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向大市场加速纳米功能复合材料的研究开发及产业化(论文文献综述)
湖北省人民政府[1](2021)在《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鄂政发[2021]18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现将《湖北省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2021年9月24日湖北省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目录第一章塑造在全国科技创新版图中的领先地位一、发展形势二、指导思想三、基本原则四、主要目标第二章构建全域科技创新新格局一、全力争创武汉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和湖北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二、高标准建设以东湖科学城为核心的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
罗益锋[2](2019)在《新形势下高性能纤维与复合材料的主攻方向与新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简述了我国新形势下高性能纤维包括碳纤维(CF)、芳酰胺纤维(ARF)、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纤维(UHMWPEF)、玄武岩纤维(BSF)、聚酰亚胺纤维(PIMF)、聚苯硫醚纤维(PPSF)、及各种重要小品种(PBO、PODZ、LCP、PEEK)、纳米纤维(NF)、碳纳米管(CNT)及其改性品种,以及其复材的发展动向和今后各品种的主攻方向;介绍了国外上述纤维及复材的最新动向、技术进展、新品种及市场开拓情况。
冉进成[3](2019)在《低吸水性耐磨碳纤维增强尼龙46复合材料的研究》文中认为尼龙(PA)是五大通用工程塑料之一,由于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汽车、机械、医疗和运动器材等领域。近年来,随着现代工业领域对工程材料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市场对耐高温工程塑料需求急剧扩大。尼龙46(PA46)是少数几种商业化的耐高温尼龙之一,其具有高熔点、高结晶度和良好的耐磨性能,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由于其结构中酰胺基含量较高,因此吸水性强,吸水后强度降低,并影响尺寸稳定性,限制了其应用领域的扩大。如何有效降低PA46的吸水性,同时提高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耐磨性、耐热性和阻燃性能等成为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聚苯醚吸水性低、耐热性和尺寸稳定性好,常被用于PA的改性。本论文采用熔融共混法,以马来酸酐接枝改性聚苯醚(PPOG)与PA46共混降低PA46的吸水性,添加有机改性纳米磷酸锆(FZrP)与聚氨酯包覆处理的碳纤维(PCF)作为增强填料,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低吸水性耐磨PA46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吸水性、力学性能、耐热性、摩擦磨损性能等。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研究了PPOG对PA46吸水性、力学性能、流动性能、热变形温度(HDT)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PPOG可大幅降低PA46/PPOG复合材料的吸水率。当PPOG用量为10 wt%时,复合材料吸水率从4.67%下降至2.64%,并保持了良好的力学性能、流动性和耐热性。扫描电镜(SEM)结果表明,PA46和PPOG相容性良好,PPOG以微小尺寸均匀分散在PA46基体中。(2)通过水热法合成磷酸锆(ZrP),再经过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修饰得到有机改性纳米磷酸锆(FZrP),利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PA46/PPOG/FZrP纳米复合材料。水接触角(WCA)、SEM和X射线衍射(XRD)等分析表明,KH-550显着降低了ZrP的亲水性,ZrP被成功剥离为薄的纳米片层。研究发现,FZrP显着增强了PA46/PPOG复合材料的耐磨性和力学性能,使吸水性降低。与纯PA46/PPOG相比,当FZrP用量为2 wt%时,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和磨损体积分别从0.53和12.4 mm3下降到0.23和0.7 mm3;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分别从81.9 MPa、127.3 MPa和9.3 kJ/m2增加至94.4 MPa、139.0 MPa和12.7 kJ/m2;吸水率从2.64%下降至2.43%。