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野生动物的家园——浙江省衢县农民保护野生动物二三事(论文文献综述)
闫筱筱[1](2020)在《“三生”空间协同视角下实用性村庄规划策略研究 ——以略阳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根本性问题,农村的建设发展成为现阶段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2004年至2019年,连续十六年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都以农村发展建设为主要议题;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启了我国推进城乡统筹和乡村建设发展的新阶段。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五级三类”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成为引导乡村地区全面振兴的新任务,也是指导村庄建设发展的关键抓手。因此,在政策和时代的双重驱动下,如何通过合理的村庄规划,统筹生态、生产、生活“三生”空间并发挥三者的协同效应和乘数效应,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是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语境中的重大命题。略阳县地处我国重点生态功能区——秦巴山区的中高山片区,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贫困县之一。略阳县农村资源丰富且生态环境优越,但是,由于长期受大山阻隔,地区相对封闭且自然条件复杂,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突出,乡村建设和经济发展水平十分落后。因此,略阳县亟需通过实用性的村庄规划来推动乡村振兴发展。本研究首先分析了当前社会经济大环境与乡村建设大趋势,在清晰界定相关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研究了国内外不同学科领域中关于乡村规划建设、“三生”空间以及乡村人居环境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尤其关注山区乡村的规划理论和模式。其次,针对略阳县村庄,从“三生”空间协同发展的视角切入,基于全面详实的现场调研、问卷访谈和资料收集,定性分析了略阳县村庄现状特征与发展困境,然后,通过构建“三生”空间协同度评估模型,选取样本村庄进行定量评价,并结合协同度评价结果,剖析村庄“三生”空间协同发展问题的成因。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了略阳县“三生”空间协同的村庄规划目标、原则及重点,并通过研究“三生”空间协同的强化机制,详细探讨包括村域空间管制、村庄用地布局、村庄产业发展、公共基础设施、村庄安全防灾、景观风貌整治以及村庄建设专题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策略。最后,结合略阳县村庄“三生”空间协同度评价结果,选取“三生”空间中级协同、初级协同、较不协同的三个典型村庄展开具体的村庄规划实证研究。综合运用ArcGIS、Excel等数据处理和分析软件,研究三个村庄的建设发展现状,并结合前文探讨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策略,主要从“三生”空间整合、产业发展引导、公共服务完善、景观风貌整治方面分别提出因村制宜的村庄规划路径,以促进村庄资源合理统筹、“三生”协同建设,提升略阳县农村地域空间的综合价值,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的多元目标。以期为研究秦巴山区其它村庄规划与实践提供可借鉴的方法。
张雷[2](2020)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挺立,依靠的是脊梁;一个民族的崛起,支撑的是精神。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但需要遍地林立的物质大厦,更需要建造巍峨耸立的精神大厦。人是精神的载体,人物报道是传播和塑造社会主流价值观、引导主流舆论的利器,也是建造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重要载体。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报,作为中国人民的“第一大报”,70多年来,一代代人民日报的新闻工作者,秉承党中央机关报的历史使命,书写着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战斗、生活、建设、发展的当代史,描绘着新中国精神大厦的图谱,形成了独特的人物报道传统。2014年8月18日,《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经由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这个指导意见的通过,标志着“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被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有了系统的顶层设计。在党中央领导下,打响了一场以传统主流媒体为主体、夺取移动互联网时代主流舆论阵地的攻坚战。作为党中央机关报、主流媒体排头兵和主力军,人民日报抓住媒体融合的时代机遇,坚持“一手抓技术,一手抓内容”,在依托“中央厨房”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的同时,不断提高优质内容生产能力,把人物报道这一传统优势和长处发挥到了极致,人物报道的栏目创新也进入了新的活跃期。根据本研究所做的全样本统计,2014年8月至2019年4月,人民日报共刊发人物报道9000多篇,月均150余篇,其中三分之二以上为栏目稿,涉及栏目387个,新开设栏目197个,人物报道由以往的“多栏目”格局演化为“多栏目集群”的新格局。以人物的精神为“特殊材料”,以栏目建设为主体,人民日报在其版面、网页、移动新媒体上构建起一种类似当今“摩天大楼”所普遍采用的“巨型框架+核心筒+加强桁架”结构,映射出“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生动镜像。2014年之后,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格局发生变化:首先是典型报道栏目多样化、立体化、系统化:重大典型报道以“时代楷模”宣传为核心,“时代先锋”、“先锋足印”、“最美基层干部”、“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四大栏目“鼎足之势”,各类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不断推陈出新。这四大栏目与“时代楷模”以及众多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结合在一起,就构筑起了一座精神大厦的“核心筒”。2013年之前,人民日报已经出现多个大型常设普通人故事栏目,并形成了“人生境界”、“劳动者之歌”、“身边的感动”、“暖流”等多个栏目“接力”的局面。2014年之后,人民日报以“普通人”为报道对象的栏目由过去的“接力”,发展到“栏目集群”,“新春走基层”、“点赞中国”、“故事·百姓影像”、“守望”、“行进中国·精彩故事”、“发现身边”等新栏目与“劳动者之歌”齐头并进,交相辉映,形成了一种类似超高层建筑上围绕在“核心筒”周围的“巨型框架”结构。在人民日报四大类栏目集群当中,还有一类数量较大的“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基本上都是为了适应阶段性主题宣传而设置。这些人物报道栏目均为战役性主题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仅仅围绕特定主题,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故事,通过人的故事来鼓舞人心、凝聚人心、激励人心,形成了人民日报建设民族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人民日报上的人物报道,走过了70多年的光辉历程,书写了一代代中华儿女的生动故事,树立了一个个光辉的典型、榜样、楷模。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之下,借助最新的“中央厨房”全媒体运行平台,人民日报的人物报道也探索出一条“用全媒体手段讲述人物故事”的新路径,开创出一个个全新的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构筑起中华民族精神大厦最具创新色彩、时代特色的“塔尖”。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的实践,为构建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提供了宝贵的参照,也启发了更多的思考:任何一座高楼大厦,要想巍然耸立,矗立不倒,必须打好坚实深厚的基础。当代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深深植根于中华儿女的内心深处,巍然耸立在党心民心的基础之上。党心和民心,是这座大厦的基础和生命力所在。筑牢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基础,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不忘初心锤炼党魂,使精神大厦的“核心筒”根深蒂固;二是扎根人民凝聚民心,使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牢不可破;三是守正创新做强媒体,使精神大厦的“建筑师”坚强有力。
