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践“三个代表” 改善金融服务 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戴相龙同志在总结推广农村信用社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建立信用村(镇)座谈会上的讲话(论文文献综述)
侯高飞[1](2018)在《民族地区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发展研究 ——基于广西荔浦、湖北恩施的调查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金融业是经济发展的强大支柱,现代经济发达的国家都有良好的金融业及资本市场作为支撑力量。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日本等国都借助金融的力量实现了本国的现代化,并不断实现科技创新,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新兴国家也非常重视金融发展,韩国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借助于史密斯与肖的金融深化理论,进行金融市场改革,诞生了经济发展的韩国奇迹。发展中国家也非常重视金融在推动农村脱贫、帮助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尤努斯在孟加拉国成立的“格莱珉银行”,对孟加拉国农民,特别是农村妇女贷款取得了良好的绩效,被联合国誉为金融在扶贫领域的创新。我国政府也非常重视农村金融工作,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广泛建立的农村信用社、九十年代曾盛极一时的农村合作基金会、近十年的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等,希望通过这些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和其他商业银行帮助农民贷款,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别,东西差距。本文之所以选择研究民族地区农村金融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中东部地区、特别是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农村相对比较富裕,充裕的社会资金形成大量的钱庄、小额信贷公司、担保公司,可以较好地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因此,面对经济发展滞后,农民收入低下,贫困面广泛分布的民族地区农村,探讨各级政府及社会如何发展农村金融和解决农村贷款难的问题是十分重要的。论文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在一个落后的农村经济体系中可以构建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制度框架:以合作金融组织为基础、以政府扶贫资金为担保资本、以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生产销售为收益来源,以商业银行为贷款主要提供机构。在此框架下,商业银行在政府扶贫资金担保下向农村专业合作社发放贷款,专业合作社则以广泛的社会关系帮助商业金融机构识别借贷者的信用背景及风险。其结果是:农民及专业合作社获得了贷款,生产发展有了充足的资金支持,获得了农产品丰收和销售收入;商业银行既规避了信贷风险(由资金互助社进行风险识别和政府担保资金),又发放了贷款并取得了利息收入;政府既扶了贫,又解决了农民就业,推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还增加了政府的税收。这样一种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的安排,能使金融机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政府达成多方共赢,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推广价值。论文研究的现实意义在于,通过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可以缓解,甚至推动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将有利于推动农业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帮助民族地区农民脱贫致富,为2020年全面脱贫,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持。文章以“自组织”理论、社会资本理论为主要分析工具,并结合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将民族地区的三种典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针对三种典型模式进行的理论性分析、对比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民族地区合作金融组织的制度变迁过程、运行机制、绩效、功能等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其结论是:民族地区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是解决贷款难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制度供给与需求有效统一均衡的产物、是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安排、是建立多方共赢机制的桥梁;当然,民族地区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依然存在内部治理制度不健全、资金杠杆率高、利息高、农民风险意识差、产业支撑不足等问题。基于此,论文提出的政策建议是:在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自我完善方面,第一,完善自我管理制度建设。第二,充分发挥带头人的作用。第三,以民族文化推动农民合作意识的建立;在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外部推动力方面,第一,完善合作金融法律制度建设。第二,完善民族地区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第二,发展特色农业、挖掘特色民族文化产业。第三,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转变政府职能。
金运[2](2015)在《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历程及改革思路》文中提出农村金融改革是中国农村改革框架体系中的重点工程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个历久常新的课题。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维度看,农村金融改革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并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不同的发展阶段、历史时期,农村金融的外部条件和环境具有相异性,农村金融改革的动机、目标、手段和方向等也具有差异性。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第一次农村金融运动开始,中国农村金融改革与中国共产党共同成长,历经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等历史阶段,走过了漫长的90余年的改革发展历程,取得了一系列彪炳史册的成就,对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重大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金融改革迎来新的历史机遇。作为中央全面深化改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中国农村金融改革进入了深水区和攻坚阶段,全面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已成为刻不容缓的时代命题。与以往的农村金融改革不同,当下农村金融改革的关键和重点是如何理解修饰农村金融的定语“全面深化”,这事关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全局。从历史的视角剖析和解读农村金融改革,不仅有利于对农村金融改革进行解构,知悉农村金融改革的基本脉络,而且有利于更好的、全面而深刻的把握“全面深化”的内涵和要义。这对于全面深化推进农村金融改革,更好的发挥农村金融的作用和价值,促进农村金融市场大繁荣、大发展等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为了整体把握农村金融改革的概貌,完整再现农村金融改革的全过程,科学分析农村金融改革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系统梳理农村金融改革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本文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史观为指导,从历史演化和发展的视角出发,描绘和勾勒了农村金融改革的巨幅画卷。本论文由七部分构成,具体思路如下:第1章为绪论部分,是论文研究的基础性内容,主要交代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外内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研究框架等内容。这为本研究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了基础保障。第2章为农村金融改革思想溯源。思想和理论是实践的指南,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村金融改革是在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的指导下推进的,同时,又在农村金融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本章一方面系统的梳理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经典作家的金融思想和理论,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村金融改革的理论源头;另一方面,全面的考察了党的五代领导集体领导农村金融改革的实践思想,包括毛泽东农村金融改革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金融改革思想两大主体性理论框架,基本形成了中国化的农村金融理论体系。第3章为农村金融改革历程变迁。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村金融改革是个动态的过程。本文以时间为节点,把农村金融改革的过程划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村金融(包括土地革命时期农村金融改革、抗日战争时期农村金融改革、解放战争时期农村金融改革等三个阶段)、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农村金融改革(包括农村金融体系、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建立及改革等内容)、改革开放时期农村金融改革(主要从农村正规金融改革、农村非正规金融改革两个维度梳理)和新世纪以来农村金融改革(包括存量金融与增量金融改革两个方面)四个阶段。在论证过程中采用了文本分析和结构—过程的分析方法,重点阐述了各个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村金融改革的方法与内容、原因与逻辑、问题与对策等,旨在系统还原农村金融改革的轨迹,整体勾勒农村金融改革的概貌。第4章为农村金融改革实践效果。经过九十多年的改革与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村金融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包括农村金融体系初步形成、农村金融风险防范制度体系逐步完善、农村金融信用担保体系基本形成、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逐渐完善、农村金融政策支持体系初步建立、农村金融供需格局向高水平均衡递进等六大方面。本章节规避了学术界千篇一律的实证分析方法,而是运用规范分析的方法,从理论形态和形成逻辑进行阐释和分析,在“应然”与“实然”之间探寻农村金融改革的内在张力。第5章为农村金融改革特征、逻辑及经验。为了更好的总结和提炼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村金融改革的经验,探讨农村金融改革的背后逻辑。本章节运用抽象分析和归纳的方法,对中国农村金融改革进行透视发现:就改革特征而言,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村金融改革具有以问题为导向倒逼改革、渐进式推进改革、以点带面整体推进改革、存量与增量协同改革等特征;就改革逻辑而言,以满足农户信贷需求为价值目标、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核心动力、以深化农村金融改革为主要手段等是支撑农村金融改革的内在逻辑;就经验而言,活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试点先行的改革方法以及强化改革的顶层设计等是党领导农村金融改革的基本经验。第6章为农村金融改革的重点挑战。问题在改革的过程中解决,又在改革的过程中产生。尽管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随着农村金融的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的变革,农村金融改革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为农村金融信贷效率低下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农村金融外部环境亟待改善、农村金融改革动力式微以及农村金融改革合力效果不显着等问题,农村金融的发展必须以解决这些问题为前提。第7章为农村金融改革的基本思路。改善农村金融现状,解决农村金融问题的关键是进行农村金融改革。本文详细归纳农村金融改革的重点挑战,整体研判农村金融的未来走势,认为农村金融改革应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具体说来,包括在金融共生和联结中编织农村金融网、开放农村金融系统来提升农村金融增量、以农村金融生态来统筹农村金融发展、发挥市场在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等对策。