磨损表面和磨屑的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SEM-EDX)、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RD等分析表明,在摩擦过程中,FZrP由于与基体较强的界面结合,难以被剥落,而是保留并富集在磨损表面,形成了一层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好润滑作用的保护层,从而显着降低了PA46/PPOG/FZrP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和磨损体积。(3)研究了聚氨酯包覆处理的碳纤维(PCF)对PA46/PPOG复合材料吸水性、力学性能、热性能、摩擦磨损性能等的影响。研究发现,PCF显着提高了PA46/PPOG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耐磨性和耐热性,在一定程度上使PA46/PPOG复合材料的导热性提高,吸水性降低。与纯PA46/PPOG相比,当PCF用量为40 wt%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分别从81.9 MPa和127.3 MPa增加至282.5 MPa和411.6 MPa;磨损体积从12.4 mm3下降为0.6 mm3。当PCF用量为20 wt%时,PA46/PPOG复合材料具有最高的冲击强度,从9.3 kJ/m2增加至15.1 kJ/m2。冲击断面SEM照片表明,PCF与PA46/PPOG基体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和较强的界面相互作用,从而显着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摩擦转移膜的拉曼光谱(LRS)结果表明,摩擦过程中部分碳纤维发生石墨化转变。摩擦过程中形成润滑保护层减少了摩擦面的直接接触,降低了摩擦系数,从而显着提高了复合材料的耐磨性。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和热失重分析(TGA)表明,PCF可以提高PA46/PPOG复合材料的结晶度和耐热性。当PCF用量仅为10 wt%时,复合材料热变形温度(HDT)即达到281℃,比纯PA46/PPOG增加了110℃。(4)在PA46/PPOG中加入FZrP和PCF,通过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制备了低吸水性耐磨PA46/PPOG/FZrP/PCF复合材料。研究发现,同时添加FZrP与PCF显着提高了PA46/PPOG复合材料的耐水性、力学性能、耐磨性和阻燃性。当FZrP和PCF用量分别为2 wt%和20 wt%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分别为240.0MPa,334.2 MPa和19.1 kJ/m2;吸水率仅为1.53%;摩擦系数和磨损体积分别为0.23和6.4 mm3;与PA46/PPOG相比,PA46/PPOG/FZrP/PCF复合材料的极限氧指数(LOI)从30.5%增加至42.0%,锥形量热分析(CCT)起燃时间(TTI)从27 s延长至40 s,热释放速率峰值(PHRR)由807.6 kW/m2下降至278.1 kW/m2。磨损表面SEM照片表明,FZrP对PCF的剥落和破碎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使复合材料耐磨性增加。燃烧炭层的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LRS和XPS等分析表明,复合材料在燃烧过程中,难燃碳纤维作为骨架支撑,FZrP可以有效催化PA46/PPOG成炭,从而有助于形成致密牢固的炭层,有效阻隔热、氧气和可燃气体的传输,从而显着提高了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
许江菱,钟晓萍,朱永茂,杨小云,王文浩,刘勇,李汾,刘菁,李丽娟,刘小峯,邹林,陈红[4](2017)在《2015~2016年世界塑料工业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收集了2015年7月2016年6月世界塑料工业的相关资料,介绍了20152016年世界塑料工业的发展情况,提供了世界塑料产量、消费量及全球各类树脂的需求量及产能情况。按通用热塑性树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及苯乙烯系共聚物),工程塑料(尼龙、聚碳酸酯、热塑性聚酯),特种工程塑料(聚苯硫醚、聚醚砜、聚芳醚酮、液晶聚合物),通用热固性树脂(酚醛树脂、聚氨酯、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不同品种的顺序,对树脂的产量、消费量、供需状况及合成工艺、产品应用开发、树脂品种的延伸及应用的进一步扩展等技术作了详细介绍。