赵航[3](2019)在《黑龙江省林口县美丽乡村建设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美丽中国”的概念,其中“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乡村实现了美丽,美丽中国才算是真正实现。近些年来,黑龙江省林口县正在举全力建设美丽乡村、加快乡村振兴战略。综观林口县美丽乡村建设情况,虽然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模式单一,规划水平低、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精神文明建设滞后,乡村文化特色尚未挖掘,缺乏文化+旅游的有效融合;环境管控能力弱;资金保障力度和融资渠道不足等等。本文基于对上述问题的思考,结合林口县美丽乡村建设的实际情况,辨识和探究了问题的成因,主要是政府没有完善的具体规划措施,对乡村建设的认知落后,对政策把握存在偏差,农民参与管理主体意识缺失,资金筹措渠道较为单一等等。对此,作者分析了林口县美丽乡村建设的系统目标、整体功能、整体推进原则和系统逻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一是提高规划水平建设特色美丽乡村;二是积极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发掘乡村特色文化推进乡村文明建设和文旅产业发展;四是多管齐下整治乡村环境;五是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亓军红[4](2019)在《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文中提出在全球气温上升,海洋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对沿海防护林多重功效的认识愈加深刻,对其综合效益的研究愈加深入,构建科学有效、永续发展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已成为全球共识,更是临海国家的战略选择和紧迫任务。苏北沿海拥有长为953.9公里的标准岸线,面积6520.6平方公里的海涂,是其可持续发展不可多得的潜在资源。受地域位置、海陆交错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经常遭遇海洋灾害,加快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尤为重要。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根据江苏省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的发展情况,大体可以将其发展过程划分为两大时期、六个阶段。第一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前,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分为探索准备阶段(1949年初至1956年)、初步成型阶段(1957年至1965年)和迟滞发育(1966年至1978年)三个阶段。第二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后,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恢复发展阶段(1979年至80年代末)、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提升完善阶段(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原因,最初,一方面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非常重视,周恩来总理曾多次提出“造林是百年大计,要好好搞”;另一方面是由于解放战争中,苏北农民对人民解放战争的倾力支援,农村木材及林木消耗极大,有必要迅速恢复发展苏北林业。其次,就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国各地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海洋经济亦得到加强发展,为大力发展苏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创造了条件。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一开始即按照全国总体部署,以盐碱地改良、选育造林树种、进行植树造林为重点开展工作。初期的工作主要有:完善行政体系,建立科研机构,成立专职管理机构,调整教育体系,号召植树造林。1952年到1965年,有计划营造沿海海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建设与苏北农田水利建设、围垦兴农、盐土治理等相结合。以造林为主线,重点对盐土改良进展、气象资料收集整编、健全造林工作机构、开展科学研究等。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一直是以国营农场为主力军、先锋队,国营农场的相继建立、发展,以及围垦区人口的迁移和造林活动,对沿海植树造林的发展有着积极而重大的意义。“文革”时期,沿海防护林建设亦遭受严重挫折,工作机构被撤销,工作人员下放,削弱科研力量,在“以粮为纲”的旗帜下,部分防护林被砍伐,苗圃被改种粮食作物,极大地影响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亦可分为恢复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完善提高阶段三个阶段。这一时期,开展第二次海岸带综合调查、“908”专项调查,形成大量第一手资料、编印了系统性专着,有力地促进防护林建设。同时,国家大力推进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总结造林经验。在建设技术上,积极开展造林种苗繁殖技术研究、开展造林实证研究、引进优良造林树种,开展湿地保护与沿海气候效应研究,极大促进苏北防护林建设体系的发展。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在长期造林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特点,即: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绿”同步,注重沿海造林与“多林”同建,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网”同构,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种”搭配,注重沿海造林与“多能”并进等。国家意志的大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持、科技进步和民主传统的发扬光大是沿海造林面积显着增加、防护林体系快速构建的动力因素。多年来的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在改善生态环境,防害减灾方面功效明显,并产生了规模经济集成效应。但同时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造林总量有待提增,防护效果有待提升;缺乏完善的政策制度保障,评价机制不健全;造林用地不足;配套措施不够完善,科技创新滞后等。针对这些问题,特提出如下几项对策建议:一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统筹兼顾国家、集体、企业、个人等各方利益,科学定位防护林建设公益性质;二是认真查漏补缺,形成高质量的规划制度;三是设立建设引导基金,建立各项奖补机制;四是加大研发力度、强化科技支撑;五是突出生态效益、注重综合开发;六是协调各方力量、强化组织领导;七是强化动态监测、定期发布公告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设好苏北防护林体系,造福一方百姓。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具有深刻复杂的多重背景,目前的苏北海岸是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苏北沿海基本具备植树造林的立地条件和环境,形成了一系列较成熟的造林树种选择及林分模式,苏北沿海造林具有许多“江苏特色”和多重动因,沿海防护林体系在改善区域气候等方面产生积极效应。
周晓瑾[5](2018)在《《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文中指出《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是党的政治宣传的具体方式之一,其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贡献了巨大力量。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政治宣传理论,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思想宝库。但是,时代的发展却暴露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的局限性,民众主体意识的高涨、价值观的多元化、新媒体的勃兴、使《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面临巨大挑战,于此,非改进其报道无以阻止《人民日报》“英模报道”之颓势。本文在绪论部分梳理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研究的历史和界定了相关核心概念。第一章分别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苏联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和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并介绍了《人民日报》创刊和发展的基本情况以及其“英模报道”的历史起源与报道栏目变化。第二章分析了英模报道中的“英模”构成情况。通过结合不同时期《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数量和类型的变化统计表,分析了变化的整体趋势和不同阶段的发展态势。在第三章中,论文分时期呈现了英模报道数量变化和英模报道类型变化、分析了报道英模的形象变化和形象变化的原因,最后阐述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形象变化造成的社会效应。论文第四章主要论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对《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构成的挑战和改进英模报道的建议。具体而言,《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面临宣传理论更新的挑战、社会价值多元和英模精神单一的挑战以及政治宣传效应衰退的挑战。应对挑战,首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宣传理论的基本原则、立场和方法,其次,要坚持新闻宣传的“三贴近原则”,再次,要改进报道方式、技巧和风格,最后,要运用新媒体技术提升英模报道的实效性。
何乃柱[6](2013)在《民族社区社会工作研究:本土实践与理论建构》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进入了社会转型及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期,各种社会冲突迭起,社区成为了新时期社会问题和民族问题的聚焦点。社会工作如何立足于社区回应上述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目前,学术界对民族社会工作的系统性研究还很薄弱,民族社会工作在中国整体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在国内民族社区中开展的社会工作实践还比较少,有关社会工作应用于民族社区的研究(即民族社区社会工作研究)还较为单薄、不够深入、不够系统。以民族社区为切入点,探讨社会工作如何应用于民族社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研究是一次探索性尝试。本文以建构主义、证据为本和行动研究为研究范式,采用实地研究、文献研究和参与式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对民族社区社会工作开展了系列的探讨:一是对民族社区社会工作的相关概念和相互关系进行界定,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和简评。二是初步梳理了社会工作在国内外民族社区的发展史和实践史。三是立足于中国城市基层民族社区的现实处境,探讨社会工作如何介入城市散杂居社区民族工作、如何介入城市社区少数民族困境群体的社区照顾服务。四是立足于中国农村社会,探讨了社会工作如何介入农村民族社区的传统文化保护工作,探讨社会工作介入灾害管理时的文化敏感问题,分析了社会工作如何在基层民族社区治理中发挥作用。五是立足于民族社区,建构民族社会工作的哲学思想、价值观、伦理规范、理论、知识和实务体系等。六是探讨了社会工作在中国多民族情境下的本土化问题。