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我校获奖成果现状谈如何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论文文献综述)
任然,许汝福,陈浩[1](2017)在《控制科研隐性成本,提高经费使用效率》文中提出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宏观经济环境对综合医院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现代化综合医院需要保证内部工作的各个环节都达到最佳状态,从而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在这种背景下,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应运而生,其最为突出的作用在于可掌握医院各项工作在运行中所需的具体开支,防止浪费,降低成本[1]。随着科研经费投入的逐年增长,科研项目成本浪费问题对综合医院精细化管理提出了严峻挑战。究其根本,其中一个很大
刘达蔚[2](2016)在《高校共青团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研究 ——基于大连理工大学的调查》文中提出随着我国高校扩招,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响应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地方政府和高校也相继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或措施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高校共青团应充分挖掘自身特点和优势,创新思路,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整合资源,搭建平台,更有效的促进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同时提升大学创业能力。本文是以在共青团指导下参与共青团组织的各项创业比赛的创业团队为研究对象,采取开放式访谈与调查问卷发放的形式,结合调查结果探究共青团在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方面的作用,从而针对分析结果对共青团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本论文从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的角度出发,开展问题与实证研究,遵循技术路线的建立等原则,分四展章开分析和研究。本文通过访谈及文献学习,从大学生创业能力入手,将创业能力分为五个维度,同时将共青团与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影响因素相结合,通过统计分析,学生工作经历、团委举办的活动、以及创业类培训和比赛对于大学生创业能力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通过数据可以看出共青团相关项目对于能力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调查研究,共青团在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中存在一些问题,并分析存在这些问题的成因。本文最后,结合调查结果及数据分析,对于共青团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也给出了建议,主要包括:共青团应加强对创业氛围的营造,注重文化氛围的营造和优秀创业典型的引领作用;积极完善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体系,加大对大学生创业能力训练的力度,完善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训机制;搭建有效的创业平台,充分发挥创业实践基地的作用,发挥创业比赛的导向作用;以及努力加强社会资源的整合,加强与社会企业的联系,拓宽创业信息的渠道,切实帮助大学生提升创业能力。
杨江水[3](2016)在《基于CIPP模式的大学发展规划决策模型研究 ——以重庆师范大学为例》文中提出决策是作出决定的过程,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和基本活动之一,贯穿于整个组织管理之中。大学组织是一个决策型组织,时常面临在一系列备择的行为中作出选择并付诸实施。正确的决策是人们实现发展愿景、采取有效行动达到预期目标的重要手段,它反映了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寻求并实现某种最优化预定目标的能力。规划是人类认识和改变自身状况以及适应外部环境的谋划,是人类实现发展愿景,达到预期目标的重要手段,涵盖从设定目标到寻找实现目标的方法和手段的整个过程。大学发展规划与决策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补充,共同推动大学组织不断发展。一方面,决策关系学校未来发展,为规划提供重要内容;另一方面,规划则使决策具体化,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需要通过发展规划的实现来验证,二者统一于大学组织的职能履行和发展中。大学发展规划决策是高校中的普遍现象,是高校战略管理活动的重要环节,其决策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学校的发展成败,对整个高校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大学发展规划决策存在着决策评价标准模糊、决策程序不合理、决策信息利用不充分、决策执行性不强和决策有效性评价被忽视等现实困境,但其发展前景瞻望十分美好,未来大学发展规划决策更加科学有效,规划的功能作用更加彰显发挥,能助推大学又好又快发展。大学发展规划决策是一个系统的动态的持续的过程,既包括发展规划目标的确立、实现规划目标方案的选择,又包括规划执行的进度、完成度的检验和反馈,还包括规划周期结束目标达成情况和利益相关者的满意程度判断。这系列决策与CIPP模式高度契合,大学发展规划在制定、实施和结果评价中面临着不同的决策,CIPP模式运用于大学发展规划决策评价具有适用性和可行性,能对大学发展规划决策提供分析框架,有助于提高发展规划决策系统性、科学性和发展性。模型是决策中对问题求解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是沟通实践与理论之间的桥梁。基于CIPP模式大学发展规划决策模型包含规划目标的确立——决策分析模型、规划条件的预设——方案选择模型、规划执行的考评——效能检验模型和规划结果的输出——达成满意模型四种。决策分析模型主要是为确定规划发展目标,通过对大学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背景进行分析,基于集中度、差异度原则并通过层次分析法科学确定大学发展规划的战略目标和规划重点。方案选择模型主要是确定大学发展规划实现的可行方案,根据大学发展规划的目标以及各类指标的权重提出多套具体发展规划方案,进而结合具体判断标准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积分模型对各种发展方案的可行性、合理性进行判断,以确定合理可行的大学发展规划方案。效能检验模型是对大学发展规划方案的控制、执行、监督与信息反馈进行考评,通过线性回归模型及时发现并反映方案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方案进行调整。达成满意模型是对大学发展规划方案的达成度进行刻画以及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大学发展规划方案的满意度进行结果评价,最后对方案的执行结果进行解释、对执行结果与预定目标的一致程度进行判断和总结。四种决策模型的运用需要建立起相应的决策评价指标体系。决策分析模型为确立规划目标服务,采用科学性标准,主要衡量规划制定的规范性、规划目标确立的合理性和学校发展要求的创新性。方案选择模型为规划实施条件方案进行预设选择,采用可行性标准,主要衡量规划方案实现的可能性、规划实施的条件性和规划实施的匹配性(契合度)。效能检验模型为规划执行实施服务,采用执行性标准,主要衡量规划实施中学校对规划的认同度、投入保障度、规划的阶段完成情况以及规划执行中的合法合规性。达成满意模型为结果输出考核服务,采用有效性标准,主要衡量规划目标的达成程度和利益相关者对规划实施结果、效果的满意程度。最后以重庆师范大学“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以检验目标确立的决策分析模型、条件输入的方案选择模型、规划执行的效能检验模型和结果输出的达成满意模型的实际运用过程,为大学发展规划决策模型的推广应用提供实践范例,为制定新的规划决策提供有效方法。同时也分析四种决策模型运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提出进一步考虑不同决策者的主观差异性对决策结果的影响,提升数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使大学发展规划的决策更加专业化、科学化、合理化,从而整体提升大学发展规划决策的科学性、可行性、执行性和有效性。
