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解读马克思的劳动异化观

试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解读马克思的劳动异化观

一、试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解读马克思的劳动异化观(论文文献综述)

陶群[1](2020)在《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生态思想及其当代回响》文中指出马克思的生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马克思和恩格斯致力研究的一个方面。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其着作中有许多关于生态思想的表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作为马克思生态思想的逻辑起点,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思想体系。处于当时的时代背景,马克思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从而引发了生态危机。生态危机的背后是人们对于生态的冷漠和无知,处于那一时代下的人们被经济利益蒙蔽双眼,与唯物主义所要求的对待自然的态度相悖,肆意征用与滥用自然。然而,在马克思所表达的生态思想中的实践对象是自然界,实践主体是人,致力于探求人与自然的关系。《手稿》中最独特的观点是人化自然的提出,马克思人化自然的思想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要在异化劳动的理论中去理解。此外,将《手稿》中的生态思想作为马克思生态思想最核心的部分去考察,既能全面把握生态思想总体性,又可激发我们系统的完整的进行研究。探索马克思生态思想对于当代产生的指导作用,可以使我们更好的将世界观与方法论相结合,科学的去认识自然以及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本文以探析《手稿》中生态思想的历史与理论背景为切入点,并进一步深入研究马克思生态思想根源、具体内容以及现实意义。首先,从现实历史和理论结合的角度出发寻求思想根源。其次,深入梳理《手稿》中所蕴含的生态思想,阐述其思想主要内容,再次,《手稿》中人化自然概念的提出,用异化劳动进行分析,概括提炼马克思《手稿》中生态思想的基本内容。最后,将其思想回响于当今世界的实践中,既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理论基础,又为中国生态文明的建设提供指导意义,联系中国乃至世界不断频发的生态问题,为危机问题的解决提供思想指南,从多种维度讨论《手稿》中生态思想当代实践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

袁霖[2](2020)在《青年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观》文中认为从克罗茨纳赫到布鲁塞尔,青年马克思的思想演变在一定意义上是沿着对市民社会思考和批判的方向行进的。而且,青年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观,本身也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发展,完成了对应的转向和过渡,最终形成了连贯的思想脉络和完整的思想体系。本文旨在立足于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的各个相关时期,力图细致地梳理和阐明青年马克思市民社会观的致思理路和演进逻辑。在深耕细读和审思考辨中,试图真实还原和再现一幅关于青年马克思市民社会观绚丽多彩的“思想画卷”。第一章:绪论。在这一部分,本文对迄今为止与论题相关的研究资料和参考文献做了比较全面的搜集和整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和辩证的分析。尔后,阐明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体系结构,并较为深入地论述了青年马克思市民社会观的演进逻辑和致思理路。在这一部分,笔者既对青年马克思各时期市民社会观的方法论基础及其运用进行了扼要的阐释;又对本文所采取的诸多研究方法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说明。这些在某种意义上也表现了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二章:克罗茨纳赫时期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观。在这一时期,通过五卷本《克罗茨纳赫笔记》的摘录工作,马克思完成了对市民社会的政治史观考察。以此为基础,在同一时期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一文中,其借用“主谓颠倒”的方法论,破除了黑格尔理念论法哲学的思辨迷雾,把黑格尔颠倒的关系唯物主义地“再颠倒”回来,让国家牢牢地竖立在自然基础(家庭)和社会基础(市民社会)的现实之上,从而解决了黑格尔法哲学唯心论的“二律背反”问题。最终,马克思建构起法哲学唯物主义的市民社会观,并达成了对国家制度、等级、私有财产与市民社会的批判性思考和现实性重建。第三章:《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观。在这一时期,马克思分析了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的世俗对立,探讨了私有财产和市民社会的相互关系,批判了市民社会的犹太精神和金钱本质的异化现实,阐发了作为市民社会特殊阶级的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指明了从市民社会的政治解放到普遍的人的解放的革命实践之路。总体而言,此时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观经历着第一次转向,正处在第一个过渡的阶段,即,由法哲学唯物主义向经济哲学思考和经济伦理批判转向的过渡阶段。第四章:《巴黎手稿》时期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观。在这一时期,马克思研究的初衷是为了探寻对“市民社会”的经济学解剖。在第一手稿阶段,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观表现为异化观、感性对象化论和劳动实践观的融汇交错。尔后,在第二手稿、第三手稿阶段,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观逐渐聚焦到了经济史观、唯物辩证法以及共产主义革命实践观的领域。通过借用黑格尔逻辑学关于质的“三重推论”的方法论,马克思厘清了私有财产的历史嬗变及其运动规律,阐明了私有财产的主体本质在于劳动,总结了私有财产和劳动的相互关系。通过改造黑格尔唯心主义的辩证法,通过批判空想社会主义的诸多学说,马克思论证了共产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总体而言,此时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观经过《德法年鉴》时期的过渡,已完全转向到了经济哲学领域;同时,在经济哲学领域内,又经历了从经济异化观(包括劳动异化和社会关系异化)向经济史观的转化。除此之外,劳动实践观和共产主义革命实践观的阐发,亦是该时期马克思市民社会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五章:《神圣家族》时期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观。在这一时期,马克思总结和完善了市民社会经济哲学批判的核心思想,加深了对市民社会自身矛盾的理解和认识。通过对蒲鲁东的辩证评判,马克思分析了生产中的实物对人的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人对人的社会关系,从而接近于表述生产的实践观。此外,马克思又开启和拓展了对市民社会进行历史哲学思考的崭新维度。通过对“绝对的批判”的三次征讨,马克思厘清了现代市民社会的历史形成、地位和影响,分析了市民社会感性的“物质的条件”的重要意义,探讨了人民群众和历史的相互关系。在具体分析市民生活的属性时,马克思隐约察觉到需要和交往实践的重要内涵。总体而言,此时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观经历着第二次转向,正处在第二个过渡的阶段,即,正朝着历史唯物主义市民社会观的方向逐步走去。第六章:布鲁塞尔时期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观。在这一时期,马克思树立起唯物主义的实践观和历史观,为历史找到了现实的前提和实践观的方法论基础。通过对历史本身的考察,生产实践和交往实践及其辩证的关系被完整地阐发出来;生产、分工、所有制的相互联系也得到了全面的论述。马克思最终实现了市民社会观的超越和变革,建构起历史唯物主义的市民社会观,这也促成了唯物史观的最终生成。以此为基础,马克思批判性地探讨了市民社会与历史的关系,客观地再现了市民社会的历史原像,科学地诠释了市民社会历史与实践的辩证法。至此,青年马克思市民社会观的整体轮廓方清晰明朗。