文末,笔者还基于田野调查探讨社会工作如何介入中国境内的外国族裔社区。本文的主要结论是:1.当社会工作遇到少数民族时,民族社会工作就出现了。民族社会工作是应用社会工作及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协助少数民族个体、群体、组织、社区和社会解决各种问题的、专业的助人活动。民族社区社会工作是指社区里的民族社会工作,也就是社会工作在民族社区中的应用。2.国外的民族社会工作实践至今已有一百多年了,其实践和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原住民和移民中的少数族裔,反压迫、反歧视、民族敏感是其主要视角。研究成果集中于英美两国,多为宏大叙事,缺乏系统的、基于社区的深度研究,且许多成果尚未翻译到国内。李安宅的《边疆社会工作》被认为是国内民族社会工作研究的起点,但至今民族社会工作的研究尚未进入主流视野、研究队伍薄弱,研究成果多集中于概念和理论层面的探讨,缺乏系统的和实操性的成果,立足于某一具体的民族社区的研究更少。3.民族社会工作的学科基础主要是社会工作而非民族学。遵照国外社会工作的传统和基于社会工作实践视角,本文认为广义上的民族社区如城乡民族聚居社区、少数民族散杂居社区及中国境内的外国族裔社区也是民族社会工作的实践和研究对象。4.学术界普遍认为,西方社会工作最早是由美国传教士步济时(John Stewart Burgess)于1909年借由北京基督教青年会传入中国的。经过100多年的发展,目前中国的社会工作处于发展加速期。西方社会工作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已有与本土文化相契合的、有效的、制度化的本土性社会工作,包括民政等行政性的本土性社会工作和社会组织从事的具有社会工作性质的工作等。助人自助的目标、长期性的助人活动、接受过社会工作相关的理论和知识培训是社会工作区别于其他助人活动的重要标准。5.民族社会工作主要面对的是发展和文化等多方面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本土民族社区的多个实践个案的研究认为,社会工作可以成为城市社区民族工作乃至统战工作的新力量;社会工作在城市少数民族流动儿童、穆斯林长者服务等方面可大有作为;文化敏感性和文化能力是社会工作介入重大灾害救援必须考虑的重要方面;民族文化作为地方性知识可以被社会工作充分利用于开展基层社区治理。6.社会工作本质上是一个社会建构的过程,民族社区社会工作亦是如此。西方社会工作、行政性的本土性社会工作、民间性的本土性社会工作及社会组织的本土实践等都是中国社会工作营养来源。多源流性是中国社会工作结构的重要特点。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宗教和文化的多元、区域文化的差别等使社会工作针对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民族社区应用时,必须面对多重的实务系统。作为西方舶来品的社会工作体系在中国情境下急需进行本土性的、整体性的、系统性的建构。7.中西方国家社会文化土壤的差异、社会工作专业的理念要求、西方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嵌入式发展现状等使社会工作的中国本土化成为必然,并需处理好西方社会工作与中国本土性社会工作的关系。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路径具有多元性。社会工作应用于中国的民族社区可能面临多次本土化的任务,并以服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为重要目标,对民族社会工作教育也提出了诸多要求。
杨斯杨[7](2013)在《浙江邑郊风景地植物景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植物,与古代中国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息息相关。浙江山川秀丽,植被茂盛,大量的邑郊风景地应运而生,植物景观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现今,随着风景园林学科的发展,植物的种植设计逐渐脱离了传统的“师法自然”思想。本研究的目的就在于:从古代邑郊风景地的植物景观入手,寻求传统植物景观的存在模式及文化内涵。本文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交代选题来源,研究目的意义,得出最新国内外研究动态。(2)以清代浙江11府的行政分区为准,对各府最后1本府志进行统计,得出具有植物记载的山川727处,提及植物134种。分析统计结果主要受到文献来源、文化背景、时代变迁3方面的影响。并得出松、竹、梅、桃、荷、柳、枫、茶8种植物为浙江邑郊风景地中的特色植物。(3)分析影响植物景观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得出浙江邑郊风景地植物景观以林业景观和生产性景观为主。并且通过收集与植物有关的名人、传说、民俗、装饰等,进一步展现浙江的植物文化。(4)古人的植物景观审美模式主要可分为视觉、听觉、嗅觉,以及对树荫、树影等直观感受。其中,视觉欣赏不仅停留于色彩,还结合了植物的动静状态、整体与细节。(5)分别总结浙江省地方志山川篇中统计出来的前10种乔木的配置模式。从同种群植、异种群植,以及特殊类别的植物景观入手,补充总结其他常见的植物群落构成模式。并得出植物若要单独成景,需具备“奇”、“古”、“怪”等特点。(6)探讨古代邑郊风景游览地的生存现状,提出植物景观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结合实践项目探讨传统种植设计在现代园林中的继承与应用。
刘卓雯[8](2013)在《乡土意识变迁与乡土书写 ——黑龙江乡土教材的教育人类学研究》文中提出研究乡土教材发展史是研究教育现象的空间与时间组合发展的问题。中国百年乡土教材的发展,正是养成乡土爱启发爱国心的教育,将人的体力、智力和德性融合复归回教育。当世界——国家——乡土的现代时空观念确立之后,重新认识中国,重新认识家乡,不仅是时代命题,更是国家教育面临的新课题。对这一课题的解答,关系着民众对国家、家乡的认同,更关系着对中国谋求富强的大计。乡土教材是乡土教育的重要载体,其产生和发展有内在的规律性和科学性,能够为今天的教育事业带来很多启迪。今天,国家成为书写的权威和中心。作为教科书形态之一,乡土教材成为多元化现代社会发展的结点之一,表现在:从书写形态上来看,乡土教材呈现不同族群的生活方式和自我表达形式;从存在意义上来说,其发生发展本身即一种关于文化的实际运作方式。在历史意义上,乡土意识、乡土教材与社会背景中的象征性权力之间是错综复杂的联系在一起的,这种联系一定是在历史与政治的脉络下逐渐形成的。因此,本研究指出乡土教材的研究应该转向——即乡土教材是现实社会构成的一种文化书写工具,而不仅仅是一个指涉的符号与标码:其研究焦点不仅落脚于文本解析,而在于对书写本身与意识洪流之间、社会大环境之间的关系互动。借助布迪厄“实践的理论”中的关键概念,本研究将乡土教材的百年嬗变定位为:被社会结构化了的文化资源与掌握权力的书写主体之间,能动者的、情境性的遭遇。这样看来,不管看起来是多么普通、陈旧甚至简陋,每一本乡土小书都被雕刻上社会结构的印记,他们既表达了彼时的社会结构,又促成了社会文化的再生产。本研究尝试将“乡土意识”作为现代化进程中研究20世纪中国边疆省份社会变迁、教育发展的有效范畴及解释工具,通过对黑龙江乡土意识的梳理、乡土教材的文本解读阐述并探讨如下问题:1.阐述自清末以来,黑龙江乡土教材(乡土志)产生、发展与演变的全过程、以及特殊历史时期的地方教育内容;2.总结黑龙江乡土意识变迁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原着少数民族和外来迁移族群认同的影响路径;3.现代化进程中黑龙江人口较少民族乡土意识与乡土教材关系的立体透视;4.分析黑龙江乡土教材与乡土意识变迁的互动关系;探讨乡土意识变迁与文化自觉的关系5.乡土意识是否可以成为阐释社会变迁本土“现代性”历程的研究路径;6.乡土教材的发展定位,明晰乡土教材发展的具体目标和指向人群。黑龙江百年乡土意识演变具有如下特征:第一,地域身份与国民身份结合、乡土情怀与国家复兴紧密联系。乡土志的产生就是与爱国思想、疆土意识与国民构建紧密相连,新式教育内容、民众的乡土意识同地方的乡土文化资源相得益彰的结果;第二,列强入侵引发的民族精神觉醒同传统的文化心理结合起来。抗战读本与解放区读物就是作为抗日民族精神的汇集地以及满足乡村民众最基本生存需要的教育工具,时刻彰显着国家意志;第三,民众自身利益及乡土利益与国家利益结合起来。民主建设时期,“闯关东精神”“大庆精神”及“北大荒精神”深刻内含于农民识字、文化技术读本以及地方教育系统自编的乡土教材中;第四,少数民族文化自觉,试图通过民族文化传承表达认同。赫哲族、鄂伦春族等人口较少民族原文化呈现碎片化之后,面对身份的失落与焦虑,走上了寻找传统的文化符号作为认同表达的文化自觉之路。民族文化课程以及校本教材的大量开发正是少数民族乡土意识在学校教育中的体现。概言之,黑龙江乡土意识正是通过乡土教育的缓慢孕育,经通过国民教育的迅速整合,通过爱国主义逐步发酵,通过文化自觉来表达民族认同。当前乡土教材发展面临窘境的本质在于实践活动在“场域——生存心态”关系中出现错位,即没有正视乡土意识在现代性教育中历史与空间的位移。本研究指出乡土教材可以通过目标的重新定位、内容的重构以及课程开发系统的拓展作为未来发展的路径选择。在分析文献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本研究指出:1.乡土意识反映地域文化的深层心理结构;2.社会场域及乡土意识变迁是乡土教材发展兴衰的主要动因;3.乡土志产生于国家政治需要,是国家意识的投射;4.现代乡土意识是地域意识、民族意识、国家意识的整合;5.乡土教材的发展是文化自觉的重要表现6.乡土教材可以成为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7.乡土教材是区域群体利益诉求的媒介之一;8.乡土教材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依托学校教育的平台;9.目前的研究与关注,存在对乡土教材功能的误解和过度解读。书写乡土,并不是为书写而书写,而是要通过乡土知识的书写及其传播,加深对于乡土之认识,加强对于乡土的认同,最后促使人们以饱满之感情投入到乡土、国家的建设之中。已经具有这样认识和观念的知识群体在乡土书写时,有意识地从世界——国家格局中寻求乡土的位置,正是对这一课题的主动解答,使得近代不同地域的知识群体在文化自觉中构建乡土认同,同时也在乡土认同中寻找国家认同。虽然过程崎岖、高低起伏,但却不能忽视新形势下借助乡土书写和对“乡土意识”梳理的历史教育来重建中国人时空观及其责任感的努力。
陈英瑾[9](2012)在《乡村景观特征评估与规划》文中研究说明2003年,我国提出“统筹城乡发展”。2008年起允许农民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标志着城乡统筹进入了实质性的阶段。以城乡统筹规划为先导,我国乡村迎来空间和功能的巨变。城乡统筹发展的举措——农业的现代化(规模化、园区化、专业化)、乡村的城市化和休闲化,导致了景观风貌的同质化和地域特色丧失等问题。我国乡村文化景观具有高度异质性、自然性和人工调控性。乡村景观不应仅仅被看作是乡村发展的结果,而应被看作一种能推动社会发展的资源,在传统景观风貌的传承与乡村的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应建立一种共赢的发展模式。乡村发展应该做到综合发展,即在促进乡村经济优化、宜居宜游、生态保护的同时,维护和创造具备地域和文化特色的乡村景观。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需要用景观概念引导乡村建设,综合在城乡统筹过程中所出现的现代农业、第三产业、农民聚居方式的发展,共同谋划地区未来的景观愿景。论文在分析了发达国家的城乡关系和景观特点后,提出我国乡村宜构建基于地域文化景观特色的多功能乡村景观,使乡村成为区域的绿肺、传统文明的教室和生活休闲的乐土。论文建议使用新兴的景观特征评估工具,建立“乡村景观特征评估——乡村景观政策分类——乡村景观要素分类——乡村景观规划内容”的结构框架。然后,以主体功能区规划提供的乡村功能分类为基础,提出三类乡村景观政策——适用于乡村文化景观的景观保护、适用于功能性乡村景观的景观优化和适用于城市边缘区的景观创新政策。而乡村景观的异质性、自然性和人工调控性可根据具体乡村地域的功能要求来得到不同程度的实现。最后,利用论文所提出的乡村景观规划的内容框架,对不同的景观政策分类提出未来农业景观与绿道景观的愿景,并综合与景观相关的领域,如农业的土地产权、土地整理、农业经营主体、农业发展模式、农业技术、旅游业的特色与布局,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指导。论文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创新:一,使用新兴的景观特征评估工具,建立景观规划框架;二,结合我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提出我国乡村景观分类发展的策略;三是提出乡村景观规划的规划内容——分别对乡村的景观要素和行为体系进行规划设计,必须对这两项措施双管齐下,才能有效地改善乡村景观。
