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高校院系办公室工作的研究与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张向耀[1](2021)在《新形势下高校院系办公室提升工作效能探析》文中研究说明高校院系办公室是综合协调办事机构,具有服务、参谋助手、沟通协调、业务管理及督促检查等工作职能。在新形势下,对高校院系办公室提升工作效能的多途径探讨,有利于帮助提升高校整体工作效能,更好地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服务。
张林红[2](2021)在《高校教学院系办公室提升工作效能的途径研究》文中指出院系办公室在发挥信息传递、统筹协调、执行决策、参谋服务等职能的同时,应以精细化管理为目标,运用管理学思维来认识、研究和落实各项工作,并在工作中强化"三个管理",用好"六种方法",从而提升工作效能。
孟申思[3](2021)在《高校技术转移本地实践破解转移障碍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认为自《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订以来,国家与地方出台了大量法律法规与政策意见,意图助推成果转化,但实际效果难孚预期。其中,管理复杂性与政策变动频繁、资源供给不足与配置效率低下、商业逻辑与学术文化冲突等问题依然严重阻碍转化效率。表现在结果上就是转化规模与转化收益并未产生显着变化,科技成果转化中长期存在的固有矛盾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如何破解技术转移障碍,提高技术转移绩效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目前,部分高校建立了有利于成果转化的新制度与新组织,开展了多元化技术转移本地实践,破解了部分技术转移障碍,技术转移绩效明显提高。然而,这些尝试相对分散,有必要对其进行系统化与理论化探讨,深入探究技术转移本地实践的概念内涵、具体形式、作用机理与影响效果。本研究围绕“高校技术转移本地实践如何破解技术转移障碍,提升技术转移绩效?”这一问题,首先,根据理论发展脉络对高校技术转移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梳理;接着,选取四所科技成果转化制度与组织建设成就突出的高校,采用多案例研究,回答高校如何响应国家政策,应对多重使命冲突,平衡科学研究与技术转移,实现稳健发展;然后,选择代表中国科技成果转化最高水平的若干所高校,使用扎根研究方法,阐释我国技术转移本地实践的内涵并揭示本地实践破解转化障碍的作用机理;最后,通过研究假设推演,阐明技术转移本地实践提升转移绩效的过程机制,借助面向高校的大样本实证研究,检验“技术转移本地实践—障碍规避—技术转移绩效”的理论模型,揭示不同本地实践间的系统化关联,解释不同技术转移本地实践对绩效影响差异的深层次原因。本研究得到以下五个主要结论:(1)高校在制度安排上普遍采用同构策略,意在获取和维持合法性,实现组织稳健发展;在组织设计上采用异构策略,根据战略导向、历史沿革、资源禀赋,设计不同结构特征的技术转移生态系统,以协调高校的多重使命,服务高校战略发展;(2)内部管理简化是提升技术转移绩效的重要本地实践;(3)外部网络构建对提升技术转移绩效作用有限;(4)边界跨越是提升技术转移绩效的重要本地实践;(5)障碍规避在技术转移本地实践与技术转移绩效间发挥中介作用。本研究主要贡献于以下三个方面:(1)立足政策响应,探究高校如何在制度与组织上响应“三权”下放的政策变革,拓展高校响应环境压力研究。(2)采用整体视角,剖析技术转移生态系统的构成主体与结构特征,丰富技术转移生态系统研究内容。(3)构建“技术转移本地实践—障碍规避—技术转移绩效”的理论模型,从微观层面剖析三者的因果联系并验证三种本地实践的作用效果,深化高校技术转移研究。
黎育生[4](2021)在《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1949-197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从1951年开始的。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不但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度,而且是一项典型的中国高等教育制度。然而,当我们回顾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70年来的历史时发现,人们对高校辅导员制度中国首创性历史地位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显然,这是一种缺少历史知识和文化自信的表现。史实表明,前苏联并没有高校辅导员制度。不过,前苏联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并且业已成为事实。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被默认为从清华大学开始,但最早建立实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高校并不是清华大学。对这些观点进行学理爷正,这绝非件小事易事,因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不但是一项历史科学工作,而且一项科学历史工作。而这些工作恰恰证明,高校辅导员队伍是中国共产党红色工作队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骨干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力量,是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艰辛探索者、勇敢创新者和坚强奋斗者。遗憾的是,当我们在推动伟大工程稳步前行时,人们还没有真正清醒认识到站起来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的重要性,至少目前实践探索层和学术研究界是这样。尽管当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已进入职业化、专业化发展快车道,但对于一个具有近70年实践探索的历史进程来说,这仍然难说是一个满意的交代,更不能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庆幸的是,我们没有忽略对改革开放以来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经验总结和价值发挥。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研究改革开放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不管从历史角度说还是从现实视角看,不管是从实践角度看,还是从理论角度说,对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有重要价值和深远意义。本文以“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1949-1978)”为题,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政策制度和具体史料为依据,坚持以时间为线索,以史带论,史论结合的原则,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1949到1978年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实践进行历史梳理和理论分析,力图从史学角度揭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客观规律,总结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获得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启示,有效推动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新发展。