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代西方的两种民族理论——兼评安东尼·史密斯的民族(nation)理论(论文文献综述)
林林,赖海榕[1](2021)在《安东尼·史密斯族群-象征主义理论发展评析》文中指出族群-象征主义和现代主义是当代西方民族理论中最具影响力的两种思想。20世纪80年代以来,安东尼·史密斯在其论着中常有提及族群-象征主义与现代主义并非对立的观点。在2009年出版的《族群-象征主义与民族主义:一种文化方法》一书中,他明确指出族群-象征主义旨在补充和修正现代主义:以长时段的历史分析修正现代主义对"现代"的单一关注,以大众的影响修正现代主义对精英作用的"过度"重视,以情感因素的作用修正现代主义对民族主义物质利益动机的"过分"强调。安东尼·史密斯关于族群-象征主义和现代主义关系的深入揭示,展示出族群-象征主义理论的新发展,为理解当代西方民族理论提供了更为全面的视角。
王硕[2](2021)在《群体情感与国家对外政策偏好 ——以塞尔维亚对俄欧政策的差异为例》文中提出群体情感与国家对外政策偏好:以塞尔维亚对俄欧政策的差异为例塞尔维亚对俄欧政策偏好的差异研究是欧洲化议题下的一个主要子问题。问题在于为何极需经济援助的候选国塞尔维亚,在面对入盟巨大的经济收益诱惑下,对欧政策偏好却是保持距离、欲迎还拒;而对俄罗斯的非物质援助深表感激,甚至为支持俄罗斯主动牺牲自我利益,而坚持与欧盟政策相背离?以往关于欧洲化的行动逻辑,主要是从理性选择模式的结果性逻辑,抑或是从个人认知心理模式的适当性逻辑来分析,他们皆以简约的个体客观理性或主观理性作为狭隘的前提假定,导致经验世界与抽象理论错位,越来越无法解释现实国家对外政策偏好中的诸多“例外”,亟需国际关系理论创新。而理论综合是创新的主要方式之一,即从相关的多层次和多学科理论中拟合出简约且与相关理论平均差异最小的中介变量来搭建新的分析框架[1]。本文以关系性逻辑为基础,在单位层次和体系层次选取适切的自变量,引入群体情感为中介变量作为黏合驱动剂,以此构建出能够解释塞尔维亚对俄欧的政策偏好差异的新视角。全文共五个章节,具体来说:第一章先是梳理传统理性选择模式与个人认知心理模式对于国家对外政策偏好的基本假定,以及两者之间的可弥合性。然后阐释群体情感的生成过程及基本特点,论证群体情感既是国家理性的基线,也是个人情感的趋同,分析其作为中介变量弥合两种模式错位性对立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这为下文国家对外政策偏好自变量的选取以及探讨各要素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第二章先是阐述当前国际社会中群体分化的现象越发明显,然后立足于探讨群体情感中介作用的研究目的,在影响国家对外政策偏好的多样化自变量中,选取具有粘合物质主义与观念主义、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特征的四个自变量,分别是单元层次的共同历史记忆和本土实践,以及体系层次的地区安全结构和地区规范。最后论证群体情感这一中介变量不仅与自变量之间在作用上存在先后顺序,在逻辑上也存在着因果关系,即群体情感先是被这些自变量影响,然后又传递影响着因变量。第三章在单元层次进一步细致论证共同历史记忆与本土实践是如何在内部通过群体情感类别化进程来塑造国家对外政策偏好。其中,共同历史记忆在时间维度上积累出政治基调情感,政治基调情感塑造着国家对外政策偏好的舆情态势,维系着国家对外政策偏好的合法性,框定着国家对外政策偏好的宏观方向。本土实践是决策者在空间维度上因时因事的激发出群体即时情感,因为任何对外政策分析模式本质上都是地方性的,尤其是在现代民主政体下,决策者与普通民众存在信息、兴趣、影响力的差异,决策者要保证某特定对外政策的主导性,就必须去个性化,以某一群体内情感的高级识别者身份,通过引导和利用即时情感来影响国内民众对国家对外政策偏好的注意偏向、概率判断以及行为选择。第四章在体系层次上进一步细致论证地区安全结构与地区规范是如何在外部通过群体间情感评价进程来建构国家对外政策偏好的外部环境。地区安全结构相较于国家间经济军事的物质力量对比,更加强调关系性权力与国家之间的亲疏关系,亲疏关系决定着国家间彼此对威胁的认知与判断。目前在东亚与欧美地区分别在希望与焦虑情感关系主导下形塑出零和博弈的安全结构,欧美与中东欧地区分别在焦虑与羞辱的情感关系主导下碰撞出了外源合作安全结构,中东欧与东亚地区分别在羞辱与希望情感关系主导下促成了内源合作安全结构,不同地区安全结构对国家对外政策偏好有着不同的外部体系压力。同时,地区规范存在着多样化的困境,往往通过羞辱施压等手段来迫使主权国家将其内化,进而转变其国家对外政策偏好。至此,本项研究证实了群体情感与和国家对外政策偏好之间具有因果相关性的理论预设。第五章是以塞尔维亚为例来对上述理论框架进行实证检验。先是分析塞尔维亚的政策偏好特点是对欧超越经济务实主义,对俄超越个人精英偏好,传统的理性选择模式和个人认知心理模式无法很好的解释塞尔维亚的欧洲化进程;然后根据穆勒求同法,得出群体情感是影响塞尔维亚政策偏好的决定性中介变量;最后对塞尔维亚对俄欧情感的类别化与比较进程进行分析。
孟根仓[3](2021)在《建构俄罗斯布里亚特民族:互动机制、国家制度与民族属性(17世纪至21世纪之初)》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多民族国家。俄罗斯联邦是世界上地理面积最大的多民族国家,又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此背景下,深化认识与中国毗邻的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及其诸民族成为中国智囊团为助推“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并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迫切任务,也是丰富中国特色海外民族志研究的紧迫任务。本文将深化对西伯利亚地区人口最多的土着民族—布里亚特民族的认识,丰富中国特色海外民族志研究,并力争在与中国毗邻的西伯利亚区域中实现中俄两国人民之间的人文价值共享,夯实两国民心相通建设的人文基础,助力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另外,本文注重“将边缘置于中心”,从“边缘”审视“中心”,并以反思的视角分析“中心-边缘”互动机制是如何形塑双边的。具体而言,如果不了解俄罗斯“边缘”民族,就不可能完全了解俄罗斯国家本身,因为俄罗斯自建立国家以来,始终是一个多民族、多元文化的政体。目前,民族、民族主义与民族国家相关研究已经成为民族学与人类学最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其中,民族与民族主义被学界认为是个棘手的研究领域,而作为政治实体的民族国家则被认为是个相对容易的研究对象。学界对民族与民族主义研究虽然积累了深厚的理论基础,但至今争论未断,尚未形成统一的共识。原生论派认为,民族是自然发展的产物,民族的最根本的本质,即“民族特征”,是不会因外界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原生论后来被建构论派学家评为“视而不见”的“肤浅”论述,“是族性和民族主义研究学者持续鞭打的一匹死马”。本文以俄罗斯布里亚特民族为例,将“持续鞭打”作为“一匹死马”的原生论,论证民族不是“天生的”,而是“制造的”。建构论派注重民族的社会建构性,认为民族是“制造的”,而并非是“天生的”,强调民族是经过知识精英的努力以及国家的政治意愿而创造出来的建构体或知识精英和国家为达到某种目的有效工具。建构论是目前族群、民族与民族主义研究的主流理论范式,但它不能充分解释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与前现代族性的连续性问题,从而被认为是“将孩子连同洗澡水一起倒掉”的理论。为此,安东尼·史密斯提出族裔象征论,强调建构现代民族的前现代族群性。笔者认为,建构论高估了国家的政治意愿,尤其是高估了在多民族国家中建造国家民族的民族意识、民族团结以及激发忠诚方面的形塑力量,未能充分解释亚国家层次的民族意识和跨国族裔联系的持续性。