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长途电话网路结构的演变(论文文献综述)
唐新月[1](2021)在《民国时期四川省电话管理处研究》文中提出近世通讯工具电话被发明以后,因其传递消息的迅速性与使用的方便性而备受人们的推崇。我国沿海地带的电话事业发展比较早,而四川直到1911年才拥有了自己的首部电话,此后开始缓慢地发展。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以后,我国东部、北部旧有的电话设备遭到破坏,国民政府为了继续支持抗战,亟需建设大后方的通讯网。而四川作为抗战的大后方之一,旧有的电话通讯因管理不善导致故障迭出,不能满足战时信息的传递,这时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机构来统筹规划电话事业的发展,所以四川省政府于1939年5月设立了四川省电话管理处,专门负责全川电话的建设与管理事项。四川省电话管理处成立以后,积极架设与整修防空情报专线、乡村电话线路以及部分长途电话线路,旨在建设形成四川的电话通讯网。乡村电话及长途电话建设好之后,也拟让其开放营业,用以便利商民并增加收入来弥补器材耗损。除了开展以上各项工作之外,四川省电话管理处还特别注重人事的管理,将当时的电务工作人员进行统一管理,实行严格的考绩,以此作为职员升降的依据,同时为了提高电话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也开办培训班对其进行技能和管理能力的培训。此外,国民政府和四川省政府为了弥补战时物价高涨给电话事务工作人员带来的困境,也给予了部分补助。但是由于补助的不平等,也引发了四川省电话管理处和县电话管理所员工之间的纠纷。通过1939-1949年的建设,四川省电话管理处对于战时信息的传递和四川电话通讯网的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初步奠定了四川地方电话事业发展的基础。但是四川省电话管理处在开展建设的过程当中,也面临经费不敷、器材短缺等困难,极大地限制了工作的开展。虽然四川省政府及省电话管理处也曾设法解决,但是总体的效果却不佳,这是因为采取的措施大多治标不治本,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些困难。要建设良好的通讯网,不仅要培养自己的技术人才,还需要国家有强大的综合国力,提供充足的经费支持,方能将各项事业建设得更好。
朱周华[2](2012)在《中小商企促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通信技术和市场的发展,传统固定语音通信市场趋于饱和,公众语音电话用户数和收入均出现增长乏力甚至负增长的局面。电信运营企业纷纷将传统固网语音市场的重点瞄准了大型集团单位客户和中小商企客户。中小商企客户电信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产品同质化十分明显,相对服务的同质化和资费日益趋同,电信运营企业想要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中小商企客户市场中掌握主动,必须提供更多个性化、确实能帮助中小商企提升生产力的产品和服务。“中小商企促销系统”是一款帮助中小企业、商铺门店客户对客户资源及来电信息进行有效管理的基于网络融合的软件系统产品。产品主要提供:客户关系管理、来电弹屏通知、来电统计分析等功能。产品通过友好的管理界面,将来电管理与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一体化集成,为客户提供一个规范高效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管理平台,帮助客户完成产品销售、客户关怀等工作。论文主要从商业促销系统的功能实现以及PSTN网相关信令消息的采集、提取和传送两个方面阐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其中中小商企促销系统包括平台管理软件以及客户端软件。平台管理软件可部署在通信运营商IDC机房,客户端软件安装在客户门店电脑终端上,平台管理系统与客户端软件通过互联网进行通信。信令采集和共享系统通过将PSTN上授权客户的相关信令消息处理后,形成业务指令通过互联网发送给授权客户的客户端,提醒客户来电,客户端调用数据库中该号码相关信息,告知店主或接线员。同时客户来电时间、通话时长、未接来电等信息均可记录在客户端系统中。客户端系统还可提供来电信息统计、查询,店主或接线员可将每一次客户来电意图和需求在客户端上进行记录,方便店主查询以便进行持续营销,以免贻误商机。通过中小商企促销系统的设计和实施,第一中小商企客户可以通过使用中小商企促销系统方便、及时、准确的管理客户的背景信息及需求、有效帮助中小商企经营者提升管理水平和营销能力,同时对运营企业来说,通过中小商企促销系统向中小商企客户提供差异化的服务,提高在这块市场的竞争力,同时还可以有效促进客户对电话、宽带及增值服务的消费,提高通信服务收入。同时,中小商企促销系统基于电信运营企业固定电话信令系统结合互联网技术,实现客户端智能提醒和记录客户来电讯息,通过本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实现了运营企业搭建统一的标准化的信令采集、标准接口平台,为今后运营商开发提供更多类似的基于信令的增值产品或行业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李明[3](2009)在《七号信令在电信长途局改造工程中的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通信作为信息产业的基础,在推进社会信息化进程中发挥着先导和带动作用。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通信新业务不断涌现,语音通信和数据通信已成为现代社会应用最广泛的信息交流方式,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为负责语音通信的程控数字交换机来说,其技术一直在不断发展前进。本文论述的是在程控数字交换技术中一项核心的技术:NO.7信令技术。NO.7信令网作为支撑网,是国家通信网络的核心,所有的通信设备都必须接入到NO.7信令网中。本文对No.7信令技术做了一个详细的分析,从No.7信令技术的提出、发展,到其功能结构,到其技术原理,以及我国No.7信令网的结构都作了详尽的分析和探讨。在对No.7信令技术的理论分析、探讨结束后,本文就本次长途交换局所用的爱立信AXE10程控数字交换机如何实现No.7信令功能作了深入的研究。从该交换机处理信令的相关硬件、网络结构、到软件配置都作了讨论,其中相关实现信令功能的局数据制作做了详尽的讨论,对每步配置完成的功能都作了分析,并对信令割接过程作了讨论。本文所论述的No.7信令功能实现过程,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过程,在目前通信市场正在进行的新旧设备替换浪潮中,该项技术的实现对其它类似的工程项目来说都具有借鉴价值。
杨灵[4](2009)在《中国电信市场重组中的竞争与垄断 ——基于T-S(S)-C-P理论框架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而且这个趋势正在不断发展,推动世界经济的方方面面都已经和正在融入全球一体化中。具体到电信业,就是电信国际化,以电信业为基础的信息产业是经济全球化的物质力量。电信业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相互推动,加快了经济的一体化进程。在全球经济中,电信业及其更广泛的信息产业已经超越汽车产业成为全球第一大产业。在我们国家电信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先导产业和战略产业。回顾世界电信发展史可以发现,20世纪上半叶之前,在电信技术发展初期和成长阶段,尽管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尽相同,但在电信体制上都采取了国家垄断或企业垄断模式。由于垄断体制较好地适应了电信产业在发展时期的技术经济特点,电信产业的垄断时期也是各国电信产业获得较快发展的时期。随着电信产业由发展阶段进入发达阶段,在电信技术经济特性内在要求的促进下,电信产业的自然垄断性质日渐弱化,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世界电信产业从垄断进入竞争时代。正是在这样的内在技术经济的背景下,以美国、英国和日本等为代表的国家掀起世界电信改革浪潮。概括起来,世界电信改革总体方式是引入电信竞争和电信民营化,具体方式不外乎引入民营竞争者、拆分垄断者或者电信企业国有股权的逐渐拍卖直至完全民营化。在这个过程中,美国的电信市场是经历了一个垄断(专利保护)—竞争—垄断(市场机制下产生的垄断者)—竞争(行政力量)这样一个反复的过程,英国的电信市场是垄断(国有行政垄断)-垄断(引入民营竞争者无效)-垄断竞争(拆分垄断者)-竞争-垄断(市场产生的垄断者)这样一个过程。从西方发达国家电信市场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电信市场的发展尽管伴随着行政力量的渗透,但是有其内在的发展轨迹,当外在的行政力量同电信市场内在的发展规律相符合而形成合力时,就促进了电信市场的高速发展,而当外在的行政力量抑制了电信市场内在规律的发挥时,就限制了电信市场的发展,而且最终需要行政力量做出某种较正。那么决定电信市场发展的内在规律性是什么呢?很遗憾,目前我们还没有发现或明确提出这种电信发展的内在演进规律。这也是我们以及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盲目跟随发达国家的具体发展路径就必然是一个不断试错过程的原因。中国的电信市场在过去的10多年中,经历了高度垄断的稳定时期、引入联通的竞争试探期、纵向分离的分项垄断期、横向拆分的恶性竞争期,并最终走向了默契合谋的平稳期。中国电信市场管制机构对于电信发展的目的是清晰的,但手段与结果却是混乱的,虽然依靠行政力量在不断地做出各种修正,但目前业界形成共识的一点就是在我们国家的电信市场中还没有形成有效竞争。我们国家是在借鉴了发达国家电信市场发展的经验教训后对中国电信市场进行的外科手术式改革,其结果是我们依然走过了先行者的已经走过的弯路,这样的事实激发了我强烈的探求欲望。在这样的思考中,受经济发展原动力的启发,我发现影响电信市场发展历程的依然还是电信技术的变迁。技术是市场发展形式的基础,或者更规范地说,市场受技术因素的制约。从而,技术构造了市场发展的激励和基础,技术变迁决定了市场结构的演化方式,因而是理解市场结构演变的关键。技术对市场绩效的影响是无可争议的,不同时期市场的长期绩效差异从根本上受技术变迁程度的影响,这也是毋庸置疑的(没有信息化的基础就不可能有经济全球化的可能)。然而,由于尚无任何分析框架将技术作为直接因素融入到市场与市场结构的演变中去,无论是主流的新古典均衡理论还是产业组织学(Industry organization)以及制度学派,都未能揭示技术在市场结构演进中的作用。本篇论文就是在这样的思考中,提出了这样一种理论框架。这一分析的意义就在于对大部分产业发展—特别是中国电信产业—中市场结构演变历史进行重行审视,并对市场结构的历史演变做出一种新的诠释。历史是重要的。其重要性不仅在于我们可以从历史中获取知识,还在于种种市场演变的连续性把现在、未来与过去连接在了一起。现在和未来的选择都是由过去所型塑的,并且只有在市场结构演变历史的事实中,才能理解市场结构演进的内在决定因素,将技术整合到产业组织与市场结构的分析中,是改进二者的重要步骤与手段。将技术分析清楚而直接地融入到产业历史以及市场结构演变的历史之中,会产生些什么不同呢?