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张法粘结预应力框架梁施工及试验分析

后张法粘结预应力框架梁施工及试验分析

一、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框架梁的施工与测试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解宗龙,陈宇,刘倩[1](2021)在《某32 m跨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张拉试验分析》文中认为结合某建设项目中的32 m跨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通过后张法对其进行张拉试验,在预应力筋的张拉过程中纪录框架梁关键节点的应变、挠度数据变化,得到框架梁的预应力筋的伸长值、截面应力分布规律以及试验梁的挠度变化规律,并将其与有限元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检验现场张拉施工的质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确保工程质量满足安全要求。

潘从建[2](2021)在《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90年代,美国研发了干式连接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抗震结构体系(PRESSS),发布了相关技术标准,开展了部分工程实践。该体系的框架节点采用无粘结预应力筋和局部无粘结耗能钢筋混合配筋的连接构造,具有施工效率高、地震损伤轻、延性好、自复位的特点。PRESSS框架节点的干式连接构造,导致连接界面抗扭性能薄弱,而现有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研究未考虑梁端扭矩影响;同时,针对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的振动台试验研究少,全装配楼板对该体系抗震性能的影响,也需要进一步验证。本文针对上述主要问题,进行了考虑初始扭矩作用的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端节点抗震性能的拟静力试验研究、框架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的振动台试验研究及相关有限元模拟分析,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基于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体系,系统分析了梁-柱、板-梁、柱-柱、柱-基础等相关节点构造;研究了全装配楼盖对协调多层规则框架结构整体抗侧变形的影响,提出了结构顶部楼层(结构高度80%以上)设置刚性楼板的措施。(2)完成了2组共8个不同配筋率、不同初始扭矩的框架梁端节点抗震性能的拟静力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极限位移角下,高配筋率较中配筋率的框架梁端混凝土受拉和受压损伤增加,但损伤仍较轻;随着受弯位移角增加,界面受压区高度减小、耗能钢筋屈服,界面抗扭性能随之变弱;界面抗扭失效可发生于位移角加载和卸载状态,卸载状态下更易抗扭失效;界面抗扭失效后的扭转变形随着加载循环次数和位移角增加而累积且不可复位;小扭弯比时,极限位移角下节点的扭转变形小,对梁端受弯滞回性能不利影响微小,大扭弯比时与之相反;提高配筋率,可使节点的抗扭性能有一定改善。(3)基于初始扭矩下的框架梁端节点抗震性能拟静力试验与有限元分析、界面剪应力分布的理论计算,揭示了受压界面在弯-剪-扭耦合作用下的抗扭失效特征及受力机理,提出了梁端界面的弯-剪-扭耦合的承载力计算方法。(4)进行了1/2缩尺的三层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模型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了模型在各级地震动作用下的动力特性、加速度反应、位移反应和损伤情况等。结果表明,框架柱柱脚损伤轻,框架柱端损伤位置与节点“强柱弱梁”分布规律一致;框架梁端损伤微小且可自复位;大震下,试验模型呈现混合铰屈服机制,有较好的自复位性能和满足规范要求的抗震性能;装配式楼板构造能够适应梁端转动变形的需求,且无明显残余滑移;采用顶部设置刚性楼板的全装配式框架结构具有良好的整体侧向变形协调性能。(5)基于OpenSees进行了振动台试验模型逐级地震动加载下的动力弹塑性分析。结果表明,结构的初始频率与振型、加速度响应、位移响应及结构损伤分布特征与试验结果规律较一致,结构动力弹塑性模拟分析方法较合理;各框架节点均满足“强柱弱梁”要求的有限元模型,呈现框架梁端先产生塑性铰的抗震屈服机制和框架柱地震损伤更轻的抗震性能。(6)基于节点的拟静力试验、结构模型的振动台试验和相关有限元模拟结果,提出了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建议。

李晴[3](2020)在《“非等同现浇”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适用性指标研究》文中指出装配式建筑技术因其绿色环保、高效节能等特点被国家科技部、住建部等高度重视,现今有许多科研项目是对装配式建筑进行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干式”连接节点拼装而成的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因其不存在现场湿作业、施工迅速、安装便捷、受力性能良好、通过调节附加耗能杆件可达到自复位和震后可快速修复或更换等特点,更加符合装配式技术的要求以及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模式。“干式”连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因为其连接构造形式与局部构件在受力机理及计算方式等方面与“湿式”连接装配式混凝土框架都存在很大区别,因此现有的抗震性能指标已不适用于评价“非等同现浇”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的震后修复性能。本论文在总结基于性能的设计方法理论基础上,总结现有的抗震性能指标并开发针对经典“干式”连接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的“非等同现浇”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的抗震性能指标,该研究工作对推动“非等同现浇”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应用和推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针对宋良龙“非等同现浇”型装配式混凝土节点及框架试验,利用Open Sees软件建立节点及框架层次模型,并根据框架的顶层位移与基底剪力的滞回曲线和与其相对应的骨架曲线、分级能量耗散、累积能量耗散、残余位移、相对自定心率等参数进行比对,比对结果表明本论文采取的数值建模方法可以准确模拟“非等同现浇”型装配式混凝土节点及框架的抗震性能表现。(2)根据我国相关规范要求设计出5层和10层“非等同现浇”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及传统现浇混凝土框架并选取7条地震波进行时程分析,结果表明“非等同现浇”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在各个抗震性能指标都表现良好,其中残余层间位移角明显小于传统现浇混凝土框架的残余层间位移角且两者的比值范围为0.08-0.2倍。(3)IDA分析表明5层和10层“非等同现浇”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在高倒塌概率下达到相同性能水准的结构损伤指标所需要的地震动强度(PGA)大于传统现浇混凝土框架。易损性分析表明5层和10层“非等同现浇”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在生命安全和防止倒塌性能水准下在遭受相同的地震加速度时,结构失效概率较传统现浇混凝土框架较低。(4)在IDA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本论文根据“非等同现浇”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的最大层间位移角、残余层间位移角、损伤抗震性能指标在不同抗震性能水准下的限值分别提出修改意见并给出相应的建议参考值;在易损性分析的基础上本论文针对“非等同现浇”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残余位移小、可恢复能力强等特点提出了两种新的综合抗震性能指标。第一种为基于最大层间位移角和残余层间位移角的综合抗震性能指标,该抗震性能指标综合考虑结构的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能够更加符合“非等同现浇”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的受力特点,并且简单易计算。第二种为基于损伤、最大层间位移角和残余层间位移角的综合抗震性能指标,该指标综合考虑延性、刚度、耗能、变形等多项震后损伤并且从构件与楼层两个维度进行计算,可以更加全面准确地计算出“非等同现浇”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的受力特点,但计算复杂。此外,本论文还给出了新提出的两种综合抗震性能指标在不同抗震性能水准下的限值。

