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网站评估认证网开通(论文文献综述)
李梦雪[1](2020)在《论公民网络参与立法的制度化 ——基于对法律草案征求意见系统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持续升级,社会生活正在全面网络化、信息化和平台化。借助网络空间而形成的新型社会关系,不断重塑着传统的参与模式和自我表达的范式;网络的普及以及网络空间的发展,拓宽了人们政治参与的途径和广度。在此背景下,公众的立法参与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线下参与模式,而是逐步网络化、信息化。基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开通的法律草案征求意见系统的公民网络参与立法机制适应了网络空间发展的契机,在提高公民的政治兴趣和政治效能感的同时逐步走向规范化和细节化。公民网络参与立法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巨大的时代价值,它不仅契合了复杂社会的立法合理性要求,能够有效地化解复杂社会的认知困境;而且通过为公民提供立法参与新途径,适应了网络社会的立法合法性和立法正当性要求,有利于破解风险社会下改革与法治的关系难题。目前,公民网络参与立法机制面临是否能真正汇聚民意、集合众智、凝聚共识的争议。对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律草案意见征求系统运行现状的实证分析表明,现阶段公民网络参与立法的实效欠佳,存在参与深度不足、质量不高、参与结构不平衡等诸多问题。在当前立法参与网络化运行不佳的现象背后,则隐藏着制度化程度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第一,法律制度层面,公民网络参与立法的相关法律条文过于原则化、欠缺可操作性;立法公开机制尚不完善;公民参与实效不足。第二,技术平台层面,法案征求意见系统在用户易用性和便捷性等方面存在诸多技术障碍,阻碍了公民的参与热情;在参与设置上互动性不足,缺乏公众意见交流平台和反馈渠道。第三,公民能力层面,公民尚不具备较强的政治参与能力和法律知识储备,缺乏足够的政治理性,很难为立法系统输入富有洞见的理性批判和意见,无法实质性提升立法科学性和质量。完善公民网络参与立法机制,应当着力将立法意见的征求和表达纳入制度化的轨道。从提升参与有效性和保证参与秩序性的角度,公民网络参与立法的制度化包含制度建设和公民常态化参与两个方面。一方面,完善契合当下我国复杂社会治理要求的网络参与立法制度,通过法律或者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把公民网络参与立法纳入法律调整,形成合法、合理、有序的立法参与秩序。另一方面,从保障公民常态化参与的角度,破除系统在用户易用性和便捷性等方面存在诸多技术障碍,提升公民对于参与法案公开征集意见工作的信心和热情;通过提升公民参与能力和组织化程度,促进立法参与的制度意识由刚性的外部约束转化为公民个体内心认同。
侯璐[2](2018)在《科研类微信公众号学术信息交流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在社交媒体使用频率越来越高的今天,学术信息交流越来越离不开社交媒体。微信作为使用频率相对较高的社交媒体,其公众平台得到了广泛关注。微信公众号操作简便,用户关注后即可定期接收到推送信息,用户利用碎片化时间就能对其内容进行浏览学习,对于学术信息交流来说十分便捷。因此,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学术信息交流成为当前学术信息交流的一种趋势。本文选择对科研类微信公众号的学术信息交流机制进行研究,对交流各要素、运行机制展开深入探讨,以对科研类微信公众号学术信息交流整体情况有所认识。本文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和内容分析法,对科研类微信公众号学术信息交流机制展开研究。基于对相关研究现状的梳理,以及对本文的理论基础的阐释,包括科学交流理论、拉斯韦尔的5W传播理论以及生命周期理论,通过清博平台对微信公众号进行搜索,获取学术类微信公众号的基本信息,经过筛选,对典型公众号进行个案研究,分析学术信息交流的主体、客体、内容、渠道和效果五个要素,将主体划分为学术期刊杂志社和出版社、学术类网站/社区、学术服务机构、营利性公司和个人五类,将客体分为迷茫型用户、问题型用户、搜寻型用户与评估型用户四类,内容的类别包括科研经验、科研动态(发现/突破)、科研人物、论文推荐/盘点、科研生活以及广告,渠道包括交流主体推送、交流客体主动获取以及主客体交互渠道,效果则因不同主体、不同内容而存在差异。此外,归纳了微信公众号学术信息交流的运行机制,包括关注机制、订阅推送机制、号内搜索机制、分享机制与反馈机制。最后,通过对微信公众号学术信息交流的过程进行分析,包括信息产生、信息传播、信息利用和信息反馈,构建了微信公众号学术信息交流行为模型和微信公众号学术信息交流生命周期模型。最后一章对本文的主要工作进行总结,反思不足之处,并对后续研究进行展望。
荀洁[3](2017)在《基于文化批判视角的网络女性形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文化批判视角对网络女性形象展开研究,既缘于完善“媒介女性形象”研究的动机,也缘于面对网络文化失范现象,尤其是网络文化价值观的现实困境所产生的困惑与忧思。自1995年北京世妇会开始,国内“媒介女性形象”研究引发了学界较广泛的关注,曾一度掀起研究高潮。但之后,研究经历了“降温”的低落期,成为“尴尬”的研究领域,主要表现为议题的重要性与相对较少的高质量研究力作,以及结合现实语境的整体性研究之间的反差。在网络文化实践方面,处于商业化发展快轨之上的中国互联网,在当下消费性文化市场的恶性膨胀中,其文化热点和中心表现出了向趋乐避苦、纵欲狂欢的价值取向演进的态势,充斥美女视像和色情文字,亟待管理遏制。本研究鉴于上述研究和实践中的缺憾,力图从以下五个层面展开中国网络女性形象及其文化书写的研究。第一,结合中国互联网应用的更迭历程,考察网络文化热点中女性形象的出场问题。自1995年开启商业化探索之路后,中国互联网经历了从Web1.0到Web3.0的时代更迭,女性形象伴随各个阶段层出不穷的网络文化热点陆续出场。1995年初至1996年初,互联网在中国尚处于边建设边开发的“草莽期”,上网还没有形成气候,谈及“网络文化”和“网络热点”为时尚早,也还没有出现引发广泛关注的女性形象。在1997年至2002年的Web1.0阶段,“网络文学”的勃兴成为当时中国网络文化的热点,网络写手们借助都市爱情小说,展示了处于爱情萌发期的年轻人面对爱情时的幻想、憧憬与颓靡,有着较多描绘男女亲昵欢爱、风花雪月的图景,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纷纷出场。在2003年至2009年的Web2.0阶段,女性经由博客、论坛等涌入网络社区,扑面而来、不设门槛的话语权像是开启了潘多拉魔盒,女性借此书写欲望、聚拢人气。在2010年至今的Web3.0阶段,微博、微视的“助阵”更是令女性形象五花八门的欲望书写甚嚣尘上,女性更多地被作为物和情欲对象展示,你方唱罢我登场。第二,在筛选整合网络文化热点与出场女性的基础上,归纳出女性形象的不同类型与特征。依据网络女性形象引发关注的不同特质,可以将她们大致区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作为“审美”客体的女性形象,突出表现为对自身的官能美所产生的快感的追求,以及依靠裸露身体来赚取钱财和释放个性。第二种作为消费客体的女性形象处在主动出卖自己或被他人出卖的位置,这些出卖行为以追名逐利为目的,女性的情绪情感、容貌身姿和巧言偏辞等被作为卖点凸现出来,网民则以“凝视”的方式进行消费。第三种作为戏谑客体的女性形象在网络恶搞、人肉搜索和网络发帖等形式的话语狂欢中,表现出了集体欢腾的狂欢特征,形成了搞笑逗乐或讥笑嘲讽的效果,在狂欢至死的信条下还常常引发理性失范和网络暴力。第三,在与现实语境的互动关联中,剖析女性形象所传递的文化价值观。文化以价值观为核心,文化研究的中心任务就是对价值观进行总结与反思。所以,在对网络女性形象的类型与特征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还需从意识和精神层面对文本进行反思与批判,解读其中所映射的文化价值观,揭示文本背后话语权力的运行机制。