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和平使者”马歇尔

毛泽东与“和平使者”马歇尔

一、毛泽东与“和平使者”马歇尔(论文文献综述)

张燕[1](2020)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快速崛起为引领世界再全球化的主导力量。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在公共外交领域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超越公共外交”的价值理念并积极付诸实践,以实现让世界认识中国、认可中国、认同中国。中国公共外交研究必须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的理念与价值创新做出理论回应,本研究提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正在孕育出新的理论体系、形态与范式,并将其作为再全球化过程中世界公共外交发展的新趋势,进而超越传统公共外交与新公共外交。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研究主要关照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中国如何走出去,面对中国的崛起与民族的复兴,如何让世界理解与接受中国,中国需要走出一条新的外交理路,这就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实践探索的总方向;二是中国与世界如何一起走,让中国走出去就必须与世界一起走,中国崛起与世界的发展无法割离,这是时代赋予崛起中国的历史使命。这两个方面决定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所孕育出的理论体系与范式,其实践源于中国,又超越中国,实现了“三个目的”的统一——以中国为目的、以人类为目的与以生命为目的。本研究以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是什么”“来自哪里”“应用在何处”“会遇到什么”“如何应对”的逻辑思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发展进行了整体剖析,并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是在再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倡导的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与公众共同参与的,以国内外民众为对象的,以促进不同国家历史、制度与文化的交互式对话,实现共享发展,最终建构一个超越普世价值的、包容式全球治理体系的过程。在具体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中国公共外交发展的策略选择,分别是学术话语体系的理论建构、制度运行体系的战略建构、文明对话体系的共识建构以及机制交流体系的实践建构。研究结果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是一场公共外交实践与研究的历史性革命,一方面它超越了公共外交将实现国家利益作为终极目标的价值导向,追求人类以及生命共同体的终极价值,跨越了国家、历史与文明;另一方面它超越了国际关系理论本身,这就意味着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将促进公共外交学科的成熟与完善。

蔡洁[2](2019)在《习近平文化强国观研究》文中认为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一个高度发达的现代化强国必然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协同发展的国家。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给中华文明带来的历史性机遇,我们必须积极应对在日益复杂的“大舆论场”中文化发展面临的现实挑战,必须着力解决在新的历史方位上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更必须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义出发为人类社会突破全球治理困境贡献中华文化的思想智慧。因此,“赶考远未结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如何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如何推动我国在世界文化战略博弈空前激烈的时代能够更好地凝心聚力,如何破除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如何改善西方国家对当代中国文化认知的缺失及误解等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观点和新举措,形成了习近平文化强国观。论文从“形成基础”——“主要内容”——“鲜明特征”——“时代价值”的研究脉络出发,以习近平的相关论述为文献依据,综合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研究法、文本研究与现实考察相结合研究法等方法,对习近平文化强国观进行整体性、系统性地研究和分析。任何思想的形成都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和充足的现实条件,习近平文化强国观的形成也概莫能外。从理论渊源来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化思想、党的历任领导人的文化思想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为邦本”、“内圣外王”、“天人合一”等思想都为习近平文化强国观的形成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基础。从现实条件来看,一方面,复杂的国内外背景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新时代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迫切呼唤着文化建设理论的进一步创新;另一方面,习近平的家庭环境、成长背景及丰富的从政经历更为其文化强国观的形成提供了强大的内生动力。习近平文化强国观内容丰富,涵盖面广,涉及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方方面面。习近平从民族兴盛的动力、强国崛起的支撑和实现伟大梦想的内在要求三个角度出发,全面审视了文化强国的战略意义。在此基础上,习近平明确阐释了文化强国的基本原则,即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丰厚滋养、以创新发展为第一动力、以对外开放为发展取向,这四个原则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基本遵循,清晰地回答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发展”与“开放”、“传统”与“当代”、“创新”与“文化”、“国内”与“国外”之间的基本关系问题。同时,习近平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在文化凝聚力、竞争力和影响力等三个维度的目标要求出发,紧紧抓住“以筑牢精神家园为基础”、“以核心价值观为主导”、“以文化软实力为关键”这三个具有普遍性、长期性和根本性的核心内容,确立了文化强国的总体思路,并将目标与思路具体落实在意识形态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工作、文艺创作工作、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工作、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工作、对外宣传工作等六大战略布局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进中。作为指导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科学指南,习近平文化强国观不仅具有思维方法上的辩证性、理论品格上的实践性、价值取向上的人民性等鲜明特征,还凸显出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从理论价值来看,习近平文化强国观是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扩宽了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理论视野、提升了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理论高度、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理论境界。从实践价值来看,习近平文化强国观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有力助推了多彩中国梦的早日实现,为全球治理提供了新的理念和方案。

王鑫[3](2019)在《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文中研究表明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在文艺交流和创作实践中开启了一个新阶段。延安时期戏剧、电影、美术、音乐领域所孕育的艺术作品,在开拓了延安文艺形式、承载着延安文化精神的同时,形成了多元化本土艺术资源向世界传播的新方向;在文学实体的双向译介行为之外,延安时期扩展出了“文学旅行”或“观察笔记”等表现形式的“域外作家的延安书写”新路径;1940年代中期以来,丁玲、赵树理、周立波等延安作家的文学作品,在域外学界收获了广泛传播与可观成果,进入了对外输出与域外研究的新高潮。故此,我们可以说,延安时期首次启开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之间双向、多元、平等的文学交流与对话的新历程。如今,对于世界文学范围的延安文艺形态的研究进行适当清理、重新反思与有效回应,是十分必要的。在文化文学的互动与交汇中,是时候重启对于延安文艺的跨时空与跨文化研究,以期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话语资源有所助益。本文呈“导言”,正文六个章节,“结语”等,分别讨论了“延安文艺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成果”、“延安艺术作品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域外作家在延安”、“从延安走向世界的丁玲”、“延安重要作家的域外研究”以及“域外延安文艺研究引发的反思与回应”。第一章,将延安时期取得的丰厚的文学成就放置在世界传播与研究的视野中作一概览,从总体上廓清延安文艺的世界传播进程、特征及其所集中的问题。域外学界涉及译介传播与评论研究两大方面,结合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以详实的文献材料为基础,对延安文艺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情况,进行体系化的整理、归纳与简述。第二章,关于延安时期取得的多元的艺术成就,以戏剧、电影、美术、音乐四大领域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情况为讨论对象,追溯现代以来各艺术领域的发展沿革,以及延安艺术作品在域外引发的反响。择取延安各艺术门类的典型成果作为域外研究的核心内容,诸如歌剧与电影形式的《白毛女》、延安木刻、《黄河大合唱》,力图挖掘延安艺术为世界所带来的新资源。第三章,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前来延安的大批域外作家所创作的延安文本,及其触及并自觉传播的延安精神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时空的基本线索论述这批域外的延安文学作品,研讨其中蕴含的叙述主题与审美意味。通过域外观察者的延安叙述,映现出延安精神对其文学观与世界观的深层影响,以此折射出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第四章,由于域外学界的丁玲研究成果最为丰富,故而将丁玲的域外研究作为再研究的典型个案,分别论述域外丁玲研究中的“真实性问题”、“两极断裂论”与“情感研究问题”;着重讨论梅仪慈的丁玲研究,在意识形态话语与隐喻书写等方面的新发现;此外,以女性文学研究、作家传记研究与人文心理学研究为视角,力图开掘域外丁玲研究中的新可能。第五章,围绕域外学界对于延安重要作家赵树理与周立波的研究成果展开讨论。分析日本“人民文学”视野下的赵树理,以及日本延安文艺研究的复杂境遇;并在“声音媒介”的传播方式与“文化自信”的执着守护中透视赵树理的文学态度。域外学界的周立波研究呈现出不同的评价趋向,针对农民语言与农民意识之间复杂关系的探讨,强化了作家在创作中的主体性延伸。第六章,进一步从理论的层面对域外延安文艺研究进行反思与回应,讨论了“回心型”文学传统与文学“抒情传统”为延安文艺研究所带来的理论资源;进而从“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的不平衡”和延安文艺的“现代性”问题,分析域外延安文艺研究所面临的困境;最后,以“政治与文学二元论”的典型论调为反思对象,从关于文学创作与作者形象意义上的“崇高”概念,揭示出献身革命的延安作家在其自我崇高化历程中的复杂性,并以此重构延安文艺所带来的积极的精神重生与文化重建价值。总之,对于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再研究,需要以关系研究为前提,辩证理解域外研究者的理论尝试与思维局限,反思学界为延安文艺与“政治话语”之间建立的必然关系,将延安文艺从“政治话语”的唯一背景中解脱出来,进而发现延安文艺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所提供的革命文化资源与现代性张力。

