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源性耳前脓肿一例报告

牙源性耳前脓肿一例报告

一、牙源性耳前脓肿1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王垠宇[1](2014)在《牙源性颌面瘘诊治的临床分析》文中提出牙源性皮瘘常发生于颌面部,牙齿出现龋坏、外伤或其他原因尽可出现感染,若治疗不及时,髓腔、根管中炎性牙髓、坏疽牙髓、细菌和脓液等可作为感染源,经根尖孔到达牙槽、颌骨及其周围组织,致使口腔颌面部受到感染。此时,外观常呈突起的肉芽组织包块,没有明显痛感或不适,破溃后常有少量脓血溢出。因无明显的牙病症状,易被误诊为皮脂腺囊肿、疖等其他疾病。虽经脓肿切开配合使用抗菌药物等治疗仍旧迁延不愈,反复发作,危害着患者的身体和心理

倪平敏,史艳平,陈小宁[2](2012)在《颊间隙脓肿误诊为化脓性腮腺炎1例报告》文中提出1临床资料郑某,男,49岁,因"左颊部疼痛、肿胀伴发热近1月"于2011年10月15日收住入院。1个月前,患者劳累后发现左颊部肿块,蚕豆大小,轻微疼痛,伴困乏,无发热。曾诊于普外科,予以青敷膏外敷后肿块减小,疼痛消失,自觉无明显不适。后因进食肥甘厚味及生冷海鲜后出现左颊部疼痛,肿胀,质硬,困乏,伴

唐凤珠,刘良发[3](2011)在《急性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的诊断和治疗(附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文中研究说明患者,男,37岁。因"进食热烫食物后出现颈胸部胀痛伴呼吸困难2 d"于2009年11月21日到解放军总医院就诊。患者于2009年11月19日午间进热烫食物(羊肉火锅)后出现咽部疼痛,吞咽困

袁延山,任保娥[4](2000)在《牙源性耳前脓肿1例报告》文中研究表明

李克莉,韩秉田,王明璐[5](1984)在《牙源性颅内感染(附二例报告)》文中指出 由牙齿、颌面部感染引起的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及脑脓肿,在口腔颌面外科是值得重视的严重颅内合并症。虽然发病机会不多,但死亡率高,应早期正确诊断,及时处理。由牙齿感染同时引起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和脑脓肿,国内外尚无报导。现将我院牙源性颅内感染2例报告如下。

顾乐生[6](1981)在《牙源性皮肤瘘管的诊断和治疗(附11例报告)》文中提出 口腔颌面部皮肤瘘管多数是由牙源性感染所引起,可因牙槽脓肿、下颌智齿冠周炎处理不及时或不恰当而并发。本病经久不愈,长期排脓的皮肤瘘管给病人带来很大痛苦。当机体抵抗力下降、瘘管阻塞时,炎症又会急性发作,增加扩散的危险;而且常常造成颌面部畸形及张口困难。因此,预防牙源性皮肤瘘管的形成和及时治疗,乃是我们口腔科门诊所应注意的。现将有病历记载的11例报告如下,并着重讨论其诊断和治疗。临床资料:见附表。

蒋东辉,吴晓光,杨曦,何晓光,李玉晓[7](2020)在《负压创面治疗在重症颈部坏死性筋膜炎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负压创面治疗(negative-pressure wound therapy,NPWT)是利用聚氨酯或聚乙烯醇材料直接填塞、覆盖创面,生物半透膜密闭整个创面和腔隙,真空泵给予持续吸引,使得填塞材料与术腔创面共同处于全封闭负压引流状态。该方法广泛应用于创伤外科、整形外科及普通外科等领域。颈部坏死性筋膜炎(cervical necrotizing fasciitis,CNF)是一种严重的并具有潜在致命性的疾病,容易发生呼吸道梗阻、下行性纵隔

