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温带半干旱区国外针叶树种的引种与推广(论文文献综述)
赵桂兰[1](2021)在《山西省林木良种基地建设发展探索》文中研究说明为进一步提高山西省林木良种基地种子园和采穗圃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分析了山西省国家和省级重点林木良种基地生产能力、主要繁育苗木种类等现状,在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丰富品种选育材料、良种推广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存在的树种结构单一,设施与技术不足,良种产量偏低,选优、嫁接、子代测定工作滞后等问题,提出了主要包括以优良乡土树种为主调整树种结构,采取母树抚育疏伐、人工辅助授粉、施肥等措施加快子代测定林建设和种子园升级换代,加大经济林树种引进和繁育、提高基地自我发展能力,扩大良种示范规模、满足不同林地建设优良苗木需求等林木良种基地提质增效策略和措施。
侯婉晴[2](2021)在《阿勒泰市、伊宁市公园绿化树种综合评价与分析》文中认为本研究以植物分类学、生态学和植物区系等相关理论为指导,通过查阅前人研究成果与咨询专家建议,利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阿勒泰市、伊宁市公园绿化树种综合评价体系,在阿勒泰市、伊宁市公园绿化树种的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筛选出阿勒泰市、伊宁市地区公园绿化的适宜树种,同时为新疆相似气候区域的绿化树种应用选择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阿勒泰市公园绿化树种共78种,隶属23科41属,伊宁市公园绿化树种共92种,隶属28科51属。两市公园绿化树种共有115种,其中重复应用的树种共58种,仅在阿勒泰市公园绿地应用的树种共20种,仅在伊宁市公园绿地应用的树种共34种。(2)阿勒泰市公园绿化树种共有23科41属,其中优势科共有2科为蔷薇科、杨柳科,多种科共有2科为豆科、榆科等,寡种科共有9科为松科、木犀科等,单种科共有10科为银杏科、山茱萸科等;优势属共有3属为杨属、榆属、柳属,寡种属共有13属为李属、苹果属等,单种属共有25属为云杉属、柽柳属等。伊宁市公园绿化树种共有28科51属,优势科仅有1科为蔷薇科,多种科共有7科为杨柳科、榆科等,寡种科共有7科为柏科、五福花科等,单种科共有8科为芸香科、锦葵科等;优势属共有2属为李属、榆属,寡种属共有17属为柳属、松属等,单种属共有33属为锦鸡儿属、水杉属等。(3)对阿勒泰市、伊宁市公园绿化树种进行综合评价,得到阿勒泰市公园绿化树种综合评价为Ⅰ级的树种共有12种,Ⅱ级树种共有45种,Ⅲ级树种共有21种;伊宁市公园绿化树种综合评价为Ⅰ级的树种共有22种,Ⅱ级树种共有45种,Ⅲ级树种共有18种,Ⅳ级树种共有7种。(4)两市的公园绿化树种评价中Ⅰ级树种、Ⅱ级树种评价较高,可作为基调树种和骨干树种在阿勒泰地区、伊宁地区选择应用。准噶尔山楂、银杏、金银忍冬等树种在阿勒泰市、伊宁市均评价为Ⅱ级树种,此类树种可在新疆北部地区气候相似的城市进行推荐应用。阿勒泰市、伊宁市Ⅲ级、Ⅳ级树种,可作为城市园林绿化树种的补充。
薛頔[3](2020)在《浑善达克沙地植物生长适宜性精准空间分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浑善达克沙地是内蒙古主要的畜牧业基地之一,也是京津重要的生态屏障,因其生态脆弱、植被退化,政府部门力图快速恢复植被。面对这一需求,针对不同位置的不同生境及其群落演替阶段精准筛选出适宜生长的植物,对该区域人工植被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依据空间信息科学原理和地统计学方法,将样方调查数据和30m生态环境因子空间分布数据相结合,采用TWINSPAN模型划分该区域植物群落类型,利用Spearman相关分析筛选与沙地植物适宜性相关的生态环境因子;通过最大熵模型模拟各类灌草群落生长适宜性分布;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结合的加权评价模型得到各乔木生长适宜性分布;通过GIS空间分析刻画出各地块适宜恢复的植物种和顶级演替植物群落空间分布格局。具体结论如下:1.将浑善达克沙地植物划分为8类群落,其中自然群落为分布于流动沙地的沙米、猪毛菜先锋群落,半流动沙地的披碱草、刺蓬等多年生草本群落,半固定沙地的以苔草、沙蒿等为建群种的灌草群落,固定沙地的以糙隐子草、羊草、沙蒿等为优势种的典型草原群落以及河泛地的芨芨草、地榆等群落;人工恢复的半固定沙地杨柴、黄柳等群落,固定沙地的飞播沙柳、柠条等群落,以及主要分布于沙地东部山地的樟子松、杨树人工林等。通过群落划分为不同演替阶段人工恢复植被精准提供适宜植物。2.以包含数据信息最大化且冗余最少为原则,筛选出影响该区域植物生长适宜性的生态环境因子为土壤p H(KCl)、土壤粘土含量、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年均降水量、积温、无霜期、大气干燥度、日照时数、年蒸发量、风速、大气气压、相对湿度、坡度、坡向、高程此15个因子。通过筛选为模拟植物生长适宜性分布提供生态环境因子。3.依据当前阶段生态环境条件的空间分布状况,苏尼特右旗及苏尼特左旗北部流动沙地海拔890~1305m、坡度15°以下区域适宜扦插黄柳,海拔978~1305m、坡度15°以下区域适宜设立沙米沙障,半流动沙地海拔890~1580m、坡度15°以下区域适宜栽种雾冰藜、猪毛蒿;正镶白旗、正蓝旗及锡林浩特市北部半固定沙地迎风坡适宜栽种小叶锦鸡儿、冷蒿、沙柳等,背风坡海拔1060~1485m、坡度18°以下区域适宜栽植柠条、杨柴、沙打旺等,丘间沟谷洼地汇水地段适宜种植金莲花、地榆;正蓝旗东南部、克什克腾旗以及多伦县山地阴坡、半阴坡海拔1196~1818m、坡度25°以下区域适宜种植新疆杨、河北杨,阳坡、半阳坡海拔1196~1760m、坡度25°以下区域适宜种植樟子松。4.遵循沙地群落演替规律,结合沙地产业建设,筛选各类生境不同演替阶段植被恢复适宜植物种。流动沙地种植黄柳、沙米;演替2a后进入一、二年生草本群落阶段,西部荒漠草原半流动沙地海拔890~1580m、坡度15°以下区域种植雾冰藜、猪毛蒿等,中部典型草原和东部草甸草原半流动沙地种植冰草、披碱草等乡土牧草封育保护;演替4a后到达多年生根基禾草群落阶段,半固定沙地适宜栽种小叶锦鸡儿、柠条、沙柳等灌木固定沙地;演替10a后荒漠草原以针茅属为主的多年生丛生禾草群落为演替顶级群落,典型草原和草甸草原于固定沙地阳坡、半阳坡海拔1100~1980m、坡度40°以下区域栽植小叶锦鸡儿、沙蒿,阴坡、半阴坡栽植柠条、杨柴等,东北部及东南部山地阴坡、半阴坡种植新疆杨、河北杨,阳坡、半阳坡种植樟子松;演替15a后典型草原和草甸草原将以乔灌草混生的沙地榆疏林为演替顶级群落。
浮媛媛[4](2020)在《中国东北林区主要树种地上生物量与密度的遥感估算与模拟研究》文中指出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温带和北方森林是大气二氧化碳的主要汇源,与低纬度相比,中高纬度地区的气候变暖幅度更大,因此温带和北方森林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获取其空间上明确的地上生物量信息对于估算区域尺度的碳储量至关重要。中国东北林区处于中纬度全球环境变化敏感带,森林资源丰富,是中国最主要的碳库,包含的寒温带针叶林和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是中国特有的森林类型。然而之前对中国东北林区地上生物量的研究主要是对所有树种总地上生物量的估计,几乎没有对整个东北林区树种水平地上生物量以及密度进行估算的研究,而树种水平的地上生物量和密度可以为了解森林动态提供重要的额外信息。此外,由于中国东北林区主要树种对气候变化的敏感度不同,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该区域未来的树种组成与结构可能会发生显着变化。