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的三个层次解读

中西医结合的三个层次解读

一、中西医结合的三个层次释义(论文文献综述)

王怡[1](2021)在《关联翻译理论指导下的外用中成药说明书英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王一品[2](2021)在《《黄帝内经》筋骨理论及相关术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黄帝内经》(下文简称为《内经》)是一本综合性医书,其所涉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等均与骨伤科疾病密切相关,因而本文主张用整体观来理解和阐释筋骨理论及相关术语。本研究以《内经》骨伤科筋骨理论及相关术语为出发点,对《内经》中筋骨解剖、生理特点、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及养生康复等方面进行概述,并从考据学角度对“筋”和“骨”相关术语在《内经》中的本义,历代医家注解及现代研究成果进行分析,从而使筋骨术语表述更加清晰、准确,进而为筋骨理论的后续研究及技术创新提供有力佐证,有利于相关学科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研究方法与内容:本研究采取古今对照的方式,剖析《内经》有关骨伤科筋骨理论的基本观点,力求从其成书年代的经济及社会环境特点出发,综合地、动态地分析《内经》中有关筋骨方面的理论和术语,同时参考后世注家的相关注解条文,结合相关术语在现代骨伤科应用情况,明确其具体含义,并与《内经词典》和《中医大辞典》进行对照,查缺补漏,纠正其表述欠准确之处。论文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黄帝内经》筋骨理论体系总览。本部分首先梳理了《内经》筋骨理论体系,主要将其内容分为筋骨解剖理论、筋骨结构的生理特点、筋骨损伤的病因病机、相关疾病的辨证论治和预防调护等,而后在论述过程中将理论内容与骨伤科临床实践相结合,概括说明筋骨理论与后世医家诊疗行为的相关性,进而为骨伤科理论的不断发展提供依据,为筋骨术语的不断完善提供有力佐证。第二部分是《黄帝内经》筋骨术语研究。随着骨伤专科的不断发展和筋骨理论体系逐步形成,筋骨术语作为本行业标准化的风向标,急需后人对相关内容予以完善。《内经》涉及筋骨术语的内容较多,原文中“筋”字出现次数为295次,“骨”字出现次数为456次,涵盖的范围较广,故本文将《内经》中“筋”、“骨”为首字或尾字的相关术语72个,以第一部分所述筋骨理论及后世注家注解为切入点,按解剖结构、证候名称、疾病病名、症候描述、诊断方法和穴位描述等方面,将术语在《内经》中本义、后世医家注解及相关引申义、以及现代医家在临床实践中形成的观点进行归纳总结,进而完善相关义项,例如第一部分所述“五刺”之法配以汤熨可用治骨痹,从其治则治法出发可用以分析骨痹的病因病机,有利于进一步理解骨痹的发病机制,加强对骨痹术语的认识;通过分析筋骨的生理功能与脏腑精气、脉象盈亏的关系,可得知骨的藏泻异常、精气外泄、骨量丢失可致骨痿,该理论可利于理解骨痿术语的确切含义;寒邪可致周身气血运行不畅,经络不通而表现为骨痛,其对理解骨痛的致病因素、全面掌握骨痛术语的确切含义有所帮助。同时,本部分将研究得出的“筋”、“骨”术语相关义项与《内经词典》、《中医大辞典》出现的义项进行比较,对不准确的表述予以说明,对缺如的内容予以补充,进而为后世医家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提供启示。结论:1.本文对《内经》中解剖理论进行深入分析,除对解剖结构进行“阴”与“阳”分层外,还按“皮”、“脉”、“筋”、“骨”来划分,进而完成较为准确的定位,其所述之内容对骨伤科后期诊疗理论的形成及操作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2.因筋骨损伤类疾病的致病因素较多,既包括堕坠,跌扑,击仆,举重等外伤暴力,亦包含脏腑功能异常,邪毒自外侵袭,倦怠劳伤日久及饮食不节、房劳失节等内在因素,故在诊治过程中应对致病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结合《内经》理论,采取内外兼治的方式进行辨证施治,而不是仅仅单纯重视局部症候,这符合《内经》所提出的“整体观念”诊治疾病理念。3.筋骨疾病的治疗以外治法为主,这在《内经》中得以充分体现,如涂法、熨法、渍法、浴法、砭石法、结扎法及手术方法等。虽然《内经》中有关外治法的种类和操作方式的描述较为粗浅,但其对后世正骨手法的发展和手术操作的运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同时,《内经》在防治筋骨疾病方面十分重视养生的理念,主要包括顺应四时、起居有常、劳逸适度、动静相宜、饮食有节、谨和五味等养生手段,其所提出的养生理论对现代社会民众防治筋骨相关的退行性疾病仍发挥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4.第二部分内容从骨伤科现代临床应用出发将筋骨术语《内经》中本义与后世医家提出的引申义进行综合分析,完善术语义项,以期为中医骨伤科筋骨术语的标准化提供有力佐证,并为筋骨理论、临床应用的后续研究及技术创新提供依据。同时,将得出的义项与《中医大辞典》、《内经词典》进行比对,对部分表述有误之处提出纠正建议,对部分缺失之术语予以补充,列举如下:“骨空”在《内经词典》、《中医大辞典》均有收录,但义项含义欠准确,应为“骨干滋养孔”和“双骨结构间隙”;“骨蚀”的义项欠准确,应为“化脓性骨髓炎、骨结核、骨肿瘤等骨质侵蚀破坏病变”;“髃骨”在《中医大辞典》收录了“肱骨头”义项,《内经词典》未收录,且义项含义欠准确;“骨节”在《内经词典》中收录了“骨”和“关节”两个义项,但《中医大辞典》未收录;《中医大辞典》中无“筋骨”、“筋脉”、“筋膜”、“筋躄”、“筋溜”、“筋纵”、“小筋”、“维筋”、“腹筋”、“颈筋”、“项筋”、“缓筋”及“然筋”术语;《内经词典》中无“筋急”、“筋挛”及“筋纵”术语等。

