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两岸北回归线学术交流会在广西召开

2001年两岸北回归线学术交流会在广西召开

一、2001年海峡两岸北回归线学术交流联谊会在广西举行(论文文献综述)

赵一飞[1](2017)在《台湾桂籍地缘网络“信任—认同”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如何维护台湾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我们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的有效解决将有助于促进台湾与大陆的经济合作发展,从而以经济合作促进两岸和平统一。桂台交往在两岸经济合作中拥有独特的优势,因为他具有环境相似性、区位协同性、血缘亲密性三大地缘特质为内在驱动力。研究台湾桂籍地缘网络的“信任-认同”机制对桂台合作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两岸和平统一有极大的价值。本文使用的研究方法是文献查阅法。通过对文献的查阅,本文希望探究台湾桂籍地缘网络在维系中华文化认同中的作用,并挖掘台湾桂籍地缘网络的经济社会效应。本文的理论工具是地缘网络理论和文化认同理论。前人对地缘网络的研究基本上都是以某一个具体的地缘网络为切入点,分析地缘网络的产生演变、性质、功能、地域差异、分布、特点、内部机制、文化内涵、历史地位、特定事件的处理等等,而在支撑地缘网络的产生运作演变的根本原因上面却没有做出令人信服的研究,而本文拟从文化认同的角度解释地缘网络是如何生生不息的产生并演进的。所谓的“信任-认同”机制指的是,人们在经济或社会交往中,互相之间为降低交易成本而产生承诺,之后承诺兑现,经常性的承诺兑现使得人与人之间产生信任,长时间的信任使得人与人之间产生更为稳定的观念即认同,这种认同有如下特点,一是这种认同是社会性的,是一种集体的行为,认同根源于个人与他者之间的关系;二是这种认同是动态的、自然发生的,认同会发生变化,具有可塑性;三是这种认同是客观社会存在与个体意识作用相结合形成的,即是个体意识作用的结果,同时也依赖客观社会存在的一些条件。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台湾桂籍地缘网络“信任-认同”机制的形成、台湾桂籍地缘网络“信任-认同”机制的层次结构、台湾桂籍地缘网络“信任-认同”机制的表现形式和内涵、台湾桂籍地缘网络“信任-认同”机制的经济社会效应等。台湾桂籍地缘网络以台北市广西同乡会为核心,该会于1948年6月27日建立,第一任理事长是张森,后来逐渐以退台的新桂系军政精英为主体,建立起自己的地缘网络。本文以台北市广西同乡会为例说明台湾桂籍地缘网络“信任-认同”机制的层次结构,通过对历届同乡会理监事会、同乡会会刊《广西文献》每期的作者、历届理监事会理事长的统计,分析与梳理出台北市广西同乡会的核心骨干及代际传承。以台北市广西同乡会组织为例可以探究台湾桂籍地缘网络“信任-认同”机制的表现形式和内涵。在其表现形式上主要有,同乡集会、发放奖学金、刊发《广西文献》以及与其他地方的广西同乡会经常性的联系,为促进中华文化认同,维护同乡利益等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信任-认同”机制的内涵是同乡观念蕴藏强大的社会资本,人们挖掘其中社会资本的过程就是“信任-认同”机制发挥作用的过程。台湾桂籍地缘网络“信任-认同”机制的经济效应主要体现在,台湾桂籍地缘网络“信任-认同”机制促进了桂台经贸合作;其社会效应体现在,台湾桂籍地缘网络“信任-认同”机制促使人们挖掘了同乡观念的社会资本,维系了旅台广西人的中华文化认同。本文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以台湾桂籍地缘网络为个案,探究中国社会地缘网络与中华文化认同间的互动关联;第二,把台湾桂籍地缘网络“信任-认同”机制构建于台湾广西人中华文化认同过程与行为中。本文不足之处也有两点,其一,资料的缺失使本文对台湾桂籍地缘网络的许多问题不能够全面的了解;其二,由于未能实地考察,所以未能利用前人对认同度的研究考察台北市广西同乡会对广西和中国的认同程度。

