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GM加气混凝土空心轻质隔墙板的试制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徐怡婷[1](2020)在《装配式轻质ALC复合条板抗弯性能试验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国家对装配式结构的推广与新型节能墙板的高速发展,建筑工业化已经成为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转型的必然趋势,蒸压加气混凝土具有质轻高强、保温隔热隔声性能良好、可加工性强、环保利废等优点。目前市面上已有的隔墙条板面临着制作成本高、生产工艺复杂等一系列问题,且以钢筋混凝土为主,自重大、运输安装成本高。论文对新型装配式轻质蒸压加气混凝土(ALC)复合条板的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意义重大。基于此,本文旨在研究一种由蒸压加气混凝土块材及无纸面磷石膏板叠合拼装而成的装配式轻质ALC复合条板。该条板由夹芯材料和面板复合而成,通过砌筑的方式组成新型条板,并且各材料协同工作,使得新型复合条板集加气混凝土块材与磷石膏板优点于一身。本文对八组装配式轻质复合条板进行了四分点集中力加载的抗弯性能试验,研究了各复合条板试件破坏形态、破坏机理及抗弯性能,并对装配式轻质ALC复合条板进行了理论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蒸压加气混凝土块材和石膏粘结剂、ALC专用粘结剂进行基本力学性能试验,为装配式轻质条板的抗弯性能及抗弯承载力理论分析提供基础的数据理论支持。试验研究表明:蒸压加气混凝土块材抗压强度平均值为2.78MPa,劈拉强度平均值为0.61MPa,强度等级已达到A2.5。本文用于砌筑的石膏粘结剂和ALC专用粘结剂的各项材料力学性能指标均满足规范《蒸压加气混凝土墙体专用砂浆》JC/T 890-2017中,粘结强度性能指标大于等于0.40MPa的要求,且ALC专用粘结剂的粘结强度优于石膏粘结剂。(2)对八组装配式轻质复合条板进行进行四分点集中力加载的抗弯性能试验研究,得到各复合条板的破坏过程、破坏现象、相应的荷载特征值及位移特征值,分析不同参数设计轻质复合条板的荷载--挠度曲线、截面高度--应变曲线及跨度--挠度曲线等。试验研究表明:试件EXP-1、EXP-2的破坏形式为剪切破坏,试件S-1、S-2、Z-1、Z-2发生弯曲破坏;芯材厚度、粘结剂种类、芯材种类及配筋形式均对复合条板的抗弯性能存在影响。(3)基于Reissner夹层板理论推导出了轻质ALC复合条板的抗弯承载力计算表达式,并用该计算表达式得出的理论计算值与试验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运用Reissner夹层板理论推导并简化抗弯承载力计算表达式,得到的理论值与试验值结果误差很小可忽略不计,该计算表达式可用于装配式轻质ALC复合条板的受弯承载力计算,且计算步骤更为简便。(4)基于铁木辛柯理论推导出了简化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ALC复合条板的跨中挠度理论计算表达式,并与试验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简化的跨中挠度计算表达式得到的理论值与试验值相差较小,两者结果基本吻合,说明该挠度计算表达式可用于装配式轻质ALC复合条板的实际工程设计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倪辉[2](2015)在《轻质蒸压砂加气混凝土墙板在框架结构中受力性能的分析与研究》文中提出轻质蒸压砂加气混凝土板材具备多项优良的材料与工艺性能,制备与施工应用工业化程度高,近年来发展速度快,应用范围广,一般常见于建筑的内外墙体。目前,与之相关的应用技术规定和标准设计图集等日趋完善,多地区亦已建立完备的轻质蒸压砂加气混凝土板材生产线。为分析研究轻质蒸压砂加气混凝土墙板及其连接节点的受力性能,基于有限元分析原理,选取竖向布置轻质蒸压砂加气混凝土板墙体的某钢框架结构作为计算模型,运用结构分析软件ANSYS15.0进行计算,分析与探讨采用钩头螺栓、钢管锚、内置锚3种不同连接节点,结构横向、纵向偏移各产生5种不同位移角的30种情况下,轻质蒸压砂加气混凝土墙板的受力性能以及连接节点的受力性能。分析表明,结构整体横向或纵向偏移产生不同位移角,模拟钩头螺栓、钢管锚和内置锚3种不同连接节点,计算所得的各楼层墙板应力分布相似。结构横向、纵向偏移时,同一楼层内的横向墙板承受应力大于纵向墙板,外侧横向墙板承受应力大于内隔横向墙板,应力最值出现于结构外侧横向墙板底部,墙板的应力随着高度的增加逐步较小并趋于均匀分布。结构偏移刚度、框架与墙板的连接节点类型对墙板应力最值有明显的影响:节点的承载力设计值越高,结构偏移刚度越大,墙板中的应力最值越大。结构横向偏移刚度较小,在位移角不断增大的情况下,钩头螺栓、钢管锚和内置锚3种连接节点均保证了良好的承载性能,安全可靠。