本文以俄罗斯布里亚特民族(亚国家层次的民族)及其民族主义(以自治为目标的民族主义)为例,补充论述亚国家层面的民族对国家和国家制度建造过程中的形塑力量。此外,罗杰斯·布鲁贝克提出民族制度主义论,并强调民族学家不应过多专研“民族是什么”,而是应该致力于作为一个政治和文化现实的民族认同是如何在既定的国家被制度化的。民族认同是有国家的制度塑造的,在把全体社会成员划分为不同民族群体的情况下,认同不取决于经济社会变迁,而取决于制度变迁。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而这种基于民族的社会分野就很容易导致民族主义运动。换句话,制度主义论把分析视角转移到国家制度,而非民族本身。笔者认为,制度主义论具有三个明确的不足之处:1.高估了国家制度对民族的单向塑造能力,忽略了民族对国家的回应;2.片面地强调了国家制度设计本身来论证苏联族裔民族主义兴起的必然性;3.不能充分解释同样具有双重性制度下产生的布里亚特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内的自治共和国)为何没有出现极端民族分离主义的问题。本文质疑制度主义论,以布里亚特民族及其民族主义为例,将论证“边缘”民族是“中心-边缘”互动的产物,而不是国家“中心”单方面的创造物,并提出机制、制度与民族的三角关系模型,即互动机制创造“边缘”民族,国家制度巩固“边缘”民族,“边缘”民族又通过互动机制形塑国家制度。换言之,本文注重“中心-边缘”机制的互动性、国家制度和“边缘”民族的三角关系。故而,单方面地强调国家制度塑造民族或“边缘”民族的自主民族建构工程均不是建构亚国家层次的民族的整体概述。因为建构亚国家层次的民族同时受民族本身和国家权力的双重形塑影响。最后,对理论研究而言,本文以俄罗斯联邦“模范少数民族”—布里亚特民族为例,反思民族理论研究范式问题,补充论述亚国家层面的民族对国家和国家制度建造过程中的形塑力量,提出机制、制度与民族的三角关系模型。本文的创新点在于:1.补充论述亚国家层面的民族对国家和国家制度建造过程中的形塑力量;2.论证机制、制度与民族的三角关系模型,将弥补民族理论研究缺口。对研究选题而言,目前,学界还缺乏高度概括性的理论术语表示布里亚特民族及其认同的属性。本文以参与观察和历史文献研究方法相结合,利用田野调查资料与多语种档案文献,将重新论述布里亚特民族建构工程,并提出高度概括性的术语—“叠层式民族性”表示俄罗斯布里亚特“民族性”(национальность)。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多语种档案资料、本土视角以及“叠层式民族性”概念,以此弥补该研究领域内的缺口,丰富布里亚特民族研究。
赵建波[4](2021)在《民族国家叙事下国家认同问题研究》文中提出
程睿[5](2021)在《当代西方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世纪70年代后,为获取更多利润、实现资本增殖,资本主义国家依靠资本输出不断地提高对剩余价值的榨取。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与变迁,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逐渐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在此历史背景下,西方理论界开启了对于帝国主义特征与实质的理论研究。伴随帝国主义理论的出现,经济帝国主义理论宣告诞生。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概念与内涵由帝国主义理论析出。经济帝国主义是帝国主义的基础概念、合理内核与最终目的。广义的经济帝国主义理论是帝国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涵盖自帝国主义理论诞生以来的全部帝国主义理论中经济范畴的阐释,包括20世纪初期经济帝国主义理论、20世纪中期经济帝国主义理论、21世纪新经济帝国主义理论,也包括中国对于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研究成果及其他国家的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狭义的经济帝国主义理论则包含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及其后出现的西方帝国主义理论中对于不同时期帝国主义经济控制方式的理论批判,即“当代西方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经济帝国主义是帝国主义国家实行全球霸权的手段。在经济帝国主义理论视域中,经济帝国主义是帝国主义的核心目的,军事帝国主义、政治帝国主义、文化帝国主义均作为助推经济帝国主义经济扩张的重要手段,从属于经济帝国主义而非与经济帝国主义并列。经济帝国主义的特质在全球化中体现地愈加明显。20世纪是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萌芽时期,由前列宁时期的帝国主义理论与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共同组成。前列宁时期的帝国主义理论为列宁帝国主义理论提供思想来源,是对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初探。列宁在坚持和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理论批判的基础上,在对前列宁时期霍布森资本扩张本质论的利用与帝国主义寄生性的补充中,对希法亭金融资本垄断论的基本继承中,对卢森堡积累规律论的批判性借鉴中,对考茨基“超帝国主义论”的批判中,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提出了列宁帝国主义论。列宁用案例分析与理论阐释相结合的写作手法,以特征论与阶段论的视角对帝国主义的五大基本经济特征进行梳理、提炼、概括。其中,特征论是阶段论的基础内核,阶段论是特征论的合理命题。列宁揭示出帝国主义的政治与社会特征是垄断的、寄生的、腐朽的、过渡的、垂死的资本主义,给帝国主义作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特殊历史阶段”的定义,揭示出垄断资本主义就是帝国主义,得出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前夜的结论。开创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与研究方法的新路径,开创了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研究范式。列宁帝国主义论的提出也标志着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正式确立。二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及研究帝国主义的理论有了新的大发展,当代经济帝国主义理论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使得旧殖民地纷纷走向独立,然而政治上的独立却没能使得新兴民族国家在经济上获得良好的发展,多数民族国家的经济仍然发展缓慢甚至处于发展停滞的状态。与之相反的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复苏与经济腾飞。20世纪50年代末,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开始思考当代资本主义的命运与未来,重点针对落后国家为何落后、落后国家如何摆脱落后等问题展开探讨,生成了以“依附论”、“世界体系论”为代表的“二战后帝国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由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向更新的帝国主义理论的理论转变。