因此,定量获取中国东北林区主要树种空间上连续分布的地上生物量与密度并预测其在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未来树种组成的动态变化,有助于掌握东北林区主要树种对气候变化的潜在响应及反馈机制,为林业部门应对气候变化的森林管理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中国东北林区为研究对象,以森林调查数据为基础,结合遥感数据和环境变量数据,共建立了630个kNN(k-Nearest Neighbor)生物量估算模型,通过模型评估,选出适合东北林区的最优kNN模型首次对其17个主要树种的地上生物量进行估算,并对其各树种的空间分布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讨论;之后基于上述17个树种地上生物量的估算结果对各树种在各径阶和各林龄的分布密度进行估算,并对各树种的胸径和林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最后基于上述估算的东北林区17个树种在各径阶的分布密度,利用森林生态系统过程模型LINKAGES v3.0,模拟并预测在现行气候条件和RCP2.6、RCP4.5、RCP8.5三种气候变暖情景下未来100年(20012100年)中国东北林区的树种组成动态,并对其主要树种在不同时期的潜在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6个不同的距离度量指标、15个k值以及7组多时相MODIS数据和环境变量的组合设计的630个kNN生物量估算模型中,基于RF(Random Forest)距离度量指标的kNN模型表现出最佳的估算性能。应用生长季所有6个月份的MODIS预测变量与只使用生长季9月份的MODIS预测变量,并没有显着提高kNN生物量估算模型的精度。虽然随着k值的增加,kNN生物量估算模型的精度会有所提高,但是当k>7时,使用9月份MODIS预测变量的基于RF距离度量指标的kNN模型估算精度提高的幅度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基于RF距离度量指标、k=7和9月份MODIS光谱反射变量与环境变量组合的kNN模型被认为是估算东北林区树种水平地上生物量的最优kNN模型。(2)东北林区主要树种的地上生物量及其空间分布受环境变量影响显着。落叶松和白桦的地上生物量与温度呈显着负相关,在东北林区分布最为广泛,是目前东北林区的两大优势树种;云杉和臭冷杉地上生物量与海拔呈正相关,主要分布在高海拔地区;红松、枫桦、色木槭、紫椴、水曲柳、春榆、黄菠萝和胡桃楸的地上生物量与降水、温度和太阳辐射呈正相关,主要分布在相对湿度和温度较高的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在严寒的大兴安岭地区很少分布;樟子松对干旱和低温具有较高的耐受性,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北段的阳坡上;而钻天柳主要沿河流两岸分布。由于钻天柳和黄菠萝在研究区的分布有限,其地上生物量很低。总体而言,大兴安岭的地上生物量低于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并且本研究中树种水平地上生物量估算结果的准确性从小班尺度到生态型尺度有明显的提高。(3)通过将两参数的Weibull概率密度函数与kNN模型相结合,可对整个东北林区主要树种在各径阶以及各林龄的分布密度进行合理估算。本研究估算的东北林区17个树种的总林分密度在7003000株/ha之间,并且整个研究区总林分密度的平均值为1464株/ha。整体来看,大兴安岭的总林分密度依次高于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其中,山杨、樟子松、云杉、水曲柳、黄菠萝和钻天柳的胸径分布规律整体上都呈倒“J”型曲线,在小径阶林木株数居多;而其他树种的胸径分布规律整体上都呈左偏单峰山状分布,其林木株数分布都偏向于中小径阶。此外,东北林区主要树种林龄大都呈左偏单峰山状分布,虽然大多数树种幼龄林、中龄林占的比例较大,但是其中一些树种(如蒙古栎、色木槭、水曲柳)近熟林或者成熟林占的比例也较大。整体来说,东北林区的树种组成及其胸径和年龄结构是比较复杂的。(4)未来100年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东北林区树种组成差异不大,但是各树种对气候变化的潜在响应存在显着差异。未来100年,在现行气候条件和RCP2.6、RCP4.5、RCP8.5三种气候变暖情景下,东北林区树种组成中阔叶树种都以蒙古栎、山杨、白桦和色木槭为主,同时伴有相对少量比例的紫椴、黑桦、春榆、水曲柳和枫桦,胡桃楸、黄菠萝和钻天柳所占的比例几乎可以忽略;针叶树种都以红松和兴安落叶松为主,同时伴有少量樟子松和极少量的云杉、臭冷杉。对单个树种来说,现行气候条件已经接近兴安落叶松、云杉、臭冷杉以及枫桦生存适宜条件的边缘,温度进一步快速上升将导致这些树种无法在短期内适应环境的变化而面临退化;21世纪末期,蒙古栎和红松将分别成为东北林区最具优势的阔叶和针叶树种;在三种气候变暖情景增温幅度适中的情况下,东北林区大多数温带阔叶树种以及红松在空间分布上都有北移的趋势,并且增暖幅度越大,移动趋势越明显。
杨振奇[5](2020)在《裸露砒砂岩区人工植被对水力侵蚀的调控机制研究》文中认为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我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裸露砒砂岩区是黄河粗沙集中来源区,研究该区人工植被对水力侵蚀的调控机制,对于科学指导植被建设和减轻泥沙入黄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选取裸露砒砂岩区的鲍家沟小流域为研究区,在坡面尺度上,通过径流小区监测与野外放水冲刷试验,明确了裸露砒砂岩区坡面的侵蚀产沙规律、微地形变化过程和水动力学特征,分析了降雨和植被对坡面产流产沙过程的影响;以裸露砒砂岩区主要的人工植被为研究对象,从降雨截留、土壤水文物理性质、土壤抗蚀性和土壤质量方面,系统的研究了人工植被的径流调控机制,构建了裸露砒砂岩区土壤质量评价最小数据集;在流域尺度上,基于研究区土壤、地形和土地利用/植被覆盖数据,构建了流域地理信息数据库,结合地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了人工植被格局和地形因素对土壤质量空间异质性的影响。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和空间分析方法,对小流域植被格局和水力侵蚀空间分异规律进行了分析,揭示了植被格局与地形因子对小流域水力侵蚀的耦合影响机制。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1)研究区的降雨类型分为长历时暴雨、长历时中到大雨、短历时暴雨,短历时的小到中雨4类,降雨会显着改变裸露基岩坡面的微地形,对于有植被生长的坡面无影响,在一个暴雨季节内,裸露基岩坡面微地形坡度的平均值由22.76°增长至23.09°,坡面细沟的细沟密度由0增加至33.73 m/m2,随着坡面微地形持续向利于侵蚀发生的方向发展,坡面产流产沙量随之增加。随着冲刷流量和坡度的加大,径流的冲刷能力增强,坡面的产流产沙量随之增加;低植被覆盖(≤15%)对坡面径流的影响相对较小,在水力冲刷作用下,仍易于侵蚀产沙,植被覆盖达到30%时,径流受到的阻滞作用增加,径流冲刷能力被削弱。(2)不同植被类型地表覆盖度差异显着,其中以沙棘林和油松林下的草本层盖度最高,分别是草地覆盖度的1.41倍和1.26倍。人工植被林冠层的截留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油松林、山杏林、沙棘林、柠条林;枯落物的持水能力呈油松林>山杏林>柠条林>沙棘林>草地的趋势;沙棘林下土壤大孔隙较为发达,其土壤饱和导水率较高,而裸地土壤孔隙较少,其饱和导水率最低;土壤入渗速率呈沙棘林>油松林>柠条林>山杏林>草地>裸地的规律。(3)降雨对裸露砒砂岩区土壤团粒结构的破坏机制不同,暴雨条件产生的气爆作用是导致裸露砒砂岩区土壤团粒体结构破坏的主要因素,雨滴击打造成的分散作用的破坏作用次之,土壤结构因吸水膨胀破碎的破坏作用最小。各植被类型土壤团粒体破坏率由小到大依次为沙棘林、柠条林、山杏林、油松林、草地、裸地。在对土壤的物理、养分、生化功能和抗蚀能力4方面性质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和Norm值筛选出土壤有机质、土壤含水率和土壤团聚体破碎率3个指标建立最小数据集指标,最小数据集的评价结果与重要数据集和全数据集评价结果拟合效果良好,可以应用在裸露砒砂岩区土壤质量评价中,不同植被类型土壤质量评价结果为沙棘林>山杏林>柠条林>油松林>草地>裸地。(4)以鲍家沟小流域为代表的裸露砒砂岩区典型流域,流域内的优势景观为裸露基岩景观,其次为大面积的人工植被景观。流域水力侵蚀强度以微度侵蚀为主,微度侵蚀是流域的主要侵蚀景观,各侵蚀强度斑块的破碎化程度由大到小呈极强烈侵蚀、强烈侵蚀、中度侵蚀、轻度侵蚀、微度侵蚀的排列顺序。流域水力侵蚀强度具有显着的空间自相关性,水力侵蚀强度高值聚集区主要位于基岩大幅出露的区域,低值聚集区主要分布在坡面。灰色关联分析的结果显示,高值聚集区与斑块面积分形维数的关联系数最高为0.774,低值聚集区与坡度关联程度最高。地形是导致植被景观破碎化并决定水力侵蚀强度的主要因素,而在地形平缓的地带,植被景观的联通程度则是限制水力侵蚀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
