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子面临时停工开展全气压通风试验

掌子面临时停工开展全气压通风试验

一、临时停工掘进面实行全风压通风实验(论文文献综述)

焦世雄[1](2020)在《白洞矿井综采采空区遗煤自燃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煤矿采空区遗煤自燃会直接导致资源大量的浪费,同时还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造成矿井环境的破坏,导致煤矿工作者劳动环境质量降低,甚至发生危险,以至于造成严重后果。本论文在对白洞煤矿所采煤层自燃特性分析基础上,对其综采采空区遗煤的自然发火规律进行了统计分析。综采采空区遗煤自然发火具有内因和外因双重特性,因此本论文根据白洞煤矿的综采采空区特征,对采空区遗煤自然发火进行了内因分析,并在分析了其与外部因素有关的相关指标及其数值后,得出采空区存在漏风导致火灾的隐患;然后基于白洞矿8108工作面,对于煤矿采空区防灭火技术提出了综合性技术,并进行了相关技术的应用。研究采用了传感器监测与束管监测系统相结合的标志性气体监测技术,实时监测采空区发展动向和采空区遗煤自然发火状态,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生产技术措施,使采空区遗煤自燃氧化期短于遗煤的自然发火期。选用SF6示踪气体技术进行了漏风检测,同时借鉴了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技术,对8108综放工作面的漏风情况进行了检测分析,得出8108工作面向5903工作面的漏风量为20.7361.13m3/min;接着,对漏风点提出了封堵、砌碹、打密闭等技术,有效的治理了该矿漏风情况,同时提出了均压、喷浆堵漏、灌浆防灭火等技术,以有效防止了采空区遗煤自然发火灾害的形成,同时也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以8108综放面为研究与实施地点,计算出注氮防灭火的最佳注氮流量,对设备选取、管路选取、注氮工艺与方法的优化,并且在8108综放面采空区进行了现场试验,同时测出8108工作面的标志性气体浓度,以此来验证注氮防灭火的实施效果。

常海雷[2](2019)在《高瓦斯矿井瓦斯零超限“三位一体”预控管理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瓦斯灾害是目前煤矿致灾率最高的灾害之一,高瓦斯矿井众多瓦斯涌出源导致瓦斯灾害隐患区域分布广泛,而且瓦斯涌出量大这一最突出特点直接导致矿井瓦斯灾害危险性急剧增加,严重威胁井下人员生命安全。在当前瓦斯防治技术的基础上,运用安全管理的方法措施对煤矿瓦斯灾害进行防治,能有效遏制瓦斯灾害恶性事件的发生,降低瓦斯灾害事故后果。构建高瓦斯矿井瓦斯防治安全管理长效机制是我国高瓦斯矿井企业急需研究的问题。本论文立足高瓦斯矿井实际情况,开展高瓦斯矿井瓦斯零超限“三位一体”预控管理体系研究,系统研究了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管理理论和模式,以高瓦斯矿井瓦斯现状为依据,以瓦斯防控灾害治理为中心,以瓦斯浓度零超限为目标,借助风险预控方法、精细化管理方法、预警方法,构建瓦斯超限预警预测、“三违”查处闭环管理、隐患排查闭环管理的“二环一警”管理体系,以超前化、全员化、标准化、精细化、信息化为要求,以“持续改进”为工作方式,构建高瓦斯矿井瓦斯零超限治理风险预控管理模型。以安全风险管理理论为基础构建了隐患闭环管理体系。以系统安全工程理论为基础构建了高瓦斯矿井“三违”动态闭环管理体系。基于高瓦斯矿井瓦斯超限影响因素,构建了“动态与静态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单一与综合相结合、整体与局部结合”的多层次瓦斯超限预警指标体系以及瓦斯超限预警模型,形成了高瓦斯矿井瓦斯零超限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客户端/服务器(C/S)体系结构,应用C#语言对AUTOCAD进行二次开发,建立了监测监控信息数据库、地质测量信息数据库、采掘动态信息管理数据库、通风瓦斯数据库、隐患与“三违”信息管理数据库,开发了高瓦斯矿井瓦斯零超限风险预控管理系统软件。将高瓦斯矿井瓦斯零超限风险预控管理系统应用于山西天地王坡煤矿,使该矿实现了隐患与“三违”的闭环信息化管理,并利用该系统对3316回采工作面瓦斯超限进行预警管理,系统运行期间3316回采工作面实现了瓦斯零超限,该系统在王坡煤矿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具有显着的推广应用价值与意义。该论文有图46幅,表12个,参考文献62篇。

吴升林[3](2018)在《红柳林矿业公司安全风险辨识与管控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煤矿安全风险辨识与管控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是安全生产由被动防范向源头主动管理转变的主要抓手。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控制力和事故的防范能力,使安全问题落到实处,实现生产的安全化、规范化、合理化。对煤矿主要岗位、主要作业环节进行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明确岗位安全风险管控内容,制定管控措施,提高煤矿的整体安全监控、管理水平。本文通过对陕煤集团神木红柳林矿业有限公司的基本条件及其他相关资料为基础,以国家和地方颁布的有关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技术标准为依据,按照科学的方法和程序,采用可靠、先进、适用的评估方法和技术,从实际的经济、技术条件出发,对煤矿安全生产各个环节进行科学和实事求是的分析、评估,在最大程度上保证评估结论的科学性、正确性和管控措施的合理性、可行性和可靠性。通过专家调查法辨识煤矿企业的风险源,利用层次分析法评估各风险源的风险度,并依据煤矿企业的实际制定相对应的管控措施,从而造就本质安全型管理人员和岗位作业人员、配备本质安全型矿井设备、创建本质安全型环境、创新安全管理模式实现管理本质安全化,最终实现人员无失误、设备无故障、系统无缺陷、管理无漏洞的奋斗目标。通过本文的研究成果,探索出一条煤矿安全风险辨识与管控的有效途径,为其它煤矿企业和行业安全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张勇[4](2018)在《银星一井通防系统安全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煤矿通防系统是煤矿生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系统,其安全状况直接影响到整个煤矿的安全形势,做好通防系统的安全风险管理对提高整个煤矿的安全管理水平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银星一井的实际生产情况,开展通防系统的安全风险管理研究,制定了适合银星一井通防系统安全风险评价的方法,给出了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对提高矿井通防系统的安全性具有一定的工程意义。首先,通过对煤矿通防系统工作内容和环节的分析,确定从矿井通风系统管理、防治瓦斯管理、防灭火管理、防治粉尘管理四个方面出发,分析出影响矿井通防系统安全的风险因素;其次,通过对多种评价方法的比选,确定采用头脑风暴法、专家法、模糊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方法,达到对通防系统安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响应和控制的目的;再次,针对银星一井通防系统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识别出的风险因素进行数据处理,得出安全风险评价结果,并结合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颁布的《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办法》,对银星一井通防系统安全风险进行级别划分,并对每个级别合理赋值,参考评价得分直观的反应出通防系统的安全状况。最后,根据评价得分定级,并结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本文的研究工作对提高矿井通防系统的安全性、防止通防系统事故发生起到了良好作用。同时为评价煤矿其他系统的安全性,进而为整个煤矿的综合安全评价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曹魏杨[5](2017)在《大断面瓦斯隧道施工通风优化及风险管理》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中西部大开发及“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的的不断深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隧道工程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逐渐从平原地带转移到山岭地带,而大断面隧道在穿越山地区域时,不可避免的会出现隧道穿越既有煤层及赋存瓦斯的区域,而瓦斯是隧道工程安全施工的重大隐患,通常需要采取设计合理的通风方案和风险管理体系来降低。本文以重庆市梁忠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礼让隧道工程为依托工程,通过理论计算和数值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大断面瓦斯隧道施工通风优化和风险管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基于对瓦斯隧道施工通风目的和通风原则研究分析基础上,得出瓦斯隧道施工通风的设计依据、常用的通风方式和通风方法,并结合重庆礼让隧道工程实际,通过施工通风量和风压的计算,对瓦斯隧道施工通风方案进行设计。(2)运用Fluent建立瓦斯隧道施工通风数值计算分析模型,揭示了瓦斯隧道风流流场的分布和扩散规律及瓦斯浓度场的分布和扩散规律。(3)分别以瓦斯涌出量大小、施工通风量大小、风筒直径、风筒悬挂位置、风筒出风口距掌子面距离为变量,通过数值计算,揭示高瓦斯隧道(标准工况瓦斯涌出量为13m/min)各影响因素对隧道瓦斯浓度场的影响规律。(4)以隧道内瓦斯浓度场稳定后掌子面中心处的瓦斯浓度为表征因子,通过以风筒直径、风筒悬挂位置、风筒出风口距掌子面距离为影响因素的正交试验研究,获得了最优化的风筒布设方案。(5)基于大断面瓦斯隧道风险管理基本流程,从人为因素、自然因素、物的因素和管理因素四个角度识别可能导致大断面瓦斯隧道爆炸事故发生的基本风险因素,采用事故树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进行相应的风险评估,得出可能导致瓦斯隧道爆炸事故发生的最主要风险因素,并通过通风优化手段进行相应的风险响应及风险控制。