窦豆[3](2021)在《基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上篇:以《金匮要略》仲景薏苡四方(即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薏苡附子散、薏苡附子败酱散和《千金》苇茎汤)为出发点,考证澄清四方条文的原文原貌和仲景原意,梳理后世注家流变和传承脉络,从古今相关医案报道中总结薏苡四方的临床应用情况。下篇:以上篇为基础,分析薏苡四方所体现的治则治法、配伍选药及剂量制法等规律,结合仲景对湿邪及痈、痹的“病脉证治”认识,总结提炼仲景之薏苡仁运用经验,并分析其对后世的影响。附篇:对薏苡仁“下气祛湿,解痹消痈”之功效进行初步的现代诠释。研究方法:上篇:对薏苡四方进行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研究,具体方法包括:1.版本校勘:将邓珍本、吴迁本等进行对照,对于差异较大者,考证其正误,以期最大限度接近原貌。2.字义考证:借助上古汉语文献对仲景薏苡四方条文进行逐字训义,从训诂学角度考证回归仲景原意。3.疑难问题辨析:分析后世注家对仲景原文诠释的流变,以求溯流澄源,结合字义考证结果,对条文和方药相关问题进行析疑。4.医案整理分析:借助中华医典和中国知网等数字工具,系统收集薏苡四方相关古今医案,进行定量数据分析整理,体现循证医学思想。下篇:从继承、发展和后世应用论述仲景运用薏苡仁的方法和规律,具体方法包括:1.文献研究:通过查阅文献,搜集、整理仲景之前先民对薏苡的认识;整理后世本草及医案医话等着作中对仲景运用薏苡经验的传承发展。2.理论探讨:结合《黄帝内经》中对于湿邪、痹、痈的有关论述,分析仲景对水、湿、痰、饮、雾等邪气致病的认识以及痹、痈之“病脉证治”,总结提炼仲景对薏苡仁功效的发展及其运用薏苡仁之经验。附篇:主要研究方法为蛋白组学检测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成果:上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麻杏苡甘汤剂量应以吴迁本为是,并非“轻剂”;本方证以湿邪致病为主,存在久聚寒凉的因素,而非“痹久化热”;全方散寒除湿,薏苡在方中起到祛湿除痹的关键作用,这蕴含着为仲景所独有、而后世却未能充分挖掘继承的治湿法,即“动以治静,下气祛湿”。2.薏苡附子散之“胸痹缓急”应理解为“(胸痹疼痛症状的)舒缓安适和紧切拘急”,即基于“缓”、“急(褊)”的本义“宽绰、窄紧”而直译。本病以湿邪痹阻心胸为核心,薏苡在其中具有下气祛湿除痹之功。本方为平素服用所设,而非急救之剂。3.薏苡附子败酱散所论之痈脓,属病久本湿标热之证,全方功效为清热除湿消痈,方中薏苡起到化湿消痈之用,附子为扶真阳以祛湿而非祛寒。方后“小便当下”并非误写,而是本方确能通利小便而消痈。薏苡附子败酱散在后世的解读中,逐渐被认为与大黄牡丹汤一祛寒湿、一治湿热,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本方的应用。4.《千金》苇茎汤确属仲景原方,而非首创于《千金》;条文中之“烦满”指热郁而成的胸胁胀满,非情志症状;“胸中甲错”所述可能为心胸脏腑纹理之变化;“瓜”字在仲景时期专指果瓜中的甜瓜,故仲景之“瓜瓣”应为甜瓜子而非冬瓜子。注家对本方治疗湿热还是津亏存在争议,实际上湿热内壅即可形成津液疏布障碍,因而正适合使用既能利湿、又不温燥伤津的薏苡仁进行治疗。本方之变方、类方亦说明薏苡仁在方中发挥着祛湿、消痈、排脓的重要作用。5.由医案整理可知,仲景薏苡四方在后世得到了较好的传承和运用,适应症不断扩大,同时在传承中也出现了诸多发展变化,如以麻杏苡甘汤配伍大量清热利湿之品治疗湿热证、以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大附子用量治疗寒湿阳虚证等。下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截至仲景之前,人们对薏苡功效的认识已经包括:治疗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下气;久服轻身益气/轻身省欲;胜瘴气;令人宜子。2.仲景对于湿邪为患的认识具有内在统一性:湿邪重浊、滞着不行,静而不动,寒湿闭阻而成痹、湿热壅滞则为痈。薏苡四方所治疗的风湿痹、胸痹、肠痈、肺痈之根本病机均不离湿邪为害。3.仲景将《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薏苡仁“下气”功效用于祛湿,将薏苡仁功效发挥为“下气祛湿,解痹消痈”,是其独有的发展和贡献,与后世之燥湿法有较大区别。仲景薏苡运用经验主要可概括为:通过“下气祛湿、动以治静”,治疗湿邪闭阻壅滞之痹与痈脓,在配伍上突显了薏苡“凉体而温用”的特点,在治法上达到了“治实以补虚”的目的。4.仲景的薏苡仁运用经验在后世得到传承。一方面是本草着作中的体现:薏苡四方主治之肺痈、风湿、胸痹等疾病在后世本草着作中作为薏苡主治范围得到了传承保留。另一方面是在临床运用中的体现:既有经方派的继承发扬,如运用薏苡诸方治疗痈、痹等证;亦有温病学派的拓展运用,如创立三仁汤等,从理论和临床上丰富了对薏苡的功效认识及运用经验。附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薏苡仁用药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蛋白组学检测显示共有66种蛋白表达显着升高或降低。2.部分差异蛋白可能通过控制炎症反应和M2型巨噬细胞极化,在类风湿关节炎、冠心病、溃疡性结肠炎以及脓毒症、肝脓疡、急性阑尾炎等感染性疾病中发挥作用,即体现薏苡仁“解痹消痈”的功能。3.部分差异蛋白可发挥调节血脂、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等作用,同时,本研究发现薏苡仁能够下调10种促癌基因和上调1种抑癌基因的表达。这三类疾病均与中医之水湿痰浊关系密切,对这些蛋白的调节可能为薏苡仁“下气祛湿”化浊功效之体现。结论:1.本研究基于薏苡四方的原文原意澄清及流变梳理,得出了部分与现有认识不完全相同的理解。这些理解来源于较为可靠的考据方法和翔实的文献证据,因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回归仲景之原意。2.仲景基于薏苡仁“下气祛湿,解痹消痈”之功,通过下气祛湿、动以治静、凉体温用、治实补虚等方法,运用薏苡仁治疗痹、痈等,属湿邪为患、闭阻壅滞之病证。这些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提炼总结,使得《金匮要略》中部分隐性知识得以显性化,有利于其更好地为临床所用。3.蛋白组学研究初步对薏苡仁“下气祛湿,解痹消痈”之功进行了现代诠释,但本研究样本量小,仅为初步探索,后续还需更多研究进行验证。本研究的创新性体现在三个方面:1.纵横结合:上篇为纵向研究,即按照从上古汉语文献、历代注家到现代医案的脉络,从源至流,澄清仲景原意。下篇为横向研究,即探讨薏苡四方及其主治疾病之共性,挖掘其内在联系。纵向研究为横向研究之基础,而后者是前者的深入和延申。2.理论贯通:在《黄帝内经》关于湿邪、痹和痈的病理生理之经典理论指导下,探讨仲景对于痹和痈的“病脉证治”诊疗思路,使二者之理论相互贯通,深度阐发薏苡四方主治疾病规律和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3.古今融合:对于薏苡仁影响蛋白组学变化的分析,以结合中医理论为主,阐发其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关系,将中医理论与现代诠释有机融合,以期指导进一步的探索。

马宏凯[4](2021)在《《中国医学史》第四章汉译英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医学史是指中国医药学自起源到形成至后期的发展历史,中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这是我国各族人民在千年生产生活以及与疾病的斗争之中的实践得出来的经验总结。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凝聚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成功治疗疾病的经验,这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博大智慧的结晶,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在了解中国文化的基础上对中国医药学的全面发展进行介绍,并且对于中医学中的典籍着作名称以及各科成就中出现的专业术语和治疗方法的英译进行了阐述。针对翻译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草药名称的翻译、文言文的翻译,结合目的论的指导并用相关的策略和技巧进行处理解决。同时,笔者基于此个案文本的研究,总结出一系列在翻译中医类文本时可以用到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方法,对中医类文本的英译研究提供更为广阔的视野。对于中医英译,译者主要运用目的论来进行指导,并从词汇以及句法层面进行案例分析,并对其中涉及到的中医病症与方剂、典籍书名、中医的脉象进行分析,结合音译加注法、释义法、音意结合法、直译法进行翻译;运用套译法、仿造法处理典籍名的英译。在句法层面,通过拆分短句、补充主语、非谓语动词的转化对无主句进行翻译;采用顺译法、增加关联词、断句拆分的方法处理竹节句式。在翻译过程中保持民族特色不把中医西医化,找一条使中医走向世界的途径。