魏辉[2](2012)在《广西赴台湾旅游者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旅游者行为研究是旅游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者作为旅游和旅游学研究的主体,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大陆赴台湾旅游是近些年来新兴发展起来的一个旅游热点,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有其自身的特点,然而目前国内学者对有关大陆赴台旅游,尤其是大陆赴台湾旅游者行为的研究并不多见,主要是分散在对赴台湾旅游的动机与阻碍、赴台湾旅游对两岸经济、政治等的影响方面。文章从理论上对广西赴台湾旅游者行为进行探讨,总结归纳出广西赴台湾旅游者以人口学特征为客观条件,以心理学特征为主观期望,以行为表象特征为行为过程的行为因素体系。在此基础上文章分别从人口学特征、广西赴台湾旅游者心理影响因素、广西赴台湾旅游者旅游活动特性分析三个方面分析了广西赴台湾旅游者的总体行为特征及行为差异。在广西赴台湾旅游者行为特征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文章从政府指导、台湾旅游目的地建设、广西旅游社对赴台游客产品的设计和开发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建议,以期为广西赴台湾旅游的不断发展作出贡献。

刘南威[3](2002)在《广西桂平北回归线标志》文中研究表明北回归线,是太阳直射地球表面的最北界限线,又是天文热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在北回归线上,每年夏至的晴朗正午,都能观察到"太阳当头照,立竿不见影"的景象。我国是世界上兴建北回归线标志最多的国家,先后建成15座。现在仍保存下来的,有花莲第二代、花莲丰滨、嘉义第五代(1942年建成)、嘉义第六

黄载环[4](2001)在《2001年海峡两岸北回归线学术交流联谊会在广西举行》文中研究指明

二、2001年海峡两岸北回归线学术交流联谊会在广西举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1年海峡两岸北回归线学术交流联谊会在广西举行(论文提纲范文)

(1)台湾桂籍地缘网络“信任—认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导言
    (一) 研究的主题、缘起及背景
    (二) 研究意义
        1. 学术意义
        2. 应用意义
    (三) 相关理论述评与本文的理论框架
        1. 地缘网络文献综述
        2. 文化认同文献综述
        3. 地缘网络文献与文化认同文献总述
        4. 本文的理论框架
    (四)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 研究内容
        2. 研究方法
    (五) 论文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
        1. 创新之处
        2. 不足之处
二、台湾桂籍地缘网络“信任-认同”机制的形成
    (一) 台湾桂籍地缘网络“信任-认同”机理的形成
    (二) 台湾桂籍地缘网络“信任-认同”制度的形成
三、台湾桂籍地缘网络“信任-认同”机制的结构
    (一) 台北市广西同乡会组织结构及其作用
    (二) 台北市广西同乡会核心骨干及其代际传承、代际转型分析
        1. 台北市广西同乡会核心骨干分析
        2. 台北市广西同乡会的代际传承分析
        3. 台北市广西同乡会核心人物职业的代际转型
四、台湾桂籍地缘网络“信任-认同”机制的表现形式及其内涵
    (一) 台湾桂籍地缘网络“信任-认同”机制的表现形式
        1. 设置奖学金
        2. 刊发《广西文献》
        3. 组织春节团拜
        4. 与其他同乡会互相联系
        5. 其他认同行为
        6. 认同行为比较分析
    (二) 台湾桂籍地缘网络“信任-认同”机制的内涵
五、台湾桂籍地缘网络“信任-认同”机制的经济社会效应——以台北市广西同乡会为例
    (一) 台北广西同乡会经济效应分析
        1. 充当信息中介
        2. 充当投资中介
        3. 充当经济网络
        4. 为经济体发展提供其他帮助
    (二) 台北广西同乡会社会效应分析
六、总结
七、参考文献
八、附件
致谢

