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氮素对小麦茎鞘物质贮运和籽粒发育的调节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王海琪,蒋桂英,黄艺华,王荣荣,马艳梅,晏世杰[1](2021)在《氮肥基追比例对春小麦茎鞘非结构碳水化合物及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为探明氮肥不同基追比例对新疆滴灌春小麦茎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在不同节中的积累和运转动态规律及其对籽粒产量贡献率的影响,以强筋小麦新春37号、中筋小麦新春6号为材料,采用裂区设计,以品种为主区,以氮肥处理(总施氮量250 kg·hm-2)为副区,设置0∶0、2∶8、3∶7、4∶6、5∶5共5个氮肥基追比,分析了两个小麦品种不同节(穗下节、倒二节、其余节)的干重、NSC及果聚糖的积累运转、果聚糖含量、果聚糖相关酶活性与籽粒特性及其差异。结果表明,两品种不同节位的茎鞘干重、NSC及果聚糖积累和运转量、果聚糖相关酶活性、籽粒产量均随氮肥基追比例的增加呈先增后降趋势,以基追比3∶7处理表现最佳。不同节位比较,以其余节中的茎鞘干重、NSC及果聚糖积累、运转量最大,其干重、NSC及果聚糖对粒重的贡献率分别为22.16%、53.94%和43.42%。两品种比较,新春37号茎秆中干物质运转效率高于新春6号,其干重、NSC及果聚糖对粒重贡献率分别比新春6号高59.03%、26.00%和27.75%。综上,NSC代谢及籽粒产量以基追比3∶7处理为最优,可作为新疆春小麦施氮模式。
吕晓康[2](2021)在《花期不同形态氮素叶面喷施对冬小麦粒重和品质形成的调控效应及机理研究》文中认为小麦拥有着相对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其他矿质营养,是中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播种面积和总产量一直稳居世界前列。然而,由于人民对小麦加工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我国优质小麦的供给,依然有着巨大缺口。为此需要进一步探索通过现代化的管理措施,提高小麦生产潜力,优化小麦产量和品质形成。籽粒灌浆是作物生长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小麦粒重和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在现代小麦丰产作物生产系统中,通过农艺措施改善籽粒灌浆尤为重要。氮肥在作物生产中起着关键作用,显着影响着籽粒的产量和品质。在小麦生长后期,由于根系开始衰老,气候较为干燥,叶面施氮有助于为植株快速补充营养,但不同形态氮素叶面施用对灌浆期小麦粒重和品质形成的调控效应和具体作用机理,尚需深入研究。基于此,本研究通过在花期叶面施用硝态氮(NO3-)、尿素(Urea)和铵态氮(NH4+)三种形态氮素,探究了不同氮源处理对冬小麦籽粒粒重、蛋白质和矿质营养水平以及加工品质的调控效应,并从物质转运、激素平衡、酶和基因表达以及氮素代谢水平等角度阐明其内在机理。本研究可以为促进小麦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小麦生产的经济效益,实现小麦丰产、优质、高效的栽培管理,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本研究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1)叶面施氮有助于在灌浆期提升小麦籽粒总淀粉和支链淀粉积累水平,提高最终粒重。在田间试验下,NO3-、Urea和NH4+处理分别使小麦最终粒重提升了5.1-6.6%、7.0-8.7%和2.4-4.1%。灌浆参数分析表明,NO3-和Urea处理主要通过显着提升最大和平均灌浆速率,使小麦籽粒取得了较高的粒重,而NH4+处理对小麦灌浆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显着延长了小麦有效灌浆时间。研究发现,NO3-和Urea处理显着提高了籽粒玉米素+玉米素核苷(Z+ZR)、脱落酸(ABA)含量以及脱落酸/乙烯(ABA/ETH)的比值,同时,籽粒中参与淀粉合成的关键基因表达水平得到更加显着地上调。这表明叶面施用NO3-和Urea可以提高籽粒库强并加速碳水化合物向籽粒的转运,使灌浆速率显着提高。另一方面,在NH4+处理下,旗叶抗氧化酶活性更高,这有助于延缓衰老,延长花后光合物质生产持续时间。在干旱胁迫下,籽粒最终粒重损失达到34-36%,植株光合能力遭受到了不可逆的损害。此时,灌浆期粒重的形成,更多地依赖于自身的库强以及花前贮藏物质的再转运。因此,和NH4+处理相比,Urea和NO3-叶面施用可以更加有效地缓解干旱胁迫并提升冬小麦籽粒灌浆水平。(2)叶面施氮促进了冬小麦籽粒中的蛋白质和锌、铁、铜、钙、锰的积累。不同形态氮素处理对西农20和小偃22的作用规律相似。在NO3-和Urea处理下,籽粒中氮素和其他矿质元素的再转运水平较高,但花后吸收量显着低于NH4+处理。对成熟籽粒分析,籽粒蛋白质、锌和铁含量在NO3-处理下达到了最大值,和对照相比分别提升了10.8%、28.7%和31.4%。NH4+处理对籽粒铜、钙含量的提升幅度最高,分别为30.2%和31.2%。Urea、NO3-和NH4+处理对成熟籽粒中不同矿质元素含量的调控规律不同,这可能是由于矿质元素在植株体内的移动性差异。此外,叶面施氮提升了矿质元素的生物有效性。西农20籽粒中的植酸/矿质元素摩尔比总体低于小偃22。NO3-、Urea和NH4+处理下,PA/Zn值分别降低了41.4%、30.7%和17.4%,PA/Fe值分别降低了35.6%、27.2%和14.1%。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各矿质元素在籽粒中的积累存在协同性,同时受到了遗传和农艺措施的调控。(3)不同氮素处理均改善了小麦的面筋热特性和面团流变学、机械搅拌特性。和NH4+相比,NO3-和Urea处理对小麦籽粒品质的改善幅度更高。在NO3-处理下,小麦籽粒湿面筋含量、吸水率和面团稳定时间两年间分别平均提升了14.4%、32%和42.3%,提升幅度最大。NO3-、Urea和NH4+处理使籽粒中麦谷蛋白大聚体(GMP)含量平均提升了28.2%、17.8%和7.3%,面粉二硫键含量平均增加了24.6%、17.4%和7.0%。面筋蛋白二级结构分析表明,NO3-和Urea叶面施用时,西农20面筋中分子间β-折叠含量水平分别为29.62和22.81,小偃22中分别为19.49和14.35。微观结构分析显示,叶面施氮使小麦面筋结构的孔洞更加富有层次感,NO3-和Urea施用显着改善了面粉中蛋白质的交联程度,分别使蛋白质交联数提升了52.3%和30.7%,同时显着降低了孔隙度和终端率。以上结果表明,叶面施氮不仅增加了籽粒蛋白质的含量,而且改善了蛋白质的结构特征。NH4+处理对小麦面筋强度和面团加工品质调控效应较弱,主要原因可能是对面团的疏水性、巯基含量、二级结构中的α-螺旋以及蛋白质网络中的终端率和分支率没有显着性影响。同时,在本研究条件下,西农20蛋白质含量更高,对不同氮源处理响应更为积极,表现出了较大的品质提升潜力。(4)和小偃22相比,西农20源库器官中的氮素代谢更为活跃,且在不同形态氮素处理后所表现出的差异更为明显。在NH4+处理下,小麦旗叶的氮素代谢强度最高,硝酸还原酶(NR)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在花后8日的活力分别提高了17.5%和12.4%,相关编码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也显着高于其他处理。在籽粒中,NO3-、Urea和NH4+处理将花后20日GS的活性提高了24.4%、17.4%和9.7%,将谷丙转氨酶(GPT)的活性提高了15.7%、9.7%和5.8%。在NO3-和Urea处理下,籽粒中游离氨基酸(FAA)更加丰富,编码氮素代谢和品质形成的关键基因在灌浆中后期也有着较为高效的表达。这表明NO3-和Urea处理更为显着地提升了籽粒对氮素的需求和氮素的再转运水平,进而改善了籽粒蛋白质含量和面团品质。同时,对籽粒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富集分析显示,泛素连接酶复合体、内质网退化和蛋白质导向通路中关键基因的表达水平在氮素施用下发生显着改变。不同氮素处理对氮素代谢和蛋白质积累的调控效应,可能与内质网蛋白质加工通路有关。基于此,通过强化植株氮素再转运和籽粒氮素代谢水平来调控源库关系,是优化小麦籽粒蛋白质积累和品质形成的关键。综上所述,NO3-、Urea和NH4+叶面喷施对灌浆期间籽粒粒重形成、营养品质、加工品质和氮素代谢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和NH4+相比,NO3-和Urea处理可以更为有效地提升籽粒的库强,加速营养物质向籽粒的转运,从而对缓解干旱胁迫,促进籽粒灌浆,提升籽粒蛋白质和锌、铁含量,改善冬小麦加工品质,有着更为优良的调控效应。
黄艺华[3](2021)在《氮肥基追比例对滴灌春小麦氮代谢及群体质量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疆滴灌小麦生产中推行高氮高产模式,存在氮肥利用率较低问题。因此,探究在根层减氮条件下,生育期间合理施氮有利于优化滴灌春小麦群体结构,同步提高产量和氮肥利用率,是新疆小麦高效生产的关键。论文选取中筋型新春6号和强筋型新春37号,设置不同氮肥基追比例,研究滴灌小麦旗叶、籽粒中的氮代谢变化,明确麦株氮素积累和转运特征,阐明同化物转运调控产量形成的氮素响应机制,提出滴灌小麦高产群体质量指标和高效氮素基追模式,以期为新疆滴灌小麦氮肥优化施用提供数据支撑。主要结论如下:1.新春6号和新春37号旗叶、籽粒中的氮代谢关键酶均随着花后天数的增加逐渐减小,并且均在3﹕7处理下最大。两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均随着花后天数的增加先降后升,在成熟时达到最大,分别为13.35%、15.89%;同一时期内各处理也以3﹕7处理最大。从品种特性分析,新春37号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及籽粒蛋白质含量均高于新春6号。新春6号籽粒蛋白质含量与旗叶和籽粒NR活性、GS活性以及旗叶GOGAT活性存在显着相关关系,新春37号籽粒蛋白质含量与籽粒NR活性、旗叶和籽粒GS活性以及旗叶GOGAT活性也存在显着相关关系。2.新春6号和新春37号的叶片、茎鞘、穗轴+颖壳氮素积累量变化均随着花后天数的增加逐渐降低,两品种籽粒及植株氮素积累量变化则相反,各处理间氮素积累变化趋势为3﹕7>4﹕6>5﹕5>2﹕8>0﹕0。新春6号叶片、茎鞘、穗轴+颖壳氮素积累量分别为64.38 kg·hm-2、57.86 kg·hm-2、42.40kg·hm-2;新春37号叶片、茎鞘、穗轴+颖壳氮素积累量为69.40 kg·hm-2、61.49 kg·hm-2、44.71 kg·hm-2。成熟时,新春6号籽粒、植株氮素积累量分别为144.45 kg·hm-2和215.67 kg·hm-2;新春37号籽粒、植株氮素积累量分别为153.85 kg·hm-2和228.29 kg·hm-2。两品种花前氮素转运量分别为为77.30kg·hm-2和78.23kg·hm-2,花后氮素积累量分别为33.15 kg·hm-2和35.62 kg·hm-2,花后氮素贡献率分别为30.01%和31.29%。品种和氮肥基追比处理对花前氮素转运量不存在显着的互作效应,但对花前氮素转运率、贡献率、花后氮素积累量和贡献率存在明显的互作效应。3.新春6号和新春37号群体质量指标随着花后天数的增加各项指标均逐渐增加,在3﹕7处理下最大。新春6号茎蘖总数为712.36×104株·hm-2,成穗率为83.75%,叶面积指数(LAI)为6.82,粒数叶比和粒重叶比分别为0.83粒·cm-2和36.14 mg·cm-2,茎鞘和叶片的的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分别为7134.56 kg·hm-2和7096.47 kg·hm-2,花后贡献率分别为76.39%和76.87%;新春37号茎蘖总数为726.36×104株·hm-2,成穗率为83.98%,LAI为6.96,粒数叶比和粒重叶比分别为0.87粒·cm-2和37.93 mg·cm-2,茎鞘和叶片的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分别为7721.02 kg·hm-2和7599.84 kg·hm-2;花后贡献率分别为76.46%和77.61%。新春6号产量与茎蘖数、LAI、粒重叶比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新春37号产量与茎蘖数、LAI、粒数叶比、粒重叶比和植株干物质均存在正相关关系。4.氮肥基追比例对新春6号和新春37号产量及氮肥利用率在3﹕7处理下最大。新春6号的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分别为526.05×104穗·hm-2、39.68粒·cm-2和47.41 g,籽粒产量和蛋白质产量分别为7304.45 kg·hm-2和975.14 kg·hm-2;新春37号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分别为537.93×104穗·hm-2、42.68粒·cm-2和48.05g,籽粒产量和蛋白质产量分别为7446.17kg·hm-2和1183.20kg·hm-2。品种和氮肥基追比处理对穗数、穗粒数、籽粒产量及蛋白质产量存在显着地交互作用,而与千粒重无显着交互作用。除氮肥生理利用效率(NPE)外,其余各处理间表现为3﹕7>4﹕6>5﹕5>2﹕8>0﹕0的趋势。在3﹕7处理下,新春6号氮肥利用率(NRE)、氮肥农学利用效率(NAE)、氮肥偏生产力(NPFP)和氮收获指数(NHI)分别为36.37%、9.68 kg·kg-1、29.62 kg·kg-1和73.92,NPE为26.62~30.55 kg·kg-1;新春37号的NRE、NAE、NPFP和NHI分别为38.42%、10.13 kg·kg-1、30.17kg·kg-1和74.43,NPE为25.64~33.67 kg·kg-1。品种和氮肥基追比处理与NRE、NPE、NHI存在显着互作效应,与NAE、NPFP无显着互作效应。综上所述,当氮肥基追比例模式为3﹕7(氮肥基施30%+后期追施70%)处理时能够提高小麦氮代谢关键酶活性,促进小麦各部位及植株氮素的积累,优化小麦各项群体质量指标,促使干物质向籽粒转运,进而取得较高的穗数、穗粒数及千粒重,最终协同提高产量和氮肥利用率。
