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读《2002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访军事科学院战略研究部国防政策与军事战略专家陈舟博士(论文文献综述)
翁洁[1](2020)在《中国官方话语翻译研究 ——基于白皮书及演讲语篇分析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和平发展与世界安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外交关系等密切相关,其和平负责,亲仁善邻,和谐包容,公开、透明的国家形象正处于不断累积和逐渐形成的过程中。以政府白皮书为例,通过政府白皮书正面阐述中国的政策立场成为中国公众外交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中国政府白皮书围绕中国被世界特别是美国所歪曲或误读的核心问题,从不同侧面进行连续性的解释和说明。中国的发展有利于世界和平,中国以负责任大国的姿态活跃于世界政治舞台。中国倡导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博得世界一切爱好和平人们的赞赏。中国官方话语翻译研究可基于对语篇的分析展开,系统功能语法评价手段是一种十分重视语言的社会功能及如何实现这些社会功能的研究方法。系统功能语言学重视语境因素对语言使用和语言意义的影响,将其分为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两个层面。前者代表人们在日常社会活动中的一种抽象化形式,后者是前者现实化的表现,是在具体的语言交际事件中支配语义选择的因素。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创始人韩礼德(M.A.K.Halliday)和哈桑(Ruqaiya Hasan)把情景语境与语言特征有机地联系起来,提出情景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由语场(field)、语式(mode)和语旨(tenor)组成。芒迪(Jeremy Munday)强调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概念对于分析交际中的语言十分有效,因此对于分析翻译行为也同样有很大的作用。系统功能语言学有三大元功能,即概念功能(ideational function)、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 function)和语篇功能(textual function),其优势在于将词汇语法特征与不同的话语功能和意义联系在一起,比如概念功能主要考察与主题相关的词汇、及物性结构等;而人际功能则对形容词、代词等进行评价;语篇功能主要关注衔接和主题结构。这三大功能分别与不同的意义概念相对并且有一个详细的分析模型。本文试图从翻译研究的功能途径和话语研究等角度,基于对白皮书及演讲话语的分析,试图探索在国际语境中建构和翻译中国官方话语,传递和平之声与文明力量的有效方法。官方话语具体包含政府文献(如中国国家战略文件等)、国家领导人和外交官员等的讲话。官方话语的翻译是外宣翻译的一种,外宣翻译指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以让世界了解中国为目的、以汉语为信息源、以英语等外国语为信息载体、以各种媒体为渠道、以外国民众(包括境内的各类外籍人士)为受众对象的交际活动。官方话语的翻译是跨国家、跨语言、跨文化的传播活动。官方话语研究的对象可以是口头形式,如领导人演讲等;也可以是书面文本形式,如政府文件(白皮书等)、政党的宣言等;有些口头话语经过整理、报道后以书面文本形式呈现,这些统称为官方话语。本文选择了围绕中国和平发展与世界安全,中国和平发展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和平发展与全球资源环境,中国和平发展与中国外交关系,中国和平发展与文化等相关的中国国防白皮书以及中国领导人在达沃斯论坛、国际博览会及世界文明大会等发表的演讲及其英译文作为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本文试图解决以下问题:1.中国官方话语中含有哪些包含“和平”、“和谐”等主题的话语?中华文化“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可以也应该为世界其他国家和人民所采纳,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和谐共处。2.伴随着中国的崛起,在国际语境中,中国话语如何建构?翻译在其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我国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翻译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翻译工作者应为促进中外平等沟通与合作,开展文明交流与对话,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3.中国的文化、思想、价值观如何通过翻译有效传递?如何通过翻译破解西方对于中国话语的误解,在和平竞争中积极沟通?中国整体利益与西方普世价值的相遇与深度的对话,离不开翻译。不同的文化符号建构不同的世界,传达不同的含义。语言将人文精神融入了语言,并且体现在语言系统和语言表达之中。语言的人文精神对于语言使用者在语言系统中的选择产生重要的影响,语言的人文精神包含着人类的精神世界,道德品质和世界观等。本文探求如何通过中国话语及其译文建构身份,让中国话语被人记住,使翻译话语言之有物,言之有情。翻译要力求清楚、有力地解释中国,通过翻译可以提出中国概念,传递中国特色、气派和风格,翻译使中国与世界交融,为语言成为人类共有的精神家园贡献力量。