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令网关中信令处理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白玥[1](2020)在《基于软交换的鄂尔多斯电网语音交换系统的改造设计》文中研究表明电力通信的主要业务类型分为关键运行业务和事务管理业务两类,其中关键运行业务信息量不大,但对通信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可靠性有着很高的要求;事务管理性业务则具有业务种类多、变化快、通信流量大的特点。近年来公司各单位的行政语音系统发展迅猛,现有的电力程控交换机技术水平落后,核心设备运行至今已有十多年,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发展的要求。基于这种条件,在保留传统语音业务的基础上引入语音通信网的新技术和新业务,实现现有系统的增容和新业务的接入,对公司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软交换技术的发展、系统中的各项协议、SIP特点与关键技术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并将软交换技术和传统程控交换cc08进行了比较,引出电力行业升级语音交换系统的可行性结论。以鄂尔多斯电网行政交换网升级改造需求为主要研究目标,包括组网设计、网络与承载方案、互联互通、终端接入等方面的问题,重点研究了鄂尔多斯行政交换网的组网方案的设计与实施方案,以语音交换系统的改造工程为依托,完成了鄂尔多斯电网语音交换系统的升级改造,通过实际大话务量测试的各项性能指标,验证了软交换网改造后的性能提高了鄂尔多斯电力通信的稳定性,为内蒙古电力公司电网的稳定运行以及业务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张嘉真[2](2020)在《面向增强移动宽带和大规模接入场景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研究》文中提出为了实现1000倍的移动数据速率提升和100倍的设备连接密度增长,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The 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5G)主要从密集异构组网、频谱效率提升以及频谱资源开发等方面开展无线通信技术研发。非正交多址接入(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作为提升频谱效率的关键技术,是提高5G数据速率和连接密度的重要方法。增强移动宽带场景和大规模接入场景是5G的典型场景,在上述两个场景中,如何在协同和非协同接入的情况下降低用户间干扰以提高网络性能是NOMA面临的重要挑战。增强移动宽带场景旨在提供高数据速率,满足多样化无线业务需求,通过NOMA用户配对和结合业务的NOMA设计可以提高网络容量并支持5G系统承载高流量业务。大规模接入场景面临海量设备的接入和能量受限问题,高效的免调度NOMA资源接入方案设计预期能有效提高连接密度,此外,考虑到设备能量对连接密度的影响,NOMA结合新兴供能技术可以补偿设备能量,从而保障基于NOMA技术的连接密度提升。本论文围绕NOMA技术展开研究,包括增强移动宽带场景下的用户配对研究和视频流体验质量(Quality of experience,QoE)提升研究,大规模接入场景下的免调度NOMA接入吞吐量提升研究和能效传输研究,采用随机几何、最优化理论、增强学习等数学工具,分析优化覆盖概率、频谱效率、接入吞吐量、能量效率等性能。研究成果总结如下:(1)针对协作NOMA网络容量提升与串行干扰消除(Succe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SIC)复杂度降低的折衷问题,研究协作NOMA网络中的两用户配对方案。已知一个源点和一个目标用户的位置,采用齐次泊松点过程建模候选用户的位置分布;考虑到协作NOMA网络中链路距离对SIC解调成败和网络容量增益的影响,提出了两种基于距离的用户配对方案:靠近源点配对和靠近用户配对;采用随机几何和高斯切比雪夫积分近似形式,分析了两种配对方案分别在半双工NOMA、全双工NOMA传输模式下的用户覆盖概率和频谱效率。数值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并且表明当目标用户与源点的距离小于距离阈值,采用靠近用户配对方案的全双工NOMA相比于非协作NOMA获得1 1.6%的和频谱效率增益。(2)针对视频流QoE提升受限于网络容量的问题,以及视频质量与数据速率不适配将导致视频流QoE降低的问题,研究NOMA网络中提升视频流QoE的资源分配和视频质量自适应。首先提出了一种同步自适应比特率视频流模型;然后以最大化用户QoE并降低传输能耗为目标,在满足SIC解调稳定性和多时隙和速率约束的条件下,建立资源分配和比特率自适应联合优化问题;采用拉格朗日松弛法将原问题分解为每个时隙的信道和功率优化子问题和每个视频片段的比特率自适应子问题,并基于改进的Gale-Shapley匹配算法和凸差规划提出了资源分配和比特率自适应联合优化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无线资源不充足或视频片段较大的情况下能够获得15%的平均比特率增益。(3)针对基于调度的多址接入带来的信令开销和计算资源消耗问题,提出了基于深度增强学习(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DRL)的免调度NOMA资源接入框架;为了降低移动设备之间的干扰、DRL的计算复杂度和SIC复杂度,设计了信道和设备分簇方案,第n个设备簇以免调度NOMA的方式竞争第n个信道簇;为了进一步降低簇内干扰,设计了上行离散功率控制方案,每个离散接收功率等级可容纳一定数量的冲突;以最大化长期平均簇吞吐量为目标,将信道选择和接收功率等级选择问题建模为部分可观察马尔可夫决策过程,并提出基于DRL的免调度NOMA资源接入算法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当设备数量分别是信道数量的两倍和五倍时,所提算法相比基于随机竞争的免调度NOMA方案获得32.9%和156%的接入吞吐量增益。