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何家安近作观摩展在京举行(论文文献综述)
宋哲琦[1](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研究说明《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王鑫[2](2019)在《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文中研究说明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在文艺交流和创作实践中开启了一个新阶段。延安时期戏剧、电影、美术、音乐领域所孕育的艺术作品,在开拓了延安文艺形式、承载着延安文化精神的同时,形成了多元化本土艺术资源向世界传播的新方向;在文学实体的双向译介行为之外,延安时期扩展出了“文学旅行”或“观察笔记”等表现形式的“域外作家的延安书写”新路径;1940年代中期以来,丁玲、赵树理、周立波等延安作家的文学作品,在域外学界收获了广泛传播与可观成果,进入了对外输出与域外研究的新高潮。故此,我们可以说,延安时期首次启开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之间双向、多元、平等的文学交流与对话的新历程。如今,对于世界文学范围的延安文艺形态的研究进行适当清理、重新反思与有效回应,是十分必要的。在文化文学的互动与交汇中,是时候重启对于延安文艺的跨时空与跨文化研究,以期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话语资源有所助益。本文呈“导言”,正文六个章节,“结语”等,分别讨论了“延安文艺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成果”、“延安艺术作品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域外作家在延安”、“从延安走向世界的丁玲”、“延安重要作家的域外研究”以及“域外延安文艺研究引发的反思与回应”。第一章,将延安时期取得的丰厚的文学成就放置在世界传播与研究的视野中作一概览,从总体上廓清延安文艺的世界传播进程、特征及其所集中的问题。域外学界涉及译介传播与评论研究两大方面,结合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以详实的文献材料为基础,对延安文艺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情况,进行体系化的整理、归纳与简述。第二章,关于延安时期取得的多元的艺术成就,以戏剧、电影、美术、音乐四大领域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情况为讨论对象,追溯现代以来各艺术领域的发展沿革,以及延安艺术作品在域外引发的反响。择取延安各艺术门类的典型成果作为域外研究的核心内容,诸如歌剧与电影形式的《白毛女》、延安木刻、《黄河大合唱》,力图挖掘延安艺术为世界所带来的新资源。第三章,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前来延安的大批域外作家所创作的延安文本,及其触及并自觉传播的延安精神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时空的基本线索论述这批域外的延安文学作品,研讨其中蕴含的叙述主题与审美意味。通过域外观察者的延安叙述,映现出延安精神对其文学观与世界观的深层影响,以此折射出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第四章,由于域外学界的丁玲研究成果最为丰富,故而将丁玲的域外研究作为再研究的典型个案,分别论述域外丁玲研究中的“真实性问题”、“两极断裂论”与“情感研究问题”;着重讨论梅仪慈的丁玲研究,在意识形态话语与隐喻书写等方面的新发现;此外,以女性文学研究、作家传记研究与人文心理学研究为视角,力图开掘域外丁玲研究中的新可能。第五章,围绕域外学界对于延安重要作家赵树理与周立波的研究成果展开讨论。分析日本“人民文学”视野下的赵树理,以及日本延安文艺研究的复杂境遇;并在“声音媒介”的传播方式与“文化自信”的执着守护中透视赵树理的文学态度。域外学界的周立波研究呈现出不同的评价趋向,针对农民语言与农民意识之间复杂关系的探讨,强化了作家在创作中的主体性延伸。第六章,进一步从理论的层面对域外延安文艺研究进行反思与回应,讨论了“回心型”文学传统与文学“抒情传统”为延安文艺研究所带来的理论资源;进而从“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的不平衡”和延安文艺的“现代性”问题,分析域外延安文艺研究所面临的困境;最后,以“政治与文学二元论”的典型论调为反思对象,从关于文学创作与作者形象意义上的“崇高”概念,揭示出献身革命的延安作家在其自我崇高化历程中的复杂性,并以此重构延安文艺所带来的积极的精神重生与文化重建价值。总之,对于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再研究,需要以关系研究为前提,辩证理解域外研究者的理论尝试与思维局限,反思学界为延安文艺与“政治话语”之间建立的必然关系,将延安文艺从“政治话语”的唯一背景中解脱出来,进而发现延安文艺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所提供的革命文化资源与现代性张力。