探求决定市场结构演变的决定因素,就是将随时光流转的产业发展的市场方面构建成一个连贯的逻辑中。我们不是重建产业发展的历史,而是构建一个关于产业中市场发展的逻辑结构,这种构建只能存在于人类的心智之中。然而,一个好的理论框架,就必须能给出一个一致的、合乎逻辑的解释,并且还应紧守已有的证据与理论。对于这个问题的一个回答便是:技术因素与市场结构的结合,比之其他方式,将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市场结构的演变。按照科斯(Coase,1937,1960)的交易费用与制度安排内在关系的理论,在给定技术水平的条件下,人们创生或选择某种制度来降低交易费用,从而导致一些市场制度安排的出现与改变。这一点已经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常识。然而问题在这里并没有结束,技术并不是给定的,更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着。人们需要同时选择技术和制度时,结果又将如何?诺斯和瓦里斯建立了把技术变迁与制度变迁整合在一起的新的理论框架,在整个经济层面揭示了技术与制度的互动关系,从而让我们理解了经济变迁的逻辑,遗憾地是对于我们这些研究产业发展的产业组织经济学者,却在市场与市场结构演变这种市场制度的变迁问题上,彻底地将技术因素遗忘了。技术因素和市场结构之间存在着某种深层的内在关联,且至少在电信、电力、铁路等产业发展的历史演变中有充分的证明。技术在市场结构演变中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建立一个企业互动的稳定结构来减少技术发展的不确定性。技术总是处在不断地发展与变迁之中,因而也在不断改变着对市场来说可能的选择。尽管我们生活在一个技术变迁速率呈现加速度的世界中,但变迁在边际上可能宛如冰川融化般缓慢,以致于我们必须以历史学家的眼光观察市场结构的变化,方能察觉其中的逻辑。在电信业发展初期,在专利保护作用下,电信市场必然是一种垄断的市场结构,随着专利期的结束,在电信市场利润的诱惑下,如果没有行政力量的干预,必然是一种近似于完全竞争的群雄争斗局面,而电信技术在当时的条件下具有全程全网的自然垄断特性,所以争斗的结果如果没有外在力量的干扰,必然会形成一家独大的局面。随着电信技术的发展,电信成本成倍数地不断降低,电信产业的自然垄断性发生变异,电信的内在技术经济特性要求的是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此时就需要借助于行政力量的参与来打破市场形成的垄断结构,否则就会制约电信市场的发展。目前世界电信技术的发展降低了电信企业的最佳生产规模,打破了电信网络的不适宜分割性,特别是网络融合技术的出现,未来的电信技术呈现出一种向完全竞争发展的趋势。因而,总体市场结构的演变是由各种因素来决定的,但是技术条件和技术特性是其内在的基础和诱因,有些技术能增加集中度并促进垄断,有些技术则增加了市场的多样性促进了竞争。但无论怎样,将某些技术条件下(直流电、铜质电缆、蒸汽机等等)的市场结构与变迁后的技术条件下(交流电、光纤、内燃机等等)的市场结构作个对比,将能使我们清楚地看到:技术变迁(不论是区域间的对比还是历史阶段上的比较)对于市场结构的演变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决定因素,制约着市场结构可能演化的程度与方式。这是我们在思索电信业发展历程受到的启发。根据这样的启发,结合产业组织理论中经典的SCP范式,我们提出了分析产业发展的T-S-C-P理论框架,并用这种理论框架反过来对世界电信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行理论上的验证,我们发现这种理论框架是有其解释力和说服力的,不过对于这种理论框架在其他产业中的验证,以及关于决定市场结构演变的特别重要的制度因素,鉴于时间和能力的制约,我们只能形成一种感性上的理解,未能形成理论上的内容,我想这应该是以后会继续进行工作的一部分。理论服务于实践,提出这种理论框架最终是要用来分析中国电信市场并找出制约中国电信市场发展的根本症结所在。在分析中国电信市场的发展中,我们发现对于我们国家转型期的电信市场而言,有着与西方发达国家根本不同的因素。发达国家是在完善的市场环境和法律基础上来发展电信产业的,而我们国家到目前为止还存在着主体电信运营商产权同质的制度制约。同时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国内学者唐要家已经提出过针对转型期国家的SS-C-P框架,同这种思路不谋而合,肯定并坚定了我们将产权结构加进T-S-C-P框架中的决心,最终形成了进行产业分析的T-S(S)-C-P理论分析框架。应用这样的理论分析框架,并按照T-S(S)-C-P理论分析框架的逻辑顺序,从电信技术的发展变异(量变到质变)开始,就中国电信市场结构的演变、中国电信市场中主体运营商产权同质对电信竞争的制约、中国电信市场的竞争行为和中国电信市场的竞争有效性(绩效)分别用一个章节来进行分析。同时在这样的分析中,我们发现电信技术的发展要求管制体制做出相应的调整,否则就会制约电信市场的发展。例如网络融合的电信技术就要求统一的管制机构来进行行业的监管,然而我们国家目前实行的还是分业管制,这必然制约电信产业的发展。另外网络融合的技术发展要求电信市场市场有结构上的调整,只有进行这种结构上的调整才可能形成广义电信的有效竞争,否则一定会限制电信竞争,例如在我们国家广电网还没有参与到电信市场竞争中,网间的分割和对立已经严重制约电信技术的发展和电信竞争的形成,IPTV业务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据。遵循这样的思路用电信技术进步中的网络融合、电信管制与电信竞争这一章节来分析中国电信市场重组中的竞争与垄断效应。全篇论文根据T-S(S)-C-P理论框架中的5个要素提出了7个问题,通过对这5个要素的系统分析,形成了本篇论文逻辑上有机组合的5个章节,也是全篇论文的关键线索,得出的了一些贴近有关电信政策实践的结论,其中核心关键的结论是中国电信市场的重组没有形成有效竞争,目前的市场结构同电信技术变迁的市场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需要我们国家电信管制不论实在结构上还是在管制机制上需要进行根源性的改变。
高锡荣[5](2007)在《中国电信市场的结构演变、产品创新与效率评价》文中认为基于技术创新的产业理论和“结构-行为-绩效”范式,采用DEA技术效率分析、动态计量经济分析、经济福利测算以及策略行为分析等方法,以中国电信市场为具体对象,从产业层面研究了技术创新问题,考察了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之间的互动关系,评估了技术创新对于市场效率的增进效应。研究得出了以下的理论结论:第一,把技术创新作为市场中最重要的战略行为,导入到“结构-行为-绩效”范式,在产业层面建立了市场结构、技术创新与市场效率之间的逻辑关系框架,从而促进了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之间关系研究的程式化和系统化。第二,在分析技术创新的市场效率时,采用了动态的市场效率,而不是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的静态市场效率,以此强调了技术创新的本质在于推动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张,从而改进了传统的SCP效率观。第三,运用SCP框架,分析了中国电信市场的产品创新行为,从移动通信市场的小灵通,固定电话市场的IP电话,即时通信市场的QQ,宽带接入市场的ADSL,到未来电信市场的3G,考察了多个细分市场的产品创新效应,证实了市场的去垄断过程对于产品创新具有显着的推进效应,同时产品创新对于市场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亦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第四,从产业技术进步、消费者福利增进、运营商经营绩效和市场外部性效应等多个角度,建立了对市场效率的多角度分析框架;以此框架分析了中国电信市场的绩效变化,证实了随着市场结构的不断优化和产品创新的不断加强,产业的技术前沿在不断地前移,消费者的福利在不断地增进,运营商的核心能力在不断地提升,市场的外部性效应在不断地扩展,整个市场的综合绩效得到了显着的改善,市场化改革的效果十分突出。第五,依据电信市场行业统计数据,运用规范的需求函数估计方法——两阶段固定效应法,估计了中国电信市场的需求关系,取得了对于中国电信市场需求关系的经验认识,并澄清了以往对中国电信市场需求关系的误估。研究还得出了以下的实证结论:第一,最近10多年来,在国际大环境和国内小环境的双重作用下,中国电信市场经历了一个巨大的市场变革。这种变革以1994年“中国联通”的组建为发端,以1998年国家信息产业部的成立为转折,最终形成了目前“5+1”的电信市场格局。第二,回顾中国电信市场的发展历史,特别是最近10余年来的变革历程,可以说,集中体现了一个主旨,那就是市场结构的持续优化。通过市场结构的不断优化,激励了市场的创新行为,电信市场的创新能力得到了显着的提升,进而显着地改善了市场的绩效。第三,电信市场创新能力的提升,主要表现在电信产品的推陈出新上面。最具有典型意义的电信产品创新当属小灵通的出现。小灵通以相对落后的技术,成功地进入到中国的移动电话市场,并显着地促进了中国移动电话市场的竞争,使得移动电话市场的效率得到了空前的提升。第四,有重要影响的电信产品创新还有,替代传统固定长途电话市场的IP电话,基于互联网的即时通信技术,基于固定电话网的宽带接入技术等,这些产品的出现都具有划时代的创新意义。第五,3G作为一种全新的移动通信技术,属于剧烈的综合性复杂技术创新,它带动了一系列相关技术的创新,同时也受制于配套技术的不完善,至今仍然处于前商业化时期,但是3G无疑代表了未来电信产品创新的方向。第六,电信市场的绩效改善,首先表现在电信产业的技术进步上面。近年来,中国的电信产业经历了一个持续的技术进步过程,这具体表现在电信市场DEA有效前沿的持续前移上面。电信市场持续的技术进步,带来了电信市场持续的繁荣与发展。第七,消费者福利的巨大增进,也是电信市场绩效改善的重要表现。电信市场消费者福利的增进,主要体现在电信产品价格的持续下降和产品品种花色的日益多样化。第八,由于竞争的引入,电信企业的获利空间会有所下降,但是,竞争给企业带来了创新的动力,企业的竞争实力和独立生存能力在不断的创新过程中得到了显着的提升,这对于WTO之后的企业来说无疑是一种福利的净提升。第九,电信市场是具有巨大外部性的市场,如对GDP和就业的贡献,对相关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电信普遍服务等。研究结果对于理解中国电信产业的市场化改革道路,特别是中国电信市场的去垄断过程,探讨中国电信市场的发展规律,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政策意义,对于政府部门制订相关的电信产业发展政策,引导中国电信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亦有裨益。对于电信产品创新的研究,还将有助于促进电信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营销,有利于提升电信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研究所揭示的规律,对于其他类似的行业如交通、邮政、广播电视、公用事业等的市场化改革亦具有参考作用。