陈达云[4](2014)在《民族院校学科建设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方针的提出,高等教育的使命备受国家和社会的关注,学科建设在高校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近十年来,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有效领导和大力支持下,高等学校普遍重视和加强学科建设。学科建设作为民族院校一项带有全局性的基本建设,对于实现民族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确保民族院校发展方向,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从战略高度研究民族院校的学科建设,对于科学定位民族院校学科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民族院校创立于20世纪50年代,是党和国家执行民族政策,解决民族问题的产物。到目前为止,我国先后建立了16所民族院校。民族院校根据不同时期民族地区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需要,不断制定和调整办学方针、培养目标和专业建设方案,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民族院校的学科发展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经历了准备、起步、曲折、稳步前进与改革发展的历程,学科建设积累了一定的基础,学科数量增加,学科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学科结构趋向合理;学科特色更加鲜明,已初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国家经济结构的逐步调整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也得到不断发展,民族地区对各类专门人才的需求结构发生了变化。目前民族院校面向国家经济建设主战场的学科数量偏少,学科水平偏低,所培养的人才社会竞争力不强,反映出民族院校学科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学科建设缺乏总体规划,学科发展目标定位不明确,学科结构失衡,学科建设忽视整体优化,学科建设水平偏低,学科团队建设乏力,学科环境建设未引起足够重视,学科建设资金不足。民族院校学科建设需要把握影响学科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冲突,并根据民族院校自身发展的目标定位,寻求协调关系、解决矛盾的对策。民族院校学科发展主要受到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社会需求与政府干预以及科学组织等因素的影响,从而面临满足市场需求与满足政府规划之间、满足人才培养需要与满足科学发展需要之间、满足科学内在逻辑的发展要求与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等基本矛盾,具体表现为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矛盾;优势先行与整体优化的矛盾;跟踪学科主流与确定学科主导方向的矛盾;学科带头人与学科创新团队的矛盾;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矛盾。民族院校学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科学定位。民族院校学科建设要考虑作为大学应具有的职能、办学宗旨、实际现状及未来发展目标等因素的影响,针对当前学科建设定位存在的问题,确立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的学科建设功能定位,加强民族类特色学科建设,大力发展应用学科,注重发展基础较好、积淀深厚的学科,并建立相应的保障措施。跨越式发展是民族院校学科建设的战略选择。民族院校学科建设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是办高水平民族大学的必然选择。民族院校学科建设应走跨越式发展道路,在特定阶段,通过制度和技术创新,实现快速发展。民族院校学科建设在学科发展理念、政策、技术、制度、发展动力等方面具有后发优势,结合民族院校学科建设面临的机遇,民族院校学科建设在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时,要注意采取非均衡发展战略、集群化发展战略、开放战略和创新战略。民族院校学科建设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应采取相应的战略措施。要调整学科布局与结构,塑造学科特色,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加强学科队伍建设,加强学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合作与交流。
赵士谦[5](2013)在《基于案例分析的高水平大学教师绩效薪酬结构模型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以高校教师绩效薪酬结构为研究对象,选取D大学为高水平大学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运用案例分析法、质的研究方法、调查访谈问卷法和比较研究法等对研究对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国家宏观的高校教师绩效薪酬政策为基础重构了高校教师绩效薪酬的结构,以期望达到深化高校教师绩效薪酬结构构建之目的。本研究围绕高校教师绩效薪酬结构模型的重构得出如下结论:1.高校教师绩效薪酬研究正在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2.高校教师绩效薪酬结构模型的重构必须以国家的绩效薪酬政策和法律为根本依据;3.高校教师绩效薪酬结构模型的重构必须符合高水平大学绩效发展特点;4.高校教师绩效薪酬结构模型的重构必须适切绩效薪酬的要素构成;5.高校教师绩效薪酬结构模型的重构必须符合绩分绩点架构;6.高校教师绩效薪酬结构模型重构的理论与实践价值重大。本研究的主要政策价值在于为国家出台高校教师绩效薪酬的相关政策提供建议。本研究的核心创新点在于以国家的高校教师绩效薪酬政策为前提,以高水平大学绩效薪酬案例分析为基础,对高校教师绩效薪酬的原有结构模型进行缜密地分析,从中发现问题,最后重构高校教师绩效薪酬的结构模型,并建立了高校教师绩效薪酬的架构——绩分绩点制——教分绩点制、研分绩点制和社分绩点制,从而实现高校教师绩效薪酬结构重构的目的。此外,本研究为更加全面细致地实现对高校教师绩效薪酬结构模型的重构,还创造性地建立了高校教师绩效薪酬的P-C模型图、高校教师绩效薪酬的P-S模型图以及高校教师绩效薪酬的整合模型图,用矩阵分析法对高校教师绩效薪酬的结构重构进行有的放矢的分析。
