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FG桩复合地基特性分析及承载力计算(论文文献综述)
於程席,刘鹏[1](2022)在《桩帽对CFG桩复合地基的影响》文中提出结合武汉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项目,以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为手段,比较分析了有桩帽的CFG桩与无桩帽的CFG桩复合地基的变形及受力的差异,进而分析了桩帽的尺寸及强度对复合地基以及桩间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桩帽改变了复合地基桩及桩间土的受力和变形;桩帽的尺寸越大,桩顶的位移越大,桩间土的位移越小;桩帽的强度越大,桩顶位移及桩间土的位移越小,当桩帽强度等级大于C30时,桩帽强度的影响力变小。
陈新岩[2](2021)在《复合地基智能综合优选系统研究》文中指出复合地基处理方案的优化设计与综合比选都是当前实际工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牵扯面十分之广。正是由于优化设计与方案比选二者的关联环节众多,计算并制定设计方案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方可完成。且在这处理方案的制定过程中,通常是在经验主义的基础上,结合以往类似工程经验对初选方案进行计算与反复验算,往往效果不尽如人意,难以满足当今行业发展的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技术与软件工程逐步融入到工程行业中,为传统工程行业注入了新的力量,也为复合地基处理方案的优化设计与综合比选创造了新的可能性,极大程度上加快了复合地基综合优选领域的蓬勃发展。本文结合复合地基优化设计与综合比选两个模块的特征,从两个层面分别对优化设计与综合比选进行细致拆分与整合。一方面针对复合地基的优化设计进行深入探讨,以CFG桩复合地基、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多桩型复合地基(碎石桩+CFG桩)为例,深入研究了复合地基设计规范知识,进行了优化设计的关键参数分析,并分别建立了三类复合地基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并结合遗传算法充分发挥其特性,最大限度的得到模型的最优解;另一方面,针对复合地基的方案比选,应用灰色理论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方式,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基础上,构建出基于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复合地基综合评价模型,并借助MATLAB程序开发将复合地基处理方案的灰色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模型编写成计算机程序,并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是一个科学可靠的综合比选方法。最后,在此基础上配合MATLAB的工具箱开发功能,将优化设计模块与综合比选模块进行结合,开发出一个能够集优化设计与综合比选为一体的“优中选优”系统,将工程的经济效益与时间成本发挥到了极致。
张亮[3](2021)在《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及变形性状研究》文中指出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战略的逐步推进,西部地区建筑工程建设事业蓬勃发展,CFG桩复合地基因其低成本等优点得以广泛应用。西部黄土地区已有高层建筑用于地基处理。但高层建筑采用CFG桩复合地基进行地基处理时,加固区桩土相互作用显着,其效果会改变加固区桩、土承载特性,但目前鲜有针对高层建筑的复合地基设计理论,现有桩土复合体理念对高层建筑而言并非合理,简单依靠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结果的设计方法可能导致风险,近年来较多的高层建筑CFG桩复合地基病害事例也说明了这一点。基于此,本文基于桩土相互作用就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及变形性状开展研究工作,探讨单桩复合地基试验结果能否反映多桩复合地基工程性状。基于西安某实例高层建筑CFG桩复合地基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及实际复合地基沉降观测结果,分析了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在地基应力、承载力和变形方面与实际复合地基的差异性,指出了因地区性沉降经验修正系数难以确定使得沉降验算难以实施,基于现场试验变形控制标准确定的承载力也难以达到控制变形的目的,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确定的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但实际复合地基产生了较大沉降,沉降的实测值远大于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结果,说明CFG桩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结果不能反映多桩复合地基工程性状,表明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在高层建筑应用中具有局限性。基于单桩复合地基和实际多桩复合地基的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桩长、桩径和桩距下桩身轴力、侧摩阻力、桩间土及下卧层竖向和水平向应力及变形特点,并且比较了两者承载特性差异。在相同荷载下,单桩复合地基桩轴力沿深度逐渐减小,轴力峰值位于桩顶,但多桩复合地基桩轴力沿深度先增大在减小,轴力峰值位于顶面以下一定深度。单桩复合地基中上部桩侧阻力大于多桩复合地基,但单桩复合地基中下部桩侧阻力却小于多桩复合地基。同一荷载下,单桩复合地基桩间土压缩小于多桩复合地基,其桩间土压缩削减桩侧摩阻力并使得桩下沉,存在桩间土压缩沉降→桩侧摩阻力减小及桩身下沉→桩间土压缩和桩侧摩阻力达到稳定→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稳定的过程,出现桩土协同下沉现象导致的复合地基沉降增加,两者下卧层附加应力分布也差异较大,在邻桩桩端荷载叠加作用的影响下使多桩复合地基下卧层压缩量大于单桩复合地基。通过对比单桩复合地基和多桩复合地基荷载传递特点,总结其区别主要为在加固区桩体上半部侧阻力的“削弱作用”和桩体下半部侧阻力的“增强作用”,对下卧层为应力“叠加效应”。基于两者主要区别,提出了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并针对下卧层附加应力的传递特征提出下卧层附加应力的计算方法。最后通过工程实例验算,验证了所建议的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的可靠性。
张地[4](2020)在《CFG桩复合地基在塔机整体式基础下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塔式起重机是当今施工现场上使用最广泛的起吊机械之一。塔式起重机的安全稳定性受地质条件影响较大,通常在软弱地质条件下,塔式起重机的基础类型常采用桩-承台基础。但是桩-承台基础设计未能有效发挥桩土间相互作用,进而导致工程成本的提高。然而,塔机整体式基础不仅建造成本低,还具有构造形式简单、占地面积小、施工难度低且进度快等特点。但是,该基础直接应用于软弱地质上,既不能体现其优点,也不经济。CFG桩复合地基是当前工程实践中应用较为普遍的地基处理技术之一。它不但具有施工效率高、进度快,施工质量可控的优点,而且施工成本也相对较低。为了实现塔机整体式基础在软弱地基上应用的同时又能有效地降低工程成本、方便施工和保证施工质量,综合考虑上述塔机整体式基础和CFG桩复合地基的特点,将塔机整体式基础与CFG桩复合地基技术相结合,充分发挥两者的优点。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塔机桩-承台基础的不足,也拓宽了CFG桩复合地基的使用范围。本文首先采用CFG桩复合地基设计理论计算方法对塔机整体式基础下的CFG桩复合地基进行设计,并通过多组方案比较确定最合理的设计方案;然后,根据设计方案确定的尺寸参数建立符合工程实际的基础-桩-土模型;最后,再使用ABAQUS对该模型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验证方案设计的合确性以及分析桩长、桩径和褥垫层厚度对复合地基应力分布和位移变化的影响。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通过总结已有的CFG桩复合地基理论研究成果,对塔机整体式基础下应用CFG桩复合地基的加固作用机理及其承载力与沉降的计算方法进行阐述和分析;(2)以现有的实际工程地质条件为依托,采用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的计算方法对塔式起重机基础下的复合地基进行方案设计,并通过多组方案比较确定更优的设计方案;(3)根据塔机整体式基础下的CFG桩复合地基设计方案确定的尺寸参数建立基础-桩-土模型,利用ABAQUS分析塔机基础在水平荷载、竖向荷载、倾覆弯矩与水平扭矩共同作用时,其下部CFG桩复合地基的土体和桩体应力分布与位移变化,以及不同桩长、桩径和褥垫层厚度对复合地基应力分布和沉降变形的影响;(4)通过将有限元分析的模拟值与塔式起重机基础下CFG桩复合地基方案设计的理论计算值进行比较分析并得出结论如下:1)CFG桩复合地基设计理论不仅可用于高层建筑等领域的CFG桩复合地基设计计算,也同样适用于作用面积小且受力复杂的塔式起重机基础下CFG桩复合地基的设计计算;2)CFG桩复合地基在竖向荷载、水平荷载、倾覆弯矩与水平扭矩共同作用下的应力分布和沉降变形与单一竖向荷载作用的变化规律相似,仅因倾覆弯矩的影响在弯矩作用方向上存在应力分布和沉降变形不均匀的差异。3)此外,桩长、桩径和褥垫层厚度虽有助于减小复合地基沉降,但是都受到有效尺寸的限制。对于本文基础-桩-土模型而言,桩长超过8m,桩径超过550mm,褥垫层超过250mm后对复合地基应力分布和沉降变形的影响就不再显着。以上研究内容及结论是对塔机整体式基础在软弱地基上应用方法的补充,同时也是对其他领域在小面积软弱土范围利用CFG桩复合地基处理的推广应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图[39]表[16]参[57]
