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王诗槐我已离不开表演(论文文献综述)
蒋凤祥[1](2021)在《自述的“鸿沟”:代际视角下微信头像的自我呈现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交媒体平台的丰富和普及,用户在线上的自我呈现手段不断扩展。微信作为国内被使用最为广泛的社交媒体之一,为不同年龄段的用户搭建了功能不一的表演“舞台”,而微信头像就是“舞台”之一。微信头像以其丰富性、叙事性、公开化的特征,为用户在线上交流提供独特的“在场感”和表演的“前台”,并为用户间互动提供了丰富的视觉符号。本研究立足Z世代、青年、中年和老年微信用户群体,采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网络民族志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代际间微信头像使用的不同特征入手,分析在微信头像这个“前台”中表演行为的不同景观,以及造成不同景观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在微信头像的“自述”内容上,代际之间存在显着的差异。不同年龄段的用户头像类型选择的偏向不同,Z世代用户的头像更加多元化,青年用户倾向于头像“功能”性的发挥,而中老年用户的头像表达是“愿景式”的。但在“自述”的态度和策略上,不同年龄段的用户均倾向于采用积极主动的自我呈现策略,并以满足自我和展示心态的动机展开头像叙事,试图在这个“舞台”上呈现出理想状态中的自我。在“前台”表演的背后,是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其中,自我认同是主导因素,而微信头像背后的代际双向互动过程,通过规训—抵抗—妥协的形式也对用户自我呈现行为产生制约和影响。
刘梦尧[2](2021)在《动画资源在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记叙文是初中生的重要写作文体,也是初中阶段的关键考察文体,初中生的记叙文写作水平是衡量其语用素养的重要标准。在传统记叙文写作中,教师教学往往陷入套路化僵局,程序性模板技巧地机械输入,逐渐削弱学生的写作兴致,写作畏难情绪频发。由此衍生的虚假文本制作、真实情感缺失等问题,致使学生写作能力难以稳健提升。一系列疑难杂症下的记叙文写作急需改革。现如今,“将课外资源引进写作课堂,改善写作现状”是众多教育工作者共识。在众多课外资源中,大多数教育工作者关注到影视资源,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具有同等地位的动画资源。动画作品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凭借丰富生动的视觉形象与深入人心的听觉信息深受各个年龄阶段群体的喜爱。将动画资源与写作课堂建立联系,在满足学生视觉期待的同时,提升其写作能力,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动画资源能凭借自身优势引进写作课堂,发挥其功用价值。首先,动画作品为初中记叙文写作提供教学资源并丰富写作教学形式。其次,动画资源注入写作教学,能自然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还学生真实灵动的写作状态。再次,动画资源促学生想象、审美、思辨等多方面能力发展。动画资源作为一块值得开掘的宝藏,等待研究者倾力开发研究。然而,如何选取适合初中生的动画资源,如何将动画资源与记叙文写作建立联系,如何更好地促进动画写作教学的开发,是当前教育工作者急需解决的事情。结合以上情况,本文尝试将动画作品作为写作资源,结合初中生的认知心理发展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将动画资源与记叙文写作教学建立联系,在促进学生语用能力的同时开发多元智能。为了使动画写作教学广泛普及至一线课堂,本文围绕着动画资源的学理概述、当前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及动画资源应用现状调查分析、动画资源应用于记叙文写作的基本原则、动画写作教学策略以及教学案例等方面进行研究。从初中生及初中语文教师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动画写作教学抱有期待心理,渴望开展多元化的写作课堂,在激发兴趣之余提升写作水平。在分析当前动画写作教学的应用状况时,本文将动画资源应用的现存问题概括为以下四点。第一,动画写作教学的误解性偏差。第二,选取动画资源的能力欠缺。第三,名师课堂照搬的混乱性局面。第四,忽略动画写作教学的局限性。究其原因是教师教学观念落后、教师对动画资源的熟悉程度不足,同时教师解读图像信息能力限制着动画写作教学的开展。笔者结合调查问卷信息、相关文献信息和深入一线经验,总结出动画写作教学的选择原则、解读原则和应用原则,希望能供广大一线教师借鉴参考。在上述应用原则的基础上,笔者结合动画作品的内容和形式要素,针对性地提出几点策略,旨在为当前教师教学实践提供些许启发。一是在巧用音像中触发学生心灵,结合语言渲染用以唤醒学生内心情感,抓住动画空白地带来激活学生的认知思维,由此创生真实写作情境,激发学生动笔欲望。二是通过聚焦动画作品的画面镜头进行细节描写,通过借鉴动画作品的蒙太奇手法为学生的写作布局谋篇,通过写作技巧训练与主题探究的巧妙融合来提高学生的主题意识。三是利用动画资源中的典型事件和经典台词充实学生的写作宝库,为学生的写作锦上添花,方便学生建构系统科学的图式框架。四是借助声像元素转化,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在感受动画作品中情思互融,促发学生真情实感的流露;在个性化展示成果中唤醒学生的写作者意识,达到“物我合一”的状态,由此开启初中生的创意写作课堂。最后通过教学案例设计,详细说明动画资源引进记叙文写作教学的具体应用。在此教学设计中,笔者利用动画资源激发学生写作灵感;利用问题支架,引导学生捕捉镜头细节;利用教师的下水文支架,为学生提供细节描写范例;利用微影评形式,让学生自由阐发动画哲思意蕴;利用开放式问题设计,将动画作品与学生生活结合,深入挖掘动画主题内涵,让学生在拟真态语境中自由表达观点,抒发真实情感。
周之辰[3](2021)在《曹文澜录订昆剧身段谱研究》文中指出
山丹[4](2020)在《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童年书写是儿童文学艺术的核心内容,表现童年的现实生活与想象世界,是儿童文学对童年精神的审美创造与诗意追求。童年书写不只是一种文学的表达策略和创作形式,更是以文学形式构建人类对于自身、他者、社会及历史的一种独特思考方式。本论文以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为研究对象,并将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划分为写实型童年书写、经验型童年书写和理想型童年书写,通过梳理三种童年书写范式在主题表现、创作技巧、文体形式、叙事结构、语言类型等方面所呈现的文学图景,归纳新世纪以来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所体现的美学价值,及由此带给中国儿童文学的启示。本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组成,其中正文部分包括五章。具体章节内容概括如下:绪论主要对童年理论、童年观和童年书写的基本观点进行梳理,总结了中国当代儿童文学中童年书写的研究现状,阐明了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的研究价值,并明确了本论文的研究范围和研究思路。