李冉[6](2013)在《国内外本科层面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是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跨越式的发展阶段,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人才。随着高等教育的“精英式”发展到“大众化”的发展,高校面临的问题也愈来愈多,其中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日益凸显,一方面企业抱怨找不到适合的人才,另一方面学校抱怨学生就业难。究其根源在于:实践能力不强、缺乏工作经验、岗位工作环境适应能力差是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择业和就业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尽管高校在实验实践教学改革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和改革。但因为改革只注重学校内部,而未延伸至校外,大学、科研机构、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明显不足,校企结合还缺乏有效的载体,因而培养的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弱的局面未能得到有效改变。现代社会科技的发展需要高等教育的支撑,更需要学校教育与社会劳动实践教育相结合,因此大力发展校企合作教育是贯彻落实科教兴国的一条简明有效的途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培养社会有用人才的中国高校,只有通过校企合作教育,才能加深高校师生与社会的接触,尤其是与企业的良性互动,从而使高等教育与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从而加速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步伐。本文从本科层面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为切入点,通过运用协同共生理论和博弈论来论证校企合作的优势和必然性,进而引进国内外高校优秀的本科层面教育模式,分析校企合作的动力机制,为我国普通高等院校普及开展校企合作提供可借鉴的模式和推广经验。
叶耀[7](2012)在《南昌航空大学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科研管理是我校管理工作的重点,如何利用我校已经建成的局域网并实现科研管理工作的网络化、信息化,从而提高我校科研管理水平是当前互联网技术发展的首要任务。校园的数字化建设对未来的科研机制和教学考研的管理模式有着巨大的影响,为了提高高校的科研上的创新水平和影响,同时也能进一步促进高校的教学水平,充分利用教学科研设备和互联网的共享,加快科研和教学信息的传播,促进国内外学术上的交流,开展现实与网络上的合作与研究,尽快的加速最新科研成果形成一定的产业与市场化,从而提高教学科研水平的创新水平创新力与辐射力,因此,构建高校的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已经成为各个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通过成熟的计算机技术,实现科研管理信息化,加强科研工作管理,整合科研工作流程,为决策层提供真实有效的参考依据,从而提升科研管理水平,是当今高校科研管理的大势所趋。目前,我校现有的科研管理方式总体比较落后,不能满足广大教师对科研信息准确及时的需求,且科研管理工作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人工进行,使科研管理工作对科研信息的采集和整理比较困难,科研资源不能得到合理的配置和利用。本文首先对我校科研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了需求分析,然后结合我校的具体校情,设计并开发了适合我校的科研管理信息系统。本系统的设计主要是从我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实际和用户需要出发,设置了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数据流程,完成了各功能模块设计和数据库设计,同时也对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和安全性进行了分析和设计。系统采用C/S和B/S混合结构,数据库采用SQLSever2003,Web服务器应用IIS7.0,并用Asp.net技术支持互联网平台,操作系统采用Windows xp操作系统实现在浏览器端的成果信息录入、科研情况查询;客户端的成果认定,科研工作量化的度确认、统计报表生成、人员管理、科研成果数据的导入导出、打印等功能。具有人性化的用户界面,可靠的数据安全机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科研管理效率和科研管理工作的质量,推进科研管理的信息化。
顾惠峰[8](2012)在《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中物理教学案例开发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是“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和创造性地学习,真正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基于此目标,案例教学应运而生。本文以多元智能理论,案例教学理论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全面把握中学生的智能结构,在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案例开发的策略下,开发了物理教学案例(光学部分),并将其用于教学实践中。全文主要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高中物理教学案例开发的理论基础”,对高中物理教学案例开发的内涵进行了界定,从物理教学案例的开发,剖析了案例开发对学生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总结了物理教学案例开发的原则。第二部分“中学生多元智能的现状调查”,利用自编问卷进行了调查,了解高中生智能的结构特点和智能分布,尤其是对男女学生与文理科的学生的各项智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第三部分“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中物理教学案例开发”是本文的核心部分。系统分析了案例开发过程中“开发主体”,“开发目标制定依据”,“开发渠道”,“开发策略”及“开发的案例示例”。第四部分“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中物理教学案例的应用”,在理论探讨的基础上,结合所编写的教学案例和中学物理教学的实际情况,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进行了实践探索,并对实践过程与效果进行了评价和分析,提出了改进和设计策略。第五部分,结合论文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过程,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对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提出了建议。
何先美,符颖,孙景乐[9](2010)在《关于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要解决高校成果转化难的问题,应当从评价体系、项目源头和项目外部入手,形成有利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构建有利于产学研结合的创新机制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工作机制,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管理人员队伍,有效地促进高校的科技成果向企业的转移.