平路青[3](2019)在《民国报刊视野下毕加索及其作品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美术巨匠毕加索,因其独特的立体主义和个性化的艺术,确立了自己在世界艺术史上的地位。本文以1912至1949年为时限,梳理报刊和图像史料,论述毕加索生前在我国的传播史。从传播学理论角度,首先考证毕加索中文译名和生平事略;其次探究毕加索作品译介和评价,最后探讨毕加索艺术对民国美术教育、美术家创作和社团的影响。研究表明,毕加索作品经历了一个由肇始、繁荣至低谷的传播过程。1915年蔡元培购买毕加索立体派作品,标志他的作品传入我国的开端。1917年他以新画派画家身份被我国美术界接受。毕加索生平事略及其作品主要译介者有俞寄凡、韦寿、倪贻德、丰子恺、叶秋原、华宾、谢海燕、陈抱一、影梅、梁锡鸿、陈士文、令狐原、胡品清、陈实、刘狮、刘抗、温肇桐等人。常玉、林风眠、赵无极等人的创作,受到了毕加索艺术的影响。这一研究不仅扩展了毕加索研究范围,丰富了毕加索研究内容,而且对当今中外美术交流和中国美术教育提供了学术参鉴。由此我们更可反观毕加索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
王响玲[4](2016)在《南京艺术学院三代陶艺人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主要围绕南京艺术学院三代陶艺人进行探讨,潘春芳和许成权分别是新中国培养起来的第一代学者和大师级手艺人,对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的痴迷和传承具有自觉的使命感,创办了南艺第一个手工艺工作室;以陆斌、蒋炎、李雨花为代表的第二代陶艺人则表现出鲜明的当代性和独特的风格性,并且以积极参展和游学的方式融入于国际社会,同时极大地影响了学院派手工艺教学;而以王欣及工作室学生群体为代表的第三代陶艺人通过实验、跨界的创新理念丰富和拓展着现代陶艺,展现出多元化、时尚性等特征。南艺三代陶艺人自身成长经历,清晰地显示了当代学院派培养中国手工艺人才的方式和脉络,在全国高校具有典型性意义。本文结合每代陶艺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从习艺经历、艺术创作、陶艺教学、文化艺术交流等方面进行梳理分析,从群体性、师承性、人文性层面分析归纳他们的艺术特点、教学理念以及贡献和影响,挖掘出南京艺术学院陶艺教学的特色和人才培养模式的代表性、示范性特点,期以能够发挥为其他学院手工艺教学产生借鉴和影响的社会价值。
邹宗良[5](2015)在《蒲松龄年谱汇考》文中提出蒲松龄(1640—1715)是17世纪蜚声中外的短篇小说家,他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与另一部小说名着《红楼梦》短长相映,双璧争辉,都是中国古典小说中最值得珍视的优秀文化遗产。对蒲松龄生平、交游、创作、思想的研究,被研究者称为“蒲学”,是聊斋学研究的重要一翼。然而,对于这位中国清代着名小说家生平事迹的研究,还存在着较多的不能尽如人意之处。就蒲松龄《年谱》的撰作而言,到目前为止,已先后有唐风《淄川蒲明经年征》(1933)、路大荒《蒲松龄年谱》(原名《蒲柳泉先生年谱》,1936,1962,1980)、张景樵《清蒲松龄先生留仙年谱》(1980,台北)、刘阶平《蒲留仙松龄先生年谱》(1985,台北)、盛伟《蒲松龄年谱》(1998)、罗敬之《蒲松龄年谱》(2000,台北)6种出版面世。这6种蒲松龄的《年谱》,出版的时间跨度长达近70年,就内容而论,存在的问题大致有三:其一,内容简略。如几经修订的路《谱》,全文在4万字上下;2000年台北出版的罗《谱》,全文也只有16万字左右。因内容简略,这些《年谱》未能详考蒲松龄一生的事迹,故就其性质而言,可云为蒲松龄生平的6种《简谱》。其二,是6种《年谱》存在的问题较多。经论文作者考订发现,上述6种蒲松龄的《年谱》存在的各种错误前后达数百条之多,其中不少错误关涉蒲松龄的重要事迹与创作。由于须予订正的问题较多,故难以被一般研究人员和社会读者放心使用。其三,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蒲松龄与《聊斋志异》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全面、深入发展的新时期,在蒲松龄生平的研究方面,多年致力于此且有专着出版的即有袁世硕师、王枝忠、杨海儒和本论文作者等数人,散见的相关研究成果也十分可观。但上述6种《年谱》由于内容简约,尚未能做到全面汲取和体现海内外蒲松龄研究的丰硕成果。因此,在目前阶段,撰写一部既内容翔实可靠,又能全面细致地反映数十年来蒲松龄生平研究成果的《蒲松龄年谱》,已经成为蒲学发展的一种必然要求。针对以上问题,《蒲松龄年谱汇考》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一是全面考订蒲松龄的一生事迹,包括作者生平、作品系年、创作、交游、思想情感等方面的情况,力求详尽不遗;二是全面订正此前的蒲松龄《年谱》和研究中出现的各种错讹和问题,言必有据,据必详察,力求将此《蒲松龄年谱汇考》做成蒲松龄的生平信史;三是全面吸收和体现近几十年来的相关研究成果,展示新时期以来蒲松龄研究的进展情况和基本面貌。论文分为谱前、年谱和谱后三个部分。谱前部分,分叙淄川蒲氏远祖、淄川蒲氏世系和蒲松龄传略。蒲氏远祖,本论文认为自元代始世居山东淄川。其中蒲鲁浑、蒲居仁二人,在元代并为般阳路总管。关于蒲鲁浑、蒲居仁的族属问题,存在突厥族、蒙古族、回族、女真族、汉族五说,到目前为止尚难有确论。蒲氏远祖一节据目前所知的史料,介绍蒲鲁浑、蒲居仁其人及相关情况,对突厥族、蒙古族、回族、女真族、汉族说的来源与现状一作评述,并指出淄川蒲氏远祖的族属问题,与蒲松龄本人所自认的汉族族属不可混二为一。淄川蒲氏世系,据蒲松龄手稿《般阳土着》和淄川《蒲氏世谱》,勾勒考察了淄川蒲氏自始祖蒲璋至蒲松龄的父亲蒲盘共十世的宗祧传承情况,并依据相关研究成果订正此前绍介中存在的讹误。蒲松龄传略是谱主的一个简传,介绍谱主的名、字、号、家庭成员、外家情状、谱主生平概要与着述情况。年谱部分是本论文的正文,也是论文撰写的重点所在。这一部分按年分叙谱主事迹,兼及有关人物与大事。年谱以考述谱主的一生事迹为主要内容。其年、月、日可考的谱主行迹,尽力详考其具体日期;对与《聊斋志异》和谱主的诗、文、词、俚曲、杂着等其他着作的创作时间、本事、地点等有关的史料作重点考察,以发见其创作的具体情况。身为17世纪的乡村文人,蒲松龄以设馆执教为其一生生涯。据本论文考证,他康熙三年(1664)与父兄“析箸”,自次年始进入其一生中漫长的馆斋岁月,直到康熙四十九年(1710),他七十一岁时从位于淄川西鄙的忠信乡西铺村撤帐回家,馆斋生涯长达四十馀年。蒲松龄为塾师,不是如鲁迅和后来有研究者所说的那样“以诸生授徒于家”,而是长期居停于淄川县的缙绅之家。