合小旭[3](2020)在《关于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几点思考》文中指出马克思整个思想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异化劳动理论。同时也是学界研究的重点。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马克思提出该理论。为此,学界主要围绕内容、作用及地位等方面展开对《手稿》异化劳动理论的研究,从文本的分析和学界的研究中可以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也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观。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异化现象提供理论分析和价值导向。

丁乙[4](2019)在《劳动的空间分工视域下的空间理论重建 ——多琳·马西的社会空间批判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英国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家多琳·马西(Doreen Massey)的社会空间批判理论在学界有着较大的影响力,特别是近几年,西方理论界开始广泛讨论和总结马西在地理学、政治经济学、女性主义等领域所做出的理论贡献,当然这其间也伴随着不少争论。马西的社会空间批判理论以劳动的空间分工为中心线索,针对现代主义、本质主义、新自由主义、男性至上主义等流派的空间观进行批判与反思,从而形成了一套具有后现代风格的女性主义空间理论,并提出了一种以不断变化的“社会关系”来理解城市与地方的研究方式。在其社会空间理论的建构过程中,她将空间、地方、性别与权力关系结合到一起,形成了全球地方感、权力几何学、基于性别分工的女性主义空间观等颇具影响力的理论观点。多琳·马西的社会空间批判理论具有浓厚的政治经济学色彩,她的整个空间理论牢牢植根于劳动的空间分工之上。在马西的劳动空间分工理论中,特别重要的几个议题包括:劳动分工的空间形态;劳动的空间分工与不平衡发展的相互关系;由劳动的空间分工所引发的社会结构的空间分化;社会关系的空间结构失衡与权力几何学。这些议题本身不仅阐明了劳动空间分工理论的基本内涵,也将话题引向了一个理论界经常争论的焦点,即如何界定空间与地方的问题。马西一向坚持的观点表明,空间是社会关系的产物,这种社会关系首先就体现在经济关系上,它不应当成为一种形而上的论证模式,而应当从经济领域的角度来打造空间哲学的基础。可以说,劳动分工就是社会关系的空间理论得以形成的重要支点。空间理论的一个核心议题是:不平等的权力关系及空间正义实现的可能性。不平等的权力关系在空间上表现为社会关系的空间结构失衡,这其实是地理的不平等发展与劳动的空间分工相互作用的结果。这其中既有主体能动性的因素,也有空间结构的制约因素,通过对经济关系与空间结构互动的反复论证,马西有充分的理由去宣告当时左翼地理学者的共同心声:“地理学很重要!”在社会空间理论的发展中,存在着各种观点和主张,然而其中很多内容与现实生活中的社会空间现象存在很大的偏差,这些有偏差的观点可以概括为历时性与共时性的空间假想,其中的代表性观点包括:现代主义、殖民主义、“罗斯福推论”、拉克劳的空间理论等等。通过对上述这些观点的批判,马西从理论上树立了动态、发展的空间理论,并以此为依据,呼吁人们在面临全球化的融合进程中,应当抱持开放包容的全球地方感。作为一个女性主义者,马西强调了空间所具有的性别属性,她的空间女性主义主要批判了二元对立的性别化空间认知,反思了在工作场所和家庭场所中,男性与女性何者安适其位,何者不得其所的问题。最后,批判了现代性空间观中的精英主义和性别视角缺失的问题,马西主要针对哈维和苏贾的观点进行了批判反思,强调了空间理论如果缺失了对女性或“他者”的关切,将会是一种跛脚的理论。在以上的分析中彰显出马西独特的空间女性主义的基本立场,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空间理论的重塑。当然,马西的空间理论也是存在缺陷的,她所具有的后现代理论分析风格使她倾向于批判元叙事和决定论的立场,在突出强调偶然性与特殊性的过程中忽略了事物发展中必然性因素的存在。她的“折衷主义”立场也曾使得她的某些观点在学界引发广泛的争议,她的某些理论具有很强的特殊性与针对性,不太具有普遍适用性,不过她的理论体系对于西方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的贡献仍然是受到学界认可的。