文章由导论、正文和结论三部分组成。导论阐明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分析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现状,提出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明确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为深入开展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提供了前提。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论述的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开端问题,主要探索了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逻辑起点和历史流变,梳理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情况,确证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开始于我国之历史地位,介绍了清华大学“双肩挑”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践经验,分析了初创时期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特点。第二章论述的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艰辛探索问题,主要透视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艰辛探索历史背景,通过分析清华大学“双肩挑”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生命力和局限性,探索了高校辅导员队伍专职化制度化建设的曲折历程,考察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政治挂帅”倾向,分析了艰辛探索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特点。第三章论述的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曲折发展问题,主要考察了“文化大革命”发生使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遭遇的曲折发展,探讨了高校辅导员队伍缺失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分析了挫折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特点。第四章论述的是改革开放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及启示问题。改革开放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之所以能取得较好成绩,最关键的是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最重要的是坚持了实事求是的理论品质;最基本的是坚持了实践检验真理的标准;最主要的是坚持了服务中心工作的发展逻辑。不过,受“左倾”错误思想泛滥和“文化大革命”的影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遭遇曲折发展,教训十分深刻,主要表现在: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有良好的发展环境;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有严格的质量标准。由此,我们得到这样的重要启示: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实现持续新发展,就要坚持历史、现实和将来相结合的发展定位;要坚持选拔、培养和使用相结合的发展价值;要坚持专业化、职业化和专家化相结合的发展目标;要坚持老新、专兼和红专相结合的发展模式;要坚持以点为先、由点及面和点面相结合的发展程序;要坚持顶层设计、分类实施和健全制度相结合的发展机制。结论部分对文章的研究理路、主要内容、创新观点、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归纳点拨。选择“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1949-1978)”这样一个还没有人系统研究过的问题作为论题,这是一个大胆的创新,简称为“选题新”。没有前人研究可借鉴,新研究就显得非常困难,这主要表现在对文献史料的搜集与把握难,学界之所以避而让之,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此。而本研究能克难而成是因为充分占有了1949到1978年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历史文献史料,其中包括党和国家政策文件、高校校史和地方年鉴等,大量文献史料的占有与引用使文章内容丰新,这简称为“内容新”。通过对大量文献史料的对比、分析与研究发现,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从我国开始的,而并不是从原苏联传入;清华大学“双肩挑”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被大众默认为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开始,但最早开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高校却并不是清华大学,等等,这简称为“观点新”。新选题的完成所带来的新内容和新观点,必将使人们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带来新认识,从而推动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新发展。
