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丧葬习俗

商代丧葬习俗

一、商代时期丧葬习俗(论文文献综述)

冯智超[1](2021)在《盘龙城商代墓葬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盘龙城商代墓葬为研究对象,结合已有发掘报告以及近年来的研究资料,运用新的分区思路及以盘龙城城址为中心,将整个遗址上商代墓葬分为城内、城外两部分,再将城外墓葬分为东、南、西、北四个区,分析各区墓葬、随葬品种类、丧葬习俗等,通过与同时期典型地区商墓进行对比,分析其文化差异。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对象,并梳理了截止到本文写作时,盘龙城商代墓葬发掘与研究简史,还讨论了盘龙城地理位置、文化分期等基本问题。然后,介绍盘龙城城址、墓葬形制具体情况,对墓葬进行分区、分期讨论,分析各类随葬品,并讨论了墓葬等级、葬俗等相关问题。最后论述同时期偃师商城、郑州商城、垣曲商城、吴城商墓,并分别与盘龙城商墓进行比较,分别在墓葬形制、墓葬等级、随葬品种类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出四个方面的特点:第一、盘龙城商代墓葬与城址有三点关系,首先是东、南、北墓区的墓葬方向明显与城址方向形成了对应关系,其次是墓葬随着城址的兴衰发展而变化,盘龙城城址始建于二里冈下层二期,繁荣于二里冈上层一期,沿用至二里冈上层二期废弃,墓葬表现出类似的发展趋势,最后是各区墓葬等级、数量存在与城址也有联系。第二、各区墓葬既有相同点也存在差异性,该遗址所有商代墓葬均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葬式多为仰身直肢,墓葬方向基本保持一致均朝向北,随葬品组合及摆放位置有诸多共同点,青铜器礼器多摆放着墓主头部、脚部位置,青铜兵器放置在墓主身体两侧,陶器、石器大都随葬在头、脚两个位置,玉器分布在腰坑周围或散落在腰坑里,随葬品存在明显的碎器现象,部分墓葬带有二层台、腰坑、角坑,存在殉人、人牲、殉狗、祭牲以及其他特殊葬俗现象。第三、随葬品各具特色,各类随葬品器型变化基本遵循由少变多再变少的发展规律,各类典型器物发展序列呈一定规律,各期随葬品丰富程度各不相同,随葬品组合存在一定的规律。第四、盘龙城商墓与各地商墓在墓葬形制、墓葬等级、随葬品种类等方面具有差异性,如各地墓葬与城址之间存在密切联系;盘龙城商墓包含了四个等级,郑州商城、偃师商城、垣曲商城商墓存在中等贵族墓、低等贵族、平民墓葬三个等级的墓葬,而吴城商墓仅存在低等贵族、平民墓葬;各地商墓随葬品丰富程度各不相同,而且在不同时期各地随葬器物各有侧重。

陆刚[2](2021)在《鄂尔多斯式青铜器造型艺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鄂尔多斯式青铜器是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重要文化遗存,其以精美独特的“野兽纹”着称于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这类青铜器大量出现在内蒙古中南部地区。由于当时我国正处在特殊的历史时期,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和整理,导致大量珍品流失国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得到了有效的整理和保护,我国学术界对其所做的研究也逐渐深入系统。然而截至目前,对于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学术研究多集中于考古学领域,很少有从艺术学与民族学视角所做的系统而全面的研究。这便是笔者特别关注并确立本选题进行研究的重要缘起,意在探索鄂尔多斯式青铜器造型艺术特征与民族文化内涵。本文根据历史文献与考古学成果、结合田野调查资料,对夏商至两汉时期北方长城沿线地带的气候演变、生态环境、经济模式乃至铜锡矿资源分布情况进行“还原”。结合上述“背景”,分别研究(饰有动物纹造型或具有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典型特征的)兵器与工具、“装饰品”、生活用具与车马具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并提出:鄂尔多斯式青铜器乃起源于农耕社会而成熟于游牧社会,它是在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融合的过程中逐步发展、成熟的,其中气候“干冷化”使争夺生存资源的斗争加剧,间接导致铜刀造型的成熟先于动物纹饰件,而北方地区铜锡矿资源的分布状况,也直接影响了早期的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规格与形制。鄂尔多斯式青铜器从造型艺术的角度可分为浮雕与圆雕两类。笔者研究发现,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动物纹浮雕主要有五种构成样式:1.表现动物头部或全身侧面特征的、属“原初形态”的单体动物纹样式;2.由单体动物纹沿着虚拟中轴“镜像”生成的轴对称构成样式;3.单体动物纹围绕底端中心点旋转而生成的中心旋转构成样式;4.单体动物纹通过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生成的排列与交错的构成样式;5.借助视知觉的“完形”倾向表现视知觉动力的咬合与分噬的构成样式。由1-4可视为单体向复合纹样的演进过程,体现对装饰意味的追求。第5种是从现实动物咬斗情景中抽取出来的、以“合”的图像表现“分”的力量的构成样式,体现对武力与坚韧意志的崇尚。鄂尔多斯式动物主题圆雕分为双兽组合与群兽组合。双兽组合多对称设置、重心后移、重力前倾营造恭谨肃穆的氛围,用作辕饰或竿头饰妆点仪仗;群兽组合以不同姿态动物造型营造自然生活气息,用作明器服务灵魂。不同的使用功能决定着不同的组合形态与情感表达。对应北方族群的信仰,可以发现动物纹饰件主要作为“神灵”的象征符号而存在,其主题的意义比造型和形式更重要。早期的造型简练而粗犷,代表先民们虔诚信奉的神灵、寄托着生之祈盼,在审美形态上体现出一种“纯朴之美”;战国晚期匈奴强盛,族群精神影响造型艺术风格。虎、野猪、“怪兽”等主题通过咬合与分噬的构成样式,展现力量、制衡、坚韧、悲壮,在美学形态上体现为一种“崇高之美”;游牧经济形成后,“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简便易行的法律制度、节约务实的规约习俗无不与游牧生业模式紧密契合。动物纹饰件单纯的主题、简洁的形式、精巧的形制、便携的特点均适宜以节约、务实为“生存原则”的游牧生活,在审美形态上体现为轻松、便捷、适宜的“简约之美”。匈奴衰落后,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在北方草原为鲜卑人所继承,但主题、风格、材质、工艺均有所改变;向南,其已传至江苏及两广地区;向西,流传至天山、阿尔泰山脉以及乌拉尔地区。但是,随着北匈奴在“西迁”路上与异族文化不断融合,鄂尔多斯式青铜器造型也逐渐容纳新“成份”、汇入新文化之中。逐渐“沉淀”为一种仅具有装饰意味的“造型元素”。