本文研究发现:语篇有目的性、选择性和连贯性等特点。从目的性看,通过话语研究和翻译,帮助世界更好地理解中国,促进跨文化关系发展,促进文化共同繁荣。例如,在翻译的过程中,体味“言不尽意”、“和谐”等中国话语特点的运用及其在翻译中的体现;在话语和翻译研究过程中,关注话语主体,语言内容,话语目的和效果,关注未来话语的建构,如“不断”、“始终”、“坚决”等表达行为延续的词和“将要”、“必须”等未来去向的情态词的使用。从选择性看,官方话语的翻译有着确定的时空定位,翻译的过程体现了译者主体性。无论中文英文翻译,都同样应该体现中国性,表述是手段,最终是彰显中国独立的立场和主张(中国的精神),让对方切实认真地从中国的视角认识中国。为此目标,我们应该有明确的话语原则和策略,通过便于理解的形式,展现中国(文化)的特殊的概念、内涵、价值观等等,尤其是那些胸怀世界的、和平友善的成分。从连贯性看,话语体系创建过程存在着由“意合”到“形合”的转变,通过对话语标记语等方面进行探索,探寻话语连接手段。中国话语译者要体现主体性,使东方话语具备与西方话语同等的地位,承担同等的责任,通过东方话语行使权力,建立身份,确立文化关系。翻译话语承担着重要责任,体现出中国智慧和中国思维。
路艳丽[2](2018)在《中国对东盟的安全战略研究(1992-2018)》文中提出安全是国际关系研究的核心,是国家发展的基础与保障。安全战略事关国家生死存亡,决定了国家资源的运用方向,任何国家都极为重视,成为国家间互动的敏感领域。在国家安全战略布局中,中国对东盟的安全战略无疑成为研究的核心议题之一。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显示,专门针对中国对东盟安全战略的研究相对较少,与之相关的文献分散在不同的议题中。从现实中看,中国将东盟置于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积极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而安全问题成为最主要的考验。至今我们仍没有一个完整的对东盟安全战略,在理论与现实需求下,对东盟的安全战略思考极为紧迫。第一章梳理了国家安全战略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安全理论从不同视角探寻国际安全的因果关系,本文再次阅读经典国际关系着作,从安全视角解读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建构主义、地区安全复合体理论,以及分析东南亚地区较为流行的合作安全、综合安全、安全共同体理念。国家安全战略是联系安全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国家安全战略的制定受制于国家实力、战略环境与国家安全观念影响,其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国家安全战略目标、方向与手段。国家安全战略优化是基于对安全战略实施的评估。第二章主要描述了东盟的发展历程、组织框架与行为特点,论述了东盟的重要战略地位,以及对中国国家安全的战略意义。东盟的地缘位置极其重要,是重要的交通要道,历史上大国必争之地。东盟存在的50多年中,成为东南亚地区和平与发展的促进者,东亚区域合作进程的主导者,是当今世界第七大经济体。对于中国而言,东盟是中国和平崛起的战略依托地带,关乎中国众多核心与重要的国家安全利益,是中国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中国安全形象的“示范区”。第三章探讨冷战后中国国家实力持续增长与安全战略环境变动下,中国国家安全观念历经“新安全观”到“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两次调整,成为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的指导思想。东盟是中国国家安全观念实践的前沿地区。1992-2018年,中国对东盟的安全战略以2002和2013年新安全观念提出与中共十八大召开为时间节点划分为三个阶段进行评估,主要包括中国对东盟的安全战略定位、目标与手段以及中国-东盟安全关系演进。第四章探讨面向未来,中国对东盟的安全战略优化。通过历史回顾,中国对东盟的安全战略既有经验同时存在不足之处。长期以来中国对东盟的安全战略目标设定较为合理,加之地区安全环境相对缓和,中国以经济作为促进安全关系的主要手段,以及搁置主权争议的方式为中国和平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安全环境。在中国快速崛起的过程中,并没有引发东盟强烈的均势制衡,中国-东盟关系成为中国睦邻友好外交的一个典范。其不足方面,一是中国对东盟安全战略的整体性设计缺失,二是安全机制不足,三是中国硬实力的巧妙运用相对不足,四是中国-东盟政治互信需要进一步提高。未来中国对东盟安全战略限制要素,即国家实力、安全战略环境存在一定变数,应继续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对东盟的安全战略优化包括安全战略目标优化、方向优化与手段优化。本文结论认为东盟对中国具有重要的安全战略意义。1992-2018年的时间阶段中,中国对东盟的安全战略既有经验,同时存在不足。面向未来,东盟对与中国国家实力对比的焦虑以及安全战略环境变数背景下,中国应继续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推进中国与东盟关系全面发展,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为助力,完善中国-东盟安全机制,以大国关系良性互动为基础,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提升中国-东盟安全关系本文的创新点在于:首先,研究选题方面比较新。长期以来我们并没有一个完整的对东盟安全战略设计,国内外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少,在中国-东盟关系提质升级的时刻,探讨对东盟安全战略非常紧迫。其次,在研究内容方面,本文以安全理论为基础,梳理安全战略的分析框架,在中国对东盟安全战略探讨中,兼顾中国总体国家安全战略与东盟地区安全战略。再次,在研究思路方面,采用历史分析方法,结合“双边+重点多边”的分析思路。在涉及到具体问题与安全关系回顾中,兼顾东盟整体与东盟各成员国,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对东盟的安全战略优化思路。
