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海口岸外贸超过1200亿(论文文献综述)
严宇鸣[1](2021)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进出口私商的管理制度变革——基于上海口岸的历史考察》文中研究指明关于新中国成立后的国际贸易关系,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明确提出"内外交流""国家统制"要求,确立整体"计划平衡"领导方针。然而在实践中,进出口私营商户以及与之对应的市场运作机制依然存在,由此产生的不确定性与国家计划管理预期之间的冲突是各级管理部门面临的现实问题。对应冲破"封锁""禁运"及社会主义改造运动的需要,上海口岸不断调整对于进出口私商的口岸管理制度,先后设定"自进自出""公进私出"业务分配制度,在分类、归口管理基础上,先后施行联营、合营组织形式,对由私商经营的对资进出口业务实现国家计划整合。
汪月[2](2021)在《顾客导向理论视域下口岸营商环境评价与优化研究 ——以上海海运口岸为例》文中提出当前,在全球经济下行和外界突发事件暴发背景下,各国纷纷开展营商环境比拼。本研究以上海口岸营商环境作为研究对象,自建体系进行评价,并提出优化建议,对于提升我国整体营商环境水平具有借鉴意义。本研究综合运用了问卷调查法、结构访谈法、定性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等。构建的口岸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基于顾客导向理论,既包括硬数据指标,又包括顾客满意度指标。指标权重通过专家打分获得。将评价体系运用于上海海运口岸,通过客观数据计算、满意度问卷调查和专业人士访谈,剖析出了上海口岸营商环境建设的成就和问题。研究发现,上海口岸成本、港口设施与服务两个方面企业满意度较低;规制环境、港口设施与服务、口岸效率、口岸成本四个方面满意度得分与客观数据得分存在较大差异,顾客满意度不足;营商环境建设各主体满足企业需求的程度和对企业抱怨的回应性、企业满意度与口岸信任,监管机构公众形象与机构人员廉洁程度均存在正相关关系。研究认为,上海口岸营商环境建设的主要成就是:吸纳企业参与政策制定、坚决有力执行政策、口岸部门协同合作、广泛开展制度创新和流程再造、推动港口设施建设和技术创新等。问题在于政策制定顾客导向性不足、政策执行存在偏差、执行机构“合而不调”、创新举措过渡不畅、提服务降成本效果有限;原因在于企业参与制度保障不完备、政商关系存在“鸿沟”、协同治理机制不畅、制度创新路径有短板、市场化运营程度不足等。经过进一步研讨,本研究初步认为上海海运口岸存在的问题在全国主要口岸中有不同程度的体现,进而提出了口岸营商环境优化的政策建议:完善企业参与制度保障、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强化多主体协同治理、优化制度创新路径、推行市场化运营消除垄断。
王涛[3](2020)在《苏州着力构建综合创新生态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只有坚持全面创新,以新动能、新业态、新模式为发展方向,始终坚持新发展理念,才能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效率。当前正处于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必须牢牢把握全球经济发展的脉搏,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人才创新、文化创新、生态创新,充分释放政策红利,为确保经济稳增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相互贯通、相互促进,必须一体推进、一起发力,尤其是要根据发展实际创造性贯彻落实。为此,加快苏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实现经
