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用三轮摩托车转向盘减振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赵建勇[1](2020)在《某电动三轮车整车开发及其优化设计》文中提出电动三轮车是以电能驱动电机作为动力系统的机车。目前电动三轮车车架设计与整车关键性能参数的设计缺少理论的支持,本文根据设计任务,以行业内某优秀企业一款车型为参考车型,对整车主要性能参数进行设计开发了一款重型电动三轮车,同时采用CAE技术对该车型车架进行分析、改进以及优化设计,使之既保证了强度又达到了轻量化的目的。本文所进行工作及取得成果如下:(1)对整车电机额定功率、钢板弹簧参数、续驶里程等主要性能参数进行了设计计算。(2)借助UG构建车架3D模型,并将简化后的模型利用软件间的导入功能输入到有限元分析软件HyperWorks中。建立该车架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完成车架的静力学计算,计算分为满载弯曲、满载翘曲、满载加速、满载转向等四个典型工况,通过分析计算发现车架强度不足,不能满足设计需要。(3)基于原车车架强度不足无法满足设计需要问题,对原车车架进行了拓扑优化。根据拓扑结果完成了改进车架,并对改进车架进行了静力学分析、模态分析。最终表明,在四个典型工况时,改进车架的刚度、强度都符合设计需要,并且重量比原车车架降低12.7%。(4)为验证理论分析正确性,分别制作了原车车架及改进车架的整车,并将两整车同时进行了可靠性路试试验,路试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一致,同时对改进车架车型批量生产后进行用户回访,没有发现车架质量问题,进一步表明了改进车架满足设计要求。
刘兆英,张建振,王建宇,常连霞[2](2014)在《基于CAE的转向系统振动分析及试验验证》文中研究表明针对转向系统振动CAE技术进行探讨,包括网格划分原则、连接关系简化,分析方法等。以某车转向系统为例,建立并修正能反映其本身动态特性的有限元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有限元法对某车的转向系统进行仿真计算,并与实车转向振动台试验进行对比研究。对比结果表明,仿真计算结果对试件在共振峰频段的动态响应提供较好的预测模态分析和频响分析。从而,CAE振动技术能够有效地进行系统辅助开发和设计,是产品创新设计水平的提升和经验积累的必备手段。
李彬[3](2014)在《某车型转向系统NVH性能分析与优化》文中认为转向系统做为汽车底盘的一个重要系统,其性能直接影响着整车的平顺性、操纵稳定性和舒适性等,且其对汽车NVH性能的影响尤其明显。转向系统的异常振动,特别是方向盘的抖振,不仅会引起疲劳驾驶,不当操作,交通事故等一系列问题,还会引发相关零部件的振动,加速零部件的损坏,降低汽车的可靠性,威胁汽车的行驶安全。本文针对某车型怠速时转向系统NVH性能存在的问题,采用仿真分析和试验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对汽车转向系统进行动力学特性研究。首先,对怠速转向系统进行主观评价,并采用LMS Test.Lab振动测试系统,对转向系统进行客观振动测试和模态测试,获取振动频谱、频率计权加速度均方根值RMS和频率计权均方根加速度的振动总值RSS以及模态参数;接着,在Hypermesh中建立转向系统有限元模型,并结合MSC.Nastran对其进行仿真分析,通过实验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以此为基础,利用有限元灵敏度分析方法,依据各零件厚度对整体质量和各阶模态频率灵敏度的大小,对转向系统零件厚度进行尺寸优化。最后,通过主观评价、怠速振动的客观测试与实车模态实验,验证了转向系统CAE优化方案的正确性与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方向盘1阶固有频率与怠速发动机激励频率接近,产生共振,引起了怠速方向盘抖动和怠速转向系统NVH性能的大幅降低。通过优化16个对模态频率和整体质量影响较大的转向系统零件,使转向系统1阶固有频率从28.85Hz上升到37.47Hz,提高34.90%,同时转向系统怠速振动较优化前降低59.0%。采用CAE分析技术与实验测试相结合的方式,对转向系统NVH性能进行分析和优化,尤其是对方向盘异常振动的解决,对提高整车NVH性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同时对提高我国汽车自主研发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王建文[4](2013)在《SUV转向系统振动CAE分析及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汽车NVH性能的好坏,是新上市车型的重要评价指标,虽然解决汽车NVH问题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花费巨大的资金,但是很多汽车厂商及研究机构都愿意就NVH性能提升给予投入,由此汽车NVH性能的重要性可见一斑。