王蕊[3](2018)在《当代中国的海洋战略的发展研究》文中提出21世纪被称为“海洋的世纪”,随着各个国家海洋意识的纷纷觉醒,对于海洋的开发和利用已经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世界各国都不同程度地提高对海洋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将海洋纳入自身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战略当中。中国是一个典型的海陆复合型国家,拥有300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以及18000多公里的狭长海岸线,因此,我国在海洋上有着巨大的国家安全利益和经济利益。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海洋战略从最初维护国家海洋的领土主权和国家统一、突破帝国主义国家的封锁禁运,到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引领国家逐步实现了由过去的“重陆轻海”战略到后来的“海陆统筹”战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我过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中国逐步加强了对海洋的控制,并将海洋纳入国家的发展战略的大局之中。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世界海洋的新局势,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伟大构想,同时,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倡议,这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智慧结晶,是国家发展的必然趋势,符合当代中国海洋战略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标志着当代我国的海洋战略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海洋战略思想是理解党中央领导集体在应对和解决国家面临的海洋问题中总结形成的规律性认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不同时期中国海洋战略思想的梳理,总结出中国海洋战略的基本特征,这对于我国海洋战略的分析和制定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对于处理中国周边海域的领土争端、资源利用以及海洋环境的安全问题都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通过研究和分析当代中国海洋战略的主要内容,了解当代中国海洋战略的发展趋势,以便为我国实现快速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同时,也有利于实现“海洋强国”的战略构想。
潘艳艳,郑志恒[4](2017)在《国防话语的多模态认知批评视角——以中美征兵宣传片的对比分析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征兵宣传片是国防话语的一个组成部分,体现一国的军力和军队形象。本文拟运用认知-功能分析法,对中美征兵宣传片进行多模态认知批评分析,在隐喻和转喻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中美征兵宣传片在叙事模式和话语策略以及意识形态上的差异,为探索适合于中国国防话语的叙事模式和话语策略以及中国国防话语体系的建设提供借鉴。
潘艳艳[5](2016)在《多模态视域下的国防话语研究初探》文中指出"国防话语"是指"围绕一国国防历史、当下和未来建设与发展诸多方面的话题而产生的话语"(梁晓波,谭桔玲2015:5),如:国防白皮书、军事新闻、战争纪录片、军事宣传片等。国防话语的形式多样,涉及包括语言在内的多种符号模式。本文以多模态为视域,对如何展开此类话语的研究进行论述,为我国的国防话语体系的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梁晓波,谭桔玲[6](2015)在《国防话语研究:一个方兴未艾的领域》文中提出国防话语指的是围绕一国国防历史、当下和未来建设与发展诸多方面的话题而产生的话语。国防话语研究的意义重大,其目的是了解一国国防话语的一般特点和根本特点,揭示一国国防话语的传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指明不同国家国防话语的异同,帮助人们认清国防话语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从而更好地建设我们的国防话语。国防话语研究是一个方兴未艾的领域,有自己鲜明独特的自身领域特征。国防话语研究既沿用话语研究的既定理论和方法,也倾向于使用多学科、跨学科的理论与方法。