邱琳,吕军燕,王珏,唐璇,李东旭,沈练斌,房珂珂,姚百慧[4](2018)在《法国外交文件选译(二)》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推动冷战时期法国外交史的研究,本辑刊第14辑刊载了《法国外交文件选译(一)》,本文为选译续篇。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编译时译者尽量保持了档案的原貌,发表时编辑做了一定删节。

王奇[5](2018)在《抗战时期埃德加·斯诺对中国的认识》文中指出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华民族抗日救亡、保家卫国的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以保卫国家为己任,为建立抗日统一战线联盟,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都付出大量的心血与努力,为祖国实现主权独立、民族复兴做出巨大贡献。因此,抗战时期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来自西方各国的新闻工作者和作家不顾战争硝烟,克服困难,向世界报道中国的状况,为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获得国际支持做出重大贡献。埃德加·斯诺作为众多记者中的一员,是抗日战争时期详细报道中国共产党实际情况的记者,斯诺恪尽职守,勇于探索,以第一手资料报道了中国抗日战争的真实状况,其所着的《红星照耀中国》轰动世界。这部着作向世界宣传中国人民英勇反侵略的真实情况,使中国赢得国际同情和支持。世界因为《红星照耀中国》认识了真实的中国,埃德加·斯诺也因此成为知名记者。而且埃德加·斯诺在看到中国经济陷入危机之时,积极推动工合运动,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埃德加·斯诺也为中美关系的改善发挥了重大作用,促进了中美文化交流。本文对抗日战争时期埃德加·斯诺在华活动进行深入研究,具体包括斯诺的思想变迁、对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外交等的认识,以及斯诺与西方其他记者对中国认识的异同。共分六个章节,第一章论述斯诺对中国国民党和国民党领导人、地方军阀的认识,主要包括斯诺对国民政府执政能力的认识、斯诺对国民政府外交政策的认识和斯诺对国民党领导人和地方军阀的认识。第二章论述了斯诺对中国共产党政治立场及抗日决心的认识,斯诺对中国共产党外交政策的认识和作用,以及斯诺对共产党领袖和共产党主要将领的认识。第三章论述了斯诺对中国各地的认识、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对苏区经济的认识和对中国发生的重大事件的认识。第四章论述了斯诺与其他来华的西方记者对中国认识的异同,包括西方其他记者的基本情况和斯诺与西方其他记者对中国问题认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第五章论述了斯诺对中国与主要国家(日本、英国、美国、苏联)关系的认识,包括斯诺对主要国家对华政策的认识、斯诺对中国与苏美关系的认识。第六章论述了斯诺研究的价值,也就是时代呼唤具有斯诺精神的记者和如何让世界认识中国。最后得出结论:国民党是一个腐败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是抗战的中流砥柱,斯诺对中国问题的认识高于西方其他记者。埃德加·斯诺在几十年前向世界报道了真实的中国,让世界把目光投向中国。由于他对中国文化深入了解,所以能更准确地把握中国社会的前进方向,并预见其后中国历史上发生的许多重大事件。在中国和平崛起的今天,埃德加·斯诺的思想与作品重新焕发出持久的魅力,对于新时期推动中国与世界的对话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高乐[6](2019)在《居民委员会“两难困境”研究 ——基于权力的分析视角》文中研究表明针对居委会的行政化,实务界(在理论界的建议下)推行了以民主选举、政社关系厘清及社区组织体系优化等措施为主要内容的居委会去行政化改革。然而,这些改革并没有能让居委会充分履行其自治职能,反而是让居委会陷入了“要么继续行政化,要么被边缘化”的“两难困境”。这对于基层群众自治的实现以及社区治理乃至城市基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而言,都是非常不利的制约因素。因此,本文所研究的问题就是如何让居委会摆脱去行政化改革中所遭遇的“两难困境”?为能对这个问题予以有效的剖析,本文选择了“权力”作为分析视角。第一章首先基于对权力动态运作过程的考察赋予了“权力”一个操作性定义,并由此析出权力的三个核心要素:权力资源、权力意图与权力指向,进而用它们构建出本文的分析框架。基于这一分析工具,本文第二章对居委会当前的权力运作格局进行了剖析。本章指出,现有去行政化改革试图通过事务分割及组织分设的方式来恢复居委会的自主管理权力,并让之在独立的领域得到充分的运作。然而,由于居委会的权力运作在资源基础、运作指向与主体意图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其自主管理权力无法得到有效的运作,进而陷入“两难困境”。第三章试图跳出现有改革所带来的自主管理权力与行政权力的二元对立格局,从居委会的参与权力以及协调监督权力的运作维度寻求突破“两难困境”的新思路。这一章主要围绕着居委会这两种权力与行政权力所形成的非二元对立式的双向制衡关系,以及在这种新权力格局之下居委会的这两种权力为何能得到有效运作展开论证。第四章则通过对其资源基础、主体意图以及运作指向在现实中的可行性之考察,对居委会的参与权力以及协调监督权力在当下我国的可实现性予以了证实。第五章具体分析了两个典型案例:北京朝阳区麦子店的“问政”实践以及深圳南山区所推行的居委会“枢纽化”相关实践,由此设计出了一套推动和保障居委会权力有效运作的制度体系。结语和展望部分对本文的基本结论从两个维度进行了概括,并就本文所研究问题在宏观层面所涉及的两个问题作了简单的引申。