湖北省人民政府[5](2016)在《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鄂政发[2016]23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现将《湖北省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2016年6月23日湖北省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时期是湖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加快发展的黄金机遇期,也是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突破性阶段。面对新的形势,科技创新必须发挥引领作用,为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提供
全国石油化工信息总站[6](2016)在《技术动态》文中研究说明中科院福建物构所MOFs催化材料研究获进展中国科学院福建物构所在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MOFs)催化材料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该团队将憎水的全氟烷烃修饰在具有高比表面积的MOFs NU-1000的介孔孔道中,并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将Pd纳米颗粒均匀地分散在其孔道中。全氟链的引入极大地增强了孔道的憎水性,有利于
辽宁省人民政府[7](2016)在《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资源和环境约束不断强化,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投资和出口增速明显放缓,主要依靠要素投入、规模扩张的粗放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加快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推进经济转型发展已刻不容缓。为深入贯彻《中国制造2025》,强化工业基础能力,促进产业转型,培育和壮大六个新的增长点,打造辽宁经济升级版,现提出以下意见。
李贺军,张守阳[8](2016)在《新型碳材料》文中研究说明1发展新型碳材料产业的背景需求及战略意义碳是世界上含量及广的一种元素。它具有多样的电子轨道特性(SP、SP2、SP3杂化),再加之SP2的异向性而导致晶体的各向异性和其排列的各向异性,因此以碳元素为唯一构成元素的的碳材料。具有各式各样的性质。在历史的发展中传统的碳材料包括:木炭、竹炭、活性炭、炭黑、焦炭、天然石墨、石墨电极、炭刷、炭棒、铅笔等。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不断地对碳元素的研究又发明了许多新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9](2012)在《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文中认为国发[2012]2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郴州市人民政府[10](2012)在《郴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郴州市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总体规划纲要及有关专项规划的通知》文中提出郴政发[2011]20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部门管理机构、直属事业单位,中省驻郴各单位:《郴州市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总体规划纲要》及有关专项规划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二○一一年十二月十五日郴州市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总体规划纲要
二、面向大市场加速纳米功能复合材料的研究开发及产业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面向大市场加速纳米功能复合材料的研究开发及产业化(论文提纲范文)
(2)新形势下高性能纤维与复合材料的主攻方向与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一、我国新形势下高性能纤维及复材的发展动向与新进展 |
1世界政治形势和经济格局的变化 |
2碳纤维(CF)产业正迎来大发展期 |
2.1高耗能的碳纤维产业首先向西部和东北地区发展 |
2.2其他主要CF厂家也朝规模化和配套下游产业链的方向发展 |
3芳酰胺纤维(ARF)将迎来大发展期 |
3.1对位芳酰胺纤维(p-ARF)正朝系列化和规模化全面筹划 |
3.2间位芳酰胺纤维(m-ARF)相对增长缓慢 |
4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纤维(UHMNPEF) |
4.1 UHMWPEF |
4.2 UHMWPEF复材 |
5玄武岩纤维(BSF)遍地开花,朝生产高效化、节能化和低成本方向发展 |
