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膜覆盖对春玉米光合性能和干物质累积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石艳艳,马志花,吴春花,周永瑾,李荣[1](2022)在《垄作沟覆地膜对旱地马铃薯光合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为探讨垄作沟覆不同地膜对旱地马铃薯光合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于2018—2019年在宁夏南部山区设置垄上覆盖普通塑料地膜,沟内分别覆盖普通塑料地膜(DD)、可降解渗水地膜(DS)和麻纤维地膜(DM),以沟不覆盖为对照(CK),研究其对作物关键生育时期(播后60~120 d)土壤水分、马铃薯功能叶光合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现蕾期(播后60 d)不同覆盖处理可显着提高0~100 cm层土壤贮水量, 2018年以DD处理最高, 2019年以DM处理最高,分别较CK显着提高11.2%和21.6%。马铃薯关键生育时期,除2019年DS处理叶面积指数较CK显着提高外,其他处理间差异均不显着;不同覆盖处理可有效提高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其中在块茎膨大期(播后120 d) DM处理分别较CK显着提高30.0%和23.2%。2年块茎膨大期DD、DM和DS处理块茎干物质累积量平均分别较CK显着提高54.9%、50.0%和22.6%,马铃薯产量平均分别较CK增产13.2%、14.1%和5.2%,平均净收入分别增收16.3%、14.6%和4.0%,而DS处理马铃薯产量和净收益与CK相比差异均不显着。相关分析发现,土壤水分和净光合速率是影响马铃薯产量形成的主要因素。垄作沟覆普通塑料地膜(DD)与垄作沟覆麻纤维地膜(DM)处理均可改善现蕾期土壤水分,从而促进马铃薯光合和产量的提高。因此,垄作沟覆麻纤维地膜与垄作沟覆普通塑料地膜的增产增收效果相当,具有部分替代普通塑料地膜的优势。
冷旭[2](2021)在《干旱区生物降解地膜覆盖玉米农田追施氮肥制度研究》文中提出地膜覆盖和氮肥的施用已成为干旱地区的重要农业模式,但以农膜残留和氮渗漏为主的农业面源污染已被广泛关注。本文针对农膜残留和氮渗漏为主的面源污染问题,在农田尺度上研究了不同地膜覆盖和不同追施氮肥量对玉米生长、土壤氮素迁移、氮肥生产效率的影响,并基于DNDC模型(Denitrification-Decomposition)对玉米生长和土壤氮环境变化过程进行模拟,通过线性+平台模型对不同追施氮肥制度进行优化,同时采用改进的TOPSIS方法对综合效益进行了评价,提出了干旱区生物降解地膜覆盖玉米农田适宜追施氮肥制度,为河套灌区及类似的干旱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生物降解地膜推广及氮肥高效利用提供了理论支撑。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覆膜处理硝态氮含量和氮淋失量均明显大于无膜处理。而生物降解地膜(BM280)仅在玉米生长后期随地膜大面积降解,与塑料地膜覆盖处理的土壤氮素迁移差异增大;同时随追施氮肥增加,硝态氮含量与氮淋失量均呈线性增加。(2)覆膜和施肥处理均可明显促进作物生长,而BM280与PM280处理相比无明显差异,且追施氮肥量大于220 kg·hm-2后,作物生长发育没有明显变化。(3)DNDC模型对0~50 cm硝态氮含量、氮素淋失、玉米吸氮量、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累积量和产量模拟的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2,一致性指数(EF)均大于0.81,标准均方根误差(NRMSE)均小于20%。(4)基于DNDC模型和改进的TOPSIS方法,考虑了产量、氮淋失量、残膜量、氮肥利用率和净收益5个因素,对不同地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为:塑料地膜>生物降解地膜>连续10年覆盖塑料地膜>无地膜覆盖>连续52年覆盖塑料地膜。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下追施氮肥175~200 kg·hm-2是干旱地区最合理的覆膜追肥制度。
郑静[3](2021)在《农田覆盖、种植密度和施氮对夏玉米水氮利用影响机理及其增产减排效应研究》文中指出西北黄土旱塬区年内降雨分配不均、氮素资源利用效率不高,提高雨水资源利用率、降低氮肥施用对促进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半湿润易旱典型区(陕西杨凌)进行,以夏玉米为研究对象,研究农田覆盖方式(NM:平作无覆盖;SM:平作秸秆覆盖;RP:垄覆地膜沟无覆盖)和种植密度(LD:4.5万株/ha、MD:6.7万株/ha、HD:9万株/ha)对玉米生长、生理、产量、冠层截留再分配以及水氮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探索覆盖方式(NM、SM和RP)和施氮(U1:100 kg N/ha、U2:200 kg N/ha、U3:300 kg N/ha)以及施氮类型(U:尿素、U+CRU:尿素配比缓释肥、U+DMPP:尿素配施硝化抑制剂、U+NBPT:尿素配施脲酶抑制剂)作用下的玉米水氮高效利用机理及增产减排效应。论文通过5年大田试验,取得以下研究结果:(1)揭示了不同覆盖、密度和施氮对土壤温度和水分的影响土壤温度差异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且土壤温度差异在早期较后期大,覆盖方式显着影响土壤温度,秸秆覆盖下土壤温度较低,但对玉米生长无抑制作用,垄膜沟播土壤温度较高,从而有利于玉米早期生长。农田管理措施主要影响了0-120 cm土层的土壤贮水量,对120-20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影响较小。在玉米早期阶段,秸秆覆盖或垄膜沟播有保蓄水分的作用,在抽雄以后,土壤贮水因不同年份、不同土壤水分状况和生长状况而呈现不同的趋势。种植密度增加,土壤贮水量减小,在干旱年2016年更为明显;施氮对土壤贮水量无显着影响。(2)明确了不同覆盖、密度和施氮对玉米生长生理、籽粒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农田覆盖有利于提高旱作玉米生长、生理各指标,SM和RP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干旱年2016年;不同覆盖下RP产量最高,较NM和SM平均提高15.6%和29.5%,在平水年(2017年)和丰水年(2018和2019年),SM和RP处理间差异不显着。中、高密度株高和群体LAI优势明显,而茎粗、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随密度增加减小;地上部干物质量和籽粒产量均在中密度处理最高。施氮能显着促进玉米生长,施用高效氮肥能不同程度地提高生长(理)各指标。总的而言,RP+U3处理平均产量最高(9183.2 kg/ha),但200 kg N/ha下,SM+CRU、SM+DMPP、RP+CRU、RP+DMPP产量与其无显着差异。SM净收益(1141.6 USD/ha)与RP相当(1253.9 USD/ha);随施氮量增加净收益增幅减小;各施氮类型净收益表现为U+DMPP>U+NBPT>U>U+CRU。(3)探明了夏玉米水分利用过程及不同种植模式对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降雨各分量与总降雨量、降雨强度呈正相关关系,茎秆流率、冠层截留率随LAI增加而增加,穿透雨率随LAI增加而减小。覆盖能促进叶面积的生长,减小穿透雨率,增加茎秆流率和冠层截留率。种植密度对群体叶面积占主导地位,穿透雨率随密度的增大而减小,茎秆流率和冠层截留率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加。土壤覆盖能在不显着改变冠下雨量输入的条件下降低了土壤水分的蒸发消耗。不同覆盖方式下季节蒸散量(ET)无明显变化趋势,但SM和RP显着提高了蒸腾比(Tp/ET),从而显着提高水分利用效率(WUE)(6.0%-51.6%、5.7%-300.0%)。中等种植密度下WUE值最高;就不同施氮来看,与U1相比,U2和U3处理WUE平均提高15.1%、14.8%;U+CRU、U+DMPP和U+NBPT下的WUE较U处理平均提高8.1%、8.4%、5.2%。(4)阐明了不同覆盖、密度和施氮对氮素残留与氮利用效率的影响NO3--N、NH4+-N和土壤总N素累积主要受施氮的影响,随施氮量的增加显着增加;U+DMPP显着降低了土壤NO3--N含量,U+NBPT显着降低了土壤NH4+-N含量。SM、RP促进氮素吸收效率(NUPE)(1.5%-9.0%、7.7%-12.6%)和氮肥偏生产力(PFP)(4.6%-46.7%、7.1%-282.2%)。NUPE、PFP均在中密度最高。就不同施氮来看,与U1相比,U2和U3处理NUPE和PFP平均降低35.6%、52.0%和44.0%、60.8%;与U相比,U+CRU、U+DMPP和U+NBPT下的WUE平均提高8.1%、8.4%、5.2%,NUPE平均提高5.0%、5.0%、3.1%,PFP平均提高6.6%、6.5%、4.2%,三者间无显着差异。(5)探索了不同覆盖和施氮对土壤NH3挥发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土壤覆盖对NH3挥发和CH4吸收无显着影响,RP显着增加了CO2排放量,而SM下CO2排放量与NM无显着差异。季节N2O排放在SM下普遍降低,在RP下增加。全球增温潜势(GWP)和温室气体强度(GHGI)在RP下显着升高(平均增加45.0%、29.8%),而在SM下降低(平均降低22.2%、27.8%)。施氮量对CO2和CH4排放影响不大,但显着增加了N2O排放。与U1相比,U2处理GWP、GHGI增加100.1%、79.4%,U3处理增加200.3%、155.2%。U+NBPT显着减小NH3挥发,U+DMPP能显着减小N2O排放。施氮类型对CO2排放影响不大,U+DMPP和U+NBPT对CH4的吸收有抑制作用,但U+CRU对CH4的影响不一致。总的而言,U+DMPP处理下,各施氮类型间GWP和GHGI均最小(平均为203.3 kg CO2-eq、22.9 kg CO2-eq t-1 yield)。基于多种评价方法综合分析了玉米生长、生理、水氮利用效率、产量和经济效益、温室气体排放等指标。结果表明,中密度种植在不同降雨年型都能获得最高的综合产量,垄膜沟播的稳产效果综合排名第一,秸秆覆盖的产量效应在2017年和2018/2019两个丰水年与RP无显着差异;RP+中等施氮量配施DMPP排名位居首位。在适宜密度播种的基础上,将环境效益纳入综合分析,在不明显降低作物生长的条件下,小麦秸秆覆盖SM、施氮量200 kg/ha配施硝化抑制剂DMPP能达到产量、经济和环境效益三方面最佳的效果,对黄土旱塬地区旱作夏玉米水氮高效利用及减排具有指导意义。