杨辉[4](2020)在《局部后张预应力装配式框架节点抗震性能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国家密集颁布关于推广装配式建筑的政策文件,装配式结构在我国的推广应用迎来了高峰。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预制率高,生产、施工效率高,是适合建筑产业化发展的重要结构形式。当前国内主要采用现浇混凝土加强预制构件之间的连接,大量现场湿作业带来质量参差不齐、施工效率低下等共性技术问题。本文依托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装配式混凝土工业化建筑高效施工关键技术与示范”(2016YFC0701703),为了进一步提高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装配效率,提出了一种新型干湿混合式局部后张预应力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可广泛应用于抗震地区的多层、高层建筑中。本文采用文献调研、理论分析、试验研究、数值模拟、工程示范等多元化的综合研究方法,对新型节点的抗震性能和影响因素,新型节点框架结构的设计方法和施工工艺等进行了深入研究,论文的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1、对国内外现有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连接形式的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提出了新型干湿混合式局部后张预应力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的构造和概念设计,既实现了预制结构逐跨和上下楼层立体交叉装配施工,又提高了结构的整体性。2、制作了4个预制和1个现浇对比试件,开展低周反复荷载下的足尺模型试验,对新型节点的抗震性能及可能影响节点性能的相关构造包括预应力筋的类型、粘结方式、灌浆料类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新型节点为梁端塑性铰破坏,满足强柱弱梁的设计原则;试验强度与理论值相符,具有较好的安全储备;极限变形能力强,延性与现浇构件相当;因钢筋滑移的影响耗能较弱。3、优化了节点构造,又开展了4个足尺新型节点预制试件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进一步研究新型节点的抗震性能及相关影响因素包括灌浆料类型、叠合层钢筋的连接方式、预应力张拉力大小和梁端塑性铰区箍筋类型等。结果表明,采用高强钢筋试件的各项性能指标与现浇试件类似;新型节点的最优构造方案为高强钢筋、局部无粘结、波纹管灌浆和梁端开口箍筋的构造组合。4、系统回顾和总结了目前梁柱节点构件非线性分析模拟的方法。基于Open SEES软件,给出了新型节点试件的纤维模型模拟方法,并通过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针对预应力筋类型、张拉力大小及其粘结方式等因素进行了参数化分析。5、新型节点框架结构的设计理念为同等现浇,其设计过程总体上可按照现行设计、施工相关规范进行。给出了新型节点预制框架结构的设计流程,并在前文试验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设计相关问题进行系统总结和进一步探讨,包括梁柱构件的设计,节点核心区的抗剪设计,梁柱结合处牛腿和缺口梁设计及相关构造要求等,给出了计算方法或设计建议。6、新型节点构造新颖,其关键施工工艺尚无成熟经验可借鉴。提出了弧形钢筋加工、管道定位、预应力张拉和接缝处管道连接等关键施工方法。在工艺试验研究、试点工程应用的基础上,对新型节点构件制作、安装阶段的关键施工工艺和控制标准进行系统总结。同时也表明,关键施工工艺和控制标准能满足实际工程应用要求。

王超颖[5](2019)在《压拱型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框架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压拱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指框架梁为折线形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其结构形式在建筑耐久性、保温等方面优于轻型结构,抗风荷载、抗雪压的能力较强,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大型公共建筑中。但压拱型混凝土框架梁在受竖向力时会在框架梁底部产生向外的推力作用于框架柱,受建筑层高、使用要求等因素的限制,无法在框架梁根部设置拉梁,故水平推力传给了框架柱,增加了柱的受力,梁柱截面再按照常规设计很难满足承载力和使用性能的要求,因此采用预应力技术及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形式解决此问题。目前,针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预应力型钢混凝土结构,国内外已有一定的工程研究和应用,但对压拱型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框架的研究较少。本文以山东某高速公路服务区综合楼为参考对象,开展了对压拱型混凝土框架、压拱型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框架的力学性能研究。完成了压拱型混凝土框架和压拱型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框架的设计制作与竖向静力试验;然后研究了压拱型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框架抗弯承载力的计算方法;此外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压拱型混凝土框架、压拱型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框架建立了有限元分析模型,根据有限元模拟结果分析了不同参数对压拱型框架弯矩调幅系数的影响;最后基于声发射监测设备收集到的数据,研究了内部损伤发展规律,建立了基于声发射参数的损伤指数模型。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压拱型混凝土框架和压拱型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框架设计与竖向静力试验。研究了压拱型混凝土框架和压拱型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框架的破坏形态、裂缝开展与分布、位移延性系数等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竖向静力荷载作用下,压拱型混凝土框架和压拱型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框架的梁均发生类似于钢筋混凝土适筋梁的延性破坏;两榀框架均能充分实现内力重分布,形成三铰破坏机制;位移延性系数分别为2.53和2.63,表现出较好的延性;弯矩调幅系数分别为28%和37.66%,高于规范10%-20%的限值;预应力筋和型钢的共同作用可以延缓框架梁的开裂。(2)压拱型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框架抗弯承载力的计算方法。研究了压拱型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框架梁次内力计算、压拱效应计算,采用叠加法计算了压拱型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框架抗弯承载力。结果表明:压拱型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框架和压拱型混凝土框架的极限荷载与试验结果的比值分别为0.94和0.85,说明该方法能够计算压拱型框架抗弯承载力,计算结果相对保守和安全。(3)压拱型混凝土框架和压拱型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框架有限元分析及弯矩调幅系数影响参数分析。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压拱型混凝土框架和压拱型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框架模型,基于有限元模型考察了相对受压区高度、梁起坡角度、预应力度等参数对弯矩调幅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建立的有限元模型能够模拟试验受压力过程;相对受压区高度、梁起坡角度、预应力度、有效预应力及含钢率等因素对压拱型框架梁端弯矩调幅系数有明显影响,相比其他参数,梁起坡角度对其影响最大;含钢率、相对受压区高度、预应力度与弯矩调幅系数成反比。(4)压拱型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框架基于声发射参数的损伤演化分析。通过声发射监测仪器采集的声发射信号分析了框架梁内部损伤演化规律,建立了基于声发射参数建立的累积撞击率和累积能量率的损伤模型,并与Park-Ang损伤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压拱型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框架的损伤发展可分为轻微损伤阶段、裂缝稳定扩展阶段、失稳阶段三个阶段;基于声发射参数累积撞击率和累积能量率确立的损伤模型具有一定的可信性。