付娜[10](2010)在《民族大学(学院)的特有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民族大学(学院)是党和国家为解决国内民族问题而建立的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是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是研究我国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重要基地,是传承和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基地,是展示我国民族政策和对外交往的重要窗口。本论文以历史研究与田野工作相结合、主位研究与客位研究相结合、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主要考察民族大学(学院)特有功能的发展和演变,提出市场经济与民族大学(学院)办学模式之间的矛盾是制约当前民族大学(学院)发展的主要原因,并试图从国家和学校两个层次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绪论部分介绍了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目的,国内外已有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和概念界定,研究理论和方法。提出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首次比较系统地探索民族大学(学院)的特有功能问题,对研究不同类型的高校功能具有启示作用;第二明确提出市场经济与民族大学(学院)的办学目标、办学宗旨具有一定的矛盾与冲突,并试图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第三是用教育人类学和教育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民族大学(学院)进行系统调查研究和记录整理;第四是通过对于民族大学(学院)在文化继承、传播、借鉴、创造机制方面的研究,探讨民族大学(学院)对于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方式的重要作用。第一章民族大学(学院)问卷调查和结果分析,主要是田野调查问卷的整理和分析,指出民族大学(学院)存在的主要矛盾在于人才培养目标与就业趋向之间的矛盾,课程设置安排与学生需求、人才培养目标的矛盾,民族文化传承与汉族文化之间的矛盾,以及民族大学(学院)的特色与普通高等教育一致性的矛盾。第二章民族大学(学院)功能观的演变及影响因素,梳理了民族大学(学院)近六十年发展历程中功能观的演变过程,指出民族大学(学院)的功能观是国家和社会有效互动结果,受民族教育的本质属性制约。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民族大学(学院)的功能观与实际功能之间发生了断裂。第三、四、五章分别对民族大学(学院)的特有功能进行了分析和论述,民族大学(学院)在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形成了特有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和传承民族文化等多个方面,其中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也是民族大学(学院)的基本功能,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等其余几个功能都是从人才培养这一功能上发展和衍生出来的。在当今社会,这四项功能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并指出,民族大学(学院)发展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既有社会因素,又有学校因素,更有受教育个体的因素。第六章从理论、现实和改革三方面着手对民族大学(学院)特有功能进行反思,提出影响民族大学(学院)特有功能发挥的根本原因是市场经济与民族大学(学院)办学模式之间的矛盾,社会原因是民族大学(学院)与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发展的不适应,而民族大学(学院)改革滞后则是内在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意见:国家层面要加强宏观调控,改善市场经济对于民族大学(学院)不良影响,并强调保持现有的招生政策的同时,在就业政策上进行配套安排。在学校层面要有针对性地根据各项问题进行改革。在人才培养上,第一,根据层次和需要进行分目标培养;第二,调整专业课程设置;第三,改善教学方法。在科研和服务社会上,第一,增加科研人员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感情,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和水平;第二,坚持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的宗旨和方向;第三,加强与民族地区的交流和合作,开展科技扶贫工作;第四,重视科研成果转化工作。在文化传承上,第一,明确课堂教学是大学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第二,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第三,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强调指出,必须加强民族大学(学院)的体制机制改革,第一,立足服务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第二,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实行教授治学;第三,优化结构与资源配置,创新民族大学(学院)的内部结构组织。在最后一部分结语中,对整篇论文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进一步指出了论文的不足和有待进一步完善之处。
二、从我校获奖成果现状谈如何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我校获奖成果现状谈如何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论文提纲范文)
(1)控制科研隐性成本,提高经费使用效率(论文提纲范文)
1 科研项目隐性成本的特点 |
1.1 隐蔽性大 |
1.2 关联性强 |
1.3 普遍性高 |
1.4 可控性高 |
2 综合医院科研项目隐性成本形成的原因 |
2.1 项目设计质量不高 |
2.2 科研开支性价比较低 |
2.3 科研过程缺乏合理规划 |
2.4 科研成果价值不高 |
3 控制和改善综合医院科研项目隐性成本的策略 |
3.1 注重前端设计,确保项目设计质量 |
3.2 完善科研信息共享平台建设 |
3.3 提高科研成果转化效率 |
(2)高校共青团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研究 ——基于大连理工大学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主要创新点 |
2 高校共青团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的理论概述 |
2.1 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内涵及构成 |
2.1.1 机会识别能力 |
2.1.2 管理决策能力 |
2.1.3 组织沟通能力 |
2.1.4 逆境适应能力 |
2.1.5 知识学习能力 |
2.2 高校共青团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的路径 |
2.2.1 共青团的性质与职能 |
2.2.2 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途径 |
2.3 高校共青团在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中的优势 |
2.3.1 完善的组织体系 |
2.3.2 明确的工作重心 |
2.3.3 完备的工作格局 |
2.3.4 丰富的活动载体 |
3 高校共青团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的调查与分析 |
