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格秋海棠组培快繁研究

丽格秋海棠组培快繁研究

一、丽格海棠的组织培养快繁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杨墨[1](2021)在《丽格海棠高频快繁体系建立及根系生长特性研究》文中指出

热娜古丽·吐鲁洪[2](2020)在《红叶海棠组织培养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该论文主要探讨了红叶海棠组织培养关键技术,主要研究红叶海棠外植体的取材时间、消毒时间、外植体种类和大小、激素配比对外植体诱导、不定芽增殖和生根苗的影响、炼苗方式与苗成活率的关系,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红叶海棠植物组织培养体系,为今后的开发利用和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⑴红叶海棠外植体的获取和诱导中,选取组织培养常用的表面消毒剂75%乙醇和内生菌消毒的2%NaClO、20%H2O2和0.1%HgCl2等消毒剂进行消毒灭菌试验,这三种消毒剂中整体效果的强到弱依次为2%NaClO>20%H2O2>0.1%HgCl2,红叶海棠外植体消毒的最好方法为:75%乙醇消毒10s+2%NaClO消毒14 min(加两滴吐温)。取材时间的研究中,污染率和褐化率从4月份到10月份逐渐升高,因此得出其中污染率、褐化率低,存活率又高的只有4月份、5月份、6月份,这期间红叶海棠外植体取材较好的季节。在植物激素不同浓度配比对红叶海棠外植体的诱导中最佳培养基配比为MS+6-BA1.0 mg/L+NAA0.3 mg/L,发芽率达到85%,愈伤组织和分化芽的生长量较多。在外植体种类和长度对红叶海棠外植体诱导影响的研究时,外植体种类中半木质化茎段的诱导率最佳,红叶海棠的茎段组织培养中选取长度为1.5 cm的半木质化茎段时诱导率高,生长势良好。⑵红叶海棠的继代增殖中,植物激素不同浓度最佳配比为MS+6-BA1.5mg/L+IBA0.05 mg/L,在这培养基中分化出来的芽生长势健壮,增殖快些,出芽率高达90%。AC不同浓度最佳配比为1.0 g/L,有助于促进芽的增殖。GA3不同浓度最佳配比为1.0 mg/L,有助于苗木的伸长生长。⑶红叶海棠的生根培养中,基本培养基及植物激素浓度组合的最佳配比为1/2MS+IBA0.5 mg/L。在此培养基的基础上进行接种时苗木生长势优良,生根数量多。AC浓度对生根苗的研究中得出1.0 g/L为最佳,苗木粗、生根数多。⑷红叶海棠组培苗移栽研究中,不开瓶口自然光3 d+开瓶口室内3 d的处理是红叶海棠组培苗移栽的最佳炼苗处理方法,成活率高达80%,苗木健壮。在不同的覆盖物对组培苗移栽的影响中,使用玻璃烧杯覆盖时移栽成活率高达76.67%。在不同的移栽基质研究中,以腐殖土+珍珠岩(1:1)配比的基质是最佳栽培基质。

梁峥,贾民隆,张雨,李永平,王云山,曹冬梅[3](2020)在《丽格海棠的组培快繁技术》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丽格海棠(Begonia×hiemalis)‘Barkos’品种嫩叶为试材,进行组培快繁关键技术的探讨。结果表明,最佳的外植体消毒方法是用0.05%NaClO浸泡10 min流水冲洗30 min,重复上述步骤2次后经Hg Cl2处理8 min。消毒外植体在培养基1/2MS+1 mg/L 6-BA+0.5 mg/L NAA中,能够迅速诱导出大量优质的不定芽。使用正交实验方法统计分析不定芽增殖培养条件,得到以不定芽数量和高度为指标的最优增殖培养基为1/2MS+1 mg/L 6-BA+0.5 mg/L NAA+150 mg/L肌醇,以继代系数为指标的最优培养条件为1/2MS+0.5 mg/L 6-BA+0.5 mg/L NAA+150 mg/L肌醇。将高度达到3 cm左右的幼苗转入1/2MS+0.5 mg/L NAA培养基中生根率可达97.2%。