祝楷[6](2017)在《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原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事故原因分析是事故预防的基础。针对近年来煤矿重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占全部煤矿重特大事故的比例不断增大、事故发生起数和造成的死亡人数居高不下的情况,本文研究了以往学者对煤矿井下瓦斯爆炸事故的原因分析,发现以往原因分析主要集中在导致事故的不安全动作和不安全物态等直接原因上,较少涉及直接原因背后更深层次的个人习惯性行为原因和管理体系原因之研究,且在研究员工不安全动作原因时,仅考虑一线班组员工的违章动作,较少的考虑管理层员工的不安全动作原因等问题。从事故预防角度来说,尽可能全面分析现阶段事故中人和物的原因、个人和组织等的原因,才能更全面、有效的为现在和将来的事故预防工作提出切入点、思路或是侧重点,以及为员工培训提供指导和参考。为达到上述研究目的,本文以事故致因“2-4”模型为理论依据,研究了瓦斯爆炸事故的原因分析方法,并选取2005-2014年间发生的105起重特大瓦斯爆炸事故进行研究分析。首先,从事故发生井下地点、事故发生时间、死亡人数、矿井瓦斯等级、矿井所有制信息等几个方面对2005-2014年重特大瓦斯爆炸事故的致因因素规律进行了统计分析;其次,从点火源和瓦斯积聚两个角度分别分析了导致事故发生的不安全动作原因、不安全物态原因、习惯性行为原因和安全管理体系缺欠原因等各类原因;最后,简单建议了本文所得到的事故原因分析结果在瓦斯爆炸事故预防中的应用方法,得到以下结论:(1)提出一个以员工行为为出发点的事故分析方法。事故致因“2-4”模型是理论模型,为实际应用在事故分析中,本文提出了一种7步分析方法,包括(1)切割组织;(2)事故发生经过分析;(3)事故组织内员工不安全动作的识别;(4)不安全物态原因分析;(5)习惯性行为原因讨论;(6)安全管理体系缺欠原因分析;(7)事故原因的归纳及其对事故的影响过程分析。(2)得到了近年来煤矿重特大瓦斯爆炸事故的致因因素规律。通过对2005-2014年间发生的105起煤矿重特大瓦斯爆炸事故的致因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随着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放炮火焰和电火花、或是人为导致的通风管理问题正逐渐被解决,瓦斯爆炸事故发生的物理过程向更难以预防、更隐蔽的密闭空间瓦斯积聚和热辐射、摩擦撞击火花等原因转变。(3)得到了事故中引起点火源和瓦斯积聚的“原因图谱”(见附录C)。通过分析样本事故的各类原因,按原因发生的频次,得到了引起瓦斯爆炸事故发生的“原因图谱”。(4)得到了瓦斯爆炸事故中引起点火源的各类原因及其规律:分析产生放炮火焰的原因发现,封孔和炸药及爆破器材的管理是引起放炮火焰最多的两类原因。另外,有36起事故未组织爆破工进行专业培训,37个事故矿井在日常作业中出现违章指挥、忽视、纵容工人违章放炮的行为,38个事故矿井爆破前未建立或未要求执行爆破作业说明书,这些原因共同促使爆破工形成习惯性违章爆破行为。分析产生电火花的原因发现,操作失爆的电气设备(17)、带电检修电气设备(9)是直接引起事故的主要不安全动作原因。17类不安全物态原因中有16类属于电气设备失爆,其中煤电钻电缆线明接头(11)出现最多,41个事故矿井中有36个矿井未安装供电闭锁和超前切断电源控制设备,说明事故矿井普遍缺乏对供电闭锁作用的认识。另外,由于事故矿井缺失有关电气设备和电缆检修(38),防爆电气设备全生命周期的使用和管理(21),电气设备检修台账(19)等相关规定,才导致大量带电检修不安全动作和失爆电气设备的出现。分析产生明火和热辐射的原因发现,大部分事故是因为未定期检查密闭的完好性和漏风情况、没有采取防采空区漏风措施(7)、对于井下长期存在煤自燃预兆或存在火区未采取有针对性的防灭火措施(6)等忽视密闭破损(7)、采空区温度上升、顶板有水珠等自燃发火征兆(6)的不安全动作引起的。另外,在13起事故中只有3个事故矿井未安装采空区温度检测或预警系统和防灭火系统,说明事故矿井并非是工程技术手段未到位,而是管理未落实。分析产生摩擦冲击火花的原因发现,对于预防摩擦冲击火花,需要避免直接操作金属设备时发生的碰撞,注意机电设备的安装位置、方向和维修管理、特别是备用机电设备的完好性,以及重视顶板管理三个方面。同时,应在员工培训中强调摩擦冲击火花发生的可能(8)。(5)得到了瓦斯爆炸事故中引起瓦斯积聚的各类原因及其规律:分析造成矿井供风量不足的原因发现,直接管理层员工甚至是矿级管理层员工是造成矿井供风量不足的主要决策者。矿级管理层员工由于缺乏矿井通风相关知识,导致私自全矿井停电(8),不采用机械通风(7)、超层开采(6)或是超能力开采(3)的频频发生,从而导致矿井供风量不足。分析造成局部通风管理混乱的原因发现,掘进工作面未使用局部通风机(9)、局部通风机安装位置错误导致拉循环风(8)等是引起工作面有效风量不足的主要不安全动作原因;43起事故中涉及的主要不安全物态有三类,与局部通风机有关的出现30次、与风筒有关15次、另外5次与通风构筑物有关;相应的,反映出事故矿井员工较多缺乏诸如局部通风机拉循环风的原因和危害(15)、随意开停局部通风机的危害(8)等安全知识;同时通风区队普遍存在未能履行其岗位责任的情况,局部通风机安装、使用、管理(16),风筒使用、检查、维护管理(15)等相关规定也存在较多的缺欠。分析造成通风系统不合理的原因发现,采区通风构筑物设置错误引起部分用风地点无风(5)引起了最多的5次事故,反映出员工对于通风知识的缺乏;另外,在7起事故中因没有设计或设计了不合理的通风系统,或因在巷道贯通时没有及时调整风路(2),而导致巷道贯通后通风系统的紊乱。分析造成巷道堵塞的原因发现,员工对巷道堵塞的危险性认识不足是导致未制定或未要求执行巷道维护管理相关规定(4),或是在巷道抽排水前未编制安全技术措施(1)的主要原因。分析造成瓦斯排放不当的原因发现,采用“一风吹”排瓦斯(6)和随意开停局部通风机(4)是引起瓦斯积聚的主要不安全动作原因,但究其根源,是未制定或未要求执行瓦斯抽放措施相关规定及局部通风机管理相关规定。分析造成瓦斯异常涌出的原因发现,虽然瓦斯异常涌出是突发事件,但在实际事故中,早于事故之前已有明显征兆,但被员工忽视,如在日常作业中经常发现巷道发生冲击地压或瓦斯涌出异常而未采取措施,或是在高瓦斯矿井(或是低瓦斯矿井的高瓦斯区域)采掘,未进行瓦斯提前抽放。分析造成密闭空间瓦斯积聚的原因发现,预防密闭空间瓦斯积聚的对策应从监控密闭空间的瓦斯浓度情况及当开采接近密闭空间时,采取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避免密闭空间瓦斯涌出这两个角度入手。在22起事故中,有12起事故矿井未监控密闭空间的瓦斯浓度情况,10起事故矿井在采掘接近密闭空间时,未采取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等是出现较多的不安全动作原因。分析造成爆破瓦斯积聚的原因发现,5起事故放炮前都未制定爆破作业说明书,3起事故放炮后未采取通风措施、未等炮烟消散、未检查瓦斯浓度就回到工作面作业,这说明爆破工和当班管理人员均没有认识到编制爆破作业说明书和炮后检查的重要性。分析瓦斯浓度检查类的原因发现,74%的事故中存在作业流程中缺少检查瓦斯浓度这一环节,从而未能及时发现瓦斯浓度超限的情况。在78起事故中存在“瓦检员当班作业前未检查瓦斯浓度”的情况,63起事故“作业前未检查瓦斯浓度”;从物态上看,43起事故地点附近无瓦斯传感器,32个事故矿井员工未携带便携式瓦检仪,29个矿井瓦斯监控系统损坏,因而影响了瓦斯检查工作。上述原因从根本上来说,是事故矿井员工未能理解按规定检查瓦斯的重要性造成的。反映在安全管理体系缺欠上,有54个事故矿井未配备足够的瓦检员,47个矿井在安全检查制度中未明确要求需要检查井下员工便携式瓦检仪佩戴情况等。(6)给出了瓦斯爆炸事故原因分析结果的应用建议。对于单起事故原因分析结果,可以用于案例教学。对于事故原因统计的应用,由于本文分析统计得到了一段时间内引起瓦斯爆炸事故的各类原因,因而可以通过对各类原因的安全检查,以检验生产矿井是否有效预防以往事故发生的原因;也可以了解事故中高频次的原因类型、或可能被遗漏的原因类型,从而可以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熊建明[7](2016)在《公路瓦斯隧道施工期安全管理与预警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地域辽阔,75%左右的国土是山地或重丘,交通建设中通常会遇到瓦斯隧道。瓦斯隧道施工过程中除了常规隧道施工时具有的塌方、突水/突泥、岩爆等灾害外,还存在因瓦斯引起的瓦斯爆炸、人员中毒窒息、煤与瓦斯突出等特异性灾害,因此其施工过程有很大风险,国内外曾多次发生过因隧道施工管理不善而导致的重大瓦斯事故。因此,深入分析瓦斯隧道施工期瓦斯涌出的影响因素,辨识其施工工艺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危险源,探讨施工过程中有效的安全评价和管理预警方法,对预防事故、确保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此,本论文采用文献和现场调研、理论分析、仿真模拟计算等多种方法,对公路瓦斯隧道施工期安全问题从灾害发生的可能形式、安全保障关键技术、安全可靠性评价及安全监管组织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获得了如下有意义成果。1)采用文献和现场调研,对国内外近十年瓦斯隧道建设及其施工期安全管理和评价现状进行文献综合述评,提出应从贴合实际、动态智能信息化、施工全生命周期、多灾种综合等方向对瓦斯隧道施工期安全评价和管理进行研究的发展方向。2)对公路瓦斯隧道全过程施工工艺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了其中可能发生的重大灾害形式及发生原因。从成煤过程中瓦斯生成量及煤层和围岩赋存瓦斯的条件入手,构建了考虑煤岩自身显微组成、煤化作用程度、煤层储气条件、区域地质构造和工程活动等多方面影响因素在内的隧道所穿越煤系地层瓦斯含量风险评价的多层多指标体系;对瓦斯隧道施工过程中因瓦斯普通(一般)涌出与特殊(异常)涌出两种形式导致的瓦斯爆炸、瓦斯窒息、煤(岩)与瓦斯突出等特异性瓦斯灾害及包括塌方、岩爆和突水突泥等在内的非瓦斯灾害等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3)对瓦斯隧道施工期预测预报技术管理进行了研究。构建了瓦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体系,该体系包括地质条件宏观分析、地质调查和地质编录、综合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的实施、超前钻探和综合分析等五个具体的管理和实施步骤;提出在高瓦斯隧道施工期瓦斯监测应将人工监测和自动监测相结合,通过对两种监测方法的对比,建立了将瓦斯浓度划分为0.5%、1.0%、1.5%和2.0%等四个危险等级进行监测预警的分级管理机制,并制定了相应的瓦斯监测管理制度;提出了利用瓦斯浓度监测曲线中异常起始点、瓦斯浓度变化转折点、瓦斯浓度峰值点等3个重要点位进行施工过程中瓦斯异常涌出识别的定性方法及以摆动量、偏离率和变动率等为评判指标定量预测施工过程瓦斯浓度异常的摆动模型方法。4)对高浓度瓦斯及煤与瓦斯突出等危险的管理和处置对策进行了研究。针对瓦斯隧道施工期风管式和巷道式两种通风方式进行比较,制定了相应的通风管理细则和通风质量管理评估标准;提出了适用于公路瓦斯隧道施工过程的“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建立了以隧道埋深、地质构造、钻探时动力现象、瓦斯压力、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煤体结构类型等因素为煤瓦突出评价指标,以无突出危险、有突出威胁和有突出危险等作为三级别评价标准的瓦斯隧道施工期突出危险综合预测评价方法,并对其进行了实用性验证。5)对公路瓦斯隧道施工期危险性辨识技术进行了研究。将瓦斯隧道施工期危险源划分为固有危险源、触发危险源和本质危险源等三类。为了查清瓦斯隧道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上述三类危险源,从瓦斯积聚、点火源和管理缺陷等3个方面对瓦斯事故危险源进行辨识,发现该三方面危险源数量分别为19、17和8种,它们均可在瓦斯隧道各施工工序出现,为了对它们进行有效管理,论文将lec法、fta法和支持向量机(svm)有机结合,提出了一种对隧道施工期重大危险源进行分类综合评价的新方法——lfs方法,该法实现了对危险源危险程度综合评价、危险源关键重要度值计算及危险源分类等三方面功能的统一。6)利用系统可靠性分析的go法,在matlab软件平台的simulink仿真包中对其进行仿真建模,实现了瓦斯隧道施工期瓦斯监控系统和通风系统的可靠性评价,分别获得了两安全关键系统的故障率浴盆曲线和可靠性分析曲线。由此据系统的时变工作过程,分别对该两类系统的早期故障期、偶尔故障期和损耗故障期进行了定量划分,并分析了系统早期故障期、偶然故障期和耗损故障期等三个阶段的起因及应采取的相应安全管理措施。7)对瓦斯隧道施工全过程风险进行了评价,确立了地层岩性、地质结构、煤层厚度、隧道埋深及水文地质条件等五类指标为影响瓦斯隧道施工期风险的关键主因素,由此将瓦斯隧道施工期风险划分为四个等级;然后,建立了瓦斯隧道施工期风险等级评价的fda法评价体系及其正规化评价流程,并采用23个瓦斯隧道先验风险样本对其进行学习和回判,获得了相应的风险判别函数;最后,对我国20个瓦斯隧道施工期风险等级进行了验证性评价,所得结果和实际相符,该方法可在同类复杂系统工程施工期风险评价中推广应用。8)采用fta法对公路瓦斯隧道施工期安全事故进行了全面分析,获得了事故发生的75种最小割集途径及预防事故的33种最小径集途径,由此提出了可实施动态安全监管的矩阵式组织结构模式,该模式包括勘查设计科、电气设备科、技术指导科、现场检查科、后勤救援科、现场检查科、后勤救援科、机动运输科等6类典型职能部门。对该6类职能部门归口管理的事故基本原因事件进行了配置,全面设置了其不同层次的安管岗位,制作了相应的职位说明书,厘定了相应岗位的安全职责。论文主要创新点如下:1)在matlab软件平台的simulink仿真包中利用go法对瓦斯隧道施工期瓦斯监控系统和通风系统进行仿真建模计算,实现了瓦斯隧道施工期的安全可靠性评价;获得了两安全关键系统的故障率浴盆曲线和可靠性分析曲线;给出了系统早期故障期、偶然故障期和耗损故障期三阶段的起因及相应安全管理措施。2)确立了地层岩性、地质结构、煤层厚度、隧道埋深及水文地质条件等五类指标为影响瓦斯隧道施工期风险的关键主因素;将瓦斯隧道施工期风险划分为四个等级,建立了瓦斯隧道施工期风险等级动态评价的FDA法评价体系及其正规化评价流程,并采用大量瓦斯隧道工程实例对其进行了实用性验证。3)采用FTA法对公路瓦斯隧道施工期安全事故进行分析,获得了事故发生的75种最小割集途径及预防事故的33种最小径集途径;提出了可实施动态安全监管的矩阵式组织结构模式;并对其职能部门归口管理的事故基本原因事件进行了配置,全面设置了不同层次的安全管理岗位,制作了相应的职位说明书,厘定了相应岗位的安全职责。论文所得研究成果在其依托工程中获得了有效验证,可在类似工程中推广应用。