王伯成[6](2006)在《电信竞争的形成 ——机理、路径与管制治理》文中指出本论文以电信产业的竞争形成过程为研究对象。首先,对电信业从垄断走向竞争过程背后的有关理论演进作一个梳理,意在勾画出人们关于自然垄断的经济理念的转变轨迹,从而理解电信引入竞争(放松管制)的理论背景。其次,通过对美国电信产业垄断与竞争演化过程的回顾分析,厘清电信两次垄断的历史成因,并从经济、技术和制度三方面阐释电信业打破垄断的动力因素,以一个比较全面的角度理解电信竞争的必然性。作为一个被管制产业,本文接着从政府角度来探讨电信形成有效竞争的路径和措施,那就是通过将可竞争市场理论与市场障碍理论结合,推导出构造电信竞争性市场结构的方法,讨论原国有垄断电信运营商为适应市场化运作需要的民营化改造问题,总结出一些具有启示性的看法。 由于电信产业的经济技术特征,电信竞争还有赖于一定的管制来实现,即是通过好的管制政策来保证和促进电信产业形成有效竞争。而出台好的管制政策需要有一个有效的管制治理来保证,因此管制治理是比管制政策更为重要和更为基础的东西,管制治理的内涵与实践正是本论文的着墨之处。 最后,分析中国电信产业从垄断走向竞争的必然性,回顾中国电信市场结构的演变过程,分析市场结构现状与绩效,指出问题和提出改进措施。而在管制治理方面,通过构造模型,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分析中国电信管制治理的特征和不足之处,指出改善管制治理应该从管制机构独立化、管制人员素质和采用先进的管制手段等方面下功夫。论文的结尾构造并求解了一个中国3G牌照发放方式决策的层次分析法(AHP)模型,希望籍此作为政策建议。
王军[7](2006)在《电信网效益理论与评价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在阅读和综述国内外大量文献和实际调研的基础上,总结了电信网效益理论与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在分析电信网的基本结构、结构类型和业务体系、电信业务的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电信网运营的主要内容,包括维护、网络的管理、业务准备、网路监视和网络的经营等5个方面。从价格、市场进入、互联互通、普遍服务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政府对电信网络运营管理的主要方式和内容。系统地研究了电信网的经济特征。在原有传统电信产业价值链的基础上,构造了新的电信产业价值链。分析了电信网的网元构成、电信网的资本构成、投入产出特点。对电信网效益进行了重新定义,深入地研究了电信网效益的内涵和分类、电信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形成机制、电信网经济效益的指数评价方法和DEA评价方法,构造了电信网社会效益的评价体系。对我国电信业的现状和区域特征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改善我国电信业效益的对策建议。
杨宏伟[8](2005)在《中国电信业的产业组织与变迁 ——基于“R-SCP”理论框架的分析》文中提出中国电信产业在近十年里获得了长足的进步。1994年,中国联通的进入打破了电信业的垄断,之后十年,中国电信业的一系列变化令人目不暇接,尤其是政府对市场结构的塑造和通信运营商之间的竞争,更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然而,电信产业的快速发展与产业组织的剧烈变迁并没有带来电信产业理论的突破,对电信业的理论研究依然聚焦于规制,即使是对激励性规制和放松规制的理论研究也仍然未能突破规制理论的束缚。对中国的电信产业而言,规制依然重要,但以规制为核心的理论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电信产业的变化,需要新的理论来解释和引导中国电信产业的发展。 研究具体产业最有效的理论是产业组织理论,哈佛学派建立的“SCP”范式确立了产业研究中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和经济绩效的三个维度。但“SCP”范式是建立在市场主导的背景下,对于规制仍是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电信产业而言,直接将“SCP”范式移植过来也难以有很强的说服力。 因此,本文试图将电信规制理论和“SCP”范式相融合,建立一个“政府规制—市场结构—企业行为—经济绩效”(R—SCP)的理论框架,用这个理论框架来分析中国电信业的产业组织及变迁。在这个理论框架中,规制与结构和行为都是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内生变量,规制不仅影响市场结构和企业行为,同样也受到结构、行为和绩效的影响。 在“R—SCP”理论框架下,影响中国电信产业市场结构变迁的主要因素首先是政府规制。政府通过放松进入规制和更为激烈的手段——强制性分拆,可以直接塑造电信业的市场结构;政府也可以使用一些比较柔和的手段来调整市场结构,这些方法都要通过企业行为的传导才能相应的改变市场结构,比如,通过对新进入企业的不对称规制,以及发放3G牌照,都可以比较温和的改变电信业的市场结构。放松规制之后,电信企业行为对市场结构的影响开始变得重要,尤其是在一个时间跨度内,企业行为对市场结构的改变将会明显凸现,企业的价格策略、差异化努力和资本市场行为等都将对市场结构产生重要的影响。与此同时,作为技术创新极快的电信产业,技术创新将从根本上改变产业的边界与构成,从而对市场结构产生强烈的影响。 影响中国电信企业行为的因素包括政府规制、市场结构以及产业外部环境等因素。由于电信产业具有强网络效应,因此,规制实效下的企业行为将对市场结构和经济绩效产生明显的负面效果。主导电信企业权力与义务的不对称可能引发其对政府规制的挑战,挑战规制存在两种可能的结果,规制突破或者规制强化。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下,电信企业行为呈现明显的博弈特征,这与垄断或竞争市场结构下的企业行为形成鲜明的对比。为了适应产业外部环境的变迁,电信企业
刘青[9](2005)在《本地电信的管制与竞争》文中提出1、研究目的 本地电信是整个电信业的基础,本地电信竞争又是电信业实现有效竞争的关键。但由于高沉没成本和高度垄断特征,本地电信网络一直是电信网络中最难打破的环节,往往被视为电信垄断的“最后一块堡垒”。如何进一步打破这块堡垒,加快电信竞争步伐,是管制经济学和电信经济学需要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试图通过研究本地电信三种进入形式下管制与竞争的关系,特别是结合电信业出现的数网融合与竞争的趋势,探讨本地电信管制与竞争的内在逻辑关系,寻求本地电信实现有效竞争的路径,明确本地电信管制改革的方向,为电信管制政策的调整提供依据。具体分析: (1)进一步探求和揭示本地电信实现有效竞争的路径。理清本地电信实现有效竞争的路径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本地电信进入的三种形式(转售、网络元素非捆绑和基于设施进入)中,前两种形式都能较快地促进本地电信市场形成一定程度的竞争,但这类竞争都是在新进入者依赖在位运营商网络的基础上进行的,并不能打破后者对本地电信网络的垄断,新进入者进行业务创新的能力也受到限制。管制机构采取的对在位运营商施加管制、对新进入者不加管制的不对称管制政策,往往又会造成新进入者对在位运营商网络的过度依赖。所以单靠这两种形式的进入很难实现本地电信的有效竞争。只有基于设施的竞争才能对在位、运营商的垄断真正构成威胁。实现这种竞争需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在转售和网络元素非捆绑(主要是本地环路非捆绑)形式下,如何科学地制定管制政策,以达到既能激励在位运营商投资网络设施,又能促进新进入者在具备一定经营能力后自建部分或全部网络设施,与在位运营商进行包括本地电信传输和本地电信业务的竞争。二是在基于设施竞争方面,如何合理地进行管制特别是对互联及互联定价管制,以防止在位运营商滥用市场势力,促进公平竞争。同时管制政策要适时地进行调整以促进数网融合与竞争。以上两个方面的问题是本地电信实现有效竞争的关键。解决这两个问题后,在本地电信市场就会形成网络设施市场,在此基础上又会形成本地电信批发市场和网络元素非捆绑市场,本地电信基于设施的竞争和基于服务的竞争格局就会形成。 (2)研究数网融合条件下本地电信竞争条件的变化及管制的改革方向。数网融合代表了电信业的发展方向。这一趋向对重新认识本地电信在电信业中的基础地位和本地电信竞争的条件提出了要求。这需要从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和因特一一东太学博士学位论文一-—网三网融合前后的变化、以及移动电信融合对本地固定电信的替代性竞争作用来认识本地电信竞争形势。在此分析基础上,需要从促进本地电信竞争的角度来研究管制融合问题,探讨管制改革的方向。 (3)实证考察本地电信管制政策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寻找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本地电信管制理论与政策是否在实践中收到成效,以及是否存在不合理之处,是本地电信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力图通过对本地电信管制与竞争实践的考察,对管制理论和政策在实践中的效果及存在问题进行客观评价,寻求管制理论政策与实践的结合点,为深化管制理论的研究和管制政策的改革提供基础。 (4)通过对本地电信管制与竞争理论和政策的研究,分析我国本地电信竞争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我国本地电信竞争与电信业改革方向。 2、研究方法 论文运用微观经济学特别是产业组织理论来研究本地电信管制与竞争的关系。具体讲,就是运用制度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管制经济学、电信经济学和垄断竞争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博弈论、网络理论等有关理论,在研究的具体方法上,采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采取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一般的方法。通过对这些理论和方法的应用,努力把握本地电信竞争的方向和管制改革的趋势。 在研究中突出运用了以下四种方法: (1)博弈论的分析方法。这一方法在论文中主要是用来分析本地电信不同竞争形式下,在位运营商、竞争性运营商与管制机构之间围绕管制政策进行的博弈,通过分析各方在管制政策和竞争中的收益组合来对各种形式竞争收到的成效进行评判。如,在本地环路非捆绑原因的解释中,通过对在位运营商与管制者围绕本地环路非捆绑进行的博弈分析,得出了实施非捆绑能够达到均衡。再如,在对互联定价形式的研究中,注重从各种定价形式对各方收益产生的影响来判定管制政策对电信竞争的作用,同时把互联价格与零售价格结合起来分析本地电信网络运营商在不同条件下的博弈均衡。 (2)5 CP分析法。运用scP从理论上分析了数网融合条件下的本地电信市场结构、同质竞争和异质竞争及由此产生的绩效。 (3)委托代理分析框架。分析了国有产权结构下,国有企业经理人员、国有资产监管人员之间委托代理关系的特殊性,及对国有资产经营、收益分配的影响,得出了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必要性的结论。 (4)案例研究的方法。运用案例研究来说明有关理论和政策的具体应用及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其成效。例如,文中以英国为例,分析了国有电信产权改革在实践中收到的效果。再如,在对ECPR定价方法的研究中,以其在美国?