巩瑞波[7](2018)在《构建与超越:现代化中国方案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现代化中国方案”是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意义和普遍价值的系统的、科学的、开放的理论形态和行动方案的总称。现代化中国方案超越了西方的现代化理论和模式,为解释现代化提供了一种新话语,为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全新范式,打破了西方现代化的话语霸权,构建了发展中国家进入发达阶段的全新逻辑和实践范本,对当今世界走出现代化的认识误区,尤其对发展中国家走出现代化的实践困境具有重大的借鉴和启示意义,为解决人类发展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当然,现代化中国方案,也正在指导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实践中接受实践的检验,并不断进行理论的创新与发展。研究现代化中国方案必须理解世界现代化的历程和规律、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性价值、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和构想、理解中国近代以来现代化的艰辛探索历程、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实践经验,理解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所面临的时代条件和外部环境,进而明确现代化中国方案的理论基础、形成背景、主要内容,讲清楚现代化中国方案的世界意义。首先,现代化中国方案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呈现出内在奠基与外部反思相结合的特点。现代化中国方案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形成的,其思想源头是马克思关于不发达国家“未来景象”的设想和列宁的社会主义“大工业”思想,同时,现代化中国方案“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其最直接的理论支撑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其中包括毛泽东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思想萌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理论体系,以“中国式”的现代化为基本内涵。现代化中国方案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独特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结果,不照抄照搬任何发展模式,“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但是广泛吸收和借鉴了人类文明成果,特别是世界200多年现代化的有益经验,其中也包括西方现代化实践中反映的一些现代化的客观规律和合理因素。但是,现代化中国方案更多的是在对西方现代化反思和超越中构建的,反思了西方以工业化代替现代化的问题、反思了西方妄图以西化和资本主义化代替现代化的问题、反思了西方在全球化中的霸权问题以及逆全球化、反全球化思潮等。此外,现代中国方案“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但是延绵不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成了中国现代化深厚的文化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启蒙中为中国独立自主探索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文化自信,同时涵养了现代化的价值体系,奠定了文化软实力的传统根基。因此,在内在奠基与外部反思中,现代化中国方案的理论基础得以形成和发展。其次,现代化中国方案具有独特的形成背景,呈现出历史境遇与现实关照相映照的特征。从历史背景来说,中国现代化的起步是在外部冲击下启动的,是在西方列强殖民侵略中被动开始的,是一种外源型现代化,又称“外诱变迁”,而近代中国在“破坏性使命”与“建设性的使命”共同作用下探索现代化几乎都走向失败。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启,中国共产党用革命的方式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独立自主探索现代化的道路。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早期探索阶段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但也走了一些弯路,遭受了不少挫折,经历了从“仿苏超美”到“自主四化”的艰辛探索。改革开放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是现代化中国方案形成的直接实践来源,现代化中国方案的基本成型则是在中共十八大之后,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为标志。此外,现代化中国方案的形成具有复杂的国际国内背景。从国际来看,西方国家发展陷入纷争与迷思之中,世界众多发展中国家长期徘徊于“中等收入陷阱”,迫切希望寻求新的现代化方案。此外,人类面临诸多新的或旧的共同难题,客观上亟需有效的解决方案。从国内看,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全面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以及“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新使命,预示着中国现代化的实践基础和时代背景发生了重大变化。可见,现代化中国方案是在历史境遇与现实关照相互作用下形成的。第三,现代化中国方案具有丰富的内容构成,呈现出价值选择与路径构建相统一的特征。现代化中国方案包含“为民务实”的目标体系、“唯物辩证”的理念体系、“全面系统”的战略体系和“互动衔接”的话语体系等基本内容。现代化中国方案以“为民务实”的目标体系,明确了“中国梦”是现代化维度的梦想,表征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现代化的价值选择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实践归宿;现代化中国方案以“唯物辩证”的理念体系,要求坚持创新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发展的价值标准、开放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共享发展的本质要求。现代化中国方案以“全面系统”的战略体系,要求迈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步,以“全面小康”奠定实践基础,用好“深化改革”的推进范式,掌握“依法治国”的治国重器,彰显“党的领导”这一最本质特征;现代化中国方案构建了“互动衔接”的现代化话语体系,实现了现代化的“政治话语”与“学术话语”的呼应、“国家话语”与“大众话语”相衔接、“民族话语”与“国际话语”相联通,成为现代化中国方案得以成立和被各方认同的逻辑保证,为打破西方话语霸权提供了逻辑力量,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民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稳定性、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的科学性以及中国智慧、中国理论、中国方案的世界性。现代中国方案的内容体现了价值选择与路径构建相统一的特征。第四,现代化中国方案具有广泛的世界意义,呈现出模式超越与案例供给相照应的特征。现代化中国方案的形成不仅意味中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而且使得科学社会主义在世界东方重新焕发强大的实践活力,并且将推动“面向世界”的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蓬勃发展。同时,现代化中国方案意味着中国现代化理论和实践不断发展,打破了西方现代化话语垄断,超越了西方发展模式,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让世界更为期待的是,现代化中国方案呈现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发展立场、“人民主体”的根本价值理念、“稳定活力”的内在秩序、“开放包容”的对外交往观以及“绿色生态”的新型文明观等为解决人类发展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宋欢[8](2018)在《基辛格“均势”国际战略思想研究》文中提出自从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社会国家间关系更加复杂多样,世界各主要大国作为国际舞台上重要的政治行为体,大国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世界进程和国际秩序的发展。中国和美国两个大国作为当今国际社会中举足轻重的双边关系,两国关系的走向对于世界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基辛格作为中美两国关系的“战略使者”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集理论家、政治家和战略家称号为一身的人物,其外交思想战略布局为20世纪60-70年代中美关系的恢复和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即使退出政坛后仍以智库的身份在中美两国非官方外交中一直发挥作用。在当今中美关系处在困境路口,国际秩序格局处于新的剧变时刻,基辛格的价值更是不言而喻。然而,发掘历史人物的思想价值犹如找到破解玄关的按钮,需要深厚的历史积淀、政治眼光和哲学思维,对于青年学生而言犹如身处平地而仰望高山,难免如同雾里看花,眼花缭乱,一叶障目而不见泰山。尽管如此,对于学术的追求和探索的勇气一直驱使着我去啃这个“硬核之果”。基辛格其人着作繁多,外交思想内容丰富,因笔者知识水平储备有限,故择其“均势”国际战略思想为主线展开研究。基辛格“均势”国际战略思想是基于“冷战”两极格局背景所形成的发展起来的致力于帮助美国打破长期以来的“孤立主义”形成的外交被动局面,协助尼克松总统兑现其摆脱“越战”任职诺言的重要外交举措。从其理论逻辑上来看,基辛格“均势”国际战略思想以17世纪欧洲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为其蓝本并尝试超越欧洲古典“均势”局限,基于美国“威尔逊主义”与老罗斯福道义原则之争基础上寻求权力与合法性之间的平衡,构筑起多极世界的大国均势、美国利益的战略大势和政治家个人的决策导势的理论思想;从其实践逻辑上来看,基辛格“均势”国际战略思想以超越意识形态和国家制度为逻辑起点,寻求一种基于权力和合法性基础上的本国利益与他国利益的均衡,通过缓和对苏关系、重建与华关系、抽离越南战争,层层推进、环环相扣,化被动为主动地构建起美国为主导的“均势”格局,改变了美国外交被动局面,缓和了对华关系,为中国40年改革开放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外交基础。冷战结束以来,基辛格“均势”思想继续不断发展完善,并逐渐形成世界新秩序思想。一直以来,学界对于基辛格及其“均势”思想争议颇多,然而学术思想巨人是历史天空中的恒星而非流星,其思想价值可以超越时空。在研究的过程中本文坚持辩证、理性、客观的态度一分为二地展开研究,基于基辛格“均势”国际战略布局对当今世界和中美关系的深远影响基础上探究其价值和局限,并尝试“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学习态度发掘其对当今中美两国关系发展过程中的竞合困境的启示。