杨岐黄[3](2020)在《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玉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玉璧贯穿了我国古代玉器发展的全过程,是古代玉器发展演变及玉文化滥觞繁盛的实践者与见证者,在玉文化的发展演变及考察研究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价值。玉璧承载了近万年来人们对自然、社会、人伦的观察,体现了古人的宇宙观、生死观、伦理观、等级观、价值观等意识观念,可以说玉璧的演变史就是古代玉文化发展的缩影。本文以全国范围内新石器至汉代的考古遗址和墓葬中出土的玉璧为对象,兼以部分有明确出土地点的征集、采集标本,以时代为序,从形制、制作工艺、使用、功能等几个方面入手,结合历史文献和已有的研究成果,对玉璧进行综合分析与研究,厘清玉璧在形制、制作工艺、功能、发展阶段等方面的发展演变脉络,并在此基础上对玉璧的起源、定名、所蕴含的观念等相关问题进行多维思考与探讨。玉璧的形制在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经历了数次演变,大型圆璧逐渐成为主要玉璧种类,多孔璧及其他造型的单孔壁,如牙璧、璜联璧、有领璧等衰落。纹饰璧替代素面璧成为玉璧主要类型。玉璧的形制变化逐步由器物形态的差异,转变为玉璧纹样的差异。玉璧在出现伊始的制作方式承袭新旧石器时代石器加工方法。切割、管钻技术的应用,是玉璧制作的第一次技术提升,为玉璧的量化、器形规范提供了技术条件,这两种制作技术充分发挥其作用,应该还有赖于旋转工具的辅助。春秋时期铁质砣具的出现与使用是玉璧的制作又一次技术提升,从技术层面促成了东周时期及汉代玉璧的大量出现,纹饰玉璧比例的大幅提高,并且纹样更为丰富、复杂。璧的出现基于先民原始的、朴素的对美的追求以及对自然的观察与模仿。玉璧的概念在发展中不断变化与完善,其内涵和外延都发生改变。各时期的流行观念与思想对玉璧的功能衍生与转化有着深刻的影响。玉璧的使用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使用制度与等级制度在西周时形成,并在汉代完备。璧的承载形式逐渐多样化,玉璧的地位也随着时代与功能的改变而得到逐步提升。通过对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玉璧的发展脉络的梳理,可将这一阶段玉璧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新石器时代至夏纪年时期,是玉璧的起源及定型阶段,规范玉璧的形制;第二阶段为商周时期,是玉璧的延伸发展阶段,规范玉璧的功能;第三阶段为汉代,是玉璧的鼎盛发展阶段:玉璧的形制及功能完备。玉璧的发展历程伴随着我国文明的起源与发展,政权组织形式的演变,三个发展阶段与我国文明演进的古国、王国、帝国阶段大致相合。玉璧作为被选中的权力象征物,随着社会结构复杂化,接纳、赋予自身更多的功能与意义以适应权力拥有者的需求,在古人对玉器种类不断的摒弃、调整、创新的过程中,得以延续发展。其背后所蕴藏的动因是玉璧研究的意义所在。

彭子豪[4](2020)在《霸国墓地丧葬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2007年在山西翼城大河口村发现霸国墓地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对该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霸国墓地的墓葬规格高,等级差别明显,随葬品丰富,为研究霸国丧葬制度乃至西周王朝与地方诸侯的关系等学术问题提供了珍贵的考古资料。本文依据霸国墓地的考古资料,并结合传世文献,对霸国墓地的丧葬制度进行探讨,通过对霸国墓地与同时期姬姓、非姬姓诸侯国墓地的丧葬制度进行比较研究,总结霸国墓地丧葬制度的特点,为深入探讨西周时期的丧葬制度打下基础。通过对霸国墓地丧葬制度的系统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认识:一、霸国墓地在选址上与西周时期族墓地的选址观念相同,墓地埋葬制度极具特点。墓地选址河水环绕,地势高平;墓位排列与平顶山应国墓地相似,也为自南向北埋葬,族墓地特征明显;墓向绝大多数为朝向西方,与常见的西周北向墓向差异明显,墓向朝西应与霸国的族属和社会观念等有密切关联。二、霸国墓地在棺椁的使用制度上,最高规格的棺椁使用情况为一椁两棺,其余高级别贵族墓葬皆为一椁一棺,与文献记载的“诸侯五重”相差甚远。究其原因是因《三礼》等着作成书时间较晚,再加上汉代之后的儒者将儒家思想融入了礼仪制度,传世文献对于西周时期的丧葬制度的记载不多,所以后人有构拟的成分是不可否认的。三、霸国墓地随葬器物组合特点鲜明。在用鼎制度上,西周早期霸国墓葬的列鼎制度还没有完全形成;在青铜礼器组合上,高级贵族随葬的青铜礼器已经形成以鼎、簋、鬲、甗为主的礼器组合形式;在青铜乐器组合上,只有国君级别墓葬才可以享用,出土的青铜乐器组合为铜铙一组3件、铜勾鑃一组2件、铜钟一组3件;漆器组合也是霸国墓地礼器组合的特点之一,漆木人俑的随葬也反映了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变革所带来的丧葬制度的改变,人殉现象开始减少,并逐渐被俑偶所代替。四、在用玉制度上也有其自身特点,高等级女性墓装饰性用玉较多,高等级男性墓礼仪用玉较多,此正是在周文化圈内流行的丧葬礼俗。很多玉器都残留有器物改制的痕迹,这是霸国墓地用玉制度的又一重要特点。五、在霸国墓地有多件铜器铭文涉及赗赙制度,反映了西周时期霸国与众多诸侯国之间的紧密关系,同时也反映了霸国的国际外交策略与立国生存之道。通过探讨霸国墓地赗赙制度的特点,发现西周社会大多使用青铜盆作赗赙助丧礼物,赗赙铜器与“礼器不可假人”的礼制并不矛盾。六、根据霸国墓地的墓葬形制以及随葬品数量,墓葬大致可划分为三个等级,高等级墓葬的规格远高于低级别墓葬。这与西周时期诸侯、卿大夫、士三个阶层的贵族等级相符,霸国墓地的等级制度也可以反映出西周社会等级结构的森严。

袁瑶[5](2020)在《汉画像中方相氏图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方相氏是傩仪和丧礼制度中的主体,在文献中首见于《周礼》,其形象、使用对象及场景为后代所沿袭并发生演变,主要在汉至唐和宋至明两个阶段,功能上则未有显着变化,以驱疫逐鬼为本。汉代人们将方相与(?)头等而划一,用于最高规格的傩仪(宫傩);自北齐始对二者进行使用对象上的分级,可知其适用范围扩大,说明汉晋以后方相氏地位下移,礼仪开始民俗化。实物方相氏主要出土于墓葬,少量见于祠堂等遗址,以雕刻和绘画为主要表现方式,媒材多样。尽管实物所示同文献所述中方相氏形象不完全匹配,多种形象并存,但基本保留了蒙熊皮、戴假面、执兵器、舞手足这些核心特征。本文研究对象是全国范围内汉画像中的方相氏图像,涵盖画像石、墓室壁画、模印砖、彩绘砖及石(砖)刻雕塑等媒材。笔者立足图像学角度,根据文献对方相氏作以形象说明,并较全面介绍方相氏图像的分布情况,将形象呈现和图像程序作为辨析方相氏的主要依据,考察汉画像中方相氏的形象特征和图像内涵,对部分存争议者再作释读,最后探讨方相氏的功能在图像中以何形式反映。诸多事物经人们艺术创作,成为富有寓意象征的题材,方相氏即墓葬中具厌胜辟邪功能的典型形象,在汉画像中大量表现为熊形面貌,其他还有执兵器者、魌头假面者及神怪者形象,被装饰在墓门上及墓室内,不同地域对图像表现各有特征及位置上的侧重,既联系又区别。受材料所限,学界虽对方相氏的原型问题无法解决,但能对不同时代方相氏图像进行研判,并逐渐拓宽研究领域。在现象缘由的追溯中,笔者立足前人研究基础,以为方相氏及其使用源于狩猎时代,与黄帝传说有关,受黄帝同蚩尤战争的军事影响,是基于原始信仰、图腾崇拜及巫文化下的产物,汉代时直接承自楚文化。研究汉画像中的方相氏图像,为人们了解社会存在、思想崇尚及风俗面貌提供依据,从丧葬行为上反映出汉代人们信仰及价值追求,是一面具较长生命力的“铜镜”。