经济帝国主义理论也宣告进入了“当代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发展新时期,以保罗·巴兰的落后国家经济发展理论,萨米尔·阿明的“中心”与“外围”经济结构理论为当代经济帝国主义理论中最具奠基性、代表性的理论成果。落后国家经济发展理论,结合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发展与新变化,以“经济剩余”为切入点展开对于垄断资本控制下落后国家经济结构形态的分析,以案例分析和历史性回顾的方式对于落后国家“欠发达”根源进行理论透视,揭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欠发达国家的早期侵略和殖民统治是落后国家的“欠发达”根源,致使欠发达国家的发展基础被破坏、发展道路被扭曲、经济剩余向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单向流动。提出落后国家想要突破“欠发达”根源,在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最大可能、最好出路是社会主义革命。该理论是当代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奠基理论。“中心”与“外围”经济结构理论是在继承马克思、列宁相关学说的基础上,以巴兰“经济剩余”和资本积累的观点为出发点,在对当代帝国主义理论部分学者研究成果批判性借鉴的基础上,以经济过程为论证核心,对垄断资本控制下的“中心”与“外围”的资本主义形态、经济结构、南北不平等交换的具体形式及原因、垄断资本剥夺下生成的“中心积累”与“外围停滞”分配格局进行剖析。揭示出处于“中心”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处于“外围”的落后国家由于社会历史、生产方式、积累模式的不同造成了垄断资本控制下不平等的世界经济结构与分配格局。该理论是当代经济帝国主义理论中最具代表性与综合性的理论成果。进入21世纪,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发展迎来了重大的历史契机。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生的苏联解体、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等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促使西方左翼理论家将研究的重点重新聚焦于帝国主义理论研究,21世纪“新帝国主义理论”应运而生,21世纪“新经济帝国主义理论”实现了同步发展。新经济帝国主义理论根据经济帝国主义进程中资本积累、生产方式、民族国家地位等的变革展开讨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理论是:大卫·哈维关于资本积累逻辑的批判理论、迈克尔·哈特与安东尼奥·奈格里的生产方式变革理论、埃伦·梅克辛斯·伍德的民族国家理论。资本积累逻辑批判理论,力图在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视域下创造出一个以资本积累逻辑批判、资本积累空间修复批判、资本积累的剥夺性积累批判为基础的新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研究框架,展开对于新经济帝国主义形成、发展、演变的全新阐释,开创经济帝国主义理论批判范式的新维度。其中,资本积累的资本逻辑与领土逻辑是理论分析的主线,空间修复是资本积累新的转移方式也是分析空间地理的工具,剥夺性积累是资本积累的主导形式与驱动力。生产方式变革理论,以帝国为核心概念对帝国的本质、帝国的统治形式、帝国的生产方式展开论述。生产方式变革理论揭示帝国的本质是资本帝国、帝国的统治形式是生命政治统治、帝国的生产方式是生命政治劳动,指出反抗帝国的主体在生命政治劳动中产生,探讨了未来社会的理想形态及存在的可能。民族国家理论,以资本帝国主义作为对新经济帝国主义的表述方式,在将资本帝国主义与传统帝国主义、战后帝国主义形态的比较中,概括出资本帝国主义的特殊性,探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国家与资本帝国主义的关系。指出经济与政治的剥离是资本帝国主义与以往帝国主义的根本区别、全球化是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扩张与帝国霸权、全球化中资本帝国主义的核心目的是实现世界范围内的经济霸权统治、民族国家是对抗资本帝国主义的重要力量与全球无产阶级革命的能量场。根据经济帝国主义理论所揭示的经济帝国主义的本质、结构、生产方式、资本逻辑、资本积累、对抗主体等内容,可知经济帝国主义在全球化中依然不会停止其向更深层次演进的脚步,全球化中经济帝国主义的诉求依然是构筑资本的帝国。经济帝国主义的本质、中心与外围的经济结构未发生根本改变,经济帝国主义也在演进中不断地生发出新的生产、积累、扩张、修复形式。研究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根本目的是找寻跳脱经济帝国主义资本逻辑的路径,推动实现世界各国的平等发展。民族国家在全球化中的持续在场使之成为反抗经济帝国主义的重要主体,民族国家的领土逻辑与民族意识的觉醒成为辅助全球化中与经济帝国主义交锋的关键要素,新的反抗主体指向民族国家、新的发展路径指向社会主义。经济帝国主义已经开启了全球化中的新一轮权力布展,中国在经济帝国主义过程下的发展道路与实践经验为世界经济治理、世界各国的政治与文化发展提供了借鉴思路与参考方案。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节点,以经济帝国主义理论为基础,反思中国在经济帝国主义过程中对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应对策略,生发出关于历史的总结与未来的展望,能够为促进实现反经济帝国主义扩张提供新的论据支撑。
徐焕升[6](2020)在《再征服运动与西班牙民族的形成 ——以安东尼·D史密斯的民族理论为视角》文中提出本文以安东尼·D.史密斯的民族的族群起源理论对西班牙进行个案分析。安东尼·D.史密斯强调了族群基础对现代民族形成的关键作用,两者存在一种密切的相关性,族群认同是民族认同的重要来源,国家政权建设、军事动员和组织化宗教对于族群认同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史密斯将民族主义视为一种集体文化行为,每一民族都在不同程度上追求不同的民族认同,这种认同以一种对某一祖先群体的共享感情为基础,历史延续性对民族的形成有着深刻影响,民族主义运动只是对以前存在的文化主题进行重新诠释,以及对早先族群感情和关系的重新诠释。过去的族群通过提供文化框架和边界来帮助塑造民族,只有通过对长时段的集体文化认同分析,同时关注连续与变化,才能正确理解民族。但过去与现在不能被视为一种单向因果关系,由于外部环境以及内部各种条件的变化会产生不同类型的演进。本文依据安东尼·D.史密斯的民族的族群起源理论,对西班牙的形成演变展开探究。西班牙的再征服运动奠定了西班牙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基础。在再征服运动过程中形成的王权、基督教、封建社会结构、宗教狂热和征服传统以及后来形成的殖民帝国等等,都是西班牙族群认同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也决定了未来西班牙的历史走向。法国大革命及其对西班牙的入侵,极大的改变了西班牙的演进路径,使得西班牙在再征服运动中形成的历史传统逐渐异化。民主革命对专制王权的打击,世俗化对宗教的改造,殖民帝国的解体和王国的分裂,法国大革命原则对再征服运动塑造的西班牙传统进行了解构。西班牙在从族群到民族的过渡中深刻的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而这种外部影响又与其历史传统格格不入。根据安东尼·D.史密斯的理论,当代西班牙所遭遇的民族困局的根源,也许应到西班牙的长久历史中去寻找。