针对某车型在开发过程中遇到的转向系统方向盘在发动机怠速时振动过大、舒适性恶化的问题,进行了机理分析、优化设计及试验验证,主要结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转向系统的振动响应试验表明发动机怠速激励频率是25Hz,试验模态分析表明汽车方向盘一阶固有频率是27.5Hz,两者接近,引起了方向盘的共振,使得其振动明显偏大,严重影响舒适性。(2)建立了转向系统的有限元仿真模型,计算模态分析前6阶固有频率和模态试验值误差在7%以内,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灵敏度分析和优化设计,转向系统优化设计后的一阶固有频率相对原状态仿真值和试验值只提高了1.7Hz和0.5Hz,未达到避开发动机怠速激励频率3Hz以上的目标,因此未采用该优化方案,而采用对结构进行工程改进设计的方案。(3)对转向系统进行了工程改进设计,主要是增加了转向管柱支架和安装支架的接触面积以提高安装点的刚度,从而提高系统固有频率。对修改后的转向系统进行计算模态分析的结果表明一阶固有频率提高到30.4Hz,试验模态分析为31Hz,达到避开发动机怠速激励频率3Hz以上的目标。随后的怠速振动测试量化了振动改善效果,各测点在各方向上25Hz处的加速度值和加速度Total-sum值都有了明显的降低,25Hz处的加速度值降低最多达到109.8%,加速度Total-sum值降低最多达到77.8%,主观评价人员对改进进行了实际评价,对改善的效果表示认同,方向盘振动异常问题得以解决。
张洪琪[5](2012)在《微型客车纵向冲击振动建模、仿真及优化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改革开放不断发展,人民物质条件改善,我国微型汽车市场正蓬勃发展。在中国特定市场条件下,微型汽车比较满足百姓需求,微型汽车发展代表着我国普通人民的生活水平。目前,微型汽车占汽车行业比重已增加到31.65%,但是,微型汽车行驶时纵向平顺性不是很好,会产生较大振动。对于平顺性研究,国内外已有很多,主要为垂向随机振动,很少研究纵向振动以及冲击振动。汽车行驶产生的纵向振动同垂向振动一样会使乘员乘坐舒适性降低,整车性能下降,并且人体对纵向振动敏感频率范围在0.5~2Hz,大约在3Hz以下,纵向振动比垂直振动更敏感。冲击是指由力、位移、速度等的突然变化引起的系统瞬态动变化过程,冲击振动也严重影响汽车平顺性。因此,对纵向振动和冲击振动研究非常重要。本文主要基于企业提供的数据,使用参数化整车动力学仿真软件Carsim,对某微型客车进行纵向冲击振动研究,以提高该车纵向平顺性。论文主要内容为:(1)某微型客车Carsim整车动力学模型参数描述与确定在深入研究Carsim建模原理基础之上,对整车动力学模型的车体、车桥与悬架系统、轮胎、传动系统、制动系统和转向系统六大模块建模参数进行详细分析,根据企业提供的数据对建模参数进行确定,并对模型进行校验,以保证模型精确性。(2)纵向冲击振动工况过程分析本文研究的纵向冲击振动工况包括汽车起步、换挡和路面冲击激励三种工况。对于起步和换挡工况产生纵向冲击振动的主要原因是离合器接合操作,因此需要详细分析离合器接合过程,以及与离合器接合相配合的节气门开度。对于路面冲击激励工况是采用在水平路面上增加三角凸块激励研究纵向冲击振动。(3)纵向冲击振动工况仿真分析通过对纵向冲击振动工况过程分析,将工况过程体现在Carsim中进行仿真。起步工况分为慢起步、正常起步、快起步三种形式,换挡工况包括升挡、降挡、降挡急加速、越级降挡四种形式,路面冲击激励工况包括10、20、30、40、50、60km/h六种不同车速。此外,通过仿真简单冲击振动工况对模型进行验证。(4)纵向冲击振动工况影响因素分析分析参数的灵敏度对改进纵向冲击振动性能非常重要。采用单因素分析法进行影响因素分析。首先确定各工况的影响参数,对于起步工况,包括使用参数、冲击度公式中的整车参数、纵向整车参数以及悬架参数;对于换挡工况,包括使用参数和整车参数;对于路面冲击激励工况,包括前后弹簧刚度和前后减振器阻尼四个参数。然后通过单因素分析法对每个参数进行仿真分析。(5)纵向冲击振动工况优化分析使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纵向冲击振动工况进行优化分析。以确定出的影响比较大的参数作为试验因素,对正交试验方案进行设计,以极差分析法对试验指标进行分析,获得使各工况纵向冲击振动最优的因素组合,以提高汽车行驶纵向平顺性。本文结合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的“车辆瞬态振动冲击舒适性研究”项目,在所提供数据基础之上,通过参数化整车动力学仿真软件Carsim,对汽车起步、换挡以及路面冲击激励工况进行了仿真,对各工况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和优化分析,减小了该车的纵向冲击振动。