郝钦[6](2020)在《甘肃景泰地区“棺木彩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使用器具盛放逝者入葬是中国传统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葬具从无到有,从简到繁,并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这个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但都与其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环境密不可分。将精美且富有寓意的纹饰绘制于棺木之上,是生者对逝者表达精神寄托的一种特有方式,这种“寄情于物”的文化状态也因地域的不同而产生了差异。正因为这些差异的存在,可以从殡葬礼仪的角度纵观历史传承延续,挖掘民间习俗文化存在的价值给当下社会生活的启示。彩绘纹饰所蕴含的美好寓意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是对朴素存在价值的追求。从精神文化辩证属性来讲其更侧重于生活。在这个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在远离城市喧嚣的乡村,一副绘制精美的棺木带给人的或许不是恐惧,而是人类对死亡的一种安静的、理性的思考,是一种存在于社会的最朴实的价值体现,同时其文化呈现出的价值同样具有研究意义。民间棺绘艺术是研究非物质文化中较为鲜活的样本,由于其生存的社会空间与人文环境的独特性,加上民间艺人创作观念与其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使它有着不同于其他艺术的独特的魅力。棺绘艺术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完善而固定的范式,这些范式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传统民俗和现代生活的关系。对于“棺木彩绘”的研究,需要结合当地的风俗、地理环境、历史沿革进行梳理,也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现有人口的来源等诸多方面加以分析,以确保这种事物存在的独特性,还要分析这种事物存在于现今的价值体现,综合分析已有资料,才是合理的研究路径,成果具备社会应用价值。本文以甘肃景泰地区特有的“棺木彩绘”为研究对象,采集直接的研究证据,结合当地相对独特的民间习俗和信仰作为依据,探究其当下存在的现实价值,对景泰地区“棺绘纹饰”产生的根源和寓意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挖掘蕴含其中的人文素养和精神寄托。将产生于民间的艺术形式置身于特定的空间,以此展现其作为非物质文化样本的存在,为区域性民间文化保护传承提供思路。

于菁竹[7](2020)在《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风格变迁与审美转型》文中认为苗族是诞生于中国大地上的古老民族,苗族先民是中华早期文明的重要建构者,在长途迁徙、地理隔绝的分散发展中,形成了肇始悠远、同源殊貌的支系文化,也育成了枝脉宏繁、造诣精湛的染织服饰体系。丹寨、榕江苗族蜡染在集体创作、综合功能、稳定传承的传统村落生态中,沉淀着中国造型艺术滥觞时期的吉光片羽,也凝缩着苗族人民的历史记忆、世界认知、情感希冀,其传统纹样符号既是管窥苗族精神世界的窗口,也是蠡测中国早期文化的活态样本。同时,两地蜡染艺术以蓝白画缋的灵活性、物质工艺的可塑性、文化反馈的快捷性,不仅成为苗族人生活情境、艺术思维、审美心理变迁的显像板;在民族村落旅游化、文化遗产资源化、东方文化自信心提升的时代场景下,也成为各界话语、观念纠缠发酵的折射镜。而就其艺术本体而言,丹寨、榕江苗族蜡染拥有丰富的纹样、独特的风格与强烈的感染力,在艺术品收藏、商品化转型、产业化开发方面是黔东南乃至贵州蜡染界的典型,就其艺术、审美特征进行深描对中国民族民间艺术研究的完善、优秀传统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都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风格类型归纳为前提、以图像学分析为主线,结合田野、文献资料,借助美术学、人类学、考古学的理论及成果,对两地苗族蜡染风格形成的历史文化契机与创作思维进行推溯;在此基础上使用美学、审美人类学方法,对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传统风格进行审美分析。以现存蜡染资料中不同风格出现的时间顺序为线索,将两地苗族蜡染的风格嬗变置于原始符号、巫术艺术、古典艺术、现代设计的演化场域中,展现出蜡染纹样从记事性、象征性、装饰性到再现性、表现性、叙事性的发展进程,也展示出其创作方法从集体传承到个体创新、审美意识从朦胧混一到清晰独立、造物理念从权宜谋生到追求品质、民族特征表达从模糊懵懂到积极强化的发展轨迹。首先,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抽象几何纹样共同拥有单元拼合、相似互渗的造型方式,以及记事符号与装饰艺术、表意功能与审美功能混沌合一的特征,体现出人类艺术幼年时期的创作思维。二者拥有的一系列固定符号、纹样,如榕江蜡染中的太阳纹、卍字纹、正交布局、四鸟朝日,以及丹寨蜡染中的“窝妥纹”、“归宗纹样”,都与中国新石器时代至秦汉时期的太阳崇拜符号、时空概念、历法图式具有造型上的连续性。而在苗族文化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这些图式的原意逐渐被替换成与苗族祖先情感、迁徙记忆、宗教信仰、现世民俗相关的内容,古人在观察自然中形成的记录时空规律、生存智慧的几何图式也沉淀为装饰纹样的基本构图规律和风格定式,使由太阳形象带来的光华烨烨的线条成为榕江蜡染的基本装饰,而精密严谨的螺旋纹也是丹寨蜡染中的永恒主题。就两地蜡染的具象部分来看,榕江蜡染以古拙的动物纹见长,其中摆贝型苗族的蜡染纹样中保存着大量我国先秦时期动物纹的造型方式,不仅龙、鸟纹的造型与商周时期的青铜纹饰惊人地吻合,蛙虫纹的造型思维也与古黾字的概念高度相似。作为中国初民艺术大传统的遗存或后裔,这种时空遥远的风格给人以荒远、古怪、陌生的审美印象。同时,苗族原始巫术思维中敬畏合一的心理,使之对神圣动物抱有崇高和恐惧一体两面的情感,使动物纹的塑造呈现狰狞、诡谲的“原始丑”特征,流露出狞厉的丑美。此外,作为鼓藏节祭祖仪仗的蜡染幡旗是摆贝型苗族蜡染中最为精彩的类型,而祭祀仪式神圣、雄壮、肃穆的氛围也造就了摆贝型蜡染独特的审美场域和文化价值。然而,厚重的文化背景、狞厉的视觉体验也使摆贝型蜡染的审美特征趋于深邃、艰奥,与现代人的日常审美习惯相去甚远,以至于难以在现代的苗族村落生活中继续存续,在民间创作喜好日趋纤柔、世俗化的当下,摆贝型蜡染的传统风格正面临消散的危险。与正在淡出民间的摆贝型传统风格相比,丹寨蜡染中丰富的花鸟纹饰是生命力旺盛的后起之秀,其出现得益于白领苗对汉族古典花鸟艺术以及近现代染织品纹样的学习与本土化改造,呈现出鲜明的早、中、后三期阶段性风格。丹寨蜡染中最古老的鸟纹和植物纹带有与榕江蜡染相似的原始风格,清代黔东南生苗区开辟之后,以汉族服饰及蓝印花布为载体的汉族花鸟纹样传入苗疆,使白领苗习得了花鸟纹样并作为日用传统;而至近现代染织设计中的花草纹样被白领苗接受之时,丹寨花鸟蜡染已基本完成了从图案性到绘画性转型。与此相伴,白领苗的审美思维跳出了巫术性、功能性的局限,而转向对日常生活、优美事物的欣赏;丹寨蜡染的艺术语言中也出现了写实性的再现方式、模仿软笔绘画的自律线条,以及景、境的物象组织意识。这种效仿专业艺术、跟随流行趋势、接近大众审美的风格在当前拥有巨大的民间创作热情,也奠定了丹寨蜡染在产业化转型过程中较高的艺术起点。改革开放以来,丹寨、榕江的苗族蜡染走上了商品化、产业化的道路,两地蜡染纹样的先天禀赋及两县产业环境的后天资源也使两地蜡染风格的发展、存续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路径。丹寨蜡染产业起步早、影响大,借助邻近行政中心的地理优势,吸引了高水平的外来资本、设计人才及合作机会,颇具规模的地区产业集群不仅使丹寨本土的传统蜡染纹样良好地传承、衍生,也使丹寨成为各地蜡染风格的熔炉,并大量吸纳了榕江蜡染风格为己用。而榕江县的本地蜡染产业薄弱,因此对传统蜡染风格进行了简易化、情景化的改造,并随着蜡娘外出打工、产品异地销售形成了在黔东南地区广泛传播并被大量模仿的“普世风格”。在黔东南区域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中,丹寨、榕江的苗族蜡染形成了水乳交融的连理整体,共同以苗族文化、传统工艺的身份面对着外部世界的价值赋义。当前,蜡染产品涵盖了艺术品、服装、软装、文创产品等多种形态,民族旅游和休闲体验则形成了苗族蜡染文化叙事的两条基本脉络:一方面,在民族旅游的凝视下,苗族传统文化中乡村性、原始性、异质性的部分被提炼成一系列特定的视觉符号,如盛装人物、民俗场景、铜鼓、牛角、蝴蝶妈妈、锦鸡舞之类,成为丹寨、榕江蜡染绘画的新题材,也催生了蜡染创作中叙事化、奇观化、浪漫化的手法。另一方面,作为拥有丰富内在结构的物质文化门类,丹寨、榕江的蜡染艺术不再仅仅作为苗族文化的子集,而是以独立的姿态,在后现代生活美学、自然美学以及东方休闲美学、造物伦理、社会效应的视角下,令物质材料、工艺流程、生活方式、创作主体等每一个侧面都获得审美意义,使蜡染艺术的审美范围从对纹样的欣赏扩展到了对整个文化生态的理解与崇尚。

