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小关节疾病在腰痛中的作用(516例前瞻性研究)

腰椎小关节疾病在腰痛中的作用(516例前瞻性研究)

一、腰椎小关节病变在腰痛中的作用(附516例前瞻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悦[1](2020)在《套管式长针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观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与目的]下腰痛(Low Back Pain,LBP)是一种表现在下背部、腰骶部及臀部处发生疼痛为主的综合征,常常伴下腰部肌肉僵硬紧张及活动受限。非特异性下腰痛(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NLBP)是指在下腰痛诊断的的基础上,排除如炎症、肿瘤、骨质疏松、骨折、腰椎畸形、马尾神经症状等有明显病理改变导致腰痛的除外性诊断。病程超过12 周的称为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Chronic 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CNLBP)。腰腿痛由于其发作的反复性和广泛性,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由于缺乏明确病因,目前针对性的治疗目标是减少疼痛,持续保持体力活动,预防永久性残疾,恢复工作能力。CNLBP治疗方式多样,临床报道较多,近远期效果评价不一,各类治疗方式的有效性及优越性难以评估。如运动疗法缓解疼痛和预防复发疗效较好,但患者多难以坚持,药物、理疗、推拿、针刺等治疗方式,又患者带来相对较大经济负担。因此,我们需要一种经济有效,便于操作的治疗方式应用于临床。套管式长针是由“长针”发展而来的新型针具,针刺刺激量较普通针刺大,临床上治疗效果也更为持久。本试验旨在科学评价套管式长针深层软组织松解术对CNLBP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对套管式长针的干预特点进行初步探讨。[方法]本研究收集2019.1-2019.10期间,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推拿科就诊或招募的患者,纳入符合标准的CNLBP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普通毫针针刺,1周2次,治疗3周。试验组采用套管式长针治疗,1周1次,连续3周,两组患者分别对治疗前、治疗后、随访1周、随访9周的疼痛视觉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进行评分,采用统计软件SPSS20.0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一般资料结果:课题共纳入60例患者。课题通过这60例的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男24例,女36例。年龄最低21岁,最高68岁,总平均年龄38.98±13.75 岁。2.疗效评价:对照组:治疗前VAS评分均值为4.73,治疗3周后、随访1周、随访9周VAS评分均值分别减少了 1.63,-0.21,-0.07,治疗前后比较,近似概率值P=0.001<0.05,治疗前后疼痛改善明显。随访1周、随访9周与治疗前相比较,近似概率值分别为P=0.71,P=0.651均>0.05,疼痛改善不明显,可认为针刺作用基本消失;治疗前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评分均值为6.13,治疗后、随访1周、随访9周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评分分别减少了 1.10,0.20,-0.20,治疗前后比较,近似概率值P=0.001<0.05,治疗前与治疗后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评分改善明显。随访1周、随访9周与治疗前比较,近似概率值P分别为P=0.987,P=0.539,均>0.05,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评分改善不明显,且有复发的趋势。试验组:治疗前VAS评分均值为5.13,治疗3周后、随访1周、随访9周VAS评分均值分别减少了 0.70,0.60,0.30,治疗前后及随访1周症状改善差值比较,近似概率值P分别为P=0.001,P=0.023,P值均<0.05,治疗前后及随访1周疼痛症状改善明显。随访9周与治疗前比较,近似概率值P=0.140>0.05,疼痛改善不明显,针刺效应基本消失;治疗前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评分均值为6.73,治疗后、随访1周、随访9周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评分均值分别减少了 2.37,2.17,1.10,治疗前后及随访1周比较,近似概率值P=0.001<0.05,治疗前与治疗后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评分改善明显。随访9周与治疗前比较,近似概率值P=0.076>0.05,无明显改善,且有复发的趋势。同组间不同时间段患者VAS评分及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评分比较,两种针刺效应随着时间推移递减。两组患者VAS评分症状改善情况无明显差异,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评分有差异。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结果显示:对照组:临床治愈0例,显效7例,有效20例,无效3例,临床有效率87.1%;试验组临床治愈0例,显效1例,有效21例,无效8例,临床有效率73.3%。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安全性评价:套管式长针深层软组织松解术治疗CNLBP安全性较高,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1.套管式长针改善CNLBP患者疼痛及功能活动受限方面效果显着,安全性高。2.与普通毫针针刺治疗CNLBP效果相比,套管式长针疗效较普通针刺更为持久,能够延缓腰痛的复发。3.套管式长针深层软组织松解术较低的针刺频率即可取得普通针刺同等的疗效,患者时间成本减低,患者接受度较高。