张树民[10](2003)在《网络型产业的非对称管制与竞争》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50、60年代以来,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开始了席卷世界范围的自由化浪潮,在产业组织领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管制制度向激励制度转变;二是放松管制,减少政府对产业的干预。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在电力、电信等网络型产业的管制制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促进竞争,不仅放松了进入管制,而且对行业内的主导厂商还实施了非对称管制政策。改革实践为理论研究提供了难得的“真实世界”的故事,从而引出了讨论管制与市场、网络型产业的管制与产业组织等方面的大量文献。中国学者的研究不仅仅停留在向国内引进大量的国外的最新研究成果,而且在把这些理论模型用于我国的改革实践,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的研究针对这样的一个理论研究的现状,对于网络型行业的竞争所受到的特殊的约束以及政府管制的效果和制度变迁的路径的研究存在严重的不足。这种理论研究上的滞后,直接导致了对于管制政策改革方案的争议,虽然部分争议源于研究者试图服务于特定的利益集团。因此,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说明:自然垄断行业管制制度的绩效、制度变迁的均衡性以及制度变迁的局限条件和路径。这既是为了弥补不足,也是为了能够为争议提供一个可分析的框架。为此,本文试图构造一个市场结构动态演进的理论模型,并且把进入和在位主导厂商的策略性行为作为本文分析的行为内容,把政府管制制度作为主要的约束条件,重点说明自然垄断行业随政府管制政策的变化的市场结构的演变,并以此解释中国电信行业正在发生的变化并模拟预测将发生的进一步的改变。论文的第一部分是基础理论研究,主要说明政府管制和市场结构的分析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市场结构的定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市场集中度,二是进入壁垒。市场结构的演变可以从市场集中度的变化来考察,由此进入成为主要的行为内容。在一个传统上属于垄断性的行业上,进入会导致在位者的策略性阻止,因此,进入实际发生在在位者采取进入容纳的策略条件下。政府管制对此过程的影响主要通过改变策略性行为的成本而促进或抑制进入,而当进入实际发生后,为了加快市场竞争程度提高的速度,也就是说为了提高进入速度,政府可以采取非对称管制政策。该政策主要通过改变市场竞争者之间的竞争力而改变市场份额。这样的政策可以是政府基于公共利益的考虑,也可以是利益集团制度竞争的结果。从公共利益假定来看,非对称管制政策的福利意义取决于生产效率和配置效率的比较权衡。而从利益集团假设来看,非对称管制政策的推行则取决于它的配置效应。论文的第二部分引入进一步的约束,把分析集中在网络型产业,主要说明网络型产业的非对称管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网络型产业具有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技术特征,这种特征的结果就是该行业具有自然垄断性质,但对网络型产业的自然垄断性质的认识必须建立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不同的细分市场具有不同的技术特征。现在人们普遍认为网络型产业的自然垄断性质主要集中在基础网络的供给上。技术特征的作用使该市场具有非常高的市场集中度,但从技术上来说,高度集中的市场仍然可以具有可竞争性。可竞争性市场理论为网络型产业放松进入管制奠定了理论基础。而本文要回答的则是当进入不再具有制度壁垒,而技术和市场条件使进入有利可图的情况下,当进入实际发生后,政府对行业内主导企业和竞争性企业所采取的非对称的管制。从该行业的三个主要的技术特征入手,对于网络型产业的非对称管制的考察分成三部分说明。一是考察针对纵向一体化的管制政策,纵向一体化对竞争的影响主要反映在单向接入和互联互通问题上,政府管制可以构建不同的市场结构,但其竞争性都受到各种因素的局限;二是针对规模经济的管制政策。本文重点说明了规模经济对于进入的意义存在的争论之处,以及对于规模经济的管制政策。三是针对多样化经营的管制政策,在多样化经营中常见的策略行为是交叉补贴,因此,对于市场竞争者的不同的业务范围<WP=3>的限制对竞争有直接的影响。论文的第三部分是在中国电信行业改革中的分析应用。利用论文所设计的分析框架,重点说明了我国电信行业制度变迁的绩效,更重要的则是回答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即研究中国制度变迁的逻辑。主要的结论包括以下内容(1)管制制度变迁可以由公共利益假定下的管制者最优化选择模型说明,据此,放松进入管制的政策源于配置效率的提高可以弥补生产效率的损失。(2)管制制度变迁也可以由利益集团假定下的制度博弈说明,据此,放松进入管制的政策源于国有资产流动性要求,而产生于利益集团政治压力的作用。(3)网络型行业的竞争应该建立在数网竞争的基础上,但这一制度的均衡性将取决于利益集团进一步的竞争博弈。(4)非对称管制制度是在数网不竞争的制度下的选择。总的来说,本文考察的是一个不断扩展的均衡模型:制度均衡——进入博弈均衡——进入速度均衡——市场结构动态均衡。下面用图示说明论文的理论结构: 市场结构演变/市场绩效 进入速度 排他性行为
二、我国长途电话网路结构的演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长途电话网路结构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1)民国时期四川省电话管理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资料与方法 |
1.4 文章结构 |
1.5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1.6 行政区划与计量单位说明 |
2 四川省电话管理处的创立 |
2.1 四川早期电话事业发展状况 |
2.1.1 新式通讯工具入川 |
2.1.2 初期的电话管理机构 |
2.2 成立背景 |
2.2.1 外在压力迫使发展 |
2.2.2 内在阻碍促进改革 |
2.2.3 电话自身的优势性 |
2.3 组织体系 |
2.3.1 机构的设立 |
2.3.2 组织规程及通则 |
2.3.3 组织结构的演变 |
2.3.4 成立后的经费和利益 |
本章小结 |
3 四川省电话管理处的建设 |
3.1 成立工程区与各类交换所 |
3.2 分年接收四川各县乡村电话 |
3.3 电话线路的敷设与电话网的筹建 |
3.3.1 防空情报专线的架设 |
3.3.2 长途电话与乡村电话线路的架设 |
3.3.3 筹建全川电话网 |
3.4 电话线路的维修工作 |
3.4.1 电话线路维修的缘由 |
3.4.2 电话线路维修流程与概况 |
3.5 电话线路的保护 |
3.5.1 制定保护和巡修机线规章 |
3.5.2 依靠军警与地方保甲长巡逻防护 |
3.5.3 嘉奖有功者和严惩破坏者 |
本章小结 |
4 四川省电话管理处的业务开展 |
4.1 长途电话开放营业 |
4.2 乡村电话开放营业 |
4.3 兼办话传电报 |
4.4 传达天气状况 |
本章小结 |
5 四川省电话管理处的人事管理 |
5.1 人员的任免与薪俸 |
5.2 职员的考绩与奖惩 |
5.3 从业员的业务培训 |
5.3.1 电话员工训练所的设立 |
5.3.2 电话员工的具体培训内容 |
5.3.4 第一期员工培训班的开办 |
5.4 电话员工的待遇 |
5.4.1 提高电话员工的薪资 |
5.4.2 员工生活及子女上学补助 |
5.4.3 核发伤病补助金 |
5.5 维护自身利益,请求省县员工一体待遇 |
本章小结 |
6 四川省电话管理处的贡献与困境 |
6.1 四川省电话管理处的贡献 |
6.1.1 确保战时信息传递的畅通 |
6.1.2 初步奠定四川电话通讯基础 |
6.2 四川省电话管理处面临的困境与解决办法 |
6.2.1 经费常年不敷及解决办法 |
6.2.2 电话器材缺乏及补救措施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中小商企促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述 |
1.1 论文背景 |
1.1.1 论文选题背景 |
1.1.2 项目现状分析 |
1.2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 |
1.3 论文组织架构 |
第二章 相关技术基础 |
2.1 PSTN网络 |
2.2 No.7信令网络 |
2.2.1 信令的定义和分类 |
2.2.2 No.7信令系统 |
2.3 信令监测系统 |
2.3.1 信令监测系统的构成 |
2.3.2 No.7信令监测系统主要功能和特性 |
2.4 基于TCP/IP的互联网通信 |
2.4.1 互联网(Internet) |
2.4.2 TCP/IP |
第三章 总体设计 |
3.1 需求分析 |
3.1.1 业务需求分析 |
3.1.2 系统需求分析 |
3.2 设计原则 |
3.2.1 业务实时处理的原则 |
3.2.2 促销系统业务功能设计原则 |
3.2.3 信令采集子系统业务功能设计原则 |
3.2.4 系统实体设计原则 |
3.3 系统总体架构 |
3.3.1 系统构成 |
3.3.2 系统逻辑架构设计 |
3.3.3 系统物理架构设计 |
3.3.4 系统软件体系架构 |
3.4 详细设计与实现 |
3.4.1 促销应用子系统详细设计 |
3.4.2 信令消息处理子系统详细设计 |
第四章 测试与工程实施 |
4.1 工程部署实施 |
4.1.1 信令消息子系统的部署方案 |
4.1.2 商企促销子系统的部署与实现 |
4.2 系统调试与功能测试 |
4.2.1 测试要求与安排 |
4.2.2 测试内容与结果 |
第五章 优化和总结 |
第六章 项目效果评估 |
缩略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七号信令在电信长途局改造工程中的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工程背景 |