朱尉[9](2018)在《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党对青年工作的优良传统,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节点对青年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战略意义的新思想新论断,从而构成了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它深刻回答了党对青年本质及特点的科学认识,对青年历史作用和现实影响的全面认识;回答了中国青年运动如何开展以及青年发展的方向;回答了青年工作为谁培养青年、培养什么样的青年以及如何培养青年等一系列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回答了青年工作的体制机制、具体措施等宏观微观性问题。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青年群体的主体利益及发展的理论关照,为当代青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提供具体的行动指南。本文的基本思路是从青年工作的一般理论出发,分析青年观及青年思想的基本框架,在此框架下全面总结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内容,解析其内部的基本逻辑和结构特征,从总体上系统把握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内容体系。在分析的过程中强调整体观,即在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继承与发展上强调整体逻辑;在青年观的思想内涵、哲学基础、认识论、方法论的联系与比较中强调宏观整体的一致;在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强调成长经历、文化积淀、实践经验与自身思考的整体连通。具体而言,从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根本传承以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整体推进的双重维度审视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理论贡献;从观念与方法论的双重维度揭示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生成逻辑;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传承维度挖掘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文化积淀;从自身成长与执政实践的双重维度呈现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实践特征。最后总结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理论品格与实践价值,并从学理上建构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不断丰富与发展的理论空间。通过对青年概念的历史梳理及不同学科视野对青年概念的解读,发现不同学科解读的视角和关注的侧重点不同,单一向度无法解释青年工作的全部问题,从而明确必须以多学科协同的理念构建青年工作的理论范畴、基本规律和思维逻辑。第一章先后对青年、青年思想、青年观、青年工作等概念进行内涵界定,提出青年工作的理论框架,为后文进行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内容分析奠定基础。同时明确了本文跨学科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路径。第二章在构建青年工作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内容体系,分析了目前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存在形态,从逻辑起点、逻辑基础、理论支撑、思想统领、核心要义、本质特征、工作原则、根本方法等范畴解析青年工作思想的内部逻辑,具有了科学性、战略性、系统性、整体性、政治性、规律性等鲜明的理论品格。在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本体论价值论与实践论的统一、全面发展与首先发展的统一、个体与整体主体与客体的统一等分析中把握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结构特征。第三章主要论证了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从哲学基础和方法论层面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接续传承和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整体推进。从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继承与推进中可以看到,不变的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思想内核、把青年发展与国家命运相连的行动逻辑;变的是青年工作越来越突出青年主体性、青年教育越来越强化德育的重要性、青年工作越来越强调系统协同思想、青年发展在国家发展事务中的序列位次越来越高、教育与政治双向互动的关系越来越清晰。第四章主要讨论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文化来源。从知青岁月起,习近平就注重传统文化的学习,一直到当下习近平对传统文化的重视,都体现在了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中。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他从传统文化中找到了青年立德修身的价值准则,找到了青年笃行实践的社会意义,找到了青年知行合一的发展路径,找到了青年理想信念养成的精神动力,找到了青年坚持创新的时代要求。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不仅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还注重对其进行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要求广大青年在世界交往与文化交流中做中华文化的传播使者,增强文化自信,传播中华文明。第五章主要从习近平的成长实践中梳理青年工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习近平的成长经历与执政实践为其青年工作思想提供了大量的经验积累与思考资源。从陕北七年的知青岁月到正定宁德的基层实践,从浙江上海的地方主政到进入中央的国家实践,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在实践中生成,在实践中发展,逐步形成了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实践性的中国特色青年理论体系。第六章在总结指导意义的基础上重点探讨践行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主要着力点,以及在实践中推动青年工作创新发展的路径选择。

解梦晗[10](2019)在《“一带一路”倡议视域下我国国际话语权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话语权日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世界地位的重要标识和塑造国家形象的必要因素。掌握一定的国际话语权,无异于获得了设置国际议题、制定国际规则与秩序、引导世界舆论发展方向的主动权。虽然改革开放的厚积薄发实现了中国经济硬实力的突飞猛涨,但是中国国际话语权与经济实力失衡的客观现实依然存在。同时,在西方话语霸权的操纵下,“中国威胁论”“国强必霸论”“中国责任论”等言论依旧在全球肆意传播。“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打开了中国国际话语权建设的新时期,为中国国际话语权建设带来新的希望。一方面它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协同发展带来了新的光明前景,为世界人民提供了共享世界发展红利的机会;另一方面,它为全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并在世界范围内引起热议,扩大了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全文从四个方面阐释了当下中国国际话语权建设存在以及将要解决的问题。以“一带一路”倡议为背景,围绕如何构建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展开论证。第一章从追溯国际话语权的理论基础入手,系统回顾和梳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中关于国际话语权的科学总结。第二章客观分析“一带一路”倡议视域下给构建中国国际话语权带来的历史机遇,从由“回到历史”向“超越历史”转变、“破”西方话语霸权向“立”中国国际话语权转变、被动回应“中国问题”向主动设置“中国议题”转变的三个角度切入,深入剖析当前构建国际话语权的国内外机遇和条件。第三章科学总结“一带一路”倡议视域下我国国际话语权建设的现实状况与面临的挑战。从“一带一路”倡议视域下我国国际话语权建设取得的成就、不足以及面临的挑战着手,明晰当前国际话语权建设的关键。第四章从创建东方特色的话语表达、拓展国际话语建设空间、加强国际话语体系系统性建设方面提出“一带一路”视域下构建我国国际话语权的具体路径。

二、毛泽东与“和平使者”马歇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毛泽东与“和平使者”马歇尔(论文提纲范文)

