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肃南县经济发展的若干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王欣晨[1](2021)在《祁连山保护地绿色发展水平的测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生态文明思想的不断深入,我国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愈来愈高,“绿色发展”成为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之一。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十九大再次强调了绿色发展的重要性,绿色发展应该逐步深入到经济社会的每个方面。祁连山保护地作为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生态环境敏感脆弱,人与自然矛盾较为尖锐,因此该地区的绿色发展势在必行。长期以来,由于自然环境变化和人为经济活动因素的影响,加之管理的低效率,祁连山局部生态破坏严重,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原真性保护不足,保护地绿色可持续的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因此有必要对祁连山保护地现阶段的绿色发展水平和影响其发展的要素进行研究。本文选取祁连山保护地甘肃省片区中具有代表性的县域,即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天祝藏族自治县,基于对祁连山保护地绿色发展内涵的正确理解,在充分了解祁连山保护地发展状况并获取数据资料的基础上,构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祁连山保护地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从时间维度对祁连山保护地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进行障碍因子诊断分析。分析结果可得,2009-2018年祁连山保护地甘肃省片区三县的绿色发展综合水平呈波动上升的趋势,其中三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绿色发展能力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肃南县的生态环境状况呈现“倒U型”趋势,肃北县稳中向好,天祝县波动上升;在障碍因子诊断中发现生态保护和生态承载力因子对保护地实现绿色高水平发展的阻碍作用较大,生态保护是阻碍肃南县和肃北县绿色发展最主要的因素,阻碍天祝县绿色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生态承载能力。因此,根据实证结果提出如下政策建议:秉持生态先行的发展理念,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资源利用效率;加强监管,提升生态承载能力,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本文通过对祁连山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测度,进一步揭示阻碍祁连山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因素,以期能够为今后进行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起到向导作用,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改善祁连山保护地生态环境,实现绿色高水平发展。
杨学栋[2](2020)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关系到国家的统一、社会的稳定以及各民族的共同进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各级政府的主导下,面向各民族群众采取切实有效的施政推进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进步的系统社会工程。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是一个既往来开的命题,更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深化和创新。肃南县被评选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以来,通过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地区经济发展、社会事业进步、生态环境改善及民族文化繁荣等方面取得了诸多可观的成就。但是在探究肃南县民族团结进步实践中,笔者发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两难矛盾、基层组织功效发挥不足、现代化进程中民族文化传承危机是肃南县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应予以重视的问题。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阐述了选题目的及意义,梳理了国内外关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文献,明确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对我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实践历程进行了适度的回溯,罗列了肃南县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的意义。第二章梳理了肃南县民族关系的历史脉络,在调查研究基础重点整理了肃南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工作措施。第三章分析论述了肃南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第四章是提升肃南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水平的思考,从抓好基础创建工作,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关注基础产业和优势产业,巩固民族团结进步的物质基础、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厚植民族团结进步文化基础、整合社会资源,优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运转机制四个方面展开论述。结语对本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郭文韬[3](2020)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少数民族生态移民就业技能培训效果评价》文中指出祁连山是西北地区许多少数民族世世代代生活的家园,也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祁连山核心保护区少数民族生态移民搬迁既是保障祁连山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现实需要,也是为子孙后代留下绿水青山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久之计,根据国务院“稳步推进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现有居民的搬迁工作总体部署”,肃南县全力实施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肃南段)核心区少数民族生态移民搬迁工作。为了全力做好少数民族搬迁转产就业,鼓励少数民族生态移民创办经济实体,以围绕县域绿色畜牧业,民族文化旅游业为出发点,引导生态移民从事生态种植、舍饲养殖、生态文化旅游业等经营活动,并持续开展少数民族生态移民劳动力技能培训。通过培训,搬迁后的少数民族生态移民基本上掌握了一定的实用技术和技能,并实现了技能转产就业,但是少数民族生态移民搬迁技能培训的效果评价却一直被忽略。当前国内关于生态移民就业培训效果评价理论的研究远落后于其发展的需要,致使培训活动中培训效果的评价有所缺失,从而不能对培训活动提出具有建设性和针对性的建议。