王明浩[6](2019)在《云杉属物种气孔表型与行为关系及生态分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球气候变化主要表现为区域性温度升高和干旱等极端事件频发,其将对山地生态系统产生显着影响。气孔作为植物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对外界环境变化敏感,决定着植物光合、呼吸、蒸腾等重要生理过程,因此,气孔表型和行为响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决定着植物的生存和分布,进而与其它功能性状相互协作驱动植物的进化和物种形成。云杉属(Picea)物种是组成北半球中高纬度和中低纬度山地针叶林及针阔混交林的建群种,在中国多分布于西部中高山地区,该地区也是对全球变化极其敏感和生态系统抵抗力较弱的区域。因此,开展云杉属物种的适应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云杉属物种分布区年均降水和年均温差异显着,其气孔特征差异明显且系统发育历史清晰,这不仅为我们研究其气孔表型和行为调控关系提供了理想材料,还为我们讨论气孔和其他功能性状与系统发育历史的关联性提供了基础。基于此,本文通过野外同质园实验和室内控制实验,较为系统的测量了云杉属物种气孔解剖特征、光合特征以及气孔表型和光合生理特征的表型可塑性及其内在关系,揭示了气孔在光照和干旱处理下行为调节的规律,最后利用空间演化与生态替代法(SEEVA)分析了云杉属物种形成过程中的环境选择和功能性状选择效应,具体结果如下:(1)在湿润和干旱同质园内,源自干旱和湿润生境的4个云杉属物种可塑性指数(PPI)表现出光合特征比气孔特征高,且近轴气孔长和宽(SL和SW)、蒸腾速率(Tr)和比叶重(LMA)对干旱的响应敏感。可塑性大小与物种原生境特征没有明确的相关性,但仅有源自干旱生境的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和湿润生境的云杉(P.asperata)呈现出生境适应特征。青海云杉通过提高瞬时水分利用效率(iWUE,PPI=0.52)和保持净光合呼吸比恒定(P/R,PPI=0.10)来适应干旱,而其余3个物种均表现出水分胁迫下生理活性降低现象。(2)所测6个云杉属中国特有种的气孔解剖特征和气体交换特征中,除实际气孔导度(Gs)和最低气孔导度(Gmin)外,其余气孔性状和气体交换特征均呈现显着差异。气孔密度(SD)与SL呈负相关(r2=0.36**),而与气孔宽度和面积(Sarea)无相关性(r2=0.16,0.02);SW和SL分别与光照和干旱处理下的气孔响应速率呈负相关。然而气孔特征并没有显着影响实际气孔导度,SD与两种处理下的Gmin均呈负相关关系。(3)在云杉属物种形成过程中,温度变量在基部节点分离,而降水变量在末端节点分离。LMA和净光合速率(Pn)的趋同进化指数(QVI)分别是0.42和0.44,属于保守性状,反映了其祖先在寒冷环境下的选择性保留;气孔线密度(LSD)、碳稳定同位素比率(δ13C‰)和导水丧失50%的水势(P50)的QVI分别为0.93、1和0.80,表现出趋同演化趋势。此外,仅P50与降水变量呈现出显着正相关关系,而LSD和δ13C‰与当前生境因子并不相关。综上,本研究发现云杉属物种气孔表型可塑性低和气孔行为可塑性高,且青海云杉对干旱适应性最强;气孔密度与气孔长度呈负相关关系,气孔长和宽可影响气孔行为调控能力,气孔密度则与叶片呼吸作用强度关系密切;云杉属物种在进化过程中,祖先类群先经历温度选择的分离,后经历降水选择的分离,其中比叶重和净光合速率在云杉植物适应环境过程中呈现选择性保留现象。以上研究结果不仅揭示了云杉属物种气孔表型和行为可塑性能力及其气孔表型与行为互作关系,还为阐明云杉属物种生态分化、功能性状和物种形成间相互关系提供了新途径,并能为云杉林保育和人工造林树种的选择提供一定参考。
任悦[7](2019)在《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叶片—枯落物—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文中研究说明C、N、P作为植物最重要的基本营养元素,在植物体整个生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沙地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是我国北方风沙区防风固沙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在生态环境建设上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呼伦贝尔沙地、科尔沁沙地和毛乌素沙地中龄、近熟和成熟3个龄组沙地樟子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依据生态化学计量学的原理,采用野外调查取样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测定分析不同地区、林龄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叶片、枯落物和土壤C、N、P含量及C:N、C:P、N:P值,旨在探讨地区和林龄对沙地樟子松林叶片、枯落物和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以期阐明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叶片-枯落物-土壤系统C、N、P分配规律及其制约关系,并为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的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l)研究区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叶片呈现出高C、N、P的养分分配格局。随着林龄的增加,沙地樟子松叶片、枯落物、土壤C含量均先增加后减小(近熟林>中龄林>成熟林),而N、P含量逐渐增加(成熟林>近熟林>中林龄)。不同地区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叶片、枯落物和土壤C:N和C:P值在成熟林阶段最低,叶片N:P值在成熟林时最高,枯落物则是中林龄最高,而土壤N:P值随林龄并未表现出一致的变化规律。(2)C、N、P含量及C:N、C:P、N:P值在叶片、枯落物和土壤三个组分间存在差异,且C、N、P含量均表现为叶片>枯落物>土壤。地区对沙地樟子松人工林C、N、P化学计量特征有显着影响;林龄对叶片C含量、叶片、枯落物和土壤N:P值无显着影响;地区和林龄的交互作用对叶片和枯落物C、N、P化学计量特征影响较小,但除N:P值外,交互作用对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显着。(3)沙地樟子松叶片C、N、P元素存在耦合关系,沙地樟子松人工林C、N、P含量及C:N、C:P、N:P化学计量比在叶片、枯落物和土壤三个组分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关系,表明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叶片、枯落物和土壤间存在着C、N、P元素运输与转换,且三个组分之间相互影响与制约。(4)呼伦贝尔沙地和科尔沁沙地樟子松叶片N:P值在14.53-15.57之间,表明这两个地区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的生长可能受N、P的共同限制;毛乌素沙地樟子松叶片N:P值在18.56-19.71之间,表明该地樟子松人工林生长可能受P限制,且林龄对N、P养分限制的影响不显着。建议在沙地樟子松人工林抚育管理时,依据当地实际情况适当的添加N肥或P肥,以提高沙地樟子松林的生产力。