杨成龙[5](2021)在《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研究 ——以上海高校为例》文中认为高校党的建设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党的建设中具有特殊地位。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基石,是有效推进高校党的建设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提升高校基层党建质量既是贯彻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要。本文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初步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的高校基层党建质量概念,提出高校基层党建质量应包括正确的目标价值、组织建设质量、党员队伍建设质量、制度建设质量、考核评价质量等五个方面的内容。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基层党建理论进行梳理和阐述,系统考察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有关基层党建的重要论述,提出马克思主义基层党建理论中国化的理论命题。在此基础上,论文阐明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的基本特征,论述高校基层党建五个方面的目标——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学校治理、团结动员师生、推动学校改革发展,提出高校基层党建三大价值取向,即服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阐述基层党建应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在初步构建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理论框架的基础上,论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高校基层党建进行历史考察,分析上海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有益的经验和历史启示。同时对新时代上海高校基层党建现状进行分析,总结高校基层党建取得的五个方面的成绩,分析院(系)党组织建设、基层党支部建设、基层党务工作队伍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基层党建制度建设及基层党建考核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从六个方面提升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的主要路径,在此基础上初步构建高校基层党建质量评价体系。
臧智慧[6](2021)在《共同体视域下高校教研室的重组与改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教研室作为高校中重要的基层教学组织,是高校教学工作的落实单位,对于提高高等院校教育教学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教研室面临着高校对基层教研组织管理模式的缺失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教研室教学质量逐年下滑。高校教研室的建设工作关系到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开展,师资队伍能力的提升以及高校的教育质量的保证。本文将共同体理论模型同高校教研室特征进行结合,提出新型教研室建设的范式,以提高高校教研室的运转,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了解学者的共同体与学科的共同体之间的理论适切性分析,了解高校教研室在共同体载体下的应然状态。分析当前教研室的发展现状以及在共同体载体下高校教研室的实然状态,存在管理状态不明确、队伍结构不稳定等问题。明确教研室建设的目标与定位,对教研室的建设进行策略选择,从微观把握到中观规划再到宏观调控,明确教研室的主任及教师自身与精神的发展,完善教研室的相应规章制度,优化教研室运转方式,明确教研室整体性、协调性和自由性特征,改变教研室当前的制度模式与管理方式,使教研室在原有基础上进行重组与改造,发挥教研室基层教学组织作用,促进提升高等教育培养质量。
张贵彬[7](2020)在《高校农学院系建筑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国家一直大力倡导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在建设美丽中国的政策背景下,国家对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寄予厚望,发展现代农业亦是大势所趋。高校农学院利用其科研平台和人才培养,能源源不断地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输送高端人才和科技成果,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是当今时代发展的趋势。作为高校科研建筑中重要的一类,农学院系建筑在使用特点、功能需求、空间设计、造型设计以及环境设计等诸多方面,有着不同于其他校园建筑的特点。然而,目前缺乏相应指导该类建筑设计的标准和规范,在设计过程中,给业主、建设者、设计单位带来诸多困难。同时,在调研和访谈的过程中,建成的项目也存在多种问题。因此,急需对农学院系建筑的设计方法进行针对性的研究。作为团队科研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借鉴团队的研究,尝试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访谈、比较研究、归纳总结等方法,从人员使用特点、建筑功能需求、空间设计方法、造型及环境设计等多个方面对高校农学院系建筑进行研究:第一部分提出问题。对高校农学院系建筑设计的研究背景及意义进行阐述,全面深度有层次地剖析国内外发展趋势,确定具体研究范围及内容,制定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第二部分分析问题。对农学院系的性质及特点进行论述。简要介绍了农学学科发展及教学特点,并通过对实际案例的调研及研究,总结目前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为功能分析及空间设计的研究提供评价标准及设计依据。第三部分解决问题。参考国内农学院系建筑设计,从功能需求及规模、空间设计方法、造型及环境设计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提出设计要点及设计模式方面的建议。第四部分研究总结。对前三部分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总结,对高校农学院系建筑设计的发展进行总结与展望。
陈颖婷[8](2020)在《高校美术馆与高校教学结合模式探讨 ——以北京地区三所高校美术馆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作为教育机构的高校美术馆依托高校丰富的资源,服务于高校教学,对校园文化建设、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社会美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研究的问题是:高校美术馆与社会公共美术馆的区别是什么?高校美术馆如何更有效地履行为高等教育和科研服务这一最基本的职能?高校美术馆如何与高校教学更积极地结合?本文分为六章。第一、二章梳理博物馆、学校与高校美术馆的历史关系,明确高校美术馆的使命和责任,剖析中国高校美术馆的现状及问题,并通过类比分析高校美术馆教育的特点和优势。第三章分析在新语境中的高校美术馆与高校教学结合的前提。第四、五章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大学塞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与高校教学结合的状态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半结构性访谈等调查研究方法分析学生在高校美术馆的学习体验和需求,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六种高校美术馆与高校教学结合模式的特点,通过国外高校美术馆的案例探讨深化教学结合的可能性,并总结教学结合状态的内涵。最后,基于当下中国的高校美术馆和高校教学结合的互动状态仍为初级的单向的现状提出具有参考意义的建议和思考。