付雯雯[3](2012)在《新疆农村信用工程建设问题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末,中国大陆13.39亿人口中,农业人口为6.74亿,占大陆总人口的50.32%;在这样一个农业人口众多的国家,解决好农村问题,关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实现现代农业升级和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信用工程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方面,对改进农村金融服务、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新疆自2005年开始提出,并由试点逐步在全区推行农村信用工程建设,现已初步形成“农业发展、农民增收、金融机构增效”的良好局面,但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本论文试图在介绍农村信用工程建设涵义、背景、现实意义和分析我区农村信用工程建设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大量数据阐述我区信用工程建设开始后,金融机构提供的信贷服务的变化,从而表明信用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并在对调查问卷数据整理分析的基础上,总结近年来新疆农村信用工程建设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新疆农村信用工程建设自身及外部政策环境等方面对我区农村信用工程建设提出对策建议。
李国胜[4](2011)在《铁岭市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辽宁省铁岭市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借鉴国内外小额信贷发展经验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铁岭市实际,深入研究和分析了铁岭市农村信用社小额农贷信贷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探索性地提出了促进铁岭农户小额信贷持续健康发展的方向和途径。农村小额信贷不但从根本上解决了铁岭农民贷款难的问题,而且形成了信用社与农民之间的互信局面,农村社会信用环境明显改善。但由于受农村经济环境、条件及信用社自身管理能力等诸多因素制约,在小额农贷运行中也存在很多问题。通过本文分析,为有效解决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中存在的问题,首先给予政策扶持,增强农村信用社支农实力;其次农村各级党政组织应切实加强对农村信用社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再次农村信用社在农户信用评级、小额农贷发放管理过程中,要掌握“四个度”,做到“四个结合,严把“四关”;然后要真正建立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风险防范机制,为铁岭市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提供有力支持。
邓晓霞[5](2010)在《中印农村金融体系比较 ——基于中印农村经济与金融体系框架下的分析》文中指出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经济高速增长。1978年到2009年间,GDP以年均9%的速度持续增长。但是这种高速增长主要是依靠投资和出口的拉动,国内消费占GDP的比例较小。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经济要实现持续增长,就必须推动国内消费市场的增长。而目前国内消费市场中比较落后却最具有开发潜力的是农村消费市场。所以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点之一在于大幅度提升7亿农民的消费能力,培育和活跃农村消费市场。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必须以农村经济较快发展和农民收入较快增长为依托。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的资金投入。目前,中国增加对农村投入主要有两条渠道:一是财政资金投入,二是信贷资金投入。但国家对农村财政资金投入存在一定的硬约束。相比之下,通过改革农村金融体系,增加农村信贷资金投入更为可行。增加农村信贷资金的投入,必须大力发展和培育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特别是注重对农村金融机构的培育和完善,畅通信贷资金的流入渠道。在此问题的解决上,与中国毗邻的印度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印度和中国同为世界上的发展中大国。近几年印度经济发展保持着6%以上的高速增长,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印度不仅和中国地理位置毗邻,而且两国均农业人口众多,发展农村经济都是当务之急。中国和印度虽然社会体制不同,但是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和金融体制改革的历史条件、基本目标和主要步骤也有许多的相似之处,具有可比性。印度从英殖民地时期就已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及法律体制,农村金融机构也有着较高的覆盖率及较好的服务质量,这些都值得当前中国在构建新型农村金融体制中学习和借鉴。本研究旨在通过中国和印度农村金融体系的对比,借鉴印度在构建农村金融体系中的市场经验和法律制度,并结合中国农村金融实际需求,提出构建新农村经济体制下的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议,为改革中国农村金融市场提供思路,探索一条信贷资源向农村转移的畅通渠道,从而发展农村经济,提升中国农村市场的消费需求,促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采用了对比分析法,在金融与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的理论体系下来探讨金融体系建立对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一个国家的农村金融体系是这个国家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金融体系的构建又是与该国的经济基础和经济体制改革密不可分的。因此,本文采取了从对比两国农村经济基础,到对比两国金融体系的改革历程再到对比农村金融体系的一种逻辑思路,系统地比较分析了中国和印度的农村经济基础、金融体系、农村金融体系以及微型金融运作之间的发展规律、组织结构、运行特点、绩效水平等,找出两国改革与发展的共通性和差异性以及印度农村金融体系中积极推动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优势和创新,为中国经济发展、培育和完善农村金融市场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本篇论文共分为6章。第1章,导论。这部分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及意义,阐明了金融体系和农村金融的概念,探讨了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农村金融发展的范式,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对中国和印度农村金融市场的评价,给出了本论文的结构安排、研究方法、创新及不足。第2章,中国与印度农村经济基础比较研究。金融体系的演变总是与特定时期的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因此,分析其农村金融体系必须首先分析农村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及特点。本章详细地分析了中国和印度农村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及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两个国家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农村金融的需求异同。由于中印两国在经济走向市场化改革前农村经济的落后,两国的农村金融需求都不旺盛,对农村金融机构的要求不高。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农村经济的发展催生了对农村金融市场的重视与培育。在本章的对比中发现,中国和印度两个农业人口大国在经济发展的阶段性上具有相似性,重大经济变革时间相近,但两国经济发展所走的道路不同,目前中国经济发展水平比印度高,人均GDP和经济货币化程度都高于印度。就农业农村而言,印度的耕地面积比中国多,在两次“绿色革命”后农业机械化运用程度也较高。特别是印度金融发展基础较好,对农村金融服务较重视,农村金融机构覆盖率较中国高,农村金融的法律法规体制较中国完善,因而保障了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印度农业发展更具有可持续性。第3章,中国与印度金融体系的比较研究。农村金融体系是国家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国家的宏观金融体系之内运行的。本章对中国和印度的金融体系发展作了较详细的对比研究,分别从两国银行体系演变、保险业的发展、资本市场(股票、债券、货币、外汇、金融衍生品)的完善、金融监管机构的运行等几个方面入手,阐述了中国和印度金融体系的发展历程,从而得出了印度的金融体系在新兴经济体市场中是最为发达的,而中国金融市场还是一个不断建设和完善的过程的结论。本章还进一步对两国在金融机构数量、资产负债总额、不良贷款、银行机构效益等银行指标体系方面做出了详细的定量分析和比较,并对两国银行系统的改革绩效进行了评价,讨论了中印两国银行国有权占主体对金融市场发展的制约,分析了印度银行机构通过市场机制和法律手段来加强监控以及通过推行联结担保和信贷组合证券化来减少农村信贷风险,都使得印度银行机构管理更为规范,绩效更高,同时正是这些优势才奠定了印度在农村金融市场推行诸如“领头羊计划”等高质量农村金融服务的基础。第4章,中国与印度农村金融体系比较研究。本章从分析两国的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过程入手,分别列出了中国和印度农村金融机构的分布图及各个机构的功能。在对比两国农村金融机构的特点中,分析了中国农村金融机构从单一化、无序化向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同时也指出了中国农村金融机构在多元化过程中缺乏像印度那样明确的层次分工,存在各个农村金融机构定位及特色不鲜明的缺陷。相比而言,印度农村金融体系在国家、地区、州之间层层分工,具有鲜明的多层次性,分工协作,特别注重对贫困及偏远地区的农村金融服务。本章还从机构网点布局、利率市场化、结算体系的运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论是印度农村金融市场基础更好,金融市场法规对印度农村金融市场建设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本章最后对中印农村金融市场的农业保险作了对比,发现印度较完善的农业保险制度降低了金融机构投放信贷的风险,促进了信贷产品的创新,推动了印度农村信贷市场的发展。第5章,中国和印度微型金融运行模式比较。本章首先阐述了一般微型金融模型理论,分析了中国不同类型微型金融运作模式,以及对中国农村金融机构微型金融的监管;然后分析了印度微型金融运作模式以及印度微型金融风险管理。在此基础上,对比了印度的金融联结方式和中国小组联保的差别,列出了印度的微型金融机构在组织培训、自助组的运用及法律法规方面对中国的借鉴之处。第6章,主要结论及政策启示。本章总结了关于中国和印度两国在农村经济基础、金融体系、农村金融机构及微型金融运作上的对比结论。提出了构建多层次、分工合作的农村金融机构,促进政策性、商业性和合作性金融相结合的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的建设;重视农村金融市场法律、法规建设,完善法律体系;发展农村保险市场,积极推进农业保险;注重微型金融运作中金融联结模式的运用以及理顺政府与农村金融市场的关系等建议。本文从功能观出发,主要采取了对比分析方法。运用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历史分析与现状分析相结合,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相结合,比较分析与综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时间维度和关系维度,多角度地分析了两国的经济、金融体系发展的阶段性特点,较系统地对两国农村金融体系进行了对比。本文创新之处在于较系统地对比分析了两个经济发展相类似的发展中大国的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历程,并总结出以下三点创新:一是根据中国和印度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特点,从时间上的相近性和阶段特点的相近性对两国经济发展阶段进行了划分,指出了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两国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各具特色。两国从20世纪40年代末独立解放后直至90年代的市场经济建设中,对农村和农业的信贷资金投入都比较少;中国由于选择走工业化的经济发展道路,其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比印度快,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货币化程度都高于印度,但是在耕地等农业发展基础和农村金融服务方面印度较强于中国,印度农业发展更具有可持续性。二是对比分析了中国和印度银行金融机构总量、总资产、贷款和股东权益的总量、平均净息差、净利润率、资产收益率(ROA)、净资产收益率(ROE)、不良贷款等各项绩效指标,结果表明印度银行机构管理更规范,绩效更高。本文特别比较了中印两国的银行改革效率,讨论了所有权改变对银行绩效的影响,两国都存在银行国有权占主体对金融市场发展的制约,政府在银行运行中都有非常大的影响,金融体制改革跟不上经济改革的需要。对于中国银行改革来讲,银行股份制改革必须和治理结构改变相结合才能真正改变银行绩效水平。三是把宏观金融比较和微观金融比较相结合,对比分析了中印两国农村金融中微型金融机构的运行。在对比分析中发现,印度农村金融机构健全的法律保障以及农业保险对金融机构风险的分担,是印度农村金融机构不断创新金融产品,提高对农村资金投入的保证。因此提出了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必须要健全法律体系,从制度上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进行定位确认,发展农业保险,合理运用政府作用来共同健全农村金融体系。