赵新新[8](2018)在《城市森林植被吸附PM2.5功能研究 ——以沈阳市区为例》文中提出PM2.5作为大气中的主要颗粒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具有不利影响。植物通过气孔呼吸将大量PM2.5颗粒物吸附在叶片表面,沉降作用使大量PM2.5等颗粒物附着、滞留在叶片表面,植物对PM2.5具有强大的净化作用已成为相关研究领域的共识。本研究通过分析城市植被区和非植被区的PM2.5质量浓度和不同气象条件的关系,阐述了城市森林大气环境因子对PM2.5的影响过程;测定了沈阳市常见园林绿化树种的叶表面PM2.5吸附量,并对不同树种叶片表面AFM形态特征进行扫描,分析不同树种叶表面微形态特征对不同树种PM2.5吸附量的影响差异;测定了不同植物配置模式下PM2.5吸附量,阐明不同植物配置模式下的PM2.5吸附量大小,筛选出吸附PM2.5能力强的植物搭配模式。研究结果可为深入理解城市大气PM2.5颗粒物沉降过程提供参考依据,对阐明城市森林治污减霾功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主要结论如下:连续2年(2016年2017年)的PM2.5质量浓度均表现为植被区小于非植被区;植被区和非植被区PM2.5质量浓度日变化均呈现双峰双谷型;从2年的PM2.5质量浓度变化趋势来看,植被区和非植被区均呈现逐渐下降的变化趋势。不同月份表现为1月和3月植被区和非植被区PM2.5质量浓度均较大,8月植被区和非植被区PM2.5质量浓度均较小;季节变化表现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不同天气(大风、降水和高温高湿)下,植被区的PM2.5质量浓度均小于非植被区大于,说明了森林植被强大的吸附颗粒物能力;降水以及大风天气均对于消减PM2.5有显着作用,雨后和风后植被区和非植被区的PM2.5质量浓度均显着降低;大风天气下PM2.5质量浓度波动较小。不同树种在生长季单位叶面积PM2.5吸附量表现为10月(0.618±0.16μg·cm-2)>9月(0.514±0.14μg·cm-2)>7月(0.509±0.14μg·cm-2)>8月(0.487±0.12μg·cm-2)>6月(0.464±0.08μg·cm-2)>5月(0.359±0.08μg·cm-2);不同树种每公顷PM2.5吸附量全年均值为油松(4.079±0.13kg·hm-2·a-1)>侧柏(3.259±0.14kg·hm-2·a-1)>桧柏(3.095±0.15kg·hm-2·a-1)>云杉(2.797±0.13kg·hm-2·a-1)>刺槐(1.825±0.12kg·hm-2·a-1)>五角枫(1.805±0.13kg·hm-2·a-1)>银中杨(1.695±0.12kg·hm-2·a-1)>白桦(1.444±0.16kg·hm-2·a-1)>山樱(1.398±0.13kg·hm-2·a-1)>蒙古栎(1.221±0.11kg·hm-2·a-1);可见,油松等针叶树吸附PM2.5能力较强,因其叶片有粗糙度、峰谷值较大;而白桦和蒙古栎等阔叶树因其叶片表面平滑、气孔密度和开度较小,粗糙度较小,吸附PM2.5能力较弱;不同园林绿化树种的叶表面粗糙度大小表现为油松(763.33±131.83nm)>侧柏(432.67±53.21nm)>桧柏(409.33±95.72nm)>云杉(399.67±62.70nm)>刺槐(378.00±89.54nm)>五角枫(366.33±106.04nm)>银中杨(346.33±53.90nm)>白桦(340.00±79.64nm)>山樱(271.33±97.56nm)>蒙古栎(170.33±68.20nm);不同树种叶表面粗糙度大小与其单位叶面积PM2.5吸附量大小相同,且呈较好的线性关系(R2=0.706)。在白天7:00-17:00,不同植物配置模式下PM2.5质量浓度日变化均在7:00达最大值,针叶混的PM2.5质量浓度日均值最大,乔灌混的PM2.5质量浓度日均值排第二,阔叶纯林的PM2.5质量浓度日均值最小;在生长季(5月-10月)不同植物配置模式下单位叶面积PM2.5吸附量大小均表现为针叶混>乔灌混>针叶纯林>针阔混>阔叶混>阔叶纯林,针叶混是阔叶纯林的1.83倍,不同植物配置模式针叶混的单位叶面积PM2.5吸附量最大,纯林的单位叶面积PM2.5吸附量较小;在不同污染程度下,可以根据不同的植物配置模式单位叶面积PM2.5吸附量种植相应的树种和植物组合方式,以有效减少空气污染物。
杨帆[9](2015)在《我国六大林业工程建设地理地带适宜性评估》文中研究指明全球气候变化带来了包括自然灾害多发、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影响,且严重影响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分布及组成。合理的优化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对有效发挥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我国开展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三北及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区建设工程、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六大林业重点工程。本次研究在分析我国六大林业工程生态成效的基础上,科学认知林业工程建设与植被地理地带性规律之间的关系,作为国家开展生态建设的科学理论基础。针对现阶段林业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合理规划,基于中国生态地理区域系统对不同地区林业工程进行地理地带适宜性评估,通过对目前林业生态建设的分析与研究,提出合理的对策与建议,进而提高林业工程的生态效益,促进我国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简要总结了我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的基本情况,综合分析了工程开展以来所取得的成效,并提出目前所面临的挑战与问题。2.从国家气象局下载得到1981-2010年全国719个观测站的气象数据,运用修改后的彭曼模型来计算潜在蒸散量,根据韦斯特斯凯模型计算得到干燥指数,并对降雨量、≧10℃积温、年平均温度、最冷月气温和最暖月气温等气象数据进行处理。3.将我国生态地理区域系统划分作为理论依据,以各个林业工程区的干燥度作为主要评价指标,且以降雨量、≧10℃积温、年平均温度、最冷月气温和最暖月气温5个因子为辅助评价指标,建立适用于大区域的适宜性评价定量化指标体系,将我国林业工程区划分为适宜、较适宜、不适宜三个等级,干燥度在0-1.50范围内为适宜,1.50-4.00为较适宜,>4.00为不适宜。4.根据我国林业工程适宜性评价结果,提出相关对策以调整不同地区生态建设方向。结合其他辅助气象指标数据处理结果,从地理地带性规律角度出发,分析不同地区适宜生长发育的地带性植被,从而提出工程开展过程中有关树种选择方面的建议。
牛宏[10](2015)在《银川市园林绿化树种调查与规划》文中研究表明合理的配置城市园林绿化树种,可以更好的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反映城市特色,因此,城市园林绿化树种对于城市建设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银川市园林绿化树种的应用现状调查,归纳总结园林绿化树种的使用规律和方法,对银川市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于2014年3月开始至2014年11月,对银川市(三区两县一市)各绿地系统的园林绿化树种进行调查分析。按照绿地类型选择了36个调查点采用实地调查的方式,调查研究了园林绿化树种种类、分布状况、组成结构、生长状况、养护状况以及植物多样性等方面。调查结果如下:(1)银川市现有园林绿化树种共205种,分属45科,98属,乔木104种,灌木95种,木质藤本6种。公共绿地和居住区绿地树种种类最为丰富,有绿化树种117种、100种,单位附属绿地、道路交通绿地其次,分别有绿化树种81种、68种,防护绿地应用树种最少,有30种。(2)在银川市205种绿化树种中,蔷薇科、蝶形花科、木犀科、忍冬科、柏科、杨柳科等6科共有绿化树种115种,占所有绿化树种的比重最大,达到了56.1%。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分别有21种、184种,其比值为1:8.8。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分别有30种、175种,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的比值为1:5.8。乡土树种119种,引种树种86种,其比值为1:1.4。从银川市园林绿化树种的观赏特性来看,观花类树种有79种,观叶类树种95种,观果类树种49种,观茎类树种23种,观形类树种67种。(3)针对银川市园林绿化树种调查结果,以适地适树、满足绿化用途、多树种配置、满足生态效益、以人为本为规划原则,对银川市园林绿化树种进行规划。推荐沙枣、国槐为银川市特色树种,侧柏、新疆杨等7种树种为园林绿化基调树种,紫叶李、白蜡、华北紫丁香等25种树种为园林绿化的骨干树种,龙桑、悬铃木、红瑞木等32种树种为常用树种。此外,根据不同绿地类型、园林用途、观赏特性、抗逆性对银川市园林绿化树种做出相应规划。(4)在今后园林绿化生产中,应加强对抗逆性强、具有特殊观赏价值的树种的挖掘利用,增加园林绿化树种的多样性,增加常绿树种、垂直绿化植物,优化树种组成与结构,加强对园林绿化树种的栽培,发掘乡土树种,突出地域特色。