苗春莹[5](2019)在《马克思的交往异化理论研究》文中认为

刘雁霞[6](2019)在《马克思主义视阈下异化演进的资本主义批判:从劳动异化到景观异化》文中提出伴随着新媒体视觉化的强大功能,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时尚之风通过铺天盖地的新闻、广告、娱乐节目不仅引得消费主义滥觞,更重要的是商品形象背后的价值观建构已经从生产领域扩展到消费领域,潜移默化地影响大众观念价值和生活方式。资本主义的日常生活已经成为法国马克思主义者居伊·德波眼中被电子媒介“别有用心”构建的“景观”,资本主义社会已经发展成为景观社会。本文从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景观”现实出发,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比较与发展相结合、理性演绎与价值评析互相渗透等研究方法,基于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解析景观为什么异化,进而对当代资本主义从劳动异化到景观异化的异化演进进行批判。文章行文思路在资本主义批判的核心主旨下,按照什么是景观、什么是景观异化、什么是从劳动异化到景观异化的异化演进这条线索构思。首先,通过对景观词义溯源、内涵界定、特征分析以及景观统治功能的阐述来对景观进行概论。然后,基于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对景观现象进行异化范式的解析,包括分析劳动异化现象出现的历史条件、阐述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基于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解析景观异化、阐释劳动异化与景观异化的关系等。最后,沿着劳动异化到景观异化线索,通过分析劳动异化到景观异化是生产异化到生活异化的延展、是物化异化到表象化异化的突进、是被动异化到主动异化的跃迁,来揭示资本主义随着自身发展异化现象越发深重,并预言,资本主义伴随着异化的持续深化最终走进自掘的坟墓。探索“景观”现象的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视阈解析、分析劳动异化与景观异化的内在联系以及从异化范围延展、异化程度突进、异化隐蔽性跃迁这三层逻辑来论述从劳动异化到景观异化的异化演进维度,这是研究内容的创新;通过劳动异化到景观异化的动态演进来论证资本主义社会的反人类性与末路穷途,这是研究视角的创新。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异化理论视角对景观进行解析、批判,奠定了解析景观的科学历史观与方法论,彰显了对资本主义景观异化批判的深刻性、价值性;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对资本主义景观异化的批判,揭露当今资本主义主动建构并被其主动遮蔽的“景观异化”现实,在批判景观异化的特殊意识形态性以及潜移默化对日常生活文化价值建构性中,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高卓坤[7](2019)在《论马克思的劳动辩证法》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的中心思想是希望通过阐释马克思的劳动辩证法以深入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并通过劳动辩证法在对资本主义批判中的应用以检验其合理性。以往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在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框架下科学地阐述了人类社会形态的发展规律,但它的不足之处在于没有较好地凸显人的发展规律,以及没有合理地阐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问题。本文试图通过阐释劳动辩证法以弥补这一不足之处。劳动辩证法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对劳动辩证法相关概念进行理论界定;二是阐述以劳动为核心的劳动辩证法的三重发展规律;三是劳动辩证法三重规律在批判资本主义中的具体展开和运用。首先对劳动辩证法相关概念的理论界定。第一,劳动是人的本质活动,人通过劳动在改变世界过程中必然形成对象性关系,人的本质及其历史发展只能在对象性关系中才能得到理解。第二,本文的创新点之一是对劳动概念进行了结构性分析,提出了“劳动的三重结构”理论。按照马克思的抽象分析方法和黑格尔的实体即主体的观点看,劳动本身包含着如下三重结构:一是,从人类劳动中首先可以抽象出劳动、劳动对象、劳动资料等要素,这里,劳动作为实体性主体要素必然与其他要素之间建立起结构性关系,这是第一重结构。二是,从人类劳动中又可以抽象出人、劳动以及其他相关要素,这里,人作为实体性主体要素必然与劳动要素以及其他要素之间建立起结构性关系,这是第二重结构。三是,人类劳动在其现实性上又表现为社会劳动,社会劳动的主体是人类社会,因而人类社会作为实体性主体必然与社会劳动以及其他相关要素之间建立起结构性关系,这是第三重结构。劳动的上述“三重结构性关系”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统一。区分劳动的不同结构的意义在于,它可以使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其次,本文的另一个创新点在于,由劳动的“三重结构性关系”进一步得出劳动辩证法发展规律的三重表现:即劳动本身的发展规律、人的发展规律、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劳动辩证法发展规律的三重表现也是考察人类历史发展的三重视野,它可以较全面地理解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尤其凸显了劳动发展规律和人的发展规律。马克思劳动辩证法是在批判继承西方传统哲学基础上形成的,特别是在批判继承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基本内核”的基础上形成的。不仅如此,在他的中后期思想中,他重点运用了结构性分析方法来阐述社会历史规律,从而使辩证法思想得到了创新发展。当然,马克思劳动辩证法的形成也并非一日之功,而是在他的长期理论探索工作中逐步形成的。他的理论探索特点可以概括为“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所以马克思劳动辩证法也是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运用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再次,马克思劳动辩证法在批判资本主义中的具体展开和运用。通过分析可见,他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分别是从劳动辩证法的三重规律上展开的。第一,从劳动本身的发展规律看,劳动发展史表现为从特殊劳动向一般劳动的发展规律。特殊劳动是指劳动能力相对落后、在财富形成中只起到特殊作用的劳动;而一般劳动是指人类劳动的完成形态即人类劳动达到充分发展状态的一种抽象表现。所以马克思运用一般人类劳动即无差别的抽象劳动来理解商品的价值,把价值定义为一般人类劳动在物中的凝结。这就超越了传统政治经济学,从而才能深刻地揭露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拜物教秘密和剥削秘密。第二,从人的发展规律看,人的历史表现为从地域性个人或人对人的依赖状态向自由全面发展的个人的发展规律,生产、交往、消费是人的发展途径。由此来考察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即劳动力商品化、劳动异化等就是人的异化的实质。第三,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来看,人类社会形态表现为从原始的共同所有制形态到个体私有制形态再到社会全体成员共同所有制形态的发展规律,这个发展规律是由劳动的社会组织方式即生产方式决定的,原始共有制是由原始群体劳动方式决定的,私有制是由个体劳动方式决定的,社会共同所有制是由社会化大生产决定的。按照这个规律考察资本主义社会,则资本主义社会必然陷入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而不可自拔,这一矛盾也预示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马克思劳动辩证法的意义在于,不仅可以弥补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不足,而且还可能有利于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从劳动辩证法角度看,政治经济学应该成为人类解放的理论武器;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只有确立劳动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才能为自己找到实现途径和力量。