常旭[6](2019)在《主余震作用下自复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振动台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内外多次震害调查表明,按照现行规范设计的结构,在地震后破坏严重,常造成巨额的修复或重建费用。自复位结构体系由于具有震后残余变形小,结构损伤轻的概念设计,越来越受到关注。自复位钢筋混凝土(RC)框架结构自从在预制抗震结构体系(PRESSS)项目中提出以来,研究的重点正在从自复位节点抗震性能转向整体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同时,附加耗能装置也从内置低碳钢筋发展为可替换的外置阻尼器,如低碳钢(MS)阻尼器,摩擦阻尼器等。目前,由于自复位结构抗震性能的研究及设计还不完善,自复位框架结构在实际工程中应用还很少。在实际地震发生时,每次主震发生后不久经常会有多次余震发生,在外置阻尼器来不及替换的情况下,自复位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也有必要深入研究,但目前还未有针对这方面的研究。因此本文为了研究自复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各水准主余震下的抗震性能,首先设计制作一幢1/2缩尺比单跨两层双向自复位框架结构,整个框架结构包括三种类型自复位节点:柱-基础节点、顶铰梁-柱节点(结构Y向)和普通梁-柱节点(结构X向),其中,采用无粘结后张预应力筋(PT)为节点提供自复位能力,前两种节点采用外置可替换的MS阻尼器作为耗能装置,普通梁-柱节点采用角钢作为耗能装置。然后从PEER NGA-West2强震数据库共选取2条地震动:Morgan Hill地震动(IV类场地,简称“MH”),San Fernando地震动(II类场地,简称“SF”),每条地震动包含两条水平分量,并设定PGA较大的水平分量为主方向。试验输入双向地震波,主方向与从方向地震动幅值之比为1:0.85。采用逐级增大加速度峰值的加载方法,每级幅值下,主方向地震动先沿普通梁框架(结构X向)输入,然后再沿顶铰梁框架(结构Y向)输入。在每级幅值主震(从中震到超大震)之后,施加两次余震地震动。记录并详细总结了每级幅值主余震下结构的试验现象,最后对试验结果进行处理分析,主要包括结构动力特性、结构楼层相对基底位移、层间位移角、楼层加速度、节点开口转角以及预应力筋和外置低碳钢(MS)阻尼器的反应。通过分析结构反应的变化规律,可以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结构楼层位移和层间位移角随着主余震幅值的增加而增大,层间位移角基本呈均匀分布;在超大震幅值下,结构层间位移角达到了规范限值2.4%,但此时主体框架结构损伤不严重,主要在混凝土梁和柱上产生大量肉眼可见的微裂缝;结构残余变形仍比较小,在超大震下仍具有比较好的自复位性能。结构在IV类场地(MH)主余震下的位移反应大于II类场地地震动(SF)主余震下的位移反应。(2)节点开口位移随着主余震幅值的提高而增大,数值近似等于峰值层间位移角,结构变形能够集中在节点开口位置,并且节点具有比较好的自复位特性。(3)随着节点开口位移的增大,预应力增量逐渐增加,但预应力筋存在预应力损失,造成每种工况下的初始应力不同程度的下降,在加载过程中,预应力筋未达到屈服;节点位置处低碳钢阻尼器也同时发生变形,阻尼器在中震下,基本处于弹性状态,大震下刚达到屈服,在超大震4作用下,阻尼器仍未断裂失效。(4)由于结构损伤不严重,在不同幅值主震后施加不同次数的余震,对结构的位移反应和加速度反应影响不明显,但会引起顶铰梁-柱节点低碳钢阻尼器杆端弯曲破坏更严重。

陈峰涛[7](2019)在《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施工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后张有粘结预应力可以有效解决水平大跨度构件施工问题,提高建筑物的整体使用空间,利于建筑物大空间布局,节约资源、提高利用率,目前正在被广泛应用。文章结合对某工程游泳馆处所采用的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施工技术,阐述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施工流程及控制要点,对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施工中的部分技术问题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对后张有粘结预应力的施工起到借鉴的作用。

武江传[8](2018)在《新型预制预应力梁装配整体式框架抗震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建筑业是一个能源与资源消耗巨大的产业,当前我国建筑业的生产方式主要以粗放型的现场浇筑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存在着生产效率低、工业化程度低、建筑材料损耗量大、建筑质量不稳定、建筑垃圾量大、建筑全寿命周期能耗高等问题,与国家的节能、环保政策不匹配。预制装配式结构作为一种符合建筑工业化生产的结构形式,具有优越的经济、环境、社会效益和良好的结构性能,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我国建筑工业化水平相对较低,预制装配技术正处于起步阶段,有必要对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加以创新,进行深入的理论和试验研究,从而推动预制装配式结构在我国的应用和大力发展。为顺应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趋势,华汇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在其已有的预制预应力梁生产技术的基础上,联合东南大学提出了一种新型预制预应力梁装配整体式结构体系(Precast Prestressed Assembled Structural System,简称PPAS体系),PPAS体系因采用端部带连接槽钢的预制预应力梁、节点短钢管柱、密肋波纹板等相关构件,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无支撑施工、跨度大、梁高小、使用性能好,施工便捷快速,造价省,低碳环保等特点。本文对提出的新型预制预应力梁装配整体式结构体系(PPAS体系)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试验研究和有限元模拟,提出了PPAS体系的系统构成及其施工方法,通过足尺中节点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研究了预制预应力梁钢绞线应力释放和节点区钢绞线锚固方式对PPAS体系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PPAS体系更合理的节点形式和预制预应力梁相关技术,提升与完善PPAS体系框架的抗震性能,通过框架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研究了改进后PPAS体系框架的抗震性能。论文的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1.PPAS体系的系统构建。在总结已有预制装配框架结构节点连接技术与预制梁研究和应用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型预制预应力梁装配整体式结构体系(PPAS体系),PPAS体系的主要技术特点是无支撑施工和新型预制预应力梁的使用。PPAS体系预制预应力梁采用高强钢绞线为下部纵向受力筋,充分利用材料性能建造大跨度装配整体式框架;预制预应力梁端部部分钢绞线外套PVC套管释放应力,避免混凝土预压力过大引起裂缝;预制预应力梁端部附带连接槽钢与柱顶节点短钢管通过高强度螺栓相连快速装配形成临时受力体系承受施工荷载。2.PPAS体系足尺节点低周反复荷载试验。设计了三组新型预制预应力梁装配整体式框架(PPAS体系)足尺节点试件和一个现浇对比节点试件进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三组试件包括三个考虑不同预应力释放状态的PC1组试件、两个考虑钢绞线不同锚固方式的PC2组试件、两个考虑叠合板影响的PC3组试件。对节点试件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加载试验,对试验过程、试验现象和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与现浇节点试件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PC1组各试件均具有较好的耗能能力,各试件滞回曲线饱满,正向加载骨架曲线基本相同,负向加载时骨架曲线稍有差别,随着钢绞线预应力释放数量的增加,其骨架曲线的极限荷载逐渐降低,延性性能和耗能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C2组两试件由于有不同数量的钢绞线在节点区未采用挤压锚和锚垫板相结合的高效锚固方式,只依靠钢绞线和混凝土之间的相互粘结传递荷载,试验过程中这些钢绞线发生较大滑移,钢绞线周边混凝土跟随钢绞线拔出而出现局部破损现象。PC2组两试件的滞回曲线有较明显捏缩现象,其骨架曲线呈明显弹性状态,两试件延性性能及耗能能力极差;PC3组两试件主要考虑叠合板对节点性能的影响,由于叠合梁和叠合板内普通钢筋屈服强度过高,试验过程中PC3组两试件破坏时上部普通钢筋皆未屈服,两试件的滞回曲线有捏缩现象,其骨架曲线未见明显屈服,延性性能及耗能能力都较差。3.根据抗震性能良好的PC1组三个节点试件低周反复荷载试验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建立了PPAS体系节点恢复力模型。运用OpenSEES软件对PPAS体系节点试件进行非线性有限元模拟,计算滞回曲线、骨架曲线与试验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基本接近。在此基础上,对PC1组节点进行参数化分析,考虑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以及不同柱轴压比对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试件耗能能力降低,随着柱轴压比从0.3增大到0.5,试件耗能能力略有降低。4.PPAS体系框架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在节点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针对节点试验过程中出现的预制预应力叠合梁底部裂缝数量过少、裂缝宽度开展过大的问题进行了改进,限制使用PVC套管释放预应力,增加了预制预应力梁底部的普通耗能钢筋,预制梁端部设置贯通截面键槽,设计了两榀PPAS体系框架进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PCF1试件和PCF2试件都具有良好的抗震耗能能力,PCF1试件和PCF2试件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分别为4.1%和5.01%,满足抗震设计规范对于框架结构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的要求;PCF1试件和PCF2试件的位移延性系数分别为4.08和4.75,满足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要求。5.对PPAS体系预制预应力梁的预应力损失进行了理论计算,并与有限元模拟结果和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了预制预应力叠合梁开裂弯矩的计算方法;利用几何条件和平衡条件推导了预制预应力叠合梁端部正弯矩和负弯矩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可以相对准确的计算PPAS体系预制预应力叠合梁极限弯矩。