李鹏[4](2021)在《氮肥追施比例对匀播冬小麦生育特性及产量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为探明新疆冬小麦匀播种植方式下氮肥追施比例,以新冬22号小麦为材料,于2019-2020年在新疆农业科学院奇台麦类试验站进行试验,采用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种植方式为主区,匀播(UN)和条播(DR)2种处理,氮肥追施比例为副区,全生育期施纯氮300kg/hm2,50%作为基肥,其余作拔节肥和孕穗肥追施,比例分别为100%:0%(N1)、70%:30%(N2)、60%:40%(N3)、50%:50%(N4)、40%:60%(N5)5种处理,研究氮肥追施比例对匀播冬小麦群体发育动态、光合生理特性、籽粒灌浆特性、干物质积累与运移、氮素利用和产量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与条播相比,匀播小麦群体总茎数、LAI和干物质积累量提高14.70%、11.25%、9.47%;不同氮肥追施比例处理下,两种植方式小麦群体茎蘖数、LAI和物质积累随拔节肥比例下降呈先增后降趋势,无效分蘖数量表现为N1>N2>N3>N4>N5。花后LAI在匀播N3最大。仅施用拔节肥(N1)和施用过量孕穗肥(N5),均会降低生育期内物质积累和LAI。(2)小麦旗叶、倒二叶SPAD值和光合速率与产量呈正相关,上三叶SPAD值和光合速率,均表现为旗叶>倒二叶>倒三叶。较条播相比,匀播分别提高小麦旗叶、倒二叶和降低倒三叶光合速率和SPAD值(P>0.05);在氮肥追施比例下,小麦花后光合速率和SPAD值呈先升后降趋势,于N4处理最优,与N3差异不显着。Fo/Fv、Fv/Fm在种植方式和氮肥追施比例下,均维持在一定阈值内。(3)成熟期地上部生物量与产量呈正比。匀播显着提高茎鞘、籽粒物质量进而增加地上部生物量;匀播小麦籽粒物质积累主要是依靠花后光合物质积累;较条播相比降低了小麦花前物质再分配和对籽粒贡献率,降低2.02%和2.32%(P>0.05);种植方式和氮肥追施比例下小麦灌浆参数差异不显着。氮肥追施比例下,花前物质再分配对籽粒的贡献率在N1处理最大、物质积累在N2最大,均与N3差异不显着;适宜孕穗肥比例利于花后光合物质积累,于N3下积累量和物质转运量优势显着。(4)产量与氮素利用效率、氮素收获指数、氮素生产效率呈正相关。较条播相比,匀播开花期、成熟期植株氮素积累量、氮素收获、氮素生产效率和氮素转运量高2.87%、3.88%、1.70%、5.89%、5.57%。在氮肥追施比例下,冬小麦开花期和成熟期植株氮素积累量、氮素转移量、氮素利用效率和氮素生产效率随拔节肥比例下降呈先升后降趋势,N3处理较优。(5)较条播相比,匀播方式小麦产量和单位面积穗数显着提高7.38%和5.89%。不同氮肥追施比例处理下,小麦产量、穗粒数和千粒重随拔节肥比例下降呈先增后降趋势,穗粒数和千粒重在N4处理最大,N3处理产量最高,产量较其它处理高1.37%~13.93%。综上,本试验条件下,匀播和条播方式结合冬小麦拔节期及孕穗期氮肥追施90kg/hm2、60kg/hm2(拔节肥:孕穗肥=60%:40%),所获籽粒产量较高,能建立合理群体数量,获得较高地上部生物量、氮素利用效率,并提升小麦的光合性能,为较优氮肥追施比例。
朱宽宇[5](2021)在《氮敏感性不同粳稻品种的特征与机制》文中认为我国氮肥投入量过大、氮肥利用率低是水稻生产上的一个普遍问题。氮肥投入量过多、利用效率低不仅增加生产成本,而且还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并降低稻米品质。培育和选用氮敏感高产品种(在中、低施氮量下具有较高的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是协同提高作物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一条重要途径。但有关水稻氮敏感性不同品种的农艺和生理特征尚不清楚,协同提高氮敏感品种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调控技术及其调控原理缺乏深入研究。本研究以氮敏感性不同粳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其对氮素响应的特点、群体农艺特征、地上部生理性状和根系形态生理特征及其与产量形成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关系以及化学调控物质对氮敏感品种产量的影响及其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粳稻品种的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及其群体特征以适合长江下游稻区种植的12个粳稻(含偏粳型籼/粳杂交稻)品种为材料,大田种植,设置全生育期不施氮(0N)、全生育期施纯氮180 kg hm-2(180N)或200 kg hm-2(200N)和360 kg hm-2(360N)3个施氮量,研究了各品种对氮肥响应的特点以及氮敏感品种的群体特征与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在12个品种中,甬优2640在3个施氮水平下的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均最高,总颖花量高是其主要原因。其余品种的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对氮肥响应表现不一。在中、低施氮量(0N、180N或200N)下,武运粳30号、连粳7号、淮稻13号、淮稻5号产量和氮肥利用率较高,扬粳4038和宁粳1号的产量和氮肥利用率较低;在高施氮量(360N)下,扬粳4038和宁粳1号表现出较高的产量和氮肥利用率。以在180N或200N水平下产量≥9thm-2且氮肥农学利用率≥ 15 kg kg-1为评定指标,将甬优2640、淮稻5号、淮稻13号、武运粳30号、武运粳24号和连粳7号认定为氮敏感品种,将在180N或200N条件下产量和氮肥利用率较低,但在360N条件下产量和氮肥利用率较高的宁粳1号和扬粳4038两品种认定为氮钝感品种。与氮钝感品种相比,氮敏感品种在0N、180N或200N水平下具有较高的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得益于较高的总颖花量和结实率,较高的茎蘖成穗率、粒叶比,抽穗期较高的有效叶面积率、高效叶面积率,绿叶面积持续时间长,成熟期干物质积累多以及较高的收获指数。上述群体特征指标均与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上述指标可用于水稻氮敏感品种的筛选。2、氮敏感性不同粳稻品种的叶片形态生理特性2个氮敏感品种(武运粳30号、连粳7号)和2个氮钝感品种(扬粳4038和宁粳1号)分别种植于大田和盆钵,设置2个施氮量:全生育期不施氮(0N)和全生育期180 kg N hm-2和盆栽为0.74 g N pot-1(180N和0.74N),比较分析了氮敏感性不同粳稻品种叶片形态生理的差异。结果表明,与氮钝感品种相比,氮敏感品种具有较高的剑叶叶厚、比叶重、叶长,较小的剑叶着生角度,较高的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叶绿素、可溶性糖和氮含量,较高的气孔导度、胞间和胞内CO2浓度,较高的荧光参数、光合速率和光合氮素利用率。氮敏感品种还表现出较优的冠层结构,即较高的光氮匹配度(氮消减系数KN与消光系数KL的比值),较高的冠层光合效率。以上指标均与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上述叶片形态生理性状是氮敏感品种获得高产与氮高效利用的重要生理生态原因。3、氮敏感性不同粳稻品种干物质生产、氮素积累与转运特点及机制2个氮敏感品种(武运粳30号、连粳7号)和2个氮钝感品种(扬粳4038和宁粳1号)种植于大田,设置2个施氮量:全生育期不施氮(0N)和全生育期180 kg N hm-2(180N),研究了氮敏感性不同粳稻品种干物质、氮素积累与转运差异及其机制。结果表明,与氮钝感品种相比,氮敏感品种具有较高的花前干物质转运量和花后干物质积累量,较高的糖花比,籽粒中较高的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茎鞘中较高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转运率、蔗糖合成相关酶活性和蔗糖转运蛋白基因的表达,较高的花后氮素转运量和氮素吸收量,灌浆期叶片较高的细胞分裂素含量、氮含量、氮代谢酶活性以及氮素吸收同化相关基因的表达。氮敏感品种叶片、茎鞘和籽粒中较高的碳氮代谢酶活性及相关基因的表达是其花后较高的物质生产、氮素吸收、转运和氮高效利用的重要机制。4、氮敏感性不同粳稻品种根系形态生理特性与根际土壤微生物丰度2个氮敏感品种(武运粳30号、连粳7号)和2个氮钝感品种(扬粳4038和宁粳1号)种植于大田,设置2个施氮量:全生育期不施氮(0N)和全生育期180 kg N hm-2(180N),观察氮敏感性不同粳稻品种根系形态生理特征和根际土壤微生物丰度表达差异。结果表明,与氮钝感品种相比,氮敏感品种具有良好的根系形态生理特征,包括较大的根量,较高的根长、根直径、根长密度、根系活力、氮代谢酶活性、根系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含量、根系分泌物(乙酸、酒石酸和苹果酸)含量以及氮吸收同化相关基因的表达。氮敏感品种根际土壤具有较高的真菌和细菌总量及其门水平上子囊菌门、被孢菌门、绿弯菌门、酸酐菌门、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的丰度表达,并与根系形态生理性状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上述根系形态生理性状、微生物门水平的丰度表达与产量及氮肥利用率均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说明根系与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协同作用是氮敏感品种高产与氮高效利用的重要根-土作用机制。5、化学调控物质对水稻氮敏感品种产量和氮利用率的作用及其机制2个氮敏感品种(武运粳30号和连粳7号)在大田进行微区试验,全生育期施氮量为180 kg N hm-2,设置3个化学调控物质处理:分别为对照(CK,喷施蒸馏水)、喷施6-苄氨基腺嘌呤(6-BA)、喷施洛伐他汀(Lovastatin,Lov;一种细胞分裂素合成抑制剂),观察了化学调控物质对水稻产量和氮吸收利用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与CK相比,喷施6-BA显着提高了产量和籽粒氮素利用率,喷施洛伐他汀的结果则相反。喷施6-BA后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提高主要在于结实率的增加,以及较高的花后干物质积累,灌浆期较高的叶片光合速率和根系氧化力,叶片中较高的氮含量、细胞分裂素含量、氮代谢酶活性和氮素代谢和转运以及细胞分裂素合成相关基因(OsAMT1.1-2.3、OsGS1-2、OsIPTs)的表达,较低的氮转运相关基因(OsNRT2.3b、OsAAP6、OsAAP8)的表达。说明细胞分裂素通过调控氮的代谢与积累,促进物质生产,提高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