钟宣[5](2020)在《桂林岩溶地区CFG桩复合地基工程性状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各类工程的兴建,已不可避免的选择在岩溶地区兴建工程,而各种不良地质问题也伴随而来。CFG桩复合地基技术作为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在地基处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岩溶地区应用CFG桩复合地基处理虽有,但在岩溶场地应用稳定性评价方面还是十分的缺乏。除此之外,在承载力和沉降变形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尤其是对于沉降变形的理论研究方面。本文通过阅览文献资料,结合桂林地区实际工程案例为基础,对CFG桩复合地基的研究现状以及在原有的地质资料和理论基础上对桂林岩溶地区地基稳定性的研究和不良地质作用的实际情况做了详细地分析、总结,并对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变形的计算方法进行讨论。就此,也获得了一些成果,为今后在类似工程上提供一些参考价值:(1)对CFG桩复合地基三种承载力的计算方法进行分析总结;(2)分析两种典型的沉降量计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修正公式;(3)总结了稳定因素对覆盖岩溶临空面及桩端溶洞顶板稳定性的影响;总结了从定性到定量覆盖岩溶临空面的稳定性评价方法,从定性到半定量再到定量溶洞顶板稳定性的评价方法;(4)对桩基与CFG桩复合地基处理岩溶地基在稳定性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5)结合实际工程案例,针对三种承载力计算方法的实用性和简明性进行综合考虑,推荐采用规范法计算复合地基承载力更为适用;通过静载荷试验沉降量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进行对比分析,修正公式计算结果相对规范法更加优越,验证了修正公式的可行性,可用于工程实践中。(6)CFG桩复合地基与桩基础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当采用CFG桩复合地基技术对岩溶地基进行处理时,不仅在承载力和沉降变形方面能够更好的满足设计要求,采用复打措施也保证了稳定性,同时,突出了在技术和经济方面的优越性。
庞振飞[6](2020)在《湿陷性黄土区复合地基承载性状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幅员辽阔,地质条件复杂多变,根据工程地质的不同,不良地基往往需要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地基处理方案。湿陷性黄土是一种非饱和的欠固结土,对建筑物危害性极大。将素土挤密桩和CFG桩结合起来,既能消除黄土湿陷性又能极大地提高地基承载力。但关于素土挤密桩+CFG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变形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都不够完善,有必要进行更深入研究。本文依托张家口桥东区某小区地基处理工程项目,结合工程的勘察报告,通过查阅大量文献,综合设计方案、施工现场的情况及处理措施,采取室内土工试验、现场原位测试、数值模拟分析,分析了黄土的物理指标与湿陷性的关系,对湿陷性黄土区的素土挤密桩+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变形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为类似地基处理工程提供实践经验和理论支撑。本文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分析讨论了素土挤密桩的加固机理和设计要求,认为素土挤密桩仅能消除黄土的湿陷性,无法有效提高地基承载力;总结了CFG桩的加固机理和承载变形理论。(2)详细介绍了素土挤密桩+CFG桩复合地基的工程实例、优化措施及设计计算过程;通过对土样的土工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了黄土的分布深度、含水率、干密度、孔隙比、压缩模量和塑性指数等物理指标与黄土湿陷性的相关关系。(3)通过钻探取土湿陷性试验,发现素土挤密桩能很好地消除黄土的湿陷性;通过轻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发现素土挤密桩处理后土体更加密实,地基承载力有所提高;结合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复合地基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和桩身完整性检测试验的结果,表明素土挤密桩+CFG桩复合地基在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地基处理效果良好,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满足设计要求,且形成的CFG桩桩身效果良好。(4)结合实际工程,利用MIDAS GTS NX软件进行复合地基承载变形特性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素土挤密桩+单一CFG桩复合地基和素土挤密桩+长短CFG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变形规律,总结了CFG桩桩身受力位移特性。
郭尤林[7](2019)在《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机理及其设计计算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是一种新型的桩体复合地基型式,由“固体”与“散体”构成的上下同轴串联桩体,其中“固体”为2种不同刚度的粘结性材料构成,分别为素混凝土与浆固碎石,“散体”为碎石散体材料。在上部荷载的作用下,该新型复合地基型式克服了散体材料桩强度低且在土层性质较差时,桩体侧向鼓胀变形较大甚至破坏土体结构的缺陷。此外,三种不同刚度组成的上下同轴串联式组合桩体可有效的将荷载传递至更深广的土体中,提高了复合地基的承载能力,减小了地基沉降变形。当前,随着组合型复合地基概念的进一步拓宽,衍生出多种组合型桩体复合地基模型,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散体材料的承载能力,且在工程实践中得到成功应用,然而,对实散体组合桩复合地基的研究成果较少,特别是实散体组合桩复合地基的承载机理、荷载传递机制及受力变形计算理论研究还处探索阶段,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为此,本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78178)“交通移动荷载下刚性桩复合地基承载机理及其受力变形分析方法研究”,基于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与现场试验,对柔性基础下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的承载机理及其设计计算方法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本文首先系统阐述了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组成材料的物理特性与力学特性,并对软土地基土进行了工程应用评价;基于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破坏失稳的特征,在桩体组成材料受力变形特性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并介绍了串联式组合桩的结构组成与结构特点,进而开展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施工工艺研究。