概而言之,网络女性形象所映射的文化价值观是趋乐避苦的“纵欲”思想,即在欲望的满足中“寻欢作乐”。欲望具有“无限性”,网络女性形象所书写的欲望突出表现为“现世收益的欲望”、“张扬自我的欲望”、“广场狂欢的欲望”、“物质消费的欲望”和“身体消费的欲望”,意图在放纵这些欲望的过程中获得快乐。这一文化价值观由多种因素综合而成,体现了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的合力。第四,在盘根错节的话语权力中,反思生成网络女性形象及其文化价值观的文化社会背景。网络女性形象的建构和价值观的书写始终与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兴盛、大众教育水平的提升、社会思潮的变化和媒介技术的发展等紧密相关,经历了历史文化的“雕塑”和时代精神的“捆绑”,是“社会”建构的产物。在回望传统文化和环顾当下社会文化后可以发现,网络女性形象的建构和价值观的书写突出地表现为“欢场”遗风、后现代主义文化潮流、消费社会、互联网新技术特征与泛商业化发展的影响,同时还与网络文化欠缺合理的价值理性脱不了干系。第五,在解读与反思的基础上,探寻重构网络女性形象的行动策略。面对网络女性形象及其映射文化价值观可能产生的“蝴蝶效应”,我们既要从提高思想认识上下功夫,也要从寻求舆论共识上下功夫,根据传播学规律,充分发挥舆论领袖在影响网民态度方面的作用。具体来看,可以通过引导互联网监管走上多元合作治理的道路来完善网络文化治理,通过健全网络文化立法、建立多元参与的监督机制,来健全网络文化监管的法制,同时还要通过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发挥精英文化的引导作用、推广性别平等教育和抢占先进性别话语的主动权方式,来强化网络文化建设。
韦悟[4](2016)在《“中国普法”微博的法制宣传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微博给人们提供了全新的信息获取方式,改变了网络信息传播的格局,也为政府开展各项工作提供了全新的平台。国家司法部法制宣传司肩负着法制宣传教育的重任,其主办的“中国普法”微博也成为了普及法律知识的新媒体平台。本文以“中国普法”微博为研究对象,论述分为以下六个部分:导言部分先是论述了本文的选题依据以及研究意义,整理相关文献的研究综述,再概括了文章的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并就本文的研究难点做了阐述。第一章,论述“中国普法”微博出现的背景,包括社会背景、媒介背景和微博的发展脉络。“中国普法”微博的出现的社会背景,一是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结果,二是政府信息公开的方式发生转变的结果,三是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沉到底、面到面的体现。媒介背景包括三个方面:传统媒体法制宣传教育影响力、辐射力降低,新媒体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带来机遇,宣传主体要适应宣传对象的媒介习惯。微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起步和萌芽阶段、初始发展阶段和稳定发展阶段。第二章,“中国普法”微博的法制宣传教育特点。首先,“中国普法”微博具有政治属性鲜明、传播动机明显和把关意识强烈的传播主体特点,这些特性影响了整个信息传播活动。其次,通过对“中国普法”微博的内容特点、语言特点和传播特点进行分类和整理,总结归纳出其宣传教育的特点。第三章,“中国普法”与“人民日报”、“周泽律师”的比较研究。通过比较“中国普法”与“人民日报”、“周泽律师”的微博内容深度、语言风格和互动程度,试图分析“中国普法”微博在运营中存在的不足。第四章,“中国普法”微博的发展路径建议。针对第二章和第三章的分析和比较,提出“中国普法”的发展对策:首先,要深化内容,提升内容认可度;其次,增强宣传教育语言亲和力,吸收和融合网络语言新特征;再次,转变传统的宣传观念为新型的传播理念,加强互动。最后一个部分是本文的结语,指出“中国普法”微博虽然有了一定的规模和影响力,但是它的发展空间仍受到由于多种因素限制,要进一步增强影响力和影响范围,“中国普法”微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陈侠[5](2015)在《美国对华网络空间战略研究》文中指出网络空间是一个全新、不稳定的人造环境,延续了本世纪业已形成的强权游戏格局。虽然美国在当前的网络空间仍存在着诸如遭受网络攻击等的脆弱性,但其基于对国际互联网关键基础设施及重要系统的控制,在互联网技术业务方面具备的强大创新及引导能力,以及持续更新升级的网络空间战略理念及实践,美国具备了将现实世界的霸权向网络空间推进的实力。随着中国互联网事业的蓬勃发展,以及两国在网络空间日益频繁的互动,美国对于中国不断提升的网络空间驾驭能力愈发重视,西方舆论有关中国网络威胁的论调一度甚嚣尘上。可以说,网络空间已成为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不可回避的重要领域。美国对华网络空间战略主要散见于美制定的相关战略措施,以及具体的对华战略互动之中。本文以建构主义的结构观塑造出美在网络空间中以中国网络威胁为主要特征的观念结构,及在这一观念结构下对华采取的“防范”、“进攻”、“规约”等战略选择,以期达到对华“控制”的战略目标——确保中国不断增长的网络实力难以对美霸权构成挑战。在这一分析框架下,进而对相关战略理念及实践进行具体分析。其中,第一章主要是确立了建构主义的结构观为本文的分析框架,并对美在网络空间的对华共有观念及中美网络空间关系建构进行解析。第二至四章主要对美国做出的以“防范”、“进攻”、“规约”为特征的战略选择进行具体解构,即美基于网络空间的实力对华进行多方防范,在网络空间积极进攻以达到对华技术攻击和意识形态渗透,借助网络话语权对华进行规约等,以更加清晰地分析出相关战略本质。第五章则是围绕战略的性质、特征、地位、演变、关系结构等整体因素进行分析。第六章基于合作的视角,对两国加强网络空间战略互信及合作途径等进行了探讨,以对网络战略研究过分注重安全与对抗的不足做一个补充。最后在结语部分基于中国的视角提出战略反思。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可以较为充分地了解美国在网络空间对华战略建构及实施的意图及本质,进而为我国在贯彻习总书记提出的“网络强国”重要目标之下,如何以美为鉴增强网络实力,如何趋利避害地构建出更加合乎中方利益的中美网络空间战略新关系提供参考。
黄迪[6](2014)在《陕西XY市电子政务网站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类社会的信息化时代已然到来,电子政务作为一种新型的施政方式正以空前的影响力和渗透力给世界各国政府的行政管理带来一场深刻的变革。建设电子政务网站,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已经发展为一种世界性潮流,成为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应用到政府管理的必然趋势。我国政府从本世纪开始,也在不断地尝试发展电子政务,努力利用电子政务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扩大信息公开制度,增强政民合作,强化公民参政意识,实现无纸化办公,促进可持续发展,为21世纪的“智慧城市”建设带来巨大的推动力。然而,要想全面提升电子政务建设水平,必须深刻把握新公共管理论的本质要求和网络化社会背景下政府管理模式的变化规律与特点,必须坚持以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变化、满足公众对政府服务的最新需求,必须坚持以促进政府管理模式创新、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水平为根本目标和重点。本文从电子政务网站的基本概念、国内外电子政务网站的发展现状以及陕西XY市电子政务网站建设的历史进程和背景入手,在进行大量的文献阅读和充分地实地调研基础上,首先肯定了 XY市电子政务网站建设过程中所取得的历史成绩,同时也指出了其当前电子政务网站结构及运行过程中所存在的突出问题。然后综合电子政务网站建设理论,借鉴英、美、德、日、新、加等国先进地电子政务网站建设经验,通过文献检索、问卷调查、访谈、定性分析等方法,运用政务流程重组设计了XY市电子政务网站建设的具体改进方案,进一步提出了改善的建议与对策,且在第六章设计了 XY市电子政务流程重组后电子政务网站结构及政务运行的评估方案,以作进一步地反馈和调节系统,为XY市电子政务网站的长远建设提供保障。文章最后还对我国地方政府电子政务网站建设情况进行了简短的总结与展望。