卢钦[6](2010)在《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重构》文中提出“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和农民增收”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事关“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而有效的农村金融体系是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保障,关键之所在。然而,目前的农村金融体系还没有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在某些方面反而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机构不但没有为农村经济“充血”,反而源源不断地将农村资金输向非农领域,金融资源向城市高度集中。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七年出台了支农惠农的中央一号文件,推出了一批关于农村金融改革的措施,农村金融体系的功能正在逐渐发挥出来。但农村金融体系的深层次问题仍有待解决,资金配置效率低、市场运行机制受阻、农村经济主体融资困难等改革过程中暴露出来的诸多问题需要进行重新审视,农村金融体系改革任重道远。因此,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显着增强其为“三农”服务的功能,应成为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性机制与基本途径。研究现有农村金融体系的主要问题,探索重构一个有利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透视农村金融体系发展,借鉴国内外农村金融研究成果,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对农村金融体系重构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全文分为九章,第一章回顾了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现状、改革与发展历程,分析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第二章运用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的均衡理论和政府对金融干预理论,对全国农村金融供需现状、失衡表现及因素进行分析;第三章以河北省邯郸市为例研究了农户信贷供求现状问题,分析了邯郸市农村信贷供求存在的现实问题;第四章介绍了国外农村金融信贷经验以及对重构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启示;第五章阐述了商业性金融在“三农”经济的地位;第六章阐述了政策性金融对“三农”发展支持的必要性;第七章论述了合作性金融的理论基础、改革进展状况及对“三农”服务的有效形式;第八章讨论了民间金融发展问题,提出了若干改革的方向;第九章从运行机制、功能监管、支付结算体系、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和农村金融存款保险制度等方面对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支持系统进行阐述,提出了改革措施。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三农”金融支持及金融体系构建的合理模式与具体路径。本论文的主要创新体现在:除对农村金融体系进行系统研究阐述外,对农村金融体系的支持服务系统进行研究分析,创新地提出农村金融体系的运行机制、功能监管、支付结算体系、征信体系和存款保险制度,这是区别于其它一般论着的。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三农”金融支持及金融服务体系构建的合理模式与具体路径,构成了本文的主要成果资源。一个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对改善“三农”经济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从国内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规律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是一成不变的,其改革发展应适应“三农”经济的发展,与国家农村经济发展目标相吻合。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发展和改革并非是固定模式,而是在改革实践中摸索前进的,全面总结和分析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经验与不足,借鉴国外农村金融发展改革的成功经验,遵循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演变的一般规律,构建全新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奠定良好的金融基础。
卞靖[7](2010)在《我国农村金融供求失衡深层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金融与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新时期下,农村经济的发展、“三农”问题的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对农村金融提出了新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金融体制历经变革,中央政府对这一工作高度重视。1983年以来的10个中央一号文件、1994年以来的中央年度经济工作会议、1997年以来的3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等重要文件和会议精神都曾反复提到要加大农村金融改革力度,大力发展农村金融,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然而,在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中央政府大力支持、科技水平大幅提高、金融机构资金充裕的大好形势下,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却始终处于需求难以满足的局面,农村金融供求失衡问题始终没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原因何在?出路何方?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贷款交易成本的视角重新审视我国各类农村金融机构的变迁原因和制度缺陷,从融资成本、经营成本和风险成本三个方面对我国正规和非正规的农村金融机构进行交易成本分析,对我国当前农村金融供求失衡的原因作出更为有效的解释,进而以降低农村金融机构贷款交易成本为主线,提出解决我国农村金融供求失衡问题的有效对策。全文共由六个部分组成:第一章为绪论。本章从研究背景入手,简单介绍了我国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梳理了金融与经济发展理论、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和金融约束理论等现代金融理论以及相对应的农业信贷补贴论、农村金融市场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论等农村金融的理论,并进一步回顾了交易成本理论的发展演变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确立了本文以农村金融机构贷款交易成本为切入点的研究思路,同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路线,并对全文的研究内容做了简要概述。第二章是对相关问题的现状描述和原因分析。本章首先回顾了建国后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四个阶段,随后从经济学的角度对金融供求失衡的标准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论证了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供给严重不足的问题,并阐述了该问题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五大不利影响。本章最后一节阐述了金融机构贷款交易成本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融资成本、经营成本和风险成本),从理论上对我国农村金融失衡的主要原因进行了总体分析。第三章是对我国农村正规金融机构贷款交易成本的研究。按照一般分法,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可分为正规金融机构和非正规金融机构,其中正规金融机构包括国有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包括改革后成立的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等。本章对这些正规金融机构的变迁进行了历史回顾,并从交易成本的角度分析了变迁原因,进而指出了各类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在农村贷款交易成本方面的优势与不足。第四章与第三章相对应,是关于农村非正规金融机构贷款交易成本的研究。本章回顾了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和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历程,阐述了其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各自在贷款交易成本方面相对于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优势,指出了其具有顽强生命力的原因,同时也揭示了各自在发展过程中的失误与问题,最后对我国农村正规和非正规金融机构贷款交易成本的优劣之处进行了分析总结。第五章对国外典型国家的农村金融体系进行介绍和分析。本章分析了农业现代化程度极高的美国、农民合作组织极其发达的日本以及国情与我国相似的印度这三个极具代表性国家的农村金融体系,从交易成本的视角总结了这三个国家在解决农村贷款问题方面的经验与亮点,归纳了这三个国家的可取之处,为改革和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提供了经验及借鉴。第六章是本文的最后一章,本章主要在前文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改革和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对策,力图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村金融供求失衡问题。本章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途径,以降低农村金融机构贷款交易成本为主线,实事求是、以人为本、立足国情、借鉴经验,对我国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和非正规金融机构的改革提出政策建议,并进一步提出完善农业保险、建立农村征信体系等有效降低交易成本的措施。本文的创新性研究主要在于从农村金融机构贷款交易成本的角度来研究我国农村金融供求失衡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交易成本分为融资成本、经营成本和风险成本三个部分,揭示了当前我国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存在的贷款交易成本过高的问题,并系统地提出了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改革的目标、框架和具体措施。然而,囿于相关参考资料不多的制约和对某些金融机构的数据收集的困难,本文没能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农村正规和非正规金融机构在贷款交易成本方面的差异进行量化分析,实为遗憾。希望未来能够在这一方面继续深入研究,力求有所突破。
毛灿贞[8](2009)在《我国农村小额贷款制度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国家,据统计,中国低收入人群占总人口的20%,其中绝大多数属于农村人口。因此,“三农”问题是困扰当今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历届政府最关心和急于解决的问题之一。如何增加农民的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国际、国内经验表明,农村小额信贷是发展农村经济的一种值得重视的方式。1999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在全国农村信用社普遍推广农村小额信贷业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贷款制度设计上的缺陷、利率偏低、缺少持续的监督和管理、小额信贷机构资金不足、风险大、管理难、服务滞后等问题。这些问题能否得到妥善的解决,直接关系到小额信贷机构的生存和发展,农户增收的扶持资金能否得到保障,从而关系到这一事业能否健康地发展。因此,本文对我国农户小额信贷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存在的风险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可行性的建议。
