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起步阶段的非洲大陆电子政务 WWW.GOV.ZA

南非起步阶段的非洲大陆电子政务 WWW.GOV.ZA

一、南非WWW.GOV.ZA起步阶段的非洲大陆电子政府(论文文献综述)

卓振伟,罗建波[1](2021)在《南非的对外援助:身份定位与战略选择》文中研究指明南非是非洲的地区大国,是当代非洲复兴和一体化进程的重要倡导者和推动者。同时,南非也是一个中等强国和新兴国家,在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中拥有一定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三重身份定位共同塑造和影响着南非对外援助的目标和战略选择,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南非对外援助的个性与特色。非国大政府确立了对外援助的五项目标,即引领地区一体化、推进非洲的民主与良治、促进非洲经济社会发展、塑造地区和平与安全,以及推动全球层面的南南合作。南非逐渐形成多部门参与,双边与多边并举的对外援助体系。在对外援助实践中,南非坚持非洲中心主义,践行自身特色的援助规范,同时不断增加同其他新兴国家的国际发展合作。然而,南非还面临国家实力弱化、非洲认同退化以及地区领导权竞争激烈等挑战,对外援助的能力和效果由此受到显着制约。如何解决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是南非对外援助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胡锡琴[2](2021)在《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世纪以来,随着“中非合作论坛机制”的建立,中非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确立,尤其是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中国对非洲援助秉承“义利相兼”的理念,充分彰显“平等、互助、互惠、精准、包容”的援助特征,对非洲援助的力度和深度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提升,在国际对非洲援助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对国际风云变幻,中国坚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旋律,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将成为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首要目标和行动方向。虽然国际、国内社会关于中国对非洲援助的关注日益提高,但对其援助目的、援助效果却存在诸如“新发展经验的示范者”、“新殖民主义”、“资源攫取论”等褒贬不一的评价。这既与援助自身的作用机理高度复杂,援、受双方异质性极其明显、国际政治经济环境风云变幻等因素有关,也与对援助认知偏差、统计口径差异、研究方法各异等因素有关。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和新世纪以来对非洲援助最多的国家,中国对非洲的援助呈现典型的“南南合作+援助”的模式,具有显着的民生性和平等性,与西方主要援助国实施的“南北援助”迥然各异。因此,研究中国对非洲援助的经济增长效应对于新世纪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既具深远的理论价值,又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研究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对受援国带来的经济增长效应,既是考证通过援助带来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跨国流动能否为受援国吸引更多的外国直接投资,又是思考援助能否促进受援国的贸易便利化,还是审视援助能否实现中国发展减贫经验在非洲的跨国再生产和本土化,缓解和消除非洲的极端贫困状况,更是探寻援助与增长之间“黑箱效应”的有效破解路径,回归到援助能否促进受援国经济发展这一核心命题。论文以宏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国际政治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为基础,依据从理论到实证的研究路径,遵循“总—分—总”的逻辑思路展开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论文主要内容如下:总论部分首先展开中国对非洲援助、援助经济增长效应相关理论基础的文献综述,随之梳理中国对非洲援助的主要形式及现实特征,然后基于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的研究视角,将援助经济增长效应分解为援助流入对受援国的宏观经济增长效应,以及援助流入从需求侧拉动受援国经济增长的国际直接投资效应、贸易效应及减贫效应(贫困的消除有助于受援国民众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从而刺激消费,进而拉动经济增长),以此形成促进中非命运共同体构建的中国对非洲援助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框架。分论部分首先分别从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国际直接投资效应、双边贸易效应、减贫效应进行研究,阐释其作用机理及影响路径,并对其国际直接投资效应、贸易效应及减贫效应进行实证检验。随后,从宏观经济层面分析援助流入促进受援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及影响路径,并对其宏观经济增长效应进行实证检验。论文主要研究结论有:第一,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国际直接投资效应体现为通过对非洲援建基础设施可以降低中国对非国际直接投资的物流成本,其先导效应也可抑制其国际直接投资风险,并且还可通过援助有效缩短援助国和受援国之间的制度距离,释放制度摩擦缓解效应。实证检验发现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对非洲援助具有国际直接投资促进作用,且存在“门槛效应”,即在中国对非洲援助初期,基础设施领域是援助流入的重点,较为健全的基础设施为外资流入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投资能力不断增强,然而援助对投资的吸引力却并不持续。因此,援助流入不能仅重视援助流入规模的增加,而应在援助后期将工作重心放在援助分类,加强对教育、生产部门领域的援助,促进受援国制造业以及工业化体系的建立。第二,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贸易效应表现为通过对非洲提供与贸易相关的基础设施援助带来的贸易成本削减效应,通过与贸易政策与管理相关的援助产生的贸易自由化传导效应,还通过与贸易自主发展能力相关的援助产生的贸易环境优化效应。