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AutoCAD2000比例因子的正确应用

浅谈AutoCAD2000比例因子的正确应用

一、谈AutoCAD2000比例因子的正确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陈志杰[1](2011)在《水利工程设计图在AutoCAD中出图技巧及布局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使用AutoCAD进行水利工程设计绘图并不太难,而要准确出图则需要一定的技巧。布局是AutoCAD2000以后版本的一项新功能,分别用模型空间和图纸空间完成绘图和出图工作,对于工程制图来说,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改进交互输出功能。

付强[2](2008)在《无桥台斜腿刚架桥自动绘图系统的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无桥台斜腿刚架桥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桥型,它具有桥型结构合理,受力性能好,跨越能力大,适应性强,造型简洁美观,造价比较低廉等优点,因此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目前却没有关于无桥台桥梁的设计软件,而且设计过程中的辅助设计的软件也不多。考虑到无桥台桥梁的设计和绘图的工作量大,数据繁多,计算和绘图中很容易发生差错,导致设计、计算和图纸数据的不一致,而人工绘图不仅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质量也无法得到保证。因此,迫切需要CAD技术辅助设计无桥台桥梁。在这种情况下,本文研制并开发了无桥台桥梁的辅助设计软件——无桥台斜腿刚架桥参数化自动绘图系统。本文构想了无桥台斜腿刚架桥CAD系统的框架,比较分析了各种程序开发方法,选择了在稳定高效的AutoCAD平台上,利用VBA强大的二次开发功能,将Windows的可视化资源、面向对象的VB语言和AutoCAD的图形处理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了本系统的开发。从而避免了利用AutoCAD交互式手动绘图带来的误绘、漏绘等问题,并提高了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质量。在开发过程中本系统实现了下列功能:1)通过友好的操作界面接受用户输入的参数,并将其传递到系统内部进行数据的类型转换和计算。2)在数据输入的容错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对出错的数据给出提示,提高了工程的准确性。3)在开发过程中,对各模块的数据调用和保存建立独立的程序模块,便于调用和计算。4)对桥梁设计进行细化分析,密切结合桥梁设计规范,严密制定绘图流程,确保系统出图的正确率。通过本系统在工程实例中的应用,证明了它能大大减少无桥台桥梁设计中的AutoCAD绘图的工作量,极大地提高了用户的工作效率,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良好的工程实用性。同时根据它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足,为今后更进一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李传军,郭忠山[3](2007)在《AutoCAD在绘制工程图中的技巧》文中研究说明介绍几种用AutoCAD绘制工程图的一些方法和技巧,解决绘图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从而提高绘制工程图纸的质量。

王峰[4](2007)在《实现数控万能水切割机自动编程的基础研究与应用》文中指出高压水射流是特种加工工艺中的一种新技术,其自身的许多优点使它具有相当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与水切割设备配套的软件却存在有一定的问题。如DWJ-A-5型数控万能水切割机,在面向实际工程的实验过程中发现其原有的软件无法将扫描得到的图形(位图)直接转化成AutoCAD可以识别的矢量图形文件,而要在AutoCAD中以插入光栅图的形式读入图片,然后手工用多义线画出图形的轮廓。由于手工描绘费时费力,且人为误差使得加工出的形体轮廓表面不光滑甚至失真。针对以上问题,设计了图像矢量化系统和基于AutoCAD 2000的水切割机的自动编程系统,将输入计算机的位图转化成DXF文件,然后再利用自动编程系统转换成数控指令。主要内容如下:1.图像矢量化系统的设计。根据系统的需求和功能描述,研究了图像处理理论和位图的存储格式,完成了图像的读取和存储;彩色图像转化成灰度图像;灰度图像转化成二值图像;图像轮廓点的提取和点数据的拟合;拟合得到矢量数据后,以DXF文件格式输出。2.基于AutoCAD 2000的自动编程系统的设计。深入研究ObjectARX的编程技术,通过对AutoCAD的数据库的操作,实现了AutoCAD中实体的信息的提取;实体的排序,生成拓扑有序的加工路径;区分出了所要加工图形的内轮廓和外轮廓,按照顺时针或逆时针加工方向的要求对轮廓进行排序;最后根据水切割机的机床数控系统,生成NC代码。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利用VC++6.0开发出一个图像矢量化系统,再利用AutoCAD的二次开发工具(ObjectARX 2000)在AutoCAD 2000的基础上开发出一个自动编程系统。设计的图形矢量化系统弥补了原来的自动编程系统中需手工在AutoCAD中描出扫入电脑的图形的不足,直接将位图转换成DXF文件,提高了加工精度,减少了工作量。自动编程系统正确地产生了数控代码,并进行了实际加工,验证了代码的正确性。