韩翔[6](2012)在《农用三轮摩托车平顺性仿真及优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利用Adams/View建立三轮车的多刚体动力学模型,并在其中添加驾驶员模型,通过驾驶员控制方向把的转角对跑偏现象进行实时的反馈和调节,从而精确模拟实际车辆在道路上的行驶情况。然后对车辆的平顺性能进行仿真分析,得其振动的加速度,参考汽车的平顺性评价指标,对其平顺性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以驾驶员座椅垂向加速度均方根值作为目标函数,对三轮车的行驶平顺性进行优化设计,得到前后减振器的刚度、阻尼的最优值,使其乘坐舒适性得到大幅度提高。
余柳平[7](2011)在《三轮摩托车的减振研究》文中提出三轮摩托车的振动是影响摩托车乘坐舒适性和安全性的关键问题,如何解决三轮摩托车振动,已成为各个三轮摩托车厂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将主要基于振动理论和有限元分析理论,以BY150三轮摩托车为研究对象对三轮摩托车的振动进行分析,解决目前三轮摩托车普遍存在常用车速行驶振动较大,即车架在常用车速范围内发生共振的问题,来提高三轮摩托车的振动舒适性。首先,论文通过测试三轮摩托车整车在空挡原地状态下和路面行驶状态下关键位置的振动加速度以及发动机和车架橡胶连接的减振效果来量化振动大小,了解原车实际振动情况。试验表明发动机本体有较大振动,而手把、脚踏板处的振动幅值在全转速范围内控制较好,在2500~4000r/min范围内有振动峰值;减振橡胶对发动机的振动衰减,在常用转速范围内效果明显,说明原车的发动机使用橡胶减振块水平放置连接方案有较大的减振吸能效果,在42-67Hz范围内有共振。其次,为了深入了解BY150三轮摩托车振动状态,分析振动的具体形态和振动频率,论文综合应用PrO/E、HyperMesh和ANSYS软件,结合有限元法和实验模态分析技术对车架进行结构自由模态分析,得到了可能引起车架振动的前六阶固有频率和相应振型。考虑到路面激励和发动机激励对车架动态性能的影响,对车架的动态特性作出了初步的评估分析,为车架的改进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三,对以上所建的有限元模型进行刚度分析,以研究该车架的刚度特性,为车架的结构改进提供设计参考,使车架具有合适的刚度。依据车架结构特点和有限元分析结果,对车架做局部结构优化,提出车架结构的改进方案。第四,验证优化后车架结构的模态特性和刚度特性,预测车架经改进后车辆的振动改善效果。最后,对比车架改进前、后的三轮摩托车整车原地空挡状态下和道路行驶状态下的振动情况以及发动机与车架采用不同连接方式的减振效果,检验改进效果,试验对比结果表明车架改进后的整车的振动舒适性得到了改善,并且车架经改进后,因车架前部的结构尺寸有调整,发动机与车架采用弹簧支撑的减振效果优于橡胶支撑。
赵玉华,刘晓明,李金保,马雁,朱天合,周长路[8](2008)在《河南省汽车及零部件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与实现中原崛起的关系研究》文中提出前言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2004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引起中部省份极大关注。目前,河南经济总量虽然居全国前列,但人均占有量还比较靠后。河南省领导为响应中央的号召,提出要实现中原崛起,并明确指出,实现中原崛起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景军清[9](2005)在《轮式装载机动态信号负荷传感全液压转向系统特性分析与试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轮式装载机是一种多用途高效率的工程机械。转向系统是轮式装载机中最为重要的系统之一。本论文对动态信号负荷反馈全液压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特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对影响系统性能的特征参数进行了分析和试验验证,分析了系统的负载补偿特性,并建立了动态信号负荷反馈全液压转向系统特性方程。通过对系统的静动态特性研究得出:速度放大系数Kv直接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小排量转向器稳定性好,大排量转向器稳定性差但快速响应性较好。液压固有频率Wn 与E、Vt、Ac、MP 等参数有关,而与转向器本身的结构参数无关。系统对阶跃输入的稳态误差为零。本文设计了转向系统并在样机上进行了系统稳定性、系统的压力损失、转向速度、终点滑移和跑偏试验,试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达到了相关标准及使用的要求。
