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吉林省人民政府嘉奖令(论文文献综述)
肖雄[1](2021)在《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研究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至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前十七年间,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领导的针灸推广运动从开始实施到广泛普及的历史进程,勾勒针灸推广运动的社会图景;结合时代背景、政治动因、社会环境等进行历史分期研究,探讨不同历史时期针灸推广运动的阶段性特点;剖析针灸推广运动数次高潮起伏的原因及国家力量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并对运动中的典型事例进行个案研究;全面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相关卫生政策的制定和针灸(中医)工作进一步开展提供参考。方法:在掌握丰富史料和文献材料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导,综合运用历史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对新中国成立以来至“文化大革命”全面开始前在中国大陆地区开展的针灸推广运动全过程进行系统考察,力求再现“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基本历史面貌。同时,结合这一时期政治动因、政策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变迁,采用分析归纳法、比较研究法和数据统计法等,对“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数次高潮的发生原因、主要内容和阶段性特色进行研究;并运用个案研究法、历史考据法对针灸推广运动中产生的技术革新和典型临床运用进行分析考察。成果:将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置于宏大历史叙事角度下,分析领导组织力量、参与群体、学习内容、推广方式诸要素,全面考察了针灸推广运动的社会图景,客观再现了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基本史实。确定了针灸推广运动开始的时间与标志性事件;将推广运动分为四个历史时期:针灸推广运动初期(1951年2月《人民日报》发出号召至1954年中医政策调整之前)、中期(1954年中医政策调整后至1958年“大跃进”正式发动前)、高潮期(1958年“大跃进”正式发动至1962年底)和后期(1963年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前),并分别客观分析、总结了各时期的阶段性特色和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对“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中出现并普及使用的电针、水针、耳针、梅花针四种典型新针法和针灸治疗疟疾、针灸治疗血吸虫病、针刺治疗阑尾炎、针刺治疗聋哑四项典型临床运用进行个案研究和历史考证。重新梳理了电针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与推广情况,水针发明过程、代表人物及推广情况,耳针被介绍至国内并被推广和经典化的过程,梅花针的发明、推广应用与更名争议等。从国家政策和卫生建设需要的角度分析研究针灸推广治疗疟疾和血吸虫病的史实;梳理了针刺治疗阑尾炎的历史进程;并对针刺治疗聋哑的发明情况、政治推动因素等进行了考察。同时,对针灸推广运动中出现的“针灸休克”治疗精神病、首例针刺麻醉的学术争议以及“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对“文化大革命”时期针灸工作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历史研究。从国家建设、政治领导、针灸特质等角度深度剖析了“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原因;总结归纳了针灸推广运动的政治特点和组织特点;考察了针灸推广运动对不同参与群体在思想意识、政治品格和医学认知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对当代针灸发展和国家卫生建设的影响;客观总结了“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结论:“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中医药参与卫生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典型事例,在不同历史条件和环境下呈现出阶段性特色和数次高潮起伏。其不仅是一项卫生工作,振兴并重塑了中国针灸学和当代针灸业;更被上升为国家行为和政治任务,产生了广泛、深远的社会影响。新中国卫生建设与国家治理的客观需要,中共领导人对针灸的信任与重视和针灸疗法“多、快、好、省”的特质是这场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重要原因。坚持依靠党的领导和政治保障,采用培养骨干、层层推广的模式以及大力开展群众性运动是针灸推广运动的主要特点。通过针灸推广运动,针灸医师接受了社会主义政治规训和现代医学知识,改变了传统从业与受业方式;西医接受了政治身份的重新塑造,培养了无产阶级政治品格,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对待中医的态度;普通民众增强了对针灸的认知,基层、边远地区人民的卫生健康得以有更多医疗保障。针灸推广运动也影响了疗法自身的形塑,使针灸学走向科学化、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为当代针灸的传承发展和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参与构建了新中国中医药事业基本框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新中国的卫生面貌,有助于强化政治宣传,巩固国家治理。其历史经验在于:自上而下、分级培养、逐步扩大的推广模式值得借鉴,推广中医疗法有助于增进社会主义医疗福祉,保障人民健康。其历史教训提示:医学技术推广工作应贴合实际需要,统筹规划,以科学为依归;同时应科学使用行政手段,注意过度行政干预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研究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有助于深化考察中共领导下的中医工作和新中国卫生事业建设,可为当代针灸及医疗卫生技术的进一步普及、中医工作开展和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参与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提供参考。