吴娟娟[8](2020)在《商周时期玉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新石器时代以来就出现的玉璜在商周时期有着众多的出土发现,但目前学术界鲜有关于商周时期的玉璜的相关研究。本文主要以考古出土的商周时期的玉璜资料为基础,通过对资料的梳理与分析,对商周时期玉璜的分期、功能、源流等问题进行探讨。本文的主体框架由绪论、正文及结语三部分组成,其中正文部分分为四个章节。绪论部分主要对玉璜研究现状及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所使用的研究手法的进行简述。第一章是对目前考古出土的商周时期玉璜资料的梳理,将考古材料按照时间的顺序分为商、西周、春秋和战国四个大的时间段,细分为商代早期、商代晚期、西周早期、西周中期、西周晚期、春秋早期、春秋中期、春秋晚期、战国早期、战国中期和战国晚期共十一个小时间段,归纳出每个时间段墓葬或遗址的出土地点、墓葬概况、出土玉璜情况等。第二章先根据商周玉璜的型制进行分类,然后在分类的基础上进行分期。主要分为两大类,普通璜和动物型璜,普通璜根据肉好比例细分为环型璜和璧型璜,动物型璜根据具体形状细分为龙型璜、鸟型璜和鱼型璜。第三章是对商周时期玉璜功能的探讨,主要是玉璜在祭祀、丧葬和装饰上的功能及其体现的用玉思想。第四章是对商周玉璜的源流的探讨。关于商周玉璜来源的探究,是通过简单梳理史前玉璜基本情况,对比分析史前时期玉璜的形制及功能用途上差别,研究史前玉璜对商周玉璜的影响。通过分析学界玉璜与玉珩关系的探讨,以及商周玉璜对后代玉璜的形制和功能的影响,浅析商周时期玉璜的流布问题。结语是对本文观点的概况进行总结,并指出本文存在的不足之处。

熊浚[9](2020)在《社:一个古老节俗的当代形态 ——恩施土家族春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社节是中国最古老的一种节日文化。在中国的典籍,如《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等,都有许多有关社日的记载。“社祭”作为一种官方和民间共同的礼俗,在中国延续了至少两千多年之久。“社”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形式与节日礼俗,在中国影响如此之大,以致人们至今仍然沿用“社”的名称,命名“社会”“社团”“社区”等当代社会组织,并赋予其新的内涵。今日之中国,传统的社节早已随着现代化进程而全面萎缩,只有极少数地区保存着这种古老文化的遗留。湖北省恩施州土家族的春社,就是社节以活态形式在民间生活中存续的一个节日。传统社节是一种怎样的节日文化?其运作方式和文化表征是怎样的?她要实现什么样的社会功能?为什么恩施土家族人在现代生活中仍能保存甚至激活这种古老的节俗?他们的春社习俗面临着怎样的机遇与挑战?我们今天应该如何保护和传承土家族社节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或民众广泛参与的传统节俗呢?这些问题,就是笔者作为一个从小在“春社”节俗中长大的土家族人,同时又是正在学习民俗学的博士生,以局内和局外两种眼光、感性和理性两种情感,通过亲身参与和田野调研后,所要作出的答卷。本论文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六个章节。第一部分是绪论,阐明论文的背景和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研究重难点、创新点。论文对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从社神社主、社祭形式、社文化内涵三个方面进行了学术史的追溯和研判,决定将研究重点放在厘清恩施地区土家族春社习俗的主要形态,并以此为基础发掘春社习俗中的民族文化内涵之上。提示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是通过对三个村落中春社节俗的调查,重构“社祭”节俗的演变形态,再现古老社节的当代形态,对社节的仪式过程、象征符号、社会功能、核心价值和女性文化等作出深描与阐释。第二部分为主体部分,包括第一、二、三、四、五章。第一、二章从地理环境、民族历史、民俗传统三个方面阐述恩施地区土家族春社的文化源流。首先对武陵山区的地理环境和土家族传统文化作了简要分析。其次对恩施地区土家族春社的来源展开辨析。从“社”的中原汉民族文化的来源,考察移民迁徙过程的影响,理解春社习俗是以简化的汉族社祭为外在表现形式,以汉文化与土家文化相交融产生的独特习俗为内容,由此可以确认汉文化的“社祭”是春社的源头,土家族的春社习俗是支流。第三章在源流研究基础上,运用田野民俗志的方式,分别以恩施地区的金龙坝、楸木园、双堰塘这三个古村落作为研究个案,通过村落传说对春社习俗的差异性展开具体的描述与分析。金龙坝保留了较原始的以山神、土地龙神为中心的春社习俗传统;楸木园有保存完好的社神象征,形成了以社主为中心的春社习俗传统;双堰塘村地处城乡结合处,形成了以娱人为中心的春社习俗传统。春社习俗的防疫与巫术心理揭示出土家族生态健康智慧与亲情伦理智慧。第四章主要从春社习俗的具体形态来讨论恩施地区土家族的文化内涵问题。主要体现在承载原始生命观、包含多神信仰、崇尚女性价值等三方面。拦社习俗体现出恩施地区土家族丧葬礼俗的豁达乐观、圆融新生的原始生命观。多神信仰是土家族群原有信仰在儒、道、释三种宗教影响下而产生的独特民族信仰。社饭习俗是一场充分体现恩施地区土家族女性价值与地位的展演,拦社习俗也展现出女性在土家族群中所拥有的崇高地位,是女性氏族社会的历史遗风。第五章讨论土家族春社的文化功能。春社习俗作为体现土家族人独特文化内涵的一项民俗事项,具有补偿与治癒功能、认同与整合功能,以及传承与教化功能。这些文化功能在现代文化传承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笔者对此做出了自己的思考与辨析。第三部分是第六章及结语,总结恩施地区土家族春社的源流、习俗、个案、特征和功能问题,延伸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来思考春社习俗的传承与保护问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春社习俗不仅是一项单纯的民俗事项,它更是土家族丧葬文化、性别文化的实际载体,它在具体施行过程中成功演绎了亡者由人变神的具体过程,同时揭示了土家女性主体在性别文化和婚姻关系之间所处的地位与意义。本文通过全面解读当代恩施土家族春社习俗的文化特质,认识到当代春社习俗所蕴含的土家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传承过程中所面临的巨大挑战——本真与自我的日渐沦丧。思考如何在政府主导下,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制度,把握春社习俗的现代传承规律,使春社这一古老的文化传统更好地传承,为新时代的民族文化建设提供富有现实价值的生活智慧。