实证检验发现中国对非洲援助能够促进中非双边贸易的发展,加大非洲对华的出口效应,以及进口效应。中非双方的经济发展水平对双边贸易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中国企业对非洲国际直接投资能显着提高中非双边贸易的发展,在进口、出口效应中均有体现。同时,东道国的自然资源禀赋因素在双边贸易效应和出口效应中均具有正向的作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中非双边贸易往来中,非洲地区的自然资源类商品对华出口仍占较高比重,也体现出中非贸易的资源禀赋优势互补。第三,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减贫效应意味着通过对非洲援助能充分发挥中国减贫经验在非洲的国际示范效应,有助于提升受援国的自主发展能力,还可缓解受援国的债务水平。实证分析表明非洲受援国的贫困改善与援助是息息相关的,援助能够促进受援国的减贫,特别是提升受援国的人力资本对受援国减贫具有长期的改善作用。尽管中国对非洲援助的确有助于提升受援国的贫困改善,但其影响却较缓慢,这也印证了减贫周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考虑到援助的异质性,论文将援助分为类似于OECD界定的官方发展援助(ODA-like)和其他官方融资(Other Official Flows-like,简称OOF-like),结果显示两者均有助于受援国减贫,但就其援助效果而言,OOF-like援助效果更为明显。中国作为一个同时拥有援助国和受援国经验的发展中大国,结合自身的发展经验,在对非洲援助实践中致力于为受援国提供高效的发展方案和发展援助,有助于构建受援国的产业体系,提升其自主发展能力。同时,对受援国政府部门实施债务减免,既减少了受援国金融风险危机爆发的可能,使政府有能力为经济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又能为受援国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对其长期艰巨的减贫工程提供可持续的经济基础。最后,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宏观经济增长效应包括援助流入对受援国宏观经济增长产生的物质资本补充效应、人力资本提升效应,以及技术传递与外溢效应。中国对非洲援助的主要目的并不仅是提供金融援助,而是通过“南南合作+援助”,尤其是提供技术援助,从根本上培育受援国的自主发展能力,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中国对非洲的援助项目主要分布在基础设施、医疗卫生,文化教育、民生服务、技术人才、农工业合作等领域,体现出强烈的民生性和平等性。实证检验表明中国对非洲援助通过物资资本效应、人力资本效应、技术传递和溢出效应,直接促进了受援国的宏观经济增长。中国对非洲援助对受援国的宏观经济增长是有效的,但关于援助对经济增长是否具有门槛效应,目前还不确定。同时,劳动力要素、资本要素、对外开放程度等对受援国的经济增长也具有正相关关系,符合经典经济增长理论的逻辑推理。基于研究结论,论文对改善中国对非洲援助经济增长效应的建议主要有:大力推进中非命运共同体构建,尊重受援国,提升受援国公平参与全球发展的机会;积极构建公平有效的对非洲援助新体制,从援非的实施路径、发展多元化的援助合作方式着手,提升援助的实际效果;强化援、受双方的有效沟通,增进南北援助国之间的理解,减少援助实施的交易成本,更好地发挥援助促进经济增长的效果。论文的创新点主要有:第一,为促进中非命运共同体构建,论文将援助流入、受援国FDI、贸易、减贫(贫困的消除有助于受援国民众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从而刺激消费,进而拉动经济增长)视为拉动受援国经济增长的“四轮驱动力”,系统分析中国对非洲援助的经济增长效应。以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为理论支撑,论文提出中国对非洲援助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框架既包含援助流入对受援国的宏观经济增长效应,也包括从需求侧影响经济增长的国际直接投资效应、双边贸易效应及减贫效应。学界对OECD主要援助国对非洲援助关注较多,而对中国对非洲援助议题关注相对较少。同时,学界也多单方面关注援助有效性、政策动机,多论证援助对受援国的经济增长,或投资,或贸易,或减贫的单方面影响。可见,关于中国对非洲援助的经济增长效应这一议题的系统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基于分析援助对受援国的直接投资、双边贸易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援助对消除受援国贫困的作用,最后回归于探究对受援国宏观经济增长的影响,充分融入包容性发展的理念,有助于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第二,论文通过系统分析中国对非洲援助在受援国发挥经济增长效应的作用机理和路径,结合系统GMM模型、分位数回归、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FGLS模型等实证方法相结合,分别检验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国际直接投资效应、双边贸易效应、减贫效应与宏观经济增长效应。通过实证检验,发现中国对非洲援助具有明显的“平等、互助、互惠、精准、包容”特征,呈现出典型的“南南合作+援助”、“命运共生型”援助模式,切实致力于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有力的驳斥了西方关于中国对非洲援助“新殖民主义”、“资源攫取论”的观点。中国对非洲援助对受援国的国际直接投资既有基础设施效应,也有先导效应,还具有制度摩擦缓解效应。对受援国的贸易具有成本削减效应,贸易自由化传导效应和贸易环境优化效应。中国对非洲援助既能发挥中国减贫经验的示范效应,又能提升受援国的自主发展能力,还可通过援助改善受援国的债务水平。援助是否对受援国宏观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是讨论对非洲援助经济增长效应的中心问题。论文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发现中国对非洲援助有助于发挥对受援国的物质资本补充效应,提升受援国的人力资本,同时技术援助有显着的外溢效应,进而促进受援国的宏观经济增长。第三,论文通过调研掌握了对非洲援助相关工作及研究人员对中国对非洲援助规模、援助质量及援助展望的一手资料。调研形式为向世界银行、中非发展基金、高校从事援助非洲问题的学者等发放中英文版本的对非洲援助质量问卷。通过对有效问卷的分析,发现受访对象关于对非洲援助的援助规模、援助质量及援助展望的认知并不统一,也呈现出明显的异质性特征。实证检验方面,论文将中国对非洲援助类型划分为ODA-like和OOF-like,并引入了援助的滞后期,通过实证检验中国援助对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43个样本国的国际直接投资效应、双边贸易效应、减贫效应,以及宏观经济增长效应。