1.3 本文完成的工作和论文章节安排 |
2 七号信令技术 |
2.1 七号信令总体结构 |
2.1.1 目标和特点 |
2.1.2 功能结构 |
2.1.3 功能级划分 |
2.1.4 OSI分层结构 |
2.2 信令网 |
2.2.1 信令网的组成 |
2.2.2 信令网的分类 |
2.2.3 影响信令网分级的因素 |
2.2.4 分级信令网连接方式 |
2.2.5 我国信令网的基本结构 |
2.2.6 我国主信令区的划分 |
2.3 信令点编码 |
2.3.1 信令点编码要求 |
2.3.2 国际信令网信令点编码 |
2.3.3 我国信令网信令点编码 |
2.3.4 我国NO.7信令网信令点编码容量 |
2.4 消息传递部分 |
2.4.1 消息传递部分的功能结构 |
2.4.2 信令消息传递的基本形式 |
2.4.3 MTP与 UP的功能接口 |
2.5 信令数据链路功能 |
2.5.1 数字信令数据链路 |
2.5.2 数字信令数据链路的例子 |
2.6 信令链路功能 |
2.6.1 信令链路功能的功能结构 |
2.6.2 信令链控制程序 |
2.6.3 信令消息的发送和接收过程 |
2.6.4 信令单元的分界 |
2.7 信令网功能 |
2.7.1 信令网功能级的功能结构 |
2.7.2 信令消息处理功能 |
2.7.3 信令网管理功能 |
3 长途局改造工程中的关键技术 |
3.1 新建长途局概述 |
3.1.1 AXE10系统结构 |
3.1.2 长途局硬件配置 |
3.2 核心硬件 |
3.2.1 RP子系统 |
3.2.2 EM功能单元 |
3.2.3 CP-RP-EM的连接 |
3.2.4 TS子系统 |
3.2.5 GS子系统 |
3.2.6 CC子系统 |
3.3 软件配置 |
3.3.1 总体思路 |
3.3.2 RP配置 |
3.3.3 EM配置 |
3.3.4 GSS配置 |
3.3.5 TSS配置 |
3.3.6 ST(信令终端)和CCS配置 |
4 七号信令的实现 |
4.1 网络结构 |
4.2 信令实现的总体设计 |
4.3 信令实现的过程 |
4.3.1 定义本局及相邻局信令点 |
4.3.2 定义 LS |
4.3.3 定义 ST(信令终端) |
4.3.4 定义信令链路 |
4.3.5 定义LS监测数据 |
4.3.6 定义信令路由 |
4.3.7 定义半永久连接 |
4.3.8 链路状态查看 |
4.4 信令功能测试结果 |
5 长途局的割接及试运行 |
5.1 割接方案的确定及实施 |
5.2 新建长途局的试运行、观察及问题处理 |
5.2.1 话务统计 |
5.2.2 局数据的调整 |
6 结论 |
6.1 总结 |
6.2 进一步的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 |
(4)中国电信市场重组中的竞争与垄断 ——基于T-S(S)-C-P理论框架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主要概念的界定和研究范围的确定 |
0.2 研究起因与现状 |
0.3 理论、现实意义 |
0.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0.4.1 研究目标 |
0.4.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0.4.3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0.4.4 研究框架和主要内容 |
1. 文献综述 |
1.1 电信竞争 |
1.1.1 竞争有效性衡量的理论基础 |
1.1.2 电信市场可竞争性的理论依据 |
1.1.3 电信竞争理论的发展 |
1.2 市场结构重组及判别标准 |
1.3 竞争、垄断与市场重组 |
1.3.1 市场重组的目标属性:促进竞争 |
1.3.2 电信竞争中的市场结构 |
1.3.3 市场结构重组中的竞争与垄断 |
1.4 小结 |
2. T-S(S)-C-P的理论分析框架 |
2.1 产业组织的S-C-P 范式 |
2.2 对S-C-P 范式的拓展:T-S(S)-C-P 理论分析框架 |
2.2.1 技术因素与市场结构 |
2.2.2 产权因素与企业行为 |
2.2.3 产权结构、市场结构与市场行为之间互动关系的演进 |
2.2.4 技术进步、市场结构、企业行为与市场绩效之间互动关系的演进 |
2.3 T-S(S)-C-P 理论分析框架的实践检验 |
2.3.1 产业发展历史演变中的技术进步 |
2.3.2 T-S(S)-C-P 理论分析框架在中国电信产业分析中的运用 |
2.4 小结 |
3. 中国电信市场竞争中的产权结构 |
3.1 电信业产权改革 |
3.1.1 国际电信业产权改革经验 |
3.1.2 中国电信市场产权改革历程 |
3.2 中国电信竞争的产权激励瓶颈 |
3.2.1 国有产权同质下的非竞争性 |
3.2.2 产权同质下的X 非效率 |
3.2.3 国有产权同质下竞争与重复建设的矛盾 |
3.2.4 国有产权同质下的政府监管无效 |
3.2.5 中国电信市场重组的非市场导向问题 |
3.3 中国电信市场产权改革的目标-产权主体多元化 |
3.4 小结 |
4. 中国电信市场结构的动态分析 |
4.1 中国电信市场结构的历史演变 |
4.1.1 垄断 |
4.1.2 竞争机制的引入 |
4.1.3 部分业务竞争形成 |
4.2 中国电信市场结构竞争失衡 |
4.3 中国电信市场结构历史演变的内在逻辑及局限 |
4.3.1 中国电信市场结构演变的内在逻辑 |
4.3.2 中国电信市场结构演进的局限 |
4.4 小结 |
5. 中国电信市场重组中的竞争行为 |
5.1 联通组建后的竞争失效 |
5.1.1 1994-1998 年中国电信市场竞争 |
5.1.2 模型均衡分析 |
5.1.3 竞争失效的原因 |
5.2 纵向分离后的移动业务竞争 |
5.2.1 纵向分离初期的双重垄断 |
5.2.2 纵向分离中引入竞争的局限性 |
5.2.3 小灵通出现后的移动运营商的价格歧视 |
5.2.4 移动业务竞争现状 |
5.3 本地固定电话业务市场绕道引起的市场关闭 |
5.4 横向拆分后的固定本地业务竞争(默契合谋) |
5.4.1 默契合谋的博弈模型 |
5.4.2 中国电信市场中本地固定电话竞争的默契合谋行为 |
5.4.3 中国电信市场默契合谋因素分析 |
5.5 小结 |
6. 中国电信市场结构重组中市场绩效 |
6.1 中国电信市场竞争性结构的有效性 |
6.2 中国电信市场绩效分析 |
6.3 中国电信业市场绩效的国际比较 |
6.4 小结 |
7. 电信技术进步中的融合、管制与竞争 |
7.1 网络融合对电信市场结构的影响 |
7.1.1 网络融合对电信市场结构的影响:从纵向到横向 |
7.1.2 “网络融合”与瓶颈市场的“市场关闭”问题 |
7.1.3 我国网络融合中限制电信市场结构变迁的因素 |
7.2 网络融合中限制电信竞争的壁垒 |
7.3 电信竞争与电信管制 |
7.3.1 竞争条件下电信管制的原因 |
7.3.2 竞争条件下的电信管制 |
7.4 网络融合与电信管制的冲突 |
7.5 小结 |
8. 总结和展望 |
8.1 基本结论 |
8.1.1 电信技术的发展要求全面竞争的市场结构 |
8.1.2 产业融合是技术上发展的必然趋势 |
8.1.3 电信技术经济特性要求全业务竞争 |
8.1.4 国有产权同质制约了中国电信市场竞争的有效性 |
8.1.5 中国电信市场管制机制制约了电信产业的发展 |
8.1.6 中国电信市场缺少全面、透明电信法律的保障 |
8.2 政策含义 |
8.2.1 面向产业融合的监管机制 |
8.2.2 国有产权同质对市场行为的制约 |
8.2.3 基于电信技术变迁的电信市场结构改革 |
8.2.4 产权制度改革(解决国有产权同质性) |
8.3 研究未尽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5)中国电信市场的结构演变、产品创新与效率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用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及主要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主要创新点 |
2 产业层次的技术创新理论 |
2.1 引言 |
2.2 技术创新与产品生命周期 |
2.2.1 产品生命周期 |
2.2.2 产品生命周期与技术创新 |
2.3 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 |
2.3.1 技术创新与市场权力 |
2.3.2 技术创新与竞争策略 |
2.4 技术创新与市场效率 |
2.4.1 技术创新与产业技术进步 |
2.4.2 技术创新与消费者福利 |
2.5 技术创新与政策规制 |
2.5.1 技术创新的宏观效应 |
2.5.2 政府对技术创新的政策引导 |
2.6 对中国电信市场的相关研究成果 |
2.6.1 对中国电信市场结构演变的研究 |
2.6.2 对中国电信市场产品创新的研究 |
2.6.3 对中国电信市场效率评价的研究 |
2.7 本章小结 |
3 基于SCP 范式的技术创新分析框架 |
3.1 引言 |
3.2 传统的SCP 范式 |
3.3 基于SCP 范式的技术创新分析框架 |
3.4 对中国电信市场技术创新行为的SCP 分析框架 |
3.4.1 中国电信市场的技术创新行为之SCP 分析框架 |
3.4.2 对中国电信市场的结构分析 |
3.4.3 对中国电信市场的产品创新分析 |
3.4.4 对中国电信市场的绩效分析 |
3.5 对中国电信市场结构、产品创新和效率效应的理论分析 |
3.5.1 改革之前的垄断市场的结构、产品创新与市场效率 |
3.5.2 改革之后的寡头市场的结构、产品创新与市场效率 |
3.5.3 关于最优市场结构与市场效率评价方法 |
3.6 本章小结 |
4 中国电信市场的结构演变 |
4.1 引言 |
4.2 自然垄断与行政垄断——1994 年以前的中国电信市场 |
4.2.1 1949-1979 年的高度计划体制与缓慢发展时期 |
4.2.2 20 世纪80 年代的政策倾斜与高速发展时期 |
4.2.3 20 世纪90 年代初的改革酝酿时期 |
4.3 打破垄断的艰难尝试——1994-1997 年的中国电信市场 |
4.3.1 政企分开的举措 |
4.3.2 市场开放的尝试 |
4.3.3 本阶段中国电信市场的基本特征 |
4.4 从垄断到竞争的蜕变——1998 年以来的中国电信市场 |