崔莹[7](2014)在《微博舆论导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微博——这种互联网和手机应用最好交集的新媒体,以数字化和互动性为根本特征,微博内容的文本精简、主题突出、聚焦性好,是网民用户直接表达情感和意见的新媒介。当今世界已经处于网络时代,网络使微博在几年的发展时间里,成为人们生活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微博将世界网民普及化,使受众网民可以更加主动的获取和选择信息,拥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和表达权,同时期待发出自己的声音并受到关注和评论。微博的影响力因此得到了提升,更多的被人们所关注。我国互联网的发展结合了经济化、政治化、社会化和人文化等多种领域,具有相当的复杂性,这使微博的作用不再仅仅表现在社交的层面,而往往涉及现实社会中的热点问题,比如官员腐败、社会伦理,社会公平与正义等等。作为公民意识进入社会舆论的重要管道,它与传统媒体相比起到了重要的流通、传输作用,从而避免了许多真正有意义的细节被筛选掉。传统模式下,非官方的舆论主要是口耳相传,区域性特征明显,大规模的传播需要时间,也需要更多的社会心理准备。而在网络社会中,传播的速度更快,更能找到有类似社会心理的人群,更容易形成规模性群体舆论。相对来说,网络时代,有一定轰动性的舆论事件大为增加。经过大众传媒的不断宣传,被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早已构成了公众社会价值观念和情绪的一部分,加之其本身就具有的公共性,冲突性和现实性等特点,因此很容易引起公众的反感。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作为发挥舆论功能的一个重要应用,微博在表达网络民意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至少到目前而言,微博舆论从网络上一系列的公共事件衍变发展而来,已成为舆论的肇始与扩散之地,引起上至各国政要、下至普通网民的关注,对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微博舆论的主体——网民,因其在网络传播中的匿名性,他们摆脱了现实社会中的种种羁绊,往往会以更大的热情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因此在网络事件的传播过程中,作为推动网络舆论发展中坚力量的网民容易表现出非理性的-面,他们极易受到个人情绪、从众心理等主观因素的感染,变成“网络暴民”。同时,网络的发展也伴有制度不完善、管理不到位、不可预见性等特点。因此,微博的发展也存在着信息发布随意向强、真实性没有保障、草根本色难抑娱乐化倾向、商业炒作色彩过重、法律制度监管失范等弊端。但是无可置否,网络彻底改变了当代中国的舆论环境。因此,微博舆论研究,是时代赋予理论研究者的极大挑战和机遇。虽然微博只是一种工具,是中性的,但是“围观”是件好事,它标志着我国公民意识的觉醒。面对网络舆论这种非理性与理性并存的现象,有必要对微博舆论进行分类,并从政治学的角度进行考察。作为舆情研究的热点之一,微博舆论的研究意义在于:当前的互联网已经成为舆情汇集的集中平台。网络的出现为决策者提供了另一个了解民意的通道。它能够快速地反映社会动态与公众心声,比较真实地反映民众心理,相对真实地展现民众对于现实社会的看法与态度。对民意的充分了解,可以帮助政府更加科学、高效地制定决策,同时有助于传统媒体与政府部门引导网络舆论向积极的方向发展。本文研究了微博对网络舆论的生成、传播过程、影响因素及导向作用上的几个关键性问题。以网络全球化为时代大背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舆论学原理、生命周期理论,客观分析了微博这种新媒体,论述了舆论引导的影响因素及其形成过程,梳理了网络微博发展的历史脉络,归纳了微博舆论具备的政治功能,并针对微博在重大事件中发布新闻,引导舆论的过程中出现的若干实际问题提出探索性的解决方案。
薛金勇[8](2013)在《社会转型背景下的县级新闻网建设研究 ——以怀远新闻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随着改革的继续推进,社会的阶层、机构、环境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社会转型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处在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面对社会转型的大环境,作为网络新闻信息传播的重要平台,新闻网也面临着加强自身建设,适应社会转型发展的境况。尤其是处在最基层的县级新闻网,面临着定位、理念、管理、能力等方面的困境,如何在社会转型背景下进一步发挥基层网络新闻媒介的作用,需要加强自身建设,寻找策略支持,这成为所有县级新闻网共同要摸索解决的问题。怀远县地处淮河流域,是安徽省重要的县域之一。与其他县域一样,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城镇化的有效推进,乡镇、农村的信息化的建设、网民的增多,新闻网的建设提上日程。2008年6月1日,作为怀远地区唯一的以新闻立网的网络媒介,怀远新闻网正式开通。2012年笔者有幸在怀远新闻网实习工作近半年,发现怀远新闻网与其他县级新闻网一样,在社会转型重要时期,存在得不到社会重视、发挥不了应有的网络新闻媒介作用、各方面自身建设急需加强的现实。本文就是以怀远新闻网为个案,重点分析县级新闻网站当前的生存状况,梳理在社会转型背景下县级新闻网面临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强的措施策略。文章首先介绍的县级新闻网的生存环境,重点解析了它的媒介特性、历史缘由、“政治因子”、制约与发展、有关政策五个方面,并分析了它在定位、理念、管理、能力方面存在的普遍问题,最终提出在社会转型下需要加强县级新闻网建设的观点。文章接着以怀远新闻网为案例,分别从受众认知调查、SWOT剖析、外围“对手”的对比三个方面对怀远新闻网进行系统、全面、深入的分析,找出其在社会转型背景下的生存状况和遇到的发展难题。文章最后从县级新闻网的“基层”、“新闻”、“网络”三大媒介特征入手,提出了在社会转型期怀远新闻网加强建设的三大策略,即围绕基层致力于服务型地方媒介建设,围绕新闻致力于品牌化专业媒介建设,围绕网络致力于大众化创新媒介建设,而这些策略也适应更多县级新闻网未来的建设和发展。
刘丽[9](2013)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德国对华公共外交——以德国驻华大使馆新浪微博为例》文中提出公共外交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凭借其开放性、即时性、互动性和海量传播性成为各国对华公共外交的热门平台。本文对德国驻华大使馆在新浪网站开通的微博进行检视,采用数据统计和文本分析的方法,考察微博的内容、形式和效果,探究新媒体环境下德国如何通过微博外交提升软实力。
