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歧杆菌DNA对J774A.1巨噬细胞的活化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彪[1](2019)在《日粮中添加尿苷酸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文中研究指明核苷酸在仔猪日粮添加,对仔猪胃肠道发育、肠道的损伤修复、脂质代谢、免疫系统等产生重大的影响。核苷酸被称作是一种“半必需”或“条件性”营养素。通过检测对比母猪整个哺乳期乳中和仔猪教槽料中的核苷酸含量变化,发现仔猪教槽料中尿苷酸最缺乏。本研究旨在系统研究尿苷酸在仔猪日粮中添加对仔猪生长性能、腹泻情况、氨基酸代谢、脂肪代谢、肠道黏膜形态和核苷酸代谢基因表达的影响,揭示尿苷酸对提高仔猪生长性能、促进肠道黏膜发育和调节脂肪代谢的作用机制,探讨其在仔猪教槽料中添加的可行性,为教槽料的升级改进方向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选取48只21日龄断奶的(长白×大白×杜洛克)仔猪(6.64±0.23 kg),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和尿苷酸组,每组分6栏进行饲养,每栏为1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仔猪,公母各半。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尿苷酸组饲喂0.07%尿苷酸二钠+基础日粮,饲喂14天。试验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尿苷酸组ADFI(P<0.05)和ADG(P<0.01)显着增加,添加尿苷酸的仔猪F:G极显着降低(P<0.01)。日粮中添加UMP可显着降低仔猪腹泻率(P<0.05)。结果提示:尿苷酸在仔猪断奶日粮中添加有很好的改善仔猪生产性能的应用效果。2、尿苷酸组血液中球蛋白GLB、免疫球蛋白IgG、免疫球蛋白IgM含量都高于对照组。尿苷酸组血液乳酸脱氢酶LDH显着增加(P<0.05)。血液中氨基酸含量,尿苷酸组中的尿素氮Urea(P<0.05)比对照组显着降低,肝脏中氨基酸含量,尿苷酸组牛磺酸(P<0.01)和甘氨酸(P<0.01)含量极显着性提高。结果提示:尿苷酸可提高仔猪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同时可加速脂肪酶解。3、与对照组相比,尿苷酸组空肠绒毛长度(P<0.05)和绒腺比(P<0.01)显着提高,回肠绒毛长度(P<0.01)和绒腺比(P<0.01)均极显着提高。结果提示:尿苷酸可显着性改善仔猪空肠和十二指肠的肠道黏膜形态,这可能是尿苷酸能降低仔猪料肉比的原因之一。4、相比对照组,尿苷酸组肝脏中牛磺酸(P<0.01)、甘氨酸(P<0.01)含量极显着提,肝脏中尿苷酸合成酶UMPS(P<0.01)表达显着降低,尿苷酸组肝脏中γ-亚麻酸甲酯(P<0.01)和二十碳五烯酸(P>0.05)含量提高,脂肪酸合成酶FAS(P<0.01)极显着降低。结果提示:尿苷酸可促进仔猪肝脏中脂肪代谢。综上所述,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尿苷酸,可以提高仔猪平均日采食量和日增重,降低料肉比和腹泻率。尿苷酸的添加可增加仔猪空肠和回肠的肠绒毛长度和绒腺比,改善仔猪的肠道黏膜形态。尿苷酸可使肝脏中牛磺酸的合成量增加,同时提高肝脏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反向抑制肝脏中脂肪酸合成酶的含量,减少脂肪合作,可能会进一步减少机体能量损耗,也可能是改善动物生长性能的原因之一。
王洪[2](2019)在《赭曲霉毒素A和呕吐毒素的肠毒性及其相关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是由多种曲霉属和青霉属真菌产生的一种毒性次级代谢产物,广泛分布于各种食物、饲料及饲料原料中,给动物和人类健康带来极大威胁。呕吐毒素(Deoxynivalenol,DON),又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由禾谷镰刀菌、粉红镰刀菌等多种镰刀菌属真菌产生的一种B型单端孢酶烯族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各种谷物及其副产品中。肠道除了具有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功能外,还具有阻碍肠道内病原微生物、毒素等入侵的功能,肠上皮的完整性对于维护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机体摄入霉菌毒素污染的食物和饲料后,由于肠道组织位置和功能的特殊性,它不仅是阻挡霉菌毒素进入机体的第一道屏障,也是霉菌毒素发挥毒性作用的潜在靶目标。先前有报道发现OTA可以引起鸡、犬和大鼠的肠道组织损伤,但关于OTA对肠上皮细胞毒性作用及屏障功能影响的研究仍然较少,机理不清。所以,首先,本研究通过体内、体外试验相结合,进一步研究OTA对肠上皮细胞的毒性作用,探究OTA暴露下肠上皮细胞的自适应保护机制,评价OTA对肠上皮紧密连接屏障功能的损伤,以期深入揭示OTA的肠毒性效应及相关作用机制。其次,大量研究证实肠组织是DON发挥毒性作用的重要靶器官,也有研究发现DON具有间接的促炎作用,但关于DON能否加剧肠炎未见深入研究,特别是关于DON与肠道病原菌相互作用的研究少见报道。因此,一方面,本研究通过体外试验探讨DON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发猪肠上皮细胞炎性反应及紧密连接屏障功能损伤的影响,并探讨相关机制;另一方面,本研究通过体内试验评价D ON对鼠伤寒沙门氏菌诱发的小鼠肠炎的影响,进一步揭示DON的肠毒性效应及相关作用机制。试验一、赭曲霉毒素A诱导肠上皮细胞凋亡及其氧化应激机制研究本试验,我们首先以猪肠上皮细胞IPEC-J2为体外模型,用不同浓度的OTA暴露。MTT结果显示一定浓度OTA暴露可以显着降低IPEC-J2细胞活力,同时形态学和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OTA暴露可以诱发细胞凋亡。进一步研究发现OTA可以诱导IPEC-J2细胞发生线粒体氧化应激,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具体表现为线粒体通透性增加,细胞色素c(Cyt-c)释放和凋亡蛋白酶caspase-3激活增强。添加抗氧化剂可以显着抑制OTA诱导的线粒体氧化应激损伤和细胞凋亡。体内试验,我们给C57BL/6小鼠分别喂食含不同剂量OTA(1 mg/kg,2mg/kg)的饲料,连续两周。结果发现,试验期间,两种剂量的OTA对小鼠的体重及肠道结构均没有显着影响,2 mg/kg剂量组导致小鼠肠道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着降低,并引起脂质过氧化,丙二醛(MDA)含量显着升高,凋亡蛋白caspase-3激活水平显着升高,而1 mg/kg剂量组的小鼠没有显着变化。综上所述,OTA可以诱导肠上皮细胞发生氧化应激,进而引起线粒体功能障碍,最终触发肠上皮细胞凋亡。试验二、自噬对OTA暴露诱导肠上皮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OTA暴露下,肠上皮细胞自噬保护作用及其潜在调控机制。体外试验,我们观察到2μMOTA暴露下,猪肠上皮细胞IPEC-J2发生细胞自噬,表现为自噬标志性蛋白LC3-Ⅱ表达量增加,P62表达量降低。同样,体内试验,我们给C57BL/6小鼠分别喂食含不同剂量OTA(1 mg/kg,2 mg/kg)的饲料,连续两周,结果发现实验组小鼠肠组织发生自噬,LC3-Ⅱ表达量增加,P62表达量降低。通过添加自噬抑制剂CQ抑制自噬,结果显示CQ加剧了 OTA诱导的IPEC-J2细胞凋亡。进一步研究发现,CQ加剧OTA诱导的线粒体活性氧产生增加,同时进一步促进Cyt-c的释放和caspase-3的激活。蛋白质免疫印迹和细胞免疫荧光结果显示OTA暴露下,IPEC-J2细胞的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和2(ERK1/2)激活。添加ERK1/2抑制剂U0126可以抑制OTA暴露下的自噬,并加重了 OTA诱导的细胞凋亡,证实ERK1/2通路通过调控自噬抑制OTA诱导的肠上皮细胞凋亡。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OTA暴露下,ERK1/2通过调控自噬对肠上皮细胞起保护作用。试验三、赭曲霉毒素A诱导肠上皮紧密连接屏障功能的损伤及其机制研究本试验以小鼠和分化的单层猪肠上皮细胞(IPEC-J2)为模型,研究了OTA对肠上皮屏障功能的影响。体内试验,单次灌胃小鼠25mg/kg.bw的OTA,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灌胃OTA诱发小鼠肠道急性损伤,进一步分析发现OTA导致肠道抗氧化能力显着降低。分析小鼠口服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葡聚糖的渗透性,发现OTA导致血清中FITC-葡聚糖含量增加,表明小鼠肠组织通透性增加,肠上皮屏障功能受损。随后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发现OTA导致肠组织紧密连接蛋白ZO-1表达显着降低,组织免疫荧光分析显示OTA导致ZO-1荧光值降低,分布发生紊乱。体外试验,我们用IPEC-J2细胞建立单层屏障,通过不同浓度的OTA暴露,观察到OTA可以诱导单层IPEC-J2细胞屏障功能障碍,表现为跨上皮电阻降低和对4kDa葡聚糖的通透性升高。屏障功能障碍伴随紧密连接结构的破坏,蛋白质免疫印迹结果发现OTA导致单层IPEC-J2的紧密连接蛋白ZO-1表达的下调,细胞免疫荧光结果发现OTA导致ZO-1的分布发生变化。此外,共聚焦结果显示OTA暴露增加了活性氧(ROS)的产生,进一步研究发现OTA诱发MLCK通路激活。添加抗氧化剂NAC或MLCK通路抑制剂ML-7可以显着抑制OTA诱导的屏障功能障碍和紧密连接破坏。综上所述,OTA可以诱导肠上皮细胞细胞氧化应激,进而激活MLCK通路,最终导致肠上皮紧密连接屏障功能损伤。