3.1 共青团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调查问卷设计 |
3.1.1 问卷的设计思路 |
3.1.2 问卷的调查样本 |
3.1.3 问卷的结构与方法 |
3.1.4 初步问卷的编制 |
3.1.5 正式问卷的检验 |
3.2 共青团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问卷结果分析 |
3.2.1 大学生创业能力问卷结果分析 |
3.2.2 共青团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调查结果分析 |
3.2.3 共青团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主体访谈分析 |
3.2.4 共青团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中取得的成效 |
3.3 共青团在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中存在问题 |
3.3.1 大学生参与共青团组织的创业活动热情不高 |
3.3.2 大学生对学生干部经历提升创业能力的认识不强 |
3.3.3 大学生参与共青团组织创业培训效果不明显 |
3.3.4 创业计划竞赛对于大学生的导向作用不明晰 |
3.4 共青团在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中存在问题成因分析 |
3.4.1 创业文化氛围不浓厚 |
3.4.2 学生干部示范引领作用不强 |
3.4.3 创业培训机制不健全 |
3.4.4 创业平台体系不完善 |
4 高校共青团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对策 |
4.1 共青团加强对创业氛围的营造 |
4.1.1 营造创业文化氛围 |
4.1.2 注重创业典型引领作用 |
4.2 共青团完善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体系 |
4.2.1 完善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训机制 |
4.2.2 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训练 |
4.3 共青团搭建有效的创业平台 |
4.3.1 充分发挥创业实践基地的作用 |
4.3.2 充分发挥创业计划竞赛的导向作用 |
4.4 共青团加强社会资源的整合 |
4.4.1 加强与社会企业联系 |
4.4.2 拓宽创业信息渠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共青团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开放式调查及访谈提纲 |
附录B:调查问卷 |
附录C:共青团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访谈提纲(主体访谈)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基于CIPP模式的大学发展规划决策模型研究 ——以重庆师范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提出 |
(一)时代要求:形势发展需要规划决策 |
(二)现实诉求:规划决策需要科学有效 |
(三)理性追问:规划决策需要理论丰富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相关研究述评 |
(一)关于规划的研究述评 |
(二)关于大学发展规划研究述评 |
(三)关于决策研究述评 |
(四)关于大学决策研究述评 |
(五)关于CIPP模式研究述评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一)大学组织 |
(二)CIPP模式 |
(三)发展规划 |
(四)决策模型 |
五、研究设计 |
(一)研究假设 |
(二)研究视角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内容 |
第一章 基于组织特性的大学发展规划维度建构 |
一、大学组织及其特征 |
(一)组织与大学组织 |
(二)大学组织的特征 |
二、规划及其大学发展规划 |
(一)规划 |
(二)大学发展规划 |
三、大学发展规划的维度建构 |
(一)价值维度 |
(二)时空维度 |
(三)过程维度 |
(四)决策维度 |
(五)体系维度 |
小结 |
第二章 大学发展规划决策特点、流程及其模式 |
一、大学发展规划决策涵义及特点 |
(一)决策及其作用 |
(二)大学发展规划与决策的关系 |
(三)大学发展规划决策的特点 |
(四)大学发展规划决策要素 |
二、大学发展规划决策流程 |
(一)发现问题 |
(二)确定规划目标 |
(三)拟制规划方案 |
(四)规划分析评估 |
(五)规划方案优选 |
(六)规划方案实施 |
(七)规划总结评价 |
三、大学发展规划决策模式 |
(一)几种典型的决策理论模式 |
(二)基于大学发展规划的战略决策模式要求 |
小结 |
第三章 大学发展规划决策的现实困境与瞻望 |
一、调查走访情况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方式 |
(四)调查结果统计 |
二、大学发展规划决策的现实困境 |
(一)决策评价标准模糊,发展目标缺乏科学性 |
(二)决策程序不合理,规划文本缺乏权威性 |
(三)决策信息不充分,规划举措保障不可行 |
(四)决策执行性不强,规划实施效能偏弱 |
(五)决策的有效性被忽视,发展结果评价不完整 |
三、大学发展规划决策的前景瞻望 |
(一)规划的法律地位得以确立,规划功能更加完备 |
(二)CIPP决策分析框架构建完善,规划决策评价标准更加科学 |
(三)决策程序更趋完善,规划决策机制更加健全 |
(四)决策要素得以优化,规划有效性显着提升 |
(五)决策和组织协调更加有力,规划间的关系得以理顺 |
小结 |
第四章 大学发展规划决策模型的CIPP框架构建 |
一、大学发展规划决策模型涵义 |
(一)模型 |
(二)大学发展规划决策模型 |
二、大学发展规划与CIPP模式的契合 |
(一)CIPP模式及特点 |
(二)大学发展规划系统集成 |
(三)大学发展规划与CIPP模式的契合 |
三、CIPP模式对大学发展规划决策支持 |
(一)CIPP模式对大学发展规划决策的作用 |
(二)CIPP模式对大学发展规划决策的意义 |
(三)大学发展规划决策模型的CIPP框架构建 |
小结 |
第五章 大学发展规划决策模型构成 |
一、决策分析模型 |
(一)模型功能 |
(二)模型方法 |
(三)模型结构 |
(四)模型分析 |
二、方案选择模型 |
(一)模型功能 |
(二)模型方法 |
(三)模型结构 |
(四)模型分析 |
三、效能检验模型 |
(一)模型功能 |
(二)模型方法 |
(三)模型结构 |
(四)模型分析 |
四、达成满意模型 |
(一)模型功能 |
(二)模型方法 |
(三)模型结构 |
(四)模型分析 |
小结 |
第六章 大学发展规划决策模型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一、大学发展规划决策评价标准 |
(一)标准的内涵 |
(二)大学发展规划决策评价标准体系 |
二、决策分析模型:科学性指标体系 |
(一)科学性标准的内涵 |
(二)科学性的测度指标体系 |
三、方案选择模型:可行性指标体系 |
(一)可行性标准的内涵 |
(二)可行性测度指标体系 |
四、效能检验模型:执行性指标体系 |
(一)执行性标准的内涵 |
(二)执行性的测度指标体系 |
五、达成满意模型:有效性指标体系 |
(一)有效性标准的内涵 |
(二)有效性的测度指标体系 |
小结 |
第七章 大学发展规划决策模型实证分析 |
一、实证对象背景概述 |
(一)学校发展概况 |
(二)规划编制的形势背景 |
(三)规划编制过程 |
(四)规划的主要内容 |
(五)规划的组织实施 |
二、决策模型指标分值的获取 |
(一)决策分析模型指标分值选择 |
(二)方案选择模型指标分值选择 |
(三)效能检验模型指标分值选择 |
(四)达成满意模型指标分值选择 |
三、决策模型的实证分析 |
(一)决策分析模型实证运用 |
(二)方案选择模型实证运用 |
(三)效能检验模型实证运用 |
(四)达成满意模型实证运用 |
四、实证分析结果阐释 |
(一)目标确立较为科学 |
(二)方案契合保障有力 |
(三)规划实施执行到位 |
(四)规划完成较为满意 |
五、大学发展规划决策模型评价 |
(一)决策模型优点 |
(二)决策模型不足及改进方向 |