师辉[8](2015)在《多井筒整合金属矿山通风系统的优化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资源的不断开采利用,我国的矿井开采正在不断加深,开采的难度不断加大,如何安全生产成为现在矿井生产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一个矿井的通风系统很大程度上能够决定矿井生产是否能够安全进行。由于前几年我国对小型矿井的整治,所以很多矿井整合成为新的中大型矿井。但整合矿巷道复杂、通风线路长、废弃巷道多、造成通风系统复杂多变。本文主要以某铁矿的通风系统为例,首先,采用了现场实测、数据整理与分析的方法,建立了该铁矿的通风参数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借助三维仿真软件,编制了适合该铁矿的通风网络解算系统(TFJS1.0)。然后,通过对矿井通风系统图的优化利用CAD绘制出矿井通风的立体图,利用通风立体图通过Super Map绘制出通风系统网络图。通过对矿井现在系统的解算,验证通风参数数据库的合理性。其次,通过对金属矿山通风系统的研究以及多风机联合运转时的特性分析。了解了金属矿山的复杂性、不稳定性、开放性和动态性,对风机联合运转时的相互间影响进行分析。通过对当前通风系统的分析,找出矿井通风从在的一些问题,即通风动力不足、局部阻力过大、水平风量分配不合理等问题。最后通过分别提高井筒风机功率的方法对矿井的通风状况及各水平通风风量解算结果的分析,在能够满足通风要求的前提下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方案,并进行网络解算,经过经济比较选出最优方案。得出的结论是通风网络解算可以为实际的生产和管理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田诗雅[9](2016)在《煤矿瓦斯爆炸的致因分析及参数测试》文中研究说明瓦斯爆炸事故是煤矿井下发生的主要灾害之一,其破坏程度巨大,社会影响恶劣。为确定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致因因素,在瓦斯爆炸反应机理的研究基础上,依据三类危险源理论对煤矿瓦斯爆炸进行事故树分析包括定性分析(最小割集、最小径集分析)和定量分析(结构重要度分析、概率重要度分析、临界重要度分析),以此确定瓦斯浓度是导致瓦斯爆炸的主要原因。通过瓦斯爆炸管网测试系统进行瓦斯浓度对瓦斯爆炸影响的实验研究,得出瓦斯浓度对爆炸压力、冲击波冲量、爆炸压力上升速率的影响规律:在距离点火源同一位置上,随着瓦斯浓度的增大,由于爆炸冲击波在管道中的震荡作用,压力冲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锯齿形变化;同一位置上,随着瓦斯浓度的增大,压力上升速率随之呈锯齿形变化;瓦斯爆炸时在瓦斯浓度较低的范围内,其压力上升速率增长较快,随着浓度的增加在较宽的浓度范围内,能较稳定地维持在高位值。最后本文针对如何有效控制瓦斯浓度提出煤矿安全管理对策及建议。