包红梅[8](2018)在《卢卡奇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捷尔吉·卢卡奇(CeorgLukacs,1885-1971)是匈牙利着名的哲学思想家与文艺评论家,他在20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发挥着持续的影响力。卢卡奇在中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历程中掀起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坚守与创新的矛盾碰撞,其哲学思想在中西方引起的理论争议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独特的一道风景。学界就卢卡奇是“马克思主义者”还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卢卡奇前后期思想发展的历程是“断层”还是“超越”,卢卡奇不同历史阶段思想的转型是“主动”还是“被动”等问题,对卢卡奇哲学思想展开了全方位的争议。论文从卢卡奇为执着的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视角出发,阐释了卢卡奇走向马克思主义道路的思想转型,卢卡奇以《历史与阶级意识》开启了其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研究的序幕,提出了总体性思想与物化理论。侨居苏联的历史时期(1933-1945)是卢卡奇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思想转型的重要历史阶段,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列宁的《哲学笔记》为卢卡奇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成熟提供了理论基础,《青年黑格尔》代表了卢卡奇对早期思想的超越,实现了与列宁理论思想的高度认同,站在唯物主义的高度评价了马克思哲学思想对黑格尔哲学的扬弃,晚年卢卡奇完成了对马克思主义本体论的回归。卢卡奇终身投入马克思主义事业,见证了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卢卡奇执着地追随马克思主义,不断实现其思想的转型证明自己马克思主义的人生信仰。深化对卢卡奇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研究,对于现时代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扞卫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论文共分五章内容。第一章通过对卢卡奇生平的介绍与思想发展历程的梳理来体会卢卡奇跌宕曲折的人生轨迹与波澜起伏的思想发展脉络。第二章阐释青年卢卡奇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并对其进行了创新式的自我解释。卢卡奇突破西美尔、韦伯等思想家的理论影响,着重批判了第二国际庸俗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提出正统的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解读与物化理论,站在独特的视角阐释了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理解。第三章提出了苏联时期是卢卡奇重新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反思的重要历史阶段。卢卡奇达到与列宁思想的高度认同,并创作了《青年黑格尔》、《理性的毁灭》等着作。第四章重点分析苏联时期影响卢卡奇哲学思想的因素,阐述卢卡奇受苏联正统马克思主义影响,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下达成与斯大林思想的统一,使其晚年回归了对马克思主义本体论的研究。第五章着重对卢卡奇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进行评价与再认识。分析阐述了学界对卢卡奇多方面的争议与评价以及卢卡奇的自我评价,提出卢卡奇的一生诠释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者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忠诚。加强卢卡奇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研究,对分析东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演进与发展,扞卫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周晓敏[9](2016)在《马克思科技批判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科学技术产生以来,人们关于科学技术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一直存在争论,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理论界对高速发展的全球科技的反省需求呈现出愈来愈强烈的紧迫性。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迫切需要真正有创见的科技思想,现实需要我们回到马克思科技批判思想的源头。批判性思维方式是马克思思想的重要特质,也是马克思思想能够保持恒久的生命力和魅力的原因所在。在对科技的思考中,马克思也体现了这一思维方式。马克思科技批判思想同马克思经济观、历史观、实践观、发展观等一样,是其思想中极其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马克思主要从科技的本质与价值、人的异化、自然与生态、社会生产与社会制度等视域对科技进行了批判性的思考。国外学界对马克思科技批判思想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主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英美学者、前苏联和东欧学者、日本技术论者这四大研究群体。这些研究群体的视角是不同的,法兰克福学派主要研究马克思科技异化思想,英美学者主要研究马克思技术本质和技术伦理等思想,前苏联东欧学者主要研究马克思技术概念和技术分类,日本技术论者主要研究马克思技术概念和技术本质。国外学者对马克思科技批判思想的研究呈现出非系统性、多样化的特点,这种多样化的理解可以提供多维的视角与路标,有助于深化对马克思科技批判思想的认识。近年来,国内学界对马克思科技思想的探究逐步进入自觉阶段,逐渐开始重视马克思的科技批判思想,涌现出了一批有价值的论着。国内学者对马克思科技批判思想的研究成果呈现了由只重视马克思关于科技的正面价值论述的研究逐渐转向对马克思关于科技负效应的批判的深度研究、由将马克思科技批判思想作为马克思思想的支流作零星研究转向系统研究的趋势变化特征。马克思科技批判思想体现了多重理论特质,比较重要的特质有:实践基础上的批判是马克思科技批判思想的主线;实现“现实的人”的自由和解放是马克思科技批判思想的根本宗旨;从科技批判走向对社会制度的批判是马克思科技批判思想的落脚点。马克思科技批判思想的内容博大而深邃。在对科技本质与价值视域的批判上,马克思认为科技活动是人类历史活动中最重要的实践方式,是人的本质的直接体现;科技活动不仅是人类维持生存的活动,也是一种审美性活动;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生产力,不仅具有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更具有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推动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最高层次的价值。在对人的异化视域的批判上,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方式下的科技发展使人的生存状态、精神状态和道德异化,工人的肉体健康、社会地位、道德价值观和个性发展都受到科技的威胁;在对自然与生态视域的批判上,马克思认为人的技术实践活动是人与自然统一的中介,是人与自然关系发生变化的基础,正是人的技术活动把自然界分为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造成了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资本主义科技文明使外在自然和人的内在自然受到了严重破坏,这种生产方式由于其固有的特性使人与自然的和解不可能。在对社会生产与社会制度视域的批判上,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科技发展对社会制度变迁与世界历史的开创有重要影响;科技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社会制度而非科学技术本身,因此必须进行社会制度的变革;未来社会模式——共产主义社会将最终取代资本主义制度,将从制度层面有效保障和导引科学技术回归自身的发展逻辑,以实现它为人类的自由解放服务的初衷。马克思科技批判思想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地发展和深化。如何深刻认识和领悟马克思科技批判思想的精神实质,恢复和弘扬马克思科技批判精神,如何在马克思科技批判思想中找到解决我国出现的科技带来的人的问题、自然生态问题和社会问题的出路,如何随着时代的变化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科技批判思想等等问题,是我们必须下大力气加以深入探究的课题。我们要在对西方科学主义进行反思中弘扬马克思科技批判精神,在深刻认识当代科技新变化中弘扬马克思科技批判精神,在深刻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中弘扬马克思科技批判精神。以马克思科技批判精神为指导建构当代中国科技批判思想体系,是科技批判思想体系自我生成之所需,也是马克思主义在科技领域中国化的进一步表达。以马克思科技批判精神为指导建构当代中国科技批判思想体系,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科技批判精神体现的基本原则和理念,把创新作为当代中国科技批判思想体系与时俱进的动力源泉;把科技国情作为当代中国科技批判思想体系的立论基础;把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科技成果作为当代中国科技批判思想体系的目标追求;把实现科技、经济、社会等全方位协调发展作为当代中国科技批判思想体系的运行节奏;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当代中国科技批判思想体系的价值底色;把科学对待马克思科技批判精神与反对各种形式的教条主义相结合,树立当代中国科技批判思想体系的理论自信。