他的《聊斋志异》、《聊斋俚曲集》和一生的大部分着作,几乎都是在“子夜萤萤,灯昏欲蕊;萧斋瑟瑟,案冷疑冰”的馆斋环境中创作完成的。因此,论文对蒲松龄在忠信乡苏李王氏,丰泉乡鸾桥王氏,忠信乡沈家河村沈氏、西铺村毕氏等缙绅之家设馆执教的事迹作了重点考察,以见其《聊斋志异》、 《聊斋俚曲集》等优秀文学作品的创作环境和创作情状。蒲松龄一生生活在山东农村。由于其父蒲盘早年入棘闱而苦不售,有过一段“去而学贾,积二十馀年,称素封”的经历,少年时代的蒲松龄家庭状况说不上多么富裕,但起码是衣食无忧的。然而与父兄析箸之后,生活的重担压在他尚嫌稚嫩的肩上,蒲松龄一家因此而长期处于“家无四壁妇愁贫”、“丰岁时将野菜挑”的困窘生活之中。可以这样说,贫困几乎是伴随了蒲松龄一生的。早年析箸,蒲松龄分到了薄田二十亩,到他撤帐归家之后,则有“养老之田五十馀亩”。随着子女的增加,微薄的束惰难以养活全家,土地的产出成为一家生活的重要来源。因此,蒲松龄关注农时,关心稼穑,他对农事旱涝的重视,可以说达到了和农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程度。出于这样的原因,蒲松龄写下了较多的农事诗和农村诗,从他的《农桑经》、《日用俗字》、《家政内编》和《家政外编》可以知道他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的熟稔程度。有论者称蒲松龄为“农民诗人”,笔者认为他是知识分子中少见的农业专家,他的农事诗、农村诗与中国古代的田园诗判然有别,可与同时代的盐民诗人吴嘉纪的诗作相提并论。因此,论文对他的农事诗、农村诗和农业着作的情况给予了重点关注。清顺治十六年(1659),蒲松龄以县、府、道三试第一补博士弟子员,受知于着名前辈诗人、山东提学道施闰章,“文名籍籍诸生间”。但自此以后,他却在每三年一次的山东乡试中屡战屡北,饱尝铩羽之痛。直到康熙五十年(1711),蒲松龄七十二岁时,才去青州参加提督山东学院黄叔琳主持的贡生考试,中式而成为岁贡生。作为一个生活在社会下层的乡村文人,蒲松龄的朋辈也大多生活在社会下层,他的交游生活的圈子是无法与王士禛、高珩、唐梦赉等高官和缙绅并比的。但须指出的是,就像不同的鱼类在水中生存的层次各不相同一样,与那些人们熟知的官僚文人生活圈不同,蒲松龄与朋辈交游的生活圈为我们展示的是一个下层社会中农村生活的具体环境,这样一种交游的层次,为我们提供了下层文入社会生存状态的生动图景。因此,本论文致力于通过地方史志和调查所得的当地族谱等地方史料,尽可能地收录和保存蒲松龄交游人物的活动和记载,借以发掘和展示其交游情况和社会活动的范围,以从中见出以蒲松龄为中心的下层社会乡村知识分子的生活层次和生存状态。论文作者认为,走近蒲松龄,熟识蒲松龄,就要努力去做谱主的“朋友”,要做到熟识“今典”,即熟知谱主生存的社会状态。缘于此想,本论文对影响蒲松龄生存、生活与思想的社会重大历史事件如崇祯十五、十六年(1642、1643)清兵入关掳掠山东,明清易代的社会巨变,顺治元年(1644)谱主友人王樛之父、招抚山东河南户、工二部侍郎王鳌永被杀,顺治年间的山东于七起义、谢迁起义,康熙年间的三藩之乱,康熙西征噶尔丹,康熙四十二、四十三年(1703、1704)山东饿殍遍地的大灾荒等重大历史事件作了较多的文献征引和叙说。作者相信,这些明清时期的“今典”,不仅对于一般读者了解相关历史知识是十分必要的,即使对于今天的蒲学研究者而言,也仍然是值得认真去关注的一种历史“语境”。谱后部分相对较为简单,截止于清雍正三年(1725),蒲松龄诸子具乃父行状,倩谱主生前友人张永跻之子、同邑后学张元撰作《柳泉蒲先生墓表》,于是年清明日立碑于蒲松龄的墓前。附带说明一下,本论文的参考文献,按一般年谱的撰作体例,只列出征引书目和征引论文目,未征引的参考文献概未阑入。
于栋涛[6](2015)在《新工笔女画家创作探究》文中研究指明“新工笔”是近年来艺术圈出现的一种艺术现象。工笔画走出新迹象完全是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新工笔”绝对不是简单地套用中国传统绘画技法来表达西方或者关于当下的思考与观念,而是站在中西方哲学、美学及艺术史这一新的高度上审视当代工笔画,“新工笔”画家们运用自身丰富的文化积淀构建新的艺术方法、思想方法,突破性创造出新的形式语言和材料语言实现作品的艺术意蕴,使“新工笔”形成了完整系统。本文透过研究当下优秀的“新工笔”女画家徐华翎、高茜、秦艾、雷苗等,分析她们作品的题材与技法,来探究深谙在画面之后画家的隐藏语言。自身的情感经历是当下女画家们创作的冲动的来源,但女画家们将这些经验世界的感受注入了自己的精神追求,并通过精炼、真诚的予以提升,亦创作出具有女性特性的审美世界。
谢圣明[7](2014)在《传播学视野下《申报》与中国美术现代化进程(1872-193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中国美术的总体特征是对应中国社会现代进程形成的现代形态,因此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研究一直是学界的热点,但是大多数研究的着眼点仅局限于美术的“本体”。本文从传播学视角,以《申报》为切入点,考察1872年至1937年间,作为美术外部力量的大众传媒——《申报》,在美术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并逐渐呈现新的社会文化功能的过程中,如何通过推动美术完成社会功能转变、实现文化价值,最终实现对美术功能的形塑,对美术现代化的构建。刊行时间长达七十八年的《申报》,其持续时间之长、内容之丰富、影响之广泛,没有第二份中文报纸可以与其相媲美。《申报》涵盖的七十八年,可说是中国在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等各方面变动改革最为激烈的年代。以史量才、邵飘萍、周瘦鹃、朱应鹏等为代表的申报人,充分利用《申报》这个广阔的舞台,开辟各种副刊、专栏,对政治、经济、军事、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进行全方位介入、渗透、影响。具体到美术,《申报》从创刊伊始,即对各种启蒙形态的现代美术展览、现代美术社团积极关注、广为推扬,随后创设《艺术界》副刊着力引介传播西方美术知识。与上述过程相始终的是《申报》对美术大众化的矢志不渝,从《点石斋画报》的创办,到各种商业美术的扶掖,再到贴近市民大众生活的漫画的选登。可以说,在中国美术现代化的关键历史时期,《申报》在积极营造了中国现代美术衍生的外在社会文化环境,为现代美术的生发提供土壤;丰富美术传播方式,改传统社会单一的人际传播,为现代社会人际传播与社会传播交错并行;催生面向大众的新画种三个方面起到独特与不可忽略的作用。