二、中温带半干旱区国外针叶树种的引种与推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温带半干旱区国外针叶树种的引种与推广(论文提纲范文)
(1)山西省林木良种基地建设发展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山西省林木良种基地现状 |
1.1 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 |
1.2 省级重点林木良种基地 |
2 山西省林木良种基地特点 |
2.1 精细化管理促进了林木良种基地发展 |
2.1.1 推动种子园升级换代 |
2.1.2 种质资源更加丰富 |
2.1.3 档案和制度建设逐步规范 |
2.1.4 科技水平提升 |
2.2 大力引进树种丰富了品种选育材料 |
2.3 良种推广扩大,进程持续增长 |
3 存在的问题 |
3.1 树种结构单一,需进一步优化 |
3.2 基地建设多处于初级化阶段,企待向高世代发展 |
3.3 技术支撑力量不足,良种产量偏低 |
4 林木良种基地更高更优发展建议 |
4.1 调整树种结构,推动良种基地可持续发展 |
4.2 采取林业技术措施,加快林木良种基地建设 |
4.3 发挥科技引领作用,保障良种基地高质量发展 |
4.4 加大经济林树种引进,助力林果业发展 |
4.5 扩大良种示范规模,发挥基地对退耕还林的科技引领作用 |
(2)阿勒泰市、伊宁市公园绿化树种综合评价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及中文对照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园林植物综合评价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1.3 研究目的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调查范围 |
2.3 研究对象与内容 |
2.4 研究方法 |
第3章 阿勒泰市公园绿地树种应用现状与评价 |
3.1 阿勒泰市公园绿地树种应用现状调查结果 |
3.2 阿勒泰市公园绿化树种科属组成分析 |
3.3 阿勒泰市公园绿化树种综合评价 |
3.4 阿勒泰地区园林树种应用推荐 |
第4章 伊宁市公园绿地树种应用现状与评价 |
4.1 伊宁市公园绿地树种应用现状调查结果 |
4.2 伊宁市公园绿化树种科属组成分析 |
4.3 伊宁市公园绿化树种综合评价 |
4.4 伊宁地区园林树种应用推荐 |
第5章 阿勒泰市、伊宁市公园绿化树种比较分析 |
5.1 阿勒泰市、伊宁市公园绿化树种应用现状调查与评价 |
5.2 阿勒泰市、伊宁市公园绿化树种评价比较分析 |
5.3 阿勒泰市、伊宁市优秀园林树种推荐 |
5.4 不同绿地树种配置推荐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浑善达克沙地植物生长适宜性精准空间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沙地植物适宜性研究进展 |
1.2.1 栽种试验阶段 |
1.2.2 地理区划阶段 |
1.2.3 定量分析阶段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1.3.4 研究方法 |
2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处理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数据来源与处理 |
2.2.1 空间数据来源与处理 |
2.2.2 样本数据调查与处理 |
3 浑善达克沙地植物群落分类 |
3.1 植物群落分类方法 |
3.2 植物群落分类结果 |
4 沙地植物生长适宜性生态环境因子筛选 |
4.1 沙地植物影响因子初选 |
4.2 生态环境因子筛选方法 |
4.2.1 植物适宜性影响因子筛选 |
4.2.2 生态环境因子冗余分析 |
4.3 生态环境因子筛选结果 |
5 灌草群落生长适宜性精准空间分析 |
5.1 灌草群落适宜生长空间分布初选 |
5.2 各类植物群落主导生态环境因子提取 |
5.3 各类植物群落生态环境因子适宜范围分析 |
5.4 各类灌草群落生长适宜性地块精准空间分布 |
5.5 浑善达克沙地灌草适宜生长空间分布 |
5.6 各类生境灌草群落适宜生长空间分布 |
5.7 本章小结 |
6 乔木种生长适宜性精准空间分析 |
6.1 乔木种生长适宜性空间分布初选 |
6.2 沙地乔木生态环境因子权重确定 |
6.2.1 层次分析法定权 |
6.2.2 熵权法定权 |
6.3 生长适宜性生态环境因子等级划分 |
6.4 各乔木种生态环境因子等级划分 |
6.5 生长适宜性评价模型的建立与适宜性分级 |
6.6 各乔木种生长适宜性地块精准空间分布 |
6.7 浑善达克沙地乔木适宜生长空间分布 |
6.8 本章小结 |
7 当前阶段适宜生长植物空间选择 |
7.1 当前阶段适宜生长植物空间分布 |
7.2 地块植物种生长适宜性空间查询 |
7.3 地块植物种生长适宜性空间选择 |
8 不同演替阶段适宜植物空间布局 |
8.1 不同群落演替阶段的植物适宜性 |
8.1.1 荒漠草原植物群落演替 |
8.1.2 典型草原植物群落演替 |
8.1.3 草甸草原植物群落演替 |
8.2 沙地演替过程适宜植物种变化 |
8.3 演替过程中地块适宜植物种空间选择 |
8.4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清单 |
致谢 |
(4)中国东北林区主要树种地上生物量与密度的遥感估算与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地上生物量估算研究 |
1.3.2 基于光学遥感数据的地上生物量估算 |
1.3.3 树种密度遥感估算研究 |
1.3.4 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动态模拟研究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数据获取与处理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貌及水系特征 |
2.1.2 气候特征 |
2.1.3 土壤特征 |
2.1.4 森林特征 |
2.2 数据收集及处理 |
2.2.1 森林调查数据 |
2.2.1.1 二类调查小班数据 |
2.2.1.2 野外样地调查数据 |
2.2.2 MODIS遥感产品数据 |
2.2.3 环境变量数据 |
第三章 中国东北林区主要树种地上生物量估算 |
3.1 引言 |
3.2 研究方法 |
3.2.1 技术路线 |
3.2.2 kNN建模方法 |
3.2.3 响应变量 |
3.2.4 预测变量 |
3.2.5 kNN模型参数优化及制图 |
3.2.6 精度评估 |
3.3 结果分析 |
3.3.1 空间预测变量的重要性 |
3.3.2 不同kNN生物量估算模型的表现及模型优化 |
3.3.3 东北林区主要树种地上生物量空间分布特征 |
3.3.4 不同尺度地上生物量制图精度评估 |
3.4 讨论 |
3.4.1 最佳距离度量、k值和MODIS数据时相的选择 |
3.4.2 环境因子对树种空间分布的影响 |
3.4.3 与前人研究成果的对比 |
3.4.4 预测精度和不确定性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东北林区主要树种密度估算 |
4.1 引言 |
4.2 研究方法 |
4.2.1 技术路线 |
4.2.2 Weibull分布模型的参数估计 |
4.2.3 Weibull分布参数预估模型的建立 |
4.2.4 Weibull分布参数估计的检验指标 |
4.2.5 Weibull分布参数预估模型的检验 |
4.2.6 像元水平林分平均胸径和树种密度的检验 |
4.3 结果分析 |
4.3.1 Weibull分布参数估计的检验及预估模型的建立 |
4.3.2 像元水平林分平均胸径估算结果与精度检验 |
4.3.3 东北林区主要树种密度空间分布特征 |
4.3.4 东北林区主要树种在不同径阶的分布 |
4.3.5 东北林区主要树种在不同林龄的分布 |
4.3.6 精度评估 |
4.4 讨论 |
4.4.1 胸径分布模型和参数估计方法的选择 |
4.4.2 东北林区主要树种胸径以及林龄分布 |