毕旭明[9](2020)在《高校院系办公室管理职能探析》文中提出高校院系办公室管理职能的发挥,对于推动高校院系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办公室工作人员需要认识到办公室管理职能以及自身所承担的职责,并通过充分发挥办公室管理职能、履行自身职责,为高校院系发展提供助力。本文在对高校院系办公室基本管理职能做出分析与论述的基础上,对新形势下高校院系办公室管理职能的拓展及其优化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蓝晔[10](2019)在《高校科技人才科研评价制度认同研究 ——基于20所“双一流”建设高校的调查》文中研究指明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高校科技人才科研评价制度亟待改进,以激发高校科技人才创新活力,优化高校科技创新生态。因此,以高校科技人才对现行科研评价制度的认同为视角,从整体制度层面考量高校科技人才科研评价,对于调整现有制度中与科技人才发展不适应的部分并寻求改革的可能路径非常有必要。本研究基于社会认同理论和政策执行过程模型的指导,以解释型序列混合研究法为主要方法,选取我国20所“双一流”建设高校,探究科技人才对科研评价制度的认同情况。研究发现,样本高校均在推进评价制度改革,但评价制度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如相对单一的量化指标的使用仍然比较频繁等。高校科技人才对制度整体认知情况较好,对评价程序和评价目的的认同度较高。但对评价主体、评价指标、评价方法的认同度不高,认为学术共同体在评价中的话语权有待提升,仍存在“一刀切”的现象和“重数量轻质量”的导向。评价制度本身、评价主体能力、目标群体成本收益分析和科研环境等因素影响了科技人才的制度认同。因此,本研究建议:高校要努力保障学术共同体的评价主体地位,支持科研团队建设和管理,切实保证分类评价有效推行,关注科技人才的专业发展需求,助力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二、对高校院系办公室工作的研究与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高校院系办公室工作的研究与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新形势下高校院系办公室提升工作效能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校院系办公室的主要职能 |
(一)服务职能。 |
(二)参谋助手职能。 |
(三)沟通协调职能。 |
(四)业务管理职能。 |
(五)督促检查职能。 |
二、提升院系办公室工作效能的途径 |
(一)提高对院系办公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
(二)重视院系办公室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 |
(三)注重院系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培训与交流。 |
(四)重视院系办公室工作人员的个人发展。 |
(五)重视院系办公室工作人员的梯队建设。 |
(六)重视院系办公室管理的自动化。 |
(七)注重建章立制完善科学管理。 |
三、结语 |
(2)高校教学院系办公室提升工作效能的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背景 |
(一)时代发展对高校院系办公室工作提出更高要求。 |
(二)“双一流”建设对高校院系办公室工作提出更高标准。 |
二、职业现状 |
三、强化“三个管理”,助力提高办公室工作效能 |
(一)目标管理。 |
(二)流程管理。 |
(三)动态管理。 |
四、运用“六种方法”,提升办公室工作效能 |
(一)统筹计划法。 |
(二)日志落实法。 |
(三)台账管理法。 |
(四)档案应用法。 |
(五)数据运用法。 |
(六)延伸服务法。 |
五、结语 |
(3)高校技术转移本地实践破解转移障碍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提出 |
1.3 研究框架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章节安排 |
1.4 可能的贡献点 |
2 文献综述 |
2.1 高校技术转移 |
2.1.1 高校技术转移定义 |
2.1.2 高校技术转移形式 |
2.1.3 高校技术转移模型 |
2.1.4 高校技术转移前因 |
2.2 技术转移本地实践 |
2.2.1 技术转移本地实践定义 |
2.2.2 技术转移本地实践形式 |
2.2.3 技术转移本地实践重要性 |
2.3 制度安排 |
2.3.1 所有权 |
2.3.2 收益权 |
2.3.3 处置权 |
2.3.4 其他制度安排 |
2.4 技术转移生态系统 |
2.4.1 技术转移组织 |
2.4.2 技术转移组织结构 |
2.4.3 技术转移组织与技术转移绩效 |
2.5 研究述评 |
3 制度安排与技术转移生态系统研究:探索性多案例 |
3.1 文献回顾 |
3.2 研究方法 |
3.2.1 案例选择 |
3.2.2 数据收集 |
3.2.3 案例分析 |
3.3 案例描述 |
3.3.1 清华大学 |
3.3.2 浙江大学 |
3.3.3 同济大学 |
3.3.4 上海交通大学 |
3.4 案例发现 |
3.4.1 制度安排上的同构设计 |
3.4.2 生态系统上的异构表现 |
3.5 结论与讨论 |
4 技术转移本地实践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基于扎根理论 |
4.1 文献回顾 |
4.1.1 技术转移生态系统 |
4.1.2 技术转移本地实践 |
4.1.3 技术转移障碍 |
4.2 研究方法 |
4.2.1 案例选择 |
4.2.2 数据收集 |
4.3 案例发现 |
4.4 案例讨论 |
4.5 结论与启示 |
5 技术转移本地实践与绩效研究:障碍规避的中介作用 |
5.1 理论回顾与研究假设 |
5.1.1 内部管理简化与技术转移绩效 |
5.1.2 外部网络构建与技术转移绩效 |
5.1.3 边界跨越与技术转移绩效 |
5.1.4 障碍规避的中介作用 |
5.2 研究设计与变量测量 |
5.2.1 问卷设计 |
5.2.2 变量测量 |
5.2.3 小样本测试 |
5.3 样本描述与假设检验 |
5.3.1 样本数据 |
5.3.2 信度与效度检验 |
5.3.3 实证检验 |
5.4 研究发现与结论讨论 |
5.4.1 结论与讨论 |
5.4.2 贡献与启示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建议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理论贡献与政策建议 |
6.2.1 理论贡献 |
6.2.2 政策建议 |
6.3 研究不足与未来研究方向 |
6.3.1 研究不足 |
6.3.2 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政策法规 |
附录2 访谈提纲 |
附录3 机构小传 |
附录4 调查问卷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4)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1949-197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关于高校辅导员制度发展问题的研究 |
(二)关于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历史起点问题的研究 |