陈舟[7](2015)在《专家解读《中国的军事战略》白皮书——本刊专访军事科学院国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舟》文中研究说明记者:5月26日,中国政府发表了《中国的军事战略》白皮书。它与我国已经发表的8部国防白皮书有什么不同之处?陈舟:世界面临前所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我们将会遇到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和挑战。战略问题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性问题,军事战略归根结底是治
李少杰,赵可金[8](2014)在《中国白皮书的国际政治功能变迁》文中认为白皮书是现代国际政治的产物,是提升国际政治透明度的重要途径。在中国,白皮书最初被政府视为"反革命的书",后来其政治地位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逐渐具备了复杂的国际政治功能。受环境变化影响,中国政府白皮书的国际政治功能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作为反击西方舆论和应对外交压力的工具,早期的政府白皮书服务于意识形态斗争和对外宣传的需要。后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白皮书进入了一个既有斗争又有合作的新的发展阶段,意识形态和公共外交成为中国政府白皮书最重要的国际政治功能,这种双重性的功能与欧美国家显着不同。随着中国融入世界程度的加深,白皮书的公共外交功能将越来越成熟,并逐渐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
钱立勇[9](2013)在《西方视野下中国军队国际形象的变迁与建构》文中研究表明军队国际形象是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认为,军队国际形象就是国际社会对一国军队较为稳定的看法。考察西方视野下中国军队国际形象流变的历程和形成的原因,有助于我们有的放矢地进行形象建构,对新形势下塑造和传播中国军队良好形象有所裨益。本文认为,军队国际形象与国家形象相近,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即外交形象、公众形象和媒体形象。依据CIS理论,军队国际形象由相对应的三个基本要素构成:视觉形象、行为形象和理念形象。良好的军队形象是军事软实力建设的重要基础,对增强军事软实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军队国际形象往往并非一支军队客观状况的真实反映,它是国家间交往互动的产物,因而时常被有意或无意地歪曲和误读。制约我军国际形象建构的主要因素有:西方主导的国际政治秩序、“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和文化霸权主义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际局势和中西方关系的变化,西方国家对中国军队先后经历了“恐惧”、“同情”、“妖魔化”和“正视”四个纵向历史时期,中国军队国际形象也随之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建国后至70年代初,西方视野下的中国军队是“红祸”、“政治狂热”和“好战分子”的形象;70年代末至1989年,是装备训练落后、学习西方的同时保持了自身的优势;90年代初至21世纪初,再度被“妖魔化”,因而“地区安全威胁”和“军力落后”的形象并存;21世纪初至今则是毁誉参半、捉摸不定、未来走向不明朗的大国军队。形成上述形象的重要原因在于,西方国家在根深蒂固意识形态的影响下形成了对中国军队的符号化认识。通过媒体框架、议程设置等理论考察西方视野下的中国军队国际形象的横向剖面,可以发现该形象的形成具有复制“元像”的趋势,形象的评价与军事实力的使用方式密切相关等特点。在目前西方主导的国际话语的建构过程中,由于政治制度、意识形态、传播实力、国家利益和文化差异等因素的影响,西方国家对我预设的负面形象通过长时间的强化业已根深蒂固,西方社会和舆论界已经形成了中国军队的固有观念,中国军队也因其反复“定位”,形成了有别于西方军队的“另类”身份,加之由于透明度、互信交流不够等原因,使中国军队国际形象长期处于被动“他塑”的局面。本文认为,军队国际形象的目标定位是军队形象塑造的基石,建构中国军队良好国际形象,首先要确立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和平之师的形象塑造和传播目标。新形势下,中国军队国际形象建构,是一个涉及国家多个领域的系统工程,也是科学确立近期、中期、远期战略目标的系统规划。它不仅需要我们树立适应现代传播发展特点的理念,还需要针对西方国家受众的特点,科学布局,合理推进,通过实施得力的公共外交,抓好体制设计、体系构建、文化交流、方式选择等,提高目标指向性和策略适用性,切实融入国际话语体系,逐步消除负面影响,促进中国军队国际形象根本好转。
杨震[10](2012)在《论后冷战时代的海权》文中研究表明间发展。战争的变化同样也对海权的范围产生了影响:冷战后世界海军力量对比的变化使战争集中在沿海地区;一体化联合作战对海军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其具备为联合部队提供战略海运、海上防御和对陆纵深打击能力。军事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进行引领的导弹技术的进步使海军对陆地纵深目标进行远程精确常规战略性打击成为可能。上述影响使海权的范围开始从远洋公海扩展至沿海地区并直抵大陆纵深。后冷战时代海权在规模范围的变化不但完成了理论探索,也进行了战争实践。从后冷战时代中国海权观念的变化来看,则是受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双重影响的。后冷战时代海权的地缘政治背景发生了巨大变化,世界海权的轴心地带由从前的大西洋转向太平洋。随着国家实力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一个海洋大国,与美国一起成为世界海权的两个主要角色。美国在中国发展海权的三个关键战略区域:台湾、南海和印度洋进行“岛链”封锁,已经成为中国发展海权的最大制约因素。中国的海权观念在冷战结束后得到了很大发展,经济海权观、战略海权观、复合海权观、合作海权观和海洋国土观构成了后冷战时代中国海权观的主体。冷战的结束使海权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在政治、经济、军事和科学技术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还在深化与发展。