4.4.3 精度评估和不确定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气候变化对中国东北林区树种组成和分布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研究方法 |
5.2.1 LINKAGES v3.0模型原理 |
5.2.2 LINKAGES v3.0模型结构 |
5.2.3 LINKAGES v3.0模型参数化 |
5.2.3.1 气象参数估计 |
5.2.3.2 土壤参数估计 |
5.2.3.3 树种参数估计 |
5.2.3.4 林分参数估计 |
5.2.4 LINKAGES v3.0模型验证 |
5.3 结果分析 |
5.3.1 模型模拟结果验证 |
5.3.2 东北地区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
5.3.2.1 不同情景下降水和温度的时间序列变化特征 |
5.3.2.2 不同情景下降水和温度变化趋势空间分布特征 |
5.3.3 气候变化对东北林区17个树种总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
5.3.4 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东北林区17个树种总地上生物量时空分布格局 |
5.3.5 东北林区树种组成动态及各树种对气候变化的潜在响应 |
5.3.6 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东北林区主要树种的潜在空间分布 |
5.3.7 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东北林区地上生物量估算的不确定性 |
5.4 讨论 |
5.4.1 东北林区主要树种对气候变化的潜在响应 |
5.4.2 与其他模型预测结果的对比验证 |
5.4.3 不确定性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中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裸露砒砂岩区人工植被对水力侵蚀的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砒砂岩区的范围及基岩侵蚀内因 |
1.4.1 砒砂岩区的分布范围 |
1.4.2 砒砂岩的侵蚀内因 |
1.5 水力侵蚀研究进展 |
1.5.1 水力侵蚀的影响因素 |
1.5.2 砒砂岩区水力侵蚀机理研究进展 |
1.5.3 水力侵蚀预报模型研究进展 |
1.6 植被对水力侵蚀的调控作用 |
1.6.1 植被对坡面产汇流过程的影响 |
1.6.2 植被对土壤抗蚀性和抗冲性的影响 |
1.6.3 植被格局对水力侵蚀的调控作用 |
1.7 砒砂岩区植被配置模式研究进展 |
1.8 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
2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方法 |
2.2.1 坡面水力侵蚀特征的研究 |
2.2.2 人工植被对径流调控机制研究 |
2.2.3 人工植被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
2.2.4 小流域水力侵蚀空间特征及其与植被格局和地形因子的关系 |
2.3 技术路线 |
3 研究区概况 |
3.1 地理位置 |
3.2 地形地貌 |
3.3 气象与水文条件 |
3.4 土壤条件 |
3.5 植被条件 |
4 裸露砒砂岩区坡面水力侵蚀特征及其与植被的关系 |
4.1 天然降雨条件下坡面产流产沙及其影响因素 |
4.1.1 降雨类型划分 |
4.1.2 降雨类型对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 |
4.1.3 次降雨对坡面微地形的影响 |
4.1.4 不同植被类型的减流减沙能力 |
4.2 裸露砒砂岩区坡面水动力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
4.2.1 冲刷流量对坡面水动力特性的影响 |
4.2.2 坡度对坡面水动力特性的影响 |
4.2.3 植被覆盖度对坡面水动力特性的影响 |
4.3 裸露砒砂岩区坡面土壤剥蚀率及其影响因素 |
4.3.1 冲刷强度对土壤剥蚀率的影响 |
4.3.2 坡度对土壤剥蚀率的影响 |
4.3.3 植被盖度对土壤剥蚀率的影响 |
4.4 小结 |
5 植被类型对地表径流的调控作用 |
5.1 植被类型对地表覆盖度的影响 |
5.1.1 植被类型对草本生物量和地表覆盖度的影响 |
5.1.2 植被类型对草本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5.2 植被类型对降雨的截留作用的影响 |
5.2.1 植被类型对林冠截留的影响 |
5.2.2 植被类型对枯落物层持水的影响 |
5.3 植被类型对土壤水文物理特性的影响 |
5.3.1 植被类型对土壤颗粒分布特征的影响 |
5.3.2 植被类型对土壤综合持水能力的影响 |
5.3.3 植被类型对土壤饱和导水性能的影响 |
5.3.4 植被类型对土壤入渗性能的影响 |
5.4 植被类型对地表径流的调控机制 |
5.5 小结 |
6 植被类型对土壤质量的改良作用 |
6.1 植被类型对土壤抗蚀性的影响 |
6.1.1 植被类型对土壤团粒结构的影响 |
6.1.2 植被类型对土壤可蚀性的影响 |
6.1.3 植被类型对土壤抗崩解能力的影响 |
6.2 植被类型对土壤养分和生物化学性质的影响 |
6.2.1 植被类型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6.2.2 植被类型对土壤生物化学性质的影响 |
6.3 植被类型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
6.3.1 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6.3.2 不同植被类型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
6.4 小结 |
7 裸露砒砂岩区小流域水蚀特征及其与植被和地形的关系 |
7.1 小流域植被景观的空间格局与地形因子的关系 |
7.1.1 小流域植被类型的分布特征 |
7.1.2 小流域植被景观的空间格局 |
7.1.3 小流域植被景观空间格局与地形因子的关系 |
7.2 小流域植被与地形因子对土壤质量的耦合影响 |
7.2.1 小流域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分布特征 |
7.2.2 小流域土壤含水率的空间分布特征 |
7.2.3 小流域土壤团粒结构破碎率的空间分布特征 |
7.2.4 小流域植被与地形因子对土壤质量的耦合影响 |
7.3 小流域水力侵蚀因子的空间分布特征 |
7.3.1 小流域土壤可蚀性因子的空间分布特征 |
7.3.2 小流域植被覆盖因子与水土保持措施因子的空间分布特征 |
7.3.3 小流域降雨侵蚀力因子与坡度坡长因子的空间分布特征 |
7.3.4 小流域水力侵蚀的分布特征 |
7.4 小流域水力侵蚀的空间格局和空间自相关性 |
7.4.1 小流域水力侵蚀的空间格局 |
7.4.2 小流域水力侵蚀的空间自相关性 |
7.4.3 小流域水力侵蚀空间自相关性与植被和地形的关系 |
7.5 小结 |
8 讨论 |
8.1 水力侵蚀与人工植被间反馈关系的尺度效应 |
8.2 植被对水力侵蚀的调控机制 |
8.3 裸露砒砂岩区小流域未来治理方向 |
9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6)云杉属物种气孔表型与行为关系及生态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云杉属植物概况 |
1.2 植物气孔 |
1.2.1 植物气孔与气孔发育 |
1.2.2 气孔类型与表型 |
1.2.3 气孔功能和行为 |
1.2.4 环境变化对气孔表型和行为的影响 |
1.2.5 云杉属物种研究进展 |
1.3 植物功能性状和生态分化 |
1.4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云杉属4个物种气孔和光合特征的表型可塑性 |
2.1 前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研究地点和实验设计 |
2.2.2 气孔解剖特征的测定 |
2.2.3 光合特征的测量 |
2.2.4 表型可塑性指数 |
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4 结果 |
2.4.1 物种间和两地间气孔和光合特征的差异 |
2.4.2 气孔和光合特征的可塑性 |