史志高[10](2012)在《上海互联网发展阶段研究(1994-2011)》文中研究说明1994年4月,中国全功能接入世界互联网。1995年1月上海即面向社会和普通家庭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与北京同时成为中国首批开展互联网和社会信息化建设的两个城市之一。研究上海互联网的发展过程对于研究互联网使用在中国社会的影响有着重要的代表意义。依据互联网技术升级、社会应用丰富、信息产业周期与政府管理政策,依据这样一个多指标的阶段划分标准,将上海互联网发展至2011年近20年的过程划分为3大阶段,从而得出互联网在与本地社会互动的过程中,作为通讯技术、信息交流与社会交往工具、社会生活平台的发展阶段。在互联网发展初期阶段,其作为通讯技术集中在高校与科研院所使用。1987年中国建成电子邮件节点,使得信息在全球范围内的便捷传播得到实现,在此过程中北京建成全国第一个局域网。自中国全功能与世界互联,上海成为信息技术研发、信息产业试点与安全实现领域重要城市,随着全国第一个独立网站向社会开放即中文网站丰富,上海互联网开始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在第二阶段上海家庭实现宽带接入,政府向社区女性推广并培训,互联网快速实现与社会的融合。互联网用户的增加为技术向服务功能的转变奠定根本基础,直接推动中间层面信息服务企业发展,从而支撑起丰富的互联网应用,实现互联网向社会生活扩散与渗透的可能。随着互联网承载着信息交流功能,更多的社会关系与商业机会迁移至这一新平台,从而web2.0阶段全面来临,信息类服务日常化。在当前阶段,世博会的成功呈现出互联网与日常服务对接的完全可能,全新的社会生活平台正在向公众开放。“无线城市”战略将呈现数字社会的变革,当手机等多种互联网接入终端在空间环境中实时更新信息,移动生活的景观将会全新展演,微博及其引领的社会舆论风潮将会促进公共政策制订,日常生活与社会发展及文化产业呈现深度转型。研究由绪论、正文与附录三部分组成。绪论讨论研究缘起与具体设计;正文第一章至第四章呈现、分析与研究上海互联网作为通讯技术、信息交流工具、社会交往工具、社会生活平台的发展阶段;附录则尝试用《新民晚报》近20年互联网相关新闻报道来验证此项研究,证明上海互联网发展阶段的划分与其经历的转型,以实证的方式来补充与丰富主体部分的理论研究。
二、中文网站评估认证网开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文网站评估认证网开通(论文提纲范文)
(1)论公民网络参与立法的制度化 ——基于对法律草案征求意见系统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价值 |
二、文献综述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五、论文结构 |
六、论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一章 公民网络参与立法的时代意义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网络参与 |
二、网络参与立法 |
三、网络参与立法的制度化 |
第二节 复杂社会的立法合理性要求 |
一、复杂社会对精英立法模式的挑战 |
二、传统参与模式无力化解认知困境 |
三、通过公民网络参与提升立法合理性 |
第三节 网络社会的立法合法性要求 |
一、网络技术为公民提供立法参与新途径 |
二、保障公民网络参与作为立法新原则 |
三、依靠网络公共领域开展立法合法(宪)性审查 |
第四节 风险社会的立法正当性要求 |
一、风险社会立法风险的扩大 |
二、风险社会的改革与法治关系难题 |
三、经由网络民主转移立法风险 |
第二章 公民网络参与立法的实际图景 |
第一节 公民网络参与立法的整体观察 |
一、公民网络参与立法的发展历程 |
二、法律草案网络征求意见的程序 |
第二节 公民网络参与立法的实证分析—以《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为例 |
一、草案意见征求过程 |
二、意见征求工作总体情况 |
第三节 公民网络参与立法的实践效果 |
一、参与度低 |
二、参与领域失衡 |
三、参与主体边缘化 |
四、参与质量不高 |
第三章 影响公民网络参与立法的基本原因 |
第一节 制度规范层面 |
一、刚性制度规范缺失 |
二、立法信息公开制度缺陷 |
三、公民参与实效欠缺 |
第二节 法案意见征求平台层面 |
一、平台技术设置的操作风险 |
二、平台交互性理念缺失 |
第三节 公民参与能力层面 |
一、法律知识限制 |
二、表达理性限制 |
第四章 完善公民网络参与立法制度 |
第一节 构建网络参与立法的核心制度 |
一、公民网络参与立法的法律化 |
二、构建线上线下的互动对流立法参与制度 |
三、建立双向沟通反馈制度 |
四、完善立法信息公开制度 |
第二节 规范平台设置凝聚公共理性 |
一、提升平台设置的易用性 |
二、增设公民意见表达的方式 |
三、确立公共性治理原则 |
第三节 促进公民意见的常态化表达 |
一、加强社会组织的参与权 |
二、增强公民意见表达的效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后记 |
(2)科研类微信公众号学术信息交流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信息时代学术信息交流的变化与发展 |
1.1.2 微信公众平台的兴起与发展 |
1.1.3 用户阅读习惯的改变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社交媒体中学术信息交流研究 |
1.3.2 社交媒体中信息交流模式与机制研究 |
1.3.3 学术信息交流的模式研究 |
1.3.4 小结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模式与机制 |
2.1.2 学术信息交流与知识交流 |
2.2 理论基础 |
2.2.1 科学交流理论 |
2.2.2 信息生命周期理论 |
2.2.3 拉斯韦尔的5W模型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科研类微信公众号学术信息交流要素分析 |
3.1 数据来源 |
3.2 交流主体分析 |
3.2.1 主体数据获取 |
3.2.2 科研类微信服务号主体分析 |
3.2.3 科研类微信订阅号主体分析 |
3.2.4 科研类微信公众号主体小结 |
3.3 交流客体分析 |
3.4 交流内容分析 |
3.4.1 科研类微信服务号学术交流内容分析 |
3.4.2 科研类微信订阅号学术交流内容分析 |
3.4.3 科研类微信公众号学术交流内容小结 |
3.5 交流渠道分析 |
3.6 交流效果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科研类微信公众号学术信息交流运行机制 |
4.1 关注机制 |
4.2 订阅推送机制 |
4.3 搜索机制 |
4.4 分享机制 |
4.5 反馈机制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科研类微信公众号学术信息交流过程模型 |
5.1 科研类微信公众号学术信息交流过程 |
5.1.1 学术信息的产生 |
5.1.2 学术信息的传播 |
5.1.3 学术信息的利用 |
5.1.4 学术信息的反馈 |
5.2 科研类微信公众号学术信息交流模型构建 |
5.2.1 科研类微信公众号学术信息交流行为模型构建 |
5.2.2 科研类微信公众号学术信息交流生命周期模型构建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科研类微信公众号学术信息交流内容分类表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基于文化批判视角的网络女性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媒介女性形象”研究的局限 |
二、网络文化价值观的现实困境 |
第二节 研究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 |
二、国内研究 |
第三节 研究视角、框架与创新点 |
一、研究视角 |
二、研究框架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网络应用的演变与女性形象的出场 |
第一节 女性形象出场的网络发展基础 |
一、Web服务:奠定网络应用的基石 |
二、商业化发展:推广网络应用的驱动力 |
三、网络文化热点:透视女性形象的重要窗口 |
第二节 网络女性形象的出场脉络 |
一、女性形象酝酿待出 |
二、女性形象经由网络文学出场 |
三、女性形象经由网络社区出场 |
四、女性形象藉多元应用出场 |
第二章 网络女性形象的类型与特征 |
第一节 作为“审美”客体的女性形象 |
一、“仙女”形象:激发官能美的快感 |
二、“裸女”形象:凸现视觉冲击的愉悦 |
第二节 作为消费客体的女性形象 |
一、“自傲者”形象:以巧言偏辞为卖点 |
二、“自恋者”形象:以容貌身姿为卖点 |
三、“多情者”形象:以情绪情感为卖点 |