二、解读《2002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访军事科学院战略研究部国防政策与军事战略专家陈舟博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解读《2002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访军事科学院战略研究部国防政策与军事战略专家陈舟博士(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官方话语翻译研究 ——基于白皮书及演讲语篇分析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1.1 翻译与话语建构 |
1.1.2 翻译与对外传播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视角 |
1.4.1 翻译研究的功能视角 |
1.4.2 话语研究视角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翻译研究的功能途径 |
2.2 话语研究 |
2.3 官方话语翻译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翻译研究的功能途径 |
3.1 功能与翻译 |
3.1.1 徽观翻译功能 |
3.1.2 宏观翻译功能 |
3.2 语篇的衔接、连贯与话语标记语 |
3.2.1 语篇的衔接与连贯 |
3.2.2 话语标记语 |
3.2.3 汉语的逻辑结构标记 |
3.3 主述结构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官方话语的建构及其语境 |
4.1 官方话语的特点与翻译中语境的重构 |
4.2 文化语境与未来话语的建构 |
4.3 官方话语的建构 |
4.3.1 文化语境与情景语境 |
4.3.2 国防话语的建构及其语境——以中国国防白皮书为例 |
4.3.3 中美国防白皮书对比及其语境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官方话语翻译的功能途径与语篇分析 |
5.1 官方话语翻译的情景语境: 语场的体现 |
5.1.1 “和平”的声音 |
5.1.2 “文明”的力量 |
5.1.3 中国的声音 |
5.2 官方话语翻译中情态动词的选用及其国际语境 |
5.3 官方话语翻译的情景语境: 语旨的体现——国防白皮书翻译中所塑造的中国形象 |
5.3.1 形容词所塑造的中国形象 |
5.3.2 副词所塑造的中国形象 |
5.4 官方话语翻译的情景语境: 语式的体现与语场的体现 |
5.4.1 翻译中主位和动词的选用 |
5.4.2 翻译中话语标记语的使用 |
5.5 演讲话语中“是”及其英译 |
5.5.1 “是”及其英译 |
5.5.2 “是”与表身份等名词 |
5.5.3 “是”的变体与英译 |
5.5.4 “是”的短语与英译 |
5.5.5 “是”与长主语 |
5.5.6 句子层面 |
5.5.7 篇章层面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官方话语翻译与话语研究 |
6.1 话语研究 |
6.1.1 翻译与话语 |
6.1.2 中国话语研究 |
6.2 国际话语语境与中国话语特点 |
6.3 中国话语特点的体现与翻译 |
6.3.1 注重审美的特点与英译 |
6.3.2 辩证统一的特点与英译 |
6.3.3 平衡和谐的特点与英译 |
6.3.4 变化发展的特点与英译 |
6.3.5 言不尽意的特点与英译 |
6.4 词语特点 |
6.5 译者话语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本研究的主要观点 |
7.2 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中国对东盟的安全战略研究(1992-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当前研究不足 |
三、研究框架 |
(一)研究问题 |
(二)论文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与难点 |
第一章 国家安全战略: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一、概念辨析 |
(一)安全概念 |
(二)战略研究中的国家安全战略 |
(三)安全理论与安全战略 |
二、国际安全理论:经典文本再读 |
(一)现实主义安全理论 |
(二)自由主义安全理论 |
(三)建构主义安全理论 |
(四)地区安全复合体理论 |
(五)合作安全 |
(六)综合安全 |
(七)安全共同体 |
三、国家安全战略分析框架 |
(一)国家安全战略的制约要素 |
(二)国家安全战略的核心内容 |
(三)国家安全战略的评估与优化 |
四、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东盟及其对中国的安全战略意义 |
一、东盟的发展历程、组织框架与行为特点 |
(一)东盟的成立、发展与现状 |
(二)东盟的组织框架与决策方式 |