卢俊[4](2020)在《1843-1954年上海转口业的兴起与发展》文中研究指明上海转口业的兴起依托于近代上海转口贸易的发展。自1843年正式开埠后,上海与国内其他口岸间的贸易流通量与日剧增,转口贸易随之兴起。转口贸易的发展带来了无限商机,不少商人开始尝试在内地口岸与上海间往来贩运货物以赚取差价。随着转口贸易的进一步兴盛,该业逐渐演化出办庄和申庄这两类转口商号,上海转口业雏形初现。办庄以代客购销赚取利润为目的,而申庄则是外埠商号设置在上海的分号,其主要作用是为总号提供购销和情报服务。由于这些办庄和申庄以对华南地区业务之经营为主,并且当时商界也无“转口”这一概念,而该业在贸易形式上又与进出口业相类似,故商界以华南进出口贸易业暂名之。直至抗战胜利后,该业才与进出口业区别开来,正式拥有“转口”之名。上海转口业的兴起与发展独具特色。从办庄和申庄的最初起源到华南进出口贸易业的初步整合再到转口业的正式创立与发展,上海转口业的行业发展轨迹颇为曲折。1946年上海转口业同业公会的成立标志着转口业的正式形成,行业组织由散乱走向规范。此外,上海转口业在其兴起与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遍布全国的通信网络,极大便利了上海与内地间的商情传递,有助于各转口商号及时调整购销业务,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与之相关的客庄业、堆栈业、报关行和转运业则与该业共同构建了一条较为完整的转口产业链,保证了各类洋、土货在上海与内地口岸间的快速流通,在密切上海与内地以及各行业间联系的同时,也加快了上海工业化的进程。尽管上海转口业的经营活动在很大程度上由市场支配,但该业的投机性质最终导致了上海市场经济秩序的“失范”。有鉴于此,建国前后,上海转口业的业务范围开始受到政府管控,经历了由相对宽松到严格受限的变迁过程。此后,随着国营商业的崛起,转口业的生存空间日益狭小,至1954年,该业最终被纳入到社会主义改造的轨道中去。本文利用了大量上海档案馆的档案文献资料,力图从上海转口业的经营方式、组织形式、经营范围及其与上海城市经济发展的互动等角度进行考察,具体分析其兴起与发展进程中的特色,得出的结论为转口业的兴起与发展推动了上海与内地经济的互动发展,是对近代中国市场经济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李玉铭[5](2018)在《远洋航运与上海城市变迁(1850-1941)》文中研究说明上海远洋航运业在开埠之前虽已有发展,但范围却仅限于朝鲜半岛、日本等邻近国家。1843年上海开埠后,随着贸易重心由广州逐渐转移到上海,作为中西贸易运输载体的远洋航运中心也随之转移到了上海。1850年英国大英轮船公司将伦敦——香港的定期远洋航线延伸到了上海,标志着近代上海定期远洋航运的历史正式开启。本文以近代上海远洋航运业发展过程中轮船企业的竞争、船舶的更替、航线的扩大以及远洋贸易结构的变革为主线,对近代上海远洋航运的发展与变迁进行了梳理与探究,并以此为视角来探讨近代上海远洋航运业在近代上海城市变迁过程中所产生的作用与影响。19世纪70年代以前,上海远洋航运业的经营者主要是在沪大洋行,他们凭借雄厚的实力垄断了当时上海的进出口贸易。在运输载体上主要是帆船,同时,为了提高效率争与夺市场,各大洋行争相使用了专门用来运输鸦片与茶叶的飞剪船。在货物运输方面,主要进口鸦片以及西方工业品,并以鸦片为主;出口方面则主要是中国的茶叶和生丝。1850年大英轮船公司开辟上海与欧洲间的定期航线,表明专业轮船公司开始介入上海远洋贸易,但直到70年代初,不管是大英轮船公司的一枝独秀亦或是与法国邮船公司、英国海洋轮船公司的“三巨头”争霸,由于轮船载重量小、运费高等限制性因素,专业轮船公司仍不是此一时期上海远洋运输的承运主力。19世纪70年代后,随着苏伊士运河的开通、欧亚海底电缆的成功敷设以及轮船的大量使用等交通、通讯工具以及造船技术的发展与变革,使得上海远洋航运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自此以后,轮船逐渐代替帆船,成为上海远洋航运的主要运输载体,专业性的轮船公司也逐渐代替了在沪大洋行,成为上海远洋航运运输业的主要经营者。甲午中日战争后,上海远洋航运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这一方面表现为太平洋远洋航线的形成以及以上海为中心的全球远洋航运网络的形成。另一方面,随着国际形势变幻以及自身能力的衰落与发展,各国以上海为中心的远洋航运势力此消彼长,主要表现为由“一战”前的多国航运势力竞争到“一战”期间的英、日两国争霸,再到战后以英、日、美三霸并争为主的局面。随着远洋运输条件的改善与发展,远洋运输货物在此一时期亦发生了彻底的变革,进口方面逐渐由鸦片、西方的轻工业品转换成了机器设备、化工产品、燃料、五金器材等生产资料;出口方面也逐渐由生丝、茶叶转换成了其他农副产品以及部分工业产品。抗日战争爆发后,上海的远洋航运业进入了一个特殊的发展时期。虽因战事爆发,大部分远洋轮船公司曾一度暂停了上海的远洋业务,但随着战事转移,上海的远洋航运业很快又得到了恢复与发展,发展程度甚至一时超过了战前。日本战后在完全控制中国内河航运、沿海航运的情况下,却唯独没有阻断上海远洋航运的原因是为了将上海作为战时战略物资的中转站,这是日本在战时为了尽可能的获取战略急需物资,以达“以战养战”目的,而不得不做出的选择。远洋航运是直接沟通中西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的纽带与通道。