娄炜利[8](2013)在《人物访谈电视节目互动修辞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物访谈互动活动”是主宾双方展现自我风采和传情达意的言语交际活动。电视传媒全息化背景下的互动活动,受复杂多变情态语境的综合影响,不但主体双方在遣词、造句等各个细节方面都表现出了相应的个性特征,而且整个访谈活动还时常体现出一定的美学趣味,同时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其独到的应用价值。基于人物访谈互动活动研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本文主要从修辞学视角进行切入,综合采用了题旨情境适应性分析法、言语交际全过程分析法、话语轮次结构性分析法和统计归纳综合性分析法等方法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言”,通过对于电视访谈、互动、修辞、节奏和修辞策略等概念内涵的梳理,试图构建起本课题研究专属的框架支撑点。同时又引入互动度概念,进一步在宏观层面上对所搜集语料完成二元划分。第二章“本课题研究的基本理论”,在秉承由一般到特殊研究原则的前提下,又将“电视传媒语境顺应”和“调控适配协调化”两大理论各自拆分为上下两节进行论述,以期能够实现理论内涵的深入掘进。第三章与第四章是一个独立区块。在“调控适配协调化”理论指导下,主要涉及的是语料分析纵向操作方面的问题。在这两章中,我们会分别明确高、低互动度访谈活动的诸种典型形态,其中低互动度层面主要涉及的是单方主导的低维互动,而高互动度层面则主要涉及的是单方主导的高维互动和多方主导的高维互动。按照互动活动整体发展的时间顺序,整个言语交际过程还可被进一步划分为起始、展开、高潮和结束等四个阶段。除却高潮阶段只涉及具象形态的探讨外,对于其余三个阶段均会完成相关类型与方式的界定和探讨。此外,亦可遵循话语分析为主干框架,语言学诸要素分析为重要突破点的研究思路,分别再对相关典型语料进行专题性分析。第五章则又是一个独立区块。主要以“电视传媒语境顺应理论”为理论支撑点,再从特定主旨、特定时期、特定场合、特定对象和特定文化等五个角度,以语言学诸要素与互动子话题流设置相结合的研讨方式进行切入,力求在横向语料专题分析层面能够有所收获。第六章“结语”,在完成相关结论梳理的基础上,再对本课题的后续研究进行美好展望。
王晶[9](2013)在《《文艺月刊》(1930-1941年)研究》文中提出论文以《文艺月刊》(1930年——1941年)为研究对象,这份创刊于南京,停刊于重庆的具有国民党背景的期刊杂志,是右翼文艺阵营中持续时间最长,版面内容丰富,影响力较大的一个刊物。《文艺月刊》创刊于文学期刊非常活跃的三十年代文坛,第一章里选取1930年这个年度中,具有代表性的几种期刊进行比较,突出《文艺月刊》远离商业化,在与左翼文学争夺话语权的过程中,为了尽可能地吸引争取中间作家,努力淡化党派政治色彩,注重文学的本体性,是右翼文艺期刊中独具特色的一份刊物。第二章首先考察《文艺月刊》的主办者中国文艺社的基本情况,并借此厘清刊物的主要编辑、历史面貌、撰稿人群、资金筹措和出版发行等多方面的情况。通过对中国文艺社的历史考察,试图呈现国民党不断强化期刊出版业控制的过程;对不同时期的主编的考察,是为了探究不同群体的知识分子的文化心态以及对刊物的相关影响。第三章介绍了《文艺月刊》的文学创作情况,在“民族认同”和“人文关怀”两大主题之下,涌现出一些文学史上少有人提及的优秀作品,这个部分对其进行文本的分析挖掘。第四章描述《文艺月刊》的文学批评世界,该刊在理论方面没有一个主流强势的声音,基本上处于杂陈拼盘的状态,在整体概貌做出了解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王平陵和韩侍桁的文艺批评。《文艺月刊》杂志主要聚合了共同关注民族国家命运的非左翼作家和广大文学界,使右翼文学呈现了一种大气兼容的势态,是国民党政府建构“国家民族文学”的一种具体范式,呈现了现代期刊传媒在政治、经济、文学多重因素影响下的丰富面貌。
李珊[10](2012)在《新时期中国工笔画色彩观的转变研究 ——以胡明哲个案为起点的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宋以后,文人画占据画坛主流,水墨逐渐取代工笔画中色彩的重要地位,而成为画面中最主要的“墨相”。而逐渐式微的工笔画却以壁画和民间年画的形式延续下来。这种重墨轻彩的色彩观,使中国画的色彩运用逐渐式微。新时期以来,中国工笔画经历了东西方多层次、多角度文化思潮的碰撞。在创作观念上渐趋开放、自由,在绘画语言上立足传统、兼容并蓄中外绘画艺术中的有益营养,对自身的发展变革进行着广泛的探索。其中,借鉴西画、现代日本画的色彩经验是新时期中国工笔画突破旧框架的重要内容。通过对西方绘画中某些元素的借鉴,形成了一种符合时代审美趣味的新型现代工笔画的色彩趣味。重新谱写了自唐宋以后断裂的以色彩为主体的绘画历史。本文针对这一问题,从新时期中国工笔画色彩运用的新现象及新现象的特征、新时期中国工笔画色彩观的变异、以及新时期中国工笔画色彩观转变的原因几个角度展开论述。用以辨析新时期以来中国画领域中的色彩运用,并认为新时期中国工笔画在色彩运用上出现了一种全新的变化,同时,新时期中国工笔画色彩观也发生了转变。
二、何家安近作观摩展在京举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何家安近作观摩展在京举行(论文提纲范文)
(1)《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2)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节 选题的价值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概念界定 |