于非[4](2019)在《丽格海棠外植体组织培养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丽格海棠的叶片、叶柄和茎段作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研究适宜丽格海棠组织培养的最佳外植体、不同部位外植体不定芽分生的最佳培养基、继代增殖的培养基和组培苗的生根培养基。结果表明:不同部位外植体不定芽的再生率:叶片>茎段>叶柄,叶片的最佳培养基为:MS+1mg/L TDZ+0.1mg/L 2,4-D或MS+1mg/L 6-BA+0.1mg/L TDZ,叶柄的最佳培养基为:MS+1mg/L 6-BA+0.1mg/L TDZ,茎段的最佳培养基:MS+1mg/L TDZ+0.1mg/L 2,4-D或MS+1mg/L 6-BA+0.1mg/L TDZ;不定芽继代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2mg/L 6-BA+0~0.1 mg/L NAA;组培苗生根的最佳培养基比为MS+0.1~0.3mg/L IBA。

于非,王禹[5](2019)在《植物激素对丽格海棠组织培养快繁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根据目前丽格海棠组织培养快繁现状,研究了以MS培养基为基础附加不同种类和配比植物激素对丽格海棠组织培养中不定芽再生、不定芽继代增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丽格海棠不定芽再生的最佳植物激素配比为MS+1mg/L 6-BA+0.1mg/L TDZ或MS+1mg/L 6-BA+0.1mg/L 2.4-D;不定芽继代增殖的最佳植物激素配比为MS+2mg/L 6-BA+0~0.1mg/L NAA;组培苗生根的最佳植物激素配比为MS+0.1~0.3mg/L IBA。

胡燕梅,向鹏飞,李凯鹏[6](2018)在《丽格海棠叶片快速繁殖技术的优化》文中研究指明为了建立丽格海棠的快速繁殖体系,以丽格海棠叶片为外植体对其组织培养技术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MS为不定芽分化的适宜基本培养基,分化率达到100%,分化系数达到10. 8;1. 0 mg/L 6-BA+0. 2 mg/L NAA有利于不定芽的分化,有效不定芽分化系数达到6. 8;液体培养基利于不定芽芽团有效芽的形成;1/2 MS+0. 1 mg/L NAA适于诱导不定根的形成;试管苗在炼苗基质上生长20 d的成活率可以达到50%。

王禹,于非,谭巍,刘万达[7](2017)在《丽格海棠叶片再生体系的建立》文中指出以丽格海棠品种巴克斯(Barkos)的叶片为外植体,研究光照强度和时间、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定芽增殖的影响;组培苗生根的最佳培养基。结果表明:丽格海棠叶片的最佳不定芽再生培养基为MS+1mg/L TDZ+0.1mg/L 2,4-D或MS+1mg/L 6-BA+0.1mg/L TDZ,给予40d弱光培养可促进不定芽再生,再生率可达88.3%;不定芽最佳增殖培养基为2mg/L 6-BA+00.1mg/L NAA,组培苗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0.10.3mg/L IBA。

金雯,彭佳佳,秦扬,刘春,张黎[8](2015)在《丽格海棠的组织培养》文中研究表明本试验以丽格海棠"巴克斯"和"桑德尼"2个品种的幼嫩叶片、带叶柄叶片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分别研究不同激素质量浓度以及不同培养条件对丽格海棠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分化、增殖培养、诱导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MS+6-BA 0.05 mg/L+NAA 0.2 mg/L适合于愈伤组织的诱导,2个品种的诱导率分别为100%和91.7%.MS+6-BA 0.1 mg/L+NAA 0.05 mg/L适合于不定芽增殖培养基.分化率为81.2%,1/2 MS+IBA0.2 mg/L适合于诱导生根,生根率达100%.同时,研究出增殖阶段外植体最适生长环境,为丽格海棠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提供了重要依据.