小结 |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创新点 |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4)民族院校学科建设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5 研究视角与方法 |
2 民族院校学科建设的历程与现状 |
2.1 民族院校的发展历程 |
2.2 民族院校的学科建设与发展历程 |
2.3 民族院校学科建设取得的成就 |
2.4 民族院校学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3 民族院校学科建设面临的矛盾 |
3.1 民族院校学科发展的基本动力 |
3.2 民族院校学科建设面临的基本矛盾 |
3.3 民族院校学科建设面临的具体矛盾 |
4 民族院校学科建设的定位 |
4.1 学科建设定位的内涵 |
4.2 影响民族院校学科建设定位的因素 |
4.3 民族院校学科建设定位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 |
4.4 民族院校学科建设的科学定位 |
4.5 促进民族院校学科建设科学定位的具体措施 |
5 民族院校学科建设的战略选择 |
5.1 民族院校学科建设的机遇与后发优势 |
5.2 民族院校学科建设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选择 |
5.3 民族工作学的建构:民族院校实施学科创新战略的探索 |
6 民族院校学科建设的战略措施 |
6.1 调整学科布局与结构,增强办学活力 |
6.2 塑造学科特色,发挥比较优势 |
6.3 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提升学科水平 |
6.4 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做好组织保障 |
6.5 加强学科队伍建设,凝聚学科人才 |
6.6 加强学科基础设施建设,构筑高水准学科平台 |
6.7 加强合作与交流,扩大学科开放与影响 |
7 结语 |
7.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7.3 本研究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目录 |
(5)基于案例分析的高水平大学教师绩效薪酬结构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和背景分析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综合评价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框架 |
1.5.1 主要内容 |
1.5.2 基本框架 |
1.6 研究特色和创新点 |
1.6.1 视角创新:立足于高水平大学教师绩效薪酬的结构模型研究 |
1.6.2 内容创新:高校教师绩效薪酬结构模型的重构 |
1.6.3 方法创新:凸显了案例分析方法的运用 |
第2章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高水平大学 |
2.1.2 高校教师 |
2.1.3 绩效 |
2.1.4 薪酬 |
2.1.5 高水平大学教师绩效薪酬 |
2.2 理论基础及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 |
2.2.1 西方经济学薪酬理论及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 |
2.2.2 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及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 |
2.2.3 管理学激励理论及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 |
第3章 高校教师绩效薪酬政策与法律的文本分析 |
3.1 高校教师绩效薪酬政策与法律文本的考察及其内容分析 |
3.1.1 高校教师绩效薪酬政策与法律文本的考察 |
3.1.2 高校教师绩效薪酬政策与法律文本的内容分析 |
3.2 高校教师绩效薪酬政策与法律文本的问题分析 |
3.2.1 高校教师绩效薪酬政策文本的问题分析 |
3.2.2 高校教师绩效薪酬法律文本的问题分析 |
3.3 完善高校教师绩效薪酬政策与法律文本的建议 |
3.3.1 建立独立的高校教师绩效薪酬政策 |
3.3.2 规范高校教师绩效薪酬政策的对象 |
3.3.3 高校教师绩效薪酬政策的配套改革 |
3.3.4 加强和改进高校教师绩效薪酬法律 |
第4章 高水平大学教师绩效薪酬结构的案例分析 |
4.1. D大学”教师绩效薪酬结构的调查 |
4.1.1 “D大学”教师绩效薪酬结构的问卷调查 |
4.1.2 “D大学”教师绩效薪酬结构的访谈调查 |
4.2 “D大学”教师绩效薪酬结构的分析 |
4.2.1 “D大学”教师绩效薪酬结构及其进步性分析 |
4.2.2 “D大学”教师绩效薪酬结构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
第5章 高校教师绩效薪酬结构模型的重构 |
5.1 高校教师绩效薪酬结构模型重构的基本原则 |
5.1.1 公平性原则 |
5.1.2 激励性原则 |
5.1.3 竞争性原则 |
5.1.4 导向性原则 |
5.2 高校教师绩效薪酬结构模型的要素构成 |
5.2.1 高校教师绩效薪酬的货币化 |
5.2.2 高校教师绩效薪酬的非货币化 |
5.3 高校教师绩效薪酬结构模型图的建构 |
5.3.1 高校教师绩效薪酬结构的P-C模型图 |
5.3.2 高校教师绩效薪酬结构的P-S模型图 |
5.3.3 高校教师绩效薪酬结构的整合模型图 |
5.4 高校教师绩效薪酬结构模型的绩分绩点构成 |
5.4.1 高校教师绩效薪酬结构的教分绩点制 |
5.4.2 高校教师绩效薪酬结构的研分绩点制 |
5.4.3 高校教师绩效薪酬结构的社分绩点制 |
5.5 高校教师绩效薪酬结构模型得以有效实施的保障机制 |
5.5.1 建立多元绩效评价机构 |
5.5.2 内外部绩效评价有机结合 |
5.5.3 确定适切性的绩效评价标准 |
第6章 结论 |
6.1 高校教师绩效薪酬研究正在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 |
6.2 高校教师绩效薪酬结构模型的重构的理论及实践价值重大 |
6.3 高校教师绩效薪酬结构模型的重构必须符合高水平大学绩效发展特点 |
6.4 高校教师绩效薪酬结构模型的重构必须以绩效薪酬的政策和法律为根本依据 |
6.5 高校教师绩效薪酬结构模型的重构必须适切绩效薪酬的要素构成 |
6.6 高校教师绩效薪酬结构模型的重构必须符合绩分绩点架构 |
参考文献 |
附录A “D大学”高校教师绩效薪酬结构调查问卷 |
附录B “D大学”高校教师绩效薪酬的访谈调查 |
附录C “D大学”某学院绩效津贴分配实施细则(试行) |
附录D “D大学”关于调整校内津贴的通知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及获奖情况 |
(6)国内外本科层面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缘由及提出 |
1.1.1 校企合作背景及现有条件 |
1.2 研究目标的价值及意义 |
1.3 国外研究发展历程、水平及现状 |
1.3.1 理论研究的发展历程 |
1.3.2 实践研究的发展历程 |
1.4 国内研究发展历程、水平及现状 |
1.4.1 理论研究的发展历程 |
1.4.2 实践研究的发展历程 |
第二章 本科层面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研究范畴及基本理论 |
2.1 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基本概念及内涵界定 |
2.1.1 校企合作基本概念及内涵界定 |
2.1.2 校企合作教育基本概念及内涵界定 |
2.1.3 本科层面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基本概念及内涵界定 |
2.2 协同共生理论在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中的运用及发展 |
2.2.1 协同共生理论的研究范畴 |
2.2.2 协同共生理论在本科层面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中的运用 |
2.3 博弈论在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中的运用及发展 |
2.3.1 博弈论的研究范畴 |