在当时社会条件限制下,是远洋航运的船舶逐渐将西方先进的制度、理念、文化等西方文明带到了中国,进而使古老的农业文明开始与先进的工业文明开始发生碰撞。同时,也是远洋航运的船舶将中国的一批批茶叶、丝绸以及其他一些大宗的原料产品带入了西方社会,进而使东方文明开始逐渐的融入西方社会。作为近代远洋航运中心的上海,其同样充当了沟通中西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的重要角色,在这种沟通与交流中对于上海本地传统航运业、对于近代上海的港城建设等各方面都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近代上海远洋航运业是在国力衰微、航运主权旁落的情况下,主要有外资轮船企业经营的,因而具有一定的殖民性与掠夺性。但另一方面,近代上海远洋航运的发展也使得上海作为一座枢纽性城市成功的将中国与世界联系在了一起,在近代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随着远洋贸易的不断深入,将上海乃至中国带入了全球化发展的浪潮之中。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课题组[6](2015)在《近代上海“自由贸易”的历史审视:制度、形态及多重效应》文中指出近代上海经济的百年发展是个奇观,在贸易条件长期不利状况下,城市经济持续发展;其商业化、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莫不与"被迫的""自由贸易"形态相关。从开埠初期的区位优势,至清末民初的规模优势,再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制度优势,是近代上海经济转型的三次递进,有效的市场化是贯穿其中的内在逻辑。以历史的高度审视近代上海外贸的利弊得失,对于现今的自由贸易,具有鉴往资今的意义。
谢忠强[7](2014)在《反哺与责任:解放以来上海支援全国研究 ——以人力、财物和技术设备的输出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上海是全国的上海,开埠以来上海与全国的经济联动关系就十分紧密。解放后,随着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建立,在国家对于全国经济发展调控不断加强的历史语境下,上海与全国的经济联动关系更加密切。上海的发展离不开全国的支援,而上海在得到全国支援的同时也为全国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历史贡献。建国后,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当中,上海虽未被当做国家投资的重点地区,但由于具有雄厚的工业技术力量,上海还是担负起了支援全国建设的历史任务。在建国后的头十年里,全国以工业化建设为重点。上海市为了支援全国的经济建设,充分动员本市资源,在人员、技术设备等方面对这一时期国家的治淮工程、内地工业建设、一五计划重点工程建设、内地文化教育事业等进行了有力的支援。上海支援全国的历史,自“全国一盘棋”的发展方针确立之后,在从大跃进开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间的二十年时间里面更是进一步展开。改革开放以后,由于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上海支援全国”作为概念的体制语境消失,但随着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上海支援全国”的精神不但得到了很好的延续,而且还呈现出了新的时代特征。解放以来上海支援全国的历史过程在推动全国发展的同时也进一步升华了上海自身的城市精神。正文共设五章及结语六个部分。第一章,主要在回顾上海历史地位演变的同时,以解放后上海与全国的联动关系为切入点,在“全国支援上海”和“上海支援全国”两个方向相互印证的基础上,为后面几章内容的展开提供历史背景和内在逻辑的铺垫;第二章,主要对1949年至1958年间上海支援全国的开展情况进行考证和分析;第三章,主要对1958年至1978年间上海支援全国的情况进行梳理和研究;第四章,则选取支援福建省为例,进行上海支援全国的个案研究;第五章,主要对改革开放以后上海对全国的支援情况进行探讨;结语部分,主要对全文进行总结与概括的基础上,对解放后上海支援全国的历史进行宏观的评价和分析。通过研究,本文在前人成果启发的基础上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对解放后上海支援全国的研究有所推进:1、在对相关概念的考证方面有所推进;2、在对上海支援全国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上更注重保持其完整性;3、在进一步补充和挖掘史料的基础上对上海支援全国的相关史实的考证和梳理上力求更加丰富和全面。