第三节 作为戏谑客体的女性形象 |
一、“小丑”形象:网络恶搞的滑稽与颠覆 |
二、“弱者”形象:人肉搜索的集权与异化 |
三、“自由人”形象:网络发帖的张扬与快意 |
第三章 文化批判视角下网络女性形象的意义解读 |
第一节 现世的欢愉体验与名利收益 |
一、追求即刻的欢愉 |
二、兑现现世的名利 |
三、超越性精神的沦落 |
四、精神收益的货币化 |
第二节 张扬的“差异哲学”与小我情感 |
一、推崇个性化标记 |
二、标准化伪个人策略的宰制 |
三、释放小我情感 |
四、非理性的病态自恋 |
第三节 感官的狂欢与理性的脱冕 |
一、熙攘围观放纵感官享受 |
二、彰显日常生活的消遣属性 |
三、消解神圣的精神启蒙 |
四、引发非理性的破毁 |
五、消弭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界限 |
第四节 倡导物欲消费与时尚消费 |
一、倡导宣泄物欲的物质消费 |
二、“消费性偶像”取代“生产性偶像” |
三、倡导炫耀奢华的时尚消费 |
四、消费异化 |
第五节 消费女性的身体景观 |
一、消费的“命令”为女性身体赋值 |
二、女性身体的“美丽意涵” |
三、女性身体的“色情意涵” |
四、引发“身体化”的危机 |
第四章 形象建构与价值观书写的文化语境反思 |
第一节 互联网承袭“欢场”遗风 |
一、“欢场”释义及社会功能 |
二、“欢场文化”的遗风余俗 |
三、欢场文化习惯的延续 |
第二节 消费女性成时代风尚 |
一、后现代主义文化潮流 |
二、消费社会境遇 |
三、美女经济与丑女风潮 |
第三节 网络文化欠缺合理的价值理性 |
一、网络空间价值理性式微 |
二、网络文化规范不健全 |
三、网络文化欠缺“以文化人”的担当 |
四、互联网新技术特征与泛商业化发展 |
第五章 重构网络女性形象的行动策略 |
第一节 完善网络文化治理体系 |
一、互联网实践催生监管变革 |
二、建构网络文化的多元治理 |
第二节 健全网络文化监管规范 |
一、完善网络文化法制 |
二、建立多元网络文化监督 |
第三节 强化网络文化建设 |
一、形成共同的核心价值观 |
二、发挥精英文化的引领作用 |
三、推广性别平等教育 |
四、抢占性别话语的主动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4)“中国普法”微博的法制宣传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节 选题依据 |
一、理论依据 |
二、现实依据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一、政务微博的研究现状 |
二、政府法制宣传教育的研究现状 |
三、政府运用新媒体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目标、方法和难点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难点 |
第一章 “中国普法”微博出现的背景 |
第一节“中国普法”微博出现的社会背景 |
一、我国政府职能定位发生转变 |
二、政府信息公开的方式发生转变 |
三、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沉到底、面对面的体现 |
第二节“中国普法”微博出现的媒介背景 |
一、传统媒体法制宣传教育的影响力、辐射力降低 |
二、新媒体为法制宣传教育带来机遇 |
三、适应网络普法对象媒介习惯的需求 |
第三节“中国普法”微博的发展脉络 |
一、“中国普法”微博的起步和萌芽阶段 |
二、“中国普法”微博的初始发展阶段 |
三、“中国普法”微博的稳定发展阶段 |
第二章 “中国普法”微博的法制宣传教育特点 |
第一节“中国普法”微博的主体特点 |
一、政治属性鲜明 |
二、传播意图明显 |
三、把关意识强烈 |
第二节“中国普法”微博的内容特点 |
一、内容来源多样,具有权威性 |
二、内容法律性强 |
三、内容表现形式可视化 |
第三节“中国普法”微博的语言特点 |
一、语言形式简短凝练 |
二、语言风格严肃为主 |
第四节“中国普法”微博的传播特点 |
一、微博粉丝活跃度不高 |
二、传受双方互动滞后 |
第三章 “中国普法”与“人民日报”、“周泽律师”的比较研究 |
第一节 微博内容深度的比较分析 |
一、微博的信息生成能力的比较分析 |
二、微博对热点事件敏感度的比较分析 |
第二节 微博语言的比较分析 |
一、微博语言风格的比较分析 |
二、微博语言亲和力的比较分析 |
第三节 微博与网民互动强度的比较分析 |
一、微博粉丝活跃度的比较分析 |
二、微博传受双方互动频率的比较分析 |
第四章 “中国普法”微博的发展路径建议 |
第一节 深化内容,提升内容认可度 |
一、增强微博自身的议程设置能力 |
二、提供更多综合独家性和权威性的法律信息 |
第二节 增强宣传教育语言亲和力,融合网络语言新特征 |
一、提升宣传教育语言的亲和力 |
二、融合网络语言的新特征 |
第三节 转变传统的宣传观念为新型的传播理念,加强互动 |
一、转变传统的宣传观念为新型的传播理念 |
二、加强传受双方的互动频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5)美国对华网络空间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绪论 |
一、 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
二、 研究现状综述 |
三、 研究主线、方法和篇章结构 |
四、 创新、难点及下一步计划 |
第一章 分析框架的确立及中美网络空间关系构建探讨 |
第一节 理论梳理及分析框架的提出 |
一、 建构主义理论概述 |
二、 建构主义在解释网络空间战略中的作用 |
第二节 美国共有观念形成的背景分析 |
一、 美国传统对外政治文化观念 |
二、 美国将中国视为潜在挑战者 |
三、 网络空间领域的美国霸权观念 |
四、 中美互联网治理观念差异 |
第三节 中美网络空间关系构建 |
一、 中美网络空间认知对比 |
二、 中美网络空间战略利益及诉求对比 |
第四节 相关概念辨析及分析框架的确立 |
一、 战略与观念的关系辨析 |
二、 美国对华网络空间战略的整体定义及解析 |
三、 美国对华网络空间战略的内在层次关系及决策分析 |
四、 研究框架的确立 |
第二章 美国对华网络空间“防范”战略 |
第一节 美国对华实施的互联网防范战略 |
第二节 从经贸角度分析美国在网络空间的对华防范战略 |
一、 美国对华“防范”的战略基础和动因 |
二、 美国掌控中国互联网“核心”的情况分析 |
第三节 美利用经济等手段防范中国互联网经济发展的案例分析 |
一、 美国限制中国互联网企业在美发展 |
二、 美国限制中国互联网经济发展的根源分析 |
三、 美国在国际上打压中国互联网企业发展的情况 |
第三章 美国对华网络空间“进攻”战略 |
第一节 美国对华实施的网络意识形态渗透 |
一、 互联网在美国实现对华意识形态渗透方面的作用 |
二、 美国对华实施网络意识形态渗透的机制分析 |
三、 美国利用反华势力对华实施网络意识形态渗透的情况分析 |
第二节 美国网站对华实施意识形态渗透的案例分析 |
一、 “美国之音”对华互联网渗透情况分析 |
二、 “自由亚洲电台”对华互联网渗透情况分析 |
第三节 美国对华“网络外交”解析 |
一、 美国政界对华“网络外交”情况分析 |
二、 美国传媒、学术界对华“网络外交”情况分析 |
三、 美国利用网络新技术对华开展“网络外交”的案例分析 |
第四节 美国对华实施网络技术攻击及监控的情况 |
一、 美国对华实施互联网破坏活动的情况及根源 |
二、 美国对华从事网络窃密及监控的情况分析 |
第四章 美国对华网络空间“规约”战略 |
第一节 美国对华网络话语权解析 |
一、 网络话语权的理论分析 |
二、 美国网络话语权的内在逻辑及对华实施情况 |
第二节 美炒作“中国黑客”话题分析 |
一、 美国国内炒作“中国黑客”话题的情况概述 |
二、 近年来美国展开相关炒作的典型案例 |
三、 美国渲染“中国黑客”话题的动机及根源 |
第三节 美国“互联网自由”话语解析 |
一、 美国“互联网自由”的实质内涵 |
二、 美国依托“互联网自由”对华“规约”情况 |
三、 美国在国际社会组建对华“互联网自由”包围圈 |
四、 希拉里“互联网自由”演讲话语解析 |
第五章 美国对华网络空间战略整体评析 |
第一节 战略基础及内在逻辑 |
一、 基于强大网络实力的对华“防范” |
二、 基于信息渗透的对华意识形态及技术“进攻” |
三、 利用巧实力积极对华进行“规约” |