高岩[10](2016)在《中美煤矿瓦斯爆炸事故不安全动作原因对比分析》文中认为无论是我国还是美国,瓦斯爆炸事故在煤矿事故中都占相当大的比重,都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经济损失,对人类的生活和社会进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尽管,近年来我国瓦斯事故总体上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但绝对死亡人数与美国相比还很高,重特大瓦斯事故还没能从根本上得到遏制。而美国,也曾经经历过瓦斯爆炸事故高发期,直到70年代初,由于美国通过了《联邦煤矿健康与安全法案》(1969 Act)并逐渐将行为安全应用到矿山安全管理中,使得美国瓦斯爆炸事故得到了非常有效的控制。因此,从行为安全的角度,对我国瓦斯爆炸事故的不安全动作原因进行分析,并和美国进行对比,能够为预防我国瓦斯爆炸事故提供一定的借鉴,有利于减少瓦斯事故的发生。事故原因分析以“事故致因‘2-4’模型”为理论依据,选取我国2005年至2009年5年间发生的77起重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和美国1950年至今发生的46起瓦斯爆炸事故为样本,首先,从瓦斯爆炸事故发生的时间、事故作业地点和点火原因3个方面,对中美瓦斯爆炸事故发生的总体规律性进行对比分析;其次,对引起我国77起瓦斯爆炸事故的不安全动作的发生规律定进行了分析;然后,对美国46起瓦斯爆炸事故的不安全动作发生规律进行了分析;最后,对中美两国瓦斯爆炸不安全动作的发生规律和违反的相关规定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根据分析得到的数据,对我国瓦斯爆炸事故不安动作的纠正提出了建议措施。对于不安全动作的研究主要采用了理论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首先,通过理论分析,确立了“事故致因‘2-4’模型”作为事故分析依据的可行性及优越性;其次采用案例分析法,对以往发生过的事故案例中的不安全动作进行识别,将不安全动作分为违反了相关规定的动作和未违反任何规定的动作两类。对于违反规定的动作我们认为属于不安全动作,对于没有违反相关规定的动作,要进行反复识别,并根据经验进行推理判断。最后,采用对比的方法,将中美两国引发瓦斯爆炸事故不安全动作的发生规律及违反的相关规定进行对比。通过对中美两国瓦斯爆炸事故不安全动作对比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得到了中美瓦斯爆炸事故总体发生规律的共性和差异性。通过对事故发生的时间、发生地点和点火源3个方面进行中美对比得到,在我国和美国,节假日前后和白班时段都是事故的高发期;我国15个和美国9个主要事故发生地点,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和运输大巷这3个作业地点都是事故高发区,其次采空区在我国事故多发;引起我国瓦斯爆炸的15种点火源和美国11种点火源中,10种是共性原因,“违章放炮”引起的事故都是最多的;“使用失爆煤电钻”、“违章操作、拆卸矿灯”、“使用非矿用防爆电气设备”、“煤自燃”、和“采空区存在明火”5种点火源在我国引起的瓦斯事故所占比例还很大,而在美国已经得到杜绝。(2)得到了引起我国77起瓦斯爆炸事故的所有不安全动作。通过对我国77起瓦斯爆炸事故分析,共得到相关不安全动作376个,其中与点火原因及其相关不安全动作共268个,与瓦斯积聚相关不安全动作共计108个。并将点火源相关的不安全动作归为25类,与瓦斯积聚相关的不安全动作归为27类。在与点火源相关的不安全动作中“违章放炮”发生的频次最高,其次分别为违规开采、未检查瓦斯、未及时撤人和使用失爆煤电钻;与瓦斯积聚相关的不安全动作中“未安装通风设施”发生频次最多,其次依次是局部通风机拉循环风、通风受限、违规移除通风控制设施和通风设施建造不合格。(3)得到了美国瓦斯爆炸事故不安全动作数据库。通过对美国46起爆炸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共得到相关不安全动作162个,其中和点火相关的不安全动作共102个,与瓦斯积聚相关的不安全动作60个。并将与点火源相关的102个不安全动作归为20类,其中与“违章放炮”相关的不安全动作发生频次最多,其次分别为未检查瓦斯、操作存在隐患的机械设备、未采取防尘降尘措施和吸烟。将与瓦斯积聚相关的60个不安全动作归为18类,得到“违规移除通风控制设施”引起瓦斯积聚次数最多,其次分别是违规施工导致通风改变、通风设施建造不合格、采空区未安装瓦斯抽放系统和未安装通风设施。(4)得到了中美瓦斯爆炸事故不安全动作发生的异同。在我国与点火源相关的25种不安全动作和美国的20种不安全动作中,绝大多数属于共性动作,其中共性不安全动作有16种,仅在美国发生的动作有4种,仅在我国发生的动作有9种。尽管不安全动作的种类多,但发生相对集中,其中“违章放炮”发生频次在两个国家均最高,并且在两个国家发生频次排在前5位的5种不安全动作发生频次占不安全动作总频次比例均超过了一半。我国27种和美国18种与瓦斯积聚相关的不安动作中,绝大多数也都属于共性不安全动作,其中共性不安动作共16种,仅在美国发生的动作有2种,仅在我国发生的动作共11种,但两个国家引起瓦斯积聚的不安全动作发生频次排序不同。(5)得到了中美瓦斯爆炸事故不安全动作违反的相关规定的共性和差异性。对比中美与点火源相关不安动作的相关规定,得出其中6种不安动作有类似规定,其余不安动作相关规定存在不同;对比与瓦斯积聚相关不安全动作的相关规定,得到6种不安动作有类似规定,其余不安全动作相关规定存在不同。并且得到了,水泡泥袋的直径和承受力、炮眼装药量、一次放炮个数、爆破作业时起爆安全距离、炸药距离电源的最短距离、锚杆之间的横向间距、移除即将密闭区域内的点火源和任何贯穿密闭的金属物体、班前和班中需要做哪些检查以及检查的次数、岩粉的散布范围和用量、逃生路线图张贴要求、电缆临时接头的连接距离、链接方式和使用时效、架电线短路开关安装距离、自救器的放置位置和距离、密闭墙的建造材料以及最小承压力、纵向风障距离工作面的距离、两风门间最大距离等在美国都有相应的具体的数值规定,而在我国有的还没有相关规定或者没有给出具体统一的规定,缺乏可操作性。(6)得到了纠正我国瓦斯爆炸事故不安全动作的建议措施。依据统计分析结得到的数据,建议我国为减少点火及相关不安全动作的发生,可以特别加强对“违章放炮”、“违规开采”和“未检查瓦斯”相关不安全动作进行控制,这3类不安全动作的发生频次占到了不安全动作发生总频次的62%,如果这3类不安全动作得到有效控制将大大减少事故发生。为减少瓦斯积聚的发生,可以特别加强对“未安装通风设施”和“局部通风机拉循环风”2类不安全动作的矫正,这2类不安全动作发生频次在所有与瓦斯积聚相关不安全动作中较高;其次应加强对和通风设施尤其是局部通风机的安装、使用和维护相关的不安动作的矫正,我国与通风设施相关的不安全动作占引起瓦斯积聚的不安全动作总频次的65.74%,美国占55%。除此之外,我国应增加对一些不安全动作的相关规定,通过对中美瓦斯爆炸事故不安全动作违反的相关规定对比发现,对于一些不安全动作美国都有相应的具体的数值规定,而在我国有些还没有相应规定或者有些规定不具体缺乏可操作性,因此增加相关规定,有利于对不安全动作的控制。