6聚酰亚胺纤维(PIMF) |
7聚苯硫醚纤维(PPSF) |
8各种小品种高性能纤维正向批量、中试和产业化方向过渡 |
8.1聚苯并双唑纤维(PBOF) |
8.2聚二唑纤维(PODZF) |
8.3液晶聚芳酯纤维(LCPF) |
8.4聚醚醚酮纤维(PEEKF) |
9新品种纤维及新复材的研发和应用取得新进展 |
9.1纳米纤维(NF) |
9.1.1高性能聚酰亚胺纳米纤维 |
9.1.2 PU/PVP/GO锂离子电池(Li B)隔膜 |
9.1.3含碳-纳米纤维内层的芯-鞘结构S@Co(OH)2 |
9.1.4陶瓷纳米纤维气凝胶 |
9.1.5有色纳米碳纤维 |
9.2 CNT纤维、CNT复材纤维、CNT改性纤维、CNT共混膜 |
9.2.1 CNT纤维 |
9.2.2 CNT-碳纳米纤维(CNF)分层混杂纤维 |
9.2.3新型CNT复合材料 |
9.2.4 CNT共混膜 |
二、国外新动态、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应用 |
1碳纤维(CF)及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 |
1.1 CF |
1.1.1发展动向 |
1.1.2新品种 |
1.2 CFRP |
1.2.1新技术与发展动向 |
1.2.2 CFRP与金属直接成型 |
2芳酰胺纤维(ARF) |
2.1对位芳酰胺纤维(p-ARF) |
2.1.1市场需求和展望 |
2.1.2发展概况与动向 |
2.1.3新型p-ARF复合材料研究 |
2.2间位芳酰胺纤维(m-ARF) |
3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纤维(UHMWPEF) |
3.1纤维及UD布发展动向 |
3.2创新基础研究 |
4玄武岩纤维(BSF) |
4.1 BSF |
4.2多轴织物、经编织物与复合材料 |
4.3氧化石墨烯/BSF复合材料 |
5聚对亚苯基苯并双唑纤维(PBOF) |
6聚酰亚胺纤维(PIMF) |
7纳米纤维(NF) |
8碳纳米管(CNT)与碳纳米管纤维(CNTF) |
8.1 CNT |
8.1.1结构与拉伸强度的关系 |
8.1.2低成本分离 |
8.1.3长尺寸CNT |
8.1.4新用途开拓 |
8.1.5 CNT复合材料纤维 |
结束语 |
(3)低吸水性耐磨碳纤维增强尼龙46复合材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尼龙共混改性研究 |
1.2.1 尼龙/聚乙烯共混物 |
1.2.2 尼龙/聚丙烯共混物 |
1.2.3 尼龙/聚酯共混物 |
1.2.4 尼龙/聚苯硫醚共混物 |
1.2.5 尼龙/聚苯醚共混物 |
1.3 尼龙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
1.3.1 尼龙/碳材料纳米复合材料 |
1.3.2 尼龙/无机粒子纳米复合材料 |
1.3.3 尼龙/层状无机物纳米复合材料 |
1.3.4 其它尼龙基纳米复合材料 |
1.4 碳纤维增强尼龙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
1.4.1 碳纤维 |
1.4.2 碳纤维增强尼龙复合材料 |
1.4.3 碳纤维混杂增强尼龙复合材料 |
1.5 尼龙46 及其研究进展 |
1.5.1 尼龙46 的结构与性能 |
1.5.2 尼龙46 应用领域 |
1.5.3 尼龙46 改性 |
1.6 本论文的目的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及特色与创新之处 |
1.6.1 本论文的目的意义 |
1.6.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6.3 本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二章 PA46/PPOG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原料 |
2.2.2 仪器和设备 |
2.2.3 样品制备 |
2.2.4 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PPOG用量对PA46/PPOG复合材料吸水性的影响 |
2.3.2 PPOG用量对PA46/PPOG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2.3.3 PA46/PPOG复合材料冲击断面SEM分析 |
2.3.4 PPOG用量对PA46/PPOG复合材料熔体流动速率的影响 |
2.3.5 PPOG用量对PA46/PPOG复合材料热变形温度的影响 |
2.3.6 PA46/PPOG复合材料的DSC分析 |
2.3.7 PA46/PPOG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FZrP增强PA46/PPOG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原料及试剂 |
3.2.2 仪器和设备 |
3.2.3 有机改性纳米磷酸锆的制备 |
3.2.4 PA46/PPOG/FZrP复合材料的制备 |
3.2.5 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FZrP的表征 |
3.3.2 FZrP用量对PA46/PPOG复合材料吸水性的影响 |