杨春艳[2](2021)在《晁楣版画风格演变研究》文中认为1958年,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战略决策,数十万复转官兵、支边青年等组成的热血团队,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集到北大荒这块千里亘古的荒原上,拉开了大面积开发建设北大荒的序幕。为了丰富单调的垦荒生活,协助文化宣传工作,多才多艺的青年们就地取材,创作了质朴的版画。晁楣是最早一批以北大荒为题材创作版画的北大荒艺术工作者。本文把晁楣版画艺术风格演变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晁楣版画艺术风格的起源、发展和完成三个时期,将晁楣版画艺术风格分为三个历史阶段,早期即1958年之前的艺术学习与军旅生涯;中期即1958年前往北大荒至1978年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版画艺术创作转型;后期即1978年至2006年最后一幅版画创作完成。着重探讨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版画艺术风格特点,在研究中结合史实立足作品本身的形式,包括访谈录、日记及文献资料,兼顾历史影像资料等。晁楣版画艺术风格演变的研究,是对晁楣版画风格演变脉络的梳理以及版画风格演变规律的整理,是对北大荒版画风格研究的有力补充和完善,是对北大荒版画风格传承的推动和理论支持。确立了晁楣在北大荒版画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作为代表者和组织者的重要地位,最终引领北大荒版画的艺术风格的发展潮流。对于中国版画而言,晁楣版画不应停留在风格和形式层面,他构建的北大荒的现实生活图像的价值远远超出作品本身。全文共分为五章,按时间顺序进行研究。第一部分绪论,阐述了本选题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提出了问题点与研究难点,国内外研究情况综述,研究过程中运用的方法。第一章介绍了晁楣艺术风格形成的背景,分别阐述了晁楣版画艺术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晁楣艺术生涯的三个不同历史阶段。第二章为晁楣早期版画风格的形成,即通过早期的艺术学习和工作、生活经历促成的早期版画创作实践。第三章分析了晁楣版画中期的主导风格,以及这时期风格对其他人的影响。第四章重点分析了晁楣晚期版画中城市题材、工业题材以及形式探索中形成的版画艺术风格,对代表作品进行具体的形式分析,提出晁楣晚期版画风格由繁至简的简约性特点。第五章论述了晁楣版画艺术风格在演变中的规律,生活与环境的变化,艺术追求的不断提升,多方面文化素养的支持是艺术家个人艺术风格改变的原因。最后部分是结论,阐述了晁楣版画艺术风格的分期依据,以及各个时期版画风格的艺术特点,探讨了个人艺术风格变化的客观规律,生活环境的改变艺术风格随之改变,个人艺术素养和观念的改变艺术追求随之改变,艺术家多方面文化素养的吸收,艺术风格不断变化。
刘毅[3](2021)在《抗战时期国立东北中山中学略论》文中指出"九一八"事变后,众多东北青年学生流亡关内,国民党东北党务组织为整合东北流亡势力及培养后备人才,建立民国时期第一所"国立中学"——东北中山中学。该校地域特色鲜明,将军事训练寓于教学之中,辗转千里坚持抗日救亡。虽以维护国民党统治为出发点,致使校内政治风潮不断,但在国难中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人才,为抗战时期中国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特殊贡献。
李乾坤[4](2019)在《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进程及经验研究》文中认为妇联参与社会治理是将妇女群众的具体利益与党和国家的整体利益结合在一起,在社会领域持续推进妇女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实践,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七十年的历史进程中,妇联以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为指导,在党政部门支持下,积极协同社会力量参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阶段的社会治理实践,积累了丰富经验。在深化妇联组织改革、推动妇联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关键阶段,系统梳理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进程,全面总结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经验,既是新时代妇联参与社会治理深化转型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因此,对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研究,力争突破现有研究以现阶段的区域性实践和个案为主的局限,以史实为依据,运用相关理论,宏观与微观、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从党和国家战略需求的变化、妇联组织的沿革、妇女发展需求的变迁、社会力量的消长等多个层面展开。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先从探析妇联组织特性和社会治理理念着手,界定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内涵,划定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范围和研究边界,然后梳理归纳与妇联参与社会治理最为密切相关的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社会性别理论、治理理论的理论沿革和核心观点,阐释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理论依据。第二部分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妇联围绕新政权巩固、国民经济恢复发展、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社会治理中心任务,统合妇女群众与其他社会力量,构建群防群治的社会治安格局、创建男女平等的新生产秩序、确立新型的婚姻家庭关系以及对妇女进行社会改造的社会治理实践。第三、四部分研究在政治经济形势跌宕起伏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文化大革命时期”,在参与社会治理的曲折历程中,妇联在组织建设、提升妇女的文化水平和思想觉悟、发动妇女参与各项社会建设、推动家务劳动社会化、为妇女提供劳动保护等方面的重要探索与过失。第五部分研究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妇联遵循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和人民当家作主相统一的国家治理总体战略,按照“法制化、科学化、社会化”的治理原则,在建立纵横交错的妇联组织网络,建立健全各项组织制度和协调机制,打造“巾帼建功”、“双学双比”、“文明家庭创建”等多个专题活动品牌,建立确保活动持续开展的长效机制等方面的丰富实践。第六部分研究新时代妇联在党和国家改革发展的新布局中,在全面深化妇联组织改革的基础上,利用经济社会发展催生的各种新资源、新技术,尤其是巾帼志愿者资源和互联网技术,联合社会力量在妇女源头维权和实事化维权、引领妇女群众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动员妇女参与社会文明新风培育等方面的新探索。第七部分总结妇联在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实践中,在推动妇联组织创新发展,处理与党政部门、其他社会团体、妇女群众等各方社会力量关系,汇聚社会资源、凝聚社会力量,联系、团结、服务、教育妇女群众等方面的历史逻辑和基本经验。总之,妇联作为占我国人口半数的妇女可信赖和依靠的重要群团组织,是沟通党和妇女群众、联合其他社会力量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七十年间,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主流是既推进了妇联组织的创新发展,满足了各个阶段妇女群众解放发展的需求,又为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和国家治理现代化贡献了巾帼力量,基本上形成了多赢的良性循环;支流是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实践一度脱离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也存在“四化”一类的历史遗留问题或体制机制问题。因此,在亟需凝心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攻坚阶段,为了充分激发妇联和妇女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活力,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的群团改革和社会治理新格局的建构作出了重要部署和指示。历史经验表明,新时代妇联若要更好地承担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使命,还需遵循坚持党的领导与发挥妇联组织主动性相统一,坚持理论自信与兼容并蓄地推进理论创新相统一,坚持以妇女群众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做好经常性工作与开展专题活动相统一,不断提升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社会协作水平等历史逻辑。