第一章“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转向”,对现实题材儿童小说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行勾勒,通过探讨新世纪以来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转向,阐释童年书写的艺术表达与审美意蕴。现实题材儿童小说演变轨迹,聚焦于1917至1999年间的儿童小说历史发展脉络,本论文将其归纳为:新生期、生长期、探索期及繁荣期四个阶段,并对每一阶段儿童小说的创作特征加以分析。新世纪以来,随着文化语境的革新和“解放儿童”儿童文学观的确认,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形成了新的创作格局。通过对儿童小说中童年书写转向的内外成因分析,阐释童年书写的叙事特征和艺术形式。第二章“写实型童年书写中的生命观照”,探讨写实型童年书写对当下童年个体生命的书写维度。本章从个体童年的身份认同、成长书写、性别书写、青春书写和边缘生命书写的不同维度,梳理了童年书写中的写实型童年书写的创作特征。展现成人作家在将现实儿童作为表现对象时,对童年的生活现状、情感真实和生命尊严的理解与尊重。对写实型童年书写创作范式的探究,能够丰富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童年生命书写的内涵和形式,并为儿童文学深入童年精神提供重要的参考。第三章“经验型童年书写中的情感再现”,对童年书写中的经验型童年书写进行了阐释。经验型童年书写,分为成人作家对自我童年生活书写的白描,及以文学书写方式再现自我童年的心理投射。在对儿童小说中经验型童年书写进行解读时,主要从童年回忆的诗意书写,童年乡土的多元书写,童年创伤的投射书写和童年缺失的补偿书写等不同维度加以讨论。在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经验型童年书写中,成人作家试图通过追寻自我童年生命的书写价值,来呈现儿童小说中的童年经验的艺术形态和审美表征。第四章“理想型童年书写中的童心想象”,探讨了儿童小说中的理想型童年书写所具有的文本特征和审美意蕴。理想型童年书写作为成人作家对于童年精神的追求与寄托,为当下儿童的成长提供了指引,并为人类童年提供了直达心底的精神滋养。本章从历史语境、战争语境、人类乡土语境和理想童年精神四个维度,建构了理想型童年的创作范式。理想型童年书写为成人作家提供走出个人化童年私语,面向集体童年精神的途径,其体现的是儿童文学创作对于人类童年精神的向往。第五章“童年书写的审美意旨与创作反思”,主要讨论了童年书写所呈现的审美意旨,与其在创作中所面临的书写困境。童年书写的审美意旨,既体现为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在文本层面,以诗性内核把握童年精神品质和以童心力量坚守文学创作之魂,又体现为童年书写对儿童读者在审美体验中的心灵净化与情感共鸣。在探究新世纪儿童小说的童年书写所面临的困顿境遇时,本论文分别从童年书写与现实之间的距离,童年书写中成长体验的错位和童年书写中“生命本位”意识的缺失等方面,指出了当下儿童小说的创作困境。并重审消费文化语境中的“系列化”写作模式,桥梁书阅读模式,及“低龄化”写作现象,为童年文化变革中的童年书写提供突破和发展的新方向。结语部分对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进行了简单的回顾。通过肯定童年书写所具有的文学价值和美学意义,指出了随着“童年”元素作为儿童小说书写的日趋繁盛,追求童年审美的文学样式将丰富儿童小说的创作空间。然而,需要警惕的是过度商业化的童年书写样式对儿童小说发展的阻碍。因此,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既要对抗符号文化的侵蚀性,又要保有文学审美的生命力。特别是,童年书写需要从儿童生活的真实感出发,表达儿童生命的深广度,展现童年精神的力量性和童年文化的审美力,为儿童文学阅读构建一个更为美好的审美空间。童年本身能够带给人类的精神力量,引导着儿童小说在立体而饱满的童年书写中,塑造中国童年的独特审美艺术。新世纪儿童小说正是通过不同维度的童年书写诠释着童年精神的生命、历史和文明之歌。
贾瑞芳[5](2020)在《跨媒介书写:《红玫瑰与白玫瑰》改编研究》文中认为张爱玲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传奇的女作家之一,她创作的文学作品备受读者青睐,曾多次被改编搬上银幕和舞台,其中改编次数最多的一部作品是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该小说从1944年出版至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价值观的变化,改编者们在忠实原着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所处时代的语境,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对其进行新的演绎。多种艺术形式的改编,不仅给观众带来了不同的视觉体验,而且体现出了不同时代背景的创作者们对原作主旨的多重精神文化解读。本文选取了《红玫瑰与白玫瑰》四部改编作品,包括电影和话剧作为研究对象。在深入梳理小说文本、写作背景和故事情节的基础之上,参与其新时期的话剧改编工作。探析文学作品与影视剧和话剧作品中的互通性,并追寻《红玫瑰与白玫瑰》屡次被改编的原因与时代背景。鉴于多版改编作品艺术形式的不同,在对现有作品进行逐个的分析与比对。首先探究文本的可改变性及其特征,将其与历次改编版本进行比较分析,具体分析了不同改编作品对原作内容的增减,人物形象与主题再现的变化,时间与空间的叙事特征等方面的问题,进而研究不同版本作品所呈现的审美意蕴与美学价值。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作品本身不仅对爱情、对人生、对人性等主题有着深刻理解,而且具有非常强的时代特征。随着创作者们所处时代的变化,审美和价值观都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使得改编作品也随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多角度诠释了这部作品,历久弥新。不同版本的改编作品映射了每一个社会发展时期受众的生活状态、精神追求,尤为重要的是在这些改编作品中,还体现了近百年来女性在历史进程中社会地位的变化及对爱情和生活影响。经过研究,尝试把近几十年《红玫瑰与白玫瑰》改编作品进行系统梳理,同时在努力解读改编作品的过程中,进一步挖掘经典文学作品改编与中国时代发展中个体的精神追求如何相互适应。
陈琳钰莹[6](2020)在《毕赣电影音乐艺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声音是至今电影艺术意义最丰富的环节之一,电影音乐可以代表电影整体的精神和气氛。电影音乐从发展最初的为掩盖杂音的现场乐队伴奏到采用风格相仿的经典名曲嵌入,再到根据影像气质而写作的电影原创音乐,音符越来越有其“意义指涉”,逐渐成为了一门显学。本文以新魔幻现实主义导演毕赣的电影作品为研究对象,以毕赣导演的短片《金刚经》、《秘密金鱼》、艺术电影《路边野餐》、《地球最后的夜晚》为例,用艺术符号学角度解构电影中的流行歌曲、原生音乐和原创音乐等元素,以窥见地域性民族电影的音乐发展趋势,为中国艺术电影的音乐发展提供借鉴意义;并以苏珊·朗格“艺术符号学”理论嵌入电影音乐研究,以期为电影音乐研究开拓新领域、找到新方向、探索新思路。本文以全面深入描述毕赣电影音乐的各个细节为原则,试图串联起毕赣电影所有的音乐元素,总结归纳出其音乐符号使用规律及这些音乐符号所赋予的电影画面更深层的意义。通过毕赣电影音乐艺术的研究可知,电影音乐既要有实验性与创新性,又不能忽视日常生活存在的美丽音响,音乐元素的广度让电影画面更加富有意味。音乐符号与电影画面的精神契合以及合理使用,让电影成为了“创造能象征人类情感的形式”;电影音乐符号学的研究亦让我们可以更加客观、细腻地把控电影音乐元素。随着中国电影的快速发展,相信也会有更加优秀的电影音乐在影坛出现,学界也能更加重视电影音乐研究。