历艳璐[4](2021)在《冷凉区不同地膜覆盖玉米物质生产与光合特性的研究》文中提出为了明确吉林省东部低温冷凉区不同地膜覆盖玉米物质生产与光合特性的变化规律,揭示地膜覆盖增产的生理机制。于2018-2019年在吉林省安图县松江镇南道村进行田间试验,以早熟玉米品种隆平702和中早熟玉米品种大德216为试验材料,2018年设置早熟品种+可降解透明地膜覆盖(L1)、早熟品种+不可降解透明地膜覆盖(L2)、早熟品种+不可降解黑膜覆盖(L3)、早熟品种+无膜覆盖(LCK)四个处理。2019年在2018年四个处理基础上增加了中早熟品种+可降解透明地膜覆盖(D1)、中早熟品种+不可降解透明地膜覆盖(D2)、中早熟品种+不可降解黑膜覆盖(D3)、中早熟品种+无膜覆盖(DCK)四个处理。研究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干物质累积、干物质分配及运转、氮素累积、光合相关参数及光合酶活性变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覆膜处理下产量均表现为可降解透明地膜覆盖>不可降解透明地膜覆盖>不可降解黑膜地膜覆盖>无膜,两个品种三种覆膜处理条件下的产量均显着高于不覆膜对照组,两个品种不同地膜覆盖条件下产量均表现为透明膜覆盖的产量显着高于黑膜覆盖。L1、L2、L3两年的平均产量较LCK提高20.35%,D1、D2、D3的平均产量较DCK提高28.80%。百粒重是产量构成的重要因素,不同处理的百粒重大小表现与产量一致。2.成熟期整株干物质积累量两个品种均表现为可降解透明地膜覆盖>不可降透明解地膜覆盖>不可降解黑膜地膜覆盖>无膜,D1、D2、D3整株干物质分别较DCK提高24.2%、22.3%、19%,其中透明膜的整株干物质重显着高于黑膜。花后干物质积累、干物质转移量、干物质运转率、干物质转移对籽粒贡献率两个品种均表现为覆膜处理高于无膜处理。在成熟期籽粒的氮素累积与整株氮素累积量表现一致,各器官氮素累积分配比例表现为籽粒>叶>茎>鞘>雄穗。3.不同覆膜处理均能提高玉米植株的叶面积指数与叶片的叶绿素SPAD值。在玉米整个生育期净光合速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播种后90天达最大。不同品种的净光合速率在不同时间均表现为覆膜处理下的净光合速率均显着高于无膜。覆膜可以增加两个品种的叶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降低叶片胞间CO2浓度。光合酶活性在各时期均表现为可降解透明膜地膜覆盖>不可降解透明地膜覆盖>不可降解黑膜地膜覆盖>无膜。覆膜可以有效通过增加玉米植株的叶面积指数、叶绿素SPAD值与光合酶活性来增强玉米叶片的光合能力。4.相关性表明:产量与各时间段的玉米干物质积累氮素累积、氮素累积、叶绿素SPAD值、叶片净光合速率、Rubp羧化酶活性均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在玉米生育前期玉米干物质积累、氮素累积、叶片叶绿素SPAD值之间均呈极显着相关。综上,透明地膜覆膜栽培可以增加玉米叶面积指数、叶绿素SPAD值与光合酶活性,进而提高玉米叶片光合能力,增加玉米的物质积累与氮素累积,达到增产的效果。透明覆膜栽培可以有效改善冷凉区积温不足、生育期偏低只能种植早熟品种的局限性,拓宽品种选择范围。可降解透明地膜覆盖配置中早熟品种为冷凉区玉米最佳抗逆丰产栽培模式。
赵晓[5](2021)在《种植模式与氮肥类型对冬小麦生长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半湿润易旱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区。降水四季分配不均、水资源短缺和较低的氮素利用效率引起的面源污染等问题,严重制约该地区的农业发展。覆盖地膜与施加缓释氮肥是现代农业生产的重要农业技术措施。然而,目前种植模式(尤其是不同地膜颜色)与氮肥类型结合时,水、热、肥的耦合关系对冬小麦生产的影响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筛选出适宜的种植模式与氮肥类型的组合,改善土壤水、热、肥状况,提高冬小麦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试验为裂区设计,以“小偃22号”冬小麦品种作为供试作物,于2018年10月~2019年6月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农业水土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灌溉试验站进行。试验主区为种植模式:平作不覆膜,垄覆白膜,垄覆黑膜;副区为氮肥类型:不施氮肥,缓释氮肥,普通氮肥,共9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1)在垄覆黑膜的种植模式下选择不施氮肥,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0~200 cm土层的土壤贮水量,与土壤贮水量最低的平作不覆膜+缓释氮肥处理相比提高了4.02~25.21%(18.59~73.74 mm)。垄膜沟播处理在苗期到灌浆期的土壤温度比平作不覆膜处理相比提高了0.43~2.12℃。其中,在苗期,垄覆白膜处理在5~25 cm深度处的平均土壤温度比垄覆黑膜处理提高了0.40℃;在拔节期到灌浆期,垄覆黑膜处理在5~25cm深度处的平均土壤温度比垄覆白膜处理提高了0.34~1.03℃。(2)垄覆白膜+普通氮肥处理有效提高了冬小麦苗期的株高、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PSⅡ最大光量子效率、PSⅡ潜在活性和光化学淬灭参数(q L)。冬小麦拔节后,垄覆黑膜+缓释氮肥处理的上述指标开始占据优势,有效促进了冬小麦拔节后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对冬小麦产量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冬小麦全生育期平作不覆膜+不施氮肥处理的非光化学淬灭参数(NPQ)平均值最高,叶片光能转换效率和光合电子传递效率低,不利于冬小麦的干物质累积和产量形成。(3)冬小麦苗期,垄覆白膜处理的土壤水、热状况以及普通氮肥的速效溶解特性增加了有效分蘖数,使其拥有更高的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垄覆黑膜+缓释氮肥处理成熟期的干物质累积量、千粒重、每穗粒数和产量最高,分别比最低的平作不覆膜+不施氮肥处理提高了72.67%(6580.73 kg/hm2)、36.61%(12.87 g)、26.67%(9.33粒)、87.02%(3955.04 kg/hm2)。(4)垄覆黑膜处理可以有效减少冬小麦的土壤贮水消耗量,增加对降雨的吸收和利用。垄覆黑膜+缓释氮肥处理的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显着高于其他处理,可以视为适合半湿润易旱区冬小麦高产、水氮利用率高的种植模式与氮肥类型互作组合。本研究结论对于半湿润易旱区冬小麦降雨高效利用,完善垄膜沟播技术和充分发挥缓释氮肥的效果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杨佳豪[6](2021)在《西北旱区地膜覆盖下玉米缓释肥料的应用效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北地区光热条件丰富,但水资源短缺和土壤养分含量低的状况突出,当地通过覆膜栽培模式保水,但增大了后期追肥难度,因此多为基肥过量施入,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还造成了污染环境。为了研究黑色地膜在西北地区的应用效果以及解决西北地区的突出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本研究以春玉米为研究对象,在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山西省和青海省四省展开了田间试验,试验共设置八个处理:不施氮处理(N0)、农户传统模式处理(N250)、减氮20%处理(N200)、减氮20%并配施1%硝化抑制剂DMPP(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处理、减氮20%并配施5%硝化抑制剂DCD(双氰胺)处理、减氮20%并配施1%脲酶抑制剂NBPT(正丁基硫代磷酰三胺)处理、减氮20%并配施硫包膜尿素处理(70%尿素+30%硫包膜尿素)、减氮20%并配施树脂包膜尿素处理(70%尿素+30%树脂包膜尿素)。探究在覆膜栽培模式下采用黑、白地膜和减氮20%并配施缓释氮肥对春玉米籽粒产量、地上部干物质量、植株含氮量、氮素作用效果和土壤硝态氮分布的影响,筛选出适合西北旱作区四省的氮肥品种、用量和地膜颜色,为实现西北四省春玉米的减氮节肥、高效环保提供技术和理论支撑。