马军卫[9](2018)在《新型全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发展装配式建筑是提升建筑工程质量和品质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当前建筑业转型升级,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具有平面布置灵活、适用面广、建造速度快等显着优点,是工业化建筑的一种重要结构形式。本文在常见的装配整体式框架-现浇剪力墙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型全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通过拟静力试验与数值分析,研究该新型结构的抗震性能,为其工程应用提供依据。论文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1)基于对现有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和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拆分、装配方案的研究,提出了“灌浆套筒连接全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和“U形筋连接全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两种全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2)进行了2组共计144个钢筋约束浆锚搭接连接接头试件的拉伸试验,2组试件分别进行单向拉伸试验和高应力反复拉压试验。试验中综合考虑了纵向钢筋直径、纵向钢筋搭接长度、箍筋配筋率、混凝土强度等不同因素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钢筋约束浆锚搭接连接构造简单、施工方便,连接性能可靠。(3)提出了一种内嵌锥状体的新型灌浆套筒,该套筒利用低合金无缝钢管加工而成,通过在套筒筒体两端分别嵌固一个锥状体,并在对应于锥状体的套筒两端部位将套筒筒体进行滚压处理,使套筒的内径由里向外逐渐缩小,同时在套筒筒体上设置抗剪螺栓,大大增加了灌浆料与钢筋之间的粘结强度,达到了减小钢筋锚固长度、降低材料成本的目的。完成了4组共计12个新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的单向拉拔试验,对该新型接头的承载力、残余变形、钢筋锚固段粘结应力分布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对采用该新型套筒的预制柱的拟静力试验,验证了该新型灌浆套筒的连接可靠性。(4)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的受力性能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鉴于高宽比、轴压比、截面配筋率和混凝土强度是影响预制装配式剪力墙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故对上述因素进行了参数分析。结果表明,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的受剪承载力随高宽比的增大而减小,延性随高宽比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受剪承载力随轴压比的增大而增大,延性随轴压比的增大而减小;受剪承载力随截面配筋率的增大而增大,但延性持续减小;受剪承载力随混凝土强度的提高而增大,但增幅减缓。基于上述分析结果,给出了预制装配式剪力墙各参数取值的建议。(5)完成了2榀1/2比例两层两跨灌浆套筒连接装配式(其中1榀为全装配式,另1榀为半装配式)框-剪结构子结构模型试件和1榀同等现浇试件的拟静力试验,对比研究了结构的破坏模式、滞回性能、刚度退化、位移延性和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指标。结果表明,灌浆套筒连接全装配式框-剪结构与同等现浇、同等半装配式框-剪结构的破坏模式基本相同,梁端塑性铰长度减小、位置外移,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和较好的刚度特性。灌浆套筒连接全装配式框-剪结构的屈服荷载、峰值荷载、极限荷载均略大于同等现浇结构的相应值,延性略小于同等现浇结构,加载过程中耗能较为平稳,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基于试验结果,给出了灌浆套筒连接全装配式框-剪结构的相关设计建议。(6)完成了2榀1/2比例两层两跨U形筋连接装配式(其中1榀为全装配式,另1榀为半装配式)框-剪结构子结构模型试件的拟静力试验。对比研究了结构的破坏模式、滞回性能、刚度退化、位移延性和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指标。结果表明,U形筋连接全装配式框-剪结构与同等现浇、同等半装配式框-剪结构的开裂荷载相当,破坏过程和最终破坏形态基本相同;灌浆套筒、约束浆锚可有效传递钢筋应力;U形筋连接全装配式框-剪结构的整体性良好,其屈服荷载、峰值荷载、极限荷载均略大于同等现浇框-剪结构的相应值,位移延性系数较同等现浇框-剪结构的略低。在加载大部分阶段,U形筋连接全装配式框-剪结构的耗能都优于同等现浇框-剪结构。基于试验结果,给出了U形筋连接全装配式框-剪结构的相关设计建议。(7)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上述两种全装配式混凝土框-剪结构试件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有限元参数分析表明,单纯提高后浇段混凝土强度不能显着提高结构的承载力;梁端箍筋间距对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的承载力影响不大;随着轴压比(nF/nW)的增大,全装配式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承载力增大,而延性降低,极限位移减小。根据有限元数值分析结果,给出了两种全装配式框-剪结构上述各参数取值的建议。(8)对预制剪力墙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斜截面受剪承载力,预制剪力墙水平接缝、竖向接缝的受剪承载力等进行了研究,结合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结果,进一步提出了新型全装配式框架-剪力墙结构的设计方法,以便于该类结构进行推广应用。

夏向荣,王宝功,张继明[10](2017)在《大跨度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框架梁施工技术》文中提出结合工程实例对大跨度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框架梁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要点进行了分析,指出大跨度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框架梁施工技术,降低了楼层中主次梁高度,减少了梁的自重,提高了净空间利用率,提高了建筑结构稳定性,在大跨度结构中得到了广泛使用。

二、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框架梁的施工与测试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框架梁的施工与测试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某32 m跨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张拉试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工程概况
    1.1 试验材料
    1.2 试件设计
    1.3 张拉试验设备及装置
2 框架预应力梁张拉阶段应力分析
3 框架梁预应力筋的伸长值分析
    3.1 理论计算
    3.2 有限元分析
    3.3 现场实测
4 框架预应力梁张拉阶段挠度分析
5 结论