刘秀珍[7](2019)在《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社会多元文化语境的发展赋予了文学创作较为包容的论述空间。在西方文化思潮的深刻影响与全球化时代消费浪潮的冲击下,和社会及个人联系最为紧密的散文创作出现了异于前代的较大变化与革新。散文创作主体性意识日益凸显,主题与题材趋向多元化,在散文艺术的经营上也呈现了鲜明的创新姿态。台湾散文近三十年的发展既展现了作为文学创作最大宗的散文如何被商品化浪潮裹挟并消费化的历程,也在代际更替中反映了创作主体既呼应传统、又努力开辟新的艺术表现路径的尝试。本论文一方面力图概括其近三十年台湾散文在社会及文学思潮变化影响下的主要特征及变迁走向,另一面则选择代表性作品与创作现象展开论述,以点面结合的方式组构全文框架,企望形成具有史论意义的研究结论。本论文分五章展开论述。绪论部分回顾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现状,厘清研究对象的概念及研究内容和思路。第一章“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从“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本土化运动下的文化建构”“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三方面来分析90年代以来散文的生成语境,着眼于占据主流话语地位的文化与文学思潮影响辨析,梳理散文创作的外部环境特征。第二章“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则力图提炼90年代至今台湾散文创作彰显的主体精神特质与个性风貌,从女性主体性构建、边缘族群主体建构、乡土意识及原乡情怀等方面来探析散文创作主体的文化心理与文化选择,追索贯穿文本的主体精神,缀连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多元文化性格构图。第三章“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梳理90年代以来散文创作主题与题材的多样化特征,选取有代表性的散文创作现象加以解读,凸显散文创作进程中的继承与革新,并以“都市散文”“家族散文”“怀旧散文”为重点展开讨论。第四章主要论述散文的艺术新变。第一节讨论散文文体意识的“出位”与虚构议题,梳理台湾文坛有关散文文体内涵、散文跨界、散文虚构的主要观点,评述散文出位现象及由于散文虚构产生的论争,并就文学奖对散文创作的影响进行辨析;第二节则以作品为例,讨论散文艺术革新的具体表现,包括散文创作的“出位”现象分析、散文意象的刻意经营以及散文情感叙述方式对传统的颠覆。第三节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空间书写置于后现代主义视野加以讨论,以凸显后现代文化思潮对散文创作的影响。第五章则撷取了部分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以加强前述论证,以个案呈现散文发展进程中的历史脉络与流变轨迹。结语部分总结了台湾散文的发展阶段与创作队伍的代际构成,立足散文创作内外视角评述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整体特征及文学史价值,肯定其对散文艺术创新的探索,并提出对台湾散文创作未来走向的思考,认为台湾散文未来在注重个体生命意义探究的同时,创作主体需要更深层次的自省与积淀,重建人文关怀及坚守理想主义的立场,应当纳入更广泛的现实社会关怀。
蔡雨彤[8](2019)在《先秦仪式文学纂辑与研究》文中提出在自觉的文学意识尚未完全觉醒之前,仪式文学是最主要的文学形式。所谓仪式文学,也就是产生於仪式的文学作品,是专门爲某一仪式而创作的文字。本文旨在辑录散见於先秦文献中的仪式文学作品,并详细考证它产生於何种仪式的何种仪节。论文共八章。第一章爲吉礼与文学。吉礼之一爲宗庙祭祖,祭祖仪式产生了行礼乐歌与祝嘏辞。周人的宗庙祭祖乐歌主要存於《周颂》,祝辞则多见於铜器铭文,以颂扬先祖之德、以己之成功告於神明爲主要内容。嘏辞内容以赐福於子孙爲主。从西周到春秋战国祭祖祝辞呈逐渐韵文化的趋势已初具一定文学性。吉礼之二爲祭天典礼,产生了行礼乐歌及祝辞。包括祭祀上帝的乐歌,以及以后稷、先王配祭上帝的乐歌。周王巡狩时祭祀山川,所用乐歌爲《时迈》《般》。此外,周王的农业典礼及民间的农神祭祀都有文学作品产生。第二章爲嘉礼与文学。嘉礼之一爲燕飨之礼,燕飨乐歌多存於《诗经》大小雅,除《仪礼·燕礼》所载的燕飨通用乐歌之外,本文论证了《湛露》《彤弓》等多首诗歌爲燕飨乐歌。礼射需以乐歌爲节,其中诸侯所用的《狸首》已佚,本文考证《狸首》即《周南·鹊巢》。嘉礼之二爲周王登基典礼,产生了行礼乐歌及策祝之文。周王登基典礼的乐歌以自儆爲主要内容,部分诗歌是大臣儆戒天子之辞。落成礼亦属嘉礼,《斯干》《无羊》都是落成礼所用乐歌。新钟落成则有颂祷之辞,这些文辞散见於钟铭,与诗体相近。封建册命也是嘉礼的重要内容。封建命书的数量庞大,现今所见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周王册命大臣的命书多见於铜器铭文。第三章爲军礼与文学。军礼包括誓师、献俘、饮至等仪式。产生了大量誓师辞,献俘时的告献之辞、燎祭告庙之辞、史官读书之辞以及饮至乐歌。第四章爲朝觐会同仪式与文学。周王视朝听政时有臣子献诗,献诗是一种具有较强仪式性的活动,产生了大量的讽諌诗。周王和诸侯的外朝与内朝皆有文辞产生。聘觐之礼亦有礼辞,礼辞并不固定,但必须符合聘礼谦逊和悦的礼义。第五章爲祝盟仪式与文学。祝祷仪式包括祷疾、祷灾、祷旱、祷兵、祷梦以及祖道仪式。秦简中保留了大量的祝祷辞。盟誓则必有盟书,盟书散见於《左传》《国语》等文献,以及出土的侯马盟书和温县盟书。法律仪式产生的文辞与盟书性质相似,都带有强制约束性。在双方诉讼的过程中,有被告者的盟誓之辞,有双方的陈述之辞。这些诉讼文辞多存於西周的铜器铭文以及楚简《疋狱》、秦简《封诊式》。第六章爲占卜仪式与文学。占卜仪式产生了命龟、命筮之辞,以及卦辞、繇辞及解説词。第七章爲楚地祭祀与《九歌》,主要论证了《九歌》篇章具体的祭祀对象,以及祭祀乐歌的表演形式。第八章爲丧礼与文学。在正式的丧礼之前,有顾命辞与招魂辞,在正式的丧礼仪程中则有挽歌、諌辞、讣辞、吊辞、虞祭祝辞等。