4.4.1 “5+1”格局的形成时期——1998-2001 年的中国电信市场 |
4.4.2 “5+1”竞争时期——2002 年以后的中国电信市场 |
4.5 本章小结 |
5 中国电信市场的产品创新 |
5.1 引言 |
5.2 移动电话市场的小灵通创新 |
5.2.1 小灵通在中国的商业化过程 |
5.2.2 政府与小灵通运营商之间的规制博弈 |
5.2.3 小灵通的引入与电信市场结构的演变 |
5.2.4 小灵通的创新价值测算 |
5.3 长途电话市场的IP 电话创新 |
5.3.1 IP 电话的引入与长途电话市场的结构演变 |
5.3.2 IP 电话的创新价值测算 |
5.4 互联网通信市场的产品创新 |
5.4.1 QQ 与即时通信产品创新 |
5.4.2 ADSL 与宽带通信产品创新 |
5.5 3G 与未来的通信产品创新 |
5.5.1 3G 的主要技术特征 |
5.5.2 3G 的业务特点 |
5.5.3 3G 的创新难度 |
5.6 本章小结 |
6 中国电信市场的技术进步与市场效率 |
6.1 引言 |
6.2 中国电信市场的有效前沿移动与技术进步 |
6.2.1 研究假定与模型设定 |
6.2.2 数据结构与来源 |
6.2.3 基于劳动与资本的有效前沿移动与技术进步 |
6.2.4 基于资本的有效前沿移动与技术进步 |
6.2.5 基于投资的有效前沿移动与技术进步 |
6.3 基于DEA 标尺的省际电信市场绩效比较 |
6.3.1 模型与数据 |
6.3.2 我国省级电信市场DEA 技术效率的测算 |
6.3.3 我国省级电信市场DEA 技术进步的测算 |
6.3.4 对两种绩效指标的比较与综合绩效指标的计算 |
6.4 本章小结 |
7 中国电信市场的消费者福利与市场效率 |
7.1 引言 |
7.2 中国电信市场的需求关系估计与需求效应分析 |
7.2.1 中国电信市场的发展概况和表观特征 |
7.2.2 需求模型设定与估计方法 |
7.2.3 经验数据的结构与来源 |
7.2.4 中国电信市场的Marshall 需求函数估计 |
7.2.5 影响中国电信市场需求的五大需求效应分析 |
7.3 中国电信市场改革效率之消费者福利分析 |
7.3.1 中国电信市场的改革发展历程 |
7.3.2 基于Marshall 需求函数的消费者福利测算方法 |
7.3.3 数据结构与来源 |
7.3.4 中国电信市场的消费者福利测算 |
7.3.5 中国电信市场消费者福利的来源分析 |
7.4 中国电信市场的外部性与市场效率 |
7.4.1 电信市场的普遍服务原则 |
7.4.2 电信市场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
7.4.3 电信市场对相关市场的辐射带动作用 |
7.5 本章小结 |
8 中国电信市场结构演变对企业的经营激励与生产者剩余 |
8.1 引言 |
8.2 市场结构演变对电信运营企业的经营激励 |
8.3 产品创新与电信市场的生产者剩余 |
8.4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1.1 理论结论 |
9.1.2 实证结论 |
9.2 存在的问题与研究展望 |
9.2.1 存在的问题 |
9.2.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2.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其它研究成果目录 |
3.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研究项目目录 |
(6)电信竞争的形成 ——机理、路径与管制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基本概念的界定 |
1.2.1 电信和电信服务 |
1.2.2 电信管制 |
1.3 文献综述 |
1.3.1 推动电信形成竞争的理论演进简述 |
1.3.2 电信竞争的形成、管制与绩效 |
1.3.3 关于中国电信产业竞争问题的研究 |
1.4 本文的研究对象、方法与逻辑思路 |
1.4.1 本文的研究对象 |
1.4.2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4.3 本文的逻辑思路 |
1.4.4 本文的创新点 |
2. 电信业从垄断到竞争的理论演进 |
2.1 电信垄断的理论 |
2.1.1 电信的自然垄断性 |
2.1.2 电信的国家主权性和电信普遍服务的公益性 |
2.2 电信竞争的理论基础 |
2.2.1 可竞争市场理论 |
2.2.2 自然垄断产业的间接竞争理论 |
2.2.3 电信竞争的政策操作理论 |
2.3 政府管制理论的演进 |
3. 电信业打破垄断的动因分析 |
3.1 电信垄断的历史成因 |
3.1.1 专利垄断时期 |
3.1.2 早期自由竞争时期 |
3.2 电信业打破垄断的动因 |
3.2.1 技术和经济因素 |
3.2.2 潜在竞争者的博弈 |
4. 电信竞争的形成──市场结构构造 |
4.1 市场进入障碍与有效率潜在竞争者市场结构 |
4.1.1 市场进入障碍的含义与构成 |
4.1.2 进入障碍、有效率潜在竞争者与可竞争市场结构 |
4.2 电信垄断体制改革中的市场结构构造 |
4.2.1 长途通信市场结构 |
4.2.2 本地通信市场结构 |
4.3 电信竞争性市场结构的构造实践 |
附表4─1 OECD国家各类电信运营商数目情况 |
附表4─2 OECD国家新电信运营商所占市场份额 |
5. 电信竞争的市场主体改造──电信民营化 |
5.1 民营化的概念和电信民营化的动因 |
5.1.1 民营化的定义 |
5.1.2 电信民营化的动因 |
5.2 电信民营化的实践 |
5.2.1 电信民营化的类型 |
5.2.2 电信民营化进程 |
5.2.3 电信民营化的绩效 |
5.3 对电信民营化的一些看法 |
附表5─1 国外电信民营化进程概况 |
附表5─2 有关电信民营化、竞争和管制改革的绩效实证文献 |
6. 电信竞争形成中的管制治理 |
6.1 电信管制治理问题的提出 |
6.2 管制治理的定义与内涵 |
6.3 电信管制治理实践──OECD的情况 |
6.3.1 电信管制机构的独立化 |
6.3.2 管制机构与反垄断机构的关系 |
7. 中国电信竞争的形成──市场结构与管制治理 |
7.1 市场结构 |
7.1.1 中国电信产业从垄断走向竞争的必然性 |
7.1.2 中国电信市场结构演变过程 |
7.1.3 中国电信市场结构分析 |
7.1.4 市场绩效 |
7.2 管制治理 |
7.2.1 中国电信管制体制沿革 |
7.2.2 中国电信管制治理的制度分析 |
7.2.3 中国电信管制治理的改善措施 |
8. 一个政策建议──中国3G牌照发放方式决策的AHP模型 |
8.1 3G牌照发放的方式 |
8.2 中国3G牌照发放方式决策的AHP模型 |
8.2.1 层次分析法(AHP)简要介绍 |
8.2.2 中国3G牌照发放方式决策的AHP模型构造与求解 |
9. 结束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7)电信网效益理论与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与评述 |
1.2.1 电信网络效益的国内研究现状 |
1.2.2 电信网络效益的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电信网及其业务体系 |
2.1 电信网的基本结构 |
2.1.1 电信系统的基本模型 |
2.1.2 电信网的基本组成 |
2.1.3 电信网的分层结构 |
2.2 电信网的结构类型及特征 |
2.2.1 电信网的基本拓扑结构 |
2.2.2 电信网的分类 |
2.3 电信网的业务体系 |
2.3.1 电信业务及其划分 |
2.3.2 电信业务的特点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信网的运营体系 |
3.1 电信网络运营的主要内容 |
3.2 电信网络的运营商 |
3.2.1 电信网络运营商的构成 |
3.2.2 电信网络运营商的支撑企业 |
3.3 电信网络的政府运营 |
3.3.1 政府介入管制的原因 |
3.3.2 政府管制的方式和内容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信网络的经济特征分析 |
4.1 电信网的信息基础设施性 |
4.2 电信网的信息经济性 |
4.3 电信网的经济性 |
4.3.1 电信网的结构经济性 |
4.3.2 电信网络的规模经济性 |
4.3.3 电信网的安全经济性 |
4.4 电信网的外部性 |
4.5 电信网的范围经济性 |
4.6 电信网络的效用规律 |
4.7 电信业务需求和供给特征 |
4.8 电信网络进入退出壁垒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电信网络投入产出的价值分析 |
5.1 电信产业价值链 |
5.1.1 电信业产业链 |
5.1.2 电信业价值链 |
5.2 电信网络的投入构成及其特点 |
5.2.1 电信网络的网元构成 |
5.2.2 电信网的资本构成 |
5.3 电信网的运营成本的构成 |
5.3.1 生产成本的构成 |
5.3.2 期间费用的构成 |
5.3.3 电信业务成本 |
5.3.4 电信网络投入的特点分析 |
5.4 电信网络的产出指标及其特点 |
5.4.1 电信网产出的实物指标 |
5.4.2 电信网产出的价值指标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电信网效益及其形成机制 |
6.1 电信网效益内涵 |
6.2 电信网效益分类 |
6.3 电信网经济效益形成机制 |
6.3.1 电信网经济效益影响因素 |
6.3.2 电信网经济效益的形成机制 |
6.4 电信网社会效益形成机制 |
6.4.1 电信网社会效益的表现形式 |
6.4.2 电信网社会效益的形成机制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电信网经济效益评价方法 |
7.1 单指标评价法 |
7.2 多指标综合评价法 |
7.2.1 含义 |
7.2.2 电信网效益指标体系的设置 |
7.2.3 综合指数评价方法 |
7.2.4 评价方法的优缺点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电信网经济效益的DEA 评价方法 |
8.1 DEA 模型的功用及可行性 |
8.2 DEA 方法的工作步骤 |
8.3 电信网运营效益的DEA 模型构建 |