试验四、呕吐毒素加剧LPS诱导的IPEC-J2细胞炎性反应与紧密连接屏障功能损伤及其机制研究本试验以单层猪肠上皮细胞(IPEC-J2)屏障为体外模型,研究DON对LPS诱发的IPEC-J2细胞炎性反应的影响,评价肠上皮屏障功能和紧密连接结构的变化,探讨潜在的作用机制。试验结果显示:DON暴露增强了 LPS诱导的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mRNA表达量升高,增强LPS诱导的肠上皮细胞炎性反应。此外,DON加剧了 LPS引起的肠上皮细胞跨膜电阻的降低和旁细胞通透性的升高,进一步损伤了单层IPEC-J2细胞屏障功能。同时,DON暴露下,LPS诱发的紧密连接蛋白ZO-1的蛋白表达水平降低进一步加剧,ZO-1的分布更加紊乱,紧密连接结构破坏更严重。蛋白质免疫印迹结果证实DON可以增强LPS诱导的NF-κB通路激活,添加NF-κB通路抑制剂BAY11-7082可以显着抑制DON和LPS联合诱导的炎性因子TNF-α和IL-6的mRNA表达量升高;DON与LPS联合诱导的肠上皮细胞屏障功能损伤也显着缓解,跨膜电阻的降低和旁细胞通透性的升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同时,紧密连接蛋白ZO-1蛋白表达量的降低和ZO-1的分布紊乱也得到了显着抑制。综上所述,DON可以增强LPS诱导的NF-κB通路激活,进而加剧LPS诱导的IPEC-J2细胞炎性反应,并加重LPS引起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屏障功能损伤。试验五、呕吐毒素加重鼠伤寒沙门氏菌诱发的小鼠肠炎及其机制研究本试验以C57BL/6小鼠为动物模型,首先通过灌胃鼠伤寒沙门氏菌,建立肠炎模型,然后饲喂含呕吐毒素(DON,5 mg/kg)的饲料连续一周,研究DON对鼠伤寒沙门氏菌诱发肠炎的影响。试验过程中观察到单纯DON组小鼠,临床表现正常。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的小鼠精神萎靡、体重下降,但没有出现腹泻症状,但结肠中的粪便明显变软;饲喂DON导致感染鼠伤寒沙门氏菌的小鼠精神更加萎靡,体重下降,但同样没有腹泻,结肠的粪便软化更显着,呈半固体状。细菌计数结果显示DON没有增强沙门氏菌在肠道中的定植。组织病理学分析,DON导致感染鼠伤寒沙门氏菌的小鼠肠组织损伤更严重,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炎性因子TNF-α和IL-6的mRNA表达量进一步增加。喂食DON导致感染鼠伤寒沙门氏菌的小鼠口服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葡聚糖的渗透性增加,表明肠上皮屏障功能受损。蛋白质免疫印迹分析显示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导致小鼠肠道组织的紧密连接蛋白ZO-1的表达降低,饲喂DON导致ZO-1表达量进一步降低。组织免疫荧光分析显示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导致小鼠肠道组织紧密连接蛋白ZO-1分布发生变化,饲喂DON加剧ZO-1的分布变化。此外,DON促进鼠伤寒沙门氏菌向小鼠肠外组织的移位,表现为肝脏和脾脏中沙门氏菌定植增加,肝脏和脾脏组织病理损伤更加严重。综上所述,DON能加剧鼠伤寒沙门氏菌诱发的小鼠肠炎及肠上皮紧密连接屏障功能损伤,同时促进鼠伤寒沙门氏菌向肠外组织移位。
李解[3](2019)在《外源核苷酸对斑马鱼脂代谢和免疫的调控和相关机理研究》文中指出核苷酸(Nucleotide,NT)是生物体内一种极其重要的低分子化合物,核苷酸及其相关代谢产物在许多生物学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当今水产养殖发展迅速,但伴随着集约化养殖程度的不断加深,抗生素滥用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威胁水产养殖安全状况。在养殖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水产动物的营养需求,更需要从饲料本身关注养殖动物的健康问题。近年来,饲料中添加具有促生长及免疫功能的营养素逐渐成为替代饲用抗生素的一种重要策略。通过饲料中添加核苷酸,达到提高水产动物生长性能,增强鱼体免疫力及抗病力的功效。本文研究了外源核苷酸添加对斑马鱼脂代谢和先天性免疫水平的调控和相关的机理,为核苷酸在生产中的应用提供更多依据。本试验第一部分我们首先研究了添加0.1%复合核苷酸对斑马鱼的生长和脂质代谢的影响。通过检测肝脏和肌肉组织TAG(甘油三酯)含量、及HE切片分析,发现添加0.1%复合核苷酸在促进斑马鱼生长的同时可以降低肝脏脂肪含量并提高肌肉脂肪含量。同时,我们又以斑马鱼幼鱼为研究对象,饲喂0.1%复合核苷酸后称重并进行油红染色,结果发现幼鱼油红染色肝脏脂肪明显降低,同时终末体重显着升高,这一结果与成年斑马鱼中的结果比较一致。进而,通过单核苷酸添加试验,依据生长和肝脏肌肉TAG含量结果,我们发现AMP(腺苷酸)相比于其他单核苷酸的相对优势。因此,我们进一步探索AMP对斑马鱼脂代谢影响的机。首先我们检测了不同浓度AMP对生长和肝脏TAG含量的影响结果,发现添加0.02%AMP效果最佳。然后针对0.02%AMP添加组进行HE切片分析、肝脏及肌肉组织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和AMP含量检测,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AMPK催化区的Thr172磷酸化来探讨对AMPK的激活效应,推测AMP入肝后激活AMPK磷酸化,刺激脂肪酸的氧化作用,最终达到降低肝脏脂肪的效果。本试验第二部分研究了外源核苷酸添加对斑马鱼的抗病性和先天性免疫的影响和机理。首先用嗜水气单胞菌NJ-1对添加核苷酸饲喂后的斑马鱼进行攻毒,发现0.1%NT添加可提高斑马鱼的抗病力,进一步的试验发现0.1%NT组肠道粘蛋白,紧密连接蛋白,抗菌肽,Mpo(髓过氧化物酶)和Saa(血清淀粉样蛋白A)的相对表达增加(P<0.05),这表明添加核苷酸增强了斑马鱼肠道的物理屏障和肠粘膜免疫力。同时头肾中的ROS水平显着增加,说明核苷酸提高了斑马鱼系统免疫。为了研究肠道微生物在核苷酸影响机体免疫过程中的作用,采用无菌斑马鱼及菌群转接技术,无菌斑马鱼转接对照组和NT组菌群发现,Mpo,Saa的表达和ROS活性方面没有显着差异,并且两组未显示出抗病性差异。而0.1%NT直接饲喂无菌斑马鱼显着可提高Mpo,Saa的表达和ROS活性,并且提高了斑马鱼的抗病力。因此,我们认为NT可以直接刺激鱼体的先天免疫反应。NT对鱼体的抗病保护作用也是直接作用,而不是通过肠道微生物介导的。综上所述,本试验研究了核苷酸添加对斑马鱼脂代谢和免疫的调控和机理,发现了AMP在调控斑马鱼脂代谢过程中的作用和初步机理。除此之外,研究了核苷酸对斑马鱼的免疫调控机理,发现核苷酸的免疫调控作用不依赖于斑马鱼肠道菌群。
赵云姣[4](2018)在《鼠李糖乳杆菌高密度培养及干燥保存工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鼠李糖乳杆菌LGG(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是应用最为广泛的益生菌菌株之一。目前在药物、日常食用品和保健营养品等各大领域都有所应用。但益生菌非常脆弱,在加工、处理、运输和销售等环节都会造成菌株活性的丧失,从而降低甚至丧失其原有功效。如何获得高活力益生菌制剂一直是益生菌领域的瓶颈问题。本课题以鼠李糖乳杆菌LGG为试验菌株,研究了该菌的培养基、及冻干保护剂等。优化其培养基,使鼠李糖乳杆菌LGG能够用较低的成本来进行高密度培养,并确定了冻干存活率高的鼠李糖乳杆菌复合冻干保护剂,获得了高活性的鼠李糖乳杆菌菌粉,提高该菌的保存活性。以MRS培养基为基础,通过单因素试验方法,选取蔗糖、乳糖、南瓜汁、葡萄糖、金花葵、面粉、奶粉等7个营养因子,通过对其吸光度和活菌数的测定来优化鼠李糖乳杆菌的培养基。数据表明奶粉、南瓜汁、金花葵这3种物质增菌效果最为明显。采用单因素法确定其添加量范围后,进一步利用响应面优化几种物质的比例,响应面优化结果为(金花葵14.2%+南瓜汁8%+奶粉2.9%),在优化后的MRS培养基发酵液中,37℃培养22h,菌落数均高于原MRS培养基发酵液的菌落数,鼠李糖乳杆菌LGG菌落总数可达5.3×1011cfu/mL。其次,通过单因素试验对鼠李糖乳杆菌冻干保护剂进行优化。并筛选出了冻干保护效果较好的3种保护剂,葡萄糖、D-半乳糖、抗坏血酸,对单因素试验得到的3种保护剂进行3因素3水平L9(33)的正交分析,得出7%葡萄糖用量对鼠李糖乳杆菌在冻干过程中起到保护剂的作用最为显着,确定了复合冻干保护剂为(7%葡萄糖+2%D-半乳糖+4%抗坏血酸)。此复合冻干保护剂使鼠李糖乳杆菌的冻干存活率达到了84%。
陈婷,王玉华,蔡丹,郑明珠,修琳,刘景圣[5](2016)在《益生菌微胶囊技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综述了益生菌的种类、特性和生理功能,微胶囊化的常用壁材及方法,益生菌微胶囊的应用,提出益生菌微胶囊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黄菊青[6](2015)在《竹茹多糖的化学结构和免疫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竹资源丰富,竹材加工业发达,目前竹子的开发利用正处于从生产、生活、工业用材向健康产品转变的重要阶段。竹茹是竹子的外表皮部分,是竹材加工中“刮青”环节产生的大宗副产物,目前尚未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本文以竹茹为研究对象,瞄准其中的半纤维素多糖成分,对其进行分离纯化、结构解析及体内外免疫活性的系统评价,旨在为竹茹多糖作为免疫功能因子的开发和竹材加工副产物的高值转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现将主要研究结果归纳如下:1.采用蒸汽爆破(简称汽爆)预处理联合水热抽提法提取竹茹多糖,研究了不同汽爆条件对竹茹多糖得率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蒸汽压力和维压时间的增加,竹茹多糖得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当蒸汽压力为2.2 MPa、维压时间为1 min时,竹茹多糖的得率达到最大值[2.05%±0.22%(以脱蜡样品干重计)],是未经处理对照样的6.7倍,表明汽爆预处理能够显着促进竹茹中结构性多糖的释放,使得多糖得率大幅度提高。