第二节 战略目标及性质特征 |
一、 美国对华网络空间战略目标分析 |
二、 美国对华网络空间战略主要特征 |
第三节 战略地位与演变情况 |
一、 克林顿时期的美国对华网络空间战略 |
二、 小布什时期的美国对华网络空间战略 |
三、 奥巴马时期的美国对华网络空间战略 |
第四节 战略评估及作用影响 |
一、 在实现政治目标及相关影响方面 |
二、 在经济、商业收益及影响方面 |
三、 在军事和安全方面 |
四、 战略风险与成本评估 |
第六章 中美网络空间合作问题探讨 |
第一节 中美网络空间冲突根源分析 |
一、 中美网络空间冲突实则是两国结构性矛盾的映射 |
二、 中美在网络空间“冲突”的主要表现 |
第二节 中美网络空间合作现状及评价 |
一、 中美网络空间现有合作机制 |
二、 对于两国网络空间合作现状的评价 |
第三节 中美网络空间战略互信问题 |
第四节 中美加强网络空间合作路径探讨 |
一、 战略层面的合作设想 |
二、 操作层面的合作设计 |
三、 中美网络空间合作路径探讨 |
结语:基于中国视角的战略反思 |
一、 美国强化网络空间战略构建的主要途径 |
二、 针对美国网络空间战略构建的反思及启示 |
三、 中国“网络强国”之路探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6)陕西XY市电子政务网站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电子政务相关理论概述 |
2.1 电子政务的基本概念 |
2.2 电子政务的主要模式 |
2.3 电子政务社会服务理论 |
2.3.1 服务理念社会化 |
2.3.2 发展过程成熟化 |
2.3.3 服务模式电子化 |
2.4 电子政务流程再造理论 |
2.4.1 政务流程再造理论的提出 |
2.4.2 政务流程再造的必要性 |
2.4.3 政务流程再造的意义 |
第三章 陕西XY市电子政务网站建设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陕西XY市电子政务网站建设的历史进程 |
3.2 陕西XY市电子政务网站建设取得的成绩 |
3.2.1 党务政务信息公开并不断扩大范围 |
3.2.2 网上办事服务功能进一步拓展 |
3.2.3 网络政民互动内容不断丰富 |
3.2.4 政务网站保障机制全面加强 |
3.3 陕西XY市电子政务网站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
3.3.2 电子政务网站建设的技术界面不完善 |
3.3.3 电子政务网站的应用环境与功能有待改善 |
3.3.4 电子政务网站建设缺乏支持与规划 |
第四章 国外电子政务网站建设经验借鉴 |
4.1 阶段规划为电子政务建设提供明确目标——日本 |
4.2 网络建设为电子政务建设提供坚实基础——加拿大 |
4.3 统一计划和突出个体为电子政务建设提供优秀榜样——德国 |
4.4 可持续发展规划为电子政务建设提供持久动力——新加坡 |
4.5 以公众为中心为电子政务建设提供群众支持——英国 |
4.6 政策和法律为电子政务建设提供给良好环境——美国 |
第五章 陕西XY市电子政务网站建设方案 |
5.1 陕西XY市电子政务网站建设目标 |
5.2 陕西XY市电子政务网站建设原则 |
5.2.1 技术层面 |
5.2.2 内容层面 |
5.3 陕西XY市电子政务网站建设方法 |
5.3.1 政务流程重组的要求 |
5.3.2 政务流程重组的内容和目的 |
5.3.3 政务流程重组的途径和方法 |
5.4 陕西XY市电子政务网站建设具体对策与建议 |
5.4.1 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政府管理模式 |
5.4.2 系统梳理职能任务,加强信息资源建设 |
5.4.3 加强信息资源整合,提供人性化、实用化服务 |
5.4.4 建立网站运行管理基础保障机制,奠定网站保障工作基础 |
5.4.5 加强网站人才队伍建设,大力组织培训交流 |
5.4.6 加强站群建设,提高互联网技术应用水平 |
5.4.7 打造智慧城市成果展示窗口、助推城市发展 |
5.4.8 要借鉴发达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经验教训 |
第六章 陕西XY市电子政务网站建设效果评估方案 |
6.1 陕西XY市电子政务网站建设效果评估方案的原则 |
6.1.1 评估体系的建立原则 |
6.1.2 评估体系的评估原则 |
6.2 陕西XY市电子政务网站建设效果评估方案的内容和方法 |
6.2.1 电子政务网站建设效果评估方案的评估内容 |
6.2.2 电子政务网站建设效果评估方案的评估方法 |
6.3 陕西XY电子政务网站建设效果评估体系的建立 |
6.3.1 政务流程重组效果评估体系 |
6.3.2 政务网站界面效果评估体系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微博舆论导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 网络传播渠道的拓宽和舆论环境的改变 |
(二) 传统表达渠道不畅通和网络微博的普及 |
(三) 微博的实时广播扩充了舆论的传播内容 |
(四) 网络的交互性实现了信息的非线性传播 |
二、选题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指导意义 |
三、研究思路与结构框架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框架 |
(三) 研究方法 |
四、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国内外微博发展及研究现状 |
一、微博发展概况 |
(一) 国内外微博产生历史 |
(二) 我国微博的发展现状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综述 |
(二) 国内研究进展 |
第二章 微博舆论理论分析框架 |
一、微博舆论的内涵分析 |
(一) 微博舆论的概念 |
(二) 微博舆论形成的前提 |
(三) 网民的主体性 |
二、微博传播的嵌套性 |
(一) 公共性 |
(二) 冲突性 |
(三) 瞬间性 |
三、网络舆论的开放性 |
(一) 网民占据主导地位 |
(二) 短时间“引爆” |
(三) 专业炒作介入 |
四、微博舆论的三重属性 |
(一) 宏观的政治机会性 |
(二) 中观的政治特性 |
(三) 微观的个体特殊性 |
第三章 微博舆论的政治功能分析 |
一、微博舆论的政治伦理化 |
(一) 微博技术与政治伦理 |
(二) 微博内容与政治伦理 |
(三) 微博传播与政治伦理 |
二、微博舆论的政治生态化 |
(一) 微博舆论与政治民主 |
(二) 微博影响了政治决策 |
(三) 微博使政治主体平等化 |
(四) 微博使政治输入和政治输出保持平衡 |
三、微博舆论的负向功能 |
(一) 易受不良信息干扰 |
(二) 削弱政治思维能力 |
(三) 主流文化功能弱化 |
(四) 容易促成网络谣言 |
第四章 微博舆论传播的过程分析 |
一、生命周期理论下的微博舆论传播 |
(一) 生命周期理论 |
(二) 危机周期理论 |
二、微博舆论的“发酵期” |
(一) 议题性质 |
(二) 发布平台 |
(三) 解码机制 |
三、微博舆论的“爆发期” |
(一) 网络舆论的集聚效应 |
(二) 多种传播方式的聚合互动 |
(三) 多元传播主体的刺激一反馈机制 |
四、微博舆论的“消退期” |
(一) 舆论风暴消解的条件 |
(二) 舆论风暴消解期的特点 |
第五章 微博舆论传播的影响变量及模型建构 |
一、网民的内部协同 |
(一) 协同优势 |
(二) 协同效果影响因素 |
二、网络媒体 |
(一) 公共领域作用 |
(二) 信息整合作用 |
三、网络意见领袖 |
(一) 构成与特征 |
(二) 网络意见领袖三要素 |
(三) 行为动机 |
(四) 影响因素 |
(五) 行动模式 |
四、网络推手:一个辅助变量 |
(一) 网络推手的定义、指标及其发展史 |
(二) 网络推手的策划流程与效果 |
(三) 网络推手、网络黑手、网络水军与伪民意 |
五、微博舆论建模分析:案例分析 |
(一) 样本选择 |
(二) 微博舆论演化过程分析 |
(三) 微博舆论影响因素分析 |
(四) 模型的修正 |
六、微博舆论的模型解释:制度学说的视角 |
(一) 微博舆论的有效性 |
(二) 微博舆论的有限性 |
(三) 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补充关系 |