章茂木[3](2007)在《新型墙材及保温材料在民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文中指出阐述"墙改"及"建筑节能"的重要意义,介绍新型墙材、保温材料主要产品的性能及适用范围,旨在强调性能存在差异、品目众多的新型建材在节能建筑工程中应用,应注重合理选择,有针对性地使用。
李子成[4](2006)在《利用工业废渣制备新型轻质墙体材料及其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墙材革新和建筑节能事业的不断深入,各种工业废渣开始得到利用。轻质高强、节能利废、环保型轻质墙体材料逐渐成为建材行业研究热点。石膏基泡沫混凝土墙体材料以其独特的品质(如具有优良的调湿功能)开始引起了人们重视。 本文综述了工业废渣在新型轻质墙体材料中的应用,并成功研制了大掺量石膏基泡沫混凝土试块。实验试块是以石膏为基本组分,外掺水泥、粉煤灰、电石渣等工业废渣;掺入自制的泡沫剂NJ和稳泡剂YS等外加剂。制备出应用于非承重墙的性能优良的轻质改性石膏基泡沫混凝土(L系列)试块和大掺量建筑石膏基泡沫混凝土(T系列)试块。L系列以四因素,四水平的正交试验方案设计配方。通过综合平衡分析得出改性石膏基泡沫混凝土最佳配方L10。该配方试块容重830kg/m3,28d抗压强度4.1MPa,吸水率41.1%,90d和180d抗压强度达8.1MPa和9.0MPa;15次冻融循环后强度损失:5.7%,质量损失:2.5%;经动水溶蚀和静水溶蚀测试,最大质量损失为1.5%,耐水性远远好于石膏泡沫混凝土试块;通过干缩和湿胀测试知,试块的干缩值为0.37mm/m,湿胀值为0.36mm/m。 T系列配方设计五因素,四水平的正交试验方案。通过综合平衡分析
翁端衡[5](2006)在《硅镁空心轻质隔墙板生产及各种缺陷解决方法》文中研究说明文章论述了利用氯氧镁胶凝材料生产轻质墙板的基本生产工艺、氯氧镁水化硬化的机理,分析了影响产品质量的各种因素以及产生缺陷的原因,提出了解决耐水性差、变形和返卤缺陷的方法,对指导实际生产有很重要的意义。
于春刚[6](2006)在《住宅产业化—钢结构住宅围护体系及发展策略研究》文中提出目前我国城乡住宅竣工建筑面积每年都超过10亿平方米,而且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住宅建设仍将处于增量型发展时期。但是,这些巨大建设成就是以高能耗、高污染为代价取得的。而推进住宅产业化,是实现住宅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高住宅质量和节约住宅能耗的重大举措。对我国经济及社会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钢结构住宅体系具有便于实现标准化、部品化,组织进行工业化生产;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符合环保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等特点。这些特点与住宅产业化的内涵及我国住宅产业化的核心模式一“节约型住宅”的要求相一致,是我国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的较理想的住宅建筑体系。 我国钢铁年产量已超亿吨,是世界上钢铁生产大国之一。建筑用钢材的品种、规格目益增多,为钢结构住宅体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在科研人员的努力下,钢结构住宅体系相关结构技术问题已经比较成熟。目前仍困扰其发展的主要困难有两点: 首先是缺乏与钢结构住宅结构体系相配套的围护体系。本文提出钢结构住宅围护体系的研发应该与我国正在进行的墙体材料革新与建筑节能事业相结合,使两者相辅相成。在我国墙体材料革新与建筑节能事业的指导下研究钢结构住宅结构体系特点,努力研发适合于钢结构住宅体系的新型住宅围护体系。同时也将促进我国墙体材料革新与建筑节能事业的发展。 其次,尽管钢结构住宅建设试点工程已在部分地区实施,并赢得了市场的好评。但是对于如何推进我国钢结构住宅体系的发展尚缺乏较系统的研究。本论文提出以住宅产业化的思想指导发展我国钢结构住宅,建立以政府为宏观政策指导者,以企业集团为实施主体,以住宅产业示范基地为载体的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发展策略。 本文通过对上述两点问题进行一定的研究,以期为我国住宅产业化钢结构住宅体系的发展做出一定贡献。