(2)广西赴台湾旅游者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相关研究背景与政策回顾
        1.1.1 大陆赴台旅游相关政策回顾与发展
        1.1.2 广西赴台湾旅游的发展背景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思路
第二章 旅游者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主要概念界定
        2.1.1 旅游者
        2.1.2 旅游者行为
    2.2 旅游者行为的相关理论研究
        2.2.1 手段——目的理论
        2.2.2 需求——动机——行为理论
        2.2.3 刺激——反应理论
    2.3 国内外对旅游者行为研究现状
        2.3.1 旅游者动机行为研究
        2.3.2 旅游者决策行为研究
        2.3.3 旅游者行为研究
        2.3.4 本节小结
第三章 广西赴台旅游者行为调查方法介绍
    3.1 研究方法
        3.1.1 问卷调查法
        3.1.2 深度访谈法
    3.2 研究对象的确定
    3.3 问卷设计与实施
        3.3.1 问卷设计
        3.3.2 问卷发放与回收
    3.4 统计分析方法
        3.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3.4.2 信度分析
        3.4.3 频数分析
        3.4.4 相关分析
        3.4.5 因子分析
    3.5 访谈设计与分析
        3.5.1 访谈对象选择
        3.5.2. 访谈大纲的制定
        3.5.3 访谈实施技巧
        3.5.4 资料整理与分析
第四章 广西赴台旅游者行为调查分析
    4.1 访谈内容分析
        4.1.1 与旅行社经营者访谈分析
        4.1.2 与赴台湾游导游访谈分析
    4.2 广西赴台湾旅游者问卷样本信度分析
    4.3 广西赴台湾旅游者人口学特征分析
        4.3.1 性别结构
        4.3.2 年龄结构
        4.3.3 文化结构
        4.3.4 职业结构
        4.3.5 收入结构
    4.4 广西赴台湾旅游者行为影响因素
    4.5 广西赴台湾旅游者心理影响因素分析
        4.5.1 景点类型选择偏好
        4.5.2 旅游动机分析
    4.6 广西赴台湾旅游者旅游活动特性分析
        4.6.1 行为方式特征
        4.6.2 可测量行为特征
        4.6.3 游客赴台湾旅游信息来源分析
    4.7 广西赴台湾旅游者满意度与重游意愿分析
第五章 不同类别赴台旅游者行为差异分析
    5.1 不同性别的广西赴台旅游者行为对比分析
        5.1.1 不同性别的广西赴台旅游者在人口学特征方面的差异
        5.1.2 不同性别的赴台旅游者在心理方面的差别
        5.1.3 不同性别的赴台旅游者在行为特征方面的差别
        5.1.4 不同性别的赴台旅游在可测量行为特征方面的差别
    5.2 不同年龄段的广西赴台旅游者行为对比分析
        5.2.1 不同年龄段的广西赴台旅游者在景点选择偏好方面的差别
        5.2.2 不同年龄段的广西赴台旅游者在行为特征上的差别
        5.2.3 不同年龄段的广西赴台旅游者在旅游信息来源上的差别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1.1 广西赴台湾旅游者行为总体特征
        6.1.2 不同类别赴台游客消费行为差异
    6.2 建议
        6.2.1 政府层面
        6.2.2 台湾旅游目的地建设
        6.2.3 旅游社对赴台游客产品的设计和开发
    6.3 创新之处与后续研究建议
        6.3.1 创新之处
        6.3.2 后续研究建议
致谢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参考文献
攻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四、2001年海峡两岸北回归线学术交流联谊会在广西举行(论文参考文献)

  • [1]台湾桂籍地缘网络“信任—认同”机制研究[D]. 赵一飞. 广西师范大学, 2017(01)
  • [2]广西赴台湾旅游者行为研究[D]. 魏辉. 广西大学, 2012(02)
  • [3]广西桂平北回归线标志[J]. 刘南威. 地理教学, 2002(10)
  • [4]2001年海峡两岸北回归线学术交流联谊会在广西举行[J]. 黄载环. 广西地质, 2001(04)

标签:;  ;  ;  

2001年两岸北回归线学术交流会在广西召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