二、临时停工掘进面实行全风压通风实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临时停工掘进面实行全风压通风实验(论文提纲范文)

(1)白洞矿井综采采空区遗煤自燃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采空区遗煤自燃的危害性
        1.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国内对防灭火技术的研究前景
        1.2.2 国内对防灭火技术的研究现状
        1.2.3 国外对防灭火技术的发展动态
        1.2.4 国内外目前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目标、方案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1.3.3 研究方案
        1.3.4 创新点与关键技术说明
        1.3.5 技术路线
2 矿井概况
    2.1 矿井概况
        2.1.1 矿井地质特征
        2.1.2 矿井自然气候状况
        2.1.3 煤炭自燃概况
        2.1.4 自燃特点分析
    2.2 盘区布置
        2.2.1 采煤方法
        2.2.2 盘区巷道布置
        2.2.3 盘区巷道通风
    2.3 白洞矿综采工作面综合性分析
        2.3.1 综采采煤方法优缺点分析
        2.3.2 综采采空区漏风影响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综采采空区遗煤自燃监测与预报
    3.1 白洞矿井煤层自燃性及其致灾分析
        3.1.1 煤的自燃倾向性分析
        3.1.2 煤尘爆炸分析
        3.1.3 瓦斯爆炸分析
    3.2 白洞矿综采采空区自燃监测与预报
        3.2.1 综采采空区自然发火关因素分析
        3.2.2 综采采空区标志性气体监测方法
        3.2.3 综采采空区束管监测系统
        3.2.4 综采采空区自然发火预报
    3.3 本章小结
4 综采采空区漏风检测技术研究
    4.1 矿井漏风分析及其危害
    4.2 示踪技术检测矿井漏风
        4.2.1 示踪技术检测漏风的基本原理
        4.2.2 通过定量释放SF6检测矿井漏风原理
        4.2.3 示踪技术的应用
    4.3 采空区漏风研究
    4.4 本章小结
5 均压、喷浆堵漏、灌浆技术应用与研究
    5.1 易自燃的巷道类型分析
    5.2 综采采空区遗煤自燃分析
    5.3 矿井防灭火技术
    5.4 防灭火技术确定分析
        5.4.1 白洞矿8108综放面发火情况分析
        5.4.2 白洞矿8108综放面防灭火治理技术及效果分析
    5.5 白洞矿井防灭火技术应用效果研究
    5.6 本章小结
6 采空区注氮技术应用与研究
    6.1 采空区遗煤防灭火技术依据与计算
        6.1.1 技术改进依据
        6.1.2 注氮流量的计算
        6.1.3 制氮设备的确定
        6.1.4 输氮管路的确定
        6.1.5 注氮工艺
        6.1.6 现场实验技术难点
    6.2 采空区遗煤注氮防灭火技术的效果研究
    6.3 对提出的技术优劣性研究
        6.3.1 防灭火技术优点
        6.3.2 防灭火技术缺点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2)高瓦斯矿井瓦斯零超限“三位一体”预控管理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2 高瓦斯矿井零超限“三位一体”预控管理体系理论研究
    2.1 体系构建理论基础
    2.2 管理体系整体结构设计
    2.3 管理体系构建目标
    2.4 本章小结
3 隐患闭环管理体系构建
    3.1 隐患闭环管理体系模型建立
    3.2 隐患闭环管理机制建立
    3.3 隐患信息化管理系统模块设计
    3.4 本章小结
4 “三违”闭环管理体系构建
    4.1 “三违”闭环管理体系模型建立
    4.2 “三违”闭环管理机制建立
    4.3 “三违”信息化管理系统模块设计
    4.4 本章小结
5 高瓦斯矿井瓦斯超限风险预警方法及模型研究
    5.1 瓦斯超限预警指标体系构建
    5.2 瓦斯超限风险预警模型及预警机制
    5.3 工作面瓦斯超限预警位置
    5.4 本章小结
6 高瓦斯矿井瓦斯零超限风险预控管理系统设计开发及应用
    6.1 管理系统设计
    6.2 管理系统瓦斯超限预警实现步骤
    6.3 王坡煤矿瓦斯零超限风险预控管理系统应用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瓦斯方面隐患界定标准
附录2 :通风方面隐患界定标准
附录3 :王坡煤矿基本图元图例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3)红柳林矿业公司安全风险辨识与管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背景
        1.1.2 红柳林煤矿安全生产现状及分析
    1.2 国内外煤矿安全管控研究现状
        1.2.1 国外煤矿安全生产状况及管理措施
        1.2.2 我国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及管理措施
        1.2.3 国内外煤矿安全生产研究对比分析
    1.3 研究的内容、方法及路线
        1.3.1 研究的内容
        1.3.2 研究的方法
        1.3.3 研究的路线
2 红柳林矿业公司煤矿安全风险辨识研究
    2.1 风险辨识的原则
    2.2 风险辨识方法的研究
    2.3 基于专家调查法的煤矿安全风险辨识
        2.3.1 基于专家调查法的煤矿安全风险辨识流程
        2.3.2 各操作岗位人员安全风险辨识
        2.3.3 煤矿机电设备安全风险辨识
        2.3.4 煤矿环境安全风险因素辨识
        2.3.5 煤矿安全管理风险因素辨识
    2.4 本章小结
3 红柳林矿业公司煤矿安全风险评估研究
    3.1 煤矿安全风险评估指标分析
    3.2 煤矿安全风险评估技术比较与分析
    3.3 煤矿安全风险评估模型构建
        3.3.1 评估方法介绍
        3.3.2 煤矿安全风险评估模型构建与评估
    3.4 本章小结
4 红柳林矿业公司煤矿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4.1 针对人的操作风险采取的安全管控措施
        4.1.1 各操作岗位工作标准
        4.1.2 岗位风险及防范措施
        4.1.3 各操作岗位员工安全培训
        4.1.4 针对人的操作风险采取的安全管控措施效果评价
    4.2 针对机电设备风险采取的管控措施
        4.2.1 “机环双检”管控措施
        4.2.2 “人机工程”管控措施
        4.2.3 针对机电设备风险采取的管控措施效果评价
    4.3 针对主要的环境因素风险采取的管控措施
        4.3.1 水灾风险管控措施
        4.3.2 顶板灾害风险
        4.3.3 瓦斯爆炸防控措施
        4.3.4 矿井综合性防尘措施
        4.3.5 针对主要的环境风险采取的管控措施效果评价
    4.4 针对安全管理风险采取的安全管控措施
        4.4.1 过程控制管理
        4.4.2 矿级管理人员工作标准
        4.4.3 科室、区队管理人员工作标准
        4.4.4 针对安全管理风险采取的管控措施效果评价
    4.5 本章小结
5 红柳林矿业公司煤矿作业安全风险管控体系
    5.1 红柳林矿业公司煤矿作业安全风险管控体系
        5.1.1 红柳林煤矿安全生产现状建立原则
        5.1.2 红柳林矿业公司煤矿作业安全风险管控体系
        5.1.3 网络系统结构图
        5.1.4 软件系统结构
    5.2 红柳林矿业公司煤矿作业安全风险管控体系管理流程
    5.3 红柳林矿业公司煤矿作业防灭火安全风险管控体系方案设计
        5.3.1 体系管理
        5.3.2 基础资料库
        5.3.3 应用库
        5.3.4 教育与培训材料管理
        5.3.5 风险控制
        5.3.6 基于专家调查法的火灾安全风险辨识
        5.3.7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火灾安全风险评估
        5.3.8 防灭火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5.4 红柳林矿业公司煤矿作业防灭火安全风险管控体系效果评价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4)银星一井通防系统安全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安全风险管理在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 安全风险管理在国外发展动态
        1.2.2 安全风险管理在国内发展现状
    1.3 安全管理学研究
        1.3.1 安全管理基本原理
        1.3.2 安全事故理论
    1.4 风险管理基本理论
        1.4.1 风险管理概述
        1.4.2 风险的概念
        1.4.3 风险管理程序
    1.5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第2章 煤矿通防系统安全风险管理
    2.1 煤矿通防系统安全风险管理基本概况
    2.2 煤矿通防系统风险管理
        2.2.1 通风系统风险管理
        2.2.2 瓦斯防治风险管理
        2.2.3 火灾防治风险管理
        2.2.4 粉尘防治风险管理
    2.3 煤矿通防系统安全风险控制策略
        2.3.1 煤矿通防系统安全风险控制原则
        2.3.2 通防系统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银星一井通防系统安全风险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银星一井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地质构造及煤层概况
        3.1.3 矿井生产能力及开拓、开采概况
    3.2 银星一井通防系统概况
        3.2.1 通风系统概况
        3.2.2 防治瓦斯概况
        3.2.3 防灭火概况
        3.2.4 防尘概况
    3.3 银星一井通防系统安全风险识别过程
        3.3.1 通防系统安全风险识别过程
        3.3.2 银星一井通防系统安全风险识别的方法
    3.4 银星一井通防系统安全风险识别结果分析
        3.4.1 通风系统风险因素
        3.4.2 瓦斯防治风险因素
        3.4.3 火灾防治风险因素
        3.4.4 粉尘防治风险因素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银星一井通防系统安全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
    4.1 风险估计及评价概述
        4.1.1 风险估计和评价
        4.1.2 评估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4.1.3 模糊层次分析法
    4.2 银星一井通防系统安全风险评价方法
        4.2.1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简介