莫志晓[8](2019)在《大脑前动脉A1段及其穿支动脉的显微解剖研究以及其所在间隙在颅咽管瘤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解剖尸体标本(尸头)大脑前动脉A1段及其穿支动脉,总结这些重要动脉的分布等特点,为临床鞍区手术提供帮助。结合临床颅咽管瘤切除手术,探讨由大脑前动脉A1段及其穿支动脉组成及参与组成的颈内动脉上间隙内侧部在切除颅咽管瘤中的意义。方法解剖完整的成人尸头标本10例即20侧,观察、测量并记录大脑前动脉A1段及穿支动脉分布特点、直径、长度等;将每支A1段按长度平均分为三等份,自外向内分别为外1/3部、中1/3部及内1/3部,计算出每部位发出的穿支动脉的支数;行统计学分析。结合临床上通过额底-终板入路并借助颈内动脉上间隙内侧部切除的13例颅咽管瘤患者,观察手术效果及患者的恢复情况;阐明大脑前动脉A1段及穿支动脉的分布规律及颈内动脉上间隙内侧部在切除颅咽管瘤中的可行性及优点。结果所有解剖标本没有发现大脑前动脉A1段缺如者;A1段穿支动脉主要由A1段上壁及后壁发出,A1段各部位发出穿支动脉数目有差别,其中A1段内1/3 发出(2.65±0.67)支,中 1/3 发出(1.2±0.83)支,外 1/3 发出(3.8±1.77)支,内1/3、外1/3与中1/3发出的穿支动脉数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1直径、A1长度和穿支动脉总数,外侧1/3段和中间1/3段、内侧1/3段发出穿支动脉数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穿支动脉终止于前穿质、视交叉及视束背侧面、下丘脑前部、外侧裂及额叶下表面。穿支动脉数目平均为8支。临床手术治疗颅咽管瘤患者13例,其中全切12例,次全切1例,效果良好,随访5个月至2.5年无复发者。结论大脑前动脉A1段穿支动脉主要在A1段内1/3及外1/3部发出,在经额底-终板入路切除鞍区肿瘤过程中,尤其是切除视交叉后向三脑室、脚间窝及上斜坡生长的颅咽管瘤时,在Ⅰ、Ⅱ、Ⅳ间隙操作的基础上借助第V间隙内侧部,从A1段中1/3发出穿支动脉较少处操作,安全有效,更容易连同包膜完整切除肿瘤,患者恢复较好,术后复发率低。

黄何森[9](2018)在《中耳炎并发耳后骨膜下脓肿临床诊疗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中耳炎并发耳后骨膜下脓肿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入住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治为中耳炎并发耳后骨膜下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相关临床信息,包括性别、年龄、临床症状、病程、听力学、影像学、检验指标、病理,探讨合适治疗方案选择,进行预后随访,并分析特殊病例及其他并发症诊疗要点。结果:43例患者,男性26例(60.47%),女性17例(39.53%),年龄最大61岁,最小76天,平均14.34岁。左侧24例,右侧19例。中耳乳突炎病程急性22例,慢性21例。耳内流脓24例(55.81%),耳内痛20例(46.51%),听力下降32例(74.42%)耳鸣9例(20.93%),发热12例(27.91%)。耳后红肿42例(97.67%),耳后痛39例(90.70%),耳后波动感27例(62.79%)。耳后脓肿破溃出皮肤形成瘘管12例(27.91%)。细菌培养阳性18例。保守治疗8例,手术治疗35例。手术术后病理单纯性肉芽18例,胆脂瘤17例。手术患者合并隐蔽性中耳乳突炎4例,先天性胆脂瘤1例,颧弓根脓肿4例,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4例,迷路瘘管4例。术中脓肿仅位于筛区17例,非筛区乳突骨皮质13例,同时位于筛区及其他部位乳突骨皮质共5例。1期缝合28例,2期缝合7例。耳后切口34例。保守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治疗天数比较,两组天数有明显差异(秩和检验P=0.036<0.05)。保守组8例随访均获干耳,无中耳炎及脓肿复发,无其他并发症状;手术组12例失访,23例随访无中耳炎及脓肿复发,干耳16例,湿耳7例,2例术后头晕,2例听力下降,两组干湿耳比较未见显着差异(Fisher精确概率检验,P=0.146>0.05),两组治疗后出现头晕和听力下降症状分别比较,均无明显差异(Fisher精确概率检验,P=1.000>0.05)结论:中耳炎并发耳后骨膜下脓肿好发于婴幼儿和青少年,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时可不典型,需完善合适影像学检查排除隐匿性疾病及明确病变范围,排除其他颅内外并发症,并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选择合适抗生素。病程较短,无颅内并发症,可先以抗生素治疗,或联合脓肿针吸、鼓膜穿刺等保守方案。对于保守治疗无效、胆脂瘤或伴随其他颅内外并发症的,应及时行乳突手术治疗。