(四) 微博舆论作为制度安排的补充和调整 |
第六章 微博舆论引导的作用与存在问题 |
一、充分发挥微博舆论导向的积极作用 |
(一) 不断完善微博舆论自净化,发挥正功能 |
(二) 发挥微博舆论功能,促进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 |
(三) 充分利用微博舆论,促进公共领域的形成 |
(四) 增强微博舆论的国际性,强化中国与世界的对话 |
二、关注微博舆论引导过程中带来的新问题 |
(一) 极端民粹主义思想泛滥 |
(二) 网民群体极化现象及网络暴力 |
(三) 网络上低俗文化泛滥 |
(四) 相关法律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致谢 |
(8)社会转型背景下的县级新闻网建设研究 ——以怀远新闻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 相关课题的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
第一章 县级新闻网的生存与发展 |
第一节 县级新闻网的生存状态调查 |
一、 基层、网络、新闻——县级新闻网的媒介关键词 |
二、 “遗留物”、网媒潮、媒介工具——县级新闻网的历史缘由 |
三、 官方、半官方的宣传机器——县级新闻网的“政治因子” |
四、 有限传播,无限需求——县级新闻网的限制与发展 |
五、 文化建设,对农传播——县级新闻网的政策解读 |
第二节 县级新闻网发展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
一、 定位之困:走不出来的“喉舌”媒介 |
二、 专业之困:没有新闻性的新闻 |
三、 管理之困:缺乏“速度”的网媒 |
四、 能力之困:“天生”落后的软硬件 |
第三节 社会转型背景下的县级新闻网建设的提出 |
一、 社会转型的特征表现 |
二、 社会转型对县级新闻网的影响 |
三、 社会转型背景下的县级新闻网建设的提出 |
第二章 个案研究——怀远新闻网的基本状况 |
第一节 从“多姿多彩”的怀远说起 |
一、 资源丰富的怀远值得宣传 |
二、 崛起发展的怀远需要传播 |
第二节 怀远新闻网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一、 怀远新闻网的发展历程 |
二、 怀远新闻网的发展现状 |
第三节 受众眼中的怀远新闻网呈现 |
一、 怀远新闻网的受众认知调查问卷 |
二、 受众眼中的怀远新闻网 |
第三章 自我剖析——怀远新闻网的SWOT分析 |
第一节 SWOT理论分析法 |
一、 媒介战略管理:SWOT理论分析法 |
二、 怀远新闻网SWOT理论分析的提出 |
第二节 怀远新闻网的优势与劣势分析 |
一、 怀远新闻网的优势(StrengthS) |
二、 怀远新闻网的劣势(WeakneSSe) |
第三节 怀远新闻网的机遇与挑战分析 |
一、 怀远新闻网的机遇(OpportunitieS) |
二、 怀远新闻网的挑战(ThreatS) |
第四章 环境研究——怀远新闻网与媒介“对手们”的比较分析 |
第一节 怀远新闻网的“同城”媒介竞争 |
一、 庞大的怀远地方网站系统 |
二、 强势的怀远地方传统媒介 |
第二节 怀远新闻网的“同级”媒介比较 |
一、 宣传为主的初始建设阶段——以固镇新闻网为例 |
二、 服务为主的综合建设阶段——以宁国新闻网为例 |
第三节 怀远新闻网的“同业”媒介学习 |
一、 基层新闻网的“信息来源库” |
二、 商业化的新闻门户网站 |
第五章 怀远新闻网建设策略研究 |
第一节 围绕基层,致力于服务型的地方媒介建设 |
一、 建设成为服务基层发展的媒介平台 |
二、 建设成为传播基层信息的媒介窗口 |
三、 建设成为引导基层舆论的媒介工具 |
第二节 围绕新闻,致力于品牌化专业媒介建设 |
一、 以社会民生新闻为主导的内容建设 |
二、 以全面综合为标准的板块建设 |
三、 以线上广告投放为起点的媒介营销建设 |
四、 以网下多渠道活动为重点的品牌宣传建设 |
第三节 围绕网络,致力于大众化创新媒介建设 |
一、 旧媒介“过时”思维的改革式创新建设 |
二、 新媒介“使用”的融合式创新建设 |
结语 |
附录1:怀远新闻网“今日怀远”新闻统计 |
附录2:怀远新闻网受众媒介认知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新媒体环境下的德国对华公共外交——以德国驻华大使馆新浪微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核心概念:“软实力”、“公共外交”与“新媒体” |
二、德国对华公共外交的政策与实践 |
三、德国驻华大使馆微博分析 |
1. 微博基本信息及形式 |
2. 原创微博内容分类 |
3. 微博效果评估 |
四、德国驻华大使馆微博外交的特点 |
1. 精准定位, 各有侧重 |
2. 以人为本, 有的放矢 |
3. 整合资源, 虚实协同 |
五、结 语 |
(10)上海互联网发展阶段研究(1994-201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快速发展的中国互联网 |
二、互联网嵌入中国社会生活 |
(一) 国家战略 |
(二) 企业跟进 |
(三) 社会普及 |
第二节 文献述评 |
一、国内学者对中国互联网发展及使用的研究 |
(一) 研究总览 |
(二) 互联网扩散的阶段调查 |
(三) CNNIC年度发展报告 |
(四) 研究的启发 |
二、国际视野里的中国互联网研究 |
(一) 华人学者 |
(二) 西方学者 |
(三) 研究的启发 |
第三节 研究对象 |
一、关注互联网与社会生活的融合 |
(一) 研究材料 |
(二) 分析指标 |
二、关注互联网对社会舆论的变革 |
(一) 网络舆论的形成与壮大 |
(二) 舆论监督与社会发展及变革 |
三、廓清上海互联网发展阶段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框架理论的发展脉络 |
二、框架理论指引下的中国本土研究 |
(一) 依托国内媒体 |
(二) 依托东亚媒体 |
(三) 依托欧洲媒体 |
(四) 依托欧美多个媒体 |
三、框架理论对本研究的启发 |
四、本研究的方法与创新及后续研究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创新 |
(三) 后续的构想 |
第一章 第一阶段 发端:互联网作为信息传输技术 |
第一节 日常通讯技术与社会生活变革 |
一、书信与邮局 |
二、从电报、电话到手机 |
(一) 固定电话时代 |
(二) 手机时代 |
三、互联网时代 |
(一) 中国全功能接入互联网 |
(二) 互联网与中国社会融合 |
(三) 中国的互联网时代全面到来 |
第二节 互联网发展阶段划分方法 |
一、已有的划分方法 |
(一) 以时间为序 |
(二) 以技术发展和社会应用为依据 |
(三) 以产业发展为依据 |
二、本研究的划分方法 |
(一) 三大阶段:技术、工具、平台 |
(二) 六小阶段 |
第三节 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总体进程 |
一、全面布局,四大骨干网络互联 |
(一) 国内主要城市互联 |
(二) “上海热线”运行 |
二、产业整合,实施上网工程 |
(一) 全国门户网站建设 |
(二) 上海推进宽带入网 |
(三) 规划电子商务 |
三、社会普及,关注未成年人 |
(一) 文明上网 |
(二) 上海推广网络知识技能 |
四、再度繁荣,web2.0时代来临 |
(一) 网络娱乐上市热潮 |
(二) 净化网络绿色上网 |
五、弘扬文化,发展网络娱乐 |
(一) 发展网络文化产业 |
(二) 网络服务社会 |
六、移动互联,构筑生活平台 |
(一) 网络自由与监管 |
(二) 无线城市与三网融合 |
第四节 上海接入世界互联网 |
一、上海实现互联网接入的突破 |
(一) 单机时代 |
(二) 分组交换公用数据网投入运营 |
(三) 1995年京沪穗港互联网使用状况 |
二、“上海热线”网站开通 |
(一) 独立网站开通 |
(二) 文卫信息化先行 |
(三) 浦东列为上海信息港先行区 |
(四) 上海互联网接入达到0.33万户 |
三、信息服务业初步发展 |
(一) 网上交流 |
(二) 网上书店 |
(三) 网络公益推广活动 |
(四) 网吧管理提上议程 |
第五节 小结:社会信息化启动 |
一、全新的信息环境 |
二、全新的知识生产 |