本试验的研究成果如下:1、在西北四省覆膜栽培下使用黑、白地膜对春玉米的产量有影响,在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青海省三省使用白色地膜效果较好,山西省使用黑色地膜较好。在减氮20%条件下配施缓释氮肥可以提高春玉米籽粒产量和产量构成要素,2018年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山西省和青海省产量最高的处理分别是DCD(硝化抑制剂,双氰胺)、NBPT(脲酶抑制剂,正丁基硫代磷酰三胺)、DCD、NBPT,分别为12739kg·hm-2、16922kg·hm-2、14676kg·hm-2、11666kg·hm-2、较农户模式分别增产4.7%、6.5%、3.1%、12.5%,分别增加经济效益816.6¥·hm-2、2082.2¥·hm-2、571.5¥·hm-2、2589.5¥·hm-2。2019年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山西省和青海省在各自较佳地膜类型下最高处理分别是DCD、NBPT、RCN(树脂包衣尿素)、DCD,分别为10211.3kg·hm-2、10583.8kg·hm-2、12297.8kg·hm-2、7481.3kg·hm-2,较农户模式分别增产10.4%、21.3%、9.7%、22.8%,分别增加经济效益1671.5¥·hm-2、3775.7¥·hm-2、475.9¥·hm-2、2515.5¥·hm-2。2、在西北旱作区四省使用黑色和白色地膜覆盖栽培,两者间春玉米地上部干物质量无较大差异。但是在减少20%尿素用量并添加缓释氮肥的处理可以使春玉米地上部干重明显提高。2018年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山西省和青海省四省分别以DCD、NBPT、DCD、NBPT处理效果最佳。2019年白膜覆膜分别以DCD、NBPT、NBPT、DCD处理最高,黑膜覆膜分别以DMPP、DMPP、RCN、DCD处理效果最佳。3、在西北四省覆膜栽培模式下使用黑、白地膜对春玉米籽粒含氮量的影响无显着差异。减氮20%并配施缓释氮肥可以提高春玉米籽粒含氮量,且差异显着(p<0.05),而且还会使春玉米对氮素的利用效率得到极大地提升。4、在西北四省覆膜栽培模式下使用黑、白地膜对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差异不显着。减氮并配施缓释氮肥可以显着降低0-100cm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2018年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山西省和青海省四省籽粒产量最高处理收获期土壤0-20cm硝态氮含量较N250处理分别降低了38.3%、44.3%、27.7%和13.13%。2019年西北四省白膜覆膜下籽粒产量最高处理收获期土壤0-20cm硝态氮含量较N250处理分别降低了33.9%、9.72%、85.1%、9.8%,黑膜覆膜下籽粒产量最高处理收获期土壤0-20cm硝态氮含量较N250处理分别降低了39.65%、32.7%、20.1%、42.9%。5、综上所述,在西北旱作区覆膜栽培模式下采用黑、白地膜和缓释氮肥均可以提高春玉米产量、植株地上部干重、籽粒中氮素含量和氮素吸收利用效率,显着降低春玉米收获期土壤硝态氮含量。本研究建议在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青海省三省使用白色地膜覆盖,山西省使用黑色地膜覆盖,基于此分别配施DCD、NBPT、DCD和RCN缓释氮肥处理,以达到西北旱作区春玉米减氮、增效、高产和绿色的目的。
朱利叶[7](2020)在《河北平原不同种植制度及全田地膜覆盖小麦、玉米周年产量与资源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河北平原是我国地下水匮乏最严重的农业生产区,粮食生产与水资源高耗矛盾日益突显。与此同时,全球变暖而导致的暖干化现象日益加重,随着温度上升降雨量日趋降低。传统两熟种植获得高产稳产需要消耗大量水资源。为缓解水资源高耗压力,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维持较高产量,探寻新式种植模式至关重要。本研究比较分析了一年两熟、两年三熟与一年一熟在地膜覆盖与节水灌溉种植模式下,小麦-玉米产量形成、周年水、热资源利用效率、经济收益和对环境的影响,以期为河北平原减少地下水消耗和实现农业可持续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结果如下:在一个轮作周期四种种植模式下,总产量以一年两熟最高,两年三熟与一年一熟分别较一年两熟减产6.2%~26.9%和33.8%~47.5%。同一种植制度下,增加灌水量有利于产量提升;而在灌水条件下,覆膜增产优势高于露地,尤其是在玉米生产中。雨养种植冬小麦、春玉米容易受干旱影响而减产。生育前期遭受干旱,即使灌浆期降雨充足亦无法弥补穗粒数与有效穗数减少所造成的产量损失。通过对不同种植制度小麦、玉米耗水分析,改变种植制度、减少灌溉量、增加地膜覆盖均降低了灌溉用水。两年三熟与一年一熟减少小麦种植次数,周期内总耗水量显着低于一年两熟。相同制度下实施节水灌溉与地膜覆盖,轮作周期耗水量较常规种植在一年两熟、两年三熟与一年一熟下分别减少18.9%~28.8%、18.1%~27.4%、5.0%~17.9%,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升 8.8%~39.5%、14.7%~30.6%、2.8%~23.1%。覆膜节水灌溉模式下,冬小麦、春玉米生育期仅灌溉一次水,但地膜的蓄水保水能保证关键生育期有足够的水分使用,达到增产节水的目的。此外,通过地膜覆盖玉米收获后土壤水量得到有效保蓄,实现了“秋储春用”达到了“覆膜保墒”的效果。一年两熟露地常规种植,休耕期仅数天,周期有效积温累积量占全周期总积温量的97.7%。两年三熟与一年一熟周期内有效积温量的分别占总累积量的67.9%~72.4%、41.8%~46.2%。地膜覆盖与雨养种植缩短了小麦、玉米生育期,在干旱年份,雨养小麦生育期缩短9~14d,覆膜春玉米生育期缩短5~15d。而对于夏玉米而言,生育期长短一致,但地膜增加了夏玉米灌浆持续期。生育期的缩短减少了冬小麦、春玉米生育期内的有效积温,但增加了有效积温利用效率。雨养模式产量降低,其有效积温利用率低于灌水处理,而覆膜节水灌溉促进了产量提升,增加了有效积温利用效率,能充分利用周期内热量资源。地膜覆盖提高了小麦、玉米花前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累积。花后叶面积指数衰减、干物质累积与补灌有关。补灌增加可减缓LAI衰减,维持较高的相对叶绿素含量,增加叶片光合特性,促进花后干物质累积。花前营养器官干物质向籽粒转运受开花期干旱影响较大。在干旱年份,覆膜与露地雨养种植可促进小麦花前营养器官干物质向籽粒转移,而玉米在吐丝期间遭遇干旱影响,不利于花前营养器官干物质向籽粒转运。通过对经济收益进行分析,一年两熟覆膜与常规种植经济效益高于其他处理,而露地下雨养种植小麦产量降低导致其经济收益低于两年三熟(除覆膜雨养),一年一熟经济效益最低。与一年两熟和一年一熟相比,两年三熟植模式产投比最高。能值分析结果表明,一年两熟常规种植单位能量能值最高,所产生的环境负荷潜力率以一年一熟覆膜节水灌溉最高,能值可持续指数露地高于覆膜,且两年三熟露地种植最高。一个轮作周期结束一年两熟对环境影响高于两年三熟与一年一熟,分别增加26.6%~27.2%、53.4%~54.9%,其中一年两熟常规种植对环境的影响最高。基于以上内容,本文结论为在各种植制度中覆膜下节水灌溉与雨养旱作、露地雨养旱作均能减少耗水,增加水分利用效率。一年两熟和两年三熟有较高的产量优势与经济效益。通过增加地膜覆盖与减少灌溉来替代一年两熟常规种植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徐鹏飞[8](2020)在《土下地膜覆盖和灌水对春玉米产量形成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针对河北省地下水压采区水资源的严重亏缺,地下水压采区春播玉米如何高效用水的问题,于2017年10月10日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深州旱作节水农业试验站实施土下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2018年进行田间试验,以先玉335为试验材料,试验在大口期灌水75mm(W)和雨养旱作(R)两种水分条件下,设置土下无孔地膜覆盖(PM)、有孔土下地膜覆盖(P0M)、玉米秸秆覆盖(SM)、常规露地对照(NP)等处理。研究了秋季实施不同覆盖方式对地下水压采区农田的节水效果和玉米产量形成的作用,旨在为该地区稳定粮食产量与农田节水并重探索一种科学合理的栽培模式。研究结果表明:一,通过秋季覆盖可有效的降低土壤的无效蒸发,蓄存非生长季的降雨,达到秋水春用的目的。雨养旱作条件下,生育期内土下无孔地膜覆盖(PM)、有孔土下地膜覆盖(P0M)和玉米秸秆覆盖(SM)分别比常规露地(NP)少耗水70.6mm、67.8mm和36.4mm,灌水条件下的结果与雨养旱作条件下相似,同时因产量的提高与减少耗水的协同作用,地膜覆盖比常规露地WUE提高41.0%~50.5%、秸秆覆盖提高12.0%。覆盖还能显着降低非生长季的蒸发耗水,使得土下无孔地膜覆盖(PM)、有孔土下地膜覆盖(P0M)和玉米秸秆覆盖(SM)播种时0-2m 土层贮水比常规露地增加45.8mm、62.3mm和56.2mm,因而土下地膜覆盖可减少玉米农田周年耗水126.3~148.2mm、WUE提高了 54.6%~66.7%,秸秆覆盖减少周年耗水76.2~77.9mm,WUE提高了 18.4%~19.1%。在灌水条件下,相同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和在灌水与雨养两种条件之间差异不显着。二,地膜覆盖促进了春玉米的生长发育,优化了群体结构。在雨养旱作条件下,土下无孔地膜覆盖(PM)和有孔土下地膜覆盖(P0M)吐丝期叶面积指数分别较露地常规(NP)提高21.5%和18.2%;群体总光合势分别提高22.6%和18.2%;穗位叶SPAD值分别提高8.0%和7.2%。