李小琴[10](2016)在《马克思异化思想探究》文中提出自1932年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发表以来,异化问题成为中外学者讨论的热点问题,关于马克思异化思想的探讨和研究汗牛充栋,但有关于马克思异化思想的许多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本文从马克思异化思想的总体概述、异化思想形成的心路历程、异化思想的内在逻辑、异化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和意义四个方面对马克思异化思想进行梳理,并据此把文章分成四个章节:第一章为马克思异化思想的概述。异化思想的提出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神学形态的异化理论。十九世纪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异化理论和赫斯的货币异化思想对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形成产生直接影响。依据马克思对异化思想的理解提出异化思想的四种涵义。第二章主要阐述马克思异化思想的心路历程。马克思异化思想的心路历程主要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及之前的人本主义异化观,以抽象人性论作为出发点。第二阶段,《德意志意识形态》建立在私有制和分工基础上的异化观,揭示出了人的现实本质,但这时的异化思想没有经济学剖析作基础。第三阶段,《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资本论》中剩余价值学说角度下的资本异化思想,资本与劳动相对立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第三章主要分析马克思异化思想的内在逻辑。逻辑之一为从先验的思辨逻辑到经验的历史逻辑。先验的思辨逻辑主要呈现在马克思早期的理论着作中,唯物史观确立后,马克思对异化问题的分析遵循经验的历史逻辑思路。逻辑之二为以探索唯物史观为主线,对异化问题的研究逐层深入。马克思对异化思想的理解从唯心主义到历史唯物主义转变,对异化问题的研究逐层深入。马克思对异化概念的使用呈现出开始使用、大量使用、减少使用、在经济领域下使用几个阶段。逻辑之三为马克思对异化思想的理解从异化的现实形态到异化的观念形态——三大拜物教。从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资本拜物教三个由浅入深的层面加深对马克思异化思想的理解。第四章主要分析异化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和意义。马克思异化思想是分阶段的,以唯物史观的创立作为分界点。在唯物史观创立之前,异化逻辑因其不科学不被纳入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在唯物史观创立之后,异化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居于基础地位之一。异化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从理论上看,异化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产生巨大影响。从实践上看,异化思想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实现人的自由发展的时代使命。

二、试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解读马克思的劳动异化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解读马克思的劳动异化观(论文提纲范文)

(1)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生态思想及其当代回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进展
        (一)国外相关研究
        (二)国内相关研究
    三、研究方法
        (一)文本文献研究的方法
        (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第一章 马克思生态思想产生的理论与时代背景
    第一节 资本主义发展对于生态环境破坏及其引发危机
        一、资本主义发展引发生态危机
        二、马克思在生态危机后对生态问题的哲学思考
    第二节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生态思想理论来源
        一、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自然观
        二、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自然观
    第三节 马克思生态思想与马克思自然观理论异同分析
        一、二者间关系
        二、二者间差异
        三、由自然观转向生态思想
第二章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自然的哲学思考及其生态意蕴
    第一节 人与自然关系新视域——实践
        一、自然界为实践对象,人为实践主体
        二、人类改造自然的三个发展阶段
        三、实践中形成人与自然关系
    第二节 人化自然——异化
        一、人化自然的异化表现
        二、异化劳动中分析人化自然
    第三节 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共产主义的实现
        一、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
        二、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
        三、人与自然,与人,与社会的和谐
第三章 马克思生态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进程中的逐步发展
    第一节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马克思生态思想的逻辑起点
        一、人与自然辩证统一关系
        二、为人与自然关系提供新思考
    第二节 马克思生态思想逐步发展的表现
        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实践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自然史与人类史辩证统一
        三、《资本论》: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劳动
    第三节 马克思生态思想的早期特征
        一、思想演变过程上的统一性
        二、历史发展维度上的前瞻性
第四章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当代回响
    第一节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生态思想的西方回响
        一、构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思想来源
        二、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发展提供指导意义
    第二节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生态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实践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
        二、构建美丽中国的内在要求
        三、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旨归
    第三节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生态思想对全球生态问题的现实启迪
        一、树立生态全球观
        二.提升生态自觉意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2)青年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的背景
        二、选题的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第二章 克罗茨纳赫时期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观
    第一节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的市民社会观
        一、精神现象里的市民社会
        二、经济现象里的市民社会
        三、“二律背反”的市民社会观
        四、黑格尔市民社会观的启示
    第二节 马克思《克罗茨纳赫笔记》中的市民社会观
        一、《笔记》第三册中的市民社会观
        二、《笔记》第四册中的市民社会观
    第三节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的市民社会观
        一、文本及其相关问题
        二、“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原则的确立
        三、市民社会的政治哲学批判
第三章 《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观
    第一节 《论犹太人问题》中的市民社会观
        一、化宗教神学问题为世俗历史问题
        二、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的世俗对立
        三、市民社会和私有财产以及犹太精神和金钱异化
        四、从市民社会的政治解放到普遍的人的解放
    第二节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的市民社会观
        一、对德国现状的批判
        二、市民社会的特殊阶级——无产阶级
        三、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与人民的革命实践
第四章 《巴黎手稿》时期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观
    第一节 市民社会的解剖与方法论的融合
        一、解剖市民社会:涉猎政治经济学的缘起
        二、异化观的提升:劳动的异化和社会关系的异化
        三、新方法的开启:感性对象化论和实践观
        四、方法论的融合:初涉经济学研究时的思想交织
    第二节 私有财产的运动与经济史的考察
        一、私有财产的历史嬗变
        二、私有财产的主体本质
    第三节 对辩证法的改造与共产主义问题
        一、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直接来源
        二、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具体阐述
        三、辩证法的改造与共产主义问题
第五章 《神圣家族》时期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观
    第一节 经济哲学维度中的市民社会观
        一、对蒲鲁东经济思想的辩证评判
        二、完善市民社会的经济哲学思考
    第二节 历史哲学维度中的市民社会观
        一、深化对市民社会历史运动的理解
        二、开启对市民社会历史哲学的思考
第六章 布鲁塞尔时期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观
    第一节 唯物主义实践观的确立与市民社会观的超越
        一、唯物主义实践观的确立
        二、市民社会观的超越
    第二节 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生成与市民社会观的变革
        一、黑格尔哲学的解体及其引发的争论
        二、探寻历史的唯物主义前提
        三、历史唯物主义的市民社会观
    第三节 市民社会的历史原像及其辩证法
        一、市民社会与历史:批判性的诠释
        二、市民社会的原像:辩证性的考察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成果一览
致谢