3.3.3 FZrP用量对PA46/PPOG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4 PA46/PPOG/FZrP复合材料冲击断面SEM分析 |
3.3.5 PA46/PPOG/FZrP复合材料的流变行为 |
3.3.6 PA46/PPOG/FZrP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碳纤维增强PA46/PPOG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原料 |
4.2.2 仪器和设备 |
4.2.3 样品的制备 |
4.2.4 测试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PCF的表征 |
4.3.2 碳纤维用量对PA46/PPOG复合材料吸水性的影响 |
4.3.3 碳纤维用量对PA46/PPOG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影响 |
4.3.4 碳纤维增强PA46/PPOG复合材料冲击断面的SEM分析 |
4.3.5 碳纤维用量对PA46/PPOG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 |
4.3.6 碳纤维用量对PA46/PPOG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
4.3.7 PA46/PPOG/PCF复合材料的热性能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FZrP和 PCF混杂增强PA46/PPOG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主要原料 |
5.2.2 仪器和设备 |
5.2.3 样品的制备 |
5.2.4 测试与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FZrP和 PCF对 PA46/PPOG复合材料吸水性的影响 |
5.3.2 FZrP和 PCF对 PA46/PPOG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5.3.3 PA46/PPOG/FZrP/PCF复合材料冲击断面的SEM分析 |
5.3.4 FZrP和 PCF对 PA46/PPOG复合材料热稳定性的影响 |
5.3.5 FZrP和 PCF对 PA46/PPOG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
5.3.6 载荷和速度对PA46/PPOG/FZrP/PCF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
5.3.7 温度对PA46/PPOG/FZrP/PCF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
5.3.8 PA46/PPOG/FZrP/PCF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2015~2016年世界塑料工业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通用热塑性树脂 |
2.1 聚乙烯(PE) |
2.2 聚丙烯(PP) |
2.3 聚氯乙烯(PVC) |
2.4 聚苯乙烯(PS)及苯乙烯系共聚物 |
3 工程塑料 |
3.1 尼龙(PA) |
3.2 聚碳酸酯 |
3.3 热塑性聚酯树脂(PET和PBT) |
4 特种工程塑料 |
4.1 聚苯硫醚(PPS) |
4.2 聚醚砜(PESU) |
4.3 聚芳醚酮(PAEK) |
4.4 液晶聚合物(LCP) |
5 热固性树脂 |
5.1 酚醛树脂 |
5.1.1 原料生产和市场概况 |
5.1.2 产品生产和技术发展动态 |
5.1.3 酚醛树脂合成和复合材料性能分析以及应用研究 |
5.1.4 结语 |
5.2 聚氨酯(PU) |
5.2.1 全球投资近况 |
5.2.2 聚氨酯原材料 |
5.2.3 建筑节能 |
5.2.4 汽车用聚氨酯 |
5.2.5 医用聚氨酯 |
5.2.6 聚氨酯涂料、密封胶、胶黏剂 |
5.2.7 其他聚氨酯产品 |
5.2.8 小结 |
5.3 环氧树脂 |
5.3.1 环氧树脂原料市场[131-135] |
5.3.1. 1 双酚A(BPA) |
5.3.1. 2 环氧氯丙烷(ECH) |
5.3.2 环氧树脂工业[136-146] |
5.3.2. 1 欧洲环氧树脂 |
5.3.2. 2 美国环氧树脂 |
5.3.2. 3 亚洲环氧树脂 |
5.3.3 企业经营动态[147-152] |
5.3.4 新产品[153-159] |
5.3.5 应用领域发展 |
5.3.5. 1 涂料[161-183] |
1)管道及储罐 |
2)建筑 |
3)汽车 |
4)船舶 |
5.3.5. 2 复合材料[184-197] |
1)汽车 |
2)石墨烯/航空航天 |
3)船舶 |
4)运动器材 |
5.3.6 结语 |
5.4 不饱和聚酯树脂 |
5.4.1 市场动态 |
5.4.2 不饱和聚酯树脂复合材料 |
(6)技术动态(论文提纲范文)
中科院福建物构所MOFs催化材料研究获进展 |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高分散金属催化剂的研究取得进展 |