第一章 延安文艺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成果 |
第一节 延安文艺的世界译介与交流概观 |
一、延安文艺作品在世界的译介情况 |
二、本土作家与延安文艺的世界传播 |
第二节 延安文艺在世界的研究概况 |
一、延安作家作品在世界的研究成果 |
二、海外的中国文学史出版情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延安艺术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 |
第一节 延安戏剧在世界 |
一、30-40年代中国戏剧的发展与变革 |
二、域外作家笔下的延安戏剧 |
三、杰克·贝尔登笔下的《白毛女》 |
四、德克·博迪笔下的歌剧《白毛女》 |
五、歌剧《白毛女》在世界 |
第二节 延安电影在世界 |
一、30-40年代中国电影的沿革与变迁 |
二、抗战电影的域外传播 |
三、域外电影人在延安 |
四、延安电影的发展 |
五、《白毛女》的域外传播与接受 |
第三节 延安美术在世界 |
一、中国共产党美术事业发展 |
二、中国美术作品的早期域外传播 |
三、抗战木刻在世界 |
四、中国革命木刻对日本的影响 |
第四节 延安音乐艺术在世界 |
一、中国共产党音乐事业的发展 |
二、《黄河大合唱》的域外传播与接受 |
三、延安革命歌曲在世界 |
四、延安音乐思潮对日本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域外作家在延安 |
第一节 书写延安的域外视点与研究现状 |
一、书写延安的三个维度 |
二、域外延安书写的研究现状 |
第二节 美国作家的延安书写 |
一、第一阶段:1936-1939 |
二、第二阶段:1939-1949 |
第三节 其他域外作家的延安文本 |
一、其他域外记者的延安文本 |
二、其他国际友人的延安文本 |
第四节 不同时空下的域外延安书写 |
一、各民主根据地与解放区的域外书写 |
二、延安时期前后的域外书写 |
第五节 域外延安文本的文化意蕴 |
一、域外延安文本的创作背景与文化缘起 |
二、域外延安文本的文学与文化价值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从延安走向世界的丁玲 |
第一节 丁玲作品研究与译介述评 |
一、丁玲的创作与本土研究述评 |
二、丁玲作品的域外译介与研究概况 |
第二节 域外丁玲研究涉及的主要问题 |
一、真实性问题:作者与人物 |
二、两极断裂论:文学创作“转向” |
三、情感研究:政治追求与爱情追求 |
第三节 梅仪慈的丁玲研究 |
一、“意识形态”再认识及其局限 |
二、“冲击—反应”论的移植和再造 |
三、“隐喻”书写:疾病与空间 |
第四节 域外丁玲研究的其他可能 |
一、女性文学研究与丁玲小说研究 |
二、作家传记研究与丁玲的政治生涯 |
三、人文心理学研究视角下的丁玲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重要延安作家的域外研究 |
第一节 赵树理研究在世界 |
一、赵树理作品的域外译介与研究概况 |
二、海外赵树理研究的主要话题 |
三、日本“人民文学”视野中的赵树理 |
四、“听觉”与“声音”媒介视野下的文学传播 |
五、作为“文化自信”守护者的赵树理 |
第二节 周立波研究在世界 |
一、周立波作品的域外译介与研究概况 |
二、域外周立波研究的不同趋向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引发的反思与回应 |
第一节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
一、“回心型”文化与延安文学 |
二、“情本体”与“抒情”传统 |
第二节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损耗”与局限 |
一、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的不平衡 |
二、“现代性”复杂而单一的面孔 |
三、文化差异与接受误区 |
第三节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思考与回应 |
一、“政治与文学二元论”与“冲击—反应”论 |
二、“想象的共同体”与“崇高” |
三、“崇高”与崇高化自我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3)民国报刊视野下毕加索及其作品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1章 毕加索生平译介 |
1.1 繁杂的中文译名 |
1.2 立体派创始者 |
1.3 由点到面的译介 |
1.4 画家身份的转变 |
第2章 毕加索作品译介 |
2.1 零星译介 |
2.2 盛况空前 |
2.3 由盛转衰 |
第3章 毕加索艺术译评 |
3.1 立体派领袖 |
3.2 多变的艺术 |
3.3 欧洲艺坛巨擎 |
第4章 毕加索艺术影响 |
4.1 毕加索对中国美术家的影响 |
4.2 毕加索对民国美术教育和社团的影响 |
结语 |
图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4)南京艺术学院三代陶艺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缘起及选题意义 |
二、研究对象和范围的界定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传统手工艺的传承者与弘扬者 |
第一节 学院陶艺的发轫与南艺陶艺的起步 |
第二节 陶瓷专业与工作室的创建者——潘春芳 |
一、独特的学业背景 |
二、从沿袭到创造 |
三、创办陶瓷专业与实验室 |
四、紫砂壶艺界学者型陶艺家 |
第三节 教辅岗上的工艺美术大师——许成权 |
一、从学徒到大师 |
二、职业转换带来的贡献 |