宋雪明[10](2020)在《中原地区夏商西周砺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砺石也称磨石、砥石,是用作打磨、砥砺器物的石质生产工具,质地以砂岩为主,在青铜时代的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本文以中原地区夏、商以及西周遗址中出土的砺石为研究对象,探明各时期砺石的特征及发展变化,并结合出土地点及器物组合关系,对砺石在生产、生活、丧葬等活动中的使用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并研究其背后人群身份及文化上的差异。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本章对研究对象的时空范围、具体内涵进行界定,并梳理了学界的相关研究现状与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说明了文章的研究目的与方法。第二章为夏商西周砺石的类型学研究。以器身的修磨情况及平面形状为标准将器物分为甲、乙两类,并对每类器物进行型式划分,根据器类的差异、器型组合将中原地区夏商西周时期砺石的演变分为三期五段。第三章主要研究居住址中出土的砺石。以出土砺石最为丰富的都邑遗址为重点,通过对出土砺石及共存物进行分析,结合遗址各功能区的规划,探讨不同时期砺石在铸铜、玉石加工、骨器加工、制陶等生产生活中的使用情况。多例出土砺石的祭祀遗存表明商代存在使用砺石祭祀的现象。第四章主要研究墓葬类遗存出土的砺石。将晚商西周出土砺石的墓葬分为六个等级,分别考察各等级墓葬出土砺石情况、砺石在墓内的摆放位置、与其共存的器物。砺石常与工具或兵器组合随葬,其数量与墓葬等级有一定正相关的关系,部分平民的日常生活与砺石关系密切,在生活或丧葬过程中会利用砺石进行一些仪式行为。随葬砺石展现了其在墓主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包括手工业生产、对铜礼器、兵器、工具、车马器的维护及占卜、筮卦等活动。此外通过随葬砺石还可看出商人与周人对砺石观念上的差异以及商人与西北方人群的文化交流。第五章为结语。总结全文的主要结论。

二、商代时期丧葬习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商代时期丧葬习俗(论文提纲范文)

(1)盘龙城商代墓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地理位置
    1.2 研究背景、对象
    1.3 发现与研究回顾
        1.3.1 考古发现
        1.3.2 研究综述
    1.4 文化分期
第二章 墓葬分析
    2.1 城址概述
    2.2 墓葬分区
    2.3 墓葬形制
    2.4 墓葬分期
        2.4.1 遗址分期
        2.4.2 各区墓葬分期
第三章 随葬品分类研究
    3.1 铜器
        3.1.1 食器
        3.1.2 酒器
        3.1.3 水器
        3.1.4 兵器
        3.1.5 工具
        3.1.6 其他青铜器
    3.2 陶器
        3.2.1 炊器
        3.2.2 饮器
        3.2.3 食器
        3.2.4 盛储器
        3.2.5 其他陶器
    3.3 玉、石器
        3.3.1 “礼玉”
        3.3.2 武器
        3.3.3 装饰品
    3.4 其他杂器
    3.5 随葬品分期
    3.6 小结
第四章 墓葬等级与葬俗讨论
    4.1 墓葬等级
    4.2 葬俗研究
        4.2.1 殉祭现象
        4.2.2 其他葬俗
第五章 同时期墓葬比较
    5.1 同时期墓葬概述
    5.2 偃师商城商墓
    5.3 郑州商城商墓
    5.4 垣曲商城商墓
    5.5 吴城商墓
    5.6 盘龙城商墓与各地区商墓的比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一:盘龙城商代墓葬统计表
附表二:墓葬中随葬品分类统计表
致谢