贠民政[6](2021)在《锌肥不同用量对黑青稞光合特性、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文中指出施用微肥对黑青稞生长发育及其光合特性有重要作用,适量的施用微肥能够有效地提高作物的光合性能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Zn元素是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元素之一,是许多生命物质的组成成分。为了解决西藏隆子地区黑青稞种植产业效率低下,栽培模式落后,肥料利用效率低,产量不高等一系列问题,采取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通过选用当地黑青稞品种,试验设置六种施肥模式,分别为不施用锌肥模式(Zn0),施用锌肥量为7.5 kg·hm-2(Zn1),15 kg·hm-2(Zn2),22.5 kg·hm-2(Zn3),30 kg·hm-2(Zn4),37.5 kg·hm-2(Zn5)共六种栽培模式,在西藏自治区山南市隆子县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了锌肥不同施用量对黑青稞的生长发育、光合生理特性、干物质积累、氮素吸收与利用、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旨在为西藏黑青稞增产增效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本试验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与不施锌肥(Zn0)相比,施用锌肥处理均显着提高了黑青稞叶片的叶绿素SPAD值、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等光合指标,其中施用锌肥量为22.5 kg·hm-2、30 kg·hm-2时效果最好,但是此两者之间差异不显着;与不施锌肥(Zn0)相比,施用锌肥处理均显着降低了黑青稞叶片的气孔限制值,当施用锌肥量为30 kg·hm-2时效果最好;但是施用锌肥对黑青稞叶片的胞间CO2的浓度没有显着影响。(2)与不施锌肥(Zn0)相比,施用锌肥处理显着提高了黑青稞各个生育时期的干物质积累量,播种至分蘖期Zn3处理最好,但是其他生育时期均是Zn4效果最好;施锌对成熟期黑青稞各器官干物质分配率有显着影响,其中Zn4处理为最佳处理,较Zn0处理单株干物质积累量提高了39.60%,在籽粒、穗轴+颖壳中干物质分配比例最大;营养器官开花前贮藏干物质转运量随着锌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升高,各施锌肥处理均能提高黑青稞营养器官开花前贮藏干物质转运量,且差异达到显着水平,其中Zn4处理效果最明显;除了Zn1外,其他施锌肥处理均能显着提高开花后干物质积累量,Zn2达到最高,效果最为明显;开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对籽粒的贡献率Zn4最高。(3)不施锌肥的Zn0处理各器官的氮素分配量显着低于其他处理。在黑青稞茎秆+叶鞘中,氮素积累量Zn4处理最高,显着高于其他处理;穗中氮素积累量Zn3处理最高,Zn0处理最低,且差异均到达显着水平;施用锌肥处理的黑青稞叶片,茎秆+叶鞘花前贮藏氮素转运率明显高于Zn0,叶片中的氮素转运量Zn3、Zn4处理最高,茎秆+叶鞘中氮素的转运量Zn4处理均显着高于其他处理,黑青稞穗轴+颖壳中,氮素转运量和叶片中氮素积累量情况类似,均是Zn3、Zn4处理均显着高于其他处理;与Zn0处理相比,施用锌肥可以显着提高黑青稞营养器官花前贮藏氮素转运量以及花后氮素的积累量,且营养器官花前贮藏氮素转运量Zn4处理最高,花后氮素的积累量也是Zn4处理最高,只有Zn2和Zn4这两个处理显着提高了花后氮素对籽粒的贡献率,其他施锌肥处理较不施锌处理也提高了花后氮素对籽粒的贡献率,但是差异不显着;成熟期黑青稞氮素分配比例主要集中在籽粒,施用锌肥可以提高氮素在籽粒中的氮素分配比例,其中Zn4处理分配比例最高。(4)施用锌肥可以延长黑青稞的拔节期后的各生育时期的生长时间,但是对黑青稞成熟期的株高、穗长没有显着影响;就产量构成因素而言,施用锌肥对其有一定影响,与Zn0处理相比,其中Zn1、Zn2、Zn4三个处理穗数分别提高了9.35%、6.64%、16.41%,Zn3处理提高了黑青稞的每穗粒数,较不施锌肥处理(Zn0)提高了30.63%,各施锌肥处理均显着提高了黑青稞千粒重,较不施锌肥处理(Zn0)其千粒重分别提高了2.69%、3.23%、6.49%、5.68%、1.41%,其中Zn3处理显着高于其他处理,Zn4处理次之;与不施锌处理(Zn0)相比,施用锌肥处理可以显着提高黑青稞产量,其中Zn4处理产量最高,较不施锌Zn0处理提高了23.90%;Zn3处理次之,较不施锌Zn0处理提高了22.29%,这两个处理之间没有显着差异。(5)与不施锌处理(Zn0)相比,施用锌肥处理可以提前最大灌浆速率出现时间,提高黑青稞最大灌浆速率以及平均灌浆速率,增加籽粒的干物质积累量,提高了千粒重,而千粒重与籽粒灌浆速率呈现正向效应。
周娟[7](2020)在《大气CO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形成及氮磷钾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文中认为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生长和发育受大气CO2浓度及氮磷钾等矿质营养元素的影响显着。日益加剧的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CO2浓度不断升高,影响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前人利用FACE(Free AirCO2 Enrichment)技术平台开展了水稻对自由空气CO2浓度升高的响应与适应方面的研究,在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形成、稻米品质等方面积累了较多的数据,在氮、磷、钾养分吸收利用方面也有一些探索,但多以其中一种元素为主。同时,之前的FACE研究多数为单一品种,而我国水稻品种类型丰富,基因型差异较大,每类品种均有其最适宜的生长区域或季节,也有较大的生产规模,在较长时间内相互不可替代。因此,扩大水稻品种类型与数量,系统研究开放式大气CO2浓度升高条件下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生长发育、产量形成、氮磷钾等主要养分吸收利用、叶片光合特性及一些氮代谢生理活性物质的差异、它们的相互关系及其对产量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本研究率先利用我国第一个稻麦轮作FACE研究平台,以常规粳稻(武运粳21、扬辐粳8号)、常规籼稻(扬稻6号、扬辐籼6号)和杂交籼稻(汕优63、两优培九)共6个品种(组合)为供试材料,针对上述问题开展研究,旨在明确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形成、氮磷钾等养分吸收利用对CO2浓度升高响应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为未来CO2浓度升高后水稻品种的培育与选择及稻作生产过程中施肥策略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研究结果表明:1.FACE处理使:1)水稻抽穗平均提前0.97天,全生育期平均缩短0.75天,株高平均增加0.69 cm,品种间的差异均达极显着水平;2)使(拔节期)最高茎蘖数平均增加8.61%,成穗率平均降低3.67%,两者均以杂交籼稻增幅或降幅最大;3)使(抽穗期)叶面积系数平均增加11.50%,库容量平均增加18.38%,叶面积系数以杂交籼稻增幅最大,库容量以常规粳稻增幅最大;4)促进了主要生育期干物重的增加,成熟期平均增加25.15%,以杂交籼稻增幅最大,处理间和品种间的差异均达极显着水平。使常规粳稻经济系数增加了 0.75%,杂交籼稻、常规籼稻经济系数分别降低了 2.29%、0.44%,处理间和品种间均无显着差异。相关分析表明,抽穗期叶面积系数、库容量、成熟期干物重、经济系数与产量均呈极显着线性正相关,库容量、成熟期干物重与产量的相关程度分别大于叶面积系数、经济系数与产量的相关程度。2.FACE处理使:1)显着促进了水稻产量的提高,平均增加24.17%,常规粳稻增加了 19.38%,杂交籼稻增加了 24.02%,常规籼稻增加了 29.10%。;2)促进了单位面积穗数的增加,平均增加16.37%,常规粳稻增幅最大;3)促进了杂交籼稻和常规籼稻每穗粒数的增加;4)对结实率和千粒重影响较小,但品种间的差异均达极显着水平。综合分析表明,四个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均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但粒数、单位面积穗数的促进作用较大。3.FACE处理使:1)成熟期植株含氮率平均降低3.57%,常规粳稻降幅最大;使成熟期氮素累积量平均增加21.61%,常规粳稻、杂交籼稻、常规籼稻分别增加了13.69%、25.70%、24.32%;2)提高了成熟期茎鞘、叶片吸氮量,降低穗吸氮量,叶片增幅最大,平均增加51.86%;3)促进了不同生育阶段的吸氮量的增加,以抽穗-成熟阶段增加最多,平均增加58.04%,以常规籼稻增幅最大;4)显着提高了常规籼稻和杂交籼稻成熟期单穗吸氮量,分别平均增加10.79%、13.93%,但使常规粳稻下降了 9.60%;5)促进了水稻群体吸氮强度的提高,成熟期平均增加22.62%,杂交籼稻增幅最大;6)显着增加了成熟期茎鞘和叶片的氮素分配比例,降低了穗部氮素分配比例。FACE处理降低了茎鞘叶片氮素转运量和结实期穗部氮素的增加量,分别平均降低32.41%、6.62%、;7)显着提高了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平均增加4.72%,常规粳稻、杂交籼稻、常规籼稻分别提高了 6.90%、9.44%、5.31%。综合分析表明结果,提高植株干物重、抽穗-成熟阶段吸氮量、叶片吸氮量、单穗吸氮量、吸氮强度均有利于成熟期氮素累积量的提高;成熟期氮素累积量、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均是提高产量的重要氮素因子,氮素累积量对产量的作用大于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对产量的作用。4.FACE处理使:1)成熟期植株含磷率平均增加6.07%,常规粳稻增幅最大;使成熟期磷素累积量平均增加31.97%,常规粳稻、杂交籼稻、常规籼稻分别增加了 28.84%、42.07%、24.81%,;2)提高了成熟期茎鞘、叶片、穗各器官吸磷量,穗增幅最大,平均增加32.95%,杂交籼稻增幅最大;3)促进了不同生育阶段的吸磷量的增加,以抽穗-成熟阶段增加最多,平均增加63.44%,常规粳稻增幅最大;4)使成熟期单穗吸磷量显着增加11.16%,常规籼稻增幅最大;5)促进了水稻群体吸磷强度的增加,成熟期平均增加33.16%,常规粳稻增幅最大;6)降低了茎鞘和叶片的磷素分配比例,增加了穗部磷素分配比例,。FACE处理使茎鞘叶磷素转运量和结实期穗部磷素增加量,分别平均增加了 36.23%、25.45%,均以常规籼稻增幅最大;7)使常规粳稻、常规籼稻磷素籽粒生产效率分别降低了15.50%、9.29%,使杂交籼稻磷素籽粒生产效率提高了 12.09%。综合分析结果,提高植株含磷率、抽穗-成熟阶段吸磷量、穗部吸磷量、单穗吸磷量、吸磷强度均有利于成熟期磷素累积量的提高;成熟期磷素累积量、磷素籽粒生产效率均是提高产量的重要磷素因素,磷素累积量对产量的作用大于磷素籽粒生产效率对产量的作用。5.FACE处理使:1)成熟期植株含钾率平均降低8.81%,常规籼稻降幅最大;使成熟期钾素累积量平均增加18.25%,常规粳稻、杂交籼稻、常规籼稻分别增加了 13.65%、23.47%、16.51%;2)显着增加水稻茎鞘、穗吸钾量,叶片吸钾量略有下降;3)促进了不同生育阶段的吸钾量的增加,以抽穗-成熟阶段增幅最大,平均增加23.11%,杂交籼稻增幅最大;4)使成熟期单穗吸钾量显着增加2.54%,杂交籼稻增幅最大;5)促进了水稻群体吸钾强度的增加,成熟期平均增加18.68%,杂交籼稻增幅最大;6)增加了茎鞘和穗的钾素分配比例,降低了叶片的钾素分配比例,增加了茎鞘叶钾素转运量和结实期穗部钾素的增加量的增加,分别平均增加了 44.04%、55.43%、,前者以杂交籼稻增幅最大、后者以常规粳稻增幅最大;7)使常规粳稻、杂交籼稻、常规籼稻钾素籽粒生产效率分别提高了 12.91%、6.64%、16.85%。综合分析表明,提高植株含钾率、移栽-分蘖阶段吸钾量、茎鞘吸钾量、单穗吸钾量、吸钾强度均有利于成熟期钾素累积量的提高;成熟期钾素累积量、钾素籽粒生产效率均是提高产量的重要钾素因子,钾素累积量对产量的作用大于钾素籽粒生产效率对产量的作用。6.FACE处理:1)叶片的叶绿素a、b、a+b含量,拔节期分别平均降低4.19%、4.27%、4.20%,抽穗后20天分别平均降低5.17%、7.12%、5.50%,均以杂交籼稻降幅最大;增加了抽穗期叶绿素a、b、a+b含量,分别平均增加3.79%、3.78%、3.79%,均以常规粳稻增幅最大;2)显着降低了拔节期、抽穗后20天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分别平均降低5.98%、4.97%,分别以杂交籼稻、常规粳稻降幅最大;增加了抽穗期叶片净光合速率,平均增加4.31%,常规粳稻增幅最大;3)显着降低了拔节期、抽穗期及抽穗后20天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平均降低4.94%、12.04%、19.13%,拔节和抽穗期以常规粳稻降幅最大,抽穗后20天以杂交籼稻降幅最大;4)显着降低了拔节期、抽穗期及抽穗后20天叶片的GS酶活性,分别平均降低15.72%、10.82%、7.49%,品种间无显着差异;GOGTA的活性分别平均降低0.91%、3.71%、0.79%,拔节和抽穗后20天均以常规籼稻降幅最大,抽穗期以常规粳稻降幅最大。相关分析表明,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净光合速率呈极显着线性正相关,抽穗期叶片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与氮代谢酶活性显着线性正相关。综上所述,FACE处理显着提高了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品种间差异较大;显着促进了成熟期氮素累积量、磷素累积量、钾素累积量的提高,品种间差异较大;提高了氮素籽粒生产效率、钾素籽粒生产效率,大部分品种降低了磷素籽粒生产效率;降低了成熟期植株含氮率、植株含钾率,提高了植株含磷率;(氮、磷、钾)养分累积量和(氮、磷、钾)养分籽粒生产效率均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但养分累积量对产量的影响要大于养分籽粒生产效率对产量的影响。总体来看,籼稻品种对大气CO2浓度升高的响应要明显大于粳稻品种,或者说,籼稻品种在大气CO2浓度升高后比粳稻品种具有更高的养分吸收利用潜力。