第四节“芳权陶艺”的艺术特点及社会影响 |
一、传承有序、自成风格 |
二、开放的思维与严谨的工作方法 |
三、传统手工艺文化的传播者 |
四、对南艺陶艺发展的影响 |
第二章 现代陶艺的引领者与践行者 |
第一节“现代陶艺”理念的输入 |
第二节 具有使命感的陶艺家——陆斌 |
一、从叛逆到思考 |
二、文化精神的回归 |
三、《大悲咒》作品的意义 |
第三节 形式实验者——李雨花 |
一、从迷茫到自由 |
二、形式背后的叙事性表达 |
第四节 逻辑美感的表达者——蒋炎 |
一、从访学到实验 |
二、个人作品的面貌属性 |
三、艺术语言的实验 |
第五节 第二代陶艺人的艺术活动及影响 |
一、陶艺教学:引领实验型手工艺人才的培养方向 |
二、艺术创作: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 |
三、艺术交流:中外文化的多元互动 |
第三章 实验陶艺的探索者与实验者 |
第一节 南艺陶艺发展的黄金时期 |
第二节 现代陶艺的探索者 |
一、从学艺、研艺到创新 |
二、新技术手段的介入运用 |
第三节 富有创新精神的学生群体 |
一、得益于优质的高等教育 |
二、开放的设计意识 |
第四节 第三代陶艺人的艺术特点及评价 |
一、“初生牛犊”的精神 |
二、艺术观念的当代性转换 |
三、技艺于当代陶艺的实验 |
第四章 源于三代陶艺人群体的启示分析 |
第一节 异于师徒传承的学院派育人模式 |
一、理论知识体系的架构 |
二、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
三、重视前沿课题的研究与教学 |
第二节 学术性与实验性并重的践行理念 |
一、在学术研究中培养批判意识 |
二、“交叉跨界”的实验探索 |
三、材料、技法与形态的多元呈现 |
第三节 根植于传统的创新发展 |
第四节 “生活、社会与人”的人文性关注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蒲松龄年谱汇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凡例 |
谱前 |
淄川蒲氏远祖 |
淄川蒲氏世系 |
蒲松龄传略 |
年谱 |
明崇祯十三年(清崇德五年)庚辰 一六四○ 一岁 |
明崇祯十四年(清崇德六年)辛巳 一六四一 二岁 |
明崇祯十五年(清崇德七年)壬午 一六四二 三岁 |
明崇祯十六年(清崇德八年)癸未 一六四三 四岁 |
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甲申 一六四四 五岁 |
清顺治二年乙酉 一六四五 六岁 |
清顺治三年丙戌 一六四六 七岁 |
清顺治四年丁亥 一六四七 八岁 |
清顺治五年戊子 一六四八 九岁 |
清顺治六年己丑 一六四九 十岁 |
清顺治七年庚寅 一六五○ 十一岁 |
清顺治八年辛卯 一六五一 十二岁 |
清顺治九年壬辰 一六五二 十三岁 |
清顺治十年癸巳 一六五三 十四岁 |
清顺治十一年甲午 一六五四 十五岁 |
清顺治十二年乙未 一六五五 十六岁 |
清顺治十三年丙申 一六五六 十七岁 |
清顺治十四年丁酉 一六五七 十八岁 |
清顺治十五年戊戌 一六五八 十九岁 |
清顺治十六年己亥 一六五九 二十岁 |
清顺治十七年庚子 一六六○ 二十一岁 |
清顺治十八年辛丑 一六六一 二十二岁 |
清康熙元年壬寅 一六六二 二十三岁 |
清康熙二年癸卯 一六六三 二十四岁 |
清康熙三年甲辰 一六六四 二十五岁 |
清康熙四年乙巳 一六六五 二十六岁 |
清康熙五年丙午 一六六六 二十七岁 |
清康熙六年丁未 一六六七 二十八岁 |
清康熙七年戊申 一六六八 二十九岁 |
清康熙八年己酉 一六六九 三十岁 |
清康熙九年庚戌 一六七○ 三十一岁 |
清康熙十年辛亥 一六七一 三十二岁 |
清康熙十一年壬子 一六七二 三十三岁 |
清康熙十二年癸丑 一六七三 三十四岁 |
清康熙十三年甲寅 一六七四 三十五岁 |
清康熙十四年乙卯 一六七五 三十六岁 |
清康熙十五年丙辰 一六七六 三十七岁 |
清康熙十六年丁巳 一六七七 三十八岁 |
清康熙十七年戊午 一六七八 三十九岁 |
清康熙十八年己未 一六七九 四十岁 |
清康熙十九年庚申 一六八○ 四十一岁 |
清康熙二十年辛酉 一六八一 四十二岁 |
清康熙二十一年壬戌 一六八二 四十三岁 |
清康熙二十二年癸亥 一六八三 四十四岁 |
清康熙二十三年甲子 一六八四 四十五岁 |
清康熙二十四年乙丑 一六八五 四十六岁 |
清康熙二十五年丙寅 一六八六 四十七岁 |
清康熙二十六年丁卯 一六八七 四十八岁 |
清康熙二十七年戊辰 一六八八 四十九岁 |
清康熙二十八年己巳 一六八九 五十岁 |
清康熙二十九年庚午 一六九○ 五十一岁 |
清康熙三十年辛未 一六九一 五十二岁 |
清康熙三十一年壬申 一六九二 五十三岁 |
清康熙三十二年癸酉 一六九三 五十四岁 |
清康熙三十三年甲戌 一六九四 五十五岁 |
清康熙三十四年乙亥 一六九五 五十六岁 |
清康熙三十五年丙子 一六九六 五十七岁 |
清康三十六年丁丑 一六九七 五十八岁 |
清康熙三十七年戊寅 一六九八 五十九岁 |
清康熙三十八年己卯 一六九九 六十岁 |
清康熙三十九年庚辰 一七○○ 六十一岁 |
清康熙四十年辛巳 一七○一 六十二岁 |
清康熙四十一年壬午 一七○二 六十三岁 |
清康熙四十二年癸未 一七○三 六十四岁 |
清康熙四十三年甲申 一七○四 六十五岁 |
清康熙四十四年乙酉一七○五 六十六岁 |
清康熙四十五年丙戌一七○六 六十七岁 |
清康熙四十六年丁亥一七○七 六十八岁 |
清康熙四十七年戊子一七○八 六十九岁 |
清康熙四十八年己丑一七○九 七十岁 |
清康熙四十九年庚寅一七一○ 七十一岁 |
清康熙五十年辛卯一七一一 七十二岁 |
清康熙五十一年壬辰一七一二 七十三岁 |
清康熙五十二年癸巳一七一三 七十四岁 |
清康熙五十三年甲午一七一四 七十五岁 |
清康熙五十四年乙未一七一五 七十六岁 |
谱后 |
清雍正三年乙巳 一七二五 殁后十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攻读学位期间出版的着作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新工笔女画家创作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中国工笔女画家的发展历程 |