王真慧[10](2012)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畲族文化现代性建构研究 ——以浙江景宁畲族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浙江地处我国改革开放前沿,民营经济活跃,是我国市场经济的试验田。浙江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文化现代性建构培育了良好的环境并提供了原动力,然而景宁畲族的经济尚欠发达,其文化现代性元素相对不足,这与其地域优势和市场经济优势不相符合。畲族文化的发展既要有效地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又要广泛地吸收有利于其发展的先进性与现代性文化元素,进行文化创新,才能促进畲族文化现代性建构。本文选定市场经济特定背景下,以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为田野调查点,通过文献收集、问卷调查、参与观察、重点访谈、定性与定量结合等方法,从畲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入手,通过对民族意识、市场经济观念、开放意识、公民意识、法制观念、现代生活方式、现代消费观、现代教育观等方面的描述,总结出畲族文化现代性的主动性、灵活性、务实性与客观性的特点。一方面重点分析了畲族文化现代性建构的推动因素,即国家话语引导、民族教育提升、市场经济推动和流动人口传播等四个推进原因。另一方面,进一步指出封闭性、消极性、市场经济、教育水平、认识与宣传、主动性不足等的是制约着畲族文化现代性建构的原因所在。最后,论文提出了畲族文化现代性建构必须合理利用畲族文化精髓、发挥市场经济的推动力和用现代教育提升等三大路径,同时指出了应处理好文化传承与文化建构共生关系、经济与文化互动关系、文化现代性建构与民族发展关系以及政府与民间协同关系。结语提出:传承与建构是畲族文化现代性发展的动力源泉,促进市场经济与畲族文化现代性建构的显性互动是畲族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野生动物的家园——浙江省衢县农民保护野生动物二三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野生动物的家园——浙江省衢县农民保护野生动物二三事(论文提纲范文)
(1)“三生”空间协同视角下实用性村庄规划策略研究 ——以略阳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政策背景 |
1.1.2 区域背景 |
1.1.3 现实诉求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空间范围及对象界定 |
1.3.1 研究空间范围界定 |
1.3.2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3 相关基础概念的界定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1.5 本章小结 |
2 国内外文献综述、相关经验借鉴及理论研究 |
2.1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分析 |
2.1.1 国外关于乡村规划的研究 |
2.1.2 国内关于乡村规划的研究 |
2.1.3 国内外关于“三生”空间的研究 |
2.1.4 研究进展评述 |
2.2 国内外村庄规划建设的经验借鉴 |
2.2.1 国外村庄规划建设实践及启示 |
2.2.2 国内村庄规划建设实践及启示 |
2.3 相关理论基础分析 |
2.3.1 “三生”空间理论的构成分析 |
2.3.2 乡村人居环境理论构成分析 |
2.3.3 其它相关理论的构成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略阳县村庄发展现状及“三生”空间协同分析 |
3.1 略阳县农村概况及空间特征研究 |
3.1.1 自然生态资源特征 |
3.1.2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
3.1.3 村庄建设空间特征 |
3.2 村庄“三生”空间识别及调研分析 |
3.2.1 村庄“三生”空间的分类与识别 |
3.2.2 村庄“三生”空间现状调研分析 |
3.3 村庄“三生”空间协同度评估分析 |
3.3.1 构建“三生”空间协同度评估模型 |
3.3.2 样本村的“三生”空间协同度评估 |
3.3.3 “三生”空间协同度评估结果分析 |
3.4 村庄“三生”空间协同问题的成因解析 |
3.4.1 生态空间压缩并制约生活、生产空间的集约建设 |
3.4.2 低效发展的生产空间无法满足居民美好生活需求 |
3.4.3 “三生”空间各自独立发展建设而缺乏合理统筹规划 |
3.5 本章小结 |
4 略阳县“三生”空间协同的村庄规划重点与策略 |
4.1 “三生”空间协同的村庄规划目标及原则 |
4.1.1 “三生”空间协同的村庄规划目标 |
4.1.2 “三生”空间协同的村庄规划原则 |
4.2 村庄“三生”空间协同发展的强化机制 |
4.2.1 生态空间的提升机制 |
4.2.2 生活空间的人本机制 |
4.2.3 生产空间的活化机制 |
4.2.4 “三生”空间的互动机制 |
4.3 “三生”空间协同的实用性村庄规划重点 |
4.3.1 关于乡村规划建设的规范解读 |
4.3.2 略阳县实用性村庄规划的重点 |
4.4 略阳县实用性村庄规划策略研究 |
4.4.1 村域空间管制 |
4.4.2 村庄用地布局 |
4.4.3 村庄产业发展 |
4.4.4 公共基础设施 |
4.4.5 村庄安全防灾 |
4.4.6 景观风貌整治 |
4.4.7 村庄建设专题 |
4.5 本章小结 |
5 “三生”空间协同的实用性村庄规划实证研究 |
5.1 “三生”空间中级协同型村庄规划——任家坝村 |
5.1.1 现状发展特征 |
5.1.2 建设问题总结 |
5.1.3 村庄规划策略 |
5.2 “三生”空间初级协同型村庄规划——铁佛寺村 |
5.2.1 现状发展特征 |
5.2.2 建设问题总结 |
5.2.3 村庄规划策略 |
5.3 “三生”空间较不协同型村庄规划——黑河坝村 |
5.3.1 现状发展特征 |
5.3.2 建设问题总结 |
5.3.3 村庄规划策略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图表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附录 |
附录一 :村民走访调研 |
附录二 :村委会走访调研 |
附录三 :实地调研概况 |
致谢 |
(2)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选题背景与文献综述 |
1.1 媒体融合是一场巩固主流舆论阵地的攻坚战 |
1.1.1 媒体融合的背景:主流媒体面临空前挑战 |
1.1.2 媒体融合的手段:打造新型主流媒体 |
1.1.3 媒体融合的目的:传播和塑造主流价值观 |
1.2 人民日报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
1.2.1 独特地位:党中央机关报的使命与担当 |
1.2.2 重要作用:从主流媒体到新型主流媒体 |
1.2.3 具体实践:用主流新闻塑造传播主流价值观 |
1.3 人物报道对传播塑造主流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
1.3.1 人物报道溯源:东方纪传体史书与西方人物传记 |
1.3.2 中国特色人物报道: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体现 |
1.3.3 西方特色人物报道:现代传播学的借鉴 |
1.4 栏目创新是一项意义深远的系统工程 |
1.4.1 栏目:也是一种系统化的框架结构 |
1.4.2 人民日报的栏目创新:正处在新的活跃期 |
1.4.3 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尚待深耕的“沃土” |
1.5 本研究目的、意义、方法和结构 |
1.5.1 本研究选题的目的 |
1.5.2 本研究选题的意义 |
1.5.3 本研究的基本方法 |
1.5.4 本研究的逻辑结构 |
第二章 媒体融合阶段人民日报人物报道的多维分析 |
2.1 文本分析:对9462篇人物报道的量化分析 |
2.1.1 人物报道日均发稿量在5篇以上 |
2.1.2 人物报道发稿的主阵地在要闻版 |
2.1.3 人物报道的主旋律是核心价值观 |
2.1.4 人物报道是人民日报的核心优势 |
2.2 栏目分析: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空前活跃 |
2.2.1 栏目众多:涉及人物报道的栏目多达387个 |
2.2.2 创新活跃:新开设人物报道栏目多达197个 |
2.2.3 结构有序:人物报道栏目呈现四大集群现象 |
2.3 模式分析:媒体融合催生人物报道新模式 |
2.3.1 “扫一扫”背后:媒体融合带来新闻模式之变 |
2.3.2 人物报道新体验:“扫描二维码体验更丰富” |
2.3.3 人物报道新映像:“看人民映像品百味人生” |
2.3.4 人物报道新呈现:“扫一扫与人物面对面” |
2.4 理论分析:社会文化空间的重构与精神交往升级 |
2.4.1 文化空间重构呼唤精神交往升级 |
2.4.2 人类精神交往具有“多层次性”特征 |
2.4.3 高层次精神交往追求人与人的默契、心与心的和谐 |
2.4.4 高层次精神交往的价值在于构建心灵相通的意义世界 |
2.4.5 人民日报人物报道的精神交往意义 |
第三章 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历程:久久为功的铸魂工程 |
3.1 纸媒体阶段:树立重大典型,报道新人新事 |
3.1.1 典型人物报道的三次高潮(1949—1989) |
3.1.2 典型人物报道的栏目化趋势(1990-1996) |
3.1.3 “新人新事”类栏目的演化(1951—1996) |
3.2 报网互动阶段:弘扬时代先锋,讲述百姓故事(1997—2013) |
3.2.1 报网互动开启典型报道“新模式” |
3.2.2 “时代先锋”栏目成为典型报道“顶梁柱” |
3.2.3 普通人物报道栏目成为“新常态” |
3.3 媒体融合阶段:讴歌时代楷模,构建精神大厦(2014——2019) |
3.3.1 典型报道栏目集群:矗立起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
3.3.2 普通人报道栏目集群:编织起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3.3.3 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构造出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 |