因此构建少数民族生态移民就业技能培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对培训活动的完善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开展研究:第一,搜索大量的相关文献,阐述少数民族生态移民的概念,以此为理论基础,同时系统的整理有关培训效果评估的国内外经典案例和对少数族裔生态移民培训需求分析和培训效果评价的相关研究成果,最后以此为立足点,确定论文整体的写作方向。第二,对少数民族生态移民就业技能培训现状进行了分析,以肃南县为例,对该县少数民族生态移民培训的内容、方式、进度以及所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详细的研究,以求深入了解该县少数民族生态移民培训的实际情况和特点,从而为评价系统中指标的设置提供一些参考依据。第三,借助培训效果评价指标系统和培训效果评价模型为理论根基,以系统为出发点,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少数民族生态移民就业技能培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第四,深入研究肃南县少数民族生态移民就业技能培训效果评价,利用专家对问卷调查打分的形式形成判断矩阵,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三级指标各自的权重,然后在已经建立完善的指标系统中融入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而对该县该项培训的效果进行较为精准的评价。本文在构建了完整的培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后,针对肃南县以生态移民为主体所开展的就业技能培训项目,应用构建好的指标体系,代入调查数据,依据数学模型计算数据的结果,得出结论认为: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少数民族生态移民就业培训效果属于“良好”的水平,并分析了整个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对应的政策及建议。第一,以培训需求为导向,进行需求预测,区分培训对象,改进培训形式,提升生态移民就业技能培训项目的精准度。第二,坚持参与导向,注重培训内容的实用性、培训方法的多样性,实现少数民族生态移民就业技能培训方式的多样化,从而提高培训的针对性。第三,坚持结果导向,建立和完善少数民族生态移民就业技能培训的评估机制,开展少数民族生态移民就业技能培训评估工作。并制定相应法律法规,规范少数民族生态移民就业技能培训活动并对培训资金的投入使用形成合法有效的监督。
罗艳[4](2020)在《基于共生视角的祁连山国家公园和谐发展评价研究 ——以甘肃省片区为例》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取得了迅速发展,与此同时经济活动对大自然的过渡干预,导致生态环境逐步恶化,生态系统逐渐衰退。在此背景下,社会各界不断探索生态系统的修复办法,以保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因此,党中央部署开展国家公园试点,这是对自然保护地体系保护和加快生态修复的最大机遇,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任务。祁连山作为西部乃至全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祁连山国家公园是我国首批国家公园体制建设试点之一,其生态系统的运行及健康状况将直接影响周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关乎西部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因此,本文以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省片区为例,将共生理论引入和谐发展评价研究中,建立由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四个子系统组成的共生系统,并依据共生系统构建祁连山国家公园和谐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本文通过选取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省片区三个半农半牧的少数民自治县的具体数据,依据构建的和谐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指标筛选,利用熵值法、均方差法、层次分析法以及和谐发展评价相关模型,分别从国家公园和谐发展综合水平以及各系统协调性来对和谐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省片区三个县的三大子系统(人口子系统除外)与共生系统和谐发展综合评价值都呈上升趋势;在两两子系统分析中,三个县的人口子系统与资源环境子系统互相协调的能力相对较差,主要是由当地人口素质较低,靠山吃山的传统观念造成的;从共生系统的整体分析来看,三个县的协调发展度都呈上升趋势,其中肃北县协调发展度最低,从轻度失调状态发展为初级协调状态;对比分析发现,四大子系统间的协调发展状况差于两两子系统协调发展状况,说明国家公园内居民的生产活动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仍存在着矛盾。根据实证结果,本文指出了共生系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基于这些问题从四大子系统本身及系统之间提出了促进祁连山国家公园和谐发展的对策建议。
冯湘华[5](2019)在《西部典型牧区草地生态系统植被生态需水研究》文中认为我国西部地区,区域水资源问题始终是约束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所以针对区域水资源日益短缺的现状,要想实现牧区由传统畜牧业向生态型畜牧业的转变,就需平衡天然草原和人工草地耗水的关系。开展气候变化下天然草地植被生态需水研究,有助于弄清草原群落生态需水的变化规律,明确草地生态系统水分循环和水分平衡的规律,为区域草地灌溉、草地生态系统恢复与规划建设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本次研究是在气候变化这一大背景下,结合西部典型牧区气候要素趋势演变特征,以肃南县为例计算不同站点代表区不同草地类型典型水文年生态需水量和生态缺水量;明确草地植被物候演变趋势,并结合气温、降水和物候期三个控制变量,分析了未来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肃南县草地植被生态需水量变化规律。论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西部典型牧区各气候要素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化特征。从东南到西北,平均气温递减而日照时数增加;从南向北,降水量与相对湿度空间分布趋势基本一致,呈现阶梯型递减分布格局;西部典型牧区近60a年均气温呈显着上升趋势,升温幅度为0.31℃/10a,发生显着突变年份为1 996年;各站点年均气温的变化率为-0.14~0.82℃/10a;平均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整体上呈现出上升趋势,整体升温率分别为0.26℃/10a、0.39℃/10a;年均降水量变化总体呈现微弱增湿的趋向,增加幅度为2.12 mm/10a;各站点年均降水量的变化率为-31.18~21.34 mm/10a;年日照时数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其倾向率为15.47 h/10a;平均相对湿度与平均风速也均呈现下降趋势,其倾向率分别为0.37%/10a、0.11m/s·10a-1。西部典型牧区近60a天然草地植被生长季各气候要素与全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其变幅与全年相比,气温、降水、日照都有所减小,风速和相对湿度基本保持不变。天然牧草关键生长期气温、降水、日照时数的分析发现牧草抽穗-开花期所需的气温、降水均高于返青期,而所需太阳辐射差距不大。(2)西部典型牧区潜在蒸散发量空间分布自南向北呈增加趋势,自东北向西南呈减少趋势;年均参考作物蒸散量总体以0.95 mm/10a的速率呈现缓慢增加的趋势;各站点年均参考作物蒸散量的变化率在-3.7~3.18 mm/a之间;各气候要素对潜在蒸散量的敏感性依次为:相对湿度>风速>日照时数>平均气温;各气候要素相对变化依次为:平均气温>日照时数>相对湿度>风速;各气候因子中只有相对湿度对ET0表现为正贡献,贡献率最大为日照时数,且相对湿度对ET0的贡献率(正影响)不及平均气温和日照时数叠加之和(负影响)。