(1)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传统公共外交研究
        (二)新公共外交研究
        (三)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框架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比较研究法
        (三)跨学科研究法
        (四)案例分析法
    五、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方面
        (二)不足方面
第一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的内涵拓展
    1.1 中国共产党公共外交的历史经验
        1.1.1 依靠人民力量,支持世界革命(1921年——1949年)
        1.1.2 凸显意识色彩,提升国际地位(1949年——1978年)
        1.1.3 超越意识形态,促进经济发展(1978年——1989年)
        1.1.4 缓解冷战余波,塑造国家形象(1989年——2001年)
        1.1.5 提升战略高度,增强国家软实力(2001年——2012年)
    1.2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的基本理论
        1.2.1 公共外交的动因与制约因素
        1.2.2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的概念与内涵拓展
        1.2.3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的概念辨析
    1.3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的背景
        1.3.1 中国崛起的复兴之势
        1.3.2 再全球化的世界之势
        1.3.3 公共外交的再造之势
    1.4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的基本维度
        1.4.1 超越理论的维度
        1.4.2 超越实践的维度
        1.4.3 超越价值的维度
    1.5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的结构体系
        1.5.1 主体多元化
        1.5.2 对象双重化
        1.5.3 方式对等化
        1.5.4 目标共享化
    1.6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的基本形态
        1.6.1 时空形态
        1.6.2 理论形态
        1.6.3 制度形态
        1.6.4 价值形态
    1.7 小结
第二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的理论来源
    2.1 马克思的交往理论
        2.1.1 交往的理论性
        2.1.2 交往的物质性
        2.1.3 交往的发展性
    2.2 中国传统公共外交思想
        2.2.1 中国传统公共外交思想的核心
        2.2.2 中国传统公共外交思想的超越
    2.3 治理理论
        2.3.1 追求全球公共利益
        2.3.2 追求全球民主治理
        2.3.3 追求全球公共责任
    2.4 软实力理论
        2.4.1 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
        2.4.2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与软实力
    2.5 国家形象理论
        2.5.1 国家形象理论的研究路径
        2.5.2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与国家形象
    2.6 小结
第三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的具体实践
    3.1 中国梦与世界梦
        3.1.1 中国梦实现中国公共外交的再造
        3.1.2 中国梦凝聚中国复兴的国内共识
        3.1.3 中国梦凝聚中国复兴的世界共识
    3.2 新型国际关系
        3.2.1 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
        3.2.2 亲、诚、惠、容的周边国家关系
        3.2.3 以正确义利观引领发展中国家关系
    3.3 人类命运共同体
        3.3.1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体系
        3.3.2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
        3.3.3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超越
    3.4 “一带一路”战略
        3.4.1 “一带一路”战略的中国意义
        3.4.2 “一带一路”战略的世界意义
    3.5 生命共同体
        3.5.1 生命共同体的中国超越
        3.5.2 生命共同体的世界超越
        3.5.3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的自我超越
    3.6 小结
第四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4.1 全球治理的“内卷化”
        4.1.1 传统霸权与帝国思维
        4.1.2 二战后冷战思维的延续
        4.1.3 传统西方中心论的单线历史思维
    4.2 新战略机遇期与结构性压力
        4.2.1 自主发展的中国新战略机遇期
        4.2.2 机遇背后的结构性压力
    4.3 中国公共外交实践的“叠加效应”
        4.3.1 公共外交理念对外传播的体系不健全
        4.3.2 公共外交理念指导实践的能力不足
        4.3.3 公共外交理念发展的服务保障不到位
    4.4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的“方法论”与身份悖论
        4.4.1 发展中国家与世界强国的身份悖论
        4.4.2 “中国之中国”与“世界之中国”的身份悖论
        4.4.3 世俗主义与社会主义的身份悖论
    4.5 小结
第五章 国际经验与公共外交的中国策略
    5.1 公共外交实践的国际经验
        5.1.1 美国公共外交实践与经验
        5.1.2 日本公共外交实践与经验
        5.1.3 欧洲国家公共外交实践与经验
    5.2 中国公共外交发展的策略选择
        5.2.1 学术话语体系的理论建构
        5.2.2 制度运行体系的战略建构
        5.2.3 文明对话体系的共识建构
        5.2.4 机制交流体系的实践建构
    5.3 小结
结语
    一、作为一种理论范式的中国公共外交
    二、公共外交的自我超越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习近平文化强国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和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核心概念阐释
    四、研究主要内容、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习近平文化强国观形成的理论渊源与现实条件
    第一节 习近平文化强国观形成的理论渊源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化思想
        二、党的历任领导人的文化思想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深厚底蕴
    第二节 习近平文化强国观形成的现实依据
        一、西方意识形态渗透日渐加剧
        二、国内形势新变化机遇与挑战并存
        三、文化建设在新时代的实践探索
    第三节 习近平文化强国观形成的个人条件
        一、红色家风的培育
        二、知青环境的影响
        三、从政经历的磨砺
第二章 习近平文化强国观的主要内容(上)
    第一节 对文化强国重要意义的理性审视
        一、“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国家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
        三、中国梦的实现以“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
    第二节 对文化强国基本原则的明确阐释
        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二、以传统文化为“丰厚滋养”
        三、“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
        四、坚持“在开放中发展”
第三章 习近平文化强国观的主要内容(下)
    第一节 文化强国的目标要求
        一、实现高度的文化自信
        二、形成强大的文化生产力
        三、拥有广泛的文化影响力
    第二节 文化强国的总体思路
        一、以坚守精神家园为基础,筑牢思想根基
        二、以构建核心价值观为主导,凝聚社会共识
        三、以提高文化软实力为关键,塑造大国形象
    第三节 文化强国的战略布局
        一、扶正祛邪: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二、壮筋续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强基铸魂:创作出无愧于时代与人民的优秀作品
        四、固本培元: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五、标本兼治: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
        六、以文服人:加强交流互鉴,讲好中国故事