(2)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综述
        1.2.1 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1.2.2 钢筋混凝土连接界面抗剪要素与受剪承载力计算
    1.3 本文的研究意义
    1.4 本文的研究目标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2章 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与分析
    2.1 框架结构体系和节点构造
        2.1.1 结构体系
        2.1.2 节点构造
    2.2 顶部楼层刚性隔板对多层框架结构抗侧变形协调影响的分析
        2.2.1 基本原理
        2.2.2 模型对比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初始扭矩下框架梁端节点抗震性能拟静力试验研究
    3.1 框架梁端的扭矩及抗扭要素
        3.1.1 框架梁端扭矩水平
        3.1.2 梁端界面抗扭要素
    3.2 试验设计
        3.2.1 试件研究参数与分组
        3.2.2 试件加工
        3.2.3 试验装置
        3.2.4 试验加载机制
        3.2.5 试验测试方案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3.1 试验现象及分析
        3.3.2 梁端界面裂缝宽度-位移角曲线
        3.3.3 梁端耗能钢筋应变-位移角曲线
        3.3.4 梁端梁顶和梁底混凝土应变-位移角曲线
        3.3.5 梁端扭转变形-位移角曲线
        3.3.6 预应力钢绞线轴力-位移角曲线
        3.3.7 竖向力-位移角曲线
        3.3.8 刚度退化曲线
        3.3.9 等效粘滞阻尼系数-位移角曲线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初始扭矩下框架梁端节点的力学性能计算分析
    4.1 摩擦抗剪和摩擦抗扭的有限元模拟分析
    4.2 耗能钢筋销栓抗剪的有限元模拟分析
    4.3 基于Abaqus的节点试件力学性能有限元模拟分析
        4.3.1 有限元模型信息
        4.3.2 模拟分析结果
    4.4 基于OpenSees的节点试件抗震性能有限元模拟分析
        4.4.1 有限元模型信息
        4.4.2 模拟分析结果
    4.5 界面在剪力和扭矩下的剪应力计算
        4.5.1 扭矩下界面无剪切滑移的剪应力计算
        4.5.2 扭矩下界面有剪切滑移的剪应力计算
        4.5.3 剪力和扭矩下界面无剪切滑移的剪应力计算
        4.5.4 剪力和扭矩下界面有剪切滑移的剪应力计算
    4.6 梁端界面弯-剪-扭相互影响的机理
        4.6.1 初始扭矩下梁端抗震性能拟静力试验的界面受力过程机理
        4.6.2 相关因素对梁端界面弯-剪-扭耦合下受力性能的影响
    4.7 框架梁端界面弯-剪-扭耦合承载力计算
        4.7.1 框架梁端界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4.7.2 框架梁端界面剪-扭耦合的承载力计算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框架结构抗震性能振动台试验研究
    5.1 试验研究内容
    5.2 试验设计
        5.2.1 原型概况
        5.2.2 模型设计
        5.2.3 试验地震波
        5.2.4 试验工况
        5.2.5 试验测试方案
    5.3 试验结果与分析
        5.3.1 试验现象及损伤分析
        5.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Open Sees的振动台试验模型抗震性能模拟分析
    6.1 振动台试验模型的动力弹塑性分析
        6.1.1 试验模型的有限元模型
        6.1.2 动力弹塑性分析结果
    6.2 本章小结
第7章 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若干建议
    7.1 楼盖体系与构造设计
    7.2 初始扭矩下框架梁端界面弯-剪-扭耦合承载力设计方法
        7.2.1 框架梁端界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7.2.2 极限位移状态梁端界面剪-扭耦合承载力计算
        7.2.3 框架梁端界面抗扭设计建议
    7.3 框架结构整体抗震设计若干建议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初始扭矩下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端节点抗震性能拟静力试验试件加工详图
    附录2 三层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振动台试验模型加工详图
    附录3 三层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振动台试验模型测点布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非等同现浇”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适用性指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非等同现浇”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指标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1.2.1 典型“非等同现浇”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连接体系
        1.2.2 “非等同现浇”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指标简介
    1.3 抗震性能指标研究重要工具
        1.3.1 增量动力分析方法的研究概括
        1.3.2 结构地震易损性的研究概况
        1.3.3 Opensees简介及建模方法
    1.4 论文主要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第二章 “非等同现浇”型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节点/框架数值模拟与参数分析
    2.1 Open Sees程序简介
        2.1.1 材料对象
        2.1.2 截面对象
        2.1.3 单元对象
        2.1.4 非线性分析
    2.2 “非等同现浇”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建模与验证
        2.2.1 试验资料
        2.2.2 模型参数确定
        2.2.3 “非等同现浇”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数值模拟结果
        2.2.4 基于节点模型的参数分析
    2.3 “非等同现浇”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建模与验证
        2.3.1 试验资料
        2.3.2 模型参数确定
        2.3.3 “非等同现浇”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数值模拟结果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非等同现浇”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分析
    3.1 “非等同现浇型”装配式/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
        3.1.1 框架结构的设计
        3.1.2 仿真模型参数确定
        3.1.3 仿真模型建模方法
    3.2 “非等同现浇型”装配式/现浇混凝土框架地震非线性时程分析
        3.2.1 地震波的选择
        3.2.2 最大顶层位移时程曲线
        3.2.3 抗震性能指标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非等同现浇型”装配式/现浇混凝土框架的易损性分析
    4.1 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增量动力分析
        4.1.1 增量动力分析方法
        4.1.2 地震波的选择
        4.1.3 地震动强度指标及结构损伤指标
        4.1.4 极限状态定义
        4.1.5 性态水准的划分
    4.2 多地震动记录下结构的IDA曲线
        4.2.1 多层建筑结构IDA分析结果
        4.2.2 高层建筑结构IDA分析结果
    4.3 地震易损性分析基本原理
    4.4 建筑结构易损性分析
        4.4.1 多层地震概率需求模型
        4.4.2 多层建筑结构地震易损性曲线
        4.4.3 高层地震概率需求模型
        4.4.4 高层建筑结构地震易损性曲线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非等同现浇型”装配式抗震性能指标优化方法
    5.1 指标优化方法简介
    5.2 基于IDA分析法的指标限值修改建议
        5.2.1 基于IDA分析的抗震性能指标比对计算过程
        5.2.2 基于IDA分析的“非等同现浇”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指标限值建议
    5.3 “非等同现浇”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综合抗震性能指标计算
        5.3.1 基于易损性分析的抗震性能指标比对计算过程
        5.3.2 基于最大层间位移角和残余层间位移角的综合抗震性能指标
        5.3.3 基于损伤、最大层间位移角和残余层间位移角的综合抗震性能指标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结论
    6.2 本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4)局部后张预应力装配式框架节点抗震性能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节点分类
    1.3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形式
        1.3.1 湿式连接
        1.3.2 干式连接
        1.3.3 干湿混合式连接
    1.4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课题来源
    1.6 研究内容
        1.6.1 研究目的
        1.6.2 研究内容
    1.7 技术路线图
    1.8 创新点
第二章 新型节点构造及理论分析研究
    2.1 引言
    2.2 当前梁柱节点存在的问题
    2.3 新型节点的概念设计
        2.3.1 节点构造理念
        2.3.2 节点构造
        2.3.3 施工流程
    2.4 新型节点性能的理论分析
        2.4.1 节点设计原则
        2.4.2 抗弯强度设计
        2.4.3 抗剪强度设计
        2.4.4 单调荷载作用下的截面分析
    2.5 新型梁柱节点延性性能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型节点抗震性能验证性试验研究
    3.1 引言
    3.2 背景工程简介
    3.3 试验构件设计
        3.3.1 现浇试件
        3.3.2 预制试件
    3.4 试件加工
    3.5 材料特性
    3.6 试验加载设计
        3.6.1 试验设备和加载工装
        3.6.2 试验加载制度
    3.7 试验量测内容
    3.8 试验过程及现象
        3.8.1 试件CP试验过程及现象
        3.8.2 试件PC-1试验过程及现象
        3.8.3 试件PC-2试验过程及现象
        3.8.4 试件PC-3试验过程及现象
        3.8.5 试件PC-4试验过程及现象
    3.9 破坏过程及破坏模式分析
        3.9.1 破坏过程
        3.9.2 破坏模式
        3.9.3 钢筋滑移情况
    3.10 试验结果分析
        3.10.1 滞回曲线
        3.10.2 骨架曲线
        3.10.3 承载能力
        3.10.4 强度退化
        3.10.5 延性分析
        3.10.6 刚度退化
        3.10.7 耗能能力
    3.11 梁端结合部混凝土表面应变分析
    3.12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型节点构造优化及试验研究
    4.1 引言
    4.2 试验构件的优化和试验参数
    4.3 试件加工
    4.4 材料特性
    4.5 试验加载设计
        4.5.1 试验加载工装加固
        4.5.2 试验加载制度
        4.5.3 测点布置
    4.6 试验过程及现象
        4.6.1 试件SP-1试验过程及现象
        4.6.2 试件SP-2试验过程及现象
        4.6.3 试件SP-3试验过程及现象
        4.6.4 试件SP-4试验过程及现象
    4.7 破坏过程及破坏模式分析
        4.7.1 破坏过程
        4.7.2 破坏模式
    4.8 试验结果分析
        4.8.1 滞回曲线
        4.8.2 骨架曲线
        4.8.3 承载能力
        4.8.4 强度退化
        4.8.5 延性分析
        4.8.6 刚度退化
        4.8.7 耗能能力
    4.9 梁端结合部平截面假定分析
    4.10 钢筋应变分析
        4.10.1 叠合层钢筋应变
        4.10.2 节点核心区箍筋应变
        4.10.3 牛腿钢筋应变
        4.10.4 缺口梁钢筋应变
    4.11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OpenSEES的数值模拟及参数化分析研究
    5.1 引言
    5.2 梁柱节点模型
    5.3 基于OpenSEES的非线性分析
        5.3.1 OpenSEES简介
        5.3.2 梁柱非线性单元
        5.3.3 非线性模拟关键问题
        5.3.4 修正Kent-Park混凝土本构
        5.3.5 Pointo钢筋本构
        5.3.6 广义一维滞回Pinching4材料
    5.4 节点核心区模型
        5.4.1 集中弹簧模型
        5.4.2 剪切板模型
        5.4.3 节点核心区骨架曲线
        5.4.4 弹簧骨架曲线
        5.4.5 滞回规则
    5.5 钢筋粘结滑移模型
        5.5.1 局部粘结-滑移关系
        5.5.2 总体粘结-滑移关系
        5.5.3 钢筋应力-滑移曲线
        5.5.4 滞回规则
    5.6 基于OpenSEES的分析模型建立
        5.6.1 现浇试件模型
        5.6.2 预制试件有粘结模型
        5.6.3 预制试件无粘结模型
        5.6.4 零长度截面单元
        5.6.5 预制试件梁端细部构造模拟
    5.7 现浇试件模拟结果
    5.8 预制有粘结试件模拟结果分析
        5.8.1 模拟与试验结果对比
        5.8.2 预应力筋无粘结长度参数分析
        5.8.3 预应力筋张拉应力参数分析
    5.9 预制无粘结试件模拟结果
        5.9.1 模拟与试验结果对比
        5.9.2 预应力筋张拉应力参数分析
        5.9.3 预应力筋类型
    5.10 耗能能力的探讨
    5.11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型节点预制框架结构设计研究
    6.1 引言
    6.2 新型节点预制框架结构设计流程
        6.2.1 少支架施工
        6.2.2 无支架施工
    6.3 预制框架结构内力计算
    6.4 构件尺寸拟定及节点总体布置
    6.5 预应力弧形钢筋配置
    6.6 接缝及灌缝
    6.7 波纹管及灌浆
    6.8 无粘结长度
    6.9 预制梁、叠合梁设计
        6.9.1 使用阶段验算
        6.9.2 施工阶段验算
        6.9.3 梁端接缝处截面钢筋应力计算
    6.10 预制柱设计
    6.11 节点核心区设计
        6.11.1 新型节点核心区受力分析
        6.11.2 节点核心区抗剪强度计算
        6.11.3 节点核心区设计建议
    6.12 牛腿受力设计
        6.12.1 简支牛腿
        6.12.2 刚接暗牛腿
        6.12.3 新型节点牛腿拉压杆模型
        6.12.4 新型节点牛腿设计建议
    6.13 缺口梁设计
        6.13.1 简支缺口梁
        6.13.2 刚接缺口梁
        6.13.3 新型节点缺口梁拉压杆模型
        6.13.4 新型节点缺口梁设计建议
    6.1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施工工艺及控制标准研究
    7.1 引言
    7.2 关键施工方法和工艺试验研究
        7.2.1 预应力钢筋弯弧
        7.2.2 波纹管定位和安装
        7.2.3 接缝处管道连接
        7.2.4 预应钢筋穿束
        7.2.5 预应钢筋张拉
    7.3 施工工艺和操作要点
        7.3.1 施工流程
        7.3.2 构件制作
        7.3.3 构件安装
    7.4 控制标准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总结
    8.2 展望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5)压拱型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框架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拱效应研究现状
    1.3 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研究现状
    1.4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结构的研究现状
    1.5 全面考虑约束作用的预应力混凝土次内力的研究现状
    1.6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压拱型框架竖向静力试验研究
    2.1 试验设计
        2.1.1 试件设计
        2.1.2 试件制作
        2.1.3 材料性能测试
    2.2 试验加载方案
        2.2.1 加载装置
        2.2.2 加载制度
        2.2.3 破坏准则
    2.3 试验量测方案
        2.3.1 测试内容
        2.3.2 测点布置
    2.4 试验现象描述与结果分析
        2.4.1 试件PSKJ试验现象描述
        2.4.2 试件KJ试验现象描述
        2.4.3 试验数据及结果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压拱型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框架梁抗弯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3.1 压拱型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框架梁次内力的计算方法
        3.1.1 压拱型预应力型钢框架梁次内力计算
        3.1.2 次内力算例与Midas有限元模拟对比
        3.1.3 次内力影响参数分析
    3.2 压拱效应计算方法
        3.2.1 压拱型混凝土框架受力分析
        3.2.2 压拱效应计算
    3.3 压拱型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框架梁抗弯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3.3.1 计算值与试验值对比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ABAQUS的压拱型框架有限元分析及弯矩调幅影响因素分析
    4.1 ABAQUS简介
    4.2 基于ABAQUS的压拱型框架有限元模拟
        4.2.1 材料本构模型及参数取值
        4.2.2 有限元建立试件模型
        4.2.3 有限元结果及分析对比
    4.3 弯矩调幅的影响因素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压拱型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框架基于声发射参数的损伤评估方法
    5.1 声发射累积撞击数和累积能量数演化分析
    5.2 基于声发射累积撞击数和累积能量数定义的损伤变量DN和DE
    5.3 基于Park-Ang损伤指数模型的试验损伤评估对比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6)主余震作用下自复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振动台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按照现行抗震规范设计的结构存在的问题
        1.1.2 自复位摇摆结构设计的提出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自复位RC框架节点抗震性能研究
        1.2.2 自复位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1.2.3 自复位RC结构实际工程应用
        1.2.4 研究现状总结
    1.3 本文主要内容
第二章 外置低碳钢阻尼器拟静力试验
    2.0 引言
    2.1 试件设计制作
        2.1.1 试件设计参数
        2.1.2 阻尼器加工制作
    2.2 试验加载方案
        2.2.1 加载装置
        2.2.2 加载制度
    2.3 试验结果
        2.3.1 梁端阻尼器芯材
        2.3.2 柱底阻尼器芯材
        2.3.3 梁端阻尼器
        2.3.4 柱底阻尼器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模型结构振动台试验设计制作
    3.1 引言
    3.2 试验设备
    3.3 试验模型设计
        3.3.1 相似关系
        3.3.2 模型概况
        3.3.3 梁柱配筋设计
        3.3.4 柱-基础节点设计
        3.3.5 梁-柱节点设计
        3.3.6 刚性基础设计
    3.4 试验模型制作
        3.4.1 底座制作
        3.4.2 结构模型制作
        3.4.3 预应力筋张拉
        3.4.4 模型吊装上台
        3.4.5 配重计算和布置
    3.5 测试仪器和测点布置
    3.6 材料性能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模型结构振动台试验现象
    4.1 引言
    4.2 试验输入地震动
    4.3 试验工况设计
    4.4 试验现象描述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模型结构振动台试验结果分析
    5.1 引言
    5.2 结构动力特性
    5.3 楼层相对基底位移(不同幅值)
    5.4 楼层相对基底位移(不同场地)
    5.5 层间位移角(不同幅值)
    5.6 层间位移角(不同场地)
    5.7 楼层加速度
    5.8 楼层加速度放大系数
    5.9 节点开口转角
    5.10 预应力筋反应
    5.11 外置低碳钢阻尼器反应
    5.12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7)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施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2 有粘结预应力施工流程及控制要点
    2.1 有粘结预应力筋下料
    2.2 钢筋马凳的固定及波纹管的铺设
    2.3 灌浆管埋设及梁端做法
    2.4 预应力筋张拉
    2.5 孔道灌浆
3 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施工技术问题
    3.1 预应力超张拉大回缩问题
    3.2 应变伸长值量测起始点问题
4 结束语