霍曼琳,单之琦[7](2004)在《GM加气混凝土空心轻质隔墙板的试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轻质内隔墙板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解决氯氧镁(镁质)水泥轻质墙板耐水性差、易吸潮返卤等弊病是该产品推广应用的关键。本研究通过耐水性能试验,了解和分析了镁质水泥制品的材性特点,根据其相结构及水化硬化反应特征,研究的重点是抑制游离氯盐的产生及数量。通过选择改性外加剂以及原料选择和工艺控制等措施达到提高制品耐水性的目的,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黄建设,宋红智[8](2003)在《新型墙体材料及节能材料在新技术示范工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
何宗金[9](2003)在《硅镁加气混凝土空心轻质隔墙板在建筑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
罗兴国[10](1996)在《我省轻质墙板的现状》文中提出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发展,高层建筑不断增多,框架轻板结构成为高层、超高层建筑结构的必然模式。同时人们对建筑物使用功能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施工速度也要求越来越快,这就对墙体材料提出了新的要求。由此,应运而生了一批新型墙体材料,如加气砼砌块、空心砌块、空心
二、GM加气混凝土空心轻质隔墙板的试制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GM加气混凝土空心轻质隔墙板的试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装配式轻质ALC复合条板抗弯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新型墙板的研究现状 |
1.2.2 蒸压加气混凝土研究应用现状 |
1.2.3 工业副产石膏及石膏板的研究应用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装配式轻质ALC复合条板材料性能试验 |
2.1 蒸压加气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 |
2.1.1 试验目的 |
2.1.2 试验方法与步骤 |
2.1.3 试验结果分析 |
2.2 蒸压加气混凝土立方体劈拉强度试验 |
2.2.1 试验目的 |
2.2.2 试验方法与步骤 |
2.2.3 试验结果分析 |
2.2.4 劈裂抗拉强度与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关系 |
2.3 粘结剂抗压强度试验 |
2.3.1 试验目的 |
2.3.2 试验方法与步骤 |
2.3.3 试验结果分析 |
2.4 粘结剂拉拔试验 |
2.4.1 试验目的 |
2.4.2 试验方法与步骤 |
2.4.3 试验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装配式轻质ALC复合条板抗弯性能试验 |
3.1 试验目的 |
3.2 复合条板试件设计与制作 |
3.2.1 复合条板试件设计 |
3.2.2 装配式复合条板试件制作 |
3.2.3 应变片布置 |
3.3 试验加载装置及加载制度 |
3.3.1 试验加载装置 |
3.3.2 试验加载制度 |
3.4 试验量测内容 |
3.4.1 试验前期材料准备 |
3.4.2 试验量测内容 |
3.5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5.1 条板破坏判断依据 |
3.5.2 试验现象描述 |
3.5.3 石膏板中网格布拉裂现象及分析 |
3.5.4 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3.5.5 复合条板荷载--跨中挠度曲线 |
3.6 本章小结 |
4 装配式轻质ALC复合条板抗弯承载力理论分析 |
4.1 平截面假定的验证 |
4.2 复合条板的弯曲正应力 |
4.3 受弯承载力计算模型 |
4.4 抗弯刚度分析 |
4.5 跨中挠度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轻质蒸压砂加气混凝土墙板在框架结构中受力性能的分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蒸压加气混凝土发展应用情况 |