魏鹏辉[5](2021)在《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的古今研究及其系统化框架设计》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基于中医在辨证分类方法上一直存在的多元性问题和需要进行统一性研究的状况,在中医经典辨证论治理论的指导下,从病因、病位、病机三维一体的辨证原理出发,以精选出的在温病学术发展体系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病证分类着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温病学中的辨证分类方法进行系统化的整理研究,全面提取出温病学代表着作中所包含的辨证分类要素集合,明确相互之间的归属关系,同时对当中具有一定代表性、典型性的温病学辨证分类框架进行特点、优缺点的分析与评价,进而推导、提炼出覆盖面广、内涵包容、逻辑系统的温病学辨证分类的基本框架,为进一步融合寒温内外诸病的辨证纲领、建立中医更为统一普适的辨证分类学体系,奠定必要的基础,提供重要的借鉴。方法:(1)文献整理法:(1)对有关中医辨证分类方法研究的文献总结;(2)收集温病学代表性着作中的有关辨证分类方法的文献资料,提取其中的辨证分类要素信息和辨证分类要素关系框架,建立相关的辨证分类要素的数据表及其结构关系表。(2)本体分析法:借助信息学本体分析方法,以着作中的辨证分类实例作为描述对象,规范源于精选的温病学着作范围内的辨证要素术语,确定辨证分类的类与属性,对辨证分类实例的类与属性进行分类与标识,从而规范辨证分类要素的数据表及其结构关系表,以得出规范系统的标识结果。(3)比较归纳法:从分类要素的逻辑性、要素关系的结构化,比较分析各类辨证分类框架的长短特点,提取出各自的优点,相互沟通、互为补充,归纳出具有结构更完整、内涵更包容、纲目更清晰的温病学辨证分类的基本框架。分类要素重要性评价方法:对温病学派的主流辨证分类方法进行分类要素的统计分析,通过着作中出现频数、所出着作的重要系数及各要素在所出着作的分类框架中的先后排序这三方面因素,来聚焦得出不同分类要素在构建辨证方法中的重要性,为确定温病学派辨证方法在总体上的共性框架提供客观依据。结果:1.基于精选的36部代表性温病学着作,对温病学领域中的病证分类要素进行了较全面的整理与总结。(1)总体得出其病证分类要素的集合。共有10大类45项:1)病因要素;2)病所要素;3)病理机转要素;4)病势要素;5)辨证分类参考因素要素;6)本变兼类证要素;7)以法类证要素;8)以方类证要素;9)病症类证要素——病种、症状;10)其他类证要素——神色形味、目耳鼻咽喉胸腹、唇舌舌苔齿脉、禁忌、疑似证。其中病证分类包含病因分类1项(病因)、病所分类15项(六经、表里、经腑脏络、阴阳、上中下、内外分部、三焦分部、营卫气血、津液、精神、元气元阴元阳、奇经八脉、腧穴、病所度量、其它区域病所)、病机分类7项(气化、阴阳、寒热、正虚、邪实、变态、其他病理机转)、病证关系6项(本变兼、合病并病/两感、兼夹、禁忌、传变证、疑似证),共有29项;以及病势分类7项(病程阶段、传变、起病、坏证、病情程度、病情动向、病情生机);病种分类1项(病种);症状分类1项(症状);治则治法分类2项(以法归证、以方归证);参考因素分类2项(病体、病时);其他分类3项(神色形味、目耳鼻咽喉胸腹、唇舌舌苔齿脉)。由上可见,有关辨证分类的项目占到总数的将近三分之二,突显诸多医家对于温病学辨证分类内涵的极大重视。(2)具体得出各分类项目的占比。通过对各分类项目在36部着作中的出现频数和占比,显示其实际的重要程度:病因分类占比较大,为(31-86.1%),在病所分类中,对于经腑脏络、六经、营卫气血、三焦分类的认同排在前列(分别为:31-86.1%,25-69.4%,23-63.89%,19-52.78%),对于表里、寒热、正虚、邪实等八纲要素的关注也都较为普遍(分别为:24-66.67%,20-55.56%,28-77.78%,22-61.1%,附变态23-63.89%),对合病并病、兼夹、本变兼、气化之论也有较多的提出(分别为11-30.56%,17-47.2%,10-27.78%,24-66.67%),而对阴阳、上中下、津液、内外分部等病所的分类也有一定的考虑(分别为:15-41.67%,12-33.3%,11-30.56%,8-22.2%),对病证之间关系,也有本兼变的明显区分,也有较多医家提出疑似证(10-27.78%),个别医家提出目耳鼻咽喉胸腹、禁忌、传变证分类等概念(2~4,5.56%~11.1%),对于认识病证及病证关系的多样性,具有积极的意义。另外,唇舌舌苔齿脉及神色形味分类也占有一定的比重(分别为:19-52.78%,8-22.2%),对于辨证分类的参考因素,病体与病时分类所占比重也不少(分别为:24-66.67%,9-25%)。总而言之,虽然可以从多重角度来进行病证分类,但是无论从哪些方面来分类病证,都不可能脱离疾病产生的核心要素——病因、病所与病机,而只能是多视角地体现病证的立体化和多样化联系。2.本文对温病学派辨证分类方法主流趋势的集成化研究本文对温病学派的各辨证分类方法,进行了分类要素的统计分析,通过着作中出现频数、所出着作的重要系数及各要素在所出着作的分类框架中的先后排序这三方面因素,来聚焦得出不同分类要素在构建辨证方法中的内在权重,为进一步探讨温病学派辨证方法的主流发展在总体上的共性框架提供要素依据。基于“精选的36部温病学着作·主要辨证分类方法·分类要素权重统计一览表”,对辨证分类方法的分类要素进行了由细分项目(文献客观呈现者)至项目归纳(对细分项目进行了内在相同性归并者),再到大类归总(在项目归纳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大类归并者)的三层次的统计分析。对温病学派在辨证方法上的主流趋势,可得出分类要素在不同层次上的权重布局特点:(1)分类要素在细分项目层次上权重布局特点对分类要素细分项目的权值分析,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分析工作,为能较客观地反映着作文献中的各细分要素的内在权重,本文采取由家数累计数、所出着作的系数和在所出着作的分类框架中的先后排序,这三个方面来综合计算各细分要素的权值,即“三维定点”求值,得以分析推导各细分要素的内在权重及其在系统构架中的地位与关系。布局特点如下:虽有广泛涉及50个项目,但重点聚焦于前17项(累计权重占到总权值的98.52%),代表了该学派的主流选项。1.病种,—2.六经,—3.脏腑,—4.三焦,—5.主症,—6.卫气营血,—7.治法,—8.病情程度,—9.表里,—10.病因,—11虚实,—12.寒热,—13.气血,—14.类似证,—15.阴阳,—16.十二经,—17.病体;其中前6项:1.病种—2.六经—3.脏腑—4.三焦—5.主症—6.卫气营血,累计权重占到总权值的85.27%,这6项应该作为构建温病学派辨证方法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结果可见,六经分类实际居首,脏腑与三焦分类,本重于卫气营血分类。这种和温病学教材突出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纲领不符的现象,考虑后者是突出对风温、温热,湿温、暑湿等主要病种辨证特色与优势的有限构架,即在病所的多维分类上,强调对三焦、卫气营血分区分的重要性,但不应否定在完整全面的辨证模式中,对六经、脏腑、经络认定的必要性。(2)分类要素在同类归并层次上的综合化权重值布局特点归并后的中等项目层次,其核心要素组成与关系仍然保持了细分项目层次的基本布局,即前6项为:1.病种—2.经系—3.脏腑经络—4.三焦—5.症状—6.卫气营血津液等,其以包含关系的经系、脏腑经络、卫气营血津液取代了细分项目层次六经、脏腑、卫气营血。另外随着归并中权值的合计,各项权值也相应增加,而权重>0.01的项目也增加至前10项(即增加了7.治误—8.病体时势等—9.表里等—10.虚实寒热阴阳升降出入等病机),丰富和完备了要素分类的品种,特别是与病位有关的表里项、以病机为主的虚实寒热阴阳等项,使其辨证方法的构成更加完备,为总结总体框架提供可能。(3)分类要素在大类分类层次上的权重布局特点通过大类归并,得出如下大类构成群及权值排序关系:1.病所,2.病种,3.病征,4.病机,5.病治,6.病势,7.病因,8.病兼,9.其它。基于以上对一览表三层次权重布局特点的综合分析,可以知道温病家们其自然形成的临床诊治基本框架是一个病·证·症·治混用型的,但仍以辨证分类为重。病所分类分值最大,但细目分类存在重心分散与多维化。即:病所分类权值占总权重值之比为38.74%,但其包括:2.经系、3.脏腑经络、4.三焦、9.表里等不同的定位方法。说明临床诊治中,辨病位仍是温病学多数医家首重的项目,但定位方法则有多样,大概是因为温病类丰富的病证类型中,证型分布特点既具有温病大类的共性,也具有具体病种的特性。3.对温病学派中各代表性的分类框架进行了比较分析与整体评估。得出结果如下:(1)辨证分类方法的要素关系框架,并不局限于教材中所示,而是呈现多元化分布的。在一二级分类当中,有十种之多。有融合病名与突出对应治法者,如“病症结合治法分类”;有病因结合病位者,如“六气结合六经分类”;有病机结合病名者,如“表里寒热结合病症分类”;有病机结合病位者,如“卫气营血结合验舌辨齿分类”;有病位结合发病病机者,如“六经三焦结合六要的分类”;有病名结合病位者,如“病症结合六经分类”;有病名结合病机病位的,如“病症结合卫气营血三焦分类”;有细化具体病位者,如“六经结合脏腑分类”;有参考病证关系者,如“本兼类变分类”;有参考病程阶段者,如“病症或结合病程分类”。由此可见,由于辨证分类的要素涉及到病因、病位、病机、病名、病程、病势、治法等多个方面,因此分类框架也呈多样化,而各种分类框架之间也各有优缺点,但是基于历史条件及各家的局限性,彼此未能充分相互借鉴、优势互补,因而也就未能形成充分兼容的分类框架。而且,若能仔细审视各个分类框架,便能发现大都存在分类层次粗略不精,分类层次不统一,证治分类残缺不全,病证分布多少不一等等不足之处,以此,实际上温病学派的病证分类框架仍处在争鸣未定的状态。(2)辨证分类框架已开始步入融合发展的阶段。首先,《温病条辨》在以上、中、下三焦分类为大纲的基础上,二级分类结合病种进行,三级分类则根据病种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如六经分类,病因病机分类,脏腑分类,表里气血分类等等,突显了各病种及各经之下再分类的重点与特点,有利于紧抓病证好发重点,便于应对温病发病之常。虽然此书在分类体系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及系统性,但尚未打破拘泥于病种分类的局限性,而且上中下三焦分类大纲之下的三、四级分类方法不一,在突出温病重点病证要素与类型的同时,有遗漏非重点病证要素与类型之倾向。另外,由于中医学高等教育集中教学的需要等原因,以南京中医学院主编的《温病学释义》等为先导的教材及之后的温病学各版教材,探索性地进行了以病种结合卫气营血、三焦进行分类的模式,借鉴了脏腑经络分类、六要分类等分类方法的优点,采取了各病种各随所宜的多样化的分类方式。病种之下结合卫气营血及三焦的分类方法,进一步丰富细化了分类子目中的内容,较具体地建立了卫气营血、三焦分类至具体病因病机之方证框架体系,使辨证分类较为具体,指导临床较为准确,论理较为公认,较为后代认同,成为近现代院校教材编写所采用的基本框架。但其仍然存在着未能充分衔接和规范之处。当然,以此作为初步学习研究温病学的导读教材问题不大,但要全面系统展示温病学中病证分类的结构化框架,则存在一些科学表达与理论认识深度上的问题。总之,当前温病学教材的辨证分类框架尚未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如何构建一个能够层次分明地反映目前温病学中有关病证分类并能包容以后温病学发展内容的有逻辑系统性的辨证分类框架。4.对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基本框架的初步推导构建基于上述研究,本文认为对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可在大类层面上初步构建基本共性框架,再在病所环节结合病种设计可调方法。总体框架:由前中后三部分组成。前缀部分(首分病种,辅以分病征):即辨病前缀,可以缺如。中心部分(先分病因,再分病所,后分病机):即辨证主体,必备重点。后辅部分(或分病势,或分病治,或分病兼):即证病结合,辅助选项。可调方法:温热病类,先分卫气营血,再分三焦,再分手足十二经系;湿热病类:先分三焦,再分手足十二经系,再分卫气营血;寒热混杂病类:先分手足十二经系,再分三焦,再分卫气营血。结论:1.温病学派在临床诊治框架上,原本具有分类多样、框架多元化,但从其主流来看,总体上呈现为一个病·证·症·治混用型的基本式样。从大类属性看,以病因、病所、病机、病势、病兼、病治、病种、病征等来对分类进行多角度的表达,包容性较强,但仍以辨证分类为其重心。2.温病学派在辨证分类上,其辨证分类要素丰富广泛(近45项以上),但在十个大类方面,内涵仍以病种(含病因)结合病所、病机分类为主体。其中,对病所(位)多角度的再分类是温病学多数医家突出方面,如有经系、脏腑经络、三焦、表里等不同。3.温病学派在辨证分类框架上,尽管可以从多重角度进行,但都不可能脱离病因、病所、病机三大方面,而其他方面则是间接地、侧方位地强化了这三大要素的立体化结构与多样化关联。4.温病学辨证方法的通用化设计,拟可采用以病所分类为先,并以三焦为首纲,手足十二经为大目,卫气营血津液分为细目,再依次结合病因与病机分类,形成一种多层次、多维度的系统性辨证分类框架,使其既保持教材已示的特点与优势性纲领,又提升对温病病种的广泛覆盖与通适性,且便于促进寒温两派的汇通性发展。