(2)鄂尔多斯式青铜器造型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研究对象及选题缘起
        1.1 研究对象
        1.1.1 关于“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概念
        1.1.2 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起源问题
        1.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1.2 选题缘起
    2.研究现状
        2.1 国外对于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研究
        2.2 国内对于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研究
    3.研究思路及问题聚焦
        3.1 研究思路
        3.2 问题聚焦
    4.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4.1 研究内容
        4.2 研究方法
第一章 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生成的自然环境与人文背景
    1.1 生态环境与经济形态
        1.1.1 北方长城沿线地带早期的气候状况
        1.1.2 北方长城沿线地带早期的经济形态
    1.2 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出现的物质与技术前提
        1.2.1 铜锡矿资源分布情况
        1.2.2 成型工艺与技术水平
    1.3 “创作”族群与形成过程
        1.3.1 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创作”族群
        1.3.2 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形成过程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鄂尔多斯式青铜器造型的发展与演变
    2.1 兵器与工具造型的演变
        2.1.1 早商时期铜刀与短剑的造型
        2.1.2 晚商至西周时期的铜刀与短剑
        2.1.3 春秋时期的铜刀与短剑
    2.2 动物纹饰件造型的演变
        2.2.1 西周时期的“双珠兽头饰”
        2.2.2 春秋晚期:动物纹饰件的滥觞
        2.2.3 战国时期:动物纹饰件的繁盛
        2.2.4 两汉时期:动物纹饰件的衰落
    2.3 生活用具与车马具造型的演变
        2.3.1 从晚商到春秋的实用器具
        2.3.2 车马具造型的“鼎盛时期”
        2.3.3 “轮状节约”体现的衰败趋势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鄂尔多斯式青铜饰件的构成样式
    3.1 浮雕(透雕)饰件的构成样式
        3.1.1 单体动物纹饰件
        3.1.2 轴对称构成样式
        3.1.3 中心旋转的构成样式
        3.1.4 排列与交错的构成样式
        3.1.5 咬合与分噬的构成样式
    3.2 圆雕的组合形式
        3.2.1 双兽组合形式
        3.2.2 群兽组合形式
    3.3 装饰纹样的类别与“衍生”规律
        3.3.1 装饰纹样的类别
        3.3.2 装饰纹样的“衍生”规律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鄂尔多斯式青铜器造型的美学特征与文化内涵
    4.1 “神性”主题与北方民族的宗教观
        4.1.1 古代北方民族的宗教信仰
        4.1.2 动物主题所蕴藏的“神性”
        4.1.3 游牧民族的“护身符”
        4.1.4 “宗教信仰”与动物纹饰件的“纯朴之美”
    4.2 造型风格与族群文化精神
        4.2.1 生存条件与族群文化
        4.2.2 游牧文明与族群审美
        4.2.3 民族精神与动物纹饰件的“崇高之美”
    4.3 青铜器形制与游牧生业模式
        4.3.1 生活方式与行为规约的内在“原则”
        4.3.2 实用功能与规格形制
        4.3.3 游牧生业模式与动物纹饰件的“简约之美”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流传
    5.1 动物纹造型在北方地区的流传
        5.1.1 动物纹主题的延续
        5.1.2 动物纹风格的演变
        5.1.3 贵重的材质与“西来”的工艺
    5.2 “西迁”的鄂尔多斯式青铜器
        5.2.1 与斯基泰、卡拉苏克青铜器的关系
        5.2.2 “西迁”之路上的造型演变
    5.3 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在中原地区的流传
        5.3.1 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直接”流传
        5.3.2 纹饰主题与造型风格的流传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3)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玉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对象及时空范围
        1.3.1 研究对象
        1.3.2 时空范围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二章 新石器时代至夏纪年时期玉璧研究
    2.1 新石器时代至夏纪年时期的文化框架与背景
    2.2 新石器时代至夏纪年时期玉璧的发现与分布
        2.2.1 东北北部地区
        2.2.2 燕辽地区
        2.2.3 海岱地区
        2.2.4 长江中游地区
        2.2.5 长江下游地区
        2.2.6 中原地区(黄河中游地区)
        2.2.7 甘青地区(黄河上游地区)
    2.3 新石器时代至夏纪年时期玉璧的型式分析
        2.3.1 单孔壁
        2.3.2 联璧
    2.4 新石器时代至夏纪年时期玉璧的制作方式
        2.4.1 成坯
        2.4.2 钻孔及成形
        2.4.3 修整成器
    2.5 新石器时代至夏纪年时期玉璧的使用
        2.5.1 玉璧的出土位置
        2.5.2 玉璧的出土组合
        2.5.3 玉璧的使用方式
    2.6 新石器时代至夏纪年时期玉璧的功能愈用途
        2.6.1 佩饰
        2.6.2 身份、地位的象征
        2.6.3 沟通天地、神灵的法器
        2.6.4 财富货币
        2.6.5 随葬
        2.6.6 乐器
    2.7 新石器时代至夏纪年时期玉璧的分期与特征
第三章 商代玉璧研究
    3.1 商代的文化框架与背景
    3.2 商代玉璧的发现与分布
        3.2.1 商文化地区
        3.2.2 四川地区
        3.2.3 湘江与资江下游地区
        3.2.4 赣鄱流域
        3.2.5 闽粤地区
    3.3 商代玉璧的型式分析
        3.3.1 圆璧
        3.3.2 有领璧
        3.3.3 牙璧
        3.3.4 有领牙璧
    3.4 商代玉璧制作工艺
    3.5 商代玉璧的使用
        3.5.1 商代玉璧出土遗迹类型
        3.5.2 商代玉璧出土位置
        3.5.3 商代玉璧出土组合
        3.5.4 商代玉璧使用方式
        3.5.5 商代玉璧的等级关联
    3.6 商代玉璧的功能与用途
        3.6.1 祭祀用器
        3.6.2 财富宝货
        3.6.3 身份地位象征
        3.6.4 纳贡之物
        3.6.5 随葬用器
        3.6.6 乐器
    3.7 商代玉璧的分期与分区
        3.7.1 商代玉璧的分期
        3.7.2 商代玉璧的分区
第四章 西周玉璧研究
    4.1 西周的文化框架与背景
    4.2 西周玉璧的发现与分布
        4.2.1 周原地区
        4.2.2 丰镐地区
        4.2.3 洛邑及周边地区
        4.2.4 晋及其周边地区
        4.2.5 燕及其周边地区
        4.2.6 鲁及其周边地区
        4.2.7 其他诸侯国
        4.2.8 四川地区
        4.2.9 湖湘地区
    4.3 西周玉璧的型式分析
        4.3.1 圆璧
        4.3.2 有领璧
        4.3.3 牙璧
        4.3.4 璜联璧
    4.4 西周玉璧的制作工艺
    4.5 西周玉璧的使用
        4.5.1 西周玉璧出土遗迹类型
        4.5.2 西周玉璧出土位置
        4.5.3 西周玉璧出土组合
        4.5.4 西周玉璧的使用制度
    4.6 西周玉璧的功能与用途
        4.6.1 礼仪用器
        4.6.2 祭祀用器
        4.6.3 宾赠用器
        4.6.4 丧葬用器
    4.7 西周玉璧的分期与分区
        4.7.1 西周玉璧的分期
        4.7.2 西周玉璧的分区
第五章 东周玉璧研究
    5.1 东周的文化框架与背景
    5.2 东周玉璧的发现与分布
        5.2.1 成周及其周边地区
        5.2.2 晋及其周边地区
        5.2.3 齐鲁及其周边地区
        5.2.4 秦及其周边地区
        5.2.5 吴越及其周边地区
        5.2.6 楚及其周边地区
        5.2.7 燕及周边地区
        5.2.8 滇及其他地区
    5.3 东周玉璧的型式分析
        5.3.1 圆璧
        5.3.2 出廓璧
        5.3.3 有领璧
        5.3.4 牙璧
        5.3.5 双联璧
    5.4 东周玉璧的制作工艺
    5.5 东周玉璧的使用
        5.5.1 东周玉璧出土遗迹类型
        5.5.2 东周玉璧出土位置
        5.5.3 东周玉璧出土组合
        5.5.4 东周玉璧的使用制度
    5.6 东周玉璧的功能与用途
        5.6.1 礼仪用器
        5.6.2 祭祀用器
        5.6.3 盟誓用器
        5.6.4 宾赠用器
        5.6.5 丧葬用器
        5.6.6 财富货币
        5.6.7 佩饰
        5.6.8 陈设用器
    5.7 东周玉璧的分期与分区
        5.7.1 东周玉璧的分期
        5.7.2 东周玉璧的分区
第六章 汉代玉璧研究
    6.1 汉代的文化框架与背景
    6.2 汉代玉璧的发现与分布
        6.2.1 陕西地区(关中地区)
        6.2.2 河南地区
        6.2.3 河北、山西地区
        6.2.4 山东地区
        6.2.5 江苏地区
        6.2.6 两湖地区
        6.2.7 云贵地区
        6.2.8 福建、两广地区
        6.2.9 其他地区
    6.3 汉代玉璧的型式分析
        6.3.1 圆璧
        6.3.2 出廓璧
        6.3.3 有领璧
        6.3.4 其他玉璧种类
    6.4 汉代玉璧的制作工艺
    6.5 汉代玉璧的使用
        6.5.1 汉代玉璧出土遗迹类型
        6.5.2 汉代玉璧出土位置
        6.5.3 汉代玉璧出土组合
        6.5.4 汉代玉璧使用方式
        6.5.5 汉代玉璧的使用制度
    6.6 汉代玉璧的功能与用途
        6.6.1 礼仪用器
        6.6.2 祭祀用器
        6.6.3 丧葬用器
        6.6.4 财富货币
        6.6.5 馈赠用器
        6.6.6 佩饰
        6.6.7 陈设用器
        6.6.8 建筑装饰用器
    6.7 汉代玉璧的分期与分区
        6.7.1 汉代玉璧的分期
        6.7.2 汉代玉璧的分区
第七章 相关问题探讨
    7.1 玉璧的起源问题探讨
    7.2 玉璧形器的定名
    7.3 玉璧的形制演变
    7.4 玉璧制作工艺的发展脉络
    7.5 玉璧的使用习俗与制度
    7.6 玉璧功能的发展演变
        7.6.1 玉璧的出土位置与玉璧功能的关联
        7.6.2 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玉璧基础功能的转化
        7.6.3 各时期的流行观念对玉璧功能的影响
    7.7 玉璧承载形式的转变
    7.8 玉璧在玉器中的地位变化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霸国墓地丧葬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本课题的意义
    二、本课题已有研究述评
    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霸国墓地制度
    一、霸国墓地的历史地理环境
    二、霸国墓地选址与墓葬布局特点
    三、霸国墓地的墓向
    四、霸国墓地的葬式
    五、霸国与其他诸侯国墓地制度比较研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霸国墓地棺椁制度
    一、霸国墓地棺椁重数
    二、霸国墓地垫木使用
    三、霸国墓地与其他诸侯国墓地棺椁制度之比较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霸国墓地随葬器物组合与用鼎制度
    一、霸国墓地铜礼器组合
    二、霸国墓地铜乐器组合
    三、霸国墓地锡器的使用与组合
    四、霸国墓地漆器组合
    五、霸国墓地随葬原始瓷器组合及相关问题
    六、霸国墓地与其他诸侯国墓地用鼎制度之比较
    七、霸国墓地与其他诸侯国墓地青铜礼器组合之比较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霸国墓地用玉制度
    一、霸国墓地出土玉器概述
    二、霸国墓地装饰用玉及其制度
    三、霸国墓地丧葬用玉及其制度
    四、霸国墓地的玉器改制问题
    五、霸国墓地与其他诸侯国墓地用玉制度比较研究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霸国墓地铜器铭文与赗赙制度
    一、燕国赗赙铜器及其铭文考释
    二、应国赗赙铜器及其铭文补释
    三、倗国赗赙铜器及其相关问题
    四、芮国赗赙铜器
    五、井叔家族赗赙铜器
    六、霸国墓地铜器铭文所反映的赗赙制度特点及其社会背景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霸国墓地等级制度与社会等级结构
    一、霸国墓葬等级划分标准
    二、霸国墓地等级制度所反映的西周社会等级结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汉画像中方相氏图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三、研究综述
        (一)形象与原型的探析
        (二)职能及象征的流变考察
    四、研究思路、方法、重难点与创新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论文重难点
        (四)创新
第一章 汉代及以前的方相氏形象
    第一节 汉代以前的方相氏形象
    第二节 汉代的方相氏形象
第二章 汉画像中方相氏图像的分类及分区
    第一节 方相氏图像的类型特征及溯源
    第二节 方相氏图像的地域分布及特征
第三章 汉画像中方相氏图像的建筑配置及表现形式
    第一节 方相氏图像的建筑配置及特征
    第二节 方相氏图像的表现形式及特征
第四章 汉画像中方相氏图像的功能研究及文化蕴涵
    第一节 方相氏图像中的傩仪
    第二节 方相氏图像中的丧礼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