第四章 习近平文化强国观的鲜明特征
    第一节 思维方法上的辩证性
        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辩证统一
        二、“古与今”、“洋与中”的辩证统一
        三、一元主导与多样共存的辩证统一
        四、总体谋划与重点突破的辩证统一
    第二节 理论品格上的实践性
        一、根植于我国文化建设的长期实践
        二、立足于新的历史方位和实践要求
        三、着眼于指引文化强国的具体实践
    第三节 价值取向上的人民性
        一、努力满足人民对美好文化生活的需要
        二、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强国中的主体作用
        三、以人民对文化生活满意与否为评价标准
第五章 习近平文化强国观的时代价值
    第一节 习近平文化强国观的理论价值
        一、拓宽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新视野
        二、提升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新高度
        三、开辟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新境界
    第二节 习近平文化强国观的实践价值
        一、为文化强国提供科学的行动指南
        二、有力助推多彩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三、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方案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3)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节 选题的价值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概念界定
第一章 延安文艺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成果
    第一节 延安文艺的世界译介与交流概观
        一、延安文艺作品在世界的译介情况
        二、本土作家与延安文艺的世界传播
    第二节 延安文艺在世界的研究概况
        一、延安作家作品在世界的研究成果
        二、海外的中国文学史出版情况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延安艺术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
    第一节 延安戏剧在世界
        一、30-40年代中国戏剧的发展与变革
        二、域外作家笔下的延安戏剧
        三、杰克·贝尔登笔下的《白毛女》
        四、德克·博迪笔下的歌剧《白毛女》
        五、歌剧《白毛女》在世界
    第二节 延安电影在世界
        一、30-40年代中国电影的沿革与变迁
        二、抗战电影的域外传播
        三、域外电影人在延安
        四、延安电影的发展
        五、《白毛女》的域外传播与接受
    第三节 延安美术在世界
        一、中国共产党美术事业发展
        二、中国美术作品的早期域外传播
        三、抗战木刻在世界
        四、中国革命木刻对日本的影响
    第四节 延安音乐艺术在世界
        一、中国共产党音乐事业的发展
        二、《黄河大合唱》的域外传播与接受
        三、延安革命歌曲在世界
        四、延安音乐思潮对日本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域外作家在延安
    第一节 书写延安的域外视点与研究现状
        一、书写延安的三个维度
        二、域外延安书写的研究现状
    第二节 美国作家的延安书写
        一、第一阶段:1936-1939
        二、第二阶段:1939-1949
    第三节 其他域外作家的延安文本
        一、其他域外记者的延安文本
        二、其他国际友人的延安文本
    第四节 不同时空下的域外延安书写
        一、各民主根据地与解放区的域外书写
        二、延安时期前后的域外书写
    第五节 域外延安文本的文化意蕴
        一、域外延安文本的创作背景与文化缘起
        二、域外延安文本的文学与文化价值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从延安走向世界的丁玲
    第一节 丁玲作品研究与译介述评
        一、丁玲的创作与本土研究述评
        二、丁玲作品的域外译介与研究概况
    第二节 域外丁玲研究涉及的主要问题
        一、真实性问题:作者与人物
        二、两极断裂论:文学创作“转向”
        三、情感研究:政治追求与爱情追求
    第三节 梅仪慈的丁玲研究
        一、“意识形态”再认识及其局限
        二、“冲击—反应”论的移植和再造
        三、“隐喻”书写:疾病与空间
    第四节 域外丁玲研究的其他可能
        一、女性文学研究与丁玲小说研究
        二、作家传记研究与丁玲的政治生涯
        三、人文心理学研究视角下的丁玲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重要延安作家的域外研究
    第一节 赵树理研究在世界
        一、赵树理作品的域外译介与研究概况
        二、海外赵树理研究的主要话题
        三、日本“人民文学”视野中的赵树理
        四、“听觉”与“声音”媒介视野下的文学传播
        五、作为“文化自信”守护者的赵树理
    第二节 周立波研究在世界
        一、周立波作品的域外译介与研究概况
        二、域外周立波研究的不同趋向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引发的反思与回应
    第一节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一、“回心型”文化与延安文学
        二、“情本体”与“抒情”传统
    第二节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损耗”与局限
        一、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的不平衡
        二、“现代性”复杂而单一的面孔
        三、文化差异与接受误区
    第三节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思考与回应
        一、“政治与文学二元论”与“冲击—反应”论
        二、“想象的共同体”与“崇高”
        三、“崇高”与崇高化自我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5)抗战时期埃德加·斯诺对中国的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目标
    三、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有关斯诺的研究现状
        (二)国外有关斯诺的研究现状
    五、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斯诺对中国国民政府及国民党人的认识
    第一节 斯诺对国民政府执政能力的认识
        一、缺失道德良知的执政根基
        二、滋生官僚腐败的执政体系
        三、对外妥协畏战的执政方针
        四、对内残暴镇压的执政末路
    第二节 斯诺对国民政府外交政策的认识
        一、“九·一八”事变之前国民政府的外交政策
        二、“九·一八”事变之后国民政府的外交政策
        三、斯诺对国民政府外交政策及蒋介石外交思想的认识
    第三节 斯诺对国民党人的认识
        一、斯诺对国民党领导人的认识
        二、斯诺对国民党地方军阀的认识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斯诺对中国共产党及共产党人的认识
    第一节 斯诺对中国共产党政治立场和抗日决心的认识
        一、共产党是为人民当家作主的政党
        二、共产党的军队是人民的军队
        三、共产党认为中国可以打败日本
    第二节 斯诺对中国共产党外交政策的认识和作用
        一、斯诺对中国共产党外交政策的认识
        二、斯诺对中国共产党外交政策的作用
    第三节 斯诺对共产党人的认识
        一、斯诺对共产党领袖的认识
        二、斯诺对共产党主要将领的认识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斯诺对中国社会的认识
    第一节 斯诺对中国各地的认识
        一、对上海的认识
        二、对广州的认识
        三、对北平的认识
        四、对苏区的认识
    第二节 斯诺对中国文化的认识
        一、左翼文化运动是中国新的思想启蒙运动
        二、红军剧社是共产党强有力的宣传武器
    第三节 斯诺对苏区经济的认识
        一、互相补充的合作经济
        二、苏区工业都是手工业
    第四节 斯诺对中国发生的重大事件的认识
        一、从淞沪抗战的士兵身上看到了中国的希望
        二、一二·九运动表明“中国人抵抗了”
        三、长征奠定了胜利的基础
        四、“西安事变是提出统一战线纲领的机会”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斯诺对中国与主要国家关系的认识
    第一节 斯诺对主要国家对华政策的认识
        一、日本的侵华政策
        二、英国的对华抗战政策
        三、美国的对华抗战政策
        四、苏联的对华抗战政策
        五、国联的对华抗战政策
    第二节 斯诺对中国与苏美关系的认识
        一、苏联和共产国际对中国的影响
        二、中国式的苏维埃制度
        三、斯诺对中美关系的认识和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斯诺与其他来华西方记者对中国认识的异同
    第一节 其他来华西方记者对中国的认识
        一、艾格尼丝·史沫特莱对中国的认识
        二、亨利·卢斯对中国的认识