其次,分析了桩体复合地基的桩体荷载传递机理与桩土体系荷载传递机理,并基于自主研发的分级加载系统与压力测试方法,揭示了不同桩段长度比条件下串联式组合桩的荷载机理,建立了串联式组合桩的力学计算模型与微分控制方程,阐明了其受力变形不仅与桩体构成材料及规格相关,而且与其赋存的工程地质条件相关,主要影响因素是褥垫层参数、桩段参数、桩径、桩间距以及土模量参数等。在分析复合地基受力变形特征的基础上,对不同刚度桩体复合地基的承载力与沉降变形计算方法进行了适宜性评价,提出了不同刚度桩体复合地基承载力与沉降变形的计算方法。基于滑块破坏理论,采用计算深基础承载力Meyerhof法,建立了2种串联式组合桩极限承载力计算模型,并通过随机优化算法确定临界滑动面,提出了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基于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力学变形机理,将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加固区的沉降变形分为三个区段,并分别提出了各区段桩体与土体沉降变形计算模型,进而基于圆孔扩张理论论建立了考虑桩土滑移与桩体鼓胀变形的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沉降变形计算方法,并提出了复合地基沉降变形计算方法中6个参数的确定方法。同时,为考虑桩体鼓胀变形引起的桩周侧向约束力对复合地基沉降的影响,基于改进的应变楔理论,提出了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沉降变形计算方法,确定了复合地基沉降变形计算中3个参数的取值方法与原则。并依托工程实例,对2种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沉降变形计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阐述了考虑滑移和鼓胀变形的复合地基沉降变形计算结果偏大,但计算参数获取直接且设计偏于保守,而基于改进应变楔模型的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更能反映工程实际,但存在获取计算参数的不确定性。再次,基于串联式组合桩各桩段构成材料的物理特性,结合离散-连续耦合理论,视串联式组合桩中碎石桩段为离散元实体结构,在离散元实体结构周围区域采用连续实体结构,即视浆固碎石桩段与混凝土桩段为连续元实体结构,建立离散-连续(FLAC-PFC)耦合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了褥垫层参数、混凝土桩段参数、浆固碎石桩段参数、碎石桩段参数、桩身直径、桩间距以及土体模量对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为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的设计奠定理论基础。最后,依托新建赣州至深圳客运专线某车站软土路基工程,基于高速铁路软土路基技术标准,提出了按工后沉降变形控制的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设计原则,给出了确定串联式组合桩的桩长、桩径、桩间距以及布桩形式的方法,进而结合本文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及沉降变形计算理论,对比分析了同设计参数的CFG桩复合地基加固效果,验证了承载力及沉降变形计算理论的可靠性与合理性,实现了采用串联式组合桩加固软土地基的设计理念。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拓展了复合地基工程实践领域,丰富了组合型复合地基的设计计算理论,为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的推广与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刘阳[8](2019)在《基于现场试验统计分析的CGF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研究 ——以济源市典型工程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CFG桩复合地基作为一种建筑地基处理技术已被广泛采用,但理论的研究与发展还落后于实践,基本理论体系研究还不够充分。复合地基的设计与应用有很强的地域性,地区经验系数特别重要。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估算中,单桩承载力发挥系数与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的取值与地区经验就十分密切,虽然规范规定了有关系数的取值范围,但由于我国地大物博,各地区经验系数差异很大,因此合理选取地区经验系数十分重要。结合在建工程,对河南省济源市有代表性地层的CFG桩复合地基进行现场荷载试验,基于CFG桩复合地基的荷载检测数据统计与分析,总结了不同应力状态下,桩与桩间土承担应力的变化特性,建议了该地区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的取值范围,为该地区CFG桩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了参考。论文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根据对河南省济源市有代表性地层4个项目的CFG桩复合地基进行现场荷载试验,提出了济源市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中高层建筑基础复合地基承载力和单桩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的问题突出;从岩土资料、设计计算和施工等诸多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单桩承载力人为估算过高,桩间土承载力发挥不充分是导致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的主要原因。(2)基于典型工程现场承载力试验分析,提出了CFG桩复合地基桩间土承载力发挥与理论计算存在一定差异的认识;根据济源市典型工程现场的测试数据的统计分析,建议了济源市CFG桩复合地基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β的地区推荐值。(3)基于对济源市典型工程检测数据的分析和理论研究,提出济源市城区不同区域CFG桩设计、施工和检测的技术要求和改进措施。
于硕[9](2019)在《CFG桩复合地基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加固机理》文中研究说明CFG桩复合地基是目前岩土工程中比较受关注的研究方向,随着天然地基的承载力与变形已大大无法满足建筑物高度增加所带来的基底压力增大,同时在具有一定承载力的土体中使用桩基础虽然满足了承载与变形的要求,但对于实际工程,经济性和环保性能无法得到满足的状况背景下,具有刚性桩特点,同时桩体材料具有高粘结性的CFG桩复合地基孕育而生,其核心承载技术在于通过褥垫层的合理设置使得桩间土体参与到加固上部结构物的作用中来。同时,随着施工技术的发展,采用长螺旋钻管内泵压灌注成桩具有施工难度低,对土体扰动较小,经济性能较好等诸多优点。通过桩间土的直接参与使得桩体全长发挥侧摩阻力从而减小了沉降变形,同时土体分担一部分荷载进而提高了承载力。所以在近几年的地基处理中CFG桩复合地基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一种复合地基加固形式作用于一种具有地域代表性的土层上即有了研究的意义,结合湿陷性黄土地基利用CFG桩复合地基进行加固机理的研究,首先通过深入的理论研究在理解其机理性状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承载力及沉降控制的研究,提出桩间土承载力的修正计算、分析比较了单桩竖向承载力计算公式,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和桩间距确定。下一步结合陕西省富平县嘴头村二期商业高层项目实例工程,将前三章详细的理论基础合理运用于此次实际工程中,做到弥补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研究的现状。CFG桩复合地基的计算设计研究中对地基形式选取,对比了天然地基、CFG桩复合地基、钻孔灌注成桩的桩基础,得出了CFG桩最适用于本工程场地非自重湿陷性黄土的结论。结合前文分析结果对单桩承载力计算、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与基地压力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沉降的计算值与实测值相对比,桩间距确定等进行实际设计计算。在计算完成后,又分析对比了桩体材料对复合地基的影响、不同成桩工艺对其承载力的影响,以及施工完成后对CFG桩复合地基的检测工艺,布桩设计等相关注意事项。最终发现CFG桩复合地基在处理高基底反力的建筑中沉降与承载力均能很好的满足要求,此外较桩基础相比,造价节约,保护环境,具有很多优点。同时,对比了单桩静载荷实验的实测值和利用DP准则而建立的ANSYS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在加载过程中,实测值和模拟值的异同,分析了模型的合理性与相关问题。利用计算的手段得出结论后,本文结合ANSYS有限元程序,对影响CFG桩复合地基加固机理的重要变量做了细致分析,以完善计算部分的内容,通过对桩土应力比的比较分析和桩、土沉降的影响趋势。最终通过建立简化单桩模型分析出随逐项加载的情况下,在大约基地反力2倍荷载的范围内,褥垫层厚度,桩长,桩身刚度,土体模量与桩土应力比,单桩承载力以及沉降的变化规律与受力特征。最后结合BP神经网络模型分析了通过改变各个影响因素后,复合地基桩间土承载力与湿陷性黄土的湿陷起始压力的关系,得到在褥垫层厚度等各个影响因素的改变下,黄土湿陷起始压力小于复合地基桩间土承载力的取值范围,进一步与CFG桩复合地基与湿陷性黄土这两个重要研究对象相结合,形成了有机整体。希望得出的优化数据范围可以供日后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最终,本文对上述研究得出的结论和存在的问题作了总结,使得其理论研究尽可能满足工程实践的需求。提出了一些参数范围和结果供工程实践参考,最终希望CFG桩复合地基的发展可以在日后运用的更加广泛。对其桩、工作用分析更加深刻,为其发展潜力做了展望。