杨四海[9](2019)在《个体化语境下当代公民精神培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公民精神的理论意义,在于探寻不同于西方古典公民精神、现代公民精神的当代内涵,阐述其在个体化和全球化背景下的时代意蕴;其实践意义在于从文化、政治及时代和发展的维度建构中国公民精神,为具有前现代、现代某些特征和受到晚期现代性影响的中国,提供本土化的社会治理资源,有利于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共同体。论文回溯了国外公民精神实践和研究的成果,对国内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市民社会及公民精神进行考察,深入研究个体化语境下当代中国公民精神的培育问题。论文以行动主义为视角,主要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建构主义为方法论,在中外文献叙事中进行比较研究和逻辑论证。“个体化”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来,伴随着社会现代化发展,在中西方国家出现的普遍现象。在西方背景中,乌尔里希·贝克等人提出了关于晚期现代性社会的个体化理论,该理论认为个体化在释放个体自由的同时,对现实的社会价值和社会结构也产生了严重威胁。在中国城市化和市场化的过程中,虽然个体化现象有着与西方晚期现代性的不同,但也呈现出从“单位社会”转变为“个体社会”的显着形态,个体化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正在日益显现,其主要表现为:个体的精神信仰物质化、私人生活中心化,社会结构表现出原子化的态势。现代社会学、政治学和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以公共性为主要属性的公民精神,是应对个体化之觞的现代国家的普遍选择,也是实现个人幸福和建设共同体的现实途径,将其用于应对中国个体化现象的消极后果应该也是合理的。研究公民精神,必须要首先考察国外公民精神理论。西方公民精神的理论源流及其嬗变,既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初识“公民”及塑造公民的理论参考,也是今天认识和研究中国公民精神的重要背景知识。国外关于公民精神的论述有两个基本的流派,即传统公民共和主义和古典自由主义,以此为基础又演化出新自由主义、新共和主义、社群主义以及多元文化主义等多样性的公民精神。中国公民精神的研究,需要从中国个体身份演化的分析开始。清朝末期,中国知识界提出了塑造“新民”的设想;民国初期一批具有国外留学经历又深感国内民众教育严重不足的知识分子,尝试性地进行了国民教育改造的实践;待1949年后,“人民”成为新中国主导性政治身份;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和个体各自的单独运作以及国家与个体的相互影响下,中国公民身份的形塑取得了一定成效,公民精神也随之初步出现,但是公民尚处于追求个体权利和个人利益阶段,甚至出现了所谓的无公德公民。种种现实表明,中国目前要有效抵御个体化带来的消极影响,就要首先从内容上建构中国公民精神。当代中国公民精神的内容建构,除了需要应对个体化消极后果的直接挑战,还需要深入思考几个与公民和公民精神本身有关的现实问题。一是公共生活中的公民处在由领域分化到领域融合的时代,如何认识其能否继续存在的问题;又如何处理全球化和个体化背景下的市民与公民、公民理性与公民激情、世界公民与国家公民的关系。二是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内容建构是否具有可欲性。由已有的研究可知,基于文化传统、社会历史和先进社会制度的建构是可欲的,这为当代中国公民精神的内容建构提供了启示。三是中国公民精神的内容建构,需要观照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意识形态性质、社会发展阶段、后工业社会影响等因素。在综合前面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当代中国公民精神的内涵应该主要包括四种精神,即价值理性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公共参与精神和平等合作精神。当代中国公民精神从内容建构到现实培育,既需要进一步探究培育的现实条件,也需要研究培育主体、培育环境和培育路径所包含的内容。首先是考察目前培育的社会现实性如何。为此,需要分析中国经济发展对公民政治参与和公民法治观念产生的影响,审视中国党内民主和社会民主的发展状况对公民意识与公民参与的促进作用,考察中国“三种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思想观念及公民道德建设的影响。其次是从主体、环境和路径等不同视角思考当代中国公民精神的培育。此处主要分别从国家、学校和个人出发,讨论公民精神培育的主体问题,同时还探讨家庭生活环境、社区公共环境和网络虚拟环境对公民精神孕育的作用,深入研究公民精神培育的三个重要路径,即宏观层面的国家推动、中观层面的学校理念转变及其公共生活开展、微观层面的生活政治润养。
农悦馨[10](2019)在《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越南留学生语篇偏误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直以来,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都集中在语音、词汇、语法和文字方面。大多数留学生通过学习,表达单个的句子没有问题,但把多个句子连接起来总给人一种不通顺、不流畅甚至是别扭的感觉。突出表现在成段的书面表达方面。这便是忽视语篇知识带来的这些问题。欣喜的是,近十年来,对外汉语研究开始从语音、词汇和语法领域进入到语篇领域。其中语篇的偏误研究和语篇教学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人们也开始意识到语篇知识对于中高级阶段的留学生写作的重要性。本文基于语篇构建理论,以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数据库中的221篇越南留学生作文为语料,从语篇的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分析了越南留学生在语篇建构方面出现的偏误、偏误出现的原因并为语篇教学提出建议。本文分共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说明本文的研究价值、目的、方法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其中文献综述部分包括语篇研究的起源,国内语篇本体研究、语篇偏误研究和语篇对比研究。第二部分为理论部分,解释语篇的定义、特征及相关术语。第三部分分别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对越南留学生作文中的语篇偏误进行描写分析。其中宏观层面的偏误包括语篇内容和语篇结构两大类偏误,微观层面分别从主位推进、语法衔接、逻辑连接和词汇衔接四个方面进行描写分析,最后统计出各类偏误的分布情况,形成图表。第四部分解释越南留学生作文语篇偏误形成的原因并给出教学建议。原因部分从学生、教师、教材、课程和测评五个方面进行分析,最后基于偏误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关的具体的语篇教学建议。
二、王诗槐我已离不开表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王诗槐我已离不开表演(论文提纲范文)
(1)自述的“鸿沟”:代际视角下微信头像的自我呈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自我呈现理论研究 |
1.2.2 社交媒体头像自我呈现的研究 |
1.2.3 代际差异的传播学视角研究 |
1.3 研究目的与创新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创新 |
2 研究设计 |
2.1 概念界定 |
2.1.1 关于代际与鸿沟的概念 |
2.1.2 微信头像 |
2.1.3 自我呈现 |
2.2 研究方法 |