(三)东盟的行为特点 |
二、东盟的战略地位 |
(一)重要的地缘政治价值 |
(二)东南亚地区和平与发展的促进者 |
(三)东亚区域合作的主导者 |
(四)全球层面的重要行为体 |
三、东盟对中国的安全战略意义 |
(一)中国和平崛起的战略依托地带 |
(二)关乎中国国家安全利益 |
(三)中国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 |
(四)国家安全形象“示范区” |
四、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对东盟的安全战略(1992-2018) |
一、中国对东盟安全战略的制约要素分析 |
(一)国家实力、安全战略环境与安全观念变化 |
(二)东盟在中国国家安全观念调整中的作用 |
(三)中国对东盟安全战略阶段划分 |
二、1992-2002年中国对东盟安全战略与评估 |
(一)中国对东盟的战略定位 |
(二)中国对东盟的安全战略目标与手段 |
(三)中国对东盟安全战略评估 |
三、2003-2012年中国对东盟安全战略与评估 |
(一)中国对东盟的战略定位 |
(二)中国对东盟安全战略目标与手段 |
(三)中国对东盟安全战略评估 |
四、2013-2018年中国对东盟安全战略与评估 |
(一)中国对东盟的战略定位 |
(二)中国对东盟安全战略目标与手段 |
(三)中国对东盟安全战略评估 |
五、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对东盟的安全战略优化 |
一、中国对东盟安全战略反思 |
(一)成功经验 |
(二)不足之处 |
二、安全战略限制要素变化趋势 |
(一)国家实力对比的焦虑 |
(二)安全战略环境变化 |
(三)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
三、中国对东盟安全战略优化 |
(一)安全战略目标优化 |
(二)安全战略方向优化 |
(三)安全战略手段优化 |
四、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当代中国的海洋战略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问题的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的不足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本论文的创新 |
第一章 海权及其相关理论 |
一、海权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
(一)海权的概念 |
(二)海权的重要性 |
二、海权理论 |
(一)马汉“海权论” |
(二)莱曼“海上优势论” |
(三)戈尔什科夫“海上威力论” |
(四)科贝特“海上战略理论” |
第二章 中国海洋战略的历史回顾 |
一、中国海洋战略的历史渊源 |
(一)中国古代的海洋政策 |
(二)郑和下西洋的战略意义 |
二、中国海洋战略的理论渊源 |
(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
(二)中国海洋思想的渊源 |
三、建国以来中国海洋战略的历史回顾 |
(一)建国初期的“近岸防御”战略 |
(二)改革开放时期由“近岸防御”战略转为“近海防御” |
(三)20世纪80、90年代由“近海防御”发展为“近海积极防御” |
(四)21世纪初“和谐海洋”、“远海防卫”战略的提出 |
第三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的海洋战略 |
一、新时代的海洋战略 |
(一)建设“海洋强国” |
(二)“双轨思路”解决南海争端 |
(三)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
二、我国海洋利益面临的巨大挑战 |
(一)美国因素 |
(二)岛屿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错综复杂 |
(三)台海局势充满变数 |
三、新时代海洋战略的现实意义 |
(一)形成具有全球视野的海洋观 |
(二)海军强军梦逐步实现 |
(三)“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新型国际关系 |
第四章 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海洋战略 |
一、中国特色海洋战略的基本特征 |
(一)不挑战现有海上霸权 |
(二)以合作代替对抗 |
(三)中国的海权是“有限海权” |
二、构建中国特色海洋战略的必要性及其基本原则 |
(一)构建中国特色海洋战略的必要性 |
(二)构建中国特色海洋战略的基本原则 |
三、建构有中国特色海洋战略的具体规划 |
(一)增强国民海洋观念 |
(二)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
(三)进一步提高海军实力 |
(四)强化海洋综合管理 |
(五)与邻国和睦相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国防话语的多模态认知批评视角——以中美征兵宣传片的对比分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 理论背景 |
1.1 多模态话语分析 |
1.2 认知—功能分析法 |
(1) 语类特征 |
(2) 隐、转喻的识别 |
(3) 对比分析与批评 |
2. 中美征兵宣传片的对比分析 |
2.1 社会、文化和政治背景 |
2.2 语类特征和内容梗概 |
2.3 多模态隐喻和转喻 |
2.3.1 多模态隐喻 |
2.3.2 多模态转喻 |
3. 讨论 |
3.1 隐喻和转喻的表征和数量 |
3.2 隐喻和转喻的关系 |
3.3 意识形态体现 |
4. 结语 |