2.4.3 气孔和光合特征的PCA分析 |
2.5 讨论 |
2.6 结论 |
2.7 附录 |
第三章 云杉属物种气孔密度和大小关系及对气孔响应光照和干旱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材料和研究地点 |
3.2.2 气孔解剖特征的测量 |
3.2.3 光诱导下的气孔开放速率测量 |
3.2.4 持续干旱下气孔导度关闭速率测量 |
3.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3 结果 |
3.3.1 气孔解剖特征的分析 |
3.3.2 气孔响应分析 |
3.3.3 气孔性状与响应的关系 |
3.4 讨论 |
3.4.1 气孔密度与大小的关系 |
3.4.2 气孔解剖和响应 |
3.5 附录 |
第四章 结合云杉属系统发育关系探讨植物功能性状在生态分化中的选择 |
4.1 前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材料与地理信息 |
4.2.2 环境变量的提取 |
4.2.3 系统发生和SEEVA分析 |
4.2.4 气孔线密度的测量 |
4.2.5 净光合速率和单位面积叶干重测量 |
4.2.6 碳稳定同位素比率测定 |
4.2.7 导水率丧失50%的水势的测量 |
4.2.8 趋同进化指数计算 |
4.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4 结果 |
4.4.1 环境因子与进化的整合 |
4.4.2 功能性状的差异 |
4.4.3 分离的环境变量与趋同或保守性状的关系 |
4.5 讨论 |
4.5.1 姐妹支系的生态分化 |
4.5.2 趋同和保守性状与环境变量的关系 |
4.6 附录 |
第五章 结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叶片—枯落物—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生态化学计量学基本概念 |
1.2.2 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进展 |
1.2.2.1 国外生态化学计量学的研究进展 |
1.2.2.2 国内生态化学计量学的研究进展 |
1.2.2.3 植物C、N、P化学计量学的研究 |
1.2.2.4 枯落物C、N、P化学计量学的研究 |
1.2.2.5 土壤C、N、P化学计量学的研究 |
1.2.2.6 植物-枯落物-土壤C、N、P化学计量学的研究 |
1.2.3 存在问题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呼伦贝尔沙地概况 |
2.1.1 自然条件 |
2.1.1.1 地理位置 |
2.1.1.2 地形地貌 |
2.1.1.3 气候 |
2.1.1.4 水文 |
2.1.1.5 土壤 |
2.1.1.6 植被 |
2.1.2 社会经济状况 |
2.2 科尔沁沙地概况 |
2.2.1 自然条件 |
2.2.1.1 地理位置 |
2.2.1.2 地形地貌 |
2.2.1.3 气候 |
2.2.1.4 水文 |
2.2.1.5 土壤 |
2.2.1.6 植被 |
2.2.2 社会经济状况 |
2.3 毛乌素沙地概况 |
2.3.1 自然条件 |
2.3.1.1 地理位置 |
2.3.1.2 地质地貌 |
2.3.1.3 气候 |
2.3.1.4 水文 |
2.3.1.5 土壤 |
2.3.1.6 植被 |
2.3.3 社会经济状况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3.2.1 野外调查与样品采集 |
3.2.2 样品处理与测定 |
3.2.3 数据分析 |
3.3 技术路线 |
4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叶片C、N、P化学计量特征 |
4.1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叶片C、N、P含量分布特征 |
4.2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叶片C:N、C:P、N:P化学计量比特征 |
4.3 讨论 |
4.4 小结 |
5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枯落物C、N、P化学计量特征 |
5.1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枯落物C、N、P含量特征 |
5.2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枯落物C:N、C:P、N:P化学计量比特征 |
5.3 讨论 |
5.4 小结 |
6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 |
6.1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土壤C、N、P含量特征 |
6.2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土壤C:N、C:P、N:P化学计量比特征 |
6.3 讨论 |
6.4 小结 |
7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叶片-枯落物-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 |
7.1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叶片-枯落物-土壤C、N、P含量分布特征 |
7.2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叶片-枯落物-土壤C、N、P化学计量比特征 |
7.3 讨论 |
7.4 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第一导师简介 |
第二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8)城市森林植被吸附PM2.5功能研究 ——以沈阳市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城市森林概述 |
1.3.2 PM~(2.5)监测 |
1.3.3 城市森林环境因子对PM~(2.5)的影响机制 |
1.3.4 大气细颗粒物(PM~(2.5))污染及植被滞尘过程 |
1.3.5 叶片表面PM~(2.5)沉降的测定方法 |
1.3.6 叶片表面PM~(2.5)滞纳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
1.3.7 植被对消减PM~(2.5)的研究尺度 |
1.3.8 不同树种和配置吸附PM~(2.5)特征 |
1.4 存在问题与发展方向 |
2 研究地概况 |
2.1 研究区自然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理地貌 |
2.1.3 水文资源 |
2.1.4 土壤状况 |
2.1.5 气候状况 |
2.1.6 植被与绿地状况 |
2.1.7 政治经济 |
2.2 试验地概况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3.2.1 研究点设置 |
3.2.2 大气PM~(2.5)质量浓度数据和气象数据获取 |
3.2.3 树种选择 |
3.2.4 叶片采集 |
3.2.5 叶片表面PM~(2.5)表观滞纳量的测定 |
3.2.6 叶片表面微形态结构 |
3.2.7 不同植物配置模式对PM~(2.5)颗粒物消减特征 |
3.2.8 叶面积测定 |
3.2.9 数据处理 |
3.3 技术路线 |
4 植被区与非植被区PM~(2.5)质量浓度时空变化特征 |
4.1 PM~(2.5)浓度值比较 |
4.2 PM~(2.5)质量浓度日变化特征 |
4.3 PM~(2.5)质量浓度月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 |
4.4 讨论 |
4.5 小结 |
5 不同天气状况下城市森林PM2.5动态分析 |
5.1 降雨对PM~(2.5)浓度的影响 |
5.2 风对PM~(2.5)浓度的影响 |
5.3 高温高湿对PM~(2.5)浓度的影响 |
5.4 讨论 |
5.5 小结 |
6 沈阳10种城市树木吸附PM~(2.5)与叶面AFM特征的关系 |
6.1 不同树种叶片吸附PM~(2.5)特征 |
6.2 不同树种叶表面形态特征 |
6.3 不同树种叶表面形态特征与叶面PM~(2.5)吸附量关系 |
6.4 讨论 |
6.4.1 不同树种吸附PM~(2.5)差异 |