1.2.1 国外蒸压加气混凝土发展应用情况 |
1.2.2 国内蒸压加气混凝土发展应用情况 |
1.3 国内外试验研究现状 |
1.3.1 国外试验研究现状 |
1.3.2 国内试验研究现状 |
1.4 本文问题的引出 |
1.4.1 陕西省轻质蒸压砂加气混凝土的应用 |
1.4.2 带AAC墙板框架的设计计算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轻质蒸压砂加气混凝土墙板的设计计算 |
2.1 墙板的建筑设计 |
2.1.1 墙板板材的类型 |
2.1.2 墙板板材尺寸相关规定 |
2.1.3 板材布置与安装 |
2.2 墙板的计算设计 |
2.2.1 墙板的正截面抗弯承载力 |
2.2.2 墙板斜截面抗剪承载力 |
2.2.3 板材变形与刚度 |
2.3 节点构造 |
2.3.1 钩头螺栓连接法 |
2.3.2 钢管锚连接法 |
2.3.3 斜柄连接件法 |
2.3.4 直角钢件连接件法 |
2.3.5 节点强度推荐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1 选用模型的尺寸与构件设计 |
3.1.1 结构尺寸 |
3.1.2 结构构件设计 |
3.2 模型单元选用 |
3.2.1 BEAM188单元 |
3.2.2 SHELL63单元 |
3.2.3 SOLID65单元 |
3.2.4 COMBINE39单元 |
3.3 模型建立 |
3.3.1 主体结构模型 |
3.3.2 轻质蒸压砂加气混凝土墙板模型 |
3.3.3 连接节点模型 |
3.4 非线性分析 |
3.4.1 材料非线性 |
3.4.2 几何非线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加载、结果与分析 |
4.1 加载 |
4.2 墙板受力性能 |
4.2.1 墙板应力分布 |
4.2.2 墙板最大应力与节点类型的关系 |
4.2.3 墙板最大应力与结构偏移方向的关系 |
4.2.4 结论 |
4.3 节点受力分析 |
4.3.1 节点受力情况统计 |
4.3.2 结果与结论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利用工业废渣制备新型轻质墙体材料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新型墙体材料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1.2 工业废渣在墙体材料中的应用 |
1.1.3 石膏复合胶凝材料的研究 |
1.2 多孔混凝土墙体材料 |
1.2.1 加气混凝土 |
1.2.2 泡沫混凝土 |
1.2.3 多孔混凝土特点概述 |
1.3 课题提出及研究方案 |
第二章 实验原材料及研究方法 |
2.1 实验原料选择 |
2.2 实验研究方法 |
2.2.1 物理力学性能测试 |
2.2.2 石膏改性实验 |
2.2.3 养护制度确定 |
2.2.4 体视显微镜图像采集 |
2.2.5 调湿性能测试 |
2.2.6 微观性能测试 |
第三章 石膏基轻质泡沫混凝土墙体材料的研制 |
3.1 石膏复合胶凝材料基本配制机理 |
3.2 发泡剂与稳泡剂的研制 |
3.2.1 泡沫形成及稳泡机理 |
3.2.2 发泡剂与稳泡剂制备 |
3.2.3 性能检测 |
3.2.4 发泡剂用量配比原则 |
3.3 研究思路及工艺流程 |
3.4 改性石膏基泡沫混凝土试块的研制 |
3.4.1 正交试验设计 |
3.4.2 结果分析 |
3.5 大掺量石膏基泡沫混凝土试块的研制 |
3.5.1 正交试验设计 |
3.5.2 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石膏—水泥—粉煤灰—电石渣复合胶凝系统机理探讨 |
4.1 复合胶凝系统结构形成 |
4.2 改性石膏对复合胶凝系统的增强机理分析 |
4.3 水泥与电石渣激发粉煤灰活性对复合胶凝系统的作用机理分析 |
4.3.1 水泥对改善复合胶凝系统的作用机理 |
4.3.2 粉煤灰掺合料的活性激发对复合胶凝系统的强度提高作用机理 |
4.2.3 微观表征 |
4.4 复合胶凝系统宏观性能分析 |
4.4.1 水泥、粉煤灰和电石渣掺量对系统的抗压强度的影响 |
4.4.2 干缩湿胀性能测试 |
4.4.3 抗冻性分析 |
4.4.4 耐水溶蚀性能分析 |
4.5 养护制度确定及对试块性能的影响 |
4.5.1 宏观性能分析 |
4.5.2 微观表征 |
4.6 放射性安全测试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调湿性能分析 |
5.1 调湿机理 |
5.1.1 毛细管凝聚原理 |
5.1.2 固体表面吸附原理 |