许爱霞[8](2020)在《长期施无机氮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春小麦氮素吸收转运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探索长期施用无机氮肥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小麦氮素吸收转运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及机制,本研究依托始于2003年的无机氮肥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施尿素对小麦产量、氮素吸收转运及重吸收、土壤氮素残留、土壤主要微生物等的影响。该试验在2003和2004年有5个处理,分别为N0(0 kg N hm-2 yr-1)、N52.5(52.5 kg N hm-2 yr-1)、N105(105 kg N hm-2 yr-1)、N157.5(157.5 kg N hm-2 yr-1)和N210(210 kg N hm-2 yr-1)。从第三年(2005年)开始,将四个施氮处理(N52.5、N105、N157.5和N210)裂区,每个小区的一半施氮量不变,另一半则停止施氮,停止施氮的副处理为N52.5c、N105c、N157.5c、N210c。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施无机氮可以显着提高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春小麦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较高的施氮量可以确保较高的干物质的积累量和籽粒产量,但并不是施氮量越高越好,无机氮施用量在105 kg N hm-2左右春小麦籽粒产量(3062.7 kg hm-2)和氮肥利用效率(16.40%)都较高,若继续增加氮肥用量,小麦籽粒产量不再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持续显着增加。与不施氮相比,105 kg N hm-2处理的籽粒产量提高了46.90%,氮素吸收增加了90.53%。(2)随着无机氮肥用量的增加,0–200 cm土壤层中NO3-N的含量显着增加,土壤p H值从8.99降至8.70。高氮处理(N157.5和N210)收后与播前土壤NO3-N含量相比出现明显的盈余现象,增长率可达6.94–76.23%,且主要发生在10–110cm和170–200 cm土层中。连续两年施用不同用量氮肥后停止施氮,残留在土壤中的氮素可以使第三年(2005年)小麦籽粒产量提高22.57–59.53%;小麦播种时0–50 cm和50–110 cm土层土壤NO3-N含量与小麦籽粒氮含量及产量显着正相关。氮肥的残留效应随着前期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3)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小麦农田长期施用无机氮肥,主要的土壤细菌门微生物为:变形菌门、放线菌门、酸杆菌门、绿弯菌门、芽单胞菌门、拟杆菌门、硝化螺菌、疣微菌门和浮霉菌门,其群落丰度与土壤理化性状显着相关,其中NH4-N含量是最重要的因素。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氨氧化古菌(AOA)的群落总数从4.88×107减少至1.05×107份g-1干土,氨氧化细菌(AOB)的丰度从3.63×107增长至8.24×107拷贝数g-1干土,AOA与AOB的比例从1.34降至0.16。施氮量显着影响土壤AOB的多样性和群落组成,而对AOA无显着影响。近100%的AOA基因序列归属于奇古菌门,100%的AOB基因序列归属于变形菌门。土壤水分是影响AOA群落结构的主要土壤因子(贡献率占72.60%),而土壤NH4-N和硝化潜势(PNA)是影响AOB群落结构的土壤因子(贡献率分别占67.30和16.60%)。(4)氮肥利用效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并与氮素收获指数及籽粒产量显着相关。在施用不同用量氮肥的条件下,氮素转移率为66.44–71.11%,叶片的氮素重吸收效率为53.62–64.33%,茎+鞘的氮素重吸收效率为34.82–54.04%,且茎+鞘的氮素重吸收效率与氮素使用效率和氮素收获指数显着正相关。综上所述,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春小麦无机施氮量在105 kg N hm-2左右,可确保最高的氮吸收、蒸腾蒸散量和叶片氮素重吸收效率,同时可以实现较低的土壤NO3-N残留以及较高的土壤细菌、氨氧化细菌的群落总数(8.24×107拷贝g-1干土)及其多样性,从而获得较高的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
李文倩[9](2020)在《施氮量影响不同小麦品种抗倒伏的机制及水氮互作的调控作用》文中认为小麦生产中,往往通过增加氮肥投入增加群体生物量来增加产量,但过量氮肥投入容易造成分蘖过多,群体荫蔽,茎秆发育差,植株倒伏风险增加。因此深入研究氮素对小麦抗倒伏性影响的机理,对于协调小麦生产中高产与抗倒伏的矛盾以及制定合理的栽培措施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于2015-2019年在山东农业大学农学实验站进行。试验一以济麦22(JM22)、山农16(SN16)和泰科麦33(TK33)为试验材料,设置0kg hm-2(N0)、120 kg hm-2(N1)、240 kg hm-2(N2)和360 kg hm-2(N3)四个施氮水平,研究施氮量对小麦抗倒伏性的影响,从力学、形态学、解剖学、茎秆碳水化合物积累及相关基因表达、叶片同化物生产及茎秆同化利用等方面阐述氮肥影响小麦抗倒伏性的机理。试验二以济麦22为试验材料,设置120 kg hm-2(N1)、240 kg hm-2(N2)和360 kg hm-2(N3)三个施氮水平以及雨养(W0),拔节期灌水(W1),拔节期、开花期灌水(W2)以及越冬期、拔节期、开花期灌水(W3)四个灌水处理,每次灌水量600 m3hm-2,探讨了协调小麦高产和抗倒的水氮管理措施。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施氮量影响不同小麦品种抗倒伏的机制(1)在茎秆力学特征方面,JM22相较于SN16和TK33,倒伏指数和倒伏率低,归因于其较高的折断弯矩。JM22折断弯矩大于SN16,归因于其较高的断面模数,JM22折断弯矩大于TK33,归因于其高的弯曲应力。增加氮肥用量,倒伏指数显着上升,断面模数小幅增加后显着下降,折断弯矩和弯曲应力降低,SN16和TK33倒伏时间提前、倒伏率增加,引起产量降低。通径分析表明,折断弯矩是决定茎秆倒伏指数的关键参数,其主要由弯曲应力决定。过量氮肥主要通过降低弯曲应力进而降低折断弯矩引起茎秆强度下降,从而导致小麦茎秆抗倒伏能力降低。(2)形态特征方面,基部节间长度、株高与折断弯矩呈负相关,壁厚与折断弯矩呈正相关。相较于SN16和TK33,抗倒伏品种JM22基部节间短,壁厚大,茎秆强度高。增加氮肥用量,基部节间长度显着增加引起株高增加,重心高度上移,倒伏风险上升;适量施氮有利于增加外径,过量施氮引起外径、壁厚显着下降,导致茎秆强度下降。这表明,缩短基部节间长度,减小内径,增加外径及壁厚有利于茎秆机械强度的增加。(2)解剖结构方面,大、小维管束数目与折断弯矩无显着相关性,大、小维管束面积和机械组织厚度与折断弯矩显着正相关。JM22相较于SN16和TK33基部第二节间木质化程度高,维管束结构排列紧密,机械组织及其细胞壁厚,因此茎秆强度大。随施氮量增加,茎秆木质化程度降低,大维管束数目变化较小,小维管束数目先增加后降低,大、小维管束面积和机械组织厚度显着下降,机械组织细胞壁厚度减小、结构疏松,导致茎秆强度下降。表明,氮肥主要通过降低基部第二节间木质化程度、维管束面积、机械组织及其细胞壁厚度,引起茎秆强度降低,倒伏风险增大。(3)碳水化合物代谢积累方面,茎秆充实度、淀粉、可溶性糖、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分别与茎秆折断弯矩、弯曲应力呈正相关。JM22相较于SN16和TK33,尽管非结构碳水化合物(淀粉、可溶性糖)含量低,但结构碳水化合物(纤维素、木质素)含量高,从而增强了茎秆机械强度。增加氮肥用量,基部第二节间茎秆充实度、非结构碳水化合物和结构碳水化合物含量显着降低,茎秆质量变差。以上结果表明,氮肥通过降低基部第二节间茎秆充实度及碳水化合物含量降低茎秆折断弯矩,劣化茎秆质量。进一步分析茎秆淀粉降解、纤维素和木质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发现,增加氮肥用量上调了茎秆中编码淀粉酶的Ta BMY1,下调了编码纤维素合酶的Ta Ces A、木质素合成相关的编码苯丙氨酸解氨酶的Ta PAL、编码咖啡酰氧甲基转移酶Ta COMT、编码肉桂酰辅酶A还原酶Ta CCR和编码肉桂醇脱氢酶的Ta CAD,导致淀粉降解增加,纤维素和木质素合成减少。增加氮肥用量,叶片中编码丙糖磷酸/磷酸转运蛋白的Tatpt、编码蔗糖磷酸合成酶的Ta SPS、淀粉合成相关的Ta AGP-S和Ta WSSI、编码淀粉降解的Ta BMY1均上调,编码蔗糖转运蛋白的Ta SUT2D不受供氮水平影响,叶片中蔗糖、果糖和葡萄糖含量上升,淀粉含量下降,茎秆中用于纤维素、木质素合成的底物葡萄糖含量增加。以上结果表明增施氮肥增强了叶片同化物生产能力,同时叶片蔗糖输出能力未受施氮量影响,但茎秆利用同化物合成纤维素、木质素能力较差。2.水氮互作对小麦抗倒伏性的调控增施氮肥使得小麦茎秆弯曲力矩增加、折断弯矩降低,引起倒伏指数增加,减少灌水可适度降低弯曲力矩、增加折断弯矩,降低倒伏风险。不同水分和氮肥管理通过影响茎秆形态特征和生理性状,调控茎秆机械强度。增加氮肥用量,株高、重心高度增加,外径、壁厚、茎秆和叶鞘充实度、非结构碳水化合物(淀粉、可溶性糖)和结构碳水化合物(纤维素、木质素)含量下降,茎秆强度降低。相较于传统灌水W3处理,在W2处理下,基部节间长度的缩短降低了株高、重心高度,茎秆外径、壁厚增加,茎秆充实度、非结构碳水化合物和结构碳水化合物含量增加,有利于改善折断弯矩,增强抗倒伏性;同时增加了小麦穗粒数和千粒重,使产量提高0.9%-12.6%。因此,改传统灌三水为灌两水并配合适中的施氮量(240 kg hm-2),有利于实现小麦抗倒和高产。
黄琴[10](2020)在《植物激活蛋白(VDAL)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研究了植物激活蛋白(Verticillium dahliae Asp-f2 Like,缩写为VDAL)小麦种子包衣和春季不同苗龄喷施对高产冬小麦群体生长动态和发育、产量的形成进程和籽粒形成的影响,以期为VDAL的冬小麦高产调控技术提供技术支撑。于2018—2019年冬小麦生长季,以藁优2018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在河北省藁城市梅花镇刘家庄村开展了 VDAL种子包衣、普通包衣、光籽不包衣为主区,春生第4、5、6叶龄及齐穗期喷施VDAL和不喷施为副区的双因素裂区试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冬小麦群体总茎(穗)数和叶面积指数LAI的动态变化趋势均呈单峰曲线,在起身期总茎数达到最高峰,在孕穗期叶面积指数达到最大值。起身期VDAL种子包衣处理的茎数高于普通包衣与种子无包衣。以春生第4叶喷施激活蛋白可以获得拔节期、孕穗期、开花期与成熟期最大茎(穗)数。干物质积累量逐渐增加,起身期的差异较小,拔节后变化趋势表现为增长较快,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达到最大;叶面积指数的变化呈单峰曲线,孕穗期达到最大值,以春生第4-5叶喷施激活蛋白叶面积指数较大。2.不同时期喷施激活蛋白处理的花后旗叶的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随生育进程的进行先升高,在花后14天达到最高,开花21d后迅速下降,花后28d旗叶SPAD值均表现为春生第4叶喷施激活蛋白的处理较高;净光合速率(Pn)在花后13天达到最高,而后逐渐降低,其中花后13天和18天以春生第4与5叶喷施激活蛋白的处理较高,花后21天,以春生第4、6与齐穗期喷施激活蛋白处理的净光合速率较高。小麦旗叶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 Ⅱ)表现为随开花时间的后移呈下降趋势。