(3)肃南县多年平均生长季ET0线性倾向率为6.7/10a,Mann-Kendall趋势检验表明,仅有高台站年生长季ET0呈下降趋势,且永昌、张掖、托勒站呈现显着增长的变化趋势。57年间肃南县年均生长季ET0由南向北逐步增加,从河西走廊平原区到祁连北麓中高山区随海拔高度增加生长季EE0逐步减小。同一代表区不同草地类型生态需水定额不同,有效降雨量差异不大;不同代表区同一草地类型的生态需水定额也存在一定差异,而有效降雨量差异较大。除明花乡外,其它各区域内温性草原类和高寒草甸类草地生态需水量占据了区域生态需水总量的大部分比例,且各区域草地生态缺水量主要表现为温性草原类草地缺水。(4)肃南县草地植被生长季长度呈延长趋势,仅有永昌站草地植被生长季长度出现缩短,全区平均气候倾向率约为10 d/10a。气温升高、降水增加对不同代表区不同草地类型生态缺水的影响不同,同一代表区不同草地类型生态缺水的影响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就肃南县而言,气温增加0.5℃,草地植被生态缺水量增加1913.28万m3;降水增加10%,草地植被生态缺水量减少8686.43万m3。(5)在RCP4.5、RCP8.5两种情景下,区域草地生态系统逐步趋于稳定,且RCP4.5情景下更有利于植被的恢复。就肃南县各乡镇草地植被生态缺水量变化量来看,在RCP4.5情景下,除明花乡和祁丰藏族乡以外,其余各乡镇草地植被生态缺水量相对于历史时期都有所减小,草地植被生态系统均趋于稳定发展;在RCP8.5情景下,肃南县草地植被生态缺水量整体都出现较大幅度增加,仅在2050s时期的部分乡镇草地植被生态缺水量减小;其中明花乡和祁丰藏族乡在未来两种气候情景下,各时期生态缺水量相对于历史时期都有所增加,生态环境可能出现恶化。
郑雨馨[6](2019)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高寒草地水资源潜力及水草畜平衡配置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针对我国高寒草地退化现状,以挖掘草地水资源潜力、构建水-草-畜平衡配置方案为手段,最终达成高寒草地牧区生态保护和农牧民生活水平提升的“双赢”目标。在传统的牧区管理中往往以草、畜为核心,即“以草定畜”,是不具备调控性的,只能有多少草就养多少畜。而水-草-畜平衡的配置方案是立足于水草畜三者的关系,通过调控水资源分配来改变草地生产量从而形成可调控的草畜平衡关系。要达成这一目标,需要明确水资源潜力、制定有效配置方案,并根据实际情况给定“用水”及“产草”的平衡阈值。最终围绕“以水定草、以草定畜”的核心理念,帮助研究区选择最佳放牧模式。研究采用了实地调研结合数据统计、情境模拟的分析方法,并根据祁连山地区特殊的草地分布情况选择了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为主要研究区。第一步。通过对天然草地的多次考察并走访相关政府部门,得到肃南县水利工程分布及草原利用现状。第二步,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获取当地降水情况、用水规划、供水能力、草原生产力以及载畜量等相关数据,并通过计算得到草地供水潜力。第三步,对获得的数据进行情景构建,借助分析软件绘制水、草资源的空间匹配关系,并确定草地灌溉可行性及灌溉、雨养效益。最后,根据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制定最优水-草-畜配置方案。研究结果表明:1.肃南县水资源蕴藏丰富,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4.28亿m3、地下水资源可利用量1.06亿m3,其中可用于草地灌溉水量539万m3。2.肃南县夏季欠载而冬季超载严重,达28万羊单位,补饲压力大,必须进行舍饲。3.天然草地受降水限制,综合夏季草场生产力在1000kg/hm2左右;冬季综合草场生产力在800kg/hm2左右。4.以上述结论作为限制条件,可进行水草畜配置模拟,肃南县可行配置方案主要有:模式Ⅰ灌溉补草模式、模式Ⅱ灌溉种草模式、模式Ⅲ灌溉+雨养补充补草模式三种,其中Ⅱ、Ⅲ都需在适当减畜的前提下进行。本研究立足于优化生产模式、提升管理效益。通过对牧区管理主体方向的把控,使配置流程及方法在草原管理中起一定指导作用:即在未来草原管理中,都可以以此为参考框架,结合具体牧情选择因地适宜的放牧模式,提升我国草原管理在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的综合效益。
蒋苇[7](2019)在《传统文化的创新与民族文化的重构 ——以裕固族“东迁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田野调查,对明花乡举办的裕固族“东迁节”这一民族文化进行民族学研究。通过深入访谈及参与观察,对“东迁节”中的仪式做了分析并从中探索出它的社会功能。文章以文化功能主义理论为指导,通过分析整理在田野作业中搜集的详实资料,详细地记录了“东迁节”的仪式过程,阐述了仪式祭品的象征意义并解读了“东迁节”仪式文化的内涵。第一章介绍了对明花乡的调查情况。第二章第一节是对民族文化重构现象进行描述。由此,阐述了文化重构现象在当代社会中的普适性及其价值意义;引发了第二节“新传统”的形成。第三章通过裕固族节庆文化分析出民族现实危机感,裕固族危机感是外在危机与内在危机的结合体,需要通过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来实现文化创新缓解民族文化危机。第四章主要阐述“东迁节”的举办基础是建立在精英界及民众的力量之上,是一个多维度的智慧集合。第五章对“东迁节”的社会功及其文化重构实践做出分析。认为“东迁节”不仅具有巩固、凝聚民族文化的功能作用而且还有建构社会关系网络的功能。由此通过“东迁节”这一实例来解读民族文化重构实践意义。用文化重构的视角来认识民族文化,创新是保护与发展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当代民族文化不断地被解构,文化重构是其反动行为对民族文化具有保护意义,这说明了文化重构于当代社会的必要性与必然性。
何文君[8](2019)在《数字时代裕固族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和数字化进程的推进,文化交流与传播逐渐成为世界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形成了文化认同的暂时性和不稳定性,也造成了人们对身份认同的焦虑。与此同时,大众媒体在构建身份认同中角色与功能发生了改变,媒介逐渐成为个体自我归类和身份表达的重要外延。信息传播“瞬间即达”的特性让人们的距离感以及传播中距离消耗成本不断降低,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他者”存在感。特别是在网络平台上,匿名化和陌生化的虚拟空间让用户主体可以更为自由随意地构建自我身份,新的自我认知方式一定程度上替代了现实中固定的身份认同,个体身份认同的数字烙印日趋加深。此外,现代性对社会的作用使多民族国家中身份认同问题凸显,离散人群、移民、难民和少数民族等群体身份认同的重要性不断增强。特别是在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格局的重构过程中,强制性国家建设造成内部对抗性族裔复兴兴起,导致离散化趋势加深,少数民族多样性和国家一统之间的紧张状态日益明显,少数民族的身份认同已成为亟待重视的重要现实问题。在上述背景下,本文选取中国西北一个少数民族——裕固族作为研究对象,以裕固族媒体使用为切入点,依据传播理论、涵化理论、建构主义理论,采用回归分析、结构方程等量化研究以及虚拟民族志、社会网络分析等质化研究,考察了数字时代裕固族人媒体使用、媒介素养、媒介形态以及其自身因素在少数民族身份认同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探讨了数字时代下裕固族国家认同与族群认同的作用机理。通过研究,本文得到以下结论。裕固族尚未建立完善的融媒体体系,媒介融合方式和路径较为单一;包括肃南电视台在内的传统媒体尚未充分发挥应有功能,特别是具有地方特色且符合裕固族人需求的传播内容未能得到深度开发和挖掘;裕固族人新媒体使用与消费有了显着提升,他们不再视传统媒体为唯一或首要信息源;新媒体迅速取代了传统媒体,成为裕固族受众尤其是年轻人首选的信息获取渠道以及娱乐消遣工具;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交互作用下,裕固族无论是在个体媒介素养还是在城乡媒介发展中,都存在清晰的数字鸿沟。裕固族的族群认同和国家认同均处于较高水平;在族群认同和国家认同的众多影响因素中,媒介使用成为裕固族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包括微信在内的新媒体已超过传统媒体成为裕固族族群认同和国家认同形成最重要的渠道;媒体使用程度越高,裕固族族群认同水平越高,国家认同水平也越高;媒介话题关注度、新媒体产品接触度都对裕固族族群认同和国家认同产生显着影响;不同内容的媒介接触对裕固族族群认同和国家认同影响不同。