陈云珠[3](2021)在《“一带一路”视域下的中国与南非双边贸易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1998年中国与南非正式建交以来,中国与南非之间建立了友好的双边关系。近年来中南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深化,双方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均保持良好合作态势。贸易是中南两国深化经济合作的主要形式之一,是中南双边关系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南非与中国同为G20国家和金砖国家成员,不仅是非洲大陆的门户,在非洲大陆具有重要地位,同时还是中国在非洲大陆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对接非洲的“领头雁”。1998年以来,中国与南非之间的双边贸易发展一改建交之前缓慢发展的趋势,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虽然因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南双边贸易略有下降趋势,但2010年以后,在全球经济复苏影响下,中南双边贸易很快恢复了快速持续的增长。目前,中国是南非最大贸易伙伴,同时南非也是中国在非洲最大贸易伙伴。“一带一路”倡议与南非长期经济发展战略高度融合,充分联通非洲区域发展战略,与金砖国家机制理念相同,“一带一路”倡议可以以南非为桥头堡推进其在非洲各国的进展。中国与南非的贸易关系呈现竞争性与互补性并存的格局,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结果显示中国与南非在国际贸易格局中存在竞争关系,贸易结合度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和南非之间存在紧密的互补性贸易关系,总体而言,中南双边贸易中互补性大于竞争性,中南双边贸易大有可为。中南双边贸易格局不对称,贸易长期不平衡,商品结构集中化且层次较低,贸易保护主义的存在等都是中南双边贸易中存在的限制性因素。尽管中南双边贸易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但“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机遇和比较优势的存在让两国深化贸易合作更具有可能性。

夏福渭[4](2021)在《“数字丝绸之路”与中非数字经济合作研究》文中提出“数字丝绸之路”是在中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与“一带一路”高质量转型的背景下提出的,具有包容性、创新性以及普惠性的特征,是区域合作的创新。非洲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地区,具有参与“数字丝绸之路”建设的潜在优势。作为数字经济的蓝海,随着移动通讯快速发展,互联网渗透率不断提高,创新企业、电子商务快速增长,非洲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通信网络基础薄弱,劳动力市场不平等、数字创新难以扩散等数字困境仍是非洲亟待解决的问题。中非在数字经济领域合作空间广阔。一是拥有良好的双边关系和中非论坛合作机制作为政治基础,二是中国在数字经济合作上的优势与非洲数字化转型需求具有互补性。同时,中非数字经济合作也需要处理好三方面的挑战。一是美国和西方大国地缘政治竞争与技术垄断等措施反制“数字丝绸之路”。二是非洲区域和国家层面协调治理机制滞后,网络安全监管问题严重。三是非洲公民数字身份缺失,信息素养提升慢、政策片面性导致数字经济营商环境并不理想。在“数字丝绸之路”背景下,中非数字经济合作路径高度契合了非洲各国数字发展的优先领域。首先,“数字丝绸之路”对接了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非洲2063议程以及各非洲国家的数字发展战略,中非民间商会及产业联盟的发展创设了政、企、民多方参与的社会环境。数字基础设施和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为中非数字合作奠定了基础。通过推进中非自贸区合作、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拓宽了中非数字合作的内容和形式。此外,设立开发基金及助力中小创新企业融资,构建了数字金融通道。最后,通过建立中非人才培训,文化交流等机制,提升了非洲劳动力的数字素养。“数字丝绸之路”是“一带一路”倡议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的必然选择和重要路径。在此背景下,中非数字经济发展合作既符合中非关系发展的现实需求,也推动了全球数字经济发展,将成为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必然路径,也为全球数字化治理提供了新的实践。

陈文祺[5](2021)在《区域公共产品视角下的非洲一体化进程研究》文中认为从《阿布贾条约》到非洲《2063年议程》,非洲的区域一体化一直都是实现非洲复兴的重要过程,而区域公共产品通过成员国共同提供共同受益的方式,将区域内的成员凝聚起来,从而推进区域一体化的发展。非洲大陆国家众多且分布较为分散,国家发展水平各异,导致区域公共产品数量繁多且功能多有重合,难以进行明确的分类。加之区域公共产品固有的“搭便车”和“公地悲剧”的供给困境,导致供给国的资源浪费和非洲大陆区域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低下。随着非洲各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的一体化发展,非洲大陆国家对区域公共产品的供给意识随之提升,但由于自身供给能力有限,区域公共产品的主要供给模式是域外大国供给、域内国家联合供给和区域性组织机构供给的混合供给模式。非洲区域公共产品具有供给机制多样、供给主体多元、经济类区域公共产品供给充足的特点。这些特点也成为促进非洲一体化进程的主要发力点。在非洲一体化的历史进程中,区域公共产品以次区域组织、经贸协定、会议机制等多样化的形式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促进作用。从非洲一体化的起点发展至今,都离不开区域公共产品的推动,从非洲统一组织到非洲联盟,它们作为非洲区域公共产品的主要代表,不断推动着非洲的复兴,加强着非洲的内部凝聚力。目前,非洲的区域一体化也着重体现在次区域的一体化进程中,西非、中非、东南非和北非的次区域一体化也在次区域公共产品的运转下不断向前迈进。然而,由于非洲大陆国家经济水平的参差不齐、基础设施的薄弱以及族群政治的阻碍,非洲一体化也面临着多重挑战,全球非传统安全问题以及2019年爆发的“新冠疫情”也为非洲一体化的进程增加了障碍。在“重峦叠嶂”之下,区域公共产品的作用就显得尤为关键。无论是非洲内部供给的非洲联盟、区域经济合作组织,还是区域外部大国供给的各类区域公共产品,都为区域间的利益协调、合作交流提供了通道,成为维系并加强国家间相互依赖关系的纽带,间接或直接地推动着非洲区域一体化的进步,带领着非洲人民在艰难险阻中实现一体化的理想目标。