2.采用DEAE-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交换柱对优化条件下制得的竹茹多糖BSP(多糖含量90.2%)进行分离纯化,得到一个中性多糖组分BSP-1(多糖含量95.3%)和一个酸性多糖组分BSP-2(多糖含量92.5%),二者的得率分别为1.06%和0.79%(以脱蜡的汽爆样品干重计)。利用化学法和波谱法对BSP-1和BSP-2的一级结构进行解析,推测:(1)BSP-1为乙酰化的阿拉伯木聚糖(Mw:12,800 g/mol),即:以β-1,4-D-木糖为骨架,约8.4%木糖基的C-2位被乙酰基取代,22.8%木糖基的C-3位被乙酰基取代,2.2%木糖基的C-3位上连接有a-L-阿拉伯糖基,示意如下:(2)BSP-2为乙酰化的4-甲氧基-葡萄糖醛酸阿拉伯木聚糖(Mw:11,300g/mol),即:以β-1,4-D-木糖为骨架,约7.0%木糖基的C-2位被乙酰基取代,6.4%木糖基的C-2位上连接有4-甲氧基-a-D-葡萄糖醛酸基,18.1%木糖基的C-3位被乙酰基取代,3.2%木糖基的C-3位上连接有a-L-阿拉伯糖基,另还有约1.4%木糖基的C-2位和C-3位同时被乙酰基取代,示意如下:采用原子力显微镜对BSP-1和BSP-2的空间构象进行观测,显示在10 gg/mL浓度下,BSP-1糖链相互盘绕呈线团状,BSP-2糖链相互盘绕呈微球状;在1μg/mL浓度下,测得BSP-1糖链的主链长度约1400 nm,宽度为20~70 nm,高度为1.3~2.5 nm,支链长度为300~400nm;BSP-2糖链的主链长度约2200 nm,宽度为30~80 nm,高度为1.0~2.8 nm,支链长度为200~300 nm。3.体外免疫试验结果表明,BSP-1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基本无影响,而BSP、BSP、2能刺激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并对经刀豆蛋白A(ConA)或脂多糖(LPS)适度刺激的淋巴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BSP、BSP-1和BSP-2对RAW264.7巨噬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但能显着提高其吞噬中性红及分泌NO的能力,且呈明显的剂量和时间依赖性。4.整体动物试验结果表明,连续灌胃100或200 mg/kg BW/day剂量的BSP两周能够明显改善环磷酰胺所致免疫低下小鼠的免疫功能,且效果与50 mg/kg BW/day剂量的香菇多糖(阳性对照)接近。BSP对免疫低下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1)可显着增加免疫低下小鼠的骨髓有核细胞、外周血白细胞、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计数,并降低其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2)可显着提高免疫低下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碳廓清能力)和体液免疫应答反应(血清溶血素及免疫球蛋白的生成),并增强其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NK细胞杀伤活性;(3)可显着上调免疫低下小鼠脾淋巴细胞Th1/Th2 转录因子T-bet/GATA-3的mRNA表达水平,从而促进Thl/Th2细胞因子(IL-2、IL-12、 TNF-α、INF-γ/IL-4)的分泌。此外,连续灌胃200 mg/kg BW/day剂量的BSP两周能够显着提高正常小鼠的免疫功能,表现为:显着上调正常小鼠脾淋巴细胞Thl/Th2转录因子T-bet/GATA-3的mRNA表达水平及Thl/Th2细胞因子(IL-2、IL-12、TNF-α、IFN-γ/IL-4、IL-10)的分泌水平、促进正常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体液免疫应答反应(血清溶血素及免疫球蛋白的生成)。因此,BSP对免疫低下小鼠和正常小鼠均有显着的免疫调节作用,具有作为免疫促进剂开发的潜力。鉴于我国极其丰富的竹类资源及其巨大的加工副产物总量,从竹茹中挖掘天然来源的免疫活性多糖,既能为免疫相关疾病的膳食防治找到新的手段和途径,又能推动竹类资源的精深加工和高值转化,具有特殊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程翠林[7](2013)在《5’-腺苷酸对辐射诱导细胞损伤的防护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辐射能够诱导机体产生大量氧化性很强的活性氧自由基(包括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过氧化氢等),与机体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之间进行配对反应,进而引发机体多组织损伤。随着科技发展,辐射产生的危害及其防护药物的开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研究通过对核苷酸类化合物体外抗氧化能力及对辐射诱导细胞氧化损伤抑制作用的比较筛选,以及体内辐射防护效应的探索,结合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应用,揭示5-腺苷酸的辐射防护机制,这为开发研制以核苷酸为先导化合物的辐射防护药物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本研究首先从体外抗氧化角度探索四种核苷酸类化合物的抗辐射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核苷酸对超氧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几乎无清除能力;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脂质过氧化与蛋白质过氧化的抑制表现出一定的作用效果;同时,核苷酸类化合物的总还原能力较弱,说明其对金属离子无显着的螯合作用。通过细胞载体建立不同类型的辐射模型,采用MTT与彗星电泳技术对核苷酸类化合物抑制辐射诱导氧化损伤作用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类型辐射(包括UVC、软X射线和60Co-γ射线)均能够诱导细胞凋亡与DNA损伤,且随辐射剂量的增强,损伤加重,呈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而不同核苷酸类化合物通过与细胞照前预孵育,可有效地减轻细胞损伤程度。其中,对UVC辐射诱导损伤均显示了较好的抑制作用。在0-1mmol/L浓度范围内,存在良好的量效关系。嘌呤核苷酸对X射线诱导损伤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通过选取5-腺苷酸对γ射线损伤抑制效应进行研究,发现其对γ射线诱导DNA损伤具有防护效应。通过采用动物辐射模型,对5-腺苷酸抑制辐射诱导脾脏与肝脏的损伤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5-腺苷酸可以有效地增加受照小鼠的脾脏DNA含量以及脾脏与肝脏指数;透射电镜下观察得到,摄入外源5-腺苷酸能够显着恢复受损脾脏与肝脏的超微结构;采用流式细胞仪与酶联免疫(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技术对受照小鼠免疫系统各主要指标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外源腺苷酸能够降低脾脏细胞的凋亡率,并调节细胞向S期过渡,增加CD4+与CD8+细胞亚群比例,恢复刀豆蛋白刺激细胞增殖能力并促进IL-2(Interleukin-2)、IL-4(Interleukin-4)、IL-10(Interleukin-10)和IFN-γ(Interferon-γ)的分泌。DNA ladder实验证实,外源5-腺苷酸能够降低受照小鼠肝细胞的凋亡率。说明外源5-腺苷酸对辐射诱导机体损伤具有防护作用。通过检测不同处理组动物体内抗氧化防御系统的相关酶活以及内源性氧化还原产物的含量,发现补充5-腺苷酸能够明显的提高受照小鼠血清、肝脏与脾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谷胱甘肽还原酶(Glutathione reductase,GSH-Px)和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D)的活性,增加内源性抗氧化物质——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和尿酸(Uric acid,UA)的含量,减少氧化产物——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产生。5-腺苷酸正是通过调节这些还原性物质及氧化还原酶的协同作用,发挥对辐射诱导氧化损伤的抑制作用。而且,以中剂量摄入作用最为明显,体内抗氧化防御能力最强。通过应用双向电泳技术(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2-D)对不同实验组小鼠的肝组织总蛋白表达谱进行分离与比较分析,挑选9个差异显着的蛋白点进行质谱鉴定,获得可信结果,分别是精氨酸酶I、膜联蛋白A5、钙调蛋白、过氧化氢酶、原肌球蛋白、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酪氨酸-3-加单氧酶/色氨酸5-加单氧酶激活蛋白、NAD(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依赖性苹果酸脱氢酶和热休克蛋白90等,涉及参与代谢、氧化应激、蛋白合成、细胞周期调控与增殖、转录、运输、信号转导等多个生物学过程。采用生化检测技术与Western blot方法对相应蛋白的表达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外源5-腺苷酸能够显着性升高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并下调热休克蛋白90的表达,与双向电泳的结果相一致。通过对已鉴定蛋白功能的分析,揭示了5-腺苷酸对机体的辐射防护作用机制为:①通过上调膜联蛋白A5、钙调蛋白、酪氨酸-3-加单氧酶/色氨酸5-加单氧酶激活蛋白等表达,阻断Ras/Raf-1/MEKK1信号通路,抑制凋亡,提高机体对辐射的耐受性;②通过上调体内精氨酸酶以及线粒体内CAT和NAD-依赖性苹果酸脱氢酶等蛋白酶的表达,提高氧化还原酶的活力,产生内源性还原物质,清除体内自由基、保持细胞膜结构完整,从而减轻辐射诱导的氧化损伤;③增强机体免疫力,发挥免疫调节作用抑制辐射损伤;④通过下调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和热休克蛋白90等分子伴侣蛋白的表达,减缓辐射对机体产生的应激强度,从而发挥辐射防护作用。因此,5-腺苷酸对辐射诱导氧化损伤的防护作用是多靶点、多通路、网络式的调控效应。