(6)甘肃景泰地区“棺木彩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课题研究背景
    (二)课题研究目的
    (三)课题研究意义
    (四)课题研究方法
二、棺木彩绘概述
    (一)棺木彩绘的历史渊源
    (二)棺木彩绘的表现载体与内容
    (三)封建等级制度影响下的棺木彩绘
三、地域差异下的棺木彩绘分析
    (一)中原地区棺木彩绘分析
    (二)甘肃南部及陕西汉中地区棺绘分析
四、甘肃景泰地区棺木彩绘的形成及文化特征
    (一)甘肃景泰地区的地理位置与历史
    (二)甘肃景泰地区“丝绸之路”的文化遗存
    (三)甘肃景泰地区的民俗活动与民俗艺术
    (四)多民族融合对景泰地区丧礼习俗形成的影响
    (五)中原丧礼习俗对景泰地区棺木彩绘的影响
    (六)景泰地区棺绘的文化特征
五、甘肃景泰地区民间艺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民间丧葬习俗对棺木彩绘的需求
    (二)简化后的丧葬习俗对棺木彩绘的影响
    (三)棺木彩绘从业者的现状
    (四)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六、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风格变迁与审美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研究对象界定
        一、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概念界定
        二、以丹寨、榕江两地苗族蜡染艺术并列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第三节 研究现状综述
        一、苗族蜡染的研究历史与成果分布
        二、苗族服饰及传统纹样的辑录与研究
        三、与本文相关苗族历史、文化研究
        四、当前苗族蜡染研究的发展趋势与现有成果的不足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难点
        一、本文使用的理论方法
        二、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纹样的历时性归纳研究
        三、丹寨、榕江地区蜡染风格的空间比较及蜡染产业的发展研究
        四、田野调查与访谈经历
第一章 丹寨、榕江苗族传统文化与蜡染的乡村生态
    第一节 丹寨、榕江苗族文化形成发展的历史阶段
        一、中华文明的孕育阶段:苗族艺术中原始特征的积累时期
        二、迁居西南的持守阶段:黔东南苗族地域文化特色的形成时期
        三、黔东南生苗区的开放阶段:苗族文化、艺术的快速变化时期
    第二节 丹寨、榕江苗族的村落生活环境与传统文化习俗
        一、自然地理环境与村寨的物质生活
        二、苗族传统村寨的社会组织、宗教文化
    第三节 丹寨、榕江苗族村落中的传统蜡染生态
        一、村落中的蜡染劳动环境
        二、蜡染材料与工具
        三、蜡染制作工艺
    第四节 丹寨苗族蜡染的创作族群与传统样式
        一、丹寨苗族蜡染的创作人群:白领苗
        二、白领苗的传统服饰及蜡染应用
    第五节 榕江苗族蜡染的创作族群与传统样式
        一、榕江苗族蜡染的创作族群:摆贝型苗族与滚仲型苗族
        二、摆贝型苗族的传统服饰及蜡染应用
        三、滚仲型苗族的传统服饰及蜡染应用
    小结
第二章 法天怀故:丹寨、榕江苗族蜡染中的抽象纹样与几何规律
    第一节 榕江苗族蜡染中的太阳图式及其衍生的造型风格
        一、榕江苗族蜡染中太阳纹的基本样式及流变
        二、卍字纹的变形与四叶旋转图形的具象化
        三、榕江苗族蜡染中太阳鸟图式
        四、光体纹造型混融于动、植物纹样
    第二节 “窝妥纹”及四方八螺旋图式的分析
        一、当前关于“窝妥纹”的研究状况
        二、“窝妥纹”骨格结构蕴含的时空体系
        三、八螺旋象征四方八位之风气
    第三节 丹寨苗族蜡染中的“归宗纹样”
        一、保家纹
        二、马蹄纹
        三、锅圈纹
        四、归宗纹样的构图方式分析
        五、归宗纹样的“归宗”含义辨析
    小结
第三章 原始神圣:摆贝型苗族蜡染中的动物纹样
    第一节 古老的造型程式:摆贝型苗族蜡染中动物纹样的原始性
        一、摆贝型苗族蜡染中龙纹动物性特征的原始性
        二、摆贝型苗族蜡染中龙纹的古老姿态造型
        三、摆贝型苗族蜡染中的鸟纹、鸟龙及黾纹
        四、古怪、荒远:摆贝型苗族蜡染动物纹的直观审美印象
    第二节 恐惧与崇拜同在:摆贝型苗族蜡染动物纹的神秘属性与丑怪造型
        一、善厉一体:苗族原始观念中龙的复杂角色
        二、狰狞诡谲:摆贝型苗族蜡染中动物纹的夸张造型手法
        三、摆贝型苗族蜡染的丑怪风格与崇高审美特征
    第三节 摆贝型苗族鼓藏幡承载的神圣世界
        一、摆贝型苗族鼓藏幡的使用场合与功能
        二、苗族鼓藏节、鼓藏幡背后的综合性审美场域
    第四节 摆贝型苗族蜡染的风格变化与传统造型程式的消解
        一、摆贝型苗族传统蜡染审美特征之艰奥性
        二、传统仪礼的松散与传统图像的松动
        三、当前的经济、生活条件使蜡染创作逐渐退出摆贝型苗族的生活习惯
        四、摆贝型苗族自发的风格探索逐渐远离传统样式
    小结
第四章 优美包容:丹寨苗族蜡染中的花鸟纹样
    第一节 沿承与吸纳:丹寨苗族蜡染花鸟纹样的早期风格
        一、归宗纹样中蕴含的原始植物造型
        二、丹寨花鸟纹蜡染的早期风格
        三、丹寨蜡染中写实花鸟纹样的形成契机
    第二节 本土性的显现:丹寨苗族蜡染花鸟纹样的中期风格
        一、总体风格特征:蜡染作品的绘画性与个性趣味彰显
        二、植物纹样的变迁体现出苗族植物审美观念的改变
        三、现实性鸟类意象体现出日常、生动的本土气息
    第三节 绘画性提升:丹寨苗族蜡染花鸟纹样的后期风格
        一、被面大花:乡村生活与近现代专业图案设计的碰撞
        二、写意小景:丹寨蜡染模仿中国软笔绘画的过程
    小结
第五章 丹寨县、榕江县的蜡染商业化状态及传统纹样的生存状况
    第一节 丹寨县蜡染产业的发展状况:地区品牌、产业集群带动的良性循环
        一、丹寨县蜡染产业总体情况
        二、丹寨蜡染艺术在本地企业中的整合与提升
        三、丹寨蜡染的商业风格:在坚守传统的基础上优化升级
    第二节 榕江县蜡染产业的发展状况:宝贵资源亟待地区凝聚力的形成
        一、榕江县蜡染产业的总体状况
        二、滚仲型苗族蜡染的商业风格:革新与危机共存的适应过程
        三、摆贝型苗族蜡染的商业前景:作为地区象征的潜质与当前仍面对的不足
    小结
第六章 旅游休闲文化赋予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新传统与新价值
    第一节 丹寨、榕江苗族蜡染产业的一体多元局面
    第二节 民族旅游促成的苗族蜡染纹样新题材
        一、旅游凝视下的民族特色与异文化需求成为苗族蜡染新题材的创作动力
        二、民族身份的表达:人物、风俗与叙事场景
        三、象征苗族文化的新传统:铜鼓、牛角、百鸟、蝶母及幻想造型
    第三节 休闲文化与多元文创观念下苗族蜡染的价值诠释与审美扩展
        一、多元文创观念下苗族蜡染的产品结构扩展和审美要素转换
        二、蓝染概念以工艺为纽带对苗族蜡染设计思路的开拓
        三、中国古典文人造物对苗族蜡染产品设计理念的启发
        四、休闲语境下蜡染文化生态中的自然之美与自由之意
        五、寓于蜡染手工制作、朴素产品形态中的造物伦理之美
        六、蜡染产业体现的社会关怀之美
    小结
结论
    一、丹寨、榕江苗族蜡染承袭自中华初民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原始性艺术特征
    二、丹寨、榕江苗族蜡染在与汉族古典艺术、现代生活方式的交流、互哺中体现出的风格变化、审美转型和时代价值
    三、现代社会转型带给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全局性变革与存续方式反思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8)商周时期玉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商周玉璜研究现状
    二、本文研究主要内容及方法
第一章 考古资料概况
    第一节 商代玉璜考古资料概况
        一、商代早期
        二、商代晚期
    第二节 西周玉璜考古资料概况
        一、西周早期
        二、西周中期
        三、西周晚期
    第三节 春秋玉璜考古资料概况
        一、春秋早期
        二、春秋中期
        三、春秋晚期
    第四节 战国玉璜考古资料概况
        一、战国早期
        二、战国中期
        三、战国晚期
第二章 玉璜分型与分期
    第一节 玉璜的分型
        一、普通璜
        (一) 环型璜
        (二) 璧型璜
        二、动物型璜
        (一) 龙型璜
        (二) 鸟型璜
        (三) 鱼型璜
    第二节 玉璜的分期
        一、普通璜
        (一) 环型璜
        (二) 璧型璜
        二、动物型璜
        (一) 龙型璜
        (二) 鸟型璜
        (三) 鱼型璜
第三章 玉璜的功能与用途
    第一节 祭祀用玉
    第二节 丧葬用玉
        一、玉覆面
        二、琀玉
        三、握玉
    第三节 装饰用玉(多璜组玉佩)
        一、周代多璜组玉佩的统计
        (一) 西周早期
        (二) 西周中期
        (三) 西周晚期
        (四) 春秋早期
        (五) 春秋晚期
        (六) 战国早期和中期
        二、多璜组玉佩功能的探讨
        (一) 礼乐教化作用
        (二) 服饰装饰作用
第四章 玉璜的源流探析
    第一节 商周玉璜来源的探讨
        一、史前玉璜的概述
        二、史前玉璜对商周玉璜形制的影响
        三、史前玉璜对商周玉璜功能的影响
    第二节 商周玉璜的流布问题
        一、玉璜与玉珩
        二、周代以后玉璜流布问题
结语
附表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社:一个古老节俗的当代形态 ——恩施土家族春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一) 文献学方法
        (二) 人类学方法
        (三) 性别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难点
        (一) 研究重点
        (二) 研究难点
    五、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恩施土家族春社的文化语境
    第一节 地理环境
        一、地理位置与气候环境
        二、多样化的自然资源
        三、文化影响
    第二节 历史源流
        一、史前时代
        二、商周至两汉时期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
        三、唐宋时期
        四、元明清时期
    第三节 民俗传统
        一、物质民俗
        二、社会民俗
        三、精神民俗
第二章 恩施地区社文化的源流
    第一节 恩施地区土家族春社来源辨析
        一、社的来源及演变
        二、社神与神主
    第二节 汉文化影响以前的土地信仰
    第三节 汉文化影响下的“社”信仰
        一、过渡——唐代的官社与私社
        二、承继——汉文化对社祭的影响
第三章 土家族春社习俗的文化机制
    第一节 土家族春社习俗
        一、春社起源传说
        二、“社饭”:春社的饮食习俗
        三、“拦社”:春社的祭祀习俗
    第二节 三个村落的春社民俗志
        一、金龙坝春社:以土地龙神为中心
        二、南河春社:以社主为中心
        三、双堰塘春社:以娱人为中心
    第三节 土家族春社的形成机制
        一、防疫机制:社饭隐喻的土家族生态健康智慧
        二、巫术心理机制:拦社隐喻的亲情伦理智慧
第四章 土家族春社的文化内涵
    第一节 融入丧葬礼俗的生命观
        一、豁达的生命观
        二、圆融的生命观
        三、新生的生命观
        小结
    第二节 佛道并重的多神信仰
        一、道(巫)教信仰
        二、儒家信仰
        三、佛教信仰
        小结
    第三节 崇尚女性价值
        一、血亲关系中的女性价值
        二、姻亲关系中的女性价值
        三、妯娌关系中的女性价值
        小结
第五章 恩施地区土家族春社的文化功能
    第一节 补偿与治疗功能
        一、拦社——心理治疗
        二、社饭—生理治疗
    第二节 认同与整合功能
        一、家族的凝聚力
        二、姻族的互助关系
    第三节 传承与教化功能
        一、礼俗制度的传承功能
        二、民族价值观的教化功能
第六章 恩施地区土家族春社的保护与传承
    第一节 传承现状
        一、传承内容
        二、传承方式
    第二节 保护策略
        一、生活型保护
        二、制度型保护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楸木园陈家院子布局图
附录二 访谈对象名单及亲属关系个案
    一、村落代表性访谈人员名单
    二、亲属关系图
附录三 村落采访记录节选
    一、白果坝乡金龙坝采访记录选编
    二、芭蕉乡楸木园采访记录选编
    三、龙凤坝镇双堰塘采访记录选编
    四、其他乡镇采访记录选编
在读期间论文发表及研究成果
致谢