黄梅波,段秋韵[6](2021)在《“数字丝路”背景下的中非电子商务合作》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世界上发展中国家最集中、制造业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非洲大陆,电子商务的引入不仅会给非洲各国经济与社会带来积极影响,同时也会带来一系列挑战。近年来,非洲电子商务发展势头十分强劲。中国是电子商务大国,中国提出"数字丝绸之路"新概念后,中非双方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合作也在快速推进。中非电子商务合作既有非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信息技术水平日益提高、非洲各国政府纷纷出台鼓励政策等利好的产业发展环境,也存在诸如信息网络安全问题、电子商务人才缺失、基础设施基础较差等制约因素。中国和非洲国家应在符合双方国情与利益的前提下,积极采取措施推动电子商务合作。

张春宇[7](2021)在《蓝色经济赋能中非“海上丝路”高质量发展:内在机理与实践路径》文中研究说明推动中非蓝色经济合作,正在成为中非共建高质量"一带一路"、实现双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中非双方都是蓝色经济理念的重要推动者。进入21世纪以来,中非蓝色经济均实现了快速增长。非洲国家发展蓝色经济意愿强烈,但基础薄弱,亟需外部合作;中国蓝色经济的发展阶段、技术和管理水平处于全球价值链中端,与非洲国家形成了渐次梯队;中非双方的发展意愿及较强的供需匹配度为加强蓝色经济合作提供了可能。中非蓝色经济合作已具备一定基础。未来,中非双方应在充分考量合作目标、合作约束和合作内容的前提下,强化中非蓝色经济合作机制的构建,加强海运港口、海洋渔业、海洋科技教育等领域的合作,共建高质量"海上丝路"。

刘诗琪,贺文萍[8](2020)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南非与中国合作的思考》文中指出南非总统拉马福萨(Matamela Cyril Ramaphosa)欲把非洲人国民大会拉出腐败丑闻泥潭,进行了一系列经济改革以重振南非低迷的经济、赢得民心。面对南非当前的状况,"一带一路"倡议在非洲的建设适逢其时,能为南非恢复经济活力、招商引资、电力和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发展提供重要机遇。南非的政界和学界都对"一带一路"倡议持欢迎态度,表示要全方位对接"一带一路"倡议,以实现中国与南非的合作共赢。为了进一步深化中南合作、对接"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可进一步提高"一带一路"项目在南非投资的透明度,并充分利用中非合作论坛、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和南南合作平台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在南非的落实。

程媛媛[9](2020)在《印度外交话语演变视角下的对非高等教育合作研究》文中指出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外交功能日益彰显。受历史、地缘因素影响,印度与非洲关系源远流长。印度独立以来,在不断变化的国际环境和多重利益作用下,印非关系在曲折中发展,印度对非高等教育合作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深化和拓展。本研究以印度对非高等教育合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本分析法、历史研究法和因素分析法,从外交话语的视角研究印度对非高等教育合作在软实力、硬实力和精明实力三个外交话语时期的政策和主要实践举措,总结印度对非高等教育合作的特点、成效和不足等。独立初期至20世纪60年代初,印度信奉软实力外交话语。外交中实行不结盟外交政策,积极争取非洲政治力量。这一阶段,对非高等教育援助以寻求政治认同和政治利益为目的,以设立印度文化奖学金项目为起点,以签订教育和文化交流协议为主要形式逐渐开展起来。在此过程中,对非奖学金项目、高等教育人员和机构交流和建立非洲研究院等高等教育援助举措也陆续出现。20世纪60年代初至90年代初印度信奉硬实力外交话语,对非外交开始从政治利益转向了经济利益,对非高等教育援助也更加强调经济和技术合作相融合。此阶段,对非奖学金项目缓慢发展,印度技术与经济合作项目兴起,印度与非洲国家开始设立联合大学,至80年代,印度对非高等教育援助拓展到了远程教育领域。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逐渐信奉精明实力外交话语,印非之间逐渐建立起新型伙伴关系,对非高等教育合作日益受到重视。传统高等教育项目的规模不断扩大,信息和通讯技术、农业、医学等优势学科领域的合作也不断加强,出现了以泛非电子网络计划和高等教育能力建设机构为代表的创新举措。另外,许多高等教育合作项目也逐渐形成印度在非的品牌,如加纳-印度科菲·安南信息和通信技术卓越中心就是印非合作的典范。印度对非高等教育合作呈现出愈加鲜明的特点。对非高等教育合作既日益凸显其服务于印非外交的功能,也开始发挥高等教育外交的功能。布局上,印度注重多层面建立对非高等教育合作网络并突出能力建设。内容上,印度更加重视优势学科领域的合作,在合作中引导非洲高等教育的“印度化”。对非高等教育合作在时间的累积下也产生了很大成效。对非奖学金项目的影响日益深远,科研合作成果也更加显着,在非高等教育能力建设机构的经济、社会效益日益明显,远程教育项目取得重大成就,多层面的高等教育部门、人员往来日益频繁等。但是也出现了合作规模小、项目兑现能力不强的问题。印度对非高等教育合作对中非高等教育合作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在对非交往中,应更加重视高等教育合作;也要加强非洲研究,培养更多懂非洲国情和语言的人才;根据非洲需要,加强非洲医学和基础设施领域的人才培养;加强信息和通讯技术领域的高等教育合作;利用中国大学海外分校助力中国大学在非洲的输出。