许云[10](2005)在《三轮摩托车转向盘减振研究》文中提出首先在样车原始状态下,对转向盘进行振动测试,分析了其振动严重的原因。续而,根据模态分析、谐响应分析等理论,应用有限元仿真与试验相结合的手段来尝试研究发动机不同转速下三轮摩托车转向盘结构的振动特性。利用大型有限元计算软件ANSYS进行转向盘的计算模态分析。同时进行了转向盘的试验模态分析,得到转向盘的模态参数,检验了该转向盘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针对该型车发动机引起的激振力主要来自一阶惯性不平衡力与燃烧爆发力的机理,进行了相应频带内转向盘的谐响应分析。并计算了转向盘在怠速、发动机最大输出转矩、发动机额定转速等几个常用转速下转向盘的振动的响应,并对转向盘振动剧烈部位——外缘的结构进行改进,经谐响应分析和试验验证,这样的结构改进可以有效地减小因转向盘结构动态特性不合理而产生的振动。 基于结构参数化设计思想,使用ANSYS软件中的参数化设计语言(APDL)和可视化编程工具(Delphi),开发了参数化的有限元建模及后处理软件。 另一方面,本文依据隔振原理,找出发动机悬置隔振系统中与隔振效果有关的参数,对减振器在不同工况下的隔振情况作了理论与试验研究,分析了原减振器隔振效果不大好的原因,重新设计了减振器并验证其隔振性能。经试验证明,新设计的减振器具有良好的隔振性能,能满足发动机隔振的要求。
二、农用三轮摩托车转向盘减振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用三轮摩托车转向盘减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某电动三轮车整车开发及其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课题研究的现状 |
1.2.1 国外电动车开发及轻量化设计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电动车开发及轻量化设计的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电动三轮车整车设计概述 |
2.1 整车设计任务 |
2.2 整车设计 |
2.2.1 整车总布置草图 |
2.2.2 电机选型 |
2.2.3 续驶里程计算 |
2.2.4 转弯半径计算 |
2.2.5 钢板弹簧的设计计算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动三轮车车架有限元模型创建与静力学分析 |
3.1 车架UG三维模型建立 |
3.2 车架CAE模型的建立 |
3.2.1 坐标系的建立 |
3.2.2 车架网格的划分 |
3.2.3 HyperWorks中后悬架的模拟 |
3.2.4 HyperWorks中前悬架的模拟 |
3.2.5 车架有限元模型焊接模拟 |
3.3 车架静力学分析基础 |
3.3.1 电动三轮车典型工况 |
3.3.2 车架静力学分析理论 |
3.4 车架边界条件的确定 |
3.4.1 载荷的确定 |
3.4.2 边界约束的确定 |
3.5 车架静力学分析 |
3.5.1 车架满载弯曲工况 |
3.5.2 车架满载翘曲工况 |
3.5.3 车架满载加速工况 |
3.5.4 车架满载转向工况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动三轮车车架优化改进分析 |
4.1 车架结构优化设计的理论基础 |
4.1.1 优化设计理论 |
4.1.2 优化变量的确定 |
4.1.3 优化方法的选择 |
4.2 车架优化模型的建立 |
4.2.1 车架局部减重分析 |
4.2.2 车架局部加强分析 |
4.2.3 车架拓扑优化分析 |
4.3 改进车架静力学分析 |
4.3.1 改进车架满载弯曲工况 |
4.3.2 改进车架满载翘曲工况 |
4.3.3 改进车架满载加速工况 |
4.3.4 改进车架满载转向工况 |
4.4 改进车架模态分析 |
4.4.1 模态分析理论 |
4.4.2 改进车架有限元模态计算 |
4.4.3 改进车架模态评估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路试试验验证 |
5.1 路试试验要求 |
5.2 路试试验结果 |
5.2.1 原车车架路试结果 |
5.2.2 改进车架路试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基于CAE的转向系统振动分析及试验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转向操纵机构模型有限元建模 |
1.1 网格划分 |
1.2 材料特性 |
2 有限元计算分析 |
3 试验验证及改进措施 |
4 结论 |
(3)某车型转向系统NVH性能分析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和研究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模态分析及设计优化 |
2.1 模态分析 |
2.1.1 振动模态分析理论 |
2.1.2 有限元法基本理论 |
2.1.3 CAE 模态分析软件 |
2.1.4 试验模态分析方法 |
2.2 优化设计 |
2.2.1 优化设计基本理论 |
2.2.2 灵敏度分析基本理论 |
2.2.3 CAE 优化设计软件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转向系统 NVH 性能试验分析 |
3.1 汽车怠速时转向系统振动机理 |
3.2 转向系统实验测试软件及设备 |
3.3 试验方案及测试结果分析 |
3.3.1 试验测试系统及方案 |