裕固族人普遍存在的族群文化危机感是数字时代裕固族人对自我身份的再思考,他们试图突破以往的族群文化获取方式,借助网络平台了解自身族群历史文化,共享自身民族传统文化,并以此进行族群认同的修复和再确认。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使裕固族民众个体自我表达的机会遽然增加,微信群内“脱域”及“在场”的双重表达,扩展了裕固族的认同空间。微信群内基于血缘、亲缘、地缘、族缘的文化书写,使裕固族民众在个体化社会中的人际交往得以向“部落”回归。当今媒介传播已经在少数民族族群认同和国家认同构建过程中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随着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传媒力量将越发凸显,并在少数民族地区人们生活条件日益改善的过程中,发挥更强的认同构建作用。由于媒介技术的发展、族际交流的诉求以及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的驱动,裕固族人通过新媒体使用,开启了“下载身份”的历程。“下载身份”具有一定时代特征:裕固族身份认同构建对媒介技术具有很强的依赖性,是一个前所未有且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动态发展过程;在数字时代,裕固族族群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内容元素为新媒体所“赋予”,并通过新媒体进行“下载”。因此,提升裕固族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必须加快肃南地区媒介资源和融媒体体系建设、改善裕固族人新媒体使用习惯、提高裕固族人媒介素养以及设置媒介接触内容,努力构建以国家为单位的共同体想象,并对裕固族人族群认同、国家认同做正向引导。本文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第一,从研究对象来看,本文以身处双重文化传播环境的裕固族人群为研究对象,将裕固族族群纳入研究视野,弥补了长期以来针对该民族媒介传播研究的相对不足,展现了传播研究中少数族群主体性。第二,从研究视域来看,本文以综合动态视角来研究裕固族族群文化传播行为,是传播学、社会学、民族学、社会心理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探索性尝试,也是通过媒介传播研究路径探索更为宏大的民族关系议题的有益尝试。第三,从研究设计来看,本文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设计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少数民族国家认同测量量表。第四,从研究方法来看,本文采用混合研究路径,通过量化分析与质化分析,并运用文献资料与影像资料,对裕固族国家认同与族群认同进行系统研究,以此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可信性。第五,从研究成果来看,本文提出“下载身份”这一新概念,凸显了新媒体使用对身份认同构建的重要性,特别是以此概念来强调上传与下载信息在解构和重塑身份中的作用与价值。本文的理论意义体现在:一是将进一步丰富和验证媒体使用与身份认同的相关理论,为多学科交叉与融合提供一些借鉴与启示。二是对族群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等概念进行边界比较与范围辨析,由此使得族群认同、国家认同、民族认同的内涵更为清晰。三是拓展少数民族媒体发展与身份认同的研究范围,特别是开拓少数民族族群身份认同的相关研究。四是发展了认同共生理论。总之,本文试图在理论上形成辩证认识,修正线性理论视角,从历史传承、文化符号、社会资本、信息接触等角度,考察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影响因素。本文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一是深入观察裕固族族群信息传播结构,全面了解少数民族的信息传播模式及其受众媒介素养,特别是提出少数民族地区新闻媒体发展思路,从而为少数民族地区新闻媒体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二是系统了解少数民族文化发展诉求,从而为促进民族团结、维护民族多样性以及国家的安定及统一、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特别是为如何更进一步将族群认同纳入国家认同中并由此增强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提供理论指导。总之,本文通过研究媒体使用对少数民族族群认同、国家认同的影响方式和及其内在作用机制,扩大了传播学的解释范畴,拓展了传播学理论的研究视野,深化了少数民族媒体使用研究,展现了全面、详实的少数民族族群、国家认同构建图景,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王静[9](2019)在《甘肃省肃南县税务局绩效管理信息系统运行评价及改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政府部门学习西方发达国家在政府绩效管理方面的经验做法,将政府绩效引入实践并不断研究进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今,政府绩效管理的广泛应用,促进了政府管理方式的创新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了法治、廉洁、服务、创新型政府的建设。2014年,国家税务总局全面推行税务绩效管理工作,各级税务部门统一使用相同运行模式、相同管理标准、相同网络平台的绩效管理信息系统,由上至下发布绩效考核指标,再由下至上填报相关数据,形成同一层级绩效结果对比和竞争。甘肃省肃南县税务局在2014年建立税务绩效管理信息系统的工作秩序和网络层级,直至2018年,肃南县税务局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已平稳运行4年,在实际工作中起到了一定的监督和良性竞争的作用,但同时也显现出该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在制定标准、指标量化、信息传递、结果运用和平台维护等各个运行环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绩效管理理论和智慧政府理论,根据“肃南县税务局绩效管理信息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运用平衡记分卡模型,从组织管理、职工使用感受、基础目标、发展与学习四个方面设计了相应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调查问卷、查阅档案资料的方式获取相关数据,对“肃南县税务局绩效管理信息系统运行情况”绩效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肃南县税务局绩效管理信息系统运行情况”的综合绩效平庸,仅完成了较低的标准,在运行中受某些因素的影响出现了一些缺陷。其中,“组织管理”绩效评价结果表明肃南县税务局组织管理过程中受某些因素影响效果不太令人满意,有时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职工使用感受”绩效评价结果表明职工对该系统的运行态度冷漠,积极性不高,满意度一般;“基础目标”绩效评价结果表明该系统仅实现了较低的目标标准,在数据采集和量化方面还存在一些缺陷;“发展与学习”绩效评价结果表明纳税人和其他政府部门没有直接参与运行,没有有效发挥税务管理信息化和现代化的作用,有可能无法持续发展下去。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得出肃南县税务局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存在参与度不高、考核过程不够规范、公正度不高、缺乏激励机制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结合访谈获取的信息分析原因,并借鉴有关佛山市南海区财政局和南京检察机关运行绩效管理信息系统的经验和做法,提出了营造绩效文化、建立激励机制、健全绩效规范制度、培养绩效专业人才、引进多方评价主体、建立信息化互通渠道等对策建议。