王艺霏[7](2020)在《夏洛特·史密斯文学作品中的民族主义与民族认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近年来当代西方学者对浪漫主义女性诗人研究热潮的兴起,浪漫主义女性诗人的文学作品开始被普遍阅读,其中存在的价值也获得了更高的评价。夏洛特·史密斯是其中备受关注的一位,她被评论家朱迪斯·斯坦顿和斯图亚特·卡润评为英国第一位浪漫主义诗人,认为是她开启了英国文学的浪漫主义流派。也有一些研究者对夏洛特·史密斯文学作品中表达的政治思想表示关注。艾米·加奈认为夏洛特·史密斯通过文学创作参与到了对当时重大历史事件,例如法国革命的探讨中,从中表达自身对政治的看法。关于夏洛特·史密斯的政治倾向,以往的研究者们存在着两方面不同的意见:一方面,研究者们认为夏洛特·史密斯作品中体现出的对政府与社会对个人的压迫所进行的批判与控诉体现了自由主义的政治思想倾向;另一方面,研究者们认为,如果单纯地把夏洛特·史密斯的政治立场归为自由主义,并不能很好地解释夏洛特·史密斯在作品中表达的对不列颠民族的自豪感以及对不列颠民族如何更好地继承并发展优良传统所提出的建设性意见。从这个角度看,在有关政治的问题上史密斯也带有民族主义的立场。本论文认为值得对夏洛特·史密斯的政治观点,尤其是她对民族主义和民族认同的见解进行深入的探讨。本论文以夏洛特·史密斯的诗歌和小说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理论为分析视角探讨史密斯通过文学创作参与不列颠民族主义意识形态运动和不列颠民族认同的建构这一议题。民族主义理论家耶尔·塔米尔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理论主张自由主义与民族主义两种意识形态的基本价值是可以互补的。这两种意识形态正对应了史密斯思想中所涵盖的两种价值取向,适合用来解释分析史密斯民族主义的发展过程和她的不列颠民族认同被塑造形成的过程。此外,本论文也试图挖掘夏洛特·史密斯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对于现代社会的价值与意义。本论文围绕以下几个章节展开:绪论部分介绍了本论文研究的缘起。在梳理了研究对象夏洛特·史密斯国内外的研究历史和现状基础上引出了本论文对史密斯民族认同和民族主义立场的关注;运用安东尼·史密斯的理论对论文使用的核心概念:民族、民族认同、民族的国家、民族主义的定义做了具体解释。运用耶尔·塔米尔的民族主义理论对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的内涵予以界定;最后具体介绍了本论文的论题、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第一章,夏洛特·史密斯与浪漫主义时期的民族主义。这一章先是介绍了作为政治意识形态的民族主义和作为文学流派的浪漫主义之间的关系,探讨了不列颠王国形成、法国革命、英法战争等历史事件对浪漫主义诗人如华兹华斯、史密斯等萌发民族主义思想所产生的影响。接着深入分析了埃德蒙·伯克和托马斯·潘恩对史密斯民族主义思想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归纳分析了史密斯形成不列颠认同背后的原因和她具有民族主义思想的原因。第二章,民族认同的觉醒与民族主义的发轫。这一章研究的是史密斯文学生涯早期的作品《达斯蒙德》和《老庄园》。这两部作品对“不列颠民族认同”、“不列颠民族--国家”有所探讨,从中梳理了史密斯本人民族认同的觉醒过程,分析了史密斯民族主义思想发轫的原因。这一时期的史密斯受到法国革命的启发开始流露出对民族主义相关议题的关注,并在作品中积极呼吁建立共和制的“不列颠民族-国家”。第三章,民族认同的巩固与民族主义的修正。这一章研究的是史密斯在对法国革命产生失望幻灭情绪后创作的作品长诗《移民》和小说《被驱逐的人》。这两部作品书写与感慨了法国革命灾难性后果的,并对法国政治难民流亡欧洲各国情形表示同情。基于对这两部作品的分析,可以挖掘出史密斯此时对民族主义的反思:她意识到民族主义存在着排斥异己和忽略个人权利的一面,为了修正这些负面影响,她试图通过强调一些自由主义价值来平衡她的民族主义主张。同时,这一时期英法之间处于战争状态,出于团结抗敌的原因,史密斯在这时期的作品中积极的宣扬不列颠认同,表明她的不列颠认同进一步巩固了。外部环境的变化触动了史密斯去修正她的民族主义主张,这种探索使得她的民族主义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第四章,民族认同的拓展与民族主义的完善。这一章研究的是史密斯创作生涯晚期的作品小说《年轻的哲学家》和长诗《比奇角》。前者描绘了不列颠民族移居海外生活的故事,后者对英国地标性风景“比奇角”赋予了不列颠民族历史意义的刻画。从两部作品中可以分析出史密斯此时的民族主义观点:她此时的民族主义肯定了自由主义的价值观念,重视个人的意愿对自身民族文化的认同和接纳,认为民族的历史文化等精神资源比国家机器更能塑造民族认同。并且民族认同的范围也不局限于生活在同一疆界内的人类群体之中,对于拥有共同的民族历史和民族语言文化的人们来说,即使分散在不同的地域,仍然对同一民族身份拥有认同感。在经过长期思考后,史密斯关于民族主义的观点趋于成熟,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是对她民族主义的最终定位。第五章,夏洛特·史密斯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的现代价值。这一章阐述的是史密斯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对现代社会可供参考借鉴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警惕和修正民族主义中激进和狭隘的倾向、更新和填补自由主义中低估和忽略共同体对个体重要性的空白、寻求个人自我实现与民族发展的合一。结论:夏洛特·史密斯的民族认同是不列颠认同。为了宣传不列颠认同,史密斯一直在作品里书写对民族主义、探索民族主义。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是对她民族主义主张的最终定位。夏洛特·史密斯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对现代社会提倡各民族国家休戚与共、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着借鉴参考的价值。
华敏超[8](2020)在《后主权话语下的苏格兰独立运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2014年苏格兰独立公投以来,苏格兰独立问题引起了许多学者从各个角度的研究。本文以试图从“后主权”,这一当代苏格兰独立运动的本质特征为线索,勾勒出苏格兰独立运动的发展进程。尽管“后主权”话语具有一定的争议性和模糊性,它并没有建立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它是主权概念在历经几个世纪的发展后,在全球化时代遭遇严重危机的产物,是“后”时代在“主权”领域的反映。同时,“后主权”又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和影响力,它阐述的是主权既可以让渡到超国家一级,又可以下放到地方一级。在超国家层级,“后主权”表现为以欧盟为代表的各种国际组织大量出现。在次国家层级,“后主权”表现为全球地方主义的兴起,而这些地方运动正在追求更大程度的自治,进而演变成一种“后主权”式的独立,而苏格兰独立运动正是这种“后主权”式独立的代表。苏格兰独立运动的发展有其独特的历史轨迹。在19世纪,当民族主义在苏格兰的邻居土地,无论是欧洲大陆还是爱尔兰,沸沸扬扬之时,苏格兰境内的民族主义呼声微乎其微。在一战后期,苏格兰民族主义爆发了一段小高潮,各民族主义党派纷纷成立,它们之中存在着两种较大的理念差异,追求自治与追求完全独立。从1934年苏格兰民族党成立之后的党派目标来看,追求自治是这一时期苏格兰民族运动的主流。在1930年代几次大选的不佳表现,使苏格兰民族党逐步改变了以往温和的立场,确立了追求完全独立的党派目标。经过三十余年的低迷,苏格兰民族党终于在1967年有成员正式进入英国议会,并且随着1970年代“石油议题”的出现,苏格兰民族党在苏格兰政坛名噪一时。