2.3.2 博弈论在本科层面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中的运用 |
第三章 国外主要发达国家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特点及经验 |
3.1 国外主要发达国家校企合作教育经典模式及案例 |
3.1.1 美国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及特点 |
3.1.2 英国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及特点 |
3.1.3 德国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及特点 |
第四章 国内本科层面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特点及经验 |
4.1 国内本科层面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及特点 |
4.2 国内本科层面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经验与不足 |
第五章 国内外本科层面校企合作模式的差异比较及成因 |
5.1 本科层面校企合作具体模式的选择比较 |
5.2 两者选择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差异化的成因 |
5.2.1 校企合作教育外部共生环境差异 |
5.2.2 校企合作教育政府-企业-大学协同关系的差异 |
5.2.3 校企合作深层次的动力机制的差异 |
5.2.4 校企合作中大学校长及校友会的功能差异 |
5.2.5 校企合作政府政策、经费支持的差异 |
5.2.6 其他特殊因素 |
第六章 国内本科层面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建议及对策 |
6.1 政府在校企合作教育中的具体做法 |
6.2 大学在校企合作教育中的具体做法 |
6.3 企业在校企合作教育中的具体做法 |
6.4 本科层面校企合作模式设计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与发表的科研论文 |
(7)南昌航空大学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以及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关于高校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现状分析 |
1.3 课题的研究目标以及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1 课题的研究目标 |
1.3.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课题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系统分析、系统开发基础与相关数据流程 |
2.1 系统分析 |
2.2 系统开发的基础技术 |
2.3 系统设计采用的技术概述 |
2.4 系统需求性分析 |
2.4.1 系统需求分析的目的 |
2.4.2 具体的任务及其目标 |
2.4.3 信息需求 |
2.4.4 功能需求 |
2.4.5 系统的非功能性需求 |
2.5 系统开发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
2.6 系统开发目标 |
2.7 系统相关开发流程 |
2.7.1 信息部门整体业务流程图 |
2.7.2 科研管理科业务流程图 |
2.8 数据流程图 |
2.8.1 综合信息管理部门数据流程图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的详细设计 |
3.1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3.2 有关数据库结构的设计 |
3.3 关键数据库的设计 |
3.4 系统数据库的安全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的具体实现 |
4.1 总体框架设计 |
4.1.1 数字化校园环境 |
4.1.2 采用 B/S 模式的技术架构方案 |
4.2 数据库的连接与操作的实现 |
4.3 安全系统的实现 |
4.4 异构数据之间的交换 |
4.5 用 XML 技术上传文件 |
4.6 页面的设计与实现 |
4.7 系统测试 |
4.7.1 系统运行 |
4.7.2 软件测试的标准与原则 |
4.7.2.1 单元测试 |
4.7.2.2 白盒法和黑盒法 |
4.7.2.3 白盒法的测试设计用例 |
4.7.2.4 黑盒法的测试设计用例 |
4.7.2.5 软件测试的方法 |
4.8 系统维护 |
4.9 系统安全 |
4.10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工作回顾 |
5.2 系统开发还存在的不足 |
5.3 对高校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中物理教学案例开发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二章 高中物理教学案例开发理论基础 |
2.1 多元智能理论 |
2.1.1 多元智能 |
2.1.2 多元智能与物理教学 |
2.2 教学案例 |
2.2.1 教学案例的界定 |
2.2.2 教学案例与案例教学 |
2.2.3 教学案例的类型 |
2.3 物理教学案例的开发 |
2.3.1 物理教学案例 |
2.3.2 物理教学案例开发的意义 |
2.3.3 物理教学案例开发的理论基础 |
2.3.3.1 建构主义理论基础 |
2.3.3.2 人本主义理论 |
2.3.4 物理教学案例的开发原则 |
第三章 中学生多元智能的现状调查 |
3.1 中学生多元智能的现状调查过程 |
3.1.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3.1.2 调查问卷的信度检验 |
3.1.3 调查问卷的效度分析 |
3.2 问卷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
3.2.1 中学生多元智能现状的总体特征 |
3.2.2 中学生多元智能差异的分析 |
3.2.3 调查结论的启示 |
第四章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中物理教学案例开发 |
4.1 开发主体分析(who) |
4.2 开发目标分析(why) |
4.2.1 案例开发目标要依据学生智能特点 |
4.2.2 案例开发目标要依据课程标准 |
4.2.3 案例开发目标要依据课堂教学目标 |
4.3 开发渠道分析(where) |
4.3.1 各版本的中学物理教材 |
4.3.2 中学教辅资料 |
4.3.3 乡土资源 |
4.3.4 报刊杂志、网络及其它信息化资源 |
4.3.5 社会资源 |
4.4 开发方法分析(how) |
4.4.1 教学案例的多元开发策略 |
4.4.2 教学案例的问题多元开发策略 |
4.5 开发案例示例(what) |
4.5.1 专题式案例 |
4.5.2 综合式教学案例 |
4.5.3 课题研究性教学案例 |
第五章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中物理教学案例的应用 |
5.1 研究方案 |
5.1.1 实验目的 |
5.1.2 实验对象 |
5.1.3 实验设计 |
5.2 行动研究过程 |
5.2.1 典型教学案例 |
5.2.2 课堂结构分析 |
5.2.3 评价反思 |
5.3 实验结果和分析 |
5.3.1 实验前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物理成绩的比较 |
5.3.2 实验结论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关于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 |
1.1 高校科研成果的技术成熟度低 |
1.2 科研评价体制制约转化 |
1.3 科技转化投入资金不足 |
2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的对策 |
2.1 从评价体系入手, 形成有利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 |
2.2 从项目源头入手, 面向市场进行科研, 构建有利于产学研结合的创新机制 |