佘海龙[10](2018)在《草原生态保护视域下的牧区发展研究 ——以肃南县牧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国家生态保护政策视域下,通过田野调查,对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牧区发展进行民族学研究。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将肃南牧区民族文化、草原文化、畜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作为一个系统的整体进行思考。在此基础上,总结调研中获得的众多信息,对生态环境保护视域下的现代畜牧业生产方式进行探索,进而理清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整个肃南牧区的影响。首先从我国草原生态保护政策的提出说起,对国家不同时期在草原生态方面的政策及法律法规进行梳理,对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实施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其次是通过访谈资料来描述肃南人对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实施后的思考,主要包括牧民对政策的认知、对草补政策实施中不同管理办法和落实过程的认可程度;再次是草补政策实施后肃南牧区在生产方式、生计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发展现状以及政策落地时和落地后存在的问题;最后是调研中获得的地方性知识和政策落实中的实践经验,应用可持续发展理论,讨论国家公园体制下肃南牧区如何实现牧区社会、现代畜牧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
二、对肃南县经济发展的若干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肃南县经济发展的若干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祁连山保护地绿色发展水平的测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祁连山保护地相关研究 |
1.2.2 绿色发展相关研究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自然保护地 |
2.1.2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
2.1.3 绿色发展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生态经济理论 |
2.2.3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
2.2.4 新时代绿色发展观 |
第三章 祁连山保护地现状综合分析 |
3.1 祁连山保护地基本状况及甘肃省片区特征 |
3.1.1 祁连山保护地基本状况 |
3.1.2 甘肃省片区特征 |
3.2 社会经济概况 |
3.2.1 地区生产总值情况 |
3.2.2 产业发展现状 |
3.2.3 人民生活质量 |
3.3 生态环境状况 |
3.3.1 资源基础 |
3.3.2 生态保护现状 |
第四章 祁连山保护地绿色发展水平的测度与分析 |
4.1 祁连山保护地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指标构建的原则 |
4.1.2 指标体系筛选 |
4.1.3 相关数据搜集 |
4.2 祁连山保护地绿色发展水平的测度 |
4.2.1 熵值法 |
4.2.2 层次分析法 |
4.2.3 祁连山保护地绿色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 |
4.3 祁连山保护地绿色发展水平的综合分析 |
4.3.1 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分析 |
4.3.2 生态环境状况的分析 |
4.3.3 绿色发展能力的分析 |
4.4 祁连山保护地绿色发展水平的障碍度诊断分析 |
4.4.1 障碍度模型介绍 |
4.4.2 障碍度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与政策启示 |
5.1.1 主要结论 |
5.1.2 政策建议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状况 |
(二)国外研究状况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和难点 |
(一)创新之处 |
(二)难点 |
第一章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科学内涵和实践历程 |
一、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科学内涵 |
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实践历程 |
(一)1949—1978 年: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在曲折中探索 |
(二)1978—2012 年: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重新起航、全面发展 |
(三)2012 年至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持续推进、纵深发展 |
三、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的意义 |
(一)有利于弘扬肃南县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
(二)有利于实现区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
(三)充分发挥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的带动作用 |
第二章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主要实践 |
一、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概况 |
(一)地理位置 |
(二)建制沿革与民族结构 |
二、历史上肃南县民族关系脉络 |
(一)多元互构格局的历史变迁 |
(二)自治县成立与民族团结新时代 |
(三)改革开放以来和谐民族关系的发展 |
三、肃南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主要措施 |
(一)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 |
(二)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 |
(三)统筹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
(四)聚焦脱贫攻坚,补齐民生短板 |
(五)充分关注各民族文化繁荣 |
第三章 肃南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
一、肃南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取得的成效 |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 |
(二)经济水平持续提高 |
(三)民生及社会事业取得显着进步 |
(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
(五)民族文化事业稳步前进 |
二、肃南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存在的问题 |
(一)经济薄弱制约民族团结进步创建 |
(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机制不完善 |
(三)基层组织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中作用不突出 |
(四)现代化进程中民族文化传承危机 |
第四章 提升肃南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水平的思考 |
一、始终抓好基础创建工作,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
(一)围绕民族团结进步加强基层党建 |
(二)改进民族团结进步宣传载体和方式 |
二、关注基础产业和优势产业,巩固民族团结进步的物质基础 |
(一)持续推进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 |