(4)针对 NOMA 机器类通信(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MTC)网络中设备能量供给不足影响网络接入吞吐量的问题,以及能量收集(Energy harvesting,EH)技术能以较低成本维持能量受限设备运行的事实,提出了 EH-放大前传(Amplify-and-forward,AF)和EH-解码前传(Decode-and-forward,DF)数据聚合方案;以最小化传输能耗为目标,在满足MTC设备通信和能量需求的条件下,建立时间和功率联合优化问题;通过最优化理论求解并提出EH-AF和EH-DF数据聚合资源分配算法。仿真结果表明当MTC网关与基站之间的链路距离小于阈值,EH-AF数据聚合方案比EH-DF数据聚合方案减小42%的能耗,随着MTC设备数量减少,MTC网关与基站之间的链路距离阈值变大。综上,围绕NOMA技术,本文面向增强移动宽带场景提出两个协作NOMA用户配对方案,和一个NOMA资源分配和视频质量自适应算法,面向大规模接入场景提出免调度NOMA资源接入框架,和两个能量收集数据聚合方案及其资源分配算法,解决了 NOMA引发的多用户干扰问题,实现了采用NOMA技术提升5G网络容量和连接密度的整体目标,为5G系统中NOMA技术的设计和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王子豪[3](2020)在《自动拨打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移动通信的应用技术和网络技术日趋完善,移动用户对网络通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日常的拨打测试是网络维护工作中监测网络运行质量的重要方式和重要手段。传统的拨打测试方式主要通过人工拨打测试、判断为主,效率低,无法完全满足CDMA移动通信网络的测试需求。为提高故障发现的及时性、广域性,减轻值勤人员日常拨打测试的工作量,亟需研发并建设一套能检测CDMA移动通信网络业务质量的自动测试系统。在此次论文中,详细介绍本人设计的一种高效、精确的自动拨打测试系统代替传统的人工拨打测试方式,可改变工作繁琐的、低效的传统人工测试现状,使得以往运维工作中的“被动维护”向“主动维护”跨越式发展,大大提高网络服务质量与运维效率。本文首先结合实际工作使用需求,全面分析了自动拨打测试系统的功能需求和性能需求,然后提出了采用自动拨打测试系统总体架构,完成了自动拨打测试系统的详细设计,实现了自动拨打测试系统相关功能,最后,经过模拟测试,证明拨打测试系统具有记录测试结果并进行分析以验证系统的工作能力,并能够自动、稳定、快速的完成测试任务,达到了系统设计要求。测试用例中包含语音业务测试、短信业务测试、网络质量指标,满足了移动用户的网络应用需求。本文设计的自动拨打测试系统是一种运维辅助支撑系统,在实习过程中已经通过测试,初样,正样等环节,已成功运用在了我国某些专网运营商中,目前可实时监测重要的办公区域、特殊的任务场合等环境下的网络质量,及时通知维护人员进行排查抢修,从而实现无盲区的通话,对人员在办公、执行任务、协同指挥等工作起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并可以结合网络运行维护和任务保障实际,模拟各种用户通信行为并进行各项业务功能和性能测试,同时,该系统也可用于重点部队日常办公、野外训练、多样化军事任务中的伴随通信质量采集,为移动通信质量故障预警提供实时保障。
曹帅[4](2020)在《基于Web技术的数字集群调度系统客户端软件开发工具包的研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数字集群调度系统是一种专用指挥调度系统,具有快速接入和安全性强等特点,广泛地应用于各种专业部门。数字集群用户直接接触数字集群调度系统客户端(手持终端和PC端),数字集群调度系统客户端应用场景的多样化不但需要灵活的数字集群调度系统客户端,而且还需要在PC端的网页上实现调度系统客户端的功能。软件开发工具包能够为用户提供软件开发工具接口的集合,满足数字集群调度系统客户端的开发需求。因此,基于Web技术的数字集群调度系统客户端软件开发工具包的研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综述了国内外数字集群调度系统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数字集群调度系统客户端软件开发工具包,主要工作如下:1.基于数字集群调度系统的系统组成,分析了数字集群调度系统客户端与调度系统服务器的交互,给出了客户端软件开发工具包的主要功能。2.基于客户端软件开发工具包的的用户、语音、数据以及调度功能的信令流程,设计了客户端软件开发工具包与调度服务器、Web服务器、媒体网关的接口,给出了软件开发工具包与调度系统服务器交互的数据格式。3.提出了一种客户端软件开发工具包的软件架构,由接口程序、Node.js服务以及后台语音程序组成,具有通用性,提供了软件开发工具包的外部接口和软件开发工具包与调度服务器、Web服务器以及媒体网关间的接口。4.基于Windows系统,利用Java Script和C++编程语言,开发了数字集群调度系统软件开发工具包的接口程序、Node.js服务以及后台语音程序,实现了用户功能、语音功能、数据功能以及调度功能。5.搭建了数字集群调度系统客户端的测试环境,利用网页客户端调用软件开发工具包,对用户功能、语音功能、数据功能以及调度功能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所开发的软件开发工具包能够满足客户端的基本功能需求。
陈洪德[5](2019)在《专用小型基站分组核心网移动管理实体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为了应对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标准的市场竞争以及移动通信与宽带无线接的深度融合,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组织着手对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技术的研究。随着移动通信宽带化技术的向前推进,高峰值速率、高用户吞吐量、低延迟、灵活的频谱分配等优势使得LTE的应用已经遍及各个领域,其中也包括本文即将研究的专用小型基站的应用领域。本文主要是基于LTE协议栈而对演进型分组核心网(Evolved Packet Core,EPC)中的核心控制信令处理单元移动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进行研究与实现。