5.1.3 石膏复合胶凝材料的调湿机理探讨 |
5.2 调湿性能测定设计 |
5.3 平衡吸湿率测定 |
5.4 平衡吸湿率与相对湿度的关系 |
5.5 孔隙率对吸湿性能的影响分析 |
5.6 封闭空间调湿性能分析 |
5.7 对比样品调湿性能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5)硅镁空心轻质隔墙板生产及各种缺陷解决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主要原材料 |
1.1 氯氧镁水泥 |
1.2 粉煤灰 |
1.3 有机纤维 |
1.4 中碱玻纤网格布 |
1.5 外加剂 |
2 生产工艺 |
3 规格与性能 |
3.1 外形 |
3.2 规格尺寸 |
3.3 物理力学性能 |
4 微观分析 |
5 各种缺陷的解决办法 |
5.1 不耐水的解决办法 |
5.2 吸潮返卤解决的办法 |
5.3 变形的解决办法 |
6 氯氧镁水泥轻质板材变形的实例 |
(6)住宅产业化—钢结构住宅围护体系及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研究课题说明 |
Ⅰ.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Ⅱ. 论文框架 |
Ⅲ.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住宅产业化与钢结构住宅 |
1.1 住宅产业化概念及内涵 |
1.1.1 住宅产业化的概念 |
1.1.2 住宅产业化的内涵 |
1.2 我国住宅产业化发展的目的及核心模式 |
1.2.1 改变我国住宅发展模式走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
1.2.2 提高居民人均居住面积 |
1.2.3 提高住宅建设的劳动生产率降低住宅的生产成本 |
1.2.4 减少对熟练技术工人的依赖 |
1.3 钢结构住宅体系是我国住宅产业化发展较理想的住宅形式 |
1.3.1 钢结构住宅体系与五个方面的内涵面相符 |
1.3.2 钢结构住宅体系是典型的“节能省地”型住宅 |
1.3.3 其它钢结构住宅体系具有的优势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钢结构住宅体系概述 |
2.1 国内外钢结构住宅体系发展概述 |
2.1.1 法国钢结构住宅体系 |
2.1.2 意大利BSAIS工业化建筑体系 |
2.1.3 日本芦屋洪高层钢结构住宅体系 |
2.2 我国钢结构住宅体系发展概况 |
2.2.1 我国建筑钢结构的发展进程 |
2.2.2 我国钢结构住宅体系工程实践 |
2.2.3 我国钢结构住宅体系产业政策回顾 |
2.3 我国发展钢结构住宅体系的可行性及存在的问题 |
2.3.1 我国发展钢结构住宅体系的可行性 |
2.3.2 我国发展钢结构住宅目前面临的困难 |
2.4 钢结构住宅体系技术综述 |
2.4.1 钢结构住宅体系建筑结构体系 |
2.4.2 钢结构住宅体系围护体系 |
2.4.3 钢结构住宅体系其它配套体系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住宅墙体发展概述 |
3.1 住宅墙体概述 |
3.1.1 住宅墙体材料 |
3.1.2 住宅墙体的功能 |
3.2 国外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现状及政策 |
3.2.1 国外新型墙体材料的现状 |
3.2.2 国外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政策 |
3.3 我国住宅墙体发展现状及墙体革新 |
3.3.1 我国建筑墙体发展溯源及现状 |
3.3.2 墙体材料革新与建筑节能概述 |
3.3.3 新型墙体材料 |
3.4 发展新型墙体材料的必要性 |
3.4.1 社会效益 |
3.4.2 建筑经济效益 |
3.5 我国新型墙体材料推广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3.5.1 新的住宅建筑体系开发滞后 |
3.5.2 墙体材料革新及新型墙体材料的推广不足 |
3.5.3 新型墙体材料产品本身存在诸多问题 |
3.5.4 新型墙体材料的性能及价格优势没有得到体现 |
3.5.5 住宅建筑墙体设计及配套应用技术落后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钢结构住宅墙体系统 |
4.1 钢结构住宅墙体系统特点 |
4.1.1 钢结构住宅墙体系统成为单一围护体系 |
4.1.2 钢结构住宅墙体材料应选择新型墙体材料 |
4.1.3 钢结构住宅墙体系统适宜于工厂化生产 |