(10)中原地区夏商西周砺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时间范围
        二、空间范围
        三、砺石
    第二节 考古发现与研究现状
        一、砺石的发现概况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方法
第二章 夏商西周砺石的类型学研究
    第一节 类型学分析
    第二节 分期与年代
第三章 居住址出土砺石研究
    第一节 与铸铜业有关的砺石
    第二节 与玉石加工有关的砺石
    第三节 与骨器加工有关的砺石
    第四节 与制陶业有关的砺石
    第五节 祭祀遗存中砺石
第四章 墓葬、车马坑出土砺石研究
    第一节 砺石与墓葬等级
        一、第一等级墓葬
        二、第二至四等级墓葬
        三、第五等级墓葬
        四、第六等级墓葬
    第二节 砺石的摆放位置
        一、砺石在墓葬、祭祀坑中的位置
        二、砺石在车马坑中的位置
    第三节 随葬砺石习俗研究
        一、商周差异
        二、随葬砺石与相关人群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四、商代时期丧葬习俗(论文参考文献)

  • [1]盘龙城商代墓葬研究[D]. 冯智超. 河北大学, 2021(02)
  • [2]鄂尔多斯式青铜器造型艺术研究[D]. 陆刚. 内蒙古大学, 2021(10)
  • [3]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玉璧研究[D]. 杨岐黄. 西北大学, 2020(07)
  • [4]霸国墓地丧葬制度研究[D]. 彭子豪. 河南大学, 2020(02)
  • [5]汉画像中方相氏图像研究[D]. 袁瑶.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6]甘肃景泰地区“棺木彩绘”研究[D]. 郝钦.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7]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风格变迁与审美转型[D]. 于菁竹.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8]商周时期玉璜研究[D]. 吴娟娟. 山东大学, 2020(10)
  • [9]社:一个古老节俗的当代形态 ——恩施土家族春社研究[D]. 熊浚.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10]中原地区夏商西周砺石研究[D]. 宋雪明. 郑州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商代丧葬习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