(三)关于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历史分期问题的研究 |
(四)关于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历史经验问题的研究 |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开端(1949-1956) |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孕育萌芽 |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逻辑起点 |
(二)萌芽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流变 |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辅导员的呼唤 |
(一)主渠道的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 |
(二)主阵地的开辟:高校党团学干部队伍建设 |
三、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顶层设计的提出与落实 |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顶层设计的提出 |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顶层设计的落实 |
(三)“双肩挑”:清华大学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践探索 |
四、开端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特点 |
(一)实行“双肩挑”,培养与使用相结合 |
(二)示范典型突出,借鉴创新一脉相承 |
(三)多重角色并存,工作任务指向统一 |
第二章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艰辛探索(1956-1966) |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艰辛探索的历史背景 |
(一)思想政治革命:整风运动和“反右”斗争 |
(二)经济技术革命:重视知识分子和高举“三面红旗” |
(三)文化教育革命:“双百”方针和“教育大革命” |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模式的发展演变 |
(一)“双肩挑”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生命力与局限性 |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专职化建设的学理分析与历史演进 |
(三)高校辅导员队伍专职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
三、“政治挂帅”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影响 |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政治首要性地位的重申 |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政治挂帅”的批判定性 |
(三)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政治挂帅”的实践分析 |
四、艰辛探索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特点 |
(一)“唯政治”倾向出现 |
(二)“专职化”模式初显 |
(三)“大众化”状态显现 |
第三章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曲折发展(1966-1978) |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曲折发展的历史透析 |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指导思想出现错误 |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组织机构瘫痪 |
(三)高校辅导员队伍被宣传队取代 |
(四)高校辅导员身份角色发生颠倒 |
(五)高校辅导员队伍工作成绩遭否定 |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缺失造成的严重影响 |
(一)严重影响了一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
(二)严重影响了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 |
(三)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三、曲折发展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特点 |
(一)队伍建设遭受环境影响 |
(二)队伍建设一度停滞中断 |
(三)队伍建设缺失影响很大 |
第四章 改革开放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及启示 |
一、改革开放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基本经验 |
(一)最关键的是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二)最重要的是秉承了实事求是的理论品质 |
(三)最基本的是坚持了实践检验真理的判断标准 |
(四)最主要的是坚持了服务中心工作的发展逻辑 |
二、改革开放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教训 |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 |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有良好的发展环境 |
(三)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有严格的质量标准 |
三、改革开放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启示 |
(一)坚持历史、现实和将来相结合的发展定位 |
(二)坚持选拔、培养和使用相结合的发展价值 |
(三)坚持专业化、职业化和专家化相结合的发展目标 |
(四)坚持新老、专兼和红专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
(五)坚持以点为先、由点及面和点面相结合的发展程序 |
(六)坚持顶层设计、分类实施和健全制度相结合的发展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后记 |
(5)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研究 ——以上海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主要创新和不足 |
(一)主要创新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研究的相关概念界定及基本理论阐释 |
第一节 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的内涵 |
一、基层党建的内涵 |
二、高校基层党建的内涵 |
三、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的内涵 |