路由化交换、控制与承载服务分离、去掉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节点而使得网络结构扁平化、全IP化网络结构是EPC的主要特点。演进分组系统(Evolved Packet System,EPS)将RNC节点负责的过程分散给演进型基站(Evovled Node B,eNodeB)和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S-GW)承担。在EPS系统中,MME主要执行对用户接入网络时进行身份信息确认和鉴权;移动性管理;承载上下文管理;处理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的附着接入请求等过程。本文首先对EPS的网络架构和EPC网络中各网元的主要负责的功能进行了概述,并对分组核心系统中的主要接口进行了介绍。在根据MME软件实体的需求分析对MME总体架构进行设计之后,又进一步对MME相关的接口及其应用层协议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其中主要包括S1-MME接口及S1接口应用协议和非接入层协议、S11接口及GPRS控制面隧道协议、S6a接口及Diameter协议。然后对与MME相关的附着和去附着过程、专用承载的激活、修改、释放过程、空闲态下UE的寻呼、不涉及S-GW重定位的切换过程进行了设计和实现。在完成对MME主要信令流程的分析与实现之后,通过搭建EPS网络测试环境,对MME进行了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功能方面,测试了MME的附着与去附着、承载管理等信令处理过程;性能方面,从信令过程的执行效率和稳定性两个方面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MME软件实体完成了技术规范中的主要功能,且具有良好的执行效率和稳定性。
马献武[6](2018)在《基于IMS架构多协议信令网关研究与实现》文中指出随着电信技术的发展,商用电话网依次经历了公共电话网、综合业务数据网和现阶段的IMS通信网。在专业通信领域也基本遵循了同样的发展轨迹,现阶段正在部署基于IMS架构的IP通信网。由于PSTN、专用ATM网络已经在专网中大量应用,新部署的IMS通信网必须支持多异构网间话音业务的互联互通。基于IMS架构多协议信令网关设备可完成PSTN、专用ATM网络的话音业务接入,实现与专用IMS网络话音业务的互联互通。对比分析了当前国内外IMS系统及边界网关设备的技术架构,研究了七号信令协议、ATM信令协议和会话初始协议等会话控制协议,分析了专用通信网中网关设备的功能需求,设计并实现了基于IMS架构多协议信令网关设备软件框架和功能。设计了多协议桥接技术架构。针对专用通信领域中,不同通信系统使用了诸多话音业务信令协议,造成的话音业务互通困难复杂的问题。在分析各类信令协议的基础上,通过内部信令原语作为中间协议的方式,完成了各类话音信令协议的灵活适配,降低了信令互通的复杂度,提高了协议互通的可扩展性。设计了SIP协议栈分层架构。SIP协议栈软件化分为了SIP协议层、SDP协议层和ABNF解析层。SIP协议层实现SIP协议的头域处理,呼叫状态管理,事务控制,协议解析和组装功能。SDP协议实现SDP协议的解析功能。ABNF解析层完成对协议的词法解析功能。实现了各软件功能模块的设计与编码。其中,维护管理模块实现了设备的维护管理功能;号码路由模块实现了与目录服务器的协议处理功能、区域码信息管理功能;信令适配模块完成不同呼叫信令间的信令转换功能;SIP协议处理模块实现了SIP解析封装功能;NO.7信令处理模块实现了NO.7分析功能;专用ATM信令处理模块实现了ATM信令处理功能;接口适配处理模块实现了ATM驱动适配功能。对异构网络间话音业务互通功能和性能进行了测试。使用WinSIP软件和Abacus测试仪对设备的呼叫并发能力和业务适配能力进行了充分测试,结果显示功能和性能指标满足设计需求。
王晴[7](2017)在《多模融合移动通信Femto网关技术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Femto系统是毫微微米级的蜂窝小基站系统。Femto系统采用IP网络作为其回程网络,为小区域范围的用户提供移动通信业务,由此推动了移动业务和有线宽带业务的融合。Femto系统成本低、服务质量高、易安装,十分适合部署在室内环境中,尤其适用于矿井、隧道等地下环境部署专属移动通信网络。随着Femto技术的发展,Femto系统仅支持业务在单一接入模式中的漫游,不支持在不同接入模式中的融合漫游,这为利用Femto系统部署移动通信网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特别是在室内、矿井、隧道等环境中部署移动通信网络时,需要重复建设大量独立的Femto相关设备,这不仅增加了建设成本,还会导致部署在这些环境中的移动通信网的网络程度过于复杂。与此同时,当在不同接入技术的Femto系统的核心网中进行消息交互时,消息频繁地在不同核心网间切换还会增加移动通信网络的维护成本。目前,现有的有关Femto技术的研究仅局限于研究单一接入模式,设计并实现的Femto系统也仅支持单一接入技术。但是面对存在多种接入技术的复杂通信环境,没有对可支持多接入模式的Femto技术进行研究。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在单一接入模式的Femto系统的基础上研究了一种多模融合移动通信Femto网关技术。论文首先综述了 Femto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了 GSM Femto系统、TD-SCDMA Femto系统以及LTE Femto系统的工作原理。本文提出了一种多模融合移动通信Femto网关技术方案,并设计了六大功能模块,包括数据模块、网关与基站间接口模块、网关与核心网之间接口的控制面和用户面的融合模块、应用管理模块以及协议转换模块。根据技术方案设计并概述了融合网关的工作流程和应用场景的信令流程。本文对部分功能模块的软件结构进行了设计和实现,最终在Linux 2.6.32内核平台上实现了本文所设计的融合网关,并对本文负责实现的功能模块进行了功能测试,在应用场景中对融合网关进行了验证性功能测试。通过本文所研究的融合网关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室内移动通信网络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过高的问题,可以降低室内移动通信网络的复杂度,增加Femto设备的复用程度。