        三、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对中国的认识
        四、约翰·本杰明·鲍威尔对中国的认识
        五、詹姆斯·贝特兰对中国的认识
    第二节 斯诺与其他来华西方记者对中国认识的相同点
        一、关心中国民众的疾苦
        二、揭露腐败的国民政府
        三、不畏美国与国民党的双重压力
        四、坚信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第三节 斯诺与其他来华西方记者对中国认识的不同点
        一、对中国社会认识的不同
        二、对国共两党的认识不同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斯诺研究的价值
    第一节 时代呼唤斯诺精神的记者
        一、要保持思想独立用事实说话的精神
        二、要具有跨越文化障碍“和而不同”的思想
        三、要具有“外知世界、内知国情”的职业素养
    第二节 如何让世界认识中国
        一、营造世界认识中国的国际环境
        二、为世界认识中国创造条件
        三、掌握对外传播的话语权
    本章小结
结论
    一、斯诺认为国民党是一个腐败的政党
    二、斯诺发现中国共产党是抗战的中流砥柱
    三、斯诺对中国问题的认识高于西方其他记者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居民委员会“两难困境”研究 ——基于权力的分析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设计
第一章 权力的界定与分析框架
    第一节 权力的操作性定义
    第二节 权力的三个关键要素
        一、权力资源
        二、权力意图
        三、权力指向
    第三节 权力运作状况的分析框架
        一、对权力资源的考察
        二、对权力意图的考察
        三、对权力指向的考察
        四、三个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本章结语
第二章 当前居委会面临的“两难困境”与权力困局
    第一节 “两难困境”的出现与表现
        一、居委会去行政化改革的发展历程与主要实践
        二、“两难困境”的表现及其辩证关系
    第二节 居委会权力资源方面问题及其负面影响
        一、当前居委会在权力资源方面所遭遇的主要问题
        二、居委会权力资源方面问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第三节 当前居委会两种权力指向状况之殊异
        一、居委会自主管理权力之客体的模糊与错位
        二、缺失的城市社区自主公共空间
        三、依旧倾向于行政管理逻辑的权力运作方式
    第四节 居委会两种权力运作意图之错位
        一、居委会两种权力运作意图错位的主要表现及成因
        二、居委会权力意图错位问题的持续存在及强化
    本章结语
第三章 突破“两难困境”的新思路
    第一节 居委会的三种法定权力
        一、居委会三种法定权力共同的资源基础与权力意图
        二、居委会三种法定权力各自的法定权力指向
    第二节 对居委会权力指向的扩展与优化
        一、居委会自主管理权力运作指向划定中的逻辑缺陷
        二、居委会参与权力及协调监督权力的运作指向之有效性
    第三节 以居民共同意志为基础的集体理性之达成
        一、居民的共同意志的充分聚集
        二、多方权力的合作共赢
    第四节 更全面且更健康的居委会权力资源基础
        一、重获正当性资源的关键要素:居民参与的效能感
        二、参与权力及协调监督权力之于居民参与效能感的积极意义
    本章结语
第四章 居委会参与权力及协调监督权力的可行性
    第一节 权力资源基础维度的可行性
        一、来自政府与历史的丰富资源
        二、社会内部公益力量的存在与被挖掘的可能性
    第二节 权力主体意图维度的可行性
        一、“政府代理人”与“居民带头人”之间的关系
        二、政府促成居委会“居民的带头人”得以恢复的意图和努力
    第三节 权力运作指向维度的可行性
        一、当前城市基层的居民非制度化参与及其成因
        二、扩展与升级居委会制度化参与机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三、“制度化参与”的另一种解读:可行的“利益的组织化”方式
    本章结语
第五章 居委会权力的实现路径
    第一节 与居委会参与权力相关的已有实践及典型案例
        一、城市社区中基层社会协商与基层政府协商之发展概况
        二、典型个案:麦子店街道的“问政”实践之概况
        三、麦子店“问政”实践之于居委会参与权力运作的效果评析
    第二节 与居委会协调监督权力相关的已有实践及典型案例
        一、已有的社区协调议事机构机制及其效果评析
        二、典型案例:深圳市南山区的居委会“枢纽化”改革实践之概况
        三、南山区的改革实践之于居委会协调监督权力运作的效果评析
    第三节 居委会权力的整体实现路径设计
        一、居委会权力运作的资源获取与保障机制
        二、居委会权力运作的意图实现与保障机制
        三、居委会权力运作的指向构建与保障机制
    本章结语
结语与展望
附录一 已有社区治理相关地方改革资料目录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7)构建与超越:现代化中国方案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及不足之处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1.5 相关概念界定
        1.5.1 现代化
        1.5.2 现代化中国方案
第2章 内在奠基与外部反思相结合:理论基础
    2.1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奠基作用
        2.1.1 对不发达国家“未来景象”的设想
        2.1.2 早期社会主义探索中的“大工业”思想
        2.1.3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思想萌芽
        2.1.4 “中国式”现代化论断的提出与发展
    2.2 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反思与借鉴
        2.2.1 “工业化”与现代化关系辨析
        2.2.2 现代化并非“西化”或“资本主义化”
        2.2.3 “全球化”与现代化的关联性
        2.2.4 西方发展进程中反映的现代化规律
    2.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启蒙
        2.3.1 提供独立自主探索的“文化自信”
        2.3.2 涵养引领现代化的核心价值体系
        2.3.3 奠定“文化软实力”的传统根基
    本章小结
第3章 历史境遇与现实关照相映照:形成背景
    3.1 独特的现代化历史境遇
        3.1.1 “破坏性使命”下近代中国的历史遭遇
        3.1.2 从“仿苏超美”到“自主四化”的早期探索
        3.1.3 改革开放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
    3.2 复杂的世界现代化形势
        3.2.1 发达国家地区陷入发展的“纷争”与“迷思”
        3.2.2 发展中国家在“中等收入陷阱”中徘徊
    3.3 特殊的现代化国情背景
        3.3.1 “新常态”下潜在的发展风险
        3.3.2 矛盾转化之后的“时代呼声”
        3.3.3 “全面小康”的攻坚任务
        3.3.4 新时代“强起来”的历史使命
    本章小结
第4章 价值选择与路径构建相统一:核心内容
    4.1 “为民务实”的现代化目标体系
        4.1.1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鲜明指向
        4.1.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旨归
        4.1.3 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实践归宿
    4.2 “唯物辩证”的现代化理念体系
        4.2.1 “创新”提供第一动力
        4.2.2 “协调”明确内在要求
        4.2.3 “绿色”确立价值标准
        4.2.4 “开放”标注必由之路
        4.2.5 “共享”彰显本质要求
    4.3 “全面系统”的现代化战略体系
        4.3.1 奠定“全面小康”的实践基础
        4.3.2 坚持“深化改革”的推进方式
        4.3.3 厉行“依法治国”之治国重器
        4.3.4 构建“从严治党”的政治主体
    4.4 “互动衔接”的现代化话语体系
        4.4.1 “国家话语”与“大众话语”相衔接
        4.4.2 “政治话语”与“学术话语”相呼应
        4.4.3 “民族话语”与“国际话语”相连通
    本章小结
第5章 模式超越与案例供给相照应:世界意义
    5.1 推动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新发展
        5.1.1 释放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活力
        5.1.2 发展“面向世界”的21世纪马克思主义
    5.2 构建世界现代化的全新范本
        5.2.1 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超越意义
        5.2.2 为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提供全新选择
    5.3 为人类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5.3.1 坚守“独立自主”的和平发展立场
        5.3.2 凸显“人民主体”的根本价值理念
        5.3.3 构建“活力稳定”的内在社会秩序
        5.3.4 奉行“开放包容”的对外交往观念
        5.3.5 坚持“绿色生态”的新型文明形态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和致谢