(8)新型预制预应力梁装配整体式框架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概述
    1.2 预制装配结构发展历史与应用现状
        1.2.1 国外发展历史与应用现状
        1.2.2 国内发展历史与应用现状
    1.3 预制装配式框架梁柱节点研究现状
        1.3.1 预制装配式框架梁柱节点连接方式
        1.3.2 全装配式节点研究现状
        1.3.3 装配整体式节点研究现状
    1.4 PPAS体系构成与施工技术
        1.4.1 PPAS体系构成
        1.4.2 PPAS体系施工技术
        1.4.3 PPAS体系特点与应用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6 论文主要创新点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二章 PPAS体系节点低周反复荷载试验设计
    2.1 试验目的
    2.2 节点设计
        2.2.1 节点设计原则与分组
        2.2.2 试件尺寸及配筋
        2.2.3 材料力学性能
    2.3 试件制作
    2.4 加载装置和加载制度
    2.5 量测内容及仪表布置
    2.6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三章 PPAS体系节点低周反复荷载试验
    3.1 试验现象
        3.1.1 现浇对比试件RC
        3.1.2 PC1 组不同预应力释放状态试件
        3.1.3 PC2 组钢绞线不同锚固方式试件
        3.1.4 PC3 组有叠合板状态分组试件
        3.1.5 试验现象小结
    3.2 试验结果
        3.2.1 荷载-位移滞回曲线
        3.2.2 骨架曲线
        3.2.3 钢筋应变
    3.3 节点抗震性能分析
        3.3.1 刚度退化
        3.3.2 延性性能
        3.3.3 强度特征值
        3.3.4 耗能能力
        3.3.5 能量耗散系数
    3.4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四章 PPAS体系节点恢复力模型研究
    4.1 钢筋混凝土构件恢复力模型分类
    4.2 PPAS体系节点恢复力模型的建立
        4.2.1 PPAS体系节点恢复力模型
        4.2.2 恢复力模型骨架曲线参数
        4.2.3 骨架曲线拟合效果
        4.2.4 滞回规则
        4.2.5 恢复力模型行走路线
        4.2.6 恢复力模型行走路线数学描述
        4.2.7 本节小结
    4.3 PPAS体系节点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4.3.1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简介
        4.3.2 PPAS体系节点有限元建模
        4.3.3 有限元结果分析
        4.3.4 参数化分析
    4.4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五章 PPAS体系框架低周反复荷载试验
    5.1 PPAS体系框架低周反复荷载试验设计
        5.1.1 试验目的
        5.1.2 试件设计
        5.1.3 试件制作
        5.1.4 加载装置和加载制度
        5.1.5 量测内容及仪表布置
    5.2 试验现象
        5.2.1 PCF1 试件试验现象
        5.2.2 PCF2 试件试验现象
    5.3 试验结果
        5.3.1 荷载-位移滞回曲线
        5.3.2 骨架曲线
        5.3.3 钢筋应变
    5.4 抗震性能分析
        5.4.1 刚度退化
        5.4.2 延性性能
        5.4.3 耗能能力
        5.4.4 能量耗散系数
    5.5 PPAS体系框架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5.5.1 PPAS体系框架有限元建模
        5.5.2 有限元分析结果
        5.5.3 PPAS体系框架参数化分析
    5.6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六章 PPAS体系预制预应力梁理论计算分析
    6.1 PPAS体系预制预应力梁预应力损失计算
    6.2 PPAS体系预制预应力叠合梁截面弯矩-曲率关系
        6.2.1 基本假定
        6.2.2 PPAS体系预制预应力叠合梁弯矩-曲率关系
    6.3 新型预制预应力叠合梁开裂弯矩计算
    6.4 PPAS体系预制预应力叠合梁端部受弯极限承载力计算
        6.4.1 预制预应力叠合梁端部正弯矩极限承载力
        6.4.2 预制预应力叠合梁端部负弯矩极限承载力
    6.5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作者简介

