虚拟实验的结合 |
1.3 色谱辅助教学软件的发展现状 |
1.3.1 国外色谱教学的常用软件 |
1.3.2 国内色谱教学的常用软件 |
1.4 色谱理论的讨论 |
2 气相色谱虚拟实验室的总体设计 |
2.1 色谱虚拟实验室的需求分析 |
2.1.1 色谱虚拟实验室需求 |
2.1.2 色谱虚拟实验室的定位 |
2.2 设计原则 |
2.3 结构框架设计 |
2.4 虚拟实验室的功能设计 |
2.4.1 主要功能设计 |
2.4.2 辅助功能设计 |
2.5 操作模式设计 |
2.5.1 线性操作模式 |
2.5.2 自由操作模式 |
2.6 虚拟实验室的开发路线的确定 |
2.6.1 虚拟实验室的实现技术对比 |
2.6.2 开发平台Virtools介绍 |
2.6.3 实现方法和技术路线 |
2.7 系统开发的软硬件环境 |
2.7.1 开发技术支持系统 |
2.7.2 测试技术支持系统 |
2.7.3 应用技术支持系统 |
2.7.4 开发工具 |
3 气相色谱虚拟实验室模型的构建 |
3.1 模型创建的方法与技巧 |
3.2 虚拟仪器设备的构建 |
3.2.1 层次结构的建模方式 |
3.2.2 虚拟气相色谱仪建模 |
3.2.3 气路系统建模 |
3.2.4 注射器建模 |
3.3 虚拟角色和虚拟实验室环境建模 |
3.3.1 虚拟角色及其动作的建立及输出 |
3.3.2 虚拟实验室环境建模 |
3.4 虚拟实验室沉浸感的提高 |
3.4.1 贴图烘焙 |
3.4.2 次世代图形图像技术 |
3.5 气相色谱虚拟色谱工作站的构建 |
4 气相色谱虚拟实验室的实现 |
4.1 交互操作的实现 |
4.1.1 载气系统调节的实现 |
4.1.2 温度设置的实现 |
4.1.3 注射器注射的实现 |
4.2 多种功能的实现 |
4.2.1 实验设计功能 |
4.2.2 实验条件优化功能 |
4.2.3 仪器故障诊断与维修 |
4.2.4 实时跟踪评价功能 |
4.3 工作站数据处理的实现 |
4.3.1 数学模型的构建 |
4.3.2 色谱流出曲线绘制 |
4.4 虚拟角色在场景中的运动控制 |
4.4.1 虚拟角色运动控制的实现方法 |
4.4.2 碰撞检测 |
4.5 特效的实现 |
4.5.1 环境特效的实现 |
4.5.2 粒子特效的实现 |
5 气相色谱虚拟实验模拟结果评价 |
5.1 实验结果评价 |
5.2 操作过程评价 |
6 气相色谱虚拟实验室系统的测试与评价 |
6.1 测试 |
6.1.1 传播 |
6.1.2 应用 |
6.2 评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8)色谱仪自动检定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项目背景 |
1.2 色谱仪检定系统国内状况 |
1.3 项目研究的意义 |
1.4 项目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系统整体规划 |
2.1 硬件基础 |
2.1.1 数字接口 |
2.1.2 功能寄存器 |
2.1.3 模拟部分和印制板抗干扰设计 |
2.1.4 铂电阻测温系统 |
2.2 软件设计 |
2.3 通信接口 |
2.3.1 串口通信原理 |
2.3.2 串口通信控件的编程 |
2.3.3 串口通信的实现 |
2.3.4 串口转 USB接口 |
第三章 色谱仪简介 |
3.1 色谱法定义 |
3.2 色谱法发展现状 |
3.3 色谱法的基本原理 |
3.4 色谱图相关名词 |
3.5 色谱仪的计量性能 |
3.5.1 气相色谱仪计量性能评价 |
3.5.2 液相色谱仪计量性能评价 |
3.5.3 离子色谱仪计量性能评价 |
第四章 色谱数据检测 |
4.1 色谱数据前期分析 |
4.1.1 滤噪 |
4.1.2 斜率计算 |
4.1.3 峰的特征点的检测和判定 |
4.2 基线的建立与峰类型的确定 |
4.2.1 缺省基线的建立 |
4.2.2 修正基线的建立 |
4.2.3 重叠峰面积的测量 |
4.3 谱图的显示 |
4.3.1 谱图的绘制 |
4.3.2 谱图的缩放 |
4.3.3 谱图的平移 |
4.3.4 谱图显示参数的设置 |
第五章 色谱数据处理 |
5.1 计量技术指标 |
5.1.1 基线噪声 |
5.1.2 基线漂移 |
5.1.3 定性定量重复性 |
5.1.4 最小检测限或灵敏度 |
5.1.5 柱箱温度稳定性与重复性检定 |
5.2 检定结果的输出与打印 |
第六章 不确定度分析 |
6.1 系统测量电压的不确定度分析 |
6.1.1 测量过程 |
6.1.2 数学模型 |
6.1.3 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
6.1.4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
6.1.5 扩展不确定度的评定 |
6.2 系统测量温度的不确定度分析 |
6.2.1 测量过程 |
6.2.2 数学模型 |
6.2.3 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
6.2.4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
6.2.5 扩展不确定度的评定 |
6.3 不确定度评定的自动化 |
第七章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气相色谱仪(FID)检出限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
附录 B 液相色谱仪最小检测浓度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 |
附录 C 离子色谱仪最小检测浓度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
附录 D 离子色谱仪泵流速设定误差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气相色谱自动分析系统(色谱仪、自动进样仪和流量仪)控制软件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气相色谱分析系统综述 |