唐海燕,毕玉江[8](2012)在《上海进一步扩大进口的政策研究》文中指出在概括近年来上海自身进出口、口岸进出口发展特征的基础上,分析提出制约上海进一步扩大进口的因素主要有:发达国家对我国的出口限制,缺少增加进口的系统化措施体系,现有外贸监管领域存在体制机制障碍等。上海扩大进口应遵循协调发展、动态调控、便利管理、服务促进的总体方针,以结构调整、消费升级、辐射引领为导向,注重"四个中心"建设的互动机制与内在联系,从进口模式、进口组织的各环节入手,降低进口流通综合税费,培育市场化进口主体,完善进口服务体系。
肖钟熙[9](2011)在《便利化是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方向——关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再思考》文中认为贸易便利化是指在国际贸易过程中简化和协调贸易程序,加速要素跨境流通,降低贸易成本。这是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也是全球各有关方面努力的目标。我国是一个外贸依存度相当高的国家,更应该重视贸易便利化的发展。2010年10月由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2010年全球贸易便利报告披露,在世界贸易便利指数排名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新加坡、中国香港和丹麦,其贸易便利指数分别为6.06分、5.7分和5.41分;而中国内地排在第48位,贸易便利指数为4.32分。这说明,我国在发展贸易便利化方面与国际
宋炳良,肖祥鸿,任声策[10](2011)在《上海现代航运集疏运体系完善的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上海大规模港口设施建设已基本告捷,主要工作精力应逐步转到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所必需的便捷、高效的集疏运体系和相关配套软件设施上来。包括水路运输与道路运输产业在内的交通运输业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基础功能。应改变传统的水路、公路、铁路集疏运比例,灵活使用价格杠杆合理调节集装箱流量,彻底突破江浙沪跨区高速公路交通瓶颈,实现和完善上海港区与高速公路、内河和铁路网络的衔接,积极开展海铁联运,提高运营管理水平,以加快上海港集疏运系统的一体化进程。
二、上海口岸外贸超过1200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海口岸外贸超过1200亿(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成立初期进出口私商的管理制度变革——基于上海口岸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封锁”“禁运”环境影响与“五反”运动前后管理政策调整 |
二、国家计划管理模式的确立与“公进私出‘联营’补贴”制度 |
三、国家资本主义形式下的联营调整与最终合营 |
(2)顾客导向理论视域下口岸营商环境评价与优化研究 ——以上海海运口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文献述评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顾客导向与口岸营商环境建设 |
一、顾客导向的内涵和价值 |
(一)内涵 |
(二)价值 |
二、顾客导向的适用性与边界 |
(一)适应于我国政府治理实践现状 |
(二)满足于营商环境建设天然需求 |
(三)有所为亦有所不为 |
三、顾客导向的主要运用 |
(一)评价体系的构建 |
(二)评价实践的开展 |
(三)问题对策的阐发 |
四、基于顾客导向的口岸营商环境评价体系构建 |
(一)选取指标 |
(二)权重分配 |
第三章 口岸营商环境建设概况与评价过程 |
一、建设概况 |
(一)政策内容与总体部署 |
(二)上海市执行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政策情况 |
二、评价过程 |
(一)客观数据搜集及得分转换 |
(二)顾客满意度问卷调查 |
(三)结构化访谈 |