1.1 明清以前的女画家 |
1.2 明清闺阁女画家 |
1.3 中国现代画坛的工笔女画家 |
第二章 新工笔女画家艺术创作解析 |
2.1 徐华翎 |
2.2 高茜 |
2.3 秦艾 |
2.4 雷苗 |
第三章 新工笔女画家艺术创作之“新”与“变” |
3.1 “新”从“旧”里来 |
3.2 情感诉求 |
3.3 技艺性与物质媒介性 |
3.4 “观念先行”的创作思想 |
3.5 表现技法的创新 |
3.6 材料的突破 |
3.6.1 人造矿物色 |
3.6.2 金属材料 |
3.6.3 多种媒介与技法的使用 |
3.7 色彩的运用 |
3.7.1 平面装饰色彩 |
3.7.2 调性色彩 |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传播学视野下《申报》与中国美术现代化进程(1872-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中国美术现代转型研究的现状 |
二、关于中国美术“现代化” |
三、本课题的研究视角及方法 |
四、研究重点及基本内容 |
第一章 《申报》与美术资料 |
第一节 《申报》及其美术类资料概述 |
1、《申报》的定位 |
2、《申报》美术资料分类 |
第二节 《申报》美术文章的写作群体 |
1、文人唱酬时期(1872——1905)——“过渡型”文化人群体 |
2、国画守成与革新的纠结时期(1905——1925)——传统书画家 |
3、《艺术界》时期(1925——1931)——留日背景西画家的松散团体 |
4、战争时期(1931——1937)——民主进步人士 |
第三节 《申报》美术资料的受众 |
第二章 公共空间营造——《申报》与现代美术展览的启蒙与演进 |
第一节 《申报》与现代美术展览的启蒙 |
1、求富炫奇心态下对博览会的关注 |
2、萌芽性质美术展览的关注 |
3、对晚清学堂开风气之先成绩展的肯定 |
4、对南洋劝业会长时间、全方位报道 |
第二节 《申报》与现代美术展览的演进——以《申报》与第一次全国美展为例 |
1、立项期间凝聚共识 |
2、筹备期间会议传达与作品征集 |
3、美展期间展览信息的传播 |
第三节 《申报》与现代美术馆的建立 |
1、对美术馆建设的呼吁与献计献策 |
2、对国外美术馆的关注 |
3、对国内美术馆建设事业的支持 |
第四节 无形公共空间的开拓 |
小结 |
第三章 《申报》与近代书画社团的成立与成长 |
第一节 《申报》与书画助赈社团的蜂起 |
1、《申报》与助赈 |
2、书画助赈之响应与助赈书画社团蜂起 |
3、《申报》与助赈书画社团 |
4、助赈书画社团——近代书画社团的滥觞 |
第二节 《申报》与徐园书画雅集的近代转型 |
1、徐园开放及书画雅集 |
2、《申报》介入下徐园公共性的成长 |
3、《申报》助推下商业性的渐次萌发 |
第四章 输入新知——《申报》与西方美术的输入 |
第一节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美术的引介 |
第二节 《艺术界》对西方美术的引介与传播 |
1、《艺术界》的推出及其特点 |
2、《艺术界》对西方美术的传播与引介 |
3、《艺术界》西方美术传播的特点——雅俗共赏 |
第三节 陈抱一等人编译、翻译系列 |
第五章 《申报》与美术大众化 |
第一节 市民阶层崛起与印刷技术改进 |
第二节 《申报》与月份牌的推广与发展 |
1、《申报》大量刊登月份牌广告,对月份牌有展示作用 |
2、《申报》随报赠送月份牌,对月份牌有推广作用 |
3、《申报》刊登关于月份牌研究的文章,对月份牌发展成熟有指导作用 |
第三节 《申报》与漫画的传播和推广 |
第四节 图像与新知——《点石斋画报》与美术大众化 |
小结 |
第六章 《申报》的美术传播策略 |
第一节 紧扣美术发展时代热点问题 |
1、“裸体模特儿”事件概述 |
2、禁止之前的大张旗鼓 |
3、禁止之后的虚与委蛇 |
4、由来己久的关注 |
第二节 密切关注美术发展的关键人物及学校 |
第三节 兼容并包的美术传播理念 |
1、雅俗共赏的传播策略 |
2、中西兼顾的传播内容 |
3、和而不同的传播立场 |
结语 |
附录1、现代名家书画略历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人物访谈电视节目互动修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言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意义 |
(一) 选题缘起 |
(二) 选题意义 |
1、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 |
2、本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
第二节 研究中相关概念的阐释 |
(一) 主要概念 |
1、电视访谈 |
2、互动活动 |
3、修辞 |
(二) 研究展开过程中所涉及的其他一些概念 |
1、节奏 |
2、修辞策略 |
第三节 本课题基本语料库构建 |
(一) 语料选取的标准 |
(二) 语料的宏观分类 |
1、低互动度语料 |
2、高互动度语料 |
第四节 本课题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梳理 |
(一) 国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第五节 本课题研究相关基本面探讨 |
(一)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
(二)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 |
1、题旨情境适应性分析法 |
2、言语交际全过程分析法 |
3、话语轮次结构性分析法 |
4、统计归纳综合性分析法 |
第六节 本课题试图有所突破的几个点 |
第二章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理论 |