灌水条件下各处理大口期叶面积指数较雨养条件下分别提高了 4.8%~11.8%;吐丝后群体光合势提高2.5%~9.4%;穗位叶SPAD值提高1.9%~4.6%。地膜覆盖通过促进玉米的生长发育,提高了干物质的积累。雨养旱作条件下,土下无孔地膜覆盖(PM)和有孔土下地膜覆盖(P0M)收获期干物质分别较常规露地(NP)高出37.7g(13.2%)和 25.5g(8.9%),株高提高 40.9cm(18.04%)和 48.8cm(21.55%)。三,地膜覆盖可显着提高春玉米吐丝期和收获期单株养分积累量,通过灌水可增加单株养分积累量。雨养旱作条件下,土下无孔地膜覆盖(PM)和有孔土下地膜覆盖(P0M)吐丝期单株氮素累积量分别较常规露地提高25.2%和22.6%,单株磷素累积量分别较常规露地(NP)提高19.8%和20.8%,单株钾素累积量分别较常规露地(NP)提高11.5%和13.7%;收获期单株氮素累积量较常规露地(NP)提高23.5%和21.8%,单株磷素积累量分别较常规露地(NP)提高了 37.8%和40.0%,单株钾素积累量提高10.5%和1 1.3%;灌水条件下结果与雨养旱作条件下相似。四,地膜覆盖可显着提高穗粒数和千粒重,进而增加产量。在灌水条件下,地膜覆盖穗粒数较玉米秸秆覆盖(SM)和常规露地(NP)提高6.8%~9.2%和5.6%~7.9%,千粒重提高8.0%~11.5%和10.8%~11.5%导致产量提高15.7%~24.4%和20.0%~29.0%;雨养旱作条件下地膜覆盖产量较灌水条件下玉米秸秆覆盖(SM)和常规露地(NP)提高6.8%~13.2%和10.8%~17.4%,其生育前期的保水、蓄水及生育中后期的供水发挥着重要作用;雨养旱作条件下玉米秸秆覆盖(SM)和常规露地(NP)千粒重差异显着,但常规露地穗粒数高于玉米秸秆覆盖,结果其产量差异不显着,灌水条件下玉米秸秆覆盖和常规露地结果与之一样。
王筱惠[9](2020)在《种植密度和膜下滴灌对春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本试验通过种植密度和膜下滴灌等技术措施的优化组合,探讨以种植密度和膜下滴灌为主要调控手段的不同栽培管理模式,以明确增产效应和机理,对于进一步提高群体产量、缩小产量和资源效率差距有重要意义。试验以玉米品种恒单188为试验材料。试验共设五个处理,分别为T1:滴灌+覆膜+6万株/公顷;T2:滴灌+覆膜+7.5万株/公顷;T3:滴灌+不覆膜+6万株/公顷;T4:滴灌+不覆膜+7.5万株/公顷;CK:坐水种+不覆膜+6万株/公顷。研究了种植密度和膜下滴灌对春玉米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光合日变化、叶片荧光参数、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一天时间里,CK、T1和T3处理的净光合速率会比T2和T4处理更晚达到峰值。在同一时期,玉米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均是T1处理最好。2、覆膜能有效提高植株的光化学活性;与覆膜滴灌相比,无膜滴灌光系统Ⅱ反应中心活性低,受到的胁迫更严重。随着密度增加,抑制了电子传递的过程;光系统Ⅱ吸收的光能用于荧光和热耗散的部分逐渐增加,而用于光化学反应的部分逐渐减少,光合活性降低。3、种植密度越大,群体内部竞争越激烈,雌穗受到的抑制程度更大,结果导致雌穗占干物质比例表现为T1和T3处理高于T2和T4处理,种植密度为6万株/公顷时,T1处理的干物质积累量最高。4、相同密度下,穗重、穗长、穗粗、单位面积内穗数、穗粒数和百粒重均表现为T1和T2处理高于T3和T4处理;株高、穗位高、穗位系数和秃尖长均表现为T3和T4处理高于T1和T2处理。不同密度膜下滴灌时,株高、穗位高和籽粒穗行数与种植密度呈正相关关系;穗重、穗长、穗粗、秃尖长、穗位系数、籽粒行粒数、穗粒数和百粒重均与种植密度呈负相关关系。综合所有数据,在膜下滴灌模式下,T1和T2处理均高于T3和T4处理;在密度为7.5万株/公顷膜下滴灌处理下,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T2处理分别较CK、T1、T3和T4增产87.34%、17.64%、25.83%和18.10%)。
张旭东[10](2019)在《覆膜种植和施肥对半干旱地区资源高效利用及玉米生产持续性的影响机制》文中认为黄土高原是典型的半干旱地区,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一直以来,有限和高变异的降水威胁着该地区作物生产的持续性,常常导致粮食产量下降,甚至生产失败。同时,该地区春秋季的低温和养分管理不科学也限制着作物的生长和发育,进一步加剧了干旱对农田生产的胁迫。人口压力、社会发展及生态环境安全对我国粮食生产高效可持续的需要日趋迫切,如何促进半干旱地区水、热、光、养生产资源协同高效利用,实现农田的持续生产是黄土高原地区旱作农业面临的重要研究问题。针对黄土高原地区有效水分、热量和养分因素对农田生产的共同限制性及其驱动的作物生产力不确定性,本研究于2014-2017年在宁夏南部山区开展了连续4年大田试验。研究设置:1)三种不同覆膜种植方式(沟垄全覆膜RFF、沟垄半覆膜RFH和平作半覆膜FH,以平作不覆膜FN为对照),和2)沟垄全覆膜种植RFF和沟垄半覆膜种植RFH下5个施肥水平(N 0+P2O5 0 kg ha-1,CK;N 117+P2O5 59 kg ha-1,L;N 173+P2O587 kg ha-1,M;N 229+P2O5 115 kg ha-1,H;N 285+P2O5 143 kg ha-1,SH)两项大田试验,分析了覆膜种植方式和施肥量对土壤温度和水分、玉米生长发育和光合特性、植株养分含量和吸收量、籽粒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探讨了覆膜种植提高水、热、光、养资源协同利用的土壤水温驱动机制和施肥量对覆膜种植水、养资源利用和生产力可持续的影响机制。研究可为了解作物水热生理响应、作物建模、完善覆膜种植技术、农业区划和水肥优化匹配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覆膜种植驱动的土壤热响应特征和玉米的生长发育覆膜种植提高了10 cm处土壤温度,RFF、RFH和FH玉米生育期日平均温度较对照FN分别提高了2.9℃、1.9℃和FH 1.5℃。随玉米生长覆膜种植增温幅度呈降低趋势,在苗期、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分别提高2.4℃、2.3℃和1.8℃。覆膜种植在夜间(20:00-08:00)的保温效果强于白天(08:00-20:00)的升温效果,引起昼夜温差降低0.7-1.3℃,缓和了土壤温度的骤变,以RFF最强,FH次之,RFH最弱。统计土壤温度和气温数据,分析发现覆膜种植在低气温区间5-10℃表现最强的增温能力,增温幅度达2.5℃,同时提高了土壤温度在20-25℃区间的分布频次,降低了在5-20℃区间的分布频次,改善了玉米生长土壤热环境。覆膜种植通过提高土壤温度加速了玉米的生长发育,缩短了其生育期2-17天,并使出苗(VE)、拔节(V6)和吐丝(R1)分别提前2.5-6天、4-10天和4-13天,提前和缩短能力依次为RFF>FH>RFH。覆膜种植缩短了玉米营养生长期(8-13天),但相改善了生殖生长期,其中RFF缩短3.5天,FH缩短2天,RFH延长2天。(2)覆膜种植驱动玉米高效光合的土壤水分时空动态变化策略覆膜种植显着改善了土壤水分状况,驱动了高效的水分利用策略—土壤时空湿干交替行为。时间角度,覆膜种植土壤在播后0-50天、50-130天和130-160天较不覆膜种植分别呈相对湿润、干燥和湿润的交替变化趋势;空间角度,覆膜种植于播后50-130天在0-20 cm、20-120 cm和120-200 cm土层较不覆膜种植分别呈现土壤相对湿润、干燥和湿润的交替变化趋势。相对于半覆膜RFH(中湿-微干-微湿)和FH(微湿-强干-微干),全覆膜RFF随玉米生长土壤呈强湿(土壤含水量SWC提高0-2.0%)-中干(SWC降低0.4-1.5%)-微湿(SWC提高0-0.9%)变化趋势,表现更强的水分平衡能力。虽然覆膜种植降低了水分敏感期土壤平均湿度,但驱动了水分定向运动与作物生长生理相匹配,维持了作物水分敏感期关键的浅层土壤水分,显着提高了玉米净光合速率12.4-52.9%、蒸腾速率12.6-59.2%、气孔导度17.9-120.5%,以及叶面积生长和干物质累积。(3)覆膜种植对水、热、光、养资源的协同利用机制和玉米生产力的影响覆膜种植改善了水分耗散结构,提高了作物捕获热、光、养资源的总量,光合有效辐射截获量提高6.3-11.8%、土壤有效积温增加129-389℃d,氮吸收量提高8.8-21.7%,资源捕获能力以RFF最强,RFH和FH次之。覆膜种植通过驱动积极的土壤热响应为玉米营造优良的生长热环境,在提高水分有效性的基础上进一步驱动了高效的水分利用策略,提高了土壤水分与作物需水匹配度。受热效应影响覆膜种植缩短了玉米的营养生长期但维持(甚至延长)了相当的生殖生长期,改善了玉米物候,促进了水、热、光、养资源向玉米生殖生长中心富集,驱动半干旱研究地区资源的获取和优化配置,以及资源转化为生物材料(尤其是籽粒)的过程。与RFH、FH和FN相比,RFF籽粒产量分别提高24.6%、20.4%和42.7%;水分利用效率(WUEGY)分别提高24.0%、21.7%和42.5%;热量利用效率(TUEGY)分别提高15.0%、12.0和20.2%;光能利用效率(RUEGY)分别提高19.7%、15.6%和34.8%;养分利用效率(NUE)分别提高17.4%、12.7%和26.5%;经济收益分别提高69.0%、50.0%和1.5倍。(4)RFF和RFH覆膜种植下施肥量对玉米生长发育和水肥吸收的影响RFF较RFH加速了玉米生长,玉米生育期平均缩短17天。两种种植方式下,施肥延长了玉米生育期(主要是生殖生长期),在L、M、H和SH下分别延长了9天、11天、14天和15天,同时显着改善了玉米光合作用,促进了玉米株高、叶面积生长和干物质,但超过H水平后再提高施肥量则不再显着改善。施肥主导了年际间的光合特性差异,可能使限制玉米光合作用的因素逐渐由气孔导度因素向气孔密度和质量因素转移。四年平均,RFF玉米生育期蒸散量(ET)较RFH平均提高8 mm,低于在休闲期蓄墒量增加值15.7 mm,表现相对高的水分平衡能力。