第四章 口岸营商环境建设成就与问题 |
一、建设成就 |
(一)吸纳企业参与政策制定 |
(二)坚决有力执行政策 |
(三)口岸部门协同合作 |
(四)广泛开展制度创新和流程再造 |
(五)推动港口设施建设和技术创新 |
二、存在的问题 |
(一)政策制定顾客导向性不足 |
(二)政策执行存在偏差 |
(三)执行机构“合而不调” |
(四)创新举措过渡不畅 |
(五)提服务降成本效果有限 |
三、问题原因分析 |
(一)企业参与制度保障不完备 |
(二)政商关系有“鸿沟” |
(三)协同治理机制不畅 |
(四)制度创新路径有短板 |
(五)市场化运营程度不足 |
第五章 口岸营商环境优化路径 |
一、完善企业参与制度保障 |
(一)建立充分考量市场主体满意度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 |
(二)优化市场主体参与政策制定及监督程序 |
(三)保护市场主体参与的积极性 |
二、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
(一)转变观念,消除政商关系“鸿沟” |
(二)严于自律,树立良好形象 |
(三)加强引导,强化企业信用培育 |
三、强化多主体协同治理 |
(一)完善跨部门协调机制 |
(二)理顺系统内跨行政区划部门间协调机制 |
(三)推动港口经营人等多主体协同治理 |
四、优化制度创新路径 |
(一)从企业需求出发 |
(二)基于问题导向 |
(三)充分评估和宣贯 |
(四)鼓励基层创新 |
五、推行市场化运营消除垄断 |
(一)促进港口运营充分竞争 |
(二)引导船公司调整收费结构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二、不足之处 |
附录 1 海运口岸营商环境评价指标权重专家打分 |
附录 2 上海海运口岸营商环境满意度调查问卷 |
附录 3 上海口岸营商环境建设情况结构化访谈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3)苏州着力构建综合创新生态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苏州经济发展概况 |
苏州构建综合创新生态体系面临的主要问题 |
苏州构建综合创新生态体系的对策分析 |
(4)1843-1954年上海转口业的兴起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资料来源与方法运用 |
四、研究框架与内容 |
五、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近代上海转口贸易中心地位的确立 |
第一节 近代上海进出口贸易概况 |
第二节 进出口贸易影响下的上海转口贸易中心地位的形成 |
第二章 上海转口业之滥觞 |
第一节 上海的办庄 |
第二节 外埠商号的驻沪办事机构——申庄 |
第三章 上海转口业的兴建与发展 |
第一节 上海转口业同业公会的成立 |
第二节 转口业同业公会的管理与上海转口业的继续发展 |
第四章 上海转口业兴起与发展的特点 |
第一节 行业发展过程的曲折性 |
第二节 行业组织由松散向规范化发展 |
第三节 行业体系化渐趋增强 |
第四节 行业分布格局聚集性增强 |
结语 |
一、转口业的兴起与发展是近代上海城市资源合理配置与商业竞争的必然产物 |
二、转口业的兴起与发展进一步促进了上海城市经济的发展 |
三、转口业的兴起与发展推动了上海与内地经济的互动发展,完善了中国市场经济体系,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有着积极的历史借鉴意义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远洋航运与上海城市变迁(1850-194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与概念界定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四、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一章 兴起与革新:近代上海远洋航运的发轫 |
第一节 帆船时代:近代以前上海远洋航运概述 |
一、唐宋时期远洋帆船贸易 |
二、清代至开埠前的远洋帆船贸易 |
三、上海与长崎远洋帆船贸易 |
第二节 开埠初期上海远洋贸易形态与结构 |
一、开埠初期西方工业品的进口 |
二、鸦片走私进口贸易 |
三、丝、茶的远洋出口贸易 |
第三节 定期远洋航线的开辟与交通、通讯工具的变革 |
一、定期远洋航线的开辟 |
二、帆船到轮船:远洋运输方式的转变 |
三、垄断到竞争:远洋运输主体的变更 |
四、传统到现代:远洋贸易方式的变革 |