云睿民[8](2014)在《中国联通多方通话系统设计及实现》文中认为随着企业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以电话会议及多方通话工具为代表的沟通手段越来越成为企业通信的关键点,推荐着企业的快速发展。如果企业通信不畅,造成的损失也非常巨大。专业人士指出,目前很多中小企业工作中使用的通信工具还只有单一的语音交流功能,各个单一、分散的通信系统独立运营的局面普遍存在于信息化应用中,由此企业浪费了大量的资金与人员成本投入,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也大为降低。据消息称,我国的企业的通讯水平与很多发达国家有15年左右的差距。国内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基础力量,对通信系统有很多特殊的需求,而且针对于不同企业适用的信息化通讯系统也存在差异性,所以,管理方便、成本低、安全可靠的通信系统方案将成为未来中小企业的需求方向。针对目前中国企业现状,中小企业对量身定制的现代化通信系统的需求是自然的、迫切的。中国联通多方通话会议系统。适合中小型企业通信管理的解决方案,以“轻模式”的通信系统,满足中小企业的通信需求。为企业信息化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沟通效率。本文的研究内容为中国联通多方通话系统的实现,在项目开发过程中,主要研究了多方通话系统的硬件设计,包含整体硬件的框架结构,系统硬件的说明以及安全策略;多方通话的主备系统,包含主备系统的系统框架,硬件方案,系统安全策略;以及Mina子系统的设计实现思路,系统架构、平台构架、设计流程。多方通话中软件换网关的媒体网关,信令网关以及接入网关的实现,软件换网关的解决方案,硬件、软件结构,系统安全性设计;IP传输的实现,包括了语音编码的实现,网络实时传输的实现,分组语音的实现,服务质量保证的实现,静噪抑制和回音消除的实现,话音抖动的实现方案。在对通信质量方面,研究了集中式混音与分布式混音方案,对混音方案进行了优化。目前该系统性能已经达到稳定,在中国联通正式商用,成为中国联通增值业务平台的一项增值服务。在中国联通的上线前测试中,以良好的稳定性以及优质的语音质量得到了测试组的一致好评。目前已在广西省及江苏省开通本业务。
刘明栓[9](2014)在《WebRTC系统中信令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RTCWeb(Real-Time Communications in WEB-browsers)是指Web应用通过调用浏览器提供的API,在不需要插件的情况下实现浏览器之间的实时音视频通信。WebRTC系统是基于浏览器的集音视频通信、及时消息、通讯录、好友分组于一体,且能够与使用SIP协议的VoIP系统进行互通的系统。本文关注WebRTC系统中信令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信令子系统是WebRTC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负责音视频通信的媒体协商和会话控制。浏览器之间的实时通信采用的信令协议为WebSocket承载的ROAP(RTCWeb Offer/Answer Protocol)协议,WebRTC应用与WebRTC服务器之间建立WebSocket连接,然后由服务器负责ROAP消息的转发和会话控制。WebRTC系统与其他VoIP系统的互通由WebRTC网关实现,WebRTC网关能够与任何支持SIP协议的VoIP系统互通,其主要功能是ROAP协议与SIP协议的相互转换以及会话控制。本文详细设计了WebRTC系统中信令子系统的网络架构、业务流程以及具体模块,根据设计实现了信令子系统,最后对信令子系统进行了功能测试,验证了可行性。
李俊萩,张晴晖[10](2011)在《机架式媒体网关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为了使媒体网关的配置更加灵活,增强其组网能力与可靠性,提出了一种机架式媒体网关的设计与实现方法。综合考虑了如何灵活配置该网关中的各种业务卡,方便核心卡对各种业务卡的管理,同时能够完成系统内部协议/信令的交换。硬件方面提出了机架式结构,并采用背板总线完成各板卡间的通信;软件方面提出了软交换构架思想以及抽象信令设计思想,实现了呼叫与承载分离、业务与控制分离。该系统可做中继媒体网关、接入媒体网关,能满足大容量、高可靠性等要求。
二、信令网关中信令处理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信令网关中信令处理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软交换的鄂尔多斯电网语音交换系统的改造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现状分析 |
1.2.1 软交换技术发展现状 |
1.2.2 国家电网公司语音软交换系统应用现状概况-以河南省电网为例 |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
1.3.1 主要内容 |
1.3.2 结构安排 |
第二章 软交换技术介绍 |
2.1 传统程控交换与软交换技术分析 |
2.1.1 C&C08呼叫处理系统概述 |
2.1.2 软交换的概念 |
2.2 软交换的协议研究 |
2.2.1 软交换与协议 |
2.2.2 H.323协议 |
2.2.3 SIP协议 |
2.2.4 H.248协议 |
2.2.5 SIP与H.323的对比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鄂尔多斯电网语音交换系统现状及需求分析 |
3.1 鄂尔多斯电网语音交换系统现状 |
3.2 鄂尔多斯电网语音交换系统存在的问题 |
3.3 鄂尔多斯电网软交换系统建设发展目标 |
3.4 需求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鄂尔多斯电网软交换系统的组网设计 |
4.1 接入方式设计 |
4.1.1 终端用户接入 |
4.1.2 软交换系统的接入 |
4.1.3 IP电话系统的接入 |
4.2 服务器与存储容量设计 |
4.2.1 服务器设计 |
4.2.2 存储容量设计 |