邢硕[10](2014)在《哈齐高速铁路客运专线CFG桩—筏复合地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发了一项新的地基处理技术——CFG桩-筏复合地基,这一技术具有控制地基沉降,提高承载力,施工工期短,造价低等特点。目前在建筑物地基处理方面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虽然其在铁路路基方面的应用近年已为数不少,但其理论研究还不能满足工程实践的需求,其沉降及承载力计算方法仍不够完善。本文以哈齐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大庆段为依托,分别从现场测试、理论计算以及数值模拟三个方面对CFG桩-筏复合地基进行研究和分析。本文得出的结论主要有以下几点:1、路基预压阶段最终沉降量要大于填筑阶段,而路基填筑阶段沉降速率明显大于预压阶段。堆载预压期及卸载完成后,路基两侧沉降量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快速增长阶段,缓慢增长阶段以及沉降稳定阶段。2、结合哈齐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大庆段的现场沉降实测数据,提出了沉降修正系数Ψ的经验计算公式,并且引入郭在旭提出的梯形荷载作用下的平均附加应力系数,从而对规范提供的沉降计算方法进行修正,建立了适合于高速铁路CFG桩-筏复合地基的沉降计算公式。3、通过现场试验得知,CFG桩单桩承载力及桩身完整性均满足设计要求,确定了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利用有关文献给出的现场试验数据,对牛志荣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进行修正,提出了高速铁路下CFG桩-网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高速铁路CFG桩-筏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4、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CFG桩-筏复合地基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CFG桩复合地基的应力场、位移场的基本规律;计算了路基沉降,并将计算值与现场实测值进行对比分析,证实了数值模拟的可靠性;计算了地基承载力值,数值计算结果与实测值较接近;分析了不同桩长、不同置换率、不同褥垫层厚度对CFG桩-筏复合地基承载及沉降特性的影响,可为CFG桩-筏复合地基的理论计算及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二、CFG桩复合地基特性分析及承载力计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FG桩复合地基特性分析及承载力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1)桩帽对CFG桩复合地基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CFG桩复合地基理论分析 |
2.1 CFG桩复合地基作用机理 |
2.2 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
2.3 有桩帽与无桩帽CFG复合地基承载特性分析 |
3 桩帽对复合地基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 |
3.1 数值模型与参数 |
3.2 上部荷载作用下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3.3 桩帽的尺寸对复合地基的影响 |
3.4 桩帽混凝土的强度对复合地基的影响 |
4 结语 |
(2)复合地基智能综合优选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复合地基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复合地基处理智能决策研究现状 |
1.2.3 当前研究的不足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路线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2 复合地基的特征分析与系统搭建 |
2.1 复合地基的特征分析 |
2.1.1 复合地基的定义与分类 |
2.1.2 复合地基的关键设计参数 |
2.1.3 复合地基的方案比选原则 |
2.2 智能综合优选系统的搭建 |
2.2.1 优化设计模块的设计 |
2.2.2 综合比选模块的设计 |
2.3 本章小结 |
3 复合地基智能优化设计研究 |
3.1 CFG桩复合地基智能优化设计数学模型 |
3.1.1 CFG桩复合地基处理的设计分析 |
3.1.2 CFG地基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
3.1.3 CFG桩地基沉降量的计算方法 |
3.1.4 优化变量 |
3.1.5 约束条件 |
3.1.6 目标函数 |
3.1.7 CFG桩智能优化设计数学模型 |
3.2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智能优化设计 |
3.2.1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处理的设计分析 |
3.2.2 水泥土搅拌桩地基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
3.2.3 水泥土搅拌桩地基沉降量的计算方法 |
3.2.4 优化变量 |
3.2.5 约束条件 |
3.2.6 目标函数 |
3.2.7 水泥搅拌桩智能优化设计模型 |
3.3 组合桩复合地基智能优化设计 |
3.3.1 碎石桩+CFG组合桩复合地基处理的设计分析 |
3.3.2 碎石桩+CFG组合桩地基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
3.3.3 碎石桩+CFG组合桩地基沉降量的计算方法 |
3.3.4 优化变量 |
3.3.5 约束条件 |
3.3.6 目标函数 |
3.3.7 碎石桩+CFG组合桩智能优化设计模型 |
3.4 算法验证 |
3.4.1 GA函数的遗传计算 |
3.4.2 优化模型计算流程 |
3.4.3 CFG桩的模型实现 |
3.4.4 水泥搅拌桩的模型实现 |
3.4.5 碎石桩+CFG组合桩的模型实现 |
3.5 本章小结 |
4 复合地基智能综合评价模型的研究 |
4.1 复合地基处理方案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1 评价指标体系的遵循原则 |
4.1.2 层次结构的确定与构建 |
4.2 评价指标权重方法的确定 |
4.2.1 指标集的建立与表示 |
4.2.2 基于FAHP的权重计算 |
4.3 灰色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模型构建 |
4.3.1 灰色模糊评价值的确定 |
4.3.2 复合地基处理方案的综合评价 |
4.4 算法验证 |
4.4.1 建立评价指标集 |
4.4.2 基于FAHP复合地基处理方案指标权重的计算 |
4.4.3 灰色模糊评价值的确定 |
4.4.4 复合地基处理方案的综合评判 |
4.5 本章小结 |
5 智能综合评价分析系统的开发 |
5.1 系统技术平台及开发工具 |
5.1.1 系统技术支持平台 |
5.1.2 系统开发工具 |
5.2 系统框架及功能特点 |
5.2.1 系统框架搭建 |
5.2.2 系统的功能与优势 |
5.3 系统核心模块 |
5.3.1 用户进入界面 |
5.3.2 主界面说明 |
5.3.3 优化设计模块 |
5.3.4 综合评价分析模块 |
5.4 工程实例应用 |
5.4.1 建筑工程概况 |
5.4.2 工程地质勘察资料 |
5.4.3 工程设计要求 |