小结 |
第二章 发展与竞争:远洋航运与近代上海对外贸易 |
第一节 近代上海远洋航运的全面发展 |
一、日本加入上海远洋航运的竞争 |
二、太平洋远洋航运网的形成 |
三、以上海为中心的全球远洋航线 |
第二节 英、日、美远洋航运势力的角逐 |
一、一战期间英日远洋航运的分霸格局 |
二、一战后各国远洋航运的恢复 |
三、英、日、美的三国航业争霸 |
第三节 远洋贸易结构的变革 |
一、传统远洋贸易的衰落与终结 |
二、新兴远洋贸易品的兴起 |
小结 |
第三章 恢复与繁荣:孤岛时期上海远洋航运 |
第一节 抗日战争爆发后上海远洋航运概况 |
一、远洋航线的恢复 |
二、交易量的回升与贸易中心的回归 |
三、主要远洋航线 |
第二节 远洋航运与孤岛时期上海 |
一、上海民众生活物质仰赖外洋供给 |
二、工业原料进口与商品出口 |
第三节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供给需求与上海远洋航运 |
一、日本“以战养战”的战时经济体制 |
二、日本战时航运政策与在华第三国之关系 |
小结 |
第四章 促进与变革:远洋航运与近代上海港城变迁 |
第一节 近代上海沿海、内河航运业的发展与革新 |
一、技术变革与沙船的衰落 |
二、新式轮船公司的建立 |
第二节 远洋航运与近代上海港区变迁 |
一、港区与洋船停泊区的开辟 |
二、远洋贸易与港区功能变迁 |
第三节 远洋航运与近代上海港城建设 |
一、外资码头的修建与兴起 |
二、船舶修造业的建立与发展 |
小结 |
结语 |
一、贸易、失序、进步与近代上海远洋航运 |
二、国家行政力量与近代上海远洋航运 |
三、远洋航运与近代海上丝绸之路新起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6)近代上海“自由贸易”的历史审视:制度、形态及多重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一、条约制度下的“自由贸易” |
二、长期对外贸易逆差,外贸条件趋于恶化 |
三、“自由贸易”对民族工业的多元作用 |
第一,占据“进口替代”的有利市场地位 |
第二,便于获取国外生产资料供给 |
第三,形成了国内竞争国际化的市场环境 |
第四,外贸形态对民族工业的制约 |
四、近代上海“自由贸易”的历史审视 |
(一)近代上海“自由贸易”的主要利益流向 |
1.贸易规模长盛不衰,洋行垄断进出口业务,华商外贸业发展艰难 |
2.近代中国外贸的利润流向及经济安全考量 |
其一,近代中国外贸巨大逆差主要是工业品入超,从而造就了列强工业品输出的巨大利润。 |
其二,外国投资增长,“以谋巨利” |
其三,中国买办的外贸利益 |
其四,洋行等中外贸易商利用汇价牟利 |
(二)内外贸易一体化的大规模市场构建 |
(三)城市经济的有效转型———局部市场经济的兴起 |
(7)反哺与责任:解放以来上海支援全国研究 ——以人力、财物和技术设备的输出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言 |
一、 研究意义 |
二、 相关概念及题意的说明 |
三、 研究现状 |
四、 研究框架及内容的设定与说明 |
五、 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的几点推进(创新之处) |
六、 研究方法 |
七、 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
第一章 上海与全国经济联动关系的历史概况 |
第一节 上海发展及其历史地位的演变 |
第二节 解放以来全国支援上海的发展过程 |
第三节 解放以来上海支援全国的发展历程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上海支援全国的初步开展(1949——1958) |
第一节 支援治淮:“开国治水”中的上海力量 |
第二节 20 世纪 50 年代上海工厂内迁 |
第三节 “一五时期”上海支援国家重点工程建设 |
第四节 支援内地高等教育事业——以上海交通大学西迁为例 |
第五节 20 世纪 50 年代上海支援全国文化事业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上海支援全国的进一步开展(1958——1978) |
第一节 上海与“全国一盘棋”方针 |
第二节 20 世纪六十年代上海知识青年支援新疆农业建设 |
第三节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市支援全国三线建设 |
第四节 上海支援 1976 年唐山大地震抗震救灾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支援福建:上海支援全国的个案研究 |