张黎燕[8](2012)在《益生菌DNA干预对变应性鼻炎疗效的动物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益生菌DNA滴鼻干预对卵清蛋白(OVA)诱发的变应性鼻炎疗效的动物模型研究,探讨小鼠鼻黏膜中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及血清Th1/ Th2细胞因子水平。方法培养益生菌,提取DNA,取6-8周Balb/c小鼠随机分为益生菌DNA滴鼻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15只。益生菌滴鼻组:30%的卵清蛋白(OVA)生理盐水溶液,每毫升加入AL(OH)330 mg腹腔注射大鼠,隔日1次,每次1 ml,7次后用5%的OVA液滴鼻,每侧l0ul,每天1次,共7次,致敏的同时取已提取的DNA液滴鼻,每侧5ul(25ug/ml),每天一次。对照组:OVA造模方法同益生菌滴鼻组,但以生理盐水代替益生菌DNA液滴鼻。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IgE及IL-4,IL-10,IFN-γ,IFN-γ/ IL-4水平。分析鼻黏膜中Foxp3阳性细胞数,并对鼻黏膜行组织形态学观察。组间用t检验。结果1.益生菌DNA滴鼻组IgE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2.益生菌DNA滴鼻组IL-10,IFN-γ,IL-4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IFN-γ/IL-4高于对照组(p<0.05)。3.益生菌DNA滴鼻组鼻粘膜中Foxp-3阳性细胞数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4.益生菌DNA滴鼻组鼻粘膜较对照组出现明显的形态学改变。结论1.益生菌DNA滴鼻干预通过降低动物模型IgE水平,缓解Ⅰ型变态反应性。2.益生菌DNA滴鼻通过调整模型动物Th1/Th2细胞因子平衡,抑制Th2细胞反应,对变应性鼻炎起一定防治作用。3.益生菌DNA滴鼻早期干预可提高动物模型鼻粘膜Foxp3阳性细胞数抑制小鼠AR的进展。
胡三元[9](2011)在《载恩度PEG-PLGA纳米粒的制备及对结肠癌的治疗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结肠癌是威胁人类生命的常见恶性肿瘤,近年来我国的结肠癌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结肠癌早期症状多较轻或不明显,常被患者忽视,也易被医生漏诊和误诊,等到医院诊断明确时,大部分己属中晚期,并且已有30%B超及CT发现不了的肝转移。结肠癌的治疗仍然是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结肠癌患者术后约50%出现转移和复发。除部分早期患者外,晚期和手术切除后的患者均需接受抗癌药物治疗,它能使患者5年生存率提高5-15%,是结肠癌综合治疗中除外科治疗后又一重要治疗措施。然而由于抗癌药物具有缺乏靶向性、体内半衰期短等缺点,大多数的抗癌药物不能发挥有效的治疗作用。纳米技术的出现对肿瘤的治疗有着深远的影响。目前很多抗癌药物包裹在胶束、脂质体、微球及纳米粒中,从而使药物达到缓释及靶向运送到肿瘤部位的目的。恩度是人重组血管内皮抑制素,具有广泛的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作用,然而半衰期较短(约1-2小时),临床应用需多次给药,给患者造成很多痛苦及注射并发症。目前国内外对恩度缓释剂的研究较少,经检索,目前还没有可以静脉注射用的恩度纳米粒缓释剂的报道。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探讨以聚乙二醇修饰的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EG-PLGA)为载体材料的载恩度纳米粒的合成制备,并且考察其形态特征、动物体内、体外释药特征及治疗结肠癌的作用。本课题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利用复乳法(w/o/w)制备出相应粒径的载恩度PEG-PLGA缓释纳米粒,观察其形态以及粒径分布,并研究了复乳法制备缓释纳米粒的制备工艺及影响因素。第二部分是对得到的载恩度PEG-PLGA纳米粒的体外及体内性能的研究,主要考察载药纳米粒能否发挥缓释作用,在体内能否发挥长循环及被动靶向作用。第三部分通过动物实验考察载恩度PEG-PLGA纳米粒对结肠癌的治疗作用,通过免疫组化、Western blot等方法考察肿瘤血管抑制及恩度的蓄积情况。通过单因素实验设计考察了制备复乳的剪切速度、外水相聚乙烯醇(PVA)浓度、油相外水相体积比、内水相油相体积比等因素对纳米粒形态及包封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复乳的搅拌速度、PVA浓度、PEG-PLGA浓度、内水相体积等都对微球的外观及包封率有显着影响。通过正交实验设计优化实验条件并及对各个影响因素进行微调,最终得到了包封率较高的载药纳米粒。并且PEG-PLGA制备的纳米粒具有较理想的药物缓释作用。体外释放时间长,稳定性、重现性良好。在体内能有效地避免了网状内皮细胞的捕获,静脉注射载恩度PEG-PLGA纳米粒后恩度的半衰期长于注射恩度的半衰期,且各组织中恩度的含量也较高,发挥了长循环的作用。载恩度的PEG-PLGA纳米粒能被动靶向作用于肿瘤组织,使肿瘤内恩度含量增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减少,抑瘤率增加,对结肠癌有较好的治疗作用。结论:采用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PEG-PLGA作为载体材料,可将恩度制备成缓释纳米粒,达到了其体外及体内缓慢释放恩度的目的,并能被动靶向作用于结肠癌肿瘤,增强了恩度的治疗作用,同时本研究对载药的纳米粒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王芳[10](2010)在《志贺氏菌Ⅲ型分泌系统效应子蛋白IpaH4.5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志贺氏菌是一类不形成芽孢的革兰氏阴性致病菌,其致病性依赖于Ⅲ型分泌系统(Type III secretion systems, T3SS)。T3SS是一种能分泌细菌毒力因子的多蛋白复合体,是细菌致病的重要毒力武器。许多动植物致病菌利用T3SS对宿主侵袭致病。细菌的T3SS由分泌器装置(apparatus)、转位子(translocators)、效应子(effectors)、分子伴侣(chaperones)等构成。T3SS分泌的效应子具有诱导侵袭、介导吞噬逃逸、促进细菌在宿主细胞内运动和细胞间播散、干扰宿主细胞信号通路等功能。志贺氏菌在侵袭致病过程中,利用T3SS向宿主细胞释放超过25种毒力蛋白,这些毒力蛋白称为效应子(effectors),目前仅对少数效应子的功能有研究报道,大部分效应子功能未知。志贺氏菌IpaH家族蛋白由毒力大质粒和染色体上的基因共同编码,福氏志贺氏菌2a 301株的毒力大质粒上共有5个ipaH拷贝:ipaH1.4、ipaH2.5、ipaH4.5、ipaH7.8和ipaH9.8,染色体上有7个ipaH的拷贝。IpaH家族成员氨基端为68个富含亮氨酸蛋白(LRR)的结构域,羧基端为839个碱基构成的保守区。目前已知志贺氏菌IpaH家族蛋白由T3SS分泌,但对其功能研究并不多见。有报道IpaH7.8能够促进志贺氏菌吞噬逃逸、IpaH9.8能与哺乳动物剪接因子U2AF35结合干扰宿主的免疫反应、染色体IpaH能够抑制宿主炎症反应等,但对于毒力大质粒编码的IpaH4.5的功能,尚未见到详细的研究报道。为此,我们利用基因缺失突变技术、细胞侵袭实验、蛋白质相互作用等技术手段对IpaH4.5的功能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研究IpaH4.5的功能,首先需要构建ipaH4.5缺失突变株和互补株。我们利用λ-red同源重组技术构建了ipaH4.5缺失突变株,利用能够在志贺氏菌中复制且携带卡那抗性基因的pAK载体,构建了ipaH4.5缺失突变株的互补株。经PCR证实突变株中ipaH4.5缺失,互补株中ipaH4.5回复。利用RT-PCR技术对突变株和互补株中ipaH4.5的转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突变株中的ipaH4.5没有转录活性,互补株中ipaH4.5的转录活性得到恢复,表明突变株和互补株构建成功。接下来我们对突变株、野生株和互补株的生存和侵袭相关表型进行了比较,分析ipaH4.5对志贺氏菌生长、代谢、侵袭力和毒力的影响。通过测定突变株、野生株、互补株的生长曲线和生化实验,我们发现ipaH4.5不影响志贺氏菌的生长和代谢。利用体外应激实验,我们又发现ipaH4.5也不影响志贺氏菌的对极端环境如热休克、低pH值、氧压力、渗透压等的抗力。HeLa细胞和鼠J774.A.1细胞侵袭实验结果表明,ipaH4.5缺失突变株、野生株和互补株入侵细胞的能力无明显差异。我们进一步测定了突变株、野生株和互补株感染鼠J774.A.1细胞后,培养上清中炎性因子TNF-α、IL-1β的分泌水平。结果表明,与突变株相比,野生株和互补株能够抑制鼠J774.A.1细胞分泌TNF-α和IL-1β等炎性因子,提示IpaH4.5具有抑制宿主炎症反应的功能。通过小鼠肺感染模型和豚鼠角膜实验,进一步证实IpaH4.5能够抑制宿主炎症反应,志贺氏菌缺失ipaH4.5后引起小鼠肺组织和豚鼠角膜炎症反应增强。