沈春锋[6](2021)在《基于“真实世界”的申春悌教授中医临界辨证诊治学术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探讨真实世界研究方法在名老中医学术传承研究中的可行性,并就如何规范性开展真实世界研究的试验设计、数据采集及处方分析等进行探索,为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研究树立示范。2探讨申春悌教授“病-证-型-治”临界辨证诊治法的科学内涵及临床可操作性,深化对申春悌教授临界辨证诊治法的认识。3对申春悌教授临床诊治慢性支气管炎的真实世界数据进行研究,进一步诠释名老中医临证经验和临证思辨特点。方法:1文献调查研究:通过文献研究,对真实世界研究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以及真实世界研究与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研究的关系进行综述,为真实世界下开展名老中医学术传承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2临界辨证诊治法的学术内涵:对申春悌教授“病-证-型-治”临界辨证诊治法学术思想的内涵进行整理,并对其学术思想的发展过程、具体操作等进行阐述。3临界辨证诊治法的临床实践:在临界辨证诊治理论指导下,开展慢性支气管炎真实世界研究,包括慢性支气管炎“病-证-型”临界辨证诊断的一致性研究和申春悌教授临床诊治慢性支气管炎真实世界数据分析。通过对不同医师运用“病-证-型”临界辨证诊断方法的一致性评价,对申春悌教授临界辨证诊治法的临床可操作性进行验证;通过对申春悌教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真实世界数据的分析,诠释申春悌教授辨治慢性支气管炎的学术思想和用药特点。4核心处方网络药理学研究:采用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对申春悌教授临床诊治慢性支气管炎核心处方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为深入研究名老中医经验提供思路。结果:1文献研究:文献研究表明,真实世界研究方法比较符合中医临床的特点,能较好的展现真实状态下名老中医的诊疗特色,体现名老中医诊治过程中个体化和群体化诊疗特点。2“病-证-型-治”临界辨证诊治法:申春悌教授“病-证-型-治”临界辨证诊治法的核心思想在于:首辨疾病的基础证(基本信息),然后根据不同的特异性指标(症状),予以证型分“类”(型);具体到疾病时又要根据疾病的邪正关系及发展态势,遵循治基础证(病)、治型(证候分类)以及基础证和型共治(病证型同治)三原则,基础证有其对应的基础方,不同的“型”亦有相应的基础方,当基础证与型共同存在时,需二者兼顾。基于上述认识,目前已初步整理申春悌教授24个肺系病常见证候的临界辨证规范。3临界辨证诊治法的临床实践:慢性支气管炎“病-证-型”临界辨证诊断的一致性研究表明,该辨证方法在四诊信息辨别、诊断结果以及不同医院间均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申春悌教授临床诊治慢性支气管炎真实世界数据研究显示,导师治疗慢支急性加重期的核心处方为:炙麻黄、杏仁、黄芩、紫苏子、莱菔子、浙贝母、前胡、炙紫菀。4核心处方网络药理学研究:共获得有效活性成分95个,参与调控慢性支气管炎靶点基因71个;通过靶点基因蛋白互作网络构建和模块识别,筛选出该方干预慢支靶点网络的关键基因包括EGFR、VEGFA、IL-6、CASP3、MYC等,识别得到的3个靶点模块涵盖了度数排名前10位的关键靶点;对关键基因及靶点模块的G0功能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其功能主要包括调节细胞生长和分化、参与炎症调控、免疫调节以及改善气道重塑和减少气道黏液分泌等,其作用通路主要涉及MAPK、PI3K-Akt、HIF-1、TNF信号通路等。结论:1真实世界研究方法为名老中医经验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可行路径,在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研究中是可行且值得推广的。2慢性支气管炎真实世界研究表明,临界辨证诊治法具有较好的临床可操作性;慢性支气管炎核心处方能改善患者咳嗽、咯痰及气喘主要症状,减少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该诊治方法体现了申春悌教授“辨证准确、标本分治、方证相应”的思辨特点,可以作为一种创新方法用于指导中医临床辨证及推广应用。