刘瑾[5](2019)在《平津战役中党的群众工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群众工作是党的全部工作的基础,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和善于做群众工作,这是我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平津战役中,军事斗争的现实决定了开展群众工作、争取广泛群众支持是取得战役成功的关键。在此,中国共产党将群众工作贯穿于战役的始终,积极团结组织群众,为战役赢得了广泛的群众支持,也谱写了党的群众工作的优秀典范。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为理论基础,以平津战役中我党的群众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史实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展现平津战役中群众工作的历史风貌,特别是对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对群众开展动员工作、如何组织群众有序支前,群众工作取得的成就、主要经验等问题进行深入总结与剖析,从中得到现实启示,为当前开展群众工作,提高群众工作本领提供助益。本文共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梳理了课题的国内和国外研究现状。同时,对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重点、难点、创新点以及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方法作了阐述。第二部分:平津战役中党的群众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客观要求。首先,在对平津战役概况及群众工作内涵作以简单阐述之后,从理论上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对我党群众工作的指导作用,以及我党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坚持与发展。其次,从实践上阐述了在战争环境中,我党开展群众工作的客观要求,主要包括解放战争需要强大的群众基础、军事斗争的现实客观需要和战役动态发展对群众工作的要求。第三部分:平津战役中党的群众工作的基本内容。本部分在充分搜集史料的基础上,阐述了平津战役时期我党开展的战役前的群众动员工作、战役中的综合物质保障以及我党对国统区群众的争取和组织工作。该部分并不是对数据资料的罗列,而是在归纳分析的基础上,对党的群众工作具体措施的论述。第四部分:平津战役中党的群众工作的成效及原因。本部分采用分析归纳的方法,在总结平津战役中群众工作主要成就的基础上,从客观、主观两个方面分析了党在平津战役中群众工作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正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奠定了平津战役的胜利基础、促进了北平的和平解放、巩固了党的群众基础以及推动了解放全国的历史进程。第五部分:平津战役中党的群众工作的经验及启示。本部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总结平津战役中党的群众工作主要经验的基础上,从树立正确群众观念,做群众的贴心人;创新群众工作机制,做群众的引路人;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做群众的守护人;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做群众的服务人四个方面为当前做好群众工作,密切党群关系,提高群众工作本领提供现实启示。本部分是本文的难点,也是本文的创新点。整体而言,本文采用递进的写作方式,遵循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将平津战役中党的群众工作与当前群众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对平津战役中党的群众工作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为当前党重视群众工作、党员干部学会做群众工作提供理论与实践遵循。
唐海君[6](2019)在《大学生返乡创建家庭农场的政策研究》文中认为家庭农场是助推中国农业走出“小农困境”的关键,是我国未来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它既保留了传统农户家庭经营的合理内核,又继承了家庭承包经营产权激励的优点,是适应我国基本国情,符合我国农业生产特点,契合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引领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有生力量。然而,受到城乡比较利益的驱动,人力、智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资源源源不断地大量流向城市。掌握一技之长的农民、青壮年劳动力、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等都倾向于到城市工作,使得留守农民大都是老年人、妇女和儿童,且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较低,加上投资农业农村更是缺乏动力,使得家庭农场的发展始终处于一个较低层面。目前,人才紧缺已经成为限制家庭农场发展的重要瓶颈。因此,针对城乡人才配置结构性失衡问题,通过鼓励大学生返乡创建家庭农场,投身现代农业建设,不仅能够有效解决发展家庭农场对高素质人才的渴求,而且还有利于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实现农村智力输出与智力回流合理平衡,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与此同时,政府部门也意识到高素质人才返乡投资创建家庭农场的重要性,2014年农业部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家庭农场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促进大中专毕业生投资创建家庭农场,但是目前鼓励大学生返乡创建家庭农场的政策存在体系不健全、概念不明确、执行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阻碍了大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本文在分析大学生返乡创建家庭农场的必要性和政策支持的基础上,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大学生返乡创建家庭农场的政策分为鼓励类、扶持类以及后续保障类,并对三类政策的概念、目标进行界定,从而对大学生返乡创建家庭农场政策需求点进行细化。然后基于这三类政策的需求点设计调查问卷,对大学生开展调研;构建指标体系,运用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对城镇和农村大学生、农业专业和非农业专业大学生、研究生学历和本科及专科学历大学生返乡创建家庭农场意愿的政策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不同类型大学生在返乡创建家庭农场中的政策需求;此外,将大学生的家乡社会经济情况、家庭情况、个人情况以及大学生对家庭农场的认知作为自变量,同样采用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对大学生返乡创建家庭农场过程中对三类政策重要程度认知的影响因素作实证分析;最后,根据模型回归结果,从基于鼓励、扶持和支持以及后续保障大学生返乡创建家庭农场层面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邹琪[7](2018)在《朱德研究史》文中研究表明“朱德研究史”的研究对象是朱德研究,是朱德研究的发展史。