3.3.4 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突出为精神大厦的“塔尖” |
第四章 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
4.1 时代楷模报道:铸就“核心筒”的“中心柱” |
4.1.1 “时代楷模”的来龙去脉 |
4.1.2 “时代楷模”的“全媒体交响” |
4.1.3 人民日报上的“时代楷模” |
4.2 四大典型报道栏目:“核心筒”的“四大支柱” |
4.2.1 “时代先锋”栏目:先锋模范的典型事迹 |
4.2.2 “先锋足印”:践行核心价值观 |
4.2.3 “最美基层干部”:扎根基层的颂歌 |
4.2.4 “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永恒的英烈精神 |
4.3 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群:“核心筒”的有机结构 |
4.3.1 多姿多彩的“典型风采” |
4.3.2 别出心裁的“典型呈现” |
4.3.3 各式各样的“典型故事” |
4.4 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为国家立心,为时代铸魂 |
4.4.1 典型人物:体现“榜样的力量” |
4.4.2 典型人物报道:体现党报的担当 |
4.4.3 栏目创新:为典型人物报道开辟新空间 |
第五章 人民日报普通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5.1 大型栏目:“巨型框架”的“巨型柱” |
5.1.1 “走转改”系列:歌颂基层一线的普通劳动者 |
5.1.2 “微故事”系列:微小故事里的伟大进程 |
5.1.3 “影像”系列:镜头里的百姓故事 |
5.1.4 “青春派”:青春飞扬的新一代 |
5.2 中小型栏目群:“巨型框架”的“二级柱” |
5.2.1 “发现”系列:挖掘生活深处的精神之美 |
5.2.2 “生活”系列:老百姓的美好新生活 |
5.2.3 “法治”系列:见证法治进程 |
5.2.4 “青春”系列:新生代的故事 |
5.3 人民日报普通人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 |
5.3.1 用“新人新事”反映“新时代新风尚” |
5.3.2 讲述普通人身边的感人故事 |
5.3.3 构筑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第六章 人民日报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 |
6.1 新时代主题人物报道栏目群:四大“腰桁架” |
6.1.1 中国梦系列栏目:用“中国梦”凝聚人心 |
6.1.2 新时代系列栏目:演奏新时代交响 |
6.1.3 脱贫攻坚系列栏目:脱贫攻坚的故事 |
6.1.4 中国故事系列栏目: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
6.2 纪念性栏目群:四大“伸臂桁架” |
6.2.1 抗战主题系列人物栏目:传承抗战精神 |
6.2.2 长征主题系列栏目:重温长征精神 |
6.2.3 改革开放系列栏目:坚定改革开放的脚步 |
6.2.4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栏目:掀起爱国主义的高潮 |
6.3 人民日报主题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智媒时代尤需“以情动人” |
6.3.1 重大主题报道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 |
6.3.2 不断提高重大主题报道的“人气指数” |
6.3.3 “以情动人”是重大主题报道的最高境界 |
第七章 人民日报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塔尖” |
7.1 在媒体融合大潮中开创人物报道新栏目 |
7.1.1 “点赞中国”:第一个大型全媒体互动人物报道栏目 |
7.1.2 “工匠绝活”栏目:用绝活表现“绝活” |
7.1.3 “暖闻热评”栏目:用评论传播“人物” |
7.1.4 “中国有我”栏目:用故事为奋斗者喝彩 |
7.2 在“中央厨房”支撑下讲述全国两会“融故事” |
7.2.1 “融·两会”栏目:中央厨房的新呈现新体验 |
7.2.2 “融两会”栏目:不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讲述 |
7.2.3 “我当融记者”栏目:人民日报记者的“融故事” |
7.3 在媒体融合时代讲好“总书记”的“微故事” |
7.3.1 “我和总书记面对面”栏目:“大主题”的“全媒体呈现” |
7.3.2 “总书记的深情牵挂”栏目:脱贫攻坚最前沿的故事 |
7.3.3 总书记的“微镜头”:“大人物”的“微视角” |
第八章 结论与启示:筑牢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基础 |
8.1 铸党魂:强化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
8.1.1 活力的源泉:党的主题教育活动接力 |
8.1.2 永远的初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
8.1.3 榜样的力量:用英烈先锋教育全党 |
8.2 聚民心:优化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8.2.1 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
8.2.2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聚民心” |
8.2.3 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8.3 砺铁军:锤炼精神大厦的“铸魂人” |
8.3.1 新闻工作者也是“铸魂人” |
8.3.2 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新闻工作者 |
8.3.3 担当起“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历史重任 |
8.3.4 书写好当代中国人民的奋斗史、生活史、心灵史 |
参考文献 |
致谢:一个新闻记者的心路 |
个人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3)黑龙江省林口县美丽乡村建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1.3.3 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美丽乡村 |
2.1.2 美丽乡村建设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人居环境理论 |
2.2.3 原乡规划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林口县美丽乡村建设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分析 |
3.1 林口县总体概况 |
3.2 林口县美丽乡村建设成效 |
3.2.1 基础设施方面的成效 |
3.2.2 农村人居环境方面的成效 |
3.2.3 生态文明方面的成效 |
3.2.4 社会公共事业方面的成效 |
3.2.5 农业产业方面的成效 |
3.3 林口县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
3.3.1 模式单一,规划水平低 |
3.3.2 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
3.3.3 精神文明建设滞后 |
3.3.4 环境管控能力弱 |
3.3.5 资金保障力度和融资渠道不足 |
3.4 林口县美丽乡村建设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3.4.1 政府制定的具体规划措施不够详细 |
3.4.2 对乡村建设的认知落后 |
3.4.3 对政策把握存在偏差 |
3.4.4 农民参与管理主体意识缺失 |
3.4.5 资金筹措渠道较为单一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内外美丽乡村建设的经验借鉴和启示 |
4.1 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的经验借鉴 |
4.1.1 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的概述 |
4.1.2 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的经验总结 |
4.1.3 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的教训总结 |
4.2 黑龙江省六条美丽乡村示范带 |
4.2.1 黑龙江省六条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的概述 |
4.2.2 黑龙江省六条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的经验总结 |
4.2.3 黑龙江省六条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的教训总结 |
4.3 辽宁盘锦全域美丽乡村建设试点 |
4.3.1 辽宁盘锦全域美丽乡村建设的概述 |
4.3.2 辽宁盘锦全域美丽乡村建设的经验总结 |
4.3.3 辽宁盘锦全域美丽乡村建设的教训总结 |
4.4 国外美丽乡村建设经验借鉴 |
4.5 美丽乡村建设经验启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林口县美丽乡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
5.1 林口县美丽乡村建设的系统目标 |
5.2 林口县美丽乡村建设的整体功能 |
5.3 林口县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机制和系统逻辑 |
5.3.1 推进机制 |
5.3.2 系统逻辑 |
5.4 林口县美丽乡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
5.4.1 提高规划水平建设特色美丽乡村 |
5.4.2 积极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
5.4.3 发掘乡村特色文化推进乡村文化建设 |
5.4.4 多管齐下整治乡村环境 |
5.4.5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二、相关研究动态 |
三、相关概念的阐释和研究方法 |
四、资料来源和研究框架 |
五、创新和不足 |
第一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政治背景 |
第二节 经济背景 |
第三节 历史背景 |
第四节 自然背景 |
第二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内涵 |
第二节 建设时段的划分方式 |
第三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阶段 |
第四节 江苏的主要林业机构及其成果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前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
第一节 探索准备阶段 |
第二节 初步成型阶段 |
第三节 迟滞发育阶段 |