英国工党与保守党试图以权力下放平息苏格兰民族主义呼声,但1979年苏格兰权力下放的结果表明,苏格兰大多数人对于权力下放的兴趣并不大。1980年代撒切尔的改革给苏格兰的经济社会带来了极大的改变,使得苏格兰议会的建立成为一种大势所趋。与此同时,历经了撒切尔时代选举低迷的苏格兰民族党也开始将自己的目标从完全独立,转为“在欧洲独立”。这种“后主权”式的独立能够给苏格兰供领土经济安全保证和广阔的政治平台,而苏格兰自身的“后主权”传统与欧洲认同,也让苏格兰人更容易接受“在欧洲独立”的可能。1997年权力下放的成功,苏格兰议会随即建立。权力下放所带来的危机与苏格兰民族党自身的努力,使得权力下放很快朝着与英国政府所预期的相反轨道驶去,2011年苏格兰民族党在苏格兰议会选举中获得半数以上席位,面对苏格兰政府出的独立公投诉求,执政的保守党政府并没有将此当做威胁,反而认为同意公投是“低风险,高收益”的举措,苏格兰独立公投于是在2014年9月18日正式举行。苏格兰民族党的“后主权”独立蓝图在公投中未能成功,但随后的选举并没有改变苏格兰民族党作为苏格兰议会第一大党的地位,而2016年的英国脱欧,则是让苏格兰民族党出了“第二次公投”主张,尽管“第二次公投”并未能获得即刻成功,相对于同欧洲的联盟,苏格兰人更依赖于同英国的联盟,但权力下放所造成的英国联盟危机并没有消除,苏格兰的宪法地位问题仍将会是苏格兰政治未来一段时间里的重要议题。通过梳理苏格兰独立运动的发展史,及其“后主权”选择,本文出了四点思考:第一,地区分离运动要想真正实现“后主权”独立并不容易。虽然欧洲的地区分离运动中业已出现,并日渐强大的“后主权”独立意愿是我们无法回避的现实,但它很难得到主权世界、甚至是“后主权”世界中超国家层级的认可;第二,苏格兰的“后主权”独立有其特殊性,这表现在苏格兰的“后主权”选择,英国对于苏格兰的管理与同意苏格兰2014年独立公投具有特殊性。第三,英国的政党政治所衍生的国家政策对苏格兰地区分离发挥了重要影响,尽管这个影响很多是负面的,但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借鉴。第四,苏格兰独立运动,虽然被冠之以民族独立,但民族主义并不是苏格兰社会的全部,甚至从来不是多数人的选择。这种情况在其他地区也存在,因此在对待地区分离问题时,要顾及民族主义者的诉求,也要注意保护那些主张留下的民众的情绪。
胡超[9](2020)在《国民身份的建构 ——新加坡博物馆的发展历史1965-2015》文中认为本文以新加坡国家博物馆发展的历史作为研究对象,梳理新加坡从殖民地独立建国之后,博物馆体系从规划、建设到展览等各个层面,如何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新加坡对国民身份的表述。新加坡博物馆体系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兴建的新博物馆都反映出当时对国民身份的侧重点。第一个阶段是从1965年到1993年,源自于殖民地官办莱佛士博物馆的国家博物馆,不断探索如何成为真正的“国家”博物馆,并以1985年国家博物馆“新加坡历史”展览为标志,参与建构“新加坡人身份”;第二个阶段是从1993年到2015年,这期间亚洲文明博物馆建成开幕,体现了“亚洲价值观”主导下的文化政策,反映出新加坡的“亚洲身份”;第三个阶段从2015年国家美术馆落成至今,作为建设“世界都市”的文化机构,国家美术馆反映了新加坡的“世界身份”。本文由此提出,新加坡这些身份的“想象”,与它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殖民历史相关。在这种框架下,虽然有“新加坡人”身份、“亚洲身份”、“世界身份”这三种不同身份,但它们互相关联,本质上都反映着殖民帝国体系发展而来、并由西方主导的世界政治经济与文化体系。对博物馆和国民身份之间的关系,现有研究通常聚焦在单个博物馆或收藏。本文则首次将一个国家跨越50年的博物馆发展历史作为研究对象,从中梳理出不同阶段的博物馆建设,对应着不同时代建构国民身份的侧重。另外,目前对亚洲价值观和世界都市等新加坡国策的讨论,往往强调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等原因,本文通过对国民身份在博物馆里的体现,首次论述这些国家政策的提出,也是新加坡国民身份建设的需要,反映着国民身份认同建设对国家政策的驱动。本文这两个创新点,以及整体上对博物馆和国民身份建设关系的讨论,或许可以丰富博物馆学的研究。在全球化人口流动越来越频繁的今天,对如何发挥博物馆(美术馆)的作用,促使人们理解不同的身份,增进文化互信,也可能具有现实意义。
徐振华[10](2020)在《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想象共同体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想象共同体理论建构了一种独特的民族形成解释范式。他提出“民族想象”这一核心概念,并通过极具个人风格的百科全书式论证,构建起“想象共同体”——这一全新的民族形成模型。本文围绕这一核心,用四章从不同视角深入分析安德森的想象共同体理论。第一章论述了安德森的生平经历对想象共同体理论形成的影响。首先对安氏的学术背景进行研究,鉴于其学术着作中语言运用和论证材料的独特性,只有了解安氏的学术背景,才能够解释其独特的扩散式论证方式和个人研究范式转变的关系。其次是对安氏学术形成时期的政治经济背景进行追溯。安氏的生活经历在地域上跨度极大,他生于中国,长于爱尔兰,求学于英国剑桥大学,工作于美国康奈尔大学,不同的生活经历影响其民族理论观点的形成与论证材料的选定。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是二战之后,进行学术研究时则处于冷战的对抗时期,这些特殊的时间节点成为理解安德森理论的时代要素。这一章展现的是一种基础性的认知内容,也为其他三章做了逻辑铺垫。第二章对安德森理论进行文本性探讨。首先界定民族与民族主义的内涵与外延。由于安德森将民族与共同体进行了联接,并在历史场景下进行界定,进而形成安德森理论的认知起点。其次是对想象共同体理论的具体要素进行剖析:从文化根源开始,按照安德森着作的逻辑逐层进行阐述,并在重要节点进行对比分析和历史场景代入,力图从更深层阐述不同民族之间“想象内容”。这一章是整篇文章的核心内容,只有将文本材料进行全面合理的阐述才能进一步展开不同理论之间比较。第三章是对三种民族主义理论进行比较分析。首先通过加入与客观路径的对比来进一步解析安德森理论的不足,其次再与史密斯族群象征主义进行比较,通过理论指向和历史视角的切入以及对精英阶层作用的不同认知等要素进行分析,从深层次理解想象共同体的论证方向和叙述逻辑,进而更加深入地解析“民族想象”。第四章论述想象共同体理论在全球化潮流下受到的冲击。经济全球化成为当前国际交流合作的基本趋势,民族国家成为基本单元。文章从全球化影响下身份认同的转变和宗教普世化以及民族想象内容的式微三个角度进行分析,解释全球化对想象共同体理论的解构方向。文章整体运用文献研究、历史研究、比较研究以及归纳研究进行想象共同体理论的分析,从安德森所处时代开始,从不同角度逐步深入解析安德森的“民族想象”理论。
二、当代西方的两种民族理论——兼评安东尼·史密斯的民族(nation)理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当代西方的两种民族理论——兼评安东尼·史密斯的民族(nation)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1)安东尼·史密斯族群-象征主义理论发展评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安东尼·史密斯对族群-象征主义与现代主义关系的早期阐释 |
二、长时段的历史分析:修正现代主义对“现代”的单一关注 |
三、大众的影响:修正现代主义对精英作用的“过度”重视 |
四、情感因素的作用:修正现代主义对物质利益动机的“过分”强调 |
五、结 语 |
(2)群体情感与国家对外政策偏好 ——以塞尔维亚对俄欧政策的差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的选题依据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关于国家对外政策分析模式的研究 |
(二)关于国际关系中情感的研究现状 |