(3)关于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界研究现状
二、关于《手稿》中异化劳动理论的思考

(4)劳动的空间分工视域下的空间理论重建 ——多琳·马西的社会空间批判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马西空间理论的学术定位
        (一)人文社会科学界的“空间转向”与理论交锋
        (二)多琳·马西的行动轨迹与学术成就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劳动分工理论的演进:研究视角与逻辑的转变
    第一节 资本主义早期的劳动分工理论
        一、源于“自然秩序”的劳动分工
        二、劳动分工的效用与影响
        三、劳动分工与私有制的生产关系的确立
    第二节 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劳动分工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分工思想的初步形成
        二、资本主义性质的劳动分工:工场手工业与机器大工业
        三、劳动的异化:机器、商品与工人的斗争
    第三节 空间逻辑的确立:从城乡分工到知识界的“空间转向”
        一、空间逻辑: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隐性逻辑
        二、空间逻辑在当代的确立:知识界的“空间转向”
        三、多琳·马西的社会空间理论之形成
第二章 劳动的空间分工:社会结构的空间分化与权力几何学
    第一节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当代再现
        一、劳动的空间分工的时代背景
        二、恩格斯与马西对英国传统产业区的不同考察
    第二节 劳动的空间分工与生产的空间结构
        一、不平衡发展与劳动分工的空间化
        二、管理科层制与生产的空间结构
        三、劳动的空间分工理论的三种分析标准
    第三节 社会结构的空间分化
        一、从资产阶级到无产阶级:一个光谱结构
        二、阶级关系的空间结构
        三、空间生产与失衡的空间结构
        四、权力几何学:一个总结性的框架
第三章 从空间到地方:社会性空间与全球地方感
    第一节 保卫空间:同期异质性与空间假想之辨
        一、马克思主义与现代地理学的邂逅
        二、空间性与社会性:不可割裂的辩证法
        三、历时性与共时性的空间假想批判
    第二节 从空间到地方:社会关系的场所化
        一、空间与地方的不同界定方式
        二、空间与地方:流动性或固着性
        三、变动不居的“地方原则”与结构化理论
    第三节 场所精神的当代重塑:全球地方感的构建
        一、守护地方的独特性:场所精神的意义
        二、存在主义地方感的根性眷恋
        三、开放性与地方性的融合:全球地方感的构建
第四章 劳动的性别分工与空间女性主义
    第一节 现代主义空间观批判:女性或“他者”的不在场
        一、理论立场之辨:现代性的或后现代性的
        二、苏贾:“后现代”标签下的现代主义者
        三、哈维的现代性视角及女性的缺场
    第二节 二元对立的性别化空间认知批判
        一、反思性别权力关系中的两极化认知
        二、家庭场所的女性编码:安适其位或不得其所
    第三节 劳动的空间分工的性别面向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性别视角
        二、劳动的性别分工与性别关系的变化
        三、劳动的性别分工及其空间结构
结语
    一、多琳·马西空间理论同唯物史观的联系与偏离
    二、多琳·马西空间理论的贡献及不足之处
    三、多琳·马西空间理论与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致谢

(6)马克思主义视阈下异化演进的资本主义批判:从劳动异化到景观异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1.2.1 国内文献综述
        1.2.2 国外文献综述
    1.3 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
    1.4 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1.4.1 理论意义
        1.4.2 实践价值
第二章 景观概论
    2.1 景观界说
        2.1.1 景观溯源
        2.1.2 景观内涵
        2.1.3 景观分类
    2.2 景观特征
        2.2.1 虚假性
        2.2.2 分裂性
        2.2.3 导向性
    2.3 景观统治
        2.3.1 统治形式
        2.3.2 统治内容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视阈下资本主义景观异化解析
    3.1 自由资本主义商品社会与劳动异化
        3.1.1 自由资本主义商品社会
        3.1.2 马克思的劳动异化分析
        3.1.3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对自由资本主义商品社会的批判
    3.2 垄断资本主义景观社会与景观异化
        3.2.1 垄断资本主义景观社会
        3.2.2 基于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景观异化探析
        3.2.3 基于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垄断资本主义景观社会与景观异化关系解析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视阈下异化演进的资本主义批判
    4.1 生产异化到生活异化延展的批判
        4.1.1 劳动异化的出发点是生产异化
        4.1.2 景观异化的出发点是生活异化
        4.1.3 劳动异化到景观异化是生产异化到生活异化的延展
    4.2 物化异化到表象化异化突进的批判
        4.2.1 劳动异化的本质是从“现实”到“物化”的异化
        4.2.2 景观异化的本质是从“物化”到“表象化”的异化
        4.2.3 劳动异化到景观异化是物化异化到表象化异化的突进
    4.3 被动异化到主动异化跃迁的批判
        4.3.1 劳动异化的过程是被动异化
        4.3.2 景观异化的过程是主动异化
        4.3.3 劳动异化到景观异化是被动异化到主动异化的跃迁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个人简历