2.2.1 问卷调查法 |
2.2.2 深度访谈法 |
2.2.3 网络民族志 |
2.3 研究问题及假设 |
2.3.1 研究问题 |
2.3.2 研究假设 |
3 “读图时代”的微信头像 |
3.1 微信头像的特征 |
3.1.1 丰富性 |
3.1.2 叙事性 |
3.1.3 公开化 |
3.2 微信头像的作用 |
3.2.1 互动中的“在场感” |
3.2.2 独特的名片 |
3.2.3 提供表演“舞台” |
3.2.4 网络空间的符号互动 |
小结 |
4 “表演”——微信头像代际视角的区别呈现 |
4.1 微信头像设置的代际差异 |
4.1.1 头像选择偏好差异 |
4.1.2 特殊头像种类的使用 |
4.1.3 头像的更换频率及更换原因 |
4.2 微信头像特征中的代际标签 |
4.2.1 Z世代的多元头像景观 |
4.2.2 青年微信头像的功能性表达 |
4.2.3 中老年“愿景式”的头像叙事 |
小结 |
5 “脚本”——微信头像呈现的实践逻辑 |
5.1 “前台”表演行为 |
5.1.1 编码与译码的过程 |
5.1.2 积极表演的欲望 |
5.1.3 共同的“理想我” |
5.2 主导表演的自我认同 |
5.2.1 满足自我 |
5.2.2 展示心态 |
5.3 制约表演的代际互动 |
5.3.1 规训——压制的实施 |
5.3.2 抵抗——博弈的开展 |
5.3.3 妥协——影响的生成 |
小结 |
6 结论与思考 |
6.1 研究发现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动画资源在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一)促资源开发,突破写作困境 |
(二)顺时代要求,提升视觉素养 |
(三)遵素质教育,发展多元智能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动画资源应用于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概述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动画资源相关概念 |
(二)记叙文相关概念 |
二、动画资源应用于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的理论依据 |
(一)多元智力理论 |
(二)图像叙事理论 |
(三)接受美学理论 |
三、动画资源应用于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
(一)挖掘动画资源与记叙文的契合性 |
(二)让动画资源促中学生认知发展 |
(三)让时代为动画资源的引进推波助澜 |
第二章 动画资源在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的应用现状及分析 |
一、学生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 |
(一)学生写作基本情况 |
(二)学生记叙文写作基本情况 |
(三)学生对动画资源、动画写作教学的态度调查 |
二、教师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 |
(一)教师对动画资源的认知情况调查 |
(二)教师记叙文写作教学基本情况 |
(三)教师对动画写作教学的态度与应用 |
三、当前记叙文写作中动画资源的应用情况反思 |
(一)动画写作教学的误解性偏差 |
(二)选取动画资源的能力欠佳 |
(三)名师课堂照搬的混乱性局面 |
(四)忽略动画写作教学的局限性 |
第三章 动画资源应用于初中记叙文写作的基本原则 |
一、动画资源的选择原则 |
(一)立足学情,趣选动画资源 |
(二)立足经典,智选动画资源 |
(三)立足主题,甄选动画资源 |
(四)立足目标,切勿标高资源利用价值 |
二、动画资源的解读原则 |
(一)全面解读,挖掘动画写作要素 |
(二)个性化解读,尊重个体解读角度 |
三、动画资源的应用原则 |
(一)目标与系统:写作课堂的根本 |
(二)调整与改造:动画资源的权衡 |
(三)灵活与多元:动画写作课堂的形态 |
第四章 动画资源应用于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的策略 |
一、创设真实语境,激发动笔欲望 |
(一)巧用音像,触动心灵 |
(二)语言渲染,唤醒情感 |
(三)抓住空白,激发思维 |
二、挖掘写作要素,训练写作技巧 |
(一)聚焦画面镜头——细节描写 |
(二)借鉴蒙太奇——布局谋篇 |
(三)技巧服从主题——主题意识 |
三、积累写作素材,建构图式框架 |
(一)充实写作素材,为写作锦上添花 |
(二)重构图式框架,为写作理清思路 |
四、借助声像要素,开启创意写作 |
(一)声像转化,激发想象能力 |
(二)情思互融,促发真情实感 |
(三)成果展示,唤起写作者意识 |
第五章 动画资源应用于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案例及价值分析 |
一、《一指城》教学设计及分析 |
(一)《一指城》动画作品分析 |
(二)学情背景 |
(三)教学设计 |
(四)案例分析 |
二、动画资源应用于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的价值分析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童年书写研究的理论基础 |
二、童年书写的研究现状概述 |
三、核心概念及研究范围的界定 |
四、童年书写的研究价值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新世纪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转向 |
第一节 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历史变迁(1917—1999) |
一、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新生期 |
二、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发展期 |
三、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探索期 |
四、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繁荣期 |
第二节 新世纪文化语境下的儿童小说童年书写 |
一、新世纪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文化语境 |
二、分化期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新格局 |
三、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创作范式 |
第三节 新世纪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表现形式 |
一、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文学表达 |
二、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文化内涵 |
三、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艺术呈现 |
第二章 写实型童年书写中的生命观照 |
第一节 学校与儿童:写实型童年的身份认同 |
一、童年的校园:作为学生的儿童身份塑造 |