姚橄榄[10](2020)在《新南非黑人移民研究》文中指出移民问题是全球化背景下世界范围内的一个难解之题,也是非洲国家当前存在的重大问题之一。南非,南部非洲乃至整个非洲的经济大国,也是中国在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国,有着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在南非这个多种族多族群的“彩虹”国度里,黑人是当前南非社会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群体。由于南非政局平稳、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吸引了周边国家众多的黑人移民。当前的南非已是南部非洲最主要的移民目的国和最大的难民接纳国,黑人移民已成为南非社会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群体。虽然大量外籍黑人移民的到来给南非带来了技术,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但也因此招致南非民众的排斥和仇视。因此,大量移民、难民和非法移民的涌入早已成为南非社会的一个重大问题,而高涨的排外情绪使得黑人移民在新南非的生存面临很大挑战。新南非有着长期施行种族隔离制度的特殊历史背景,也有着在南部非洲乃至整个非洲谋求政治地位的远大抱负。但南非的暴力排外事件具有爆发频次高、影响范围大的特点,加之南非曾是世界上仅有的将种族政策制度化的国家,都使其具有独特性。本研究试图深入挖掘新南非黑人移民的历史与现状,分析黑人移民在新南非的生存境遇。本研究认为大量非法移民的存在确实成为南非的一大社会问题,但并非主要社会问题。经济低迷才是造成南非移民大量存在和暴力排外事件频发的根本问题。南非政府首先要正视非法移民和暴力排外问题,从经济方面入手,振兴经济;同时也要从南非社会族群内部想办法增进融合,并与其他南部非洲国家协商,共同解决。围绕新南非黑人移民展开的研究在于丰富学术界有关新南非移民研究成果,同时也是对新南非排外研究的有力补充,对理解新南非的种族族群关系提供参考。

二、南非WWW.GOV.ZA起步阶段的非洲大陆电子政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非WWW.GOV.ZA起步阶段的非洲大陆电子政府(论文提纲范文)

(1)南非的对外援助:身份定位与战略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一 南非的身份定位与外交诉求
    (一)地区大国
    (二)中等强国
    (三)新兴国家
二 南非对外援助的战略选择
    (一)引领地区一体化
    (二)推进非洲的民主与良治
    (三)促进非洲的经济与社会发展
    (四)塑造地区和平与安全
    (五)增进全球层面的南南合作
三 南非对外援助的制度建设
四 南非对外援助的实践特点
    (一)一以贯之的非洲优先援助流向
    (二)独具特色的援助方式与规范
    (三)加强与新兴国家的国际发展合作
五 南非对外援助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一)国家实力弱化
    (二)非洲认同退化
    (三)非洲地区领导权竞争激烈
六 结语