5.4.4 智能综合优选系统的应用 |
5.5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成果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
(3)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及变形性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CFG桩复合地基的研究现状 |
1.2.1 承载力计算研究现状 |
1.2.2 变形问题研究现状 |
1.2.3 桩土相互作用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技术路线图 |
1.3.3 研究内容 |
2 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及变形监测 |
2.1 概述 |
2.2 工程概况 |
2.3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结果及分析 |
2.4 复合地基沉降监测结果及分析 |
2.4.1 复合地基沉降验算 |
2.4.2 复合地基沉降监测 |
2.5 本章小结 |
3 CFG桩复合地基数值模型及参数 |
3.1 前言 |
3.2 桩、土本构模型 |
3.3 桩-土接触模型 |
3.4 模型材料参数 |
3.5 数值模拟物理参数测定 |
3.6 桩-土接触面参数的选取 |
3.7 复合地基模型可靠性验证 |
3.7.1 数值模拟模型确定 |
3.7.2 模型可靠性验证 |
3.8 本章小结 |
4 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数值计算结果及分析 |
4.1 前言 |
4.2 单桩复合地基与多桩复合地基桩轴力分析 |
4.2.1 桩长变化对桩轴力的影响 |
4.2.2 桩径变化对桩轴力的影响 |
4.2.3 桩间距变化对桩轴力的影响 |
4.3 单桩复合地基与多桩复合地基桩土相互作用分析 |
4.3.1 单桩复合地基与多桩复合地基桩-土相对位移 |
4.3.2 桩长变化对桩侧摩阻力的影响 |
4.3.3 桩径变化对桩侧阻力的影响 |
4.3.4 桩间距变化对桩侧阻力的影响 |
4.4 单桩复合地基和多桩复合地基桩间土应力分析 |
4.5 单桩复合地基与多桩复合地基桩间土变形分析 |
4.5.1 桩长变化对桩间土沉降的影响 |
4.5.2 桩径变化对桩间土沉降的影响 |
4.5.3 桩间距变化对桩间土沉降的影响 |
4.6 单桩复合地基与多桩复合地基下卧层附加应力分析 |
4.6.1 下卧层附加应力竖向分布对比 |
4.6.2 下卧层附加应力水平向分布对比 |
4.7 多桩效应系数 |
4.8 本章小结 |
5 考虑桩土作用的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
5.1 前言 |
5.2 桩侧阻力的削弱与增强效应 |
5.3 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 |
5.4 桩底沉渣对单桩承载力影响 |
5.5 下卧层应力叠加效应 |
5.6 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验证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本人已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2:本人已获得的国家发明专利 |
附录3: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4)CFG桩复合地基在塔机整体式基础下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塔式起重机基础概述 |
1.1.1 塔式起重机基础的分类 |
1.1.2 塔式起重机基础的特点 |
1.2 复合地基概述 |
1.2.1 复合地基的概念 |
1.2.2 复合地基的分类 |
1.2.3 复合地基在小区域上的应用 |
1.3 本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1 本文研究背景 |
1.3.2 本文研究意义 |
1.4 复合地基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2 本文研究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塔机整体式基础下CFG桩复合地基理论分析 |
2.1 复合地基置换率、荷载分担比和复合模量的概念 |
2.1.1 复合地基的置换率的概念 |
2.1.2 复合地基荷载分担比的概念 |
2.1.3 复合地基复合模量的概念 |
2.2 塔机基础下CFG桩复合地基加固机理 |
2.2.1 CFG桩的振动挤密作用 |
2.2.2 CFG桩的置换作用 |
2.2.3 褥垫层的作用 |
2.3 塔机基础下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分析 |
2.3.1 桩体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模式 |
2.3.2 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及方法分析 |
2.4 塔机基础下CFG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分析 |
2.4.1 CFG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模式 |
2.4.2 CFG桩复合地基沉降变形计算 |
2.4.3 CFG桩沉降计算方法的比较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塔机整体式基础下CFG桩复合地基方案设计 |
3.1 工程概况 |
3.2 水文地质情况 |
3.3 CFG桩复合地基设计 |
3.3.1 CFG桩设计 |
3.3.2 褥垫层设计 |
3.3.3 沉降计算 |
3.3.4 初步方案的确定 |
3.4 方案优化 |
3.4.1 提出方案 |
3.4.2 方案筛选 |
3.4.3 方案确定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塔机整体式基础下CFG桩复合地基有限元分析 |
4.1 ABAQUS软件介绍 |
4.2 塔机基础下CFG桩复合地基有限元模型建立 |
4.2.1 模型基本假设 |
4.2.2 模型描述 |
4.2.3 材料的本构模型选择 |
4.2.4 单元选择和相互作用定义 |
4.2.5 荷载和边界条件的定义 |
4.3 塔机基础下CFG桩复合地基有限元分析结果 |
4.3.1 塔机基础下CFG桩复合地基的荷载-位移曲线 |
4.3.2 塔机基础下CFG桩复合地基应力分布 |
4.3.3 塔机基础下CFG桩复合地基沉降变形 |
4.4 各种因素对塔机基础下CFG桩复合地基影响 |
4.4.1 桩长对CFG桩复合地基的影响 |
4.4.2 桩径对CFG桩复合地基的影响 |
4.4.3 褥垫层厚度对CFG桩复合地基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5)桂林岩溶地区CFG桩复合地基工程性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岩溶的分布 |
1.1.2 岩溶地区工程隐患 |
1.2 复合地基的概述 |
1.3 CFG桩复合地基 |
1.3.1 CFG桩复合地基概述 |
1.3.2 CFG桩复合地基的工程特性 |
1.4 CFG桩复合地基研究现状 |
1.4.1 理论分析研究现状 |
1.4.2 试验研究现状 |
1.4.3 数值模拟分析研究 |
1.5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2章 桂林岩溶地区工程性质分析 |
2.1 桂林市自然地理概况 |
2.2 桂林地区岩溶发育基本特征 |
2.3 桂林地区岩溶地基不良地质现象 |
2.3.1 溶洞 |
2.3.2 土洞 |
2.3.3 岩溶塌陷 |
2.3.4 红粘土软弱下卧层 |
2.3.5 基岩面起伏(溶槽、溶沟) |
2.4 桂林岩溶区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CFG桩复合地基理论分析 |
3.1 CFG桩复合地基加固机理 |
3.1.1 置换作用 |
3.1.2 排水固结作用 |
3.1.3 振动挤密作用 |
3.1.4 桩土约束作用 |
3.1.5 褥垫层的作用 |
3.2 CFG桩复合地基的强度计算 |
3.2.1 概述 |
3.2.2 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 |
3.2.3 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计算 |
3.3 CFG桩复合地基的沉降变形计算 |
3.3.1 概述 |
3.3.2 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经验方法 |
3.3.3 CFG桩复合地基沉降变形计算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岩溶地区地基稳定性分析 |
4.1 岩溶地区复合地基稳定性 |
4.1.1 覆盖岩溶临空面的稳定性问题 |
4.1.2 桩端下溶洞顶板的稳定性问题 |