张贝[10](2017)在《先天性第一鳃裂畸形的临床特点、毗邻解剖及手术策略》文中提出目的总结先天性第一鳃裂畸形(congenital first branchial cleft anomaly,CFBCA)的临床特点,分别分析Work I型和Work Ⅱ型的临床特点,以及病损与面神经、外耳道等毗邻解剖关系,为手术提供参考,并总结手术策略。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5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临床资料完整的73例 CFBCA,其中,33 例 Work Ⅰ型、40 例 Work Ⅱ型 CFBCA。结果73例中主要临床表现:无痛性肿物(20/73,27.4%)、反复肿痛流脓(68.5%,50/73)、耳科症状(耳道溢液、听力下降等,24.7%,18/73)。42例有感染症状者取脓液或分泌物培养,31.0%(13/42)阳性,最常见为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WorkⅠ型多为囊肿型,WorkⅠ型和囊肿型常为无感染症状的成年患者(P<0.01);WorkⅡ型多为窦道/瘘管型,可伴有鼓膜蹼,WorkⅡ型和窦道/瘘管型常为有感染症状的未成年患者(P<0.01)。33 例 WorkⅠ型 CFBCA 中,男 18 例(54.5%),女 15 例(45.5%);左 16例(48.5%),右17例(51.5%),年龄2-76岁(中位年龄为47岁)。Cl型12 例(36.4%),C2 型 10 例(30.3%),C3 型 8 例(24.2%),C4 型 3 例(9.1%)。将病损与面神经远近分为相对远和相对近,前者16例(48.5%)、后者17例(51.5%)。对C1-4分型与面神经位置关系进行分析,发现C1-4型与面神经位置关系(相对远/近)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40例WorkⅡ型中,男12例、女28例;左27例、右13例;确诊时年龄2-76岁,中位年龄47岁,病程1月-10年(中位病程3年);≤18岁者25例、>18者15例;初治36例、复发4例(曾行鳃裂囊瘘切除术)。40例均顺利手术,术中发现病损位于面神经浅面13例(13/40,32.5%)、分支间4例(4/40,10.0%)、深面23例(23/40,57.5%)。分析WorkⅡ型CFBCA病损临床特点与面神经位置关系发现性别(P=0.008)、外瘘口与下颌角位置关系(P=0.016)、有无鼓膜蹼(P=0.009)均与面神经位置关系有统计学差异。结论CFBCA较罕见,多见于未成年患者,左侧好发,常表现为Pochet’ s三角区内的无痛性肿物、反复肿胀流脓或耳道溢液等。WorkⅠ型中,Cl型和C2型最多见,而C4型最少见。WorkⅡ型中,女性、病损下缘位于下颌角以下、有鼓膜蹼的CFBCA病损更倾向位于面神经深面或分支之间。正确把握CFBCA手术时机后,术中常规行面神经解剖,可采用颊支/下颌缘支的逆式解剖法或顺逆结合法,必要时使用面神经监护技术,可在保护面神经功能的前提下,彻底根治病损。与此同时,还需切除共壁的外耳道和被累及的腮腺,并注意预防术后外耳道狭窄及积涎。