        4.2.2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4.3 银星一井通防系统安全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4.3.1 通防系统安全风险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
        4.3.2 通防系统安全风险综合评价
        4.3.3 通防系统安全风险评价结果分析处理
    4.4 银星一井通防系统安全风险控制原则与机制
        4.4.1 通防系统安全风险控制原则
        4.4.2 通防系统安全风险控制机制
    4.5 银星一井通防系统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4.5.1 通风管理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4.5.2 瓦斯管理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4.5.3 防灭火管理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4.5.4 粉尘管理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5)大断面瓦斯隧道施工通风优化及风险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主要符号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瓦斯渗流、分布及扩散规律研究现状
        1.2.2 瓦斯隧道施工通风研究现状
        1.2.3 瓦斯隧道施工风险评估管理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大断面瓦斯隧道施工通风计算及通风方案设计
    2.1 引言
    2.2 隧道施工通风的目的及原则
        2.2.1 通风目的和通风原则
        2.2.2 隧道施工通风设计依据
    2.3 隧道施工的通风方式和方法
        2.3.1 通风方式
        2.3.2 通风方法
        2.3.3 通风设施
        2.3.4 隧道的通风网路
        2.3.5 通风法处理瓦斯超限
        2.3.6 通风方式和通风方法确定依据
    2.4 瓦斯隧道施工通风量计算
    2.5 通风风压计算及通风设施的选择
        2.5.1 隧道实际风量计算
        2.5.2 风压计算
        2.5.3 通风设备的选用
    2.6 某公路瓦斯隧道施工通风设计
        2.6.1 依托隧道工程概况
        2.6.2 通风方案的设计
    2.7 本章小结
3 大断面瓦斯隧道施工通风流场及瓦斯浓度场分布规律研究
    3.1 大断面瓦斯隧道施工通风理论
        3.1.1 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基本理论
        3.1.2 瓦斯隧道施工通风气体流动的基本方程
        3.1.3 压入式施工通风计算模型
    3.2 某瓦斯隧道施工通风数值模型设计
        3.2.1 Fluent软件介绍
        3.2.2 计算模型
        3.2.3 数学模型
        3.2.4 求解参数设置
    3.3 瓦斯隧道施工通风风流流场分析
        3.3.1 不同通风时间X-Z和X-Y面上瓦斯浓度分析
        3.3.2 稳定状态不同X-Z平面风流矢量对比分析
        3.3.3 稳定状态不同Y-Z平面风流矢量对比分析
        3.3.4 不同X-Z平面风流速度对比分析
        3.3.5 不同Y-Z平面风流速度对比分析
    3.4 瓦斯隧道施工通风瓦斯浓度场分析
        3.4.1 不同通风时刻掌子面上瓦斯浓度对比分析
        3.4.2 不同通风时刻,y=2.22 平面上瓦斯浓度分析
        3.4.3 稳定状态,不同Y-Z平面瓦斯浓度对比分析
        3.4.4 稳定时刻,不同X-Z平面瓦斯浓度对比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不同影响因素下隧道瓦斯浓度场分布规律及风筒参数优化研究
    4.1 引言
    4.2 隧道瓦斯浓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4.2.1 瓦斯涌出量
        4.2.2 通风量
        4.2.3 风筒悬挂位置
        4.2.4 风筒直径
        4.2.5 风筒出风口距离开挖掌子面距离
    4.3 不同影响因素下隧道瓦斯浓度的分布规律研究
        4.3.1 瓦斯涌出量对隧道瓦斯浓度影响研究
        4.3.2 施工通风量对隧道瓦斯浓度影响研究
        4.3.3 风筒直径对隧道瓦斯浓度影响研究
        4.3.4 风筒悬挂位置对隧道瓦斯浓度影响研究
        4.3.5 风筒出风口距离开挖掌子面距离对隧道瓦斯浓度影响研究
    4.4 特定工况风筒最优化正交实验
        4.4.1 正交实验设计基本原理
        4.4.2 正交试验方案设计
        4.4.3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4.4.4 风筒最优化方案论证
    4.5 本章小结
5 大断面瓦斯隧道瓦斯风险管理及优化研究
    5.1 引言
    5.2 大断面瓦斯隧道瓦斯风险管理基本流程
        5.2.1 大断面瓦斯隧道瓦斯风险管理流程
        5.2.2 大断面瓦斯隧道风险识别
        5.2.3 大断面瓦斯隧道风险评估
        5.2.4 大断面瓦斯隧道风险响应
        5.2.5 大断面瓦斯隧道风险控制
    5.3 礼让隧道瓦斯风险识别
        5.3.1 人为因素
        5.3.2 自然因素
        5.3.3 物的因素
        5.3.4 管理因素
    5.4 礼让隧道瓦斯风险评估
        5.4.1 基于事故树分析法的瓦斯爆炸风险评估
        5.4.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瓦斯爆炸风险评估
    5.5 礼让隧道瓦斯风险响应及控制
        5.5.1 瓦斯隧道通风设计优化
        5.5.2 瓦斯隧道通风管理优化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6)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原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事故致因“2-4”模型及其应用研究综述
        1.2.2 瓦斯爆炸事故的行为原因研究综述
        1.2.3 现状评述及问题提出
    1.3 研究目标、方法和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2 事故原因分析方法研究
    2.1 以事故致因“2-4”模型为理论依据的事故原因分析方法提出
        2.1.1 分析思路
        2.1.2 分析步骤
    2.2 分析方法的案例实证及效果验证
        2.2.1 一起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原因分析
        2.2.2 效果验证
    2.3 本章小结
3 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致因因素及其规律研究
    3.1 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致因因素
        3.1.1 井下点火源原因分类
        3.1.2 瓦斯积聚原因分类
    3.2 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样本来源及选取
    3.3 2005-2014 年我国重特大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致因因素规律分析
        3.3.1 点火源原因规律分析
        3.3.2 瓦斯积聚原因规律分析
        3.3.3 物理过程规律的讨论
    3.4 本章小结
4 瓦斯爆炸事故的点火源原因研究
    4.1 放炮火焰原因分析
        4.1.1 不安全动作原因
        4.1.2 不安全物态原因
        4.1.3 习惯性行为原因
        4.1.4 安全管理体系缺欠原因
    4.2 电火花原因分析
        4.2.1 不安全动作原因
        4.2.2 不安全物态原因
        4.2.3 习惯性行为原因
        4.2.4 安全管理体系缺欠原因
    4.3 明火和热辐射原因分析
        4.3.1 不安全动作原因
        4.3.2 不安全物态原因
        4.3.3 习惯性行为原因
        4.3.4 安全管理体系缺欠原因
    4.4 摩擦冲击火花原因分析
        4.4.1 不安全动作原因
        4.4.2 不安全物态原因
        4.4.3 习惯性行为原因
        4.4.4 安全管理体系缺欠原因
    4.5 本章小结
5 瓦斯爆炸事故的瓦斯积聚原因研究
    5.1 矿井供风量不足原因分析
        5.1.1 不安全动作原因
        5.1.2 不安全物态原因
        5.1.3 习惯性行为原因
        5.1.4 安全管理体系缺欠原因
    5.2 局部通风管理混乱原因分析
        5.2.1 不安全动作原因
        5.2.2 不安全物态原因
        5.2.3 习惯性行为原因
        5.2.4 安全管理体系缺欠原因
    5.3 通风系统不合理原因分析
        5.3.1 不安全动作原因
        5.3.2 不安全物态原因
        5.3.3 习惯性行为原因
        5.3.4 安全管理体系缺欠原因
    5.4 巷道堵塞原因分析
        5.4.1 不安全动作原因
        5.4.2 不安全物态原因
        5.4.3 习惯性行为原因
        5.4.4 安全管理体系缺欠原因
    5.5 瓦斯排放不当原因分析
        5.5.1 不安全动作原因
        5.5.2 不安全物态原因
        5.5.3 习惯性行为原因
        5.5.4 安全管理体系缺欠原因
    5.6 瓦斯异常涌出原因分析
        5.6.1 不安全动作原因
        5.6.2 不安全物态原因
        5.6.3 习惯性行为原因
        5.6.4 安全管理体系缺欠原因
    5.7 密闭空间瓦斯积聚原因分析
        5.7.1 不安全动作原因
        5.7.2 不安全物态原因
        5.7.3 习惯性行为原因
        5.7.4 安全管理体系缺欠原因
    5.8 爆破瓦斯积聚原因分析
        5.8.1 不安全动作原因
        5.8.2 不安全物态原因
        5.8.3 习惯性行为原因
        5.8.4 安全管理体系缺欠原因
    5.9 瓦斯浓度检查原因分析
        5.9.1 不安全动作原因
        5.9.2 不安全物态原因
        5.9.3 习惯性行为原因
        5.9.4 安全管理体系缺欠原因
    5.10 本章小结
6 瓦斯爆炸事故原因分析结果的应用
    6.1 单起事故原因分析结果的应用
    6.2 事故原因的统计应用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
    附表A 2005-2014 年我国重特大煤矿事故统计
    附表B 2005-2014 年105起重特大瓦斯爆炸事故案例基础数据
    附表C 2005-2014 年105起重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原因图谱