第二节 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的主要内容 |
一、高校基层党建的目标与价值 |
二、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 |
三、高校党员队伍建设的质量 |
四、高校基层党建制度建设质量 |
五、高校基层党建考核评价质量 |
六、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的内在逻辑 |
七、影响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的主要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马克思列宁主义基层党建理论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基层党建的重要论述 |
二、列宁关于基层党建的重要论述 |
第二节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基层党建的重要论述 |
一、毛泽东基层党建思想 |
二、邓小平关于基层党建的重要论述 |
三、江泽民关于基层党建的重要论述 |
四、胡锦涛关于基层党建的重要论述 |
第三节 习近平关于基层党建的重要论述 |
一、抓基层、打基础,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
二、创新组织形式,扩大党组织覆盖面 |
三、纯洁党的队伍,保持党的先进性 |
四、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 |
五、严肃党内生活,提高党内生活质量 |
六、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发扬党内民主 |
七、加强党员发展,优化结构提高质量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校基层党建的特征、目标、价值与导向 |
第一节 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的基本特征 |
一、紧迫性——基于对农村、企业基层党建的比较分析 |
二、艰巨性——基于高校承担的特殊使命 |
三、复杂性——基于在职教师、学生、退休教师三类人员比较分析 |
四、创新性——基于对基层党建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
第二节 高校基层党建的目标 |
一、宣传党的主张的战斗堡垒 |
二、贯彻党的决定的战斗堡垒 |
三、领导学校治理的战斗堡垒 |
四、团结动员师生的战斗堡垒 |
五、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的战斗堡垒 |
第三节 高校基层党建的价值取向 |
一、坚持服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二、突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 |
三、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 |
第四节 基层党建的导向 |
一、坚持目标导向 |
二、坚持问题导向 |
三、坚持结果导向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上海高校基层党建的历史考察(1949-2012) |
第一节 上海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公开与建设(1949-1956) |
一、基层党组织的公开与积极建党 |
二、团结教育改造知识分子与党员发展 |
第二节 上海高校基层党建的快速发展(1956-1966年) |
一、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快速发展 |
二、注重在高级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与“左倾错误” |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的浩劫与上海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瘫痪(1966-1976) |
一、基层党组织受到极大冲击,基本瘫痪 |
二、知识份子沦为“臭老九”,党员发展缓慢 |
第四节:上海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恢复与发展(1976-1989) |
一、基层党组织的恢复与发展 |
二、拨乱反正与积极发展党员 |
第五节 上海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改革发展(1989—2012) |
一、“八九”动乱与基层党组织的改革发展 |
二、“八九”动乱反思与党员快速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时代上海高校基层党建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新时代上海高校基层党建高质量创新发展 |
一、实施高校党建重点任务,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进一步增强 |
二、注重在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高校党员发展质量不断提升 |
三、严格党员教育管理,党员队伍建设质量明显提升 |
四、从严要求,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层层落实 |
五、加大支持,队伍建设和制度保障日趋增强 |
第二节 新时代上海高校基层党建问题分析 |
一、院(系)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
二、基层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 |
三、基层党务工作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
四、党员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五、基层党建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
六、基层党建考核评价存在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时代上海高校基层党建质量提升的路径 |
第一节 提升院(系)党组织建设质量的基本路径 |
一、加强院(系)党组织班子建设 |
二、增强院(系)党组织政治功能 |
三、提升院(系)党组织组织力 |
四、健全院(系)党组织党建责任考核评价机制 |
五、强化院(系)党组织的支撑保障 |
第二节 提升基层党支部建设质量的基本路径 |
一、优化党支部设置 |
二、选优建强党支部班子 |
三、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 |
四、提升党支部组织力 |
五、健全党支部考核、保障体系 |
第三节 提升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质量的基本路径 |
一、完善配套政策,做好顶层设计 |
二、明确职业标准,加强队伍选聘 |
三、着力选优配强,重点抓好三支队伍建设 |
四、强化培养管理,提升队伍素质能力 |
五、完善考核激励,激发队伍活力 |
第四节 提升高校党员队伍建设质量的基本路径 |
一、提升发展党员质量 |
二、提升党员教育管理质量 |
第五节 提升高校基层党建制度质量的基本路径 |