(二)挖掘民族文化资源,促进乡村旅游发展 |
三、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厚植民族团结进步的文化基础 |
(一)坚定文化自信,提高理论认知 |
(一)注重学校场域和家庭场域联动发力 |
(三)利用民族传统节日,拓展文化传承的空间维度 |
四、整合多种社会资源,优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运转机制 |
(一)提升示范单位的数量和质量 |
(二)加强创建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
(三)健全完善民众利益诉求渠道 |
(四)优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3)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少数民族生态移民就业技能培训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图 |
五、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生态移民 |
(二)就业培训 |
(三)培训效果评估 |
二、理论基础 |
(一)社会学习理论 |
(二)成人学习理论 |
(三)培训评估理论 |
三、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少数民族生态移民就业技能培训现状 |
一、生态移民现状 |
(一)牧区生态移民规模 |
(二)少数民族生态移民就业现状 |
二、培训计划 |
三、培训实施情况 |
(一)培训内容 |
(二)培训规模 |
四、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少数民族生态移民就业技能培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一、少数民族生态移民就业技能培训效果评价总体思路 |
二、指标选取依据 |
三、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 |
(二)评价指标的具体含义及标准 |
四、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少数民族生态移民就业技能培训效果评价的实证分析 |
一、社会调查描述 |
二、培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确定 |
三、肃南县少数民族生态移民就业技能培训效果综合评价 |
(一)数据采集 |
(二)信度和效度检验 |
(三)数据处理 |
(四)数据计算 |
(五)结果分析 |
四、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二、对策建议 |
(一)以培训需求为导向,提升生态移民就业技能培训项目的精准度 |
(二)坚持参与导向,实现少数民族生态移民就业技能培训方式的多样化 |
(三)坚持结果导向,完善少数民族移民就业技能培训的评估机制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附录六 |
致谢 |
(4)基于共生视角的祁连山国家公园和谐发展评价研究 ——以甘肃省片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的难点与创新点 |
1.3.1 本文难点 |
1.3.2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1.4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国家公园 |
2.1.2 和谐发展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共生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 |
2.2.3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2.4 系统学理论 |
2.3 研究综述 |
2.3.1 国内外关于共生理论的研究 |
2.3.2 国内外关于国家公园的研究 |
2.3.3 祁连山相关研究 |
2.3.4 文献简评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
3.1 祁连山国家公园基本状况及甘肃省片区特征 |
3.2 研究区域社会经济状况 |
3.3 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省片区自然资源演变情况 |
第四章 祁连山国家公园和谐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祁连山国家公园共生系统概述 |
4.1.1 祁连山国家公园共生系统的构成 |
4.1.2 祁连山国家公园共生系统的要素 |
4.1.3 祁连山国家公园共生系统的特征 |
4.2 祁连山国家公园共生系统演化机理分析 |
4.2.1 内部性演化机理 |
4.2.2 外部性演化机理 |
4.2.3 综合性演化机理 |
4.3 构建祁连山国家公园和谐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4.3.1 构建指标体系的原则 |
4.3.2 构建共生系统和谐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4.4 和谐发展的评价方法 |
4.4.1 各子系统和谐发展水平评价 |
4.4.2 共生系统的和谐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
第五章 祁连山国家公园和谐发展评价实证分析 |
5.1 各子系统和谐发展水平评价 |
5.1.1 人口子系统和谐发展水平评价 |
5.1.2 经济子系统和谐发展水平评价 |
5.1.3 社会子系统和谐发展水平评价 |
5.1.4 资源环境子系统和谐发展水平评价 |
5.2 祁连山国家公园共生系统和谐发展综合评价值 |
5.3 祁连山国家公园共生系统和谐发展协调性评价 |
5.3.1 祁连山国家公园共生系统和谐发展协调性评价方法 |
5.3.2 祁连山国家公园共生系统和谐发展协调性评价实证研究 |
5.4 祁连山国家公园和谐发展存在的问题 |
5.4.1 管理与决策过程中共生理念的缺乏 |
5.4.2 共生单元自身存在缺陷 |
5.4.3 子系统之间的共生模式不适应和谐发展 |
第六章 祁连山国家公园和谐发展的对策建议 |
6.1 人口子系统的对策建议 |
6.1.1 调整人口空间分布 |
6.1.2 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 |
6.1.3 完善教育体系,提高人口素质 |
6.2 经济子系统的对策建议 |
6.2.1 优化产业结构 |
6.2.2 转移消费结构 |
6.3 社会子系统的对策建议 |
6.3.1 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
6.3.2 建立和谐发展预警机制 |
6.4 资源环境子系统的对策建议 |
6.4.1 强化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
6.4.2 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
6.4.3 加强宣传教育 |
6.5 子系统之间和谐发展的对策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西部典型牧区草地生态系统植被生态需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气候变化对需水的影响 |
1.2.2 气候变化对物候的影响 |
1.2.3 植被生态需水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域的选择 |
2.2 各区概况 |
2.2.1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内陆干旱草原区) |
2.2.2 乌兰县(高寒荒漠草原区) |
2.2.3 鄂托克旗(干旱风沙草原区) |
3 西部典型牧区气候要素变化趋势及其特征分析 |
3.1 资料收集及数据处理 |
3.1.1 数据来源及站点基本情况 |
3.1.2 气象数据处理方法 |
3.2 西部典型牧区气候要素的时间变化趋势 |
3.2.1 近60a气候变化趋势 |
3.2.2 天然草地植被生长季气候变化趋势 |
3.2.3 天然牧草关键生长期气候变化趋势 |
3.3 气候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 |
3.4 小结 |
4 西部典型牧区潜在蒸散发时空分布特征及归因性分析 |