(9)新型全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装配式大板剪力墙结构
        1.3.2 无粘结预应力装配式剪力墙结构
        1.3.3 预制叠合剪力墙结构
        1.3.4 浆锚连接装配式剪力墙结构
        1.3.5 其他装配式剪力墙结构
    1.4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本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1.6 本文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新型全装配式框-剪结构拆分装配方案研究
    2.1 新型全装配式框-剪结构拆分方案研究
        2.1.1 新型全装配式框-剪结构的拆分原则
        2.1.2 节点、梁、柱构件预制单元的确定
        2.1.3 全预制装配式框-剪结构的框架拆分方式[1]
    2.2 新型全装配式框-剪结构连接节点设计
        2.2.1 新型梁-柱连接节点设计
        2.2.2 新型柱-柱连接节点设计
        2.2.3 预制剪力墙-剪力墙的连接设计
    2.3 新型全装配式框架-剪力墙结构拆分装配方案研究
        2.3.1 装配式框-剪结构拆分装配方案Ⅰ(灌浆套筒连接方案)
        2.3.2 装配式框-剪结构拆分装配方案Ⅱ(U形筋连接方案)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钢筋连接性能研究
    3.1 钢筋约束浆锚搭接连接性能试验
        3.1.1 试验设计
        3.1.2 试验结果及分析
        3.1.3 高应力反复拉压试验
        3.1.4 钢筋约束浆锚搭接连接试验总结和建议
    3.2 新型灌浆套筒试验研究
        3.2.1 新型灌浆套筒研发的技术背景
        3.2.2 新型灌浆套筒可行性试验研究
        3.2.3 试验结果及分析
        3.2.4 新型灌浆套筒的试验验证
        3.2.5 新型灌浆套筒试验总结和建议
    3.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预制装配式剪力墙力学性能分析
    4.1 有限元模型
        4.1.1 ABAQUS简介
        4.1.2 模拟试件简介
        4.1.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4.1.4 有限元模型的验证
    4.2 参数分析
        4.2.1 高宽比
        4.2.2 轴压比
        4.2.3 截面配筋率
        4.2.4 混凝土强度
    4.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灌浆套筒连接全装配式框-剪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5.1 试件设计
        5.1.1 子结构模型试件设计
        5.1.2 试件拆分装配方案
    5.2 试件制作
        5.2.1 试件材料
        5.2.2 灌浆套筒接头工艺试验
        5.2.3 构件制作
        5.2.4 试件装配
        5.2.5 材料性能
    5.3 试验装置及加载方案
        5.3.1 试验装置
        5.3.2 加载方案
    5.4 试验现象
        5.4.1 试件RC-1试验现象
        5.4.2 试件PC-1试验现象
        5.4.3 试件PC-2试验现象
    5.5 试验结果及分析
        5.5.1 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
        5.5.2 刚度退化
        5.5.3 延性系数和变形能力
        5.5.4 耗能能力
        5.5.5 钢筋应变分析
    5.6 结论和建议
        5.6.1 结论
        5.6.2 建议
    参考文献
第六章 U形筋连接全装配式框-剪结构试验研究
    6.1 试件设计
        6.1.1 子结构模型试件设计
        6.1.2 试件制作
        6.1.3 试件装配
        6.1.4 材料性能
        6.1.5 试验装置及加载方案
        6.1.6 测点布置
    6.2 试验现象
        6.2.1 试件PCFW1试验现象
        6.2.2 试件PCFW2试验现象
    6.3 试验结果及分析
        6.3.1 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
        6.3.2 刚度退化
        6.3.3 延性系数和变形能力
        6.3.4 耗能能力
        6.3.5 框架节点剪切变形分析
        6.3.6 钢筋应变分析
        6.3.7 试件塑性铰开展
    6.4 两种全装配式框-剪结构抗震性能对比
        6.4.1 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对比
        6.4.2 刚度退化对比
        6.4.3 延性对比
        6.4.4 耗能能力对比
        6.4.5 两种全装配式框-剪结构抗震性能对比结果
    6.5 结论和建议
        6.5.1 结论
        6.5.2 建议
    参考文献
第七章 全装配式框-剪结构数值模拟分析
    7.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7.1.1 单元选择与屈服准则
        7.1.2 材料本构关系模型
        7.1.3 预制构件和后浇混凝土界面模拟方法
        7.1.4 有限元模型建立
        7.1.5 边界条件与加载方式
        7.1.6 模型有效性验证
    7.2 试件破坏分析
        7.2.1 套筒应力水平分析
        7.2.2 试件变形
        7.2.3 试件破坏过程分析
        7.2.4 钢筋应变分析
    7.3 试件抗剪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
        7.3.1 框架梁柱节点区后浇混凝土强度参数分析
        7.3.2 框架节点梁端后浇段箍筋间距参数分析
        7.3.3 轴压比参数分析
        7.3.4 框架节点处附加U形筋直径参数分析
    7.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八章 新型全装配式框-剪结构设计方法研究
    8.1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8.2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接缝的受剪承载力计算
        8.2.1 剪力墙水平接缝的受剪承载力计算
        8.2.2 剪力墙竖向接缝的受剪承载力计算
    8.3 全装配式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方法研究
        8.3.1 全装配式框-剪结构中预制剪力墙的布置原则
        8.3.2 全装配式框-结构协同工作计算基本假定
        8.3.3 全装配式框-剪结构的设计方法
    8.4 全装配式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建议
        8.4.1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
        8.4.2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
        8.4.3 装配式混凝土连梁
    8.5 全装配式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建议
    8.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工作及研究成果
    9.2 主要创新点
    9.3 对今后相关研究的建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介