周成龙[5](2007)在《PKPM软件中复合地基优化设计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PKPM是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应用在建筑结构设计领域中的杰出成果。PKPM使得结构设计人员从繁重的绘图和计算工作中得以解脱,使工作准确而高效。复合地基技术是目前土木工程界的热点,大量的工程实例证明,相比桩基础而言,合理的复合地基设计能够在满足上部建筑结构承载特性的同时大幅度的降低工程成本。基于PKPM CAD模型的复合地基优化设计本质上是对PKPM CAD的二次开发。优化设计系统在PKPM建立的真实建筑模型的海量数据中自动提取所需要的建筑几何和荷载信息。基于承载力控制和基于沉降控制的复合地基优化设计是复合地基优化设计两种主要思路。按沉降控制理论是复合地基优化设计重要思想。在本系统中采用了当前普遍使用的沉降控制优化设计方法,即在承载力满足要求的前提下,沉降量必须控制在设定的范围内。因此,沉降量的控制是本优化系统的核心内容。复合地基沉降分为两个部分,加固层沉降和下卧层沉降。本系统中分别采用复合模量法和分层总和法。系统是在VC++下开发完成的。系统模块主要有数据准备,系统参数设置,地质信息资料管理,桩资料信息管理,承载力和沉降计算,桩体输出和桩体编辑等模块。开发过程采用了面向对象(OOP)的设计方法,将土层,桩体以及复合地基等实体抽象为相应的类,体现了OOP编程代码可重用性。系统根据所输入的桩资料和地质资料结合从PKPM模型中提取的数据,自动生成优化的复合地基设计结果。系统具有很好的健壮性,设计结果准确,实用。

张力[6](2005)在《Auto CAD绘图参数的正确设置方法与技巧》文中研究表明结合示例,对运用Auto CAD 2000绘图软件进行设计与绘图时的比例因子、尺寸单位、出图比例、绘图区域、打印出图等参数的设置作了较详细的介绍。

郭建锋[7](2005)在《道路立交三维视景仿真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互通式立交三维数字模型比较复杂,常规方法使用基本的建模工具需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做几乎相同的工作。利用立交设计成果数据,用计算机程序自动完成这些工作将省时省力。视景仿真技术是计算机仿真技术的重要分支,立交的视景仿真是这一技术在道路立交模拟和表现的应用,它将立交三维模型作为视景仿真对象,从多角度对对象进行实时交互观察。借助这一技术让设计师、决策者以直观的三维立体印象,从而为评价立交整体的美观性、几何线形协调性,行车的安全检测等提供决策依据。本文的第一部分介绍了三维建模技术,然后阐述了计算处理设计成果数据和建模参数以及在AutoCAD图形空间下建立三维立交模型的方法,最后给出了程序实现的模式。本文的第二部分介绍了视景仿真技术,详述建立在立交三维模型基础上的立交视景仿真软件的编制方法,文章把视景仿真分成两种形式:交互实时漫游视景仿真和沿设定路径漫游仿真动画。本论文编制的立交建模程序是运用Visual C++和ObjectARX函数库对AutoCAD进行二次开发的成果;而立交视景仿真程序则是OpenGL函数库在Visual C++环境下开发实现的。两个程序都完全采用了面向对象的编程方法,使得程序易于理解、维护和扩充。