陈清[9](2008)在《新时期中国农村合作金融转型与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我国“三农”的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有力支持。农村合作金融与“三农”有着天然联系,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国农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生存发展的巨大空间和土壤。当前,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战略部署的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体系结构与运作机制存在严重缺陷的问题已成为制约这一重大战略任务顺利实现的突出因素,加快农村合作金融的转型与创新,以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和助推作用,是决策者、实践者和理论研究者面临的现实紧迫问题。本文以农村合作金融转型与创新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如何在农村合作金融的改革理论、发展模式、组织体系、体制机制、法律制度、政策保障等方面进行有效转型和创新,使农村合作金融真正成为我国农村金融的主力,更好地发挥支持和服务“三农”的主渠道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本研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借鉴西方经济学的合理因素,运用现代金融学理论,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认真探讨和界定了合作金融的基本内涵、重要特征和根本原则,论述了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存在问题,梳理总结了国外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模式路径与成功经验,结合目前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变化趋势,剖析了合作金融在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中的比较优势,以及合作金融在农村金融体系中实现农村经济主体融资需求的重要作用,阐述了“三农”发展与农村合作金融支持的内在逻辑与现实需要,提出了我国农村合作金融转型与创新的基本方向、根本原则、主要模式和重要路径,着重探讨了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改革与发展、农村制度外合作金融组织的培育与创新、互助合作农业保险模式的构建与规范,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环境的营造与优化,并相应提出总体的发展思路和具体的对策建议。
高雄伟[10](2007)在《县域金融信贷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我国金融业的全面对外开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背景,以国内外县域金融信贷风险管理研究的理论为基础,从县域金融信贷风险管理的现状出发,按照问卷调查和典型调查相结合、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等方法,系统研究我国县域金融信贷风险管理问题,确定县域金融信贷风险管理防范、控制、化解及长效机制,构造了我国县域金融信贷风险的全过程管理系统。基本观点为:第一,本文从界定县域金融概念入手,系统地分析了县域金融信贷资金的运动特点、信贷风险的内涵和特征,对县域金融信贷主要风险源和风险值的测定进行探讨,认为县域金融信贷资金运动与一般性金融信贷资金运动有着明显的差异,县域金融信贷风险存在着普遍性高风险、静态窒息性风险和动态震荡性风险三个基本特征,农业信贷风险源是县域金融信贷风险的核心,县域金融信贷风险管理应重点关注农民贷款、农村中小企业贷款和农村公共产品贷款三个风险点。第二,借鉴国际最新的信贷风险类别划分,提出我国县域金融信贷风险的主要类型是政策风险、环境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和法律风险6个类型。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县域金融信贷风险生成机理的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和实证研究,认为,金融生态的劣质性是导致县域金融信贷风险产生的土壤和温床,县域金融信贷风险存在着行政制度的不规范、信贷制度的不规范、法律制度的不规范和信用制度的不规范等几个制度性缺陷。通过对县域金融信贷风险生成机理的研究,为县域金融信贷风险的防范、控制和化解提供科学依据。第三,根据国内外风险管理原理和乡村银行经验,从事前风险防范的角度出发,从借款人的信用估测、贷款前对贷款风险度的计量、主要风险管理环节的监测与处置,分析县域金融信贷风险防范的一般性方法,重点探讨分析农民贷款信贷风险的防范;农村中小企业贷款信贷风险防范;农村公共产品信贷风险防范,设计县域金融信贷风险防范方案。第四,县域金融信贷风险控制是县域金融信贷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本文从事中风险控制的角度出发,引入定量贷后风险分析方式,建立贷后风险数据模型,通过量化数据准确地识别贷后风险。依据Zeta分析法、复审模型、分类和回归树、信贷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县域金融信贷风险进行实证分析。通过个体信用跟踪分析和整体信用预警分析,提出分散贷款、合理定价和贷款政策科学、适用等县域金融信贷风险控制的基本方法。从法人治理、人力资源、内控体系、金融文化方面,对我国县域金融机构信贷风险进行控制,构造金融生态的内优化机制。第五,在汲取国内外先金融信贷风险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从事后风险化解的角度出发,重点探讨资本充足率和呆账贷款准备金制度建设,增强县域金融自身化解信贷风险的能力;系统地总结整理了国内银行业的多种方法,结合我国县域金融的实际,在资产清收保全、资产盘活激活、资产抵债补偿、资产打包出售等方面进行理论探讨和方法创新,从而突破传统的化解信贷风险方法,提高县域金融化解信贷风险效率。第六,结合县域金融的实际,以县域金融主要风险点为依据,从财政补贴政策、农地抵押制度、农村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农业保险创新和农村金融体系再造等方面进行研究,重点解决农民贷款、农村中小企业贷款和农村公共产品贷款等相关信贷风险的配套措施和宏观战略。一是通过增加财政补贴、增强货币政策稳定、东西融资互动、金融生态建设等途径,消除县域金融风险;二是以国内外农地金融制度成功的经验为依据,分析我国农地金融制度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解决农民贷款抵押担保产生的信用风险问题;三是构造县域中小企业担保体系,解决农村中小企业贷款信用风险问题;四是进行县域农业保险制度创新,解决县域金融环境风险问题;五是通过农村金融体系的再造,构造多元化的县域金融格局,解决县域金融的结构性问题,为我国县域金融信贷风险全过程控制提供保障。
二、实践“三个代表” 改善金融服务 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戴相龙同志在总结推广农村信用社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建立信用村(镇)座谈会上的讲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实践“三个代表” 改善金融服务 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戴相龙同志在总结推广农村信用社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建立信用村(镇)座谈会上的讲话(论文提纲范文)
(1)民族地区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发展研究 ——基于广西荔浦、湖北恩施的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 |
(一)民族地区农民贷款难问题形势严峻 |
(二)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推陈出新 |
二、文献综述 |
(一)金融与经济发展的研究动态 |
(二)民族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的研究动态 |
(三)民族地区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研究动态 |
(四)文献综合述评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一)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
(二)田野调查法 |
(三)历史的、逻辑的分析法 |
五、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图 |
(一)研究内容 |
(二)技术路线图 |
六、概念界定 |
(一)民族地区 |
(二)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 |
1.农村资金互助社 |
2.村级扶贫互助社 |
3.开展资金互助的专业合作社 |
七、调研地选择原因 |
八、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民族地区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理论分析 |
一、民族地区新型农村合作金融产生的客观原因 |
(一)农民视角 |
(二)商业金融机构视角 |
二、民族地区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产生的机理——自组织理论 |
(一)自组织理论框架 |
(二)自组织理论在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中的作用 |
三、民族地区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存在的基础——社会资本理论 |
(一)社会资本理论框架 |
(二)社会资本在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中的作用 |
四、民族地区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多方共赢机制 |
(一)农民的金融需求得到满足 |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市场地位进一步巩固 |
(三)政府高效的完成整合资源 |
(四)金融机构参与农村金融的积极性提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民族地区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制度变迁 |
一、改革开放前(1949-1978):农村合作金融的曲折发展 |
(一)信用合作组织的初步发展(1951-1956) |
(二)信用合作在曲折中前进(1957-1969) |
(三)农村信用社遭遇挫折(1969-1978) |
二、改革开放后(1979-至今):多种合作金融形式并存 |
(一)农村信用社走向商业化(1979-至今) |
(二)农村合作基金会的诞生与取缔(1984-1999) |
(三)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产生与发展(2007-至今) |
三、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变迁特点 |
(一)农村合作金融:渐进式、强制性制度变迁 |
(二)农村合作金融制度改革的路径依赖 |
四、农村合作金融的多种模式尝试 |
(一)以“农户+专业合作社+商业银行”为核心的担保模式 |
(二)以“内部互助”为核心的互助模式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以广西荔浦县修仁镇永铖资金互助社为例 |
一、荔浦县修仁镇的基本情况 |
二、永铖资金互助社的基本情况 |
(一)广西第一家资金互助社成立 |
(二)带头人的初衷 |
三、永铖资金互助社的运行机制 |
(一)组织机制 |
(二)风险控制机制 |
(三)利润分配机制 |
四、永铖资金互助社的借贷机制 |
五、永铖资金互助社的成功经验 |
(一)坚持互助原则 |
(二)强大的产业支撑 |
六、存在的问题 |
(一)准入门槛过高 |
(二)定位模糊 |
(三)融资渠道不畅 |
(四)监管疏漏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村级扶贫互助社的发展——以恩施州黄坪村扶贫互助社为例 |
一、黄坪村的基本情况 |
二、黄坪村扶贫互助社的基本情况 |
三、黄坪村扶贫互助社的运行机制 |
(一)筹资机制 |
(二)组织机制 |
(三)风险控制机制 |
(四)利润分配机制 |
四、黄坪村扶贫互助社的借贷机制 |
(一)日常生活类贷款 |
(二)生产经营类贷款 |
五、黄坪村扶贫互助社取得的成就与经验 |
六、村级互助社的绩效分析 |
(一)模型选取 |
(二)数据选取 |
(三)实证检验及结果 |
七、存在问题 |
(一)互助社规模小 |
(二)内部管理混乱 |
(三)可持续发展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专业合作社互助联合社的发展——以恩施州龙凤镇专业合作社互助联合社为例 |
一、龙凤镇的基本情况 |
二、龙凤镇专业合作社互助联合社的基本情况 |
三、龙凤镇专业合作社互助联合社的运行机制 |
(一)筹资机制 |
(二)组织机制 |
(三)风险控制机制 |
(四)利润分配机制 |
四、龙凤镇专业合作社互助联合社的借贷机制 |
(一)内部资金互助 |
(二)贷款担保 |
五、龙凤镇专业合作社互助联合社取得的成就与经验 |
(一)互助联社助推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发展 |
(二)以互助联社为纽带搭建农村信用平台 |
六、龙凤镇互助联社的绩效分析 |
(一)模型选取 |
(二)数据选取 |
(三)实证检验及结果 |
七、存在的问题 |
(一)定位模糊 |
(二)组织边界不清 |
(三)股权过度集中 |
(四)风控措施不足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三种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共性及差异分析 |
一、三种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共性功能 |
(一)互助功能 |
(二)扶贫功能 |
(三)金融中介功能 |
(四)文化整合功能 |
二、三种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运行机制的差异 |
(一)资金运行的差异 |