4.2 岩溶地区复合地基稳定性因素分析 |
4.2.1 溶洞对复合地基稳定性影响分析 |
4.2.2 土洞对复合地基稳定性影响分析 |
4.2.3 红粘土软弱下卧层对复合地基稳定性影响分析 |
4.3 岩溶区复合地基稳定性分析评价方法 |
4.3.1 复合地基覆盖岩溶临空面稳定性分析评价方法 |
4.3.2 复合地基溶洞顶板稳定性分析评价方法 |
4.4 桩基与CFG桩复合地基处理岩溶地基稳定性对比分析 |
4.4.1 桩基处理岩溶地基稳定性分析 |
4.4.2 CFG桩复合地基处理岩溶地基稳定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工程实例及现场试验 |
5.1 工程概况 |
5.2 工程地质条件 |
5.3 CFG桩复合地基低应变动力检测 |
5.4 CFG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 |
5.4.1 试验目的 |
5.4.2 CFG单桩静载荷试验及分析 |
5.4.3 CFG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及分析 |
5.5 CFG桩复合地基强度及变形计算 |
5.5.1 对工程案例进行承载力计算 |
5.5.2 对工程案例进行沉降变形计算 |
5.5.3 CFG桩复合地基几种计算方法的对比分析 |
5.6 桩基与CFG桩复合地基的对比分析 |
5.6.1 受力情况对比分析 |
5.6.2 上部荷载传递路径对比分析 |
5.6.3 施工工艺对比分析 |
5.6.4 经济性对比分析 |
5.6.5 环境影响对比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本文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6)湿陷性黄土区复合地基承载性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湿陷性黄土区地基研究现状 |
1.2.1 黄土的湿陷性机理假说 |
1.2.2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
1.2.3 湿陷性黄土地基检测试验研究现状 |
1.2.4 湿陷性黄土地基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2.5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素土挤密桩+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变形理论 |
2.1 复合地基简介 |
2.1.1 复合地基的定义 |
2.1.2 复合地基的布桩形式及面积置换率 |
2.1.3 复合地基的桩土应力比 |
2.1.4 复合地基的复合压缩模量及计算方法 |
2.2 素土挤密桩概述 |
2.2.1 素土挤密桩加固机理 |
2.2.2 素土挤密桩的设计 |
2.2.3 素土挤密桩地基承载力讨论 |
2.3 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变形理论 |
2.3.1 CFG桩复合地基加固机理 |
2.3.2 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 |
2.3.3 CFG桩复合地基沉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湿陷性黄土区素土挤密桩+CFG桩复合地基工程实例 |
3.1 工程概况 |
3.1.1 工程地质条件 |
3.1.2 水文地质条件 |
3.2 黄土物理指标和湿陷性的相关性分析 |
3.3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设计方案 |
3.3.1 设计原则与设计要求 |
3.3.2 3#地下车库地基处理 |
3.3.3 6#住宅楼地基处理 |
3.3.4 7#住宅楼地基处理 |
3.3.5 试验检测要求 |
3.3.6 施工要求 |
3.4 素土挤密桩+CFG桩复合地基的设计计算 |
3.4.1 6#楼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计算 |
3.4.2 6#楼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计算 |
3.4.3 6#楼压缩模量计算 |
3.4.4 7#楼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计算 |
3.4.5 7#楼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计算 |
3.4.6 7#楼压缩模量计算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湿陷性黄土区复合地基检测试验分析 |
4.1 素土挤密桩检测试验 |
4.1.1 钻探取土湿陷性试验 |
4.1.2 轻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 |
4.2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检测试验 |
4.2.1 检测目的、仪器设备、方法和标准 |
4.2.2 地基检测相关参数、平面布置图和地层剖面图 |
4.2.3 单桩静载检测试验数据分析 |
4.3 复合地基竖向抗压静载检测试验 |
4.3.1 检测目的、仪器设备、方法和标准 |
4.3.2 复合地基检测相关参数 |
4.3.3 复合地基静载检测试验数据分析 |
4.4 桩身完整性检测试验 |
4.4.1 测试目的、设备、方法和标准 |
4.4.2 桩身完整性分类及影响因素 |
4.4.3 测试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复合地基数值模拟及承载变形特性分析 |
5.1 Midas GTS NX软件简介 |
5.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5.2.1 模型的基本假定 |
5.2.2 定义材料及属性 |
5.2.3 以工程实例6#楼复合地基为基础的模型 |
5.2.4 以工程实例7#楼复合地基为基础的模型 |
5.3 素土挤密桩+CFG桩复合地基变形特性分析 |
5.3.1 6#楼地基模型施工过程变形特性分析 |
5.3.2 6#楼地基模型四种工况地基变形特性分析 |
5.3.3 7#楼地基简化模型七种工况地基变形特性分析 |
5.3.4 复合地基荷载板抗压静载试验模拟分析 |
5.4 CFG桩桩身受力位移特性分析 |
5.4.1 CFG桩桩身受力特性分析 |
5.4.2 CFG桩与地基相对位移特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机理及其设计计算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复合地基概述 |
1.1.1 复合地基的概念 |
1.1.2 复合地基的分类 |
1.1.3 复合地基的特点 |
1.2 组合型复合地基的应用与发展概况 |
1.2.1 双向增强复合地基的应用与发展概况 |
1.2.2 组合桩型复合地基的应用与发展概况 |
1.3 组合型复合地基的研究现状 |
1.3.1 组合型复合地基承载机理研究现状 |
1.3.2 组合型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现状 |
1.3.3 组合型复合地基沉降变形计算方法研究现状 |
1.3.4 组合型复合地基研究现状的评述 |
1.4 研究内容 |
第2章 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结构及其工程特性 |
2.1 概述 |
2.2 复合地基组成材料的工程特性 |
2.2.1 基体材料的工程特性 |
2.2.2 增强体的工程特性 |
2.3 串联式组合桩的组成及其结构设计 |
2.3.1 设计背景与启发 |
2.3.2 桩体结构设计 |
2.4 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的施工技术与方法 |
2.4.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
2.4.2 成桩工艺及施工参数 |
2.4.3 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机理研究 |
3.1 概述 |
3.2 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荷载传递机理 |
3.2.1 桩体荷载传递机理 |
3.2.2 桩土体系的荷载传递机理 |
3.2.3 串联式组合桩荷载传递机理 |
3.3 串联式组合桩的力学模型 |
3.3.1 基本假定 |
3.3.2 荷载传递函数 |
3.3.3 力学计算模型 |
3.3.4 微分控制方程的建立与求解 |
3.4 影响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主要受力变形的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的受力变形分析 |
4.1 概述 |
4.2 复合地基受力变形分析的基本方法 |
4.2.1 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基本方法 |
4.2.2 复合地基沉降计算基本方法 |