2.3 从项目外部入手, 构建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工作机制 |
3 案 例 (1) |
(10)民族大学(学院)的特有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意义及目的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已有文献综述 |
一、关于民族大学(学院)的地位和作用研究 |
二、民族大学(学院)的特色 |
三、如何办好民族大学(学院) |
四、教育的功能 |
五、高等教育的功能 |
六、民族高等教育的功能 |
第三节 理论架构及研究方法 |
一、理论架构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民族大学(学院)问卷调查与结果分析 |
第一节 调查计划与实施情况 |
一、调查的主要内容及问题 |
二、调查的范围及抽样选择 |
三、调查的方法及实施 |
第二节 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 |
一、关于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
二、被调查大学生对民族大学(学院)的认识 |
三、被调查教师对民族大学(学院)的认识 |
第三节 民族大学(学院)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人才培养目标与学生就业趋向的矛盾 |
二、课程设置与学生需求、人才培养目标的矛盾 |
三、民族大学(学院)民族文化传承与汉族文化之间的矛盾 |
四、民族大学(学院)的特色与普通高等教育一致性的矛盾 |
第二章 民族大学(学院)功能观的演变及影响因素 |
第一节 民族大学(学院)功能观的演变 |
一、以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为主的政治功能观 |
二、强调政治干部与专业人才并重的人才培养功能观 |
三、加强为少数民族服务的科研功能观 |
四、强调民族文化传承的功能观 |
五、复合功能观的不断完善与扩展 |
第二节 对民族大学(学院)功能观演进的认识 |
一、民族大学(学院)功能观的影响因素 |
二、民族大学(学院)功能观的基本立足点——民族特色 |
三、民族大学(学院)的功能观的发展是不断丰富不断完善的过程 |
四、在市场经济下,民族大学(学院)的功能观与实际功能发生断裂 |
五、民族大学(学院)的文化功能需要进一步凸显 |
第三章 人才培养 |
第一节 民族大学(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特有功能 |
一、少数民族预科教育 |
二、少数民族干部培训 |
三、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才和政治人才的培养 |
第二节 存在的问题 |
一、入门逐年变难,少数民族学生比例持续不高 |
二、就业前景堪忧,大多数毕业生去向与办学方向相去甚远 |
三、少数稀缺专业后继无人 |
四、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缺乏竞争力 |
第三节 原因分析 |
一、外部原因:市场经济的冲击 |
二、内部原因:民族大学(学院)的不适应 |
三、学生因素:追求自我价值实现 |
第四章 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 |
第一节 民族大学(学院)在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方面的特有功能 |
一、理论创新:民族类学科在传承中发展 |
二、实践创新:田野工作为制定民族政策和促进民族地区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
三、科技创新:产学研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服务 |
第二节 存在的问题 |
一、研究成果整体水平不高,缺乏有重大影响原创性成果 |
二、对于民族问题中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关注不够 |
三、自然科学研究基础薄弱,产学研结合不紧密 |
四、科学研究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服务不够,与市场脱节 |
第三节 原因分析 |
一、学术大师缺乏,少数民族科研队伍萎缩 |
二、学科发展缓慢,整体实力不强 |
三、经费投入不足,与科研发展形成恶性循环 |
四、计划经济管理模式不科学,体制机制改革滞后 |
第五章 文化功能 |
第一节 民族大学(学院)在文化方面的特有功能 |
一、文化象征: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 |
二、文化传承和创新:困境中发展 |
三、文化交流:促进相互了解 |
四、文化认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
第二节 少数民族文化对民族大学(学院)的影响 |
一、教育内容:兼容并包,特色鲜明 |
二、校园文化:丰富多彩,寓教于乐 |
第三节 存在的问题 |
一、课程设置:大量重复,体现民族文化的比例不高 |
二、课程内容:体现民族文化的内容不多 |
三、民族团结教育:形式大于内容 |
第四节 原因分析 |
一、管理:对于文化传承缺乏有效的组织和系统的规划 |
二、师资:对于少数民族文化课程内容关注不够 |
三、民族团结教育具有自身的复杂性 |
第六章 民族大学(学院)特有功能的反思 |
第一节 理论反思:影响民族大学(学院)特有功能发挥的主要因素 |
一、根本原因:市场经济与民族大学(学院)办学模式的矛盾 |
二、社会原因:民族大学(学院)办学模式与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发展不适应 |
三、内在原因:民族大学(学院)的办学模式改革滞后 |
第二节 现实反思:对国家层面的构想 |
一、宏观调控:统筹规划、重点突破 |
二、招生与就业政策:重点照顾、特殊要求 |
第三节 改革反思:对学校层面的建议 |
一、人才培养:分层培养、结构调整、特殊照顾 |
二、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强化内涵、提高水平、加强服务、促进产业化 |
三、文化功能:合理设计、加强交流、校园文化 |
四、管理体制:发展创新、深化改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调查问卷 |
附录二:访谈提纲 |
附录三:民族高等教育重点学科发展的回溯与反思 |
附录四:民族大学(学院)基本情况及简要评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后记 |
四、从我校获奖成果现状谈如何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论文参考文献)
- [1]控制科研隐性成本,提高经费使用效率[J]. 任然,许汝福,陈浩. 西南国防医药, 2017(04)
- [2]高校共青团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研究 ——基于大连理工大学的调查[D]. 刘达蔚. 大连理工大学, 2016(03)
- [3]基于CIPP模式的大学发展规划决策模型研究 ——以重庆师范大学为例[D]. 杨江水. 西南大学, 2016(01)
- [4]民族院校学科建设战略研究[D]. 陈达云. 华中科技大学, 2014(07)
- [5]基于案例分析的高水平大学教师绩效薪酬结构模型研究[D]. 赵士谦. 东北大学, 2013(03)
- [6]国内外本科层面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D]. 李冉. 广西大学, 2013(03)
- [7]南昌航空大学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叶耀. 电子科技大学, 2012(06)
- [8]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中物理教学案例开发与应用[D]. 顾惠峰. 苏州大学, 2012(10)
- [9]关于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研究[J]. 何先美,符颖,孙景乐.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0(06)
- [10]民族大学(学院)的特有功能研究[D]. 付娜. 中央民族大学, 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