施肥显着增强了玉米对水分的吸收,随施肥水平提高ET平均由CK水平的433.3 mm逐渐提高到最高H水平的479.0mm,较生育期平均降水404.8 mm高出28.5-74.2mm。然而,休闲期土壤蓄水量仅32.9-51.2 mm,难以平衡ET和降水之间的差异,导致水分失衡,土壤含水量逐渐下降,并随着施肥的增加而加剧。与RFH相比,RFF植株氮磷吸收总量显着提高而养分含量呈降低趋势,平均降幅为氮9.8%和磷6.9%,但均降幅随施肥水平提高逐渐减小。施肥显着改善了RFF和RFH下植株氮磷养分的含量并提高了氮收总量1.0-2.4倍,磷吸收量0.6-1.3倍,在SH施肥水平达最高,但与H水平无显着差异。提高施肥量会逐渐降低氮磷收获指数。(5)RFF和RFH覆膜种植下不同施肥量玉米产量、水肥利用效率、水肥优化匹配、水分亏缺预警和经济效益RFF较RFH显着提高了玉米籽粒产量21.8-43.9%和WUEGY 21.6-42.4%,且随施肥水平提高增幅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随施肥水平提高,玉米籽粒产量呈增加趋势,拟合发现RFF模式下于N 226.8+P2O5 113.4 kg ha-1达到最高值8741.3 kg ha-1,RFH模式下于N 295.7+P2O5 147.9 kg ha-1达到最高值6931.9 kg ha-1。因此,RFF较RFH呈现“减肥(幅度:N 68.9+P2O5 34.5 kg ha-1)、增产(幅度1782.4 kg ha-1,25.7%)”效应,表明了种植方式的高效性。WUEGY与产量表现类似的趋势,并表现明显“减肥、高效”效应。RFF较RFH氮的利用效率(NUE)、吸收效率(NUPE)、生产效率(NPE)和肥料利用率(FUR)分别提高24.8%、13.4%、33.4%和8.0%,磷的分别提高5.2%、27.8%、33.7%和32.2%。随施肥水平提高RFF和RFH对养分的利用效率呈下降趋势,至H和SH水平大幅降至低水平;肥料利用率和肥料产量贡献率呈先升高后降低水平,在M和H水平达最高,表明了M至H施肥水平养分策略的可推荐性。ET与施肥量、籽粒产量、WUEGY和播前底墒(SWSS)均显着正相关,但是施肥量与SWSS显着负相关,表明协调施肥量与SWSS获得合理的ET有利于水分的可持续利用和作物的可持续生产力。虽然在较高的施肥水平(H或SH)能够获得最高的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由区域降水决定的土壤水分平衡能力要求施肥必须与之匹配。随施肥量提高年土壤水分平衡由盈余逐渐转为亏缺,RFF和RFH分别在N 180.9+P2O590.5 kg ha-1和N 121.0+P2O5 60.5 kg ha-1获得水分平衡临界点,并可分别实现各自模式产量潜力值的97.7%和78.3%。此外,为保证水分可持续利用和玉米可持续生产,还需要在关键时期保证有效水分供应,RFF播前底墒、播前底墒+播后30天降水、播前底墒+播后60天降水、播前底墒+播后90天降水的亏缺阈值分别为441.1 mm、488.3mm、558.8.3 mm、624.3 mm;RFH以上四个时期的水分亏缺阈值分别为367.3mm、426.1 mm、505.3 mm、564.1 mm,有效水分低于预警阈值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补灌措施,以避免玉米生长受限、甚至生产失败。虽然RFF(较RFH)和施肥(较不施肥)增加了生产投入,但会更大幅度提高产出价值,因此表现更高的净收入。但是,在覆膜种植下,农田水肥应得到谨慎管理,水肥不匹配会降低经济效益,甚至导致严重经济亏损。在RFF种植条件下,与区域降水相匹配的水分平衡施肥量N 180.9+P2O5 90.5 kg ha-1与经济效益达最高的施肥量N 206.3+P2O5 103.2 kg ha-1较接近,也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证明了平衡施肥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特征,可作为推荐施肥。综合考虑,RFF较RFH可以在更高施肥量下维持基于当地降雨的土壤水分平衡,并表现可持续的水肥耦合增产、增效、增收效果,因此推荐RFF+N 180.9+P2O5 90.5 kg ha-1作为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高效种植管理方案,并关注播种0-90天内有效水分量。更长期(>4年)的高效管理方案或覆膜种植与其它农艺措施结合的水、热、养管理需建立在土壤质量研究证据和农田生产设施改善的基础上。
二、地膜覆盖对春玉米光合性能和干物质累积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膜覆盖对春玉米光合性能和干物质累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垄作沟覆地膜对旱地马铃薯光合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
1.1试验区概况 |
1.2试验设计 |
1.3测定指标与方法 |
1.3.1土壤贮水量 |
1.3.2叶面积指数 |
1.3.3光合指标 |
1.3.4地上部及块茎生物量 |
1.3.5马铃薯产量 |
1.4数据处理 |
2结果与分析 |
2.1不同覆盖处理对马铃薯关键生育时期土壤贮水量的影响 |
2.2不同覆盖处理对马铃薯关键生育时期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2.3不同覆盖处理对马铃薯关键生育时期光合参数的影响 |
2.3.1净光合速率 |
2.3.2蒸腾速率 |
2.4不同覆盖处理对马铃薯干物质累积量的影响 |
2.5不同覆盖处理对马铃薯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
2.6不同覆盖处理下关键生育时期土壤水分、光合和生长指标与马铃薯产量的关系 |
3讨论 |
3.1不同覆盖处理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3.2不同覆盖处理对马铃薯光合特性的影响 |
3.3不同覆盖处理对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2)干旱区生物降解地膜覆盖玉米农田追施氮肥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氮肥调控的研究进展 |
1.2.2 生物降解地膜的研究进展 |
1.2.3 DNDC模型研究进展 |
1.2.4 线性+平台与改进的TOPSIS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试验区概况与试验方案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区气象资料 |
2.3 试验材料 |
2.4 试验设计 |
2.5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6 数据处理 |
3 不同地膜覆盖与追施氮肥量对土壤氮素迁移的影响 |
3.1 土壤剖面硝态氮含量 |
3.1.1 不同地膜覆盖对土壤硝态氮含量变化的影响 |
3.1.2 不同追施氮肥量对土壤硝态氮含量变化的影响 |
3.2 土壤氮淋失量 |
3.2.1 不同地膜覆盖对土壤氮淋失量变化的影响 |
3.2.2 不同追施氮肥量对土壤氮淋失量变化的影响 |
3.3 玉米吸氮量 |
3.3.1 不同地膜覆盖对玉米吸氮量变化的影响 |
3.3.2 不同追施氮肥量对玉米吸氮量变化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不同地膜覆盖与追施氮肥量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
4.1 玉米叶面积指数 |
4.1.1 不同地膜盖覆对玉米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4.1.2 不同追施氮肥量对玉米叶面积指数变化的影响 |
4.2 玉米干物质累积量 |
4.2.1 不同地膜覆盖对玉米干物质累积量的影响 |
4.2.2 不同追施氮肥量对玉米干物质累积量的影响 |
4.3 玉米产量和氮肥生产效率 |
4.3.1 不同地膜覆盖对玉米产量和氮肥生产效率的影响 |
4.3.2 不同追施氮肥量对玉米产量和氮肥效率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不同地膜覆盖农田DNDC模型构建及模拟 |
5.1 DNDC模型简介 |
5.1.1 模型原理 |
5.1.2 模型数据库的建立 |
5.1.3 模型评价方法 |
5.2 DNDC模型模拟结果分析 |
5.2.1 不同地膜覆盖与不同追施氮肥情景下氮素迁移利用的模拟 |
5.2.2 不同地膜覆盖与不同追施氮肥情景下玉米生长的模拟 |
5.3 本章小结 |
6 不同地膜覆盖对玉米氮素利用的影响及追施氮肥量优化 |
6.1 生物降解地膜覆盖下不同追施氮肥制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6.2 利用线性平台模型对不同覆膜条件下玉米追施氮肥量优化 |
6.3 不同降解速率的生物降解地膜对玉米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7 基于改进的TOPSIS的地膜覆盖和追施氮肥的综合效益评价 |
7.1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
7.2 产量影响评价 |
7.3 资源利用影响评价 |
7.4 对经济效益影响评价 |
7.5 利用改进的TOPSIS法进行综合效益评价 |
7.5.1 改进的TOPSIS法 |
7.5.2 对地膜覆盖下不同追施氮肥量进行综合效益评价 |
7.6 对不同地膜覆盖进行综合效益评价 |
7.7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农田覆盖、种植密度和施氮对夏玉米水氮利用影响机理及其增产减排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玉米冠层降雨截留再分配及利用研究 |