朱德研究,是研究朱德一生历史的研究成果,对朱德生平和思想的研究都是朱德研究。本文对朱德研究进行学术史的回顾与梳理,力图按照学术史本身的线索,来展现朱德研究的全貌。国内外目前都还没有“朱德研究史”的专着出版,这是朱德研究和中共党史史学史研究中的空白。本文以朱德研究为研究对象,旨在对从20世纪20年代至2016年的朱德研究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总结,并探析朱德研究中的经验教训和规律,形成一部整体性的“朱德研究史”,希冀拓宽朱德研究的领域,弥补国内外朱德研究中的不足,这使本文的研究在学术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对朱德研究进行研究时,在纵向上,按时间顺序分析朱德研究产生、发展和成熟的过程,总结朱德研究的规律和经验教训;横向上,在特定空间、特定历史时期内,分析朱德研究的成果,主要是朱德研究的代表作,对其特点、内容、得失进行理论分析。对每个时期的朱德研究,先概述其研究背景、总体状况,再对代表作进行个案研究,分析其内容、研究方法和成就,最后总体评述,总结这一时期朱德研究的经验教训。按此研究思路,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朱德研究概述。阐明研究的对象和意义,对朱德研究的学术史进行梳理,分析朱德研究的现状,介绍文章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框架、创新之处及研究意义,界定“朱德研究史”一些概念。第一章评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朱德研究(1920.8-1949.9)。这一阶段是朱德研究的萌芽时期。国外对朱德的研究,最早的主要散见于西方记者的着作。国内的朱德研究发轫于20世纪20年代初,主要是一些关于朱德实践活动的报道,如朱德领导红军的报道等。国内最早公开发表的关于朱德的文字,目前可查的是《简州顾品珍等来电》(《申报》1920年8月13日)。这一时期朱德研究的成果主要是报刊上发表的文章,20世纪30、40年代,研究朱德的专着开始出现,有关朱德传记的各种书籍广泛流传,如《朱德传》、《西战场的主将朱德》等。外国记者的着作中,影响较大的有《西行漫记》、《续西行漫记》、《北行漫记》等。这些国外的研究成果尽管不是朱德的传记,但都有专门的章节介绍朱德的生平和轶事,是研究朱德的珍贵资料。第二章评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朱德研究(1949.10-1978.12)。这是朱德研究的初步发展和曲折停滞时期。这一时期研究朱德的书籍开始较多地出版,大都是记述朱德崇高品德和传奇故事以及回忆性的作品。香港和台湾也出版了研究朱德的着作,如吴起、孟超的《红色人物论》、章民的《朱德》等。“文化大革命”时期,受极“左”路线和个人崇拜的严重影响,朱德研究陷于停滞,甚至倒退。从“文革”结束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只出版了少量的回忆性的着作。艾格妮丝·史沫特莱的《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以非常生动、细腻和隽永的笔触,刻画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栩栩如生的形象,在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代表作。第三章评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朱德研究(1978.12-2016.12)。这是朱德研究走向成熟和继续发展时期。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朱德研究开始走向深入,大量有学术价值和研究价值的着作不断涌现,最有代表性的是《朱德年谱》和《朱德传》的出版。这一时期香港和台湾朱德研究的代表作是顾则徐的《永远的共军总司令:朱德》。这些研究成果,从朱德不同时期的生活片段到朱德传记的出现,从朱德生平介绍到朱德思想研究,使朱德研究走向成熟并继续发展,为朱德研究史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关于朱德研究的学术活动比较活跃且规模较大,如:1986年12月的“全国纪念朱德诞辰100周年学术讨论会”、1991年12月的“纪念朱德诞辰105周年全国朱德学术讨论会”、1993年7月的“全国朱德学术讨论会”、1996年12月的“纪念朱德诞辰110周年全国朱德生平与思想研讨会”、2006年12月“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2015年6月的“朱德与抗日战争学术座谈会”、2016年4月的“纪念朱德总司令诞辰130周年论坛”、2016年8月的“一战成名——朱德与护国战争学术研讨会”、2016年12月的“朱德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学术研讨会”等。这些学术活动积极推动了朱德研究的深入,反映了朱德生平和思想研究的基本趋向,使朱德思想生平研究跨入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第四章评述2006-2016年朱德研究的新进展。从朱德诞辰120周年以来,学术界从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对朱德的生平、思想以及对中国革命与建设的贡献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朱德研究的水平和现状。朱德研究取得了新突破,呈现出鲜明的特点。结语,总结90多年朱德研究的经验教训,对朱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对今后的朱德研究进行展望。本文在研究过程中,运用历史研究方法、辩证分析方法和比较研究方法,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经历了 90多年发展的朱德研究的成果和研究过程进行梳理和评述,对“朱德研究”进行研究,总结朱德研究的规律,为今后的朱德研究提供启示和借鉴,以推动朱德研究的进一步深入。通过研究,提供关于朱德研究成果的详实资料,使人们明辨资料的正误优劣,以正确的历史资料和思想资料,更好地学习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精神、优秀品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张皙[8](2016)在《东北解放区鼠疫流行与防治述论(1945—1949)》文中研究表明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中国共产党先后在今辽宁、黑龙江部分地区及吉林西部、内蒙古东部建立东北解放区。几乎同时,内蒙古王爷庙(今乌兰浩特市)爆发鼠疫流行,此后经铁路沿线向东北地区传播,疫情时起时灭,一直到1949年秋季才告基本平息。先后在原辽北省、嫩江省、热河省、内蒙古自治区在内的645个街村发生疫情,死亡人数近四万人。疫情集中发生在中共建立的东北解放区内,对根据地的建设和巩固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如何防治鼠疫自然就成为根据地面临的严峻考验和政治任务,本文将在梳理此次疫情传播和根据地防治过程的基础上,考察解放区建设和巩固中的疫情防治及其互动关系,呈现以往研究中所注意不多的历史面相。绪论部分主要梳理了本选题的相关学术史脉络,考察本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资料挖掘不够、疫情流行和防治过程论述不够全面、政治社会史角度研究的不多,本文的研究即试图在这些方面有所突破。第一章主要考察1945—1949年东北鼠疫流行经过,本文根据此次鼠疫流行的特点,将其流行过程分为三个阶段:1945年8月到1946年12月为爆发阶段、1947年6月到11月为高潮阶段、1948年到1949年10月是基本平息阶段,并分析影响疫情传播的自然、社会因素。第二章主要考察东北解放区防疫工作的初期阶段(1945-1947)。1945年鼠疫爆发后,解放区政府立即成立防疫机构,开展一系列防治救治措施和思想宣传工作,1947年又在1946年防疫工作的基础上扩大防疫体系,加强防治措施,但整体而言,作为中共第一次组织的大规模防疫工作,这一时期的防疫虽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也存在明显不足之处。第三章是东北解放区防疫的完善阶段(1948-1949)。经过两年多的防疫实践,东北解放区在认识和实践上都有了较大的转变,尤为重视防疫机构的完善和防疫人才的培养,并提前开展预防工作,在1948年和1949年成功控制区内鼠疫流行,区内卫生医疗事业也取得较大进步,既推动了解放战争的顺利进行,也为新中国的防疫事业奠定基础。第四章为结论。通过对本次东北解放区鼠疫流行及防治过程的考察,与近代以来的鼠疫防治作一对比研究,分析革命与本次防疫工作是如何相互影响,并总结中共在东北解放战争中对公共卫生的认识和实践的演进。