楚福明,李越,黄莉,吴忌,唐小松,黄子洋,王雯,苏洪,肖清清[2](2018)在《椎间孔镜直视下脊神经后内侧支射频消融术治疗小关节源性腰痛》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小关节源性腰痛的治疗方法,对比药物保守治疗与椎间孔镜下脊神经后内侧支射频消融术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4-08-2016-08收治小关节源性腰痛患者97例,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两组:保守组54例,均口服非甾体类药物治疗;射频组43例,予以经皮椎间孔镜下脊神经后内侧支射频消融术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后均随访12个月,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 (1)射频组患者在治疗后1、3、12个月,其VAS评分均显着低于治疗前,JOA评分显着高于治疗前(均为P<0.05);保守组治疗后1个月时,其两项指标亦有显着改善(P<0.05),但其后,至3个月时疗效显着下降,12个月时进一步下降。治疗后1、3、12个月,射频组的两项指标改善情况均显着优于保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1年时,射频组优良率为90.70%,显着高于对照组的3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口服非甾体类药物而言,椎间孔镜下脊神经后内侧支射频消融术治疗小关节源性腰痛的改善效果更佳,且疗效更加稳定。

黄瑛,田丹,柳达,尹晶,于秋爽[3](2017)在《超声评估腰椎关节突关节的可行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对比正常与退变腰椎小关节的超声与CT测值,评价采用超声评估腰椎小关节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进行检查慢性腰痛患者15例,作为慢性腰痛患者组,选取本院体检中心健康志愿者19人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测量正常与异常腰椎L1-S1各个小关节的超声与CT测值(长度与宽度),对健康对照组L1-S1各个小关节左右侧超声测量长度与宽度,健康对照组与慢性腰痛患者组的超声测值、超声与CT测值进行t检验。结果超声能够清晰地显示异常的小关节病变,表现为关节边缘骨质增生,关节下骨质破坏,关节软骨磨损或病变而变薄或增厚。对于腰椎小关节的长度与宽度,正常与异常腰椎小关节的超声测量值之间均值长度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6±0.03)cm vs(1.43±0.05)cm,t=2.626,P<0.05];均值宽度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18±0.01)cm vs(0.15±0.02)cm,t=2.264,P<0.05]。患者组15例,共150个小关节,超声与CT 2种检查方法所得测值之间均值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3±0.17)cm vs(1.42±0.16)cm,t=1.655,P>0.05],宽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15±0.03)cm vs(0.14±0.03)cm,t=1.656,P>0.05]。结论超声可清晰显示腰椎小关节的结构,对于腰椎小关节退变的诊断具有一定意义。

王世明[4](2011)在《椎小关节退变的CT表现与临床意义》文中认为目的 CT扫描对腰椎小关节退变的诊断及临床意义。方法 268例临床疑诊腰椎小关节退变患者于临床症状出现后就诊,均接受了CT扫描。结果 CT扫描证实,268例中有406个腰椎小关节发生改变。腰椎小关节退变的CT表现主要是关节突增生肥大合并骨赘形成,椎小关节间隙变窄或消失,关节腔内"真空征",关节面毛糙硬化,小关节半脱位,以及伴发椎间盘突出、膨出,黄韧带肥厚和钙化等。结论 CT扫描可准确显示腰椎小关节的形态、结构及其异常改变,对椎小关节退变的早期诊断提供可靠依据,对临床诊断及治疗评估具有一定意义。

张俊英[5](2008)在《腰椎小关节退变的CT诊断》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确定CT扫描对诊断腰椎小关节退变的可行性。方法208例临床疑诊腰椎小关节退变患者于临床症状出现后1个月~1a内均接受了螺旋CT扫描。结果CT扫描证实,208例中有313个腰椎小关节发生改变。腰椎小关节退变的CT表现主要是关节突增生肥大合并骨赘形成,椎小关节间隙变窄或消失,关节腔内"真空征",关节面毛糙硬化,小关节半脱位,以及伴发椎间盘突出、膨出,黄韧带肥厚和钙化等。结论螺旋CT扫描可准确显示腰椎小关节的形态、结构及其异常改变,能为腰椎小关节退变的早期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丁向清,于子洋[6](2008)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腰骶小关节紊乱332例》文中提出