第四章 改革开放后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
第一节 恢复发展阶段 |
第二节 快速发展阶段 |
第三节 完善提高阶段 |
第五章 苏北沿海造林的特点及动因 |
第一节 造林特点 |
第二节 动因分析 |
第六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功效、问题与建议 |
第一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多重功效 |
第二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系的存在问题 |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结语 |
附录 |
案例一 苏北沿海林地增加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
案例二: 苏北沿海地区林地面积的明显增加 |
案例三: 苏北沿海地区森林覆盖率明显提升 |
案例四: 苏北沿海地区海洋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
案例五: 苏北沿海气候变化趋势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和核心概念界定 |
(一)研究方法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五、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创新点 |
第一章 政治宣传与《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中国化 |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概述 |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在苏联的实践 |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中国化 |
第二节《人民日报》的创刊 |
一、创刊及发展 |
二、功能地位 |
第三节《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一、英模报道的历史起源 |
二、“英模报道”与《人民日报》新闻报道栏目变化 |
第二章 英模报道中的“英模”构成 |
第一节 历年英模报道总量统计 |
一、报道统计概述 |
二、报道数量与分布 |
第二节 英模构成的类型分布 |
一、英模行业结构分布 |
二、英模性别结构分析 |
三、英模的政治面貌结构统计 |
第三节 英模报道的品质结构分析 |
一、政治品质 |
二、劳动品质 |
三、道德品质 |
第三章 《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演变 |
第一节 建国头十七年《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一、数量变化 |
二、英模形象 |
三、形象变化之原因 |
四、社会效应 |
第二节 极“左”时期《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一、数量变化 |
二、英模形象 |
三、变化原因分析 |
四、社会效应 |
第三节 改革开放时期《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一、报道数量变化 |
二、形象分析 |
三、形象变化之原因 |
四、社会效应 |
第四章 《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的挑战及其应对 |
第一节 英模报道的挑战 |
一、新时代需要新宣传理论 |
二、社会价值观多元,英模精神单一 |
三、政治宣传的效应衰退 |
第二节 改进英模报道的建议 |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宣传理论的基本原则、立场、方法 |
二、群众路线理论的实践与坚持新闻宣传的“三贴近原则” |
三、改进报道方式、技巧、风格 |
四、新媒体技术运用与提升英模报道实效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1950 年—1965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
附录二:1966 年—1976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
附录三:1977 年—2002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民族社区社会工作研究:本土实践与理论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研究的问题和意义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的问题 |
三、研究的创新点和意义 |
第二节 “民族社区”、“民族社区社会工作”等概念的界定 |
一、“民族”等概念的界定 |
二、社会工作实践中“民族社区”的界定 |
三、“民族社会工作”与“民族社区社会工作”等概念的界定 |
第三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一、社会工作中国本土化的研究回顾 |
二、民族社会工作研究回顾 |
三、民族社区社会工作(社会工作在民族社区应用)研究回顾 |
四、相关研究简评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的范式和方法 |
二、研究的假设与学理性思考 |
三、研究的基本内容 |
上篇 社会工作的发展及其在国内外民族社区的实践史 |
第二章 社会工作在国内外民族社区的实践史 |
第一节 社会工作的发展及其在国外民族社区的实践史 |
一、西方专业社会工作的起源与早期实践 |
二、社会工作在国外民族社区的实践与经验 |
第二节 社会工作在港澳台民族社区的实践回顾 |
一、港澳地区的民族社会工作发展脉络 |
二、台湾专业社会工作发展的历史脉络 |
三、台湾原住民社会工作的发展脉络 |
第三节 社会工作传入中国及其在国内民族社区的实践史 |
一、社会工作“跟随着基督教青年会的脚步来到中国” |
二、国内社会工作教育史及其民族社区研究回顾 |
三、国内社会工作的发展脉络及其民族社区实践史 |
中篇 社会工作在中国民族社区的现实任务与本土实践 |
第三章 社会工作在中国城市民族社区应用的探讨 |
第一节 多元视角下城市社区的少数民族与社会工作的任务 |
一、城乡二元结构下的城市社区与社区里的少数民族 |
二、城市化进程中社区的民族问题与社会工作的任务 |
三、城市化进程中社区的文化变迁与社会工作的任务 |
第二节 社会工作介入城市少数民族散杂居社区民族工作的新探索 |
一、城市化进程中散杂居社区成为民族关系问题的敏感地带 |
二、社会工作介入少数民族散杂居社区民族工作的探索:上海的实验 |
三、社会工作介入上海少数民族散杂居社区民族工作的经验总结 |
四、社会工作介入散杂居社区民族工作:上海样本的全国意义 |
第三节 社会工作介入少数民族困境群体的探讨:以社区照顾为视点 |
一、社区照顾的历史沿革、基本理论与社会工作的角色 |
二、少数民族孤残儿童的社区照顾:对兰州C组织的个案研究 |
三、穆斯林长者的社区照顾——从兰州样本到全国视野的探讨 |
四、社区照顾在中国城市民族社区实践的思考 |
第四章 社会工作在中国农村民族社区应用的探讨 |
第一节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传统文化保护工作的探讨 |
一、农村民族社区的类型、文化特点与社会工作的任务 |
二、社会组织介入社区传统文化保护的启示:基于三个个案的分析 |
三、依托村运会保护传统文化对社会工作的启示:却西德哇村的故事 |
第二节 文化敏感与多民族社区中的灾害社会工作 |
一、灾害管理与灾害预备期的社会工作 |
二、民族文化敏感下灾害回应期的社会工作:以汶川地震救援等为例 |
三、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灾后短期安置与重建阶段的研究 |
第三节 转型期的农村民族社区治理与社会工作 |
一、中国社会转型背景下农村民族社区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
二、少数民族农牧村社区治理的本土实践:甘青滇三个案例的启示 |
三、社会转型加速期背景下的社会工作与基层民族社区治理创新 |
下篇 民族社区情境下中国社会工作的理论建构和本土化:以民族社区为视点 |
第五章 中国民族社区情境下社会工作基本体系的建构 |
第一节 社会工作的多源性、多场域与社会工作体系的重构 |
一、当前的中国社会工作结构的多源性 |
二、中国社会工作实务的多重场域性 |
三、多民族情境下的中国社会工作体系亟待尽快重新建构 |
第二节 民族社区情境下社会工作哲学与价值观体系的建构 |
一、中国民族社区情境下社会工作哲学思想体系的建构 |
二、中国民族社区情境下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建构 |
三、中国多民族情境下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建构 |
第三节 民族社区情境下社会工作伦理体系的建构 |
一、西方社会工作伦理守则和国际社会工作专业伦理要求 |
二、中国木土的社会工作伦理规范和职业道德指引 |
三、多元民族情境下社会工作者的伦理规范和道德指引讨论 |
四、中国民族社区情境下的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讨论 |
第四节 民族社区情境下的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体系建构 |
一、民族社区情境下社会工作的理论体系建构 |
二、民族社区情境下社会工作的知识体系讨论 |
三、民族社区情境下社会工作的实务体系讨论 |
第六章 社会工作在中国多民族情境下的本土化 |
第一节 社会工作本土化及其必然性分析 |
一、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内涵 |
二、西方社会工作中国本土化的必然性分析 |
第二节 社会工作中国本土化的现实路径 |
一、“文化自觉”与社会工作的中国本土化 |
二、西方社会工作在中国发展和传播的路径特点 |
三、社会工作中国本士化的目标 |
四、本土化对中国民族社会工作教育的要求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录A文中图片、表格、案例索引 |
附录B社区“公益田野”与行动研究回顾(2002.5-2013.6) |
附录c笔者公益田野与行动研究照片(部分) |
附录D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E个人专业资质与荣誉 |
后记 |
(7)浙江邑郊风景地植物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选题来源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相关概念 |
1.3.1 邑郊风景地 |
1.3.2 植物景观 |
1.3.3 植物景观设计 |
1.4 国内外的研究动态 |
1.4.1 中国近现代植物景观文献 |
1.4.2 中国古代植物景观文献 |
1.4.3 国外研究现状 |
1.4.4 小结 |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5.1 文献检索法 |
1.5.2 对比观察法 |
1.5.3 交叉分析法 |
1.5.4 归纳总结法 |
1.5.5 实地调研法 |
1.5.6 专家咨询法 |
1.6 论文的结构与研究框架 |
2 浙江古代邑郊风景地植物景观概况 |
2.1 研究地概况 |
2.2 浙江方志中的植物种类 |
2.3 植物种类的比对与分析 |