郭小云[7](2020)在《《黄帝内经》中文化素的俄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黄帝内经》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着作,该书的俄译研究对中国中医药文化传播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符合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背景。《黄帝内经》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这些文化对理解原文内容、传递原文讯息将具有重要的影响,所以独具特色的中医药文化也就成为了翻译的一个关键点和难点。然而,《黄帝内经》的翻译研究以语言翻译学为主,对文化的关注度较低。基于此,本文引入文化翻译学作为《黄帝内经》俄译研究的理论基础。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内外兴起文化与翻译的专门研究,包括两个方面:翻译中的文化问题、特定文化背景对翻译的影响。前者属于翻译学内部研究,近年来逐渐独立出来,形成翻译学的子学科——文化翻译学,该学科已成为翻译学研究的重要方向,在当今学术界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文化翻译学研究的文化素包括词语文化素、词组文化素、句子文化素、超句体文化素及文本文化素,这弥补了以往利用文化结构划分研究对象的不足。文化翻译的主要功能包括语言转换、讯息传递和审美再现三个方面,通过实例分析,本文认为讯息传递是《黄帝内经》文化素翻译的主要功能,进而确定讯息传递是该书中文化素翻译的主要目标。本文以《黄帝内经》中文化素的翻译为研究对象,即该书中体现中国中医药文化特色的部分,对词语文化素、词组文化素、句子文化素、超句体文化素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梳理,并选择维诺格罗茨基、阿拉诺夫的俄语译本为语料,以讯息传递为主要目标,对比分析了两个译本,最终确定文化素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词语文化素和词组文化素主要指《黄帝内经》中的概念,包括概念文化差异、讳饰概念、术语概念医哲文交融三种,翻译时宜具体文化素具体分析,采取文化移入、文化同化或文化淡化的翻译策略,音译、直译、释义、替换等翻译方法。句子文化素包括语言结构“重意合”、句法常用辞格、象数文化三种,翻译时以文化移入的翻译策略、直译的翻译方法为主,其中涉及拟人、借代的句子文化素则采用文化淡化的翻译策略,释义的翻译方法。与词语文化素、词组文化素、句子文化素相比,超句体文化素能够表达更丰富的文化实在,完整地展现思维方式,因此本文超句体文化素主要分析三种有别于西医的思维方式:“本于阴阳”辩证思维、“天人相应”整体思维、普遍联系——系统思维。通过对比分析,本文认为,超句体文化素的翻译宜采取文化移入的翻译策略、直译的翻译方法。需要注意的是,《黄帝内经》翻译的前提是准确分析原文,深入了解原文的文化。不论是词语文化素、词组文化素、句子文化素还是超句体文化素,可以借助前言、注释、后记、附录等副文本进一步传达原文的讯息,内容包括译者说明、中国历代医家的注疏,形式有文字叙述、示意图、表格等。本文对《黄帝内经》中文化素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分析、总结了不同文化素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希望能为学者们提供一些借鉴和思考。

秦义[8](2020)在《基于混合方法研究的肾阳虚证诊断标准的制定与评价》文中认为1研究目的采用混合方法研究的模式,建立条目合理、释义明确、操作性强、诊断准确的《肾阳虚证诊断标准》,并进行临床评价,为指导临床与证候类中药新药工作提供规范和可靠的肾阳虚证辨证依据。2研究方法《肾阳虚证诊断标准》的制定部分,采用了解释性序列和探索性序列的研究设计。其中定量研究的方法包括文献研究、现场德尔菲法和专家问卷调查;定性研究的方法包括专家会议法和定性访谈法。《肾阳虚证诊断标准》的评价部分,纳入111位受试者,进行标准判别和医生判别,采集症状信息。使用项目分析法、交叉分析法、多重响应分析、线性回归分析、区分度分析等方法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标准判别的准确性、条目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等进行评价。3研究结果3.1肾阳虚证诊断标准条目池的建立共检索到1962-2016年涉及肾阳虚证诊断标准的41个相关文献,纳入其中21个共性诊断标准的作为症状条目的来源。其中国家标准2部,机构标准1部,专着8部,教材5部,期刊论文5篇。通过拆分和规范,将现有肾阳虚证的诊断条目数由252个精简为131个,建立了条目术语含义明确的肾阳虚证诊断标准条目池。条目池中包含病位条目53个,病性条目25个,舌象条目19个,脉象条目10个,为肾阳虚证诊断标准制定奠定了良好的文献研究基础。3.2肾阳虚证诊断条目的初步筛选本研究使用德尔菲法和头脑风暴法完成了肾阳虚证诊断条目的初步筛选,基本确定了肾阳虚证诊断中的主要条目。病位条目4个,包括腰膝酸软、夜尿频、小便清长和夜尿多;病性条目3个,包括畏寒、腰膝冷痛和五更泻;舌象条目5个,包括淡白舌、胖大舌、嫩舌、白苔和滑苔;脉象条目7个,包括沉脉、弱脉、迟脉、细脉、微脉、尺脉不足、尺部尤甚,其他条目2个,包括神疲和精神萎靡。专家讨论会达成共识,确定了本研究建立肾阳虚证诊断标准的类型为共性诊断标准。本研究为后续的问卷的设计和条目的筛选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3.3肾阳虚证诊断条目的优化本研究使用解释性序列设计,通过整合定量和定性数据,确定了“夜尿频多”、“腰部酸痛”和“畏寒”基本可以为肾阳虚证诊断的主要条目。“小便清长”、“五更泻”和“性欲低下”,以及舌象和脉象条目的确定需要进一步筛选。本次访谈初步确定了肾阳虚证诊断标准可采用的定量诊断或定性诊断的原则,并为下一步的专家问卷(研究工具)设计、条目的定义和分类提供了宝贵的意见与建议。3.4基于大样本问卷调查的肾阳虚证诊断条目及其权重的确定本研究通过探索性序列设计,将定性访谈的结果纳入到问卷的设计中,并通过专家论证对问卷进行优化。共有15个省市35家医院的220位专家参与本次调查。本次调查具有良好的可靠性、一致性和有效性。本研究完成了肾阳虚证条目的定量筛选,初步确定了肾阳虚证的诊断依据。病位层5个条目:夜尿频多、腰部酸痛、性欲低下、小便清长和阳痿;病性层6个条目:畏寒、浮肿、五更泻、面色淡白、精冷和带下清稀;舌象层1个条目:淡白舌;脉象层3个条目:沉脉、弱脉和尺部尤甚。3.5肾阳虚证诊断标准的适用性和可行性研究本研究采用了解释性序列的研究设计。通过深度访谈和专家审查会,论证肾阳虚证诊断标准的适用性与可行性,对诊断依据和诊断原则进行了深度优化。确定了《肾阳虚证诊断标准》的诊断依据:定位条目4个,分别为夜尿频多、腰部酸痛、五更泻和性欲低下;定性条目3个,分别为畏寒/畏寒肢冷、水肿和面色(?)白;舌象条目1个,为舌质淡嫩;脉象条目1个,为脉沉无力,尺部尤甚。《肾阳虚证诊断标准》的诊断原则:定位条目至少具备1条,定性条目至少具备1条,同时具备舌象或脉象其中1条(权重分值可作为证候轻、中、重分级参考依据)。3.6《肾阳虚证诊断标准》的临床评价本研究共纳入111位理化检查指标无异常的受试者,评价肾阳虚证诊断标准的适用性和医生判定的一致性。以2位医生共同判定肾阳虚证为金标准。《肾阳虚证诊断标准》的判别准确率为85.71%,一致性检验Cohen’s kappa系数为0.81(P<0.001),说明《肾阳虚证诊断量表》的判定结果与医生判定结果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可以对肾阳虚证进行准确诊断。条目多重响应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提示,“腰部酸痛”、“性欲低下”和“畏寒/畏寒肢冷”3个条目对肾阳虚证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ROC曲线分析和项目分析提示《肾阳虚证诊断标准》的诊断依据和诊断原则是合理的。《肾阳虚证诊断标准》各条目的特异度较高,适用于科研工作。4结论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的不统一、术语的不规范,影响了中医临床辨证的准确性和证候类中药新药研究的规范性。肾阳虚证是中医的基本证候之一,涉及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系统和生殖系统等多种疾病。肾阳虚证的共性诊断标准对指导中医临床、科研与证候类中药新药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肾阳虚证诊断标准的制定为示范,采用混合方法研究的模式,建立了条目设置合理、释义明确、操作性强、诊断准确的《肾阳虚证诊断标准》,以期为中医临床和科研工作提供规范的肾阳虚证诊断标准,为证候标准研究工作提供参考。本研究形成以下结论:4.1本研究建立了《肾阳虚证诊断标准》。本标准的诊断依据包含9个条目。本标准采用定位条目、定性条目、舌象或脉象相结合的诊断模式。肾阳虚证的诊断原则:定位条目至少具备1条,定性条目至少具备1条,同时具备舌象或脉象其中1条(权重分值可作为证候轻、中、重分级参考依据)。4.2混合方法研究适用于证候诊断标准的制定研究,提高了证候诊断标准研究的质量。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在标准制定中的都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了混合方法研究中的解释性序列和探索性序列设计整合两种研究方法及其结果。通过制定良好的质量控制措施,规范研究流程,混合方法研究在调查结果的解释、问卷的制定、诊断依据和诊断原则的优化等方面提高了研究质量。4.3临床评价研究为标准提供了推广应用的基础。《肾阳虚证诊断标准》制定后需要进行临床验证。本研究通过《肾阳虚证诊断标准》的临床评价研究,从条目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区分度等角度,对诊断依据和诊断原则进行了评价。临床评价研究证实了本研究制定的《肾阳虚证诊断标准》具有条目设置合理、释义明确、操作简便和辨证准确的特点,该标准适用于中医科研工作,为《肾阳虚证诊断标准》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周宣妮[9](2020)在《《走出巫术丛林的中医》(节选)汉译英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历史绵延五千年,中医文化与巫文化则根植于这块土地,成为古代乃至当代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巫的基因潜藏于中医文化之中,既是其有别于西医的显着特点,又是掣肘其今后发展的理论障碍。故而,笔者选取《走出巫术丛林的中医》(节选)一书进行翻译实践,并基于实践中遇到的重难点撰写相关实践报告,旨在丰富“功能目的论”在医经翻译领域的研究成果,促进中医文化外宣事业的发展。笔者选取该书第二章第一节作为源文本,并以“功能目的论”作为理论指导,从词汇、句法层面,对大量翻译实例进行分析,旨在探讨目的论的“忠实”与“连贯”原则在医经及医学史类文本翻译实践中的指导作用。对翻译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重难点进行分析归纳之后,选取中医与巫术专用术语、典籍书名、历史文化负载词三个部分进行词汇层面探讨。并采取归化策略,即:释义法、综合法、仿造法、套译法,与异化策略:音译、直译、文内加注等多种方式进行翻译。在句法层面,中英文法差异较大。因此在翻译中文无主句时,译者采取拆分短句、补充主语、非谓语动词转化等方法提取文内逻辑关系,辨清主从,对源语段进行短句切分,增添缺省,重新整合。竹节句英译方法则包括顺译法、增译关联词与拆分短句,使形散的中文句式转化为逻辑结构严明的英文。报告认为,归化策略能提升译文的可接受性,异化策略则能保留原文异域性质,译者需根据不同的目的与需求,适时调整策略,在实现“忠实”于原文与保持译文“连贯”之间取得微妙平衡。随着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进程加快,保留一定的异质特征反而有助于实现文化传播的目的。中医术语英译和中医文化的传播是医经翻译中的重难点。此次翻译实践过程中,笔者以文化外宣为目的,探求多样化的翻译方法,平衡“忠实”与“连贯”原则,旨在形成具有异域特征的中医文化译本,丰富医经及中医医学史领域文本的英译研究成果,为中医医经英译实践提供借鉴方法,并助力中医文化对外宣传,讲好中医学故事。