不同时期喷施激活蛋白水平花后旗叶的最大光化学效率、实际光化学效率有显着性差异,花后以春生第4-5叶喷施激活蛋白处理的光化学效率(Fv/Fm)和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 Ⅱ)最大,说明喷施激活蛋白可以影响旗叶光合特性。3.小麦籽粒灌浆速率呈单峰曲线变化,开花后灌浆速率先上升后下降,在花后21天达到最大,春生第4叶喷施激活蛋白可获得最大灌浆速率。不同时期喷施VDAL激活蛋白的冬小麦千粒重增长过程是先缓慢增长,后快速增长,呈“S”型曲线变化,春生第4~6叶喷施激活蛋白有利于获得较高的千粒重。3种水平下的理论最高粒重与最大灌浆速率出现时间一致,在花后18d左右达到最大,喷施激活蛋白增大了最大灌浆速率与平均灌浆速率;总小穗数和穗粒数以春生第5叶喷施激活蛋白的处理较高,千粒重表现为春生第4-5时期喷施激活蛋白的处理较高;籽粒产量以春生第4叶喷施激活蛋白的处理最高,其次是春生第5叶喷施激活蛋白的处理。4.小麦植株氮素积累量随生育进程逐渐增加,成熟期继续积累达到最大值。3种包衣下各处理的氮素积累总量和茎鞘氮素含量均以春生第4叶最高,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成熟期各器官含氮量,籽粒>茎鞘>叶片>穗轴。3种包衣水平下成熟期氮素积累总量、茎鞘和籽粒的氮素积累量表现基本一致,均表现为以春生第4或春生第5叶喷施激活蛋白的处理成熟期氮素积累总量、茎鞘和籽粒的氮素积累量较高。说明越早喷施激活蛋白能够有利于提高成熟期和开花期氮素积累量。5.春生第4叶喷施激活蛋白可获得较高的蛋白质含量,春生第4-5叶喷施激活蛋白可以获得较高的蛋白质产量;3种包衣水平下分别以春生第5叶喷施激活蛋白的拉伸长度、湿面筋与容重较大,春生第4、5叶喷施激活蛋白的形成时间与稳定时间较长。基于以上内容,得出本文的结论:使用VDAL种子包衣,并在春生第4叶龄喷施可以获得最多的穗数,最高的产量,维持较高的花后光合能力,积累更多的干物质。春生第5叶龄喷施VDAL可以获得最高的总小穗数、结实小穗数和穗粒数,利于实现高产稳产的目标。因此,VDAL种子包衣,且在春生第4-5龄叶面喷施是冬小麦增产的有效技术途径。
二、氮素对小麦茎鞘物质贮运和籽粒发育的调节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氮素对小麦茎鞘物质贮运和籽粒发育的调节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1)氮肥基追比例对春小麦茎鞘非结构碳水化合物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及方法 |
1.1 试验区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1.3.1 茎鞘干物质测定及相关指标计算 |
1.3.2 NSC含量的测定及相关指标计算 |
1.3.3 果聚糖相关酶活性及含量的测定及计算 |
1.3.4 产量的测定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氮肥基追比对小麦不同节位的果聚糖代谢和粒重影响 |
2.1.1 对果聚糖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2.1.2 果聚糖含量的变化 |
2.1.3 果聚糖转运对粒重的贡献 |
2.2 NSC转运对粒重的影响 |
2.3 茎鞘干物质的转运特点 |
2.4 氮肥基追比对春小麦籽粒产量的影响 |
3 讨 论 |
3.1 氮肥基追比例对滴灌春小麦茎鞘果聚糖及其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3.2 氮肥基追比例对滴灌春小麦茎鞘NSC转运的影响 |
3.3 氮肥基追比例对滴灌春小麦茎鞘干物质及产量的影响 |
(2)花期不同形态氮素叶面喷施对冬小麦粒重和品质形成的调控效应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小麦籽粒灌浆进程及其调控 |
1.1.1 小麦籽粒灌浆进程 |
1.1.2 小麦籽粒灌浆与淀粉合成 |
1.1.3 激素对小麦籽粒灌浆的调控 |
1.1.4 小麦籽粒灌浆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
1.2 小麦籽粒矿质营养研究进展 |
1.2.1 小麦籽粒矿质营养构成 |
1.2.2 小麦对不同矿质营养元素的吸收和利用 |
1.2.3 植酸和矿质元素生物有效性 |
1.3 小麦籽粒加工品质研究进展 |
1.3.1 小麦籽粒加工品质特性 |
1.3.2 小麦籽粒加工品质与蛋白质 |
1.3.3 小麦籽粒加工品质与微观结构 |
1.4 灌浆期小麦氮素代谢研究进展 |
1.4.1 小麦对氮素的吸收和同化 |
1.4.2 灌浆期小麦氮素吸收和再转运 |
1.5 小麦生产中的氮肥运筹研究进展 |
1.5.1 氮肥在小麦生产中的应用 |
1.5.2 不同形态氮素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
1.5.3 叶面施肥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7 研究待解决问题 |
1.8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8.1 研究内容 |
1.8.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花期叶面喷施不同形态氮素对小麦粒重形成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概况 |
2.1.2 试验设计 |
2.1.3 样品采集与处理 |
2.1.4 测定指标和方法 |
2.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产量和灌浆期粒重积累动态 |
2.2.2 籽粒蔗糖、淀粉含量变化 |
2.2.3 激素水平变化 |
2.2.4 籽粒中淀粉合成关键基因的相对表达 |
2.2.5 旗叶抗氧化酶和丙二醛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叶面施用不同形态氮素对籽粒蛋白质和矿质营养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设计 |
3.1.2 测定指标和方法 |
3.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籽粒蛋白质及各组分含量 |
3.2.2 灌浆期氮素再转运和花后氮素吸收 |
3.2.3 籽粒矿质元素含量 |
3.2.4 灌浆期矿质元素再转运和花后吸收 |
3.2.5 植酸和生物有效性 |
3.2.6 籽粒蛋白质、矿质元素和植酸积累的相关性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叶面施用不同形态氮素对小麦籽粒加工品质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设计 |
4.1.2 测定指标和方法 |
4.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籽粒品质特征 |
4.2.2 籽粒GMP含量 |
4.2.3 小麦糊化特性和降落值 |
4.2.4 热特性和疏水性 |
4.2.5 巯基和二硫键 |
4.2.6 面筋二级结构 |
4.2.7 小麦面团微观结构 |
4.2.8 小麦品质参数的主成分分析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叶面施用不同形态氮素对小麦灌浆期氮素代谢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设计 |
5.1.2 测定指标和方法 |
5.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籽粒蛋白质、GMP和蛋白质组分积累动态 |
5.2.2 灌浆期旗叶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动态变化 |
5.2.3 灌浆期籽粒氮代谢酶活性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动态变化 |
5.2.4 灌浆期旗叶氮素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 |
5.2.5 灌浆期籽粒氮素代谢和蛋白质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 |
5.2.6 转录组质量控制和差异基因表达 |
5.2.7 GO功能注释分析 |
5.2.8 KEGG富集分析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氮肥基追比例对滴灌春小麦氮代谢及群体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氮肥基追比例对滴灌春小麦旗叶、籽粒氮代谢关键酶的影响 |
1.2.2 氮肥基追比例对滴灌春小麦植株氮素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
1.2.3 氮肥基追比例对滴灌春小麦群体质量的影响 |
1.2.4 氮肥基追比例对滴灌春小麦产量的影响 |
1.3 研究内容 |
1.3.1 滴灌春小麦旗叶、籽粒中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变化 |
1.3.2 滴灌春小麦植株氮素积累与转运特征 |
1.3.3 滴灌春小麦群体质量与产量形成的关系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1 旗叶、籽粒中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测定 |
2.3.2 植株氮素积累和运转的测定 |
2.3.3 茎蘖数及茎蘖成穗率的调查 |
2.3.4 叶面积指数的测定 |
2.3.5 粒数叶比、粒重叶比的测定 |
2.3.6 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测定 |
2.3.7 籽粒产量及蛋白质产量的测定 |
2.4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氮肥基追比例对滴灌春小麦旗叶、籽粒氮代谢的影响 |
3.1.1 旗叶、籽粒 NR 活性变化 |
3.1.2 旗叶、籽粒 GS 活性变化 |
3.1.3 旗叶、籽粒 GOGAT 活性变化 |
3.1.4 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变化 |
3.1.5 籽粒蛋白质含量与其关键酶活性的关系 |
3.2 氮肥基追比例对滴灌春小麦植株氮素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
3.2.1 旗叶氮素积累变化 |
3.2.2 茎鞘氮素积累变化 |
3.2.3 穗轴+颖壳氮素积累变化 |
3.2.4 籽粒氮素积累变化 |
3.2.5 植株氮素积累变化 |
3.2.6 氮素转运的变化 |
3.2.7 氮素积累转运与蛋白质含量的相关性 |
3.3 氮肥基追比例对滴灌春小麦群体质量的影响 |
3.3.1 茎蘖动态的变化 |
3.3.2 LAI 的变化 |
3.3.3 粒叶比的变化 |
3.3.4 叶片干物质积累变化 |
3.3.5 茎鞘干物质积累变化 |
3.3.6 穗干物质积累变化 |
3.3.7 植株干物质积累变化 |
3.3.8 干物质积累动态特征变化 |
3.3.9 干物质转运及贡献率变化 |
3.3.10 群体质量与产量的相关性 |
3.4 氮肥基追比例对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3.4.1 籽粒产量及蛋白质产量的变化 |
3.4.2 蛋白质产量与籽粒产量的关系 |
3.4.3 籽粒产量和蛋白质产量与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相关性 |
3.4.4 氮肥利用率的变化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氮肥基追比例对滴灌春小麦籽粒氮代谢及其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4.1.2 氮肥基追比例对滴灌小麦植株氮素积累和运转的影响 |
4.1.3 氮肥基追比例对滴灌春小麦群体质量的影响 |
4.1.4 氮肥基追比例对滴灌春小麦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4)氮肥追施比例对匀播冬小麦生育特性及产量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目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设计 |
2.2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3 数据分析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氮肥追施比例对匀播冬小麦发育影响 |
3.2 氮肥追施比例对匀播冬小麦光合生理特性影响 |
3.3 氮肥追施比例对匀播冬小麦灌浆速率和干物质积累、转运及分配影响 |
3.4 氮肥追施比例对匀播冬小麦氮素吸收分配利用影响 |