(5)多模态视域下的国防话语研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国内研究动态评述 |
3 多模态视域下的国防话语研究 |
3.1 多模态视域下的国防话语研究的优点 |
3.2 基本思路和具体研究方法 |
3.3 分析的重点 |
3.3.1 语篇产生的社会、文化和政治背景阐述 |
3.3.2 多模态国防语篇中符号特征的描写 |
3.3.3 多模态国防语篇中隐、转喻的识别 |
4 多模态视域下国防话语研究的创新之处 |
4.1 研究视角新颖 |
4.2 理论模型创新 |
4.3 研究方法创新 |
5 结论 |
(6)国防话语研究:一个方兴未艾的领域(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国防话语的重要意义 |
2. 国防话语的主要研究领域 |
2.1研究现状 |
2.2研究方向 |
3. 国防话语的特点 |
3.1政治性 |
3.2军事性 |
3.3时空性 |
3.4文化性 |
3.5话语性 |
3.6传播性 |
4. 结论 |
(8)中国白皮书的国际政治功能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献回顾 |
二第一阶段:焦灼的意识形态斗争 (1991—1997年) |
三第二阶段:向世界说明中国 (1998—2007年) |
四第三阶段:寻求认同和支持的努力 (2008年至今) |
五结论 |
(9)西方视野下中国军队国际形象的变迁与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缘起 |
二、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概况 |
(二) 国外研究概况 |
三、研究方法、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以及结构与内容 |
(一) 研究方法 |
(二) 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
(三) 结构与内容 |
第一章 军队国际形象的内涵阐释和理论解读 |
第一节 军队国际形象的基本内涵 |
一、军队国际形象的基本含义 |
二、军队国际形象的构成要素 |
三、军队国际形象的基本特征 |
第二节 军队国际形象的建构 |
一、军队国际形象的塑造价值 |
二、本质主义视野下的军队国际形象 |
三、建构主义视野下的军队国际形象 |
四、军队国际形象的建构过程 |
第三节 军队国际形象建构的制约因素 |
一、“国际社会”与“西方” |
二、“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 |
三、文化霸权主义的影响 |
第二章 建国后西方视野下中国军队国际形象演变历程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后至70年代初:“红祸”、“政治狂热”和“好战分子”的形象 |
一、“危险敌人”和“红祸”的形象 |
二、“好战分子”和“政治狂热”的形象 |
第二节 70年代初至1989年:装备训练落后、学习西方的同时保持了自身的优势 |
一、装备和训练落后但立志变革图强 |
二、向西方学习的同时保持了自身优势 |
第三节 90年代初——21世纪初:再度被“妖魔化”,“地区安全威胁”和“军力落后”并存 |
一、“中国军事威胁论”出炉、扩散 |
二、“中国军力落后论”同时存在 |
三、专家学者的理性分析 |
第四节 21世纪初——至今:毁誉参半、捉摸不定、未来走向不明朗的大国军队 |
一、我军形象出现积极态势 |
二、负面评价仍占主导 |
三、专家学者相对客观的看法 |
小结 |
第三章 西方视野下的中国军队国际形象透视 |
第一节 “威胁国际社会和地区安全”的形象 |
一、“中国军事威胁论”在西方的成形、扩散 |
二、炒作“中国军事威胁论”的特点 |
第二节 “军费不透明、意图模糊”的形象 |
一、西方眼中的“中国军费论” |
二、中国军费的实际支出情况 |
第三节 抢险救灾“可靠救援力量”的形象 |
一、抢险救灾中的我军形象 |
二、救援行动中形象的另一面 |
第四节 “威胁台海和平与稳定”的形象 |
一、台海危机中的解放军 |
二、“台海军力失衡”中的解放军 |
第五节 镇压民主人权的“专制工具”形象 |
一、西方舆论漩涡中的“3·14”事件 |
二、西方媒体报导下的“7·5”事件 |
小结 |
第四章 西方视野下的中国军队国际形象成因剖析 |
第一节 意识形态差异和“冷战思维”固化 |
一、意识形态的影响 |
二、“冷战思维”的固化 |
第二节 西方国家利益的实现需要 |
一、媒体报导与国家利益 |
二、国家利益差异建构不同形象 |
第三节 中西方文化障碍难以逾越 |
一、“文化误读”客观存在 |
二、“文化误读”的不利影响 |
第四节 我方传媒实力不足和传播技巧不够 |
一、传媒实力不足 |
二、传播技巧不够 |
第五节 我方对“军事透明”理解和把握不力 |
一、“军事透明”问题缘于西方的战略试探 |
二、我方对“军事透明”理解和把握不力 |
第五章 建构西方视野下中国军队国际形象的目标和对策措施 |
第一节 建构西方视野下我军国际形象的基本目标 |
一、专业和技能突出的“威武之师”形象 |
二、服务民众和纪律严明的“文明之师”形象 |
三、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的“和平之师”形象 |
第二节 建构西方视野下中国军队国际形象的对策措施 |
一、更新思维观念,融入世界话语体系 |
二、着力构建全媒体、多渠道的战略传播体系 |
三、善于讲究舆论引导的策略技巧 |
四、加强军事外交活动中的形象塑造和传播 |
五、以非战争军事行动为牵引提升军队国际形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论后冷战时代的海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 |
一、研究后冷战时代海权的必要性 |
二、海权的概念解析 |
三、后冷战时代海权面临的战略转型 |
四、后冷战时代海权的战略构架 |