4.1.4 钢结构住宅墙体系统各连接部位的构造节点很关键 |
4.2 国内外钢结构住宅墙体系统发展现状 |
4.2.1 国外钢结构住宅墙体系统实例 |
4.2.2 我国钢结构住宅墙体系统实例 |
4.3 我国目前钢结构住宅墙体材料选择 |
4.4 钢结构住宅墙体系统功能 |
4.4.1 钢结构住宅墙体系统结构性功能 |
4.4.2 钢结构住宅墙体系统热工性功能 |
4.4.3 钢结构住宅墙体系统密闭性功能 |
4.4.4 钢结构住宅墙体系统隔声性功能 |
4.4.5 钢结构住宅墙体系统防火性功能 |
4.4.6 钢结构住宅墙体系统装饰性功能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钢结构住宅楼、屋盖系统 |
5.1 钢结构住宅楼、屋盖系统概述 |
5.1.1 国外钢结构住宅楼、屋盖系统现状 |
5.1.2 我国钢结构住宅楼、屋盖系统现状 |
5.2 住宅产业化钢结构住宅楼、屋盖系统功能 |
5.2.1 楼盖系统承载荷载 |
5.2.2 屋盖系统保温隔热与防水 |
5.2.3 楼盖系统隔声 |
5.2.4 楼、屋盖系统防火 |
5.3 住宅产业化钢结构住宅楼盖 |
5.3.1 压型钢板现浇钢筋混凝土组合楼、屋盖系统 |
5.3.2 预制加气混凝土楼、屋盖系统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钢结构住宅外窗 |
6.1 住宅外窗发展概述 |
6.1.1 国外住宅外窗发展概况 |
6.1.2 我国住宅外窗发展概况 |
6.2 钢结构住宅外窗 |
6.2.1 钢结构住宅外窗安装 |
6.2.2 钢结构住宅外窗保温隔热 |
6.2.3 钢结构住宅外窗通风隔声 |
6.2.4 钢结构住宅中应用热通道幕墙式外窗 |
6.2.5 钢结构住宅外窗防火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我国钢结构住宅发展策略 |
7.1 政府是钢结构住宅产业化的宏观政策指导者 |
7.1.1 推行和完善标准化建筑体系及住宅部品化 |
7.1.2 加大住宅科技投入,进行科技攻关及人才培养 |
7.1.3 通过各种经济杠杆促进钢结构住宅发展 |
7.1.4 培养和扶持钢结构住宅产业集团和产业基地建设 |
7.2 住宅产业集团是钢结构住宅产业化的实施主体 |
7.2.1 钢结构住宅产业集团的三种组建模式及代表 |
7.2.2 虚拟住宅企业与钢结构住宅产业化 |
7.3 住宅产业示范基地是实现钢结构住宅产业化的载体 |
7.4 围护体系的研发是我国钢结构住宅技术发展的重点 |
7.4.1 钢结构住宅墙体系统技术研发 |
7.4.2 钢结构住宅楼、屋盖系统技术研发 |
7.4.3 钢结构住宅外窗系统技术研发 |
7.5 全装修住宅是我国钢结构住宅体系发展的趋势 |
本章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内、外复合墙体系统保温隔热效果对比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GM加气混凝土空心轻质隔墙板的试制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装配式轻质ALC复合条板抗弯性能试验研究[D]. 徐怡婷.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2]轻质蒸压砂加气混凝土墙板在框架结构中受力性能的分析与研究[D]. 倪辉. 长安大学, 2015(01)
- [3]新型墙材及保温材料在民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J]. 章茂木. 安徽建筑, 2007(04)
- [4]利用工业废渣制备新型轻质墙体材料及其性能研究[D]. 李子成. 广西大学, 2006(01)
- [5]硅镁空心轻质隔墙板生产及各种缺陷解决方法[J]. 翁端衡. 砖瓦, 2006(03)
- [6]住宅产业化—钢结构住宅围护体系及发展策略研究[D]. 于春刚. 同济大学, 2006(09)
- [7]GM加气混凝土空心轻质隔墙板的试制研究[J]. 霍曼琳,单之琦. 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 2004(01)
- [8]新型墙体材料及节能材料在新技术示范工程中的应用[J]. 黄建设,宋红智. 工程质量, 2003(11)
- [9]硅镁加气混凝土空心轻质隔墙板在建筑中的应用[J]. 何宗金. 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 2003(02)
- [10]我省轻质墙板的现状[J]. 罗兴国. 辽宁建材, 199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