张可娜[10](2020)在《补益类中成药说明书功能主治英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补益类中成药说明书功能与主治的语言特点与英译现状、调查国外消费者对补益类中成药说明书功能与主治英译的理解与认可程度,在此基础上,探讨文本类型理论指导下的补益类中成药说明书功能主治的英译,从而总结英译策略,为补益类中成药说明书功能主治的英译提供建议。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文本分析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1)文本分析法以19份补益类中成药说明书功能主治(中英文)部分为研究对象,对补益类中成药说明书功能主治的语言特点进行分析,并对其译文进行文本分析,总结英译问题,探讨翻译策略。(2)问卷调查法通过对92位国外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从国外消费者的基本信息、对中医药的认知程度、对补益类中成药说明书功能与主治英译语篇与术语的评价与建议三方面考察国外消费者及其对补益类中成药英文说明书功能主治部分英译的理解与接受度。研究结果(1)文本分析结果通过文本分析发现,补益类中成药说明书功能主治部分的术语以四字格为主,治法术语内部的语法结构包含动宾结构和动宾联合结构,病机术语的语法结构都为偏正结构,语篇的构成结构一般为“治法+(病机)+症状、疾病”;中医药术语英译不规范、语篇逻辑混乱是目前补益类中成药说明书功能主治的英译存在的主要问题。(2)问卷调查结果通过对国外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相比于针灸、拔罐、中草药等方面,国外消费者对中成药的了解与认可度相对较低。受调查者对简单易懂的译文接受度更高,更倾向于语篇结构清晰、句式简明的译文。研究结论在文本类型理论指导下,结合文本分析与问卷调查结果,本研究得出的结论如下:(1)补益类中成药说明书功能主治英译现状补益类中成药说明书功能主治英译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词汇问题和语篇结构问题,“功能主治”结构词也存在英译不规范的现象。具体包括:“功能主治”结构词英译不统一、中医药术语中基本名词、动词英译不一致、错译、术语内部逻辑关系把握不当,语篇整体结构逻辑关系不清。此外,本体层面的错误包括拼写和大小错误、标点符号错误等。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除了译者水平之外,中成药说明书功能主治的英译可参考的标准较少、英译标准不统一,中成药中文说明书本身书写不规范也是重要原因。(2)补益类中成药说明书功能主治英译策略通过分析补益类中成药说明书功能主治的英译现状,本研究以文本类型理论为指导,为补益类中成药说明书功能主治各部分的英译,即结构词、术语、语篇的英译提出如下策略:①“功能主治”结构词的英译。建议使用译语读者所习惯的语言形式,参照西药说明书的译法,结合“功能主治”本身的含义,将“功能”“主治”分别译为“Actions”“Indications”,使读者能够准确地找到所要了解的药物治疗信息,提高可读性。②治法和病机术语的英译。应先分析术语的构成特点与逻辑关系,再进行翻译,即首先要在厘清术语内涵的基础上,确定术语内部所包含的基本名词、动词或者中心语的英译,再根据术语内部的逻辑关系与语法结构,确定术语的英译结构形式。治法术语的语法结构包括动宾结构和动宾联合结构,病机术语的语法结构主要为偏正结构。动宾结构的治法术语可译为“动词+宾语”的形式,表目的和并列关系的动宾联合结构的治法术语可分别译为“动词+宾语+to+动词+宾语”和“动词+宾语,动词+宾语”的形式。偏正结构的病机术语可译为“修饰语+中心语”的形式。③症状和疾病术语的英译。若西医中有对应词汇、术语的内涵与外延一致的情况下,可参照西医的译法。同时,在确保术语内涵不变的情况下尽量使用常见词汇,以使消费者更易理解药品说明书的医药信息,提高交际效率。对于中医药中特有术语的翻译,尽量在译文中呈现出原术语的内涵,实在难以理解的术语,则可以对其进行解释,以确保药物治疗信息传达的准确性。④难理解术语的解释。功能主治部分的病机、症状和疾病术语的翻译要考虑到国外消费者的理解与接受程度,对中医药中特有的、且较难理解的中医药术语可采用附注的形式对其进行注释,以确保原文信息传达的准确性,使国外消费者能更好地理解中成药功能主治部分所要传达的中医药治病信息。⑤语篇的英译。采用国外消费者倾向的语篇书写形式,将“功能”“主治”分开撰写,使消费者能够快速找到所要了解的药物治疗信息。同时,可通过添加衔接词、适当地对功能主治部分的内容进行逻辑重组的方式,使语篇内部的逻辑关系显化,准确传递文本的信息内容。根据“主治”的不同构成特点,将“主治”部分译为“症状、疾病+caused by+病机”或者“疾病+causedby+病机.The symptoms include+症状”的形式。

二、中西医结合的三个层次释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西医结合的三个层次释义(论文提纲范文)