欧阳林,周水添,肖玉辉,林焕斌,陈晓武[7](2007)在《腰椎退行性病变CT分型(附1180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综合分析腰椎退行性病变的CT表现。方法分析1180例退变性腰腿痛患者的腰椎CT表现,按腰椎相关结构对其表现分类,结合临床表现,对腰椎退变的影像表现进行分型诊断。结果腰椎退变存在6种类型,即:椎间盘退变型,退变率65.3%;骨质退变型,退变率48.1%;椎小关节退变型,退变率36.0%;韧带退变型,退变率25.4%;退变性腰椎管狭窄,退变率44.0%;退变性腰椎失稳,退变率25%。前4种为原发性腰椎退变型,后2种为继发性腰椎退变型。结论腰椎退行性病变的CT分型有利于临床治疗。

何向阳,李平生,龚骏[8](2007)在《加压冲洗在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中的作用(附120例前瞻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加压冲洗在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中的作用方法:对120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分别采取不同方式处理腰椎间隙。其中实验组平均年龄35.6岁(26岁62岁)术中用硬膜外穿刺针反复椎体间加压冲洗并钳取,以取尽髓核组织。对照组平均年龄46.5岁(23岁78岁)术中未行加压冲洗。结果:实验组平均随访13.5个月,对照组平均随访15个月,对照组原位复发3例,同间隙对侧复发1例,均做二次手术而缓解。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定随访结果,实验组77%患者达优,20%患者达良,3%患者可,对照组68%患者达优,21%患者达良,4.3%患者可,差患者6.7%,近期症状改善情况与实验组相似。结论:同实验组比较,对照组表现相似的短期临床效果,加压冲洗的方法使取尽髓核有了一个量化的标准,加大手术效果的优点。

汤健,高峰,石志才,侯铁胜,李强,毛宁方,李家顺[9](2005)在《腰椎小关节囊切除治疗慢性腰痛的前瞻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 研究腰椎小关节在退变性腰椎疾患中的病理演变和致病机理; 观察小关节囊切除对腰痛的影响。方法: 将516例退变性腰椎疾病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258例, 分别采取不同方式处理腰椎小关节突。分别于术后观察腰椎活动度, 随访腰痛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腰椎活动度无显着差异(P>0 .05)。实验组腰痛完全消失172例, 明显缓解64例, 无变化16例, 术后腰痛加重6例。对照组腰痛完全消失114例, 明显缓解108例, 无变化28例, 加重8例。两者有显着差异(P<0. 05)。结论: 腰痛与腰椎小关节病变有明显关系, 术中切除小关节囊有利于减轻或缓解术后腰痛。

高峰,汤健,石志才,侯铁胜,李强,毛宁方,朱晓东,贾连顺,李家顺[10](2004)在《腰椎小关节病变在腰痛中的作用(附516例前瞻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观察腰椎手术中不同方式处理小关节对腰痛的影响,探讨腰椎小关节病变在腰痛中的作用。方法:对516例退变性腰椎疾病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8例,分别采取不同方式处理腰椎小关节突。其中实验组术中电刀环状烧灼小关节囊,破坏关节面;对照组保留小关节囊。分别于术后6个月、1年和2年观察腰椎活动度,随访腰痛改善情况。结果:两组腰椎活动度无显着差异。实验组腰痛完全消失172例,明显缓解64例,无变化16例,术后腰痛加重6例。对照组腰痛完全消失114例,明显缓解108例,无变化28例,加重8例。两者经统计分析结果有显着差异(x2=26.63,P<0.001)。结论:术中环状烧灼小关节囊,破坏关节面有利于减轻或缓解术后腰痛,进一步证实了腰椎小关节病变与腰痛有明显关系。术后腰痛加重与小关节的处理与否无关。