8.4 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
8.5章 小结 |
第9章 电信网社会效益评价框架 |
9.1 社会经济效益评价 |
9.1.1 电信网络社会效益的特点 |
9.1.2 直接经济效益评价 |
9.1.3 间接经济效益评价 |
9.2 社会使用价值评价 |
9.2.1 电信网给国民经济带来的价值 |
9.2.2 电信网络对企业经营的使用价值 |
9.3 电信网社会效益构成体系 |
9.4 本章小结 |
第10章 我国电信网经济效益分析及对策建议 |
10.1 电信网络的基本情况分析 |
10.1.1 固定电话网分析 |
10.1.2 移动通信网分析 |
10.1.3 数据通信网分析 |
10.1.4 传输网络分析 |
10.2 电信业经济效益评价 |
10.2.1 电信业务收入及其结构情况 |
10.2.2 电信网经济效益的指标分析 |
10.2.3 电信网经济效益的单指标指数评价 |
10.2.4 电信网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 |
10.2.5 电信网经济效益的DEA 分析 |
10.3 电信业区域经济效益分析 |
10.3.1 本地电话用户数增长情况 |
10.3.2 移动电话用户数增长情况 |
10.3.3 电信业务收入及投资水平的对比分析 |
10.3.4 区域电信业经济效益的DEA 分析 |
10.4 电信网社会效益评价 |
10.4.1 电信业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率分析 |
10.4.2 个人通信消费支出与GDP 产值比例 |
10.4.3 电信业对社会就业的贡献 |
10.5 提高电信网效益的对策研究 |
10.5.1 电信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0.5.2 提高我国电信网效益的对策建议 |
10.6 本章小结 |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研究结论 |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8)中国电信业的产业组织与变迁 ——基于“R-SCP”理论框架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电信业的发展趋势及电信经济理论的滞后 |
1.1.1 电信业的快速发展 |
1.1.2 电信产业的组织结构变迁 |
1.1.3 电信经济理论的滞后 |
1.2 本文的写作渊源 |
1.3 电信产业理论新的研究框架 |
1.4 电信产业的界定及一些电信基本概念 |
1.4.1 本文中对电信产业的界定 |
1.4.2 本文中将用到的几个电信产业的重要概念 |
1.5 本文的结构安排 |
2 电信产业相关理论的回顾与准备 |
2.1 AT&T分拆及其对电信规制的影响 |
2.1.1 AT&T公司分拆的过程 |
2.1.2 AT&T分拆的背景 |
2.1.3 AT&T分拆效果的评价 |
2.2 对电信产业自然垄断特性的进一步探讨 |
2.2.1 自然垄断理论的简要回顾 |
2.2.2 电信产业自然垄断的来源 |
2.2.3 对电信业自然垄断的实证研究与规制困境 |
2.3 电信产业主要的规制方法 |
2.3.1 服务价格规制 |
2.3.2 接入价格规制 |
2.4 电信规制理论的新发展——以放松规制为主要特征 |
2.4.1 放松电信规制的现实和理论背景 |
2.4.2 激励性规制 |
2.4.3 促进竞争的规制 |
2.4.4 对电信规制理论新发展的简评 |
2.5 电信规制与电信产业的改革实践 |
2.5.1 电信规制的起源、目标与主要方法 |
2.5.2 电信产业改革的目标函数 |
2.5.3 电信产业改革的一般过程 |
2.5.4 电信规制改革与独立规制 |
3 电信产业的“R—SCP”理论框架 |
3.1 电信规制与产业组织变迁的国际比较 |
3.1.1 电信产业组织变迁的主导模式 |
3.1.2 电信产业市场结构演化的趋势 |
3.1.3 电信产业组织变迁的绩效标准 |
3.2 电信产业组织及变迁的研究思路 |
3.2.1 现有理论在电信产业组织变迁研究中的局限性 |
3.2.2 电信产业组织变迁的决定因素:规制与竞争 |
3.2.3 电信产业组织变迁的研究思路 |
3.3 “R—SCP”的理论分析框架 |
3.3.1 “R—SCP”理论框架的逻辑 |
3.3.2 “R—SCP”理论框架对电信产业的具体分析 |
4 中国电信业的“R—SCP”分析(Ⅰ):市场结构的变迁 |
4.1 市场结构变迁的主要原因 |
4.1.1 政府行为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
4.1.2 产业外部环境和企业行为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
4.1.3 技术创新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
4.2 中国电信业市场结构变迁的基本路径 |
4.2.1 1994年以前的垄断市场结构 |
4.2.2 1994—1998年的主垄断双寡头结构 |
4.2.3 1999年至今的寡头垄断结构 |
4.3 政府行为对电信市场结构的直接塑造 |
4.3.1 放松进入规制与引入竞争 |
4.3.2 对中国电信的纵向分拆 |
4.3.3 对中国电信的横向分拆与电信业重组 |
4.3.4 移动3G牌照对电信市场结构的调整 |
4.4 不对称规制对市场结构的改善——CDMA手机补贴的深入分析 |
4.4.1 进入者策略与在位者优势 |
4.4.2 不对称规制的内容 |
4.4.3 不对称规制对产量和价格决策的影响 |
4.4.4 不对称规制与联通CDMA的手机补贴 |
4.5 企业行为对电信市场结构的影响 |
4.5.1 中国电信的限制性定价 |
4.5.2 中国移动的差异化策略 |
4.5.3 中国联通的技术创新行为 |
4.5.4 运营商的资本市场行为 |
4.6 技术创新对中国电信业市场结构的影响——对三网融合的考察 |
4.6.1 三网融合及其对电信业市场结构的影响 |
4.6.2 中国三网融合的现状及对电信业的影响 |
5 中国电信业的“R—SCP”分析(Ⅱ):企业行为的演变 |
5.1 企业行为的影响因素与中国电信企业行为的演化路径 |
5.1.1 影响电信企业行为的因素 |
5.1.2 企业行为特征的三个维度 |
5.1.3 中国电信企业各阶段行为的一个简要描述 |
5.2 规制与放松规制对电信企业行为的影响 |
5.2.1 规制失效下的排他性行为——以联通成立为例 |
5.2.2 不对称规制下的市场竞争——对移动通信资费方式的考察 |
5.2.3 规制突破与规制放松——对小灵通现象的分析 |
5.3 市场结构对电信企业行为的影响——以初装费和3G建网为例 |
5.3.1 对垄断时期高昂初装费的解释 |
5.3.2 对3G建网的预测——一个关于电信和移动的3G建网博弈 |
5.4 产业外部环境变迁与电信企业转型 |
5.4.1 适应外部环境与企业转型 |
5.4.2 电信产业外部环境的变迁与转型的必要性 |
5.4.3 中国电信企业转型的方向——综合信息服务商 |
6 中国电信业的“R—SCP”分析(Ⅲ):对绩效的考察 |
6.1 中国电信产业组织绩效的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 |
6.1.1 产业组织理论对经济绩效的综合评价 |
6.1.2 中国电信产业组织绩效的评价标准 |
6.1.3 电信产业组织绩效测度的综合指标体系 |
6.2 中国电信产业绩效的实证性描述 |
6.2.1 1994年之前的绩效 |
6.2.2 1994—1998年的绩效 |
6.2.3 1999—2001年的绩效 |
6.2.4 2002年至今的绩效 |
6.3 电信产业组织变迁绩效的评价与电信规制改革 |
6.3.1 电信业产业组织变迁绩效的总体评价 |
6.3.2 对中国电信规制改革的思考和建议 |
7 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7.2 主要的政策建议 |
7.2.1 对电信规制的政策建议 |
7.2.2 对电信业产业政策的建议 |
7.2.3 关于3G牌照发放与电信业再一次重组的思考和建议 |
7.3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论文独创性声明 |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9)本地电信的管制与竞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2、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3、论文结构和主要内容 |
第一章 本地电信自然垄断特征的消失及放松管制的出现 |
1.1 本地电信的含义 |
1.1.1 电信的含义 |
1.1.2 本地电信的含义 |
1.2 本地电信自然垄断特征的消失 |
1.2.1 关于自然垄断的判定标准 |
1.2.2 本地电信自然垄断属性的研究综述 |
1.2.3 对本地电信自然垄断属性的判断 |
1.3 本地电信引入竞争的不同观点 |
1.3.1 关于本地电信管制与竞争的有关观点 |
1.3.2 本地电信竞争在电信业竞争中的地位 |
1.4 本地电信放松管制及主要进人形式 |
1.5 在位运营商与进人者的竞争优势分析 |
1.5.1 在位运营商优势 |
1.5.2 新进人者竞争优势 |
第二章 转售与本地电信竞争 |
2.1 转售中合理有效定价的含义 |
2.1.1 合理有效定价的重要性 |
2.1.2 可避免成本的含义 |
2.2 转售定价的方法 |
2.2.1 有效成分定价法 |
2.2.2 可避免成本定价法 |
2.2.3 ACPR与ECPR的区别与联系 |
2.3 转售竞争对消费者收益的影响 |
2.4 转售对在位运营商投资激励的影响 |
2.5 转售与以基于设施进人的关系 |
第三章 本地环路非捆绑与本地电信竞争 |
3.1 转售和非捆绑的区别与联系 |
3.2 本地环路非捆绑的理论依据及作用 |
3.2.1 关键设施原则与本地环路非捆绑 |
3.2.2 管制者与在位运营商的博弈分析 |
3.2.3 本地环路非捆绑的作用 |
3.3 本地环路非捆绑的形式及其义务的设定 |
3.3.1 完全非捆绑 |
3.3.2 线路分享(或分享接人) |
3.3.3 高速比特流接人 |
3.3.4 三种形式的简要区别 |