申艺琴[9](2015)在《论解放战争时期延边地区的土地改革》文中提出光复以后,国民党为了实现其吞并东北独占中国的野心,派遣大批特务潜伏在延边地区,这些特务与土匪、汉奸、走狗相互勾结,进行扰乱破坏,给共产党在延边地区开展工作带来了很大阻碍。为了解放农民,发展人民武装,巩固壮大解放区,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满足人民对土地的要求,让农民过上好日子的唯一途径就是进行土地改革。土地改革是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土地改革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共产党能否争取到最广大人民的支持,最多数民族的拥护,也关系到延边地区朝鲜族人民的前途与命运。只有土地改革成功,广大群众才会为了“保家卫田”积极踊跃的参军参战;共产党在群众心目中的威信才会大大提升。延边人民根据党中央和省委的要求从1946年7月到1948年4月分为三部分即:借粮,查粮,返清算斗争,砍大树、挖底产,整顿队伍平分土地进行了土地改革。土地改革不仅消灭了封建地主阶级,并且是贫雇农彻底翻身,使他们成为土地的真正主人,从而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延边地区是朝鲜族最为聚集的地方,光复后面对着同国民党激烈对峙的严峻局面,解决“解放区”内朝鲜人的国籍问题以及对他们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成了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新的挑战。土地改革和解决民族问题相结合是延边土地改革运动的一大特色。自古以来,农民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土地展开的。土地是他们的命根子,是他们人生全部的意义,延边土地改革是解放初期延边地区的一场重大的政治、经济斗争,是土地所有制的一次重大而深刻的变革,对支援人民解放战争、创建和巩固东满根据地、发展农业生产起到了重大的历史作用。
苏巧玲[10](2015)在《我国档案捐赠工作研究》文中认为档案捐赠不仅有利于档案馆提高馆藏价值、调整馆藏结构,也有利于保护社会散存档案。研究分析档案捐赠工作的历史发展及现状,有利于发现档案捐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档案捐赠工作的对策。然而,目前不仅缺少对我国档案捐赠工作完整、系统的认识,而且尚未建立科学系统的档案捐赠管理制度。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深入研究,以完善档案捐赠管理工作,规范档案捐赠程序,提高公众捐赠档案的主动性。本文从我国档案捐赠工作的现状、历史发展情况以及目前档案捐赠相关的法律法规出发,在此基础上发现档案捐赠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从健全档案捐赠法律法规、完善档案捐赠管理制度、加强与捐赠者沟通以及建立档案捐赠保障机制四个方面提出完善对策。
二、吉林省人民政府嘉奖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吉林省人民政府嘉奖令(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一) 选题依据 |
(二) 选题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一) 新中国“十七年” |
(二) 针灸与针灸推广 |
(三) 运动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 研究对象与内容 |
(二)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三) 研究方法 |
四、研究材料 |
(一) 材料来源 |
(二) 材料的甄选 |
五、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
(一) 当代针灸史研究现状 |
(二) 当代中医史研究现状 |
(三) 当代医疗社会史(医学发展与政治方向)研究现状 |
(四) 简要评议 |
第一章 楔子:近代针灸境遇的不同面向 |
第一节 针灸生存危机与业者自强举措 |
一、民国政府统治下针灸生存危机频现 |
二、针灸业者尝试“科学化”革新 |
第二节 中共领导下普及针灸的尝试 |
一、毛泽东重视发挥中医力量 |
二、中共领导下根据地及军队普及针灸的情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曲折行进:针灸推广运动的初期 |
第一节 新中国“针灸推广”的提出 |
一、卫生部确立“团结中西医”方针 |
二、《人民日报》揭开针灸推广帷幕 |
第二节 针灸疗法实验所探索推广针灸 |
一、在北京先行培训针灸师资 |
二、在多地推广针灸培训模式 |
三、针灸疗法实验所推广针灸的成效 |
第三节 针灸推广在国内的初步实践 |
一、针灸教学开始普及 |
二、组织针灸医师开展临床工作 |
第四节 新针灸学:推广初期的核心内容 |
一、“新针灸学”的学术特点 |
二、“新针灸学”的推广情况 |
第五节 针灸推广初期的成效与困难 |
一、针灸推广初期取得的成绩 |
二、针灸推广初期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步入正轨:针灸推广运动的中期 |
第一节 中医政策调整,针灸推广迎来新阶段 |
第二节 推广针灸的四大主要途径 |
一、西医学习针灸 |
二、改进中医针灸教育 |
三、培训基层卫生人员掌握针灸技术 |
四、“中医带徒弟”助力培养针灸人才 |
第三节 典型事例:江苏省针灸推广与教学革新 |
一、分设中、西医班级培养针灸师资 |
二、开展短期针灸巡回教学,培养校外医务人员 |
三、承担委托教学任务,培养更多针灸人才 |
四、编写《针灸学》,为统编针灸教材确立范式 |
第四节 推广中期的主要成效:临床应用取得进展 |
一、应用范围扩大,治疗病种增加 |
二、推动献方工作,发掘民间针灸 |
第五节 推广中期潜在的问题与新的趋势 |
一、中、西医间的龃龉与“整风运动” |
二、“技术革命”催生针灸新方向,“跃进”苗头初现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跃进”与“革命”:针灸推广运动的高潮 |
第一节 “大跃进”历史背景下的针灸推广 |
一、“大跃进”正式发动,《健康报》呼吁进一步推广针灸 |
二、河北省开展“普及针灸”群众运动 |
三、保定会议组织中医药界“大跃进” |
第二节 “人人学会针灸” |
一、学习主体:干部带头,医务人员广泛参与 |
二、学习形式及主要内容 |
三、针灸出版物大量涌现 |
第三节 掀起针灸“技术革命” |
一、以“土”为主的医药卫生技术革命 |
二、积极开展针灸经络科学研究 |
三、新式针法与器具大量涌现 |
第四节 针灸“跃进”的高潮与后续 |
一、针灸“跃进”达到高潮 |
二、形势发生变化,针灸工作转入调整阶段 |
第五节 “大跃进”时期针灸推广的特点 |
一、强调党的领导,政治挂帅 |
二、提倡短期速成,大放“卫星” |
三、开展群众运动,影响广泛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面向农村:针灸推广运动的后期 |
第一节 “把医疗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 |
一、卫生工作新方向 |
二、毛泽东发布“六·二六”指示 |
第二节 农村成为针灸推广重点场域 |
一、鲁之俊重提针灸推广 |
二、山西省在农村推广针灸的经验 |
第三节 农村地区针灸推广的具体情况 |
一、针灸推广的培养对象与师资力量 |
二、针灸推广的主要传授形式 |