(二)管理机制的差异 |
三、三种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存在的共性问题 |
(一)内部治理制度不健全 |
(二)产业支撑不足 |
(三)资金的杠杆率较高、利息较高 |
(四)农民金融风险意识较差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民族地区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发展建议 |
一、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自我完善 |
(一)完善自我管理制度建设 |
(二)充分发挥带头人的作用 |
(三)以民族文化推动农民合作意识的建立 |
二、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外部推动力 |
(一)完善合作金融法律制度建设 |
(二)完善民族地区农村金融体系建设 |
(三)发展特色农业、特色民族文化产业 |
(四)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转变政府职能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 |
(一)中文着作 |
(二)中文期刊 |
(三)译着 |
二、外文文献 |
(一)外文着作 |
(二)外文期刊 |
三、学位论文 |
致谢 |
附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附2: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
附3:恩施州宣恩县金融扶贫益贷互助担保贷款试点政策 |
附4:民族地区合作金融的调查问卷 |
附5:调研照片 |
(2)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历程及改革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2.2 研究的实践意义 |
1.3 基本概念 |
1.3.1 农村金融 |
1.3.2 农村金融改革 |
1.4 研究现状 |
1.4.1 农村金融改革历程研究 |
1.4.2 农村金融改革反思与批判研究 |
1.4.3 农村金融改革思路与对策研究 |
1.4.4 农村金融改革评价研究 |
1.5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可能性创新及不足 |
1.6.1 可能性创新之处 |
1.6.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思想溯源 |
2.1 马克思恩格斯金融思想 |
2.1.1 马克思恩格斯合作金融思想 |
2.1.2 马克思恩格斯金融信用思想 |
2.1.3 马克思恩格斯高利贷思想 |
2.2 列宁金融思想 |
2.3 毛泽东金融思想 |
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思想 |
2.4.1 邓小平金融思想 |
2.4.2 江泽民金融思想 |
2.4.3 胡锦涛金融思想 |
2.4.4 习近平金融思想 |
第3章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历程变迁 |
3.1 中国共产党成立到建国前的农村金融改革(1921-1949) |
3.1.1 土地革命时期农村金融改革 |
3.1.2 抗日战争时期农村金融改革 |
3.1.3 解放战争时期农村金融改革 |
3.2 农村金融体系的形成及改革(1949-1978) |
3.2.1 农村金融骨干框架的形成及改革 |
3.2.2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建立及改革 |
3.3 适应改革开放要求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1978-2002) |
3.3.1 农村正规金融改革 |
3.3.2 农村非正规金融改革 |
3.4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2003-) |
3.4.1 深化农村金融存量改革 |
3.4.2 加快农村金融增量改革 |
第4章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实践效果 |
4.1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初步形成 |
4.1.1 农村金融体系内涵 |
4.1.2 农村金融体系组织形态 |
4.2 农村金融风险防范制度体系逐步完善 |
4.2.1 农村金融风险的内涵及特征 |
4.2.2 农村金融风险防范制度体系 |
4.3 中国农村金融信用担保体系基本形成 |
4.3.1 正式制度安排下的担保体系 |
4.3.2 非正式制度安排下的信用体系 |
4.3.3 中国农村金融信用担保体系构建 |
4.4 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逐渐完善 |
4.4.1 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产品 |
4.4.2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基础设施 |
4.5 农村金融政策支持体系初步建立 |
4.5.1 农村金融存量“蓄水”政策体系 |
4.5.2 农村金融增量“注水”政策体系 |
4.6 农村金融供需格局向高水平均衡递进 |
4.6.1 “量”上的高水平均衡演进 |
4.6.2 “质”上的高水平均衡演进 |
4.6.3 农村金融高水平演进轨迹 |
第5章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特征、逻辑及经验 |
5.1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特征 |
5.1.1 以问题为导向倒逼农村金融改革 |
5.1.2 渐进式推进农村金融改革 |
5.1.3 以点带面整体性推进农村金融改革 |
5.1.4 存量改革与增量发展协同推进 |
5.1.5 机构观与功能观包容共生的改革范式 |
5.2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逻辑 |
5.2.1 以满足农户信贷需求为价值导向 |
5.2.2 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核心动力 |
5.2.3 以深化农村金融改革为主要手段 |
5.3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基本经验 |
5.3.1 坚持党对农村金融改革的领导 |
5.3.2 以试点方法推动农村金融改革 |
5.3.3 强化农村金融改革的顶层设计 |
第6章 当代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重点挑战 |
6.1 农村金融信贷效率低下 |
6.1.1 农村金融信贷效率低下的表现 |
6.1.2 农村金融信贷效率低下的成因 |
6.2 农村金融外部环境亟待改善 |
6.2.1 体制机制失衡抑制农村金融市场的发育 |
6.2.2 行政力量不当干预破坏农村金融市场秩序 |
6.2.3 农业弱质性增加潜在系统性风险 |
6.2.4 信用担保体系滞后制约农户信贷可得性 |
6.2.5 法制环境落后影响农村金融市场治理 |
6.3 农村金融改革动力式微 |
6.3.1 农村金融改革动力主体失重 |
6.3.2 农村金融改革动力结构不合理 |
6.4 农村金融改革合力效果不显着 |
6.4.1 农村金融改革合力要素分析 |
6.4.2 农村金融改革合力结构失衡 |
第7章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基本思路 |
7.1 根本出路:全面深化农村金融改革 |
7.1.1 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
7.1.2 强化农村金融供给体系改革 |
7.1.3 深化农村金融需求主体改革 |
7.2 基本方向:坚持农村金融改革的市场化方向 |
7.2.1 政府角色的转化及定位 |
7.2.2 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
7.3 关键布局:在金融共生和联结中编织农村金融网 |
7.3.1 优化农村金融机构共生环境 |
7.3.2 完善农村金融机构联结的制度安排 |
7.4 突破重点:开放农村金融系统提升农村金融增量 |
7.4.1 农村金融系统开放的基本原理 |
7.4.2 全面开放农村金融系统的思路 |
7.5 核心内容:改善和优化农村金融生态 |
7.5.1 中国农村金融生态改进目标 |
7.5.2 中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改进原则 |
7.5.3 中国农村金融生态改进指标体系构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3)新疆农村信用工程建设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 导言 |
(一)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 选题背景 |
2、 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国外研究 |
2、 国内研究 |
3、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
(三) 本文研究工作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框架 |
二、 新疆农村信用工程建设的背景及发展历程 |
(一) 农村信用工程建设概况 |
1、 农村信用工程建设的涵义及内容 |
2、 农村信用工程建设的背景 |
3、 农村信用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 |
(二) 新疆农村信用工程建设的基本情况 |
1、 农村信用工程建设的总体目标 |
2、 农村信用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 |
3、 农村信用工程建设的参与主体 |
(三) 新疆农村信用工程建设的发展阶段 |
1、 酝酿提出阶段(2005 年——2006 年 10 月) |
2、 试点推动阶段(2006 年 11 月——2007 年 9 月) |
3、 总结推广阶段(2007 年 10 月——2009 年 12 月) |
4、 建设完善阶段(2010 年 1 月——) |
三、 新疆农村信用工程建设对农村金融服务的贡献 |
(一) 新疆农村金融概况 |
1、 农村金融服务现状 |
2、 支农主力军——新疆农村信用社基本情况 |
(二) 农村信用工程建设推动农户贷款业务迈上新台阶 |
(三) 农村信用工程建设促使农户贷款不良率逐年下降 |
四、 新疆农村信用工程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一) 农村信用工程建设取得的成效 |
1、 建立了信用评定体系 |
2、 完备了工作考核机制 |
3、 评级授信工作有了新进展 |
4、 信贷协管员制度更加完善 |
5、 促进了农村信用环境净化和村风文明 |
6、 有力推动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和农牧民增收 |
(二) 新疆农村信用工程建设中面临的问题 |
1、 农村信用工程建设主要参与主体认识不够 |
2、 农村信用工程建设工作开展不统一 |
3、 对农村信用工程建设扶持、考核、奖励政策缺失 |
4、 小额信用贷款及联保贷款管理工作亟待加强 |
5、 农村信用环境还需进一步改善 |
五、 新疆农村信用工程建设的对策建议 |
(一) 各参与主体要充分发挥在农村信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
1、 政府方面 |
2、 农村信用社方面 |
(二) 加快建立健全农村信用信息管理体系 |
(三) 加紧完善、规范农村信用评定体系 |
(四) 加强对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的管理 |
1、 高度重视小额信用贷款及联保贷款投放、管理等基础性工作 |
2、 小额信用贷款最高额度不能一刀切 |
(五) 建立失信受罚的联动机制 |
(六) 依托农村信用工程建设,大胆创新 |
1、 创新管理模式 |
2、 加快业务创新,增加贷款有效需求 |
3、 开发业务新产品 |
(七)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诚实守信社会氛围 |
六、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铁岭市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立题依据 |
1.1.1 铁岭的农业特点及历史地位 |
1.1.2 当前特殊的经济金融形势对铁岭"三农"的影响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铁岭"三农"发展困境 |
1.2.2 小额农贷及其在我国的实践 |
1.2.3 小额信贷的自身优势与发展空间 |
1.2.4 小额信贷的实践效果与成就 |
1.2.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国内外小额信用贷款发展概况 |
2.1 小额信用贷款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
2.2 国外小额信贷的基本经验 |
2.2.1 孟加拉模式 |
2.2.2 国外小额信贷经验借鉴 |
2.3 我国的农业经济环境与小额信用贷款 |
2.4 我国小额农贷急需解决的四个矛盾 |
2.5 国内外小额信贷发展比较分析 |
第三章 铁岭市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现状 |
3.1 铁岭市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发展历程 |
3.1.1 铁岭市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起步 |
3.1.2 铁岭市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发展历程 |
3.2 铁岭市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发展与铁岭市农业经济 |
3.2.1 铁岭市农村信用社基本概况 |
3.2.2 铁岭市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分布 |
3.2.3 农户小额信贷发展典型经验---以昌图县为例 |
3.2.4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对铁岭农村经济的推动作用 |
第四章 铁岭市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 小额农贷风险形成 |
4.2 小额农贷运行中的主要矛盾与存在的问题 |