4.3 基于滑块破坏理论的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 |
4.3.1 滑块平衡法原理 |
4.3.2 极限承载力计算模型 |
4.3.3 极限承载力计算 |
4.4 考虑滑移与鼓胀变形的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
4.4.1 沉降计算模型 |
4.4.2 加固区土层压缩变形量计算 |
4.4.3 下卧层土层压缩量计算 |
4.4.4 确定相关计算参数的方法 |
4.5 基于改进应变楔模型的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
4.5.1 应变楔模型 |
4.5.2 沉降变形计算 |
4.5.3 相关参数的取值 |
4.6 计算实例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参数敏感性分析 |
5.1 概述 |
5.2 离散-连续耦合理论 |
5.2.1 离散颗粒与连续单元的接触传递作用 |
5.2.2 离散颗粒与连续单元的耦合计算理论 |
5.3 PFC-FLAC耦合数值计算模型 |
5.3.1 数值计算模型 |
5.3.2 本构模型 |
5.3.3 计算参数 |
5.3.4 数值模拟软件的耦合计算实现 |
5.3.5 数值计算模型可靠性验证 |
5.4 褥垫层参数对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 |
5.4.1 褥垫层厚度对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 |
5.4.2 褥垫层模量对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 |
5.5 桩段参数对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 |
5.5.1 桩段长度对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 |
5.5.2 桩段模量对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 |
5.6 桩直径对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 |
5.7 桩间距对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分析 |
5.8 土体模量对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分析 |
5.8.1 加固层土体模量对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 |
5.8.2 下卧层土体模量对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设计与工程应用研究 |
6.1 概述 |
6.2 工程基本概况 |
6.2.1 项目概况 |
6.2.2 工程地质条件 |
6.2.3 水文地质条件 |
6.3 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的设计方案 |
6.3.1 设计原则 |
6.3.2 技术标准 |
6.3.3 设计参数 |
6.4 现场试验 |
6.4.1 单桩竖向承载力试验 |
6.4.2 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 |
6.5 工程应用效果分析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与科研项目) |
(8)基于现场试验统计分析的CGF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研究 ——以济源市典型工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复合地基的发展 |
1.2.2 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研究 |
1.2.3 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设计及检测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2 济源市典型工程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性现场试验 |
2.1 依托项目概况 |
2.2 依托项目的场地条件 |
2.3 典型项目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现场试验 |
2.3.1 合生合景工程项目 |
2.3.2 天坛花园工程项目 |
2.3.3 东方国际工程项目 |
2.3.4 中弘名都工程项目 |
2.4 典型工程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现场试验问题原因分析 |
2.4.1 典型工程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现场统计分析 |
2.4.2 勘查文件的局限性因素 |
2.4.3 承载力计算方法的因素 |
2.4.4 施工方面的因素 |
2.4.5 试验检测方法方面的因素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现场试验的CFG桩复合地基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分析 |
3.1 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及桩间土承载力特性 |
3.2 CFG桩复合地基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影响因素分析 |
3.2.1 成桩工艺对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的影响 |
3.2.2 桩间和桩端土性质对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的影响 |
3.2.3 应力变化对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的影响 |
3.2.4 置换率、桩长和褥垫层厚度对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的影响 |
3.2.5 施工过程“充盈系数”和其他因素对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的影响 |
3.3 CFG桩复合地基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取值建议及实例验证 |
3.3.1 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的建议 |
3.3.2 东方国际工程实例验证 |
3.3.3 其他工程实例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试验分析的CFG桩复合地基设计和施工建议 |
4.1 CFG桩复合地基的设计建议 |
4.1.1 济源市CFG桩地基处理建议 |
4.1.2 承载能力计算 |
4.1.3 对保护桩长的设计建议 |
4.2 检测工作建议 |
4.3 施工建议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合生合景项目2#、5#楼现场试验数据及分析 |
附录2:天坛花园2#、3#楼现场试验数据及分析 |
附录3:东方国际2#楼、酒店项目现场试验数据及分析 |
附录4:中弘名都1#楼、3#楼现场试验数据及分析 |
(9)CFG桩复合地基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加固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意义 |
1.2 选题目的 |
1.3 发展及研究现状 |
1.3.1 理论研究 |
1.3.2 实验研究 |
1.3.3 数值分析 |
1.3.4 工程特性方面 |
1.4 CFG桩复合地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4.1 桩、土研究中的问题 |
1.4.2 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
1.4.3 有限元模拟分析中的问题 |
1.4.4 CFG桩复合地基设计计算中的问题 |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2 荷载作用下复合地基的性状研究 |
2.1 发展与概述 |
2.2 CFG桩复合地基的技术优势及加固机理 |
2.3 CFG桩复合地基承载与加固机理 |
2.3.1 置换率对承载性能的影响 |
2.3.2 桩土应力比与桩土荷载分担比的相互推导 |
2.4 CFG桩复合地基负摩阻力的影响因素 |
2.4.1 负摩阻力的形成原因 |
2.4.2 负摩阻力在CFG桩复合地基中的受力特征 |
2.4.3 CFG桩复合地基负摩阻力影响因素 |
2.5 CFG桩复合地基中褥垫层的设置 |
2.5.1 褥垫层的作用 |
2.5.2 不同褥垫层模量 |
2.5.3 不同褥垫层厚度 |
2.6 CFG桩复合地基湿陷起始压力 |