三、针灸推广的主要学习内容 |
四、在农村推广针灸的成效与影响 |
第四节 城镇针灸教育与科学研究趋于规范 |
一、针灸教育进一步普及与规范 |
二、针灸在科技领域的发展 |
三、针灸学术交流活跃,政府加强统一领导 |
第五节 针灸推广运动与“文化大革命”时期针灸工作 |
一、赤脚医生与针灸术在农村的继续传播 |
二、新针疗法的出现与普及 |
三、针刺麻醉热潮出现及后续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针灸推广运动中的创新针术 |
第一节 电针的发明与推广 |
第二节 水针的发明与推广 |
第三节 耳针在国内的推广与经典化 |
一、临床普及耳针运用 |
二、围绕耳针的技术革新 |
三、耳针的经典化过程 |
第四节 梅花针的发明与推广 |
一、孙惠卿与“刺激神经疗法” |
二、在各地的推广: 以上海市和江西省为例 |
三、推广中的争议——“梅花针”之名 |
第七章 针灸推广运动中的典型应用 |
第一节 针灸治疗疟疾 |
一、1956年前针灸治疟的使用情况 |
二、1956年后针灸治疟在各地推广 |
三、针灸治疟的后续发展 |
第二节 针灸治疗血吸虫病 |
一、严峻疫情要求中西医合作治疗 |
二、推广针灸用于血吸虫病防治 |
三、“血防大跃进”中针灸推广的高潮及后续 |
第三节 针灸治疗阑尾炎 |
一、针灸治疗阑尾炎的缘起与演进 |
二、推广中关于针刺治疗机理的研究与讨论 |
三、推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研究 |
第四节 针刺治疗聋哑 |
一、吴芝升等人初试针治聋哑 |
二、“大跃进”时期针治聋哑迎来高潮 |
三、推广针治聋哑高潮下的问题 |
第八章 分析与讨论 |
第一节 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原因 |
一、新中国卫生建设和国家治理的客观需要 |
二、中共领导人对针灸的信任与重视 |
三、针灸疗法具备大范围推广的特质 |
第二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特点 |
一、依靠党的领导和政治保障 |
二、采用自上而下、培养骨干、层层推广的模式 |
三、广泛开展群众性运动 |
第三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影响 |
一、对参与群体的影响 |
二、对当代针灸学形塑的影响 |
三、对针灸普及和中医工作的影响 |
四、对卫生建设和国家治理的影响 |
第四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
一、自上而下、分级培养、逐步扩大的推广模式值得借鉴 |
二、推广中医疗法有助于增进社会主义医疗福祉,保障人民健康 |
三、推广工作应贴合实际需要,统筹规划,以科学为依归 |
四、科学使用行政手段,注意过度干预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
结语 |
一、本研究创新之处与主要成果 |
二、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后续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群众迫切要求推广针灸疗法》 |
附录2: 《有组织地研究与推广针灸疗法》 |
附录3: 《认真地学习和推行针灸疗法》 |
附录4: 《进一步学习推广针灸》 |
附录5: 《广东省卫生厅召开的农村中医教育工作会议纪要》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
致谢 |
附件 |
(2)晁楣版画风格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与意义 |
(一)研究的对象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问题点与难点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成果现状综述 |
(二)国外研究成果现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晁楣艺术风格形成背景 |
一、晁楣版画艺术的时代背景 |
(一)北大荒开发前概略 |
(二)北大荒垦建与党的文艺方针 |
(三)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目标 |
二、晁楣艺术生涯的三个阶段 |
(一)第一阶段:军旅生活与艺术学习 |
(二)第二阶段:生活历练与艺术创新 |
(三)第三阶段:时代浪潮与艺术升华 |
小结 |
第二章 晁楣早期版画风格(1950—1958 年) |
一、艺术学习与训练 |
二、早期版画创作实践 |
(一)军人形象与“斗争性”的延续 |
(二)军人形象与新时代的接轨 |
三、早期版画风格的形成 |
(一)题材创新 |
(二)艺术语言(构图、刀法、颜色) |
(三)套色木刻 |
(四)早期风格特点 |
小结 |
第三章 晁楣中期版画风格(1958-1978 年) |
一、开创北大荒版画主导风格 |
二、中期版画风格案例分析 |
(一)林业题材 |
(二)工业题材 |
(三)农业题材 |
三、中期版画风格的艺术特色 |
(一)大景加小人创作模式 |
(二)具有现实主义写实性 |
(三)重色版和副版 |
(四)崇高历史风格的凸显 |
小结 |
第四章 晁楣后期版画风格(1978—2006 年) |
一、城市题材的版画风格 |
(一)由农村到城市 |
(二)由垦荒到城市 |
(三)由叙事到抒情 |
二、工业题材的版画风格 |
三、形式探索的版画风格 |
(一)雪松系列:《雪松》、《松谷》、《天柱》 |
(二)大树系列:《冬晨》、《傲霜》、《大树》 |
(三)几何系列:《春曲》、《新居》、《留君不住》 |
四、晁楣后期版画风格的简约性 |
(一)由繁至简的成因 |
(二)后期风格简约性的特征 |
(三)由繁至简的意义 |
小结 |
第五章 晁楣版画风格演变中的规律探讨 |
一、生活与环境的变化 |
二、艺术追求的不断提升 |
三、多方面文化素养的支持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晁楣年表 |
附录2 晁楣版画事记 |
附录3 晁楣版画作品年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抗战时期国立东北中山中学略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地域特色鲜明的东北流亡学校 |
二、为复土还乡创办的军事训育基地 |
三、抗战后方学生对国民党控制的反抗 |
四、结语 |
(4)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进程及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与依据 |
二、研究现状和目标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意义 |
五、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
一、基本概念界定 |
(一)妇联组织 |
(二)社会治理 |
(三)妇联参与社会治理 |
二、相关理论 |
(一)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 |
(二)社会性别理论 |
(三)社会治理理论 |
第二章 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良好开端(1949-1956) |
一、妇联的全面组建与女界的初步统合 |
(一)妇联组织体系的初创 |
(二)妇联的组织统合 |
二、妇联参与创建社会新秩序的行动 |
(一)发动妇女构建群防群治的社会治安格局 |
(二)参与创建男女平等的新生产秩序 |
(三)参与确立新型的婚姻家庭关系 |
三、妇联参与改造妇女的初步实践 |
(一)劳动光荣理念下对妓女身份的重塑 |
(二)抗美援朝运动中对妇女爱国观的培育 |
(三)识字学习运动中对妇女的文化政治教育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曲折探索(1956-1966) |
一、妇联组织的曲折发展 |
(一)妇联组织名称的统一 |
(二)妇联组织制度的改进 |
(三)妇联团体会员的收缩与发展 |
(四)妇联基层组织的整顿波折 |
二、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实践探索 |
(一)动员妇女参加社会劳动 |
(二)大规模开展妇女扫盲运动 |
(三)培育妇女群众集体观 |
三、妇联初步纠正“左倾冒进”错误的举措 |