4.3 网络设计 |
4.3.1 对承载网的要求 |
4.3.2 端到端时延 |
4.3.3 丢包率 |
4.3.4 软交换承重带宽要求 |
4.4 安全防护及可靠性要求 |
4.4.1 数据网的安全性要求 |
4.4.2 信息安全防护 |
4.4.3 通信业务安全 |
4.4.4 环境和可靠性要求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测试与验证 |
5.1 呼叫模型 |
5.2 最大注册用户数测试 |
5.3 域内用户呼叫处理能力测试 |
5.4 域内呼叫处理稳定性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面向增强移动宽带和大规模接入场景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与本文相关的研究背景 |
1.1.2 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本文研究出发点 |
1.2.1 基于NOMA的用户匹配研究 |
1.2.2 面向视频流业务的QoE研究 |
1.2.3 基于免调度接入的接入吞吐量研究 |
1.2.4 NOMA MTC网络的能效研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 本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协作NOMA网络的用户配对研究 |
2.1 引言 |
2.2 协作NOMA系统模型 |
2.2.1 协作NOMA网络模型和用户配对方案 |
2.2.2 半双工NOMA模式下接收信号干扰噪声比分析 |
2.2.3 全双工NOMA模式下接收信号干扰噪声比分析 |
2.3 覆盖概率分析 |
2.3.1 CUP方案的覆盖概率 |
2.3.2 CSP方案的覆盖概率 |
2.4 频谱效率分析 |
2.4.1 CUP方案的频谱效率 |
2.4.2 CSP方案的频谱效率 |
2.5 数值仿真结果与分析 |
2.5.1 发射功率和功率分配因子的影响 |
2.5.2 用户密度和目标用户位置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NOMA的视频流QoE研究 |
3.1 引言 |
3.2 支持视频流传输的NOMA系统模型 |
3.2.1 NOMA网络模型 |
3.2.2 无线信号传播模型 |
3.2.3 自适应比特率视频流模型 |
3.3 QoE和能耗优化问题构建 |
3.3.1 QoE指标和传输能耗 |
3.3.2 优化问题构建与分解 |
3.4 每时隙信道和功率联合优化子问题 |
3.4.1 基于改进的Gale-Shapley匹配的信道分配 |
3.4.2 基于DC规划的功率分配 |
3.5 每片段比特率自适应子问题 |
3.6 资源分配和比特率自适应联合算法 |
3.6.1 算法描述 |
3.6.2 计算复杂度分析 |
3.7 仿真结果与分析 |
3.7.1 基站最大发射功率的影响 |
3.7.2 视频用户数量的影响 |
3.7.3 视频片段大小的影响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免调度NOMA的接入吞吐量研究 |
4.1 引言 |
4.2 免调度NOMA系统模型 |
4.2.1 免调度NOMA网络模型 |
4.2.2 信道和设备分簇方案 |
4.2.3 上行离散功率控制方案 |
4.2.4 免调度NOMA步骤 |
4.3 基于DRL的长期平均接入吞吐量优化 |
4.3.1 长期平均簇吞吐量最大化问题到POMDP的映射 |
4.3.2 Q学习(Q-learning,QL)和DQL原理 |
4.3.3 DQN结构 |
4.3.4 基于DRL的免调度NOMA资源接入算法 |
4.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4.4.1 基于DRL的免调度NOMA资源接入算法的收敛性 |
4.4.2 簇内设备数量的影响 |
4.4.3 分簇数量的影响 |
4.4.4 接收功率等级数和容忍冲突数的影响 |
4.4.5 SINR阈值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NOMA MTC网络的能效研究 |
5.1 引言 |
5.2 NOMA MTC系统模型 |
5.2.1 NOMA MTC网络模型 |
5.2.2 EH-AF数据聚合方案 |
5.2.3 EH-DF数据聚合方案 |
5.3 EH-AF数据聚合方案下的能耗优化 |
5.3.1 优化问题构建 |
5.3.2 优化问题转化 |
5.3.3 EH-AF数据聚合资源分配算法 |
5.4 EH-DF数据聚合方案下的能耗优化 |
5.4.1 优化问题构建 |
5.4.2 优化问题分解与转化 |
5.4.3 EH-DF数据聚合资源分配算法 |
5.5 仿真结果与分析 |
5.5.1 MTC设备数量的影响 |
5.5.2 传输距离的影响 |
5.5.3 MTC网关最大发射功率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附录 缩略语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专利目录 |
(3)自动拨打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拨打测试技术发展历程 |
1.3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2 需求分析 |
2.1 功能需求 |
2.2 性能需求 |
3 关键技术介绍 |
3.1 信令适配层技术 |
3.2 SIM卡鉴权/密钥协商模拟技术 |
3.3 测试执行分析技术 |
3.4 核心交换技术 |
3.4.1 电路交换技术 |
3.4.2 分组交换与融合通信技术 |
3.5 本章小结 |
4 系统架构设计 |
4.1 系统结构 |
4.2 系统架构可行性分析 |
4.3 技术先进性分析 |
4.4 工作原理 |
4.4.1 业务流程 |
4.4.2 业务发起 |
4.4.3 业务接收 |
4.4.4 统计数据处理 |
4.5 主要技术指标 |
4.5.1 功能指标 |
4.5.2 性能指标 |
4.6 接口设计 |
4.6.1 AT指令集接口 |
4.6.2 用户管理接口 |
4.6.3 语音数据接口 |
4.6.4 核心网接口 |
4.7 本章小结 |
5 硬件设计与实现 |
5.1 系统架构 |
5.2 板卡设计 |
5.3 硬件实物图 |
5.4 本章小结 |