为深入探讨IpaH4.5抑制炎症反应的机制,我们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IpaH4.5对NF-κB信号途径的影响。构建带有Flag标签和GFP标签的IpaH4.5的真核表达载体。Flag-IpaH4.5和Flag空载体分别转染293T细胞后,用相同剂量TNF-α刺激细胞,与空载体相比,IpaH4.5能够抑制NF-κB的转录活性,并且这种抑制作用随着ipaH4.5转染剂量的增加而增强,呈现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说明IpaH4.5能够抑制宿主细胞的NF-κB信号途径。我们随后利用激光共聚焦技术观察GFP-IpaH4.5在真核细胞中的定位,结果表明,IpaH4.5分布于细胞质和细胞核,提示IpaH4.5在细胞内通过与多种蛋白相互作用来执行功能。为阐明IpaH4.5抑制NF-κB信号途径的机制,我们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了细胞内与IpaH4.5相互作用的蛋白。我们以ipaH4.5基因全长为诱饵,从人脾cDNA文库中筛选与其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共得到52个候选基因,通过回筛实验初步验证筛选结果的可靠性,通过测序、序列比对、功能分类,发现筛选到的蛋白基因主要涉及以下一些功能:凋亡、免疫调控、细胞黏附、转录调控等。其中包括NF-κB的p65亚基、PMSB9、HLA-C、UXT、POMP等蛋白基因,我们选择感兴趣的p65蛋白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体外的GST pull-down实验和体内的免疫共沉淀实验(Co-IP)验证IpaH4.5与p65亚基确实存在相互作用,进一步的研究表明p65亚基上与IpaH4.5相互作用的结构域位于p65的第1190个aa之间。随后我们又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验证IpaH4.5与NF-κB的p65亚基相互作用的生物学意义,证实IpaH4.5通过结合p65直接抑制NF-κB信号途径。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志贺氏菌IpaH家族蛋白成员之一—IpaH4.5与其他一些已报道的志贺氏菌T3SS效应子蛋白一样,能够干扰宿主的天然免疫、抑制宿主的炎症反应。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和酵母双杂交实验证明IpaH4.5通过与NF-κB的p65亚基相互作用直接抑制NF-κB信号途径,进而抑制宿主的天然免疫。有关IpaH家族蛋白功能最新的研究表明,IpaH家族蛋白成员具有非常独特的E3泛素连接酶活性,生物化学实验证据表明IpaH选择性地利用宿主中一类特殊的泛素结合酶,通过泛素化途径导致靶蛋白降解,进而在志贺氏菌对宿主的免疫抑制中起重要作用。目前还不清楚IpaH作为一种特殊的E3泛素连接酶,能够泛素化哪些宿主靶蛋白。我们通过研究筛选到与IpaH4.5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这些蛋白很可能是IpaH型E3泛素连接酶作用的底物。因此有必要进一步通过泛素化实验来证实这一猜想。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揭示了IpaH4.5抑制宿主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使我们对IpaH4.5的功能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为阐明研究志贺氏菌致病的分子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也为研制志贺氏菌疫苗提供新的思路。
二、双歧杆菌DNA对J774A.1巨噬细胞的活化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双歧杆菌DNA对J774A.1巨噬细胞的活化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日粮中添加尿苷酸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核苷酸的研究进展 |
1 核苷酸的来源 |
2 核苷酸的消化吸收与代谢 |
2.1 核苷酸的消化 |
2.2 核苷酸的吸收 |
2.3 核苷酸的代谢 |
3 核苷酸的功效作用 |
3.1 对肠道健康的影响 |
3.2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
3.3 对生长性能的影响 |
第二节 尿苷酸的研究进展 |
1 尿苷酸的结构、吸收和代谢 |
1.1 尿苷酸的结构 |
1.2 尿苷酸的合成途径 |
1.3 尿苷酸在肠道的吸收与转运 |
2 尿苷酸与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关系 |
2.1 尿苷酸与糖代谢 |
2.2 尿苷酸与氨基酸代谢 |
2.3 尿苷酸与脂质代谢 |
3 尿苷酸的生物学功能 |
3.1 尿苷酸与免疫 |
3.2 尿苷酸与氧化应激 |
3.3 尿苷酸与细胞周期 |
4 尿苷酸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
4.1 提高动物采食量 |
4.2 促进肠道发育,维护肠道健康 |
4.3 降低腹泻率,提高生长性能 |
第三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 尿苷酸的添加 |
2 尿苷酸的需求量 |
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尿苷酸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动物试验设计 |
1.3 试验日粮 |
1.4 饲养管理 |
1.5 生长性能的测定 |
1.6 腹泻指标的测定 |
1.7 样品的采集 |
1.8 脏器指数的测定 |
1.9 数据统计和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生长性能 |
2.2 腹泻情况 |
2.3 器官指数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尿苷酸对仔猪生理生化指标和氨基酸代谢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
1.3 氨基酸指标的测定 |
1.4 数据统计和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生理生化指标 |
2.2 血浆氨基酸的变化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章 尿苷酸对仔猪肠道黏膜形态的影响机制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石蜡切片的制备与HE染色 |
1.3 HE染色 |
1.4 肠道组织形态学的测定 |
1.5 肠道荧光定量PCR(RT-q PCR) |
1.6 数据统计和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尿苷酸对仔猪肠道形态学的影响 |
2.2 尿苷酸对仔猪肠道粘膜核苷酸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3 讨论 |
3.1 尿苷酸对仔猪肠道形态学的影响 |
3.2 尿苷酸对仔猪肠道黏膜核苷酸代谢基因的影响 |
4 小结 |
第五章 尿苷酸对仔猪肝脏脂肪和核苷酸代谢基因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肝脏游离氨基酸的测定 |
1.3 肝脏中脂肪酸的测定 |
1.4 肝脏的RNA提取及c DNA合成 |
1.5 肝脏中核苷酸代谢相关基因荧光定量PCR(RT-q PCR) |
1.6 肝脏中脂肪酸代谢相关基因荧光定量PCR(RT-q PCR) |
1.7 数据统计和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肝脏游离氨基酸 |
2.2 肝脏脂肪酸 |
2.3 肝脏中核苷酸代谢基因 |
2.4 肝脏脂肪代谢基因 |
3 讨论 |
3.1 尿苷酸对断奶仔猪肝脏氨基酸的影响 |
3.2 尿苷酸对断奶仔猪肝脏脂肪酸的影响 |
3.3 尿苷酸对仔猪肝脏核苷酸代谢基因的影响 |
3.4 尿苷酸对断奶仔猪肝脏脂肪酸相关基因的影响 |
4 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1 总结 |
2 创新点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赭曲霉毒素A和呕吐毒素的肠毒性及其相关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与缩略语 |
前言 |
第一篇文献综述 |
第一章 赭曲霉毒素A的研究进展 |
1. 赭曲霉毒素A概述 |
1.1 OTA的理化性质 |
1.2 OTA的污染状况 |
2. OTA的毒性 |
2.1 OTA的肾毒性 |
2.2 OTA的肝毒性 |
2.3 OTA的肠毒性 |
2.4 OTA的免疫毒性 |
3. OTA的毒性机理 |
3.1 抑制蛋白质的合成 |
3.2 诱发氧化应激损伤 |
3.3 促进病原体的感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呕吐毒素的研究进展 |
1. 呕吐毒素概述 |
1.1 DON的理化性质 |
1.2 DON的污染状况 |
2. DON的毒性 |
2.1 DON的肠毒性 |
2.2 DON的免疫毒性 |
3. DON的毒性机理 |
3.1 核糖体应激 |
3.2 细胞凋亡 |
3.3 氧化应激 |
4. 霉菌毒素脱毒 |
4.1 物理脱毒 |
4.2 化学脱毒 |
4.3 生物脱毒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肠上皮屏障功能的研究进展 |
1. 肠上皮屏障功能概述 |
1.1 机械屏障 |
1.2 化学屏障 |
1.3 生物屏障 |
1.4 免疫屏障 |
2. 紧密连接概述 |
2.1 紧密连接组成 |