3.4 本地环路非捆绑的定价 |
3.4.1 本地环路非捆绑定价的重要性 |
3.4.2 历史成本与现实成本相结合的定价方法 |
3.4.3 长期增量成本法 |
3.4.4 实物期权定价方法 |
3.5 本地环路非捆绑的管制风险及管制改革 |
3.5.1 管制风险 |
3.5.2 本地环路非捆绑的管制改革及发展方向 |
第四章 基于设施的竞争——(一)互联与互联管制 |
4.1 基于设施竞争与基于服务竞争的关系 |
4.2 本地电信网的互联及互联效应 |
4.2.1 互联含义 |
4.2.2 本地电信网络互联作用 |
4.3 对互联及互联定价的管制 |
4.3.1 管制的必要性 |
4.3.2 互联管制趋势 |
4.3.3 互联原则 |
4.3.4 本地电信价格管制重心由零售价格管制向互联定价管制的前移 |
4.4 互联定价的方法 |
4.4.1 收付平衡法 |
4.4.2 ECPR |
4.4.3 长期增量成本法 |
4.4.4 价格上限管制 |
4.5 本地电信互联价格与零售价格竞争的博弈分析 |
4.5.1 运营商不对称情况下的竞争 |
4.5.2 运营商对称情况下的竞争 |
4.5.3 同网通话和异网通话的歧视性定价 |
第五章 基于设施的竞争——(二)数网融合与竞争 |
5.1 数网融合及发展趋势 |
5.1.1 产业融合与数网融合 |
5.1.2 数网融合出现的原因 |
5.1.3 三网的现状 |
5.1.4 下一代网络 |
5.2 基于数网融合的SCP分析 |
5.2.1 多网并存竞争的市场结构 |
5.2.2 同质竞争与异质竞争 |
5.2.3 数网融合与竞争下的绩效分析 |
5.3 移动电信网络与固定电信网络在本地电信的竞争 |
5.3.1 无线电信业务的发展及移动电信融合的出现 |
5.3.2 无线电信对固定电信的竞争 |
5.3.3 固定电信与移动电信的互联与竟争 |
5.4 3G与移动电信网络业务的融合 |
5.4.1 对欧洲3G管制实践的考察 |
5.4.2 香港对3G的管制 |
5.5 本地号码携带与本地电信竞争 |
5.5.1 本地号码携带的含义及基本类型 |
5.5.2 本地号码携带与本地电信竞争 |
5.5.3 对号码携带的管制 |
5.6 管制融合 |
5.7 本地电信有效竞争的路径 |
第六章 对美国本地电信竞争的实证分析 |
6.1 本地电信市场结构的变化 |
6.1.1 本地电信竞争者构成 |
6.1.2 ILECs和 CLECs竞争力比较 |
6.1.3 CLECs进入的市场领域 |
6.1.4 本地电信市场结构 |
6.2 美国本地电信价格变化趋势分析 |
6.2.1 对美国早期本地电话价格变化的考察 |
6.2.2 对1996年以来本地电信价格变化的分析 |
6.3 本地电信竞争与普遍服务机制的变化 |
6.3.1 本地电信竞争对普遍服务的挑战 |
6.3.2 美国普遍服务政策的调整 |
6.3.3 拍卖制——普遍服务的改革取向 |
6.4 本地电信竞争带来的重组与兼并 |
6.4.1 1996年电信法后美国本地电信业兼并重组的原因 |
6.4.2 AT&T进行的兼并重组 |
6.4.3 ILECs进行的兼并重组 |
6.5 本地电信竞争面临的挑战及管制前景 |
6.5.1 CLECs经营的困难 |
6.5.2 本地电信竞争政策受到挑战 |
第七章 国有电信企业所有权改革与电信竞争 |
7.1 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的特殊性及产权改革的必要性 |
7.1.1 关于国有制与私有制效率对比的有关文献综述 |
7.1.2 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的特殊性及产权改革 |
7.2 国有产权改革与电信业引入竞争的关系 |
7.3 国有产权改革与电信管制之间的关系 |
7.4 西方国家电信业产权改革的实践及评价——以英国为例 |
7.4.1 英国国有电信企业产权改革情况 |
7.4.2 对英国电信产权改革评价 |
第八章 中国电信业改革与本地电信竞争 |
8.1 中国电信改革简要回顾 |
8.1.1 中国电信改革的四个阶段 |
8.1.2 电信业的两次拆分与重组 |
8.2 我国本地电信竞争在电信业竞争中的地位 |
8.3 放松进入管制与本地电信竞争 |
8.4 互联定价管制改革与本地电信竞争 |
8.4.1 目前互联定价存在的问题 |
8.4.2 互联定价的改革方向 |
8.4.3 小灵通与移动电信的竞争 |
8.5 数网融合与本地电信竞争 |
8.6 所有权改革与本地电信竞争 |
8.7 本地电信竞争与普遍服务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网络型产业的非对称管制与竞争(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论文的选题 |
1.1 论文选题的实践背景 |
1.2 论文选题的理论背景 |
1.3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方法:经济解释与均衡分析方法 |
3.1 经济解释方法论 |
3.2 制度变迁与制度分析 |
3.3 均衡分析 |
3.4 实证分析:逻辑演绎与经验验证 |
第三节 、论文的框架结构 |
第四节 、论文有何创新 |
第二章 、市场结构演变:定义和约束 |
第一节 、市场:定义和边界 |
1.1 市场的定义:行为还是过程 |
1.2 市场的边界 |
第二节 、市场结构:定义和度量 |
2.1 市场结构:分析中的分类 |
2.2 进入壁垒:一个简要的综述 |
2.3 市场集中度 |
第三节 、市场结构动态变化 |
3.1 市场结构的内生化处理 |
3.2 进入与市场结构 |
3.3 分析框架与局限条件 |
第三章 、进入博弈 |
第一节 、进入博弈的一般化模型:不考虑进入速度 |
第二节 、进入博弈的一般化模型:引入进入速度 |
第三节 、限制进入的策略与比较 |
第四节 、进入容纳 |
第四章 、非对称管制与产业组织 |
第一节 、管制经济学:理论线索与分析框架 |
1.1 管制的概念界定 |
1.2 分析管制问题的两个基本理论框架 |
1.3 狭义的管制经济学 |
1.4 总结及图示 |
第二节 、非对称管制均衡:公共利益假定 |
2.1 社会福利:概念及设定 |
2.2 制度均衡:一个分析模型 |
2.3 非对称管制:进入速度与配置效率 |
第三节 、非对称管制均衡:利益集团假定 |
3.1 利益集团假定的含义:委托代理与道德风险 |
3.2 非对称管制制度均衡:选择模型 |
3.3 非对称管制制度竞争均衡:需求分析 |
3.4 非对称管制制度竞争均衡:博弈分析 |
第五章 、网络型产业的技术特征与市场结构 |
第一节 、网络型产业的技术特征 |
1.1 纵向一体化 |
1.2 规模经济 |
1.3 多样化生产和范围经济 |
第二节 、网络型产业的自然垄断性质 |
2.1 成本劣加性与自然垄断 |
2.2 网络型产业的自然垄断性质 |
第三节 、网络型产业的可竞争性 |
3.1 德姆塞茨的竞争思想 |
3.2 可竞争性市场理论:简要说明 |
3.3 自然垄断行业的可竞争性:固定成本与沉没成本 |
3.4 网络型产业的可竞争性 |
第四节 、网络型产业的非对称管制 |
第六章 、非对称管制Ⅰ:纵向一体化与互联互通 |
第一节 、纵向一体化的福利特征 |
1.1 纵向一体化的效率性 |
1.2 纵向一体化与垄断:接入价格与质量 |
1.3 福利权衡:威廉姆森的模型 |
第二节 、市场结构1:纵向一体化限制与价格管制 |
第三节 、市场结构2:非纵向一体化与国有化 |
第四节 、市场结构3:竞争与互联互通 |
第七章 、非对称管制Ⅱ:规模经济与分拆 |
第一节 、规模经济与进入 |
1.1 规模经济与规模竞争 |
1.2 规模经济是进入壁垒 |
第二节 、马歇尔两难及其政策含义 |
第三节 、非对称管制:分拆 |
第八章 、非对称管制Ⅲ:多样化经营与市场准入制度 |
第一节 、多样化经营:基本要点 |
第二节 、市场的进入:挑奶油与普遍服务义务 |
第三节 、进入博弈 |
第四节 、非对称管制:市场准入制度 |
第五节 、小结:分拆与反托拉斯法 |
第九章 、中国经验Ⅰ:非对称管制制度的绩效 |
第一节 、电信行业的进入和重组 |
第二节 、非对称管制制度与竞争 |
第三节 、中国电信行业非对称管制与竞争:解释性 |
第十章 、中国经验Ⅱ:中国电信行业重组的逻辑 |
第一节 、制度变迁:公共利益假设 |
1.1 管制者的产权结构与放松管制 |
1.2 市场需求与进入后均衡 |
1.3 技术约束:进入的路径 |
1.4 资本市场发达程度 |
第二节 、制度变迁:利益集团假设 |
1.1 猜想:进入是国有资本流动的表现,促进进入的制度是政治压力作用的结果。 |
1.2 验证1:管制机构改革与制度变迁和竞争 |
1.3 验证2:中国电信行业的资本构成 |
1.4 验证3:集体行动的逻辑与放松管制:分散的私人资本的进入困难 |
第三节 、非对称管制与数网竞争的制度替代 |
第十一章 、主要结论和模型扩展的简要说明 |
第一节 、模型的简要总结 |
第二节 、模型的扩展:简要说明 |
第三节 、政策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我国长途电话网路结构的演变(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国时期四川省电话管理处研究[D]. 唐新月.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中小商企促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朱周华. 北京邮电大学, 2012(03)
- [3]七号信令在电信长途局改造工程中的实现[D]. 李明. 南京理工大学, 2009(01)
- [4]中国电信市场重组中的竞争与垄断 ——基于T-S(S)-C-P理论框架的分析[D]. 杨灵. 辽宁大学, 2009(01)
- [5]中国电信市场的结构演变、产品创新与效率评价[D]. 高锡荣. 重庆大学, 2007(05)
- [6]电信竞争的形成 ——机理、路径与管制治理[D]. 王伯成. 暨南大学, 2006(06)
- [7]电信网效益理论与评价方法研究[D]. 王军. 吉林大学, 2006(10)
- [8]中国电信业的产业组织与变迁 ——基于“R-SCP”理论框架的分析[D]. 杨宏伟. 复旦大学, 2005(07)
- [9]本地电信的管制与竞争[D]. 刘青. 山东大学, 2005(04)
- [10]网络型产业的非对称管制与竞争[D]. 张树民. 西南财经大学, 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