二、腰椎小关节病变在腰痛中的作用(附516例前瞻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腰椎小关节病变在腰痛中的作用(附516例前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套管式长针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观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非特异性下腰痛的发病机制及中医外治法的临床研究进展
        一、CNLB流行病学研究
        二、现代医学与祖国医学对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认识
        三、中医外治法对CNLBP的治疗
        参考文献
    第二节 新型松解类针具的特点及优势
        一、临床常用松解类针具
        二、各类松解类针具的特点及优势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结果
        一、资料
        二、疗效分析结果
        三、不良事件
    第四节 讨论
        一、研究结果
        二、套管式长针的干预特点及作用机制
        三、套管式长针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
    第五节 结语
        一、课题研究结论
        二、创新点
        三、存在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 疼痛测量数值评分量表
    附录2 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调查表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椎间孔镜直视下脊神经后内侧支射频消融术治疗小关节源性腰痛(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选择标准
    1.2 一般资料
    1.3 治疗方法
        1.3.1 保守组
        1.3.2 射频组 (1) 所用器械
    1.4 疗效观察
    1.5 数据对比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情况
    2.2 VAS、JOA评分改善情况
    2.3 疗效比较
3 讨论

(3)超声评估腰椎关节突关节的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一、对象
    二、仪器与方法
    三、统计学分析
结果
    一、腰椎小关节的超声及CT成像
    二、健康对照组与慢性腰痛患者组腰椎小关节的超声比较
    三、慢性腰痛患者组小关节超声与CT的对比结果
讨论

(4)椎小关节退变的CT表现与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3.1 腰椎椎小关节的解剖
    3.2 腰椎椎小关节退变的病理改变与CT表现
    3.3 腰椎椎小关节退变与临床表现间的关系

(5)腰椎小关节退变的CT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2.1 关节突增生肥大并骨赘形成
    2.2 椎小关节间隙变窄或消失
    2.3 小关节腔内“真空征”
    2.4 骨性关节面改变
    2.5 小关节半脱位
    2.6 伴发病症
3 讨论
    3.1 椎小关节的解剖
    3.2 椎小关节退变的影像表现与病理联系
    3.3椎小关节退变与临床表现间的关系

(7)腰椎退行性病变CT分型(附1180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
    1.2 检查方法
    1.3 观察项目
2 结果
    2.1 腰椎间盘退变
    2.2 腰椎骨质退变
    2.3 腰椎管狭窄
    2.4 腰椎小关节退变
    2.5 腰椎韧带退变
    2.6 腰椎失稳
3 讨论

(9)腰椎小关节囊切除治疗慢性腰痛的前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患者选择和分组
    1.2 手术方法
    1.3 资料收集和统计处理
2 结 果
3 讨 论
    3.1 腰痛的原因及诊断
    3.2 腰痛的治疗及处理小关节囊的作用

四、腰椎小关节病变在腰痛中的作用(附516例前瞻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套管式长针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观察研究[D]. 王悦.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2]椎间孔镜直视下脊神经后内侧支射频消融术治疗小关节源性腰痛[J]. 楚福明,李越,黄莉,吴忌,唐小松,黄子洋,王雯,苏洪,肖清清. 颈腰痛杂志, 2018(05)
  • [3]超声评估腰椎关节突关节的可行性研究[J]. 黄瑛,田丹,柳达,尹晶,于秋爽.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17(01)
  • [4]椎小关节退变的CT表现与临床意义[J]. 王世明. 中国医学创新, 2011(20)
  • [5]腰椎小关节退变的CT诊断[J]. 张俊英.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08(06)
  • [6]中西医结合治疗腰骶小关节紊乱332例[J]. 丁向清,于子洋.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8(22)
  • [7]腰椎退行性病变CT分型(附1180例分析)[J]. 欧阳林,周水添,肖玉辉,林焕斌,陈晓武.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7(08)
  • [8]加压冲洗在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中的作用(附120例前瞻性研究)[J]. 何向阳,李平生,龚骏. 中国伤残医学, 2007(01)
  • [9]腰椎小关节囊切除治疗慢性腰痛的前瞻性研究[J]. 汤健,高峰,石志才,侯铁胜,李强,毛宁方,李家顺.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5(07)
  • [10]腰椎小关节病变在腰痛中的作用(附516例前瞻性研究)[J]. 高峰,汤健,石志才,侯铁胜,李强,毛宁方,朱晓东,贾连顺,李家顺.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4(12)

标签:;  ;  ;  ;  ;  

腰椎小关节疾病在腰痛中的作用(516例前瞻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