2.3.1 各府方志中的植物种类比对 |
2.3.2 各府方志植物出现频率分析 |
2.3.3 方志植物统计结果影响因素分析 |
2.4 小结 |
3 邑郊风景地植物文化 |
3.1 植物文化背景 |
3.1.1 自然背景 |
3.1.2 政治背景 |
3.1.3 经济背景 |
3.1.4 文化背景 |
3.2 植物与名人 |
3.3 植物与传说 |
3.4 植物与民俗 |
3.5 植物与装饰 |
3.6 小结 |
4 植物审美模式分析 |
4.1 视觉 |
4.1.1 动静结合 |
4.1.2 整体与细节 |
4.1.3 色彩 |
4.1.4 其他 |
4.2 听觉 |
4.3 嗅觉 |
4.4 其他 |
4.5 小结 |
5 典型植物应用模式分析 |
5.1 主要常见乔木栽植模式 |
5.1.1 松 |
5.1.2 竹 |
5.1.3 桃 |
5.1.4 梅 |
5.1.5 柳 |
5.1.6 桑 |
5.1.7 桂 |
5.1.8 枫 |
5.1.9 梧桐 |
5.1.10 桧 |
5.2 其他常见植物群落栽植模式 |
5.2.1 同种群植 |
5.2.2 异种群植 |
5.2.3 其他 |
5.3 小结 |
6 邑郊风景地植物景观的继承和发展 |
6.1 邑郊风景地的生存现状 |
6.1.1 消失殆尽,不复存在 |
6.1.2 市民休闲,城郊公园 |
6.1.3 文化传承,风景名胜 |
6.2 邑郊风景地植物景观机遇与挑战并存 |
6.2.1 以“民众所需,政策引导”为机遇 |
6.2.2 以“工业发展,耕地减少”为挑战 |
6.3 以史为鉴,开拓创新 |
6.4 实例和实践 |
6.4.1 实例分析 |
6.4.2 实践项目 |
6.5 小结 |
7 总结 |
7.1 结论 |
7.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插图目录 |
附录二:浙江府志·山川中的植物情况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8)乡土意识变迁与乡土书写 ——黑龙江乡土教材的教育人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缘起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 拓宽黑龙江区域教育史的研究领域 |
(二) 彰显边疆省份社会变迁中乡土教材的价值 |
(三) 充实和丰富乡土教材的基本理论研究 |
四、研究内容 |
第二节 文献述评 |
一、中国乡土教材研究述评 |
(一) 乡土教材学科分类研究 |
(二) 乡土教材本体研究 |
(三) 乡土志研究 |
(四) 理论与应用综合研究 |
(五) 区域性研究 |
二、黑龙江地区乡土教材研究述评 |
(一) 乡土志研究 |
(二) 校本课程及乡土教材开发研究 |
三、乡土意识研究述评 |
(一) 不同研究领域对乡土意识的阐释与应用 |
(二) 黑龙江地区乡土意识相关研究 |
四、其他相关研究概述 |
(一) 黑龙江地区教育史研究 |
(二) 黑龙江地区少数民族教育研究 |
小结:已有研究局限与本研究聚焦 |
(一) 评价 |
(二) 聚焦 |
第三节 研究对象 |
一、基本概念界定 |
(一) 乡土意识 |
(二) 乡土志 |
(三) 乡土教材 |
二、时间断限 |
三、空间范围 |
第一章 理论工具与研究路径 |
第一节 布迪厄实践理论的再分析 |
一、“生存心态”的概念内涵及相关因素 |
(一) “生存心态”与“惯习”的译义之争 |
(二) “生存心态”与历史 |
(三) “生存心态”与场域 |
(四) “生存心态”与实践 |
二、“生存心态”相关因素的互动模式及理论模型 |
第二节 理论模型与乡土教材研究 |
一、理论模型适用性 |
二、理论假设 |
三、乡土教材研究路径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田野调查法 |
二、资料来源 |
(一) 档案、地方志、近代报刊资料 |
(二) 相关研究论着 |
第二章 清末民初黑龙江乡土志萌动 |
第一节 清末民初黑龙江教育背景 |
一、新教育宗旨的颁布与课程实态 |
(一) 新教育宗旨的颁布 |
(二) 新式教育课程实态 |
二、黑龙江地区学堂课程设置与教材实态 |
(一) 江省教育底色及特点 |
(二) 学堂课程设置 |
(三) 教科书实态 |
第二节 黑龙江乡土志肇始 |
一、黑龙江地区乡土志起步的背景 |
(一) 《乡土志》例目的颁布及乡土志的发展 |
(二) 林传甲与黑龙江乡土志 |
(三) 黑龙江乡土志的编辑出版 |
二、黑龙江乡土志实态——以《黑龙江乡土志》为例 |
(一) 《龙江历史》解析 |
(二) 《龙江地理》解析 |
(三) 《龙江格致》解析 |
(四) 《铁路教科书》及《黑龙江学报》解析 |
小结 |
第三章 近代黑龙江乡土教材发展 |
第一节 1949年前黑龙江教科书实态 |
一、日本殖民教育概况 |
二、教科书的“统制”与出版 |
三、抗战读本及解放区读物情况 |
小结 |
第二节 1949年后黑龙江乡土教材发展述论 |
一、地方性识字教材案例分析 |
(一) 省编《识字读本》 |
(二) 各县市编《农民识字课本》 |
二、“大跃进”时期的乡土地理教材分析 |
(一) 《乡土地理教材》解析 |
(二) 《黑龙江省地理》解析 |
三、革命课本 |
(一) “生产性”革命课本 |
(二) 为“革命”学文化 |
(三) “思想政治教育与联系生产”相结合的教科书改造 |
小结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乡土教材的实践 |
一、农民文化教育乡土课本 |
(一) 技术教育:《农民教育乡土教材》 |
(二) 脱盲后教育:《农民文化技术课本》 |
二、乡土史地教材发展 |
(一) 70年代末:《齐齐哈尔滨市乡土地理》 |
(二) 80年代乡土史地教材 |
三、各学科乡土教材发展大潮 |
(一) 小学乡土教材案例分析 |
(二) 中学乡土教材案例分析 |
小结 |
第四章 21世纪黑龙江乡土教材实践研究案例分析 |
第一节 黑龙江省地方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案例分析 |
一、黑龙江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 |
二、黑龙江省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审批程序制度流程 |
三、课程解构 |
四、教材剖析 |
(一) 总结构 |
(二) 各分册结构及作用 |
(三) 单元结构 |
五、特点归纳 |
(一) 经典型和社会性 |
(二) 浸润性和探究性 |
(三) 生活性和地方性 |
第二节 黑龙江省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案例分析 |
一、文本解读 |
(一) 框架分析 |
(二) 编写思路 |
(三) 内容选择 |
(四) 内容及学时安排 |
二、特点分析 |
(一) 综合性 |
(二) 渗透性 |
(三) 鲜活性 |
(四) 地方性 |
(五) 实用性 |
三、课堂应用 |
(一) 教学目的 |
(二) 教学方法与课堂活动 |
小结 |
第五章 黑龙江少数民族乡土教材发展阶段细述 |
第一节 近代黑龙江民族教育形式及特质 |
一、近代黑龙江民族教育形式与关系 |
二、近代黑龙江少数民族教育特质 |
(一) 少数民族教育的复杂性、艰难性与差别性 |
(二) 从“三类教育”并存转向国民教育统和 |
第二节 清末民初黑龙江蒙古族民族教育实态及教材使用 |
一、晚清黑龙江地区蒙古族教育的要求与形态 |
(一) 晚清政府对蒙古族的语言教育 |
(二) 晚清黑龙江蒙古族教育的教科书实态 |
二、民国前期黑龙江蒙古族学校教育的课程与教材实态 |
(一) 公立蒙旗初等、高等小学堂课程与教材使用分析 |
(二) 公立蒙旗中学校的课程与教材使用分析 |
(三) 私立蒙文学校的课程及教材使用 |
第三节 新世纪少数民族文化课程与乡土教材开发案例分析 |
一、黑龙江民族教育相关条例分析 |
(一) 民族文化课程方面 |
(二) 教育政策扶持力度 |
二、鄂伦春族民族文化课程与乡土教材发展调查 |
(一) 鄂伦春民族学校概况 |
(二) 民族文化传承课程及校本教材应用分析 |
(三) 现实与困境 |
三、赫哲族民族文化课程与乡土教材发展现状 |
(一) 赫哲族民族学校概况 |
(二) 赫哲族民族文化课程及校本教材应用现状 |
(三) 现实与困境 |
第四节 黑龙江省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传承课程、教材问题与对策解析 |
一、现状与成绩 |
二、存在问题 |
(一) 政策法规不健全 |
(二) 民族文化课程缺乏评价标准 |
(三) 配套校本教材编写及使用存在不足 |
(四) 民族文化课程陷入文化窘境 |
(五) 民族文化资源缺乏共享 |
三、对策研究 |
(一) 各地要尽快制定《民族文化课程实施纲要》 |
(二) 加强民族文化课程、教材的开发和建设 |
(三) 科学设计民族文化课的教学方式,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
(四) 建设适应民族文化课教学的教师队伍 |
第六章 理论阐释 |
第一节 乡土意识变迁与乡土教材实践关系演绎 |
一、黑龙江地区乡土意识变迁及乡土教材特点阶段解析 |
(一) 黑龙江地区近代乡土意识萌动及乡土志特点 |
(二) 黑龙江地区近代少数民族乡土意识变容 |
(三) 黑龙江乡土意识的现代化路径 |
(四) 现代化进程中黑龙江人口较少民族乡土意识之立体透视 |
二、现代化进程中乡土教材实践在“场域——生存心态”的错位 |
(一) 乡土意识的历史位移 |
(二) 乡土意识的空间位移 |
(三) 社会场域的合力制约 |
第二节 乡土教材的现代性选择 |
一、目标价值的重新定位 |
二、内容的选择与建构 |
三、课程开发体系的适度拓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乡村景观特征评估与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目录 |
表格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缘起 |
1.2 研究背景 |
1.2.1 乡村发展历程 |
1.2.2 城乡统筹规划下的乡村景观改善契机 |
1.3 城乡统筹规划中出现的景观风貌问题 |
1.3.1 城乡统筹规划下的土地整理思路 |
1.3.2 农业现代化、乡村社区化、乡村休闲化对景观风貌的影响 |
1.3.3 乡村景观风貌的现状问题 |
1.4 乡村环境建设与景观风貌规划的缺失 |
1.5 研究内容 |
1.6 名词界定 |
1.7 研究方法 |
1.8 论文结构 |
第2章 相关研究进展 |
2.1 国外乡村景观规划研究进展 |
2.1.1 景观特征评估 |
2.1.2 乡村景观政策分类 |
2.1.3 小结 |
2.2 国内乡村景观规划研究进展 |
2.2.1 传统乡村文化景观保护研究 |
2.2.2 国内普通乡村地区景观规划研究 |
2.2.3 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规划研究 |
2.2.4 国内对国外乡村景观规划的介绍 |
2.2.5 国内乡村景观评价与乡村景观特征评估研究 |
2.2.6 国内乡村景观规划未来研究方向 |
第3章 城乡统筹下的乡村发展与景观规划战略 |
3.1 乡村景观与乡村的多种发展模式 |
3.1.1 欧美城乡关系与乡村景观 |
3.1.2 英国乡村景观 |
3.1.3 荷兰乡村景观 |
3.2 我国城乡关系与乡村景观战略定位 |
3.2.1 多功能乡村 |
3.2.2 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乡村文化景观 |
3.3 我国乡村统筹发展的战略目标 |
第4章 乡村景观规划结构与内容 |
4.1 景观特征评估特征描述阶段 |
4.1.1 景观特征评估在我国的应用 |
4.1.2 特征描述阶段的作业流程 |
4.2 乡村景观政策分类 |
4.2.1 乡村景观功能评估 |
4.2.2 乡村景观功能目标 |
4.2.3 乡村景观政策分类 |
4.3 乡村景观要素分类 |
4.3.1 农业斑块 |
4.3.2 绿地景观 |
4.3.3 建筑风貌 |
4.4 乡村景观规划内容 |
4.4.1 农业斑块景观规划 |
4.4.2 绿地景观规划 |