6 软件设计与实现 |
6.1 网关结构设计 |
6.1.1 网络管理单元 |
6.1.2 协议解析单元 |
6.1.3 数据处理单元 |
6.1.4 会话管理单元 |
6.1.5 媒体通道管理单元 |
6.1.6 日志单元 |
6.1.7 结果统计分析单元 |
6.1.8 拨打测试配置管理单元 |
6.2 网关逻辑设计 |
6.2.1 网关的启动 |
6.2.2 接收数据 |
6.2.3 业务处理 |
6.3 软件的编译 |
6.4 本章小结 |
7 系统测试 |
7.1 测试环境 |
7.2 功能测试 |
7.2.1 终端启动测试 |
7.2.2 链路状态测试设计 |
7.2.3 配置任务测试设计 |
7.2.4 呼叫任务测试设计 |
7.2.5 短信任务测试设计 |
7.3 性能测试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8.1 总结 |
8.2 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基于Web技术的数字集群调度系统客户端软件开发工具包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概述 |
1.2 国内外数字集群调度系统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内数字集群调度系统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外数字集群调度系统的研究现状 |
1.3 选题意义和论文结构 |
1.3.1 选题意义 |
1.3.2 论文结构 |
2 数字集群调度系统 |
2.1 数字集群调度系统的组成 |
2.2 客户端与调度系统服务器的交互 |
2.2.1 客户端与调度服务器的交互 |
2.2.2 客户端与Web服务器的交互 |
2.2.3 客户端与媒体网关的交互 |
2.3 PC客户端软件开发工具包的基本功能 |
2.4 本章小结 |
3 软件开发工具包的设计 |
3.1 概述 |
3.2 软件开发工具包主要功能信令流程 |
3.2.1 用户功能 |
3.2.2 语音功能 |
3.2.3 数据功能 |
3.2.4 调度功能 |
3.3 软件开发工具包与调度服务器的接口 |
3.4 软件开发工具包与Web服务器的接口 |
3.5 软件开发工具包与媒体网关的接口 |
3.6 软件开发工具包的软件架构 |
3.7 软件开发工具包的外部接口 |
3.8 本章小结 |
4 软件开发工具包的实现 |
4.1 开发环境 |
4.2 Socket编程基本原理 |
4.3 软件开发工具包接口程序 |
4.4 软件开发工具包Node.js服务模块 |
4.5 软件开发工具包后台语音软件 |
4.6 软件开发工具包功能的开发 |
4.7 本章小结 |
5 软件开发工具包基本功能的测试 |
5.1 测试环境 |
5.2 测试内容 |
5.3 测试过程和测试结果 |
5.3.1 用户功能 |
5.3.2 语音功能 |
5.3.3 数据功能 |
5.3.4 调度功能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专用小型基站分组核心网移动管理实体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简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研究背景 |
1.2 主要研究工作 |
1.3 论文内容及结构 |
第二章 分组核心网及移动管理实体概述 |
2.1 演进的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E-UTRAN概述 |
2.2 演进的分组核心系统EPS概述 |
2.2.1 EPS网络架构介绍 |
2.2.2 EPS主要接口 |
2.2.3 EPS主要接口协议栈 |
2.2.4 EPS承载介绍 |
2.3 移动管理实体MME概述 |
2.3.1 MME基本介绍 |
2.3.2 MME设计与实现中的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移动管理实体MME的设计 |
3.1 MME的软件需求分析 |
3.1.1 功能性需求分析 |
3.1.2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3.2 MME软件实体的总体架构设计 |
3.3 MME相关接口的研究与分析 |
3.3.1 S1-MME接口 |
3.3.2 S11 接口 |
3.3.3 S6a接口 |
3.4 协议解析层设计 |
3.4.1 S1-AP |
3.4.2 NAS |
3.4.3 GTP-C |
3.4.4 Diameter |
3.5 应用功能层设计 |
3.5.1 移动性管理 |
3.5.2 会话管理 |
3.5.3 寻呼与切换 |
3.6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移动管理实体MME的实现 |
4.1 MME软件实体总体处理过程 |
4.2 MME网络接口层的实现 |
4.2.1 传输层协议SCTP |
4.2.2 传输层协议UDP |
4.2.3 epoll实现并行处理机制 |
4.3 MME协议解析层的实现 |
4.3.1 S1-AP |
4.3.2 NAS |
4.3.3 GTP-C |
4.3.4 Diameter |
4.4 MME应用功能层的实现 |
4.4.1 移动性管理 |
4.4.2 会话管理 |
4.4.3 寻呼与切换 |
4.5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测试与分析 |
5.1 测试环境搭建 |
5.2 MME相关信令流程的测试与分析 |
5.2.1 附着过程的测试与分析 |
5.2.2 去附着过程的测试与分析 |
5.2.3 承载管理的测试与分析 |
5.3 性能测试 |
5.3.1 测试内容 |
5.3.2 测试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文章总结 |
6.2 存在的不足与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6)基于IMS架构多协议信令网关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关键技术研究 |
2.1 IMS架构 |
2.2 信令协议 |
2.2.1 SIP协议 |
2.2.2 ATM信令协议 |