1.2.2 旱作夏玉米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研究 |
1.2.3 旱作夏玉米土壤氨挥发和温室气体排放研究 |
1.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2.1 夏玉米覆盖和密度试验 |
2.2.2 夏玉米覆盖和施氮试验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1 生长和生理指标 |
2.3.2 降雨各分量测定 |
2.3.3 土壤蒸发和植株蒸腾 |
2.3.4 植物和土壤样品采集与测定 |
2.3.5 水氮利用效率 |
2.3.6 土壤氨挥发采集 |
2.3.7 土壤温室气体采集 |
2.4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不同种植模式对农田土壤温度和水分的影响 |
3.1 土壤温度变化 |
3.1.1 覆盖和密度的影响 |
3.1.2 覆盖和施氮量的影响 |
3.1.3 覆盖和施氮类型的影响 |
3.2 土壤贮水量动态变化 |
3.2.1 覆盖和密度的影响 |
3.2.2 覆盖和施氮量的影响 |
3.2.3 覆盖和施氮类型的影响 |
3.3 讨论与小结 |
3.3.1 讨论 |
3.3.2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种植模式对夏玉米生长生理、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
4.1 覆盖和密度对夏玉米生长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
4.1.1 株高和茎粗 |
4.1.2 叶面积指数 |
4.1.3 地上干物质累积 |
4.1.4 叶绿素和光合作用 |
4.1.5 产量及构成要素 |
4.2 覆盖和施氮量对夏玉米生长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
4.2.1 株高和茎粗 |
4.2.2 叶面积指数 |
4.2.3 地上干物质累积 |
4.2.4 叶绿素和光合作用 |
4.2.5 产量及构成要素 |
4.3 覆盖和施氮类型对夏玉米生长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
4.3.1 株高和茎粗 |
4.3.2 叶面积指数 |
4.3.3 地上干物质累积 |
4.3.4 叶绿素和光合作用 |
4.3.5 产量及构成要素 |
4.4 经济效益 |
4.5 讨论与小结 |
4.5.1 讨论 |
4.5.2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种植模式对夏玉米水分利用过程及效率的影响 |
5.1 夏玉米冠层截留特性及影响因素 |
5.1.1 冠层降雨再分配特征 |
5.1.2 降雨特性对降雨再分配的影响 |
5.1.3 叶面积指数对降雨再分配的影响 |
5.1.4 影响因素综合分析 |
5.2 覆盖和密度对夏玉米冠层降雨截留再分配的影响 |
5.2.1 穿透降雨 |
5.2.2 茎秆汇流 |
5.2.3 冠层截留 |
5.2.4 冠下净降雨 |
5.3 不同覆盖方式下夏玉米蒸散监测与分割 |
5.3.1 冠层截留 |
5.3.2 土壤蒸发 |
5.3.3 作物蒸腾 |
5.3.4 作物蒸腾的模拟 |
5.3.5 I、Es和 Tp占总ET的比例变化 |
5.4 全生育期耗水量(ET净)和水分利用效率(WUE) |
5.5 讨论与小结 |
5.5.1 不同种植模式对冠层截留再分配过程的影响 |
5.5.2 不同种植模式对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5.5.3 小结 |
第六章 不同种植模式对夏玉米土壤氮素残留与利用效率的影响 |
6.1 土壤收获后硝态氮、铵态氮 |
6.1.1 覆盖和密度的影响 |
6.1.2 覆盖和施氮量的影响 |
6.1.3 覆盖和施氮类型的影响 |
6.1.4 土壤氮素累积 |
6.2 氮素利用效率 |
6.3 讨论与小结 |
6.3.1 讨论 |
6.3.2 小结 |
第七章 不同种植模式对夏玉米农田土壤氨挥发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
7.1 覆盖方式和施氮量对土壤气体排放的影响 |
7.1.1 土壤温度(10 cm)和土壤孔隙含水率WFPS(0-20 cm)动态变化 |
7.1.2 0-20 cm土壤NO_3~--N和 NH_4~+-N动态变化 |
7.1.3 NH_3排放量 |
7.1.4 N_2O排放量 |
7.1.5 CO_2排放量 |
7.1.6 CH_4排放量 |
7.2 覆盖方式和施氮类型对土壤气体排放的影响 |
7.2.1 土壤温度(10 cm)和土壤孔隙含水率WFPS(0-20 cm)动态变化 |
7.2.2 0-20 cm土壤NO_3~--N和 NH_4~+-N动态变化 |
7.2.3 NH_3排放量 |
7.2.4 N_2O排放量 |
7.2.5 CO_2排放量 |
7.2.6 CH_4排放量 |
7.3 气体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
7.4 讨论与小结 |
7.4.1 NH_3挥发 |
7.4.2 N_2O排放 |
7.4.3 CO_2排放 |
7.4.4 CH_4排放 |
7.4.5 小结 |
第八章 不同种植模式对夏玉米影响效应的综合评价 |
8.1 主成分分析及评价 |
8.2 隶属函数分析法 |
8.3 灰色关联度分析及评价 |
8.4 基于组合赋值的DTOPSIS法评价 |
8.5 基于整体差异组合评价模型 |
8.6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冷凉区不同地膜覆盖玉米物质生产与光合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地膜覆盖研究进展 |
1.2 地膜覆盖对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 |
1.3 地膜覆盖对玉米生长发育、物质积累的影响 |
1.4 地膜覆盖对氮素累积的影响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与试验地基本情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试验取样与项目测定 |
2.4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地膜覆盖条件下玉米产量及玉米穗部性状的变化 |
3.2 不同地膜覆盖条件下玉米干物质积累、分配、运转的比较 |
3.3 不同覆膜条件下玉米植株氮素积累的变化 |
3.4 不同地膜覆盖条件下玉米生长发育的变化 |
3.5 不同地膜覆盖条件下玉米光合相关参数的变化 |
3.6 不同地膜覆盖对玉米叶片光合代谢相关酶的影响 |
3.7 相关性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不同地膜覆盖条件下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 |
4.2 不同地膜覆盖条件下玉米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
4.3 不同地膜覆盖条件下玉米氮素累积的变化 |
4.4 不同地膜覆盖玉米叶片光合相关参数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5)种植模式与氮肥类型对冬小麦生长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垄膜沟播技术的研究进展 |
1.3.2 氮肥施用的研究进展 |
1.4 存在问题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1 土壤相关指标的测定 |
2.3.2 冬小麦生理生长指标的测定 |
2.3.3 冬小麦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的测定 |
2.4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种植模式与氮肥类型对土壤水热状况的影响 |
3.1 种植模式与氮肥类型对土壤贮水量的影响 |
3.2 种植模式与氮肥类型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
3.2.1 深度 5 cm和10 cm处的土壤温度 |
3.2.2 深度 15 cm和20 cm处的土壤温度 |
3.2.3 深度 25 cm处的土壤温度 |
3.3 讨论与小结 |
3.3.1 讨论 |
3.3.2 小结 |
第四章 种植模式与氮肥类型对冬小麦生理生长的影响 |
4.1 种植模式与氮肥类型对株高的影响 |
4.2 种植模式与氮肥类型对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4.3 种植模式与氮肥类型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4.4 种植模式与氮肥类型对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4.4.1 参数 Fv/Fm、参数 Fv/Fo |
4.4.2 参数q L、参数NPQ |
4.5 种植模式与氮肥类型对干物质累积的影响 |
4.6 讨论与小结 |
4.6.1 讨论 |
4.6.2 小结 |
第五章 种植模式与氮肥类型对冬小麦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
5.1 种植模式与氮肥类型对产量的影响 |
5.2 种植模式与氮肥类型对耗水量的影响 |
5.3 种植模式与氮肥类型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5.4 种植模式与氮肥类型对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