五、后冷战时代海权之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文献的回顾 |
一、国外研究概况 |
二、国内研究概况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四节 本文的结构安排 |
注释 |
第一章 海权论的诞生与发展及其反思 |
第一节 马汉海权论的产生及其评述 |
一、马汉海权论的产生 |
二、马汉海权论的内容及影响 |
三、对马汉海权论的评述 |
第二节 科贝特海洋战略论的产生及其评述 |
一、海洋战略论的产生 |
二、科贝特海洋战略论的内容及影响 |
三、对科贝特海洋战略论的评述 |
第三节 戈尔什科夫国家海上威力论及其评述 |
一、国家海上威力论的产生 |
二、国家海上威力论的内容及影响 |
三、对国家海上威力论的评述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二章 后冷战时代海权的发展演进 |
第一节 海权在后冷战时代发展演进的背景 |
一、国际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
二、经济全球化 |
三、新军事变革 |
第二节 后冷战时代海权的内涵 |
一、后冷战时代海权的要素 |
二、后冷战时代海权的构成 |
第三节 后冷战时代海权的观念 |
一、后冷战时代海权的国际观 |
二、后冷战时代海权的军事观 |
三、后冷战时代海权的海洋观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后冷战时代海权的技术形态 |
第一节 人类社会的技术形态及战争形态演进 |
一、人类社会的技术形态演进 |
二、人类战争的技术形态 |
第二节 后冷战时代海权技术形态的理论探索 |
一、战法思想 |
二、军事技术 |
三、编制体制 |
四、途径目标 |
第三节 后冷战时代海权技术形态的战争实践 |
一、指挥、控制与通信 |
二、海上打击 |
三、后勤保障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后冷战时代海权的规模范围 |
第一节 后冷战时代的战争 |
一、后冷时代战争的主要形式 |
二、后冷时代战争的作战模式 |
三、后冷时代战争的战场空间 |
第二节 后冷战时代海权的规模 |
一、后冷战时代的战争对海权规模的影响 |
二、对后冷战时代海权规模的理论探索 |
三、后冷战时代海权规模的战争实践 |
第三节 后冷战时代海权的范围 |
一、后冷战时代的战争及军事形势对海权范围的影响 |
二、后冷战时代海权范围的理论探索 |
三、后冷战时代海权范围的战争实践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五章 后冷战时代海权对中国海权思想的影响 |
第一节 后冷战时代海权的地缘政治背景 |
一、后冷战时代地缘政治的轴心 |
二、中国实力的快速发展 |
第二节 后冷战时代中国的海权辩论 |
一、无足轻重的海权 |
二、辅助性海权 |
三、主导性海权 |
第三节 后冷战时代中国发展海权的最大制约 |
一、台湾问题 |
二、南海问题 |
三、印度洋问题 |
第四节 后冷战时代中国海权观念的发展 |
一、经济海权观 |
二、战略海权观 |
三、复合海权观 |
四、合作海权观 |
五、海洋国土观 |
六、中国海权观念的发展与航空母舰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结论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一、后冷战时代海权的内涵 |
二、后冷战时代海权技术形态的进化 |
三、后冷战时代海权规模范围的拓展 |
四、地缘政治背景的变迁及中国海权观念的发展 |
第二节 后冷战时代海权的进一步讨论 |
一、海洋法的演进 |
二、科学技术的进步 |
三、国际战略格局的演变 |
四、全球化进程的发展 |
第三节 政策含义 |
一、培育海权意识 |
二、制定海洋战略 |
三、推进海军转型 |
四、发展海洋经济 |
五、继续加强海洋法研究与建设 |
六、增强海洋科技实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解读《2002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访军事科学院战略研究部国防政策与军事战略专家陈舟博士(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官方话语翻译研究 ——基于白皮书及演讲语篇分析视角[D]. 翁洁.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
- [2]中国对东盟的安全战略研究(1992-2018)[D]. 路艳丽.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3]当代中国的海洋战略的发展研究[D]. 王蕊. 西北师范大学, 2018(06)
- [4]国防话语的多模态认知批评视角——以中美征兵宣传片的对比分析为例[J]. 潘艳艳,郑志恒. 外语研究, 2017(06)
- [5]多模态视域下的国防话语研究初探[J]. 潘艳艳. 外国语言文学, 2016(03)
- [6]国防话语研究:一个方兴未艾的领域[J]. 梁晓波,谭桔玲. 外语研究, 2015(06)
- [7]专家解读《中国的军事战略》白皮书——本刊专访军事科学院国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舟[J]. 陈舟. 国防, 2015(06)
- [8]中国白皮书的国际政治功能变迁[J]. 李少杰,赵可金. 国际政治科学, 2014(03)
- [9]西方视野下中国军队国际形象的变迁与建构[D]. 钱立勇. 南京大学, 2013(01)
- [10]论后冷战时代的海权[D]. 杨震. 复旦大学, 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