(一)加强对妇女的劳动保护 |
(二)参与整顿托幼组织 |
(三)参与整治婚姻乱象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中断与初步恢复(1966-1976) |
一、妇联组织的全面解体与初步恢复 |
(一)妇联组织的逐步解体 |
(二)妇联组织的初步恢复 |
二、妇联对社会治理的有限参与 |
(一)参与推进男女同工同酬 |
(二)发动妇女参与“农业学大寨” |
(三)协助托幼组织的恢复整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新发展(1977-2012) |
一、改革开放新时期妇联组织的迅速发展 |
(一)妇联组织制度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
(二)妇联团体会员的迅速扩展 |
(三)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的持续推进 |
二、新时期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新格局 |
(一)多层次推动妇女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 |
(二)全方位维护妇女合法权益 |
(三)多方面推进对妇女的综合教育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深化转型(2012-2018) |
一、新时代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新机遇 |
(一)习近平的社会治理新理念新布局 |
(二)群团改革背景下妇联组织发展的新需求 |
(三)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与中国妇情新样态 |
二、新时代妇联组织的深化改革 |
(一)妇联组织各项制度的全面整建 |
(二)妇联组织体系的系统化改革 |
三、新时代妇联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新实践 |
(一)引领妇女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
(二)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新作为 |
(三)动员妇女参与培树社会文明新风尚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基本经验 |
一、坚持党的领导与充分发挥妇联组织主体性相统一 |
二、坚持理论自信与兼容并蓄地推进理论创新相统一 |
三、坚持以妇女群众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
四、坚持做好经常性工作与开展专题性活动相统一 |
五、不断提升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社会协作水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平津战役中党的群众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目的 |
(三)选题意义 |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方法 |
(一)基本思路 |
(二)主要方法 |
第二章 平津战役中党的群众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客观要求 |
一、平津战役概况及群众工作的内涵 |
(一)平津战役概况 |
(二)群众工作的内涵 |
二、党的群众工作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指导作用 |
(二)我党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坚持与发展 |
三、战争环境对群众工作的客观要求 |
(一)解放战争需要强大的群众基础 |
(二)军事斗争的现实客观需要 |
(三)战役的动态发展对群众工作的要求 |
第三章 平津战役中党的群众工作的基本内容 |
一、战役前的群众动员工作 |
(一)思想动员 |
(二)组织动员 |
(三)经济动员 |
二、战役中的综合物质保障 |
(一)军需物资保障 |
(二)组织运输保障 |
(三)其他勤务保障 |
三、对国统区群众的争取和组织工作 |
(一)宣传党的政策,争取群众支持 |
(二)组织各界群众,开展爱国民主运动 |
第四章 平津战役中党的群众工作的成效及原因 |
一、战役中群众工作的主要成就 |
(一)奠定了平津战役胜利基础 |
(二)促进了北平的和平解放 |
(三)收获了民心,巩固了党的群众基础 |
(四)推动了解放全国的历史进程 |
二、群众工作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 |
(一)群众工作取得成就的客观原因 |
(二)群众工作取得成就的主观原因 |
第五章 平津战役中党的群众工作的经验及启示 |
一、平津战役中党的群众工作的主要经验 |
(一)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高群众思想觉悟 |
(二)建立统一支前机构,实行有力组织领导 |
(三)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增强群众支前动力 |
(四)发挥党员模范作用,激发群众支前活力 |
二、平津战役中党的群众工作的现实启示 |
(一)树立正确群众观念,做群众的贴心人 |
(二)创新群众工作机制,做群众的引路人 |
(三)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做群众的守护人 |
(四)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做群众的服务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6)大学生返乡创建家庭农场的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创新点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阐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家庭农场 |
2.1.2 返乡创业 |
2.1.3 大学生返乡创建家庭农场扶持政策 |
2.2 理论基础 |
2.2.1 推力-拉力理论 |
2.2.2 公共政策理论 |
2.2.3 理性经济人假设 |
第三章 大学生返乡创建家庭农场的政策分类与政策现状 |
3.1 大学生返乡创建家庭农场政策分类 |
3.1.1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
3.1.2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3.1.3 大学生返乡创建家庭农场的三类政策 |
3.2 大学生返乡创建家庭农场政策梳理 |
3.2.1 大学生返乡创建家庭农场鼓励类政策 |
3.2.2 大学生返乡创建家庭农场扶持类政策 |
3.2.3 大学生返乡创建家庭农场后续保障类政策 |
3.3 大学生返乡创建家庭农场政策现状 |
第四章 大学生返乡创建家庭农场的政策需求实证分析 |
4.1 研究假设的提出 |
4.1.1 大学生返乡创建家庭农场鼓励类政策对大学生意愿有影响 |
4.1.2 大学生返乡创建家庭农场扶持类政策对大学生意愿有影响 |
4.1.3 大学生返乡创建家庭农场后续保障类政策对大学生意愿有影响 |
4.2 问卷设计与调查 |
4.3 问卷信效度分析 |
4.4 指标体系构建 |
4.5 模型选择 |
4.5.1 模型理论 |
4.5.2 模型检验 |
4.6 问卷描述 |
4.6.1 大学生创建家庭农场意愿情况 |
4.6.2 大学生家乡社会经济情况 |
4.6.3 大学生家庭基本情况 |
4.6.4 大学生个人基本情况 |
4.6.5 三类政策的政策点数据述 |
4.7 多项有序模型运行 |
4.7.1 不同家乡所在地的大学生返乡创建家庭农场政策需求影响因素回归结果分析 |
4.7.2 农业专业和非农业专业大学生返乡创建家庭农场政策需求影响因素回归结果分析 |
4.7.3 硕士、学士和专科大学生返乡创建家庭农场政策需求影响因素回归结果分析 |
第五章 大学生对三类返乡创建家庭农场政策重要程度认知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5.1 研究假设 |