4.2.1 铁岭小额农贷运行中的主要矛盾 |
4.2.2 铁岭小额农贷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
4.2.3 小额信用贷款有待规范与拓宽 |
4.2.4 农民对小额农贷的认识存在误差 |
4.2.5 任务高压造成小额农贷质量度缺失 |
4.2.6 信用镇(村)、户的非信用危机 |
4.2.7 小额农贷的"农转非" |
第五章 发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对策建议 |
5.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
5.1.1 实施财税优惠政策 |
5.1.2 扩大呆账核销自主权 |
5.2 完善农户信用等级评定机制 |
5.2.1 提高"四度" |
5.2.2 注重农业的"四个结合" |
5.2.3 严把"四个关口" |
5.3 建立科学信用管理模式 |
5.4 建立风险防范机制 |
5.4.1 建立风险补偿机制 |
5.4.2 健全内控制度,强化贷前调查工作 |
5.4.3 严格落实信贷分级审批责任制 |
5.4.4 落实各级责任制,强化贷后检查制度 |
5.4.5 加强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树立良好的行业形象 |
5.4.6 健全农户资信综合评价体系 |
5.4.7 加强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
5.5 建立品牌形象,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
5.5.1 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保持信贷资金稳定投放 |
5.5.2 稳步推出大额农业信贷,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 |
5.5.3 创新信贷担保方式,支持现代农业发展 |
5.5.4 创新金融服务手段,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
5.5.5 加快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
5.6 强力拓展融资渠道,满足农户小额贷款需求 |
5.6.1 坚持优质服务与网点整合相结合 |
5.6.2 坚持"四类资金"与自身增存相结合 |
5.6.3 坚持金信卡发行与业务拓展相结合 |
5.6.4 坚持城区网点与乡镇网点相结合 |
5.6.5 坚持旺季吸存与淡季吸存相结合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中印农村金融体系比较 ——基于中印农村经济与金融体系框架下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基本概念及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1 金融体系的概念 |
1.2.2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理论综述 |
1.2.3 国内外关于农村金融发展理论综述 |
1.3 主要思路和结构安排 |
1.4 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 |
2. 中国与印度农村经济基础比较 |
2.1 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历程 |
2.1.1 中国农村经济发展阶段及特点 |
2.1.2 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
2.2 印度农村经济发展历程 |
2.2.1 印度农村经济发展阶段及特点 |
2.2.2 印度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
2.3 中印农村经济基础的异同分析 |
2.3.1 中印农村经济发展基础比较 |
2.3.2 中印金融发展指标比较 |
2.3.3 中印农村经济变革比较 |
2.4 小结 |
3、中国与印度金融体系的比较 |
3.1 中国金融体系的演变历程 |
3.1.1 中国银行体系的演变 |
3.1.2 中国保险业的发展过程 |
3.1.3 中国资本市场的完善 |
3.1.4 中国金融监管机构的成立 |
3.2 印度金融体系的演变历程 |
3.2.1 印度银行体系的构成 |
3.2.2 印度资本市场的发展 |
3.2.3 印度金融监管的演变 |
3.3 中国与印度金融体系的比较 |
3.3.1 中印银行体系的比较 |
3.3.2 中印资本市场的比较 |
3.3.3 中印金融监管的比较 |
3.4 总结 |
4、中国与印度农村金融体系的比较 |
4.1 中国农村金融机构的演变历程 |
4.1.1 中国农业银行 |
4.1.2 农村信用社 |
4.1.3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
4.1.4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
4.1.5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试点 |
4.2 印度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历程 |
4.2.1 国家农业与农村发展银行 |
4.2.2 商业银行 |
4.2.3 地区农村银行 |
4.2.4 合作银行 |
4.2.5 国家土地开发银行 |
4.3 中国和印度农村金融体系的比较 |
4.3.1 中印农村金融机构比较 |
4.3.2 中印农村金融市场环境比较 |
4.3.3 中印农村金融市场创新手段比较 |
4.3.4 中印农村金融法律监管比较 |
4.3.5 中印农业保险比较 |
4.4 结论 |
5、中国与印度微型金融运作比较 |
5.1 微型金融理论一般模型 |
5.2 中国微型金融运作模式及风险管理 |
5.2.1 中国不同类型微型金融运作模式 |
5.2.2 中国农村金融机构微型金融的监管 |
5.3 印度微型金融运作模式及风险管理 |
5.3.1 印度微型金融运作模式 |
5.3.2 印度微型金融风险管理 |
5.4 中国与印度微型金融运行模式的比较及启示 |
6. 主要结论及政策启示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6.1.1 中印农村经济基础比较结论 |
6.1.2 中印金融体系比较结论 |
6.1.3 中印农村金融机构比较结论 |
6.1.4 中印微型金融运行模式比较结论 |
6.2 对中国的政策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后记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6)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1章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与回顾 |
1.1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演变历程 |
1.1.1 改革开放前的农村金融体系变革 |
1.1.2 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金融体系变革 |
1.2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现状 |
1.2.2 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 |
1.3 农村金融体系现状制约新农村建设发展 |
1.3.1 农村金融体系严重萎缩呈现“断层现象” |
1.3.2 县域金融机构支农职责“名实不符” |
1.3.3 农村金融信贷资金“流失现象”严重 |
1.3.4 农村金融服务功能呈“弱化现象” |
第2章 中国农村金融需求与供给的失衡分析 |
2.1 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的均衡理论 |
2.2 中国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失衡表现及因素分析 |
2.2.1 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失衡表现 |
2.2.2 中国农村金融供求失衡的因素分析 |
2.3 政府在农村金融均衡发展中的干预作用 |
2.3.1 政府对金融干预的理论基础 |
2.3.2 国外政府在农村金融中的干预 |
2.3.3 中国政府在农村金融发展中的干预 |
第3章 农村信贷供求分析:邯郸个案 |
3.1 邯郸市农户信贷需求现状分析 |
3.1.1 农户信贷资金来源结构分析 |
3.1.2 农户获取信贷资金的信用形式分析 |
3.1.3 农户借贷利率分析 |
3.1.4 农户借贷的偿还情况分析 |
3.1.5 农户信贷资金的用途分析 |
3.2 邯郸市农户信贷供给现状分析 |
3.2.1 正规金融机构信贷供给现状分析 |
3.2.2 农户个体的信贷供给 |
3.3 当前农村信贷供求存在的缺陷 |
3.3.1 农村金融资源占有率偏低 |
3.3.2 农村金融利率市场化不足 |
3.3.3 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与新农村建设形势不相适应 |
3.3.4 风险补偿机制欠缺制约农村信贷发展空间 |
3.3.5 非正式金融的缺陷对农村金融市场造成一定冲击 |
第4章 国外农村金融信贷经验启示 |
4.1 农村政策性金融 |
4.1.1 主要国家的农村政策性信贷业务 |
4.1.2 主要国家的信用担保机构 |
4.1.3 农业政策性保险制度 |
4.1.4 农村政策性金融的经验 |
4.2 农村商业性金融 |
4.2.1 发达国家农村商业性金融 |
4.2.2 发展中国家农村商业性金融 |
4.2.3 国外农村商业性金融的经验 |
4.3 农村合作金融 |
4.3.1 美国的合作金融信贷业务 |
4.3.2 日本的合作金融信贷业务 |
4.3.3 法国的合作金融信贷业务 |
4.4 国外农村金融信贷经验借鉴 |
4.4.1 政府的大力支持与扶持 |
4.4.2 以国有银行为主的既分工又竞争的模式 |
4.4.3 完善的监管和行业自律及金融基础设施 |
第5章 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重构:农村商业性金融 |
5.1 “三农”政策性金融支持的基础 |
5.1.1 农业产业的重要性 |
5.1.2 农业发展的竞争性 |
5.1.3 农业投资的低收益性 |
5.1.4 农业生产的高风险性 |
5.2 对农村商业性金融概念的再认识 |
5.2.1 中国农村商业性金融的主体构成 |
5.2.2 中国农业银行是支持“三农”的骨干 |
5.3 推进农业银行转轨改制的对策建议 |
5.3.1 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意义 |
5.3.2 加速农业银行业股份制改造进程 |
5.3.3 加快农业银行业务经营战略转型 |
5.3.4 农业银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选择 |
5.4 深化邮政储蓄银行改革 |
5.4.1 邮政储蓄体制发展概况 |
5.4.2 邮政储蓄银行改革的基本思路 |
5.5 构建农村民营银行 |
5.5.1 关于农村民营银行的定义 |
5.5.2 构建农村民营银行的路径选择 |
第6章 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重构:政策性金融 |
6.1 农业政策性金融概述 |
6.1.1 政策性金融内涵 |
6.1.2 政策性金融组织的职能 |
6.2 政策性金融在新农设村建设中的作用及功能 |
6.2.1 农业政策性金融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
6.2.2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支农功能与新农村建设 |
6.3 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功能边界 |
6.4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转型目标 |
6.4.1 明确政策性金融支农的重点领域 |
6.4.2 明确政策性金融重点支持客户 |
6.4.3 农业发展银行转变的具体途径 |
第7章 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重构:合作性金融 |
7.1 合作性金融概述 |
7.1.1 国内学者的主要观点 |
7.1.2 国外学者的主要观点 |
7.1.3 简要评价 |
7.2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改革 |
7.2.1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概况 |
7.2.2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改革历程 |
7.3 国外主要合作金融的比较 |
7.3.1 德国 |
7.3.2 日本 |
7.3.3 美国 |
7.3.4 几点启示 |
7.4 对新一轮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思考 |
7.4.1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总体原则 |
7.4.2 深化农村信用社试点改革的主要内容 |
7.4.3 深化农村信用社试点的改革成效 |
7.4.4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政策建议 |
7.5 小额信贷 |
7.5.1 中国农村信用社的小额信贷发展概况 |
7.5.2 中国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
7.5.3 进一步发展小额信贷的政策建议 |
第8章 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重构:民间金融 |
8.1 民间金融的概念界定及研究现状 |
8.1.1 民间金融的概念界定 |
8.1.2 民间金融的研究现状 |
8.2 中国民间金融产生和存在的原因 |
8.2.1 农村社会是民间金融生存的基础 |
8.2.2 正规金融对农村供给不足 |
8.2.3 小规模经济遭受正规金融的规模歧视 |
8.2.4 非国有经济和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需要民间金融的支持 |
8.3 中国民间金融发展的特征 |
8.4 民间金融对国民经济运行所产生的效应分析 |
8.4.1 民间金融对国民经济运行所产生的积极效应 |
8.4.2 民间金融对国民经济运行所产生的负面效应 |
8.5 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路径选择 |
8.5.1 加速民间金融正规化进程 |
8.5.2 民间金融合作化 |
8.5.3 入股正规金融机构 |
8.5.4 构建区域性民营银行 |