3.3.2 测试结果及数据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转向系统 NVH 性能 CAE 分析 |
4.1 转向系统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建立 |
4.1.1 转向系统几何模型的描述 |
4.1.2 转向系统有限元模型的描述 |
4.2 转向系统的 CAE 模态分析 |
4.3 转向系统 CAE 分析结果的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转向系统 NVH 性能设计优化 |
5.1 转向系统的优化分析流程 |
5.2 转向系统优化设计的灵敏度值分析 |
5.3 转向系统优化设计结果分析 |
5.4 转向系统优化设计的试验验证 |
5.4.1 方向盘怠速振动试验验证 |
5.4.2 方向盘模态试验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SUV转向系统振动CAE分析及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和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的主要工作内容 |
第二章 分析理论及软件 |
2.1 振动模态分析理论 |
2.2 CAE 模态分析软件 |
2.3 优化设计理论 |
2.4 灵敏度分析理论 |
2.5 优化设计软件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转向系统振动试验分析 |
3.1 发动机怠速时方向盘的振动机理 |
3.2 转向系统振动试验设备及软件 |
3.3 振动试验方案及数据分析 |
3.3.1 试验测试系统及方案 |
3.3.2 测试结果及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转向系统振动 CAE 分析 |
4.1 转向系统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2 转向系统的 CAE 模态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转向系统的优化设计及灵敏度分析 |
5.1 转向系统优化设计过程 |
5.2 转向系统优化设计结果 |
5.3 转向系统的灵敏度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转向系统的改进设计及验证 |
6.1 转向系统的改进设计 |
6.2 新设计转向系统的模态分析 |
6.3 怠速方向盘振动测试验证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微型客车纵向冲击振动建模、仿真及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参数化整车动力学仿真软件 Carsim 简介 |
1.1.1 Carsim 概述 |
1.1.2 Carsim 应用现状 |
1.2 汽车纵向冲击振动研究现状 |
1.2.1 汽车纵向冲击振动提出 |
1.2.2 离合器接合纵向冲击振动研究现状 |
1.2.3 制动纵向冲击振动研究现状 |
1.2.4 路面激励纵向冲击振动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1.3.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本文研究意义 |
第2章 整车动力学模型参数描述与确定 |
2.1 车体建模参数 |
2.1.1 车体建模参数描述 |
2.1.2 车体建模参数确定 |
2.2 车桥与悬架系统建模参数 |
2.2.1 车桥与悬架系统建模参数描述 |
2.2.2 车桥与悬架系统建模参数确定 |
2.3 轮胎建模参数 |
2.3.1 轮胎建模参数描述 |
2.3.2 轮胎建模参数确定 |
2.4 传动系统建模参数 |
2.4.1 传动系统建模参数描述 |
2.4.2 传动系统建模参数确定 |
2.5 制动系统建模参数 |
2.5.1 制动系统建模参数描述 |
2.5.2 制动系统建模参数确定 |
2.6 转向系统建模参数 |
2.6.1 转向系统建模参数描述 |
2.6.2 转向系统建模参数确定 |
2.7 整车动力学模型校验 |
2.7.1 等速直线行驶工况校验 |
2.7.2 加速直线行驶工况校验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纵向冲击振动工况仿真分析 |
3.1 纵向冲击振动工况分析 |
3.1.1 离合器工作过程分析 |
3.1.2 汽车起步工况分析 |
3.1.3 汽车换挡工况分析 |
3.1.4 纵向冲击振动评价分析 |
3.2 Carsim 整车仿真设置 |
3.2.1 车速设置 |
3.2.2 挡位设置 |
3.2.3 转向设置 |
3.2.4 路面设置 |
3.2.5 其它设置 |
3.3 汽车起步工况仿真分析 |
3.3.1 起步工况仿真设置 |
3.3.2 起步工况仿真分析 |
3.4 汽车换挡工况仿真分析 |
3.4.1 换挡工况仿真设置 |
3.4.2 升挡工况仿真分析 |