修妍[8](2004)在《基于ObjectARX的三维分形参数化绘图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分形既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又有巨大的实用价值,其研究受到非常广泛的重视。二维分形图形内涵深刻、层次分明,三维分形图形更是绚丽多彩、层次丰富,深度体现了各种类型的有序与混沌,为非规则自然景物的计算机描述和处理提供了强有力工具。由于分形的理论、三维建模、编程不被一般人所熟悉和掌握,使其应用受到制约。将三维分形图形在计算机上生成,用较少数量参数能得到复杂逼真的自然景物图像,使抽象深奥的理论研究应用于实际设计之中,使设计人员不必为编程和深奥的数学而耗时,这对推进模拟仿真技术,具有可观的实用价值。本文对三维分形图形技术进行了基本理论和应用的研究,在分析分形图形形成的理论基础上研究三维分形图形的技术以及典型的分形方法和图例,分析其理论基础、基本要素、生成原理和生成方法、及应用范围。论述其三维参数化的可能性、方法、技术及应用,从而归纳筛选出决定其形态的重要参数,建立模型,并基于ObjectARX2000对Sierpinski三角形的三维建模方法提出了三维分形建模与实体建模相结合的三维建模方法,提出了三维分形曲面的改进算法以替代生成分形曲面的三角形中点位移法,为三维Caley树建立了三维数学模型,并用VC++和ObjectARX语言编写主程序,形成了一个三维的分形参数化绘图系统,为分形引入CAD设计领域提供了便利条件。本文在AutoCAD2000环境下开发了三维分形参数化绘图模块,输入一定的参数便可生成奇妙瑰丽的三维分形图形,增强了AutoCAD2000的三维绘图功能,使复杂的数学问题、编程问题变成简单易用的命令,为实现自然界真实物体的模拟、仿真形体生成、设计配景的提供素材创造了便利条件,借助AutoCAD的强大编辑功能和着色渲染功能,使分形图形更加逼真迷人。本文还对与分形有着十分密切关系的混沌(Chaos)的原理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实现在AutoCAD中生成混沌图形的不同投射方向的投影图,并可借助AutoCAD的三维显示功能,实时地以任意角度观测,便于对混沌图形与其数学公式之间的联系进行研究分析。

孙晖[9](2003)在《绘制不同比例图样时有关参数的设置——Auto CAD软件应用中的一个疑难问题解析》文中提出详细论述在AutoCAD中不同比例的绘图思想和相关参数的设置方法。

王若慧[10](2003)在《AutoCAD2000中的模型空间与图纸空间》文中提出阐述了如何正确理解和应用Auto CAD2 0 0 0中的模型空间和图纸空间进行多视图的绘制及形成多种输出布局 ,以形成灵活多样的打印界面 ,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从而快速而有效地实现AutoCAD2 0 0 0的一体化输出功能

二、谈AutoCAD2000比例因子的正确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AutoCAD2000比例因子的正确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水利工程设计图在AutoCAD中出图技巧及布局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出图效果的设置技巧
    1.1 出图效果非常差,线条有灰度差异
    1.2 有些图形能显示,却打印不出来
    1.3 关于出图时线宽的参数设置技巧
2 模型空间、图纸空间与布局
    2.1 模型空间
    2.2 图纸空间
    2.3 布局
3 布局及其作用
    3.1 图纸空间的应用
    3.2 如何理解布局的作用
    3.3 布局中视口的应用
    3.4 布局中视口轮廓线的消除