2.2.3 NO7 协议 |
2.3 关键技术分析 |
2.3.1 多协议桥接技术 |
2.3.2 SIP协议分层架构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需求分析 |
3.1 业务陈述 |
3.2 软件功能组成 |
3.3 用例需求分析 |
3.3.1 维护管理子功能 |
3.3.2 信令适配子功能 |
3.3.3 业务适配子功能 |
3.4 功能需求分析 |
3.4.1 维护管理功能 |
3.4.2 信令适配功能 |
3.4.3 业务适配功能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设计与实现 |
4.1 系统架构 |
4.2 软件设计 |
4.2.1 维护管理功能设计 |
4.2.2 号码路由功能设计 |
4.2.3 呼叫控制功能设计 |
4.2.4 信令处理功能设计 |
4.2.5 接口适配功能设计 |
4.3 关键模块实现 |
4.3.1 多协议桥接模块 |
4.3.2 SIP协议处理模块 |
4.3.3 业务适配模块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测试与验证 |
5.1 测试环境 |
5.2 功能测试 |
5.2.1 WEB管理功能测试 |
5.2.2 网管代理功能测试 |
5.2.3 呼叫业务功能测试 |
5.3 性能测试 |
5.3.1 信令并发处理能力测试 |
5.3.2 业务转发能力测试 |
5.4 测试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多模融合移动通信Femto网关技术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内容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2 Femto系统工作原理 |
2.1 GSM Femto系统 |
2.1.1 GSM Femto系统的网元及接口 |
2.1.2 GSM Femto系统协议分析 |
2.2 TD-SCDMA Femto系统 |
2.2.1 TD-SCDMA Femto系统的网元及接口 |
2.2.2 TD-SCDMA Femto系统协议分析 |
2.3 TD-LTE Femto系统架构 |
2.3.1 TD-LTE Femto系统的网元及接口 |
2.3.2 TD-LTE Femto系统协议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多模融合移动通信Femto网关设计 |
3.1 总体设计目标及设计概述 |
3.1.1 总体设计目标 |
3.1.2 方案设计概述 |
3.2 系统架构及模块功能 |
3.3 融合网关工作流程设计概述 |
3.3.1 HNBAP模块的工作流程设计 |
3.3.2 控制面管理模块的工作流程设计 |
3.4 移动终端通信信令流程 |
3.5 本章小结 |
4 多模融合移动通信Femto网关的实现 |
4.1 数据模块的实现 |
4.1.1 数据表设计 |
4.1.2 数据模块流程设计 |
4.2 HNBAP模块的实现 |
4.2.1 HNBAP模块信令流程 |
4.2.2 HNBAP模块程序流程 |
4.3 A接口控制面模块的实现 |
4.3.1 M3UA子模块 |
4.3.2 SCCP子模块 |
4.3.3 BSSAP子模块 |
4.4 协议转换模块的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5 融合网关功能测试 |
5.1 测试环境搭建 |
5.2 网关配置 |
5.3 模块功能测试 |
5.3.1 HNBAP模块功能测试 |
5.3.2 A接口控制面模块功能测试 |
5.4 融合网关应用验证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中国联通多方通话系统设计及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本课题的研究进展 |
1.2.1 电话会议的优势 |
1.2.2 电话会议的特点 |
1.2.3 电话会议系统发展趋势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关键技术综述 |
2.1 Mina服务器技术 |
2.1.1 Mina框架简介 |
2.1.2 IoSession |
2.1.3 Event |
2.2 软交换网关 |
2.2.1 媒体网关 |
2.2.2 信令网关 |
2.2.3 信令网关协议 |
2.3 软交换原理 |
2.4 IP的工作原理以及传输过程 |
2.4.1 IP工作原理 |
2.4.2 IP的传输过程 |
2.5 小结 |
第三章 多方通话系统的设计 |
3.1 硬件系统设计 |
3.1.1 系统说明 |
3.1.2 系统硬件说明 |
3.1.3 系统安全策略 |
3.1.4 技术流程 |
3.2 多方通话主备系统 |
3.2.1 体系结构 |
3.2.2 主备系统体系结构说明 |
3.3 Mina子系统设计 |
3.3.1 系统概述 |
3.3.2 系统功能 |
3.3.3 设计实现思路 |
3.3.4 平台结构 |
3.3.5 系统架构 |
3.3.6 模块设计概述 |
3.3.7 子模块详细设计 |
3.3.8 设计流程 |
第四章 多方通话系统实现 |
4.1 软交换网关的实现 |
4.1.1 媒体网关 |
4.1.2 信令网关 |
4.1.3 接入网关的实现 |
4.2 软交换解决方案的实现 |
4.2.1 软交换解决方案的硬件结构 |
4.2.2 软件结构 |
4.2.3 系统安全性设计策略 |
4.3 IP传输的实现 |
4.3.1 语音编码的实现 |
4.3.2 网络实时传输的实现 |
4.3.3 分组语音的实现 |
4.3.4 服务质量保障的实现 |
4.3.5 静噪抑制和回音消除的实现 |
4.3.6 话音抖动的实现 |
4.4 混音方案的研究与实现 |
4.4.1 集中混音方案的研究与实现 |
4.4.2 分布混音方案的研究与实现 |
4.4.3 混音方案的优化研究 |
4.5 小结 |
第五章 多方通话系统的测试及应用情况 |
5.1 测试情况 |
5.1.1 测试目的 |
5.1.2 测试环境 |
5.1.3 测试环境框架 |
5.1.4 测试内容及结果 |
5.1.5 测试结论 |
5.1.6 总结 |
5.2 应用情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