(2)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对外援助经济增长效应的相关研究
        1.2.2 关于对外援助与外国直接投资的研究
        1.2.3 关于促贸援助经济增长效应的研究
        1.2.4 关于对外援助与受援国减贫的研究
        1.2.5 文献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1.5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5.1 主要创新点
        1.5.2 不足之处
2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
        2.1.1 中国对非洲援助的核心概念
        2.1.2 中国对非洲援助经济增长效应的核心概念
    2.2 理论基础
        2.2.1 发展经济学理论
        2.2.2 国际政治学理论
        2.2.3 国际社会学理论
        2.2.4 中非命运共同体理论
3 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形式及特征
    3.1 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主要形式、规模及结构
        3.1.1 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主要形式
        3.1.2 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规模
        3.1.3 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结构
    3.2 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时代特征
        3.2.1 中国对非洲援助进入“南南合作+援助”的机制化阶段
        3.2.2 从意识形态输出向中非命运共同体构建的转变
        3.2.3 从政治外交单一驱动向多维动机驱动的转变
        3.2.4 南南援助与南北援助的异质性日益凸显
    3.3 国内外对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认知
        3.3.1 来自国际社会的认知
        3.3.2 来自国内社会的认知
4 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经济增长效应的分析框架
    4.1 新世纪中国援助促进非洲受援国经济增长的路径解析
        4.1.1 从国际直接投资效应层面的解析
        4.1.2 从促贸援助层面的解析
        4.1.3 从减贫效应层面的解析
        4.1.4 从宏观经济增长效应层面的解析
    4.2 新世纪对非洲援助宏观经济增长效应的作用机理
        4.2.1 对非洲援助促进受援国资金累积的作用机理
        4.2.2 对非洲援助改善受援国人力资本的作用机理
        4.2.3 对非洲援助提升受援国技术水平作用机理
5 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国际直接投资效应
    5.1 中国对非洲国际直接投资的时空演化
        5.1.1 对非洲国际直接投资规模持续上升
        5.1.2 对非洲国际直接投资行业分布多样化
        5.1.3 对非洲国际直接投资国别分布的差异化
    5.2 国际直接投资效应作用路径
        5.2.1 援建基础设施,降低FDI物流成本
        5.2.2 援助的先导效应,降低FDI投资风险
        5.2.3 援助缩短了制度距离,释放制度摩擦缓解效应
    5.3 对非洲援助的国际直接投资效应检验
        5.3.1 国际直接投资效应变量选择与模型构建
        5.3.2 援助对国际直接投资的“门槛效应”
        5.3.3 东道国规模差异化条件下援助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影响实证检验
    5.4 本章小结
6 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贸易效应
    6.1 对中非双边贸易的现实考察
        6.1.1 中非贸易总额的变化
        6.1.2 中非贸易的商品构成
        6.1.3 中非贸易的地理分布
    6.2 对非洲援助的双边贸易效应作用路径
        6.2.1 与贸易相关的基础设施援助带来贸易成本削减效应
        6.2.2 与贸易政策与管理相关的援助产生贸易自由化传导效应
        6.2.3 与贸易自主发展能力相关的援助产生贸易环境优化效应
    6.3 对非洲援助的双边贸易效应检验
        6.3.1 双边贸易效应变量选择与模型构建
        6.3.2 援助对中非双边贸易规模促进作用的检验
        6.3.3 援助的进口效应和出口效应
    6.4 本章小结
7 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减贫效应
    7.1 对非洲贫困的现实考察
        7.1.1 贫困人口规模及人均预期寿命
        7.1.2 贫困人口地域分布
    7.2 对非洲援助减贫效应的作用路径
        7.2.1 通过援助发挥减贫经验的示范效应
        7.2.2 通过援助提升受援国的自主发展能力
        7.2.3 通过援助改善受援国的债务水平
    7.3 对非洲援助的减贫效应检验
        7.3.1 减贫效应变量选择与模型构建
        7.3.2 援助总量对受援国减贫的影响
        7.3.3 援助异质性对减贫效应的实证检验
    7.4 本章小结
8 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宏观经济增长效应
    8.1 非洲经济增长的困境
        8.1.1 非洲经济增长的时序变化
        8.1.2 非洲经济增长的空间差异
        8.1.3 非洲经济增长的阶段位次
    8.2 对非洲援助的宏观经济增长效应作用路径
        8.2.1 援助的物质资本补充效应
        8.2.2 援助的人力资本提升效应
        8.2.3 技术援助的外溢效应
    8.3 对非洲援助的宏观经济增长效应检验
        8.3.1 经济增长效应变量选择与模型构建
        8.3.2 援助对受援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8.4 本章小结
9 提升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经济增长效应的对策建议
    9.1 完善对非洲援助管理体制,提升对非洲援助的经济增长效应
        9.1.1 改革对非洲援助管理体制,提升援助资源的协同整合能力
        9.1.2 优化对非洲援助领域,提升对非洲援助经济增长效应
    9.2 坚持包容平等的发展援助,培育受援国自我发展能力
        9.2.1 通过包容平等的对非洲援助,增进中非命运共同体构建
        9.2.2 坚持包容性视域下的援助,提升受援国自我发展能力
    9.3 积极与利益相关主体沟通,维护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
        9.3.1 增强与国际发展合作机构的资源整合和经验共享
        9.3.2 改善援助数据透明度从而增进与其他援助国的互信
附件1:中国对非洲援助的经济增长效应调查问卷(中文版)
附件2:中国对非洲援助的经济增长效应调查问卷(英文版)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致谢

(3)“一带一路”视域下的中国与南非双边贸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中国与南非双边贸易发展历程与现状
    第一节 中南双边贸易发展历程
        一、中南建交之前起步缓慢
        二、中南建交后的加速发展
    第二节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南双边贸易发展现状
        一、中南双边贸易整体发展态势
        二、中南贸易差额
        三、中南贸易商品结构
第二章 “一带一路”倡议与南非发展战略的对接
    第一节 “一带一路”倡议在南非的建设前景
        一、资源优势
        二、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大
        三、南非视角下的“一带一路”倡议
    第二节 “一带一路”倡议与南非发展的战略的对接
        一、高度契合南非长期经济发展战略
        二、充分联通非洲区域发展战略
        三、有效对接金砖国家机制
第三章 中国与南非双边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
    第一节 中南双边贸易的竞争性分析
        一、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界定
        二、中国与南非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
    第二节 中南双边贸易的互补性分析
        一、贸易结合度界定
        二、中国与南非贸易结合度分析
第四章 中南双边贸易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分析
    第一节 中南双边贸易不对称且不平衡
        一、中南双边贸易不对称
        二、中南双边贸易不平衡
    第二节 中南双边贸易商品结构集中化
    第三节 中南贸易摩擦频发
第五章 促进中南双边贸易合作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 抓住“一带一路”倡议机遇,推进中南双边贸易发展
    第二节 利用中南比较优势,展开多领域合作
    第三节 改善中南双边贸易商品结构,减少中南贸易差额
    第四节 积极应对贸易磨擦,建立贸易磋商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4)“数字丝绸之路”与中非数字经济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序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四、创新性及不足
第一章 “数字丝绸之路”的提出、特征与意义
    第一节 “数字丝绸之路”的提出
    第二节 数字经济与“数字丝绸之路”
    第三节 “数字丝绸之路”是区域合作的创新
第二章 非洲数字经济的发展与现状
    第一节 非洲数字经济需求
    第二节 非洲数字经济发展现状
    第三节 非洲数字化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三章 中非数字经济发展及合作
    第一节 中非数字经济合作的政治基础
    第二节 中非数字经济合作优势互补
    第三节 中非数字经济合作的挑战
第四章 中非数字经济合作的路径选择
    第一节 创设多方参与的合作环境
    第二节 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合作
    第三节 拓宽数字经济的内容与形式
    第四节 构建数字金融机制与通道
    第五节 提升民众数字素养与意识
结论
参考文献