2.2 紧密连接的调节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霉菌毒素、沙门氏菌与肠道炎症性疾病的关系 |
1. 肠道炎症性疾病模型 |
2 霉菌毒素诱发肠炎的潜在机制 |
3 沙门氏菌诱发肠炎 |
参考文献 |
第二篇 试验研究 |
第五章 赭曲霉毒素A诱导肠上皮细胞凋亡及其氧化应激机制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主要试剂 |
1.2 试验仪器 |
1.3 细胞培养 |
1.4 小鼠试验 |
1.5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1.6 小鼠肠道抗氧化指标的检测 |
1.7 细胞活力检测 |
1.8 活性氧水平检测 |
1.9 蛋白质免疫印迹 |
1.10 线粒体功能检测 |
1.11 细胞凋亡检测 |
1.12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OTA对IPEC-J2细胞活力的影响 |
2.2 OTA暴露诱导IPEC-J2细胞凋亡 |
2.3 OTA暴露诱导线粒体氧化应激 |
2.4 抗氧化剂Mito-TEMPO对OTA暴露下活性氧水平和线粒体通透性的影响 |
2.5 抗氧化剂Mito-TEMPO对OTA诱导的IPEC-J2细胞凋亡的影响 |
2.6 线粒体通透性抑制剂CSA对OTA诱导的IPEC-J2细胞凋亡的影响 |
2.7 OTA诱发小鼠肠组织抗氧化能力降低和凋亡水平升高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自噬对OTA暴露诱导肠上皮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主要试剂 |
1.2 试验仪器 |
1.3 细胞培养 |
1.4 小鼠试验 |
1.5 蛋白质免疫印迹 |
1.6 细胞免疫荧光分析 |
1.7 细胞活力检测 |
1.8 细胞凋亡水平分析 |
1.9 细胞活性氧水平分析 |
1.10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OTA暴露下肠上皮细胞自噬水平的变化 |
2.2 自噬抑制剂CQ对OTA暴露下细胞凋亡水平的影响 |
2.3 自噬抑制剂CQ对OTA暴露下活性氧水平的影响 |
2.4 ERK1/2通路在OTA下IPEC-J2细胞自噬中作用 |
2.5 ERK1/2抑制剂U0126对OTA暴露下细胞凋亡水平的影响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赭曲霉毒素A诱导肠上皮紧密连接屏障功能损伤及其机制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主要试剂 |
1.2 试验仪器 |
1.3 细胞培养,单层屏障建立及处理 |
1.4 细胞活力检测 |
1.5 小鼠试验 |
1.6 蛋白质免疫印迹 |
1.7 细胞免疫荧光分析 |
1.8 组织免疫荧光分析 |
1.9 小鼠肠道抗氧化指标的检测 |
1.10 肠上皮通透性分析 |
1.11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单次灌胃OTA诱导小鼠肠组织急性损伤和上皮屏障功能障碍 |
2.2 OTA暴露诱导IPEC-J2细胞紧密连接屏障功能损伤 |
2.3 OTA暴露诱导单层IPEC-J2细胞氧化应激 |
2.4 抗氧化剂NAC对OTA暴露下IPEC-J2紧密连接屏障功能损伤的影响 |
2.5 OTA诱导MLCK信号通路激活 |
2.6 MLCK抑制剂ML-7对OTA诱导的IPEC-J2紧密连接屏障功能损伤的影响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呕吐毒素加剧LPS诱导的IPEC-J2细胞炎性反应与屏障功能损伤及其机制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主要试剂 |
1.2 试验仪器 |
1.3 细胞培养 |
1.4 蛋白质免疫印迹 |
1.5 细胞免疫荧光分析 |
1.6 细胞跨膜电阻分析 |
1.7 旁细胞通透性分析 |
1.8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
1.9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DON暴露对LPS诱导的单层IPEC-J2细胞炎性反应的影响 |
2.2 DON暴露对LPS诱导的单层IPEC-J2细胞屏障功能的影响 |
2.3 DON暴露增强LPS诱导的NF-κB通路激活 |
2.4 NF-κB抑制剂BAY11-7082对DON加剧LPS诱导的炎性反应与屏障功能损伤的影响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呕吐毒素加重鼠伤寒沙门氏菌诱发的小鼠肠炎及其机制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主要试剂 |
1.2 实验仪器 |
1.3 沙门氏菌的培养 |
1.4 小鼠试验 |
1.5 荧光定量PCR技术 |
1.6 小鼠肠上皮通透性分析 |
1.7 HE染色 |
1.8 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 |
1.9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DON对鼠伤寒沙门氏菌在肠道定植的影响 |
2.2 DON加重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诱发的小鼠肠炎 |
2.3 DON加重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诱发的小鼠肠上皮屏障功能损伤 |
2.4 DON加剧鼠伤寒沙门氏菌向肠外组织移位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3)外源核苷酸对斑马鱼脂代谢和免疫的调控和相关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核苷酸概述 |
1.1.1 核苷酸的代谢 |
1.1.2 核苷酸的功能 |
1.2 外源核苷酸调控宿主营养 |
1.2.1 外源核苷酸添加对生长性能的影响 |
1.2.2 外源核苷酸添加对肝脏功能和脂质代谢的影响 |
1.3 外源核苷酸调控宿主免疫 |
1.4 肠道微生物参与核苷酸调控营养代谢和免疫的过程 |
1.5 研究背景及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外源核苷酸对斑马鱼生长和脂质代谢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材料 |
2.2.1 试验动物 |
2.2.2 主要试剂 |
2.2.3 主要仪器 |
2.3 方法 |
2.3.1 斑马鱼养殖与取样 |
2.3.2 组织TAG(甘油三酯)提取与检测 |
2.3.3 斑马鱼全鱼HE染色 |
2.3.4 提取组织总RNA |
2.3.5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基因的m RNA水平 |
2.3.6 组织AMP含量检测 |
2.3.7 蛋白免疫印迹 |
2.3.8 幼鱼养殖与取样 |
2.3.9 幼鱼油红染色 |
2.3.10 数据分析 |
2.4 结果 |
2.4.1 添加0.1%复合核苷酸对斑马鱼的生长和脂质代谢的影响 |
2.4.1.1 添加0.1%复合核苷酸促进鱼体生长的同时可降低肝脂并升高肌脂 |
2.4.1.2 0.1%复合核苷酸添加对斑马鱼肝脏和肌肉脂代谢基因表达的影响 |
2.4.1.3 0.1%复合核苷酸添加对斑马鱼幼鱼生长和肝脏脂肪含量的影响 |
2.4.2 单核苷酸对斑马鱼生长及脂代谢的影响 |
2.4.2.1 单核苷酸对斑马鱼生长的影响 |
2.4.2.2 单核苷酸对斑马鱼肝脏、肌肉脂肪含量的影响 |
2.4.3 AMP对斑马鱼脂代谢影响的机理研究 |
2.4.3.1 AMP添加促进斑马鱼生长 |
2.4.3.2 0.02%AMP添加降低肝脏脂肪 |
2.4.3 3 HE染色结果 |
2.4.3.4 0.02%AMP添加对斑马鱼肝脏、肌肉脂代谢基因表达的影响 |
2.4.3.5 0.02%AMP添加对斑马鱼肝脏、肌肉AMP含量的影响 |
2.4.3.6 AMPK磷酸化表达 |
2.5 讨论 |
第三章 外源核苷酸对斑马鱼免疫水平的影响和机理 |
3.1 前言 |
3.2 材料 |
3.2.1 试验动物 |
3.2.1.1 一月龄斑马鱼 |
3.2.1.2 无菌斑马鱼 |
3.2.1.3 菌株 |
3.2.2 主要试剂 |
3.2.3 主要仪器 |
3.3 方法 |
3.3.1 攻毒并检测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检测 |
3.3.2 头肾呼吸爆发 |
3.3.3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基因的m RNA水平 |
3.3.4 无菌斑马鱼生产 |
3.3.5 无菌斑马鱼肠道菌群转接 |
3.3.6 数据分析 |
3.4 结果 |
3.4.1 日粮核苷酸增强斑马鱼的抗病性 |
3.4.2 日粮核苷酸增强斑马鱼肠道的物理屏障和粘膜免疫功能 |
3.4.3 日粮核苷酸增强斑马鱼的系统免疫 |
3.4.4 肠道微生物对核苷酸免疫刺激作用的贡献 |
3.4.5 NT对斑马鱼免疫功能的直接影响 |
3.4.6 NT的直接作用介导了其对疾病的保护作用 |
3.5 讨论 |
第四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鼠李糖乳杆菌高密度培养及干燥保存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乳酸菌概述 |
1.2 乳酸菌的功能 |
1.2.1 风味物质的产生 |
1.2.2 益生作用 |
1.2.3 抗菌作用 |
1.3 乳酸菌的应用 |
1.3.1 乳酸菌在医药方面的应用 |
1.3.2 乳酸菌在食品中的应用 |
1.4 鼠李糖乳杆菌概述 |
1.5 鼠李糖乳杆菌的益生功能 |
1.6 高密度培养概述 |
1.7 金花葵概述 |
1.8 冷冻干燥技术概述 |
1.9 国内外益生菌及干燥保存工艺研究现状 |
1.10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课题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鼠李糖乳杆菌增殖培养基优化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菌种 |