(9)WebRTC系统中信令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WebRTC系统相关技术介绍 |
2.1 RTCWeb标准化工作 |
2.1.1 W3C |
2.1.2 IETF |
2.2 RTCWeb关键技术 |
2.2.1 WebSocket |
2.2.2 ROAP |
2.2.3 XMPP |
2.2.4 JSEP |
2.2.5 HTML5 |
2.3 SIP与IMS介绍 |
2.3.1 SIP |
2.3.2 IMS网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WebRTC系统概述 |
3.1 网络架构 |
3.2 网元功能实体 |
3.2.1 Web浏览器 |
3.2.2 WebRTC应用 |
3.2.3 WebRTC服务器 |
3.2.4 WebRTC数据库 |
3.2.5 WebRTC网关 |
3.3 网元间接口描述 |
3.3.1 信令接口 |
3.3.2 媒体接口 |
3.3.3 数据库访问/操作接口 |
3.4 WebRTC系统中信令子系统的研究内容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WebRTC服务器信令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4.1 网络实体部署 |
4.2 基本业务流程 |
4.2.1 呼叫建立流程 |
4.2.2 呼叫拒绝流程 |
4.2.3 呼叫终止流程 |
4.3 扩展的ROAP协议 |
4.3.1 协议内容 |
4.3.2 字段介绍 |
4.4 WebRTC服务器信令模块设计与实现 |
4.4.1 WebRTC服务器模块划分 |
4.4.2 音视频通信业务逻辑类设计 |
4.4.3 WebSocket协议栈模块 |
4.4.4 ROAP协议栈模块 |
4.4.5 会话管理和控制模块 |
4.5 Web应用信令模块设计与实现 |
4.5.1 功能模块划分 |
4.5.2 ROAP协议栈及逻辑处理模块详细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WebRTC网关信令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5.1 网络实体部署 |
5.2 音视频互通流程 |
5.2.1 WebRTC用户呼叫IMS终端 |
5.2.2 IMS终端呼叫WebRTC用户 |
5.3 信令网关设计与实现 |
5.3.1 信令网关架构 |
5.3.2 底层协议接入组件 |
5.3.3 通用消息组件 |
5.3.4 上层业务组件 |
5.4 信息分发流程 |
5.4.1 WebRTC系统发送消息到IMS网络 |
5.4.2 IMS网络发送消息到WebRTC系统 |
5.5 ROAP协议与SIP协议的转换 |
5.6 WebRTC与IMS状态转移 |
5.6.1 WebRTC音视频会话状态机 |
5.6.2 SIP音视频会话状态机 |
5.6.3 WebRTC即时消息状态机 |
5.6.4 SIP短消息状态机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WebRTC系统中信令子系统测试方案 |
6.1 测试说明 |
6.2 测试计划 |
6.3 WebRTC系统内部业务测试用例 |
6.3.1 音频通信 |
6.3.2 视频通信 |
6.4 WebRTC系统与IMS网络互通测试用例 |
6.4.1 即时消息 |
6.4.2 音视频通信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 |
7.1 论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机架式媒体网关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媒体网关的使用模式 |
2.1 系统硬件结构概述 |
2.2 背板总线的设计 |
2.2.1 以太网总线 |
2.2.2 TDM总线 |
2.2.3 管理总线 |
2.3 CPU核心板的设计 |
2.3.1 CPU模块 |
2.3.2 TDM交换分配模块 |
2.3.3 交换机模块 |
2 系统硬件 |
3 系统软件 |
3.1 系统软件结构概述 |
3.2 抽象信令的实现 |
3.2.1 参考ISUP定义的抽象信令 |
3.2.2 接入层信令与抽象信令的交互 |
4 结束语 |
四、信令网关中信令处理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软交换的鄂尔多斯电网语音交换系统的改造设计[D]. 白玥. 内蒙古大学, 2020(04)
- [2]面向增强移动宽带和大规模接入场景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研究[D]. 张嘉真.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4)
- [3]自动拨打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王子豪.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4]基于Web技术的数字集群调度系统客户端软件开发工具包的研制[D]. 曹帅.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5]专用小型基站分组核心网移动管理实体的研究与实现[D]. 陈洪德.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6]基于IMS架构多协议信令网关研究与实现[D]. 马献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8(08)
- [7]多模融合移动通信Femto网关技术研究与实现[D]. 王晴. 北京交通大学, 2017(06)
- [8]中国联通多方通话系统设计及实现[D]. 云睿民. 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 2014(03)
- [9]WebRTC系统中信令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刘明栓. 北京邮电大学, 2014(04)
- [10]机架式媒体网关的设计与实现[J]. 李俊萩,张晴晖.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