二、认同的焦虑:儿童身体的压抑与桎梏 |
三、认同的内省:校园童年的觉醒与抗争 |
第二节 主体的真实:写实型童年的成长镜像 |
一、自我镜像:童年主体的成长性审视 |
二、他者镜像:童年主体的成长性迷思 |
三、家庭镜像:童年主体的成长性再认 |
第三节 自觉与超越:写实型童年的性别意识 |
一、性别书写:“永远的”男孩和女孩 |
二、少女小说:童年书写的性别意识自觉 |
三、超越定式:童年书写的性别意识重构 |
第四节 接纳与指引:写实型童年的青春书写 |
一、找寻信念:童年青春书写的姿态与方向 |
二、触碰情丝:童年青春书写的勇气与限度 |
三、走进现实:童年青春书写的理性与节制 |
第五节 观照与隔阂:另类童年的书写边界 |
一、无声的呐喊:书写特殊童年的私语 |
二、他者的边界:从《我是白痴》到《我是天才》 |
三、遥远的银河:“另一种”童年书写 |
第三章 经验型童年书写中的情感再现 |
第一节 记忆碎片:童年回忆书写的追思与重组 |
一、真挚与坦诚:童年回忆书写的诗意表达 |
二、治愈与省思:童年回忆书写的双重指向 |
三、遮蔽与取舍:童年回忆书写的经验治理 |
第二节 个人乡土:童年乡土书写的热切与哀伤 |
一、记忆重启:个人乡土童年的书写特征 |
二、大地之子:个人乡土童年回忆的成长之歌 |
三、重拾美好:新乡土童年书写的碰撞与坚守 |
第三节 投射机制:创伤性童年书写的精神博弈 |
一、悲悯的投射:童年创伤经验的文本再现 |
二、受创的儿童:身体的规训与精神的桎梏 |
三、童心的抚慰:灾难中的群体性创伤 |
第四节 情感补偿:缺失性童年书写的孤独内核 |
一、教育的轮回:缺失性童年书写的亲情之思 |
二、孤独的延续:缺失性童年书写的生存观照 |
三、《金色的手指》:爱的缺失与成长的孤寂 |
第四章 理想型童年书写中的童心想象 |
第一节 想象的儿童:历史与童年的双重建构 |
一、历史童年书写:“唯我”的历史文化想象 |
二、历史的童年:童年生活的想象与再现 |
三、童年的历史:童年视角下的历史叙事 |
第二节 战火中的儿童:战争与童年的书写平衡 |
一、重返生活:战争题材儿童小说的叙事转向 |
二、悲悯情怀:战争童年的书写力量 |
三、非暴力书写:战争童年的人性底色 |
第三节 人类的乡土:童年生命的精神原乡 |
一、人性颂歌:人类童年乡土的诗性咏叹 |
二、文化乡土:重返童年的生命之源 |
三、《寻找鱼王》:童心与初心的“天人合一” |
第四节 理想的儿童:童年精神的文化确认 |
一、童年精神书写的集体性想象 |
二、童年精神书写的多重性建构 |
三、童年精神书写的革新与超越 |
第五章 童年书写的审美意旨与创作反思 |
第一节 向阳而生:童年书写的审美意旨 |
一、诗性哲思:童年书写的美学景象 |
二、守护童心:童年书写的精神内涵 |
三、救赎之力:童年书写的净化作用 |
四、情感共鸣:童年书写的文本价值 |
第二节 走出困顿:童年书写的创作反思 |
一、从“现实”到“真实”的童年书写距离 |
二、童年书写中成长性体验的割裂与缺失 |
三、童年书写中“生命本位”对“儿童本位”的补充 |
四、消费时代下童年书写的改写与重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跨媒介书写:《红玫瑰与白玫瑰》改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一章 “可见”的文本——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的改编可行性 |
第一节 两性关系的奇情化书写 |
第二节 情节元素的精确性雕琢 |
第三节 情绪氛围的可视性构建 |
第二章 银幕再现——1994年电影版《红玫瑰与白玫瑰》 |
第一节 原着搬演 |
第二节 意象书写 |
第三节 女性主义意识 |
第三章 创造性演绎——2007年明星版话剧《红玫瑰与白玫瑰》 |
第一节 推陈出新 |
第二节 舞台上的时空 |
第四章 颠覆性改写——2010年时尚版话剧《红玫瑰与白玫瑰》 |
第一节 颠覆原作 |
第二节 戏剧危机下的生存 |
第五章 奇观化呈现——2019年现代版话剧《红白玫瑰》 |
第一节 时尚版与现代版版本演变研究 |
第二节 现代化舞美升级: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
第三节 现代化的传播营销策略 |
结论:《红玫瑰与白玫瑰》改编实践的理论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张爱玲文学作品被改编信息表 |
附录 B 时尚版与现代版差异表 |
附录 C 2010 年时尚版《红玫瑰与白玫瑰》话剧剧本 |
附录 D 2019年现代版《红白玫瑰》话剧剧本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毕赣电影音乐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毕赣和他的电影 |
1.1.2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相关理论综述 |
1.3.1 .国内外关于“电影音乐”的研究 |
1.3.2 .国内外关于“毕赣”的研究 |
1.4 .研究方法与目的 |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电影音乐发展概述 |
2.1 .电影音乐的发展趋势 |
2.2 .中国电影音乐特色 |
2.3 .电影音乐符号学的引入 |
第三章 毕赣电影中的音乐符号选择 |
3.1 .音乐文化性符号:港台流行音乐的传播与冲击 |
3.1.1 .校园民谣:世间的美好都叫《小茉莉》 |
3.1.2 .摇滚歌曲:导演的“伍佰情节” |
3.1.3 .拾遗金曲:在《墨绿的夜》中寻找《坚固柔情》 |
3.1.4 .大众音乐:与音乐大师李泰祥《告别》 |
3.1.5 .东洋歌曲:在《蓟花姑娘的摇篮曲》中梦游 |
3.2 .音乐表达性符号:贵州原生音乐的应用与创新 |
3.2.1 .“空”:佛教音乐——电影《金刚经》中的经文吟诵 |
3.2.2 .“绝”:丧葬音乐——电影《路边野餐》中的哭丧调与芦笙演奏 |
3.2.3 .“幻”:多声合唱——电影《地球最后的夜晚》中的印象派原创音乐 |
3.3 .音乐声音性符号:原创音乐的契合与突破 |
第四章 毕赣电影中的音乐符号呈现 |
4.1 .以格式塔心理学看电影音乐创作动机 |
4.2 .电影音乐时间的节奏性与延续性 |
4.3 .“艺术幻象论”——电影音乐的造型功能 |
4.4 .“生命形式论”——音乐中的奏鸣曲式与人生 |
4.5 .“同化原则”影响下的影像、音乐与诗歌 |
第五章 毕赣电影中的音乐符号应用 |
5.1 .有源音响与无源音响的交织 |
5.2 .主题音乐与场景音乐的平衡 |
5.3 .音画同步与音画对位的配置 |
5.4 .音响音乐与音乐音响的转换 |
第六章 影响毕赣音乐符号的因素 |
6.1 .地理环境决定音乐符号 |
6.1.1 .音乐符号的“明”与“暗” |
6.1.2 .毕赣的成长经历 |
6.2 .文化交流影响音乐符号 |
6.3 .流行文化冲击音乐符号 |
6.3.1 .中国的流行音乐发展轨迹 |
6.3.2 .流行音乐与社会的关联性 |
6.4 .文化自信扞卫音乐符号 |
第七章 对毕赣电影音乐符号影响深远的导演 |
7.1 .外国导演 |
7.1.1 .塔可夫斯基——宗教性电影音乐符号的运用 |
7.1.2 .大卫·林奇——迷幻性电影音乐符号的运用 |
7.2 .国内导演 |
7.2.1 .侯孝贤——地域性电影音乐符号的运用 |
7.2.2 .贾樟柯——流行性电影音乐符号的运用 |
7.3 .毕赣电影音乐艺术的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毕赣电影音乐统计表 |
附录二 :音乐速度术语对照表 |