3.5 氮肥追施比例对匀播小麦产量构成、穗部农艺性状影响 |
第4章 讨论 |
4.1 .氮肥追施比例对匀播冬小麦群体发育动态影响 |
4.2 氮肥追施比例对匀播冬小麦光合生理特性影响 |
4.3 氮肥追施比例对匀播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分配、转运及灌浆特性影响 |
4.4 氮肥追施比例对匀播冬小麦氮素积累、分配和利用影响 |
4.5 氮肥追施比例对匀播冬小麦产量构成影响 |
第5章 结论 |
5.1 氮肥追施比例对匀播冬小麦生育特性影响 |
5.2 氮肥追施比例对匀播冬小麦光合特性影响 |
5.3 氮肥追施比例对匀播冬小麦物质积累、转运和及分配影响 |
5.4 氮肥追施比例对匀播冬小麦氮素积累、转移和利用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简历 |
(5)氮敏感性不同粳稻品种的特征与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中英文对照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前言 |
1.2 我国氮肥利用现状 |
1.3 氮肥利用率的评价指标 |
1.4 水稻高产高效的农艺特性及其生理机制 |
1.4.1 根系形态生理 |
1.4.2 叶片形态生理 |
1.4.3 叶片细胞分裂素对植株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1.4.4 群体冠层特征 |
1.4.5 花后干物质、氮积累与转运 |
1.5 存在问题 |
1.6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的意义 |
1.6.1 本研究主要内容 |
1.6.2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1.6.3 本研究的学术思路与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不同粳稻品种的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及其群体特征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与栽培概况 |
2.1.2 试验设计 |
2.1.3 茎蘖数 |
2.1.4 叶面积与干物重 |
2.1.5 植株氮含量 |
2.1.6 考种与计产 |
2.1.7 计算与统计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产量和氮肥利用率 |
2.2.2 株高和茎蘖成穗率 |
2.2.3 叶面积指数 |
2.2.4 粒叶比 |
2.2.5 干物质积累动态与收获指数 |
2.2.6 群体特征与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相关分析 |
2.3 讨论 |
2.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氮敏感性不同粳稻品种的叶片形态生理特性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与栽培概况 |
3.1.2 试验设计 |
3.1.3 叶片光合速率和比叶氮含量测定 |
3.1.4 叶片可溶性糖、叶绿素和Rubisco含量测定 |
3.1.5 植株冠层内光氮分布的测定 |
3.1.6 叶片气孔电镜观察 |
3.1.7 叶片对光照和二氧化碳响应曲线及荧光参数测定 |
3.1.8 考种计产 |
3.1.9 计算与统计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产量和氮肥利用率 |
3.2.2 氮敏感性不同粳稻品种剑叶形态特征 |
3.2.3 氮敏感性不同粳稻品种剑叶生理特征 |
3.2.4 氮敏感性不同粳稻品种对二氧化碳和光照的响应曲线 |
3.2.5 氮敏感性不同粳稻品种的气孔导度和叶肉导度 |
3.2.6 氮敏感性不同粳稻品种的气孔面积、气孔密度以及荧光参数 |
3.2.7 氮敏感性不同粳稻品种冠层内光氮分布特征 |
3.2.8 相关分析 |
3.3 讨论 |
3.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氮敏感性不同粳稻品种干物质生产、氮素积累与转运特点及其机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与栽培概况 |
4.1.2 试验设计 |
4.1.3 干物重和植株氮含量测定 |
4.1.4 叶片氮代谢同化和转运相关酶活性及细胞分裂素含量测定 |
4.1.5 籽粒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和茎鞘蔗糖磷酸合酶、α-淀粉酶活性测定 |
4.1.6 基因表达测定 |
4.1.7 计算与统计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花后氮素积累与转运 |
4.2.2 干物质的生产、作物生长速率和净同化率 |
4.2.3 干物质的积累与转运 |
4.2.4 抽穗期茎鞘NSC转运和糖花比 |
4.2.5 籽粒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和茎中蔗糖转运相关酶活性 |
4.2.6 茎鞘中蔗糖转运蛋白相关基因表达 |
4.2.7 叶片细胞分裂素和氮含量、氮转运相关酶活性和氮素转运相关基因表达 |
4.3 讨论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氮敏感性不同粳稻品种根系形态生理特性与土壤微生物丰度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与栽培概况 |
5.1.2 试验设计 |
5.1.3 根系形态性状测定 |
5.1.4 根系氧化力测定和根系伤流液收集 |
5.1.5 根系分泌物中有机酸、激素、氮代谢酶活性及氮吸收转运相关基因表达测定 |
5.1.6 根际土壤微生物丰度分析 |
5.1.7 考种与计产 |
5.1.8 计算与统计方法 |
5.2 结果分析 |
5.2.1 根系形态性状和根系活性 |
5.2.2 根系有机酸和根系激素 |
5.2.3 根系氮代谢酶活性和氮素吸收转运相关基因表达 |
5.2.4 根际土壤微生物总量和门水平上丰度表达 |
5.3 讨论 |
5.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化学调控物质对水稻氮敏感品种产量和氮利用率的作用及其机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材料与栽培概况 |
6.1.2 试验设计 |
6.1.3 植株干物重、氮含量以及茎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测定 |
6.1.4 植株叶片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
6.1.5 植株剑叶光合速率、根系氧化力和根系激素含量测定 |
6.1.6 植株叶片氮吸收转运相关基因表达测定 |
6.1.7 考种与计产 |
6.1.8 数据统计与计算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产量和氮肥利用率 |
6.2.2 干物重积累和NSC转运 |
6.2.3 光合速率和氮代谢相关酶活性 |
6.2.4 叶片氮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和细胞分裂素含量 |
6.2.5 根系氧化力和可溶性糖含量 |
6.2.6 叶片氮代谢相关基因和细胞分裂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 |
6.3 讨论 |
6.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7.1.1 粳稻品种对氮肥的响应及其群体特征 |
7.1.2 氮敏感性不同粳稻品种叶片形态生理特性 |
7.1.3 氮敏感性不同粳稻品种干物质生产、氮素积累与转运特点及机制 |
7.1.4 氮敏感性不同粳稻品种根系形态生理特征与根际土壤微生物丰度表达 |
7.1.5 化学调控物质对水稻氮敏感品种产量和氮利用率的作用及其机制 |
7.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7.2.1 探明了长江下游主栽粳稻品种对氮肥响应的特点,筛选出了氮敏感(氮高效)水稻品种 |
7.2.2 阐明了氮敏感水稻品种农艺特性与生理机制 |
7.2.3 揭示了水稻高产与氮高效利用的根-土作用机制,提出了协同提高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化学调控技术 |
7.3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7.3.1 关于籼粳杂交稻甬优2640高产高效的机理未做深入研究 |
7.3.2 关于氮肥运筹对不同水稻品种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需进一步研究 |
7.4 讨论 |
7.4.1 关于氮敏感品种高产氮高效的农艺性状与生理机制 |
7.4.2 关于氮敏感品种根际土壤微生物与根系生理特征的关系 |
7.4.3 关于氮敏感品种氮素积累与转运的机制 |
7.4.4 关于化学调控物质对氮敏感品种的产量影响及其机制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附录 |
(6)锌肥不同用量对黑青稞光合特性、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锌元素在植物体内的生理功能 |
1.2.2 锌肥对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
1.2.3 锌肥对作物叶绿素含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
1.2.4 锌肥对作物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
1.3 研究的切入点 |
1.4 研究内容 |
1.4.1 锌肥不同施用量对黑青稞花后光合生理的影响研究 |
1.4.2 锌肥不同施用量对黑青稞干物质积累及转运的影响研究 |
1.4.3 锌肥不同施用量对黑青稞籽粒灌浆及产量的的影响研究 |
1.4.4 锌肥不同施用量对黑青稞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研究 |
1.5 技术路线 |
1.6 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4.1 干物质测定 |
2.4.2 各生育期光合特性指标的测定 |
2.4.3 粒重测定 |
2.4.4 灌浆进程模拟 |
2.4.5 黑青稞氮素积累量的测定 |
2.4.6 测产及考种内容 |
2.5 统计分析 |
第三章 锌肥不同处理对黑青稞光合特性的影响 |
3.1 锌肥不同施用量对黑青稞叶片叶绿素SPAD值的影响 |
3.2 锌肥不同施用量对黑青稞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3.3 锌肥不同施用量对黑青稞叶片气孔导度的影响 |
3.4 锌肥不同施用量对黑青稞叶片胞间CO_2浓度的影响 |
3.5 锌肥不同施用量对黑青稞叶片蒸腾速率的影响 |
3.6 锌肥不同施用量对黑青稞叶片气孔限制值的影响 |
3.7 小结 |
第四章 锌肥不同处理对黑青稞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4.1 锌肥不同施用量对黑青稞生育阶段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
4.2 锌肥不同施用量对黑青稞成熟期干物质在不同器官中分配的影响 |
4.3 锌肥不同用量对黑青稞花后营养器官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锌肥不同处理对黑青稞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
5.1 锌肥不同施用量对开花期黑青稞植株氮素分配的影响 |
5.2 锌肥不同施用量对黑青稞各器官花前贮藏氮素再转运的影响 |
5.3 锌肥不同施用量对黑青稞氮素转运及对籽粒贡献率的影响 |
5.4 锌肥不同施用量对成熟期黑青稞植株氮素分配的影响 |
5.5 小结 |
第六章 锌肥不同处理对黑青稞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6.1 锌肥不同施用量对黑青稞生育时期的影响 |
6.2 锌肥不同施用量对黑青稞株高和穗长的影响 |
6.3 锌肥不同施用量对黑青稞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6.4 小结 |
第七章 锌肥不同处理对黑青稞灌浆特性的影响 |
7.1 锌肥不同施用量对黑青稞籽粒灌浆动态的影响 |
7.2 锌肥不同施用量对黑青稞籽粒灌浆动态的影响 |
7.3 锌肥不同施用量条件下的黑青稞籽粒灌浆参数 |
7.4 锌肥不同处理的黑青稞籽粒灌浆参数与粒重的相关性分析 |
7.5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锌肥不同处理对黑青稞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