2.1.2 培养基 |
2.1.3 仪器与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菌种活化 |
2.2.2 金花葵汁和南瓜汁的制备 |
2.2.3 活菌数测定方法 |
2.2.4 OD值及pH值测定 |
2.2.5 鼠李糖乳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
2.2.6 数据处理 |
2.2.7 营养因子种类优化 |
2.2.8 营养因子浓度优化 |
2.2.9 响应面试验优化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鼠李糖乳杆菌生长曲线 |
2.3.2 营养因子种类的选择 |
2.3.3 营养因子浓度选择 |
2.3.4 优化培养基生长曲线 |
2.3.5 响应面设计优化 |
2.3.6 培养基组分确定 |
2.3.7 验证试验 |
2.3.8 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鼠李糖乳杆菌干燥保存工艺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菌种 |
3.1.2 培养基 |
3.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2 干燥保存工艺流程 |
3.2.1 工艺流程 |
3.2.2 菌种活化及培养方法 |
3.2.3 离心收集菌体 |
3.2.4 保护剂的筛选 |
3.2.5 单因素试验流程 |
3.2.6 正交设计优化 |
3.3 分析检测方法 |
3.3.1 活菌数测定 |
3.3.2 冻干菌粉的活菌计数 |
3.3.3 冻干存活率计算 |
3.3.4 数据处理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冻干保护剂单因素筛选结果 |
3.4.2 正交实验结果 |
3.4.3 验证试验 |
3.4.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发表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5)益生菌微胶囊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益生菌概述 |
1.1益生菌的种类及特性 |
1.2益生菌的生理功能 |
1.2.1营养功能 |
1.2.2调节肠道菌群 |
1.2.3缓解腹泻 |
1.2.4降低胆固醇水平 |
1.2.5降血压 |
1.2.6提高机体免疫力 |
1.2.7其他生理功能 |
2益生菌微胶囊技术研究进展 |
2.1益生菌微胶囊化的常用壁材 |
2.1.1碳水化合物类 |
2.1.1.1海藻酸钠 |
2.1.1.2壳聚糖 |
2.1.1.3淀粉类 |
2.1.2蛋白质类 |
2.1.2.1乳清蛋白 |
2.1.2.2明胶 |
2.1.3植物胶类 |
2.1.3.1阿拉伯胶 |
2.1.3.2卡拉胶 |
2.1.3.3果胶 |
2.1.4细菌多糖类 |
2.1.4.1黄原胶 |
2.1.4.2结冷胶 |
2.1.4.3胶凝糖 |
2.2益生菌微囊化的常用方法 |
2.2.1挤压法 |
2.2.2乳化法 |
2.2.3喷雾干燥法 |
2.2.4真空冷冻干燥法 |
2.2.5流化床法 |
3.益生菌微胶囊的应用 |
3.1食品 |
3.2保健品及药品 |
3.3饲料 |
4结果及展望 |
(6)竹茹多糖的化学结构和免疫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我国的竹资源概况及竹子化学素开发现状 |
1.1.1 竹子王国 |
1.1.2 我国竹产业发展现状 |
1.1.3 竹子化学素 |
1.2 竹茹 |
1.2.1 竹茹的定义 |
1.2.2 竹茹的药用价值 |
1.2.3 竹茹在保健食品中的应用 |
1.2.4 竹茹的有效成分及其生物活性 |
1.3 多糖的免疫调节活性研究概况 |
1.3.1 多糖对免疫器官的作用 |
1.3.2 多糖对免疫细胞的作用 |
1.3.3 多糖对免疫分子的作用 |
1.3.4 多糖的免疫活性与其结构的关系 |
1.3.5 竹叶多糖和竹笋多糖的免疫调节活性 |
1.4 半纤维素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及应用 |
1.4.1 半纤维素多糖的分离提取 |
1.4.2 半纤维素多糖的纯化 |
1.4.3 半纤维素多糖的结构 |
1.4.4 半纤维素多糖的应用 |
1.5 本课题的立题背景和研究内容 |
1.5.1 立题背景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蒸汽爆破辅助提取竹茹多糖的工艺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原材料与试剂 |
2.1.2 主要仪器 |
2.1.3 蒸汽爆破(汽爆)处理 |
2.1.4 竹茹多糖的制备 |
2.1.5 总糖含量测定 |
2.1.6 糠醛及5-羟甲基糠醛含量测定 |
2.1.7 pH值测定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汽爆预处理对竹茹多糖得率的影响 |
2.2.2 汽爆预处理对竹茹中糠醛及5-羟甲基糠醛含量的影响 |
2.2.3 汽爆预处理对竹茹水提液pH值的影响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竹茹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理化性质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与试剂 |
3.1.2 主要仪器 |
3.1.3 竹茹多糖的DEAE-Sepharose柱分离 |
3.1.4 化学组成测定 |
3.1.5 单糖组成分析 |
3.1.6 分子量分布测定 |
3.1.7 紫外光谱分析 |
3.1.8 红外光谱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竹茹多糖的DEAE-Sepharose柱分离结果 |
3.2.2 竹茹多糖及其分级组分的化学成分分析 |
3.2.3 竹茹多糖及其分级组分的单糖组成分析 |
3.2.4 竹茹多糖及其分级组分的分子量分布 |
3.2.5 竹茹多糖及其分级组分的紫外光谱分析 |
3.2.6 竹茹多糖及其分级组分的红外光谱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竹茹多糖的结构解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与试剂 |
4.1.2 主要仪器 |
4.1.3 甲基化反应及GC-MS分析 |
4.1.4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
4.1.5 刚果红试验 |
4.1.6 原子力显微镜制样及观测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竹茹多糖分级组分的甲基化反应及GC-MS分析 |
4.2.2 竹茹多糖分级组分的核磁共振分析 |
4.2.3 竹茹多糖分级组分的刚果红测试结果 |
4.2.4 竹茹多糖分级组分的原子力显微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竹茹多糖的体外免疫活性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与试剂 |
5.1.2 主要仪器 |
5.1.3 MTT法测定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 |
5.1.4 MTT法测定RAW 264.7巨噬细胞增殖 |
5.1.5 中性红法测定RAW 264.7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 |
5.1.6 Griess法测定RAW 264.7巨噬细胞的NO分泌量 |
5.1.7 数据处理及统计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竹茹多糖及其分级组分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
5.2.2 竹茹多糖及其分级组分对RAW264.7巨噬细胞增殖的影响 |
5.2.3 竹茹多糖及其分级组分对RAW264.7巨噬细胞吞噬中性红的影响 |
5.2.4 竹茹多糖及其分级组分对RAW264.7巨噬细胞分泌NO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竹茹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材料与试剂 |
6.1.2 主要仪器 |
6.1.3 动物分组及给药 |
6.1.4 体重及脏器指数测定 |
6.1.5 脾脏和胸腺组织形态学观察 |
6.1.6 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及微核检测 |
6.1.7 外周血血象测定 |
6.1.8 单核/巨噬细胞功能测定 |
6.1.9 体液免疫功能测定 |
6.1.10 脾脏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测定 |
6.1.11 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测定 |
6.1.12 细胞因子的检测 |
6.1.13 转录因子T-bet/GATA-3 mRNA的检测 |
6.1.14 数据处理及统计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竹茹多糖对小鼠体重和脏器指数的影响 |
6.2.2 竹茹多糖对小鼠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和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的影响 |
6.2.3 竹茹多糖对小鼠外周血白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的影响 |