(三)关于塞尔维亚对俄欧政策的研究 |
三、主要的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与不足点 |
第一章 群体情感:国家对外政策偏好中的中介变量 |
一、主流对外政策分析模式的偏好假定及评价 |
(一)传统理性选择模式的偏好假定及缺陷 |
(二)个人认知心理模式的偏好假定及缺陷 |
(三)两种模式对国家对外政策偏好解释的可弥合性 |
二、群体情感的引入及对两种模式偏好的弥合 |
(一)群体情感的生成过程及概念阐释 |
(二)群体情感是国家理性的基线 |
(三)群体情感是个体情感的趋同 |
第二章 以群体情感为中介变量的国家对外政策偏好分析层次 |
一、现实变化对对外政策偏好分析要素提出的新要求 |
二、单元层次:共同历史记忆与本土实践 |
(一)国家是群体情感的载体 |
(二)共同历史记忆:影响国家对外政策偏好的时间维度 |
(三)本土实践:影响国家对外政策偏好的空间维度 |
三、体系层次:地区安全结构与地区规范 |
(一)地区安全结构以亲疏关系来形塑国家对外政策偏好 |
(二)地区规范内化以回旋镖效应作用于国家对外政策偏好 |
第三章 群体内情感类别化进程是国家对外政策偏好形成的内在动力 |
一、历史记忆以基调情感为媒形塑国家对外政策偏好方向 |
(一)从共同历史记忆到政治基调情感 |
(二)从政治基调情感到对外政策偏好的方向 |
二、本土实践以即时情感为介引领国家对外政策偏好选择 |
(一)群体决策者引领即时情感的手段 |
(二)群体决策者利用即时情感进行身份选择 |
(三)即时情感影响国家对外政策偏好选择的途径 |
第四章 群体间情感比较进程是国家对外政策偏好形成的外部路径 |
一、地区安全结构以群体间情感碰撞为媒限定国家对外政策偏好环境 |
(一)零和竞争结构:欧美焦虑情感与东亚希望情感的碰撞 |
(二)外源合作结构:欧洲焦虑情感与中东欧羞辱情感的碰撞 |
(三)内源合作结构:东亚希望情感与中东欧羞辱情感的碰撞 |
二、地区规范内化以群体间情感评价为介推进国家对外政策偏好转变 |
(一)地区规范内化通过群体间情感评价增强国家的内省能力 |
(二)地区规范内化通过群体间情感评价增强国家的外辱压力 |
第五章 群体情感与国家对外政策偏好:塞俄与塞欧之间的比较 |
一、塞尔维亚对俄欧政策偏好差异的特点 |
(一)塞尔维亚对欧政策偏好超越经济务实主义 |
(二)塞尔维亚对欧政策超越个人精英偏好 |
(三)塞尔维亚对俄欧政策差异的原因比较 |
二、群体情感在塞对俄欧政策偏好中的中介作用 |
(一)塞尔维亚国内群体情感的类别化 |
(二)塞对俄欧的群体间情感比较 |
三、结论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作者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附录 |
致谢 |
(3)建构俄罗斯布里亚特民族:互动机制、国家制度与民族属性(17世纪至21世纪之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范围及本土术语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范围 |
三、本土术语 |
第二节 文献综述、理论框架与研究缺口(niche) |
一、民族理论研究范式问题 |
二、理论框架 |
三、俄罗斯布里亚特民族研究概述 |
第三节 研究问题、方法及资料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方法与资料 |
第四节 研究意义、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一、对研究选题而言 |
二、对理论研究而言 |
三、现实应用意义 |
第五节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互动机制的开启与前现代布里亚特人(народ) |
第一节 谁是布里亚特人? |
一、族源想象与民族认同 |
二、“血与土”的观念与民族领土 |
三、氏族身份与地域身份 |
第二节 “我们不是布里亚特人” |
一、“我们是豁里人,不是布里亚特人” |
二、17 世纪前后的布里亚特社会制度 |
第三节 “你们是布里亚特人” |
一、在布里亚特人中建立沙俄帝国制度 |
二、“中心-边缘”互动机制的开启 |
三、在沙俄帝国内建立布里亚特自治 |
第四节 “我们是布里亚特人” |
一、家谱式氏族历史 |
二、本土视角下的族体边界 |
三、叠层式民族性概念的提出 |
小结:互动机制塑造民族 |
第二章 制度变更与布里亚特民族的概念化 |
第一节 既有制度的变更与民族的回应 |
一、既有制度的变更与社会怨恨(ressentiment)的产生 |
二、民族主义的兴起及其回应 |
第二节 知识精英与派生的民族观 |
一、谁是布里亚特知识精英? |
二、派生的民族观 |
第三节 民族的概念化与维护民族边界 |
一、布里亚特民族概念的提出 |
二、确立和维护民族边界 |
第四节 “再造”文化与叠层式民族性 |
一、文化话语 |
二、宗教话语 |
三、语言和文字话语 |
四、教育话语 |
第五节 从记录氏族历史到书写民族历史 |
一、博格达诺夫及其《布里亚特蒙古民族历史纲要》 |
二、民族历史与民族运动 |
小结:制度的变更与民族的回应 |
第三章 机制的互动性与民族的政治化 |
第一节 民族自治与俄国临时政府“中心” |
一、制度的失序 |
二、民族自治建构 |
第二节 重建民族自治与白俄政权“中心” |
一、谢苗诺夫与日本的战略选择 |
二、重建民族自治 |
第三节 巴拉嘎特运动与布里亚特叠层式民族性 |
一、可供代替民族运动的另一种尝试 |
二、佛教共同体与豁里氏族认同 |
第四节 再建民族自治与苏维埃政府“中心” |
一、布里亚特“边缘”与红色“中心”的互动 |
二、再建民族自治 |
小结:互动机制塑造民族及其自治政权 |
第四章 重建的机制和制度与社会主义布里亚特(蒙古)民族 |
第一节 共产主义阶级话语与叠层式民族性 |
一、共产主义阶级话语 |
二、西布里亚特共产党的民族自治解决方案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民族的概念化及其实践 |
一、互动机制下的民族理论与制度设计 |
二、社会主义民族(Нация)概念及其在“边缘”的实践 |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布里亚特民族及其共和国的制度化 |
一、赋权的政治道德意义 |
二、民族主义者的妥协 |
三、民族及其共和国的制度化 |
第四节 “本土化”政策与布里亚特蒙古民族文化建设 |
一、创建民族文学语言与印刷语言革命 |
二、“民族的形式,社会主义的内容”与民族文化建设 |
第五节 “一国建成社会主义”论与建构布里亚特蒙古民族 |
一、“拉丁化是东方伟大的革命” |
二、根除“吸食人体血液的蜘蛛” |
三、“反对两种民族主义的斗争” |
四、西里尔文字改革 |
第六节 建构“苏联人民”与布里亚特民族 |
一、新的历史性共同体—苏联人民 |
二、从布里亚特蒙古民族到布里亚特民族 |
小结:机制塑造制度,制度巩固民族 |
第五章 转型以及后苏联时期的布里亚特民族 |
第一节 “改革与新思维”与民族主义的兴起 |
一、“允许苏联各民族迅速‘觉醒’并‘发声’” |
二、布里亚特民族复兴运动 |
第二节 再造布里亚特民族及其文化 |
一、族裔民族还是公民民族? |
二、文化民族共同体? |
三、佛教还是萨满教? |
四、民族语言与“‘哑巴’布里亚特人” |
五、氏族社会的回归? |
小结:持续互动中的机制与民族 |
结论 |
一、再问布里亚特人是谁? |
二、叠层式民族性概念 |
三、机制、制度与民族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
(5)当代西方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2.2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经济帝国主义的概念内涵与相关概述 |
2.1 经济帝国主义的概念界定 |
2.1.1 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广义概念 |