(2)无桥台斜腿刚架桥自动绘图系统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本文的课题来源和研究意义
    1.2 CAD 及桥梁结构CAD 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3 无桥台斜腿刚架桥以及VBA 技术的简介
    1.4 本文的研究方向和思路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系统开发的技术平台分析与选用
    2.1 二次开发平台的比较及选用
    2.2 AutoCAD 的二次开发工具比较及选用
    2.3 AutoCAD ActiveX/VBA 二次开发技术
3 无桥台桥型以及VBA 开发系统的研究
    3.1 无桥台桥型以及系统对其输入参数的研究
    3.2 VBA 开发系统的研究
4 无桥台施工图自动出图系统的开发
    4.1 本系统开发的流程
    4.2 本系统开发的程序构思
    4.3 系统开发中需要的通用模块及其代码
5 无桥台施工图自动出图系统参数化绘制的实现
    5.1 本系统的实现
    5.2 工程实例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4)实现数控万能水切割机自动编程的基础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超高压水射流加工技术的发展概况及特点
    1.2 超高压磨料水射流的加工原理和应用
        1.2.1 超高压磨料水射流的加工原理
        1.2.2 高压水射流切割技术的应用
    1.3 CAD/CAM技术的发展概况
    1.4 自动编程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4.1 自动编程的现状
        1.4.2 自动编程的发展趋势
    1.5 本选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CAD/CAM集成系统方案设计
    2.1 需求计划分析
    2.2 软件开发工具和开发环境
        2.2.1 VC++6.0简介
        2.2.2 AutoCAD与ObjectARX 2000
    2.3 图形矢量化系统
    2.4 基于AutoCAD的自动编程系统
第三章 图像的矢量化
    3.1 位图图像文件格式
    3.2 彩色图像灰度化
    3.3 图像的预处理
        3.3.1 图像的二值化
        3.3.2 图像的修补
    3.4 轮廓的提取
    3.5 轮廓的细化
    3.6 去除非轮廓点
    3.7 图像的矢量输出
        3.7.1 图像轮廓的拟合
        3.7.2 DXF文件格式
        3.7.3 构造DXF文件的接口程序
第四章 基于AutoCAD的自动编程系统
    4.1 编译环境配置
    4.2 系统对话框的设计
    4.3 AutoCAD中实体信息的获取
        4.3.1 AutoCAD数据库简介
        4.3.2 获取实体信息
    4.4 图形中实体的排序,获取加工轨迹
        4.4.1 区分内外轮廓
        4.4.2 对内外轮廓ID链排序,获取轮廓轨迹链
    4.5 输出数控代码
        4.5.1 数控万能水切割机的数控编程格式的介绍
        4.5.2 数控加工时参数的设置
        4.5.3 G代码的生成
第五章 软件的使用及实验结果
    5.1 软件的使用
        5.1.1 图像矢量化软件
        5.1.2 自动编程系统
    5.2 试验结果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5)PKPM软件中复合地基优化设计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常用建筑结构设计 CAD
        1.1.1 天正 TArch系列
        1.1.2 浩辰 ICAD
        1.1.3 软件 PKPM CAD系列
        1.1.4 CAD二次开发技术介绍
    1.2 复合地基优化设计及课题意义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结构设计分析软件 PKPMCAD系列
    2.1 PM软件
    2.2 PK软件
    2.3 TAT软件
    2.4 SATWE软件
    2.5 JCCAD软件
    2.6 PMCAD进行结构建模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复合地基理论
    3.1 复合地基相关概念
    3.2 复合地基优化设计思路
    3.3 复合地基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3.4 复合地基加固区下卧层承载力验算
    3.5 复合地基沉降的计算方法
        3.5.1 改进 Geddes法
        3.5.2 应力修正法(Es法)
        3.5.3 数值计算方法
        3.5.4 复合模量法(Ec法)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 PKPM的复合地基优化设计系统介绍
    4.1 系统总体介绍
    4.2 系统功能模块
        4.2.1 数据准备模块
        4.2.2 系统参数设置模块
        4.2.3 地质资料信息管理模块
        4.2.4 桩信息管理模块
        4.2.5 承载力计算&沉降计算模块
        4.2.6 图形输出
        4.2.7 图形编辑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系统实现
    5.1 系统开发模式
    5.2 桩的图形设计
    5.3 桩缩放、移动的实现
    5.4 桩体类的设计
    5.5 数据的保存
        5.5.1 非文档/视图框架中的数据保存
        5.5.2 文档/视图框架中数据的保存
        5.5.3 可序列化类的设计
        5.5.4 在文档/视图模型中封装复杂的数据结构
    5.6 MFC中图形化操作
        5.6.1 CDC类
        5.6.2 GDI对象类
    5.7 视图区域的缩放实现
        5.7.1 通过坐标变换
        5.7.2 通过改变映射模式的设置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工作总结
    6.2 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7)道路立交三维视景仿真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立题的背景和意义
        1.1.1 前言
        1.1.2 虚拟现实与视景仿真
        1.1.3 视景仿真在道路立交上的应用
    1.2 目前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情况
        1.2.2 国内现状
    1.3 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新特点
    1.4 系统开发的软、硬件环境
        1.4.1 本系统的硬件环境
        1.4.2 本系统的软件环境
第二章 立交三维模型的几何算法
    2.1 道路平面线形
        2.1.1 平面线形计算
        2.1.2 平面线形计算
    2.2 道路纵断面线形
        2.2.1 纵断面线形计算
        2.2.2 纵断面线形文件存储
    2.3 横断面设计计算
        2.3.1 横断面形式
        2.3.2 横断面及横坡文件存储
    2.4 立交端部设计计算
        2.3.1 立交端部
第三章 程序建模的面向对象编制方法
    3.1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理论
        3.1.1 面向对象编程思想简介
        3.1.2 面向对象编程(ObjectOrientedProgramming——简称OOP)的优势
        3.1.3 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过程
    3.2 立交建模程序的面向对象程序分析与设计
    3.3 基于AutoCAD的二次开发
    3.4 基于VC++与ObjectARX的建模系统的实现
    3.5 基于MFC的人机交互界面的实现
第四章 视景仿真
    4.1 视景仿真技术与三维图形接口
        4.1.1 计算机动画的概述
        4.1.2 传统的仿真动画与实时仿真动画
        4.1.3 视景仿真
        4.1.4 视景仿真软件与平台
    4.2 OpenGL的简介
        4.2.1 OpenGL的功能
        4.2.2 OpenGL 的工作方式以及在 Win32 环境下的开发
    4.3 仿真漫游
        4.3.1 视景仿真动画的OpenGL实现方式
        4.3.2 双缓存机制实现动画
    4.4 立交仿真系统的设计
    4.5 立交仿真系统的实现
        4.5.1 3DS文件格式与数据导入
        4.5.2 场景创建
        4.5.3 摄像机设置
第五章 软件简介及工程实例
    5.1 InterModeling软件简介
    5.2 InterSectionViewer软件简介
    5.3 工程实例
第六章 结语
    6.1 本文完成的工作
    6.2 尚待进一步研究的工作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参考文献