(2)《黄帝内经》筋骨理论及相关术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综述 筋骨损伤理论研究概述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部分 《黄帝内经》筋骨理论体系总览
    1 筋骨解剖的理论内容
        1.1 《黄帝内经》有关人体解剖结构的认识
        1.2 筋骨解剖结构的特殊性
        1.3 “五体”与筋骨解剖的关系
    2 筋骨结构的生理特点
        2.1 筋骨生理功能与脏腑、血脉的关系
        2.2 筋、骨、肉之间的联系
    3 筋骨损伤的病因病机
        3.1 外伤暴力所致
        3.2 脏腑功能异常
        3.3 邪毒自外侵袭
        3.4 倦怠劳伤日久
        3.5 饮食不节、房劳失节
        3.6 七情内伤
    4 筋骨损伤类疾病的辨证方式
        4.1 筋骨辨证的理论基础
        4.2 筋骨辨证论治的特点
    5 筋骨损伤的治疗方法
        5.1 外治法理论
        5.2 内治法
        5.3 导引治疗
    6 筋骨损伤的预防与调护
        6.1 顺应四时、起居有常
        6.2 劳逸适度、动静相宜
        6.3 饮食有节,谨和五味
    7 小结
第二部分 《黄帝内经》筋骨术语研究
    1 骨
    2 “骨”相关术语
        2.1 关节结构术语(骨节、骨属、骨解)
        2.2 上肢骨术语(髃骨、壅骨、锐骨、臂骨、腕骨、肘骨)
        2.3 下肢骨术语(骭骨、成骨、京骨、然骨、核骨、股骨、胫骨、跟骨)
        2.4 上、下肢骨含义术语(髀骨、尻骨、辅骨、束骨)
        2.5 躯干骨术语(骨骶、颧骨、完骨、枕骨、柱骨、背骨、杼骨)
        2.6 特殊部位骨结构(骨空、骨髓、白骨、骷骨、绝骨)
        2.7 骨形态描述术语(大骨、高骨、横骨、扁骨、歧骨)
        2.8 症候描述术语(骨繇、骨痛)
        2.9 证候名称术语(骨蚀、骨疽、骨病)
        2.10 疾病病名术语(骨厥、骨痹、骨痿)
        2.11 诊断方法和穴位描述术语(骨围、骨度、巨骨)
    3 筋
    4 “筋”相关术语
        4.1 大体解剖结构术语(筋骨、筋脉、筋膜、筋纽)
        4.2 具体解剖结构术语(小筋、宗筋、婴筋、维筋、腹筋、颈筋、项筋、膂筋)
        4.3 疾病病名术语(筋躄、筋痿、筋痹、筋溜)
        4.4 证候名称术语(筋绝、筋急、筋挛)
        4.5 症候及穴位描述术语(筋纵、缓筋、转筋、然筋)
    5 小结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附件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3)基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金匮要略》薏苡四方研究述评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章 上篇:《金匮要略》薏苡四方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第一节 考证仲景原文原意及梳理后世流变的方法
        1 版本校勘,明确仲景原文
        2 字义考证,回归仲景原意
        3 针对疑难问题,梳理注家观点
        4 整理医案,分析后世应用传承与流变
    第二节 考证仲景原文原意及梳理后世流变的意义
    第三节 麻杏苡甘汤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1 版本校勘
        2 字义考证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4 医案分析
        5 小结
    第四节 薏苡附子散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1 版本校勘
        2 字义考证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4 医案分析
        5 小结
    第五节 薏苡附子败酱散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1 版本校勘
        2 字义考证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4 医案分析
        5 小结
    第六节 《千金》苇茎汤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1 版本校勘
        2 字义考证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4 医案分析
        5 小结
    第七节 上篇总结
        1 薏苡四方文献考证结果汇总
        2 薏苡四方传承流变的综合分析
第二章 下篇: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
    第一节 东汉时期之前的先民对薏苡的认识
        1 薏苡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种植情况
        2 夏商时期薏苡崇拜及其遗留影响
        3 截至东汉时期对薏苡药用价值的认识
        4 小结
    第二节 仲景运用薏苡仁临床经验及其对薏苡仁药用功能的发展
        1 仲景对《金匮要略》薏苡四方所治疾病的认识
        2 仲景对薏苡仁药用功能认识的发展
        3 仲景运用薏苡仁的具体经验
    第三节 后世对于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传承与发展
        1 后世本草着作中体现的对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传承与发展
        2 后世医案中体现的对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传承与发展
    第四节 下篇总结
第三章 附篇:基于蛋白组学的薏苡仁功效现代诠释初探
    第一节 研究背景
        1 蛋白组学研究介绍
        2 蛋白组学与中医药
        3 技术方法的选择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2 方法
    第三节 结果
        1 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
        2 生物信息分析
    第四节 讨论和结论
        1 对差异蛋白功能的解读及其与薏苡仁功效的关系分析
        2 薏苡仁调节上述蛋白的成分基础分析
        3 本研究的不足和未来工作展望
        4 本研究的结论
    第五节 附篇总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M现代医案来源目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中国医学史》第四章汉译英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中医英译研究背景
    1.2 中医英译特点难点
第2章 翻译任务描述
    2.1 任务背景与意义
    2.2 任务内容与目的
    2.3 医史翻译研究综述
第3章 翻译过程描述
    3.1 译前准备
        3.1.1 平行文本梳理
        3.1.2 翻译辅助工具
        3.1.3 翻译理论选择
    3.2 译中过程
        3.2.1 原文理解
        3.2.2 翻译难点
    3.3 译后审校
第4章 目的论指导下的翻译案例分析
    4.1 目的论指导下的词汇层面译例分析
        4.1.1 病症与方剂名称的翻译
        4.1.2 典籍书名的翻译
        4.1.3 中医脉象的翻译
    4.2 目的论指导下的句法层面译例分析
        4.2.1 无主句的翻译
        4.2.2 竹节句的翻译
    4.3 目的论指导下进行翻译的总结
第5章 翻译实践总结
    5.1 实践收获与启发
    5.2 实践问题与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A 原文与译文
附录B 中国历史朝代表
附录C 药草名称
附录D 典籍名称
致谢

(5)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的古今研究及其系统化框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引言
    1.研究背景
    2.研究目的及意义
    3.研究目标
    4.研究内容
    5.研究方法
    6.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中医学辨证分类方法的统一性研究进展
    1.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的现代研究状况分析
    2.外感病辨证分类方法统一性研究的现状分析
    3.外感病与内伤病辨证分类方法的关系问题
1 温病学辨证分类要素数据表的构建与解析
    1.1 研究思路、研究相关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1.2 温病学辨证分类要素数据表的构建探讨
    1.3 辨证分类要素数据表的构建过程
    1.4 辨证分类数据表中要素的分析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
2 精选36 部温病学着作辨证分类方法的要素统计及权重分析
    2.1 精选36 部温病学着作辨证分类方法的要素统计分析
    2.2 精选36 部温病学着作辨证分类方法的要素权重分析
    2.3 辨证分类方法的要素问题解析
3 对温病学派中各代表性的分类框架的分析评价与整体评估
    3.1 精选36 部温病学着作病证分类框架的特点与优缺点分析
    3.2 温病学代表着作病证分类框架总体发展水平的评价
    3.3 温病学派辨证分类方法主流框架的初步探讨
4 温病学系统化辨证分类框架的构建
    4.1 本研究分类框架与现行教材主流分类方法的关系
    4.2 温病学与伤寒学辨证分类框架之比较
    4.3 构建温病学通用化辨证分类框架之设想
5 结论
6 创新性
    6.1 借助信息学本体分析方法
    6.2 分类要素权重值的分析
    6.3 全面整理了温病学领域中的病证分类要素
    6.4 构建出温病学中普适性较强、涵盖性较广的系统性辨证分类框架
7 存在的部分问题及后期工作的设想
    7.1 病证要素提取标定中存在的部分问题
    7.2 后期工作的设想
8 对寒温统一性辨证分类框架的展望
    8.1 伤寒学系统化辨证分类框架构建的介绍
    8.2 构建寒温统一性辨证分类框架的展望
9 系统性辨证分类体系的临床运用实例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1999 年以前温病学相关存世着作698 部目录
    附录2 粗选的103 部温病学病证分类着作
    附录3 精选的36 部温病学病证分类着作
    附录4 精选的36 部温病学病证分类着作分类要素标定、频数统计表
    附录5 精选的36 部温病学病证分类着作分类框架附表
作者简介

(6)基于“真实世界”的申春悌教授中医临界辨证诊治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真实世界研究及其在中医药领域应用
        1.1 真实世界研究的概念与内涵
        1.2 真实世界研究设计与质量控制
        1.3 真实世界研究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概况
        1.4 真实世界研究与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研究
    2 慢性支气管炎文献研究
        2.1 现代医学对慢性支气管炎的认识
        2.2 中医学对慢性支气管炎的认识
        2.3 孟河医派治疗咳喘经验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病-证-型-治”临界辨证诊治法的学术内涵
    1 和徐迪华教授共创中医证“临界状态”理论
    2 申春悌教授建立“临界辨证”方法
        2.1 基础证
        2.2 临界证(型)
        2.3 典型证(型)
        2.4 跨界证(型)
    3 “病-证-型-治”临界辨证诊治法
        3.1 “病-证-型-治”临界辨证诊治法的内涵
        3.2 “病-证-型-治”临界辨证诊治的研究方法
        3.3 “病-证-型-治”临界辨证诊治的具体操作
        3.4 慢性支气管炎病-证-型临界辨证诊断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慢性支气管炎临界辨证诊断一致性研究
    1 慢性支气管炎四诊信息采集
    2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1 数据处理
        2.2 统计分析
        2.3 一致性评价指标
        2.4 一致性程度判断标准
    3 研究结果
        3.1 基本信息
        3.2 四诊信息辨别的一致性评价
        3.3 诊断结果的一致性检验
    4 四诊信息程度和多中心一致性评价
    5 四诊信息潜在类别分析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慢性支气管炎临诊真实世界数据分析
    1 研究方法
        1.1 病例选择
        1.2 制定病例报告表(CRF表)
        1.3 四诊信息量化
        1.4 疗效评价
        1.5 数据管理
    2 研究结果
        2.1 病例访视信息
        2.2 基本信息统计描述
        2.3 临床疗效
        2.4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
    3 词频分析法
        3.1 随访分析
        3.2 药物关联分析
    4 申春悌教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诊经验
        4.1 辨证精准,善抓疾病内在本质
        4.2 标本分治,把握证候发展规律
        4.3 方证相应,传承孟河医派特色
    5 慢性支气管炎核心处方网络药理学研究
        5.1 资料与方法
        5.2 结果
        5.3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语
    1 全文结论
    2 创新点
    3 不足与展望
附录
    附录1: 肺系病常见证候的临界辨证和治疗
        参考文献
    附录2: 跟师医案实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历