3.4.3 降挡工况仿真分析 |
3.4.4 降挡急加速工况仿真分析 |
3.4.5 越级降挡工况仿真分析 |
3.5 路面冲击激励工况仿真分析 |
3.5.1 路面冲击激励工况仿真设置 |
3.5.2 路面冲击激励工况仿真分析 |
3.6 简单冲击振动工况验证 |
3.6.1 发动机阶跃扭矩工况验证 |
3.6.2 节气门开闭工况验证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纵向冲击振动工况影响因素分析 |
4.1 起步工况影响因素分析 |
4.1.1 起步工况影响因素确定 |
4.1.2 使用参数影响仿真分析 |
4.1.3 冲击度公式中整车参数影响仿真分析 |
4.1.4 纵向整车参数影响仿真分析 |
4.1.5 悬架参数影响仿真分析 |
4.2 换挡工况影响因素分析 |
4.2.1 换挡工况影响因素确定 |
4.2.2 使用参数影响仿真分析 |
4.2.3 整车参数影响仿真分析 |
4.3 路面冲击激励工况影响因素分析 |
4.3.1 路面冲击激励工况影响因素确定 |
4.3.2 路面冲击激励工况影响因素仿真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纵向冲击振动工况优化分析 |
5.1 起步工况正交试验优化 |
5.1.1 起步工况正交试验设计 |
5.1.2 使用参数正交试验分析 |
5.1.3 整车参数正交试验分析 |
5.1.4 七参数正交试验分析 |
5.1.5 使用参数最优组合与整车参数最优组合联合分析 |
5.1.6 综合对比分析 |
5.2 换挡工况正交试验优化 |
5.2.1 换挡工况正交试验设计 |
5.2.2 使用参数正交试验分析 |
5.2.3 整车参数正交试验分析 |
5.2.4 八参数正交试验分析 |
5.2.5 使用参数最优组合与整车参数最优组合联合分析 |
5.2.6 综合对比分析 |
5.3 路面冲击激励工况正交试验优化 |
5.3.1 路面冲击激励工况正交试验设计 |
5.3.2 路面冲击激励工况正交试验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三轮摩托车的减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
1.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车辆的振动与控制 |
2.1 车辆振动的研究概况 |
2.2 车辆振动控制方法综述 |
2.3 车辆振动的研究方法 |
2.3.1 有限元法 |
2.3.2 实验模态分析技术 |
2.3.3 振动测试技术 |
2.3.4 振动舒适性的评价方法 |
2.4 软件Pro/E、ANSYS及HyperMesh的简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BY150三轮摩托车的振动测试 |
3.1 试验振动测试系统 |
3.2 空挡原地状态下的实验 |
3.3 道路行驶状态下的实验 |
3.4 发动机与车架采用减振橡胶块连接的减振效果测量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BY150三轮摩托车原车车架的动态特性分析 |
4.1 车架几何模型的建立 |
4.2 车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2.1 车架有限元模型基本单元的选择 |
4.2.2 车架有限元模型的结构离散 |
4.3 摩托车车架的有限元模态分析 |
4.3.1 自由约束条件的选择 |
4.3.2 频段范围的选择 |
4.3.3 计算结果与分析 |
4.4 摩托车车架的实验模态分析 |
4.4.1 频响函数的激励信号以及激励方法的选择 |
4.4.2 试验测试系统及其布置 |
4.4.3 测点的布置 |
4.4.4 测试及数据后处理 |
4.5 BY150摩托车车架有限元模态与实验模态的对比验证 |
4.6 路面激励和发动机激励对BY150车架动态性能的影响 |
4.6.1 路面激励的影响 |
4.6.2 发动机激励的影响 |
4.7 车架的刚度计算与分析 |
4.8 BY150摩托车车架的具体改进措施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BY150三轮摩托车改型车振动情况对比分析 |
5.1 有限元仿真的振动情况对比 |
5.1.1 模态分析对比 |
5.1.2 刚度对比分析 |
5.2 整车振动舒适性的对比分析 |
5.2.1 空挡原地状态下原车和改型车的振动测试 |
5.2.2 道路行驶状态下原车和改型车的振动测试 |
5.3 本章小结及建议 |
第6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9)轮式装载机动态信号负荷传感全液压转向系统特性分析与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装载机综述 |
1.1.1 装载机的分类和总体构造 |
1.1.2 轮式装载机发展现状 |
1.2 轮式装载机液压系统综述 |
1.2.1 工作装置液压系统 |
1.2.2 动力转向控制液压系统 |
1.2.3 动力换档变速箱操纵液压系统 |