2.1.2 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狭义概念 |
2.2 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内容涵盖 |
2.2.1 20 世纪初期经济帝国主义理论 |
2.2.2 20 世纪中期经济帝国主义理论 |
2.2.3 21 世纪西方左翼新经济帝国主义理论 |
2.3 经济帝国主义的特质 |
2.3.1 用经济帝国主义手段实现全球霸权 |
2.3.2 用政治文化手段助推经济扩张 |
第3章 20 世纪初期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初探 |
3.1 前列宁时期的帝国主义理论萌芽 |
3.1.1 霍布森资本扩张本质论 |
3.1.2 希法亭金融资本垄断论 |
3.1.3 卢森堡资本积累论 |
3.1.4 考茨基的“超帝国主义论” |
3.2 列宁帝国主义论的理论奠基 |
3.2.1 列宁帝国主义理论时代背景 |
3.2.2 列宁帝国主义理论核心观点 |
3.2.3 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当代价值 |
第4章 20 世纪中期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新成果 |
4.1 垄断资本控制下的落后国家经济发展理论 |
4.1.1 落后国家的经济结构形态的理论分析 |
4.1.2 落后国家“欠发达”根源的理论透视 |
4.2 垄断资本控制下的“中心”与“外围”经济结构理论 |
4.2.1 垄断资本构建的“中心”与“外围”的世界经济结构 |
4.2.2 垄断资本掌控下的南北不平等交换形式 |
4.2.3 垄断资本剥夺下的“中心积累”与“外围停滞”分配格局 |
第5章 21 世纪西方左翼新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新拓展 |
5.1 全球化中资本积累逻辑的理论批判 |
5.1.1 资本积累的资本逻辑与领土逻辑 |
5.1.2 资本积累的空间修复理论批判 |
5.1.3 资本积累的剥夺性积累理论批判 |
5.2 全球化中生产方式变革的理论创新 |
5.2.1 生产方式变革的生命政治统治 |
5.2.2 生产方式变革的生命政治劳动 |
5.3 全球化中民族国家理论及其新视野 |
5.3.1 全球化背景下的资本帝国主义 |
5.3.2 对抗资本帝国主义的民族国家理论 |
第6章 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整体性评析与启示 |
6.1 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综合评述 |
6.1.1 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探索成就 |
6.1.2 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偏颇之处 |
6.2 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研究的内容启示 |
6.2.1 资本逻辑跳脱与发展路径选择 |
6.2.2 民族国家在场与民族意识觉醒 |
6.3 经济帝国主义进程中的中国发展之反思 |
6.3.1 全球化中国际经济新秩序重构 |
6.3.2 全球化中政治文化实践空间探索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再征服运动与西班牙民族的形成 ——以安东尼·D史密斯的民族理论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理论说明与概念界定 |
三、研究综述 |
(一) 国内相关研究 |
(二) 国外相关研究 |
第一章 西班牙族群认同的起源 |
一、祖地的奠基 |
二、西哥特时期的共同体认同 |
三、再征服运动的开启 |
第二章 再征服运动与族群认同的发展 |
一、再征服运动对族群认同的基础作用 |
(一) 再征服运动与西班牙的奠基 |
(二) 族群认同的进一步发展 |
二、基督教与族群认同 |
(一) 与异教徒的斗争 |
(二) 宗教统一的意义 |
三、绝对主义王权与族群认同 |
(一) 王权的兴起并神圣化 |
(二) 绝对主义的先天不足 |
(三) 政权建设与族群认同 |
四、海外扩张与族群认同 |
(一) 海外扩张征服 |
(二) 对美洲的统治 |
(三) 帝国认同与族群认同 |
第三章 从族群到民族的过渡 |
一、从族群认同到民族认同 |
二、民主化与民族 |
三、世俗化与民族 |
四、从帝国到民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夏洛特·史密斯文学作品中的民族主义与民族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缘起 |
第二节 夏洛特·史密斯的研究现状 |
1 夏洛特·史密斯在国外的研究现状 |
2 夏洛特·史密斯在国内的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 民族、民族主义、民族认同与民族的国家 |
2 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 |
第四节 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研究意义 |
1 研究目标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意义 |
第一章 夏洛特·史密斯与浪漫主义时期的民族主义 |
第一节 浪漫主义文学与民族主义之间的关系 |
第二节 夏洛特·史密斯的民族主义思想基础 |
1 夏洛特·史密斯与托马斯·潘恩的《人的权利》 |
2 夏洛特·史密斯与埃德蒙·伯克的《法国革命论》 |
3 夏洛特·史密斯的民族认同和民族主义立场 |
第二章 民族认同的唤醒与民族主义的发轫 |
第一节 《达斯蒙德》:对不列颠民族认同的唤醒 |
第二节 《老庄园》:对不列颠民族—国家的设想 |
第三节 史密斯早期作品中对民族主义政治诉求的呼应 |
第三章 民族认同的巩固与民族主义的修正 |
第一节 《移民》:被战争巩固的不列颠民族认同 |
第二节 《被驱逐的人》:对民族内阶级差异的探讨 |
第三节 史密斯中期作品中用自由主义修正民族主义的探索 |
第四章 民族认同的拓展与民族主义的完善 |
第一节 《年轻的哲学家》:拓展国界的不列颠民族认同 |
第二节 《比奇角》:对民族历史文化传承的关注 |
第三节 史密斯晚期作品中自由主义与民族主义的融合 |
第五章 夏洛特·史密斯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的现代价值 |
第一节 对民族主义的修正 |
第二节 对自由主义的补充 |
第三节 自我实现与民族发展的合一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8)后主权话语下的苏格兰独立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缘起和价值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框架 |
四、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主权国家的发展与“后主权”话语的兴起 |
第一节 主权观念的诞生与主权国家的发展 |
一、主权概念的诞生 |
二、主权理论的拓展 |
三、主权国家的发展 |
第二节 主权国家的危机与挑战 |
一、主权在政治领域遭遇的挑战 |
二、主权在经济领域遭遇的挑战 |
三、主权在环境领域遭遇的挑战 |
四、主权在观念领域遭遇的挑战 |
第三节 “后主权”话语的兴起 |
一、“后主权”的争议性与模糊性 |
二、“后主权”的规范性与影响力 |
三、“后主权”话语的具体实践 |
第二章 主权语境下的早期苏格兰独立运动 |
第一节 苏格兰民族身份的形成与民族主义早期特点 |
一、苏格兰作为民族定义的例外 |
二、苏格兰民族身份形成的原因 |
三、不追求主权的苏格兰民族 |
第二节 20世纪上半叶苏格兰民族运动的特点 |