曹芳凤[9](2014)在《牛耳秋海棠的组培快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牛耳秋海棠的叶片作为外植体材料进行植物组织培养,获得了完整的再生植株。试验围绕牛耳秋海棠外植体材料的处理与灭菌、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分化,不定芽的增殖与壮苗,试管苗的生根与移栽等几方面开展,采用单因素或双因素,多水平试验设计方法,集中研究了0.1%升汞灭菌时间的选择、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浓度和配比的选择、活性炭质量浓度的选择、移栽基质的选择等多方面的问题,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牛耳秋海棠组培快繁体系,为其开发利用和种质资源保护及工业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研究结果表明:(1)牛耳秋海棠的叶片对于0.1%升汞消毒时间的选择比较严格,时间不足会提高外植体的污染率,时间过长影响外植体的存活。以75%酒精灭菌8s,0.1%升汞灭菌67min为最佳灭菌方法。(2)牛耳秋海棠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0.51mg/L+NAA0.1mg/L。此培养基上易诱导产生愈伤组织和不定芽,诱导率达85.42%87.08%。(3)牛耳秋海棠不定芽增殖的最适宜培养基是MS+6-BA1mg/L+NAA0.1mg/L。此培养基上外植体出芽极多,增殖迅速,芽体健壮,增殖倍数高达42.43。(4)添加一定质量浓度活性炭的培养基有利于牛耳秋海棠的壮苗,以1g/L的浓度为好。(5)诱导牛耳秋海棠试管苗生根的最佳培养基是1/2MS+NAA0.3mg/L。此培养基上的试管苗生根数量多,速度快,根系粗壮。在20天内生根率即可达100%。(6)牛耳秋海棠组培苗的移栽以蛭石:椰糠=1:1为最佳移栽基质,移栽成活率高达96.67%。

陈林晶,张熹涛,曹玉凤,王林波,赵宇[10](2012)在《丽格海棠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文中指出采用丽格海棠中度成熟叶片为外植体进行丛生芽诱导,并进行扩繁培养和诱导生根,以期筛选适宜的丽格海棠组织培养的培养基配方,并建立其组织培养技术体系。结果表明:较好外植体诱导丛生芽培养基为MS+6-BA 0.5mg/L+NAA 0.5mg/L,扩繁培养基为MS+6-BA 0.5mg/L+NAA 0.5mg/L,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0.3mg/L。

二、丽格海棠的组织培养快繁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丽格海棠的组织培养快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红叶海棠组织培养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前言
    1.2 红叶海棠的生产状况
    1.3 红叶海棠的应用价值
    1.4 海棠属植物组织培养
        1.4.1 外植体的选择
        1.4.2 外植体的消毒
        1.4.3 基础培养基
        1.4.4 生长环境
        1.4.5 植物生长调节剂
        1.4.6 愈伤组织诱导与分化途径
        1.4.7 不定芽、丛生芽直接诱导途径
        1.4.8 生根培养
        1.4.9 炼苗与移栽
    1.5 研究意义及目的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培养条件
    2.3 试验方法
        2.3.1 外植体的获取与处理
        2.3.2 红叶海棠的初代培养
        2.3.3 红叶海棠的继代培养
        2.3.4 红叶海棠的生根培养
        2.3.5 红叶海棠的驯化与移栽
        2.3.6 计算公式
        2.3.7 数据统计与分析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3.1 红叶海棠的初代培养
        3.1.1 取材时期对红叶海棠外植体消毒的影响
        3.1.2 消毒时间对红叶海棠外植体诱导的影响
        3.1.3 激素不同配比对红叶海棠外植体诱导的影响
        3.1.4 外植体种类对红叶海棠外植体诱导的影响
        3.1.5 外植体长度对红叶海棠外植体诱导的影响
    3.2 红叶海棠的继代培养
        3.2.1 激素不同浓度对红叶海棠不定芽增殖的影响
        3.2.2 AC不同浓度对红叶海棠不定芽增殖的影响
        3.2.3 GA3 不同浓度对红叶海棠不定芽增殖的影响
    3.3 红叶海棠的生根培养
        3.3.1 培养基不同浓度对红叶海棠生根的影响
        3.3.2 激素不同浓度对红叶海棠生根的影响
        3.3.3 AC不同浓度对红叶海棠生根的影响
    3.4 红叶海棠组培苗的驯化与移栽
        3.4.1 不同的炼苗处理对红叶海棠组培苗生根移栽的影响
        3.4.2 不同的覆盖物对红叶海棠组培苗生根移栽成活率的影响
        3.4.3 不同的移栽基质对红叶海棠组培苗移栽的影响
第4章 讨论
    4.1 取材时期对红叶海棠外植体诱导的影响
    4.2 消毒时间对红叶海棠外植体诱导的影响
    4.3 外植体种类对红叶海棠外植体诱导的影响
    4.4 外植体长度对红叶海棠外植体诱导的影响
    4.5 激素浓度对红叶海棠外植体诱导、继代及生根的影响
    4.6 AC对红叶海棠外植体继代、生根的影响
    4.7 GA3对红叶海棠外植体继代、生根的影响
    4.8 红叶海棠组培苗的驯化与移栽
第5章 结论
    5.1 红叶海棠的诱导培养
    5.2 红叶海棠的继代培养
    5.3 红叶海棠的生根培养
    5.4 炼苗移栽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丽格海棠的组培快繁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结果与分析
    1.1 外植体消毒方法的比较分析
    1.2 初培培养基的筛选条件
    1.3 不定芽的增殖培养条件的比较
        1.3.1 不同培养基对不定芽生长状态的影响
        1.3.2 不同培养基对不定芽继代系数的影响
    1.4 生根培养条件的确定
2 讨论
3 材料与方法
    3.1 植物材料
    3.2 外植体消毒
    3.3 初培培养基的筛选
    3.4 不定芽的增殖培养
    3.5 生根培养