(5)区域公共产品视角下的非洲一体化进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三) 研究问题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区域公共产品理论综述
        1.区域公共产品的定义
        2.区域公共产品的分类
        3.非洲地区区域公共产品研究
        (二) 非洲区域一体化研究
        (三) 区域公共产品与区域一体化关系
    三、研究方法、创新点与不足
        (一) 研究方法
        (二) 创新点
        (三) 存在不足
第一章 区域公共产品的基础理论
    一、公共产品的供给困境与破解之道
        (一) 供给困境
        1.“搭便车”
        2.“公地悲剧”
        (二) 破解之道
    二、区域性公共产品的特征与供给模式
        (一) 区域公共产品的特征
        (二) 区域公共产品的供给模式
第二章 区域公共产品视角下的非洲一体化需求
    一、非洲区域性公共产品需求及特征
    二、非洲区域一体化进程的现实阻碍
第三章 区域公共产品视角下的非洲一体化现状
    一、非洲一体化的供给主体现状
    二、非洲一体化的供给产品类型
    三、非洲一体化进程的地区分化
        (一) 西部非洲区域一体化
        (二) 中部非洲区域一体化
        (三) 东南部非洲区域一体化
        (四) 北部非洲区域一体化
第四章 区域公共产品视角下的非洲一体化进程分析
    一、非洲区域一体化的进程
        (一)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泛非主义的觉醒
        (二)20世纪中叶至20世纪90年代:非洲统一组织的成立
        (三) 20世纪90年代至今:非洲一体化的进步
    二、非洲区域一体化进程的主要障碍
第五章 非洲区域一体化进程的重要主体
    一、非洲一体化进程的内部供给主体
        (一) 非盟与区域一体化
        (二) 东非共同体与区域一体化
        (三) 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与区域一体化
    二、非洲一体化进程的外部供给主体
        (一) 欧盟和美国
        (二) 中国
结语
参考文献

(6)“数字丝路”背景下的中非电子商务合作(论文提纲范文)

一 非洲发展电子商务的现实条件
    (一)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三)信息技术水平快速提高
    (四)政府大力支持
    (五)区域经济一体化稳步推进
    (六)新冠疫情加快非洲国家数字化转型
二 电子商务对非洲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电子商务对非洲经济发展的正效应
        第一,提高交易效率。
        第二,降低交易成本。
        第三,推进物流业发展。
        第四,推动中小微企业融入全球经济。
        第五,提高民众特别是青年群体的就业。
    (二)电子商务对非洲经济发展的挑战
        第一,冲击传统零售业。
        第二,影响税收征管。
        第三,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制造业的发展。
        第四,扩大数字鸿沟。
    (三)电子商务已经成为非洲经济发展的重要推进器
三 中非电子商务合作的现状
    (一)中非双方政府相继出台相关支持政策
    (二)中非合作建设多个电商平台
    (三)中非推动移动支付领域合作
四 中非电子商务合作面临的挑战及应对之策
    (一)中非电子商务合作面临的挑战
        第一,工业化水平低,制造业不发达,发展电子商务的根基不牢固。
        第二,信息网络安全存在隐患。
        第三,复合型电子商务人才缺乏。
        第四,基础设施基础和物流业较为落后。
    (二)深化中非电子商务合作的对策建议

(7)蓝色经济赋能中非“海上丝路”高质量发展:内在机理与实践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 理念与战略:中非是蓝色经济的重要推动者
    (一)蓝色经济的概念与内涵
    (二)蓝色经济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选择
    (三)蓝色经济被视为非洲复兴的前沿
        1.非盟的蓝色经济战略
        2.部分非洲沿海国家的蓝色经济战略
二 互补与需求:中非蓝色经济发展及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一)中国蓝色经济发展及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二)非洲蓝色经济发展及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三)非洲国家蓝色经济的发展
三 意愿与行动:中非蓝色经济合作现状
四 内容与愿景:中非开展蓝色经济合作及共建高质量“海上丝路”的考量
    (一)明确合作总体目标
    (二)明确合作新特点带来的新要求
    (三)明确合作的重点内容