(8)基于ObjectARX的三维分形参数化绘图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概述
        1.1.1 “分形几何学”的发展历程
        1.1.2 分形的定义
        1.1.3 分形几何与传统几何学相比有什么特点:
        1.1.4 分形理论的应用领域
    1.2 关于分形图形的国内外研究动态与发展现状
        1.2.1 国内外研究动态、水平
        1.2.2 存在的问题
    1.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1.3.1 课题研究方向的选择
        1.3.2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3.3 在理论和应用方面的意义
第二章 分形图形的理论基础
    2.1 分形维数
        2.1.1 什么是分维?9
        2.1.2 分数维的计算
    2.2 伪随机数生成:
        2.2.1 InitRand
        2.2.2 Rand
        2.2.3 RandInt
第三章 三维分形的参数化绘图系统构成
    3.1 软件开发环境
        3.1.1 开发环境的选择
        3.1.2 AutoCAD与高级语言的接口
        3.1.3 VisualC++/MFC开发环境
        3.1.4 开发环境配置
    3.2 ObjectARX2000简介
        3.2.1 ObjectARX类库简介
        3.2.2 ObjectARX Wizard和ObjectARX AddIn
    3.3 设计中的主要步骤及关键技术
        3.3.1 创建VC++工作环境
        3.3.2 添加对话框资源
        3.3.3 创建处理程序
        3.3.4 修改基本文件
        3.3.5 编写主程序代码
        3.3.6 编译、链接和运行应用程序
        3.3.7 加载ObjectARX应用程序
        3.3.8 定制下拉菜单
        3.3.9 自定义工具条的生成
    3.4 参数化设计软件体系结构
第四章 基于OBJECTARX的三维分形建模方法
    4.1 引言
    4.2 AutoCAD的建模方法概述
        4.2.1 三维线框模型(wire frame model)
        4.2.2 三维表面模型(surface model)
        4.2.3 三维实体模型(solid model)
    4.3 分形建模与实体建模相结合的方式
        4.3.1 Sierpinski三角形
        4.3.2 Sierpinski三角形的算法
        4.3.3 交互参数输入界面的建立
        4.3.4 分形建模与实体建模方式的结合
    4.4 着色与渲染
    4.5 结束语
第五章 基于OBJECTARX的分形实体树模型的建立
    5.1 创建实体树的设计要求
    5.2 Cayley树的数学模型
        5.2.1 二维Cayley树的数学模型
        5.2.2 三维Cayley树的数学模型
    5.3 分形实体树模型的建立
        5.3.1 交互参数输入界面的建立
        5.3.2 三维Cayley树的递归生成算法[23~
        5.3.3 树叶的模拟
    5.4 结束语
第六章 随机分形地形生成
    6.1 引言
    6.2 三角形中点位移法生成三维分形曲面
        6.2.1 中点位移法生成分形曲面的步骤
        6.2.2 中点位移法生成分形曲面的改进算法
        6.2.3 交互参数输入界面的建立
    6.3 二维随机网格分形曲面
        6.3.1 二维随机网格分形曲面算法步骤
        6.3.2 交互参数输入界面的建立
    6.4 结束语
第七章 基于IFS的分形图形
    7.1 IFS的理论基础[34~
        7.1.1 分形空间
        7.1.2 分形空间上的压缩映射
        7.1.3 迭代函数系统(IFS)
    7.2 迭代函数系统绘制分形图的算法
        7.2.1 确定性迭代算法
        7.2.2 随机迭代算法
        7.2.3 两种算法的分析
    7.3 用随机迭代算法模拟自然景物
        7.3.1 迭代函数系统
        7.3.2 压缩映射定理
        7.3.3 随机迭代算法
    7.4 结束语
第八章 其它应用
    8.1 Sierpinski海绵体
        8.1.1 交互参数输入界面的建立
        8.1.2 通孔泡沫材料孔结构与分形结构
    8.2 混沌及其计算机图像
        8.2.1 洛伦兹吸引子
        8.2.2 计算机飞虫吸引子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及撰写的论文
附录
致谢