(10)大跨度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框架梁施工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工程概论
2 施工技术原理
3 施工工艺流程
4 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4.1 梁底模板安装及钢筋绑扎
    4.2 预留孔道铺设及设置冒浆观察排气 (泌水) 孔
    4.3 预应力筋下料、制束、穿束
    4.4 张拉端和固定端安装要求
    4.5 浇筑混凝土
    4.6 预应力张拉
    4.7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注意要点
    4.8 预应力张拉程序
    4.9 孔道灌浆及封锚头
5 结语

四、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框架梁的施工与测试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某32 m跨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张拉试验分析[J]. 解宗龙,陈宇,刘倩. 工程质量, 2021(S1)
  • [2]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 潘从建.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2021(01)
  • [3]“非等同现浇”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适用性指标研究[D]. 李晴. 东南大学, 2020
  • [4]局部后张预应力装配式框架节点抗震性能及应用研究[D]. 杨辉. 东南大学, 2020(01)
  • [5]压拱型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框架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D]. 王超颖. 济南大学, 2019(01)
  • [6]主余震作用下自复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振动台试验研究[D]. 常旭.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19(01)
  • [7]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施工技术研究[J]. 陈峰涛. 工程技术研究, 2019(07)
  • [8]新型预制预应力梁装配整体式框架抗震性能研究[D]. 武江传. 东南大学, 2018(01)
  • [9]新型全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 马军卫. 东南大学, 2018(05)
  • [10]大跨度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框架梁施工技术[J]. 夏向荣,王宝功,张继明. 山西建筑, 2017(25)

标签:;  ;  ;  ;  ;  

后张法粘结预应力框架梁施工及试验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