第一节 1949 年上海组建南下服务团 |
第二节 上海对福建工业建设的协作与支援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改革开放后上海支援全国的延续和发展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后“上海支援全国”历史语境的变迁 |
第二节 内联协作与对口支援 |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全国防疫和救灾中的上海力量——以防治“非典”和“5·12”地震救灾为中心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部分 |
附录一:上海支援全国大事年表 |
附录二:市委整顿金融业工作委员会动员上海金融业职工 2000 人参加西北区行工作总结报告(节选) |
附录三:上海支援广西的迁厂工作总结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出版的专着及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加或主持的科研项目 |
后记 |
(8)上海进一步扩大进口的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上海外贸进口发展趋势及特征 |
(一) 增速较快, 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大 |
(二) 进出口总额维持了增长趋势, 但经本地口岸进出口的比重持续下降 |
(三) 上海企业经上海口岸的进口额比重平稳发展 |
(四) 口岸进口额占全国比重下降 |
二、上海进一步扩大进口的目的及意义 |
(一) 提升完善口岸功能, 增强经济辐射能力 |
(二) 强化经济有机联系, 推进四个中心建设 |
(三) 注重外贸平衡发展, 促进结构调整升级 |
(四) 提高创新驱动能力, 改进创新体制机制 |
三、上海进一步扩大进口的制约因素分析 |
(一) 发达国家对我国的出口限制政策制约了进口增长 |
(二) 已有措施大都针对出口, 缺少增加进口的系统化措施体系 |
(三) 现有外贸监管领域的一些体制机制已成为上海扩大进口的障碍 |
(四) 进口优惠政策覆盖面不广, 配套措施不完善 |
(五) 进口优惠政策力度不大 |
(六) 与进口相关的管理政出多门现象严重 |
(七) 行业协会作用有限 |
(八) 口岸硬件基础较好, 但软实力仍需提升 |
四、上海增强口岸中转功能, 进一步扩大进口的国际经验借鉴 |
(一) 美国港口经验借鉴 |
1.美国港口运作的商业模式总结。 |
2.美国旧金山湾奥克兰: |
3.美国南路易斯安那港发展的成功经验。 |
4.研究建议。 |
(1) 应重视港口航运交通的国际化。 |
(2) 应重视港口物流与贸易的国际化。 |
(3) 应重视临港重化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国际化。 |
(二) 新加坡港口经验总结与借鉴 |
1.业务联系广泛, 拥有高密度、全方位的班轮航线。 |
2.围绕国际中转, 利用其他优势, 提升综合服务功能。 |
(1) 国际集装箱管理和租赁中心。 |
(2) 空港联运。 |
(3) 国际船舶换装修造中心。 |
(4) 国际船舶燃料供应中心。 |
3.广泛运用现代技术整合信息资源。 |
4.实行自由港政策。 |
5.实行域外经营战略。 |
6.注重人才培养。 |
7.发展临港工业。 |
8.提供各项收费优惠。 |
(三) 荷兰鹿特丹港口经验总结与借鉴 |
1.成熟的物流园区模式。 |
(1) 特色化海港。 |
(2) 先进的配给中心。 |
(3) 参与国际贸易。 |
2.一流的集疏运模式。 |
3.鹿特丹港口模式发展的借鉴意义。 |
(1) 港口功能多元化。 |
(2) 港口货物集装箱化。 |
(3) 港口泊位深水化。 |
(4) 港口物流现代化。 |
(5) 港口运输网络化。 |
(6) 港口服务信息化。 |
(四) 上海扩大进口、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国际经验总结 |
五、上海进一步扩大进口的对策建议 |
(一) 颁布扩大进口的产品目录, 制定明确的进口产业导向政策 |
(二) 强化口岸服务功能, 扩大面向全国的辐射能力 |
(三) 建立大宗商品交易集散中心, 创造扩大进口的市场需求 |
(四) 突破机制体制瓶颈, 重建贸易加工区的政策优势 |
(五) 统一协调通关标准, 全面提升进口检验检疫效率 |
(六) 海关要合理把握自由裁量权, 保持进口征税政策的一致性 |
(七) 重视进口企业的个性化需求, 创新扩大进口的市场化体制机制 |
(八) 审时度势, 抓住有利时机扩大进口 |