第9章 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重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支持系统 |
9.1 农村金融体系的运行机制 |
9.1.1 农村金融体系的市场准入机制 |
9.1.2 农村金融体系的监管机制 |
9.1.3 农村金融体系的自我发展机制 |
9.1.4 农村金融体系的政策补偿机制 |
9.1.5 农村金融体系的“价格”机制 |
9.1.6 农村金融体系的资金回流机制 |
9.1.7 农村金融体系的信贷创新机制 |
9.2 农村金融机构的功能监管 |
9.2.1 功能性金融监管的含义及特征 |
9.2.2 中国农村金融监管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监管创新 |
9.3 农村金融机构的支付系统建设 |
9.3.1 我国农村现有支付体系简介 |
9.3.2 农村地区金融支付结算现状及存在问题 |
9.3.3 我国未来农村支付体系架构 |
9.3.4 完善农村支付结算体系的路径探讨 |
9.4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
9.4.1 中国目前信用环境及农村融资现状 |
9.4.2 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 |
9.4.3 国外主要国家信用体系借鉴 |
9.4.4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实践与体会 |
9.4.5 邯郸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主要内容介绍 |
9.5 农村存款保险制度 |
9.5.1 存款保险制度的定义及特征 |
9.5.2 中国存款保险制度研究和建设概况 |
9.5.3 中国农村存款保险制度的基本设想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我国农村金融供求失衡深层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回顾 |
一、现代金融理论的发展演变 |
二、农村金融理论的发展演变 |
三、交易成本理论的发展演变 |
四、国内相关研究概述 |
第三节 技术路线图及研究方法和结构 |
一、技术路线图 |
二、研究方法 |
三、文章结构 |
四、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二章 我国农村金融供求失衡的表现及原因 |
第一节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历史回顾 |
一、重建农村金融体系(1978—1993 年) |
二、“三驾马车”偏离农村(1994—2002 年) |
三、农信社新一轮改革(2003—2005 年) |
四、农村金融改革破冰前行(2006 年至今) |
第二节 金融供求失衡的标准分析 |
第三节 我国农村金融供求失衡的表现 |
一、总量失衡 |
二、信贷资金使用用途结构失衡 |
三、信贷额度结构失衡 |
四、期限结构失衡 |
第四节 农村金融失衡的理论分析及危害 |
一、农村金融机构的交易成本分析 |
二、农村金融供给短缺的危害透视 |
第三章 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交易成本研究 |
第一节 国有商业银行和邮储银行交易成本分析 |
一、国有商业银行在农村市场的发展历程 |
二、国有商业银行在农村市场的交易成本分析 |
三、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改革历程 |
四、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交易成本分析 |
第二节 农业政策性银行交易成本分析 |
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发展历程 |
二、农业发展银行存在的问题和交易成本分析 |
第三节 农村信用社交易成本分析 |
一、农村信用社发展历程 |
二、农村信用社交易成本分析 |
第四章 非正规金融机构交易成本研究 |
第一节 农村民间金融交易成本分析 |
一、农村民间金融发展历程 |
二、农村民间金融交易成本分析 |
第二节 农村小额信贷交易成本分析 |
一、农村小额信贷发展历程 |
二、农村小额信贷交易成本分析 |
第三节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交易成本比较总结 |
第五章 国外农村金融制度的发展及启示 |
第一节 美国的农村金融体系 |
一、美国农村的商业金融 |
二、美国的农业政策性金融 |
三、美国的农村合作金融 |
四、美国的农业保险体系 |
第二节 日本的农村金融体系 |
一、日本的农村合作金融 |
二、日本的农业政策性金融 |
三、日本的农业信用保证、保险制度 |
第三节 印度的农村金融体系 |
一、印度的商业银行 |
二、印度的农村政策性金融 |
三、印度的合作性金融 |
第四节 国外农业信贷制度经验小结 |
一、各国都建立了比较发达的农业信贷供给体系 |
二、各国农业信贷机构都提供比较宽松优惠的贷款条件 |
三、各国农村信贷机构都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 |
四、各国农村金融机构大都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
五、各国都通过立法来保障支持农村金融机构正常运行 |
第六章 完善农村金融体系降低金融交易成本 |
第一节 强化农村合作组织有效降低交易成本 |
一、中国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历程 |
二、加强农村合作组织建设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
第二节 邮政储蓄定位农村成本优势巩固提升 |
一、明确农村市场定位 |
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
三、给予一定优惠政策 |
四、因地制宜创新产品 |
五、加强县域网点建设 |
第三节 坚持农发行政策性取向政策补贴降低交易成本 |
一、农业发展银行改革的总体方向 |
二、坚持政策性取向拓宽业务范围 |
第四节 深化农信社改革重建交易成本优势 |
一、改革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 |
二、完善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 |
三、创新农村信用社金融业务与服务 |
第五节 规范扶持民间金融充分发挥成本优势 |
一、合理推进国家干预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的模式 |
二、降低市场准入限制培育多元竞争市场 |
三、建立退出机制加强基层政府建设 |
四、加强农村金融立法加快金融体系建设 |
五、大力发展小额贷款 |
第六节 建立完善农业保险有效降低风险成本 |
一、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历程 |
二、我国农业保险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三、政府积极引导完善农业保险 |
第七节 构建农村征信系统打造信息对称平台 |
一、我国农村金融征信系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二、构建农村征信系统搭建信用信息平台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我国农村小额贷款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4 本文结构 |
第二章 国际小额农贷制度的发展 |
2.1 几个国家小额农贷制度介绍 |
2.1.1 孟加拉国的农村小额信贷制度 |
2.1.2 印度小额信贷的发展 |
2.1.3 印尼人民银行小额农贷可持续发展 |
2.1.4 玻利维亚的小额农贷制度 |
2.2 各国小额农贷制度的发展经验借鉴 |
第三章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制度的发展实践 |
3.1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制度的背景,起源和发展阶段 |
3.2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制度的信贷机构与模式 |
3.3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制度的实施现状 |
3.4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制度的相关政策 |
3.5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制度的最新发展状况 |
3.6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机构的实施意义 |
第四章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制度存在的问题 |
4.1 宏观层面分析 |
4.1.1 贷款制度设计上的缺陷 |
4.1.2 对小额信贷认识和定位的偏差 |
4.1.3 我国小额信贷组织的法律地位不明确 |
4.1.4 监管范围不确定 |
4.1.5 资金来源单一 |
4.2 微观层面分析 |
4.2.1 产权配置不明晰 |
4.2.2 信用体系不健全 |
4.2.3 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 |
4.2.4 农户对小额信贷缺乏正确的认识 |
4.2.5 缺乏基层政府的有效支持 |
第五章 相关解决措施 |
5.1 完善贷款制度的设计 |
5.2 加快和推动小额信贷组织的建立,促进小额农贷的竞争 |
5.3 加强金融法制建设,为小额农贷发展提供优越的政策法律环境 |
5.4 允许其他合法的非正规金融组织办理小额信贷业务 |
5.5 因地制宜地采用不同的信贷模式,进行信贷产品的创新 |
5.6 创新服务方式,有效满足农户的信贷需求 |
5.7 切实加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搭建农村经济和农村金融协调发展平台等措施 |
第六章 农村小额信贷制度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
6.1 农村小额贷款风险的成因 |
6.1.1 经营手段单一,贷款效率低 |
6.1.2 业务操作不规范,配套机制不健全 |
6.1.3 农户们对小额信贷性质存在理解上的误区 |
6.1.4 我国农村生产的特殊性决定了农民还款的不确定性 |
6.2 农村小额信贷面临的风险 |
6.2.1 自然灾害风险 |
6.2.2 市场变化风险 |
6.2.3 信用道德风险 |
6.2.4 管理风险 |
6.3 防范措施 |
6.3.1 完善信用评级制度 |
6.3.2 发展农业保险,提高农业综合保障能力和整体救灾能力 |
6.3.3 加强农村信用环境建设 |
6.3.4 大力推行农业企业化 |
6.3.5 完善管理机制,科学分散风险 |
6.3.6 建立科学的小额农贷管理体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新时期中国农村合作金融转型与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的思路及论文框架 |
1.4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评价 |
1.4.1 国外研究动态 |
1.4.2 国内研究动态 |
1.4.3 国内外研究评价 |
1.5 研究方法及主要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主要贡献与创新 |
1.5.3 今后的努力方向 |
第2章 合作金融的内涵及其理论基础 |
2.1 合作制与信用合作原则 |
2.1.1 合作制 |
2.1.2 合作社 |
2.1.3 合作原则 |
2.1.4 信用合作原则 |
2.2 合作金融的内涵及其特征 |
2.2.1 合作金融的内涵 |
2.2.2 合作金融与股份金融、商业金融的比较 |
2.2.3 农村合作金融及其功能 |
2.3 合作金融的理论基础 |
2.3.1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合作思想 |
2.3.2 当代国外合作金融理论体系 |
2.3.3 马克思主义合作经济理论 |
2.3.4 马克思主义合作经济理论的指导意义 |
第3章 农村合作金融的国际经验及思考 |
3.1 国外农村合作金融的基本情况 |
3.1.1 国外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状况 |
3.1.2 国外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模式 |
3.1.3 国外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趋势 |
3.2 国外农村合作金融的有益经验 |
3.2.1 合作金融具有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 |
3.2.2 合作金融是农村金融的主体 |
3.2.3 合作金融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
3.3 国外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借鉴启示 |
3.3.1 强化合作金融的法制化和规范化 |
3.3.2 发展多样性的合作金融模式 |
3.3.3 加强农村合作金融的监管 |
3.3.4 加大对合作金融的扶持 |
第4章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成效与问题 |
4.1 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及其异化 |
4.1.1 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历程 |
4.1.2 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绩效 |
4.1.3 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异化 |
4.1.4 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反思 |
4.2 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兴衰及后果 |
4.2.1 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发展阶段 |
4.2.2 农村合作基金会的产生原因 |
4.2.3 农村合作基金会的性质与类型 |
4.2.4 农村合作基金会的绩效与问题 |
4.2.5 农村合作基金会的教训及启示 |
4.3 农村制度外合作金融的作用与问题 |
4.3.1 农村制度外合作金融的客观存在 |
4.3.2 农村制度外合作金融的主要形式 |