个人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7)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问题提出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一章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 |
第一节 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 |
第二节 本土化运动下的乡土文化语境建构 |
第三节 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 |
第二章 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 |
第一节 女性主体性的凸显与建构 |
第二节 边缘族群的主体意识建构 |
第三节 乡土意识与在地情怀的展现 |
第三章 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 |
第一节 创作主题的多向拓展与融合 |
第二节 都市散文:后现代语境下的多向书写 |
第三节 家族散文:生命救赎与记忆书写中的反叛传统 |
第四节 怀旧散文:斑驳记忆的多样化呈现 |
第四章 散文的艺术特色及流变 |
第一节 散文的“出位”与虚构思考 |
第二节 散文艺术的创新与变化 |
第三节 后现代视域下的散文空间书写 |
第五章 散文作家个案研究 |
第一节 “晃荡”的生活美学:舒国治散文论 |
第二节 由“纯美”到“怪咖”:周芬伶散文的另类书写 |
第三节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微物书写与时尚拆解—张小虹散文论 |
第四节 简媜创作中的中华文化认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本论文述及主要作家简介 |
附录二 台湾地区关于散文研究博硕士学位论文统计(1990-2016) |
附录三 九歌年度散文选目录(1981-2017)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8)先秦仪式文学纂辑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吉礼与文学 |
第一节 宗庙祭祖所用乐歌与文辞 |
一、殷商族的祭祖乐歌 |
二、周王朝的祭祖乐歌 |
三、鲁国的宗庙祭祀乐歌 |
四、烝祭所用乐歌 |
五、祭祖仪式与祝嘏辞 |
六、高禖祭祀与诗歌 |
第二节 祭天典礼所用诗文 |
一、南郊祭天所用诗文 |
二、明堂祭文王以配上帝 |
第三节 天子巡守祭山川所用乐歌 |
第四节 农事典礼所用诗文 |
一、周王祈、报社稷所用乐歌 |
二、蜡祭所用乐歌 |
三、先农祭祀及祝辞 |
第二章 嘉礼与文学 |
第一节 燕飨仪式与诗歌 |
一、燕礼、飨礼所用乐歌 |
二、无算乐与春秋时期的赋诗言志 |
第二节 天子登基典礼所用诗文 |
一、武王登基典礼所用诗文 |
二、周公摄政称王的仪式 |
三、成王登基典礼所用乐歌 |
四、康王登基典礼所用文辞 |
第三节 昏冠之礼所用文辞 |
一、冠礼所用文辞 |
二、昏礼所用文辞 |
第四节 射礼所用诗文 |
一、射礼等级与所用乐歌 |
二、投壶所用诗文 |
三、逸诗《狸首》考证 |
第五节 落成仪式及其所用诗文 |
一、落成礼的仪式仪节 |
二、落成礼所用诗文 |
第六节 封建册命之礼与命书 |
一、封建诸侯与命书 |
二、册命大臣与命书 |
第三章 军礼与文学 |
第一节 誓师仪式与散文 |
一、西周前的誓师之辞及其真伪: |
二、西周誓师仪式与散文 |
三、春秋时期的誓师之辞 |
四、军令 |
第二节 献俘礼所用文辞 |
第三节 饮至礼与诗歌 |
一、天子饮至礼与清华简《耆夜》 |
二、诸侯饮至礼与《鲁颂·泮水》 |
三、天子飨有军功将帅与所用诗歌 |
第四节 田猎仪式与诗文 |
一、大田礼所用乐歌 |
二、马神祭祀与马禖祝辞 |
三、田猎祝辞 |
第四章 朝觐会同仪式与诰誓 |
第一节 聘觐之礼与礼辞 |
一、聘礼礼辞 |
二、觐礼礼辞 |
第二节 西周前的诰誓号令 |
第三节 周代朝觐会同之礼与文辞 |
一、朝觐会同的仪式 |
二、周王的诰誓号令 |
第四节 三朝制度与文学 |
一、周王的治朝与诗歌、诰令 |
二、诸侯国的外朝与内朝 |
第五章 祝盟与文学 |
第一节 祝祷仪式与文辞 |
一、祷旱仪式与祝祷辞 |
二、祷灾仪式与祝辞 |
三、祷疾仪式与祝辞 |
四、祷兵仪式与祝辞 |
五、祷梦仪式与祝辞 |
六、祖道仪式与诗文 |
第二节 盟誓仪式与文辞 |
一、盟誓仪式 |
二、西周的盟誓之辞 |
三、春秋时期的盟誓之辞 |
四、战国时期的盟誓之辞 |
五、私誓 |
第三节 法律仪式与狱讼文辞 |
一、诉讼仪式与誓辞 |
二、听狱与诉讼辞 |
第六章 占卜仪式与文辞 |
第一节 卜筮仪节 |
第二节 命龟、命筮之辞 |
一、甲骨卜辞中的命龟辞 |
二、两周时期的命龟、命筮之辞 |
第三节 占卜仪式中的繇辞、兆辞和解说辞 |
一、《周易》中的繇辞及解说辞 |
二、《周易》之外的繇辞与占辞 |
第七章 楚地祭祀仪式与《九歌》 |
第一节 天神祭祀与乐歌 |
一、祭祀上帝的乐歌《东皇太一》 |
二、日神祭祀与《东君》 |
三、雨神祭祀与《云中君》 |
四、司命神的祭祀乐歌 |
第二节 地只祭祀与乐歌 |
一、湘水神的祭祀乐歌 |
二、山神的祭祀乐歌 |
三、河神的祭祀乐歌 |
第三节 人鬼祭祀与送神曲 |
一、祭兵死者与《国殇》 |
二、送神曲《礼魂》 |
第八章 丧礼与诗文 |
第一节 临终顾命之仪与文辞 |
第二节 招魂仪式与诗歌 |
第三节 丧礼所用诗文 |
一、诗歌 |
二、诔文 |
三、讣辞、吊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先秦仪式文学作品集 |
作者简历 |
(9)个体化语境下当代公民精神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趋势 |
1.2.1 国外与国内公民精神研究现状述评 |
1.2.2 国外与国内公民精神研究发展趋势述评 |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1.4 核心概念阐释 |
1.4.1 个体化 |
1.4.2 公民精神 |
2 中国社会个体化症候分析及公民精神培育的提出 |
2.1 个体化的呈现:生产个体化和生活个体化 |
2.1.1 从“单位社会”到“个体社会”的生产个体化 |
2.1.2 家庭、消费和空间里的生活个体化 |
2.2 比较视野中的中国个体化 |
2.2.1 中外个体化的相似之处 |
2.2.2 中国个体化现象的独特性 |
2.3 中国个体化现象的影响 |
2.3.1 个体凸显有助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合理化 |
2.3.2 对社会个体化现象负面影响的批判性分析 |
2.4 应对中国个体化症候的公民精神路向 |
2.4.1 国外研究者回应个体化后果的启示 |
2.4.2 公民精神之于个人幸福和共同体建设的价值 |
2.4.3 公民精神培育:个体化时代国家的普遍选择 |
3 公民精神的缘起及其理论嬗变 |
3.1 公民精神的缘起 |
3.1.1 崇尚美德的传统共和主义公民精神 |
3.1.2 彰显个人的古典自由主义公民精神 |
3.2 不同社会思潮中的公民精神嬗变 |
3.2.1 自我修正的新自由主义公民精神 |
3.2.2 重释自由的新共和主义公民精神 |
3.2.3 超越个人的社群主义公民精神 |
3.3 多元文化主义中的公民精神厘析 |
3.3.1 指向文化领域的公民精神 |
3.3.2 多元文化主义公民精神的理论主张 |
3.3.3 对多元文化主义公民精神的评价与思考 |