(9)绘制不同比例图样时有关参数的设置——Auto CAD软件应用中的一个疑难问题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1 问题引入
2 有关概念
    2.1 图限
    2.2 图幅
    2.3 比例因子
    2.4 全局线型比例因子LTSCALE
    2.5 尺寸标注全局比例因子
3 不同比例的绘图思想
    3.1 绘制1:1的图样
    3.2 绘制缩小的图样 (以1:2为例)
    3.3 绘制放大的图样 (以2:1为例)
4 不同比例出图时有关参数的设置 (以A3图纸为例)
    4.1 取图限=图幅×比例因子
    4.2 取全局线型比例因子LTSCALE=比例因子
    4.3 取尺寸标注全局比例因子DIMSCALE=比例因子
5 结束语

(10)AutoCAD2000中的模型空间与图纸空间(论文提纲范文)

1 概 念
    1.1 模型空间
    1.2 图纸空间
    1.3 布局选项卡(Layout)
    1.4 模型选项卡(Model)
    1.5 浮动视口
    1.6 浮动模型空间
2 创建打印布局
    2.1 模型空间的图形直接打印输出
    2.2 利用Layout输出
        2.2.1 模型空间和图纸空间的相互切换
        2.2.2 在图纸空间和浮动模型空间切换
3 处理图纸空间出图的二重比例问题
    3.1 安排绘图与图纸空间单位的比例
    3.2 设置图纸空间与打印出图的比例
4 创建多视图的输出
    4.1 功能和操作
    4.2 特点和理解
5 特别考虑
    5.1 对文本高度的考虑
    5.2 调整线性比例
    5.3 调整尺寸标注
    5.4 标题块
6 结束语

四、谈AutoCAD2000比例因子的正确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水利工程设计图在AutoCAD中出图技巧及布局的应用[J]. 陈志杰. 内蒙古水利, 2011(01)
  • [2]无桥台斜腿刚架桥自动绘图系统的开发[D]. 付强. 华中科技大学, 2008(05)
  • [3]AutoCAD在绘制工程图中的技巧[J]. 李传军,郭忠山. 制造技术与机床, 2007(09)
  • [4]实现数控万能水切割机自动编程的基础研究与应用[D]. 王峰. 太原理工大学, 2007(04)
  • [5]PKPM软件中复合地基优化设计的应用研究[D]. 周成龙. 武汉理工大学, 2007(05)
  • [6]Auto CAD绘图参数的正确设置方法与技巧[J]. 张力. 现代情报, 2005(10)
  • [7]道路立交三维视景仿真技术研究[D]. 郭建锋. 东南大学, 2005(02)
  • [8]基于ObjectARX的三维分形参数化绘图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修妍. 天津大学, 2004(04)
  • [9]绘制不同比例图样时有关参数的设置——Auto CAD软件应用中的一个疑难问题解析[J]. 孙晖.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03(03)
  • [10]AutoCAD2000中的模型空间与图纸空间[J]. 王若慧. 电力学报, 2003(01)

标签:;  ;  ;  ;  ;  

浅谈AutoCAD2000比例因子的正确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