吉林大学沸石分子筛材料研究取得突破 |
合肥物质科学院研发铜纳米颗粒/石墨烯核壳结构材料催化剂 |
吉林石化开发乙丙橡胶J-5105 |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等研发长寿命疏水材料 |
吉化乙二醇改产环氧乙烷开工 |
抚顺石化新添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新产品DFDC-7050 |
中韩石化高端管材通过认证 |
兰化公司研发医用聚烯烃树脂 |
河北宏广2种石化专用管材通过鉴定 |
扬子石化生产CM专用料系列新品 |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院研发新型薄膜材料 |
宁波材料所研发高强高模碳纤维制备技术 |
丰源轮胎一次法混炼新技术通过鉴定 |
北科大研发新型光功能材料 |
农科院研发新材料可去除土壤重金属 |
清华-富士康纳米科技研究中心研发超顺排碳纳米管材料 |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研发多孔离子传导膜 |
河北福胜高性能复材脱硫塔获专利 |
塑化巨头加大研发实力推出新型树脂材料 |
塑料轻量化与合成树脂均入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专家建议:推广生物降解塑料袋 |
第三军医大学发现纳米级石墨烯有杀菌作用 |
二氧化碳合成生物降解塑料成全球热点 |
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开发用于太阳能电池的新型聚合物材料 |
废旧橡胶轮胎通过催化裂解变废为宝 |
中科院新疆理化研究所在光催化还原二氧化碳研究中取得进展 |
海宁研制的空气净化专用抗菌型熔喷非织造材料通过鉴定 |
欧盟国家绿色能源消费达16% |
全球增材制造市场最高达36亿英镑 |
日本TAKEEI公司利用木屑进行生物质发电 |
神华包头煤制烯烃利润降七成 |
DIC公司开发出新型热分解型表面活性剂 |
Evonik公司在德国进行催化剂生产装置扩能 |
Garlock公司推出新款Style 9938橡胶片材用于化工、石油和天然气工业 |
W R Grace公司收购BASF公司全球聚烯烃催化剂业务 |
德国Audi公司开发出由水和CO2制备甲烷的新技术 |
预计到2021年石油树脂市场将以7.7%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
2014—2019年全球无纺布的需求以年平均5.4%的速度增长 |
Clarian公司生物乙醇首次应用于清洁剂 |
北理工研究水和石墨烯结合产生电能 |
DIC公司开发出高性能酚醛树脂 |
巴塞罗那大学研究纳米电极控制化学反应 |
利用成核剂和超临界二氧化碳清洁生产定制的微孔泡沫聚苯乙烯 |
日本JST确认石墨烯涂层的低摩擦化现象 |
日本开发出新型合成芳香族硅化合物的方法 |
研究人员开发新型生产工艺用于电活性聚合物 |
德勤:全球1/3油企面临破产风险 |
汽车减排刺激全球丁二醇发展 |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煤化工研究取得新突破 |
浙江兴兴690 kt/a甲醇制烯烃或无限期停车 |
陕西宝氮化工集团甲醇一步法制芳烃装置运行稳定 |
武汉晓宏新材料研发纯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管材成型技术 |
(8)新型碳材料(论文提纲范文)
1 发展新型碳材料产业的背景需求及战略意义 |
1.1纳米碳材料产业的背景需求及战略意义 |
1.2 炭基复合材料的背景需求及战略意义 |
1.3 膨胀石墨产业的背景需求及战略意义 |
1.4 活性炭产业的背景需求及战略意义 |
2 新型碳材料产业的国外发展现状及趋势 |
2.1 国外纳米碳材料产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
2.2 国外碳基复合材料产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
2.3 国外膨胀石墨产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
2.4 国外活性炭产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
3 新型碳材料产业的国内发展现状及趋势 |
3.1 概述 |
3.2我国纳米碳材料产业发展现状 |
3.3 我国碳基复合材料产业发展现状 |
3.4 我国膨胀石墨产业发展现状 |
3.5 我国活性炭产业发展现状 |
4 发展我国新型碳材料产业的主要任务及存在主要问题 |
4.1我国纳米碳材料产业发展存在的具体问题 |
4.2 我国碳基复合材料领域存在问题 |
4.3我国膨胀石墨产业发展存在的具体问题 |
4.4 我国活性炭产业发展存在的具体问题 |
5 推动我国新型碳材料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
5.1我国纳米碳材料产业发展建议 |
5.2 我国碳基复合材料领域发展建议 |
5.3 我国膨胀石墨领域发展建议 |
5.4 我国活性炭产业发展建议 |
(9)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