1.3 转向系统综述 |
1.3.1 国家标准《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中对转向系的要求 |
1.3.2 国内外轮式装载机转向系统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动态信号负荷传感全液压转向工作原理和设计 |
2.1 全液压转向系统概述及分类 |
2.2 全液压转向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
2.3 动态信号负荷传感全液压转向系统及工作原理 |
2.4 负载补偿静特性分析 |
2.5 转向系统的特性方程的建立 |
2.5.1 建模时的假设 |
2.5.2 转向模型 |
2.5.3 节流口面积的确定 |
2.6 转向系统的振动和解决的途径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液压转向系统特性分析 |
3.1 转向系统静态特性 |
3.2 转向系统动态特性分析 |
3.2.1 转向器流量线性化方程 |
3.2.2 方框图及传递函数 |
3.2.3 波德图及稳定性分析 |
3.2.4 系统的刚度 |
3.2.5 系统的稳态误差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试验设计及验证 |
4.1 试验样机的主要性能参数 |
4.2 转向液压系统主要元件的参数计算 |
4.3 试验 |
4.3.1 测试项目1:阶跃输入信号下系统的动态特性 |
4.3.2 测试项目2:液压转向系统工作时的压降 |
4.3.3 测试项目3:转向速度 |
4.3.4 测试项目4:转至最大角度后的终点滑移 |
4.3.5 测试项目5:跑偏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三轮摩托车转向盘减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模态分析技术及发展 |
1.3 振动隔离技术发展 |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转向盘的振动测试 |
2.1 转向盘的振动测试 |
2.2 原减振器减振性能测试 |
第三章 转向盘的模态分析 |
3.1 模态分析理论概述 |
3.2 ANSYS软件概述 |
3.3 转向盘有限元模型建立 |
3.4 有限元模型的模态分析 |
3.5 转向盘的试验模态分析 |
3.6 转向盘计算模态与试验模态结果的比较分析 |
3.7 小结 |
第四章 转向盘振动响应分析 |
4.1 振动响应分析方法和理论基础 |
4.2 振动原因及激励频率的确定 |
4.3 转向盘的谐响应计算及试验 |
4.4 动态特性的修改 |
4.5 改进后转向盘的振动测试 |
4.6 转向盘改进前后的振动比较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转向盘模态响应分析程序设计开发 |
5.1 设计目的 |
5.2 工具介绍 |
5.3 设计思路 |
5.4 设计过程 |
5.5 实例介绍 |
5.6 小结 |
第六章 减振器设计 |
6.1 隔振理论概述 |
6.2 新型减振器的设计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工作总结 |
7.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四、农用三轮摩托车转向盘减振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某电动三轮车整车开发及其优化设计[D]. 赵建勇. 山东大学, 2020(11)
- [2]基于CAE的转向系统振动分析及试验验证[J]. 刘兆英,张建振,王建宇,常连霞. 机械强度, 2014(04)
- [3]某车型转向系统NVH性能分析与优化[D]. 李彬. 广西科技大学, 2014(05)
- [4]SUV转向系统振动CAE分析及试验研究[D]. 王建文. 华南理工大学, 2013(06)
- [5]微型客车纵向冲击振动建模、仿真及优化分析[D]. 张洪琪. 吉林大学, 2012(09)
- [6]农用三轮摩托车平顺性仿真及优化设计研究[J]. 韩翔.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12(02)
- [7]三轮摩托车的减振研究[D]. 余柳平. 武汉理工大学, 2011(09)
- [8]河南省汽车及零部件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与实现中原崛起的关系研究[A]. 赵玉华,刘晓明,李金保,马雁,朱天合,周长路. 第五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8
- [9]轮式装载机动态信号负荷传感全液压转向系统特性分析与试验[D]. 景军清. 吉林大学, 2005(03)
- [10]三轮摩托车转向盘减振研究[D]. 许云. 江苏大学, 2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