4.1 研究方法 |
4.1.1 Penman-Monteith公式 |
4.1.2 潜在蒸散发敏感系数 |
4.1.3 气象因子对参考作物蒸散(ET_0)的贡献 |
4.2 潜在蒸散发变化趋势及其特征分析 |
4.2.1 潜在蒸散发的空间分布 |
4.2.2 潜在蒸散发的多年变化 |
4.3 潜在蒸散发的变化原因分析 |
4.3.1 潜在蒸散发对气候要素的敏感性分析 |
4.3.2 潜在蒸散发变化的归因性分析 |
4.4 小结 |
5 西部典型牧区草地植被生态需水量与生态缺水量计算-以典型代表县域肃南县为例 |
5.1 水文年型确定 |
5.2 植被生态需水量与生态缺水量计算方法 |
5.2.1 植被生态需水量计算方法 |
5.2.2 植被生态缺水量计算方法 |
5.2.3 水分盈亏指数 |
5.3 计算参数确定 |
5.3.1 肃南县植被生长季ET_0 时空变化特征 |
5.3.2 植被生长期各阶段植被系数K_c |
5.3.3 植被面积A_p |
5.4 肃南县天然草地生态需水量分析计算 |
5.4.1 天然草地生态需水定额和有效降雨量分析 |
5.4.2 天然草地生态需水量与生态缺水量分析 |
5.5 小结 |
6 气候变化背景下典型代表县域天然草地植被生态需水变化及预测 |
6.1 气候变化下肃南县草地植被物候演变特征 |
6.2 气候变化对肃南县植被生态需水量的影响 |
6.2.1 研究方法 |
6.2.2 气候变化对肃南县植被生态需水量和生态缺水量的影响 |
6.3 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肃南县天然草地植被生态需水量与生态缺水量预测 |
6.3.1 未来气候情景设定 |
6.3.2 未来气候情境下肃南县天然草地植被生态需水量与生态缺水量预测 |
6.4 小结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高寒草地水资源潜力及水草畜平衡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高寒草地的概念 |
1.3.2 高寒草地的功能 |
1.3.3 高寒草地的退化 |
1.3.4 高寒草地管理 |
1.3.5 草畜平衡研究 |
1.3.6 水草畜配置方案研究 |
2 研究区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 |
2.1.2 气象水文 |
2.1.3 土壤植被 |
2.1.4 社会经济 |
2.1.5 自然保护区 |
2.2 研究方法 |
2.2.1 实地调研及资料收集 |
2.2.2 数据处理方法 |
2.2.3 研究技术路线 |
3 肃南县草原牧区供水潜力分析 |
3.1 水资源潜力分析 |
3.1.1 降水 |
3.1.2 地表水资源 |
3.1.3 地下水资源 |
3.2 供水现状 |
3.2.1 现有供水工程 |
3.2.2 用水现状 |
3.3 草地供水潜力分析 |
3.3.1 肃南县总用水量控制指标 |
3.3.2 肃南县降水资源潜力 |
3.3.3 肃南县地下水供水潜力 |
3.3.4 肃南县地表水供水潜力 |
4 水草畜配置 |
4.1 草地资源概况 |
4.1.1 肃南县天然草场产草量分析 |
4.1.2 肃南县天然草场产草潜力分析 |
4.1.3 肃南县人工草地产草潜力分析 |
4.2 |
4.2.1 实际载畜量 |
4.2.2 核定载畜量 |
4.2.3 草畜平衡分析 |
4.3 水草畜配置方案 |
4.3.1 水草畜配置分析 |
4.3.2 水草畜配置情境模拟 |
4.3.3 未来草地灌溉潜力分析 |
5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7)传统文化的创新与民族文化的重构 ——以裕固族“东迁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 研究综述 |
(一)关于文化重构、创新的研究 |
(二)关于裕固族“东迁”文化的研究 |
(三)关于节庆对民族交流与发展的功能性研究 |
四 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 |
(一)理论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田野调查点概况及社会变迁 |
(一)田野调查点概况 |
(二)田野点的社会变迁 |
第二章 民族文化重构与“新传统”的形成 |
第一节 对民族文化重构现象的解读 |
(一)文化重构的基石:民族文化记忆 |
(二)文化重构的动力:社会现实需求 |
(三)文化重构的能源:传统文化资源 |
第二节 “新传统”的缘起 |
(一)冲突与接纳 |
(二)注入时代元素 |
(三)“新传统”的形成 |
第三章 裕固族节庆文化与现实危机感 |
第一节 裕固族节庆活动 |
(一)中华传统节庆文化 |
(二)宗教类节庆文化 |
(三)家族式节庆文化 |
(四)政府主导性节庆文化 |
第二节 裕固族节庆文化的局限性 |
第三节 裕固族民族文化危机 |
(一)传统文化危机 |
(二)裕固族族群认同危机 |
第四章 裕固族民族节庆文化重构 |
第一节 节庆文化重构的源泉:以口述史唤醒民族记忆 |
(一)“东迁”故事及传说 |
(二)“东迁”古歌的传唱 |
(三)祭祀回顾与叙述 |
第二节 节庆文化重构的动力:精英角色与民间期盼 |
(一)民族知识精英 |
(二)民族政治精英 |
(三)民间期望 |
第三节 节庆文化重构的实践:民间自觉举办东迁节 |
(一)“东迁节”举办前的准备 |
(二)“东迁节”的过程 |
(三)“东迁节”的仪式 |
第五章 裕固族东迁节的社会功能及其重构意义 |
第一节 “东迁节”的社会功能 |
(一)弘扬民族美德 |
(二)增进民族交流 |
(三)加强民族归属感 |
(四)民族记忆性符号 |
第二节 民族文化重构的意义 |
(一)符合民族成员的主观愿望 |
(二)利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 |
(三)助推民族文化的整合与再利用 |
(四)创新是保护与发展民族文化的生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致谢 |
(8)数字时代裕固族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概念界定 |
1.2.1 身份认同 |
1.2.2 民族、族群与国族 |
1.2.3 民族认同、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文献综述 |
1.3.2 国外文献综述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问题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内容 |
1.5 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研究方法与量表设计 |
2.1 理论基础 |
2.1.1 认同的传播理论 |
2.1.2 涵化理论 |
2.1.3 建构主义理论 |
2.2 研究方法 |
2.2.1 量化研究法 |
2.2.2 质化研究法 |
2.3 数据处理工具 |
2.4 量表设计 |
2.4.1 裕固族媒介素养量表设计 |
2.4.2 裕固族族群认同量表选择 |
2.4.3 裕固族国家认同量表设计 |
第3章 数字时代裕固族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研究语境 |
3.1 文化语境:裕固族族群发展现状 |
3.1.1 裕固族族源 |
3.1.2 裕固族人口变迁 |
3.1.3 裕固族语言文字变迁 |
3.1.4 裕固族的认同符号 |
3.2 媒介语境:裕固族媒介发展状况 |
3.2.1 肃南县通信建设现状 |
3.2.2 肃南广播电视台建设现状 |
3.2.3 裕固族网络媒体平台发展现状 |
3.2.4 裕固族媒体使用现状 |
3.2.5 裕固族媒介素养现状 |
第4章 数字时代裕固族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影响因素研究 |
4.1 裕固族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影响因素与研究假设 |
4.1.1 影响因素 |
4.1.2 研究假设 |
4.2 裕固族族群认同影响因素量化研究结果 |
4.2.1 裕固族族群认同总体水平统计描述 |
4.2.2 裕固族族群认同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
4.2.3 媒体使用与裕固族族群认同SEM结构方程模型 |
4.3 裕固族国家认同影响因素量化研究结果 |
4.3.1 裕固族国家认同总体水平统计描述 |
4.3.2 裕固族国家认同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
4.3.3 媒体使用与裕固族国家认同SEM结构方程模型 |
第5章 数字社群中裕固族的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 |