(8)基辛格“均势”国际战略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源起及意义
        1.1.1 选题源起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结构及方法
        1.3.1 研究结构
        1.3.2 研究方法
    1.4 概念解析
        1.4.1 均势概念解析
        1.4.2 战略概念解析
        1.4.3 国际战略概念解析
    1.5 研究亮点
第2章 基辛格“均势”国际战略思想的形成及演变
    2.1 基辛格其人概略
        2.1.1 理论家基辛格
        2.1.2 政治家基辛格
        2.1.3 战略家基辛格
    2.2 基辛格主要外交思想
        2.2.1 地缘政治学说
        2.2.2 国家利益理论
        2.2.3 实力外交思想
    2.3 基辛格“均势”国际战略思想
        2.3.1 基辛格“均势”国际战略思想的理论渊源
        2.3.2 基辛格“均势”国际战略思想的时代背景
        2.3.3 基辛格“均势”国际战略思想的演变历程
        2.3.4 基辛格“均势”国际战略思想的基本内涵
第3章 基辛格“均势”国际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
    3.1 追求多极世界中大国均势
        3.1.1 重新思考美国政策:世界大国还是世界良心?
        3.1.2 系统评估均势战略:历史、现实和多极均势
        3.1.3 重新界定世界秩序:合法性和权力
    3.2 追求国家利益战略大势
        3.2.1 倡导军事威慑稳定:核时代和威慑力
        3.2.2 注重多元国家利益:稳定性和现实性
        3.2.3 均势保障国家利益:地区和全球均势
    3.3 追求政治家政策构建导势
        3.3.1 确定政策制定主体:学者、政府机构与政治家之辨
        3.3.2 提高外交决策能力:历史、力量关系与均势之和
第4章 基辛格“均势”国际战略思想的历史实践
    4.1 响应苏联缓和谈判
        4.1.1 基辛格的苏联观
        4.1.2 多勃雷宁通道与限制武器谈判
    4.2 重建中美外交关系
        4.2.1 基辛格的中国观
        4.2.2 巴基斯坦通道与台湾问题
    4.3 摆脱越南战争泥沼
        4.3.1 基辛格的越战观
        4.3.2 “以打促谈”与越南化
第5章 基辛格“均势”国际战略思想的理论价值及当代启示
    5.1 基辛格“均势”国际战略思想的理论价值
        5.1.1 新内涵:打破西方单极霸权理论丰富世界多极文化内涵
        5.1.2 新局面:均衡把握问题主要矛盾切实维护国家关切利益
        5.1.3 新思维:超越冷战对峙思维模式促进中美关系稳定发展
    5.2 基辛格“均势”国际战略思想的时代局限
        5.2.1 旧法则:追求现实主义实力外交未能摆脱丛林法则束缚
        5.2.2 旧秩序:构建大国地缘均势战略未能冲破霸权主义桎梏
    5.3 基辛格“均势”国际战略思想的当代启示
        5.3.1 控分歧:把握时代格局发展大势管控中美两国利益分歧
        5.3.2 稳经济:共建创新包容世界经济积极发展多边贸易体制
        5.3.3 跨鸿沟:重新审视多元文明差异跨越不同世界文化鸿沟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
    二、研究目标、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三、研究现状述评与创新点
第一章 概念界定和研究的理论视域
    一、青年的基本内涵
        (一) 青年概念的由来与演变
        (二) 不同学科视野中的青年
    二、青年思想与青年观
        (一) 青年思想的内涵
        (二) 青年观的演进
    三、青年学与青年工作
        (一) 青年学的发展构想
        (二) 青年工作的理论架构
    四、多学科协同的研究理论视域
        (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
        (二) 吸收社会学相关理论的思想
        (三) 借鉴心理学理论的相关成果
        (四) 应用青年文化的相关理论
        (五) 多学科协同的研究路径
第二章 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内容体系
    一、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 青年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
        (二) 推动青年首先发展,促进青年全面发展
        (三)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四) “以青年为本、尊重青年主体地位”,多方协同深化改革
    二、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内部逻辑
        (一) 逻辑起点与逻辑基础
        (二) 理论支撑与思想统领
        (三) 核心要义与本质特征
        (四) 工作原则与基本动力
    三、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理论品格
        (一) 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创新发展体现科学性和战略性
        (二) 坚持青年主体性的核心思想体现人民立场和实事求是的理论品格
        (三) 构建中国特色青年工作理论体系坚持系统性和整体性
        (四) 青年工作强调坚持政治性,把握规律性
    四、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结构特征
        (一) 坚持本体论、价值论与实践论的统一
        (二) 强调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三) 兼顾全面发展与首先发展的统一
        (四) 强调个体与整体、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第三章 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理论渊源
    一、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接续传承
        (一) 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接续传承
        (二) 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方法论的接续传承
    二、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是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整体推进
        (一)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形成与发展逻辑
        (二) 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整体推进
第四章 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文化底蕴
    一、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
        (一) 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青年价值观教育的思想源泉
        (二) 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青年发展路径的文化支撑
    二、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三、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第五章 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实践生成
    一、“从迷惘彷徨到坚定自信”的知青实践:群众思想和学习思想的朴素萌芽
    二、“滴水穿石,弱鸟先飞”的基层实践:调查研究和基层实践思想的主体践行
    三、“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地方主政: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思想初具雏形
    四、“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国家治理:科学化、系统化思想理论体系基本成型
第六章 在实践中不断落实与发展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
    一、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
        (一) 巩固党的青年群众基础,实现青年全面发展
        (二) 深化共青团改革,提高共青团的思想引领能力
        (三) 加强青年工作的制度设计,提升青年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四) 指导中国特色青年运动实践,提升青年的国际影响力
        (五) 推动青年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激发青年的社会影响力
    二、践行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主要着力点
        (一) 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中践行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
        (二) 在坚持党管青年原则中践行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
        (三) 在推动青年首先发展理念中践行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
        (四) 在推进共青团改革中践行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
        (五) 在构建青年工作格局中践行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
    三、在实践中不断推动青年工作创新发展
        (一) 在加强理论创新中提升中国特色青年理论的科学化水平
        (二) 在强化制度建设中推动青年发展理念落细落实
        (三) 在强化机制配套上全面体现青年主体性
        (四) 在完善政策体系上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五) 在提升服务水平中强化青年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10)“一带一路”倡议视域下我国国际话语权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一) 创新之处
        (二) 不足之处
第一章 我国国际话语权建设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话语权的理论阐释
        (一) 马克思意识形态领导权理论
        (二) 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交往理论
        (三) 马克思恩格斯的国际合作理论
    二、列宁关于话语权的理论阐释
        (一) 列宁帝国主义时代理论
        (二) 列宁关于文化领导权的理论
        (三) 列宁关于文化话语权的理论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于国际关系及话语权建设理论
        (一) 毛泽东关于国际关系的理论阐释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国际话语权的理论阐释
第二章 “一带一路”倡议给我国国际话语权建设带来的历史机遇
    一、由“回到历史”向“超越历史”转变
        (一) 为国际话语权建设注入新元素
        (二) 为国际话语权建设提出新课题
        (三) 为国际话语权建设提供新议题
    二、由“破”西方话语霸权向“立”中国国际话语权转变
        (一) 为消解西方国家话语霸权与意识形态渗透提供新思路
        (二)为扭转中国失声、失语的被动境地提供新平台
        (三) 为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际影响力提供新出口
    三、由被动回应“中国问题”向主动设置“中国议题”转变
        (一) 传播中国智慧的新渠道
        (二) 实施中国方案的新举措
        (三) 扩大文化共识的新选择
第三章 “一带一路”倡议视域下我国国际话语权建设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一、“一带一路”倡议视域下我国国际话语权建设取得的成就
        (一) 实现了负责任大国形象的立体化
        (二) 实现了传播中国声音形式与内容的多样化
        (三) 转变了处理中国问题的被动化
    二、“一带一路”倡议视域下我国国际话语权建设存在的不足
        (一) 国际话语体系特色不鲜明
        (二) 国际话语体系通识性表达不够
        (三) 国际话语体系传播机制不完善
    三、“一带一路”倡议视域下我国国际话语权建设面临的挑战
        (一) “西方中心论”思想根深蒂固
        (二) “中国威胁论”思想此消彼长
        (三) 自身的国际话语体系建设不完善
第四章 “一带一路”倡议视域下我国国际话语权建设的路径
    一、创设东方特色话语表达
        (一)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消解西方话语霸权
        (二) 以说理方式阐释“一带一路”世界价值
        (三) 以中国特色话语表达赢得世界人民理解
    二、拓展国际话语建设空间
        (一) 借助公共产品改变对中国话语的传统认知
        (二) 借助学术交流加深对中国话语的理论认知
        (三) 借助文旅交流加深对中国话语的情感认同
    三、加强国际话语体系系统性建设
        (一) 创新发展国际话语体系内容
        (二) 构建话语体系制度性公共产品
        (三) 构建新型国际话语体系传播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毛泽东与“和平使者”马歇尔(论文参考文献)

  • [1]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发展研究[D]. 张燕. 兰州大学, 2020(01)
  • [2]习近平文化强国观研究[D]. 蔡洁. 湖南师范大学, 2019(12)
  • [3]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D]. 王鑫.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4]法国外交文件选译(二)[J]. 邱琳,吕军燕,王珏,唐璇,李东旭,沈练斌,房珂珂,姚百慧.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 2018(02)
  • [5]抗战时期埃德加·斯诺对中国的认识[D]. 王奇.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2)
  • [6]居民委员会“两难困境”研究 ——基于权力的分析视角[D]. 高乐. 中国政法大学, 2019(01)
  • [7]构建与超越:现代化中国方案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视角[D]. 巩瑞波. 吉林大学, 2018(04)
  • [8]基辛格“均势”国际战略思想研究[D]. 宋欢. 华东理工大学, 2018(01)
  • [9]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研究[D]. 朱尉. 陕西师范大学, 2018(01)
  • [10]“一带一路”倡议视域下我国国际话语权建设研究[D]. 解梦晗. 山东大学, 2019(09)

标签:;  ;  ;  ;  ;  

毛泽东与“和平使者”马歇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