4 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个体考察及公民精神探析 |
4.1 清末塑造“新民”的主张 |
4.1.1 中国能否产生类似西方的公民 |
4.1.2 中国传统社会的个人身份 |
4.1.3 严复和梁启超的“新民”观 |
4.2 民国建立前后“国民”改造的主张与实践 |
4.2.1 从政治思想主张到现代国家建设 |
4.2.2 民国早期国民教育的“速写” |
4.3 新中国建立后“人民”身份的兴起 |
4.3.1 “人民”身份的主导 |
4.3.2 主导性“人民”身份的形成原因 |
4.3.3 “人民”身份与“公民”身份的异同 |
4.4 改革开放后“公民”意识觉醒及公民精神萌动和局限 |
4.4.1 改革开放前“公民”的缺位 |
4.4.2 改革开放后公民意识的逐步觉醒 |
4.4.3 主体性和公共性公民精神的萌动 |
4.4.4 当前中国公民精神的局限性 |
5 新时代中国公民精神内容建构的理论观照和本土设想 |
5.1 基于共同体思想的公民再认识 |
5.1.1 作为公共生活主体的公民 |
5.1.2 “公民”继续存在的可能性 |
5.2 新时代中国公民精神内容建构中的关系把握 |
5.2.1 市民与公民的关系 |
5.2.2 公民理性与激情的关系 |
5.2.3 世界公民与国家公民的关系 |
5.3 新时代中国公民精神内容建构的现实背景和本土设想 |
5.3.1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内容建构的学理可能 |
5.3.2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内容建构的社会发展和政治制度特征 |
5.3.3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内容建构的本土设想 |
6 新时代中国公民精神培育的国情考量 |
6.1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培育的经济因素分析 |
6.1.1 经济发展促进公民政治生活 |
6.1.2 经济发展增强公民法治观念 |
6.2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培育的民主政治考察 |
6.2.1 为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正名 |
6.2.2 具有民主带动作用的党内民主发展 |
6.2.3 社会民主中的公民参与与自治 |
6.3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培育的文化因素探究 |
6.3.1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于当代公民的意义 |
6.3.2 马克思主义、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对公民价值观的影响 |
6.3.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引 |
7 新时代公民精神培育的主体厘定、环境分析和基本路径 |
7.1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培育的主体 |
7.1.1 引导公民精神走向的国家主体 |
7.1.2 承担公民塑造功能的学校主体 |
7.1.3 具有自我塑造作用的个人主体 |
7.2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培育的环境 |
7.2.1 作为“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的家庭生活环境 |
7.2.2 作为居民自治的社区公共环境 |
7.2.3 能够影响公民价值观的网络虚拟环境 |
7.3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培育的路径 |
7.3.1 宏观层面的国家政策推动 |
7.3.2 中观层面的学校观念转变和公共生活塑造 |
7.3.3 微观层面的个体“生活政治”润养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越南留学生语篇偏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价值、目的、方法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一章 语篇的定义、特征及相关理论 |
第一节 语篇的定义 |
第二节 语篇的特征和标准 |
第三节 语篇建构相关术语 |
一、语篇宏观层面相关术语 |
二、语篇微观层面相关术语 |
第四节 语篇分析框架 |
第二章 越南留学生作文语篇偏误描述 |
第一节 语篇宏观层面偏误 |
一、语篇内容偏误 |
二、语篇结构偏误 |
第二节 语篇微观层面偏误 |
一、主位推进偏误 |
二、语法衔接偏误 |
三、逻辑连接偏误 |
四、词汇衔接偏误 |
第三节 偏误统计与分析 |
第四节 越南与其他东南亚国家留学生语篇偏误对比 |
第四章 偏误的成因及语篇教学建议 |
第一节 偏误的成因 |
一、学生因素 |
二、教师因素 |
三、教材因素 |
四、课程因素 |
五、测评因素 |
第二节 语篇教学建议 |
一、学生建议 |
二、教师建议 |
三、教学建议 |
四、教材建议 |
五、测评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王诗槐我已离不开表演(论文参考文献)
- [1]自述的“鸿沟”:代际视角下微信头像的自我呈现研究[D]. 蒋凤祥. 浙江传媒学院, 2021
- [2]动画资源在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的应用研究[D]. 刘梦尧.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3]曹文澜录订昆剧身段谱研究[D]. 周之辰.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4]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研究[D]. 山丹.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5]跨媒介书写:《红玫瑰与白玫瑰》改编研究[D]. 贾瑞芳.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6]毕赣电影音乐艺术研究[D]. 陈琳钰莹.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6)
- [7]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D]. 刘秀珍.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2)
- [8]先秦仪式文学纂辑与研究[D]. 蔡雨彤. 浙江大学, 2019(01)
- [9]个体化语境下当代公民精神培育研究[D]. 杨四海.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1)
- [10]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越南留学生语篇偏误分析[D]. 农悦馨. 广西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