第一节 电视传媒语境顺应理论(上) |
第二节 电视传媒语境顺应理论(下) |
第三节 调控适配协调化理论(上) |
第四节 调控适配协调化理论(下) |
第三章 低互动度访谈活动纵向修辞学分析 |
第一节 互动典型形态划分 |
(一) 单方主导的低维互动 |
第二节 互动阶段话语分析 |
(一) 起始阶段阐析 |
1、起始类型 |
2、起始方式 |
(二) 展开阶段阐析 |
1、展开类型 |
2、展开方式 |
(三) 高潮阶段阐析 |
1、高潮表现形态 |
(四) 结束阶段阐析 |
1、结束类型 |
2、结束方式 |
第三节 个案语料话轮结构专题分析 |
第四章 高互动度访谈活动纵向修辞学分析 |
第一节 互动典型形态划分 |
(一) 单方主导的高维互动 |
(二) 多方主导的高维互动 |
第二节 互动阶段话语分析 |
(一) 起始阶段阐析 |
1、起始类型 |
2、起始方式 |
(二) 展开阶段阐析 |
1、展开类型 |
2、展开方式 |
(三) 高潮阶段阐析 |
1、高潮表现形态 |
(四) 结束阶段阐析 |
1、结束类型 |
2、结束方式 |
第三节 个案语料话轮结构专题分析 |
第五章 语境理论统辖下低高互动活动横向修辞学分析 |
第一节 特定主旨角度分析 |
(一) 低互动度访谈活动层面探索 |
(二) 高互动度访谈活动层面探索 |
第二节 特定时期角度分析 |
(一) 低互动度访谈活动层面探索 |
(二) 高互动度访谈活动层面探索 |
第三节 特定场合角度分析 |
(一) 低互动度访谈活动层面探索 |
(二) 高互动度访谈活动层面探索 |
第四节 特定对象角度分析 |
(一) 低互动度访谈活动层面探索 |
(二) 高互动度访谈活动层面探索 |
第五节 特定文化角度分析 |
(一) 低互动度访谈活动层面探索 |
(二) 高互动度访谈活动层面探索 |
第六节 相关后续问题研讨 |
(一) 生理性差对角色扮演的影响 |
(二) 节目定位对角色扮演的影响 |
(三) 现场因素对角色扮演的影响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文艺月刊》(1930-1941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创刊发行的背景 |
第一节 1930年代的文艺期刊出版 |
第二节 1930:“左”“右”对峙的新期刊 |
第三节 1930:“左”“右”之间的新期刊 |
第二章 中国文艺社的《文艺月刊》 |
第一节 主办者中国文艺社 |
第二节 不同时期的主编 |
第三节 作者稿源和出版发行 |
第三章 《文艺月刊》的文学创作 |
第一节 政治和历史语境中的民族认同 |
第二节 民生苦难和社会批判中的人文关怀 |
第四章 《文艺月刊》的文学批评 |
第一节 文学与政治之间的平衡:王平陵个案研究 |
第二节 现实认识与艺术表现的统一:韩侍桁个案研究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 王平陵主要文艺活动年表 |
附录二 《文艺月刊》主要作家作品一览表 |
附录三 《文艺月刊·战时特刊》目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新时期中国工笔画色彩观的转变研究 ——以胡明哲个案为起点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1.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概述 |
2. 研究现状 |
第一章 异彩纷呈——新时期中国工笔画色彩运用的新现象 |
第一节 新现象的出现 |
一 从高原系列到岩彩人物系列 |
二 从何家英的《秋冥》到江宏伟的《宋人词意》 |
第二节 新现象的特征 |
一 融合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 |
二“表达心象之色” |
第二章 自觉转换——新时期中国工笔画色彩观的变异 |
第一节 纯色与调和色的差异 |
第二节 描绘与制作的差异 |
第三节 天然色与人工色的差异 |
第三章 借鉴融合——新时期中国工笔画色彩观转变的原因 |
第一节 新时期整个语境的变化导致的色彩观的变化 |
第二节 中国工笔画在色彩运用上的对外吸收 |
第三节 视觉接受背景使绘画对艺术创作的诉求带来的色彩观的变化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附图 |
附录(二):访谈 |
访谈一:胡明哲访谈 |
访谈二:张见访谈 |
访谈三:叶健访谈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四、何家安近作观摩展在京举行(论文参考文献)
- [1]《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2]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D]. 王鑫.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3]民国报刊视野下毕加索及其作品传播研究[D]. 平路青.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4]南京艺术学院三代陶艺人研究[D]. 王响玲. 南京艺术学院, 2016(02)
- [5]蒲松龄年谱汇考[D]. 邹宗良. 山东大学, 2015(04)
- [6]新工笔女画家创作探究[D]. 于栋涛. 青岛科技大学, 2015(08)
- [7]传播学视野下《申报》与中国美术现代化进程(1872-1937)[D]. 谢圣明. 浙江大学, 2014(01)
- [8]人物访谈电视节目互动修辞研究[D]. 娄炜利. 复旦大学, 2013(03)
- [9]《文艺月刊》(1930-1941年)研究[D]. 王晶. 华东师范大学, 2013(04)
- [10]新时期中国工笔画色彩观的转变研究 ——以胡明哲个案为起点的考察[D]. 李珊.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