一、背景 |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
(一)指导思想。 |
(二)基本原则。 |
(三)发展目标。 |
三、重点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 |
(一)节能环保产业。 |
1. 高效节能产业。 |
2. 先进环保产业。 |
3. 资源循环利用产业。 |
(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
1. 下一代信息网络产业。 |
2. 电子核心基础产业。 |
3. 高端软件和新兴信息服务产业。 |
(三)生物产业。 |
1. 生物医药产业。 |
2. 生物医学工程产业。 |
3. 生物农业产业。 |
4. 生物制造产业。 |
(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
1. 航空装备产业。 |
2. 卫星及应用产业。 |
3. 轨道交通装备产业。 |
4. 海洋工程装备产业。 |
5. 智能制造装备产业。 |
(五)新能源产业。 |
1. 核电技术产业。 |
2. 风能产业。 |
3. 太阳能产业。 |
4. 生物质能产业。 |
(六)新材料产业。 |
1. 新型功能材料产业。 |
2. 先进结构材料产业。 |
3. 高性能复合材料产业。 |
(七)新能源汽车产业。 |
四、重大工程 |
(一)重大节能技术与装备产业化工程。 |
(二)重大环保技术装备及产品产业化示范工程。 |
(三)重要资源循环利用工程。 |
(四)宽带中国工程。 |
(五)高性能集成电路工程。 |
(六)新型平板显示工程。 |
(七)物联网和云计算工程。 |
(八)信息惠民工程。 |
(九)蛋白类等生物药物和疫苗工程。 |
(十)高性能医学诊疗设备工程。 |
(十一)生物育种工程。 |
(十二)生物基材料工程。 |
(十三)航空装备工程。 |
(十四)空间基础设施工程。 |
(十五)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及关键部件工程。 |
(十六)海洋工程装备工程。 |
(十七)智能制造装备工程。 |
(十八)新能源集成应用工程。 |
(十九)关键材料升级换代工程。 |
(二十)新能源汽车工程。 |
五、政策措施 |
(一)加大财税金融政策扶持。 |
1. 加大财税政策扶持。 |
2. 强化金融支持。 |
(二)完善技术创新和人才政策。 |
1. 加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 |
2. 加强知识产权体系建设。 |
3. 加强技术标准体系建设。 |
4. 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 |
(三)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
1. 完善市场培育、应用与准入政策。 |
2. 深化国际合作。 |
(四)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
六、组织实施 |
(一)加强统筹协调。 |
(二)加强宏观引导。 |
(三)培育发展产业示范基地。 |
(四)完善规划体系。 |
(五)加强组织实施。 |
四、面向大市场加速纳米功能复合材料的研究开发及产业化(论文参考文献)
- [1]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的通知[J]. 湖北省人民政府. 湖北省人民政府公报, 2021(21)
- [2]新形势下高性能纤维与复合材料的主攻方向与新进展[J]. 罗益锋. 高科技纤维与应用, 2019(05)
- [3]低吸水性耐磨碳纤维增强尼龙46复合材料的研究[D]. 冉进成.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4]2015~2016年世界塑料工业进展[J]. 许江菱,钟晓萍,朱永茂,杨小云,王文浩,刘勇,李汾,刘菁,李丽娟,刘小峯,邹林,陈红. 塑料工业, 2017(03)
- [5]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的通知[J]. 湖北省人民政府. 湖北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6(16)
- [6]技术动态[J]. 全国石油化工信息总站. 石油化工, 2016(07)
- [7]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J]. 辽宁省人民政府. 辽宁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6(S1)
- [8]新型碳材料[J]. 李贺军,张守阳. 新型工业化, 2016(01)
- [9]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2012(21)
- [10]郴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郴州市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总体规划纲要及有关专项规划的通知[J]. 郴州市人民政府. 郴州政报,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