一、健全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度 |
二、完善基层党建工作制度 |
三、进一步健全基层党建工作督查制度 |
四、健全党建投入和队伍保障制度 |
第六节 提升高校基层党建考核评价质量的基本路径 |
一、健全基层党建考核评价制度 |
二、充实基层党建考核评价主体 |
三、完善基层党建考核评价指标 |
四、优化基层党建考核评价方法与程序 |
五、强化基层党建考核评价结果运用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高校基层党建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一节 高校基层党建质量评价的内涵 |
一、评价目标 |
二、评价内容 |
三、评价指标 |
四、评价方法 |
五、评价主体 |
六、评价结果运用 |
第二节 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评价内容及指标 |
一、院(系)党组织建设质量评价及主要指标 |
二、党支部建设质量评价及主要指标 |
三、基层党务工作队伍建设质量评价及主要指标 |
第三节 高校党员队伍建设质量评价内容及指标 |
一、发展党员工作质量评价及主要指标 |
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质量评价及主要指标 |
第四节 高校基层党建制度建设质量评价内容及指标 |
一、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制度质量评价 |
二、高校党员队伍建设制度质量评价 |
三、高校基层党务工作队伍建设制度质量评价 |
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考核激励制度质量评价 |
第五节 高校基层党建考核评价质量评价内容及指标 |
一、基层党建考核评价主体质量及指标 |
二、基层党建考核评价内容质量及指标 |
三、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质量及指标 |
四、高校基层党建考核评价方法的质量及指标 |
五、高校基层党建考核评价结果的运用质量及指标 |
附 1:高校基层党建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6)共同体视域下高校教研室的重组与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创新之处 |
五、概念界定 |
第一章 共同体视域下高校教研室的理论建构 |
第一节 学者的共同体与学科的共同体的新探索 |
一、学者的共同体理论背景 |
二、学科的共同体内涵及特点 |
三、理论适切性分析 |
第二节 共同体载体下高校教研室的特点与功能 |
一、教学质量保障的前提 |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 |
三、高校完善提升的保障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高校教研室的发展现状及问题述评 |
第一节 教研室发展现状分析 |
一、教研室设置结构及定位模糊 |
二、教研室管理状态及教研室主任工作职能不明确 |
三、教研室内教师队伍结构不稳定 |
第二节 教研室发展困境的成因分析 |
一、组织环境发展下的角色定位偏差 |
二、组织功能弱化下的管理制度缺失 |
三、组织成员松散下的团队互动缺乏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共同体视域下高校教研室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
第一节 教研室建设的目标与原则 |
一、教研室建设的目标定位 |
二、教研室建设的原则设定 |
三、教研室建设的功能明确 |
第二节 教研室建设的策略选择 |
一、微观把握:教研室成员的精神发展 |
二、中观规划:教研室的完善运作 |
三、宏观调控:教研室的赋能增权 |
第三节 共同体视域下高校教研室的重构 |
一、完善教研室的范式与规章 |
二、创建教研室的文化与精神 |
三、促进教研室的保障与发展 |
四、虚拟教研室的打造与实现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高校农学院系建筑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3.1 关于高校农学学科发展的研究 |
1.3.2 关于高校系馆楼建筑设计的研究 |
1.3.3 关于高校农学院系建筑设计的研究 |
1.3.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课题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农学院系教学特点及其建筑认知 |
2.1 农学院系学科发展历程 |
2.2 农学院系教学模式及特点 |
2.2.1 农学院系教学模式 |
2.2.2 农学院系的教学特点 |
2.2.3 农学院系的科研特点 |
2.3 农学院系建筑认知 |
2.3.1 农学院系建筑类型划分 |
2.3.2 国内高校农学院系建筑案例调研 |
2.3.3 国内高校农学院系调研访谈 |
2.3.4 农学院系建筑现状问题总结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农学院系建筑功能需求 |
3.1 功能需求的确定 |
3.1.1 功能需求的影响因素 |
3.1.2 功能需求的确定方法 |
3.1.3 功能需求的归类整理 |
3.2 功能空间的种类及规模 |
3.2.1 研究实验空间 |
3.2.2 教学空间 |
3.2.3 办公空间 |
3.2.4 公共交流空间 |
3.2.5 服务空间 |
3.3 功能需求整体规模控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学院系建筑空间设计方法 |
4.1 实验空间的设计 |
4.1.1 实验室家具 |
4.1.2 实验室单元设计 |
4.1.3 实验室类型设计 |
4.2 空间组合的方式 |
4.2.1 实验室与辅助实验室 |
4.2.2 实验室与研究室 |
4.2.3 整体空间组合 |
4.3 功能空间的组织 |
4.3.1 功能分区设计 |
4.3.2 功能流线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学院系建筑造型及环境设计 |
5.1 农学院系建筑内部环境设计 |
5.1.1 舒适的实验空间 |
5.1.2 丰富的公共空间 |
5.1.3 宜人的绿化空间 |
5.2 农学院系建筑造型设计 |
5.2.1 彰显农学特征 |
5.2.2 符合地域特点 |
5.2.3 实现文化传承 |
5.2.4 体现时代发展 |
5.2.5 倡导绿色节能 |
5.3 农学院系建筑外部环境设计 |
5.3.1 与校园环境结合 |
5.3.2 与温室大棚结合 |
5.3.3 与围合庭院结合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学院系建筑发展趋势与总结 |
6.1 农学院系建筑设计发展趋势 |
6.1.1 基于功能配置的发展趋势 |
6.1.2 基于空间设计的发展趋势 |
6.1.3 基于造型与环境的发展趋势 |
6.2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调研案例一: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 |
调研案例二: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
调研案例三: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 |
调研案例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
调研案例五: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