4.3.3 农村制度外合作金融的积极作用 |
4.3.4 农村制度外合作金融存在的问题 |
第5章 合作金融在农村金融供求中具有比较优势 |
5.1 农村金融供给分析 |
5.1.1 农村信用社是农村正规信贷的主体 |
5.1.2 农村制度外合作金融提供大量的借款 |
5.1.3 农村合作金融与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 |
5.2 农村金融需求分析 |
5.2.1 农户分散化、多样化的融资需求需要合作金融 |
5.2.2 农村企业多元化、多层次的融资需求需要合作金融 |
5.2.3 农村区域、主体和层次差异的融资需求需要合作金融 |
第6章 合作金融在农村金融体系中居主体地位 |
6.1 从机构观视角分析农村金融体系 |
6.1.1 农村信用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
6.1.2 农村合作金融可以有效分散金融风险 |
6.2 从功能观视角分析农村金融体系 |
6.2.1 合作金融较好地满足农村经济主体的金融需求 |
6.2.2 合作金融较好地兼顾效率与公平 |
第7章 农村合作金融转型与创新的总体思路 |
7.1 农村合作金融转型与创新的基本原则 |
7.1.1 坚持合作制 |
7.1.2 坚持服务"三农" |
7.1.3 坚持因地制宜 |
7.1.4 坚持稳健发展 |
7.2 农村合作金融转型与创新的根本方向 |
7.2.1 恢复互助合作性质 |
7.2.2 合理界定合作金融业务 |
7.2.3 科学设置合作金融组织体系 |
7.3 农村合作金融转型与创新的主要路径 |
7.3.1 产权制度创新 |
7.3.2 监管体制创新 |
7.3.3 营运机制创新 |
7.3.4 业务服务创新 |
第8章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 |
8.1 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基本原则 |
8.1.1 坚持办社宗旨 |
8.1.2 落实合作制原则 |
8.1.3 引入市场机制 |
8.2 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模式选择 |
8.2.1 农村商业银行模式 |
8.2.2 农村合作银行模式 |
8.2.3 农村信用社联社模式 |
8.2.4 改革模式的优先选择 |
8.3 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保障措施 |
8.3.1 提供政策扶持 |
8.3.2 给予法律制度保障 |
8.3.3 完善监管体系 |
8.3.4 发挥行业监督和指导作用 |
第9章 培育农村制度外合作金融组织 |
9.1 农村民间金融合法化 |
9.1.1 合法化的现实基础 |
9.1.2 合法化的制度构建 |
9.1.3 合会的合法化 |
9.2 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 |
9.2.1 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的性质原则 |
9.2.2 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的组织体系 |
9.2.3 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的发展条件 |
9.3 农村合作银行 |
9.3.1 农村合作银行的股权设定 |
9.3.2 农村合作银行的治理结构 |
9.3.3 农村合作银行的业务范围 |
9.4 农村中小企业互助基金会 |
9.4.1 基金会的股权设定 |
9.4.2 基金会的治理结构 |
9.4.3 基金会的扶持与监管 |
第10章 构建互助合作的农业保险模式 |
10.1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的现状与特点 |
10.1.1 政府主办和政府组织经营的模式 |
10.1.2 农业保险合作经营模式 |
10.1.3 相互保险公司模式 |
10.1.4 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模式 |
10.2 我国发展农业互助合作保险的模式选择 |
10.2.1 农业互助合作保险模式选择的现实基础 |
10.2.2 农业互助合作保险模式的基本原则 |
10.2.3 农业互助合作保险模式的有效构建 |
10.3 农业互助合作保险的现实实践与理论思考 |
10.3.1 农业互助合作保险的实践情况 |
10.3.2 农业互助合作保险模式的成效与问题 |
10.3.3 促进农业互助合作保险发展的政策措施 |
第11章 优化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环境 |
11.1 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环境存在的问题 |
11.1.1 制度缺陷 |
11.1.2 政策缺陷 |
11.1.3 文化缺陷 |
11.1.4 信息缺陷 |
11.2 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环境的营造与优化 |
11.2.1 完善政策扶持体系 |
11.2.2 健全金融法制体系 |
11.2.3 强化风险监管体系 |
11.2.4 构建农村信用体系 |
11.2.5 建立沟通协调体系 |
11.2.6 创新宣传教育体系 |
结论 |
附录: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与改革大事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县域金融信贷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不断加剧的国际经济金融竞争形势及全球信用环境的恶化使信贷风险管理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挑战性课题 |
1.1.2 我国金融体制的全面改革和金融业的全面对外开放对县域金融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
1.1.3 发展县域经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县域金融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
1.1.4 实施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战略为县域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
1.1.5 县域金融信贷风险问题是推进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县域经济发展一切矛盾问题的焦点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3.3 国内外研究的简要评价 |
1.4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的思路 |
1.4.2 研究的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县域金融及其信贷风险 |
2.1 县域金融发展概述 |
2.1.1 县域金融的内涵 |
2.1.2 县域金融的发展历程 |
2.1.3 县域金融存在的主要问题 |
2.2 县域金融信贷风险相关概念的界定 |
2.2.1 县域金融信贷的含义及其特殊性 |
2.2.2 县域金融信贷资金的运动特点及其客观要求 |
2.2.3 县域金融信贷风险的内涵及主要特点 |
2.3 县域金融信贷风险的主要风险源和风险点 |
2.3.1 县域金融信贷风险的主要风险源 |
2.3.2 县域金融信贷风险主要风险源的风险量化估值说明 |
2.3.3 县域金融信贷风险主要风险源风险值的区域估值 |
2.3.4 县域金融信贷风险主要风险点的综合量化估值 |
2.3.5 结论 |
第三章 县域金融信贷风险的类别及生成机理 |
3.1 县域金融信贷风险的类别 |
3.1.1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金融风险的理性整合 |
3.1.2 县域金融信贷风险的类型识别 |
3.2 县域金融信贷风险生成机理的综合分析 |
3.2.1 政策风险的生成机理 |
3.2.2 环境风险的生成机理 |
3.2.3 信用风险的生成机理 |
3.2.4 操作风险的生成机理 |
3.3 县域金融信贷风险生成机理的实证分析 |
3.3.1 金融生态的悲哀:一个基于破产金融机构信贷风险的实例 |
3.3.2 金融生态的劣质性:导致县域金融信贷风险产生的土壤和温床 |
第四章 县域金融信贷风险防范 |
4.1 国外信贷风险防范模式 |
4.1.1 荷兰银行信贷风险防范模式 |
4.1.2 法国农业信贷银行信贷风险控制模式 |
4.2 我国县域金融信贷风险防范的传统方法 |
4.2.1 借款人信用分析 |
4.2.2 贷款前对贷款风险度的计量 |
4.2.3 主要风险管理环节的评价、监测与处置 |
4.3 农民贷款信贷风险防范 |
4.3.1 农民贷款信贷风险机理的特殊性研究 |
4.3.2 农民贷款信贷风险的微观因素分析 |
4.3.3 农民贷款信贷风险的防范模式 |
4.4 农村中小企业贷款信贷风险防范 |
4.4.1 农村中小企业发展中的几个制约因素分析 |
4.4.2 县域金融对农村中小企业信贷风险防范的策略 |
4.5 农村公共产品贷款信贷风险防范 |
4.5.1 农村公共产品贷款的内在风险特征 |
4.5.2 农村公共产品信贷风险的政府性陷阱 |
4.5.3 地方政府背景下农村公共产品信贷风险的体制缺陷 |
4.5.4 农村公共产品贷款信贷风险防范模式 |
第五章 县域金融信贷风险控制 |
5.1 县域金融贷后风险的计量 |
5.1.1 县域金融贷后风险的传统计量方法 |
5.1.2 Zeta 分析法 |
5.1.3 复审模型 |
5.1.4 分类和回归树 |
5.1.5 信贷风险模糊综合评价 |
5.2 县域金融信贷风险控制的方法 |
5.2.1 个体信用跟踪分析 |
5.2.2 整体信用预警分析 |
5.2.3 风险控制策略选择 |
5.3 县域金融信贷风险控制的金融生态内优化 |
5.3.1 规范法人治理结构 |
5.3.2 优化人力资源组合 |
5.3.3 完善内控机制 |
5.3.4 塑造金融文化 |
第六章 县域金融信贷风险化解 |
6.1 创新县域金融信贷资产清收保全机制 |
6.1.1 县域金融信贷资产清收保全的制度设计 |
6.1.2 县域金融信贷资产清收保全的策略和方法 |
6.1.3 案例分析 |
6.2 营造县域金融信贷资产盘活激活机制 |
6.2.1 县域金融信贷资产盘活激活的策略和方法 |
6.2.2 县域金融信贷资产盘活激活的主要误区 |
6.2.3 案例分析 |
6.3 健全县域金融信贷资产抵债补偿机制 |
6.3.1 县域金融抵债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6.3.2 县域金融抵债资产管理方法 |
6.3.3 案例分析 |
6.4 构造县域金融信贷资产打包出售机制 |
6.4.1 县域金融信贷资产打包出售的制度设计 |
6.4.2 县域金融信贷资产打包出售的采用方式 |
6.4.3 案例研究 |
6.5 构建合理完善的贷款核销机制 |
6.5.1 贷款核销制度的内在特征 |
6.5.2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的要求 |
6.5.3 我国县域金融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存在的问题 |
6.5.4 我国县域金融贷款核销制度的合理构建 |
6.6 提高资本充足率 |
6.6.1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 |
6.6.2 我国县域金融资本充足率的现状 |
6.6.3 县域金融机构提高资本充足率的途径 |
第七章 县域金融信贷风险管理的配套保障措施 |
7.1 实施财政金融和谐支持政策 |
7.1.1 实施切实可行的财政扶持政策 |
7.1.2 实施积极稳健的金融支持政策 |
7.2 推进农地金融制度改革 |
7.2.1 我国农地金融制度的局限性 |
7.2.2 我国农地金融制度的实践与探索 |
7.2.3 构建我国农地金融制度的有效途径 |
7.3 建立县域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
7.3.1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发展现状 |
7.3.2 县域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构建 |
7.4 推进县域农业保险发展 |
7.4.1 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历程和存在的问题 |
7.4.2 我国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
7.4.3 农户贷款理赔案例 |
7.5 重塑县域金融体系 |
7.5.1 塑造功能完善形式多样的县域金融组织体系 |
7.5.2 塑造制度合理信誉良好的县域社会信用体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实践“三个代表” 改善金融服务 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戴相龙同志在总结推广农村信用社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建立信用村(镇)座谈会上的讲话(论文参考文献)
- [1]民族地区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发展研究 ——基于广西荔浦、湖北恩施的调查分析[D]. 侯高飞. 中南民族大学, 2018(05)
- [2]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历程及改革思路[D]. 金运. 吉林大学, 2015(08)
- [3]新疆农村信用工程建设问题的研究[D]. 付雯雯. 新疆大学, 2012(01)
- [4]铁岭市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 李国胜.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07)
- [5]中印农村金融体系比较 ——基于中印农村经济与金融体系框架下的分析[D]. 邓晓霞. 西南财经大学, 2010(08)
- [6]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重构[D]. 卢钦. 河北大学, 2010(10)
- [7]我国农村金融供求失衡深层机理研究[D]. 卞靖. 中共中央党校, 2010(10)
- [8]我国农村小额贷款制度研究[D]. 毛灿贞. 青岛大学, 2009(11)
- [9]新时期中国农村合作金融转型与创新研究[D]. 陈清. 福建师范大学, 2008(12)
- [10]县域金融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 高雄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