(9)便利化是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方向——关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再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便利化重点是“物流”的便利化 |
二、国际航运中心应以自由贸易港区为载体 |
三、积极进行功能建设 |
1. 试行特殊的海关监管制度 |
2. 试行外籍船舶干干中转 |
四、用信息技术打造贸易便利化平台, 实现口岸信息系统的全覆盖 |
(10)上海现代航运集疏运体系完善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 上海经济与交通运输 |
(一) 上海经济对交通运输业的依赖 |
(二) 内河与道路交通运输亟待协调发展 |
1.水路运输与主要产业关系更为密切。 |
2.水路运输更为节能和低碳。 |
二、 上海港集装箱集疏运问题 |
(一) 世界主要港口集疏运发展现状 |
1.海外主要枢纽港集疏运概况。 |
2.我国其他沿海大港集疏运概况。 |
(二) 上海港集装箱集疏运困境及其成因 |
1.腹地幅员有限。 |
2.集疏运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
(1) 公路集疏运。 |
(2) 内河集疏运。 |
(3) 铁路集疏运。 |
(三) 突破各集疏运方式瓶颈的现有思路 |
1.内河航运。 |
2.铁路。 |
3.公路。 |
(四) 大型交通基础设施对港口集疏运条件的影响 |
1.港区至腹地之间公路运距的变化。 |
2.杭州湾建桥后港口集疏运成本和全程总成本的变化。 |
3.上海港对其腹地货源竞争力的变化。 |
四、 上海港集疏运体系优化对策分析 |
(一) 结合低碳经济建设, 实现外部经济效果内部化 |
(二) 加快上海港集疏运系统的一体化进程 |
1.建立和加强上海港集疏运系统的协调机制。 |
2.建立点线结合的联运中心。 |
3.鼓励内河水路集疏运。 |
(三) 灵活使用价格杠杆, 合理调节集装箱流量 |
(四) 彻底突破江浙沪跨区高速公路交通瓶颈 |
(五) 充分认识集疏运条件改善对港口影响的两重性 |
五、 对策建议 |
(一) 协调好公路、内河水路、铁路三种主要集疏运方式的比例 |
(二) 实现和完善上海港区与高速公路、内河和铁路的网络的衔接 |
(三) 配合低碳经济, 制定和推行内河和铁路运输发展的优惠政策 |
(四) 灵活使用价格杠杆, 合理调节集装箱车流 |
(五) 实现江浙沪三地之间高速公路的联网收费和统一管理 |
(六) 提高运营管理水平, 积极开展海铁联运 |
四、上海口岸外贸超过1200亿(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成立初期进出口私商的管理制度变革——基于上海口岸的历史考察[J]. 严宇鸣. 中共党史研究, 2021(03)
- [2]顾客导向理论视域下口岸营商环境评价与优化研究 ——以上海海运口岸为例[D]. 汪月.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2021(09)
- [3]苏州着力构建综合创新生态体系研究[J]. 王涛. 唯实, 2020(06)
- [4]1843-1954年上海转口业的兴起与发展[D]. 卢俊.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5]远洋航运与上海城市变迁(1850-1941)[D]. 李玉铭.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9)
- [6]近代上海“自由贸易”的历史审视:制度、形态及多重效应[J].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上海经济研究, 2015(10)
- [7]反哺与责任:解放以来上海支援全国研究 ——以人力、财物和技术设备的输出为中心[D]. 谢忠强. 上海大学, 2014(02)
- [8]上海进一步扩大进口的政策研究[J]. 唐海燕,毕玉江. 科学发展, 2012(08)
- [9]便利化是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方向——关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再思考[J]. 肖钟熙. 港口经济, 2011(11)
- [10]上海现代航运集疏运体系完善的对策研究[J]. 宋炳良,肖祥鸿,任声策. 科学发展, 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