二、牙源性耳前脓肿1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牙源性耳前脓肿1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牙源性颌面瘘诊治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临床表现
    1.3 治疗方法
    1.4 疗效判定标准
2 结果
3 讨论
    3.1 关于诊断
    3.2 关于病因分析
    3.3 关于预防和治疗

(7)负压创面治疗在重症颈部坏死性筋膜炎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1.2.1 材料
        1.2.2 手术及NPWT治疗
        1.2.3 抗感染治疗
        1.2.4 对症治疗
2 结果
3 讨论

(8)大脑前动脉A1段及其穿支动脉的显微解剖研究以及其所在间隙在颅咽管瘤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一、基本资料
    二、方法
    三、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文章
致谢

(9)中耳炎并发耳后骨膜下脓肿临床诊疗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10)先天性第一鳃裂畸形的临床特点、毗邻解剖及手术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先天性第一鳃裂畸形临床特点分析
    一 资料与方法
    二 结果
        2.1 基本情况
        2.2 临床表现
        2.3 术前检查
        2.4 术后病理及分型
        2.5 治疗及随访
    三 典型病例
        [典型病例1先天性第一鳃裂畸形(囊肿型,WorkⅡ型)]
        [典型病例2先天性第一鳃裂畸形(窦道型,WorkⅡ型)]
        [典型病例3先天性第一鳃裂畸形(瘘管型,WorkⅡ型)]
    四 讨论
第二章 WorkⅠ型先天性第一鳃裂畸形的解剖毗邻关系研究及手术技巧
    一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1.2 专科检查
        1.3 影像检查
        1.4 处理原则
        1.5 统计学方法
    二 结果
        2.1 根据WorkⅠ型病损与外耳道、腮腺毗邻关系进行分型
        2.2 C1-4型病损与面神经距离
        2.3 术后病理
        2.4 术后并发症及随访
    三 讨论
第三章 WorkⅠ型先天性第一鳃裂畸形与面神经解剖关系研究及手术技巧
    一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1.2 专科检查
        1.3 辅助检查
        1.4 处理原则
        1.5 统计学方法
    二、结果
        2.1 Work Ⅱ型CFBCA临床特点与面神经位置关系
        2.2 术后病理
        2.3 术后并发症及随访
    三、讨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四、牙源性耳前脓肿1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牙源性颌面瘘诊治的临床分析[J]. 王垠宇. 中国医药指南, 2014(18)
  • [2]颊间隙脓肿误诊为化脓性腮腺炎1例报告[J]. 倪平敏,史艳平,陈小宁. 湖北中医杂志, 2012(05)
  • [3]急性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的诊断和治疗(附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J]. 唐凤珠,刘良发.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1(06)
  • [4]牙源性耳前脓肿1例报告[J]. 袁延山,任保娥. 口腔医学, 2000(04)
  • [5]牙源性颅内感染(附二例报告)[J]. 李克莉,韩秉田,王明璐.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1984(03)
  • [6]牙源性皮肤瘘管的诊断和治疗(附11例报告)[J]. 顾乐生. 中级医刊, 1981(10)
  • [7]负压创面治疗在重症颈部坏死性筋膜炎的应用[J]. 蒋东辉,吴晓光,杨曦,何晓光,李玉晓.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20(04)
  • [8]大脑前动脉A1段及其穿支动脉的显微解剖研究以及其所在间隙在颅咽管瘤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D]. 莫志晓. 苏州大学, 2019(04)
  • [9]中耳炎并发耳后骨膜下脓肿临床诊疗探讨[D]. 黄何森. 福建医科大学, 2018(09)
  • [10]先天性第一鳃裂畸形的临床特点、毗邻解剖及手术策略[D]. 张贝. 南方医科大学, 2017(01)

标签:;  ;  ;  ;  

牙源性耳前脓肿一例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