(9)印度外交话语演变视角下的对非高等教育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
        1.高等教育的外交功能日益彰显
        2.高等教育在印非合作中日益重要
    (二)相关概念界定
        1.高等教育国际合作
        2.外交话语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1.印度对非外交政策的研究
        2.印度对非教育合作的研究
        3.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四)研究问题
    (五)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六)研究目的
    (七)研究方法
        1.收集资料的方法
        2.分析资料的方法
    (八)研究思路
一、软实力话语与印度对非高等教育援助初始阶段
    (一)软实力话语
    (二)初始阶段印度对非高等教育援助政策分析
    (三)印度对非高等教育援助主要实践
        1.印度对非奖学金项目兴起
        2.印非人员互访活动开始
        3.印度大学开始成立非洲研究机构
二、硬实力话语与印度对非高等教育援助深化阶段
    (一)硬实力话语
    (二)深化阶段印度对非高等教育援助政策分析
    (三)印度对非高等教育援助主要实践
        1.成立印度技术与经济合作项目
        2.印度对非奖学金项目缓慢发展
        3.开始与非洲国家设立联合大学
        4.对非远程教育合作起步
三、精明实力话语与印度对非高等教育合作阶段
    (一)精明实力话语
        1.偏重硬实力的精明实力话语
        2.偏重软实力的精明实力话语
    (二)印度对非高等教育合作阶段政策分析
    (三)印度对非高等教育合作阶段主要实践
        1.印度技术与经济合作项目深入发展
        2.对非奖学金项目不断完善
        3.大规模发展远程教育合作项目
        4.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能力建设项目
        5.典范:加纳-印度科菲·安南信息和通信技术卓越中心
四、印度对非高等教育合作的特点、成效和问题
    (一)印度对非高等教育合作的特点
        1.高等教育合作服务于印非外交的功能日益凸显
        2.高等教育合作开始发挥高等教育外交功能
        3.多层面建立对非高等教育合作网络并突出能力建设
        4.合作中渐显非洲高等教育的印度化
        5.充分利用学科优势进行高等教育合作
    (二)印度对非高等教育合作的成效
        1.印度对非奖学金项目影响日渐深远
        2.印非高等教育科研合作成果显着
        3.在非高等教育能力建设机构的经济、社会效益日渐凸显
        4.印度对非远程教育项目取得巨大成就
        5.多层面的高等教育部门、人员往来日益频繁
    (三)印度对非高等教育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1.高等教育合作规模较小
        2.高等教育合作项目的兑现能力不强
五、对中非高等教育合作的启示
    (一)日益重视发挥高等教育合作在中国对非交往中的功能
    (二)加强非洲研究,培养懂非洲国情和语言的人才
    (三)加强非洲医学、基础设施等领域人才的培养
    (四)加强信息和通讯技术领域的高等教育合作
    (五)海外分校助力中国大学教育在非的输出
六、结语
参考文献
    1.中文类
    2.外文类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新南非黑人移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1.移民相关概念界定
        2.移民相关理论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四)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内研究综述
        2.国外研究综述
    (五)研究内容与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二、新南非黑人移民群体概况
    (一)新南非社会群体概况
    (二)新南非黑人移民概况
        1.黑人移民人口数和分布概况
        2.主要来源国
        3.移民类型
        4.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三、新南非黑人移民产生的原因
    (一)新南非黑人移民产生的政治原因
        1.新南非宽松的移民环境
        2.周边国家内部政局不稳
    (二)新南非黑人移民产生的经济原因
        1.南非与主要移民来源国经济悬殊
        2.劳动力的供需要求
        3.移民成本低
    (三)新南非黑人移民产生的社会原因
        1.黑人移民南非的历史传统
        2.移民亲属纽带作用
四、新南非黑人移民的困境和挑战
    (一)政治方面认可度低
        1.移民政策的排斥性明显
        2.政党斗争的“玩物”
    (二)经济方面的不繁荣
        1.南非经济不景气
        2.就业受挫
    (三)社会方面的不受欢迎
        1.反移民情绪高涨
        2.暴力排外事件频发
五、新南非黑人移民的趋势和应对策略
    (一)新南非黑人移民的发展趋势
        1.南非黑人移民持续移入
        2.南非黑人移民缓慢移出
    (二)应对策略
        1.南非政府要积极作为
        2.当地民众要转变态度
        3.黑人移民要主动融入
        4.南部非洲要多方协调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南非WWW.GOV.ZA起步阶段的非洲大陆电子政府(论文参考文献)

  • [1]南非的对外援助:身份定位与战略选择[J]. 卓振伟,罗建波. 西亚非洲, 2021(05)
  • [2]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D]. 胡锡琴. 四川大学, 2021(02)
  • [3]“一带一路”视域下的中国与南非双边贸易研究[D]. 陈云珠.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10)
  • [4]“数字丝绸之路”与中非数字经济合作研究[D]. 夏福渭.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10)
  • [5]区域公共产品视角下的非洲一体化进程研究[D]. 陈文祺.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11)
  • [6]“数字丝路”背景下的中非电子商务合作[J]. 黄梅波,段秋韵. 西亚非洲, 2021(01)
  • [7]蓝色经济赋能中非“海上丝路”高质量发展:内在机理与实践路径[J]. 张春宇. 西亚非洲, 2021(01)
  • [8]“一带一路”倡议下南非与中国合作的思考[J]. 刘诗琪,贺文萍. 外语学界, 2020(00)
  • [9]印度外交话语演变视角下的对非高等教育合作研究[D]. 程媛媛.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10]新南非黑人移民研究[D]. 姚橄榄.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7)

标签:;  ;  ;  ;  ;  

南非起步阶段的非洲大陆电子政务 WWW.GOV.ZA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