8.2 锌肥不同处理对黑青稞干物质积累及转运的影响 |
8.3 锌肥不同处理对黑青稞养分吸收及分配的影响 |
8.4 锌肥不同处理对黑青稞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
8.5 锌肥不同处理对黑青稞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大气CO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形成及氮磷钾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前言 |
1 引言 |
2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植物影响的研究方法 |
3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
3.1 生育期 |
3.2 株高和分蘖 |
3.3 源库性状 |
3.4 物质生产与分配 |
3.5 产量及构成因素 |
4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水稻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
4.1 氮素的吸收 |
4.2 氮素的分配与转运 |
4.3 氮素的利用 |
5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水稻磷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
5.1 磷素的吸收 |
5.2 磷素的分配与转运 |
5.3 磷素的利用 |
6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水稻钾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
6.1 钾素的吸收 |
6.2 钾素的分配与转运 |
6.3 钾素的利用 |
7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光合作用及其生理指标的影响 |
7.1 叶绿素 |
7.2 光合作用 |
8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氮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
9 我国粮食作物及水稻生产的历史与演变及粮食作物农用化肥施用的历史与演变 |
9.1 我国粮食生产的历史与演变 |
9.2 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化肥使用的历史与演变 |
9.3 我国水稻生产的历史与演变 |
10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10.1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10.2 技术路线 |
11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平台 |
2.2 试验设计 |
2.3 供试材料的培育 |
2.4 测定内容与方法 |
2.5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生育期的影响 |
3.2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成熟期株高的影响 |
3.3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主要生育期茎蘖(穗)数及成穗率的影响 |
3.4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源库的影响 |
3.5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 |
3.6 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3.7 产量构成因子对产量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生育期、株高及分蘖发生的影响 |
4.2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源库的影响 |
4.3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 |
4.4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5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平台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2.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氮素吸收的影响 |
3.2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氮素分配、运转的影响 |
3.3 对氮素利用的影响 |
3.4 成熟期氮素累积量、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氮素吸收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4.2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氮素分配比例、氮素转运的影响 |
4.3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氮素利用的影响 |
4.4 成熟期氮素累积量、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对产量的影响 |
5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磷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平台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2.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磷素吸收的影响 |
3.2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磷素分配、运转的影响 |
3.3 对磷素利用的影响 |
3.4 成熟期磷素累积量、磷素籽粒生产效率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3.5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氮磷吸收比例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磷素吸收及构成因子的影响 |
4.2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磷素分配、运转的影响 |
4.3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磷素利用的影响 |
4.4 磷素吸收利用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5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平台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2.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钾素吸收的影响 |
3.2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钾素分配、运转的影响 |
3.3 对钾素利用的影响 |
3.4 成熟期钾素累积量、钾素籽粒生产效率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3.5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氮钾吸收比例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钾素吸收及构成因子的影响 |
4.2 大气CO_2浓度升高条件下不同类型水稻品种钾素分配、运转、利用的影响 |
4.3 钾素吸收利用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5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叶片光合特性及一些氮代谢生理指标的影响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平台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2.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2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3.3 不同类型水稻叶片净光合速率与叶片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
3.4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谷氨酰氨合成酶和谷氨酸合成酶活性的影响 |
3.5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3.6 叶片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对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4.2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叶片氮代谢酶活性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5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7.2.1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的影响 |
7.2.2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7.2.3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磷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7.2.4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7.2.5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氮磷钾吸收比例的影响 |
7.3 本研究的创新点 |
7.4 本研究尚需深入研究的问题 |
7.5 参考文献 |
攻读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8)长期施无机氮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春小麦氮素吸收转运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摘要 |
SUMMARY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氮肥利用现状 |
1.2 氮肥对氮循环相关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1.2.1 土壤细菌对氮肥的响应 |
1.2.2 土壤氨氧化古菌(AOA)和氨氧化细菌(AOB)对氮肥的响应 |
1.3 氮肥对氮素吸收、转运及氮素重吸收的影响 |
1.3.1 氮素吸收对氮肥的响应 |
1.3.2 氮素转运及重吸收对氮肥的响应 |
1.4 氮肥管理对利用效率的影响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思路 |
2.3 试验地概况 |
2.4 试验设计 |
2.5 样品采集与处理 |
2.5.1 植物样品 |
2.5.2 土壤理化指标 |
2.5.3 土壤微生物 |
2.6 测定项目和方法 |
2.6.1 作物生长指标 |
2.6.2 化学指标 |
2.6.3 土壤氮循环相关细菌 |
2.6.4 计算公式 |
2.7 统计分析 |
第三章 施氮量对土壤氮素残留的影响 |
3.1 施氮量对小麦开花期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
3.2 施氮量对小麦播种和收获期土壤氮素残留的影响 |
3.2.1 施氮量对小麦播种和收获期土壤硝态氮的影响 |
3.2.2 施氮量对小麦播种和收获期土壤全氮的影响 |