5.5 讨论与小结 |
5.5.1 讨论 |
5.5.2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土壤水热状况 |
6.1.2 冬小麦生理生长指标 |
6.1.3 冬小麦水氮利用效率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西北旱区地膜覆盖下玉米缓释肥料的应用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覆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1.2.2 缓释氮肥的概念与发展 |
1.2.3 缓释氮肥对作物和土壤的影响 |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
2.3.1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
2.3.2 玉米地上部干重和植株各部位含氮量测定 |
2.3.3 收获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第三章 结果分析 |
3.1 覆膜栽培下缓释氮肥对西北四省春玉米籽粒产量的影响 |
3.1.1 黑色地膜覆盖和白色地膜覆盖对春玉米籽粒产量的影响 |
3.1.2 缓释氮肥对西北四省春玉米籽粒产量的影响 |
3.1.3 覆膜栽培下缓释氮肥对不同生育期春玉米干物质累积量的影响 |
3.2 覆膜栽培下缓释氮肥对春玉米品质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
3.2.1 覆膜栽培下缓释氮肥对春玉米收获期籽粒氮含量的影响 |
3.2.2 覆膜栽培下缓释氮肥对春玉米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
3.3 覆膜栽培下缓释氮肥对土壤剖面硝态氮的影响 |
3.4 覆膜栽培下缓释氮肥对春玉米经济效益的影响 |
第四章 讨论 |
4.1 覆膜栽培下缓释氮肥对春玉米产量和干物质累积量的影响 |
4.2 覆膜条件下缓释氮肥对春玉米籽粒含氮量、氮素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
4.3 覆膜栽培下缓释氮肥对西北旱区春玉米农田土壤硝态氮的影响 |
4.4 覆膜栽培下缓释氮肥对西北旱区春玉米经济效益的影响 |
第五章 结论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评阅意见书 |
(7)河北平原不同种植制度及全田地膜覆盖小麦、玉米周年产量与资源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不同种植制度及覆膜条件下小麦、玉米耗水和水分利用特性 |
1.2.2 不同种植制度及覆膜条件下土壤水分时空变化 |
1.2.3 不同种植制度及覆膜条件下小麦、玉米温度效应的比较 |
1.2.4 不同种植制度及全田地膜覆盖小麦、玉米产量与产量形成比较 |
1.2.5 不同种植制度及覆膜条件下的投入、产出和经济效益比较 |
1.2.6 不同种植制度及地膜覆盖小麦、玉米环境影响 |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基础情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1 气象数据 |
2.3.2 土壤含水量测定 |
2.3.3 积温与生育期天数 |
2.3.4 叶面积测定 |
2.3.5 干物质积累与转运 |
2.3.6 测产与考种 |
2.3.7 投入与产出 |
2.4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种植制度及覆膜条件下小麦-玉米产量与生物量比较 |
3.1.1 不同种植制度覆膜条件下小麦-玉米产量分析 |
3.1.2 不同种植制度生物量分析 |
3.2 不同种植制度及全田地膜覆盖小麦、玉米耗水与水分利用特性比较 |
3.2.1 不同种植制度土壤水分动态 |
3.2.2 不同种植制度水分平衡 |
3.2.3 不同种植制度耗水与水分利用效率 |
3.2.4 周年耗水、水分利用与产量的关系 |
3.3 不同种植制度及全田地膜覆盖小麦、玉米生育期与温度效应比较 |
3.3.1 不同种植制度小麦、玉米生育期与有效积温累积 |
3.3.2 不同种植制度有效积温利用率 |
3.4 全田地膜覆盖对小麦、玉米生长发育与群体性状的影响 |
3.4.1 小麦、玉米产量构成 |
3.4.2 小麦、玉米叶面积指数变化 |
3.4.3 干物质累积与转运 |
3.5 不同种植制度经济与环境效益比较 |
3.5.1 不同种植制度经济投入和产出比较 |
3.5.2 不同种植制度能值评价 |
3.5.3 生命周期评价 |
3.5.4 不同种植制度综合评价 |
4 讨论 |
4.1 不同种植制度及全田地膜覆盖小麦、玉米产量与生物量分析 |
4.2 不同种植制度及全田地膜覆盖小麦、玉米耗水与水分利用特性 |
4.3 不同种植制度及全田地膜覆盖小麦、玉米积温效应 |
4.4 不同种植制度下全田地膜覆盖小麦、玉米群体性状分析 |
4.4.1 全田地膜覆盖对小麦、玉米产量构成分析 |
4.4.2 全田地膜覆盖对小麦、玉米叶面积指数与干物质累积分析 |
4.5 不同种植制度及全田地膜覆盖小麦、玉米经济效益、环境影响与综合评价 |
4.5.1 不同种植制度及全田地膜覆盖小麦、玉米经济效益评价 |
4.5.2 不同种植制度及全田地膜覆盖小麦、玉米环境影响评价 |
4.5.3 不同种植制度及全田地膜覆盖小麦、玉米综合评价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个人简历 |
致谢 |
附件 |
(8)土下地膜覆盖和灌水对春玉米产量形成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覆盖模式下对水分的影响 |
1.2.2 覆盖模式下对温度的影响 |
1.2.3 覆盖模式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1.2.4 覆盖模式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试验材料与测定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1 土壤水分含量的测定和水分利用效率的计算 |
2.3.2 株高、叶面积和SPAD值的测定 |
2.3.3 氮、磷、钾的测定 |
2.3.4 穗花发育及籽粒败育情况 |
2.3.5 测产 |
2.3.6 降水数据 |
2.3.7 试验数据的整理和汇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覆盖方式对春玉米水分利用的影响 |
3.1.1 耗水与水分利用效率 |
3.1.2 不同阶段耗水量 |
3.1.3 2m土壤贮水变化 |
3.2 覆盖方式对玉米地上部的影响 |
3.2.1 叶面积指数 |
3.2.2 光合势 |
3.2.3 株高 |
3.2.4 吐丝后穗位叶叶绿素变化 |
3.2.5 不同覆盖方式对春玉米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
3.2.6 成熟期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
3.3 覆盖方式对春玉米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
3.4 覆盖方式对玉米植株养分吸收与分配的影响 |
3.4.1 不同覆盖方式下氮素的积累与分配 |
3.4.2 不同覆盖方式下磷素的积累与分配 |
3.4.3 不同覆盖方式下钾素的积累与分配 |
3.5 覆盖方式对产量的影响 |
3.5.1 籽粒产量和构成 |
3.5.2 穗花发育及籽粒败育 |
3.5.3 穗部性状 |
4 讨论 |
4.1 覆盖方式的调整 |
4.2 覆盖方式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4.3 覆盖方式对玉米生长发育状况的影响 |
4.4 覆盖方式对玉米穗部性状的影响 |
4.5覆盖方式对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稿件录用通知单 |
(9)种植密度和膜下滴灌对春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干旱(水资源缺乏)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
1.3 膜下滴灌的研究进展 |
1.4 种植密度的研究进展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4 数据分析 |
2.5 技术路线 |
三、结果与分析 |
3.1 种植密度和膜下滴灌对春玉米光合的影响 |
3.2 种植密度和膜下滴灌对春玉米叶片荧光参数的影响 |
3.3 种植密度和膜下滴灌对春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4 种植密度和膜下滴灌对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
3.5 种植密度和膜下滴灌对春玉米经济效益的影响 |
四、讨论 |
4.1 种植密度和膜下滴灌对春玉米叶片光合和荧光的影响 |
4.2 种植密度和膜下滴灌对春玉米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影响 |
4.3 种植密度和膜下滴灌对春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
五、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10)覆膜种植和施肥对半干旱地区资源高效利用及玉米生产持续性的影响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水分、土壤温度(及积温)和养分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