4.4.3 建筑风貌景观规划 |
第5章 基于主体功能区的乡村景观政策分类 |
5.1 主体功能区基础上的乡村景观政策分类 |
5.1.1 主体功能区规划的乡村功能分类 |
5.1.2 乡村文化景观保护类 |
5.1.3 乡村功能性景观优化类 |
5.1.4 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创新类 |
5.2 我国乡村景观的分类发展展望 |
第6章 优秀乡村文化景观的保护 |
6.1 设立优秀乡村文化景观保护区 |
6.1.1 定义与地域分布 |
6.1.2 利用风景名胜区平台保护乡村文化景观 |
6.1.3 乡村文化景观保护原则 |
6.1.4 乡村社会经济体系调控与景观保护 |
6.2 农田斑块景观规划策略 |
6.2.1 传统农业文明与乡村景观特征 |
6.2.2 我国传统农耕体系特点 |
6.2.3 发展基于传统农业的劳动集约型农业 |
6.3 绿道景观规划策略 |
6.3.1 设置自然保护区 |
6.3.2 保护自然绿化用地 |
6.3.3 保护聚落内部绿地景观 |
6.3.4 保护传统生态农业绿地景观 |
6.4 乡村旅游发展策略 |
第7章 功能性乡村景观的优化 |
7.1 功能性乡村景观区的定义与地域分布 |
7.2 功能性乡村景观的景观规划目标 |
7.2.1 简明合理的景观结构 |
7.2.2 维持一定的景观异质性 |
7.2.3 保护重要的地域乡村景观特征 |
7.3 农田斑块景观规划策略 |
7.3.1 适度扩大农田地块面积 |
7.3.2 保持一定数量的作物种类 |
7.3.3 保持一定数量的中小型农场 |
7.4 绿道景观规划策略 |
7.4.1 营建广大乡村地域绿道景观框架 |
7.4.2 自然绿道 |
7.4.3 聚落内部绿道 |
7.4.4 农业绿道 |
7.5 乡村旅游发展策略 |
第8章 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的创新 |
8.1 城市边缘区的定义与地域分布 |
8.2 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的规划目标 |
8.2.1 乡村景观的功能 |
8.2.2 乡村景观的特征要求 |
8.2.3 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的景观规划目标 |
8.3 农业斑块景观规划 |
8.3.1 增强农用地生态功能 |
8.3.2 改变作物种植结构 |
8.3.3 建设农业休闲园区 |
8.4 绿道景观规划 |
8.5 乡村旅游发展策略 |
第9章 双流乡村景观特征评估与乡村景观规划 |
9.1 项目介绍 |
9.1.1 项目背景 |
9.1.2 规划工具与方法 |
9.2 景观形成原因 |
9.2.1 历史回顾 |
9.2.2 物理因素 |
9.2.3 人文因素 |
9.3 乡村景观特征评估与景观政策分区 |
9.4 文化景观保护区景观特征与景观规划策略 |
9.4.1 区域介绍 |
9.4.2 景观特征 |
9.4.3 景观规划策略 |
9.4.4 行动计划 |
9.5 功能景观优化区景观特征与景观规划策略 |
9.5.1 区域介绍 |
9.5.2 景观特征 |
9.5.3 景观规划策略 |
9.5.4 行动计划 |
9.6 异化景观创新区景观特征与规划策略 |
9.6.1 区域介绍 |
9.6.2 景观特征 |
9.6.3 景观规划策略 |
9.6.4 行动计划 |
9.7 乡村旅游规划 |
9.7.1 基于乡村景观的旅游分类发展策略 |
9.7.2 “乡村公园”休闲度假区 |
9.7.3 “锦绣东山”花果基地 |
9.7.4 “锦江天堂”传统田园旅游区 |
9.8 规划述评 |
9.8.1 规划的心得体会 |
9.8.2 规划的不足之处 |
第10章 结论与讨论 |
10.1 乡村景观规划的战略定位与目标 |
10.2 乡村景观规划的结构与内容 |
10.3 基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乡村景观政策分类 |
10.3.1 乡村文化景观保护类 |
10.3.2 功能性乡村景观优化类 |
10.3.3 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创新 |
10.4 乡村景观政策分类的景观规划措施 |
10.4.1 乡村文化景观保护类 |
10.4.2 功能性乡村景观优化类 |
10.4.3 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创新类 |
10.5 讨论 |
10.5.1 乡村景观与农业发展模式的关系 |
10.5.2 乡村景观与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关系 |
10.5.3 乡村景观规划的实施途径 |
10.6 论文创新点 |
10.6.1 以景观特征评估为方法的乡村文化景观保护 |
10.6.2 乡村景观政策分类研究 |
10.6.3 结合相关领域利益的空间规划理念与具体规划举措 |
10.7 研究限制 |
10.7.1 限于乡村景观风貌的研究内容 |
10.7.2 限于从主体功能区理论出发的乡村景观政策分类体系 |
10.7.3 建筑风貌设计的剔除 |
10.7.4 乡村景观特征评估主体核心概念的操作 |
10.8 乡村景观规划的未来研究方向 |
10.8.1 国家层面的乡村景观特征评估 |
10.8.2 区域性的乡村景观风貌规划 |
10.8.3 将乡村景观规划内容纳入各级主体功能区规划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英国国家公园与法国区域公园的保护与管理 |
附录 B《景观特征评估——英格兰和苏格兰的指导》部分编译 |
附录 C 论文中所用到的关键概念辨析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市场经济背景下畲族文化现代性建构研究 ——以浙江景宁畲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田野调查图片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文化现代性研究 |
(二)少数民族文化现代性建构研究 |
(三)畲族文化现代性建构研究 |
三、主旨、内容、创新与不足 |
(一)主旨 |
(二)内容 |
(三)创新 |
(四)不足 |
四、研究理论与方法 |
(一)采用理论 |
(二)研究方法 |
五、有关问题说明 |
(一)文化现代性 |
(二)研究时空 |
(三)调查点概貌 |
(四)田野工作 |
(五)其他事项 |
第一章 景宁畲族概貌 |
一、自然生境 |
二、生计方式 |
(一)主要生计方式 |
(二)辅助生计方式 |
三、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
四、主要文化事象 |
(一)山歌 |
(二)服饰 |
(三)风俗 |
(四)节庆 |
(五)民间故事 |
(六)民族体育 |
第二章 畲族文化的现代性建构表现及特点 |
一、民族意识增强 |
(一)民族认同意识 |
(二)民族自觉意识 |
(三)民族发展意识 |
(四)民族权利意识 |
二、市场经济观念确立 |
(一)市场意识 |
(二)竞争意识 |
(三)质量意识 |
(四)服务意识 |
三、开放意识深化 |
(一)多元的就业观念 |
(二)自主的婚姻家庭观念 |
四、公民意识强化 |
(一)确立国家意识 |
(二)增强平等意识 |
(三)树立公众利益 |
五、法治观念加强 |
(一)现代法制意识基本确立 |
(二)传统习惯法逐渐淡化 |
(三)用诉讼解决纠纷与矛盾 |
六、现代生活方式提升 |
(一)衣着时尚化 |
(二)饮食的现代化 |
(三)居住现代化 |
(四)出行便捷化 |
七、现代消费观念凸显 |
(一)消费支出增加 |
(二)消费档次提高 |
(三)倾向服务消费 |
(四)重视文化消费 |
八、现代教育及人才观念深入人心 |
(一)对现代教育的重视 |
(二)人才观念的拓展 |
九、主动接受科学思想及知识 |
(一)现代科学知识增长 |
(二)科学观念深入人心 |
(三)主动运用现代科技 |
十、景宁畲族文化的现代性建构特点 |
(一)主动撷取畲族文化精髓构建文化现代性 |
(二)灵活借助市场经济加速文化现代性建构 |
(三)善用政策区位优势助推文化现代性建构 |
(四)正确认识畲族文化现代性发展不平衡性 |
第三章 畲族文化现代性建构推进原因 |
一、政策引导促进畲族文化现代性建构 |
(一)政策扶持 |
(二)经济支持 |
(三)文化建构 |
二、民族教育提升文化现代性建构 |
(一)教育观念的改变 |
(二)教育内容的更新 |
(三)多渠道的人才培养 |
三、市场经济推动畲族文化现代性建构 |
(一)景宁畲族市场经济发展“三条路” |
(二)市场经济推动畲族文化现代性建构 |
四、流动人口对畲族文化现代性建构的传播 |
(一)流入人口:到景宁“授人以鱼” |
(二)流出人口:学艺归来谋发展 |
第四章 畲族文化现代性建构的制约因素及其影响 |
一、畲族传统社会封闭性制约文化现代性建构 |
(一)社会结构相对稳固 |
(二)自然经济运作模式 |
(三)相对封闭的心理 |
二、畲族传统文化的消极因素影响文化现代性建构 |
三、畲族教育水平偏低影响接受文化现代性建构 |
四、畲族市场经济水平偏低制约文化现代性建构 |
五、对文化现代性建构的认识和宣传不充分 |
六、文化现代性建构的具体措施不够 |
七、文化现代性建设的主动性不足 |
第五章 加强畲族文化现代性建构的对策 |
一、畲族文化现代性建构的具体路径 |
(一)合理利用畲族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 |
(二)发挥市场经济对文化现代性建构的推动作用 |
(三)用现代教育提升畲族同胞的文化现代性 |
二、畲族文化现代性建构应处理好的关系 |
(一)传统文化传承与先进文化发展的共生关系 |
(二)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互动关系 |
(三)文化现代性建构与民族发展的协调关系 |
(四)政府力量与民间作用的协同关系 |
结论 |
一、传承与建构是畲族文化现代性发展动力 |
二、市场经济要与文化现代性建构显性互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 A: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附录 B:景宁少数民族基本情况 |
附录 C:浙江省畲族文化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
四、野生动物的家园——浙江省衢县农民保护野生动物二三事(论文参考文献)
- [1]“三生”空间协同视角下实用性村庄规划策略研究 ——以略阳县为例[D]. 闫筱筱.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2]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D]. 张雷. 河北大学, 2020(02)
- [3]黑龙江省林口县美丽乡村建设问题研究[D]. 赵航. 吉林大学, 2019(03)
- [4]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D]. 亓军红.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5]《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D]. 周晓瑾. 兰州交通大学, 2018(01)
- [6]民族社区社会工作研究:本土实践与理论建构[D]. 何乃柱. 兰州大学, 2013(05)
- [7]浙江邑郊风景地植物景观研究[D]. 杨斯杨. 浙江农林大学, 2013(04)
- [8]乡土意识变迁与乡土书写 ——黑龙江乡土教材的教育人类学研究[D]. 刘卓雯. 中央民族大学, 2013(12)
- [9]乡村景观特征评估与规划[D]. 陈英瑾. 清华大学, 2012(07)
- [10]市场经济背景下畲族文化现代性建构研究 ——以浙江景宁畲族为例[D]. 王真慧. 中南民族大学, 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