6.4.2 不同树种吸附PM~(2.5)与叶面形态特征的关系 |
6.5 小结 |
7 不同植物配置模式吸附PM~(2.5)特征 |
7.1 不同植物配置模式PM~(2.5)浓度日变化 |
7.2 不同植物配置模式吸附PM~(2.5)特征 |
7.3 不同植物配置模式建议树种 |
7.4 讨论 |
7.5 小结 |
8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9)我国六大林业工程建设地理地带适宜性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图 |
1.5 论文结构 |
2 林业生态工程概况 |
2.1 林业生态工程发展历程 |
2.1.1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
2.1.2 三北及长江流域等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
2.1.3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
2.1.4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
2.1.5 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 |
2.1.6 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 |
2.2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成效 |
2.2.1 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成就 |
2.2.2 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效益 |
2.3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
3 林业生态工程适宜性评价方法 |
3.1 生态地理区划与林业生态建设 |
3.2 中国生态地理区域系统方案 |
3.2.1 温度带 |
3.2.2 干湿区域 |
3.2.3 自然区 |
3.3 林业生态工程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
3.4 数据获取与处理 |
3.4.1 数据获取 |
3.4.2 数据处理 |
4 六大林业工程区地理地带适宜性评估 |
4.1 生态自然区气候指标 |
4.2 结果分析 |
4.3 林业生态工程地理地带适宜性评估 |
4.3.1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适宜性评估 |
4.3.2 三北及长江流域等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适宜性评估 |
4.3.3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适宜性评估 |
4.3.4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适宜性评估 |
4.3.5 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适宜性评估 |
4.3.6 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适宜性评估 |
5 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工作总结 |
5.2 本文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银川市园林绿化树种调查与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化带来的破坏 |
1.1.2 城市发展竞争激烈 |
1.1.3 城市园林绿化的作用 |
1.1.4 银川市城市绿化迫切需要 |
1.2 研究意义 |
1.2.1 绿化在城市建设中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概况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第二章 研究内容及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银川市地理位置 |
2.1.2 银川市气候特点 |
2.1.3 银川市土壤状况 |
2.1.4 银川市水文状况 |
2.1.5 银川市植被状况 |
2.1.6 银川市自然灾害状况 |
2.1.7 银川市绿化现状 |
2.2 研究内容 |
2.2.1 绿化树种种类与生长状况 |
2.2.2 绿化树种组成结构与多样性指标 |
2.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3.1 研究方法 |
2.4 多样性指数计算 |
2.4.1 种的重要值 |
2.4.2 多样性指数 |
2.4.3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银川市园林绿化树种调查结果与分析 |
3.1 银川市园林绿化树种现状 |
3.2 不同绿地类型绿化树种调查 |
3.2.1 公共绿地绿化树种 |
3.2.2 道路交通绿地树种 |
3.2.3 居住区绿地绿化树种 |
3.2.4 单位附属绿地绿化树种 |
3.2.5 防护绿地绿化树种 |
3.2.6 生产绿地树种 |
3.3 树种结构分析 |
3.3.1 绿化树种组成结构 |
3.3.2 常绿树种、落叶树种比例 |
3.3.3 针叶树种、阔叶树种比例 |
3.3.4 乔木、灌木、藤木树种比例 |
3.3.5 引种树种.乡土树种比例 |
3.3.6 观赏特性比例 |
3.4 银川市绿化树种多样性指数 |
3.4.1 公共绿地树种重要值 |
3.4.2 公共绿地树种多样性分析 |
3.4.3 道路交通树种多样性分析 |
3.5 银川市绿地管理养护状况 |
3.6 小结 |
第四章 银川市园林绿化树种规划 |
4.1 银川市园林绿化树种选择与规划原则 |
4.1.1 适地适树原则 |
4.1.2 满足绿化用途原则 |
4.1.3 多树种配置原则 |
4.1.4 生态效益原则 |
4.1.5 以人为本原则 |
4.2 银川市园林绿化树种规划 |
4.2.1 银川市园林绿化树种综合规划 |
4.2.2 不同绿地类型树种规划 |
4.2.3 依园林用途规划 |
4.2.4 依观赏特性规划建议 |
4.2.5 抗逆性树种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2.1 加强适生树种的引种 |
5.2.2 合理配置园林绿化树种结构 |
5.2.3 改进管理方式,采用精细化管理 |
5.2.4 发掘乡土树种,突出地域特色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中温带半干旱区国外针叶树种的引种与推广(论文参考文献)
- [1]山西省林木良种基地建设发展探索[J]. 赵桂兰. 陕西林业科技, 2021(04)
- [2]阿勒泰市、伊宁市公园绿化树种综合评价与分析[D]. 侯婉晴. 新疆农业大学, 2021
- [3]浑善达克沙地植物生长适宜性精准空间分布研究[D]. 薛頔.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4]中国东北林区主要树种地上生物量与密度的遥感估算与模拟研究[D]. 浮媛媛.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1)
- [5]裸露砒砂岩区人工植被对水力侵蚀的调控机制研究[D]. 杨振奇.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
- [6]云杉属物种气孔表型与行为关系及生态分化研究[D]. 王明浩. 兰州大学, 2019
- [7]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叶片—枯落物—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D]. 任悦. 北京林业大学, 2019
- [8]城市森林植被吸附PM2.5功能研究 ——以沈阳市区为例[D]. 赵新新. 沈阳农业大学, 2018(04)
- [9]我国六大林业工程建设地理地带适宜性评估[D]. 杨帆. 兰州交通大学, 2015(04)
- [10]银川市园林绿化树种调查与规划[D]. 牛宏. 宁夏大学,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