2.6.1 湿陷起始压力的实质 |
2.6.2 影响因素及分析 |
3 CFG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及沉降计算研究 |
3.1 地基基础加固机理的发展变迁 |
3.2 地基土强度控制与变形控制的统一性 |
3.3 CFG桩复合地基的强度指标 |
3.3.1 桩间土承载力修正值计算 |
3.3.2 偏心荷载作用下桩间土的极限承载力计算 |
3.3.3 复合地基单桩竖向承载力计算 |
3.3.4 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
3.3.5 CFG桩复合地基桩、土强度及承载力公式总结 |
3.4 CFG桩复合地基的沉降计算 |
3.4.1 CFG桩复合地基变形的解析方法 |
3.4.2 CFG桩复合地基沉降变形的复合模量法 |
3.5 CFG桩复合地基桩间距计算 |
3.5.1 通过地基承载力控制桩间距 |
3.5.2 总沉降控制下的桩间距计算 |
3.6 本章小结 |
4 CFG桩复合地基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加固中的应用 |
4.1 工程实例 |
4.1.1 工程概况 |
4.1.2 勘察及现场原型实验研究工作量 |
4.2 区域地质构造及地震活动特征 |
4.2.1 区域构造体系 |
4.3 场地工程地质实验研究 |
4.3.1 场地位置及地形地貌 |
4.3.2 场地稳定性及适应性研究 |
4.3.3 现场钻探实验得出的地层土体数据 |
4.3.4 地下水 |
4.4 地基土工程性质实验研究 |
4.4.1 室内试验 |
4.5 现场原型场地岩土工程实验研究 |
4.5.1 场地湿陷性类型及地基湿陷等级 |
4.5.2 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 |
4.5.3 地基土的变形指标 |
4.5.4 地基土特征 |
4.6 CFG桩设计 |
4.6.1 地基条件及地基处理要求 |
4.6.2 地基加固方案比选 |
4.6.3 CFG单桩承载力特征值计算 |
4.6.4 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
4.6.5 CFG桩布桩设计,施工工艺与要求 |
4.7 CFG桩复合地基的有限元模拟分析 |
4.7.1 ANSYS简介 |
4.7.2 有限元分析准则及参数选取 |
5 CFG桩复合地基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中承载性能分析 |
5.1 ANSYS有限元模拟分析模型 |
5.1.1 有限元分析模型及参数选取 |
5.1.2 基本假定 |
5.2 CFG桩复合地基控制各变量因素的有限元分析 |
5.2.1 随荷载增加-不同褥垫层厚度的影响 |
5.2.2 随荷载增加-不同桩长的影响 |
5.2.3 随荷载增加-不同桩体弹性模量的影响 |
5.2.4 随荷载增加-不同土体模量的影响 |
5.3 CFG桩理论计算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的比较 |
5.4 桩间土承载力与湿陷起始压力的分析 |
5.4.1 两变量的各影响因素 |
5.4.2 随褥垫层厚度增加桩间土受荷分析 |
5.4.3 随桩长增加桩间土受荷分析 |
5.4.4 结合BP神经网络模型对湿陷起始压力的检测与预测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10)哈齐高速铁路客运专线CFG桩—筏复合地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CFG桩复合地基简介 |
1.3 高速铁路CFG桩-筏复合地基研究现状 |
1.3.1 试验研究现状 |
1.3.2 沉降计算研究现状 |
1.3.3 承载力计算研究现状 |
1.3.4 数值模拟计算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创新点 |
1.6 小结 |
2 高速铁路CFG桩筏复合地基现场试验及沉降规律研究 |
2.1 工程概况 |
2.1.1 工程地质条件 |
2.1.2 工程措施 |
2.2 路基沉降变形观测 |
2.2.1 沉降观测的目的 |
2.2.2 沉降观测断面和观测点的设置 |
2.3 路基试验段沉降监测内容及沉降规律分析 |
2.3.1 路基中心的沉降分析 |
2.3.2 路基两侧的沉降分析 |
2.3.3 桩顶和桩间土剖面的沉降分析 |
2.4 小结 |
3 高速铁路CFG桩-筏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研究 |
3.1 CFG桩-筏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的一般方法 |
3.1.1 加固区沉降量计算 |
3.1.2 下卧层沉降量计算 |
3.2 高速铁路CFG桩-筏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
3.2.1 沉降计算断面分析 |
3.2.2 沉降计算修正系数 |
3.2.3 修正的CFG桩-筏复合地基计算公式 |
3.2.4 常用沉降计算方法的比较 |
3.3 小结 |
4 高速铁路CFG桩-筏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及计算方法研究 |
4.1 试验概况 |
4.1.1 工程项目概况 |
4.1.2 试验检测目的 |
4.1.3 试验检测依据 |
4.1.4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 |
4.1.5 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 |
4.1.6 CFG桩成桩完整性检测 |
4.2 CFG桩-筏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的一般方法 |
4.3 对CFG桩-筏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的修正 |
4.3.1 概述 |
4.3.2 修正的CFG桩-筏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 |
4.4 小结 |
5 高速铁路CFG桩-筏复合地基数值计算研究 |
5.1 概述 |
5.1.1 有限元 |
5.1.2 ABAQUS有限元软件简介 |
5.1.3 地基土的本构模型 |
5.1.4 接触面单元处理 |
5.2 CFG桩复合地基有限元模型 |
5.2.1 材料参数 |
5.2.2 基本假设与模型建立 |
5.2.3 计算过程 |
5.3 CFG桩复合地基应力及位移场的计算分析 |
5.3.1 竖向位移及应力云图 |
5.3.2 桩土共同作用 |
5.3.3 土中应力与位移变化 |
5.3.4 桩、土应力的分析 |
5.4 路基沉降及复合地基承载力的计算结果分析 |
5.4.1 路基沉降的分析 |
5.4.2 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结果对比 |
5.5 各种不同因素对CFG桩复合地基影响的研究 |
5.5.1 不同桩长对复合地基的影响 |
5.5.2 不同置换率对复合地基的影响 |
5.5.3 不同褥垫层厚度对复合地基的影响 |
5.6 小结 |
6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四、CFG桩复合地基特性分析及承载力计算(论文参考文献)
- [1]桩帽对CFG桩复合地基的影响[J]. 於程席,刘鹏. 建筑施工, 2022(01)
- [2]复合地基智能综合优选系统研究[D]. 陈新岩.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3]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及变形性状研究[D]. 张亮.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4]CFG桩复合地基在塔机整体式基础下的应用研究[D]. 张地. 安徽建筑大学, 2020(01)
- [5]桂林岩溶地区CFG桩复合地基工程性状的研究[D]. 钟宣. 桂林理工大学, 2020(01)
- [6]湿陷性黄土区复合地基承载性状研究[D]. 庞振飞.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11)
- [7]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机理及其设计计算方法研究[D]. 郭尤林. 湖南大学, 2019
- [8]基于现场试验统计分析的CGF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研究 ——以济源市典型工程为例[D]. 刘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1)
- [9]CFG桩复合地基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加固机理[D]. 于硕.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10]哈齐高速铁路客运专线CFG桩—筏复合地基研究[D]. 邢硕. 北方工业大学, 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