5.2 指标体系 |
5.3 数据描述 |
5.4 模型选择 |
5.5 模型结果分析 |
第六章 大学生返乡创建家庭农场政策建议及研究展望 |
6.1 对策建议 |
6.1.1 鼓励类政策 |
6.1.2 扶持类政策 |
6.1.3 后续保障类政策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论文成果 |
(7)朱德研究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
二、学术史梳理及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框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萌芽时期(1920.8—1949.9)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报刊中关于朱德生平思想的报道 |
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7—1937.7) |
二、抗日战争时期(1937.7—1945.8) |
三、解放战争时期(1945.8—1949.9) |
第三节 中外记者笔下的朱德 |
一、任天马《活跃的肤施》 |
二、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 |
三、尼姆·威尔斯《续西行漫记》 |
四、哈里森·福尔曼《北行漫记》 |
第四节 早期的朱德传记 |
一、陈德真《朱德传》(第2版) |
二、张寒青《西战场的主将朱德》 |
三、绍源《朱德自传》和张尚志《朱德与红军》 |
第二章 初步发展和曲折停滞时期(1949.10—1978.12)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王安娜《中国——我的第二故乡》 |
第三节 《红旗飘飘》和《星火燎原》 |
第四节 艾格尼丝·史沫特莱《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 |
第三章 走向成熟和继续发展时期(1978.12-2016.12)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刘白羽《大海——记朱德同志》 |
第三节 朱敏《我的父亲朱德》 |
第四节 赵鲁杰《朱德兵法与韬略》 |
第五节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朱德年谱(1886—1976)》(新编本) |
第六节 金冲及主编《朱德传》 |
第七节 2006—2016年朱德研究的新进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东北解放区鼠疫流行与防治述论(1945—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 |
(二) 学术史研究回顾 |
(三) 研究意义 |
第1章 1945-1949年东北解放区鼠疫流行 |
1.1 鼠疫流行的几个阶段 |
1.1.1 初期阶段 |
1.1.2 疫情大规模扩散期 |
1.1.3 疫情平息阶段 |
1.2 影响鼠疫流行的因素 |
1.2.1 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
1.2.2 思想观念的影响 |
1.2.3 东北社会条件制约 |
第2章 解放区防疫体系的发展 |
2.1 东北解放区防疫工作初步展开 |
2.1.1 初步建立防疫机构 |
2.1.2 开展防疫宣传 |
2.1.3 防疫初期的成效与不足 |
2.2 解放区防疫机制的完善 |
2.2.1 卫生防疫机构的发展 |
2.2.2 完善防治措施 |
2.2.3 加强防疫宣传教育 |
2.2.4 疫区善后工作 |
第3章 防疫体系的全面覆盖 |
3.1 东北解放区防疫体系完善 |
3.1.1 扩大防疫机制 |
3.1.2 深化防治措施 |
3.1.3 全面普及防疫思想宣传 |
3.2 防疫对东北解放区的影响 |
3.3 防疫对全国的影响 |
第4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论解放战争时期延边地区的土地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光复初期的延边地区 |
2.1 光复初期延边地区的复杂形势 |
2.2 光复初期共产党在延边地区的施政 |
2.2.1 中共延边地方委员会的成立 |
2.2.2 延边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的成立 |
2.2.3 吉林省军区延边军分区的成立 |
第三章 共产党在延边地区的土地改革 |
3.1 实施“公地”分配,为土地改革创造条件 |
3.2 延边地区土地改革的全面铺开 |
3.2.1 “借粮、查粮、反清算”阶段 |
3.2.2 “砍大树、挖底产”阶段 |
3.2.3 复查、整顿、平分土地阶段 |
第四章 延边地区土地改革的特点及影响 |
4.1 延边地区土地改革的特点 |
4.1.1 继续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原则 |
4.1.2 创造性地解决朝鲜族的国籍问题 |
4.2 延边地区土地改革的影响 |
4.2.1 激发了延边各族人民参军参战的热情 |
4.2.2 掀起了延边各族人民支援解放战争的热潮 |
4.2.3 增强了延边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意识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我国档案捐赠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本文研究范畴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我国档案捐赠主客体及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档案捐赠者身份 |
第二节 捐赠档案的种类 |
第三节 影响档案捐赠行为的因素分析 |
第二章 我国档案捐赠工作的发展与演变 |
第一节 档案捐赠工作的萌芽阶段 |
第二节 档案捐赠工作的发展阶段 |
第三节 档案捐赠工作的停滞阶段 |
第四节 档案捐赠工作的调整与完善阶段 |
第三章 我国档案捐赠相关法律法规 |
第一节 档案捐赠相关法律条文 |
第二节 档案捐赠相关法规条文 |
第三节 地方档案捐赠相关规定 |
第四章 档案捐赠工作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档案捐赠立法的不完善 |
第二节 档案捐赠运行机制不健全 |
第三节 档案捐赠保障机制不完善 |
第五章 档案捐赠工作的完善 |
第一节 健全档案捐赠法律体系 |
第二节 完善档案捐赠管理制度 |
第三节 加强与档案捐赠者沟通联系 |
第四节 建立档案捐赠保障机制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吉林省人民政府嘉奖令(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D]. 肖雄.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
- [2]晁楣版画风格演变研究[D]. 杨春艳.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3]抗战时期国立东北中山中学略论[J]. 刘毅. 现代交际, 2021(06)
- [4]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进程及经验研究[D]. 李乾坤.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5]平津战役中党的群众工作研究[D]. 刘瑾. 西华师范大学, 2019(01)
- [6]大学生返乡创建家庭农场的政策研究[D]. 唐海君.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7]朱德研究史[D]. 邹琪. 扬州大学, 2018(12)
- [8]东北解放区鼠疫流行与防治述论(1945—1949)[D]. 张皙. 吉林大学, 2016(10)
- [9]论解放战争时期延边地区的土地改革[D]. 申艺琴. 延边大学, 2015(12)
- [10]我国档案捐赠工作研究[D]. 苏巧玲. 福建师范大学,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