(4)丽格海棠外植体组织培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不同部位外植体的不定芽诱导情况。
        1.2.2 不定芽的继代增殖。
        1.2.3 组培苗的生根。
2 结果与分析
    2.1 适宜不同部位外植体不定芽分生的培养基
    2.2 不定芽的继代增殖
    2.3 组培苗的生根
3 结论与讨论

(5)植物激素对丽格海棠组织培养快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培养基试验
        1.2.1 植物激素对丽格海棠不定芽分生的影响。
        1.2.2 植物激素对丽格海棠不定芽继代增殖的影响。
        1.2.3 植物激素对丽格海棠生根的影响。
    1.3 培养条件
2 结果与分析
    2.1 适合不定芽分生的植物
    2.2 适合不定芽继代增殖的植物激素
    2.3 适合组培苗生根的植物激素
3 结论与讨论

(6)丽格海棠叶片快速繁殖技术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无菌材料的获得
    1.2 不定芽的诱导
        1.2.1 基本培养基对叶片不定芽分化的影响
        1.2.2 6-BA与两种生长素对叶片不定芽分化的影响
        1.2.3 培养基介质对不定芽芽团增殖的影响
        1.2.4 蔗糖对不定芽芽团增殖的影响
    1.3 不定根的诱导
        1.3.1 IBA和NAA分别对不定根诱导的影响
        1.3.2 活性炭对不定根诱导的影响
        1.3.3 PP333对不定根诱导的影响
    1.4 试管苗炼苗移栽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定芽的诱导
        2.1.1 基本培养基对叶片不定芽分化的影响
        2.1.2 6-BA与两种生长素对丽格海棠叶片不定芽分化的影响
        2.1.3 培养基介质对不定芽芽团生长的影响
        2.1.4 蔗糖对不定芽芽团生长的影响
    2.2 生根的诱导
        2.2.1 IBA和NAA分别对不定根诱导的影响
        2.2.2 活性炭对丽格海棠生根的影响
        2.2.3 PP333对不定根诱导的影响
    2.3 试管苗炼苗移栽
3 讨论

(7)丽格海棠叶片再生体系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材料
2 实验内容与方法
    2.1 不同生长激素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2.2 光照强度及时间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2.3 不同生长激素对不定芽增殖的影响
    2.4 不同生长激素对组培苗生根的影响
3 结果与分析
    3.1 适宜不定芽诱导生长激素筛选
    3.2 适宜不定芽诱导光照强度
    3.3 适宜不定芽增殖生长激素筛选
    3.4 适宜组培苗生根生长激素筛选
4 结论与讨论

(8)丽格海棠的组织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灭菌时间结果与分析
    2.2 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
    2.3 芽分化培养
        2.3.1 不同激素处理对巴克斯、桑德尼外植体芽分 化的影响
    2.4 继代增殖培养
    2.5 生根培养
    2.6 炼苗移栽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论
    3.2 讨论