致谢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件 |
(8)高校美术馆与高校教学结合模式探讨 ——以北京地区三所高校美术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高校美术馆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
第一节 高校美术馆的发展历史 |
第二节 中国高校美术馆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
第二章 高校美术馆教育 |
第一节 教育在博物馆行业中的重要性 |
第二节 高校美术馆教育的特点 |
第三节 高校美术馆的教育功能 |
第三章 新时代高校美术馆与高校教学结合的前提 |
第一节 面向未来的人才能力要求 |
第二节 通过美育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 |
第三节 高校美术馆与高校的共同发展 |
第四章 高校美术馆与高校教学结合调研与分析 |
第一节 调研对象选定因素 |
第二节 基于问题的调研与分析 |
第五章 高校美术馆与高校教学结合的模式与内涵 |
第一节 高校美术馆与高校教学结合的模式 |
第二节 深挖教学结合的可能性 |
第三节 高校美术馆与高校教学结合的内涵 |
第六章 基于现状与问题的建议 |
第四节 现状与问题 |
第五节 解决问题的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
(9)高校院系办公室管理职能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高校院系办公室管理职能的体现 |
2 高校院系办公室管理职能的拓展 |
3 结束语 |
(10)高校科技人才科研评价制度认同研究 ——基于20所“双一流”建设高校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高校科技人才 |
1.3.2 科研评价 |
1.3.3 评价制度认同 |
1.4 理论基础 |
1.4.1 社会认同理论 |
1.4.2 政策执行过程模型 |
第二章 高校科技人才科研评价制度认同研究综述 |
2.1 高校科技人才科研评价制度认同现状研究 |
2.1.1 制度认同维度 |
2.1.2 制度认同情况 |
2.1.3 制度认同建构 |
2.2 高校科技人才科研评价制度认同影响因素研究 |
2.3 研究述评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问题 |
3.2 研究路线 |
3.3 研究方法 |
3.3.1 文本分析法 |
3.3.2 混合研究法 |
3.4 问卷调查 |
3.4.1 问卷设计与修订 |
3.4.2 问卷质量的评估 |
3.4.3 问卷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
3.5 访谈研究 |
3.5.1 访谈提纲设计与修订 |
3.5.2 访谈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
3.6 研究有效性 |
3.7 研究伦理 |
第四章 研究发现 |
4.1 高校科技人才科研评价制度文本特征 |
4.1.1 评价导向:分类管理导向突出,依据学科和岗位类型分类 |
4.1.2 评价标准:“质量”标准重视度提升,强调业绩水平和实际贡献 |
4.1.3 评价周期:周期更趋灵活,服务科技人才成长 |
4.1.4 评价程序:程序更为公正,接受科技人才监督 |
4.1.5 评价指标:量化指标仍为高频指标,呈现国际化倾向 |
4.1.6 评价方法:重视作者署名顺序,依据署名顺序确定权重 |
4.1.7 评价结果:结果多与利益挂钩,体现奖惩性评价导向 |
4.2 高校科技人才对科研评价制度的认同情况 |
4.2.1 认知维度:整体认知情况较好,部分要素认知存在提升空间 |
4.2.2 情感维度:对评价主体、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认同度不高 |
4.2.3 评价维度:科研评价制度给个体带来的消极影响比较明显 |
4.2.4 行为维度:愿以行动支持科研评价、关注制度未来发展 |
4.2.5 认同差异:不同背景特征的科技人才存在认同差异 |
4.3 高校科技人才科研评价制度认同影响因素 |
4.3.1 理想化制度:对制度的形式合理性与实质合理性认同度不一 |
4.3.2 执行机构:相较于行政领导评价,更为认同同行评价 |
4.3.3 目标群体:评价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较少参与评价制定与执行 |
4.3.4 科研环境:基础设施条件较为完善,科研保障环境有待改善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结论 |
5.1.1 高校科研评价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科技人才对制度发展充满期待 |
5.1.2 制度整体认知情况较好,对评价程序和评价目的认同度较高 |
5.1.3 对评价主体、指标和方法认同度不高,产生一定消极影响 |
5.1.4 科技人才对制度的认同存在差异,分类评价实施不到位 |
5.1.5 制度设计与执行、执行机构等要素影响了制度认同 |
5.2 讨论 |
5.2.1 研究创新点 |
5.2.2 研究局限性 |
5.2.3 研究展望 |
5.3 政策建议 |
5.3.1 保障学术共同体的评价主体地位,推动科研评价去行政化 |
5.3.2 支持科研团队建设和管理,激发科技人才科研合作积极性 |
5.3.3 切实保证分类评价有效推行,促进科研创新和技术攻关 |
5.3.4 关注科技人才的专业发展,助力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附录二 知情同意书 |
附录三 访谈提纲 |
附录四 样本高校名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四、对高校院系办公室工作的研究与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形势下高校院系办公室提升工作效能探析[J]. 张向耀. 办公室业务, 2021(15)
- [2]高校教学院系办公室提升工作效能的途径研究[J]. 张林红. 办公室业务, 2021(12)
- [3]高校技术转移本地实践破解转移障碍的作用机制研究[D]. 孟申思. 浙江大学, 2021(01)
- [4]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1949-1978)[D]. 黎育生.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5]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研究 ——以上海高校为例[D]. 杨成龙.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8)
- [6]共同体视域下高校教研室的重组与改造研究[D]. 臧智慧.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7]高校农学院系建筑设计研究[D]. 张贵彬.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8]高校美术馆与高校教学结合模式探讨 ——以北京地区三所高校美术馆为例[D]. 陈颖婷. 中央美术学院, 2020(01)
- [9]高校院系办公室管理职能探析[J]. 毕旭明. 中外企业家, 2020(07)
- [10]高校科技人才科研评价制度认同研究 ——基于20所“双一流”建设高校的调查[D]. 蓝晔. 上海交通大学, 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