(7)《黄帝内经》中文化素的俄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摘要
引言
    1.1 研究对象和语料
    1.2 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论文结构
第一章 《黄帝内经》的翻译研究
    1 《黄帝内经》及其俄语译本简介
        1.1 《黄帝内经》简介
        1.2 《黄帝内经》俄语译本简介
    2 《黄帝内经》外译研究综述
        2.1 《黄帝内经》俄译研究综述
        2.2 《黄帝内经》英译研究综述
    3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黄帝内经》中文化素翻译的目标
    1 文化翻译与文化素的概念
        1.1 文化翻译
        1.2 文化素
    2 文化翻译的功能简介
    3 讯息传递:《黄帝内经》中文化素翻译的目标
    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黄帝内经》中词语文化素与词组文化素的俄译分析
    1 概念文化差异的翻译
        1.1 概念缺失的翻译
        1.2 概念冲突的翻译
    2 讳饰概念的翻译
        2.1 人体器官的翻译
        2.2 生理现象的翻译
        2.3 病情的翻译
    3 术语概念医、哲、文交融的翻译
        3.1 术语概念医、哲交融的翻译
        3.2 术语概念医、文交融的翻译
    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黄帝内经》中句子文化素的俄译分析
    1 语言结构“重意合”的翻译
    2 句法常用辞格的翻译
        2.1 比喻辞格的翻译
        2.2 拟人辞格的翻译
        2.3 借代辞格的翻译
    3 象数文化的翻译
        3.1 象文化的翻译
        3.2 数文化的翻译
    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黄帝内经》中超句体文化素的俄译分析
    1 “本于阴阳”辩证思维的翻译
    2 “天人相应”整体思维的翻译
    3 普遍联系——系统思维的翻译
    4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8)基于混合方法研究的肾阳虚证诊断标准的制定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列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一: 肾阳虚证研究文献的知识图谱分析
        1 数据来源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4 讨论
    文献综述二: 混合方法研究及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概述
        1 混合方法研究的定义与基本特征
        2 混合方法研究的起源与发展
        3 混合方法研究的设计方案
        4 混合方法研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5 小结
前言
第二部分 肾阳虚证诊断标准的制定研究
    研究一 肾阳虚证诊断标准条目池的建立
        1 数据来源
        2 研究流程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研究二 肾阳虚证诊断条目的初步筛选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3 研究流程
        4 结果
        5 讨论
        6 小结
    研究三 肾阳虚证诊断条目的优化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3 研究流程
        4 访谈前的资料准备
        5 受访者基本信息
        6 访谈结果
        7 讨论
        8 小结
    研究四 基于大样本问卷调查的肾阳虚证诊断条目及其权重的确定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3 研究流程
        4 统计分析
        5 调查结果
        6 讨论
        7 小结
    研究五 肾阳虚证诊断标准的适用性与可行性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3 研究流程
        4 访谈前的资料准备
        5 受访者基本信息
        6 研究结果
        7 讨论
        8 小结
第三部分 《肾阳虚证诊断标准》的临床评价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
    3 试验设计
    4 研究内容
    5 样本量
    6 诊断标准
    7 纳入标准、排除标准与剔除标准
    8 观察指标
    9 数据的采集、处理和保存
    10 统计分析
    11 不良事件
    12 数据管理
    13 伦理学要求
    14 结果
    15 讨论
    16 小结
第四部分 质量控制
    1 研究团队的组建
    2 定量研究的质量控制
    3 定性研究的质量控制
结论
创新点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1
    附件2
    附件3
    附件4
    附件5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9)《走出巫术丛林的中医》(节选)汉译英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翻译任务描述
    1.1 任务背景
    1.2 任务意义
    1.3 医经翻译研究综述
第二章 翻译文本分析
    2.1 文本来源
    2.2 文本内容
    2.3 文本特征
第三章 翻译过程描述
    3.1 译前准备
        3.1.1 平行文本梳理
        3.1.2 翻译辅助工具及术语库运用
        3.1.3 翻译理论选择
    3.2 译中过程
    3.3 译后审校
第四章 目的论指导下的翻译案例分析
    4.1 目的论指导下的词汇层面译例分析
        4.1.1 中医与巫术专用词汇的翻译
        4.1.2 典籍书名的翻译
        4.1.3 历史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4.2 目的论指导下的句法层面译例分析
        4.2.1 无主句的翻译
        4.2.2 竹节句的翻译
    4.3 翻译实践小结
第五章 翻译实践总结
    5.1 实践收获与启发
    5.2 实践问题与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翻译任务原文及译文
附录二 术语表
致谢

(10)补益类中成药说明书功能主治英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文本类型理论研究
        1.1 文本类型理论的起源
        1.2 文本类型理论的基础与核心内容
        1.3 文本类型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
    2. 中医药翻译研究现状
    3. 中成药说明书英译研究现状
        3.1 中药与中成药的概念
        3.2 中成药说明书的构成与语言特点
        3.3 中成药说明书英译研究现状
        3.4 中成药说明书功能主治英译研究现状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
    3. 研究内容
    4. 研究意义
    5. 预期结果
第三部分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补益类中成药说明书功能主治语料整理
    2. 研究方法
        2.1 文本分析法
        2.2 问卷调查法
第四部分 研究结果
    1. 问卷调查结果
        1.1 国外消费者对中医药的认知程度
        1.2 国外消费者对补益类中成药说明书功能主治语篇英译的理解与接受度
        1.3 国外消费者对补益类中成药说明书功能主治术语英译的理解与接受度
        小结
    2. 补益类中成药说明书功能主治语言特点分析结果
        2.1 补益类中成药说明书功能主治术语特点分析
        2.2 补益类中成药说明书功能主治语篇特点分析
        小结
第五部分 讨论
    1. 补益类中成药说明书功能主治英译现状分析
        1.1 补益类中成药说明书功能主治结构词英译现状分析
        1.2 补益类中成药说明书功能主治术语英译现状分析
        1.3 补益类中成药说明书功能主治语篇英译现状分析
    2. 文本类型理论指导下的补益类中成药说明书功能主治英译策略分析
        2.1 补益类中成药说明书功能主治结构词英译策略分析
        2.2 补益类中成药说明书功能主治术语英译策略分析
        2.3 补益类中成药说明书功能主治语篇英译策略分析
    小结
第六部分 结语
    1. 研究结论
    2. 研究贡献
    3. 研究的局限性和后续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补益类中成药说明书功能主治部分语料
    附录2 补益类中成药说明书功能主治术语分类
    附录3 调查问卷
致谢
个人简历

四、中西医结合的三个层次释义(论文参考文献)

  • [1]关联翻译理论指导下的外用中成药说明书英译研究[D]. 王怡.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2]《黄帝内经》筋骨理论及相关术语研究[D]. 王一品.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基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D]. 窦豆.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4]《中国医学史》第四章汉译英翻译实践报告[D]. 马宏凯.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5]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的古今研究及其系统化框架设计[D]. 魏鹏辉.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基于“真实世界”的申春悌教授中医临界辨证诊治学术思想研究[D]. 沈春锋.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黄帝内经》中文化素的俄译研究[D]. 郭小云.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8]基于混合方法研究的肾阳虚证诊断标准的制定与评价[D]. 秦义.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9]《走出巫术丛林的中医》(节选)汉译英翻译实践报告[D]. 周宣妮. 湘潭大学, 2020(02)
  • [10]补益类中成药说明书功能主治英译研究[D]. 张可娜.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标签:;  ;  ;  ;  ;  

中西医结合的三个层次解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