三、全新的社会服务 |
四、全新的公共平台 |
第二章 第二阶段 融合Ⅰ:互联网作为信息交流工具 |
第一节 三大工程推进信息化 |
一、集中整顿网吧 |
(一) 管理办法出台 |
(二) 工商清查 |
二、推进三大上网工程 |
(一) 政府上网年 |
(二) 网络生存预演 |
三、上海宽带接入工程 |
(一) 建设“光城”战略 |
(二) 新闻网站资格审查 |
(三) 整顿无证网吧 |
四、网吧与公众信息服务普及 |
(一) 自由进入阶段 |
(二) 加强管理 |
(三) 上学与上网 |
五、世纪之交互联网产业大整合 |
(一) 高科技憧憬 |
(二) 泡沫破灭 |
(三) 原因:互联网发展水平偏低 |
第二节 实现信息交流 |
一、电邮魅力 |
二、现代信息服务 |
(一) 新的需求 |
(二) 新的技术 |
三、QQ与即时通讯 |
(一) 小软件 |
(二) 大产业 |
第三节 展示信息服务 |
一、信息服务格局 |
(一) 电子政务 |
(二) 电子商务 |
(三) 电子服务 |
二、文明上网工程 |
(一) 引导未成年人网络使用 |
(二) 出台青少年网络公约 |
(三) 第二轮网吧整治 |
三、2003年百万家庭上网 |
(一) 信息化十年总结 |
(二) 上海信息化水平领先 |
(三) 网络技能培训入户 |
第四节 搭建网络社区 |
一、BBS与网上家园 |
(一) 营造虚拟社区 |
(二) 注重交流秩序 |
二、舆论场 |
(一) 牵动社会舆论 |
(二) 有序释放舆论能量 |
三、社交场 |
(一) 信息与关系互动 |
(二) 线上与线下互动 |
第五节 小结:信息流动与社会转型 |
一、互动开启信息管涌 |
(一) 愉悦的信息消费 |
(二) 流畅的信息交换 |
二、信息流动催生服务产业 |
三、信息控制导向公共管理革新 |
(一) 切断网络与社会集体抗争 |
(二) 信息筛查与国际形象蒙羞 |
四、信息流动形成新的鸿沟 |
(一) 城乡差异 |
(二) 国别差异 |
第三章 第二阶段 融合Ⅱ:互联网作为社会交往工具 |
第一节 社会服务信息化初步实现 |
一、政府公共服务联网 |
(一) 网民互动 |
(二) 网站发布 |
(三) 网络公开 |
二、企业商品服务在线交易 |
(一) 社交类网站兴盛 |
(二) 网购大环境成熟 |
(三) 电子交易迅速增加 |
三、家庭环境信息化 |
(一) 网络扩散的新空间 |
(二) 生活化的网络接入终端 |
(三) 日益普及的家庭入网 |
第二节 网络社会交往激活 |
一、“非典”期间网络应用广泛 |
二、网络社会交往频繁 |
三、网络社会舆论生成 |
(一) 舆论热点不断 |
(二) 言论自由有度 |
第三节 信息服务产业综合治理 |
一、打击网络信息欺诈 |
(一) 清除线上购物“陷阱” |
(二) 取缔非法社交活动 |
(三) 保护游戏虚拟资产 |
二、加强网吧治安整治 |
(一) 消除治安隐患 |
(二) 推行实名登记 |
三、治理网络色情 |
(一) 强化内容审查 |
(二) 强化技术监管 |
(三) 社会与家庭联动 |
四、拯救网络沉迷 |
(一) 减少冲突 |
(二) 加强引导 |
第四节 手机访问互联网 |
一、手机联网 |
二、手机社交 |
三、手机分享 |
四、手机产业 |
第五节 小结:社会交往实现网络迁移 |
一、网络交往服务综观 |
(一) 电子邮件 |
(二) 即时通讯软件 |
(三) BBS论坛 |
(四) 博客与微博 |
二、网络社交活动开展 |
(一) 信息更新 |
(二) 话题讨论 |
(三) 博客圈 |
三、网络社会交往评价 |
(一) 模式创新 |
(二) 技术支撑 |
(三) 虚拟世界 |
第四章 第三阶段 变革:互联网作为社会生活平台 |
第一节 新的开始:无线互联网时代 |
一、世博会全球在线观览 |
(一) 网上知识竞赛 |
(二) 线上博览线下服务 |
(三) 升级城市通讯设施 |
(四) 社会生活的网络预演 |
二、上海实施“无线城市”战略 |
(一) 三年行动计划 |
(二) 建设无线城市 |
(三) 三网融合 |
(四) 信息服务产业新机遇 |
第二节 未来:互联网与手机的重新定位 |
一、互联的世界 |
二、自由或限制 |
三、信息的革命 |
四、社会生活的平台 |
第三节 回顾:互联网使用与中国社会的两个焦点话题 |
一、青少年与互联网使用 |
(一) 研究焦点 |
(二) 媒介的焦点 |
(三) 社会的焦点 |
二、网络公共参与和舆论转型 |
(一) 活跃的网络舆论 |
(二) 公共参与和舆情监测 |
(三) 网络话语与媒介格局 |
第四节 结论一 良好的商业氛围助推上海互联网快速发展 |
一、上海互联网发展速度仅低于北京 |
二、上海移动互联网业务全国领先 |
三、上海政府积极推动互联网使用 |
四、上海有良好的网络舆论引导能力 |
第五节 结论二 互联网主导的媒介格局引发上海舆论转型 |
一、全媒体时代 |
二、网络汇聚舆论 |
三、社交媒体的力量 |
四、网络话语生态 |
(一) 网络报道灵活 |
(二) 网络媒体影响力大 |
第六节 结论三 互联网引领的社会生活变革上海社会管理 |
一、迅猛发展的互联网 |
二、联接日常生活 |
三、公共参与渠道 |
四、政府监督渠道 |
五、舆论风险的社会 |
第六节 结语:上海互联网实现从技术、工具到平台的跨越 |
一、上海互联网的发展与跨越 |
(一) 互联网作为信息技术 |
(二) 互联网作为信息工具 |
(三) 互联网作为交往工具 |
(四) 互联网作为社会生活平台 |
二、互联网研究的多重视域 |
(一) 文本材料的研究框架 |
(二) 社会生活的研究框架 |
(三) 技术发展的研究框架 |
三、本研究的不足与后续研究的建议 |
(一) 本研究的不足 |
(二) 对后续研究的建议 |
附录 验证:新闻报道与上海互联网发展阶段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一、以本地新闻为样本 |
二、可能的局限与突破 |
三、聚焦互联网相关议题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一、确定关键词 |
二、标题检索及分析指标确立 |
(一) 标题检索 |
(二) 分析指标 |
(三) 研究构想 |
第三节 结论 |
一、发展阶段划分准确 |
(一) 快速发展期 |
(二) 相继的高峰 |
(三) 稿件波动 |
(四) 具体的发展阶段 |
二、各阶段议题分布指向不同的社会领域 |
(一) 初始阶段经济新闻主导 |
(二) 转向科教卫新闻 |
(三) 转向社会新闻 |
(四) 转向法制新闻 |
(五) 科教卫新闻与法制新闻并存 |
(六) 转向新闻均衡化 |
三、从技术、工具到成为社会生活平台 |
(一) 期盼网络经济 |
(二) 进入快速发展期 |
(三) 加速与社会融合 |
(四) 互联网使用需要引导 |
(五) 均衡化趋势 |
四、对于框架理论的发展 |
参考文献 |
一、基本史料(含档案资料、地方志、文献汇编、报纸杂志等) |
二、中文着作(含译着) |
三、中文论文 |
四、外文着作及论文 |
五、电子文献及互联网资料 |
六、深度访谈材料 |
论文相关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中文网站评估认证网开通(论文参考文献)
- [1]论公民网络参与立法的制度化 ——基于对法律草案征求意见系统的实证研究[D]. 李梦雪.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3)
- [2]科研类微信公众号学术信息交流机制研究[D]. 侯璐. 东北师范大学, 2018(12)
- [3]基于文化批判视角的网络女性形象研究[D]. 荀洁. 苏州大学, 2017(04)
- [4]“中国普法”微博的法制宣传教育研究[D]. 韦悟. 华东政法大学, 2016(12)
- [5]美国对华网络空间战略研究[D]. 陈侠. 外交学院, 2015(11)
- [6]陕西XY市电子政务网站建设研究[D]. 黄迪.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4(05)
- [7]微博舆论导向研究[D]. 崔莹. 辽宁师范大学, 2014(05)
- [8]社会转型背景下的县级新闻网建设研究 ——以怀远新闻网为例[D]. 薛金勇. 安徽大学, 2013(11)
- [9]新媒体环境下的德国对华公共外交——以德国驻华大使馆新浪微博为例[J]. 刘丽. 德国研究, 2013(01)
- [10]上海互联网发展阶段研究(1994-2011)[D]. 史志高. 华东师范大学,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