6.2.4 竹茹多糖对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和计数的影响 |
6.2.5 竹茹多糖对小鼠脾脏和胸腺组织形态的影响 |
6.2.6 竹茹多糖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 |
6 .2.7竹茹多糖对小鼠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 |
6.2.8 竹茹多糖对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
6.2.9 竹茹多糖对小鼠脾脏NK细胞活性的影响 |
6.2.10 竹茹多糖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分泌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 |
6.2.11 竹茹多糖对小鼠脾淋巴细胞Th1/Th2转录因子T-bet/GATA-3 mRNA表达的影响 |
6.3 讨论 |
6.3.1 竹茹多糖对免疫低下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 |
6.3.2 竹茹多糖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相关成果 |
致谢 |
(7)5’-腺苷酸对辐射诱导细胞损伤的防护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辐射诱导机体的损伤效应 |
1.2.1 对机体组织器官的损伤 |
1.2.2 损伤机制的研究 |
1.3 核苷酸类化合物的研究现状 |
1.3.1 生化特性 |
1.3.2 生物合成、吸收与代谢 |
1.3.3 对机体组织器官的影响 |
1.3.4 作用机制研究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实验试剂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2.1.1 实验样品 |
2.1.2 实验动物 |
2.1.3 主要试剂 |
2.1.4 主要仪器设备 |
2.2 食用菌核苷酸提取物的成分鉴定与功能筛选 |
2.2.1 成分鉴定 |
2.2.2 功能筛选 |
2.3 核苷酸类化合物体外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
2.3.1 对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
2.3.2 对脂质过氧化与蛋白质过氧化抑制能力的测定 |
2.3.3 总还原力的测定 |
2.4 核苷酸类化合物抑制辐射诱导细胞损伤实验 |
2.4.1 淋巴细胞分离与培养 |
2.4.2 细胞实验设计 |
2.4.3 细胞存活率的检测 |
2.4.4 DNA损伤检测 |
2.5 5 -腺苷酸抑制60Co-γ射线诱导损伤的在体研究 |
2.5.1 动物实验设计 |
2.5.2 脾脏功能检测 |
2.5.3 肝脏功能检测 |
2.6 5 -腺苷酸抑制60Co-γ射线诱导肝脏损伤的机制研究 |
2.6.1 抗氧化系统的防护 |
2.6.2 双向电泳技术检测蛋白表达谱的变化 |
2.7 统计方法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核苷酸类化合物获得及其抗氧化与辐射损伤防护能力的体外研究 |
3.1 引言 |
3.2 食用菌核苷酸提取物的功能筛选与成分鉴定 |
3.2.1 功能筛选 |
3.2.2 成分鉴定 |
3.2.3 细胞毒性分析 |
3.3 核苷酸类化合物体外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
3.3.1 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
3.3.2 对脂质过氧化与蛋白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 |
3.3.3 总还原力 |
3.4 核苷酸类化合物对辐射诱导损伤防护能力的测定 |
3.4.1 细胞损伤模型的建立 |
3.4.2 核苷酸类化合物对不同射线诱导细胞损伤的防护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5 -腺苷酸对辐射损伤防护的在体实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5 -腺苷酸对脾脏损伤的防护 |
4.2.1 脏器指数和DNA含量变化 |
4.2.2 对脾脏超微结构的影响 |
4.2.3 细胞免疫水平的检测 |
4.3 5 -腺苷酸对肝脏损伤的防护 |
4.3.1 肝脏指数的变化 |
4.3.2 对肝脏超微结构的影响 |
4.3.3 对肝细胞凋亡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5 -腺苷酸对辐射致肝脏损伤的防护机制研究 |
5.1 引言 |
5.2 5 -腺苷酸对肝脏抗氧化系统的防护 |
5.2.1 对氧化还原酶的影响 |
5.2.2 抗氧化物质含量的变化 |
5.2.3 防护作用的分析 |
5.3 5 -腺苷酸对肝脏蛋白表达的影响 |
5.3.1 肝脏蛋白表达谱的变化 |
5.3.2 差异蛋白鉴定 |
5.3.3 差异蛋白的验证 |
5.3.4 5 -腺苷酸对辐射诱导氧化损伤防护作用机制的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益生菌DNA干预对变应性鼻炎疗效的动物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表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9)载恩度PEG-PLGA纳米粒的制备及对结肠癌的治疗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载恩度聚乙二醇修饰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的制备及其理化性质 |
1 材料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载恩度聚乙二醇修饰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体内外释放性研究 |
1 材料与仪器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载恩度聚乙二醇修饰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对结肠癌的治疗作用 |
1 材料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 靶向给药系统 |
综述二 长循环纳米粒 |
综述三 血管内皮抑制素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10)志贺氏菌Ⅲ型分泌系统效应子蛋白IpaH4.5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菌痢的流行与危害 |
2 志贺氏菌的研究概况 |
3 志贺氏菌侵袭肠道粘膜的机制 |
4 志贺氏菌致病的遗传学基础 |
5 III型分泌系统(The Mxi-Spa T3SS) |
6 研究 T3SS 效应子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是探讨细菌分子致病机制的热点 |
7 志贺氏菌 T3SS 效应子 IpaH 家族蛋白研究进展 |
8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9 技术路线 |
第一部分 志贺氏菌 ipaH4.5 缺失突变株与互补株的构建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志贺氏菌 ?ipaH4.5 突变株与野生株毒力比较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IpaH4.5对NF-κB转录活性影响及其真核细胞内定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部分 细胞中与 IpaH4.5 相互作用蛋白的筛选及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志贺氏菌Ⅲ型分泌系统研究进展 |
论着 志贺氏菌福氏2a 301 株ipaH4.5 突变株的构建及生物学功能分析 |
个人简历 |
致谢 |
四、双歧杆菌DNA对J774A.1巨噬细胞的活化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日粮中添加尿苷酸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D]. 李彪. 湖南农业大学, 2019
- [2]赭曲霉毒素A和呕吐毒素的肠毒性及其相关机制研究[D]. 王洪.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3]外源核苷酸对斑马鱼脂代谢和免疫的调控和相关机理研究[D]. 李解.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9(09)
- [4]鼠李糖乳杆菌高密度培养及干燥保存工艺研究[D]. 赵云姣. 河北工程大学, 2018(05)
- [5]益生菌微胶囊技术研究进展[J]. 陈婷,王玉华,蔡丹,郑明珠,修琳,刘景圣. 中国乳品工业, 2016(01)
- [6]竹茹多糖的化学结构和免疫活性研究[D]. 黄菊青. 浙江大学, 2015(10)
- [7]5’-腺苷酸对辐射诱导细胞损伤的防护及其机制研究[D]. 程翠林.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01)
- [8]益生菌DNA干预对变应性鼻炎疗效的动物实验研究[D]. 张黎燕. 山西医科大学, 2012(09)
- [9]载恩度PEG-PLGA纳米粒的制备及对结肠癌的治疗作用研究[D]. 胡三元. 中南大学, 2011(12)
- [10]志贺氏菌Ⅲ型分泌系统效应子蛋白IpaH4.5功能研究[D]. 王芳.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