(9)牛耳秋海棠的组培快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牛耳秋海棠概况
        1.2.1 牛耳秋海棠的形态特征
        1.2.2 牛耳秋海棠的生态习性
        1.2.3 牛耳秋海棠的应用价值
    1.3 秋海棠属植物概况
        1.3.1 秋海棠属植物的生物学特性
        1.3.2 秋海棠属植物的应用价值
        1.3.2.1 观赏价值
        1.3.2.2 药用价值
        1.3.2.3 食用价值
        1.3.3 秋海棠属植物的发展前景
    1.4 国内外秋海棠属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
        1.4.1 外植体的选择
        1.4.2 外植体灭菌方法的选择
        1.4.3 基本培养基的的选择
        1.4.4 再生途径的研究
        1.4.5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选择
        1.4.6 移栽基质的选择
        1.4.7 添加物对秋海棠属植物组织培养的影响
        1.4.8 其他方面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培养条件
    2.3 研究方法
        2.3.1 外植体材料的处理
        2.3.2 初代培养
        2.3.3 继代分化与增殖
        2.3.4 试管苗的壮苗试验
        2.3.5 牛耳秋海棠试管苗的生根
        2.3.6 牛耳秋海棠试管苗的驯化与移栽
        2.3.6.1 组培苗移栽基质的选择
        2.3.6.2 活性炭对组培苗移栽的影响
    2.4 试验数据统计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外植体灭菌时间的选择
    3.2 不同浓度配比的生长调节剂对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分化的影响
    3.3 不同浓度配比的生长调节剂对牛耳秋海棠不定芽的分化和增殖的影响
    3.4 不同质量浓度的活性炭对牛耳秋海棠组培苗生长壮苗的影响
    3.5 大量元素和 NAA 浓度对试管苗生根的影响
    3.6 牛耳秋海棠组培苗的移栽
        3.6.1 不同移栽基质对牛耳秋海棠移栽的影响
        3.6.2 活性炭对牛耳秋海棠试管苗移栽的影响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1.1 外植体无菌体系的建立
        4.1.2 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分化
        4.1.3 不定芽的分化和增殖
        4.1.4 活性炭的壮苗效果
        4.1.5 试管苗生根的诱导
        4.1.6 组培苗的驯化与移栽
    4.2 讨论
        4.2.1 外植体的选择
        4.2.2 牛耳秋海棠组培过程中的黄化、玻璃化及褐化现象
        4.2.3 光照在牛耳秋海棠组培中的影响
        4.2.4 其他方面
参考文献
缩略语表
附图
致谢

(10)丽格海棠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材料预处理
        1.2.2 从生芽诱导
2 结果与分析
    2.1 叶片诱导丛生芽
    2.2 继代培养
    2.3 生根培养
3 讨论与结论

四、丽格海棠的组织培养快繁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丽格海棠高频快繁体系建立及根系生长特性研究[D]. 杨墨. 宁夏大学, 2021
  • [2]红叶海棠组织培养关键技术研究[D]. 热娜古丽·吐鲁洪. 塔里木大学, 2020(10)
  • [3]丽格海棠的组培快繁技术[J]. 梁峥,贾民隆,张雨,李永平,王云山,曹冬梅. 分子植物育种, 2020(24)
  • [4]丽格海棠外植体组织培养的研究[J]. 于非. 中国林副特产, 2019(04)
  • [5]植物激素对丽格海棠组织培养快繁的影响[J]. 于非,王禹. 中国林副特产, 2019(03)
  • [6]丽格海棠叶片快速繁殖技术的优化[J]. 胡燕梅,向鹏飞,李凯鹏.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6)
  • [7]丽格海棠叶片再生体系的建立[J]. 王禹,于非,谭巍,刘万达. 中国林副特产, 2017(01)
  • [8]丽格海棠的组织培养[J]. 金雯,彭佳佳,秦扬,刘春,张黎. 农业科学研究, 2015(01)
  • [9]牛耳秋海棠的组培快繁研究[D]. 曹芳凤. 江西农业大学, 2014(02)
  • [10]丽格海棠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J]. 陈林晶,张熹涛,曹玉凤,王林波,赵宇. 北方园艺, 2012(22)

标签:;  ;  ;  ;  

丽格秋海棠组培快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