(7)公路瓦斯隧道施工期安全管理与预警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瓦斯隧道施工期安全管理研究现状
    1.3 国内外瓦斯隧道施工期安全/风险评价研究现状
    1.4 瓦斯隧道施工期安全管理研究展望
    1.5 论文研究的方法、内容和采用的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公路瓦斯隧道施工工艺及致灾形式分析
    2.1 隧道所穿越地层中瓦斯含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2.1.1 隧道地层中瓦斯生成的影响因素
        2.1.2 隧道地层中瓦斯赋存的影响因素
    2.2 公路瓦斯隧道施工期瓦斯涌出及其致灾形式
        2.2.1 瓦斯隧道施工期围岩地层中瓦斯涌出
        2.2.2 隧道开挖期间瓦斯灾害的表现形式
    2.3 瓦斯隧道施工期其他非瓦斯灾害形式
        2.3.1 瓦斯隧道施工期塌方灾害
        2.3.2 公路瓦斯隧道施工期岩爆灾害
        2.3.3 公路瓦斯隧道施工期岩溶突水灾害
    2.4 公路瓦斯隧道施工典型工艺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公路瓦斯隧道施工期安全关键技术的管理要素研究
    3.1 研究瓦斯隧道施工期超前地质预报的管理要素
        3.1.1 瓦斯隧道施工期超前地质预报体系及实施步骤
        3.1.2 瓦斯隧道施工期瓦斯监测及预测
    3.2 瓦斯隧道施工期通风技术的管理要素研究
        3.2.1 瓦斯隧道施工时通风方式的选择
        3.2.2 瓦斯隧道的通风管理研究
    3.3 瓦斯隧道施工期煤与瓦斯突出防治的管理要素研究
        3.3.1 煤与瓦斯突出机理
        3.3.2 煤与瓦斯突出“四位一体”综合防治措施管理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公路瓦斯隧道施工系统安全可靠性评价研究
    4.1 瓦斯隧道施工期重大危险源辨识与评价研究
        4.1.1 危险源及其事故致因机理
        4.1.2 瓦斯隧道施工工序的动态危险性分析
        4.1.3 瓦斯隧道施工期瓦斯事故危险源辨识研究
        4.1.4 瓦斯隧道施工期瓦斯事故重大危险源评价研究
    4.2 瓦斯隧道施工期安全关键系统动态可靠性分析研究
        4.2.1 GO法及其可靠性分析原理
        4.2.2 基于MATLAB中SIMULINK仿真技术的GO法建模研究
        4.2.3 基于GO法的瓦斯隧道施工期安全关键系统动态可靠性分析
    4.3 瓦斯隧道施工期风险等级的FDA法评价研究
        4.3.1 瓦斯隧道施工期风险影响因素及特点分析
        4.3.2 瓦斯隧道施工期FDA法风险评价体系的构建
        4.3.3 瓦斯隧道施工期风险等级的FDA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公路瓦斯隧道施工期动态安全监管组织设计研究
    5.1 公路瓦斯隧道施工期危险性研究
        5.1.1 公路瓦斯隧道施工的危险源分析
        5.1.2 公路瓦斯隧道施工事故树分析与研究
    5.2 公路瓦斯隧道施工期安全管理研究
        5.2.1 公路瓦斯隧道的安全管理要点分析
        5.2.3 公路瓦斯隧道组织系统的设立
    5.3 公路瓦斯隧道施工期安全人力资源管理与职位设置研究
        5.3.1 安全管理人员的岗位设置
        5.3.2 组织职位设计
        5.3.3 安全监察体系的设立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动态安全管理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6.1 实际工程概要
    6.2 安全保障体系
    6.3 瓦斯隧道施工期应急救援预案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7.1 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