3.3 土壤残留氮素的后效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施氮量对土壤氮素利用相关微生物的影响 |
4.1 施氮量对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和组成的影响 |
4.1.1 土壤细菌多样性对施氮量的响应 |
4.1.2 门水平细菌群落结构对施氮量的响应 |
4.1.3 纲水平细菌群落结构对施氮量的响应 |
4.1.4 属水平细菌群落结构对施氮量的响应 |
4.1.5 土壤细菌群落与土壤化学性质的相关性 |
4.2 施氮量对土壤氨氧化古菌(AOA)和氨氧化细菌(AOB)的影响 |
4.2.1 土壤AOA和 AOB群落总数及PNA对施氮量的响应 |
4.2.2 土壤AOA和 AOB群落多样性对施氮量的响应 |
4.2.3 土壤AOA和 AOB群落结构对施氮量的响应 |
4.2.4 OTU网络关联性 |
4.2.5 土壤AOA和 AOB群落总数与土壤化学性质 |
4.2.6 土壤AOA和 AOB群落结构与土壤化学性质的相关性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施氮量对春小麦氮素吸收转运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
5.1 小麦不同生育时期生长参数对施氮量的响应 |
5.2 小麦不同时期各器官氮素吸收对施氮量的响应 |
5.3 小麦干物质转移和氮素转移对施氮量的响应 |
5.4 氮素重吸收对施氮量的响应 |
5.5 氮肥利用效率对施氮量的响应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
6.1 讨论 |
6.1.1 长期不同施氮量对春小麦氮素吸收、重吸收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
6.1.2 不同氮肥用量影响氮肥利用效率的机制 |
6.1.3 小结 |
6.1.4 创新点 |
6.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导师简介 |
(9)施氮量影响不同小麦品种抗倒伏的机制及水氮互作的调控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倒伏危害 |
1.2.2 倒伏评价方法 |
1.2.2.1 田间直接观测法 |
1.2.2.2 单性状突出的评价方法 |
1.2.2.3 综合指标评价法 |
1.2.3 茎秆形态特征与抗倒伏的关系 |
1.2.3.1 株高和节间长度 |
1.2.3.2 基部节间形态 |
1.2.4 茎秆解剖结构与抗倒伏的关系 |
1.2.5 茎秆碳水化合物含量与抗倒伏的关系 |
1.2.5.1 非结构碳水化合物 |
1.2.5.2 结构碳水化合物 |
1.2.6 影响小麦倒伏的主要栽培措施 |
1.2.6.1 播期 |
1.2.6.2 密度 |
1.2.6.3 植物生长调节剂 |
1.2.6.4 磷、钾、硅肥 |
1.2.6.5 氮肥 |
1.2.6.6 灌水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2.1 试验1施氮量对不同品种小麦抗倒伏性的影响及机制 |
2.2.2 试验2水氮互作对小麦抗倒伏性的调控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1 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 |
2.3.2 田间倒伏率 |
2.3.3 茎秆力学指标及形态指标 |
2.3.4 茎秆解剖结构 |
2.3.4.1 显微结构 |
2.3.4.2 超微结构 |
2.3.5 茎秆充实度、碳水化合物及其积累代谢相关基因表达量和茎秆强度 |
2.3.5.1 茎秆充实度 |
2.3.5.2 可溶性糖含量 |
2.3.5.3 淀粉含量 |
2.3.5.4 纤维素含量 |
2.3.5.5 木质素含量 |
2.3.5.6 碳水化合物积累代谢相关基因表达量 |
2.3.5.7 叶片淀粉蔗糖昼夜代谢相关基因 |
2.3.5.8 小麦干物质积累、分配与输出 |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施氮量对不同小麦品种抗倒伏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
3.1.1 2017-2018和2018-2019生长季气象数据比较 |
3.1.2 施氮量对不同小麦品种产量及茎秆力学指标的影响 |
3.1.2.1 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 |
3.1.2.2 田间倒伏率 |
3.1.2.3 倒伏指数及倒伏相关力学指标 |
3.1.2.4 通径分析 |
3.1.3 施氮量对不同小麦品种茎秆形态特征的影响及其与抗倒伏性的关系 |
3.1.3.1 节间配置、株高和重心高度 |
3.1.3.2 基部节间形态 |
3.1.3.3 相关分析 |
3.1.4 施氮量对不同小麦品种茎秆解剖特征的影响及其与抗倒伏性的关系 |
3.1.4.1 木质化程度 |
3.1.4.2 维管束数目和面积、机械组织厚度 |
3.1.4.3 超微结构 |
3.1.4.4 相关分析 |
3.1.5 施氮量对不同小麦品种茎秆碳水化合物的影响及其与抗倒伏性的关系 |
3.1.5.1 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
3.1.5.2 茎秆强度 |
3.1.5.2.1 折断弯矩 |
3.1.5.2.2 弯曲应力 |
3.1.5.2.3 充实度 |
3.1.5.3 碳水化合物含量 |
3.1.5.4 茎秆基因表达 |
3.1.5.5 叶片同化物生产及输出、茎秆同化物利用 |
3.2 水氮互作对小麦抗倒伏性的调控 |
3.2.1 气象资料分析 |
3.2.2 产量及力学指标 |
3.2.2.1 倒伏率、产量和产量构成要素 |
3.2.2.2 倒伏相关力学指标 |
3.2.3 形态指标 |
3.2.3.1 节间配置、株高和重心高度 |
3.2.3.2 基部第二节间参数 |
3.2.4 基部第二节间茎秆和叶鞘理化组分 |
3.2.4.1 非结构碳水化合物 |
3.2.4.2 结构碳水化合物 |
4 讨论 |
4.1 施氮量对不同小麦品种抗倒伏性的影响及机制 |
4.1.1 施氮量对不同小麦品种产量、倒伏率和力学差异的影响 |
4.1.2 施氮量对不同小麦品种形态指标的影响 |
4.1.3 施氮量对不同小麦品种解剖结构的影响 |
4.1.4 施氮量对不同小麦品种碳水化合物积累及转运差异的影响 |
4.2 水氮互作对小麦抗倒伏性的调控 |
5 结论 |
5.1 施氮量影响不同小麦品种抗倒伏性的机制 |
5.1.1 不同小麦品种抗倒伏性差异原因 |
5.1.2 施氮量影响小麦抗倒伏性能的机制 |
5.2 水氮互作对小麦抗倒伏性能的调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10)植物激活蛋白(VDAL)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现状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0 激活蛋白的研究概括 |
1.2.1 激活蛋白对小麦生长特性的影响 |
1.2.2 激活蛋白对小麦群体生长动态的影响 |
1.2.3 激活蛋白对小麦生理特性的影响 |
1.2.4 叶面喷肥对小麦籽粒参数的影响 |
1.2.5 叶面喷肥对冬小麦氮素积累转运的影响 |
1.2.6 激活蛋白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田基本情况 |
2.2 试验设计与实施 |
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3.1 基本苗与总茎数 |
2.3.2 干物质积累分配和叶面积指数(LAI) |
2.3.3 旗叶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的测定 |
2.3.4 旗叶光合作用 |
2.3.5 叶绿素荧光参数测定 |
2.3.6 旗叶面积的测定 |
2.3.7 灌浆速率测定 |
2.3.8 粒重增长的模型建立 |
2.3.9 植株全氮含量的测定 |
2.3.10 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 |
2.3.11 籽粒品质参数指标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VDAL激活蛋白对冬小麦群体生长发育动态的影响 |
3.1.1 VDAL激活蛋白对冬小麦群体茎(穗)数动态变化的影响 |
3.1.2 VDAL激活蛋白对冬小麦叶面积指数(LAI)变化的影响 |
3.2 VDAL激活蛋白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
3.2.1 VDAL激活蛋白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变化的影响 |
3.2.2 VDAL激活蛋白对冬小麦干物质分配的影响 |
3.2.3 VDAL激活蛋白对冬小麦开花前后干物质积累和转移的影响 |
3.3 VDAL激活蛋白对冬小麦光合性能的影响 |
3.3.1 VDAL激活蛋白对冬小麦旗叶面积的影响 |
3.3.2 VDAL激活蛋白对冬小麦旗叶叶绿素相对含量的影响 |
3.3.3 VDAL激活蛋白对冬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3.3.4 VDAL激活蛋白对冬小麦旗叶荧光特性的影响 |
3.4 VDAL激活蛋白对冬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 |
3.4.1 VDAL激活蛋白对冬小麦灌浆速率的影响 |
3.4.2 VDAL激活蛋白对冬小麦千粒重增长过程的影响 |
3.4.3 VDAL激活蛋白对冬小麦籽粒灌浆模型参数的影响 |
3.4.4 VDAL激活蛋白对冬小麦穗部性状的影响 |
3.4.5 VDAL激活蛋白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5 VDAL激活蛋白对冬小麦氮量积累转运的影响 |
3.5.1 VDAL激活蛋白对冬小麦各器官氮素含量的影响 |
3.5.2 VDAL激活蛋白对冬小麦开花期氮素积累和分配比例的影响 |
3.5.3 VDAL激活蛋白对冬小麦成熟期氮素积累和分配比例的影响 |
3.5.4 VDAL激活蛋白对冬小麦开花后氮素积累和转移的影响 |
3.6 VDAL激活蛋白对冬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
3.6.1 DAL激活蛋白对冬小麦籽粒品质参数的影响 |
3.6.2 VDAL激活蛋白对冬小麦籽粒粉制仪参数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关于喷施激活蛋白对冬小麦群体动态的影响 |
4.2 关于喷施激活蛋白对冬小麦光合的影响 |
4.3 关于叶面喷施对冬小麦氮素转运的影响 |
4.4 关于喷施激活蛋白对冬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稿件录用通知单 |
附件 |
四、氮素对小麦茎鞘物质贮运和籽粒发育的调节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 [1]氮肥基追比例对春小麦茎鞘非结构碳水化合物及产量的影响[J]. 王海琪,蒋桂英,黄艺华,王荣荣,马艳梅,晏世杰. 麦类作物学报, 2021(12)
- [2]花期不同形态氮素叶面喷施对冬小麦粒重和品质形成的调控效应及机理研究[D]. 吕晓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3]氮肥基追比例对滴灌春小麦氮代谢及群体质量的影响[D]. 黄艺华. 石河子大学, 2021(02)
- [4]氮肥追施比例对匀播冬小麦生育特性及产量影响[D]. 李鹏. 新疆农业大学, 2021
- [5]氮敏感性不同粳稻品种的特征与机制[D]. 朱宽宇. 扬州大学, 2021
- [6]锌肥不同用量对黑青稞光合特性、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D]. 贠民政. 西藏大学, 2021(12)
- [7]大气CO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形成及氮磷钾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D]. 周娟. 扬州大学, 2020
- [8]长期施无机氮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春小麦氮素吸收转运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D]. 许爱霞. 甘肃农业大学, 2020
- [9]施氮量影响不同小麦品种抗倒伏的机制及水氮互作的调控作用[D]. 李文倩.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2)
- [10]植物激活蛋白(VDAL)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D]. 黄琴.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