(7)论马克思的劳动辩证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劳动辩证法概述
        1.1.1 问题的缘起:“现代性”危机中重思人的生存论境遇
        1.1.2 关于“劳动”及“劳动辩证法”的基本内涵
        1.1.3 辩证法历史演进的三种基本形式
    1.2 选题缘由及其意义
        1.2.1 选题来源和依据
        1.2.2 理论与现实意义
    1.3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1.3.1 国外研究概况
        1.3.2 国内研究概况
    1.4 研究方法、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
第2章 马克思对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的继承和超越
    2.1 继承并吸收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
        2.1.1 把人理解为自己劳动的产物
        2.1.2 辩证法是以外化与扬弃的方式实现事物自身的发展
        2.1.3 辩证法是真正人的生产表现
    2.2 对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的超越
        2.2.1 受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影响
        2.2.2 以感性活动代替黑格尔自我意识的活动
        2.2.3 物质生产劳动是感性活动的基本样式
第3章 马克思劳动辩证法的形成及其理论内涵
    3.1 马克思劳动辩证法的形成过程
        3.1.1 马克思劳动辩证法的最初萌芽
        3.1.2 马克思劳动辩证法作为人类解放的理论内涵
        3.1.3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从人的自身活动角度理解劳动辩证法
        3.1.4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对劳动辩证法的深化
        3.1.5 《德意志意识形态》及《资本论》等着作标志着劳动辩证法的形成
    3.2 对劳动辩证法相关概念的界定
        3.2.1 对劳动概念及其特点的界定
        3.2.2 对对象性关系和人的本质的界定
        3.2.3 对劳动三重结构的界定
    3.3 由劳动三重结构所形成的劳动辩证法的三重规律
        3.3.1 劳动自身的发展规律
        3.3.2 人自身的发展规律
        3.3.3 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
第4章 马克思劳动辩证法在批判资本主义中的具体展开和运用
    4.1 劳动发展规律的运用
        4.1.1 以一般人类劳动来理解商品的价值
        4.1.2 运用一般人类劳动观点以批判雇佣劳动
        4.1.3 通过对劳动过程的分析以揭露资本主义生产的剥削秘密
    4.2 人的发展规律的运用
        4.2.1 揭露了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实质
        4.2.2 揭露了资本主义人的异化实质
        4.2.3 揭露了资本主义拜物教的实质
    4.3 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运用
        4.3.1 劳动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4.3.2 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资本与劳动的矛盾
        4.3.3 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
第5章 马克思劳动辩证法的理论意义
    5.1 有利于深入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5.1.1 劳动是理解全部社会历史的钥匙
        5.1.2 有利于深入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结构理论
        5.1.3 有利于深入理解历史发展规律
    5.2 有利于深入理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价值
        5.2.1 以劳动去理解商品价值的变革意义
        5.2.2 劳动解放是人类解放的核心内容
        5.2.3 政治经济学成为人类解放的理论武器
    5.3 有利于深入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涵
        5.3.1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终理想
        5.3.2 劳动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
        5.3.3 实现科学社会主义的途径是发展生产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8)卢卡奇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文献与研究综述
    (一) 文献
    (二) 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内容
    (三) 研究方法
四、创新和不足之处
    (一) 创新之处
    (二) 不足之处
一、人生起伏与思想波澜—卢卡奇及其哲学思想发展历程
    (一) 卢卡奇生平简介
    (二) 卢卡奇思想发展历程
二、青年卢卡奇思想转变—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接受与阐释
    (一) 德国古典哲学对卢卡奇哲学思想的影响
        1.西美尔、韦伯等思想家对卢卡奇哲学思想底蕴的内在影响
        2.卢卡奇对黑格尔思想的应用
    (二) 第二国际内部理论思想的交锋
        1.第二国际庸俗马克思主义盛行
        2.卢卡奇对庸俗马克思主义的批判
    (三) 《历史与阶级意识》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方法论解读
        1.“什么是正统的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解读
        2.物化理论与异化思想
三、苏联时期—卢卡奇思想的转折与矛盾碰撞的关键历史时期
    (一) 卢卡奇转向对列宁思想理论的认同
        1.《历史与阶级意识》受到共产国际及苏联的批判
        2.《勃鲁姆提纲》受到共产国际的批判与否定
        3.卢卡奇与列宁理论思想的比较
    (二) 苏联时期卢卡奇哲学思想的发展
        1.卢卡奇自觉融入苏联理论思想的研究
        2.《理性的毁灭》对理性的人道主义的阐释
        3.《青年黑格尔》对辩证法的再解读
四、苏联时期影响卢卡奇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因素分析
    (一) 苏联斯大林时期的思想统一
    (二) 苏联正统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地位
    (三) 卢卡奇与斯大林的“和解”既是被动的也是主动的
    (四) 《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对马克思主义本体论思想的回归
    (五) 当代俄罗斯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的多元化趋势
五、评价与认识—对卢卡奇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反思
    (一) 对卢卡奇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评价
        1.学界对卢卡奇的评价
        2.卢卡奇的自我评价
    (二) 对卢卡奇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再认识
        1.深化对卢卡奇哲学思想的研究
        2.卢卡奇的一生诠释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者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忠诚
        3.卢卡奇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对东西方马克思主义分化的影响
    (三) 卢卡奇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研究的当代启示
        1.扞卫马克思主义精神,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价值
        2.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马克思科技批判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选题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创新点
        1.3.1 研究思路
        1.3.2 主要内容
        1.3.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科学与技术的定义及关系
        1.4.2 马克思论科学与技术合流
        1.4.3 “批判”概念与马克思学术思想的批判本性
第2章 马克思科技批判思想的发展历程及理论特点
    2.1 马克思科技批判思想的产生背景与理论源泉
        2.1.1 马克思时代的科学技术背景
        2.1.2 古希腊自然哲学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文化
        2.1.3 卢梭和空想社会主义者对科技的早期批判
        2.1.4 马克思本人的科技知识基础
    2.2 马克思科技批判思想的演进轨迹
        2.2.1 早期人道主义视野中的科技批判思想
        2.2.2 实践唯物主义确立时期的科技批判思想
        2.2.3 思想成熟时期的科技批判思想
    2.3 马克思科技批判思想的主要特点
        2.3.1 实践基础上的批判是马克思科技批判思想的主线
        2.3.2 “现实的人”的自由和解放是马克思科技批判思想的根本宗旨
        2.3.3 体制制度的批判是马克思科技批判思想聚集的主题
        2.3.4 马克思科技批判思想是一种全息式论域的批判性考察
        2.3.5 在批判方式上实现了人本主义批判到社会历史批判的转向
第3章 基于科技本质与价值视域的科技批判
    3.1 科技的本质
        3.1.1 人类最基本的感性活动形式
        3.1.2 人的本质的直接体现
        3.1.3 具有审美和生命维持的双重维度
    3.2 科技的生产力价值
        3.2.1 从理论上阐述生产力里面也包括科学
        3.2.2 技术是一种直接的生产力
        3.2.3 对科技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具体考察
    3.3 科技的解放价值
        3.3.1 科技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居于重要地位
        3.3.2 科技是历史有力的杠杆和最高意义的革命力量
        3.3.3 科技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必要手段
第4章 基于人的异化视域的科技批判
    4.1 关于异化及科技异化
        4.1.1 “异化”的由来
        4.1.2 关于科技异化
    4.2 科技使人的生存状态异化
        4.2.1 延长工作时间与增加劳动强度
        4.2.2 对工人肉体健康的损害
        4.2.3 对妇女劳动和儿童劳动的占有
        4.2.4 工人社会地位的下降与资本家统治地位的加强
    4.3 科技使人的精神状态和道德异化
        4.3.1 劳动自主性丧失下的人的片面化发展
        4.3.2 片面化发展下的人的个性的丧失
        4.3.3 科技的发展与道德败坏并存
第5章 基于自然与生态视域的科技批判
    5.1 马克思的自然范畴
        5.1.1 自然的先在性及人对自然的从属性
        5.1.2 人的技术活动促使人与自然界的相互生成
        5.1.3 人的技术活动促使自然史和人类史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5.2 资本主义科技文明下自然的破坏
        5.2.1 科技活动在不同社会阶段对自然的影响
        5.2.2 资本主义科技文明对外在自然和内在自然的破坏
        5.2.3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源有限性的制约
    5.3 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解
        5.3.1 不以自然规律为依据的科技活动只会带来灾难
        5.3.2 科技活动应当遵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统一
        5.3.3 未来社会中人与自然的和解
第6章 基于社会生产与社会制度视域的科技批判
    6.1 科技与社会生产的双向互动
        6.1.1 对科技依赖社会需求的历史考察
        6.1.2 对科技进步推动社会进步的历史考察
        6.1.3 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方式变迁的历史考察
    6.2 科技与社会制度变迁及世界历史的开创
        6.2.1 科技对社会制度变迁的影响
        6.2.2 科技发展与世界历史的开创
    6.3 科技危机与社会模式
        6.3.1 科技的资本主义应用
        6.3.2 科技与资本的联姻
        6.3.3 科技危机消除路径
        6.3.4 未来社会模式
第7章 马克思科技批判思想的当代发展
    7.1 马克思科技批判思想在西方学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
        7.1.1 西方思想家对马克思批判思想的发展
        7.1.2 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科技批判思想的发展
        7.1.3 马克思科技批判思想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战略内涵
    7.2 当代中国弘扬马克思科技批判精神的逻辑理路
        7.2.1 在对西方科学主义进行反思中弘扬马克思科技批判精神
        7.2.2 在深刻认识当代科技新变化中弘扬马克思科技批判精神
        7.2.3 在深刻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中弘扬马克思科技批判精神
    7.3 以马克思科技批判精神为指导构建当代中国科技批判思想体系
        7.3.1 构建当代中国科技批判思想体系的意义
        7.3.2 建构当代中国科技批判思想体系的原则
结束语
后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及获奖情况