5.1 “尧熬尔文化群”的特征 |
5.1.1 信息类型 |
5.1.2 内容构成 |
5.1.3 沟通时段 |
5.1.4 族界标志 |
5.1.5 角色功能 |
5.1.6 社会功能 |
5.2 裕固族族群认同的质化分析 |
5.2.1 隐性断裂:裕固族族群认同的现状 |
5.2.2 “身份修补”:裕固族族群认同的补救 |
5.3 裕固族国家认同的质化分析 |
5.3.1 家国情怀:裕固族国家认同的展现 |
5.3.2 公共事务:裕固族国家认同的延展 |
第6章 “下载身份”:裕固族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数字烙印 |
6.1 “下载身份”的内涵、产生背景与特点 |
6.1.1 “下载身份”的内涵 |
6.1.2 “下载身份”的产生背景 |
6.1.3 “下载身份”的特点 |
6.2 “下载身份”的形成原因 |
6.2.1 媒介技术的发展 |
6.2.2 族际交流的共同诉求 |
6.2.3 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的驱动 |
6.3 裕固族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整合“下载”路径 |
6.3.1 丰富媒介资源并加快融媒体发展 |
6.3.2 提高裕固族人的媒介素养 |
6.3.3 淡化“他者”以构建共同体想象的关联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B 问卷 |
附录C 访谈提纲 |
附录D 访谈信息表 |
附录E “尧熬尔文化群”群规 |
致谢 |
(9)甘肃省肃南县税务局绩效管理信息系统运行评价及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线路图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本文的创新之处 |
1.4.2 本文的不足 |
第二章 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 |
2.1.1 绩效 |
2.1.2 税务绩效管理 |
2.1.3 税务信息化和税务绩效管理信息系统 |
2.1.4 绩效评价 |
2.2 理论基础 |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2.2 绩效管理理论 |
2.2.3 智慧政府理论 |
第三章 肃南县税务局绩效管理信息系统运行概况及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3.1 系统运行概况 |
3.1.1 组织架构 |
3.1.2 内容设置 |
3.1.3 操作流程 |
3.2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3.2.1 评价目标 |
3.2.2 评价方法的确立 |
3.2.3 评价维度的确立 |
3.2.4 评价指标的设置 |
3.3 指标权重设定 |
3.3.1 层次分析法 |
3.3.2 层次总排序 |
第四章 肃南县税务局绩效管理信息系统运行评价 |
4.1 数据的获得和处理 |
4.1.1 数据源获得 |
4.1.2 数据处理 |
4.1.3 评价结果 |
4.2 肃南县绩效管理信息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
4.2.1 组织管理维度存在的问题 |
4.2.2 职工使用感受维度存在的问题 |
4.2.3 基础目标维度存在的问题 |
4.2.4 发展与学习维度存在的问题 |
4.3 肃南县绩效管理信息系统运行问题的原因分析 |
4.3.1 缺乏激励机制,运行结果与奖惩几乎不相干 |
4.3.2 非绩效管理专业人士打理平台 |
4.3.3 内外部人员的参与度不够 |
4.3.4 缺乏创建绩效文化的意识 |
4.3.5 未制定适合自身实际的考核规范和量化标准 |
4.3.6 缺乏大数据信息化的支撑 |
第五章 经验借鉴及对策建议 |
5.1 国内政府部门绩效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的经验 |
5.1.1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财政局绩效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 |
5.1.2 南京检察机关绩效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 |
5.2 相关经验对肃南县税务局绩效管理信息系统的启示 |
5.3 对策建议 |
5.3.1 创新信息技术手段,完善系统运行模式。 |
5.3.2 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完善系统运行配套措施。 |
5.3.3 强化科学管理机制,提高系统运行整体效能。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肃南县税务局绩效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B 访谈提纲 |
附录C 指标权重的设定 |
致谢 |
(10)草原生态保护视域下的牧区发展研究 ——以肃南县牧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参与观察法 |
二、文献法 |
三、深度访谈法 |
第一章 草原生态保护补偿政策及其在肃南的实践 |
第一节 草原生态保护政策 |
第二节 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在肃南的落实 |
第二章 肃南人对草原补偿政策的反应 |
第一节 生态环境效应 |
第二节 对草补政策认知 |
一、对国家生态保护政策总体上的积极态度 |
二、肃南人对草补政策实施的不同意愿 |
第三章 草补政策影响下的肃南牧区发展 |
第一节 草补政策实施后的牧区发展现状 |
一、转型发展的生产方式 |
二、由单一生态谋生方式向多元方式转变 |
三、生活方式的变迁 |
第二节 牧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一、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
二、地方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
第四章 草原生态保护视域下对牧区发展的反思 |
第一节 牧民关于未来出路的构想:“三个三分之一”的安置办法 |
一、“草补款”不能成为长久之计 |
二、构想中的“三个三分之一”的安置办法 |
第二节 民间智慧:草畜平衡+季节性半舍饲半放牧 |
一、失败的发展模式:全舍饲 |
二、半舍饲化与草蓄平衡 |
第三节 国家公园体制下对肃南牧区未来的思考 |
一、从自然保护区到国家公园试点 |
二、生态保护的升级后肃南牧区的未来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对肃南县经济发展的若干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祁连山保护地绿色发展水平的测度研究[D]. 王欣晨. 兰州大学, 2021(02)
- [2]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实践研究[D]. 杨学栋. 西北民族大学, 2020(08)
- [3]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少数民族生态移民就业技能培训效果评价[D]. 郭文韬. 西北民族大学, 2020(02)
- [4]基于共生视角的祁连山国家公园和谐发展评价研究 ——以甘肃省片区为例[D]. 罗艳. 兰州大学, 2020(01)
- [5]西部典型牧区草地生态系统植被生态需水研究[D]. 冯湘华. 西安理工大学, 2019(08)
- [6]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高寒草地水资源潜力及水草畜平衡配置研究[D]. 郑雨馨.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7]传统文化的创新与民族文化的重构 ——以裕固族“东迁节”为例[D]. 蒋苇. 西北民族大学, 2019(02)
- [8]数字时代裕固族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D]. 何文君. 湖南大学, 2019(12)
- [9]甘肃省肃南县税务局绩效管理信息系统运行评价及改进研究[D]. 王静. 兰州大学, 2019(09)
- [10]草原生态保护视域下的牧区发展研究 ——以肃南县牧区为例[D]. 佘海龙. 西北民族大学,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