(8)多井筒整合金属矿山通风系统的优化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1.3.1 研究的主要目的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矿井通风方式及参数测定
    2.1 矿井现通风基本方式
        2.1.1 现矿井通风基本方式
        2.1.2 坑内通风
    2.2 通风参数测定方法
        2.2.1 准备工作
        2.2.2 测点布置和选择
        2.2.3 操作要求
        2.2.4 数据记录
        2.2.5 参数计算
    2.3 测量基本数据
    2.4 风量计算
        2.4.1 计算依据
        2.4.2 各水平需风量
        2.4.3 矿井总需风量
    2.5 矿井现存的一些问题
        2.5.1.局部通风
        2.5.2.通风构筑物
        2.5.3.工作面风量
第3章 金属矿通风系统的分析
    3.1 矿井通风系统的研究
        3.1.1 矿井通风方式
        3.1.2 进回风井的布置形式
        3.1.3 主通风机的工作方式及安装地点
    3.2 矿井通风系统特性分析
        3.2.1 矿井通风系统的复杂性
        3.2.2 矿井通系统的开放性
        3.2.3 矿井通系统的非稳定性
        3.2.4 矿井通风系统的动态性
    3.3 矿井通风系统评价指标
        3.3.1.风量合格率(ηv)
        3.3.2 风质合格率(ηc)
        3.3.3.有效风量率(ηu)
        3.3.4.风机装置效率(ηf)
        3.3.5.风量供需比(β)
        3.3.6.综合指标(c)
第4章 多风机联合运转特性及分析
    4.1 多风机通风的基本规律
        4.1.1 并联网络中风量分配原则:
        4.1.2 风机并联效果差
        4.1.3 串联风路和并联风路的比较
    4.2 地面主要通风机集中通风方式的网络特性
    4.3 风机工作的工况点
    4.4 多风机联合运行之间的影响研究
第5章 矿井通风网络解算
    5.1 网络解算的基本概念
        5.1.1 通风网络的拓扑关系
        5.1.2 通风网络的矩阵表示
    5.2 通风网络解算方法
    5.3 矿井现状网络解算结果
第6章 矿井通风优化方案与论证
    6.1 针对不同通风方式的解算
    6.2 方案提出的原则
    6.3 方案的提出
    6.4 方案分析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9)煤矿瓦斯爆炸的致因分析及参数测试(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理论研究现状
        1.2.2 实验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目的
        1.3.4 技术路线
2. 瓦斯爆炸反应机理研究
    2.1 瓦斯爆炸的条件
    2.2 瓦斯爆炸的影响因素
    2.3 瓦斯爆炸的反应机理
    2.4 瓦斯爆炸的数学方程描述
    2.5 瓦斯爆炸的破坏和伤害机理
3. 煤矿瓦斯爆炸事故致因分析
    3.1 基于三类危险源理论的煤矿瓦斯爆炸事故致因因素的确定
        3.1.1 三类危险源理论
        3.1.2 煤矿瓦斯爆炸事故致因因素的确定
    3.2 煤矿瓦斯爆炸致因分析
        3.2.1 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树编制
        3.2.2 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树定性分析
        3.2.3 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树定量分析
    3.3 本章结论
4. 瓦斯浓度对瓦斯爆炸影响的实验简介
    4.1 瓦斯爆炸管网测试系统简介
    4.2 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
        4.2.1 装置本体
        4.2.2 控制系统
        4.2.3 数据采集系统
    4.3 实验条件
    4.4 实验方案
    4.5 实验过程
        4.5.1 实验步骤
        4.5.2 实验注意事项
5. 实验结果及分析
    5.1 瓦斯浓度对爆炸压力影响的实验结果及分析
    5.2 瓦斯浓度对冲击波冲量影响的实验结果及分析
    5.3 瓦斯浓度对爆炸压力上升速率影响的实验结果及分析
    5.4 实验结论
6. 煤矿瓦斯安全管理措施
    6.1 煤矿瓦斯安全管理中的“三零”理论
    6.2 “三零”理论在煤矿瓦斯安全管理中的具体表现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2000-2014年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汇总表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中美煤矿瓦斯爆炸事故不安全动作原因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行为安全研究现状
        1.2.2 不安全动作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美瓦斯爆炸事故发生规律对比
    2.1 基本特征对比
    2.2 事故发生规律对比分析
        2.2.1 样本选取
        2.2.2 发生时间对比
        2.2.3 发生地点对比
        2.2.4 点火原因对比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瓦斯爆炸事故不安全动作原因分析方法研究
    3.1 不安全动作和不安全行为的区分
    3.2 不安全动作原因分析的理论依据
        3.2.1“事故致因‘2-4’模型”
        3.2.2“2-4”模型各部分定义
        3.2.3“2-4”模型分析事故的优势
    3.3 不安全动作原因的分析方法
        3.3.1 研究范围
        3.3.2 分析方法
    3.4 典型事故不安全动作原因分析
        3.4.1“UBB”煤矿瓦斯爆炸事故
        3.4.2“Darby”煤矿瓦斯爆炸事故
        3.4.3“Sago”煤矿瓦斯爆炸事故
        3.4.4“McElroy”煤矿瓦斯爆炸事故
        3.4.5“Jim”煤矿瓦斯爆炸事故
        3.4.6 分析结果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瓦斯爆炸事故不安全动作原因分析
    4.1 事故样本介绍
    4.2 分析方法
    4.3 分析结果讨论
        4.3.1 与点火相关的不安全动作
        4.3.2 与瓦斯积聚相关的不安全动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美国瓦斯爆炸事故不安全动作原因分析
    5.1 事故样本介绍
    5.2 分析方法
    5.3 分析结果讨论
        5.3.1 与点火相关的不安全动作
        5.3.2 与瓦斯积聚相关的不安全动作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美不安全动作原因对比分析
    6.1 事故案例样本对比
    6.2 与点火相关的不安全动作原因对比
        6.2.1 不安全动作总体发生规律对比
        6.2.2 共性不安全动作原因对比
        6.2.3 非共性不安全动作原因对比
    6.3 与瓦斯积聚相关的不安全动作原因对比
        6.3.1 不安全动作发生规律对比
        6.3.2 共性不安全动作原因对比
        6.3.3 非共性不安全动作原因对比
        6.3.4 和通风设施相关的不安全动作对比
    6.4 分析结果的应用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在学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主要获奖

四、临时停工掘进面实行全风压通风实验(论文参考文献)

  • [1]白洞矿井综采采空区遗煤自燃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D]. 焦世雄.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01)
  • [2]高瓦斯矿井瓦斯零超限“三位一体”预控管理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D]. 常海雷.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9(07)
  • [3]红柳林矿业公司安全风险辨识与管控技术研究[D]. 吴升林. 西安科技大学, 2018(01)
  • [4]银星一井通防系统安全风险管理研究[D]. 张勇. 华北电力大学, 2018(01)
  • [5]大断面瓦斯隧道施工通风优化及风险管理[D]. 曹魏杨. 重庆大学, 2017(06)
  • [6]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原因研究[D]. 祝楷.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7(02)
  • [7]公路瓦斯隧道施工期安全管理与预警技术研究[D]. 熊建明.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6(02)
  • [8]多井筒整合金属矿山通风系统的优化与分析[D]. 师辉. 河北工程大学, 2015(06)
  • [9]煤矿瓦斯爆炸的致因分析及参数测试[D]. 田诗雅.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6(05)
  • [10]中美煤矿瓦斯爆炸事故不安全动作原因对比分析[D]. 高岩.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6(07)

标签:;  ;  ;  ;  

掌子面临时停工开展全气压通风试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