(10)马克思异化思想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国内研究概况
        2.2 国外研究概况
    3.研究方法
    4.论文的主题内容、结构安排和创新点
        4.1 主题内容和结构安排
        4.2 创新与不足
第1章 马克思异化思想概述
    1.1 马克思异化思想的理论渊源
    1.2 马克思异化思想
第2章 马克思异化思想的心路历程
    2.1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本主义劳动异化观
        2.1.1 主要内容
        2.1.2 人本主义劳动异化观解读
    2.2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建立在私有制、分工基础上的异化思想
        2.2.1 立足于人的现实本质
        2.2.2 马克思对异化根源的探析
        2.2.3 异化的消除
        2.2.4 缺乏对经济学的深入剖析
    2.3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及《资本论》中剩余价值学说角度下的资本异化思想
        2.3.1 资本主义下的资本异化的形式
        2.3.2 资本与劳动相异化的现实根源
        2.3.3 分工协作加剧了异化现状
        2.3.4 异化的过渡性
第3章 马克思异化思想的内在逻辑
    3.1 从先验的思辨逻辑到经验的历史逻辑
        3.1.1 先验的思辨逻辑
        3.1.2 经验的历史逻辑
    3.2 以探索唯物史观为主线,对异化问题的研究逐层深入
        3.2.1 由唯心主义到历史唯物主义深入研究
        3.2.2 深入过程中异化概念使用的变化及原因
    3.3 从异化的现实形态到异化的观念形态——三大拜物教
第4章 异化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和意义
    4.1 异化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问题的研究述评
    4.2 异化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
        4.2.1 唯物史观确立之前,异化逻辑不被纳入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
        4.2.2 唯物史观确立之后,异化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居于基础地位之一
    4.3 异化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意义
        4.3.1 从理论上看,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产生巨大影响
        4.3.2 从实践上看,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人的自由发展的时代使命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四、试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解读马克思的劳动异化观(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生态思想及其当代回响[D]. 陶群. 黑龙江大学, 2020(05)
  • [2]青年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观[D]. 袁霖. 湖北大学, 2020(01)
  • [3]关于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几点思考[J]. 合小旭. 汉字文化, 2020(03)
  • [4]劳动的空间分工视域下的空间理论重建 ——多琳·马西的社会空间批判理论研究[D]. 丁乙. 东南大学, 2019(01)
  • [5]马克思的交往异化理论研究[D]. 苗春莹. 河北工业大学, 2019
  • [6]马克思主义视阈下异化演进的资本主义批判:从劳动异化到景观异化[D]. 刘雁霞.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19(01)
  • [7]论马克思的劳动辩证法[D]. 高卓坤. 辽宁大学, 2019(10)
  • [8]卢卡奇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研究[D]. 包红梅. 内蒙古大学, 2018(12)
  • [9]马克思科技批判思想研究[D]. 周晓敏.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2)
  • [10]马克思异化思想探究[D]. 李小琴. 江西师范大学, 2016(03)

标签:;  ;  ;  ;  ;  

试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解读马克思的劳动异化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