一、20 世纪初苏格兰面临的国内外形势 |
二、苏格兰民族运动的出现和理念纷争 |
第三节 20世纪下半叶苏格兰民族党的崛起与原因 |
一、苏格兰民族党主权独立目标的形成 |
二、20 世纪下半叶苏格兰民族党的崛起 |
三、苏格兰民族党兴起的原因分析 |
第三章 “后主权”话语在苏格兰独立运动中的确立 |
第一节 欧洲一体化的早期进程与英国、苏格兰的立场 |
一、欧洲一体化的早期进程 |
二、英国对于早期欧洲一体化的立场 |
三、苏格兰对早期欧洲一体化的立场 |
第二节 撒切尔主义与苏格兰民族主义 |
一、1979 年苏格兰的权力下放公投 |
二、撒切尔主义对苏格兰经济社会的改变 |
三、撒切尔主义对苏格兰民族主义的影响 |
第三节 “在欧洲独立”在苏格兰独立运动中的确立 |
一、“在欧洲独立”出的背景与含义 |
二、欧洲一体化给苏格兰独立带来的契机 |
三、苏格兰的“后主权”传统与欧洲认同 |
第四章 “后主权”话语下的苏格兰独立公投与未来走向 |
第一节 权力下放与地区独立:苏格兰议会的建立 |
一、1997 年的权力下放与苏格兰议会的建立 |
二、1997 年权力下放的成功缘由与工党的考量 |
三、权力下放造成的英国联盟危机 |
第二节 苏格兰“后主权”独立运动的发展 |
一、权力下放后苏格兰民族党的再度崛起 |
二、苏格兰民族党的“后主权”独立蓝图 |
三、英国保守党政府同意独立公投的原因 |
四、2014 年苏格兰独立公投的经过与结果 |
第三节 “后主权”的危机:英国脱欧与苏格兰独立 |
一、英国脱欧:苏格兰面临再次抉择 |
二、谁更重要?苏格兰权衡英国与欧盟 |
三、苏格兰独立运动的未来走向 |
结论 |
田野调查附录 1 |
田野调查附录 2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国民身份的建构 ——新加坡博物馆的发展历史1965-201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缘起、内容和意义 |
1.2. 现有研究梳理 |
1.3. 研究方法、概念和范围的界定 |
第二章 新加坡博物馆的“前史”:1887-1965 |
2.1. 国家博物馆前身-–莱佛士博物馆(1887-1965) |
2.2. 莱佛士博物馆的身份信息:“殖民地臣民(colonial subject)” |
2.3. 殖民地身份的影响和讨论 |
第三章“新加坡人”身份:1965-1993 |
3.1. 建国初期国家博物馆的定位探索 |
3.2. “新加坡历史”展览:新身份的视觉呈现 |
3.3. 开幕系列展中的“新加坡人”身份 |
3.4. “海峡华人”展厅:新加坡人身份vs.华人身份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亚洲身份(1993–2015) |
4.1. “亚洲价值观”背后的“亚洲身份” |
4.2. 博物馆体系的开创与亚洲身份 |
4.3. 亚洲文明博物馆:相隔15年的两个开幕展 |
4.4. 土生文化馆馆址的符号意义:道南学校 |
4.5. 土生文化馆的身份象征:种族和文化的“混杂”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世界都市(Global City)”身份(2015--) |
5.1. “世界都市(Global City)”叙事和身份建构 |
5.1.1. “世界都市”的国家定位和文化政策 |
5.1.2. “世界都市”的身份意识 |
5.2. 国家美术馆的外在身份:建筑、历史和规划 |
5.3. 国家美术馆开幕系列大展:三重身份的世界属性 |
5.3.1. 本土身份:新加坡艺术史展“你叫什么名字?” |
5.3.2. 独立的本地华人身份:蔡逸溪vs.吴冠中 |
5.3.3. 东南亚身份:“东南亚艺术”展的寓意与困境 |
5.3.4. “世界都市”的艺术中心:“艺术家与帝国”展览 |
5.4. 美术馆的“世界都市”身份:寓意与融合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10)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想象共同体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选题意义 |
1. 理论意义 |
2. 现实意义 |
(二) 研究现状综述 |
1. 国内研究综述 |
2. 国外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方法及文章框架 |
1. 本文研究方法 |
2. 文章框架 |
一、安德森所处时代与想象共同体理论的形成 |
(一) 安德森时代的民族问题与想象共同体理论的萌芽 |
(二) 西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变革对想象共同体理论的影响 |
1. 行为主义的转向 |
2. 价值中立的倾向 |
(三) 独特的人生经历对想象共同体理论形成的影响 |
1. 身份认同的无边界化 |
2. 文学情怀与文学式的扩散论证 |
二、想象共同体的理论构建 |
(一) “民族”、“民族主义”和“共同体” |
1. 安德森对民族的定义 |
2. 民族主义的基本含义 |
3. 共同体的基本含义 |
4. 三者之间的联系 |
(二) “想象共同体”的文化根源 |
1. 宗教的共同体与王朝体制 |
2. 旧体制的式微激发民族共同体理念 |
3. 国家方言发展的促进 |
(三) 民族意识的起源 |
1. “印刷攻势”是孕育同时性因素的关键 |
2. 朝向方言的革命性冲击 |
3. 印刷语言以三种方式奠定民族意识的基础 |
(四) 四波想象共同体运动的论证 |
1. 第一波——欧裔海外移民的思想先导 |
2. 第二波——欧洲旧语言与新模式的嵌入 |
3. 第三波——官方民族主义与帝国主义的不同走向 |
4. 最后一波——新兴民族国家的最终诠释 |
三、比较视阈下的想象共同体理论 |
(一) 客观主义路径与主观主义路径的比较分析 |
1. 理论出发点和指向的不同 |
2. 理论的内核不同 |
(二) 族群象征主义与想象的共同体的比较 |
1. 理论起点与终点的异同 |
2. 论述逻辑不同 |
3. 理论的时间维度不同 |
4. 对“精英要素”论述不同 |
5. 理论模式不同 |
四、全球化背景下想象共同体理论遭遇的冲击 |
(一) 对身份认同转变的冲击 |
(二) 想象的式微——内容和形式的转变 |
(三) 对宗教普世化扩张的冲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当代西方的两种民族理论——兼评安东尼·史密斯的民族(nation)理论(论文参考文献)
- [1]安东尼·史密斯族群-象征主义理论发展评析[J]. 林林,赖海榕. 民族研究, 2021(05)
- [2]群体情感与国家对外政策偏好 ——以塞尔维亚对俄欧政策的差异为例[D]. 王硕. 吉林大学, 2021(01)
- [3]建构俄罗斯布里亚特民族:互动机制、国家制度与民族属性(17世纪至21世纪之初)[D]. 孟根仓.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4]民族国家叙事下国家认同问题研究[D]. 赵建波. 山东大学, 2021
- [5]当代西方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研究[D]. 程睿. 吉林大学, 2021(01)
- [6]再征服运动与西班牙民族的形成 ——以安东尼·D史密斯的民族理论为视角[D]. 徐焕升. 山东大学, 2020(07)
- [7]夏洛特·史密斯文学作品中的民族主义与民族认同研究[D]. 王艺霏.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8]后主权话语下的苏格兰独立运动研究[D]. 华敏超. 南京大学, 2020(04)
- [9]国民身份的建构 ——新加坡博物馆的发展历史1965-2015[D]. 胡超. 中央美术学院, 2020(07)
- [10]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想象共同体理论研究[D]. 徐振华. 中共辽宁省委党校,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