1.3.2 沟垄覆膜种植对土壤环境和作物生长的影响 |
1.3.3 旱地水肥耦合对土壤特性和作物生产的影响 |
1.3.4 沟垄覆膜种植与施肥互作下水分利用和作物产量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区自然概况 |
2.2 试验设计和田间管理 |
2.2.1 不同覆膜种植方式试验(单因素) |
2.2.2 种植方式与不同施肥量交互试验(二因素) |
2.2.3 田间管理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1 土壤温度测定 |
2.3.2 土壤水分测定 |
2.3.3 玉米生长发育进程 |
2.3.4 玉米个体(地上与地下)形态指标测定 |
2.3.5 玉米叶片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测定 |
2.3.6 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测定 |
2.3.7 光合有效辐射(IPAR)截获、分配和利用效率计算 |
2.3.8 土壤有效积温(TTsoil)、分配和利用效率计算 |
2.3.9 农田水分蒸散量(ET)、分配和利用效率计算 |
2.3.10 植物养分含量测定和吸收量、利用效率(利用率)计算 |
2.3.11 生产经济效益计算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三章 覆膜种植下土壤温度变化影响的玉米生长发育 |
3.1 不同覆膜种植方式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
3.1.1 土壤日(00:00-23:00)逐时温度 |
3.1.2 土壤逐日昼夜温度和昼夜温差 |
3.1.3 土壤温度对气温的响应特征 |
3.2 不同覆膜种植方式对玉米物候的影响 |
3.3 不同覆膜种植方式对玉米株高的影响 |
3.4 不同覆膜种植方式对玉米叶片生长的影响 |
3.5 不同覆膜种植方式对玉米干物质累积的影响 |
3.6 不同覆膜种植方式对玉米收获期0-60 cm土层根重密度的影响 |
3.7 讨论 |
3.7.1 覆膜种植与土壤温度 |
3.7.2 覆膜种植与作物生长发育 |
3.8 小结 |
第四章 覆膜种植下土壤水分变化影响的玉米光合特性 |
4.1 不同覆膜种植方式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4.1.1 0-200 cm土壤水分含量(SWC) |
4.1.2 覆膜驱动的土壤时空“湿干交替” |
4.1.3 土壤水分平衡 |
4.2 不同覆膜种植方式对玉米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的影响 |
4.3 不同覆膜种植方式对玉米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覆膜种植与土壤水分 |
4.4.2 覆膜种植与作物光合特性 |
4.5 小结 |
第五章 覆膜种植水、热、光、养资源协同利用机制及其玉米生产力特征 |
5.1 不同覆膜种植方式对生产资源(水、热、光、养)的“再分配” |
5.1.1 辐射截获及其分配 |
5.1.2 热量捕获及其分配 |
5.1.3 土壤水分消耗和分配 |
5.1.4 植株养分吸收和分配 |
5.2 不同覆膜种植方式对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5.2.1 籽粒产量、生物产量和收获指数的影响 |
5.2.2 穗粒数和百粒重 |
5.3 不同覆膜种植方式对玉米生产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 |
5.4 不同覆膜种植方式对玉米生产经济效益的影响 |
5.5 讨论 |
5.5.1 覆膜种植的资源捕获与分配 |
5.5.2 覆膜种植的籽粒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 |
5.6 小结 |
第六章 沟垄覆膜种植下施肥量对玉米生长发育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
6.1 沟垄覆膜种植下施肥量对玉米生育进程的影响 |
6.2 沟垄覆膜种植下施肥量对玉米形态生长的影响 |
6.2.1 株高 |
6.2.2 叶面积 |
6.2.3 干物质累积 |
6.3 沟垄覆膜种植下施肥量对玉米叶绿素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
6.3.1 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 |
6.3.2 玉米光合特性 |
6.4 沟垄覆膜种植下施肥量影响的光合特征参数相互关系 |
6.5 讨论 |
6.5.1 覆膜种植施肥影响的玉米生长发育 |
6.5.2 覆膜种植施肥影响的玉米光合特性 |
6.6 小结 |
第七章 沟垄覆膜种植下施肥量对土壤水分和玉米养分吸收的影响 |
7.1 沟垄覆膜种植下施肥量对土壤 0-200 cm 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7.1.1 苗期0-200 cm土壤水分 |
7.1.2 拔节期0-200 cm土壤水分 |
7.1.3 抽雄吐丝期0-200 cm土壤水分 |
7.1.4 灌浆期0-200 cm土壤水分 |
7.1.5 成熟期0-200 cm土壤水分 |
7.2 沟垄覆膜种植下施肥量对土壤水分平衡的影响 |
7.2.1 玉米生育期土壤水分平衡 |
7.2.2 休闲期土壤水分平衡 |
7.2.3 土壤水分收支平衡(年水分平衡) |
7.3 沟垄覆膜种植下施肥量对玉米植株养分含量的影响 |
7.3.1 全氮含量 |
7.3.2 全磷含量 |
7.4 沟垄覆膜种植下施肥量对玉米养分吸收与分配的影响 |
7.4.1 全氮吸收与分配 |
7.4.2 全磷吸收与分配 |
7.5 讨论 |
7.5.1 覆膜种植下施肥量影响的土壤水分 |
7.5.2 覆膜种植下施肥量影响的作物养分 |
7.6 小结 |
第八章 沟垄覆膜种植下施肥量对玉米水肥利用效率和生产可持续的影响 |
8.1 沟垄覆膜种植下施肥量对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8.1.1 籽粒产量、生物产量和收获指数 |
8.1.2 穗粒数和百粒重 |
8.2 沟垄覆膜种植下施肥量对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8.3 沟垄覆膜种植下施肥量对玉米养分利用的影响 |
8.3.1 养分利用效率 |
8.3.2 肥料利用率 |
8.3.3 肥料产量贡献率 |
8.4 沟垄覆膜种植下施肥与区域降水匹配 |
8.4.1 沟垄覆膜种植下不同施肥处理土壤水分动态 |
8.4.2 籽粒产量、WUE、ET、SWSS、生育期降水量、施肥量相关性 |
8.4.3 沟垄覆膜种植下施肥量与区域降水匹配 |
8.5 沟垄覆膜种植下玉米生产的水分亏缺预警 |
8.6 沟垄覆膜种植下施肥量对玉米生产经济效益的影响 |
8.6.1 生产投入 |
8.6.2 生产产出和净收入 |
8.7 讨论 |
8.7.1 覆膜种植下施肥量影响的玉米产量 |
8.7.2 覆膜种植下施肥量影响的玉米水分利用效率 |
8.7.3 覆膜种植下施肥量影响的玉米养分利用 |
8.7.4 覆膜种植施肥量与区域降水匹配 |
8.7.5 覆膜种植的水分亏缺预警 |
8.7.6 经济效益 |
8.8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地膜覆盖对春玉米光合性能和干物质累积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垄作沟覆地膜对旱地马铃薯光合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J]. 石艳艳,马志花,吴春花,周永瑾,李荣. 作物学报, 2022
- [2]干旱区生物降解地膜覆盖玉米农田追施氮肥制度研究[D]. 冷旭.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2)
- [3]农田覆盖、种植密度和施氮对夏玉米水氮利用影响机理及其增产减排效应研究[D]. 郑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4]冷凉区不同地膜覆盖玉米物质生产与光合特性的研究[D]. 历艳璐. 吉林农业大学, 2021
- [5]种植模式与氮肥类型对冬小麦生长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D]. 赵晓.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6]西北旱区地膜覆盖下玉米缓释肥料的应用效果研究[D]. 杨佳豪.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7]河北平原不同种植制度及全田地膜覆盖小麦、玉米周年产量与资源利用研究[D]. 朱利叶.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1)
- [8]土下地膜覆盖和灌水对春玉米产量形成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D]. 徐鹏飞.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1)
- [9]种植密度和膜下滴灌对春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D]. 王筱惠. 吉林农业大学, 2020(03)
- [10]覆膜种植和施肥对半干旱地区资源高效利用及玉米生产持续性的影响机制[D]. 张旭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