1.2 论文的选题背景及主要任务 |
2. 开发语言平台选择 |
2.1 前言 |
2.2 Delphi简介 |
2.3 Delphi的事件驱动机制 |
2.4 加速原型化 |
2.5 小结 |
3. 反控系统的软件设计 |
3.1 面向对象编程简介 |
3.2 软件设计的基本概念 |
3.3 软件设计的方法 |
3.4 系统的可靠性保障设计 |
4. 反控系统的框架方案设计 |
4.1 反控系统的功能确定 |
4.2 反控系统的相关通信协议 |
4.3 反控系统的硬件描述 |
4.4 反控系统的软件描述 |
4.5 反控系统的特点 |
5. 反控系统的软件设计及其实现 |
5.1 反控系统软件设计的基本原则 |
5.2 反控系统的试验流程 |
5.3 反控系统的设计要点 |
5.4 反控系统的菜单、界面设计及其功能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和工作展望 |
6.1 结论 |
6.2 工作展望 |
7. 参考文献 |
8. 作者在校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9. 附录 |
11. 致谢 |
(10)中国现代药学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的源起 |
2 课题国内研究现状 |
2.1 药学史研究相关着作 |
2.2 药学史研究文献 |
3 研究的方法与内容 |
4 论文的研究意义 |
5 论文的创新点 |
6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古代药学史概论 |
1 原始社会药物的萌芽 |
2 夏、商、周及春秋时期的药学 |
3 战国、秦汉及三国时期的药学 |
4 两晋、隋唐至五代时期的药学 |
5 宋辽金元时期的药学 |
6 明清(至鸦片战争)时期的药学 |
第三章 近代药学史概论 |
1 近代中药发展概况 |
1.1 药物学的发展 |
1.2 方剂学的成就 |
1.3 旧中国歧视中医药和中医药界的反抗斗争 |
1.4 中医药教育与科研 |
1.5 中医药学术团体与刊物 |
2 近代西药发展概况 |
2.1 西方药学的输入 |
2.2 西药商业的兴起与发展 |
2.3 制药工业的诞生与发展 |
2.4 药事管理制度与药事法规 |
2.5 药学(西药)教育 |
2.6 药学(西药)研究 |
2.7 医药学术团体和医药期刊 |
3 解放军革命根据地的医药卫生工作 |
3.1 中医药工作的开展 |
3.2 医药教育 |
3.3 医药工业 |
3.4 药事管理制度与药事法规 |
第四章 现代药学史研究 |
1 药学事业的发展 |
1.1 中药事业的发展 |
1.2 药品监督管理 |
1.3 制药工业 |
1.4 医药商业 |
1.5 药学教育 |
1.6 医药科技工作 |
1.7 医院药学 |
1.8 药学社会团体 |
1.9 药学书刊与网站 |
1.10 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药学事业的发展 |
2 药学科学研究进展 |
2.1 现代药学史研究 |
2.2 中药研究 |
2.3 药学分科研究进展 |
2.4 药物学研究 |
第五章 结论 |
1 对现代药学史的研究意义重大,有关单位必须加强这方面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出版工作 |
2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宝贵遗产,必须坚决地继承并发扬光大 |
3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药学事业各项改革 |
4 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
5 实施“科教兴药”战略,推动药学事业全面进步 |
6 加强药品监督管理法规体系建设,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
7 加强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中医药的国际影响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表1 |
四、气相色谱仪课程软件研制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环丙/丁基环丁烷及其甲基衍生物的性质模拟[D]. 王清晨. 天津工业大学, 2021
- [2]以能力为导向讲授研究生信号处理课程[J]. 徐科军.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19(02)
- [3]辅助教学手段在仪器分析实验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 柳意.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7(01)
- [4]便携式血糖仪在生化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 徐亚琼. 青岛科技大学, 2016(08)
- [5]轻质燃料油蒸发损耗控制软浮顶油罐技术研究[D]. 杨宏伟. 中国矿业大学, 2014(12)
- [6]《实验科学与技术》2013年第11卷总索引[J]. 《实验科学与技术》编辑部.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3(06)
- [7]三维多功能动态GC虚拟实验室新构建模式的研究[D]. 马薇. 大连理工大学, 2010(09)
- [8]色谱仪自动检定系统的研究[D]. 戴洪宇. 南昌大学, 2009(S1)
- [9]气相色谱自动分析系统(色谱仪、自动进样仪和流量仪)控制软件研究与实现[D]. 曾统一. 西华大学, 2008(08)
- [10]中国现代药学史研究[D]. 田丽娟. 沈阳药科大学, 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